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管理
45 posts
Sort by Latest
远程职缺、接案诈骗多!常见诈骗手法+防诈骗方法一次看
近几年,有满多人分享自己在脸书、求职网站应征远程工作或接案,被诈骗的经验。像是要预先支付一些费用,或是被引导到假的网站填写个资、汇款等等。 本篇文章就整理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以及辨别诈骗的方法,大家在求职和接案时,一定要小心! 远程工作、接案常见的诈骗手法 1. 高薪、低技术的职缺 有一些职缺属于低技术、低知识需求的工作内容,却提供不合理的高薪做为诱因,常见出现在填写网络问卷、打字员、数据登记、广告点击等工作。 2. 要求预先付款或索取个资 这类诈骗会要求你预先支付一些费用,例如软硬件费用、工具费、培训费等,或者跟你索取金融卡、账户、身分证或护照等资料,窃取财产或冒用身分从事非法行为。 3. 伪造网站 有一些职缺会架设虚假或伪造知名网站,甚至是冒充人力银行致电或发布简讯通知征才,窃取个资或金融信息。 4. 不合理的工作要求 有些也会要求受雇者以私人账户进行金钱转移,实际上是从事洗钱等犯罪行为,让你成为代罪羔羊;也可能会要求你在需提供个资的网站上注册、或要求下载不明软件,以窃取数据或财物。 如何避免自己被诈骗,有哪些分辨方法 在信息爆炸且真假难辨的网络世代中,诈骗手法变得更加五花八门,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自己免于受害呢? 1. 确认公司背景 使用合法、具公信力的求职平台(最近脸书职缺诈骗很多,一定要小心!) 到该公司的官网、 LinkedIn 页面,或政府网站,确认是否提供营业登记相关资料 2. 注意职缺内容 只要职缺内容有这些特质,就很有可能是诈骗: 高薪但轻松、不须经验,甚至包吃住等职缺 工作内容描述模糊的职缺,你应征后又很快就被录取 要求预先支付相关费用 3. 联系管道与面试流程 确认邮件的公司域名是否正确。正规公司大多会有 email 账号会有公司域名,若是没有,只是透过一般的 Gmail、Yahoo 账号,或是通讯软件(What's App、Line、Instagram…等)联系,就要先谨慎对待。 使用专业的面试工具(如 Zoom、Teams),而不是社群或通讯软件 合法雇用前,不应提供金融卡、账户、护照等个人资料 合法机构不会要求在需提供个资的网站注册,或要求下载不明软件 诈骗集团经常使用开头为「+86」、「+44」、「+22」的电话号码 若接到自称人力银行的征才通知,可以先致电到该公司确认详情 4. 海外求职注意事项 登机前,确认签证与相关文件的合法性 在外交部「旅外安全 - 出国登录」专区进行登录 有疑问时可联系劳动部,获得求职相关的协助 抵达后,确认居住地的安全性 与亲友保持联系 结论 无论是哪种诈骗手法,都跟窃取金钱、个资或劳力脱离不了关系,甚至还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求职者搜寻职缺时一定要提高警觉,再三求证,并保护好个人资料,才能早日寻得理想职业! -- 撰文整理/林昕嫒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4, 2024
别让「多巴胺消费」,牺牲了你的第二曲线!改变一习惯,累积人生第二曲线探索本钱
这几年,许多人都在大力提倡「经营人生第二曲线」的观念,鼓励上班族在职涯巅峰的时候,就拨出一点时间和资源,探索未来离开职场后,要靠什么赚钱和度过漫长的人生下半场。 想做这样的探索,最重要的无非是挖掘天赋热情,寻找人生下半场的主轴。有了头绪之后,接下来的头号课题,无非就是:准备足够的资源,建立商业模式,慢慢发展你的事业。 然而,这却会是让许多人很头痛的地方。准备一笔小钱,投资挖掘自己的天赋热情,或许还不难办到;可是要准备一笔够大的金额,让你能长时间全力投入人生第二曲线的探索中,未必就是人人都能办到的了。 那到底该怎么办? 已经走过这段历程的「中年级实习生」老查表示,你未必需要一步到位,但你当下可以做的,就是「重新配置资源,改变支出比例」,为自己开始累积本钱。不过,这些是抽象的理财原则,实际上到底可以怎么做呢?对此,老查提供了几个简单、人人都能上手的方法: Photo from Freepik 从记账开始累积数据,让数字自己说话 老查认为第一步,就是从「记账」开始,而且必须长期、稳定地去追踪自己的消费习惯。 老实说,要养成稳定的记账习惯其实并不容易。如果你是还没有稳定记账习惯的人,或许可以试用看看「记账城市」这款 App。它把记账,巧妙变成了一个城市经营游戏,用游戏和奖励机制,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记账的习惯。 但不管你选择用什么方式,老查表示,「关键是要长期、持续的记,如此你才能从数据中,看出个人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来。这道理就好像我在经营网站,单看一、两个月的数据,是看不出太多东西的,必须长期纪录和搜集,才能从中挖掘出意义」。 然而话又说回来,记了帐,然后呢?光是记账,又不会凭空生出钱来? 图 / 老查提供 梳理记账数据 瞄准「多巴胺消费」 老查解释,记完帐后的下一步,就是要锁定当中的「多巴胺消费」,也就是那些你为了满足感、为了快感所花的钱。「人到中年,难免都会有些多巴胺消费的习惯,是用来纾解心情,或是释放内心压力的。」老查一边解释,一边展示了一下背后书架上整整两柜、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公仔。 这些公仔,曾经都是他的「多巴胺消费」。绝大多数都是他过去在当上班族期间,一点一滴累积下的战利品。那段日子,上班带来的巨大压力,让老查每每路过玩具店,就会习惯性地走进店里绕两圈,再带着几盒公仔回家。这种下意识地多巴胺消费,一个月下来,有时也是几万块的开销。 「仔细盘点一下你可能会发现:这些花费如果能降低,甚至是省下来投资到自己的人生第二曲线里,往往会是笔不小的钱。」老查说道。 不要用钱,改用「寿命」来计算消费!? 说来简单,可是别说是消除了,光是要降低日常的多巴胺消费,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多巴胺消费是多年累积、下意识的习惯,想在一夕间大幅降低,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对此,老查根据亲身经验,提供了 2 个有趣的作法,分别是「寿命计价」和「寻找纯然的喜悦」。 「寿命计价」背后的概念很简单:我们花出去的钱,大半都是用「时间」赚来的。换句话说,买东西的价钱,其实也能换算成对应的时间,让你能用寿命的角度,来评估这笔消费是否值得。 计算的方式很简单:请先用你赚到的钱 / 你的实际工时(注),得出你的时薪。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你的收入不只是思考「你赚到的金额」,也要考虑「因此而发生的成本」,例如你因为做这份工作,会衍生出要置装、买车通勤、去上课学习...,这些都是因为赚得这份收入所产生的成本,扣除之后,才是你真正的「赚到的钱」。这样计算之后,如果你目前的时薪是 500 / 小时,那么购买一个 2 万元的公仔,就相当于花掉 40 个小时,也就是 1.6 天左右的寿命。 值得吗?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一样。不过对老查来说,这个简单的换算,却让他渐渐意识到,原来很多消费,并没有想象中的「值得」。 注:这里的实际工时,指的是你处理工作相关事务的时间,譬如下班应酬、周末逛书店搜集提案灵感、通勤等等都算。 没了多巴胺消费,但压力还在,怎么办? 对大多数人来说,多巴胺消费另一个难以戒除的原因,是因为这类消费往往被当成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快捷方式。没了它,压力却还在,那又该怎么办呢? 老查认为,「向过去的自己取经」、寻找一些自己曾经很热衷,却在工作后不得不舍弃的事物,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建议看起来好像是老生常谈,但背后却是老查一段血淋淋的亲身经验。 某天,老查在咖啡厅打开计算机,正准备要完成当天的待办事项,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完全提不起劲工作。这状况是人之常情,只要没有要紧的事情,稍微休息、玩耍一下,多数人也都能逐渐恢复过来。 「可是那时候我整个人僵住了。」老查回忆道:「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拿掉多巴胺消费后),我该玩什么、做些什么,来打发掉这段时间。」也是这段经验,让老查意识到:原来,他的生命经验里,好像欠缺一项可以全心投入,从中得到乐趣的事物。 这次的「当机」经验,让老查决定向过去的自己取经,试着要找回一些他曾经热衷、做起来也很开心满足,却许久未曾做过的事情。后来,其中一件被它找回的乐趣,是画画。 「我其实没受过正统训练,作品也还不到能送人,或者贩卖的程度啦!」老查谦虚地表示:「但我就觉得这件事我做的很开心,那后来也发现它确实可以取代多巴胺消费的功能,让我有另一个管道舒缓心情、释放压力。」 Photo from iStock 把尘封已久的兴趣,变成人生下半场的主旋律!「上班族制琴师」的人生第二曲线 有类似经验的也不是只有老查自己而已。 在老查举办的「人生转型工作坊」里,就有一位学员,年轻时热衷弹吉他,还曾自组过乐团,可惜后来由于成员们工作繁忙,越来越难一起练习,这才中断了弹琴、练团的习惯。 经过老查的引导,这位学员决定在多年后,重新拾起吉他,再度享受弹琴的乐趣。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弹吉他不只让学员重温旧日美好时光,后来更变成了他开拓人生第二曲线的关键:他决定要成为一位「吉他制琴师」,目前正在努力学习制琴的手艺,至今已经接连完成三、四把个人作品。 不管是学员的制琴,还是自己的画画经验,老查认为这种「纯然的喜悦」,才是能取代多巴胺消费,让人们能真正释放压力的关键,「对别人来说,这类活动可能没什么意义;可是在当事人看来,却能带来独特的乐趣和体验。这类经验是我们小时候或年轻时都有过,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忘记的体验」。 多方尝试,先找到支点,再思考放大、借力使力! 除了靠检视消费习惯,扩充探索第二曲线的资金池,老查在发展第二曲线的时候,尽量别替自己设下太多限制,有机会就多多尝试不同的变现管道。经营自媒体或许是当红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毕竟每个人第二曲线的主题大相径庭,多方尝试才能找真正适合你的变现管道。 「在最一开始,你能赚到的肯定不多,可是在这个阶段比起赚多少,『能不能赚』才是关键。」老查分析道:「这就好像是用杠杆撑起重物一样。你得先找到一个支点,接着才能慢慢思考怎么更轻松地借力使力。」 说到这里,老查又举了另一个朋友的故事当例子。 这位朋友是位热爱画画的上班族,不过一直以来,画画就只是她私下的兴趣而已,从未变成赚钱的工具。有一段时间,她因故离开职场,索性就转身,从小班制的绘画课开始,全心投入到自己的画画事业里。 有了开课的经验,她对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这件事,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之后更跨入视觉设计的领域,陆续接到了包装设计、视觉设计之类的案子,甚至她还和其他自由工作者合作,去接更大、更复杂的项目,用她的艺术专业,组合出多元的第二曲线收入。 「这就是一个很棒的杠杆案例。」老查指出:「如果你没有最开始的那个支点(开绘画课),后面是完全不会杠杆起来的。但只要有一开始的那个支点,就算杠杆很短(指收入少),后面你依旧能透过不断尝试,找机会把放大收入。」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30, 2024
澳洲云端架构师分享|英文求职面试,你可以问雇主的 3 大问题
之前在《澳洲职场如何准备职场英文面试》提到,一个好的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绝对都会留下一点时间给申请人问问题。这时候如果申请人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即将加入的公司与团队文化,更可以在面试官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篇文章中我会将我自己常用的英文面试雇主问题集分为三大类:公司、职位与团队、直属主管,列出中英文问题以及问这些问题背后的原理,希望可以为大家的英文面试带来一些帮助。 在实际面试过程中,我会根据面试当下收集到的信息做出调整,所以以下的问题我不会每一题都问到,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面试情形作出调整。请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尽量挖出有用的讯息,毕竟面试的过程是双向的,当公司在决定你是否适合这个职位的同时,申请人也必须尽全力找出这个公司 / 职位是否符合他们的期待。 一、公司类(文化跟未来发展方向) How would you envision XYZ company/team in 5 years?(你对于公司 / 团队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有什么规划?) 了解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是主管讲不出来,那可能是一个警讯 XD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culture of XYZ company/team?(请问你会怎么描述 XYZ 公司的公司文化 / 团队文化) 透过这个问题可以获得公司文化的相关信息,如果答案是「work hard play hard」,那代表工作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但也代表公司会愿意花钱 / 时间来办活动提升员工士气。如果答案是 「good work life balance」,那代表这个团队的文化可能比较轻松,或是工作内容比较没有时限性。 二、职位与团队类(团队有多少人,大家怎么分工合作) Can you please talk about the team that I'll be in?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and what are their levels of experience? (可以请你分享一下我即将加入的团队吗? 团队里面有几个人? 他们的业界经验分别是?) 会问这题是因为我想要多了解团队的背景。如果团队里面新人居多,可能意味着这个公司流动量高,如果团队成员都在公司待了非常久,可能代表公司福利不错,但同时也可能表示公司文化僵化? 我自己心中的最佳解是团队中至少有一到两个非常资深的前辈,非常了解公司文化以及开发流程,可以带领新进员工,不会所有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瞎忙。同时也希望团队中有几个一到两年之内加入的新员工,代表团队有训练新人的经验。因为不常有新人加入的团队,他们的 onboarding process(新进员工训练)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一团糟 XD 如果是科技业的话,我还会特别注意一下团队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diversity and inclusion),很多技术团队成员基本上全部都是白人男性,女生非常少。当然这点不是决定性因素,但还是可以稍微参考一下。 What's a typical day/week for this role?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of a recently challenging work? (请你分享一下这个职位的日常工作,例如每周通常需要处理那些工作事项。可以举一个这个职位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的挑战吗?) 我觉得这题非常重要,可以让你了解这个职位在这个团队里平常是做什么的,是怎样的流程,还有日常职务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Does XYZ company support flexible working for this role? What's the working from home policy for this role?(请问贵公司提供弹性上班制度吗? 这个职位有远程工作的相关政策吗?) 三、直属主管类 (直属经理的管理风格是什么?如何评估员工的表现?)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management style?(请问你会怎么评价自己的管理风格呢?) 这里我想要知道的是主管的管理风格跟我合不合?例如有些主管是放羊吃草型,只要员工绩效有达成,并不会在意员工的工作时间或是工作怎么完成的。有些主管是微观管理(micro-management)型,所有的文件跟 Email 都要亲自看过才放行。找到跟自己的工作方式合得来的主管很重要! What kind of mentoring and support do you provide to new starters?(对于新进员工,请问你会提供什么样的员工训练与支持呢?) 如果面试官对于这部分的回答很含糊,代表他们可能是一个没有完整员工训练的公司。 What are the expectations for me in 6 months and 12 months?(如果我成功录取这份工作的话,请问你对我在未来 6 个月以及 12 个月的期许是什么?) 时间范围请自行调整,台湾的试用期好像是一到三个月? 澳洲则是六个月。这题是用来判断主管打算给你多少时间来上手,也可以看出主管对你的期许是否不切实际,例如入职两周就希望你可以立刻上手,这样的话我会说块陶啊 XD How do you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team members? What are the performance metrics?(请问你都如何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有哪些常用的工作指标吗?) 这题可以让你知道这个职位主管看中的 KPI 有哪些。另外也可以知道这个公司是否有一套标准,我在最近的一次面试问了面试官这个问题,结果他回我说「呃,我们并没有一套正式的标准」(这样的回答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警讯,代表主管其实不太清楚这个职位的 KPI,可能是靠着他的「感觉」评估员工的绩效) Are your systems complex and need consolidation? How would you help your new starters navigate through different systems and components?(如果公司的系统很负责,而且需要整合的话,请问你会如何帮助新进员工在不同系统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这题一样是更用实际一点的例子来试探主管打算怎样带新人。 What kind of tasks are you expecting me to work on after I join?(在我加入团队后,请问你打算安排我从那些工作事项开始入手呢?) 通常一个好的主管,会安排比较适合新人入手、逐步了解公司系统的工作任务。 How do you usually support the team in terms of technical depth and career growth?(请问你通常都如何帮助团队成员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技术以及职涯发展呢?) 试探主管是否关心员工的职涯发展,会不会帮助员工在职场上不断进步。 形式类 When can I expect to hear back about next steps? What’s the format of technical assessment?(请问如果通过这个阶段,大概什么时候会通知下一个阶段的面试? 你可以谈一下第二次面试的流程吗? 有什么特别需要准备跟注意的地方吗?) 基本上不管我对这个工作的兴趣高不高(其实有时候面试的过程中你就会知道你不会想去那家公司),我还是会礼貌性问一下这题。如果是有兴趣的公司,我会进一步问下一次面试的细节。 主题类(我最近面试的一个职位是 DevOps 工程师,所以以下是一些针对 DevOps 工程师职位的问题) What's your current status in terms of your cloud journey?(请问公司目前在云服务上的进展如何?) 看看他们是还在一开始的 migration 阶段,此时可能还会有很多 on-prem workload,或是已经非常成熟地使用云服务平台。 Are most of the work deployed by IaC (infrastructure) or are you still doing manual deployment?(现在还是手动部署吗? 还是已经使用 IaC 了呢?) How automated is your process?(部署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How modernised is your system?(系统的现代化程度) Do you need to be on call?(需要 on-call 吗?) How are tickets/tasks allocated?(请问在团队中如何分配 tickets/tasks) 希望以上的分享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也有一套自己用来问面试官的问题集,欢迎跟我分享 :) -- 本文转贴自:澳洲云端架构师 EC(原文标题:【职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英文面试中你该问雇主哪些问题)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26, 2024
为什么别人的 ChatGPT 比较好用?计算机玩物站长:要这样调教 AI
ChatGPT 常被诟病会不知所云,计算机玩物站长黄钟毅(Esor)驾驭生成式 AI 的能力之高,让 ChatGPT 生成的文章,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他如何做到? 「我很习惯脑袋里随时有三件需要创意思考的事情在运作,」身兼城邦出版社编辑主管,与撰写各种提升数字生产力文章的部落客:计算机玩物站长黄钟毅(Esor)表示,「脑袋炸裂」是他的日常。 摊开黄钟毅的待办事项,部落格副业的任务包含平均三天就要更新一篇万字上下的文章,制作电子报、经营 YouTube、写脸书贴文;正职编辑的工作内容则要跟作者开会、撰写宣传企划、制作营销素材,同时家中还有需要花时间陪伴的小学孩子,不禁令人好奇黄钟毅如何能有足够的脑力与时间应付? 要在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黄钟毅没有分身,靠的是 ChatGPT 同事的协助。 例如许多工作者都深受所苦的冗长会议,黄钟毅靠 ChatGPT 减少开会次数。出版编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与作者对焦书籍主题、大纲,这是耗时的脑力激荡会议,往往无法快速得到结论,为改善此情形,黄钟毅会将过往的讨论记录输入 ChatGPT,同时提供作者原始数据,例如过去课程大纲、部落格内容等,再请 ChatGPT 生成书籍大纲。 「作者吓了一跳,」黄钟毅笑说,因为作者话语才刚落下,他就把 ChatGPT 生成的完整章节建议传给对方,当下就可以依此讨论书籍方向,没有 AI 的帮助,仅凭一次性的对焦会议,往往很难进入到大纲的讨论。 除了提升会议效率,「写作」是其副业,他驾驭生成式 AI 的能力之高,让 ChatGPT 生成的文章,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令不少文字工作者咋舌。应用 ChatGPT 之后,黄钟毅现在写一篇一万字左右的文章,可从两、三天大幅缩短到三小时内。 为什么用同样的生成式 AI 工具,黄钟毅的 ChatGPT 就比较精准、听话?他分享自己与 ChatGPT 协作的关键。 【2024 AI 同事养成指南】上线!更多 prompt 模板、省时解方 一次查看 >> 生成草稿:建立个人数据库,提供工作流程 黄钟毅强调,生成式 AI 不是无中生有的魔法,而是依据数据进行文字接龙,ChatGPT 模型掌握了网络上大部分的信息,但 99.9% 的数据都不符合需求,要让 ChatGPT 产出的文章贴合需求,关键在于给的数据有多精准。 黄钟毅可说是一个「流程管理控」、「记录控」,在他的部落格里充满了实验各种做计划、写笔记的架构,让黄钟毅有大量结构清楚的数据可以运用,这些累积了十几年的笔记就是他可以超越别人的护城河。 例如当他要撰写一篇主题为「克服拖延」的文章,他的第一步就是从笔记库中选出与主题相关的笔记,汇入 ChatGPT 中,并给予清楚的步骤指令: 「你是一个克服拖延的心理学专家,我想写一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克服拖延,且从感性的心理层面出发的文章,请你一步步分析,针对我上传的档案,一段一段的把文件中的重点条列出来。」 有原生的资料,ChatGPT 就能生成大纲、发挥它最在行的「排列组合」长才,写成符合主题的文章草稿。 「使用 AI 就像主管带人,你要给下属参考范例、你的工作方法跟目标,」黄钟毅提醒,准确的下指示,才能得到预期的产出,工作者可以从今天开始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步骤,打造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先懂自己的工作,才能把 AI 用对。 调教文章:当大脑卡关,与 ChatGPT 辩论 有了初稿,直接复制贴上虽堪用,但可能缺乏犀利的观点与立论的深度,黄钟毅建议工作者阅读完 AI 生成文章后,至少再与 ChatGPT 进行三轮对话,提升文章的质量。 例如他要写一篇教读者「如何写目标笔记」的文章,ChatGPT 提供写目标笔记的步骤架构后,黄钟毅会不断探问细节,例如:「我们知道要拆解目标,但不确定自己拆解的小目标是否恰当?」另一个技巧是自己提供论点,问 ChatGPT 有没有漏洞、如何改善? 在一问一答下,原本混乱的大脑,就能够理出一个线头,往下深入地思考,让文章更具可看性。 未来黄钟毅更希望 AI 可以自动依据主题从笔记软件中找到合适的文件,不需他手动查找,更多生成式 AI 新玩法,尚待他撰写一篇篇文章来实验。 图表制作/Cheers 团队 -- 本文授权转载自:Cheers快乐工作人(原文链接),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延伸阅读】 今天晚上就该做,明天早上不要做的5个数字工作习惯4种无痛时间储蓄计划,可以简单开始但效果显著的时间理财术ChatGPT 的回答越改越差?一个最实用的 ChatGPT 提问隐藏技巧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9, 2024
目标 Deadline 怎么订才不会累死自己?面对死线还有动力完成?
在工作上有时候我们需要为任务设定截止日期,或者当他人交付我们任务时直接给我们订了一条死线,无论哪一种 Deadline,这时候太逼人的截止线会累死自己,太遥远的截止线让人现在没有动力去做(太无解的也是)。 订出「有效」的死线、截止线是一种艺术,而且面对不同项目会有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情况,所以我不敢说精通所有设定截止线的技巧,但毕竟在职场工作十几年,还是有一些属于我自己的经验可以分享。 就像去年(2022 年)我个人推出的两个产品:《防弹笔记法》书籍、「个人数字生产力」在线课程,刚好有两种不同的设定截止线需求。 《防弹笔记法》的书相对没有来自外力的额外要求,我需要自己负责,意思是我可以在任何时间完成,那么我要如何设定出有效的截止线,是让自己会有动力去推进,而不会死线一延再延,最后变成不断拖延的目标呢? 「个人数字生产力」在线课程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有来自合作单位的时间要求,某个程度是对方订出了一个截止线,而我必须在截止线之前交付出产品。这时候要如何知道这个截止线是可行的?如果可行的话又如何真的可以如期完成呢? 近期在我和赵胤丞老师一起合作的 Podcast 节目:「高效人生商学院」中,谈论了「两人对谈|EP.0034|不累死又有动力的死线要怎么订才好?(欢迎订阅收听,和本篇文章内容会有不同启发),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其中几个属于我们的关键技巧。 短期内可以产出什么成果 VS. 最终成果需要多少时间产出 我自己在设定截止线的时候有一个核心的指导原则: 就是优先处理「短期内可以产出什么成果」,而不是「这个成果需要多少时间产出」。 这是什么意思呢? 例如我要撰写一本书,若是从「这个成果需要多少时间产出」来思考,我可能就要开始计算这本书要写多少字数,如果要写 10 万字,这样每个礼拜如果产出起码 4000 字的一篇文章。那每个月可以产出 2 万字,这个项目就需要安排五个月的时间。 但是这样的规划,截止线看起来很长,很容易一开始就拖延着,加上会遇到各种意外,慢慢地过了几个月,发现前面进度不理想,而后面来不及完成 10 万字的份量,最后就会整个大拖延。 反过来,如果从「短期内可以产出什么成果」设想,我会设计「一个礼拜内要把现有想法、数据整理成一个拥有完整细节的大纲」,于是一个礼拜后产出一个草稿大纲的成果。接着我看到大纲中的第一个章节已经具备基本数据,于是我设计「一个礼拜后要完成第一章节的草稿文字」。 结果这一次发现还缺少某些关键方法论的分析,于是下一个礼拜设计出「一个礼拜后完成相关四种方法论的对比分析」,让自己短期内继续推进下一个需要的关键成果。 后面这个方法,或许在四到五次的短期成果推进后,大概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本书的结构细节、草稿数据就已经顺利产出。 让项目的进度处在一个我拥有项目基本成果,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如果这时候觉得还有更多时间处理项目,我会安排更多短期的进度成果,去设计例如流程图表(就像这次的《防弹笔记法》的最终成果)。如果发现时间不够,项目需要赶快上线,我也不会是赶鸭子上架,而是可以在既有的基本成果中,完成最重要的加工,就能推出项目。 我之前读过《Shape Up: Stop Running in Circles and Ship Work that Matters》这本书,他的作者是知名项目管理软件 Basecamp 的设计团队,他在里面提到了跟设定项目、任务截止线有关的两个具体技巧: 先设定边界 尝试从项目的中间部分开始 这两个技巧对我来说很有启发,所谓「先设定边界」,就是我们可以先思考「自己拥有多少时间」,或是「自己想要在多少时间内先产出」,然后根据自己拥有的时间来设定可以产出的成果,而不是根据成果来计算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做时间管理,确实会增加很多弹性,比起烦恼要写完一本书到底需要多少时间,不如思考如果我只有一个礼拜,我可以产出什么成果。 另外一个关键就是「尝试从项目的中间部分开始」,当我要思考一个礼拜可以产出的成果时,与其从头开始先去看看一个礼拜可以找多少数据,不如从中间开始,也就是一个礼拜可以先产出的跟项目核心成果最有关的成果会是什么?这时候可能是一份具体的大纲,或是一个章节的草稿等等。 透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有弹性也更具体地去设计截止线,这时候或许不要称呼他死线或是 Deadline ,而是应该叫做「成果线」。 也就是当要安排一个大项目、长期计划的时间时,要思考的是「在哪一条时间线前我可以先产出什么关键有效的成果」,然后透过一个成果线、一个成果线的累积,最终我们更有效率地完成项目需要的最终成果。 尤其面对一些变动性很大的项目目标,或是全新且不熟悉的项目时,更要把握这样的技巧,用一个一个短期的「成果线」让自己有把握的往前逐步推进,可以边做边修改,而且短期就能看到产出成果也会让我们更有动力。 三种截止线:应对别人已经订好死线的项目 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我们要实现的是别人交付的项目、任务,并且对方已经帮我们设定了一个最终的 Deadline,例如年度业绩目标最后结算的日期、某个产品需要交货的最终时间等等。 当我遇到这类型的项目时,我会帮自己设定「三种截止线」: 最终 Deadline:对方期望的最终截止日 中期专案验证线:为了达成最终截止日,拆解成几个阶段进度的检验期限,设定每一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成果,这样推进下一阶段成果才来得及。 短期内冲刺成果:为了满足下一阶段成果,现在我应该立刻开始冲刺、测试的成果是什么。 (我在十年前的这篇时间管理文章中,就有提到类似做法,但现在的方法也有了一些修正:10 个真的可以被具体执行的时间管理技巧) 让我提供一个比较小型的案例,有一次我收到国外客户要求,希望两个月后可以收到某个我们正在制作中的产品。于是第一个比较简单的截止线出现了,也就是两个月后必须让国外客户收到这个产品,这是「最终 Deadline」。 但是在我要明确答应这个 Deadline 之前,我先做了一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拆解」,我需要推进几个进度才能完成上述的 Deadline,如果从最终截止线倒推来看,包含: 需要多少运送日期可以把产品寄送到国外客户手上。 产品制作完成到捡货、包装需要多少时间。 目前还剩下多少时间可以把产品制作完成。 于是我可能设定出这样的几个中期项目验证线(里程碑): 最后留下两个礼拜处理产品运送事宜。 中间留下一个礼拜处理产品捡货包装事宜。 我从现在开始有一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要把产品制作完成。 这是「中期项目验证线」,设定这个中期里程碑的好处是可以更具体的了解死线前的风险,因为要项目完全如期如计划推进真的「很难」,但起码我们需要让自己掌控的是:如果我在任何时候发现无法在一个月后把产品制作完成,那么我就应该赶快研究有什么让产品如期完成的替代方案,或是研究有没有更快的包装流程,或是询问有没有更快的货运方式,乃至于可能要跟客户沟通是否可以改期。 起码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做不完,而这时候往往没有任何沟通转圜的余地了。 那么第三条截止线:「短期内冲刺成果」呢?这是为了确保我设定的下一个中期项目里程碑有办法相对如期完成,所以我会以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为区间,去设定自己能够在这段时间赶快先产出的项目(中间的)关键成果。 例如这个产品可能有附加产品、行程流程、产品的主要图像、产品宣传素材等等工作要做,这时候为了确保第一阶段的里程碑完成,或许我会设定一个「短期内冲刺成果」是一个礼拜后确认产品的主要图像。 那如果一个礼拜后这个「短期内冲刺成果」无法如期完成怎么办?这时候我就会有「警惕」,要赶快寻求支持,要赶快找替代方式,要赶快开始沟通协调,或者必须舍下某些比较次要的琐事。 三条截止线: 最终 Deadline 中期专案验证线 短期内冲刺成果 并非是说我们会设定出「完美无缺」的项目、任务期限,起码我自己工作十几年的经验,无论面对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还是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的项目,我觉得都很难订出没有修改的完美进度截止线。 那为什么还要设定三条截止线呢?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下一个礼拜(或者短期内)就能警觉项目可能有时间上的风险了,并且开始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项目要好好完成,本来就是在不断修正变动的过程中进行,关键在于我们「提早意识到需要调整」,才不会等到最终时限要到了,只能两手一摊,无能为力,或是只能累死自己。 延伸阅读: 2022 起始:九个立即提升生产力技巧值得试试看而且简单可行 2022 起始:停止花太多时间做计划与整理,执行就是你的计划 2024/1/27 更新:设计「停战领域」与「行动边界」,我建立健康时间管理的小秘诀 搭配进攻型行事历的做法 前面分享了两种做法,第一种作法:「短期内可以产出什么成果」,是我应对不同项目、任务的大原则,先给自己一个短时间去产出一部分核心成果,测试到底还有什么风险与问题,提早解决问题,就是让时限如期完成最有效的做法。 而第二种作法:「三条截止线」就是第一作法的延伸版本,尤其面对他人直接交付给我截止日期的时候,我要懂得自己设定几个阶段的验证线,意识到什么时候就要开始改变作法。甚至懂得设定最近期的冲刺成果线,这样这个当下我就可以更好的预判未来的风险,现在就开始改变作法。 而这些做法的背后有一个共通的原则,就是要设定好的死线,来自于「项目、任务的拆解」,把项目拆解出几个阶段成果,把任务拆解出具体的下一步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设定多层次的截止线,并且也知道如何调整与变动。 我在这篇文章曾经分享过很完成的项目拆解流程,而这和时间安排一直都是最紧密相关的,没有拆解,就没有真正的时间安排:「拆解下一步行动的思考流程图范本,你也做得到专注不瞎忙的参考步骤」。 于是有些项目、任务拆解了几次后,会更明确的掌控他们具体的执行流程,这时候我就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进攻行事历」的做法,预先在行事历上为不同项目留下足够时间。 因为我们最后必须意识到一个问题:身为执行者的我,通常手上有很几个项目、任务在进行,而且未来还可能随时插入新的任务。 所以当我们看一个项目的时限安排时,不能只看到这个项目,还要看到我自己剩下多少时间?每天可以同时推进多少进度?要预留多少应付意外的时间?而「进攻行事历」的方法帮助我把这些需要预留的时间都先预留在行事历上。 不敢说我百分之百都会照着执行(事实上根本没办法),但同样的道理,我总是可以提早预知来得及?来不及?时间够还不够?这时候要怎么应对,有没有哪些可以调整,还是哪些可以放弃,我才有一个明确的依据,而这同样是让我们看起来项目可以相对如期完成的方法。 -- 本文转贴自:计算机玩物(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12, 2024
「待办清单」到底有用无用?避开完成焦虑,符合人性的使用待办清单
待办清单的效率陷阱? 「待办清单」几乎成了一讲到时间管理就好像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是一张简单的纸条或是数字列表,更是许多人记住与管理无数工作生活事务的方式。然而,这个看似有用的工具真的就是时间管理的最佳解药吗?或者它更常是一个让我们陷入无止境焦虑的效率陷阱? 在时间管理课程中,我最常被问的一种问题是:「如何把待办清单做完?」或是「如何列出做得完的待办清单?」比起带来安定与动力,待办清单似乎更常带来做不完的恐惧。 不断累积而总是过长的待办事项往往使人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它提醒我们还有多少事情待做,而时间却总是不够用 。 我自己的体悟是,直觉上很容易把待办清单当作时间管理中心, 同时把下面三种事情交给待办清单来做:「记住交办」、「提醒去做」、与「要求做完」,这反而会让待办清单变成效率陷阱,甚至成为工作上的干扰! 「记住交办」 当我们把所有通知都放入待办清单,例如被提醒要买个东西、接到一个电话指示,最后就会获得一个非常琐碎,又缺乏目标的流水账,表面上帮我记住,事实上永远不可能做完,也难以再管理。甚至可能开始避而不看待办清单。 「提醒去做」 有时候我们会在待办清单上设定无数提醒,希望自己不要忘记那些要做的各种事项,但过度的提醒,尤其是对各种琐事的提醒,可能转移了我们对真正重要事项的注意力,反而降低了我们的整体生产力。提醒变成干扰的情况,可能更常发生。 「要求做完」 打勾完成事项,好像是使用待办列表必然的功能。「完成」虽然是时间管理中很重要的指标,但是如果把「做完」当作待办清单的指针,似乎太过高估自己做计划的能力,以及低估环境变动的弹性,当我们觉得自己可以设计出明天、后天完美完成的待办清单,事实上那往往会是一个做不到的清单。 所以现在的我随然还是规画每周、每日的待办清单,但我不是把他们当作记住交办、提醒一定要做完的清单。我让待办列表回归他最基本的功能: 就是指引今日空档时可以选择的行动而已。 不打勾没关系,只要能够告诉我今日方向,反而给我更自由去调配自己的时间、喜好、动力、重要与紧急任务的弹性。 2024/5/27 新增:连续写了 101 则每月待办清单,为何我仍坚持手动撰写子弹笔记? 延伸阅读: 8 种待办列表方法指南,从 GTD 到子弹笔记,选择适合你的更有用 用「做了什么列表」翻转待办列表,克服拖延症 间歇日记结合每周清单,要事完成率大提升 区分任务笔记、待办列表,从被动交办,到主动选择 把被交办的事情全部都列上待办清单,不是很直觉的做法吗?但是这样一来,待办清单上就会充满着: 还不确定为什么要做、做了有什么效益的事情。 还很模糊不确定要怎么展开行动的事情。 不需要现在就开始做的事情。 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 然后这些交办如果全部都挤在待办清单上,更会把待办清单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淹没。最后待办列表反而失去了判断轻重缓急的功能。 那要怎么办比较好呢? 我自己的流程是这样: 任何交办,第一时间先写进两种笔记:(参考:防弹笔记法) 暂存箱:收集那些跟其他项目、任务无关,也还不知道如何执行的临时交办。 项目、任务笔记:如果交办跟特定任务有关,直接写进任务笔记中。 项目、任务笔记逐渐累积,会整合出任务陆续被交办的细节,这时候可以从项目、任务目标的角度,调整这些交办的执行顺序。 也可以在项目、任务笔记中,针对交办拆解我需要执行的下一步行动。 延伸阅读:为什么我会「避免」在邮件、实时通,甚至待办清单中直接完成工作? 不记录交办,那「待办清单」还要用来干嘛呢?待办清单对我来说,应该是过滤出不同项目、任务笔记中,那些需要今天、这周执行的行动。 这样一来: 项目、任务笔记是各种交办、数据有序整理后的记录,真正帮助我们不要忘记,可以快速找到。 而「待办清单」则是「主动选择」出我决定要做的行动。 透过第一步先做出任务笔记、待办列表的区分,我们可以把待办清单变成一个主动的清单,而不是被动接收的清单。 有些时候,待办清单反而不能有严格提醒 回顾我们真正的工作流程,有些时刻当下沟通就会成为下一步行动的依据(例如每天临时但重要的意外需要处理),有些时刻则是自己心中很明确的知道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这时候,还需要回到待办清单确认?不在待办清单上的就不做?还是赶快执行当下这个重要行动再说? 这时候直接执行当下要做、想做的那件事,不一定就比跟着待办清单执行不好,因为无论我们怎么使用待办清单,无非就是希望自己在单位时间内有优质的产出,这也是生产力真正的定义。 而至于这个产出有没有需要被待办清单严格限制?好像是不需要的。 就以我自己的写作习惯为例,写作这样的创意思考流程,用列出待办清单或设计一大堆行动提醒,反而往往是做不到的。我哪有办法事先规划自己什么时候有灵感要完成什么写作步骤?什么时候有想法要思考哪个写作题目呢?或者应该说,就算我这样规划,事后往往大多数都不可能照着规划去执行。 所以在规划写作这类创意思考任务时,我会这样做: 先设定出有机会完成的「写作成果」即可:例如两到三个题目觉得应该有机会写成完整的心得文章,就先把这三个成果的任务笔记开设出来。 很多时候各种想法就是在执行别的任务时被刺激出来的,反而不是在刻意执行写作任务时产生,有想法就记录到写作成果笔记,累积久了,其实也就推进不少。 不是用提醒的方式去写作,通常创意思考的工作愈被提醒愈不想做、做不了。而是设定「写作时空」,预设进入特定的时间或空间,就可以开始写作。 当开始写作时,不被待办清单所局限,而是写自己当下想写的,甚至有可能在两三个题目之间跳跃,能够产出内容往前推进,都是有效的累积。 延伸阅读:跟分心和平共处,不一定要移除干扰也能专心致志的专注力策略 这时候,我还是会把要推进的写作题目设定在待办清单上,但跟传统「一定要做」的待办清单有了不一样的提醒意义。 因为平常我累积了很多正在研究、想要撰写的题目,有些可能还在很初期的测试与累积想法的阶段,这些我不会放入待办清单,而是收集在自己的写作笔记中即可,有想法就随时补充进去。 但是我通常会在今天的待办清单中列出两到三个写作题目(近期最想写的),每当进入写作时空,这帮助我先聚焦在这两到三个写作题目优先推进,不一定要写哪一个,也不一定要写完,甚至有可能最后真正产出内容的题目都不在这三个之中。 但是这样的待办清单,可以帮助我减少犹豫迷惑的时间,更快进入可以推进的任务切入点,我不要求要照章行事完成,甚至更多时候都保持弹性,目的只是有一个指引,可以更快进入产出状态即可。 有些时候,待办清单不一定要全部做完 其实工作上的很多任务也可以这样安排待办清单,例如我今天可能要想个企划案、回复某个客户提案、撰写某活动文案。当我把这三件事情列在今天待办清单时,不会刻意去设定几点几分做的提醒,也不会刻意去安排前后执行顺序,就是让他们经过「主动选择」后,出现在今日待办清单上即可。 而在实际工作流程中,遇到空档又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脑中这时没有出现任何强力提示,甚至开始觉得迷惑),那就打开待办清单: 「挑一个现在最想做」的任务来做,能不能做到打勾完成也不是那么重要,有持续累积成果、往前推进就是好事。 这样一来,在保留弹性与自由的同时,也聚焦在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上,反而更能有效利用时间。 要不然,强制性的待办清单让自己一打开就做不下去第一步行动,一旦提醒时间过了又开始重新安排,甚至陷入焦虑后悔的循环,反而无法成为有用的待办清单。 延伸阅读:不想做就别做!感性自动聚焦时间管理法 如何设计符合人性的待办清单?我的待办清单使用步骤 我也会使用待办清单作为时间管理的辅助,不是把待办清单当作牢不可破的时间管理中心,而是帮助自己减少迷惑、看到目标、增加弹性的选择列表、指引列表。 以下是我自己实现待办清单的步骤: 1. 主动选择 我会在周日晚上快速浏览一遍重要的项目、任务笔记,搭配进攻行事历,「过滤」「选择」出下周我需要推进的任务,列上下周的待办清单。 2. 简化焦点 我自己有个选择的小法则:「每天起码一个长期目标,三个近期项目,保留一些空间给临时出现的琐事」,每天不是要列出很多待办清单,反而发现太多时可以先移动到其他日期。 待办清单在这个阶段是帮我确认每天最重要任务的列表,而不是所有要做的事情的清单。 延伸阅读:比较持续 5 年的列每周行动清单习惯,复盘我的待办列表笔记技巧 3. 保持弹性 我几乎不会在待办清单上设定任何时间提醒,也不太做精密的排序,这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规划待办清单时间。(千万不要时间都花在规划,反而没有时间执行。) 每一天的清单不需要告诉我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我更喜欢:「当我有一个空档,打开今天的待办清单,可以挑得出一件当下想做的事情来做,而且这件事情还足够重要。」 4. 记录成果 我不会把随时跑出来的「临时交办」记录在待办列表,但相对的,我会把自己不在预期中「完成的成果」记录到待办列表。 例如,客户传来一个课程调整需求,这样的临时交办,先记录回课程任务笔记中,而非直接写上待办清单。 例如,我忽然有了灵感,意外地完成了一个课程演练设计,这样的临时完成成果,我反而会记录到今天的待办列表上。 为什么呢?因为今日的待办清单上愈多完成的成果,会让我更有动力去推进剩下的成果。并且一天回顾时,也会更清楚看到自己把时间花费在哪些成果上,更有成就感,也更有办法做修正。 延伸阅读:用写「间歇式日记」取代规划待办清单,不会再写了一堆却做不到 5. 每日调整 待办清单上会不会有今天做不完的事情?会。待办清单上会不会有些事情一直没有在空档被挑出来做?会。待办列表上会不会临时有重要任务需要插入进来?当然也会。 当我们待办列表足够简化、弹性,调整其实也不用花掉太多时间,我自己习惯每天早上调整一下,把昨天没做完的适度改写行动,看看今天是否能找到方法推进?把可能变得比较不重要或重要的,在接下来几天的待办列表调换一下位置? 让待办清单可以成为我今日空档时有效的指引即可。 延伸阅读:5 分钟的晨间待办清单整理,从混乱到掌控的生产力习惯 比起完成列表,把待办列表当作是减轻压力的检查清单 如果你常常觉得待办清单变成自己的压力来源,而自己总是管理不好待办清单,但又需要待办清单的指引,否则每天的工作就像是无头苍蝇? 那么,或许可以试试看上面分享的方法,让待办列表跳脱完成列表的思维,变成: 以主动选择、记录成果的角度,让待办清单成为我的辅助指引,而不是我的强制管理。 那么,或许在待办清单的帮忙下,我们可以有更多完成,更有满足感,也减轻原本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毕竟,项目、任务已经够有压力,何必让待办清单反而带给我们更多压力呢? -- 本文转贴自:计算机玩物(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8, 2024
电子阅读器开箱|2024 年最新 Kobo Libra Colour 体验分享,彩色阅读器有比黑白好吗?
来聊聊这台 Kobo Libra Colour。 这台是今年刚出的新机,七吋,有实体键,也支持触控笔。最大的特色是用上了彩色的 E-Ink 的屏幕。你如果有在 follow 新闻,你应该也会跟我一样好奇,彩色的效果如何。所以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开箱体验。 E-ink 的彩色屏幕,主要还是受限于技术,色彩的饱和度无法跟 LED 屏幕相比的,整个呈现的会有点淡淡的,有点像那种粉彩笔的绘画。虽然饱和度无法鲜艳呈现,但其实有一种淡雅的感觉,也是一种特别的味道。 使用上我是觉得跟之前黑白机差异不大。我手上目前还有好几台黑白机。我有 Kobo Elipsa(10 吋),Kobo Sage(8 吋)、Aura One(7.8 吋)。 开机、登入、同步、网络、充电、设定等等,我是觉得都跟黑白机没甚么差异。所以这部分我就不多说。 同步后立刻感受的优点,就是所有封面都有彩色显示了。或是原本书籍有彩色的部分,现在也能正确呈现,而不再只是灰阶。当然,你如果有彩色的漫画,那透过这样淡雅的颜色表现,看起来是舒服的。只是如果你有一些书本,是需要颜色正确的,比方说甚么设计书,那 iPad 可能还是最佳选择。 翻页的速度、操作的响应反应、手写触感,这都跟黑白机差不多。我之前有写一篇谈 Elipsa 的开箱。 其他如 Pocket 、Dropbox、Google Drive 同步,这也跟之前差不多。那同步的目的就是可以透过 Wifi 把你储存的网页下载到平板后续阅读(Pocket),或是一些 PDF 可以下载了来看。PDF 就也可以透过触控笔做笔记之后回存到 Dropbox or Google dirve。 要说缺点吗? 我猜可能关键还是我老了,七吋对我而言看文字书完全没问题,但若要看漫画是有点小。我之前也是因为这原因才会多买了十吋的 Elipsa。可惜现在没有更大尺寸的彩色机,不然我应该会放一台在家里专门看漫画用。 不过大小这东西我觉得就看个人就是。七吋的好处是非常轻、非常好携带,而且我个人也很爱他的实体按键。 另一个不确定算不算缺点的事情。我猜因为屏幕是有彩色的缘故,在不显示文字的部分,总觉得空白处会有点甚么......该怎么说呢?就有点类似照片在高 ISO 下的燥点。你若拿着跟黑白机比对会注意到,但如果你第一次就接触彩色屏幕,可能就不会特别留意到。但这并不影响阅读,也不会妨碍使用,只是我有注意到这个差异而已。 总之,我自己是觉得这台是挺赞的。虽然只是多了颜色,但其实会觉得回不去。因为就算纯文本的书、或就算那本书彩色的比重很低,但光是待机画面多了色彩,这也是很赏心悦目的事情。 而且浏览我的书柜时,看到封面有各种花花绿绿的颜色,其实也是会心情大好的。😃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19, 2024
《远距团队》书摘:当团队远程工作,该如何让彼此投入工作,打造团队参与感呢?
李认为一切都很好。她和团队煞费苦心地评估了他们的工作方式,并制定好一份每个人—至少看起来是每个人—都接受的设计计划。团队的目标是让工作变得有趣、不拘谨,成员对彼此也有高度的信任。但在过去几个星期里,她在与团队成员的一对一谈话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对队友的抱怨增加了,需要重工的情况也比以前多,这让工作流程变得缓慢。是她对团队承诺的判断有误,还是团队文化正在发生变化? 文化永远在不断地演变,因为人们持续在改变。有些人在新的结构中茁壮成长,有些人却感到挫折。个别的贡献者离开,新人则带着新的想法加入。 一个原本每天都开心地走进办公室的人,现在却因为通勤而感到疲惫和压力,希望改变自己的协议。也许有人正在与自己的某个队友争执不清。每个参与项目的人都觉得进展缓慢,于是有人决定:「宁愿事后请求原谅,也不要事前获得许可。」 团队文化的目标是让它沿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和个别团队成员都必须专注于正在发生的事情,并选择以支持这个愿景的方式行事。他们需要相信这些理想的目标,并选择以支持它的方式来行动。 换句话说,他们需要参与其中。让李和像她这样的领导者感到沮丧的是,组织、高阶领导者和团队主管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真正的参与在于个人。 想象一下这个比较个人的例子。你遇到想更深入了解的人,你带他们出去约会,与之共度时光,让他们喜欢上你,并决定要对其做出承诺。你买了戒指,单膝跪地,向他们求婚。你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但除非他们答应,你还不算已经订婚。 领导者的一大苦恼就是无法让人们承诺投入工作。当然,组织和领导者可以打造出一种环境,让人们在其中选择自由付出努力,为团队的利益着想,为队友付出更多。天知道,他们也可以做出激励人们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行事的事情。最终的选择权属于个人。 人们选择不尽力投入有一些重要的原因,其中最大的两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够投入(毕竟这是工作),或者他们认为这只是意味着「做更多的工作」。有些人从小就将工作视为必要之恶,当他们听到有人说要投入工作时,就会像看待三头怪一样地看着那些人。当然,不投入这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有可能吗?领导者需要记住,并不是每个人对工作的看法都是一样的,这种差异往往是主管当初获得升职的原因。 这里还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当人们独自工作或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团队成员保持距离时,他们还能投入工作(或保持投入)吗?根据我们个人和客户的经验,答案绝对是肯定的!当领导者和团队成员了解参与的本质和所带来的好处时,他们就更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领导者需要注意不同的因素(我们将在本章中讨论),不能依赖像是干洗服务、乒乓球桌或舒适的椅子等等的办公室花招,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答案。 人为什么会选择投入? 想想你曾经投入工作的时候,想一想那对你来说是什么感觉。下列这些事情里,很可能有一些或全部都是你的亲身体验。那时的你: 更享受自己的工作。 看见自己的工作,如何为有意义或重要的事情做出贡献。 与一起工作的人建立了更坚定的关系。 看到自己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机会:也许是获得认可或升迁。 提高了你的工作效率。 自愿付出努力:就因为你想这么做。 引起大家的注意。 这些事情谁不想要啊? 领导者的角色 这并不能免除领导者的责任。以下是一些组织和领导者可以做的事情,来打造一个让人们选择积极投入的环境: 协助人们看见参与的价值。 确保人们理解愿景。 倾听团队意见,找出与该愿景之间的不一致之处。 以你的理想团队文化为导向,进行领导、辅导和提供意见回馈。 自己以身作则投入。 员工的参与是自愿且有自觉的。人们会选择是否投入工作,他们每天都会做出好几次决定,带着他们确认自己的承诺,或引导他们走向另一条道路。身为领导者(无论是否拥有职权),你都可以影响这个决定。 协助人们看见参与的价值 面对现实吧,人们可能会把「参与」看成是「他们只是想让我做更多工作」,但当你问人们是否想要上述清单的内容时,大多数人都会迫不及待地点头。 人们甚至不一定需要整张清单上的一切,一个要点或许就足以改变他们对工作的看法、他们在工作中的角色,以及他们对投入的选择。一旦人们看到选择参与投入对自己(而不仅仅是对组织)的好处,你就成功了。 事实上,当人们在家工作时,他们可能会更加重视参与,因为他们也许在生活的其他层面更加孤立,失去了在办公室环境中可能得到的社交益处。 确保人们理解愿景 你已经开过会了,你已经与团队讨论过计划,并进行了多次谈话,每个人都说他们「懂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唠叨这个话题呢? 无论我们谈论的是团队文化还是整体业务目标,重点都是一样的。我们可能会被任务列表所迷惑,因而忽略了全局。我们就像麦克鲁汉所说的鱼:忙着游泳,却不知道自己在水里(too busy swimming to know we’re in water)。这并不是说人们一定不同意,或选择的行事方式与你们所有人设想的文化背道而驰;他们只是没有像你一样思考这个问题。 好消息是,你们的努力应该会得到很多支持。当你和同事们在设计团队时,制作了大量的文件。你们清楚地定义和阐述了目标。你们应该有书面的计划和协议供团队参考和分享。 凯文非常注重凯文.艾肯贝瑞集团的整体格局和企业文化,因此在每次全体团队的会议上,他都会先回顾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最后再陈述我们将如何进行工作。这并不完全是我们的「文化声明」,因为它还包括一些外部内容,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共通点,也许能帮助你着手进行。 我们: 积极主动—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不搞办公室政治 有创意 积极进取 有同理心 加倍努力,成为值得信赖的顾问/资源 成为典型混合型团队的模范 他并没有花很多时间重新编写这份清单,毕竟我们每个月都会拿出来讲,但没有哪个团队成员,会说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理想文化是什么。我们尽可能以身作则,以这些行为树立榜样,也因此成了一道不错的窗口,让人们了解在这里工作是什么感觉。 韦恩坦承,这种定期的提醒有时确实能够迫使他调整自己的行为。他可以更积极一些,当然也可以少一些政治色彩。小小的提醒让他与团队保持一致。 有新人要加入团队时,这就是面试讨论的前段,人们需要知道来这里工作的大概情形。他们被录取时,就会知道与我们一起工作是什么样子。如果他们不晓得期望是什么,就不可能达成期望。即便他们知道,有时也可能需要提醒。 倾听以找出不一致之处 领导者都知道,纠正或调整初次出现的行为会比较容易。人们之所以认为当每个人都在同一地点时会更容易实行管理,原因之一就在于你可以实际看到和听到人们每天如何互动。这给了你机会(尽管这机会不见得总是可以被好好把握),在坏习惯养成之前先予以改进。 团队文化每天都在展现。当我们彼此分开工作时,即使只是一部分时间而已,我们也无法获得同样明显的线索,来了解成员之间发生了什么。在寻找不符合理想文化的问题或行为时有个特别挑战,若要用大侦探白罗 8 的言语来表达的话,就是「你在寻找不存在的东西」。 请记住,在远程和混合型团队中,一些最具侵蚀性的行为是排斥和自我孤立。问题不在于你听到别人在抱怨......而是你根本没听到他们的声音。当人们不再让别人听到或看到自己时,很有可能是他们已经从团队中抽离了。 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团队其他成员正在进行的工作之外;也许他们的私人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得工作不再是首要事务。人们不再以支持团队理想文化的方式行事可能有许多原因,如果是暂时的,这种情况会过去;但要是长期的,这意味着情况比较严重,而且需要你的关注。 领导者应该留意这些显示人们对团队工作失去热忱的迹象: 人们沟通方式的改变。是否有人停止回复电子邮件和群组聊天?当你在征求意见或回馈时,某些人是否变得安静? 人们与队友互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会议中。一向积极参与的人是否变得沉默寡言?也许他们不愿意使用网络摄影机,或者一定要被点到名才会发表意见或回馈? 错过截止日期和工作质量下降。以往表现良好的人,是否突然出现了生产力和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 积极度的改变。人们是否不再自愿接下任务?你是否需要明确要求成员提供协助,但以前他们明明都会自愿帮忙?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了解成员的参与程度是否有所改变—直接去问他们。这就会引导我们到下一个衡量参与度的方法,也许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领导、辅导和提供回馈 与员工交谈的过程,就是倾听他们心声的最佳机会。如果你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他们不再投入,或者他们的行为方式与团队其他成员格格不入,作为领导者,你的工作就是保持好奇心,更深入地了解情况。 确保人们知道如何展示他们对团队文化的参与和承诺的最佳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如果我们的行为符合团队成员的期望,他们就会模仿领导者的作为。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在进行辅导会谈或一对一面谈时,你可以听到人们的实际情况。积极倾听,并留意那些表明事情不对劲的字词或短语。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倾听的内容: 提及团队工作时,反复使用「我」而不是「我们」。 不愿意扩展思维。即使你提出的是开放式问题,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发言或给出详细的答案。 消极应对的语言,例如「随便」或「我不在乎」,尤其要注意像是「还可以」这类看似安全但有误导性的用语。 在引导辅导对话时,多倾听比发言要来得重要。正如我们在前几本书中多次提到的,要给团队成员先发言的机会;他们至少应该占所有发言的百分之五十一。 认真倾听,也不要害怕提出后续问题。你可以问的最有力的问题之一,就是:「你为什么这么说?」你会对自己听到什么感到惊讶,而且可能不太喜欢其中的某些内容。即便如此,这也许正是你需要知道的,说不定还能给你一个鼓励和帮助团队成员选择重新参与的机会。 自己以身作则投入 身为领导者,你是一个榜样,人们都在关注你的一言一行。你是否投入参与?你关心工作和员工吗?你是否愿意多付出一点,不是因为你必须,而是因为你愿意这么做?你是否在工作中找到了热情和意义? 他们从你身上看到了什么,给他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埃默森曾说:「你的行动所展现出的一切,远胜于你的言语。」请记住,你的意图虽然很重要,但人们用来评断你(以及每一个人)的依据,是透过他们的所见所闻,而不是你的意图。 如果你想让你的团队成员选择参与,你的示范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武器。 注意平衡 参与是件好事,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但也要有个限度。希望受到关注的团队成员,尤其是远程工作的团队成员,可能会觉得自愿参与每一件事、随时回复邮件和参加会议,将被视为一种正面的表现。而领导者往往绩效都很出色,尤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这可能是他们获得升迁的原因。 我们能否在高度投入工作、获得所有个人和组织利益的同时,仍然拥有自己的生活? 我们办得到。尽管对于不同的人和生命中的不同时期来说,平衡可能是不同的,但这种平衡非常重要。优秀的领导者以身作则的是投入参与,而伟大的领导者以身作则的则是工作与生活的稳固平衡,因为这也是他们的团队所需要的。 是个别情况,还是多数人都这样? 如果你确定存在缺乏参与的情况,请问问自己这个问题:这是个别情况,还是一种爆发? 如果只是个人问题,那就尽力去探究缺乏参与感的根源。几乎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地投入团队。我们总会有几天过得不太顺利,积极度和行为也有碰上低谷的时候。一句善意的话、示意他们在工作中的价值和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理想团队文化的提醒,都会有帮助。 倘若有具体的挑战,身为团队领导者,请尽你所能地提供协助。他们也许需要培训,或可能需要与其他队友进行讨论,这是你可以帮忙促成的。如果他们的私生活中有什么事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也请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如果不参与团队的现象更为普遍,那么也许是时候向团队提出这个问题了。同样地,领导者需要少说多听。同时也请考虑采用异步和匿名的方式来了解团队的情绪,而不是召集所有人开会来「讨论问题」。 此外,你并不是想要「处理」他们,而是要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不投入,看看你能做些什么,来协助他们改变选择。 如果团队文化似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那就找出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你的团队设计需要重新检视,也可能是你可以解决的外在因素。 比方说,团队组成以来的人事变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了团队文化。期望新人只要「跟着流程」工作就好,是合理的吗?还是应该重新审视和评估团队设计,并设定新目标? 无论人们自团队抽离的原因是什么,领导者或团队成员最不该做的就是置之不理,希望问题主动消失。问题很少会消失,而且往往会扩散到团队的其他成员。虽然我们都不喜欢愁云惨雾的感觉,但好发牢骚的人却很爱互相取暖。 投入参与来自于个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和队友无能为力,无法协助人们选择参与他们的工作、团队和理想的文化。 小结 参与度不仅仅是调查问卷上的一个分数而已,当然也不只是领导者的行动项目。投入参与是一种个人选择,可以由领导者和队友共同推动。当你运用我们讨论过的理念和思维模式时,你的团队真正参与和合作的机率就会提高。 -- 本文摘自时报出版《远距团队:打造沟通无碍合作无间的成功团队》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30, 2024
接案、自由工作者「劳健保」全攻略!如何保劳健保?职业工会加保、国民年金哪个好?
想要了解自雇者劳健保的处理,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劳健保? 劳保:全名为「劳工保险」,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给予所有受雇者的一项保障。 健保:全名为「全民健康保险」,一种强制性保险的福利政策,给予所有国民的一项健康保障。 在法律上,只要你是中华民国的国民,就得强制性纳保全民健康保险;而若你是受雇者,那你的雇主也必须依法为你加保。 健保的部分没什么大问题,但问题来了,大多自由工作者并没有雇主,为何还要替自己加保劳工保险? 因为你无法预测你自己在工作时会不会遭受意外,若是不幸遭受意外,劳保能够为你负担部分费用。 另外,若有保劳保,当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也能领到一笔月退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退休金」。 所以说到底,保劳健保的其实就是替自己买个保障,让国家能够在需要时照顾自己。 一、自由工作者保劳健保的 4 个方式 1. 请公司替自己加保 第一种方式就是找到一家公司,让你以员工的名义加保,这样子的好处就是你每个月能少负担一些劳健保费用。 目前 (113年) 的劳健保负担制度是这样: 如果能够找到公司替自己加保,理论上来说负担的金额会比较少。 但事实上,你不属于该家公司的员工,你并没有替这间公司工作,所以就算愿意帮你保的公司,也都还是会请你负担单位的那笔费用。 也就是说到底,你只是省去后面会提到的职业工会会费,在保费的部分还是得自己负担,而且还可能会有人情债 (因为一般都是会找亲友的公司)。 2. 自行成立投保单位 第二种方式就是自己成立投保单位,也就是自己成立公司。 目前台湾的法定规定,五人以下的单位并不强制要设立投保单位,但是只要超过五人就得强制成立,因为国家要你保障你底下的雇员。 但这种方式对于总是单枪匹马工作的自由工作者而言比较难,因为公司不管是在成立,还是未来的维护上都需要资金,且相对复杂,会多出不少业务。 3. 加入职业工会加保 首先,先了解一下何谓「工会」? 依据《工会法》第 6 条,台湾的工会组织分为: 企业工会:同一工作地点或同一雇主的劳工组成的工会。 产业工会:同一地区,从事同个产业的劳工组成的工会。 职业工会:同一地区,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工组称的工会。 而在职业工会的业务部份,其中一项就是会员的劳健保业务。 所以许多的自由工作者就会利用这种方式,加入与自己工作性质相符的工会,并由工会方加保劳健保。 不过要注意的是,因为职业工会与你并无任何主雇关系,所以不会像公司一样替你负担部分费用,可参考下表: 【补充】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职业工会加保劳健保,依法你必须符合以下资格: 经常于 3 个月内受雇于 2 个以上非劳保强制投保单位的劳工,如:从事两份以上清洁工作者、接两份以上家教的人。 独立从事劳动或技艺工作,获致报酬,且未雇用有酬人员帮同工作的劳工,如:市场摊贩、自媒体经营者。 【再补充】 若是利用一般公司行号投保,会提拨 6% 的劳退,但投保工会的话则没有劳退的保障。 至于若是不懂劳退是什么,可以先参考市场先生写的文章:劳退和劳保差在哪? 4. 不保劳保,选择缴国民年金 一样先解释一下国民年金的意思: 国民年金是一种为了「安定」社会,而存在的社会性国家保险 (避免没钱可用的人造成社会动乱)。 所以年满 25 岁、未满 65 岁,在国内设有户籍,且没有参加劳保、农保、公教保、军保的国民,就会成为国民年金的纳保对象。 而部分在家工作的 Soho 族,若不主动保劳保,就需要缴交国民年金。但因为国民年金属于「半强制」性,所以每年还是有高达 100 多万人未缴交国民年金。 接着说回来,因为劳保跟国民年金都是能够在遇到重大事故获得理赔,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有给付,所以有部分人就不会特地去保劳保,改缴国民年金,健保则挂在区公所。 这样子究竟好不好呢?其实真的就是见仁见智,等等我会深入探讨及分析两者差异,继续看下去吧! 二、选择用职业工会加保,该怎么挑选工会? 要注意的三件事 1. 工会与工作的相关性 首先,最重要的一定要是要找与自己工作有相关的职业工会,不然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格不符合,在理赔上就无法得到给付,甚至连年资都无法计算。(可参考相关新闻) 另外,我也会建议找离家近一点的工会,毕竟法定的职业工会本身就是:「【同一地区】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工组称的工会。」 2. 工会背景与运作状况 再来,工会的背景也非常重要,建议在加入工会前,要先去将此工会的背景了解清楚,包含成立时间的长短、有没有得过什么认证 … 之类的。 另外,也可以上网爬文或询问里面的会员,该工会的运作状况如何,有没有积欠保费及滞纳金,对于会员业务的处理态度 … 等等的。 3. 工会提供的会员福利 最后这点见仁见智,因为职业工会的工作不只有替会员加保劳健保,还会有其他的业务或活动。 可以稍微去了解一下,看看工会的福利如何,会不会常常办聚会、有没有奖金回馈 … 等等。 当然,如果你不在意这些的话也是能忽略没关系。 三、推荐的职业工会 以下推荐几个我当初在寻找时有研究过,觉得不错的工会,有需要的人可以参考一下。(不过北部的居多 XD) 或是可以上劳动部官网查看全台工会清册,看看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工会。 我最后是加入《网络自媒体从业人员职业工会》,有三点原因: 会员的条件比较符合我的工作性质。 超方便又超赞的客服,有问题用 LINE 询问,三分钟内就能得到回复 (屡试不爽)。 有别的工会没有的推荐制度,推荐会员加入能够得到会费补助。 (PS.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并且有打算加入该工会,希望能在推荐人的部分打上 Dean 或 T-0189,让我得到一些补助) 四、劳保 VS 国民年金怎么选? 1. 两者比较 2. 为什么建议保劳保 以下是针对还未保劳保的自由工作者,在选择劳保与国保 (国民年金) 的一些观点。 若你属于公司的雇员,则需要强制纳保,也不会有两者选择的问题。 给付金额较高 劳保会依照你投保的金额不同,而有所谓的「级距」。也就是说: 劳保:给付额度会依照级距的不同而有所提高,缴越多领越多。 国保:因为投保的金额为单一费率,所以在给付上会是固定的。 所以说,在一般的条件下,劳保的给付金额是会高于国保的。 【补充】 以上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解释,没举例试算是怕公式与数字一多,有些人会有看没有懂。 如果你想要亲自试算,可以上劳动部劳工保险局,参考官方的公式来计算比较。 社会评价问题 另外会建议能保劳保就尽量加保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可能会有社会评价的问题。 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有以下: 由你缴交国民年金的年资,能大致了解你待业的时间。 可能会对于你这个人先有「不积极」等负面刻板印象。 有时候可能会被一些公司列入企业征才时的筛选标准。… 等 以上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太刻板、怎么可能发生,但事实上,这样子的状况的确在社会上层出不穷。 还是要看你自己怎么去思考,我自己是觉得除非你真的连缴交基本的保费都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不然真心建议能加保劳保就赶紧加保吧! 五、劳健保常见 Q&A Q1:如何加入职业工会投保? 投保的部份工会方会帮你处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工会加入。 而加入的方式每个工会都不同,有的可以在线申请,有的则一定要你人亲自到现场。 不过整体过程大概如下: 先填写基本数据 (包含证件) 选择投保的薪资与开始加保日 专员会替你解说相关的法规及制度 了解需缴纳的费用 (不清楚的部分要立即询问) 缴纳费用并出示证明 工会确认收到款项后就会替你加保 Q2:刚开始先投保多少薪资? 对于自由工作者来说,可能每个月的收入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对于要投保多少薪资会有疑问。 可以以年收下去取一个平均数,总之不要与实际收入相去太远即可,个人会建议往高一点设。 因为如果设太低,劳保局进行查核时查到,就会有相关的罚则;而若设高一点虽然保费会增加,但未来得到的给付也会比较高。(会取你缴交额度中最高的 60 个月平均值下去计算) Q3:原先缴国保可转劳保吗? 如果原本有在缴国民年金,想要转保劳保,当然是没问题。 两者的年资会分开计算,而未来在领取年金的部分则可以个别领。 劳保的老年给付需要满 15 年的年资,但是国民年金的年资可纳入计算。 国保的老年年金没有年资的限制,可以与劳保同时领,但是计费的方式会不一样。(相关案例) 六、结论 对于自由工作者保劳健保,我只有一个结论,就是:「如果你确定要保劳保的话,就不要拖,赶快加保开始累计年资。」 而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都是对于普通人,若你的身分比较特殊 (身障、低收 … 等),则需要另外去查询相关数据! -- 本文转贴自:DR.DEAN 处方笺(原文标题:自由工作者如何保劳健保?一人公司的你需要了解的细节)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3, 2024
《远距团队》书摘:远距工作如何让团队有默契、沟通顺畅?试试 3C 模型!
针对团队及文化设计的三 C 模型 几个月来,胡里欧一直在思考我们在本书中提出的许多问题。他不停地自问:「在构思如何在这个新的工作环境中设计团队时,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及「我怎么知道我们是否成功了?」在他想着要打造一种理想的团队文化时,他不知道应该纳入哪些内容。他之所以在这些关键问题上犹豫不决,部分原因就在于这些重要问题本身。他知道自己需要采取行动,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我们为像胡里欧这样的人写了本书。我们知道团队设计和文化议题向来都很重要,然而,现今的每个人都身陷于工作场所快速改变的时代。我们正在研究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而成功团队和优秀文化的关键因素,则需要被简单明了地阐明。 在《带领远程团队》中,我们介绍了领导力的三个 O 模型;在《远距队友》一书中,我们则提出了远程工作成功的三个 P 模型。在发展这些模型时,更重要的是,在我们不断改善并将这些模型应用在客户身上的过程,我们在其运用的简单性和丰富性之中,找到了力量。 自从新冠疫情在二〇二〇年三月开始侵袭美国和欧洲的大多数公司以来,混合型团队的采用率就愈来愈高。尽管这个词汇经常被广泛使用,但它通常被用来泛指任何既非完全远程、也非完全同地办公的团队。 我们对这种工作方式愈是了解,就愈会意识到,如果我们的团队要成为真正的混合型团队,那么它们必须与我们只是在尝试重建办公环境时,所设计的团队大不相同。 我们已经知道,沿用旧有模式会导致会议过多、电子邮件超载,也让员工的工作时间缺乏弹性。如果你要设计一个混合型团队,请将其视为设计一项独特的事物,并抓住机会真正改变你和团队的工作方式。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出一个同样有帮助且实用的模型,来协助你设计或重新设计团队,以符合远距工作的需求。我们相信三 C 模型的力量在于简单,就像其他模型一样;它将帮助你设计团队及其文化。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介绍一下它是什么。 三 C 模型图(图/时报出版提供) 设计团队及其文化的三 C 模型 三 C 模型由三个因素组成,其力量来自于这些因素之间的整合,并认知到它们之间是互相依存的。这三个 C 分别是: 沟通(Communication) 合作(Collaboration) 团结(Cohesion) 这些组成要件不只都是以同个字母开头而已(这让它们记起来更容易),也是很常见的词汇。要理解这个模型的威力(见三 C 模型图),我们需要在设计团队及其文化的脉络下,定义和描述这些术语。 沟通 沟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我们一生都在进行沟通;它也是工作的基础。尽管我们都会沟通,但其技巧、准确度和是否有效却各不相同。在讯息已送出、依照预期被接收并达成相互理解之后,沟通才算成功。简而言之,沟通就是讯息的发送、接收与理解。 每个人的工作都需要沟通,如果沟通能够更有效且迅速地达成目的,所有工作都会更顺利。在一个互相连结和互相依赖的世界中,即使是独立的手艺人也需要和客户及供货商进行沟通。 因此,沟通是所有工作的关键和基础,无论我们已经做了多久、做得有多好,都还能有改进的空间。当每个人都身在相同建筑物中或同一地点时,我们可以进行直接、实时、丰富的面对面交谈。随着优质沟通的障碍和挑战与日俱增,我们对提高沟通效率的需求也增加了。 我们最喜欢的一个关于沟通有多难的例子,来自于一项对手术室沟通的研究 2,内容是经过训练的观察员所观看的四十八个手术过程中,共九十个小时的团队沟通。而根据以下原则,在所有被观察到的沟通中,有将近三分之一被归类为「沟通失败」: 时机:该沟通是否在最适合或最需要的时间点传达完成? 内容:讯息是否完整且准确? 受众:是否由正确的对象听到且接收到了讯息? 目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的解决? 此外,研究发现,有 36.4% 的失败导致了效率低下、团队紧张、资源浪费、延误、为患者带来不便及造成流程上的错误。 这带给我们两个结论:倘若连在进行重要工作时,与身边人们的实时沟通都有可能失败或只是差强人意的话,那我们就会知道如果再加上距离和其他障碍,情况将变得更具挑战性。其次,看看沟通失误的结果:你不必在手术室工作,也能意识到这些失误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组织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下列所有的群体与个人之间,沟通都必须是有效的: 团队内部 团队中的个人之间 跨团队 同事之间 与主管之间 与客户和供货商之间(内部及外部) 当沟通不顺畅、不实时、不完整或完全缺乏沟通时,结果会造成: 误解 冲突 缺乏一致性 领导不力 错失良机 关系疏远 信任度降低 承诺和参与度降低 责任感降低 完成工作的速度变慢 改革缓慢或无效 合作减少 挫折感增加 人员流动率变高 (请根据你个人的经验新增)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即使是在最优秀、最成功的企业中,也经常听到以下说法:「我们需要改善沟通。」沟通一直都很困难,但在一个日益复杂且远距进行的新工作世界中,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合作 《韦氏字典》对合作(collaborate)一词的定义是:与他人共同或一起工作,尤其是在智力活动方面。 当每个人都在相同建筑物中一起工作时,共同和一起所意味的似乎更为明白。例如吉娜需要和乔治合作的时候,只要走到他的办公室或隔间借几分钟就可以了;这样的合作通常会立即发生。 如果胡安想针对某个问题征求一些意见,他可能会召集三四个人(或在会议室快速开个会),来创造合作的时刻。但若你想合作的人在该城里、国内的其他地方甚至是世界各地,似乎就没那么容易了。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是透过下列事物,来看待合作这件事的: 实时互动 会议室 白板或挂图 PowerPoint 投影片或其他分享数据的方式 虽然上述各点皆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复制,但大多数人都发现,虚拟合作比面对面合作要来得更难。面对面的合作毫无疑问有其优势(我们历史悠久的虚拟团队一直期待着偶尔才举行的实体会议)。然而,远距会议也可能具有正面、且往往是出乎意料的优点。 「我们必须见面才能合作」的思维模式,至少有三个缺点: 1. 合作不只是单单一次的活动而已 合作可以在没有会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会议之外存在。面对面会议也许可以带来能量,但关于人们针对会议有多没效率的抱怨,我们也听了好几十年。如果你所认为的合作只在正式(甚至非正式)的会议中进行,那么你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其实能够或应该更加广泛。 2. 合作不仅仅是同步的活动 回到定义:我们知道,「共同」工作不一定意味着同时进行。尽管电子邮件存在着种种挑战和不足,但它还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正面的合作范例。还有许多其他较新的合作工具,包括用来取代历史悠久的白板和强化其功能的工具,它们可以创造出了不起的合作结果。 你是否常在会议结束后才想到一个后续问题或附加想法,但却因为来不及提出而觉得扼腕?在 Microsoft Teams 或 Slack 中持续进行的讨论区或对话串,可以提高你们在决策方面的质量,或促进产生有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 3. 面对面的合作不总是办得到 如果团队的一部分人位于美国缅因州的邦哥,其他人却在印度邦加罗尔,那么你们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同一间会议室(甚至在同个时区)。你必须学会在这种情况下尽力而为。 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因素。你在设计团队及其文化时,下列这些都需要加以考虑。 会议/小组会议和聚会 一对一的合作 脑力激荡 解决问题 事先规划 建立共同的愿景及目标 如果将这份清单与合作一词分开来看,你会发现当我们制定计划、流程和协议来支持成功时,所有这些事情都可以有效地远距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或不能够聚在一起;而是倘若我们以一种呆板和保守的方式来思考合作的话,当我们在团队设计中加入远距和异步的元素时,就可能会错失完美合作的良机。 团结 三 C 模型的第三部分是团结(cohesion)。以下是来自《韦氏字典》的第一个定义: 紧密凝聚在一起的行为或状态。 如果我们从未(或很少)在一起工作,那么紧密凝聚在一起是否自相矛盾?也许从字面上看来是如此,但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第二个定义将这个词与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链接起来: 植物相似部分或器官之间的结合。 我们喜欢这个词在生物学上的链接和内涵,这也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工作和工作关系不单纯是机械性的,也不仅仅由组织结构图、时间和空间来定义。团结所意味的远不只是这些事物而已,其面向还包括明显非结构性的事物,如下所示: 关系 连结 相关性 信任 信仰 目的 意义 投入参与 包容 责任感 这些面向中的每一项都对团队成功非常重要。 这里也是如此,我们的经验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可能会想,上述内容在面对面时,可能更容易建立或维持。虽然这一点可以成立,但看看这些项目中的任何一项,你也可以为远距进行这些项目,找到支持的论据。 请提出下列问题: 我们能否在弹性的工作环境中建立关系? 人们在远距或混合型的工作环境中,是否还能高度参与? 人们能否在很少见面的情况下,还得以维持责任感? 答案是可以、可以,还是可以。 传统上,此列表的大多数项目通常被视为技能(因此属于培训或辅导的议题)或希望(「我们希望能做到这些」或「我们在最优秀的员工身上看到了这些」),而不是作为我们团队的期望和设计元素。 但我们鼓励你这么做,也会在本书的其他部分告诉你,如何将这些事项纳入你的团队及其文化的设计中,而不是让它们继续维持在希望与愿望的层次而已。 如何使用三 C 模型 你可以将此架构用于设计团队和打造团队文化,我们将帮助你同时进行。在上述两个目的中,你可以使用三 C 模型来做三件事: 评估: 独立或整体检视每个面向,以确定团队目前在该层面的表现如何(下一节将进一步讨论)。 设计: 利用这些面向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完整且清晰的团队设计,如此一来,团队就能朝着每个面向实现目标;我们也可以运用各个面向来厘清我们的团队文化愿景。 发展: 设计或决定我们想要什么是一回事,但实现目标却是另一回事。三 C 模型可以为我们指明实现团队和文化目标所需的发展方向。 进一步界定这些面向的问题 尽管我们正在讨论为新的工作环境设计团队及有意识地打造团队文化,但我们知道,大多数人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如果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存在着现有的团队,那你很可能会想:我们现在的状况如何? 无论现在或以后(其实是随时),你都可以使用三 C 模型作为评估工具,来衡量自己目前的状态。 你可以将以下问题作为个人的心理练习、将它们运用在与团队的对话中,或以调查的形式使用这些问题,这是更有价值、更可靠的利用方式。即使你决定先进行个人评估,我们也鼓励你在团队中使用这些问题。 关于沟通的问题 我们对团队沟通的挫折程度是多少? 沟通上的失误有多常导致冲突或重工? 从讯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团队目标的传达有多清楚? 我们在整个团队及组织间的沟通效率如何? 团队以非正式和正式方式进行沟通的频率为何? 团队成员的同步及异步沟通进行得有多顺利? 我们有多常预设使用最自在、而不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和做法? 各方在分担沟通的责任方面做得如何(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 若要改善团队沟通,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在 1 分到 10 分之间,所有团队成员如何评价团队的沟通成功程度? 关于合作的问题 我们的会议在实现预期结果和满足工作需求方面的效果如何? 我们的会议是在维系、改善信任与关系,还是在对其造成伤害? 我们在使用异步的合作工具时有多顺手? 我们进行非正式合作的频率为何、是否顺利? 我们的跨团队合作是什么样子的? 阶层结构或从属关系妨碍我们合作的程度有多高? 在我们的规划过程中,有多少是经由合作进行的? 人们是否感受到自己被倾听,并觉得他们的想法获得考虑? 在预算内准时完成项目的频率为何? 在 1 分到 10 分之间,所有团队成员如何评价我们团队的合作? 关于团结的问题 我们的团队提供了多少心理安全感?每个人是否都以相同的方式评价这一点? 我们团队的整体信任等级为何? 我们团队的工作关系有多稳固? 人们和其主管或经理的关系如何、是否愿意给予支持? 我们与工作使命和目的的一致性如何? 我们会如何评价团队的整体参与度? 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成果抱持并展现出多少责任感? 整个团队的期望有多明确? 在 1 分到 10 分之间,所有成员如何评价我们团队的团结力? 如果你选择以团队的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你可能需要从团队外部找一位主持人,以让所有团队成员都能有效地提出想法。根据我们的经验,即便团队认为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需要透过对话本身来改善沟通、加强合作和建立信任,这些对话也会带来很多好处。 小结 三 C 模型既全面又简单,它就是设计来让主管、团队和个人使用的,目标是协助你在一个可能会有人员的部分或全部时间都在远距离工作的世界中,打造并让你的团队升级。 此模型图暗示了一个重要观点:只有一根支柱的状态良好是不够的。要想拥有结实的地基和坚固的屋顶,我们需要在所有三个层面都有强大的实力。当然,即使是面对面,要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在远距的情况下虽然可能更难,但还是办得到。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从可能走向成功。 本书的其他部分将帮助你在致力于所有团队设计、重新设计,以及打造团队的大文化及微文化时,运用这个模型。 -- 本文摘自时报出版《远距团队:打造沟通无碍合作无间的成功团队》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0, 2024
【给远程工作者的健康指南】专业医师的 3 + 2 + 1 建议,教你有效摆脱工作疲劳、身心都健康
许多远程、自由工作者长时间在家办公,也摆脱不了上班族常有的「办公症候群」,包含消化不好、精神不济、眼睛干涩酸,具备中西医双执照的黄子玶醫師(Apple 医生),将给你一些建议! 我有个从事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相关工作的朋友,在疫情期间,从办公室改在自家卧室办公,这几次联络,他都不断问我:「Apple 医生啊,自从在家工作之后,我也不能出门、开会也是在线开,整天坐在计算机前面,便秘变严重、肚子的脂肪存量感觉也越来越多,怎么办?」 身为远程工作、自由工作者的你也有和我这个朋友一样的烦恼吗?在家工作之后,上下班时间的界线变得不明显,坐着的时间可能也拉长了,各种平时没那么扰人的问题,也就一一浮现。这次,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上班族常有的健康问题有哪些,而你又能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发生吧! 依照我在门诊的经验,朝九晚五(我知道很多人都需要加班,但在此就姑且算大家是五点下班吧)上班族最常遇到的问题有三: 水分补充不足,导致消化不好、便秘等各种问题发生 想补气提振精神却用错方式 长时间盯着计算机,眼睛干、酸、涩 我通常也会给上班族朋友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议,其中包含了 3 种饮品建议、2 种按摩方式和 1 种随时都能做的伸展方式。以下我逐一来说明。 补水与补气建议 很多人来看医生都会告诉我:「我知道要多喝水啊,但我就是不喜欢没味道的水,喝不下去,还不如不喝了……」 我能理解多喝水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不是很简单,尤其是在艳阳高照的大热天,冰凉的手摇饮绝对是最优先的选项。不过,这恐怕是一件完全无法回避的问题。 人体中有 70% 是水,肠胃消化营养、身体代谢也都需要水分来促成,如果身体里的水分不足,多余宿便自然容易积累在肚子里,便秘、腹痛问题也接踵而至,那可是场灾难啊! 不过看到这也不必崩溃,以下我将提供一些水之外的饮品建议,协助你避免勉强喝水的痛苦,又能同时做好水分补充。 第一项是蜂蜜水。 蜂蜜有润肠通便的效果,淡淡的蜂蜜水可以让肠胃吸收足够水分,也可以帮助蠕动加速排便。因此每天中午用餐过后,我会开始喝些蜂蜜水,既补水又帮助消化。 此外,情况允许的话,我也会准备像是木瓜、火龙果、香蕉、奇异果等富含酵素、纤维的水果当点心,同样能协助肠道蠕动,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第二项是「粉光蔘」饮品。 超过下班时间还要加班赶工,是许多上班族的真实日常。想减缓一整天累积的疲劳感,你可以用「粉光蔘」泡茶来喝。 相较于「高丽蔘」,粉光蔘的性质比较平和,中医常用来补气,生津止渴,对熬夜身体燥热的上班族来说,也会比「高丽蔘」更合适。 第三项是「玫瑰花茶」。 如果你已经忙到压力爆表、极度烦躁、胸闷头痛很「烦闷」,你还可以准备一些「玫瑰花茶」,无论是放在办公室或是家里都很不错喔! 一方面,你不必担心甜腻的饮料增加腹部负担;另一方面,「玫瑰花」有疏通肝气,舒缓精神压力的效果,喝起来气味芳香也会让心情变好许多。 以上就是我针对补水和补气的一些建议。 不过我还要额外提醒一件事情,上班族每天上班必备好几杯咖啡,有人可能是为了提神,也有人是已经习惯一定要喝咖啡才有开工「仪式感」。 适量喝咖啡来提振精神是没问题的,但你也该注意,咖啡和茶类富含咖啡因,虽然可以提神,却也会让身体水分流失喔! 真要喝的话,建议你可以和我一样,尽量在上午时段喝就好,并且加紧补充水分。让咖啡因作用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淡化,也不至于影响水分吸收以及晚上的睡眠状况。 有些人会在加班时喝咖啡提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咖啡的属性是偏「燥热」的。你想想,晚上熬夜已经让身体越来越燥,燥热的咖啡加上火气满点的身体,那就像项目出包延迟交货,老板已经很火,你赶紧跟老板说:「都是因为某某部门不配合,我们才会延迟交货…」这只会火上浇油,让状况越变越糟。 所以狂喝咖啡未必是好事喔! 总的来说,以一天的时间轴来看,你可以在早上喝点咖啡提神,中午过后喝蜂蜜水(亦可搭配水果帮助消化),下午疲倦时喝粉光蔘茶补补气,晚上下班喝点玫瑰花茶来舒缓压力。我经常也是这样做的喔! 正确补水与补气后,我们接着学习 2 个按摩方式! 上班族常有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眼部干涩痒。 上班整天都要盯着计算机或手机,一整天下来,眼睛难免吃不消。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其实,按摩眼睛周围的几个穴位就能有效舒缓不适喔! 真的很疲倦时,你可以试着闭目养神,利用五分钟按摩眼睛周围: 依序点按内眼角上方凹陷处的的晴明穴 ── 眉头下方凹陷处的攒竹穴 ── 眉毛中间的鱼腰(瞳孔正上方)── 眉尾凹陷处的丝竹空穴 ── 眼尾凹陷处的瞳子髎穴 ── 侧边的太阳穴 ── 瞳孔正下方眼眶骨凹陷处的承泣穴 ── 瞳孔正下方约一个大拇指宽的四白穴 可以用双手食指的指腹针对上面的穴位,每个位置按揉五到十下,最后,将手掌心摩擦热热的,再轻敷在眼睛上「收功」。当眼睛再张开时,就会恢复明亮清晰,有「重见光明」的感觉喔! 讲完了眼部按摩,接着,呼应文章一开始我的朋友提出的便秘问题,我也想提供另一个按摩建议。 久坐容易造成便秘或大腹便便,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可以尝试「按摩腹部通便法」。 首先,将双手重迭放置腹部下方,大概是肚脐外侧三指宽的位置,从腹部右下方开始,稍微用力压肚子以「顺时钟」方向转圈按摩30圈。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消除胀气,促进肠胃蠕动,提升排便效能,改善大腹便便的窘境。 延伸学习:再教你一个最简单的伸展纾压法! 以上,我们已经针对上班族常有的三个问题,以及便秘困扰做了说明,相信你已经学会一些可执行的做法了。 在我的专业「中医」这个领域中,我们非常强调透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来改善健康,达到所谓「上工治未病」的最高境界。换言之,你可以透过一些小小的调整,及早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文章最后,我也想提供一个非常简单、我也非常爱用的伸展纾压法给你参考。 上班难免疲倦又压力大,除了透过上述的保养方式来减缓不适,你也可以利用五分钟的肢体伸展,让身体的气流动的更顺畅些。 首先,试着把双手向上延伸,感觉像是要摸到天上的白云般,再来是往两侧伸展,同时将身体稍微往后压,向外延伸到感觉要摸到墙壁般;运用肢体伸展松开肩颈跟胸廓,让身体的气运行通畅舒缓疲倦感,还可以改善胸闷、气卡住的状态,让心情也能更加开阔! 以上 3 种饮品建议、2 种按摩方式和 1 种随时都能做的伸展方式,你都记住了吗?在家工作时,你也可以透过这篇文章的指引,正确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人的身体是很奇妙的,平时的松懈可能累积出将来的大问题,而学会用正确、简单的方式保养身体,长时间下来也能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如果你想向医生学习更多实用的保健方式,欢迎把握【VP011天天用得到的现代中医知识与养生指南】超早鸟优惠,用小投入杠杆一生受用的健康知识。 -- 本文转贴自:大人学 黄子玶(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3, 2024
海外工作难的不是工作,是生活!6 个方法从零开始建立「生活社交圈」!
对于我们这样以在线教学维生的老师们,到外县市、国外工作,成为数字游牧,技术上并不困难,只要准备好计算机,事业完全可以带着走。 难的都是工作之外的那些事,也就是生活管理。 几位跟我做过一对一教学事业 coaching 的老师,常常都把这件事挂在嘴巴上讲:「好希望今年就可以实践数字游牧、到国外去边生活边工作的梦想喔!」 我接着问了一下,这几位年轻的老师,单身无家累、不用帮家里还债、也没有养宠物、教学事业 100% 在在线进行、也已经存了一笔紧急预备金,根本就是买了机票就可以飞的状态,有点搞不懂他们是卡在哪里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 原来,他们是有点难想象,到了一个走出机场就没有认识任何一个人的生活环境,要如何建立人际社交圈。下了班要找谁吃饭?周末要跟谁出去玩?如果都还是只能跟台湾的朋友视讯聊天,这样出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这我有经验,相信我的经验可以帮到你。 2008 年,我一个人飞到世界的另一端「多米尼加」去工作,当时是经由国内单位外派过去做华语老师,定义上不算数位游牧,然而要面对的「从零开始建立生活社交圈」是跟现在每一位数字游牧工作者是一样的。 而且,当时 FB、五花八门的社群交友 APP 还不流行,出国前想要透过网络认识已经在多米尼加的台湾人、或像现在这样从脸书社团找到当地共同兴趣的朋友,都不如现在容易。 我搭了 30 小时的飞机,从台湾飞到洛杉矶、洛杉矶再到巴拿马、巴拿马转多米尼加,走出机场,已经头昏脑胀,只想洗个澡,大睡一整天。 隔天出门觅食,我才有「哇!我真的就要在这个全国都没人认识我的地方,生活两年了吗?」 第一天,很新鲜,逛超市很好玩、走进充满人情味的杂货店很好玩、学习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要怎么乘车很好玩。 第二天,买买当地小吃、学习如何跟当地人一样在自助餐便当店点菜、走路就能到海边散步,看梦幻的加勒比海,小事情都让人兴奋。 第三天,我开始发现自己下班后没有人可以聊天,想约个姊妹出去喝咖啡?没办法了!想找台湾的朋友视讯一下,时差日夜颠倒,也约不太到。 面对空荡荡的那个房间,一台笔电就是我跟台湾连结的管道,的确有那几个 moment ,我一直问自己「我真的能在这边过两年吗?」几个特别想找人聊天,却只能面对计算机发呆的时候,我也是好几次用眼泪度过。 我还记得我是小年夜那天飞出去的,台湾的朋友们都在跟家人过年,我一个人飞到一个远到不行的国家,因为外派单位联络的信息落差,到了当地才发现教学工作根本一个月之后才要开始,所以我急忙飞过去,虽然有薪水但没工作可做,没工作就没有跟人交流的机会,我到底是来干嘛的啊? 我不是唯一被这个单位外派的工作者,其实我还有一些台湾同事,只不过大家工作范围不同,并不会常有机会见面。 过了几个周末,我发现台湾同事们大多是这样过的:「到当地的中国餐馆吃饭、到某个人家里唱 KTV 、看台湾电影、打扑克牌…」。 等一下,如果我飞了大半个地球,却是把周末过得比台湾还台湾,那我不如回台湾工作就好了啊? 知道这个不是我出国工作的目的,我很有意识地和台湾同事们的社交圈维持一个距离,偶尔参加他们的活动,其他时间,我必须靠自己打造另一个生活圈。 以下是我用过的方法,多米尼加朋友都觉得,我只是住了两年,过得比他们还像多米尼加人,我自己也很满意那两年的人生体验,以下与你分享。 当年在多米尼加健身房上飞轮课(图/游皓云 提供) 一、参加当地机构的课程 我当时报名了 salsa 舞蹈课和法文课。 会选这两个,是因为这两个项目都是我在台湾原本就有在学的。 而且这样的课程,很快就能让我认识到有共同兴趣的当地人,下了课可以跟同学一起约练习跳舞,或者跟法文课同学约去喝个东西。 多米尼加是讲西班牙文的,你或许会问为什么不是上西班牙文课?原因有二。 第一,我的西班牙文当时已经算流利了,如果真的要上课,就要上专业等级的讨论课,我找了三五间语言学校,都没有找到适合的课。 第二,上西班牙文课,同学都会是其他外国人,因为当地人不必学西班牙文,这无法帮助我打造当地社交圈。 上法文课,同学就都是多米尼加人,他们对我这个不是多米尼加人的同学,也会很好奇,这样交朋友就快很多。 在多米尼加两年,我最要好的朋友,就是在舞蹈课和法文课认识的,到现在都还有联络,他们其中一位甚至还来台湾学了两个月的中文,我今年去欧洲,也还打算找他碰面,这种朋友都会是可以联络一辈子的好朋友。 二、报名健身房会员 我在台湾本来就有上健身房运动的习惯,要让国外工作的生活有一个秩序感,建立类似的 routine 很重要。 前半年我为了省钱,报了一个比较阳春小型的健身房,因为当地贫富差距颇大,在那间健身房会遇到的人,有点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族群。 后来我搬家,也就顺势换到了一间会员费比较高、但环境好非常多的健身房,大概就是台湾连锁健身房的这种质量,有氧课程也很多,去久了之后自然会常常遇到一些熟面孔,健身房里面还有咖啡店,渐渐就会多遇到很多可以聊天的对象。 三、在固定的店家出没交朋友 我在多米尼加的首都 Santo Domingo 工作,那个城市只有两间稍具规模的书店,大约就是台湾金石堂的大小,里面有间咖啡店,我常常去那边看书、备课、改作业。 抱着一堆中文书去那边工作,很容易引起注意,有一次,隔壁桌的几位先生,跟我聊了起来,很好奇地问我中文这个语言的逻辑。 没想到他们是一群当地媒体的记者,没事就约在那边喝咖啡,交换新闻信息。 于是我后来就更常到那间咖啡厅报到,只要他们是在闲聊,我就加入,听到的都是当地第一手信息,他们甚至后来也带我去一些当地人才会去的活动、餐厅,帮我开了很多眼界。 四、常主动跟你的工作伙伴分享兴趣 我见到人就讲我很爱看棒球,有棒球的信息拜托他们都告诉我。 很幸运地,有一个学生,就有一个好朋友是棒球记者,介绍给我认识。 那位记者也非常热心,知道我在台湾也做过棒球记者,邀请我去他主持的广播节目分享,还带着我进多米尼加职棒的记者会,后来自然我们也变成好朋友。 不必等别人问,你自己就可以一直把「自己需要什么信息」散播出去,大家都很忙,你要让别人有信息的时候,很容易想到你,顺手就愿意分享给你。 五、上网找兴趣培养类的社团 当年还没有脸书社团这样的管道,我是在 google 搜寻了半天+询问多米尼加朋友,才终于找到一两个类似台湾 mobile01 的论坛多米尼加版,在上面参加了一个单车团。 几个周日,我就会跟着这个团去骑脚踏车,他们当然认识一些我们这种外国人找不到的路线,我也可以边骑边跟他们练习西班牙文。 现在有脸书社团,要找这样的朋友太容易了,你甚至出发之前就可以去认识一些网友,一下飞机就有人可以约了。 六、对一切保持最大弹性 很多外来者会对当地有所抱怨,工作效率低、不求长进、交通便利度不如台湾、食物不好吃…。 说实在的,如果一个在台湾的外国人,开口闭口都是抱怨台湾,你会不会很想叫他滚出台湾? 那么我们到了国外,变成那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外国人的时候,又怎么能期待被当地人接受? 在多米尼加那两年,我交了很多朋友,做了很多在台湾根本不可能做的事。 包括天天吃那个看起来完全没有卖相的红豆饭便当、在街上、夜店一晚跟十几个陌生异性跳舞、走到那里都跟陌生人交谈、停电邻居约到街上喝酒我就马上冲、在健身房尝试每一种我在台湾根本不会上的课、失恋太难过跑去跟意大利阿嬷同事哭诉…。 既然到了国外生活,不管是现在很流行的数字游牧身份,或者单纯外派工作,我会建议就放掉在台湾的那些「应该」,全心投入去体验这个只有在当地、当时、当下可以体验到的人生版本。 不管那些体验是正面还是负面,它都会成为你成长过程的一部分,如果你跟我一样是老师,相信我,就是这些常理之外的人生经验,会让你未来的教学风格,长出独特的魅力,那会是你参加100次研习都学不到的隐形教学功力。 -- 本文转贴自:游皓云/台湾人的西班牙文老师/外国人的华语老师/云飞语言中心创办人(原文标题:海外工作难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生活管理)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