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不通、没有人脉、只身赴日,从接案到开个人工作室,Leia 如何从零开始旅居日本?

30 岁是许多人认为该稳定工作与生活的时候,但 5 年前,当时 30 岁的视觉设计师 Leia 在工作上屡屡不顺,下班后还继续接案补贴生活,终日忙碌的节奏也让她筋疲力尽,最终 Leia 决心辞职远赴日本,寻找职涯和生活的新可能。 一开始在日本的她,日语不好、没有人脉,还没有稳定的正职工作,靠着过往的台湾接案工作为生,一边寻找工作,但 5 年来,Leia 不仅找到了正职工作,而后还结婚、创业,至今仍旅居日本。 现在的 Leia,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全职接案,在日本的兵库县乡下与丈夫一起远程工作,春天时还能欣赏家门前一整排壮观的樱花树,同时,Leia 也找到了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再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 出外靠「朋友」!Sharehouse、co-working space 建立新的人脉圈 时间回到 5 年前,Leia 用「打工度假签」来到日本京都,预计先用一年,试试看发展新的工作与生活。但 Leia 当时的日文程度只有 N4,也就是日常交流都蛮困难的程度,而且没有任何人脉,想要进入日本公司,找与自己的设计专业相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我先在台湾接了两个大型案子,让我在日本前半年不找到工作也不会饿死,加上我自己带的预备金,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观察日本设计产业的环境。」Leia 说。 花了一年的时间,Leia 最终找到一家新创公司的设计师工作。而找到工作背后的关键,就在于她的「新朋友」。 Leia 分享,她刚来到日本,就入住京都的 Sharehouse ,认识来自各国、不同专业的朋友,同时房东知道她是接案设计师背景,就热情地介绍她 co-working space,去认识其他同样工作模式的人。 「日本人有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当你来到一个聚会,他们会介绍你给大家认识,像是你是谁、你的职业,然后大家有兴趣可以多多交流。」不怕生的 Leia,在许多的聚会、交流会上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出乎意料地也接到了一些日本朋友介绍的新案子,甚至是在日本新创公司的正职工作。 这群新朋友也抚平 Leia 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Leia 建议,如果你担心到陌生环境会孤单或害怕的人,又能接受与别人共享空间,Sharehouse 会是不错的选择,像是她的房东很积极的促进各国室友交流,也经常举办烤肉派对、爬山等活动,让你在外国也有依靠。 Sharehouse 房东举办的圣诞派对。(图/Leia 提供) 跨过语言障碍,让自己的专业被需要 找到日本工作,Leia 的考验并没有结束。 入职前,室友都为她感到担心:「你个性这么直接,你要不是被日本人气死,就是日本人被你气死!」虽然这句话并没有被验证,她进了一间年轻的新创公司,没有传统上严谨的前、后辈文化,但她仍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语言隔阂」。 她表示,身为公司里第一位外国人,公司里的同仁大多都讲日文,且不太会英文,因此沟通并不顺利,主管有时也会因此不耐烦,或者对她的事情冷处理,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受到打击,反而更积极的向同事学习,「就像大人学曾说过,如果你的专业被需要,语言的问题就能稍微其次,听不懂都能再学、再问。」 Leia 参加公司尾牙,和同事一起滑雪。(图/Leia 提供) Leia 也努力提升自己的日文能力。 Leia 没有像大多人去语言学校学习英文,反而她的日文会话教室之一,竟然是「酒吧」! 她分享,酒吧里的日本人都很热情,会介绍大家彼此认识,「我的日文是喝酒的时候练的,喝了就不怕啦,不怕就敢讲啦!」可能有些人会担心女生在酒吧比较危险,但 Leia 说自己很幸运没有碰到什么危险的事,平时可能会有一些人来搭讪、聊天,但因为自己跟 bartender 关系不错,可以为她出面解围。 Leia 离开京都前到常去的酒吧向老板道别。(图/Leia 提供) 她也提醒,这种场所难免会有酒品不好或意图不轨的人,一定要拿捏自己的酒量、结伴同行。 同时,她也使用了「语言交换」的 app ,与日本当地人练习日文,而这个方式也让她意外地认识了现在的另一半。 全职接案也能在日本生活!放慢步调找回初心 两年前,Leia 结婚,与丈夫一起开了个人工作室,从京都搬到兵库县,开始全职接案的生活。 但在日本接案案源怎么来?收入是否可以稳定支撑日本生活,都是一大考验! Leia 一方面一边跨国接台湾的案子,一方面积极拓展日本的案源。像是透过日本朋友的人脉、主动寄信给关西地区的公司,还是有使用日本的接案平台 Coconala,曝光自己的作品等等。 (更多 Leia 在日本接案的管道、技巧,以及与日本客户互动的商业眉角,敬请期待下集!) 时至今日,案源渐渐稳定,她也更懂得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她热情地分享,家门前一到春天会有整片的樱花树,稍微往北一点,也可以抵达温泉。也因为她住在比较乡村的兵库县,生活成本也没有想象中的高。 Leia 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附近欣赏自然美景。(图/Leia 提供) Leia 分享,选择二、三线的城市,月收入达二十万日币(约四万四千元台币)以上,就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前提是不能太常外食,「日本外食很贵,比起自己开伙高出至少三倍!」 原本预期只会在日本待一年的 Leia,默默地也待了五个年头。 Leia 回想起过去,在踏上日本前,她曾历经职涯低潮,甚至让她想要离开设计这一行,但当到了日本,Leia 放慢生活步调,让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她发现自己好像其实没那么讨厌设计,摆脱过去疲惫忙碌的生活,让她更懂得享受设计过程中带来的快乐与成就,同时也更懂得享受生活! 对于想到日本工作的人,Leia 也建议,保持开放的好奇心,多去结交新朋友,不要害怕说错话或听不懂,「我以前也常常担心不该做什么、说什么,」但是真正到了国外之后,摆脱过去给自己的限制,会更勇敢挑战不一样的事物,同时也因为大家都是来自各地的外国人,文化的不同,彼此容忍的空间也会变大,让你可以认识意想不到的人与机会! -- 采访撰文/邱于瑄、林昕嫒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edit

THE LATEST

BEducation 创办人 Alice Ho 专访|创业不像上班一切规划周全才行动,增长的关键藏在「快速迭代」中

BEducation 创办人 Alice Ho 专访|创业不像上班一切规划周全才行动,增长的关键藏在「快速迭代」中

和我们多数人一样, 过去的 Alice 也是个办公室上班族,因为察觉「机构工程师」工作并非自己心之所向,所以她在 2016 年离职走上教育路,创办「可能制造所 BEducation」。除了自行开发实验教育课程,也以顾问身分,协助学校与其他单位往实验教育机构发展。 「教育是我最主要的工作,不过我同时还做几件事情。第一是我今年开始一个名叫 MotivMate 的新品牌,协助客户处理拖延症、提高生产力。第二,我也是非营利组织 Crossroads(社团法人台湾全球连结发展协会) 的创始成员之一,会协助推广一些跨文化、国际化相关议题。」视讯画面里的她有条不紊地补充。 创业跟上班有何不同?自由又不自由,「取舍」才能得到更多 Alice 分享,离开公司后的生活有如她期待的改变,像是从此不必每天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上班,但也有和她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你说它自由也是,不自由也是,就是两者都有。」 她说明,在公司工作时,多数事情都是被排定的,每个人就是按表操课,然后每个月能看到固定的薪资入账。但创业之后,虽然一天要工作多久、在哪工作、甚至要不要承接一项工作,都能自己决定,但同时,做每个决定的代价也得由她一人承担。也因此,她必须做比过去当上班族更多的决定跟取舍。 以工作地点来说,已经熟悉远程工作模式的她固然可以到世界各地边旅游边工作,但考虑到许多课程仍需在线下进行,或者有些客户倾向面对面的协助,她就得做出工作地点上的取舍:是牺牲旅游的时间来执行这些工作?还是牺牲工作(与收入)以享受旅游? 以工作时间来说,目前有三方面工作要推进的她虽有安排优先序,但偶尔还是会遇上好几件急事挤在一起的状况,这时候,她就需要取舍哪件事必须先做、哪些事必须延后。如果都延后不了,那就加班赶工。 她也分享,因为这样的情况不时会发生,所以她后来的工时安排,已经跳脱周一到周五、九点到六点的模式,变成集中在某几天从早到晚把工作完成,其他天则完全是自己能自由运用的时间。 Alice 也补充,她认为对有意创业者而言,能拥抱这种「自己做决定」且「快速应变」的生活非常重要。这也是决定离开公司前,务必事先考虑的事情。 在旅行中处理各种突发工作,对 Alice 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图 / Alice 提供) 谁说创业必定孤单?经营人脉变习惯,主动找同事和合作伙伴 另一个跟过去当上班族不一样的地方,是 Alice 开始有意识地经营人脉。她分享,以前在办公室工作时,如果有事需要找人讨论,同事就都坐在一旁。虽然现在偶尔她会找短期伙伴协助,但多数时间仍是一个人工作,这时候想讨论该找谁,就成了问题。 不过她对此已经找到解法,她说:「可能某个朋友有这方面的经验,我就会直接去问他说,我现在在做这个东西,有没有兴趣帮我看看?在没有同事的状况下,我就找这些人来 Brainstorming。」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变成她的习惯,即便她笑称自己没那么外向,还是因应新的工作模式做了行动上的调整。 不只找到「同事」,人脉也是 Alice 推广业务与找到合作伙伴的重要方式。她分享,其实有很多合作机会都是在经营人脉的过程中得到的,「我会主动告诉别人我在做什么事情,以后可能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或合作,比如说我需要架网站之类的。很多时候机会就由此展开。」 不过所谓「经营人脉」究竟该怎么做?她认为有三个重点。第一,未必需要每天参加好几个工作聚会,把自己搞得很忙 (甚至有些人不擅长社交还会非常疲惫)。人脉的概念很多时候其实像好几层的同心圆,你会有一群「第一层」的朋友,接着透过他们认识「第二层」,也就是朋友的朋友,并逐步向外扩散。 第二,与人交流时,「告诉对方他不知道的事」是一种好上手的话题方向。比方说 Alice 到国外参加教育相关聚会时,会跟其他人分享台湾的实验教育现况,在那个场合中,这可能就是其他人不知道但会感兴趣的。 第三,人脉带来的机会未必会立刻出现,以真诚待人、享受过程才是关键。不少人会期待在认识一些新朋友之后,立刻获得什么好处,但在 Alice 的经验中,很多机会并不是立刻就出现的,反而是在将来某个出奇不意的时机到来。她建议可以带着「plant a seed」的心态与人互动,这会让自己更能乐在建立人脉的过程中,不老想着机会怎么还没来。 Alice 不只在台湾建立人脉,出国旅游时,有时也会透过当地朋友,再认识其他人。(图 / Alice 提供) 产品打磨到满分才推出?创业非这样的游戏,用快速迭代来升级 关于如何让事业越走越稳当,除了拓展人脉,Alice 认为有另一个底层认知更是重要,那就是明白创业不是做到完美才出击的游戏,而该透过「快速迭代」来优化产品。 作为上班族,我们可能只需要在特定职位上发挥我们专业,确定度相对高。但当场景换到创业,维度一下变大了,该怎么把事情做好、获得好的报酬,也就变得更像一段持续摸索的旅程,而非一路直达已知终点。 Alice 在讲课经验中也累积许多自我省思与调整。(图 / Alice 提供) 她分享,几年前她刚创业时,也常感到不确定跟不自信,会觉得「这个产品够好吗?」、「市场会接受吗? 」但很多时候,唯有开始采取行动,例如把产品真的拿到市场上测试看看,才会知道它「在客户看来」到底够不够好。 Alice 也补充,自己过去总坚持,把产品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可是受限于人力迟迟无法完成,产品也就无法放到市场上,「但其实我就因此错失很多机会,我犹豫的那段时间,我可能可以做三次不同的优化跟迭代了,更知道客户到底要什么了耶!」 甚至她今年创立新品牌 MotivMate,协助许多客户解决创业路上的挑战时,也发现没有这个认知不只可能错失迭代机会,当精雕细琢的产品没有获得预期中的回响与人气,很多人还可能会因此非常气馁,后续没有心力再做其他尝试跟迭代。这实在就可惜了。 如何搜集市场反馈来迭代?多问潜在用户,优化产品不绕远路 有鉴于先前的经验,她在 MotivMate 时,就花了大把时间在观察需求与持续调整产品。她分享,她从开始的第一个礼拜就立定目标,要邀请 10 个她认为会对这个产品感兴趣的亲友,并透过询问他们「你们有没有拖延症的困扰?」、「有的话,我这个产品可以解决你们的困扰吗?」、「如果没有的话,你们用过什么方式或工具来解决过?效果怎么样?」等问题,了解潜在客户真实的痛点与对产品的反馈。 她表示,一开始问这些人时,她的服务细节都还没有非常明确,当搜集到资料了,她才藉此有依据地优化产品。她也说明,这些搜集结果会帮助她了解市场上的缺口,并持续思考自己怎么做市场定位,把缺口补起来。 「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些东西我觉得很重要,但他们回馈时都没有提到。那我就知道这些东西可能对他们来说,不真的那么重要。」她补充。 长期职涯有何目标?将产品化为被动收入,多点时间体验新事物 除了持续在当下的任务中努力,Alice 在访谈最后也分享了她对于长期职涯的想法。她说:「我还是想继续维持这样的生活模式,也许某天我会因为一些经历改变想法,但目前我想的是继续维持,并且完成我对每个品牌的一些想象。」 关于品牌,尤其是目前她花最多时间的教育事业 BEducation,她也分享自己目前努力的方向:让被动收入的比例增加。她说明,目前许多项目还是需要她亲力亲为,但除了教育,她还有很多想尝试的事情,也因此她希望当事业走得稳当了,她可以慢慢把事情自动化,或交出去让其他伙伴执行,让自己有更多时间持续尝试新事物,而不是绕了一大圈,还是被单一工作困住了。 Alice 希望事业趋向稳定后,她可以有更多时间旅行、体验新事物。(图 / Alice 提供) 「做就对了!」这是她给所有想改变生活方式的人的建议,也是她持续实践的事情:在心中建构目标,付诸行动来接近,并且因应目标带来的各种改变来灵活调整。产品透过迭代变得更好,她也透过迭代,让生活一天一天趋近理想的样貌!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October 18, 2024

接案用「合约」来保护自己!款项、时程、修改次数等合约眉角一次看

接案用「合约」来保护自己!款项、时程、修改次数等合约眉角一次看

本文来自:Yourator数字人才媒合平台(原文标题:自由接案眉角多!如何签约保障自己、业主太挑怎么办|接案合约大解密) 虽然自由工作者可以不受公司的束缚,但也意味这面对问题时需要单打独斗。因此,如果你想稳定地接案养活自己,一定得学会如何用合约保障自己的权益! 在本篇文章,我们会介绍几个合约的「眉角」,从款项、时程、修改,到著作权归属,都会教你怎么写,让你放心接案;最后还会分享几个拓展案源的绝招唷! ➤ 延伸阅读:在家工作又能当老板!哪些工作适合远距接案?自由工作者入门指南 合约眉角 1:金额、款项、付款方式 许多接案者会很害怕和业主谈起钱,价格开低了怕吃亏、开高了怕把人吓跑;被动收钱怕被赊账、主动请款怕被认为贪财...... 谈钱容易伤感情,但写在合约里就没问题!只要把与钱有关的事项都清楚写在合约中,之后的任何要求都可以用合约为依据,脸皮薄也不用怕! 金额&款项 在合约中,除了接案的开价之外,别忘了提到其他可能的案件相关开支,例如购买客户指定素材等。这些开支要向客户请款,所以购买时一定要保留购买凭证,作为请款依据。 合约可以这样写: XX专案共件,合计新台币元整。(实报实销) 其他(实报实销)需附上发票、收据或相关证明文件。 本案件结算金额共计新台币元整,实际支付金额为新台币元整(未税)。 付款方式 为了确保在支付时不会发生争议,付款方式的条文要涵盖两个层面。首先要决定付款的方式: 阶段性付款:配合案件进度支付,通常分为:签约后(订金)→ 完成时 → 测试完成 → 上线时(结案) 一次性付款:在合约设定的完成日时一次付清 定期付款:适合时程长的案件,周结或月结 再来是支付的媒介: 现金 支票 汇款 合约眉角 2:审查、完成的时程 接案时,接案者会担心业主对时间的要求太紧绷、不合理,而业主也会担心自己无法及时拿到成品。所以在合约中可以订立各项时程,让彼此对案件进度都有把握。 审查时程 为了让甲乙双方可以有依据的审核案件进度,合约中除了设定预计完成的时间外,还要确认制作期间的审查次数、时间、完成度。条文可以这样写: 第一次审查:民国  年  月  日  完成度  % 第二次审查:民国  年  月  日  完成度 100% 合约期限 为了确保业主不因为进度拖迟受影响,合约中通常会明定完成日期,以及未如期完成的补偿: 乙方同意于民国  年  月  日前完成。 乙方除因不可抗力之因素,如因可归责于乙方之事由,致无法如期完成本案时,乙方应支付甲方之损失,扣除  % 之款项。 合约眉角 3:修改次数 设计的美丑是非常主观的,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此,承接设计案件时一定要多沟通,尽可能理解业主的问题与需求,才能做出符合期待的成品。 当然,也有业主会不断地要求修改,增加作业的难度。因此可以在合约中明订修改的次数,以及是否收费: 审查期间的修改 甲方在制作中会定期审查。一般来说,审查期间的修改是不收费的,但是可以限定次数: 若甲方于审查本项目时,有任何问题必须做部分修改,可通知乙方进行修改,但修改次数不得超过 次。 完成后的修改 若业主在案件结案后想要提出修改,接案者可以将其视作延伸的「额外案件」,并另外提出报价: 甲方对于本目标物设计内容,除审查与验收约定之修改需求,乙方得依甲方修改需求提出报价,完成之时间表双方另议订之。 甲方于项目结案后,如欲变更设计规格及内容,乙方得依甲方需求提出报价,完成之时间表双方另议订之。 合约眉角 4:著作权 当业主委托案件给接案者,著作权的讨论通常会包含两个层面: 若作品涉及著作权争议 乙方为甲方制作之项目,不得违反著作权法,若有违反著作权之争议,甲方得拒绝验收或支付费用,且相关法律责任由乙方负责。 付清款项后,双方对作品的权利 合约需要明确规范甲方可以如何使用作品、作品可以用在哪里、是否作为广告用途、是否买断。例如,平面设计的案件通常会由甲方买断: 甲方于付清所有价款后,保有对项目的修改权,且著作财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则有完成项目之公开展示权及复制权;复制权行使前需事先知会甲方。 Bonus 眉角:如何拓展案源? 案源不稳是许多自由工作者说不出的痛。尤其是刚开始经营没多久的接案者,没有足够的人脉、口碑,所以往往比不赢其他有丰富经验和实绩的「大佬」,刚起步就碰壁。 为此,这边提供给各位几个小撇步,让你在接案初期可以掌握一些 momentum、未来接案也更顺利。 使用接案平台 许多业主使用平台刊登案件。由于案件数量够多,不容易有僧多粥少的现象、竞争不会太激烈,所以有投递就有机会。 ➤ 延伸阅读:想经营副业吗?让接案平台助你一臂之力!5 个国内外接案平台推荐 经营自媒体 短影音崛起让社群网站的算法变得更多元,所以只要自媒体经营得好,便可以触及到大量的群众,提高被发现的机会。 平时可以自由创作或承接一些小型的案件,将成果放在自媒体上。这样一来只要潜在的被业主看到,便有机会得到青睐。 发布作品到其他网站 如果是经营平面设计的接案,不妨可以试试将自己的作品刊登在 Pinterest 或 giphy 等网站,增加曝光的机会。 -- 本文转贴自:Yourator数字人才媒合平台(原文标题:自由接案眉角多!如何签约保障自己、业主太挑怎么办|接案合约大解密)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October 16, 2024

自由写手,怎样开发客户?来自美国顶尖写手的 12 个实战建议

自由写手,怎样开发客户?来自美国顶尖写手的 12 个实战建议

别再去「文案外包」社团找案子了。 这种社团案子业主许多不尊重写作者,报价惨不忍睹,换算成时薪还不如回去上班,要突破接案的薪资天花板,唯一的方法,是「自己开发客户」。 怎样做到? Nicholas Cole 是美国最顶尖的写手,帮公司写品牌文案,每年收入达到数百万美元。他的写作、接案、沟通谈判技巧,全部记录在他的书《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Ghostwriting 》里面,详细程度堪称「写手操作说明书」。 整本书,大概有一半的篇幅在讨论「如何开发客户」,针对这部分,我读完这本书后记了一些笔记,跟你分享: ⠀ 客户真正在买的东西,不是「文章」,而是「对的文章」。 写手应该收取的是「销售奖金」,不是固定薪水。 ⠀ 筛选潜在客户的标准 先提供价值:免费帮他们写一篇文章。 锁定利基点:解决一个特定问题,为了特定一个人服务,用特定一种方式。 开发客户之前先想好这几个问题。 如何用文字提案?一个参考用的写作结构。 如何面对面销售?免费咨询,价值给好给满。 如何实际收费:先收钱,再办事。 对方拖欠账款怎么办?先给一份草稿。 是否要签合约?对方真不想付钱,签约也不会付。 对方杀价怎么办?站稳,只有特定情况才能让价。 1. 客户真正在买的东西,不是请你写「文章」,而是请你写「对的文章」。 ⠀ 他们真正在花钱购买的,是你的知识跟能力,来放大他们的上档利益(让成功来得更快);并且,控制下档风险(确保写出来的内容不会犯错)。 2. 写手应该收取的是「销售奖金」,不是固定薪水。 写手不应该用字数、时数、篇数计费,这些都有一个天花板在,也容易成为廉价劳工。写手应该用「实际上解决了多大的问题」计费,也就是「有多少转单」。 Cole 认为,你可以这样跟人谈:「这是你在卖的产品,你的收益是每个月十万。如果我来帮你写文案,可以提高 25% 的收益,那我就要分 5%。」 因为实际上,写手就是一种「文字业务」,每发一篇文,你都在同时对上万人进行销售。对业主来说,有一个超级强大的业务放大销售量,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只要你能带来他想要的结果,他会拿钱砸爆你。 Cole:「不要卖服务本身,卖服务的结果。」 ( "Don't sell the service, sell the outcome." ) 3. 筛选潜在客户的标准 主动出击开发客户是重要的,但 Cole 认为,千万不要大量发送罐头讯息,这样的回复率不到 1%,绝对直接被忽略。 你应该要仔细筛选客户,问问自己: 这个人是否会看你的讯息? (不要找大咖或大公司,去找那些没有被讯息淹没的人) 这个人自己的生意做得如何? (要有钱雇用你) 他们的对外沟通是否做得很烂? (最有可能需要雇用写手的人,就是尝试写作但失败了的人。) 我认为,可以再加一个 你对客户在做的事情有没有兴趣?你想不想帮他写文章? ⠀ 发自内心想要写的文章,会是更漂亮的好文。 4. 先提供价值:免费帮他们写一篇文章。 「免费」是销售的试金石。 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是个忙碌的中小企业老板。有个人私讯你说:「我可以帮你写文章扩大你的影响力,我的收费是一篇一万块台币。」 于是你就得开始花时间衡量这笔钱是否有必要、这人写作功力如何、是否真的可以扩大影响力...但老板你超忙,99% 机会一定是拒绝。 但如果,这个人私讯你:「嗨,我是个写手,也是你的粉丝。我把你的网络上所有访谈、讲座、影片都看完了,浓缩成这五篇文章,我想免费送你发在脸书。如果你想要更多,请让我知道。」 对忙碌的你,获得免费内容直接使用,根本是美梦成真。只要文章质量够好,实测有产生回响,有很高机会,老板你会继续跟这个写手合作。 提供免费内容,就是直接对他人展示你「够格」。而身怀现金的人,会毫不吝啬地砸钱在真正有技艺的人身上,因为这样的人是非常稀缺的。(如果展示了发现自己不够格?那你就从这次经验获得了有效的练习回馈,反复操作下会进步飞快。) 5. 选择利基点 Cole 认为,你的所有竞争优势、产出效率、定价筹码,都来自于这句话:「解决一个特定问题,为了特定一个人服务,用特定一种方式。」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你可以直接写成一句话,放在你的自我介绍里,让人们最快速认识你。例如: 「我是个健身教练,我用皮拉提斯训练,帮助产后妈妈们恢复身材。」 「我是个文案写手,我用社群文章,帮助 AI 科技新创建构影响力,更快速找到资金。」 「我是麋鹿,我藉由高效能雪橇运输服务,帮助圣诞老人在一个晚上解决全球礼物物流问题。」 向他人证明你熟悉这个利基点,最快的方法,就是在自己的个人脸书写作。当一个领域专家,围绕着这个中心创造内容,这些会不断提升你的专业感。 6. 跟客户提案之前,先想好这几个问题。 先辨认出,潜在客户的「大问题」是什么: 他们是否知道他们有这些问题? 你如何让他们知道?他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再来思考你可以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 会带来怎样的正面效果?五年后的效益是什么? 你怎样让他们感受到「问题被解决后」的感觉?他们的快乐极端值是什么? 7. 如何用文字初步提案? 跟客户提案时,你的脚本可以这样写: 解释 顾客的主要问题 问题的原因 问题造成的结果 终极负面结果 说明 我能提供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有效的原因 解决方案带来的结果 终极正面结果 Cole 的这个提案结构,我认为参考用就好,可以视情况增减必要元素。这个提案也推荐搭配前面「4. 先提供价值」变成组合技共同使用。 不管招式怎样搭配,关键都是「精准」。你的痛点描述越清晰,解决方案越精确,客户和你合作的机会越高。(说到底就是在线读心术:你是否够了解客户的痛?) 8. 如何面对面销售? 文字接触后,下一步可能是「约个时间面谈」,也就是俗称的「销售电话」(sales call)。 Cole 认为,做好销售电话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认为自己在做销售电话」。你应该做的是「免费咨询」。 这个咨询要做到几件事: 深入了解顾客的问题,以及他们想要达成的成效 告诉他们需要什么,为他们指路。如果他们需要的不是你能提供的,转介你知道的资源。 让电话结束时,他们会说「哇,我收获良多,真的很谢谢你」 最好的情况,他们雇用你;最糟的情况,你做了一件好事,帮助更多人。 良善是传播力最强大的能量,但也是传递路径最长的。给它一点时间,这些良善会累积成长,然后回来帮助你。(这点我实测认为很赞,你其实是在推销,但是因为内容太有价值了,不管推销成功与否,对方都是开心的结束对话。) 9. 如何实际收费 在提供免费会谈阶段,会有一个时间点,你会「感觉到」现在是个好时机,你可以提供服务方案给对方参考,这时候你要非常清楚自己能帮的忙是什么形式,收费多少。(在打电话之前就要想好) 提案后,他们可能接受,或者说「我要再想一想」。这时候一周追踪一次是好方法,如果对方答应了,Cole 的大原则是「先收钱再工作」。 任何低于 5000 美金的款项,你都可以坚持先付。高于 5000 美金,可以分一半前后。如果是按月收费,那就应该要在每个月刚开始时拿到。(这点可能与台湾习惯不太一样,但我认为大原则是好的。) 10. 对方拖欠账款怎么办? 先交一份草稿,然后寄一封信: 「我很期待开始我们的合作计划。顺道一提:我还没有收到这次合作的款项,请问是否有个大概的预期时间会入账呢?」这样是最有诚意和礼貌的方法。等拿到钱了,再把草稿完成。 如果对方继续拖欠,那合作就中止。 不过,有一个情况是可以接受对方拖欠的:对方是大公司,有会计流程要跑。美国业界习惯是:不管会计流程多长,必须在 30 天内付清。(Net-30 rule)(这点应该跟台湾习惯大致上一样?) 11. 是否要签合约? Cole 认为不用,对方真的不想付钱,签了约也不会付,你去打官司也不划算,干脆就用 Email 来往约定就好。(我个人会要求要签,算是一个形式上的仪式,标记我们开始合作了。) 12. 对方杀价怎么办? 站稳不二价。 只有一个例外情况可以让价:为了宣传你的作品(他们愿意挂你的名字),或者有未来相关利益。 Cole 早期写的文章,很多是跟「币圈新创」合作,通常他会让价的条件,是对方用新创公司股份作为报酬的一部分。但他在书里也提:目前这些币圈股份,还没有任何一个让他赚到钱的。所以这点还是得自己评估。 以上。 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都是来自 Nicholas Cole 的美国经验,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在台湾。 我目前做写手经验才起步不久,有些笔记实测过,有些还不确定,但还是整理在这给大家参考。而重点是,外在的技巧很多,最核心的技能仍然还是「写作」:你能靠文字为业主赚多少钱,你就有多大的议价筹码。 ⠀ 推荐书单 精进写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写作书」,然后「照著书上指示练习」。 我想推荐你一份「不论是新手老手,都值得一读的书单」: ⠀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The Adweek Copywriting Handbook》 《The Robert Collier Letter Book》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Ghostwriting》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 这些是写作领域里的知识源头,读完你会发现现在大部分文案、写作的书,内容都来自这几本。我自己写作一阵子也会回去重读,每次都有不同的启发,很推荐你读读看。 -- 本文转贴自:周加恩(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October 14, 2024

「我该裸辞,全心投入创业吗?」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不要让自己陷入「背水一战」的情境

「我该裸辞,全心投入创业吗?」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不要让自己陷入「背水一战」的情境

在这次的文章中,我要回复来自听众的提问信,不过和先前一次挑一封信不一样的是,这次我选了两封情境正好相反的信件。我想透过这两个分别来自「皮皮」及「Liya」的提问,大家应该也能得到一些启发。 我们先看皮皮的来信: 「你们好,我是皮皮。过去这段时间,我持续收听两位的 Podcast,今年年终,我勇敢地做出了下个阶段的决定。 2023 一整年,我都在了解自己的个性,我希望自己未来的步调、工作还有生活时间是适合自己的,也在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是我可以持续做下去的,算是向内探寻的一年。 这一年,我白天一样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其他时间我推进关于花的一个品牌,我增加了不同的作品,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所以我在年终前后,跟老板提出希望我的工作可以改成部分工时的兼职人员,一方面我可以维持每月基本生活费用,另一方面我可以多出时间学新东西,如网站、营销、花艺美感等。除了以上大方向,我也不限制任何对未来有帮助的能力。 我的两位老板都很支持,家人也从原本的不太支持,到现在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同意。我发现就像你们说的,其实最大的阻碍是自己。真的做了之后发现,其实也没什么阻碍,自己尽管做下去就可以。 可是我也想问,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危机是我不知道的?未来有没有什么事是需要多注意的? 因为我和一位朋友聊未来规划,他认为我这种一半时间反而是最危险的,他觉得我应该要裸辞才能置死地而后生,自己才会因为有金钱压力,而更认真经营。 不知道两位的想法是什么?谢谢!」 -- 我对这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虽然我不敢说这概念一定正确,但以我自己而言,目前人生中若要说有甚么「很坚定的信念」,大概就是:「绝对不要」让自己陷入需要背水一战的处境。 非但不要自己跳进去这么做,更要极力避免「环境」把自己逼成这样。 但什么是「环境把自己逼成这样」? 这种我看超级多,很多人职涯问题完全就是这样。比方说他们一开始在一个不好的职场环境过度忍耐。这可能是源自于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懒惰,或是没有逼不得已就不作为。以至于工作了十年、二十年都没太多进步,这些年下来也没学会甚么新技能。 可是,当事人自己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力正随着时间下降。结果某天突然跟老板吵架愤而离职,或某天因为公司缩编,亦或是工作出包被革职甚至资遣。这时候手上只有一点钱,偏偏还有房贷,或是小孩要读书,于是得在三个月内快快找到下一步。这种就是自己把自己搞到陷入需要背水一战的困境中。 也既然环境会偷偷地想把我们逼入绝境,所以你自己就要让自己尽可能不会陷入得逼着做决定的情境。 也因此,当皮皮讲到,要不要裸辞逼自己背水一战? 我的答案当然就是:「请绝对不要!」 因为陷入背水一战时,其实很多人真的就很难脱困。唯一能仰赖的就是「你得非常好运」。可是好运要从哪里来?我真不知道。常常就只能看上天有没有垂怜了。 有人会觉得:「但有时间压力,人就会因此更拚啊,这不是很好吗?!」 但我要提醒的是,人生中有很多突破其实不是单靠「拚」,而是在突破前,我们需要花长时间的酝酿。 以花艺品牌来说,皮皮必定需要一段时间让潜在客户注意到自己。就信件内容来看,皮皮可能也不是那种家庭资源超级富足,可以大量砸钱在全台湾铺天盖地买广告以快速买知名度的。所以能做的,就是花时间来持续迭代和优化、做出好的作品。 有几个信赖你的客户,建立口碑,传递出去,建立市场信任感。甚至关于产品设计、收费模式、商业模式,势必也都要花时间反复调整,才能稍稍站稳脚步。在还没做到这程度时选择背水一战,除了给自己压力,带来快速崩溃外,我看不出有任何好处。 而且,如果你真裸辞,结果半年下来还没人喜欢你,你该怎么办?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还是做什么短线议题?当你很需要钱,你就很难坚持长线的价值了,不是吗? 反之,如果你不裸辞,不让自己承担经济压力,就不必焦虑短线的变现问题,不必硬拿还不是很好的东西出来卖。你把东西质量顾好,不牺牲客户信赖。只要你东西有特色,总会慢慢被市场看到。就算后来发现自己可能没有才能,东西没有竞争力,你也会甘愿的理解这件事。 人生有些事确实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可是你要注意一下,古代那些讲背水一战的,其实都是夺去「别人」的希望,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跟着你(将领)往前冲。所以这比较是士气问题,而不是背水一战有什么好处。 但正常人的人生,很少是「士气问题」,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积累够不够的问题。毕竟积累不够,没人喜欢你的作品,你很有决心,让自己背水一战,也不会更快被市场接受。 既然如此,不要让自己被环境所逼「不得不」,也不要自己把自己放入那样的境地。一个正常人想做出成绩,其实需要努力到一定程度,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程度,所以我们更得保护好可以努力下去的状态,也就是不要让自己必须背水一战。 -- 这概念其实也连到另一封信,也就是 Liya 写来的提问。 来信内容是这样: 「Hi Bryan and Joe, 我是 Liya。我目前遇到的是经济和职涯的选择。 我今年 34 岁,本来是个软件研发工程师,一开始只是因为想赚钱才进来,后来就觉得大家都好宅,于是心里非常怀疑,觉得要变得跟周围大家一样吗?后来做了两年,工作内容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所以我觉得很无聊。 在这期间我做了投资,打开了一点关于金融的眼界,我觉得做金融每天都可以跟世界变化接轨,跟我喜欢求新求变的性格可能比较吻合。所以我趁着案子结束,就跟主管表示我想离职,离职后我去考了金融证照,应征了证券业,目前成为证券营业员,刚到职一个月左右。 那为什么我会有经济问题呢?因为当时我信贷去做投资,原本认为我有工程师工作,即使考虑房租跟贷款也还有余裕,而且我有留下紧急预算,所以思考一下我就去贷了。可能因为离职的空窗,加上我把部分紧急预算拨出来投资,所以生活就被我逼得很紧绷。 虽然我现在在证券业工作,但业务性质领的就是基本薪资,其他则靠业绩奖金。可是我还是一个在试用期的新人,目前无法挂奖金,当然也没有客人,所以我目前每个月出去的钱都大于进来的。 当时我想过这问题,也觉得业务工作可以赚比较多,只是进来之后,我发现我没有金融相关背景,也没有业务经验,在新的领域和职务上需要很大的适应。所以如果我真要开始赚钱,至少得花一年半载,这让我警觉生活在这之前可能就会面临危机。我也有接短期的打工,但其实还是不够。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该回到科技业,起码经济上可以获得舒缓? 事实上,我也发现自己的个性可能不适合做业务,或我对说话并不擅长、学得不够快、记忆力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有点信心不足。在未来业绩增长方面,我也没什么自信,外加如果客户经营得不好,人际压力也很大。我认为金融业的容错率比科技业低,面对客户跟他赚来的钱,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大。 可是如果因为经济压力跳回科技业,又觉得是不是放弃了很棒的成长机会,也担心自己是不是不负责任...... 我想要自由、不被束缚,想要有人生的话语权,但现在好卡关。想问 Bryan 和 Joe,我该如何找到最佳解,或是该如何设定阶段式的目标,来判定自己的下一步?」 -- 看完 Liya 的信,我想大家明显会发现她的处境和皮皮完全不同,Liya 某种程度已经把自己放在几乎要背水一战的处境中了。在这状况下,时间压力、经济压力、选择压力几乎是会把人压垮的,这也是为何我前面会建议皮皮,不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处境。 至于 Liya 能怎么办,我有两个提醒。 第一个我想提醒的是,自己做投资、拿自己的钱来投入市场,跟当营业员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自己投资时,你可以有自己的步调,也可以专注做各种研究。但营业员其实是一个「业务工作」,这跟自己投资其实是独立的两件事。你能投资并不表示你能当营业员。不过呢,可不可以,其实不试试也真不知道,所以你或许也就请认真体验看看。半年你大概自己心中也有谱了。 第二个提醒是,你的困境,其实是你策略错误而让自己陷入的。辞职本身还好,转换跑道也还好,只要你之后能做得开心,我觉得是没关系的。 可是新路线要成功,势必需要时间酝酿。但你因为过度贷款,而把自己的时间余裕降低。现在从信中来看,已经降到非常低,低到你其实已经没有本钱和条件继续试误下去的境地。 你说,我怎么知道没有条件? 原因很简单,Liya 开始紧张和焦虑了。如前面提到,人一旦紧张焦虑,就很容易做出短线的选择、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让自己的处境更糟糕,选项也变得越来越少。 所以发现自己开始焦虑时,我认为第一件事就是设法让自己不要那么焦虑,尝试退回来,不要让自己再面对这个焦虑的情境,直到重新累积足够充分的余裕后,如果还想尝试,那再来尝试。 至于目前具体能做些什么?我会觉得 Liya 可以设法先把贷款降低,不管是跟家里借个钱、变卖手上其他资产,或甚至贷一些低利的钱来还贷款都好,让自己的心能安一些。千万不要因为这个焦虑,而去做风险更大的行动。 另一件事是,请解除自己「迅速就要成功」的压力,因为一件事要能做出成绩,绝对不是半年、一年就足够的。 而且如 Liya 说的,在这件事上她不是特别有天分,就算退一百步来说,她真的很有天分,客户的累积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做到的;尤其 Liya 又是从其他产业半路出家来的,这难度又更高了。 万一 Liya 真没办法跟家里借到钱,也没有别的资金来源,换做是我,我会选择退回去,做我擅长而且收入相对高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把信贷还了、也存个两年的生活开支,而且同时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再慢慢搞懂金融商品,并且厘清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当个营业员。想清楚了,也准备好了,如果还想再试一次,那再来行动。 Liya 在信中写了一句话:「我想要自由、不被束缚,想要有人生的话语权,但现在好卡关。」 我的答案是,大家都想要自由的,这很合理。但是你日后最该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帮自己建立余裕! 余裕!余裕!余裕! 因为很重要,我们讲三遍。 事实上,我们节目、我们课程也讲过很多次的东西。你必须有余裕,才有选择权。有选择权的人才有自由才有话语权。当你把自己的余裕搞掉,你就没有自由了。 如果你资金够充裕,让自己休息不上班也不会焦虑,你就可以做各种尝试。或是,如果你时间够,可以慢慢学东西,你就可以稳定成长。如果你可以慢慢累积客户不会生活过不下去,你就不会有压力。 但 Liya 现在的焦虑、不安、压力,就是因为你没有选择。立刻得成功,你又知道要快速成功很难,才会造成的产物! 所以我才会一开始说:你要尽一切力量不让自己陷入不得不背水一战的窘境。 因为你细细想想就知道,很多事情不是逼自己就会做到。 三个月时间,你就会找到足够客户吗? 三个月时间,你就会变成很强吗? 三个月时间,你就突然很会赚钱吗? 逼了就会有突破吗? 我知道很多故事中有那种主角被逼了、主角在团队都倒下了、主角受到极大的压力,在高压下能力突然就突破的故事。 但,那是漫画,不是人生。我讲句不得体的话,大部分人的人生不是被逼得不够,生活还不够逼人吗?真相其实是我们没有才能。没有才能,你逼死自己,对不起,其实还是逼不出东西的。 比方说鬼灭之刃炭治郎吧。他被逼着逼着就能斩裂大石,但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有力量潜伏在心中。但你我只是平凡人,我再怎么逼你,你多半连木板都打不破,所以逼死自己这绝对是错误的策略。 我也还是语重心长的建议,我有一场讲座谈的就是「平凡人最需要的人生策略」。很多内容跟你的理解都是相反的,跟你学校老师教的都是相反的。但因为累,我大概一季开一次。届时两位若有空,请务必来听听看,叫做【S012人生难题的系统思考法】。 我也真心建议有需要的朋友来参与,让自己在接下来的生活当中,能以理性思考与全新策略,化解种种难题!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们的 Podcast 节目《大人的 Small Talk 》一起聆听,在多数 Podcast 平台(例如 Apple Podcast 或 Spotify)都可以找到!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October 11, 2024

远程工作者 Zoey 的转职故事:想成为远程工作者,该做什么准备?(心态、技能篇)

远程工作者 Zoey 的转职故事:想成为远程工作者,该做什么准备?(心态、技能篇)

今天的题目灵感,是来自佐依・理想生活设计脸书社团的团员 Aliza 阿毛 & 吴品萱所提出的问题,他们问说: 「想问 Zoey ,在改变环境 / 从事远程工作之前,你做了多少准备?想知道 Zoey 在转换跑道(服装到平面、旅游到品牌规划)时,是否有过内心挣扎,并且花了多少时间做准备?」 我特别挑这两则问题来回答,是因为满多人会来问我要花多久的时间,以及到底该有什么样的准备,才可以变成远距工作者,所以,今天我就来把秘密大公开。 收听完整内容:Apple / Android 但是呢,为了要回答这些问题,我必须要分享我的职涯之路,以及中间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当作我一边陪你闲聊、一边和你分享我的故事吧。 故事从网拍公司的美编发迹 我在高中的时候呢,是念室内设计系,当我高中一毕业,我就开始打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间网拍公司当网站的美编,因为大学是念夜间部,所以我白天都在那间公司上班,做了一年多。 那时候的我从只是一个高中生,开始到职场上接触市场需求,然后去观察很多网络商城是怎么样去设计他们的店铺,美化他们的电子商店,我就开始对网页设计很感兴趣,所以就开始自学程序语法。 然而,如果你是设计系的话,你会知道不管你是什么设计,Adobe 基本的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 那些工具你都要学的,所以我高中毕业呢,就有一些设计底子,然后进到网拍公司,每天也都是疯狂磨练,后来又进大学念设计,又再学到了更多技巧,所以这个设计领域,我被磨的比较专业。 设计师兼职营销小编 后来我经由朋友的推荐,到另外一间外商公司工作。那时候我大概大二,进到那间公司开始负责网页设计、纸本印刷、包装设计等工作,因为是小公司,事情很杂,我也开始接触一点营销,帮忙做网络宣传,经营粉丝专页和公司网站。 有趣的是,这间外商公司是在做法国精品进出口,我很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在跟法国客户沟通的时候,会常常联络不到人,他们很常罢工或者去放假了~ 如果你晓得的话,有些欧洲国家会有四到六周的带薪年假,尤其是夏天,有时候他们一放就会放假一两星期,货都叫不到,当时我就突然间觉得,喔天阿,国外的公司可以这样喔也太爽了吧?(天真无比)但是呢,那时候就开始萌生了我想要到国外工作的念头。 茫然的大学生,开始多方尝试 然后又过了快要一年的时间,我离开了那间公司,当时我大学三年级,如同每个学生,我开始面临一种无比的茫然,做设计的工作也开始变得很腻,觉得实在不想要进办公室,也不想要一整天坐在计算机前。 那时的我开始迷恋上旅行,只要有假期就会自己或和朋友到国内外自助行,我也因此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一边工作,同时又一边旅行,让我养的起自己? 当然那时候的想法只是摆在脑中,我并没有好好的去计划这些事情,反而呢,我决定尝试一些完全不一样的工作,来看看我是不是想要转行,不当设计师? 所以呢,我加入了健身房,当了一阵子的教练,因为我很喜欢运动,也认为在健身房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过那时候因为工时太长,加上依然「长时间待在室内」让我发现,尽管有站起来走来走去、不是坐在计算机前面,对我来说好像还是不够的。 「能够自行选择工作地点」似乎才是我的目标,而我也发现我虽然满喜欢有同事的感觉,但是当作起正事,我好像还是比较喜欢独立作业,所以我后来也选择离开,开始当起 Freelancer。 没有接案经验,到底要怎么开始当 Freelancer 呢? 首先,我把我以前在学校的设计作品,还有在公司做过的东西,放到 518 外包网上,付费当他们的会员,每天就开始投作品集,后来我就开始接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案子。 比较幸运的是,我后来接到比较长期的固定案,开始到共同工作空间工作,然后在那里认识了满多同样也在那个空间工作的商家,那他们就开始请我帮忙,于是我的大三后半段和大四初,差不多就是在接案的日子中度过,所以我的接案人生虽然没有大赚,但也不会不稳定,因此口碑营销是不要断粮的一大重点。 另外一个难题:毕业后的人生规划? 那时候我大四的上学期快要结束了,我就开始在思考那我毕业之后是要进服装产业呢?还是要继续做平面设计?还是要尝试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当时呢,很刚好的,我的学校释出了到海外实习的机会,这又在此提醒我想要到国外工作的那个梦想,所以我想都没想的就去参加面试征选,最后终于过关斩将,得到了奖学金,我的大学四下就到了纽约实习。 当时我实习完毕,内心再次 99% 确定我想要找到一个不被地点限制的工作,所以我就开始用「远距工作、远程工作、在家工作」这样的职缺关键词去做搜寻,后来为什么会当上旅游编辑,其实我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你可以观看我的远距入行故事,或者回头翻到广播第一集,我也介绍过。 转职之路开始:从设计师变成旅游编辑 我算是被推荐进这间旅游公司的,原因是我平常很爱写游记,同时又喜欢拍旅游影片、摄影的关系,所以很幸运的,当时的老板看上了我的作品,进入旅游公司之后,我就开始以半远程的工作模式到处出差或在家工作。 当时的工作内容,有很多要接触企划与营销的东西,那时候也让我了解到,想要当网红部落客,要懂的不仅仅是内容创作,而是品牌操作、客户分析、社群营销,这些东西你都要会。 从编辑变回设计师,又变到内容创作者 / 策划师 一年之后,我从旅游编辑这个职位离开后,其实我又回到了设计本业,只是这一次因为是外国公司,所以工作模式呈现完全的远程工作,我也因此展开了所谓的 Digital Nomad 的生活。(想知道我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请点这) 之后的生活,我就这样一直做这个外商公司的工作,直到大概在一年前,因为工作需要的关系,我也开始接触社群营销和内容策略,并作数据分析、简报等等。于是,我也开始一边因为工作 + 自己兴趣,学习所谓的品牌规划,一路直到现在。 因此,让我们来回答阿毛所问的问题: 「在改变环境/从事远程工作之前,你做了多少准备?」 我之所以会分享我的故事,是因为我认为这好几年来的工作经验,都是远距工作的准备。 我在国中基测完选科系的时候,那时候也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远程工作,只是依着自己的兴趣,选了艺术相关的设计学系,高中毕业后的职场加上接案磨练,也让我把设计的基底打得更扎实。 后来发现自己可以在家接设计案,也是个因缘际会的巧合,而找到第一份可以办远程的旅游编辑职缺,完全不是看到我的设计作品,而是我平时的兴趣累积:写文章、架网站、做影片。 所以平时经营个人的兴趣与作品,可说是重要到不行,因为那就是你遇到伯乐的平台,那就是你找到工作的机会。 那至于现在我的这份完全远距的工作,如果你要说做了多少年的准备,可能是从我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都是所谓的练功的准备,那时候就是专心地想把设计练好,做好自己的网站、有一个可以置放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的平台,让自己去 showcase 这些年的成果。 另外来回答品萱的问题: 「想知道 Zoey 在转换跑道(从服装到平面、从旅游到品牌规划)时,是否有过内心挣扎,并且花了多少时间做准备?」 如果你听完我的故事,会发现这些点到点之间,都是有好几条线牵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的转换跑道,其实是循序渐进,不是突然间跳槽,接触我完全不会的东西。 许多人听到我的转职经验,都以为我直接得到一份没有经验 Offer,因此很想知道我是怎么找到这些机会的?其实不是,我都是在 A 工作的时候,刚好有机会接触一些超出 A 工作范围的事,然后一点一滴累积更多技能,因此得到了 B 工作的 Offer。 我认为在现在所谓的零工 / 斜杠世代,很多人一定都有经历过一人多任务,或甚至是被公司物尽其用的经验,而我当然也是。那个当下呢,绝对是会有点埋怨,但我认为我们的技术可能都还不够纯熟,多多接触是好的。 你可以从中去观察自己其实「不讨厌」做哪些事情,那那些事情是否未来可以 apply 到你的工作上,自己在业余时去做进修,成为你下一份工作的跳板? 所以如果你问说我内心有没有挣扎,其实我没什么挣扎,那从一份职业转作另一份职业,到底花了多少准备呢?我觉得两者之间应该都有重迭至少半年,才开始去作衔接。 也就是说,我可能先从旅游编辑开始,一开始写文章,后来要自己编辑企划、接下来开始设定群众的样貌、找到我自己(也就是个人品牌)的定位,不知不觉,我开始在做一些很像是 Branding 的事,那我下一份工作,也许就可以开始往 content strategist or 品牌企划前进。 Your takeaway:想成为远距工作者,你在「心态」上该有什么准备? 远距工作绝对不是比较轻松的工作,尤其是你的个性要很积极主动,同时要很自律,我有时候会觉得这先软性的特质其实胜过你实际上的专业,例如你懂不懂得被动沟通,听不听得懂对方讲话背后的意思,以及知不知道危机处理?还是一碰到问题,如果没人带你,你就会乱了阵脚? 因此,心态上面,我一定要先把丑话说在前面,远程工作不轻松,你要是一个非常懂得独处以及照顾自己的人,你会不会因为一整天都在家,就乱吃乱喝、作息乱掉,身体经常出状况呢?你会不会因为都没有人和你聊天,就会一直手痒想要在 Line & FB 上面找人聊天,而影响工作效率呢? 因为你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不会有同事在身边,如果你想要扩展交友圈,或者认识更多同业,你必须要自己非常主动去和大家交流,因此如果你是单身的话呢,你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孤寂(哈哈)。 不过如果你是计划要去旅行,这样的工作型态也许能够符合你的期望,只是旅行时的交友也要自己主动展开对话,旅行时会面临到的网络不稳、过度劳累、环境适应,自己也要先有心理准备。 想成为远距工作者,你在「技能」上该有什么准备? 老实说,我认为现在远距工作越来越普及,虽然是大宗,但远距的职缺不再只是设计或工程师独占天下了,像是我之前就有介绍过珠宝设计师、塔罗师、专栏作家,他们都是拥有远距工作特质的工作者。 因此,「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技能固然重要,但你也不要小看自己的软实力,例如说沟通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还有看脸色的能力)等等,这些技能都有机会让你找到远程工作。 而除了你的基本专业能力之外,一个远距公司其实更在乎你的人格特质。你是个会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的人吗?你是个要别人说一步才会做一步的人吗?你是个负责人的人吗?你是个诚实的人吗?你懂得举一反三吗? 一个远距公司要雇用你,你必须得到它很大的信任,所以你的表达能力、个人魅力、说服力、沟通力,这些都是我认为你可以去做加强的部分唷! (Photo from Zoey) 说了这么多自己的故事,希望你不要介意。 我真心希望这些内容有带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你听完应该知道,我不是一系之间就变成 Digital Nomad 的,这些年的努力,来来回回以及茫然,其实现在回头来看,都不是白费,我相信你有一天也能有这样的体会,所以,请你好好享受自己现在的旅程吧。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标题:我的转职故事:想成为远距工作者,该做什么准备?(心态、技能篇))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October 9, 2024

【广告合作】打造你专属的 AI 英文家教!ELSA Speak 介绍、功能、收费一次看

SPONSORED

【广告合作】打造你专属的 AI 英文家教!ELSA Speak 介绍、功能、收费一次看

身为上班族,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排得满满的,下班有时也有活动,虽然知道学英文很重要,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每天固定时间的传统上课方式,莫名地很有压力。 最近, AI 英文家教真的很红!因为 AI 英文家教比真人家教便宜,又可以自由的排课程,甚至是 AI 可以帮你挑出字词、发音错误,弭补了一些真人家教的缺点。 很多人都会担心 AI 英文家教,词句侦测会很不准确,但其实 AI 英文家教比你想的还要强大。本篇文章想介绍一款由 Google 投资 的AI 英文口说学习 APP「ELSA Speak」。 本文将分享: ELSA Speak 的介绍 ELSA Speak 的核心功能 ELSA Speak 的收费方案比较 ELSA Speak 的介绍|Google 投资、逾 5000 万次下载的英文学习 APP ELSA Speak 是一款由 Google 投资的 AI 英文口语学习 APP。ELSA Speak 标榜,位居全球前五大 AI 应用程序之一,已在超过 195 个国家使用,并拥有超过 5000 万次下载。 ELSA Speak 就像是你的 24 小时不休息的 AI 英文老师,随时可以陪你练英文。它有每日练习的课程、你也可以针对发音进行改善、进行主题学习,或与 AI 进行对话等等。 ELSA Speak 由 Google 投资 ELSA Speak 的核心功能|个性化学习路径、AI 对话、主题学习 ELSA Speak 有几大核心功能: 1. 个性化学习路径,发音错误实时回馈 ELSA Speak 的 AI 功能,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个性化学习路径,根据每个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制,制定每日练习计划,像是你想练习发音、重音、语调、听力理解和对话都可以。 同时,ELSA Speak 拥有独家的语音识别技术,能捕捉你发音中的细微音节,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ELSA按照我的程度每天给我设计五种练习类型 我测试了发音练习,发现这款app非常精准地抓住每个音节的发音问题。它录下我的每个发音,让我重复听自己的发音并与标准发音作对比,这样我能一步步纠正我的发音错误,效果非常显著。 发音错误的反馈 2. 与 AI 像真人对话, 给你发音、词汇、语法的指导 ELSA Speak 利用生成式 AI 创造许多沉浸式的对话场景,难度从简单到困难的都有。你需要完成每个对话场景中的 2 - 4 个任务,就像玩游戏一样。你也可以自行创建情境,与 AI 进行对话。而且,它也会给你反馈,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的指导,让你在完成对话后,进一步改进。 测试跟ELSA AI 语音对话 目前在测试ELSA AI,发现它会引导我进行回答并继续对话,它能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在对话结束后,它会给我详细的反馈,指出我的问题点,例如 "th" 音我常常发错,或者指出 "which is" 要改成 "that is" 等文法错误。这种反馈对于提升口语和表达的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3. 主题学习功能,练习长篇演讲、准备考试都可以用 ELSA Speak 还提供主题学习功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如果你是想要准备考国际证书,练习报告,ELSA Speak 也有提供备考课程和Speech Analyzer语音分析器能够针对你的录音或音档精确地反馈与修正。 Speech Analyzer 功能和主题式课程 ELSA Speak 收费方案比较 目前,ELSA Speak 提供两种方案: 1. ELSA Pro 方案: 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主题课程功能。此方案设计的每日练习计划会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制,帮助你在发音、重音、语调、听力和交流方面逐步进步。 2. ELSA Premium 方案: 能解锁所有功能,包括 ELSA Pro 的全部内容、ELSA AI、语音分析器和证书课程。 ELSA AI 利用生成式 AI 技术,创造多个模拟沟通场景,让你能像与真人对话一样与 AI 互动, 也会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其中也有证书课程,能帮助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专业认证。 立即体验 ELSA Speak,突破你的语言学习瓶颈!点击这里获取优惠。 -- (本文由 ELSA Speak 合作刊出)

September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