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16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想要数字游牧,却害怕入不敷出?学习「预算与财务管理」是你自由的第一步!

数字游牧(Digital Nomad)生活,即远端办公与旅行的融合,无疑是一种充满魅力的生活方式,但并没有想像中的浪漫。然而,有效的预算规划成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重要挑战。常有人问我,如果要过上 Digital Nomad 的生活,要花多少钱?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将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助你在数字游牧的路上更好进行预算规划。 事先存钱 虽然“事先存钱”这个建议看似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却常被忽视,特别是自由工作者型态的数字牧者,收入主要来自于接案,相对不稳定,甚至还有可能面临客户拖款的风险。有一种情况是,他们期望借由待收帐款来支付旅行费用,然而在旅行途中却因客户拖款而导致款项延迟进帐,进而引发现金流断裂的危机,旅游的品质和心情大打折扣。因此确保旅费充足再出发就很重要。透过准备充足的旅费,让自己在 Workation 中更加轻松。 掌握大项支出 旅行的主要支出通常为机票和住宿,因此,明确了解并预测这两项支出是数字游牧生活的预算规划首要之务。 如果你偏向于长期留在一个地方,或者你的 Workation 划得相对短暂,那么你可以提前订好住宿,这样住宿费用就可以相对准确。然而,如果你更喜欢边旅行边选择下一站,像我一样,那你就需要在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住宿费用范围。 例如,假设你为自己设定的住宿预算每晚不超过 80 美金。在房价较高的城市,你可能会超出这个预算。但是,当你到房价较低的地方,你就需要将之前的超支部分弥补回来。这样,你就能精准掌握大项支出,确保数位游牧生活的经济弹性。 利用全球数据估算生活费 许多人问我身为 Digital Nomad 怎么抓预算,其实我的方法论是用大数据去推算。 首先,我平时就有记帐的习惯,因此清楚自身日常开销的金额和架构。有了这些基础数据,我就能够参考全球物价水平比较网站(例如 Numbeo) 来做规划。这网站能比较你当前居住地和可能的目的地的物价,进一步到单一商品的价格比较。 例如,以 2023 年 Q3 台北和京都的物价为例进行比较,根据 Numbeo的数据,京都的外食普遍比台北贵,但购买食材的费用却较低,像是牛奶的价格甚至只有台北的一半。然而,京都的公共交通费却是台北的 1.5 倍。 利用 Numbeo 的数据做 Digital Nomad 生活费预算推估 Numbeo 可以细看到个品项的价格差异 透过这样的数据,你可以根据同样的天数(例如旅行两个月)你平时的生活消费模式,来推算在不同地方的生活费。此外,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物价变动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做好预算把控。 打造预算缓冲区 在对大额支出和推估的生活费作了初步加总后,再加上 10%-15% 作为缓冲金。无论我们的预算规划再精确,始终有些费用是无法完全预料的,特别是在旅途中遇到的紧急情况,例如电脑荧幕坏掉需要送修、或是买外接荧幕应急等等。这些状况往往需要即时的金钱来解决。 有了这个缓冲区,可以让你在遭遇突发状况时有更多弹性和安心,而不会打乱你原本的预算规划。此外,缓冲金也可以为你的旅行体验带来更大的自由度。例如,你可能会在旅程中被推荐新的景点,或是遇见一场错过会很可惜的活动。如果有了这份额外的预算,你就可以更自由去探索和享受这些旅行中的惊喜,而不必担心这会超出你的预算范围。 确保海外提款的便利性 出发前,确保你的银行卡可以海外提款。携带大量现金既不便又危险,因此拥有一张全球通行的银行卡更为方便。选择银行时,别忘了比较各家的海外取款费用与汇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旦确认可以海外提款,记得将提款卡设定为“国际使用”,以防银行误判为诈骗行为并封卡。 了解自己消费的优先顺序 清楚自己的消费优先顺序也是要素。或许对你来说,旅行就是要购物,或是可以探索新事物获得新体验,也可能是品尝美食或米其林摘星的大好机会。了解自己的消费优先顺序可以帮助你在预算规划时更加明确。比如,如果你是个饕客,那就预留更多预算在饮食上;如果你热衷于购物,那就将购物列为预算的主要部分。明确自己的消费优先顺序,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你的需求,同时也能在旅程中,实现最适合自己的 Digital Nomad 生活方式。 积极记帐以掌握消费动向 在数字游牧生活中,尤其是使用外币支付时,记帐显得格外重要。在消费的当下,我们虽然也是会换算汇率来衡量这笔消费是(相对)便宜还是贵,但长时间下来,金额的掌握可能因为汇率和繁忙而变模糊。 透过记帐,可以精确掌握每笔消费金额和整体金流。记帐习惯让你清楚自己的消费模式,有助于调整 Workation 中的花费,以及优化未来预算规划的能力,并察觉任何财务问题。在数位游牧生活中,记帐是有效管理预算、确保远端办公和旅行生活顺利进行的关键工具。 策略性使用信用卡 许多人在旅行时会选择携带大量现金,但我个人更建议策略性地利用信用卡。原因有几个: 首先,长时间旅行所需的费用不菲,随身带着如此大笔现金不仅不便,也较为不安全。一旦现金遗失,基本上就无法找回。 其次,信用卡消费都有详细纪录,如有消费争议时,这些纪录可以作为参考依据,退款程序也相对简便。我就曾经被店家超收费用,当下请店家查看他们的刷卡纪录,我也出示银行寄给我的即时消费明细作为证明,才顺利解决问题。 最后,虽然有些人会因为汇差而选择在出国前买外币,但如果能选择一张国外刷卡回馈高的信用卡,其实也能有效抵销一部分汇差,而且汇率变动情况往往难以预测,把外币先买起来也不一定更划算呢。 绝对不能省旅平险 绝对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旅行保险绝对不能省。尤其是当你身为 Digital Nomad,在国外边旅行边工作,旅行保险的保障更是不可或缺。在海外接受医疗服务的费用往往非常高昂,如果没有旅行保险,你可能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无论你打算在哪里进行远端办公或工作假期,一份完善的旅行保险都是你在外生活的重要保障。 旅行与工作两者兼具,虽然充满挑战,却也相当吸引人。能一边为生活增添色彩,一边不打断工作并保持收入,这就是数字游牧(Digital Nomad)生活的魅力所在。 2019 年的疫情加速了远程工作的发展,各国更为数字游牧者推出专属的签证。许多人向往这种工作方式,想要向数字游牧生活迈进,却不知从何开始。因此,我开始提供转职谘询服务,希望能协助想转职或成为远程工作者的朋友。以策略性的规划和有系统的方法,缩短你与理想生活的距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 Career Talk with Ivy页面 了解更多。 Digital Nomad 的实际生活充满独特性与挑战,妥善的预算规划是让旅程够顺利的关键。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要点,最重要的是,依照你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调整与规划,才能尽兴享受 Digital Nomad 生活的魅力。 延伸阅读: 你与远程工作的距离 如何Digital Nomad — 行李篇 如何Digital Nomad — 跨时区篇 -- 本文转贴自:Ivy is Out of Office(原文标题:如何 Digital Nomad — 预算与财务篇)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2, 2024

如何在峇里岛取得签证,边度假边工作?峇里岛数字游牧指南

峇里岛这个拥有美丽海滩、浓厚文化和宁静氛围的热门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的游客。随着远程工作的兴起,也有越来越多人希望能在这片天堂般的地方同时度假和工作。幸运的是,峇里岛提供了一些选项,让你可以在此度过美好时光,同时保持工作效率。 确认签证和法律要求 如果你计划在峇里岛工作,需要确保你的签证和法律要求是合法的。印度尼西亚有不同种类的签证,如果你计划在峇里岛工作,最好获得合适的签证。你还应该了解印度尼西亚有关远程工作的法律条款,以确保你的工作是合法的。 没人想成为违法签证持有者,所以让我们来解释一下你在印度尼西亚远程工作的几种签证选择: 请参考:2024 最新入境印度尼西亚峇里岛签证改版 FAQ 峇里岛是否有远程工作者签证? 印度尼西亚政府长时间以来一直在研究远程工作者签证的可行性,最终他们在 2022 年推出了「第二个家园」签证。 虽然「第二个家园」签证有效期为 5 年或 10 年,但严格的申办要求,使它对大多数远程工作者来说有点太遥远了。比方说,其中最夸张的条件是,你名下要拥有至少 20 亿印尼盾(约台币 400 万)的印度尼西亚银行账户作为资金证明,而且还不能动用。另外,这种签证也不允许你合法替印度尼西亚公司工作,或在当地提供商业服务。 适合投资者的「黄金签证」 在 2023/9/3 印度尼西亚政府推出的「黄金签证」计划,旨在吸引外资并刺激当地经济。这个计划要求最低投资额为 250 万美元,最短期限为 5 年。申请人可以获得 5 年至 10 年的居留权。个人申请者投资 250 万美元并开设公司将获得 5 年的居留权,而如果投资金额增至 500 万美元,居留期限将延长至 10 年。 以企业名义申请的要求最低投资金额为 2,500 万美元,董事及特派人员可以获得 5 年的居留权。如果企业将投资额加倍,则居留期限也将增至 10 年。 选择合适的住宿 解决了签证问题后,我们来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吧! 许多饭店、度假村和民宿提供了完善的设施,包括稳定的 Wi-Fi 连接、舒适的工作区域和安静的环境。你可以尽量确保你的住宿地点能够满足工作需求,同时提供放松和休闲的环境。 那么适合远程工作者的峇里岛最受欢迎的地区有哪些呢?以下是峇里岛最受欢迎的数字游牧地区: Ubud Canggu Seminyak Sanur 寻找共享办公空间 峇里岛有许多共享办公空间,这些共享空间为远程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工作环境。你可以租借办公桌或办公室、和其他工作者交流并分享灵感。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机会,让你认识其他在峇里岛工作的人。 以下是一些评价很高的选择: 1. Canggu 区 Dojo Bali:这个共享办公空间提供舒适的工作区、咖啡厅和室外游泳池。这边有稳定的网络和充满活力的游牧族群,你也可以附近找到各种合租选项。 Outpost Bali Coworking:它在 Canggu 和 Ubud 有三家分店。这家共享办公空间提供宽敞现代的环境,配有人体工学椅子、站立式办公桌、会议室和私人办公室。除此之外,还有咖啡厅、游泳池和屋顶露台。你可以参加各种活动、研讨会和与其他成员的社交机会。 Tropical Nomad:这个共享办公空间偏向热带风情,设有木制家具、植物和吊床。室内有着高速的网络、空调、免费咖啡和茶、小厨房;不仅如此,还有撞球桌、棋盘游戏和书籍供娱乐用途喔! Biliq Coworking Space:这个共享办公空间采用舒适时尚的设计,充满自然光和绿色植物。室内有快速的网络、Skype 会议间、储物柜和打印设备。更棒的是,这边还有个屋顶休息室,你可以在那里放松和社交。 2. Sanur 区 Kumpul Coworking Space:这个共享办公空间提供友好的合作氛围,配有快速的网络、舒适桌椅、会议室和活动空间。您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学习新技能又结交新朋友。 Livit Hub:这个共享办公空间提供舒适和创意的环境,除了拥有快速网络、人体工学家具、Skype 会议间、会议室和私人办公室,它还有个小厨房让游牧者做饭。另外,你还可以享有各种福利,如健身会员折扣、签证协助和保险方案等等。 确认网络连接 如果你喜欢自己在家里工作,可靠的网络连接至关重要。峇里岛的一些地区可能网络收讯不太好,因此,在选择住宿时要确保有稳定的 Wi-Fi 连接。关于这点,你可以事先跟饭店或民宿确认。 探索当地文化和娱乐 在工作之余,别忘了探索峇里岛的当地文化和娱乐活动!峇里岛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美食和自然景观,你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欣赏和体验。 峇里岛是一个绝佳的地方,可以同时享受度假和远程工作的乐趣。只要你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确保有稳定的网络质量,并在工作和休闲之间找到平衡,就能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创造出难以忘怀的独特体验。 实用生活技巧 安排好工作、住宿和签证之后,让我们谈谈实际的事情:如何打理日常生活? 1. 交通 租机车:在峇里岛租机车相对便宜且简单(不过切记「必须要有国际驾照」)。你肯定会在路上看到许多人不戴安全帽,但请千万别这么做,毕竟警察执法严格,而且峇里岛的道路可能很危险,戴上安全帽骑车会相对安全。 使用 Grab 和 Gojek 等叫车 App:这些 App 方便易用,可以叫车和摩托车出租,也可以叫外送。然而,因为有出租车公司的压力,所以某些岛上景点或偏远地区没有提供这些服务。 搭出租车:一些峇里岛的出租车司机会拒绝使用里程跳表,或跟你说里程表「坏掉了」,藉此口头喊价并提高价格。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使用 Blue Bird 的出租车是最可靠的。 2. 对外联络 建议你买一张当地的 SIM 卡,生活会更方便。Telkomsel 和 XL 是峇里岛最好的两家手机网络服务提供商。此外,花点钱使用 VPN 服务也是值得的,毕竟在印度尼西亚有些网站无法连接,透过 VPN 才可以越过印度尼西亚的网络审查。 3. 健康和安全 虽然峇里岛医疗设施还算 OK,但你仍该确保你在国外时有足够的旅行健康保险,让你在需要海外治疗的紧急情况下有所保障!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记下紧急事故的联系电话号码,和峇里岛信誉良好的医院电话。 4. 学习语言 尽管许多居住在峇里岛的印度尼西亚人很会说英语,但我们仍建议稍微学习一些印度尼西亚文,让你更容易和当地人交流。而且当地餐厅通常价格便宜又好吃。像我们自己在峇里岛,几乎都是说印度尼西亚文喔! 5. 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 在峇里岛的外国人因不尊重当地文化、不守当地法律而陷入麻烦的故事,我们听过太多了。身处别人的土地上,还是请尊重当地的文化法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峇里岛生活信息,也欢迎参考以下连结: YouTube 频道「J Indonesia」 峇里岛自由行究极旅行攻略 Facebook 社团「峇里岛/印尼吃喝玩乐」 -- 本文转贴自:峇里岛/印尼吃喝玩乐小编元元(原文标题:如何在峇里岛取得签证边度假边工作?峇里岛数位游牧指南)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5, 2024

上班族都该试试「网络写作」!我如何用部落格文章开启职涯新机会?实作方法与好处大公开

我在软件业工作,已经 8 年了,2 年前,当我在部落格上分享我的产品管理与项目管理心得时,没想到引起了前同事的关注。 「hihi~ 最近我们公司有一份特别的职缺叫做技术写手 (Technical Writer),你有兴趣来看看吗?」 我的 iPhone 上,跳出前同事的 Line 通知,他告诉我这份职缺需要了解懂软件技术,还必须拥有金融知识和写作能力。 「公司的技术团队最近刚扩编需要这个角色,但这个职位的需求能力太特殊很难找......刚好看到你的部落格发现你竟然都符合耶!」 这是一个完全超出我预期的机会,我接受了邀请,开始了一段新的职业旅程。从这个经历中,我亲身体会到在网络上写作的好处:打开新的机会之门,甚至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篇文章中,我想跟你分享持续在网络上写作可以获得的 6 个具体好处。自己泡杯咖啡,让我慢慢解释给你听吧 ☕ 写作好处 1. 让你彻底搞懂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当你能够一字一句写出对于某个主题的理解,代表你真懂了,有趣的是,看你文章的人也会觉得你很懂,但如果对自己写的内容不是很懂,怎么办? 不会怎样呀,上网 Google 赶快学就好了。写作,是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一项活动。在别人面前我们为了顾及面子,常常会不懂装懂。 你回忆一下,公司中是不是很多这种人?是不是都很想问「你真的知道你到底在讲什么吗?」为了不要让自己成为「不懂装懂」的人,我们必须在事前就把事情想清楚。 那该怎么顺呢?我的建议是:别在脑袋顺,而是边写文章边顺吧。认知心理学家 Steven Pink 曾经说过: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展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也是因为这个「难」,才让写作成为一件能帮助自己思考的活动。 写作好处 2. 你要写出来,别人才知道原来你会这个专业 你会但别人不知道,等于你不会。 中国创作者,粥左罗,在《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提到: 对职场上班族与专业工作者来说,「你有一项技能」跟「别人知道你有这一项技能」,差异很大。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那么们怎么应对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不难,就是用嘴巴告诉别人就好了嘛。但仔细想想,重复用嘴巴宣传自己的技能真的太累了。见 1 个人讲 1 次,见 100 人就要讲 100 次呀。 有没有不动嘴的方法呢?有啊,就是写文章。把自己的技能写出来,别人知道后有问题就会主动找上门。这些文章就是你的 「专属营销人员」,24 小时在网络上不断宣传你的专业。 写作好处 3. 你可以认识更多新朋友(而且都是很强的人) 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经营自己,不是「创作者」的专利。「创作」听起来是一个很艺术家的事情,只有艺术工作者、文字工作者才会「创作」,但这个名词根本不重要,你只要知道自己需要的就是去「产出某些成果」就好。 产出成果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用写的、用说的、用拍的,但是「用写的」绝对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当你持续地写作并在网络上发表成果,你可以建立一条「天线」,这条「天线」会 24 小时地向外发出电波,吸引有同样频率的人。 谁会是那些有同样频率的人呢?就是那些也喜欢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记录下来的人啊!这些人,比你想的还要多。 让我以自己工作的软件业为例,在软件业,经营自己的部落格(甚至是YouTube)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搜寻「iT 邦帮忙」,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技术文章,随便点开一篇,你可以看到许多人讨论某个技术问题,可能是某个前端框架的疑问、后端数据库的困难、甚至是软件产品/项目工作中的难题。有趣的是,这些文章的下面都会有前辈或是同侪留言讨论。 我曾经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就是从「iT 邦帮忙」上一路追踪我到电子报。类似的经验,其实你也可以拥有,只要开始写,这些和你素昧平生的网友就可能变成你的朋友。人嘛,看到有同兴趣的人总是想要亲近一下,写文章,可以让你认识更多新朋友。 写作好处 4. 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并学到一件新事情 我猜你现在正在想「好,我准备开始在网络上写作了!但是......我要写什么呀?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是有什么东西好写的?」 例如: 帮长官修公文,可以写吗? 帮同事改文件,可以写吗? 帮下属装软件,可以写吗? 这些事情看起来还真琐碎,要写哪一项还真不容易。 我分享一个做法给你,我喜欢在下班前 30 分钟的时候,问我自己这 4 个问题: 今天完成了什么事情 选一件让我有感觉、有启发的事情 我从过程中学习到什么事情 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 没错,挑一件写就好了,例如你可以这样写...... 今天完成了什么事情:帮长官改公文、帮同事修文件、帮下属装软件 选一件让我有感觉、有启发的事情:帮同事修文件 我从过程中学习到什么事情:原来他不知道公司文件是有模版可以套的,是不是团队没有分享内部信息的习惯呀? 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我会把模版分享给他,并告诉他先按照模版写。写完后我帮他 review,可以让他下次有能力自己写出这份文件。 最后 1 点特别重要,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学到一件新事情。 好处 5. 重复曝光你的强项,放大你的职业影响力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技能重复曝光,粥左罗用一个公式表达的很清楚: 写作 = 定位技能 + 重复曝光。 我们先找出自己能分享的技能(例如我是卡片盒笔记法),写成文章后就能重复曝光我能教「卡片盒笔记法」这个事实。 知道了这个观念,我们可以想象写作能替不同职业的人带来多少的可能性!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下面引述自 Nicolas Cole 的《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他列出不同职业的人可以如何利用写作放大自己的影响力: 演讲者:分享洞察与见解 企业家:建立自己的信任感,成为产业中的意见领袖 公司员工:宣传公司的业务或价值,以及自己的看法 投资者:分享知识与专业,吸引潜在新创老板请求投资 顾问:让公司看到自己的思想与专业,并雇用自己作为公司的顾问 不同的人+写作能力后,能放大的成果都是很有意思的。 好处 6. 从发表文章中收集数据,深入地理解你的文章可以帮助谁 当你开始「大量」的在社群平台上发表想法,你就会得到很多数据。你可能会问:得到数据可以干嘛呢? 根据 Lean Writing 的创办人 Nicolas Cole 和 Dickie Bush 的说法,好处主要有 3 个: 知道人们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重点是:免费不用找市调报告) 帮助自己找到适合的写作主题(然后集中火力在比较多人按赞的主题上) 从第一天开始建立自己与读者/粉丝的连结(而不是昙花一现) 用「数据」来验证你的写作想法,别用「你以为」来验证。 2022 年,我用自己当作实验品来验证这个观点,在 1 年内,我在社群媒体(Facebook) 和部落格(Medium)上写了超过 300 篇的文章,并且观察读者的浏览数据判断出自己可以专注经营的 3 大写作主题: 网络写作: 对象是「职场上班族」与「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写出自己的专业,拓展职涯可能性。 卡片盒笔记法: 对象是「白领知识工作者」,帮助他们纪录与管理自己的知识,并进行高频率的产出。 数字笔记软件 Obsidian: 对象是「白领知识工作者」,帮助他们使用数字笔记软件实作卡片盒笔记法,让知识可以被方便地复习与再利用。 不要去「猜测」我的写作对象是谁,而是直接写文章收集数据去「观察」。 只要你的脑中有想法,就立刻写出来并且分享吧! 在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职场上班族与专业人士将专业写出来的好处: 让你彻底搞懂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你要写出来,别人才知道原来你会这个专业 你可以认识更多新朋友(而且都是很强的人) 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并学到一件新事情 重复曝光你的强项,放大你的职业影响力 从发表文章中收集数据,深入地理解你的文章可以帮助谁 -- 本文转贴自:Chi(原文连结:我如何透过网络写作获得新的职涯机会?分享专业文章对职场上班族与专业人士的 6 大好处)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2, 2024

远程工作社交只有一个人怎么做?7 个方法让你再也不当边缘人

当我开始远程工作,大多时间都是一个人,不管是在家工作还是边旅行边工作,除非是讲电话或视频会议,不然几乎一整天都不会和真人讲到话,也因此远程工作社交成为我必须要好好关注的一件事情,不然我很容易耐不住寂寞 XD 。 随着远程工作愈来愈盛行,我也开始发现有愈来愈多人有这样的困扰,所以这篇文章我会来和你分享有哪些远程工作者可以进行社交的方法和平台,让你即使身边没有了同事,还是可以交到新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 远程工作社交的方法有哪些 1. 到 Co-working Space 工作 co-working space 中文是共同工作空间,通常会由某个公司或团体租下一栋大楼,然后把里面打造成适合工作的空间,有适合各种人数和需求的独立办公室,也有公开的公共空间,大部分都是需要付费的,不过有些也会有参观日让你「试工作」看看。 对我来说, co-working space 一直都是个很容易认识人的地方,你可以携带自己的名片,搞不好就有机会认识到很厉害的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合作机会,想知道你所在的地方有没有 co-working space ,可以 Google 「共同工作空间 + 你的所在地」,或是参考下面几个平台: WeWork :适合在美国的人或是四、五人的新创公司,月租不便宜,基本上都是 300 美金起跳。不过里面的设备豪华、应有尽有,根本可以当家住了! Workfrom :我最爱用的网站之一,可以选择「开很晚」、「不吵闹」之类的 feature ,也可以根据你的位置,在地图上侦测哪间咖啡厅或 workspace 离你最近。 Nomads list :除了有查询咖啡厅、workspace 的功能外,也有很棒的在线交友、聊天功能,以及入住新国家的 new arrival guideline 。 Meetup :你在上面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免费 & 付费活动,可以依照个人兴趣,分类不同活动,但是台湾目前使用的人并不多。 Eventbrite :类似 Meetup ,但付费居多,也有贩卖剧场、演唱会的门票,比起一群人一起相约社交,这个平台比较能找到工作坊、演讲、课程之类的活动。 2. 约人一起到咖啡厅工作 你可以上脸书搜寻到很多类似「台湾人在美国」、「台湾人在新加坡」、「在法国工作的台湾人」的社团,当你在边旅行边工作的时候想找人聊聊天,这些社团就是很好找到朋友的方式。 上去社团发个文,说明你现在在哪里?会待多久的时间?搞不好就会有人留言回复,你们两个就可以立刻约去咖啡厅一起聊天、一起工作,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做法,也因为双方都已经在在线主动联系过了,实际见面的时候就会比较不尴尬,交友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3. 主动和在咖啡厅工作的人闲聊 你也可以把它想成是一种搭讪,在美国,大家都很习惯跟陌生人说话,只要稍微闲聊几句,马上就可以知道彼此的工作、兴趣、住的地方等等,成功深交的机率也大幅提升,甚至之后再约出来一起郊游、一起工作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对于害羞的台湾人来说,虽然需要一点厚脸皮,但也绝对是个值得尝试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要怎么开头,可以先默默的观察对方在计算机上正在做什么事情,手上正拿着什么物品,或是简单观察周围的环境,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让你跟对方快速展开话题。 4. 在社团上交同工作性质的朋友 如果你比较想认识的是工作上的朋友,最好还是跟自己同样的工作性质的,就可以到「LinkedIn」、「Women Who Code Taipei」、「Graphic Designers of LA」、「Photographers in Berlin」,这些职场专门的社团去找工作同好。 这些社团已经帮你做过第一层过滤,只留下跟你的工作性质、职场领域相关的人,当你想要找到适合的合作对象、客户时,这些人都是你可以主动接触的对象,也因为领域、工作性质类似,沟通起来相信会比陌生人还要更容易,也更有针对性。 5. CouchSurfing CouchSurfing 直翻就是去外面旅行时,睡在别人家沙发的一个活动,好听一点的讲法可以说借住一宿,现在有愈来愈多平台在帮忙做屋主和旅行者的媒合,你只要在网上设定条件,都有机会找到适合借住到他家的当地居民,会登录在上面的人多半也喜欢认识新朋友。 除非你借住的那家屋主真的很忙,常常出门工作,不然你通常会有很多机会可以跟屋主聊天、吃饭,甚至是一起到附近的观光景点晃一晃,这时就容易建立出不错的感情,CouchSurfing 结束后也几乎都会保持联络,因为双方都有认真花时间在对方身上。 6. 住进青年旅社或背包客栈 当你去外面旅行,假设不做 CouchSurfing ,你就不免俗的会需要找地方住,这时便宜的青年旅社或背包客栈就是个好选择,在外旅行的人也不会只有你一个,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台湾人或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 这时只要像第三点一样,主动找人家闲聊,用周围的事物或是对方正在做的事情来开话题,就很有机会打开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如果你不是住这些地方,也应该会有 lobby 、交谊厅、餐桌或工作空间,也都有机会促进聊天,想认识朋友,就不要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了。 7. 参加线下讲座或工作坊 如果你想找的是喜欢学习的朋友,那来参加线下讲座绝对是最快的方法,要知道,现在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不再继续学习了,会在忙碌的工作与日常生活中特别拨时间来参加线下讲座或工作坊的人,相信都有一定的上进心。 如果是参加工作坊,甚至还有可能会有分组活动,这时跟陌生人之间就自动有了话题,透过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情,也可以让你们的关系瞬间加温喔! 在台湾的远程工作社交活动 刚刚我们讲了六种你可以尝试远程社交的方式,但大多都是适合用在美国,或是台湾以外的地方,假设你是一个只会待在台湾的远程工作者,我额外整理了三个台湾特别活跃,可以找到许多活动来社交的方式。 1. ACCUPASS 活动通是目前我所知道,在台湾十分知名的活动售票网站,上面的活动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付费的价格看活动规模而定,但依照我自己参加过的经验,也不乏很多免费、小额,但内容却十分丰富的优质活动,活动种类也是非常的多,台湾各地都有。 在 ACCUPASS 线下讲座和在线课程特别多,如果你是热爱学习的人,优先来这边找活动通常都不会失望,更新速度也挺快的,交友、学习一次涵盖。 ( 点此前往 ) 2. Facebook event 脸书上的活动数量也是不可小觑,你可以在这边找到各式各样的活动,只要设定好类别、地点、举办时间等条件,就能够立刻列出所有你可能可以参加的活动。 但 Facebook event 的缺点就是活动信息写得比较少,你需要额外点到官网或是举办者附上的相关连结才能更清楚更多的信息和报名方式,据我的观察, Facebook event 上面的志工活动比较多,如果你比较喜欢当志工的话可以优先参考。 ( 点此前往 ) 3. Remote Taiwan 远程工作 这是我目前看过全台湾最棒的远程工作者交流社团,上面时不时会有办相关讲座、彼此分享远程工作者的心得、或是远程工作的最新趋势,你可以在上面多跟大家多多互动,主动跟别人互相认识。 如同上面第四点所提到的,这边已经帮你筛过一轮了,要找到同样对远程工作有共鸣的人一起交流应该不难,剩下的就看你怎么聊啰~ (点此前往 ) 远程工作社交,你有一部份的责任 我现在最主要的方式还是去咖啡厅工作,我在咖啡厅遇见过很多人,有些聊得非常开心,却再也没有见过下一次面;也有遇过只见了几分钟,马上留下电话,后来用讯息聊天却意外合拍的人,我认为能不能变成朋友,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天时地利我们无法掌握,但人和我认为我们起码可以掌握一半的责任,也就是我们要主动去连结别人,剩下的一半我们也不能控制,就看对方接不接球,重点是在社交的时候就放轻松,不需要带有太多目的,以「了解对方」为主要聊天的方向。 我相信人类的快乐和健康的社交绝对是成正比的,适度地与其他人交流,会有助于你的身心健康,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未来到哪都可以被照应,这也是一边旅行一边工作最棒的事情之一,希望今天的分享有帮助到你。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连结)

December 5, 2023

瞄准高科技人才!2024 加拿大拟推数位游牧签证

想到四季分明的加拿大去体验数位游牧的生活吗?根据加拿大政府的最新消息,这样的梦想,或许有机会在 2024 就实现! 根据加拿大政府的最新说法,该国预计在 2024 年,正式推出数字游牧签证计划,邀请全球的数字游牧者,尤其是从事科技业的人才,到加拿大落脚生活。 此前,数位游牧者想要到加拿大生活,大多只能靠旅游签证入境,每次最多也只能待 6 个月。但在数位游牧签证上路后,持有者最长将能在加拿大待上 3 年之久。 就现有消息来看,有心申请这张签证的人,除了基本数据,可能还需要准备保险证明、财务证明,以及共同入境的家庭成员名单,以便向加拿大政府提出申请。 瞄准高科技人才!先体验,再定居 加拿大移民部的部长弗雷泽(Sean Fraser)指出,加拿大政府希望这项计划,可以吸引到科技业人才的青睐,解决当地科技业面临的人力短缺问题。 为了吸引这些人才最后定居于加拿大,有消息指出,政府在规划数字游牧签证计划之外,也一并规划了申请永久居留权的配套措施,希望这些科技业人才,最终可以选择定居下来。 弗雷泽(Sean Fraser)在受访时也说:「对有心想试试看在加拿大生活的人来说,我们的数字游牧签证计划将是绝佳的机会。要是在签证到期后他们想留下来,我们也敞开双臂欢迎他们。」 政府态度开放,但人才愿意来吗? 不过,纵使加拿大政府态度开放,但加拿大所拥有的软、硬件条件,是否又足以吸引数字游牧者来此定居呢? 事实上,在许多数字游牧者的心目中,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商机蓬勃都市的加拿大,一直是理想的目的地之一。 2022 年,英国的一份报告也在综合评比了 85 个国家的网速、居住成本、远距工作职缺等因素后,将加拿大评选为全球最适合数字游牧者定居的国家。 收拾行李先等等 然而,如果你已经开始计划起你的加拿大之旅,或许得先缓一缓脚步。因为目前加拿大政府披露的计划细节有限,部分已披露的信息,也在社群中引起了些许疑虑。 其中一个疑虑是,加拿大政府优先锁定高科技人才的做法,最终可能会大幅局限通过申请的人数。毕竟数字游牧者并非全由科技人组成,以营销、自媒体和在线家教为业的人,也不在少数。 此外,就算高科技人才愿意将加拿大列入目的地清单中,薪资上的差距,可能也会让这些人最后选择前往美国,而非加拿大。求职网站 Randstad Canada 的数据显示,加拿大科技人才的平均年收入,大约落在 7 万 4 千美元(折合台币约 230 万元)左右;但若是在纽约、旧金山等美国一线都市,这些人的平均年收可以高达 13 万美元(折合台币约 404 万元),显示薪资上的差距确实存在。 另外,适用于数字游牧者的课税、社会福利机制,也都是需要等待加拿大政府公布更多细节的部份。 数位游牧签证上路 ≠ 马上就能出发 在人资系统供货商 Deel 服务的总监萨瑟琳(Masha Sutherlin)也提醒,未来即使加拿大数字游牧签证计划正式上路,数字游牧者也不该期待马上就能出发。 「一个国家公布了给数字游牧者的签证计划,并不代表政府有办法即时处理所有申请。」萨瑟琳指出:「这是非常新颖的签证类型,很多国家都低估了处理大量申请需要耗费的资源。」 萨瑟琳也补充,有的国家像是阿联酋,有能力在几周内就回复申请结果;但也有些国家如葡萄牙,审核时间较长,「可能届于 3 个月至 1 年不等」。 保持耐心,把握时间思考自身需求 加拿大政府表示,它们将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揭露更多细节。而现在除了等待,萨瑟琳也建议有意前往加拿大的数字游牧者保持耐心,并且把握时间好好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形态到底是什么。 「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像加拿大,不只提出数字游牧签证计划,还附带有完整的规划,帮助有心留下来的人取得永久居留权。」 参考資料 A Guide to Canada’s Digital Nomad Visa Canada just launched a new digital nomad program—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Canada’s digital nomad program could attract tech talent – but would they settle down? -- 责任编辑/Samuel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29, 2024

接案、自由工作者「劳健保」全攻略!如何保劳健保?职业工会加保、国民年金哪个好?

想要了解自雇者劳健保的处理,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劳健保? 劳保:全名为「劳工保险」,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给予所有受雇者的一项保障。 健保:全名为「全民健康保险」,一种强制性保险的福利政策,给予所有国民的一项健康保障。 在法律上,只要你是中华民国的国民,就得强制性纳保全民健康保险;而若你是受雇者,那你的雇主也必须依法为你加保。 健保的部分没什么大问题,但问题来了,大多自由工作者并没有雇主,为何还要替自己加保劳工保险? 因为你无法预测你自己在工作时会不会遭受意外,若是不幸遭受意外,劳保能够为你负担部分费用。 另外,若有保劳保,当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也能领到一笔月退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退休金」。 所以说到底,保劳健保的其实就是替自己买个保障,让国家能够在需要时照顾自己。 一、自由工作者保劳健保的 4 个方式 1. 请公司替自己加保 第一种方式就是找到一家公司,让你以员工的名义加保,这样子的好处就是你每个月能少负担一些劳健保费用。 目前 (113年) 的劳健保负担制度是这样: 如果能够找到公司替自己加保,理论上来说负担的金额会比较少。 但事实上,你不属于该家公司的员工,你并没有替这间公司工作,所以就算愿意帮你保的公司,也都还是会请你负担单位的那笔费用。 也就是说到底,你只是省去后面会提到的职业工会会费,在保费的部分还是得自己负担,而且还可能会有人情债 (因为一般都是会找亲友的公司)。 2. 自行成立投保单位 第二种方式就是自己成立投保单位,也就是自己成立公司。 目前台湾的法定规定,五人以下的单位并不强制要设立投保单位,但是只要超过五人就得强制成立,因为国家要你保障你底下的雇员。 但这种方式对于总是单枪匹马工作的自由工作者而言比较难,因为公司不管是在成立,还是未来的维护上都需要资金,且相对复杂,会多出不少业务。 3. 加入职业工会加保 首先,先了解一下何谓「工会」? 依据《工会法》第 6 条,台湾的工会组织分为: 企业工会:同一工作地点或同一雇主的劳工组成的工会。 产业工会:同一地区,从事同个产业的劳工组成的工会。 职业工会:同一地区,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工组称的工会。 而在职业工会的业务部份,其中一项就是会员的劳健保业务。 所以许多的自由工作者就会利用这种方式,加入与自己工作性质相符的工会,并由工会方加保劳健保。 不过要注意的是,因为职业工会与你并无任何主雇关系,所以不会像公司一样替你负担部分费用,可参考下表: 【补充】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职业工会加保劳健保,依法你必须符合以下资格: 经常于 3 个月内受雇于 2 个以上非劳保强制投保单位的劳工,如:从事两份以上清洁工作者、接两份以上家教的人。 独立从事劳动或技艺工作,获致报酬,且未雇用有酬人员帮同工作的劳工,如:市场摊贩、自媒体经营者。 【再补充】 若是利用一般公司行号投保,会提拨 6% 的劳退,但投保工会的话则没有劳退的保障。 至于若是不懂劳退是什么,可以先参考市场先生写的文章:劳退和劳保差在哪? 4. 不保劳保,选择缴国民年金 一样先解释一下国民年金的意思: 国民年金是一种为了「安定」社会,而存在的社会性国家保险 (避免没钱可用的人造成社会动乱)。 所以年满 25 岁、未满 65 岁,在国内设有户籍,且没有参加劳保、农保、公教保、军保的国民,就会成为国民年金的纳保对象。 而部分在家工作的 Soho 族,若不主动保劳保,就需要缴交国民年金。但因为国民年金属于「半强制」性,所以每年还是有高达 100 多万人未缴交国民年金。 接着说回来,因为劳保跟国民年金都是能够在遇到重大事故获得理赔,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有给付,所以有部分人就不会特地去保劳保,改缴国民年金,健保则挂在区公所。 这样子究竟好不好呢?其实真的就是见仁见智,等等我会深入探讨及分析两者差异,继续看下去吧! 二、选择用职业工会加保,该怎么挑选工会? 要注意的三件事 1. 工会与工作的相关性 首先,最重要的一定要是要找与自己工作有相关的职业工会,不然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格不符合,在理赔上就无法得到给付,甚至连年资都无法计算。(可参考相关新闻) 另外,我也会建议找离家近一点的工会,毕竟法定的职业工会本身就是:「【同一地区】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工组称的工会。」 2. 工会背景与运作状况 再来,工会的背景也非常重要,建议在加入工会前,要先去将此工会的背景了解清楚,包含成立时间的长短、有没有得过什么认证 … 之类的。 另外,也可以上网爬文或询问里面的会员,该工会的运作状况如何,有没有积欠保费及滞纳金,对于会员业务的处理态度 … 等等的。 3. 工会提供的会员福利 最后这点见仁见智,因为职业工会的工作不只有替会员加保劳健保,还会有其他的业务或活动。 可以稍微去了解一下,看看工会的福利如何,会不会常常办聚会、有没有奖金回馈 … 等等。 当然,如果你不在意这些的话也是能忽略没关系。 三、推荐的职业工会 以下推荐几个我当初在寻找时有研究过,觉得不错的工会,有需要的人可以参考一下。(不过北部的居多 XD) 或是可以上劳动部官网查看全台工会清册,看看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工会。 我最后是加入《网络自媒体从业人员职业工会》,有三点原因: 会员的条件比较符合我的工作性质。 超方便又超赞的客服,有问题用 LINE 询问,三分钟内就能得到回复 (屡试不爽)。 有别的工会没有的推荐制度,推荐会员加入能够得到会费补助。 (PS.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并且有打算加入该工会,希望能在推荐人的部分打上 Dean 或 T-0189,让我得到一些补助) 四、劳保 VS 国民年金怎么选? 1. 两者比较 2. 为什么建议保劳保 以下是针对还未保劳保的自由工作者,在选择劳保与国保 (国民年金) 的一些观点。 若你属于公司的雇员,则需要强制纳保,也不会有两者选择的问题。 给付金额较高 劳保会依照你投保的金额不同,而有所谓的「级距」。也就是说: 劳保:给付额度会依照级距的不同而有所提高,缴越多领越多。 国保:因为投保的金额为单一费率,所以在给付上会是固定的。 所以说,在一般的条件下,劳保的给付金额是会高于国保的。 【补充】 以上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解释,没举例试算是怕公式与数字一多,有些人会有看没有懂。 如果你想要亲自试算,可以上劳动部劳工保险局,参考官方的公式来计算比较。 社会评价问题 另外会建议能保劳保就尽量加保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可能会有社会评价的问题。 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有以下: 由你缴交国民年金的年资,能大致了解你待业的时间。 可能会对于你这个人先有「不积极」等负面刻板印象。 有时候可能会被一些公司列入企业征才时的筛选标准。… 等 以上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太刻板、怎么可能发生,但事实上,这样子的状况的确在社会上层出不穷。 还是要看你自己怎么去思考,我自己是觉得除非你真的连缴交基本的保费都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不然真心建议能加保劳保就赶紧加保吧! 五、劳健保常见 Q&A Q1:如何加入职业工会投保? 投保的部份工会方会帮你处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工会加入。 而加入的方式每个工会都不同,有的可以在线申请,有的则一定要你人亲自到现场。 不过整体过程大概如下: 先填写基本数据 (包含证件) 选择投保的薪资与开始加保日 专员会替你解说相关的法规及制度 了解需缴纳的费用 (不清楚的部分要立即询问) 缴纳费用并出示证明 工会确认收到款项后就会替你加保 Q2:刚开始先投保多少薪资? 对于自由工作者来说,可能每个月的收入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对于要投保多少薪资会有疑问。 可以以年收下去取一个平均数,总之不要与实际收入相去太远即可,个人会建议往高一点设。 因为如果设太低,劳保局进行查核时查到,就会有相关的罚则;而若设高一点虽然保费会增加,但未来得到的给付也会比较高。(会取你缴交额度中最高的 60 个月平均值下去计算) Q3:原先缴国保可转劳保吗? 如果原本有在缴国民年金,想要转保劳保,当然是没问题。 两者的年资会分开计算,而未来在领取年金的部分则可以个别领。 劳保的老年给付需要满 15 年的年资,但是国民年金的年资可纳入计算。 国保的老年年金没有年资的限制,可以与劳保同时领,但是计费的方式会不一样。(相关案例) 六、结论 对于自由工作者保劳健保,我只有一个结论,就是:「如果你确定要保劳保的话,就不要拖,赶快加保开始累计年资。」 而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都是对于普通人,若你的身分比较特殊 (身障、低收 … 等),则需要另外去查询相关数据! -- 本文转贴自:DR.DEAN 处方笺(原文标题:自由工作者如何保劳健保?一人公司的你需要了解的细节)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3, 2024

【时间管理】从学会怎么玩开始!「高强度休闲」帮助恢复高强度工作动力

时间管理,从学会怎么玩,怎么休息开始。 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不会是一直逼迫自己,不会是一直用更多时间补救工作。而是带着充饱电的精神动力去完成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时间管理不只看到执行面的管理,更要看到恢复面的管理。 当工作非常忙碌,面对的项目难度很高。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休息、休闲、放假时间,远远不够恢复那些困难工作所需要的动力。觉得工作与休闲的时间无法平衡。 于是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工作越忙,休闲的时候,越无法充分休闲,可是无法充分休闲的情况下,就需要更多休闲时间,而且下一次回到工作中,动力、意志力又比上次减少,于是困难的工作更加觉得困难。 这个恶性循环,导致我们可能一直在逼迫自己,或可能一直在逃避,或是在这两种既无法充份工作,也无法充分休闲的情况下摆荡。 而关键的解决方法之一,就在于提高休闲的强度。 所谓的强度,不一定是时间的多寡,而是休闲的时候,有没有进入专注、投入、充分自我实现的「深戏模式」。 面对愈困难的工作,高强度「深戏」,愈可以帮助我们在休息、放假时找回真正的动力。 深戏(deep play),指得是专注投入某种既具有挑战,但又快乐充满的游戏状态。 「普通休闲」 只能转移注意力,但没有任何问题被解决,没有获得充分成就感,没有学会新的技能、想法。所以常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获得满足感,甚至除了当下的转移注意,事后有可能永远不会感到「被恢复」。 但「深戏」的状态,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感受到相对更强的恢复力,让我们更快带着新的技能、知识与意志,重返战场。 就像你可能看过身边那些最有成就的朋友,工作上常常挑战许多困难的项目,而在休闲时却也喜欢挑战像是登山、潜水、马拉松这些相对考验体能、技能的活动。并且常常看到他们会在高强度工作、高强度休闲之间快速切换,不会有「好想放更多假」这类的感叹。 专注去挑战可以获得某种自我升级的活动,也就是深戏,确实可以有这样的效果。 不过,「深戏」的状态,或许不一定要在被认为困难、特殊的休闲上才能获得,例如登山、马拉松,当然,或许这些挑战效果更好,但我们也可以在一般的休闲中,练习进入深戏的状态,而获得部分深戏的效果,也就是「更有强度的恢复力」。 有时候当我认真挑选了一款有难度、有深度的电玩游戏,并且在短时间完全投入到游戏时,我会感受到深戏的效果。我会因为游戏世界的精密与启示,而感受到完全的专注投入。我会因为游戏的难度,感受到不断挑战,但因为是游戏而没有压力的放松。然后,我会在这一到两个小时的过程中,很充分的让脑袋做了一轮切换,刺激出新的想法与动力,回去面对有难度且有压力的工作挑战。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热衷于研究做料理,我会去对每一道料理做深入的研究,尝试各种可能方法,做了大量的笔记,里面有大量失败的实验,但因为是料理,所以都能快乐以对,并且在获得某种发现与成功时,感受到更大的喜悦。然后,我发现自己也因此更能带着勇于学习、尝试,并且面对失败的心情,回到那些困难的工作上继续努力。 而这几年来,我的兴趣:「写作」,更延伸到教学,成为我的一个重要副业。但我依然将写作这件事情当作休闲乐趣来经营,让我在其中也能彻底享受深戏带来的恢复,而非消耗。并且也确实能享受到充分的玩,玩出成果,也能带来额外巨大的成就感。 在最近一年中,我开始养成的「跑步」兴趣,更让我体验到,有强度的休闲,提供更有强度恢复的效果。因为这样的休闲强度提升,面对更有强度的问题解决,同时也在身体、心理、知识上更快带来自我的升级。回过头来,这样的自我更新,也会展现在工作上的精力、态度与情绪上。 于是根据这样的经验,我认为任何人都可以试试看利用高强度休闲,来恢复高强度工作动力。而且高强度休闲不一定只能是无法一蹴可几的登山、潜水等活动。如果能符合下面四个条件的其中几个,都能提升休闲强度,进入深戏模式。 1. 能够进入专注心流:这项活动能够引人入胜,带领我进入心流状态,不会像是走马看花一样分心。于是我可以真正从原本的某些焦虑、烦恼、压力状态抽离,感受到进入一个专注、自主的状态。所以,深戏不一定是剧烈活动,像是冥想也会有深戏效果。 2. 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这个休闲是有难度的,有问题需要解决,有关卡需要突破。所以我必须练习、尝试、思考,才能完成。然而关键不同是,没有外加非解决不可的压力,或是失败的外在指责。所以我可以单纯享受解题乐趣,体验失败与再次挑战的过程,从而锻炼自己的心态。有些好的电玩游戏,就可以有这样的效果。 3. 学会可以应用的新事物:这件事情是有知识性的,或是一种技能,于是当我完成它后,这个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延伸到其他事情上。例如一个深入的书籍阅读与心得产出,就能获得类似效果。 4. 了解提升自己的方法:工作、休闲,都是人生。但在有强度的休闲时,我们和工作时一样挑战难题、克服难关、享受成果。只是这时候我们只跟自己赛跑,透过这样更放松的方式,去认识自己身体、心理的弱点,尝试去锻炼与提升。例如逐渐增进强度的运动,就可以达到深戏的效果。 好的游戏,就是对困难工作与人生的模拟。不是说要玩有什么大道理的游戏,但是一个挑战、过关、获得成果与策略规划的过程,如果够深刻,那么也是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人生需要的态度与方法。而这样的深戏过程,正是我们在休闲时需要的。 如果工作很忙、很乱、很焦虑,除了还是要想办法找出休息、休闲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设法增加玩的「强度」,找到可以达到深戏效果的休闲,帮助自己恢复高强度的工作动力: 「能够进入专注心流」 「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学会可以应用的新事物」 「了解提升自己的方法」 -- 本文转贴自:计算机玩物(原文标题:工作愈忙愈要懂得深戏,高强度休闲帮助恢复高强度工作动力)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23, 2024

接案合作该采「项目制」还是「包月制」?教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接案方式!

迈入全职接案的第二、三个月, 体会到要认清自己的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接案方式, 以文字工作者来说,我喜欢项目制的交稿方式, 现在流行的包月制,则让我备感压力, 这篇文章我会分享两者的优缺点, 希望能让你的接案生活,更符合自己的期待。 与多数接案新手比较不一样的是, 虽然迈入全职接案还没多久, 但我比较不担心案源, 还在有方向地开发想要的案源当中, 细节可以看上篇文章: 接案新手|2 月生活:如何找案源?请跟前公司维持好关系 而我也是在实际进入接案工作之后, 才深深感受到, 案子的属性真的要挑适合自己的, 要不然生活很痛苦。 我自己观念是, 既然已经选择自己想要的自由工作方式, 就不应该本末倒置, 为了生计而不挑案子地什么都接, 不但会累死自己,这样的生活也不是自己当初想要的。 这部分可以看之前的文章里的心法2: 自由接案|该不该接这个案子?给全职接案新手的 3 个心法 接下来就进入正题… 专案制 vs. 包月制 差别? 以文字工作者来说, 接案的合作方式主要分为项目制和包月制, 「项目制」会事先谈好要执行的内容、交稿时间, 过程中有时候会需要开会,或透过 E-mail 或 Line 沟通与联系。 项目的时间期程可长可短,就端看专案的大或小, 目前我手上的高雄画刊撰稿,我就视为项目式的合作方式, 每个月采访、撰写几篇稿,在交稿时间之前完成就可以。 另外一个旅游网站企划的案子, 对我这个接案新手来说,算是中型项目, 期程比较长,可能是好几个月,工作进度会比较松, 此项目的重点是,不求快、但要做得好! 「包月制」在文字工作上, 通常会是「社群文案」的合作, 一开始谈定整个月支付的待遇, 工作内容谈好,一个月大约需撰写多少文案数量, 可能会视实际状况增加或减少(但通常是增加)。 我认为,包月制的服务, 有种在特定时间内,帮案主服务到好的概念, 价格上也会让业者觉得享受到「优惠」, 但对接案者来说有好有坏, 详细的优缺点接下来再说。 专案制 vs. 包月制 优缺点? ❖ 专案制的优缺点: 通常项目制谈价,比较能谈到接案者的理想价, 这概念就像,业主单买一个东西一定比较贵一些, 包月制就像一次买比较多东西,所以享有优惠, 现在许多接案者也会藉由提供包月制这样的优惠, 来吸引业主、藉此拥有案源。 专案有个特性是-并非常态性, 以常见的公部门的标案计划来说, 外包的有可能是刊物或活动,活动也许一年办一次, 但也得看每年公部门是否有编列这预算。 也就是,若手上这个项目结束, 不知道接下来是否还有合作机会, 就算有下次合作机会,也可能是明年了XD 再者,若这次得标厂商明年没有得标, 那这个合作机会可能就没了……(当然也可能算是多一个人脉) 又或者,若你这次交付的作品对方没有非常满意, 下次对方也不见得会再找你合作。 以上就是自由接案者,常会遇到的「不确定性」, 社会上就是这么现实,没有什么是非你不可, 你要怎么保证下次对方还是会找你合作? 让自己能力变强,服务态度无法挑剔, 打造自己无可取代的地位,就是你留住业主的重要方法! 撇开以上比较复杂的不确定性, 项目的时间期程,小项目时间短、大项目时间长, 若小项目结束了,又得马上找下一个案子, 而大项目时间长,虽然金额照理来说也会比较高, 但对于急需生活费的接案者,可能就需要勒紧裤带过生活, 直到这笔钱真的汇入你的账户。 所以先存好紧急预备金,是很重要的! 这观念在这篇文章说谈到: 自由接案|该不该接这个案子?给全职接案新手的 3 个心法 ❖ 包月制的优缺点: 就像前面说的, 包月制的报价可能会需要给业主「优惠」, 比较会出现在「社群文案」上, 当你成为「社群小编」, 这个月你就要把业主服务到好! 即使当初谈好说社群文案是多少篇, 但过程中,很可能因为突发事情或跟风话题等原因, 最后可能会帮业主多写几篇社群文案, 这些也都只能自己认了。 就我目前了解(也可能我了解不够多), 极少数业主能够以每篇社群贴文多少钱来计价, 「社群文案」的变动性比较大, 若以篇计价对业主来说比较不划算。 而且由于工作时间是以月来计算, 因此工作内容许多细项,并不会订定明确时间, 以至于常常需要与案主Line联系, 沟通成本比较大。 但凡事都有一体两面, 包月制的优点能补足项目制的缺点, 外包社群文案通常是「长期合作」, 业主不是广告代理商、要不然就是品牌端, 一般来说,经营社群是长期的事情, 不太可能找人经营个几个月就没了。 (除非是你的服务对方不满意, 或者品牌端不想再出这方面预算,要收回来自己经营) 这些民间公司在找外包合作, 比较偏向固定的合作对象, 若跟谁合作好,通常比较不会变动, 因为对他们来说,要找到适合的接案者, 需要花很多时间,这些也是成本。 包月制的长期合作特性, 也让接案者比较能有稳定的感觉, 那种「每个月都有钱入账的感觉…」 这就是上班族的感觉啊XDDD 我的抉择-个性&接案方式 透过理性分析,接案者的理想接案组合,就是项目制+包月制,看比例如何拿捏,大项目可让你有更多发挥空间,累积作品深度和质感,包月制的社群文案可让你每月有一些固定收入(虽然收入不多),这确实是个-兼顾梦想与面包的接案生活。 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 又加上这是我前公司给我的机会, 因此就算知道自知可能不太适合包月制, 但仍决定试试看,不想随便就放弃这机会。 实际执行一个月之后, 一开始觉得文案量有点多,到后来虽比较适应, 但仍排斥「常常需要注意Line讯息」,且有时需处理临时交办事项。 这样的工作方式, 让我想起以前当记者时,随时待命的工作模式, 以前的我或许可以接受, 但现在的我,已经不想再过那种紧绷生活, 夜深人静时总会想着:「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吗?」 最后我决定断舍离这个接案工作,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 接下来五、六月预计会参与培训课程, 更无暇顾及这份包月制的社群文案。 虽然少了一份每月都能有收入的机会, 但我更开心能拿回我的生活主导权, 经过这次经验, 我认清了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与想法, 项目制将是未来我的接案首选, 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工作, 只要在交稿时间交稿就 OK 了。 PS.但或许未来有遇到好的包月制机会,我也不排除啦XD -- 本文转贴自: Weien 微恩好感生活 (原文标题:接案新手|3、4月生活:专案制还是包月制?找到适合自己的接案方式)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30, 2024

《普通人的海外求职指南》选摘:出国工作没你想的那么好!海外求职前,3 个问题帮自己做事前检核

出国工作就像离家独立。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长期离家时的回忆吗?有的人是到外县市读大学、有的人是当兵到了很远的营区、有的人则是出国当交换学生。那是一种混杂着自由、探险和一点刺激感的悸动,有时候「离开」就是目的本身。 出社会一阵子之后,很多人心中又会再次漾起这种离开的渴望,只是这时候的限制条件更多了,你可能有了稳定的工作,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脱离现在的舒适圈;你可能有了生活的责任,不确定家人能不能承担失去来自你的经济来源;你可能已经有了明确的升迁道路,不太确定离开之后是不是真的更好。 嘉玲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年轻的时候就有出国工作的梦,除了薪水,她更在意的是国际经验。 毕业之后加入一间台商公司,说不羡慕同期直接加入外商的朋友是骗人的,她想象的画面里,朋友们已经比她早一步拥有这些国际经验,可以说是半只脚站在海外工作了。 三五年之后,她也出国旅行和出差过几趟,这才开始感觉到自己所追求的国际经验更多的是关于职涯发展:她希望自己能领导一个跨国团队,并且和多元背景的人有共事经验,在职涯上取得更大的舞台。 某一次同学聚会的场合,她才知道在外商工作的同学一直很羡慕嘉玲已经能够主导项目、在东南亚社群建立起业界的声誉,而同学除了偶尔和国外上司用英文汇报,大部分工作上的同事和对口的厂商,其实都还是相似背景的本国人。 若纯论薪水,嘉玲的税后薪资已经足够在台北过上相当有余裕的生活,虽然嘉玲仍留在台湾,可是她的视野从不只局限于台湾。 士豪则是另一个例子。在美国工作了五年之后,他在 2021 年选择回到台湾。 美国的薪水仍然比台湾新工作高,但是在疫情之际,他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定期返台与家人相聚,长期独自一人在异乡远距办公一年,他重新问自己:在这个人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第二波疫情再起之后,答案变得越来越明确—他是个需要常常和家人相处、和朋友闲聊的人。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某一场对话,他接受朋友的建议,开始进行心理咨商,才知道自己心理已经开始出现状况了,问题在于从一开始他对海外工作的向往其实也是能够交到不同背景的朋友,但是这五年来,他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因为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缘故,仍然非常局限,朋友都是华人不说,实际上认识的人,连职业和产业都一模一样。 于是士豪决定返台,而他在台湾工作的这一年,几乎是他开始工作以来最快乐的一年。 出国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取舍。 你得思考的不只是离开的优点,还有更多离开的缺点,当你能够坚定地回答「为什么想要出国工作」这个问题时,才真正开始走上「出国工作」这条路。 这条路有时充满欢笑,有时异常孤独,你不必头也不回地离开,但不管选择闯荡还是回头,都要能够先把心态和目标确定下来。 事实上,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这两年间,越来越多人选择「留在台湾」或者「返回台湾」工作。 根据主计处的资料,2020 年台湾人赴海外工作的人数为 50.1 万人,较 2019 年的 73.9 万人,大减 23.8 万人,不只是 2009 年开办调查以来的最低点,也是近五年来首次人数下降。 回想上述的两个故事,不妨再问自己一次:你为什么想要出国工作? 出国工作到底哪里好? 工作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如果单纯为了找到工作而削足适履,强迫自己处在没有目标的痛苦漩涡之中,反而失去出国工作的意义了。 你的目标不一定是要和工作有直接相关,但一定要能清楚地告诉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如果问起一般人想要前往海外工作的动机,大概可以归类为以下四项: 1. 追求更高的收入 每个工作的薪资常常取决于两个要素:这个公司赚不赚钱、公司所在地的人才供需是否平衡。台湾产业的强项目前还是在科技制造业,这些上市公司都有赚钱,也持续对人才有大量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新竹市家户平均收入比台北市还要高的原因。 但对于其他产业,比方说纯软件业和顾问业,国外的产业聚落常常能提供更高的薪资,这也是很多人决定出国工作的主要原因。 2. 追求更好的成长机会 企业总部或核心市场所在地常常能提供人才更大的舞台,因为有机会接触到核心或规模更大的项目,这些是小型区域市场比较难望其项背的。 而大的舞台就会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人才聚集,激荡出创新的产业知识和方法论,进一步为前来挑战的人才职涯加值。 台湾在市场规模和产业类型的先天限制,常常会让职涯中段的专业人士或基层主管「卡住了」,缺乏晋升机会,进而失去承接挑战和成长的机会,这是另一个让人决定出国工作的重大推力。 3. 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住过国外就会发现台湾其实是个方便又安全的宜居之地,做为退休的选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是很好的。但如果同步考虑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就多了很多让人决定出国的理由。 许多人是为了更合理的工时和更完善的休假制度而出国的,也有人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质量而出国,有的人则是向往绿地和较方便的旅行机会。 4. 对于特定文化的爱 有的人把出国当成是拓展文化体验的途径,不管是想要认识更多元种族文化的朋友,或是向往动漫、K-pop、NBA 等特定流行文化,又或者单纯对于法式情怀、户外活动等特定生活型态的喜爱,这些都是族群组成和生活同构型较高的台湾无法提供的。决定因为另一半而为爱走天涯的也算在这一类。 留在台湾绝对不好? 然而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许多人也重新开始检核这四个维度,实际上留在台湾未尝不是个好的选择。举例来说: 1. 税后薪资:疫情期间除了内需产业的扩大,和出口相关的产业也有爆炸性的营收成长。从分红到本俸,非常多科技业相关的职务都陆续开始调薪计划,跨国大公司加码进驻台湾,也渐渐开始拉高了人才的薪资水平,如果考虑税后所得和实质购买力,台湾部分产业的薪资已经超越日本和欧洲能够提供的水平。 2. 成长机会: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科技业和传统产业也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职涯机会提供给愿意外派或领导跨国项目的人才。这类工作的合作对口分布在东南亚、东欧和中南美洲地区,能够提供的舞台比起直接出国工作的人并不逊色。对于足够资深的高阶人员,台资企业因为总部就在台湾,加上同样文化背景的优势,有时也有机会争取到总监以上的职务,避免国际职场上隐形的竹子天花板。 3. 生活质量:承平时期普通人比较意识不到的生活质量,包含治安、医疗效率、公共价值观差异等等,在疫情期间被大幅度地凸显出来。留在台湾工作仍有一些生活上的压力,但它更像是一种生活型态的取舍,而不再只是单方面的劣势。 那么对你来说呢?你为什么想要出国工作?你最重视的又是哪个部分? 套用知名作家赛门.西奈克在《先问,为什么?》提到的黄金圈理论,你必须先从为什么开始,再去思考怎么做和如何做。因为「人们会跟随的不是你做的事情,而是你做这件事背后的理由。」 你的梦想也是一样,长期而言,你很难说服自己为做而做,一定要有一个理由,才能说服自己在困境之中持续做下去。 如果单纯是为了薪水,可能就比较愿意妥协于不喜欢的文化;如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可能就愿意接受比较平缓的职涯成长曲线和薪资。这点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个人的不同职涯阶段也不一样。 最好的选项也许可以同时达成一开始说的那四个动机,但如果无法同时满足,把目标拆分成两到三个阶段逐步实践也未尝不可。 检视自己理想生活的目标 你必须要不断倾听内心的声音,究竟自己想要出国工作的初衷为何,又愿意为了这件事牺牲什么。要做到这件事没有快捷方式,需要定期花一段时间和自己对话,声音才会隐隐浮现。不妨从下面这三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每半年问自己一次: 1. 你想要透过出国工作得到什么? 2. 这些东西只有透过出国工作才能得到吗? 3. 如果没有了这些,你还想出国工作吗? 当声音开始萌芽之后,就把握机会手写下来吧,这将会成为每次你想要放弃的时候的专属符咒。 写下来不只是一个仪式,也是一个你对自己的承诺。很多自我成长的书籍和励志故事的主角,都曾分享过这种目标设定的小技巧。你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个起点,现在就写下自己的理由,困惑的时候再回头来寻找自己的初衷。 关于职涯和生活重心的思考,我非常推荐由史丹佛大学教授比尔.柏内特和戴夫.埃文斯所写的《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书中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让你从人生观和工作观开始,透过记录每天生活的简易日志,检视自己理想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书中许多自我探索的工具也都可以直接在同名的官方网站上下载使用。 当你找到了人生的为什么,也许会发现美好生活并不需要出国工作,出国工作也有可能只是最终目标的一个手段,那都很好,只要那是你经过思考之后,自己选择的就好了。 -- 本文摘自圆神出版《普通人的海外求职指南:不必留学,也能让国际工作主动找上你》

December 8, 2023

Podcast 「数位游牧志」|Yourator 创办人 Lydia:「不建议」新鲜人直接去数字游牧,先让自己成为 problem solver!

你向往到日本工作吗?或是你想成为跨国的数字游牧工作者吗? Yourator 新创.数字人才求职平台创办人 Lydia,笑称自己就是「御宅族」,喜欢日本文化的她,大学就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读书,中间到美国念了研究所后,又回到了日本,在日本企业工作。 2016 年,Lydia 回到台湾,因缘际会下创立了「Yourator 新创.数字人才求职平台」,将在日本看到成熟的人才选育系统带到台湾。 八年来,Lydia 持续关注数字人才的趋势,特别是近年兴起的「日本海外求职」与「数字游牧」两大议题。这次 《大人的Small Talk》「数字游牧志」特别邀请了 Lydia 来分享日本的职场文化与趋势,以及对数字游牧的看法,尤其 Lydia 特别强调或许新鲜人并不那么适合数字游牧,为什么呢?怎样的人才才适合数字游牧? 如果你对这一篇文章感兴趣,也可以搭配 Podcast 一起阅读唷! 日本求职|印象中,职场文化阶级分明是真的吗?日文要很好吗?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台湾人海外求职的热门选项之一,尤其近年来日本也向海外大举征才,让许多台湾人才跃跃欲试。 过去日本职场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都是主管与属下阶级分明,甚至有些女性在职场上还要帮大家倒茶,而日本加班的文化更是盛行,下班后也还要应酬,回到家不知道都几点了。这种种的印象都让大家有点却步。 不过, 在日本职场历练过几年的 Lydia 想帮大家打破这个印象。 Lydia 说:「我对于日本整体职场的感受,其实是非常好的。」Lydia 研究所毕业后,不久就来到日本求职,当时他来到的是一家刚刚 IPO 不久的网络公司,公司保留新创文化的特质,公司阶层扁平,也没有男女不平等的状况。 或许,在日本传统产业仍然后有比较严谨的职场,但现在日本整体的社会氛围渐渐走向开放,也有多元的企业,可以让人才选择不一样的企业文化。 甚至,日本有一个不同于台湾的职场文化,让 Lydia 受益良多。Lydia 提到,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在公司里面无论是要提案,或是内部沟通,都习惯用高度结构化跟逻辑导向的方法,透过大量的数据,去做内部的沟通,这也培养了 Lydia 逻辑分析的能力。 很多人会询问在日本工作日文需不需要很好? Lydia 强调说:「语言能力不代表沟通能力。」他的日文能力虽然没有同事那么好,但他的数据能力强,他就会做很多可视化的数据图表,来辅佐他想表达的东西,同时也在团队建立信任感,并把自己的核心业务弄到最熟,这样就算日文能力没有很好,也能跟同事很好的协作。 此外,Lydia 提到,不要因为外语能力不好,就放弃一些机会。现在许多日本科技领域的公司,也有许多外国人,大多都用英文,甚至用中文也能沟通。 东京身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有多元的人才,也有各式各样的工作机会,可以先把自己放在国外的环境,语言能力自然就会慢慢变好。 数字游牧|不建议新鲜人直接去数字游牧,先让自己成为「problem solver」! Lydia 在日本工作几年后,回到台湾,却发现台湾的人力资源市场与日本相比,落后许多,像是人才选育不像日本那么成熟,当时的新创与数字产业的工作机会也不是那么透明,因缘际会下,Lydia 创立了 「Yourator 新创.数字人才求职平台」,带年轻世代认识数字产业的魅力。 Lydia 在人力资源产业多年,接触过许多人才,知道最近国际的人才有了一个新的职涯趋势,那就是「数字游牧」,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在各地就可以远程工作,提供自己的专业。 虽然,数字游牧的生活方式令人向往,但 Lydia 并不建议应届毕业生马上开始数字游牧,能够进入企业,理解一个组织的运作,加上身边有资深的前辈,能够学习商业沟通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代的价值与经验。 而且,在亚洲金融体系中,没有一份正职在贷款、申请信用卡上,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自己拥有社会身份去跟金融机关去未来的生涯规划,是在亚洲不能忽视的要素。 Lydia 说,如果年轻世代想要数字游牧,或许可以先从经营副业、斜杠或兼差开始,先为自己做些准备,让自己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她解释,很多人会去定义自己的职称、功能,好比说你就是一个工程师,是负责写程序的人,当今天叫你去做 PM 的事情,你却觉得与自己无关,这就会一个职称局限自己的能力。 但借镜日本的职场,许多企业会让人才到不同的部门流动、历练,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 AI 世代尤为重要。因此,现在的年轻世代,不妨将自己先打造成一个多元的 problem solver。 Bryan 在访谈中也补充,当 AI 的技术越来越强,未来的人才要做的是辨识问题、定义问题,并找出解方,再透过 AI 协助解决,如果只把自己界定成单一的螺丝钉,很容易就会被 AI 取代。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日本职场的趋势,以及 Lydia 对数字游牧人才的分析,欢迎收听《大人的 Small Talk》「数位游牧志」 SP6:日本OL真的要帮主管端茶吗?台湾女生的东京职场揭密。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peaker A

June 14, 2024

还在担心接不到案?「被动接案」万用秘诀,让案子主动找上门!|SOHO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网络赚钱|网络创业

刚开始挑战自由工作、在家 SOHO 的「接案新手朋友们」,肯定都很想知道,起步时这种「主动找案子」的昏天黑地草创期,究竟还要持续多久吧? 今天就用自己「稳定接案 4 年 up 」的自由工作经验,来为大家总结 2 个任何菜鸟接案者,都可以透过努力实现的「被动接案秘诀」。越早学会,就越早摆脱成天「担心接不到案子」的「收入不稳定期」! 简单两步骤:一、让案主发现你很好用;二、让案主知道要怎么用。 一、让案主发现你「很好用」:找得到、能相信、做口碑! 1. 找得到: 「找得到」指的就是,要让案主只要有需要用到你的时候,就能找到你或想起你。不论是透过「网络搜寻」、「人脉」、「脑中的记忆碎片」,或「公司/组织的合作人才档案库」找到你都可以。 因此,我们可以就此做的努力就包括: (1) 「建立自己的网站平台/官方社群账号」,并透过不断地「搜索引擎优化(详细作法可自学或聘用专家)」,让陌生案主只要搜寻「有关你接案专业的任何关键词」,就能在「搜寻结果页的前 3 页」看到你。 比如:搜寻「营销领域接案者」马上就能看到很多「野羊的 blog 文章」。 (2) 让身边的「所有亲友」&「亲友的亲友」, 「认识的人」&「认识的人的认识的人」,全部都知道你「正在自由工作」、「专门接什么领域的案子」且「做得挺不错的」。 比如:在社群平台上昭告天下开始接案、每次接到案子都要大力分享经验成果和案主对你的好评、社交场合中有人问你在做什么时别害羞用力分享就对了。 (3) 透过「陌生开发」 email (或电话)毛遂自荐,勇敢把「自我推荐信」和「专业相关作品/成果/左证」寄给你「所有的潜在案主」,让潜在合作单位们能在需要时立刻「想到你、找到你」。 他们或许现在正好没有需要人,但只要他们是长期有这方面业务需求的单位,那么你的档案资料就很有机会可以被键入对方的「人才储备数据库中」让所有单位同仁在需要用人时,都可以方便、快速的找到你! 比如:「求职讲师」可以将自己的简历寄给所有大专院校的「职涯发展中心」,好让对方有机会将你的档案建文件进「讲师数据库」中。从此之后,该校职涯发展中心的同仁,只要需要办「职涯主题相关讲座」,就能在单位数据库里轻松找到你。 2. 能相信: 除了让潜在案主需要时找得到你之外,找到你之后「能相信你的专业、人品和价值」也是一大重点。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可能包括: (1) 把握任何「曝光机会」:当你正在做一个大部分人不做的酷东西的时候(比如不上班跑去自由工作),肯定会有人好奇想要问问,你都在干嘛! 这时候有任何单位要访问你,或邀请你做任何形式的分享,包括:报导、访谈、节目或好朋友才刚开始经营的社群频道……,都最好能不说二话的答应下来,不论你内心有多害羞、担心、社交恐惧(哈哈)。总之,就是尽可能的让案主看到,能够证明我们能力与价值的「左证和背书」就对了! (2) 建立好专业清楚的「个人官网」:这么做不只可以帮助案主在网络上找到你,还能让案主相信我们是「玩真的」! 只要有了自己的官网,整个专业度就会大大提升起来,让人有一种安心感,有一种「这好像真的是一个正经在做事的单位呢」的感觉。 官网里可以放上自己的「接案专业自介简历、专业相关内容分享、作品/实绩、评价见证…等等。当然,也千万别忘了清楚放上自己的「合作联系方式」喔! (3) 经营「社群」分享专业相关内容 & 心得:如此能让潜在案主有一个地方,可以更深入了解我们的专业程度和风格,窥看我们的想法、内心与为人,透过私讯和我们沟通、咨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甚至仅仅是知道,在未来开始正式合作之后,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得到我们(半公众人物的感觉,跑不掉~)」,也会让案主有满满的安全感。 3. 做口碑: 「做口碑」指的就是,把握初期接下的每一个案子,让这些案子最后都成为你的「作品」和「口碑见证」,为你带来未来更多、更多的案子。千万不要小看口碑的力量,毫不避讳的说,我近年来所接到的高质量案子,几乎都是从「人脉口碑」来的。 带着专业用心服务,案主就会一找、再找你。 且你的案主很有可能,也会有其他「有着同样外包需求的朋友」。只要你「第一次合作表现够惊艳」,他们不只有机会把你介绍给其他有需要的案主,还有可能当场决定和你展开「长期合作」,从此成为你一个稳定、优质的「固定案源收入管道」。 而所谓的「合作表现够惊艳」,包括:专业度够、守时守信、成效好、 CP 值高……等等。就尽可能地努力做到吧! 二、让案主知道你「怎么用」:打造自己的「使用说明书」! 就算案主已经知道你「很好用」了,但不知到要「怎么用你」也是枉然。这就好像篮球队教练知道你球技强,却不知道你究竟是「中锋」还是「控球后卫」一样,他根本不知道要把你放在什么位置上(篮球外行硬要用篮球举例)。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打造自己接案专业的「使用说明书」,让案主完全「掌握你的使用方法」!并且在所有能接触到案主的场合中,都不忘主动丢出「你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个人官网/社群、接案履历/自传/自我推荐信、接案面谈时……等等,让案主越了解怎么用你越好。 尽量让自己的「卷标和功能明确」。除了广泛的说自己是「营销领域接案者」之外,也要不遗余力的为自己贴上各种「最擅长之专业细项」的标签,如:「擅长经营社群平台 & 产出社群内容的营销人」、「很会下广告 & 分析市场数据的营销人」…等等,而非仅仅是很笼统的「营销人」而已。 如果你是职业讲师,也可以告诉大家,你是「两性议题讲师」、「履历面试求职讲师」还是「生态教育讲师」,而不是只是说自己是「讲师」而已。 另外,在接案的世界里面,是没有什么「怀才不遇」的。如果你明明有才,案主们却都不知道,那就是你的问题了。要想自由工作,就得先有「营销自己」、「业配自己」、「带货自己」的能力和决心才行! 在我们刚起步,没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也没人在乎的时候,就更要积极的「自己找事做」、「自己挖坑给自己填」。除了主动应征案子之外,也可以「主动经营自己的网站/社群,分享专业相关内容」、「主动寄业务开发信」、「主动对潜在客户发送合作邀请」……。 你一定要自己先开始做了,才会有人发现「原来可以找你做这个啊」! 一开始努力看不到成果的时候,也不要灰心,慢慢优化、调整作法即可。要相信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你为自己写下的一条条「使用说明」。让潜在案主发现你、认识你、欣赏你、相信你,也更清楚你可以在何时何地派上用场、为他们带来真正的价值。 一起加油吧!~ 对成为「接案 自由工作」感兴趣的朋友们,也欢迎参考「野放上班族-野羊」的「电子书 & 在线课程」喔! 电子书:《野放上班族:斜杠自由工作者爽玩职涯》 在线课程:《13 堂接案必修课:自由工作者之路!》 -- 本文转贴自:野放上班族-野羊(陈暐婷)(原文标题:「被动接案」万用秘诀!|SOHO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网络赚钱|网络创业)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 (@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3, 2024

Podcast 「数位游牧志」|中年级实习生老查(下):工作到 65 岁不退休?百岁人生,你需要打造人生「第二曲线」!

「以前上班的时候,我一直期许着自己要成为像岛耕作(注)那样的上班族。」谈到当年还是上班族的自己,老查这么形容。 而回顾他 20 多年的上班族生涯,不管从任何角度看,老查绝对称得上缴出了一张十分亮眼的成绩单。他曾在博客来、雅虎、远传等知名企业,担任中高阶主管,来到康泰纳仕桦舍集团担任副总后(《GQ》、《Vogue》),更成为让数字产品营收超越纸本的关键推手。 可是在 49 岁那年,老查却决定结束上班族的职涯,成为一名自雇者。 明明在职场拥有亮眼成就,他为什么在当打之年,要选择从零开始?开始自雇者的职涯后,他又是如何从零打造自己的事业? 来看看自称「中年级实习生」的老查的第一手创业经验谈吧! (注)日本漫画《岛耕作》系列的主角,此系列主要描绘岛耕作的上班族人生。他由基层起家,经历残酷的派系竞争和商场考验,一路晋升为公司的董事长。 当「65 岁退休」职涯模版不管用... 老查:改道探索第二曲线! 回顾 49 岁那年,老查认为促使他走向自雇者这条道路的其中一个关键,是一顿和前主管的饭局。 「那时候我前主管问我:『诶老查,你打算做到什么时候退休?』我也没多想,就告诉他我一贯的答案:『就做到我做不动为止吧!』」 可是回家拿出纸笔,老查发现实际情况似乎是另一回事。 根据调查,台湾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 80 岁,而每人平均卧病在床的时间则是 8 年。换句话说,若以「做到做不动为止才退休」为目标,老查理想中的退休年纪,大约会落在 72 岁。 但是环顾你的办公室,你我身边又有多少年纪超过 60 岁的上班族呢?显然,台湾现行的职场环境,几乎没有一条可以让上班族一路工作到 72 岁再退休的途径。 「那年我 49 岁,而我已经工作 25 年了,距离 72 岁还有 23 年,也就是几乎和我的职涯一样长的时间,那我又该怎么办呢?」老查很认真地分享道:「所以我就决定,既然我也没有急着要找下一份工作,不妨就来探索看看我的人生的第二曲线吧!」 (图/老查提供) 等等,人生第二曲线是什么?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老查口中的「探索人生第二曲线」,到底是什么? 老查表示,「第二曲线」是由英国管理学大师韩第(Charles Handy)提出的概念。韩第认为,产品就像人一样都有其生命曲线,都是由低谷走向高峰,接着又从高峰衰退。 如果企业想要长久经营下去,就得懂得在前一项产品的成长曲线还在巅峰的时候,拨出资源去开发下一项产品,如此当前一项产品盛极而衰的时候,企业才有机会靠下一个冉冉升起的产品,持续生存下来。 在老查看来,同样的观念也能套用在经营职涯上。随着人们越来越长寿,上一代那套「工作到 65 岁后退休」的职涯模板,显然已经不再适用。 而且即使你精打细算,存够了退休金才离开职场,退休后看着退休金日益减少,「钱不够用的焦虑」也会成为退休生活的一项压力。老查因此认为,对现代人,尤其是上班族来说,及早在事业的巅峰,也就是第一曲线的高点,开始探索第二曲线、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或许才是更适合当代人的职涯路径。 盘点个人资历和经验,从「出租自己」开始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离开职场后,到底可以做什么呢? 重新检视了一下自己,老查发现工作 20 多年、当过中高阶主管的经历,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于是,「出租大叔」这个服务,就这样上线了。 任何人不管遇上什么问题,都可以付费来和老查聊聊,听取他的建议或经验谈。价格则有两种:预约每小时 1490 的咨询服务,你可以先将烦恼提供给老查,让他预作准备,以便提供更完整的建议;或者你也可以选择每小时 399 的闲聊,听看看老查根据经验,提供给你的方向和回馈。 除此之外,老查制定两种价格方案,其实还有第二层考虑。「因为刚开始我也怕被人家嫌嘛!」老查笑着说道:「所以如果人家觉得我讲不好,那就付 399 元就好;觉得我讲得好,再付 1490 元。」 不过玩笑归玩笑,但老查的服务显然有口皆碑。总计下来,前前后后一共有约 160 多人,带着他们的烦恼来征询老查的意见,其中又以职场、职涯方面的问题为大宗。而且不只客户收获满满,老查自己也获益良多。 1. 建立仪式感 「那时候为了出租大叔的服务,我特别租了一间办公室,毕竟人家可能会跟我聊一些比较私密的东西,去咖啡厅可能不太适合。」老查说道。但没想到,这间办公室也反过来,帮助老查建立起了「经营事业」的仪式感。 「我认为有一个空间真的有差。早上起来,就算当天没有预约,我也会觉得应该要去办公室处理事情,慢慢就给了我一种在经营事业的感觉。」 2. 带来新机会,获得顾问邀约 络绎不绝的客户,不只让老查对「出租大叔」这项服务更有信心,一些对老查的专业、经验备感信任的客户,后来也带给了他全新的机会:到企业担任顾问,协助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 预约几次之后,有的顾客也累积起了对老查的信任感,便进一步邀请他进入企业担任顾问,协助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而老查的「顾问事业」,也就这样慢慢成型了。 靠着出租大叔和顾问案,老查成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让自己的收入,赶上在职期间的六、七成,「这样的成绩让我很开心,所以年底我甚至还安排了一趟去日本的旅行,在那里庆祝圣诞节和跨年。」老查分享道。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顺风顺水。2020 年全球爆发了 COVID-19 疫情,老查刚起步的第二曲线计划,也一下从云端掉到谷底。许多企业都为了度过难关,大幅削减支出,加上疫情期间严格的群聚管制,让老查的顾问案、出租大叔服务,都大受影响。 「疫情那段时间真的挺辛苦的,」老查苦笑着说:「那时候我所有的顾问案一夕之间就没了。一来不能群聚,二来企业也想先把资源留下来,毕竟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出租大叔这边也不能聊了,因为出入的管制很严格。那时候我真的忍不住心想:我该怎么办呢?」 下一集,我将告诉你疫情过后,老查做了什么?以及一路以来的反思。 Podcast 「数位游牧志」|中年级实习生老查(下):我的第二曲线「没有挫折」!2 个关键调整,让机会不断找上门 如果你对老查的故事有兴趣,也欢迎收听《大人的Small talk》「数位游牧志」 SP5:面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职涯下半场,中生代的你该如何开启第二曲线?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3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