商业模式
83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日本软件工程师的薪水如何?到底值不值得去?
前阵子被邀请去一个读书会分享自己在日本的心得感想,以及日本软件工程师产业的现况,就有顺便整理了不少资料,想说那不如就写一篇来分享。 在开始之前,要先跟各位读者分享我觉得在读这类型的文章前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只有经验分享是没有用的,没有搭配上背景跟条件,就没什么参考价值。 举个例子,如果有个人说:「到日本随便都千万日币年薪啦,上次我随便面面就两千万起跳,没有年薪千万千万不要去」,背后的真实情况可能是怎么样?或许这个人台清交资工硕毕又是书卷奖,原本在台湾工作个两三年以后年薪就 300 万台币以上了,以这个背景来说,他讲的确实有道理,但也仅有相似背景的人适用。 但问题在于看到这个评论的人,不一定每个都是这个背景,更精确地说,其实绝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以其他背景的人来看,这则评论就显得相当不合理。问题是或许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或没意识到这件事,就会以为日本还真的随随便便就可以年薪千万日币。许多的评论都不会顺势揭露自己的背景,这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在不知道背景的状况下,个人经验的参考价值就变得偏低的理由。 其实也不光是国外,光台湾本身的状况也是类似的,而且有时候类似背景的境遇也可能不同,毕竟背景只是决定薪水的一环,其他像是经验、能力以及软实力等等,都很难在一言两语之内说明完毕。同样是三年工作经验,有的人可以领到百万年薪,有的人可能只拿一半。 在谈论薪水时,最理想的目标是:「不要高估,但也不要低估自己」。该如何定位自己,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该如何找到与自己背景类似的参考资料,这点就更难了。 就算是统计资料,根据背景不同或是国家差异,也可能会有误差,而且正确的统计数据搭配错误的诠释方式,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不过,至少它的立论基础会更稳固。 写了这么多,我想强调的只有三点: 没有提到个人背景的经验分享,参考价值不高,可以先忽略。 就算有提到,也只是仅供参考,还需要衡量到自己的状况。 统计数字相对来说应该会更有参考价值。 这篇会尝试以统计资料以及可支配的所得的角度下手,并且附上一堆参考数据,让有兴趣的读者们可以自己研究。 台湾与日本的薪资所得比较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资料,年薪与 PR 的对应表如下: (表/作者提供) 如果以 PR 来换算的话,想达到各个 PR 需要的薪水如下: (表/作者提供) 年收破百万,PR 就 85 了,破 150 万的话可以到 PR 95,想要成为全台薪资所得的前 1%,年薪需要 280 万台币。 话说这个统计资料只包含薪资所得,不包含投资等等,不过因为这篇只谈薪资,所以应该没什么大碍。 日本的部分,根据日本国税厅 2021 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表格: (表/作者提供) 我们可以跟刚刚台湾的对比一下,汇率以 0.22 做计算,括号为日币: (表/作者提供) 如果你想要到日本工作,又想维持同样的「收入水平」,那可以参考上表。 从上表来看,同样的 PR,日本的收入大概是台湾的 1.4 到 1.5 倍左右(PR99 则是例外,只有 1.2 倍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表考虑的仅仅是收入本身,并不是可支配所得,没有扣掉税金跟保险等等。 可支配所得的比较 接着我们挑两组比较常见的薪水,来比较一下相同 PR 底下的可支配所得,也就是收入扣掉各种税金以及保险之后的费用。 第一组是台湾的 100 万 vs 日本的 700 万,直接用这个好用的网站帮我们计算:请点此 台湾的部分如下图,已经有扣掉所得税以及劳健保: (图/作者提供) 日本的部分一样使用相同的网站,结果如下图: (图/作者提供) 可以看到日本扣除的项目更多,700 万日币最后拿到的只有 520 万,扣掉的项目包含: 所得税 国税 健康保险 年金 失业保险 不过这个网站的细项并没有列得很精准,还有一个住民税没有在细项里面,但比对其他数据源过后,发现应该是包含在所得税的项目中。 我参考的其他网站如下,都有把住民税算进去: 月给・年収の手取り计算の方法【早见表つき】,写到 700 万实拿 525 - 595 万 年収别 手取り金额一覧(年収100万円~年収1亿円まで),写到 700 万实拿 524 万 【早见表付】年収200万円~1亿円の手取り|计算式と简易计算方法も解说,写到 700 万实拿 530 万,里面有附上详细的计算表格,大推 这几个数据源跟刚刚使用的网站得出来的结果差不多,因此推测住民税也是有算的,只是包含在所得税里面了,没有独立出来。 为了方便阅读,我直接将币值转换为台币了,数字也稍微做了一点处理,所以会有些许偏差。 (表/作者提供) 结论就是扣除税金后,台湾是 89 万台币,日本则是 114.6 万台币。日本约为台湾的 1.28 倍。 接着再来看台湾的 150 万 vs 日本的 1000 万: (表/作者提供) 台湾扣税后剩下 130.5 万,日本是 161.7 万,日本约为台湾的 1.23 倍。 结论是如果收入的 PR 相同,虽然日本的薪水是台湾的 1.4 - 1.5 倍,但是扣税后日本的可支配所得约为台湾的 1.25 倍左右(取个中间值)。 生活所需开销 因为每个人生活型态不一样,我只算最大笔的房租加吃饭,吃饭全部都以外食计算,不考虑自己煮。生活型态都以一个人为例,不考虑家庭。租金的话也是凭自己体感居多,不一定准确(而且我没在台北租过房,确实不知道行情)。水电网络等等的我也先排除了。 台湾的话在台北市租个 7、8 坪小套房,抓个 13k 好了,东京 23 区的话根据租房网站的数据,1K 的租金可以抓个 9 万日币,房间大小也差不多,换算成台币是 19.8k 左右。 吃饭的话每个人生活型态都不太一样,而且根据公司地点也会有不同价位,我就凭我自己感觉大概抓一下,以自己的经验为准。台湾的话我都吃某间健康便当,主菜鸡胸肉加三样配菜,120 元,日本的话其实饮食的选择满固定的,不像台湾有自助餐那种可以夹自己喜欢的,而且一般餐厅跟快餐店的价差满大,我比较常吃的是松屋、吉野家等等的平价快餐店,下图这样汉堡排加青菜再加一碗汤,830 日币,点牛丼的话会更便宜一点: (图/作者提供) 因此台湾抓早餐 60 块 + 午餐 120 + 晚餐 120,一天是 300 块,一个月就是 9k。日本抓早餐 400 日币 + 午餐 800 日币 + 晚餐 800 日币,一天是 2000 日币,台币约 440 块,一个月是 13k。 因此只看租房跟吃饭,台北的生活费一个月是 22k,而东京是 32.8k,换算下来东京约为台北的 1.49 倍。 拿刚刚台湾的 100 万跟日本的 700 万来算,可以得到底下的表格: (表/作者提供) 这个计算结果告诉我们,不包含其他娱乐费用的话,在台湾拿 100 万收入的人如果去日本拿 700 万日币,每年可以多存个 12 万左右。 若是拿 600 万日币的话,收入 132 万,税后 99.5 万,扣掉基本花费 39.3 万,剩下 60.2 万,与台湾收入 100 万可以存的钱是类似的。 这个结论与之前在 PTT 有一篇 alihue 大大写的文章:[心得] 日本薪水要除以十? 日本薪资换算分享类似,文中的结论是:「在台北领 113 万,跟在东京领 600~650 万,可以存的钱是差不多的」,这篇在计算生活费的时候算得比较精准,还有包含饮食习惯以及杂费。 综合稍早写到的 PR 表以及 PTT 上的文章,可以得出底下表格(想要相同 PR 薪水的部分是比较随意抓的,没这么精确): (表/作者提供) 可以看出如果想要相同 PR 的话,是需要拿到更高的。 这个表格可以给想去日本工作的人一个参考,例如说你在台湾年薪 110 左右,如果你不想比台湾存的少,那去日本工作薪水至少要 600 万日币。若是想要有相同的收入 PR,那就至少需要 700 万日币,因此 600 - 800 万日币算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不过再次强调,上面的数字有着不少的前提以及限制,如果想要抓个更精确的数字,需要配合自身背景调整,细节也可以参考 leafwind 大大的:日本工作篇:与台湾比较可支配收入。 从日本的角度看薪水 刚刚讲的其实都像是从台湾的角度出发,去看说如果自己到日本工作,该拿到怎样的待遇,才不会比台湾存的少。但其实我们还需要注意在日本当地,到底薪水分布是如何,毕竟我们想要的待遇是一回事,日本开的薪水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自己会把日本软件工程师依照薪水分成四大类,底下的薪水区间都是工作三五年以上的薪水,不考虑社会新鲜人(但 range 其实抓得满宽,所以有些新鲜人也可能会拿到区间内的薪水): (表/作者提供) 这边的区间是参考底下几个数据源得出的: Project comp Open Salary https://japan-dev.com/ https://www.tokyodev.com/jobs/salary-data 日本で働くソフトウェアエンジニアの给与:东京で働く外国人エンジニアによる究极のガイド 如果想要知道社会新鲜人的薪水范围,可以参考 @tigercosmos 的这篇:2022 海外新卒找日本东京软件工程师工作经验分享。 第一个分类就是那些顶级外商公司,在这个区间的人就是开头提到的「随便都千万日币年薪」。 第二个分类是我周遭朋友最多人在的区间,毕竟列举的那几间公司有不少间在台湾找过人。这些公司基本上以英语沟通为主,不需要会日文,是不少台湾人选择去日本工作的目标。有少数以英语为主的日本新创也会落在这个区间,新创的话可以去上面有贴的 japan dev 看,很多都会把薪水写出来。 第三个分类我不太熟,但根据资料一些日本本土的公司大概是这个价码,例如说 DeNA 以及 Yahoo! 等等。这些日本本土公司通常需要有日语能力,还有一些日本新创也在这区间内,可以用英文,但数量不多。 第四个分类我最不熟,但根据网络上的心得,应该是不太推荐去的一个区间,详情可以参考底下几篇: 台湾工程师看见的日本IT派遣黑暗面 主题 日本IT业派遣及生活开销分享 【心得】在日本工作6年的经验分享 [心得] 在日本工作受不了,想回台湾 把区间分出来以后,就很自然可以得知为什么许多地方对于日本薪水的讨论,会出现很两极的现象,因为前两个区间跟最后的区间,差异本来就很大,同样是工作三五年,有些背景的人真的随便找就千万日币,有些人却领着 400 万日币。 在没有揭露自身背景的前提之下,就会把四种区间混在一起聊,这就是我开头所说的没什么参考价值的原因。 接着我们再回来看一下之前的这个表格: (表/作者提供) 可以发现这张表格上的薪水,基本上就是刚刚聊的第二个区间。以一个完全不会日文的人来说,选择最多的其实就是这个区间了。而这个区间也是我最熟的区间,我有许多朋友都在前面提到的那几间公司里面。 自身经验分享 我的背景在刚刚已经揭露完毕了,我自己跟我大多数的朋友,都在以英文为主的这个区间,公司大概都是 Mercari、PayPay、LINE、Rakuten 这几间,网络上写的薪水范围大约是 700 万 - 1500 万。 如果你的求职目标也是这个区间,那我自身的经验谈或许可以让你作为参考。 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在日本能拿到的薪水,大约是刚刚那个表格的第一栏,也就是「想存相同的钱需要的薪水」,再附一次表格比较好看: (表/作者提供) 如果在台湾的能力拿个 120 万年薪,在日本可以谈到的大约会是 600 - 700 万日币。如果可以拿到 150 万,大约是 800 - 900 万日币左右。 换句话说,你很有可能没办法维持相同的 PR 收入水平,你在台湾年收是 PR 85,来这边可能掉到 PR 80。而且这毕竟只是参考,实际状况因人而异,有些人或许台湾拿 150 万,来日本却只拿到 700 万日币,光看基本花费能存得就比台湾还少。 还不仅如此,虽然说这一栏叫做「想存相同的钱需要的薪水」,但前面有讲说这只是粗估,实际上有更多因素需要考虑,例如说家庭,有不少人都是带着另一半来的,在日本的开销就会更多,在物价较高的情形之下,差异就更大。或是税收,台湾有些人可以报一堆抚养节税,但在日本可能就不会报这么多(考虑到未来要申请永住之类的),还有交通啦以及娱乐等等的费用,这些刚刚都没算。 结论是,我自己跟我身边大部分的工程师朋友,来日本东京工作,可以存的钱都比以前少。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比较少。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想问的下一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要来日本? 我自己听过的理由有几个: 想换个生活环境看看 想出国体验 未来想移民日本 想要第一线接触日本文化(如动漫画、偶像明星等等) 通常会选择来日本的人,都是对日本有爱,这个爱可能会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例如说有些人为了追星,所以想来日本;有些人则是为了生活,为了交通安全,因此选择来一个交通事故死亡率只有台湾的 20%的地方。 当然,日本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并不是说日本生活就一定比台湾好。总之,我自己跟大多数的朋友,来日本的主因都不是薪水,因此就算在日本存得比台湾少,也会选择来这里。 虽然说很多人出国工作是为了薪水,但每个人看重的东西都不同。如果你只是为了钱,想要在日本赚得比台湾更多,存得也更多,那根据我前面一再提到的数据,日本很有可能不适合你。 比起日本,你或许可以考虑新加坡,薪水比日本更高,税也比日本低,可以存到更多的钱。 但我觉得读者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件事,那就是存钱的目的是什么?通常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那如果是为了生活,能存到的钱或许就只是其中一个点而已,还需要考虑更多长远的事情,如买房等等,但因为这块我不熟,所以就没办法谈了。 结语 这篇利用官方的统计数字搭配非官方的薪水信息以及个人的经验,得出了一些数字,让日后想来日本工作的读者们参考。同时也附上了我比较熟悉的区间以及背景,让读者们参考时能够有个依据。 再次强调,文章中的数字有些人是凭个人经验或是四舍五入随意抓的,没有非常精确;再者,文中的日币汇率是用 0.22 来算的,但现在已经掉到 0.21,差了 5%,所以如果你只是为了存钱回台湾花,那日本不适合你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根据上面那些资料,这篇比较适合的读者在台湾的年收大概是 100 万 ~ 200 万左右,比这个区间低或高都不太适合,比较适合去阅读其他类似背景的文章。 最后回到标题,到底值不值得来日本工作? 如果只在意钱,出国工作是想要存更多钱,那日本很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有其他诱因,又没这么在意收入的话,日本或许会是不错的选择。 -- 本文转贴自:Huli's Blog(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0, 2024
【读者投书】美国职场分享|台湾私立大学毕业,我如何跨域转职,还在美国找到商管工作?
去美国前,我问自己:这趟是为了什么? 我曾经对自己的职涯感到非常迷惘。我是台湾私立大学生物医学系毕业,却在毕业前发现自己对留在实验室或学界不感兴趣。我的同学很多都继续攻读硕博士,或是转医科,我反而是我们班上唯一大学毕业就去当兵、第一个到业界工作的。 一开始,我进入生技产业当业务,但其实并没有找到所谓天赋热情,后来又辗转几个工作后,我开始发现这些都不是我要的,更大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像只是被现实推着往前走 从身边小圈圈能提供的选项里尝试着寻找一根浮木...... 因缘际会下,我在一个旅行中,偶遇一个在英国工作的香港朋友,和她几个小时的对话里,让我第一次对国外的世界感到好奇(对,我从来没考虑过出国念书/工作的选项),萌生了想出国看看的念头,没想到这个生命中的小插曲,改变了我的一生。 对于出国念书或工作,我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所以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都比我好很多!这篇文章我也不分享申请学校的过程,因为是突然萌芽的念头,我的大学 GPA、校外活动成果、工作经验、英文程度等等,都是普通中的普通。 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渐渐开始知道做好规划的重要性,我出国前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这趟出去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当时的我给了自己三个答案: 练好英文,到可以日常对话的程度。 洗一个可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学历。 出去看一看世界,打开眼界和心胸。 这三个都不是什么很高级的答案,却是我心里很实际、很想做到的三件事情,我希望透过这些,不管毕业后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的道路。 当时我选择出国念 MBA,听起来很梦幻,但其实我只是还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只知道想转商,而年纪稍长也没什么专业的我,唯一比大学毕业生强一些的是多了几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念个企管硕士,变成了一个既好听又彷佛是唯一合理选项的答案。 我花了一年多准备,边在美式餐厅打工,边兼差做家教,边补习英文考托福和 GMAT,终于我拿到唯一的学校 offer,于是我跟家人借了一半钱,跟政府贷款付了剩下一半钱,在 2011 年暑假,我降落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开始了这不知会带我到何处的旅程。 生医背景+供应链管理,找到意想不到的职涯之路! 初来乍到的我跟其他留学生无异,面对的是新环境的文化冲击,以及全英文环境,我在艰难求学的状况下,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是:找到自己未来的专业! 企管的路挺宽,可以攻专业性很强的财经、会计;也可以走营销、品牌管理和公关等比较软性的专业,更可以跟其他专业结合,像是数据分析,甚至走商业法律或是医疗管理。而我自己,因为没有什么商学背景,终于在上了第一学期的通识课程后,才真的让我找到了我的热情和专长: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喜欢供应链管理,其实一开始单纯只是觉得这很实在,是相对其他比较抽象的选项,这对我来说是更能看得到摸得到,也能直接影响人生活的东西,所需要的技能和我比较擅长理性逻辑分析的特质相符合,也和我对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很契合。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学校附近是美国药厂的聚落之一,我自己又有医学院的背景,所以我决定专攻「药品供应链管理」这条算是挺特殊的发展方向,这真是我如果一直在台湾,压根不会想到的一条职涯道路。 累积猎头人脉与考证照,从「合约工」开始,打败签证大魔王! 既然第一任务「找到未来希望的职场赛道」已经完成,MBA 毕业后接下来就是找第一份工作,在美国待下来,而其中最值得分享的是我拿到工作签证的经过! 国际学生找美国工作最劣势的莫过于没有工作签证。无论你的实力再怎么优秀,即使语言和文化的缺陷被抹平了,明摆着的身份问题还是会让一开始的职涯非常艰辛。这在我硕士找学年中间实习机会的时候,感受特别深,最后实在找不到,选择回到台湾的药厂实习。 毕业后,2013 年的东岸,跟我目前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很不同,办给国际学生的工作签证,当时东岸公司 HR 部门都不是很熟悉,我还得跟 HR 解释怎么操作。 而且,从学生签证 F1 到工作签证 H1b 有一个过渡时期,就是毕业到拿到工作签的之间,会用一个叫做 OPT 的状态去工作,当时几乎所有的商学院都只能给一年的 OPT。 现在的商学院基本都会修一些 Data、Analytics 或者 Coding 课程,因而被编到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体系底下,而有三年的 OPT,也等于三次抽签的机会。 而我当时一开始就知道,签证会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只有一次申请和抽签的机会。 因为这是一个相对草根的故事,所以我的解法也不是什么高级的策略,而是走了一条自己乱闯出来的路:合约工。 在美国有点规模的公司里面,基本都有一部分的合约工,他们不算进公司人头,领时薪,不吃公司福利,可以短约表现不好就不续约,是公司很有弹性的劳动力。 以我很薄弱的背景,想进梦想中的欧美大药厂,我分析了一下觉得这就是最可能,也最不会一开始就碰到签证魔王挑战的选项。 而这些短期的合约工,大厂们都委托其他人力资源公司(staffing agency)帮忙找人,所以我在求学时就开始在各个网络求职平台上活跃,一方面拓展在业界的各种人脉,也同时储存了一大批各路猎头/招募师的资料。 毕业前后,我不仅努力拿了几张专业证照,弥补我背景和专业的不足,也花了不少时间改履历,找人练习面试,我比较重视效率,所以并没有真正海投,而是同时和好几位猎头一起合作,请他们从我有兴趣的产业里找有机会拿到的工作机会,顺利拿到几个附近药厂的面试,最后以一个一年合约工的身份,去了我实习过的瑞士药厂,开始了我的美国职涯。 差一点就打包回府,美国抽工签惊魂记! 七月开工,加入 ERP 系统数据管理的部门,我首要的目标是快速学习,力求表现和能见度,而我也认为绩效是很好的,前半年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满意。 然而,下一个困难很快出现,我在年底前询问了主管,能不能先帮我延长合约到明年年底,因为我需要申请工作签证,而且要在二月和律师把资料准备好,才赶得上四月抽签,但我的 staffing agency 需要我有足够长的合约,才会帮我付一笔几千块的律师费做申请的。 我的部门上层回答:来年的预算还没被核发下来,所以即使他们很喜欢我,还不能先签延长合约。 这就麻烦了,我是有时间压力的!所以我得马上开启备案,一但错过了二月,基本上就错过了这一年的抽签,而如果没有身份,我的美国职涯大致上就结束了。 于是我又找上我的猎头大军,跟他们说现在的状况:我的要求很简单,不要求薪水、职位,但一定要让我马上和律师准备文件抽工作签证。 我同时跟几个猎头合作,狗急跳墙地在年后很快做了几个面试,最后还真的在二月初拿到另一家美商药厂的合约,新的 staffing agency 也马上帮我处理文件。 就当我要准备提辞呈的同时,主管告诉我预算过了,他们可以马上跟我延长合约,当时的我面临两难,最后因为签证文件的速度,还是咬牙留在原公司,还好最后幸运地在第一次就抽到了签,我也在当年底签证生效后,马上跟公司申请转成正式员工。 头过身就过,一年后透过公司整并的机会,我换部门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供应链规划部门,开始了我在药厂供应链职涯的学习。从面对供货商,到规划自己公司的工厂;从学习使用供应链规划的 ERP 系统,到对着数十人报告自己的产品规划和存货管理策略。 在药厂的消费品部门学习处理各种需求上涨、工厂被风灾破坏,和规划新产品上市的各种知识和经验。一直到 2019 年,我选择从东岸搬到西岸,新公司百废待举,我也因此有了算是一路顺畅的晋升机会,承接新的项目,负责更困难更有关注度的产品,五年内从 Manager、Sr Manager、一直升到 Associate Director 的职位。 十年多的美国路,我算是起步得辛苦,最后却也走得顺遂,夜深人静时,有时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种种,我感到各种幸运,如果要总结自己的学习,我会跟大家分享: 要做好的决策,从想好优先级(Prioritization)开始,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就好。很多时候状况很复杂,我建议把问题简化,从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或是条件开始。从问自己「做这些最后到底要什么」开始。 越是困境,越要花时间好好思考,构思长远的道路,来想下一步要怎么走。我常碰到年轻的 Mentee 因为有时间压力,有点病急乱投医,没想到长远的影响,也看得不够广想不到其他的选项,一个很简单的做法可以是找有足够经验的人请教不同的策略,不只要解决当下的问题也要考虑对未来的影响。 要重视效率(Efficiency)。同上所述,时间压力很容易让人胡乱出招,不仅浪费时间还达不到效果,我认为要缓一缓,找到利用自己现有或可以创造出的资源,来帮自己做事的方法,进而增进效率。 要具备能在各种环境存活,以及和不同人相处好的能力,职涯越到后面,软实力越是重要。国际人要在海外多元的职场生存,收放自如的弹性和韧性是很重要的。另外,从职涯初期比较重视的硬实力,到后面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资源的能力,这是每个渴望有职场上影响力的人都应该持续成长的方向。 希望分享自己草根的故事能给大家一点信心,任何人只要做好了决策,把自己放在适合的地方,用对了方法处理状况,都是有机会发光发热的! -- 本文由 Justin Lee 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9, 2024
【接案机会哪里找?】上班族斜杠「文字接案」,现职编辑与接案写手经验大公开
许多上班族,在本业之外,也会希望争取在媒体或企业「文字接案」的机会。一方面是为了赚取稿费,一方面也为了曝光或有替知名单位撰文的经历,但想要开始文字接案,该怎么做?文字接案机会哪里来?怎么样才能提高文字接案的成功率呢? 担任媒体编辑逾五年的时间里,我收到过不少主动投稿或自荐想当写手的来信,并站在编辑的立场决定是否合作;同时,我曾以接案写手的身分营生,换个立场主动向媒体、公司询问合作的可能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做为编辑和写手的从业经验。虽然我是新闻系毕业,自大学期间也持续有业界实习经验,和「完全 0 经验」的读者,未必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但在以下分享中,我也会尽量分享站在新手的角度,分享我认为可以做的行动。 接案管道|文字接案机会怎么找?业界人脉+人力银行 关于该上哪找写稿机会,我自己试过两个管道,一是业界人脉,二是人力银行。 1. 业界人脉:3 招拉近与业界的距离 首先谈谈业界人脉。有些人到此可能会想:「什么啊,你有人脉,我们又没有!」确实,非本科系出身或在媒体业界工作的人,可能很难直接就有人脉可以询问。但我认为还是有些方法,能让你拉近和业界的距离。 第一,你可以追踪你向往合作的媒体或企业,无论是粉丝专页或是征才页面都好。 当他们招募兼职写手/特约记者这类职缺时,你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例如,下图是我去年底在「公视+」粉专看到的征才文。 第二,你也可以参加业界成员聚集的脸书社团。 我自己有参加的是「出版街上的路人,来唷!」这个社团,里头常会有人发布纸本媒体、网络媒体征才信息,甚至还有书店征才与讲座信息。就算你没有直接透过社团找到接案机会,或许也能在此(或其中介绍的活动)建立业界人脉。 第三,你也可以主动写信给你向往合作的媒体或公司,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不会太厚脸皮吗?」但实际上,以我在媒体工作的经验来说,主动来信的实在不少,没什么好尴尬的啊!没收到回复没损失,若收到回复,替自己开创了合作机会,这不就太好了吗? 关于人脉,我还想补充的一点是,就算你身边没有「直接」的业界人脉,但如果可以,你还是可以让身边的人知道「你有写作意愿」。因为周遭的人知道后,也可能在看到相关信息时第一个想到你,把信息贴给你。(我的现职也是朋友转贴信息给我的) 2. 104 人力银行:有机会可找到「企业」发案 在业界人脉之外的另一个管道,则是 104 人力银行。 不同于业界人脉可以找到媒体、出版社的文字工作,就我的经验,104 人力银行上偶尔可以发现的,是一些其他领域企业的机会,可能是替企业写文章、营销文案等等。当然,机会可能时多时少,但你仍可以把 104 人力银行当作找机会时「海巡」的地方之一。 至于该怎么看到这类职缺,我的方法如下:打开 104,你可以先在关键词的地方打「兼职」,旁边的职务类型则选择「文字/传媒工作类」(如下图)。下一步,你就可以看看其中有没有适合你的职缺。 接案应征|怎么成功拿下案子?让对方「相信」你 知道该去哪里找机会后,下一步你需要知道的,当然是如何让自己能得到这个机会。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无论是有经验者或新手,要把握的原则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对方相信你」,肯定你能给出他要的东西。而其中最重要的证明,我想就是「作品集」。 站在编辑立场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时,我会很大程度参考作品集;做为写手在应征机会时,我也多次在被录取后,得知对方是看了我的作品,觉得符合他们对文章的期待和需求。 新手可能会问:「但我还没获得机会,哪来作品集啊?」 我目前想到的解法有两个。 1. 在写作平台累积文章 在应征之前,你就可以找个 Medium 或方格子这类写作平台,累积一些自己的文章,才不会想拿出作品的时候却拿不出来。 如果初期你不知道可以写什么,我看过很多人是从读书心得、职场心得开始切入,这或许也是你可以考虑的起点。不过当然,怎么把已经很多人写过的题材写出新意,还是仰赖你自己悉心琢磨。 如果你很笃定你就是只要写某个产业或领域的文章,你在累积作品时也可以就往那个方向写,让对方知道你在确实有能力且有证据支持。 2. 撰写符合媒体与企业需求的文章 我曾经看过一个方式,就是某个人虽然没有累积什么作品,但他选定想应征的媒体/企业之后,自己选一个符合该媒体/企业方向的题材撰文,提供给对方参考。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让对方「相信」的方式。 而由这个方式延伸,我们还可以注意两件事情。 第一,除了一开始就以找「兼职写稿机会」为目标,你其实也可以把「主动投稿」当作起点。先跟网站或公司建立关系,再来讨论后续的合作方式。 第二,无论是从本来就写好的文章中挑选几篇当作品集,或为特定单位新写一篇文章,你其实都要做足应征前的功课。 接案准备|接案前你要做的「功课」?大量阅读、掌握对方的标准和喜好 讲到做足应征前的功课,有人会想:「我有啊,我知道这网站是偏商业,那网站是偏管理,我给他们符合的文章,这样不是就够了吗?」 不是的。除了知道网站大方向的主题之外,我认为要受到青睐,你还得知道这个单位「喜欢怎样的文章」。 什么叫「喜欢怎样的文章」? 以媒体来说,每个媒体的编辑团队对文章的采用标准都可能有所差异,这可能是基于编辑个人喜好,也可能是基于整个团队统一的规范。 比方说,有的媒体坚持文章至少要 3000 字、有的媒体只刊有提供「全新观点」的文章、有的媒体讲求作者的专业学术背景、有的媒体强调每篇文要有 10 本以上的参考书籍,或者有些媒体注重作者在产业内的实务经验等等。 以企业来说,他们大概率也会有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提供作品集时,你其实不是只要挑选或撰写大方向吻合的作品就好,你需要非常确实地掌握对方过去刊文的标准,然后提供相应的作品(可以是新写的,也可以是把既有文章拿来改写的)。在我看来,这才真有机会获得对方信赖。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因为做为编辑,我看过很多主动投稿或应征的人,他们给出的文章大方向(如职场、商业、数字游牧等)确实无误,但内容结构或侧重的点,和我们过去刊登的文章实在大相径庭。 我们当然无法因此断定这个写作者能力不好、或这篇文章不好,但以现实来看,这文章就是未达我们(或我个人)的采用标准。于是很可惜地,我们得婉谢可能很用心准备的作者。 也因此,如果你希望得到媒体/企业青睐,让你为他们写文章,请务必大量阅读他们过去刊登的文章,或者其他你可以看到的文字产出,掌握他们更细节的标准。 我自己一路以来应征工作机会,也始终会花大量的时间做这件事。除了让作品集更确实打中需求,我发现这也能让我在面试时,当面试官问起我对他们的了解程度,我也可以更「有所本」地分享,而非临场胡诌。 总结 如同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每个人想找接案写文机会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有人可能单纯基于兴趣、长期求职考虑、或者将来有志成为自由工作者,希望如 Joe 在【V014 销售专业服务的系统化做法】提过的,透过写文章「累积印象」、展现专业,让人有问题就想到要找他协助(购买他的服务)。 无论是基于什么目的,我们开始做这件事,大抵会希望文章能受欢迎,或者确实对读者带来帮助。写作几年来,我发现想达成这些目标,一大关键就在于「诚实」。所谓诚实,不是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的「不说谎」,而是要努力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他们会想知道什么,并透过文章来传达。 当然,设身处地本来就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一再练习。而实际去写、持续去写,就是能帮助自己越做越上手的最佳练习方式。而且根据我的经验,随着写作时间拉长,写作者的思考逻辑也会变得越来越缜密。 也因此,无论是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想写作,无论是接案、写在自己的平台或其他方式,不妨尽快采取行动吧。或许将来某天回顾这段历程,你会发现自己在各方面,都大不相同了喔! 延伸阅读: 自由工作者要在哪接工作?推荐 6 个常用的接案平台 3 个「接案」带来的特殊体验,就算你不想创业,一生至少也该尝试一次! 【接案报价攻略】朋友主动邀约发案,我该收钱吗?还是做个人情?接案一定要收钱的 4 个原因! 【接案报价攻略】接案该收多少钱才不吃亏?3 个报价方法,找出你心中的完美数字!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7, 2024
网络时代的副业、赚钱方式?怎么选择、验证副业项目?
💬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每次我演讲只要分享这种主题:「疫后新常态:远程沟通术」与「数字游牧,数字新时代的工作和时间管理术」,都会有不少人是来听「我可以用网络赚到钱吗?」。 所以今天,我也来分享这个很「吸晴」的主题:网络副业模式。 我猜大部分人不是自由工作者,而是个上班族,所以问题可以再具体一点: 「有没有可以让我下班后轻轻松松,每天多赚个 500-1000 元的方法(副业)?」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刚好看到 B 站上也有个影片在讲这件事,底层逻辑和观点跟我这几年的体悟非常雷同,但是他整支影片快 40 分钟,超级长,你可以看完这篇文章,真有兴趣再去看看这支影片。 不过,让我拿他这支影片最后的结论画面作为今天的开场,我很喜欢他这张图: (图/侯智薰提供) 基本上这张图可以算是我从自由工作者到一人公司的路径了,唯一差别在于左边的「提升空间」,我会用「操作空间」。 因为发现在学校学习的专业(化学工程)虽然有很大的收益空间,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喜欢。也就是如果让我一天八小时在处理这领域的事情,我认为我自己没有操作空间,没有热爱可以发挥的地方,所以必须转弯。 有两种生意,以前好做,现在别做了。 好,回头聊聊网络副业,最多人想到的两个方向:「赚信息差」和「赚内容流量」。 1. 赚信息差 比如开个小网店,找便宜的管道买入产品,然后换个好看的照片和文案,就能重新「贴牌或包装」来卖出。 这种情况在虾皮屡见不鲜,台湾的虾皮上充满着淘宝货,而且我猜有一半以上是大陆人开的店。反正很多台湾人不知道怎么逛淘宝、买淘宝,所以他们连实体仓储都不用了,能把淘宝上卖 100 元的东西,卖你 399 元会有人买;或者你在他的虾皮商店上买,他回头跟淘宝店家下单,然后把收件信息放上你给的信息,就能直接寄给你。 这种把淘宝上的产品介绍图文换成繁体字,直接在虾皮上卖的作法,就是赚信息差。 所以我已经好一阵子不用虾皮买东西了,因为我会买淘宝干嘛还让别人多赚一手? 如果不求快,求便宜,直接买淘宝。 如果求快,那就买贵一点的 MOMO 或 PChome;东西不喜欢、买错还能退货有保固。 ※ 我应该要来写一篇文章教大家怎么买淘宝 😆 你可以先看这支影片介绍我们智能宅的淘宝家具开箱和购买淘宝家具的方式。 那我为什么说这种现在别做了? 因为这种生意根本不是「下班轻轻松松」能做的。(❌) 你以为只要选对品,换张图和文案上架,然后就能顺利开卖,但忽略掉超麻烦的「客服成本」。 这可能把你原本好好的上班(摸鱼)时间都给赔进去了,更何况现在竞争激烈,要谈客服成本之前,你还要先考虑流量哪边来,其他跟你竞争的都是大团队,你一个人怎么单枪匹马斗的过?如果是五年前,那确实是个适合进场的好时间,但现在别做了。 2. 赚内容流量 「赚内容流量」也是多数人以为很好赚,但实质上门坎超高的副业选择。 你可能会说,现在 YouTube、B 站都有流量变现阿,Medium 还有很多写作平台都有流量分成阿?我写一个文章多平台发放不就行了? 可行,但每一个平台可能一周就 10 元,除非你篇篇爆文。 诚实地说,我在 Medium 红利时期有一个月因为写文章被动收入超过 3000 元,但现在几乎没有平台能做到这事,就连在超爱洒币的中国互联网生态都很难做到,除了流量分成低之外,更关键的是,每一篇都爆文也不是「下班轻松做做」能达到的。 如果有,只有两种可能性,搬运抄袭其他地方的热门文章,或者专门发一些「人性面」的腥膻色内容。 前者已经有不少公司在做这件事,是原创者的恶梦,因为他们有好几个账号根本不怕被封锁,甚至喜欢你评论去骂他,还能增加他内容的热度,反正没人知道这个账号背后到底是谁,这在中国称为「营销号」,台湾则是「内容农场」,专门搬运抄袭网上热门内容后转制的机构,往往会把标题跟封面改得特别耸动。 🌰 例如我和柚子之前在北京工作拍过一支吃北京火锅的影片,里头有一句话是:「原来北京的火锅是不喝汤的!超爱喝汤的台湾人初体验」然后有营销号把我们的影片下载后,上传到他们频道,改了标题变成:「台湾夫妻抱怨北京火锅,不能 OOOO」,于是影片整个火了 😆。 如果你想做这种营销号,我也很佩服你,第一是你放下了自己的道德感,第二是我做不到。 怎么考虑副业项目:学习成本、容易试错 我认为考虑副业项目时,不是去选看似最轻松的,因为那些轻松的往往有人成体系、规模化地在做,如果你只是单枪匹马入局,往往沦为体力劳动,做得累又赚不到多少钱。 所以对我们这种「个人户」考虑副业的选择时,你要先注意的是:技能背后的学习成本。 我相信所有东西都能透过刻意练习变成别人需要的专业,但这不会是一两个礼拜,而是一两年的事。 🖐️ 等等,那网络时代的副业岂不是根本无法符合「下班后轻松做」的前提条件? 没错,几乎可以这样说,但还是有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在开头提到的结论步骤图。 先套一句我常说的老话: 「想知道你的热情所在?先想想你下班花时间做了些什么。」 最好的副业项目应该是由「主业衍生而来」,而不是凭空出现,但这个主业不是限于你原本上班做的事,而是你本来就会花时间做的。 就像我在《到底什么才是产品?好的产品像是策展,五条原则确立边界》中提到「你提供的产品就是你正在面临的难题,只是你走的比较前面。」这样一来你的学习成本相对低,而且更容易试错。 一个副业项目在成长过程里,往往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押身家上去,而是要先经过试错来验证这事,我到底适不适合?我能不能长久地做? 所谓「验证最小可行性方案」,就是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把你想做的那件事,先不完美地做一遍。 🌰 拿拍影片为例,有些人想说,我下班后很爱记录生活,那我说不定能当个 YouTube 主播!所以直接购入大量专业摄影设备,直接开销就是好几万元。 但其实你的智能型手机已经很靠谱了,应该先用手机试试整个流程,因为你不光只是拍摄,还有剪辑后制、上传影片、后续经营推广等环节要面对。如果你真的是细节控,不满意内容质量一定要增添设备,我只推荐你把收音搞好,影片质量就会好超多,设备成本也不会这么贵。 别把自己当作普通人看待,成为一个少数派 我认为最难的不是找副业项目。(❌) 因为你的副业项目往往已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只是我们常常受限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没有去发现它。 如果讲网络时代还有哪些可能性的主题,我都会提到: 在网络的时代,你没有机会、没有选择的真正原因,已经不是先天的限制,而是你太常把「不要与别人不同」当作自己行动的局限条件。 我们最忌讳的就是,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不会成功的人」。就像前阵子「躺平」一词非常流行,好多年轻人在网络上说: 「我就是个普通人,现在社会太难了,不如躺平当个老老实实的公务员。」 然后把一切的可能性都当作幸存者偏差,这才是把自己的可能性给堵死了。 确实,一个通往改变的好方法成功机率一定不高,我们假设失败机率有 90%,只有 10% 的成功机率好了。 不过,即便一个方法的失败率有 90%,你只要尝试七次,至少有一个方法成功的机率就是 52%,超过一半的概率会成功。听起来挺鸡汤,但也是数学告诉我们的鸡汤。 你连「多去尝试试错」都不去做,怎么跟人谈可能性? 以「普通人」自居很好,这样我们会更知足,认为事情都不该是理所当然;但我们不该以普通人这一词来限制自己的行动和渴望。 你若心有不甘,不满足于现况,你永远都有机会能更好,要当也要当个普通人里的少数派!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前面讲到「最小可行性试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发展作品的必要起始点。 🌰 让我拿学 Notion 为例,一开始应该是去看免费内容(学习成本最低),例如看 PAPAYA 的教学,或者 YouTube 和官方的影片。当你开始钻研这领域之后,你会发现免费内容不够成体系,太过零碎,你需要更有系统的内容,甚至是「服务」来帮助你持续精进。 接着,聪明人会发现原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向「有结果的人」学习,这能省下太多自己探索的时间。 前面的验证尽可能低成本或无成本,当你选定了一个赛道后,付费是最简单粗暴,提供价值给有结果的人,让他带你入门的方式。 最后,经由验证试错、有效发展&累积,就能成为下一匹新手要入门时所寻找的咨询对象。 所以这支影片说:「网络时代最好做的副业是——分享和教学」这点确实没错,那些在网上教人赚钱的人往往最赚钱。只不过我一直很有节制地告诉自己,我是去帮助你聪明地过好你想过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而不是教你赚钱,毕竟我认为钱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只是个结果,不该是目的。 所以我透过订阅服务、在线课程和训练营,看到我们的会员和学员因为所学的东西产生好的改变,这才是我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当然,能够让一些伙伴藉由教学团队、助教的角色发展出一些副业收入,这也很开心,是锦上添花。 虽然我在生产力和在线教学领域是个有结果的人,但我在其他领域也是个学习者,而且是个爱付费的学习者(?)。我认为学习是永无止尽的,所以透过网络的机制和生态,让「你有结果的经验和方法」被需要的人购买,帮助需要的人升级,这绝对是这时代打造副业的最好路径——前提是,你得要是一个能做出结果、有方法的人。 🥊 总结 / 行动思考题 想知道你的热情所在?看你下班花时间做了些什么。 验证最小可行性方案,就是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把你想做的那件事,先不完美地做一遍。 你若心有不甘,不满足于现况,你永远都有机会能更好,要当也要当个普通人里的少数派! 前面的验证尽可能低成本或者无成本,当你选定了一个赛道后,付费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是最简单粗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钱不应是生命的唯一追求,只是个结果,不该是目的。 透过网络的机制和生态,让「你有结果的经验和方法」被需要的人购买,帮助需要的人升级,这绝对是这时代打造副业的最好路径——前提是,你得要是一个能做出结果、有方法的人。 💬 思考题: 一个人打造副业难度不小,但如果能找到人一起做,透过合理分润的方式打造多嬴的局面,其实更容易打造一个有机的生态。彼此独立,但合作的时候可以创造更大、更多元的利润。 像我一直很欢迎大家找我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那你呢?有没有什么打造副业的想法和遇上的问题? 不一定是为了收入,而是为了更好、更快乐的生活和自我实现。 -- 本文转贴自:雷蒙三十(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8, 2024
怎么用 Notion 快速制作个人履历或品牌 Sales Kit?自媒体经营者怎么行销自己
我常说,在这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当产品来经营。 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无论 Podcaster、IGer、YouTuber,还是文字创作者),遇到潜在合作对象,你有准备东西能让别人能快速认识你吗? 如果正在找工作的学生或者转职的工作者,遇到好的用人主管,你有办法留下印象,让对方事后想进一步和你认识吗? 你需要一个好的 Sales Kit,而里头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在网络时代,专业的工作者会建立个人网站做为 Sales Kit,无论主动发给潜在合作对象,还是被动以关键词被搜寻。我在经营自媒体品牌的初期,也是透过经营在 Medium 平台写作,累积关键词,让潜在的合作对象找上门,从讲课、合作到咨询服务。 然而,制作一个专业的个人网站,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请人做至少要数十万,即便你像我一样全部自己自干,连设计都自己来,要刻出一个还象样的网站,至少也要一至两个月。(我的网站已经一年了,但我现在还有许多不满意,每一个月都会排时间出来优化) 虽然现在我有了个人网站,但我还是建议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品牌经营者」,还是「职场工作者」都要制作一份「简易版」的 Sales kit,让新认识的人可以快速认识你、留下好印象,他才会进一步去你的个人网站或作品深入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一个「试吃品」啦。 所以这篇会和你分享,我是怎么用 Notion,仅仅用了四颗番茄钟(180 分钟)的时间,完成一份专业的个人品牌的 Sales Kit,以及一份好的 Sales Kit 的基本元素是? 你可以先点开查看,接着让我和你说明,我是怎么制作的: 点此查看完整Sales kit(Notion) (2023 年的雷蒙周报 SalesKit 也是用 Notion 制作:点此前往参考) 为什么我选择用 Notion 快速制作? 1. 更新频率高 → 成本高 无论是个人履历还是完整的品牌 Sales Kit,最少半年就要更新一次,而我是每两个月就会去做更新优化。处理这种变化频率很高的内容,如果直接用网站,成本相对高上很多。由于 Notion 是完全免费的,制作起来又快速,能降低变动成本。 2. 版面简洁,无须太多设计能力 透过 Notion 的自由版面,能让阅读者有效抓住重点,沉浸式地专注在上面的内容,不会被其他东西给干扰,我们在制作时也不需要考虑其他东西,只要专注在内容上。因此,只要掌握 Notion 的功能,并不需要太多的设计背景,就能排出好看简洁的版面。 3. 可以直接跳转到特定区块 透过目录大纲(TOC)功能,能够直接跳转到特定区块;或者能把特定区块的专属网址给别人,让别人进来不是从头看,而是在你想要他看的地方开始。(例如点击这里,可以直接从公开课程浏览,对于邀课单位我就会丢给他们这连结) 一个好的 Sales Kit 需要包含什么? 如果说个人履历的目的是让公司对你有兴趣,一份好的个人 Sales Kit 的目的,就是让对方不只对你有兴趣,还能「成功把你销售出去」。 那么就要做到 Why → Who → What → How。无论哪一段都要让人感受到你的「差异化」为出发点,一开始简洁有力地介绍自己(背景经历),再举出作品和数据,加上提出「我可以帮助你什么」,最后以「你可以怎么联系我」收尾。 1. 以 Why 贯穿全场 无论是在写履历还是 Sales Kit,最重要的就是「差异化」—— 每一段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么多人,我为什么要挑你(的产品)?」 具体作法是,你要在每一段都加一点料(个人特色)进去,让对方被你的愿景和使命打动,觉得我们俩是同一类人,追求一样的事。 2. Who:背景和使命 因此,一开头我把 Notion 用成双栏,左边放照片,右边放条列式经历,让对方快速了解我的背景、关键经历,再用一句话说说我的使命。 (图/雷蒙三十提供) 3. What:用数据和作品说话 愿景之后,一定是拿出作品,用数据说话。(不然你就只是一个说大话的骗子 👻) 画面里,我用了 Database(数据库)功能,把我过往 Podcast 合作广告的案例列出,可以让对方一眼看到我是怎么与对方合作的,并可以直接去试听感受。 (图/雷蒙三十提供) 4. What can we help? 当对方了解了 Who(你是谁)& What(你做过什么)之后,你要主动提出一个答案,响应这个问题: 「你的产品能为我解决什么问题,能帮我赚多少钱,能为我(的企业)创造多少价值。」 (图/雷蒙三十提供) 而我是在「每一项作品」提出的同时,旁边就写上「我能帮你做什么」,向阅读者传递「你也想要像他们一样吗?我可以怎么帮助你……」的讯息。 另外,和大家分享个实际案例。为什么制作一份完整的 Sales Kit 这么重要? 有一次,我把这整份 Notion 丢给本来要找我去讲课的企业。结果他之后告诉我,另外也希望我能帮他们写篇文章,或者让主管上我的 Podcast 节目访谈,请开个价钱给他们 XDD → 多准备一环,你会遇上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5. How:我怎么联系你 由于 Notion 的自由特性,我几乎会在「能帮你做什么」的地方就加上联络信息。 我也在最开头运用 Comment 功能写上的 Call to Action;在最尾端我也加上「回到顶端」的连结,让阅读者看完后可以不用滑到最上方,可以直接点击跳到目录大纲。 整个页面只花了我约三个小时,绝对比起去架一个网站容易、快速数十倍。基于 Notion 的干净版面,能让别人在一开始认识你时,用最简单的方式,对你产生兴趣,之后再去比较复杂、多功能的个人网站或服务。 点此查看完整Sales kit(Notion) 后记:别抱怨「怀才不遇」 我看过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但如果是十多年前,你确实可以大抱怨社会不公,因为绝大部分的资源和曝光渠道都被特定权威人士给掌握。然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网络,有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被人看到、把你的好给展现。舞台,我们可以自己创造。如果能看到这篇的你: 你不是怀才不遇,往往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者用错方法努力。 在数字时代,善用工具,用聪明的方法快速学习、工作、展示成果,是我们的基础能力。因此,我希望能帮助每一个人渴望升级自己的人,掌握如何用聪明的方法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即将推出一门最完整的 Notion 课程,但这不仅仅是在线课程,还会有后续的「线上训练营」,期待你的参与,我们路上见。 -- 本文转贴自:雷蒙三十(原文连结)
December 6, 2023
「手写字」变斜杠副业,甚至建立个人品牌!天马行空的创作怎么起步?
(图/CY 提供) 当你看到「写字」这两个字的时候,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 画面一: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不断看着屏幕敲击键盘。 画面二:拿着智能型手机,双手在触控屏幕上不停按压滑动。 画面三:在桌面上摊开几张稿纸,拿起钢笔开始一笔一画写起来(现在还有人知道什么是稿纸吗)? 你也许没有想过的是,有那么一群少数的人,特别在这人手一机的科技时代下,可以把「写字」这件事当作一种艺术设计的工作? 我开始担任媒体编辑工作(这也是我很喜欢的工作)这几年间,算一算,同时从事自由接案工作也刚好跨入第十年。我接案的工作内容通常和文字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包含文字撰稿、影视评论,以及这篇文章主要想谈的重点:手写文字视觉设计。 我与不同品牌、各种单位与独立工作者合作,经手过各式各样的产品: 电影/短片的主视觉、书籍封面、活动标语、文案、招牌、贴纸、MV 字幕、电视广告、平面广告、艺术作品、各项纪念品开发、甚至包含结婚证书,各种只要你想得到(甚至你没能想到)可以写字的任何产品,都是我涵盖的服务项目。 甚至,我在空闲之余也会偶尔到户外市集摆摊、制作个人品牌的周边商品、甚至现场客制帮人写字,只要你点什么字,我直接现场写给你的实体活动。 台北国际艺术村作品(图/CY 提供) 也许,在你平常走在路上的时候,或是无聊滑手机看看脸书、在「脆」(Threads)闲晃的时候,其实你早已经看我写的字了,只是你并不知道。 这篇文章的主要重点,是要分享我这九年多来的自由工作经验,透过与不同品牌的合作的创作经验分享,逐渐建立个人品牌,如何在创作路上不断挖掘自我的心路历程。 不过,我要提醒,以下经验分享较为适合身兼数职的工作者(尤其是你有正职工作,但也想同时开发副业、建立个人品牌的人),供大家参考。 个人品牌是怎么炼成的?说出你心中想说的话,不要害怕表达意见 我先介绍我的专页「CY Handwrites(手写CY)」,这个专页提供的服务与后继衍伸的产品,主要以手写字或书法的造型设计当作重点服务。 我在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书法,但是在成长时期,我并没有特别将这项技能转换成职业的打算。一直到就读大学后,社群媒体已经是大多数人交流互动的平台,当时除了在脸书上大多跟朋友、同学互动、聊天以外,分享歌词、在生活当中想到跟随时事话题的字句,是当时我在社群上很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我常习惯拿起一张白纸,选择不同款式的笔(我也是个文具控)写字,最后用手机拍照,上传到自己的私人账号上与大家分享。当时许多朋友非常喜欢我写的字迹,这也逐渐变成了我的「定番」。 就这样,有朋友开始问我,为什么不开个粉丝专页跟更多人一起分享呢? 于是,我开启粉丝专页经营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 (图/CY 提供) 我创设专页的动机非常单纯,也就是抱持着好玩心态而开,而在当时,以手写字为主题的账号或专页还非常稀少。 我发布的内容通常有哪些?这些手写字的动态,都会和我自己的生活状态——关心的时事议题、读过的书、看过的影视作品、我内心大大小小各种千奇百怪的提问、自己旅行的地方息息相关。 许多社群专页都会有「人设」的讨论,但说实话,我几乎没有人设,「我就是我」。从个人创作的角度来看,创作其实就是把你内心直接掏出来,并且用你的方式转化呈现给别人看。 只要你有足够的个人想法与观点,并且乐于与其他人分享你的个人思考,随着经营时间一久,有些内容总会意外地触动朋友的内心,让他们愿意主动分享这些创作内容。 就这样,随着朋友们相互主动分享与口碑宣传,我的专页不断向外扩散,从朋友、朋友的朋友到非常外圈的陌生人,让愈来愈多人知道这个专页,追踪数便也开始水涨船高。许多公司、不同品牌与合作伙伴也便跟着不请自来。 台文馆合作商品(图/CY 提供) 茄子蛋乐团单曲题字(图/CY 提供) 创作怎么起步?维持创作能量、粉丝专页的风格化养成 到底要怎么开始创作?这是大家最常问的问题。定期维持自己的创作能量,定期更新自己的内容,这是让社群专页与自己的创作最终被看见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要如何维持自己的创作能量呢?如何找到自己创作的灵感与素材?这些是大家最常询问的关键问题。 以下,我先从灵感发想开始谈起: 1. 怎么开始创作?先打开自我观察与觉察的能力! 一般大众所想象的「灵感」,就像天空打雷一般,一闪即逝,然而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曾认为,创作本身根本就没有「灵感」这回事。 我部分认同林怀民的想法,灵感其实源自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那些看似极不起眼却非常细致的观察。 这些能引发「灵感」的东西无所不在,只是可能你在平常中,你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 你可以先从最基础的五感开发做起,想一下以下这五个问句:你看见什么、你听见什么、你闻到什么、你摸到什么、你尝到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对于外在或内在变化感知不太敏锐的人,你也许很难成为一个信手拈来的创作者,因为创作往往都是从这些细小变化长出来的。这需要一点天赋,但也可以慢慢透过练习养成。 比方说,我用通勤过程当作例子。 如果你是个天天朝九晚五的通勤族,在你心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试着选择一天,悄悄在车上进行一个观察笔记: 你搭上大众交通工具之后,其他乘客在车上做了什么事? 你有留意过穿着特别显目的人身上穿戴的配件吗? 乘客衣着的布料剪裁、颜色、图案花色又是什么? 他们在滑手机的时候,各自表情又是什么? 你曾经听过车上陌生人的对谈内容说了什么吗? 你可以试着把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记录下来,每天只要花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记下几个一天当中你最印象深刻的事物。你可以随身使用手机记录,或是你有写手帐的习惯,就像在写日记一样,它将成为你未来创作时相当重要的图鉴! 当然,以上我只是举出其中一种情境,你也可以把它应用到其他情境之中。若需要更进阶的洞察创作能力,我有机会将在未来文章中进一步分享。 (图/CY 提供) 2. 关于自律:如何维持长期的创作能量? 有些自由接案工作者为了培养新技能,所以时常讲究「日更」习惯。然而是不是每个创作者都一定要日更,可以另用一篇文章讨论,因为这与产业性质、创作类型、个人个性与特质有紧密关联。而我认为,维持创作的固定频率,比起强迫自己每天更新更加重要。 什么是维持创作的固定频率呢?我还是一再强调,许多稳定创作产出的诀窍并不适用在所有人身上,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刻意追求产量反而可能导致反效果,最后造成过度消耗(burnout)。 换句话说,你必须在创作初期,多去尝试寻找自己最舒适、并且能稳定产出创作的频率。例如,你可以固定每周二、四发布自己的作品,透过行事历的事先排定、适度弹性调整自己发布作品的时间。 假设某一周你实在做不出好东西,请告诉自己「这一周就休息」。现代人时常会犯下一种「我这周什么事都没做,我是废物」的认知偏误,事实上,以许多人来说,休息总时数实际远少于总工作时数,所以务必留下多数时间发想未来创作的主题、搜集素材、制作、最后发布创作的排程。 许多人最常忽略的,是作品的主题发想与制作周期,这通常远比发布作品本身的时间还要长。很多人只会看见作品发布之后所带来的流量红利,享受社群媒体按赞数与分享数所带给你的多巴胺快感。 3. 多巴胺困境:创作时面对的心魔 可是我要提醒你,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社群时代下,想想你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许多人都想当网红或意见领袖,可是创作起初的目标很难只是为了一夕爆红。对我来说,创作的意义是,我可以透过我自己的作品与其他人对话,产生无形的共鸣,进一步获得认同或沟通的可能。像是在社群媒体上建立一个心灵摇篮一样,可以抚慰人们的内心。 同样地,创作必须细水长流,因为流量红利就像中乐透一样,你的人生不可能每天都在中乐透。另一方面,与数字游牧一样,一个人的工作过程大多时候非常寂寞,你必须天天跟自己相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往哪里去,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企划。 当你没有流量的时候,或是当你没没无闻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要放弃创作?这些都只有细水长流,才会有逐渐受到关注的可能。 只有你能够忍受创作过程的各种心魔,你才会有成长与突破,创作能量才会维持稳定。 创作不能完全看流量,过年贴文还是会有破八千赞数,两百人以上分享的例子,但这是少数(图/CY 提供) 创作是个人阅历累积的表现 除了启动自己观察与觉察的能力外,你还必须持续精进自己。就以我的经验来说,多方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比方说,深化时事议题可以读人文社科书,如果要思考自己的商营模式可以从商管领域着手,精进自己写字设计的能力与技术可以参考字型设计、书法艺术等,触类旁通)、影视作品、看各种展览、参观各式各样的手作市集,这些都是重要并且垂手可得的资源。 同样的,如果你想做自己的创作,从前面提到的方法出发,你也能够画出属于自己精进的规划图表,从各方领域的观点切入,练习换位思考,你就能找到非常丰富的资源来源,只要你愿意尝试行动,这些资源就能协助你,往你想前进的方向去。 另一方面,以手写字来说,乍看之下它是个门坎相对较低的技能,因为每个人都会写字,但是如果你把手写字设计出非常多样化的字体造型,那么它的技术门坎其实会比大家想象还要高出许多,考虑内容、造型、布局、颜色/颜料、纸张材质、写字工具(铅笔、蜡笔、毛笔、水彩笔、炭笔、代针笔、粉刷,甚至是地上捡起来的树枝等),这些多重的排列组合都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必要的思考方向。 当你能在创作上展现愈多样的技术,就更有机会吸引更多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接案工作者必须精进自己的原因。 创作自由与商业模式之间的两难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副业的商业模式。 站在创作的立场上,很多时候,如果你一开始就只把人想成是「消费受众」,只想着怎么让他们为你的创作掏钱,许多无形事物便会一一自动量化。我认为所有创作的初衷是「分享」,而不是「变现」,「变现」其实是透过长年分享、在你建立个人声誉之后所诞生的甜美果实,而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以一般拥有正职的工作者来说,副业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甚至如果经营得当,还能稳定帮助你增加额外收入。问题出在人们「急于变现」的扭曲思维,一旦急着「变现」,不仅会遗失自己创作的初心,更会长期损害自己的形象,甚至迷失自我。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历经与各种品牌与单位共同合作,累积不同经验之后,才开始尝试建立自己副业的商业模式,开发个人品牌的周边商品:例如 T 恤、托特包、贴纸,不仅可以练习评估商品成本与通路安排,同时这也是另类小额的投资模式。当然,这只是我心中其中一种可执行的商业模式。 面对自己的副业必须保持真诚,愿意与人分享的初衷,并且维持稳定创作能量,才能让自己的副业好好活下去。于此同时,相较于创业或一人公司经营所要承担的经济风险,正职上班族建立个人副业,更是一个适切同时尝试发展职涯与人生第二曲线的可能。 如果你内心也曾怀有这个梦想,却又害怕失败,那么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告诉你,不要害怕,勇敢去试吧。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4, 2024
从一张白纸到唯一华人客户经理!读者太太在英国「斜杠创业」学会的 3 件事!
我在 2011 年因为结婚移民英国的关系,放弃原本在台湾公关公司的管理职与从事媒体工作多年经营的人脉圈,以外籍新娘的身份来到英国,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般重新耕耘海外职涯。 从一开始的迷惘困惑,到现在不但进入全英国前 40 大营销代理商,成为全公司唯一的华人客户经理,还在英国成立自己的公关公司,用接案的方式帮助台湾政府与企业在欧洲做品牌推广,并发展职涯教练的斜杠副业,累积超过 400 小时的一对一 career coaching 时数。 13 年的英国职场经验,教会我以下三件事: 1.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建立「职场个人品牌」的重要性 我在英国工作的第三年,遇到人生中第一次的裁员,当时每个部门都有被裁员的名单,组织精简的规模算大,虽然当时我幸运地逃过一劫,但这辈子首次亲眼目睹昨天还一起工作的同事,今天就被迫卷铺盖回家,英国公司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现实面让我太震撼。 因此从那天起就激发了我的求生意志,开始思考如果下次轮到我被裁员,我要靠什么养活自己。 当时我已经在脸书上经营粉丝页两年多,也有帮一些台湾的网络平台写职场专栏,我意识到我可以试试把这项原本只是兴趣的嗜好发展成副业。 虽然当时它为我带来的收入进帐远不及我的正职收入,但至少是我在网络上打造「职场个人品牌」的重要媒介。 于是我更积极地写职场专栏、访问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也不定期做直播分享我的职场观察。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知道我在海外职场领域的耕耘,开始有单位找我做讲座或请我担任职场相关主题的讲师,后来台湾几间老字号的出版社找我出书,更加奠定了我在跨文化职场领域的专家地位,也促成我在 2022 年决定去上 Life Coaching 的课程,并在取得证照后开启我的职涯导师之路,帮助在世界各地想要打造成功职涯的朋友们往目标迈进。 回顾这段旅程,起初的动机是因为被裁员事件刺激到,进而培养了我在台湾职场工作时从来不曾有过的危机意识,所以后来才积极打造我在职场上的个人品牌,并用开发多元收入来源的方式打破以往拘泥于「找工作」的传统思维。 2. 经营斜杠事业,分散职涯风险 我在成为职涯导师前,其实有在英国注册一间公司,主要负责帮华人客户在欧洲做公关操作,这个商业模式在我有全职工作的前提下虽然很适合我,但接案的收入不稳定,我很早就意识到它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取代我的正职工作。 所以,那时我就开始思考该如何增加另一个收入来源,来补足接案工作不能满足的收入差异,为我将来想要成为完全的自雇者做准备。 我思索了一阵子,发现在我现有的基础上,成为职涯教练是做好的选择,因为我从 2015 年就开始经营职涯专栏,也有许多担任职涯讲师的经验,于是在 2022 年成为 qualified 的教练后,正式开始对外提供 career coaching 的服务。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其实我除了用多元收入增加副业取代主业的可能性,也运用了分散风险的概念,让自己的斜杠事业分布在 B2B 与 B2C 这两个不同的领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我们看待正职工作的态度,尤其现代职场几乎已经没有所谓的铁饭碗,如果你和我有一样有危机意识,即使身为上班族也应该尝试在正职工作外开发第二专长或斜杠事业,才能在高速变动的职场中给自己多创造一点余裕。 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建议大家不需要用二分法来看待创业与当上班族这两件事,如果真的有心以经营斜杠事业分散职涯风险, 不必等到裸辞后再开始行动。 3. 培养「远距工作力」,为创业做准备 第三个我在英国职场学到的宝贵经验,要拜疫情所赐,因为要不是英国政府在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强迫大家在家工作,我后来也不会在 2021 年成为远距工作者,更不会从中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后来朝成为自雇者的职涯发展做准备。 我认为所有有心成为数字游牧工作者的人都应该要积极培养自己的「远距工作力」,因为远距工作其实有很多眉角,而不只是从办公室改成在其他地方工作这么简单而已。 这种工作型态除了要有非常主动且具备当责力(ownership)的人格特质,还需要具备优异的时间管理能力,毕竟远距工作意味着没有主管盯着你的进度,也不会有同事会在你身边提醒你何时是 deadline。 我建议远距工作者就算受雇于人,在心态上和做事方法上也应该将自己定位成供货商,并将主管当成客户,主动且实时回报进度,并务必要在 deadline 前主动完成主管交代的任务。 关于如何加强时间管理的能力,我在我的第三本书《WFH 也能发展国际职涯:远距工作者的职场攻略》中有提到一些欧美专家的建议,以及我自己实际执行过的心得,包括「吃青蛙法则」、「四个正方形法则」、「ABC 排序法」等,有兴趣研究的读者可以从书里深入了解更多细节。 从在台湾认份工作的上班族,到在英国边上班边经营个人品牌的创业家,我将我的 13 年英国职涯心得浓缩在这篇文章中,希望能带给有心发展斜杠事业的读者一点启发。最后也用 Bryan 在《大人的 Small Talk》podcast 节目专访我时提到的「connect the dots」理论勉励所有对职涯感到迷惘的人,如果内心有个念头一直想去尝试,请先去做就对了,等这些点被串成一条线时,它自然会带领你去到属于你的地方。 -- 本文由读者太太在英国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简介:畅销作家读者太太 Mrs Reader 着有《大不列颠小怪癖:读者太太的英国文化惊奇点评》、 《读者太太解锁跨文化婚姻:从两个人相爱,到两个世界相融的 28 个真心建议》、《WFH 也能发展国际职涯:远距工作者的职场攻略》三本作品;不写书时在英国的营销公司当上班族,不上班时是职涯教练和公关公司负责人。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7, 2024
【自媒体经营】「脸书经营」教学!用脸书创作,创造职涯第二曲线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建议那些在职场上努力工作一段时间,但感到自己达到瓶颈的人。可以透过经营「自媒体」,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更多的筹码与机会。 延伸阅读:40 岁出头碰到职涯天花板,怎么办?「自媒体」可能是你的救赎! 但有些人对于怎么开始经营自媒体,可能还有些迷惘。因此,这篇文章将会分享一些技巧,告诉大家如何从零开始,在脸书上经营自媒体。 自媒体经营|为什么以「脸书」为主呢? 自媒体经营|思考定位,问自己 3 个问题 自媒体经营|要能「细水长流」,追求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 自媒体经营|为什么以脸书为主呢? 对于刚开始分享的人来说,选择以文字作为主要的分享载体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构思时间长」与「修改成本低」。 首先,文字创作的过程允许作者有充足的时间来深思熟虑和修改内容,无论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或是隔天再回来审视,作者都可以不断地反思和修改,以确保内容的质量和深度。 其次,与影片和 Podcast 相比,如果同样的内容需要进行更动,修改文字可能只需要调整几个字词,而修改影片或 Podcast 可能需要整段重录。这对于刚开始创作的人来说,不仅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在反复重录的过程中消磨掉创作的热情。 所以对于刚开始分享的人来说,选择文字作为分享的载体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而对比于众多社群软件,脸书的排版更有利于文章的创作与阅读,它不像 Instagram 着重照片或短影音,也不像 Twitter 偏向零散的信息,对于刚开始分享的文字创作者来说是比较友善的媒介。 那么,该怎么开始在脸书上经营自媒体呢? 自媒体经营|思考定位,问自己 3 个问题 首先,在开始经营之前,必须先设定自媒体的定位。 如果你的账号都是个人的生活感悟,或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轴,那除非你是在原本的专业领域中非常有名的大人物,不然你会发现除了亲朋好友,根本不会有人追踪你。所以在一开始你就必须明确地告诉大家,读者来这里「可以得到什么」。 因此开始之前,不妨仔细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你想要分享给哪些人? 这边可以试着想象那些你想分享内容的人,他们可能的年龄、职业、兴趣等等,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聚焦,形塑出读者的轮廓,从他们的角度撰写文章,也更能引起共鸣。 比方说,你是一个 40 岁,在外商的高阶主管,你想要分享一些关于外商的事情。假如你的目标对象是那些对于外商有兴趣,但还不太熟悉外商生态的人,这些人有可能是未来想进外商工作的学生;有可能是刚进入外商,未来想往高阶主管发展的人。 那在确立目标后,你就可以多分享自己刚进入外商的经验,以及领域的技巧,或是过程中需要累积什么样的作品等等,不仅可以让你的内容更具吸引力,也可以建立起与你的读者之间的连结。 2.你想要分享什么样的内容? 很多人在经营自媒体时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跟风,觉得现在流行什么主题,就试着做什么。 但这样不仅会让你的内容不如长期专注在这个领域的人深入,长期频繁的更新也容易让你的创意迅速枯竭。 经营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细水长流,因此有一个能够持续分享的灵感来源非常重要,所以建议在思考分享内容时,尽量贴近自己本身的兴趣与职业,这样才有足够的素材可以分享,在创作前的研究与构思也比较不会感到厌倦。 3.你选定的主题有没有类似的人在分享? 在这个部分,你可以尝试去找寻并参考那些已经在分享类似主题的自媒体。仔细观察他们的内容和选题,这可以作为你自己发文方向的参考,至少找出五个这样的自媒体来学习。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从许多已经开始的人那里获得灵感和学习经验,也可以观察这类型自媒体的受众,他们喜好哪些内容。 不过这边要提醒,学习并不是直接照搬对方的内容,而是用对方的选题与格式,论述自己想要讲的事情。 比方说,你想要分享在加拿大留学的所见所闻,那你可以参考一些台湾人在国外的粉专,看看他们都分享什么样的主题,有可能是文化差异,有可能是当地的风土民情,有可能是调适技巧等等,看看哪些贴文按赞分享最高,就可以用类似的选题套版撰写。 自媒体经营|要能「细水长流」,追求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你思考完这三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式地制定你的经营策略了。 如同前面提到的,经营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细水长流」,追求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你不需要一开始就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是应该先专注于稳定地更新内容。等到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再逐渐发展出个人特色。 然而,在刚开始经营的时候,为了增加曝光率,建议你先以每两到三天发布一篇贴文的频率来更新内容。这样可以快速地累积内容,避免让访问你的粉丝页的人因为觉得内容太少而选择离开。 至少要以这样的频率累积 30 篇文章,也就是至少持续两到三个月。因为根据统计,有 80% 的人在刚开始尝试经营自媒体时,都无法坚持超过三个月。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撑过这段时间,你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的新手了。 当然,也不是单纯发文,你需要建立一套贴文的筛选系统,找出反应良好的贴文,分析它们受欢迎的元素,并尝试创作相同类型的贴文,以此来了解受众的喜好。 例如,如果你有一篇教大家如何与广告商谈判的文章获得了许多的按赞和分享,那么你就可以针对「谈判」和「广告商」这两个关键词来撰写文章。你可以尝试写一些关于谈判技巧或广告商秘辛的主题,看看哪些贴文的反应比较好。透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持续优化你的内容,更快地找到你的经营方向。 同时,在不断创作内容的过程中,你也需要提升自己的经营技巧。无论是文章的标题、内容的论述,还是照片的拍摄,都可以透过参加课程、利用网络资源、阅读书籍等方式来提升,这样你才能持续创作出更吸引人的内容。 如果你想增进更多关于知识型商品的写作技巧,可以参考这堂《V015知识型商品的文案写作课》。 总结来说,经营自媒体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学习的过程。从确定你的目标受众,到选择你要分享的内容,再到学习和优化你的经营策略,每一步都需要你的时间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许多挑战,成效上不去、找不到题材、网友的批评等等,甚至会让你因此自我怀疑。 但这是完全正常的,每一个成功的自媒体创作者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挣扎。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你就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就算不会因此变成大网红,也能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读者群。 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成功地经营了你自己的自媒体。 延伸阅读: 经营「知识型自媒体」关键|先搞懂 3 个角色定位,避开 4 个陷阱! 没过五十岁的你,为什么要尽早发展「自己的品牌」? 我该成为网红,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见度」吗?浅谈专业人士的职涯之道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0, 2024
给年轻创业者的建议:避免对未知的恐惧,你可以准备好的 5 件事
我自己算是个小小的经营者,也难免在各类聚会时,会有人跟我聊到创业这个主题。 不过,我发现,一些认识很久的人常常会跟我说:「等我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时,我就要离开公司出来创业!」或者是「待我把这份工作的某技能变强了/准备好/有钱了,那我就一定出来创业!」 但这类宣告,似乎就像每年许下的新年希望一样,大家年复一年都讲同样的事,但却从来没有实践过,也很少人最终有踏出创业的那一步。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大家对于「改变」总是充满了未知的恐惧,所以总会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 但老实说,我认为创业的准备恐怕永远都没有结束的一天。像我、Bryan跟几个股东出来创业,至今差不多快十四个年头了,但每一年我还是觉得有许多新事物仍在学。甚至觉得自己大概再给我十年,也很难说完全准备好。 当然,我也不是那种随意鼓励大家出来创业的人,但我总觉得,如果你真是有心要做出一番事业,你反正也不可能等完全准备好后才开展,不如把握核心比较重要。什么是核心呢?我认为是底下的五点。如果你能先把这五件事想透彻了,未来存活机率就能有效提高。 第一,不要只是为了「想创业而创业」 创业不是一种生活模式、不是人生目标,创业只是「把事情做出来」的一种手段。你绝不能说,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卖什么、也不知道我有什么技能,只是觉得年纪到了或是很羡慕周围一些在经营事业的朋友,然后就觉得自己也该创业。 换言之,若没有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没有想解决什么问题、或没有想改变某些商业上你认为不够好的地方之前,千万不要把创业当作目标。 我们当年,其实是先想要提供我们项目管理的技能,成为企业顾问,但绕了一圈发现,台湾当时除了考PMP的补习班以外,没有单位对于项目管理实务的软件工具有兴趣。最后不得已,只好自己经营。这是我们创业之处的起点。 换言之,创业从来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但事后回顾,这部分却很重要。因为你目的明确,当碰到阻碍时才知道要修正什么,也才知道每日经营的决策重点在哪里。 若一开始没有这样的价值核心,就很可能沦为找风口与赶流行。当然,我也不会说这样完全不行,也确实很多人是这样而赚到钱。可是你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真找到风口并赚了钱当然没问题,但鲜少人能一帆风顺。若你碰到挫折时却没有目标愿景,你就很容易会放弃,也很容易去追逐另一个风口。最后滚石不生苔,反而会因为自己太容易动摇而难有积累。 此外,也不要因为不满就创业。有些人是抱持着「老板太烂了,我随便出来开一个新的,也能做得比他更好!」的想法愤而离职。这个跟「为了创业而创业」的状况都差不多,都是错误的创业动机。 第二,创业前得先有商业模式:此模式你已小型试验有效,而且心中已有成形之轮廓 讲到商业模式,没经验的人,往往脑海中会跳出一个很fancy的商业模式。比方说,他想先做一个平台,先免费提供什么,等人群聚了,再卖别人服务;或者以平台的形式去中介买方跟卖方;或者是我帮政府做一些什么事情,然后拿补助等等等等。 你问任何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他们都能讲出一个复杂又精巧的商业模式。但是我一向给新手创业者的建议就是:创业模式最好别太复杂。甚至最好简单到「纯粹只是买卖」— 你手上有个什么样的商品,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服务,而且你「真的可以成交」,可以把这东西卖给一个明确的族群。 换言之,你必须创业之前就小规模尝试,真的可以卖出一、两笔交易,确定你的商品或服务是可行的、是有人需要的、是能让你在创业初期就立刻带来营收。 你或许有听过精实创业(Lean Startup)以及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的概念。这些字听起来好像很复杂,但背后的共同之处,都是强调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预测的未来时,应该逐步地、渐进地找出市场需求。当你在经验不足的状况下,若要有效的调整与测试,最好是让商业模式简单化,立刻可以执行和验收,才能确保是不是走在一个正确的方向。 如果是一个很复杂的模式,你很可能得先花许多钱和时间,才能收集到市场的声音。但高度不确定性对于时间与钱的耗损很大。若花很多时间与钱最后却失败了,努力半天才发现一无所获,这是很可惜的。 另外还有个建议我也很常给:可以的话,不要跟政府拿钱。 一方面拿了钱,有很多相对应的文件要做,这会减少你研发产品或是服务的时间,而且这些文件对你将来也毫无用途。另一方面,当你拿了政府的钱,很容易会听不到市场「真正的声音」。 因为补助让你一直有收入,有种公司勉强能存活的假象。可是啊,就是这样的思维让很多人就卡住了。一直得仰赖政府补助来补血,而无法真正完整的从市场上取得营收。最后,公司的经营变成殭尸企业,死也死不掉,活却又活不大。这反而浪费你人生宝贵的时间。 第三点,在创业前,要尽量备齐:工匠、总管、行脚商人的角色。 千万不要创业后才来思考找人这件事。 最好在你上班时,就有系统地去物色将来合宜的伙伴。 你虽然不可能事前找齐所有人,但最少你需要三个角色:A.「能够把产品服务做好」的工匠;B.「能去协调经营管理」的总管;C.还要有一个「能够去面对市场」的行脚商人。 毕竟一间公司存续的核心需求不外乎就是产品、市场、还有管理。 而大部分的创业者,在一开始时通常只具备一项专长。比方说,你可能是一个擅长设计产品的工程师,可是很可能不善于应对市场端。所以,你最少要找一位能够互补,协助公司去执行这类事情的人。 不过初期而言,工匠与行脚商人又比总管重要。毕竟这两个会立刻决定经营上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可是随着事业起飞,团队人数一定会越来越多,随着人数增加,就要有负责整合团队、提供管理规划的人。这时候总管这样的角色还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我要提醒的是,不要想说你要自己一个人来扛下所有的责任。尤其到了后期,团队大了,各种事情都会越来越专业,若还是你一个人要兼顾所有事情,必然就无法规模化。所以提早思考怎么分工与专业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重点! 附注:不理解这概念的,也可以参考我们的著作喔《三年后你的工作还在吗》 第四点,该培养经营管理的数字观念 创业要能成功,经营者自己必须要懂成本、毛利、损益平衡的概念。如果更理想,你更该把整个财务报表的经营概念都搞懂。虽然你不需要自己做财报,可是财报其实就是公司经营的健康检查报告。具备数字能力,也就让你能更通透的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 有些做小生意的朋友,常会碰到这类情况:每天营收多,手上许多现金,以为自己赚了很多钱,结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碰到状况时,却无法拿出相对应的现金,居然面临倒闭危机。 所以你必须有意识的把所有经营的内容都转成量化的指标。如此你才会知道,这段时间到底营运是往上走,还是往下降?决策有所依据,而不是单只靠想象跟猜测来做。 所以创业前,至少买一本财务报表的书,好好K完吧! 第五点,要有自己的观点,而非人云亦云 当你开始创业后,你会发现市场上充满各式各样的「建议」,而且每个听起来好像都有道理。这时候,你若没有拥有自己的观点,很容易就被这些「建议」搞得你方向全乱。更惨的是,这类建议往往还相互矛盾,让你完全无所适从。 我就举个例子吧!前几年,如果要在网络上面曝光,想增加声量,你会发现有人叫你写部落格;但同时你会发现也有人说部落格落伍了,他们说Facebook的粉丝页才是唯一的关键。 你若心中毫无定见,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就会在这里迷失了。听人家说要建立粉丝页,就乖乖的去建,建了也不知道要干嘛,于是贴一些无聊的笑话或者心理测验,甚至去买粉丝。最后粉丝人数虽然增加了,但到底对企业经营有没有帮助?却完全不知道。前几年每个商家都有一个粉丝页,但大部分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你的资源多、时间多,跟着大家走那当然无妨。可是创业初期必然是你处在资源最有限的状况。也因此,你得要脑袋清楚地去分配资源。如果你是个文字能力强的人,就算很多人跟你说没人看部落格了,可是搞不好你透过文字,却能够打动到最多合适你的客户。这时候你继续写文字,也比你跟风拍直播来得更好。 换句话说,听专家建议前,你得自己先理解你的优势劣势,最后才能选择出合适的方法与工具。这不管是产品面、营销面或者策略面,都需要让自己跟着专属于你的优势来建构。才不会一下做这个,一下做那个,或者白费心力在你根本没有优势的事上。 不过,我也要提醒一下,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但是不表示你就要顽固到底,如果市场的证明你的观点是错的,比方说开了一个部落格,结果都没人来看,这就表示你可能要在方向上做些调整。能不能调整风格、方向、文风,然后慢慢慢慢找出到底你要打动的族群他们想看什么?给他们对的内容,若流量与转换能反映在数据上,那才表示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换句话说, 你若根据你自己的优势而做出假设,就该因应这个假设去执行后续一系列的策略。结果好,那就持续执行下去;如果结果不好,那就要尝试多方调整、轴转,直到你能真正找到市场喜好。 以上五点,是我认为大家在出来创业之前,应该要花心力想过的问题。如果这些有,那你在后续的创业,一定会相对顺利许多的。 延伸阅读 想当创业者的,我满建议大家可以来参加我们这堂课。让你在安全的环境中测试自己的经营能力,并学习财报的理解: M101模拟商战初阶 - 经营者的决策养成(14PDU) 本篇可以搭配我们的 Podcast《大人的 Small Talk》一起聆听!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6, 2024
签约保障权益!Freelancer 接案合约 6 大重点一次看
现在有许多人脱离公司,在家工作、独自接案,当自由接案工作者(freelancer),而从「受雇者」变为「自雇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必须自行承担商业风险、自负盈亏,所以对于自由接案工作者而言,懂得争取并保护自己的权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关于自由工作者和业主间经常发生的争议,不外乎:业主事后不断追加超出报价范围内的工作内容、业主把作品使用于原先约定的范围之外、业主借故迟延付款等。然而这些争议其实都可以在事前接案过程中,约定清楚,避免事后双方看法不同而产生争执。 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接案过程中应该注意、考虑哪些事项,尽可能在接案合约里约定,让自由接案工作者和业主都明确知道双方的权利义务,让合作案更顺利! 建议作业前先签订接案合约 在每一次的合作案中,业主对于合作案的项目内容/要求、作品交付时程、付款方式等等可能都大不相同,如果没有将合作的细节以书面方式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双方对于合作案的记忆可能有所出入,因而发生争执。 要是特别不幸,遇到事后翻脸不认账的合作对象,手边又没有书面的合作纪录或是只有片段的对话纪录,这时候要主张原有的权益,就会比较辛苦。 因此,签订接案合约,把双方谈妥的合作细节、权利义务内容汇整在一起,不但可以做为备忘录使用,将来若真要发生争议,也才有具体的依据、事证据以主张。 再者,签订书面契约不但可以保护 freelancer ,也可以保障业主的权益(确保可以在何时得到哪些成果)。因此,签约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种保障,要是遇到合作对象,找各种理由不想签约,这时候就可以好好评估是否要继续合作。 因为莫名拒绝签约的合作对象,事后悔约的机率很高,才会抗拒把双方谈妥的内容用书面记录下来,所以「签约」这个行为,某程度也能帮助筛选掉不适合的合作对象。 因此,建议 freelancer 在接案的时候,尽量签约后再开始进行。至于接案合约需要具备哪些内容,并没有硬性的规定。重点在于详细记录合作案的内容。双方可以大致想象未来合作案的进行流程,然后逐一讨论想到的事项。双方对于合作细节讨论的越详细,合约记载地越清楚,将来发生意见歧异的风险就越低。 以下提供 freelancer 制定接案合约时,可以事前考虑、和业主讨论的重要事项: 1. 工作项目、完工期限 在合约中,尽可能将本次合约包含的工作项目内容,具体、详细地记载清楚。事后业主提出需求时,就能客观的判断是否包含在原先的工作范围内。如果超出原先约定范围、属于新的需求,才好跟业主说明,双方须要针对新的需求另行签约、另行收费。 举例而言,如果是帮业主进行公司形象设计,除了包含商标设计以外,是否包含名片设计?会出几版设计初稿给业主挑选?修稿次数?免费修稿范围?作品会以哪种文件格式提供?何时完工?完工后需要交付哪些材料给业主? 又或者帮业主架设网站,预设主要观看浏览器?屏幕分辨率?具体设计的网站页面有几页?设计图由谁负责购买/提供?是否包含主机空间服务?后续维护如何收费?是否提供保固服务?保固多久?保固项目有哪些? 接着,双方可以厘清合作案应该在什么时候或签约后几天内完成。这部分应该特别注意,如果合作案的内容需要业主相互配合(例如提供数据),则应该另外记载业主需要在几天内提供材料,否则完工日期可以相应的推迟。 2. 付款方式、时程 厘清完工作项目后,接续最重要的就是 freelancer 何时、如何可以取得合作案款项。 具体包含: 使用支票、汇款或现金支付?汇款至哪个账号?一次付清的话,是先付款再作业,或者完工后才请款?分期付款应该分几期?按时间分期或者按工作里程碑分期?每期的比例?是否要先收取定金?定金比例如何? 付款时程是签约后几日内付款?或者依照业主结算日后每月第几日付款?若约定的付款日遇到假日,是提前或延后至下一工作日?这部分,双方可以讨论出相互可以接受且合理分配风险的方式。 另外,如果 freelancer 完成合作项目,需要出差或购买其他资源(像是授权图库的照片等),也可以事前和业主沟通是否有补助。 3. 请款条件的认定标准 不论是完工后一次请款或是按照工作里程碑,分阶段付款,如何认定已经符合请款标准,都十分重要。 关于验收标准、里程碑的认定方式需要尽可能地清楚(例如完成合作案中哪个工作小项目或 freelancer 交付什么对象时可以请款。尽量避免以百分比呈现,否则将来针对是否已经达到百分比一事又会产生争议),以免事后业主借故拖延付款。 4. 知识产权、使用限制 完成后的作品,因而产生的知识产权究竟是属于案主所有、两者共有,或者归 freelancer 所有,只是授权案主使用,又授权的范围多大、期限多久,是否有其他使用上的限制(授权的形式、授权可以发布的平台)等,都可以事先沟通、讨论,以免事后发生冲突。 另外,有时业主会提供基本素材,要求基于这个素材上进行后续创作。这时须要求业主担保提供的素材没有侵害他人的权利,以免将来惹祸上身。 5. 解除、终止 假设双方签约后,在开始执行合作案前,业主想解除合约,则 freelancer 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效果(例如:没收定金)。 又假设双方在履约过程中,业主想要终止合约时,则 freelancer 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效果?尤其是已经部分完成的作品,应该如何收费?、针对已经提供给业主审阅的作品初稿,业主之后是否还可以使用? 关于这部分,尤其需要事前协商清楚、约定在合约中。否则真要发生这种情形时,双方关系不睦,很难协商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处理方案。 6. 双方基本数据 最后,最重要的是确认签约的对象,还有他的基本数据。尤其当案主是个人,而不是公司时,更应特别留存案主的身分证字号或户籍地址。将来若真的发生违约情事,才能够迅速有效地追偿。 目前网络上有蛮多 freelancer 工作契约模板、项目外包合约书模板、室内设计合约模板、logo 设计合约模板,可以提供契约的基本架构, freelancer 可以基于契约模板的架构,进一步思考上述的问题,进行补充。 如果是业主提供制式的合约稿,则须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条款: 1. 保密义务 在合作过程中,业主可能会提供一些内部机密信息供作参考,这时业主就会要求 freelancer 负保密义务。此时, freelancer 得要详细检视保密义务条款是否合理,像是机密信息的认定、保密义务的赔偿金数额等。 2. 损害赔偿 业主通常会约定违约时, freelancer 应该给付违约金、进行赔偿等等。这时 freelancer 可以考虑合作案的报酬和违约金数额、赔偿范围之间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应该适时向业主要求调降,或设定赔偿上限。 以上一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如果大家对于自己目前的接案合约有更多想法,不确定该如何转化成法律文字,或者不确定业主提供的接案合约对自身权益有什么影响,都欢迎联系我。 -- 本文转贴自: 黄钰如律师 法律知识分享(原文标题:Freelancer 接案应该注意哪些事?)
December 5, 2023
UI/UX 设计师接案二三事(上)接案前的心理准备,如何挑案、慎选业主?
嗨,大家好!我是 Simon ,目前是一名在东京工作的设计师。 拖了很久才开始写这篇文章,从 2016 年 5 月开始,我开始从事 UI/UX 设计相关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也幸运的陆陆续续接了不少案子,有网页设计、有 App UI 设计,甚至是动态影像相关的工作。 而这之中也因为工作转换的空档,当了全职的自由工作者约莫半年的时间,虽然没有同事的日子有些无趣,但我也的确从这些接案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事情,包含对自己的任务管理、时间管理、沟通技巧等等。 接案这件事对有些朋友来说可能有点「难以言喻」,包含如何找到案源、如何合理的报价、实际上工作的状况等等,网络上似乎也比较少讨论这块。而也许也会有不少人会羡慕自由工作者看似美好的生活,每天可以睡到饱、自由选择工作的场所,但其实背后也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泪)。 在犯了不少错误、踩了不少坑之后,终于能和大家聊聊,分享过去一年多来我的接案经验以及自由工作者的心得与生活。 这篇文章将会和大家分享 接案前该知道的事 2. 接案的成本 3. 报价该怎么报 4. 关于合约,你该注意的事 5. 如何顺利结案 同场加映1:案源从哪来 同场加映2:自由工作者的自我管理之道 由于这次文章篇幅可能会有点长,我将分为上、下两篇和大家分享,那我们开始吧! 接案前的心理准备 其实大多数人接案不外乎为了两件事,「赚取收入」或「获取经验」,当然如果可以兼顾就太好了,但是,往往在接案的初期,事情总不如自己想的那样顺利,如果你第一次接案的经验不是很好,你可能开始会怨天尤人,觉得天下没有好客户、客户都很难搞,但事实很可能是:自身心理建设以及接案经验不足,导致合作关系不如预期。 我也是很后来才理解到这件事,之后也慢慢开始建立起正确的接案心态,除非你是合伙工作室,否则通常个人接案就是会需要一个人当多个人用,因此要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接案」呢? 你应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有足够了解吗? 你有能力独自作业并完整交付业主所需的成果吗? 你有信心做好时间管理并如期交付成果吗? 你有足够的信心说服客户采用你的设计吗? 你有办法在时间的压力之下依旧产出好质量的作品吗? 你有能力和业主与业主公司的团队成员共事并有效的沟通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由于自己接案不像在公司一样完成主管交付的工作,每个月领薪水就好,很多时候你必须自己去沟通、了解需求、执行设计、计算成本等等,接案是个弹性很大、但同时自我约束力要求很高的一种工作方式,因此,接案前多问自己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自己厘清自己是否适合接案。 当然,有机会接案还是鼓励大家勇于尝试,绝对会让自己突飞猛进! 这个案子到底要不要接?值不值得接? 相信如果你是刚开始接案,都会想好好把握每一个案子的机会。但接案前请务必谨慎行事,一旦接了案子,就代表有责任把这个案子做好(至少在符合双方承诺条件下)。 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有过接了案,但发现和业主沟通不良、无法继续合作的状况,或是自己时间安排不佳或沟通比预期还长,严重耽误进度,搞得最后两败俱伤。 几次的经验下来我开始发现:案子接得多,不如接得好。 因此慎选业主很重要。 好的业主不仅在合作上事半功倍,也有很有机会为你带来其他水平相近的业主,大致上来说,常见的业主可能会有几种类型: 认识的但不是很熟的业主 2. 完全不认识的业主 3. 熟识的朋友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业主与设计师的心态,到底彼此在想什么。 不同于有明码标价的物品,掏了钱就可以直接消费,接案更多时候像是种一来一往彼此探寻底线的过程,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论是业主或是设计师,都想从接案的过程得到好处,这两者是供需的关系,都是为了满足彼此的需求而合作。业主想用最符合成本的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设计师的心态则是希望用时间与专业技能换取合理(甚至高于一般上班薪资)的报酬。 接案其实跟找工作一样,案主会把案子交给你,相信也是对你有足够的信任,相信天底下也不会有任何一个生意人会找一个不够专业的人做出不好的东西砸自己的脚。 只是目前台湾的接案环境还是有个现象,出来接案的人越来越多,有经验老道的、也有半路出家的,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削价竞争,加上有些业主本身也没有足够判断力(或 sense )之下,常常找最便宜的的人来做,结果最后成果不符预期,或是花大钱做出来东西完全不 OK 而造成相关纠纷。 回到正题,让我们来聊聊这些常见的业主: 1. 认识的但不是很熟的业主 这种业主通常是由其他认识的朋友介绍、或是之前有合作过的对象,因此对你的基本信息或是能力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在沟通上可以以七分理三分情的状态去沟通,但该做的合约与确认需求还是不能少。由于是算是认识,所以通常可以更有弹性的去协调合作模式,但也要注意「信任」与「承诺」还是整个合作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要因为认识就因此草率行事。 2. 完全不认识的业主 这类业主通常是由一些接案平台或是个人管道找到你,对你的作品可能有了解,但彼此间的做事方式与工作流程几乎都需要重新磨合。 所以我会建议在近一步了解需求前,甚至可以先约喝个咖啡聊个 1–2 次,观察这个业主的说话方式、对自家产品服务的想法、以及对设计师的态度是否尊重。 最重要的是,他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成果是什么,以及他知不知道设计师能帮他完成什么。 我会说「感觉」是很重要的,如果连一般闲聊对话都无法留下好印象,工作上可能就更难合作了。 3. 熟识的朋友 既然是熟识的朋友,沟通起来应该顺畅无障碍对吧? 我必须说这种接案通常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大家应该都听过「谈钱伤感情」对吧?除非你们真的熟到一开始就能把预算谈好、要达成的目标彼此都有共识,加上很熟的朋友往往都不会签合约,所以当有些纠纷发生时往往都没有一个协商的依据,我也听过好多原本朋友但因为合作之后关系破裂的案例,所以还是谨慎为上。 要小心,免费的最贵。 相信不少设计师们都曾经听过以下这些对话: 「你就随便帮我做一下就好了~应该花不了你多少时间吧?」 「这东西感觉不难啊?应该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做一做就好了吧?」 「为什么这个东西这么简单还要收我钱?」 「可以再帮我多做几个风格试试看吗?」 要不是我眼睛太小,不然我白眼可以翻 360 度(误)。 我相信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即便是被认为「最简单」的东西,它还是有其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时间并不是免费的,如果朋友不打算付你钱,那只好付出友情了,但友情付多了也是会负债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你会叫医生朋友帮你免费看病吗?会叫律师朋友免费帮你打官司吗?我想应该不会吧。 其实很多时候是「设计」这个专业被小看了,他们也许不知道要成为一名设计师需要经过多少时间的累积与磨练,如果下次遇到想找你做免费的朋友,好好帮他机会教育一下吧! 业主说这个案子很急,我应不应该接下? 我的建议:请仔细思考、判断后再接,但真的急件的话最好加收费用。 以我自己接案的经验来说,通常 10 个业主会有超过 5 个说这个案子有点急,而到底是真急还是假急,还真的需要自己旁敲侧击一下。一般来说,理想的业主应该在规划项目时就会把时程都安排好,甚至预留一些沟通、执行交付上的缓冲时间。 案件会到很急甚至导致需要把项目的时间压力推到外包设计师上,除非项目真的出了什么什么重大意外,不然很可能是业主团队本身的时间管理不佳或是内部有一些协作上的问题导致这样的状况。 所以建议还是把对方项目的状况问清楚,然后认真考虑是否承接,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如果真的接了的话,也建议告知业主由于急件会压缩更多的时间,若要维持一定的质量价格会反应到自己的时间成本上。 客户花了钱,我是不是都得听他的做? 当然不是。 常常听到有业主会对设计师的设计指手画脚,认为自己花了钱就可以指导设计师「如何做设计」,但我认为身为设计师的价值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客户的需求」,了解需求与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一环。 设计绝对是种专业,而专业本身又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之上,要让客户相信你做的设计能解决他的问题。很多时候客户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会下意识地说出一些很「抽象」的需求,然后期待设计师可以多试几个版本、风格,看看有没有哪一个可以刚好命中他的喜好,这其实像买乐透一样,非常的凭借运气。 要避免这样的问题,我的方法是不断地客户问为什么,引导客户说出真实的需求。或是使用市面上成熟的产品做为讨论的基础、请业主找出心中理想的设计,千万不要被抽象的需求给蒙蔽,然后就开始花时间「尝试」,最后花了远超于项目成本的时间。 例如像是遇到:这个页面可以再活泼一点的感觉吗?这个字好像有点太小了、我觉得使用者不想点这个按钮等等⋯你可以这样反问: 「请问您心中活泼的感觉是怎么样,有实际的案例参考吗?」 「请问这个文字在整个页面中,重要程度大概在哪边呢?」 「请问是哪个部分让你觉得使用者不想点这个按钮呢?是颜色、造型、还是其他原因呢?或是能请您提供一些过往用户使用网站点击按钮的数据呢?」 多问为什么,找到业主需求背后真正的原因,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去沟通并解决问题。 但如果遇到不愿沟通的业主,且有种「花钱就是老大」的心态,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再继续接下去了,因为这绝对会是段痛苦且漫长的过程,互相尊重与信任绝对是维持长久合作关系的最佳解答。 呼~不小心打了好多,那上集就先讲到这边,下集将会跟大家分享关于接案的各种细节,像是成本、如何报价以及如何撰写合约等等,那我们下次见啰! 下一集: UI/UX 设计师接案二三事(下)计算成本、报价、签约这样做! -- 本文转贴自:Simon Lin(原文标题:UI/UX设计师的接案二三事(上))
December 6, 2023
菜鸟产品经理来去新加坡:海外求职「准备篇」
前情提要:个人背景简介 我在 2013 年大学毕业,主修大众传播。2014 年起在公关代理商待了一年半,2016 年起到台湾的在线学习新创平台转当数字营销,2018 年中再到另一间在线学习的新创平台当营销,途中内转为项目经理,后来又在 2020 年初再次转职,成为现在的产品经理。 累积一年半的产品经理经验后,开始投递海外职缺,目前在新加坡担任产品经理。 前情提要:为什么想写这篇文章? 会想写这篇文章,除了想帮自己留点纪录,也希望给类似背景的人一点信心。求职过程中,我找了许多心得文,想说可以作为海外找工作的参考,但不确定是大家不好意思分享,还是样本数真的不多,总觉得市面上好像没有我这种「平庸背景的 PM」出国工作的心得文。 所以这篇文想来点励志的(?) 即使没有在外商或跨国团队工作过、没有做过国际化产品、没有国外学历、没有人脉,仍然有可能拼到一个海外面试的机会,甚至能得到 job offer! 但!也因为背景与经验如此平庸,所以从找工作到最后录取的过程是真~的~~很辛苦,得不断地跟自己说「还可以再努力一点」才行……我在 2020 年 8 月开始探索海外工作机会,投递超过 50 封履历,最后也只取得 3 个面试机会(其中还包含 1 家位于台湾的跨国新创,真正在国外的新创只有 2 家)。 这个录取除了参杂着许多个人努力,不讳言地,也有不少运气成份,一来刚好碰到该公司扩编,二来刚好有好心人帮忙内推,三来这间公司刚好有不少华人,部分面试甚至能用中文(但我在面试前并不知道),让我表现起来没那么卡。 总之,自己真的很幸运!也希望把这份幸运回馈给大家,希望这篇文章对需要的人会有些帮助。 这篇文章的章节 为什么想到海外工作 找海外工作时间轴 应征这份工作的时间轴 怎么拿到面试机会 怎么准备面试(怎么练英文) 善用 LinkedIn:找工作、找内推机会、找内部情报 求职心态调适:骑驴找马 vs. 裸辞 为什么想到海外工作? 就个人兴趣来说,我很喜欢旅行;就职涯发展来说,也希望看看其他国家、更大的公司、更国际化的产品是怎么被打造出来的,所以一直以来都有留意海外的工作机会。 基于个人喜好,先删掉了工作机会最多的两个市场:美国与中国,再综合实际因素(工作语言、当地工作机会、薪资水平、生活环境等),评估新加坡是最有机会的地方,所以也集中寻找该国的新创 PM 职缺。 另外也有特别关注自己去过且很爱的欧洲城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德国首都柏林的工作,但应该是因为: 没有海外工作经验或学历 没有当地身份 不会说当地语言 肺炎疫情 一投海外工作,竞争者就变成来自全欧陆甚至全世界的 PM,而自己的平凡经验根本没什么优势。所以投了几十封履历,只获得一个来自瑞典 Fintech 公司的面试机会,其他全部都是感谢信。 找海外工作时间轴 为了让在职期间的自己维持求职动力(虽然很讽刺的是,我在这段求职期间并不是一直都无间断地在找工作,中间也有倦怠过),当时还为了「找工作」这件事建立了一个 Trello,用来记录自己投了哪些公司、是否收到感谢函、相关面试进度等。 意外的效果是,每当自己怠惰时,就会看到 Trello 上的投递时间,藉此提醒自己「距离上次投履历已经很久了!」,然后就会赶快再回到 LinkedIn 寻找新职缺,或者再把履历拿出来改一下。 2020.08 开始想要找海外工作,于是着手准备履历、求职信模板、作品集。 当月投递 10+ 履历,着重于欧陆国家,也有投递少部分东南亚国家的职缺(东南亚国家以新加坡为主,但可能是疫情关系,绝大多数工作都强调只限定有当地身份者申请,并不帮忙申请工作签证)。 2020.09 8月投递的工作,在 8 月底和 9 月初陆续就收到感谢信了,我也因此持续修改履历和求职信,试图增加进入面试关卡的机会。 当月投递 10+ 履历,仍着重于欧陆国家,但一样收到无尽的感谢信。东南亚的招募市场情况则一样,所以能投的机会一样不多。 2020.10 过得跟 9 月差不多,结果也差不多悲惨。 到了月底,决定改变投递方向,也就是不再找海外工作,而是公司在台湾、但产品面向国际的工作,想说这样或许「身为台湾人」这件事就不一定是劣势了。 2020.11 的确有被台湾公司找去面试,但自己觉得不太理想(对方也觉得我不太理想,详见〈菜鸟产品经理的求职路:2020 年,我没录取的那两场面试〉),所以继续回头找海外工作。 就在此时,现在这份工作机会就出现了! 应征这份工作的时间轴 懒人包:11 月初应征,3 月中确定录取、3 月下旬拿到工作签证、4 月底飞到新加坡、5 月初上工。从「投履历」到「真正确定能在新加坡工作」,约莫经过 5 个月的煎熬。 2020.11:投履历、在线笔试(online assessment)、HR 约面试 2020.12:HR 面试、PM 面试 I(PM)、PM 面试 II(PM lead) 2021.01:PM 面试 III(Team lead)、email offer get、HR offer discuss I 2021.02:HR offer discuss II、双方签署正式合约、准备办签证 2021.03:取得工作签证、双方处理超多行政庶务(因疫情期间,需另外申请新加坡的入境许可、防疫旅馆、预约机场检测、预约机场防疫专车等) 2021.04:月底飞到新加坡,一落地就做筛检,后续还有体检、找房、换钱等事(还没写完呢,之后还要领取工作签证、办当地门号、开户等)。总之,落地约莫一周后上工! 2020.05:到职! 怎么拿到面试机会? 虽然我一直自认求职运很差,但这次找工作时,真的碰到很多位贵人! 自己平常就有在用 LinkedIn(不敢说「经营」,因为都在潜水),也会用该平台搜寻职缺,并留意指定国家的工作机会。某天在滑 LinkedIn 时(对,如果要找工作,就是把 LinkedIn 当 IG 滑),看到一个朋友在他的朋友的贴文上留言,好奇扫了一下,发现这是一则帮公司征人的信息。 我看了一下 JD,觉得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能力还算符合,但在「必备条件」中却有一点是「Bachelor’s degree or higher in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or equivale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需有信息或工程背景)」,虽然我没有技术底,但还是想试试看,就鼓起勇气加了这个陌生人的好友。 简短自我介绍后,我就很直接地问他,像我这样有 PM 经验,但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试试?技术是该职缺的必备条件吗?(当时已经找工作找到很灰心了,就很悲观地想说,如果公司是强制要求 PM 一定要有技术底,那我也不需要去硬碰硬了) 幸运的是,对方不只很快就回复我,语气也很友善。他还告诉我,依照他目前在公司的观察,PM 不一定都有技术背景,所以建议我仍可以试试。得到这个振奋人心的答案后,我就跟他道谢。没想到对方主动告诉我:「若履历准备好了,可以帮你内推。」我也就这样意外得到内推机会!(后来跑了好多面试关卡,我也继续询问这位好心人很多问题,真的是万分感谢) 怎么准备面试(怎么练英文)? 关于实际的面试关卡内容,因为真的很冗长,我会整理在另一篇,这边先写「事前准备类」的。 我并非英文相关科系,没有出国交换或游留学经验,正职工作也都用不到英文,但大学毕业后有去美国打工旅行,也有在欧洲当背包客自助行的经验。 总之,就是一个「无法完全拿掉字幕看懂美剧或电影,但可以跟外国人日常聊天」的中上(应该吧)程度。不过因为面试用到的英文更加专业,需要更流畅地表达,我仍为此恶补了一番,方法有: - 用 Spotify 找英文 Podcast 强迫自己通勤车程中都要听 Podcast,目的是熟悉没有画面的英文声音、强化英文听力。Podcast 主题有日常闲聊的,也有跟产品有关的,如果要找后者,我就会特别搜寻 “Product Sense” 和 “Product Interview” 相关主题的 Podcast 来听。 - 用 YouTube 找「英文面试技巧(English Interview Skills)」影片 面试技巧大同小异,看中文或英文的都可以,看英文的目的是要让自己熟悉「用英文面试」这件事,比如要问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该怎么回答。 另外,由于我这次面试的是新加坡公司,所以特别找了 Singlish 相关影片,希望让自己熟悉新加坡口音的英文。不过后来发现自己多虑了,我碰到的新加坡面试官的口音都不重。 - 用英文自言自语 有些人会买在线真人家教来练英文,但我不太敢用在线一对一课程,觉得跟真人演练实在太害羞了…… 所以土法炼钢练模拟面试。 就像〈菜鸟 PM(产品经理)的 70 道面试考前猜题〉所写,我先整理出超过 70 个题目,再一个人用英文自问自答。 首要目标是先把内容讲顺,再来是琢磨用词、力求精准清楚,并且把比较不会念、不太会表达的写下来,每天通勤时就是「听 Podcast」或「在心里默念英文」二选一,洗澡时与睡前也一定会自言自语讲英文,目的一样是要让自己习惯开口讲英文。(这整段看起来可能蛮像疯子的,但我真的就是这样练习……) 善用 LinkedIn:找工作、找内推机会、找内部情报 老实说,因为之前几份都在台湾新创或本土公司,用的求职网站都是 104、Yourator、CakeResume,这次是我第一次透过 LinkedIn 找工作。 LinkedIn 的好处是,它就是上班族版的脸书,可以找到在该公司任职的人,也可以看到他的职称、部门、工作内容,所以不论是要找人内推还是问问题,都是很好的管道。 以内推来说,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直接询问新公司的 HR,只能在此大胆猜测内推可能真的有效(不然我想我应该很难得到面试机会吧)。也有听说一些人是会直接在上面寻找理想公司的内部人士,直接请对方帮忙内推,不过这招我还没试过就是了。 坦白说,这次的「意外」内推也让我觉得蛮五味杂陈的,一方面很希望自己厉害到不用内推就能取得面试机会,但另一方面又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厉害…… 一方面知道「有人脉帮忙内推」也是一种实力,另一方面又觉得,那这样真正有实力但没人脉的人该怎办。反正心情就是蛮复杂,但可能这就是职场运作的机制吧。 至于内部情报,像我这次取得面试机会后,就鼓起勇气且厚脸皮地主动在 LinkedIn 找了几位内部员工,询问一些关于工作内容、组织概况、产品现况等问题。 幸运的是,超过一半的人都有回我,而且都收到很友善的回馈!甚至还有内部员工愿意花时间跟我在线视讯分享,还提点我面试官的个性以及做事风格,让我在面试前也有个底。此外,也有内部员工被我烦了至少三次,感谢他们都超有耐心。 求职心态调适:骑驴找马 vs. 裸辞 之前有几个朋友都提到海外工作的规划,其中有工程师朋友就说,由于工程师面试通常都会有白板题或上机考,所以他会选择直接大胆裸辞,这样才能全心刷题准备面试。 也有朋友因为有房租、生活费等经济压力,又或者是没有非常排斥现在的工作,只是想看看外面更好的机会,所以选择骑驴找马,白天依旧认真工作,晚上冲刺自己的面试准备。 我有裸辞过,也有无缝接轨过,但就是因为裸辞过,完全体会过那种「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在哪里」的焦虑与心急感,所以近两份工作都选择无缝接轨。 然而,无缝接轨的坏处就是会把自己搞得超忙!像我上一份工作是身兼 PM 与小主管,每周都有 5 到 10 个会议,虽然不太会加班,但上班时间的每分每秒都蛮「充实」的;加上这次面试的公司位在新加坡,跟台湾零时差,所以还得在有限的行事历中挤出请假去面试的时间,下班后也得疯狂准备面试数据,真的是很崩溃!(但也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好像意外地更上一层楼了?) 时间管理问题解决了,还有心态问题。不知道是否每位求职者都跟我一样很玻璃心…… 我在 2020 年 8 月开始找工作,刚开始还抱着很兴奋的感觉,觉得有投有机会、不试试看怎知道,而且第一封履历寄出后就接到面试机会,整个信心大增,又紧张又期待。 但聊完后,隔天就收到感谢信…… 后来的三个月内,我再也没有接到面试机会。投出去的履历不是石沈大海就是感谢信,最后总计收到了至少 50 封感谢信。 从 8 月求职到已录取的来年 3 月,半年多的时间历经很多起伏,就像最前面时间轴说的,8 到 10 月是我疯狂投履历的时间,但后来觉得自己真的没什么海外求职的优势,所以一度在 10 月底改变策略,开始留意台湾当地的外商或跨国产品团队的职缺,但也发现工作机会实在太有限,对于「找工作」陷入一个很忙乱的状态,觉得自己好像进退两难,想离开当时的公司,但也不知道能去哪里,并且又不敢裸辞,自己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其实颇大,当时也蛮常在半夜失眠(然后就跑去滑 LinkedIn)…… 刚开始看到手机 Gmail 的未读还会很紧张,会想说「有面试机会了吗?」,但随着感谢函数量累积得越来越多,心态就变得又豁达又负面,一打开信件就是找 “sorry”、 “unfortunately”、 “however” 之类的感谢函关键词,对于进入面试根本已经不敢有任何期待了。 幸好隔没多久后,现在这家新加坡公司的职缺就出现了!与此同时,我也重启动力,继续留意 LinkedIn 上的海外职缺,并同时准备新加坡公司的面试。 从 11 月初到 2 月初,历经三个月的 email 往返与在线面试,终于在农历年前确认录取,心中大石放下「一半」。但说起来容易,其实刚开始接到这家公司第一关的笔试邀请时,心中也是抱着又兴奋但又不敢太期待的心情,深怕自己又要再次失望(真的是很玻璃心)。 即使笔试通过了,之后的每一关视讯面试后,我仍然都紧张无比,很怕感谢信在一个措手不及的时刻杀进来,就连拿到 offer、签了工作合约后,都还是很怕新加坡政府因为疫情因素不愿意给出工作签(每天都可以找到害怕的理由)。 直到 3 月中,确认拿到工作签证与入境许可后,才终于正式向公司提出辞呈,心中大石放下 75%。剩下的 25%,我想是要真正到新加坡生活一段时间后,才能真正放下了。 这篇文章那么长,最后写一些简短的结论 海外求职时程容易拉到一季以上,请做好长期抗战准备 海外求职若有需要用到英文,请用尽所有管道做好准备!因为对方只会认为「英文」是「必备」而非「加分」条件。如果连英文能力都不过,几乎无法进到下一关面试,尤其 PM(产品经理)是非常需要跨部门沟通、疯狂写信与写文件的职位,英文不好真的混不下去 求职时人脉很重要,善用各种人脉管道取得职缺机会与面试情报吧(但这点我也还在练习……) 上述都是个人经验,如果有不一样的经历或想法,也欢迎与我联系。 -- 本文转贴自:MH(原文标题:菜鸟产品经理来去新加坡(上):海外求职——准备篇)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