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53 posts
Sort by Latest

台灣數位遊牧簽證要來了!國發會擬推數位遊牧簽證,最長可待 6 個月
台灣也要推出數位遊牧簽證啦! 為了延攬國際人才,日本、韓國、泰國都推出了數位遊牧簽證。 近期,國發會提及,台灣未來也計畫推出「數位遊牧簽證」,讓國際人才能來到台灣,有機會更能留在台灣。 以往,數位遊牧者(或稱數位游牧,英文為 digital nomad)來台多半是持觀光簽或免簽,最多可待 3 個月,未來「數位遊牧簽證」推出,數位遊牧者將可在台灣停留最多 6 個月。 更多的細節目前仍在研擬當中。 由於「數位遊牧簽證」不需修法,只要跟外交部協調後,就能迅速啟動,預計會在下個會期就會提出草案。 過去台灣也有針對外籍高階人才推出「就業金卡」的政策。 就業金卡是一張結合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等四證合一的證件,在有效期間內提供符合資格的外國人才可自由尋職、就職及轉換工作的便利性。效期為 1 到 3 年,適合希望長時間留在台灣的高階人才。 延伸閱讀: 用「就業金卡」來台數位遊牧,申請條件、流程一次看! 未來數位遊牧簽證的推出,將再打開大門,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來到台灣。 延伸閱讀: 2024 日本數位遊牧全攻略|簽證、適合旅行時間、交通、物價一次看 去韓國邊玩邊工作!韓國「數位遊牧簽證」,最長待 2 年、可獲居留證等細節一次看! 2024 泰國數位遊牧全攻略|簽證、適合旅行時間、交通、物價一次看
August 15, 2024

2024 如何從 0 開始經營自媒體?斜槓專家的 5 步驟教學
自媒體,已成為人生職涯的一種放大器。 不論什麼身分,從事什麼行業,擁有一流的自媒體,代表你有更多可能性,獲得合作、升遷等諸多機會。 我認為所謂「一流」,並非讚數或粉絲多,這些數字,只是成為「一流」之後的副產物,真正的關鍵,可以從 5 大步驟來檢視。 1. 歸納與整理力:能否邏輯清晰的呈現資訊 2. 內容的一致性:能否針對相似主題持續創作 3. 內容的系列性:能否延伸主題打造系列感 4. 內容的相關性:能否讓內容與讀者有相關 5. 最重要的 10 個自媒體主題建議,新人必看! 你也想從 0 開始經營自媒體,並打造成功的個人品牌嗎? 往下,我會仔細分析這 5 個步驟,可以使用哪些技巧,來提升你經營自媒體的效率和品質! 我是亨利溫,一名經營 IG 超過 4 年的斜槓講師,目前有 8.2 萬追蹤。 步驟 1.歸納與整理力 無論你是用純文字、圖文,還是短影音的形式表達,要確保 2 大面向的元素,能在你的內容被清楚呈現: 1. 因果關係:能讓讀者理解,你所說的事情,是因為什麼而導致、發生的,例如這篇貼文,想要說明成為「一流」,能對職涯、自媒體成就有所幫助,所以我就必須解釋,背後的原因與關聯性是什麼。 2. 有趣的舉例:為了讓和你不同經驗、專業的讀者,也能夠搞懂你想說的事情,將事情的特性,做歸納與類比,更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和興致。例如:版面凌亂的自媒體,就像起床後頂著亂翹的頭髮出門,給人隨意、不專業、不重視的感覺。 能說清楚因果關係,並加入自己的觀點進行舉例,證明你的邏輯和思考整合能力,都是有一定品質的。 延伸閱讀:上班族如何副業賺錢?斜槓經營 IG 月入 40 萬的 5 個思維 步驟 2.內容的一致性 社群上流傳著一種論點:如果你想要經營某種主題到被看見,甚至成名,請做好創作 100 篇內容的準備。雖說這個具體數字因人而異,但持續針對特定內容創作,是呈現自身專業性和定位的重要技巧。 以下是 2 種維持內容一致性的建議: 1. 針對特定的人士創作:例如新手父母、想學好英文的、想去日本旅遊的、愛吃拉麵的、喜歡看搞笑梗圖的。 2. 針對特定的技能創作:例如如何用好 Excel,Canva、如何拍出好照片、如何自學短影音拍攝和剪輯。 選擇「人士」,你可以更寬廣、全面的分享內容;選擇「技能」,你可以短時間快速展現專業能力,我認為經營的難度,針對「技能」> 針對「人士」。 延伸閱讀:2023如何開始 IG 經營?從 0 到 6 萬追蹤的 6 個技巧 步驟 3.內容的系列性 延續上一個步驟的觀點,經營「技能」主題比較難,是因為專業需求比較高,而且內容都是較硬的知識,針對「人士」經營,比較容易結合軟性的資訊,例如個人故事,情緒反思,去打造系列內容。 以我的例子:教大家透過自媒體展開斜槓事業來說: 針對「斜槓族」這群特定人士創作 我可以寫時間與專案管理技巧、理財投資技巧、自媒體商業模式、 IG 經營等等。 透過與主題:斜槓有關的子議題,打造像是節目的系列貼文,拓展豐富性。 針對「IG 經營」這個特定技巧創作: 我可以寫與 IG 有關的最新資訊、功能。 蒐集各種因為 IG 經營改變人生的故事。 還是能做出系列性,但難度較高,也較難接觸新群眾。 延伸閱讀:2023 如何高效自我成長?5 個重要的提醒與實用技巧 步驟 4.內容的相關性 你所創作的內容,除了呈現自己的專業和想法之外,如果想獲得讀者的認同,必須確保你分享的資訊和技巧,確實是讀者們有興趣,會想知道答案的。 主動蒐集題材:真人訪談、限動問答蒐集素材,和你的社群讀者互動,直接了解他們想知道什麼。 反思自身經歷:思考你自身從青澀到成熟,中間歷經的低潮、困境,你是如何解決,並獲得哪些啟發。 觀察相關社群討論:透過 Dcard、PTT、競品社群,看看有相關需求的讀者會聚在一起討論哪些問題。 主題的一致與系列性,幫助你的自媒體聚焦:再加上內容與讀者相關,追蹤和互動表現就會好。 延伸閱讀:如何靠 IG 經營賺錢?自媒體年收入 100 萬技巧分享 步驟 5.最重要的 10 個建議 讓你的主題,能幫助你人生的短中長期目標。 讓你的主題,能發揮你獨有的專業技能或特色。 不必一開始就定死主題,探索式多元嘗試再聚焦。 至少要對你的經營主題有興趣,才會有創作的熱情。 主題可以隨著你自己的生活狀態、成長而改變。 建議帳號可以維持一個核心主題,一到兩個子主題。 定期提升你對經營主題的知識和專業。 分享你對未來的願景、理念和規劃。 關注與主題有關的新聞、時事話題,延伸創作。 我非常推薦,經營自媒體的「主題」,最好能與人生目標相結合。 例如我的目標是成為有影響力的講師,那麼「斜槓」是既能發揮我專業,又讓我獲得出書、教學、演講機會的主題,對我而言就是很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下班好累該如何開始斜槓?提升斜槓動力的 4 個秘訣 如何用自媒體增加斜槓收入? 你今年想嘗試自媒體變現,或是幫自己打造能獲利的個人品牌,創造斜槓收入嗎? 我真心認為,靠經營自媒體開啟自己的副業之路,是最安全、風險最低、初期金錢成本投入也不高的一種選擇。 此外,在經營 IG 社群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充分學習品牌經營、內容策略、數位行銷技巧,等諸多有利於推廣你商品、服務,並創造營收的方法。 為了幫助你成功靠自媒體變現,我製作了一份超高含金量的實戰簡報,精華整理我過去一百多場演講的知識,和 IG 經營 4 年,從 600 到 6 萬追蹤的實戰技巧。 透過拆解我 2022 靠 IG 經營收入百萬的結構,延伸八大商業模式,深度解析內容規劃、定價、談判策略,讓自媒體經營者,能清晰掌握接下來的變現方式。 在這份簡報中,我會以終為始的帶你從頭規劃,運用 IG 打造出具有變現力的個人品牌,奠定未來斜槓事業的發展基礎,並說明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應用哪些技巧,而這樣的教學,會結合我自己過往的經營經驗,詳細展開以下的章節: 大賺錢方法分析 經營主題挑選 個人品牌定位 IG 帳號版面優化 經營內容策略 文案寫作技巧 自媒體高產工作法 4 份高效經營自媒體的實作表單 馬上查看,這份在 2023 能幫助你提升影響力,賺取斜槓收入的功略簡報吧! 亨利溫 -【斜槓致富】IG 經營實戰攻略簡報 歡迎大家追蹤 IG 亨利溫 Henry Wen|斜槓 x 理財 x 自我成長! -- 本文轉貼自:亨利溫(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14, 2024

這個時代還有人在看部落格嗎?比較不同社群平台的流量來源和變現方式
先說結論,我個人覺得經營部落格是需要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魚子小姐的被動收入實驗室(@fishfreelife)分享的貼文 一、為什麼還需要部落格? 因為部落格、臉書、IG 是完全三種不同的社群平台,不但使用者年齡層分布不同,平台上貼文的呈現樣貌、變現方式和變現速度也不盡相同。 更重要的是,流量的來源有著很大的差異。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三個平台的比較和分析。 二、臉書、IG、自架站3個社群平台比較 1、關於平台內容所有權 不管是臉書還是 IG 的帳號經營,你可以想像為在大公司下開一個屬於你的小店,而自架部落格網站則是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 如果在大公司下開小店,公司倒了或是把你裁員了,那你的小店就無法繼續經營下去,但如果是你自己的公司,就不會有被裁員的問題。 為什麼我會選擇自己架設網站寫部落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想冒著被裁員的風險,自己開一家公司比較實在。 也就是說,除了自架網站,其他社群平台都不屬於你自己的!不管你十萬訂閱還是百萬訂閱,平台擁有者隨時可以用任何理由把你收回或是刪除。 ( 😱 ) 2、關於流量來源 臉書和 IG 的流量來源為自然觸及和廣告為主,而部落格則是以自然搜尋流量為主,這也就會反應出這些的流量來源的受眾精準程度。 在部落格上,會是很精準有需求的受眾,因為他們是有需求而去搜尋找到部落格的;而另外兩個社交亭台的受眾則相對沒有那麼精準。 回想你自己在使用社群媒體的經驗,平時是不是在通勤、無聊、睡前時會滑滑臉書、IG 看看有沒有甚麼有趣的事情。通常是漫無目的的滑阿滑,但當你和朋友聚餐不知道要去哪家餐廳?去日本東京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去的景點?要換筆電想看看開箱和比較時!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問問 GOOGLE 大神,而不會是在 IG 上搜尋找答案對吧! 也因此,我們可以大致上總結為,部落格是當人們有需求時在看,所帶來的受眾是很精準、有需求的;而臉書、IG 比較是平時用來打發時間或是找樂趣的。 3、關於變現方式和時間 而最重要的變現方式和需要的時間,我相信每種平台都有它的變現方式,如果經營的好,IG 相對變現較快。 部落格則需要時間去累積網站權重和提高 SEO,雖然變現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是是穩定且累積的!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長尾效應。 看過很多篇部落格資深前輩表示他們目前的收益,都是一兩年前的文章所帶來的。 4、關於曝光生命週期 臉書、IG 曝光生命週期大約是一兩天最多一兩個禮拜,如果一個帳號已經有幾百幾千篇的貼文,我們通常不會滑到很久以前的貼文去看對吧,很可惜的以前的貼文會逐漸失去價值。 部落格卻是恰恰相反,反而是時間越久越有價值 🤣 隨著網站文章權重提升,越久以前的文章反而越容易被搜尋到,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不被看見。 三、結語 總之,部落格的價值像酒一樣越陳越香,我常常搜尋到的文章,都是站長兩三年前寫的,但他依舊被越來越多人閱讀。 假若你是要經營個人品牌打造被動收入,我覺得以部落格為主,Facebook、Instagram 為輔,會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除了有不同的受眾,還有在開頭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平台內容所有權」,自架網站不會因為社群平台的關閉,造成心血功虧一簣! 這種產出一篇文章然後永留存的方式,是一種非常好的打造被動收入的方式 ❤️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寫部落格的行列 🥳 ( 灑花 ) 魚子的被動收入實驗室裡也有四篇文章教你自架 wordpress 網站,有興趣的可以點此開始學習如何架設 wordpress 網站。 四天架站教學系列文章: DAY 1、Cloudways 主機申請 DAY 2、佈景主題基本設定 DAY 3、佈景主題進階教學 DAY 4、網域申請,網站上線! -- 本文轉貼自:魚子 被動收入實驗室(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12, 2024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 是什麼?最適合成為自由工作者的職業有哪些?
在現代社會,「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這個詞越來越常見。但是,自由工作者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職業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要做哪些準備?自由工作者又會碰到哪些困難?就讓這篇文章來告訴你。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是什麼? 自由工作者到底自由在哪呢?以下可以簡單分成三類,分別為:工作時間自由、工作地點自由、以及工作內容自由。 1. 工作時間自由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工作時間並不受到傳統朝九晚五的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效率,自由地安排工作時間。 例如,一些自由工作者可能會選擇在清晨或深夜工作,這時候他們可能會覺得更有創造力或更能專注。這種工作時間的自由,讓自由工作者能夠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並且能夠在最適合自己的時間進行工作。 2. 工作地點自由 自由工作者不需要固定在某個辦公室工作,可以在任何有網路連接的地方進行工作。 這可能是家裡、咖啡店、圖書館,甚至是海邊或山上。這種工作地點的自由,讓自由工作者能夠選擇最能激發他們創造力和生產力的工作環境。 3. 工作內容自由 自由工作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工作內容。不需要被迫做不喜歡或不擅長的工作。這種工作內容的自由,讓自由工作者能夠專注於他們真正熱愛的工作,並且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什麼樣的職業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一般來說,只要符合工作時間自由、工作地點自由、以及工作內容自由的職業都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以下就舉幾個例子: 1. 文字與影音創作者 作家、部落客、YouTuber 等都屬於此範疇,他們通常不受地區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完成工作,只要能夠按時交稿即可。他們可以在家中、咖啡館、圖書館甚至在旅行途中創作內容。 2. 程式開發與 IT 服務 如網站開發、手機應用程式開發、遊戲開發等職業,他們的工作地點也可以非常自由。只需要一台電腦和網路連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開發工作。這使得程式開發者可以選擇在家中、共享辦公空間或其他任何舒適的環境中工作。 3.設計與創意工作 如平面設計師、插畫師和動畫師等職業,這些創意工作者通常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他們的創作。他們只需要使用設計軟體和相關工具來完成工作,這樣的靈活性使他們能夠在任何能激發靈感的地方工作。 4.自雇者 獨立顧問、講師、自營律師等自雇者,他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或個人偏好來安排工作。這類職業的自由度較高,能夠在家中辦公、到客戶所在地或者租用臨時辦公空間來進行工作。 當然,自由工作者並不侷限在這些職業,如果想要評估你的職業是否適合發展成為自由工作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數位遊牧新手】上班族也可以數位遊牧,從 0 開始工作轉型這樣做! 在成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前,要做哪些準備? 進入自由工作者的行列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確保能夠順利過渡並在這條路上取得成功。以下是成為自由工作者前需要考慮和準備的三個重要方面。 1. 明確專業領域與技能 首先,自由工作者需要明確自己的專業領域和技能,這包括擁有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能夠提供的服務類型。 因此,在開始自由工作前,我們需要問自己:自己擅長什麼?能為客戶提供什麼價值? 例如,設計師可能專注於平面設計、UI/UX 設計或動畫製作;寫作愛好者則可能專注於文案撰寫、編輯或內容創作。明確專業領域有助於我們在市場上定位自己,並找到適合的客戶群體。 2. 制定業務計劃與財務準備 自由工作者雖然享有自由,但同時也需要具備企業家的思維。 制定業務計劃有助於你明確目標、制定策略並管理財務。業務計劃應該包括目標市場、定價策略、營銷計劃和財務預測。除了制定業務計劃,財務準備也是自由工作者成功的基石。 建議至少準備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費,因為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不像公司一樣固定,通常都是結案後才會收款。 除了預備金之外,也可以建立一套被動收入的體系,比方線上課程收入、股票股息、書籍的版權收益等,擁有這些計畫可以幫助我們度過初期可能的收入不穩定期。 此外,設立停損點也是必要的。如果某個時間點以前,我們還未達到預期的收入目標,可以考慮重新回到職場。 3. 心理準備與建立專業網絡 此外,心理上的準備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關鍵之一。當我們離開了體制,就不再會有老闆和主管監督,因此必須確保自己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下,自律且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這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自律能力、獨立作業能力和適應能力。此外,成功的自由工作者通常擁有強大的專業網絡。這包括與同行業專業人士、潛在客戶和合作夥伴建立聯繫。 參加行業會議、加入專業協會、參與線上論壇和社交媒體活動都是擴展人脈的有效方式。專業網絡不僅能夠提供支持和資源,還能帶來更多的業務機會。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又會碰到哪些困難? 自由工作者享有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工作內容的自由,但這種自由也伴隨著一系列挑戰和困難。要在自由職業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了解並應對這些困難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自由工作者常見的三種困難及應對策略。 1. 收入不穩定 自由工作者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收入的不穩定性。與傳統的全職工作不同,自由工作者的收入取決於案件的數量和客戶的支付時間,這可能導致收入波動。這種不穩定性可能會給個人財務管理帶來壓力,尤其是在沒有儲備金的情況下。 應對策略: 建立緊急基金:準備至少三到六個月的生活費作為緊急基金,以應對收入不穩定的時期。這樣可以確保在沒有案件或客戶延遲付款時,仍能夠維持基本生活。 多元化收入來源:通過接不同類型的案源或提供多種服務,來分散收入來源,減少對單一客戶的依賴。例如,設計師可以同時從事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和 UI/UX 設計等多種工作。 簽訂合約:與客戶簽訂明確的合約,規定付款時間和條件,確保自己的收入得到保障。這有助於避免因客戶拖延付款而導致的現金流問題。 2. 自律和時間管理 自由工作者需要高度的自律,因為不受傳統工作環境的監督。缺乏自律可能導致效率低下、案件拖延,甚至錯過截止日期。此外,平衡工作和生活也可能成為一個挑戰。 應對策略: 制定工作計劃:每天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和目標,確保有條不紊地完成任務。將大議題分解為小步驟,有助於逐步完成工作並保持動力。 使用生產力工具:使用時間管理工具和應用程序(如 Trello、Asana 等),來幫助跟蹤專案進度和管理時間。這些工具可以幫助自由工作者更有效地安排工作時間,避免拖延。 設定工作區域:在家中設立專門的工作區域,營造專業的工作環境,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確保工作區域與生活區域分開,避免工作與生活相互干擾。 關於如何安排工作時間,可以參考這篇文章:Amazon 廣告策略經理 Jessica 專訪|在家工作如何克服拖延症?設定「停止線」讓自己好好下班! 3. 客戶管理和溝通 處理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是自由工作者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每個客戶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能否有效地管理和溝通,對於案件的成功至關重要。 應對策略: 清晰的溝通:在案件開始前,與客戶詳細討論需求、期望和時間表,確保雙方有一致的理解。這樣可以避免因為誤解或溝通不暢而導致的問題。 定期更新:定期向客戶報告案件進展,及時解決問題,保持良好的客戶關係。這不僅能夠增強客戶的信任,還能確保專案按計劃進行。 學會說不:對於不合理或超出工作量的要求,要學會拒絕,避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這樣可以確保自己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每一個案件,而不會因為過度承擔而影響工作品質。 在這個時代,自由工作者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他們享有工作時間、地點和內容的自由,但這也帶來了許多挑戰。 無論你是已經是自由工作者,還是正在考慮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都需要對這些挑戰有所認識,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自由的工作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在其中取得成功。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並為大家的自由工作之路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9, 2024

數位遊牧一點都不浪漫?數位遊牧真實體驗與 5 大建議
因為人在國外,剛好也來談一下最近很熱門的「數位遊牧」這個話題,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好了。 先講結論:把「數位遊牧」拆解開來;如果是「數位」,那有網路就好;「遊」則是有時間就可以;但重要在於過程還要「牧」,那不止是時間安排,還要創造價值!這個就很挑戰了! 舉個例子,從來美國到今天,每天我都五到六點起床(今天 05:00),跟在台灣一樣。在孩子們起床前,把握工作時間;等到孩子們都起床之後,就切換到放鬆與好友在一起的時間。 今天早上已經看完一個單元回饋,打了一通越洋電話討論,現在正在寫「福哥來信」。桌子前的雙螢幕、計時器、待辦事項便利貼,都推著我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而往右邊窗外看去,就是綠油油的草地,以及一個超美的高爾夫球場。 先努力工作,再努力放鬆,並且創造價值。這是我目前「數位遊牧」的樣子。 你覺得簡單?自在?放鬆?哈!也許吧-在某些部份!但有些事情似乎也沒那簡單。 所以,我規納了一下,如果你也想「數位遊牧」,那以下 5 件事,是你可以思考的: 1. 數位交付價值 談到「數位遊牧」之前,也許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透過數位生產的方式,交付價值。當然在電腦前面工作,就算是數位;只要有網路,去哪裡都可以遊牧。但最重要的事情是,這些產出真的能創造價值嗎?或者是,你有沒有找出透過數位創造價值的方法? 2. 自律與時間管理 也正是因為每個地方都可以數位工作,遊牧各地。那下個重點就是自律了,你有沒有規定自己的產出時間,在不同的時差,不同的地點,該工作的時候就要工作,該牧養的時候就要牧養。不然就只有「遊」,卻沒有「牧」。 3. 核心技能要求 很不幸的,數位遊牧,就如同前幾年流行的斜槓工作一樣。 我個人覺得這一點都不浪漫,也從來不覺得輕鬆。 因為大家只是看到表象的樣子。但是能夠在每個地方工作,透過數位來交付價值。這其實要求是更高的!也是更不簡單的!就像在斜槓之前,你有沒有一個主要的核心,可以用來支持你! 而所謂其他的斜槓,只是因為核心技能非常的強壯,你還有其他的心力去發展其他的技能。所以在數位之前,你要思考的是你交付的價值何在。 4. 實體到數位轉型 不說別人說自己好了,如果是傳統的講師工作,我可能還是沒辦法做到數位遊牧,遠端交付價值(雖然還是有線上教學,但是我還是相對更喜歡實體)。 而為了要做成數位的價值交付,我就必須要打掉重做,用純數位的觀點,來思考我原本的服務應該如何轉型。 所以才會有 F 學院的產生,才會有教學的技術跟簡報的技術這樣的課程,才會有重新拍攝的四機四鏡,甚至也要成立線上的工作團隊,才能夠全方位的提供支援。你覺得像這樣子的「數位遊牧」是簡單的嗎?至少我花了好幾年才搞定。 5. 自主節奏切換 當沒有人監督你的工作,沒有人要求你什麼時候產出,什麼時候放鬆,你是不是還可以維持紀律,讓跟你協作的人放心。你能不能清楚的切割工作時間,跟遊玩的時間。你能不能聚焦在有限的時間裡面,想辦法讓產出最大化。這個很基本,但從來都很重要。當然,也不是一直都在工作,那就失去數位遊牧的自由性了。 小結 每陣子都會有個新的名詞,像是「數位遊牧」看起來就是蠻性感的,蠻吸引人的。 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當「遊牧民族」呢? 是要求穩定不變的人,還是可以持續適應環境,甚至強悍的人(想想成吉思汗!)。當你想要當遊牧民族的時候,有想過不同的環境挑戰?有想過接下來變化才是常態?或者是,你是更適合守住一片田地,每天努力工作? 自律,才能自由!極度的自律,換來極度的自由! 當然,如果你的目的不是遊牧,而是流浪⋯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跟大家分享我對「數位遊牧」的 5 大想法,也歡迎大家跟我交換你的想法。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7, 2024

個人網站如何寫「關於我」頁面?詳盡拆解 4 大模塊,手把手帶你寫
個人網站上的「關於我」頁面,是每位網路創業者的數位個人名片。它就像是一位盡責的 Sales,能 24 小時的宣傳你的服務。 不過「關於我」的頁面該怎麼寫,才夠吸引人呢? 兩年前我開始自架網站時,天真的想法是:「反正就把我的豐功偉業,放上去就好了吧?」 後來我在讀 《A Pain Free Process for Writing Your About Page》這本專門教人寫「關於我」的電子書時,發現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觀念。 因為讀者們不關心我的豐功偉業,而是「這個網頁的內容,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OK,那到底該怎麼寫呢? 一起來學習怎麼寫「關於我」頁面 寫「關於我」頁面的關鍵,主要有這 4 大區塊: 你的服務跟目標讀者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讀者要相信你的服務 為什麼讀者要喜歡你 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 在寫這 4 大項的內容時,可以分別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區塊 1.你的服務跟目標讀者有什麼關係 不要開頭就介紹你是誰,因為讀者根本不 Care。 想反地,讀者在意的是「你能夠幫助它們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區塊我們要先清楚定義我們要幫助的人、怎麼幫助他們。 問自己以下 3 個問題,分別是: 你的理想客戶是誰 你可以如何幫助你的客戶 你提供什麼服務或產品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回答是… 你的理想客戶是誰: 具有一技之長的專業工作者,例如醫生、律師、諮商師 你可以如何幫助你的客戶: 我能夠教他們一套在網路上寫作的方法以及定位策略,幫助他們寫出專業又好讀的社群文章建立影響力,並且吸引潛在客戶。 你提供什麼服務或產品: 1 對 1 寫作教練,客製化提供網路寫作教學 思考完這 3 個問題,我寫出下方的區塊。 區塊2.為什麼讀者要相信你的服務 建立你在目標讀者心中的信任感。 講完了我們想服務的客戶以及能提供的服務,但客戶可能會想:「為什麼我要相信你?」 因此我們要舉出過去自己協助過的案例,或是分享自己過去從遭遇困難到克服的經驗。 問自己以下 3 個問題,分別是: 你曾經解決過什麼,讀者曾經遭遇過的問題嗎 你做了什麼工作,可以展現你的專業度 你有沒有可以證明自己的顧客見證 如果你已經有客戶見證了,可以直接引用該位客戶的背書,下方是我的客戶見證: 如果你還沒有客戶見證的話,就把上方 3 個問題的答案寫成「區塊 2」的內容。 區塊 3.為什麼讀者要喜歡你 這一個區塊,可以展現自己的「人味」。 看看網路上八成的個人網站。除了照片不一樣之外,你真的知道各家廠商的區別在哪裡嗎?很難吧。 但是為什麼? 答案也很單純,因為你(廠商)沒有寫出自己在意的地方是什麼呀! 那該怎麼寫呢,你可以問自己以下五個問題: 你痛恨什麼工作 你在工作上有什麼超能力 為什麼你要開始自己的事業 為什麼你對自己的工作有熱情 你想要達成的工作使命是什麼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回答是… 工作上你不會做什麼:我不會去追求爆文,也不會追求快速成名或成功的方法。 你在工作上有什麼超能力:我能用有架構與系統的方式,用白話文解釋這位學員在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寫作技能。 為什麼你要開始自己的事業:因為我自己就是靠持續的寫作分享,才走到今天的我。我從一位職場上班族,然後發現自己在寫作以及有邏輯教學上面的天賦與技能。所以我決定跳脫舒適圈,然後出來自己創業。 為什麼你對自己的工作有熱情:當我看到原先不擅長表達,但是腦袋極度有料的人透過寫作,和過去已經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產生連結的時候,我都替我的客戶感到開心。 你想要達成的工作使命是什麼:我的使命就是幫助知識專業工作者,藉由寫作拓展職涯的可能性。 釐清答案後,我將這些資訊寫成以下的內容。 區塊 3. 為什麼讀者要喜歡你 Bonus,讓客戶聽到你的起心動念 我們都知道,故事可以觸動人心。如果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分享自己「開始事業」的故事,那客戶肯定能對我們印象深刻。 以我自己為例,下方是我為什麼要開始經營「寫作事業」的故事。 區塊 4.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 你想要顧客下一步做什麼? 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寫「關於我」,背後總有個目的吧? 這個目的稱之為「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常見的有: 聯繫你 參加你的課程 和你預約一個 30 分鐘的線上對談 想清楚你的下一步,想要客戶採取什麼行動。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回答是… 讓客戶找我擔任他 / 她的寫作教練。 因此要清楚的把報價、服務流程、服務內容列出來,並寫出客戶下一步要做什麼。 把這 4 大區塊寫清楚,就是一個很好的「關於我」頁面 這篇文章我們介紹了 4 個「關於我」的區塊: 你的服務跟目標讀者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讀者要相信你的服務 為什麼讀者要喜歡你 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 你可以一步一步把區塊完成,這樣就能打造一個清楚又能讓客戶採取行動的「關於我」頁面了。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內容好複雜,需要有一個在旁陪你從頭走過,我可以擔任你的專屬寫作教練。 我會引導你用自己的文字,寫出專屬於你的個人網站「關於我」頁面。最終讓你的客戶更了解你,並起主動上門找你服務。 名額有限,立刻預約開始吸引你的潛在客戶 -- 本文轉貼自:I'm Chi(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5, 2024

這就是共享空間「天花板」的享受!我在 One&Co Taipei 的下午體驗
數位遊牧者的工作環境千變萬化,因為不斷移動的特性,整個世界都是你的辦公室。 當你在 Google 圖片搜尋「數位遊牧」,千篇一律都是人們在沙灘上或是海邊使用筆電的示意照片,然而真實狀況是,真的不會有人在沙灘上或海邊使用筆電。 講求工作空間的舒適度、設計美感,顯然還是不少自由工作者或數位遊牧者非常在意的環節。 就算有人偏好到咖啡廳工作,但是空間的不可控因素還是很多,例如座位多寡、環境安靜程度、網路速度、插座供給數量等,因此一個好的共享空間應該都要具備這些條件。 換句話說,如果能找到一個讓人感到舒適自在的工作空間,毫無疑問是最棒的。 這次推薦給大家的共享空間是 One&Co Taipei。這是 JR東日本集團(如果你常去日本旅遊搭過電車或新幹線,你一定聽過 JR東日本)在 2022 年底時來台開設的新共享空間。 這是個一走進就會令人驚嘆不已的空間,也有人說它是另一版本的 WeWork。 【One&Co Taipei】地址:台北市中⼭區南京東路⼀段15號3樓(捷運中山站3號出口,徒步約4分鐘)電話:02-77506200營業時間:每週一至週五 09:00-18:00(Drop-In 開放時段) 商務大樓外 One&Co Taipei 的入口處,進入之後要先向管理員換證件(圖/CY 攝) 低調奢華路線的共享商務空間 One&Co Taipei 鄰近於台北林森公園與中山商圈的精華地帶,坐落在大倉久和飯店旁的商務大樓之中,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其實不太容易察覺。 這個商務共享空間的神祕感,是在我向樓管換取證件,搭上電扶梯,還要轉搭往上三樓的電梯才慢慢浮現。一踏進主空間,才驚覺原來這才是尊爵不凡的感受! 進到商務大樓三樓的入口接待處(圖/CY 攝) (圖/One&Co Taipei 提供) One&Co Taipei 作為相對高階的商務共享空間,有別於其他共享空間或咖啡廳做出特定風格與搭配多樣符號的裝飾,他們的設計保持日式低調奢華路線。 整個空間全面木質調的裝潢風格,並且帶著暖色系燈光的空間設計,讓共享空間的整體基調高出好幾個等級,根本是五星級飯店等級的 VIP Lounge 規格。 我絕對不是走進一般的共享空間,我當時心裡這麼想。 3 種不同分區,1 次享受 One&Co Taipei 占地面積近三百坪,在大樓當中占有兩層,包含二樓與三樓,其中二樓屬於公司承租的私人辦公空間,這次主要介紹的是三樓的共享區域。 One&Co Taipei 的三樓空間分布主要分為兩大區,一區主要是散客的共享區域,另一區則是有明確隔間的私人辦公空間。 這裡我要介紹的是散客共享空間的區域。散客區約有一百多個座位,而且這些座位分區的設計基調有些不同。如果要大致粗略分類,我會分為 Lounge 區、閱讀區與個人專注區三種類型,中間還有自助咖啡茶點吧台作為區隔。 所謂的 Lounge,顧名思義,其實就等同於飯店大廳的等候區。 (圖/CY 攝) 你可以選定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座位坐下,這就一定要提到位居大樓裡的共享空間的特點,可以依你個人的喜好,選擇靠窗或是非靠窗的環境。 如果你工作感到累了,需要休息一下,也可以選擇到另一個相對舒適的沙發區,你可以直接坐在落地窗旁,看著戶外的窗景放空,眺望中山商圈的市景;或是到閱讀區挑選一本你想看的書;又或是跟附近的工作者聊天互動,認識彼此。 (圖/One&Co Taipei 提供) 另一方面,閱讀區相較於 Lounge 則又更加輕鬆一些,這個區域擺放了各種類型的日本文化與商務書刊雜誌,不僅可以在工作之餘可以放鬆,也能提供給更多想認識日本的人一個接觸深度文化的實體平台。 (圖/CY 攝) 還有一個最有趣的區塊是個人專注區。 這個專注區跟其他區域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風格,前面提到的區域基本上都是全開放的,但個人專注區像是一個微型包廂一樣,除了座位背後,座位兩側都有隔板把你包圍起來,讓你可以身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之中。 如果你有去過私人K書中心讀書的經驗,那麼,這個區域就像是K書中心的座位一樣,透過座位隔絕的方式,協助你在工作過程當中更加專注。 (圖/One&Co Taipei 提供) 自助咖啡吧、私人空間、台日跨國交流一舉數得 介紹共享空間當然還有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環節,就是咖啡與茶點的部分了。 One&Co Taipei 設有一個大型自助吧台,當然也有各種茶包或飲用水。咖啡只需要自取冰塊,在咖啡機上按下你想喝的咖啡品項按鈕,一杯自助咖啡便大功告成,輕鬆簡單操作不複雜。 (圖/CY 攝) 三樓的另一側也設有私人電話亭與大型會議室,這可以分別讓需要臨時通話、人數較多的合作洽談或正式提案的空間使用。 絕大部分商務辦公室必須具備的空間與設備,這裡幾乎應有盡有,加上 One&Co Taipei 地理位置相對隱蔽,因此在一般上班時間來到這裡辦公,也不會受到外在環境或過多工作者出入的干擾影響。 (圖/One&Co Taipei 提供) 此外,費用也是數位遊牧者們非常關心的重點之一。 以個人使用來說,One&Co Taipei 的計價方式主要分為包月使用,或單次 Drop-In (全天或每小時)計價作為區分。作為價位相對較高的共享空間,包月使用為 NT$ 10,000(未稅),而單次全天使用則是 NT$ 1,000(若以小時計則是每小時 NT$ 200,詳見完整價目表)。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好好體驗 One&Co Taipei 的內部服務與設施,單日拜訪時,建議可以選擇整天計費方案更為划算。 除此之外,One&Co Taipei 也會不定期舉行各種大大小小的商務或跨國交流活動,也包含台日語言的交流。 如果你也對日本數位遊牧或遠端工作的經驗感到十分嚮往,那麼來到 One&Co Taipei 體驗這個交流空間,我想一定會獲得不只是共享空間提供的物質感受,也更有機會接觸到更深入的無形文化交流!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2, 2024

全球數位遊牧簽證大整理|5 大洲 30 國的簽證細節+申請收入門檻一次看
隨著數位遊牧民族(或稱數位游牧民族,英文為 digital nomad)的壯大,不少國家紛紛將簽證推陳出新,以便因應這股新興的數位遊牧趨勢,像是日本、韓國、泰國等受台灣旅客喜愛的亞洲國家,也先後在今年度正式推出了數位遊牧相關簽證,讓遊牧者能更安心的在異國居留工作。 本篇文章整理了 5 大洲共 30 國的數位遊牧簽證申請方式與條件,更幫你把各洲國家依收入要求低到高做排序! 大部分國家對數位遊牧簽證申請者的共通要求 年滿 18 歲 無犯罪記錄的外國公民 受僱於非本國企業或客戶 以數位技術來提供遠端服務 投保足夠的健康保險 達各國最低月/年收入要求 數位遊牧簽證基本申請資料 申請表 符合效期的護照與大頭照 根據當地居住政策繳稅 住宿證明/租賃協議 投保足夠金額的健康保險 收入證明/薪資單/對帳單 依各國規定的簽證費用 居留目的與活動安排等資料 熱門國家數位遊牧收入要求 我們先從收入門檻來看,各國對於數位遊牧簽證申請者的收入標準不一,且有些以「月收入」為門檻,有些以「年收入」為門檻,為了方便查看,我們將收入門檻都換算為「月收入」進行比較,若要看詳細的收入限制,請至官網查詢。 像是哥倫比亞的收入要求相對寬鬆,為每月 2.3 萬元(新台幣);而挪威、葡萄牙等國家則要求每月超過 10 萬元(新台幣)收入,甚至也有每月 16 萬(新台幣)以上的收入要求,如杜拜、韓國及日本。 部分國家則沒有最低薪資要求,如烏拉圭、百慕達、賽席爾等;另外,捷克、紐西蘭與澳洲等國家雖無收入要求,但需提供達規定金額的財力證明,以確保能在該國維持生計。 下圖整理了 14 個熱門國家數位遊牧的收入要求排行,大家除了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地點之外,也要將薪資要求列入考量喔! 接下來,我們來看 5 大洲共 30 國的數位遊牧簽證申請方式與條件。 本篇整理有數位遊牧相關簽證的國家 一、亞洲 泰國 馬來西亞 斯里蘭卡 印尼 峇里島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 韓國 日本 二、歐洲 匈牙利 義大利 克羅埃西亞 馬爾他 羅馬尼亞 葡萄牙 希臘 愛沙尼亞 捷克 挪威 三、美洲 烏拉圭 百慕達 哥倫比亞 厄瓜多 巴西 巴拿馬 貝里斯 加拿大 四、非洲 塞席爾 毛里裘斯 維德角 五、大洋洲 紐西蘭 澳大利亞 一、亞洲 泰國 泰國在今年正式推出「目的地泰國簽證」(Destination Thailand Visa,簡稱 DTV )。本簽證有效期為 5 年,持有該簽證的人,5 年內可多次入境泰國,每次停留最多 180 天。可申請展延一次、180 天,費用為 1 萬泰銖。 申請資格 年滿 20 歲 數位遊牧者、自由工作者、高技能人才、從事如學習泰拳、烹飪、運動訓練、醫療、研討會、藝術和音樂活動等人員 在泰國期間須有 50 萬泰銖(約新台幣 44.9 萬)財力證明 有在其國家的雇傭合約,或可證明為數位遊牧者、遠端工作者等的專業履歷或作品集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效期為五年,可多次進入泰國,每次可停留 180 天 申請費用:一萬泰銖(約新台幣 8,900 元) 配偶及 20 歲以下子女可同行 (Photo from Freepik)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提供的數位遊牧簽證名為「De Rantau」。 申請資格 年收入達 2.4 萬美元(約新台幣 75 萬) 已遠端工作至少三個月 從事科技或數位相關行業(如軟體開發、UX/UI 、區塊鏈、網路安4. 全、人工智慧、數位行銷和數位創作者等) 無國籍限制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再延長一年 申請費用:1,000 令吉(約新台幣 6,800 元) 親屬可同行 無需綁定僱主,可自行申請 護照效期超過 14 個月 須提供最高學歷證書、最新版履歷及個人保證金 自由工作者還須準備:為期三個月或以上的專案合約(不同公司合約可合併計算) 遠端工作者還須準備:最近三個月薪資單、三個月或以上的勞動契約 (Photo from iStock) 斯里蘭卡 簽證細節 月收入 2,000 美元(約新台幣 6.5 萬)以上 居留時間:90 到 360 天(超過 270 天可能申請 30 到 90 天延長) 申請費用:90 到 180 天:150 美元/180 到 270 天:200 美元 禁止參與境內經濟活動 可攜帶配偶與親屬 (Photo from iStock) 印尼 峇里島 申請資格 年收入達六萬美元(約新台幣 194 萬) 無國籍限制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 申請費用:待確認 護照效期超過六個月 配偶及 18 歲以下子女可同行 居留期間,持簽證者可自由進出印尼 不得從事商業行為(如販售商品、提供服務等) 官方資訊:峇裡島 MPG 簽證服務 (Photo from Freepik)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 申請資格 無國籍限制 月收入 5,000 美元(約新台幣16.2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申請延長 可獲得杜拜的居民身分證 可於當地開戶、使用公共資源,且享就學資格 (Photo from iStock) 韓國 申請資格 無國籍限制 在同一行業工作至少一年 2023 年收入 8,500 萬韓元以上(約新台幣兩百萬)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兩年(初始一年,可延長一年) 可攜帶親屬 可獲得居留卡 如果目前已在韓國,可以從免簽(B-1)、旅遊簽證 (B-2) 或短期居留簽證(C-3) 三者切換,但仍建議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官方資訊:出入境管理局、Hi Korea (Photo from Freepik) 去韓國邊玩邊工作!韓國「數位遊牧簽證」,最長待 2 年、可獲居留證等細節一次看! 日本 申請資格 申請者國籍須為與日本保有租稅協定的赴日免簽國家(如:台灣、韓國、美國、香港、新加坡等 49 個國家) 年收入 1,000 萬日圓(約新台幣 205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六個月(不得延長或續簽,須離開日本六個月後重新申請) 可攜帶配偶及子女 不得購買免稅商品 無法獲得居住卡及居住證明 須提供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 官方資訊:日本出入國管理的特定簽證:特定活動(數位遊牧、數位遊牧配偶等) (Photo from Freepik) 日本「數位遊牧簽證」來了!可待六個月、配偶可同行,更多申請細節一次看! 二、歐洲 匈牙利 申請資格 針對非歐盟國家公民 月收入 2,000 歐元(約新台幣 6.9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有居留證可延長居留期限 申請費用:110 歐元(約新台幣 3,800 元) 通過申請後,需在接下來的 180 天內居留該國至少 90 天,且在初期的 6 個月不需要向匈牙利政府繳納稅金。 (Photo from Freepik) 義大利 申請資格 針對非歐盟國家公民 必須從事需要高技能且可以遠程操作的工作,並能使用科技工具 已有六個月數位遊牧或遠端工作的經驗證明 年收入約 2.8 萬歐元(約新台幣 97.4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續簽 申請費用:116 歐元(約新台幣 4,100 元) 可申請攜帶家屬 申請後須由義大利政府核准 (Photo from Freepik) 克羅埃西亞 申請資格 針對非歐盟、歐洲經濟區及瑞士公民 從事資訊通信科技業 居住六個月:月收入 2,539 歐元(約新台幣 8.8 萬)以上 居住 12 個月:帳戶已有至少 34.440 歐元(約新台幣 119 萬)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最多一年,不可延長,簽證到期六個月後可重新申請 申請費用:75 到 155 歐元(約新台幣 2,600 到 5,400 元) 可攜帶直系親屬,在有效期間內,學齡兒童可在當地學校註冊 無須繳稅 (Photo from Freepik) 馬爾他 申請資格 針對非歐盟國家公民 月收入 2,700 歐元(約新台幣 9.4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最多一年 申請費用:300 歐元(約新台幣一萬) 免繳稅情況:申請者在原國家繼續繳稅 (Photo from iStock) 羅馬尼亞 申請資格 針對非歐盟國家公民 月收入 3,700 歐元(約新台幣 13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最多兩年 申請費用:待確認 護照效期超過三個月,且為過去十年內發布 免繳稅金的情況: (1). 目前在其他國家有稅務居住身份 (2). 一年內,在羅馬尼亞居住少於 183 天 (Photo from Freepik) 官方資訊:羅馬尼亞外交部官網 葡萄牙 申請資格 無國籍限制,若為歐盟、歐洲經濟區國家或瑞士公民,則無需簽證 月收入 3,040 歐元(約新台幣 10.5 萬)以上 簽證細節 申請費用:臨時居留簽證為 75 歐元(約新台幣 2,600 元)/長期簽證為 90 歐元(約新台幣 3,100 元) 居留時間:臨時居留簽證效期為一年,可多次入境,無居留許可/長期簽證效期為四個月,兩次入境,抵達後可獲兩年居留許可 (Photo from iStock) 希臘 申請資格 針對非歐盟國家公民 不得為希臘企業工作或自由接案,自僱者須於境外註冊 月收入 3,500 歐元(約新台幣 12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申請延長一年 申請費用:75 歐元(約新台幣 2,600 元) 可攜帶配偶及家屬 無須繳稅(稅務居民的定義為停留超過 183 天,且與希臘有經濟聯絡) (Photo from iStock) 愛沙尼亞 申請資格 居留少於 90 天:Type C 簽證/多於 90 天:Type D 簽證 月收入 3,500 歐元(約新台幣 12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申請延長六個月 申請費用:100 歐元(約新台幣 3,500 元) 免繳稅情況:一年內居留未滿 183 天 (Photo from iStock) 捷克 申請資格 申請者國籍須為澳洲、日本、加拿大、韓國、紐西蘭、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和台灣 須先申請捷克貿易許可證 (Živno) 須通過捷克大使館的移民面試 銀行帳戶中須有 5,084 歐元(約新台幣 17.6 萬)以上 簽證細節 簽證長度:效期一年,可能展延兩年 申請費用:貿易許可證為每年 45 美金(約新台幣 1,500 元),但3. 包含翻譯、保險、簽證申請等費用,總金額約為 453 美金至 906 美金(約新台幣 1.5 萬到 2.9 萬)。 (Photo from iStock) 挪威 申請資格 針對非歐盟國家公民 此為了獨立承包商簽證,申請者要有自己在挪威境外註冊的獨資公司,必須至少有挪威客戶。 年收入 35,719 歐元(約新台幣 124 萬)以上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最多兩年 申請費用:600 歐元(約新台幣 2 萬) 持簽證人在挪威居住期間必須繳納當地稅並申請增值稅號 免繳稅金情況:連續 12 個月內,在挪威居住少於 183 天 須提供挪威境外成立企業的自營職業證明與挪威客戶的合約證明 (Photo from Freepik) 三、美洲 烏拉圭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六個月到一年 不得申請攜帶配偶與家屬 申請門檻低,無最低收入要求 須簽署宣誓書,證明有能力透過遠端工作賺足夠的錢維持生計 稅務低,或可能不須繳稅 (Photo from iStock) 百慕達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續簽 申請費用: 263 美元(約新台幣 8,500 元) 無收入要求,但居留期間須有收入來源 (Photo from iStock) 哥倫比亞 簽證細節 申請者為免短期簽證的國家或地區公民(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歐洲大部分地區和拉丁美洲等) 月收入 698 美元(約新台幣 2.3 萬)以上 居留時間:兩年 (Photo from iStock) 厄瓜多 簽證細節 月收入 1,350 美元(約新台幣 4.4萬)以上 居留時間:最多兩年 可攜帶配偶及家屬 無須繳稅 (Photo from Freepik) 巴西 申請資格 月收入 1,500 美元(約新台幣 4.9 萬)以上 申請時擁有 1.8 萬美元存款(約新台幣 58 萬)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續簽一年 可透過投資或巴西公民身分,獲得巴西的住所 申請費用:100 美元(約新台幣 3,200 元) (Photo from Freepik) 巴拿馬 簽證細節 月收入 3,000 美元(約新台幣 9.7 萬)以上 居留時間:九個月,可續簽九個月,成為稅務居民 不得攜帶家屬 必須得到移民律師的協助才能提交申請 (Photo from iStock) 貝里斯 簽證細節 年收入 75,000 美元(約新台幣 243 萬)以上 居留時間:六個月,可能申請延期 申請費用:247 美元(約新台幣 8,000 元) 可以攜帶家屬,子女可以進入當地學校系統 (Photo from iStock) 加拿大為了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也正在擬定推出數位遊牧簽證,讓數位遊牧民族免受旅遊簽證居留六個月的限制,能夠久居長達三年,相關資訊可閱讀這篇文章:瞄準高科技人才!2024 加拿大擬推數位遊牧簽證 (Photo from Freepik) 延伸閱讀:【數位遊牧簽證】歐洲各國政策懶人包、必備工具、互助社群,資訊大補帖! 四、非洲 塞席爾 申請資格 總部位於美國和歐盟的數位遊牧者 申請者每月訪問兩個獨家度假群島一次以上 須提供收入證明(未指定金額)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 申請費用:45 歐元(約新台幣 1,600 元) (Photo from iStock) 毛里裘斯 簽證細節 受僱於非毛里裘斯籍企業或自僱者 居留時間:一年 年收入 1.8 萬美元(約新台幣 58 萬)以上 免簽證費用 (Photo from iStock) 維德角 簽證細節 歐洲,北美,葡萄牙語國家(CPLP)和西非國家(Cedeao)的任何人開放 月收入 1,500 歐元(約新台幣 5.2 萬)以上;或家庭每月收入 2,700 歐元(約新台幣 9.4 萬)以上 居留時間:六個月,可續簽六個月 南非共和國為了吸引長才,也正在擬定遠距工作簽證,相關資訊可閱讀這篇文章:南非擬發放遠距工作簽證,治安不佳、限電政策成挑戰 (Photo from iStock) 五、大洋洲 紐西蘭 紐西蘭的數位遊牧簽證尚在擬訂中,不過每年都有開放六百位台灣青年前往打工度假;此外,數位遊牧者也可以考慮申請訪客簽證,在境內為非紐西蘭籍僱主遠端工作。 打工度假簽證 申請資格 身為六百名額之一的台灣公民 具年齡限制(台灣公民為 18 到 30 歲,男性須服完兵役) 財力證明:4,200 紐幣(約新台幣 8.3 萬) + 回程機票費用 從未參加紐西蘭打工簽證計畫 打工度假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 申請費用:約 459 紐幣(約新台幣 9,100 元)+ 回程機票 一生僅能使用一次 (Photo from Freepik)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數位遊牧簽證尚在擬訂中,可申請打工度假簽證,從事任何臨時性的工作。 申請資格 須符合國籍要求(包含挪威、荷蘭、台灣、日本等超過 15 個國家/地區) 具年齡限制(台灣公民為 18 到 30 歲,男性須服完兵役) 財力證明:5,000 澳幣(約新台幣 10 萬) + 回程機票費用 未使用過打工度假簽證(417類)、工作及度假簽證(462 類) 簽證細節 居留時間:一年,可延長一年 申請費用:635 澳幣(約新台幣 1.4 萬) 一生僅能使用一次,參加規定的農業工作可能有權延長一年 不得攜帶年幼子女 不可為同一僱主打工超過三個月 (Photo from Freepik) -- 撰文整理/林昕嬡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31, 2024

噓...「安靜度假」是什麼? 美國職場新趨勢,反映職場毒文化
你還記得前兩年掀起一波「安靜離職」的潮流嗎?意思是年輕上班族對工作態度消極,只完成負責崗位的基本事項,不追求更高成就,如今又衍生一個新詞彙:安靜度假。 安靜度假是什麼? 安靜度假是來自美國 Z 世代與千禧世代的職場新趨勢,意指員工在上班時間偷偷自主放假,沒有事先向主管請假就離開工作崗位,根據哈里斯民意調查(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在 1170 名美國職員裡,平均有 28% 的人曾「安靜度假」,其中千禧世代的比例高達 37 %。 這個現象多半發生在遠端工作者或數位遊牧者身上,有別於傳統辦公室生態,他們能夠自由選擇工作場域,因此,他們會透過移動滑鼠游標,以確保通訊軟體呈現「上線」狀態,甚至在非上班時間傳送訊息,營造加班的假象,但實際上並不在工作,甚至是在異地旅行中。 安靜度假來自「不敢請假」的職場文化 為什麼大家會不請假,偷偷休假呢? 根據哈里斯民意調查(美國市場研究公司),有近五成的職員會因為申請帶薪假而感到焦慮,且有 78% 的員工沒有休完年假,原因除了必須隨時待命的壓力與繁重工作量之外,也擔心在上級心中留下負面印象,甚至影響加薪、升遷前景。 許多人也反應,在休假時,也時常需要待命、回覆工作訊息,根本無法好好休假,有休沒休都一樣。當工作與休假界線模糊,且請假還要面對的刁難與罪惡感,他們最後選擇安靜度假,在上班的同時偷偷休息。 安靜度假反映了員工與企業間的惡性關係 事實上,台灣部分產業同樣面臨著請假困境。根據 2023 年 1111 人力銀行的「上班族請假為難調查」,有六成七的員工曾在請假時遭受主管「情緒勒索」,理由多為「部門人手不足」、「會加重同事工作量」以及「主管個人好惡」等,並有近八成上班族曾在休假期間收到公事訊息。 員工不敢休假、或是工作與休假的界線模糊,都可能讓員工無法好好休息,讓生產力下降。根據美國壓力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Stress)去年的一項研究指出,與工作相關的壓力造成美國公司每年約 3 千億美元的損失。 不同於美國與台灣,歐洲格外注重生活與工作間的平衡,為勞工設立相對完善的保護機制,就請假制度而言,歐洲企業不會阻礙職員請假,甚至鼓勵休假,部分國家還享有 30 天的給薪假,此外,「離線權」也保障了員工在非上班時間不須回覆公事的權益。 根據《CNBC》報導,蓋洛普於 2024 年全球工作場所狀況報告顯示,員工自認工作時感到精力旺盛的前十大國家,有七處位於歐洲。 「安靜度假」的趨勢,反映現代職場在工作與休假平衡上的問題,如何保障員工的休假權與離線權,是這波趨勢下值得反思的議題。 -- 撰文整理/林昕嬡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30, 2024

為什麼別人的 ChatGPT 比較好用?電腦玩物站長 Esor:要這樣調教 AI
ChatGPT 常被詬病會不知所云,電腦玩物站長黃鐘毅(Esor)駕馭生成式 AI 的能力之高,讓 ChatGPT 生成的文章,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他如何做到? 「我很習慣腦袋裡隨時有三件需要創意思考的事情在運作,」身兼城邦出版社編輯主管,與撰寫各種提升數位生產力文章的部落客:電腦玩物站長黃鐘毅(Esor)表示,「腦袋炸裂」是他的日常。 攤開黃鐘毅的待辦事項,部落格副業的任務包含平均三天就要更新一篇萬字上下的文章,製作電子報、經營 YouTube、寫臉書貼文;正職編輯的工作內容則要跟作者開會、撰寫宣傳企劃、製作行銷素材,同時家中還有需要花時間陪伴的國小孩子,不禁令人好奇黃鐘毅如何能有足夠的腦力與時間應付? 要在時間內完成所有任務,黃鐘毅沒有分身,靠的是 ChatGPT 同事的協助。 例如許多工作者都深受所苦的冗長會議,黃鐘毅靠 ChatGPT 減少開會次數。出版編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與作者對焦書籍主題、大綱,這是耗時的腦力激盪會議,往往無法快速得到結論,為改善此情形,黃鐘毅會將過往的討論記錄輸入 ChatGPT,同時提供作者原始資料,例如過去課程大綱、部落格內容等,再請 ChatGPT 生成書籍大綱。 「作者嚇了一跳,」黃鐘毅笑說,因為作者話語才剛落下,他就把 ChatGPT 生成的完整章節建議傳給對方,當下就可以依此討論書籍方向,沒有 AI 的幫助,僅憑一次性的對焦會議,往往很難進入到大綱的討論。 除了提升會議效率,「寫作」是其副業,他駕馭生成式 AI 的能力之高,讓 ChatGPT 生成的文章,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令不少文字工作者咋舌。應用 ChatGPT 之後,黃鐘毅現在寫一篇一萬字左右的文章,可從兩、三天大幅縮短到三小時內。 為什麼用同樣的生成式 AI 工具,黃鐘毅的 ChatGPT 就比較精準、聽話?他分享自己與 ChatGPT 協作的關鍵。 【2024 AI 同事養成指南】上線!更多 prompt 模板、省時解方 一次查看 >> 生成草稿:建立個人數據庫,提供工作流程 黃鐘毅強調,生成式 AI 不是無中生有的魔法,而是依據資料進行文字接龍,ChatGPT 模型掌握了網路上大部分的資訊,但 99.9% 的資料都不符合需求,要讓 ChatGPT 產出的文章貼合需求,關鍵在於給的資料有多精準。 黃鐘毅可說是一個「流程管理控」、「記錄控」,在他的部落格裡充滿了實驗各種做計畫、寫筆記的架構,讓黃鐘毅有大量結構清楚的數據可以運用,這些累積了十幾年的筆記就是他可以超越別人的護城河。 例如當他要撰寫一篇主題為「克服拖延」的文章,他的第一步就是從筆記庫中選出與主題相關的筆記,匯入 ChatGPT 中,並給予清楚的步驟指令: 「你是一個克服拖延的心理學專家,我想寫一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克服拖延,且從感性的心理層面出發的文章,請你一步步分析,針對我上傳的檔案,一段一段的把文件中的重點條列出來。」 有原生的資料,ChatGPT 就能生成大綱、發揮它最在行的「排列組合」長才,寫成符合主題的文章草稿。 「使用 AI 就像主管帶人,你要給下屬參考範例、你的工作方法跟目標,」黃鐘毅提醒,準確的下指示,才能得到預期的產出,工作者可以從今天開始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步驟,打造屬於自己的數據庫,先懂自己的工作,才能把 AI 用對。 調教文章:當大腦卡關,與 ChatGPT 辯論 有了初稿,直接複製貼上雖堪用,但可能缺乏犀利的觀點與立論的深度,黃鐘毅建議工作者閱讀完 AI 生成文章後,至少再與 ChatGPT 進行三輪對話,提升文章的品質。 例如他要寫一篇教讀者「如何寫目標筆記」的文章,ChatGPT 提供寫目標筆記的步驟架構後,黃鐘毅會不斷探問細節,例如:「我們知道要拆解目標,但不確定自己拆解的小目標是否恰當?」另一個技巧是自己提供論點,問 ChatGPT 有沒有漏洞、如何改善? 在一問一答下,原本混亂的大腦,就能夠理出一個線頭,往下深入地思考,讓文章更具可看性。 未來黃鐘毅更希望 AI 可以自動依據主題從筆記軟體中找到合適的文件,不需他手動查找,更多生成式 AI 新玩法,尚待他撰寫一篇篇文章來實驗。 圖表製作/Cheers 團隊 -- 本文授權轉貼自:Cheers快樂工作人(原文連結),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今天晚上就該做,明天早上不要做的5個數位工作習慣4種無痛時間儲蓄計畫,可以簡單開始但效果顯著的時間理財術ChatGPT 的回答愈改愈差?一個最實用的 ChatGPT 提問隱藏技巧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9, 2024

【部落格經營】Medium、痞克邦、方格子與 WordPress 哪個好?4 個寫作平台的優缺點比較
Medium、痞克邦、方格子、WordPress,一眼望去網路上的寫作平台有很多種,每個平台都有不同的優缺點,包含了流量來源、變現方式、是否能夠有廣告收入等等,本篇文章就針對這幾個項目,來做比較說明。 最後也會告訴你,如果想要經營部落格打造被動收入,我所推薦的是哪一個寫作平台?為什麼呢? 一、方格子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方格子針對華語市場,流量三成來自社群媒體。也就是說,如果你原本有在經營 FaceBook 的,蠻適合搭配著方格子導流量使用。 方格子的介面簡潔,操作簡單,但缺點是不能夠放廣告,沒有廣告的收益。變現的方式較少,主要變現方式為訂閱制的會員收費,需要不斷的產出文章。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缺點是隸屬於平台,有被關站的風險。 二、痞客邦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痞客邦簡單操作好上手,優點為本身自帶一定的流量。但缺點一樣沒有自己網域,有被關站風險。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另外,如果你有看過痞客邦的文章就知道,版面上充斥著太多的廣告,使用者體驗不是很好,沒有辦法好好的閱讀想要看的內容。 三、Medium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Medium 是歐美市場為主,版面簡潔,但沒有中文介面。如果你是寫外語部落格,那可以考慮看看使用 Medium。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但缺點仍是隸屬於平台,有被關站的風險。 四、WordPress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WordPress 新手需花時間學習架站的知識 ( 當然也可以外包請專業的架 ),但自由度高,變現方式多元。 最大的優點是:擁有自己的網域沒有被關站的風險。 延伸閱讀:甚麼是 WordPres?傻傻分不清楚 WordPress.org 與 WordPress.com 的差別是甚麼? 五、寫作平台綜合比較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圖/被動收入實驗室提供) 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想要寫作,可以嘗試在 Medium、痞克邦、方格子寫個二十篇看看自己有沒有放棄 XD 倘若你的目的只是單純想寫寫文章、紀錄生活,而且英文或是外文的部落格,那就選擇 Medium 吧!如果是要寫關於旅遊、生活、美食,痞克邦和方格子都可以試試! 但如果你是想要打造額外主 ( 被 ) 動收入、經營個人品牌的話,WordPress 自架網站絕對是我的首選 🤩 原因很簡單,因為自架 WordPress 網站有 100% 的掌握度、自由度高,變現方式多元。 重點是擁有自己的網域沒有被關站的風險。 延伸閱讀:【如何申請 Google Adsense 廣告開通】 實現在網站中放廣告賺取被動收入!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魚子小姐的被動收入實驗室(@fishfreelife)分享的貼文 以上是各個寫作平台的比較。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寫部落格的行列 🥳( 灑花 ) 如果你對自己架設網站有興趣,跟著下方手把手的教學文章,你也可以架出屬於你自己的網站! 四天架站教學系列文章: DAY 1、Cloudways 主機申請 DAY 2、佈景主題基本設定 DAY 3、佈景主題進階教學 DAY 4、網域申請,網站上線! 如果你對相關主題感興趣,歡迎追蹤 instagram 「魚子小姐的被動收入實驗室」! -- 本文轉貼自:魚子 被動收入實驗室(原文標題:【部落格經營】四個不同寫作平台的優缺點比較)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6, 2024

如何打造「知識型產品」,創造 6 位數收入?(下篇 – 行銷企劃)
要如何從零開始建立個人品牌,甚至銷售第一個自己的產品,並在一個月內賺進六位數的收入?這篇文章會 Focus 在後期的行銷企劃,並且會專門討論線上課程的部分。 在「上篇 – 點子生成」學到了要如何找到消費者會想買的產品點子,以及在「中篇 – 產品設計」中知道了如何詳細的去設計產品的詳細內容,最後規劃出一套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最後一步就是要想盡辦法把我們的產品賣出去!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和你分享我如何規劃行銷流程、用了哪些行銷管道,以及幾個銷售線上課程時你應該注意的重點。 一、設計銷售頁 什麼是銷售頁?簡單來說就是介紹你產品資訊、適合誰、能讓學生得到什麼成果的一個網頁,如果你和我一樣是自己販賣線上課程,沒有透過任何大型平台幫忙的話,你將會在行銷時面臨很大的技術問題,例如說: 銷售頁應該要放在哪?怎麼讓人看到? 怎麼串接金流?我要怎麼收錢? 要怎麼把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 別擔心!現在網路上都有超級多的資源,可以讓你用超簡單低成本的方式做出不錯看的銷售頁面,我最初的銷售頁是用一頁購物製作的,簡單好用,收費也很低,基本的數據分析和訂單處理也都包含在裡面,很適合時間不多、有預算限制或是非技術背景的人入門。 第一次做銷售頁做得很陽春是很正常的,我剛開始也是一樣,如果你想要花俏一點,也可以參考我的良師益友度哥利用一頁購物所設計出的銷售頁面,可以說是非常漂亮,資訊也很完整,所以只要你上網查資料,做點功課,相信銷售頁這一關是難不倒你的。 一頁購物店目前只支援台灣銀行帳戶收款+台灣手機登入,如果你是海外公司或像我一樣在海外,就會有點不方便,我當時是跟我媽媽借了手機號碼來註冊,不過如果你目前人在台灣,相信這是個非常方便也很容易入門的好資源。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製作銷售頁的技術也進步了很多,現在的我是用 Teachable 的後台來製作銷售頁,你可以點下面的圖片去看一下,當然你沒有一定要做得像我這麼漂亮,如同網站的外觀,設計都不是初期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文案和產品資訊。 二、我用了哪些銷售管道 銷售頁搞定之後,你以為客戶就會主動上門了嗎?你想太多了,如果你不把新產品的消息公諸於世,不用一些行銷手法去包裝你的商品,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你在賣課程! 所以我會建議你將你有在經營,而且有觀眾的平台一一列下來,盤點你現在的行銷管道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主要?哪些是次要?宣傳時程要怎麼安排?需要那些素材?並思考這些平台各自適合用什麼方式來宣傳你的課程,例如我的行銷管道有: E-mail FB 社團 FB 粉專 Podcast Instagram YouTube 全部列出來之後,我就要做個分類,來決定哪些平台是我的銷售主力,哪些是次要的,分類後的結果和各個平台的用途如下。 E-mail Marketing(主要) E-mail 雖然老派,卻是我本人最愛用的行銷方式之一,不用擔心演算法和觸及率,只要你寄出,觀眾就一定收的到,如果觀眾不開信,基本上都是你的問題,不能去怪演算法,可能是你的標題下不好、內容不吸引人,你可以好好地檢討要怎麼修改,修改的成果也比較準確。 雖然 E-mail Marketing 在台灣很不流行,但它依舊是我最強的銷售工具,如果你也想開始使用 E-mail Marketing ,市面上的 E-mail Provider 非常多,下面是其中幾個比較有名的,你可以依照你所在的地區,花時間自己去研究一下。 台灣:Benchmark、電子豹 美國:Convertkit、Mailchimp、ActiveCampaign 我個人是使用 ConvertKit,無論你使用哪一個平台,一定都要能做到搜集名字和信箱,以及 Sequence 等關鍵功能,這樣你就能在後台設計什麼樣的人,點到什麼樣的連結、會收到什麼樣的信,整個銷售流程就可以自動化,你也不用常常去處理客戶的問題。 我在前期花了很多時間去設計不同的 E-mail 內容,事先寫好每封信的文案,去規劃每位有訂閱我的讀者,要在什麼時間點收到怎樣的內容,如果他們看完信,又要有什麼樣的內容在隔天、三天後發給他們,安排好之後就是全自動的,非常方便! 如果你也打算將 E-mail 當作你的主要行銷工具,在前期絕對要花點時間來安排。 FB 粉專和社團(次要) 在臉書的部分,我會盡量思考要怎麼樣做到「跟觀眾頻繁地互動」,例如使用臉書機器人,請他們在貼文底下留言,然後使用訊息推播,送出客製化的對話內容。又或者是利用吸睛的貼文引起觀眾的好奇等等。 其實跟在做 E-mail Marketing 有點像,差別在於 FB 會受到演算法的干涉,你比較不能掌控成效,不過也是要花很多功夫去規劃的。 Podcast(次要) 在 Podcast 上我會盡量在節目裡插入我自己課程的口播廣告,根據當集的內容來插入不同的產品,這樣會來聽那一集音頻的觀眾,會 more likely to be interested in my offer,像是這樣的小巧思,都是可以被設計的。 其他平台 例如 YouTube、Instagram 這些我比較沒有花心力在經營的平台,因為觸及到的人數不會太多,所以我也不會做太多的行銷規劃,不過它們依舊有觀眾在上面,所以如果情況允許,我還是會製作些短影片來宣傳我的產品,就算是多一個曝光的管道,成效倒是其次。 三、利用免費內容吸引觀眾 根據調查統計,如果你先給觀眾一些試用品,可以增加 36% 的銷售成績,這也是為什麼賣場有那麼多試吃品,答案就是刺激銷售,以行銷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家不知道你是誰、沒看過你的品牌、也不太確定你的商品能不能帶給他們期望的效果,那他們怎麼會買? 尤其在數位時代,你幾乎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觀眾,又要怎麼讓他們知道你產品的特色呢?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製作一些免費內容當作試吃品。 你可以擷取課程的一小部分做一個前導影片,也可以額外寫一篇文章、製作相關的內容,並在這些內容中旁敲側擊並銷售你的主要產品,我到現在都因為這個免費內容,獲得了很漂亮的銷售成績,但是在做免費商品時,有幾個重點一定要記住! 1. Know you End Goal 在做試用品或免費內容時,一定要記得你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刺激主要商品的銷售成績,所以你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符合這個目的,不然就沒有讓人家試用的意義了。 例如你寫一篇免費文章,在規劃內容大綱時就記得要讓這篇文章跟你的主產品產生連結,人家看完文章後覺得有收穫想學更多的話,就有機會進到銷售頁,購買你的商品。 延伸閱讀:為什麼個人品牌賺不到錢?3個必須建立的 自媒體獲利心態 2. 不斷提及主要商品 延續第一點,我們做免費內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刺激主要商品的銷售成績,所以一定要不停的提到你的主要商品,就像你會在我的 Podcast 、文章的最下面、網站的側邊欄看到我不斷會提及我的主要產品 「Brand You Life」 很多人會不好意思宣傳自己的商品,但如果你用對方法,這並不會讓人反感,你也不會感到不舒服,例如你可以用一些話術:「如果你對這個內容感興趣,在我的付費課程裡會帶到更詳細、更深入的教學。」 你提到產品越多次,人的大腦就會自動抓住這個資訊,就算每次都只是稍微提到,也都可以讓觀眾的潛意識思考:「我到底想不想要知道更多?我願不願意花一點錢來學習更多?」,觸發並增強他們想購買的意願。 延伸閱讀:你有冒牌症候群嗎?5個自我檢視特徵與調整方式 3. 風格語調一致 當你在做付費產品和免費內容時,你一定會有屬於你自己的風格,記得要把這個風格保持一致,如果有牽扯到文字或說話,記得語調也要盡量一致,總不能免費產品是用溫暖的風格吸引觀眾,買下去之後又用斯巴達的教育方式吧?這可能會讓觀眾感覺被欺騙的感覺。 4. Something Special ♥ 我喜歡在免費內容中給觀眾一點驚喜,或者一些只有在這個免費內容中才看得到的 Bonus,例如說看到影片的最後就可以得到課程折扣、現在購買會額外贈送諮詢服務之類的,多用一點巧思,讓觀眾在看完你的免費內容後,產生「我想要購買你的商品」的感覺是做免費內容時最重要的目的。 5. 說話算話 如同前面所說,你一定會在免費內容中提到自己的付費課程會有什麼樣的內容,不過很多人會為了刺激銷售而誇大其詞,說出課程根本沒有包含的東西,或是他們做不到的承諾,這是做免費內容時的大忌,如果你說話不算話,很快就會失去觀眾的信任,後面的產品也不用賣了。 以我自己來說,我現在的主要課程 Brand Your Life 是用一堂 1 小時的線上講座當作免費內容,偶爾也會配合一些節日,或是跟其他相關的品牌合作推出不同主題的免費直播,裡面就會提到一些我最近對課程的規劃,例如今年會新增什麼課程,會邀請誰來當客座講師等等。 當我要在免費內容中提及這些東西時,通常都是已經進行到一個段落,是真的會推出的東西,即使講得當下還沒真正推出,也會讓觀眾產生期待感,進而購買你的產品,在這裡我也想提醒你,不要害怕你在免費內容中透露太多的好康。 當你能給得越多,你的觀眾越會覺得:「哇,免費內容都這麼有料了,那付費課程一定更有深度」,所以不要怕,只要是你做得到的,就盡量去給吧!但也要記得隨時把你的 End Goal 放在心上。 四、用預售驗證市場反應 看到這裡,你可能以為銷售都是要等課程做好後才要開始做的,但其實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產品都還沒有製作完成,因為那個不是最急的事情,你還不需要把所有的錢和精力都投進去,相反的,我們應該先確定真的有人願意購買,也就是進行預售,然後才真正把課程給完成。 我知道這時你可能會想:「我沒有真正做出產品,要怎麼賣給別人?」,這其實就像預售屋或是現在很多的線上募資,你買預售屋的時候房子並沒有蓋好,你所支持的募資活動也沒有真正推出,只是做個模型給你看,但依舊有許多人願意預先付錢給這些還沒完成的商品。 預售主要的目的是要先確定市場的實際反應如何?有多少人願意購買?需要有多少人買才能回本?此外,預售也有下面幾個好處: 增加自信:當你看到越來越多人願意預購你的商品,你的自信也會大大的增加,我就是這樣。 更多的預算:當有人願意預購,你就會有更多的預算可以去好好設計課程或投資設備。 得到讀者最直接的回饋:你一定會遇到觀眾問問題,例如:「請問我沒有 xxx 經驗,也可以來上課嗎?」,你就可以根據回饋去微調你的課程,讓成品更符合需求。 即時停損:最慘的情況就是沒人買,或是只有少數人要買,此時你可以考慮退款,甚至是停止製作課程,節省不必要的製作成本。 如果你真的擔心沒有實際做出來沒有人會買,也可以考慮先做 30%~40%,至少有點東西給觀眾看,接下來只要說清楚未來課程的製作進度和規劃,相信觀眾都還是會買單的。 延伸閱讀:ICA 是什麼 ?影響品牌成長的關鍵&4個 ICA 對話法則 五、行銷要軟硬兼施 我的最後一個秘密武器,就是 Hard sell & Soft sell,中文我不太知道該怎麼翻譯,但可以簡單解釋一下: Hard Sell:硬式行銷,例如直接給出數字的、促銷活動、限時限量、免運費等較理性的方式。 Soft Sell:軟式行銷,例如帶出你的故事、理念、使用者分享回饋等較感性的方式。 大多數人用的都是 Hard Sell ,這也造成我們很討厭被人家推銷,覺得別人在騷擾自己,我相信這也不是你想要的,所以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要怎麼樣以同理心的方式設計出會讓觀眾感興趣,真心想要你的產品的文案。 以我自己來說,我會利用 E-mail marketing ,設計幾個 Soft Sell 的信件文案,信件裡講了我的故事、我開課的願景和目的等等,這些都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你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品牌,而是個有血有肉、在乎他們的真人,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絕對能 Close 掉更多客戶 👉👉 點這裡免費下載我的 Soft Sell 範本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直接詢問他們購買、不購買的原因,例如以下這 2 張圖,透過直接問的方式,你可以知道很多人不是不喜歡你的產品,而是有各自的考量。這時你又可以根據不同的狀況,用客製化的回覆來成交他們,讓他們清楚知道:「你的問題和顧慮是可以被解決的。」 不過經過一系列的測試,我覺得 Soft & Hard Sell 交互使用的成效是最好的,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你可以同時設計好幾種行銷訊息,呈現方式不限,然後用故事 ( Soft ) x 事實 ( Hard ) 的方式來行銷,例如我可以將同一句話視情況用 Soft & Hard Sell 的方式表示: 當然,行銷有各式各樣的方式,你可以複製我的,也可以創造你自己的,但永遠記住,讓人真正購買東西的永遠都是情感,營造出有感情的故事,你的商品就會大賣。 Facts Tell, Stories Sell. 行銷企劃 一定要好好做 最後附上一張我在我的第一堂線上課程 Dream to Goal 裡講到的從設計到銷售一個線上課程大概的參考時程,也許能幫助你更清楚要怎麼樣去走點子生成、產品設計和行銷企劃的整個流程,有需要的話也可以點下面的連結去複習這 3 篇文章。 以第一次銷售線上課程來說,我對我的銷售結果非常滿意,但是我也知道我還有很多可以優化、可以學習,也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即使到現在我比較熟了,我依舊在不斷的學習銷售,我也期待你在銷售自己的產品時也能保有這樣的心態,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如何自行銷售可創造六位數收入的知識型產品系列文章 上篇:點子生成 中篇:產品設計 下篇:行銷企劃 -- 本文轉貼自:理想生活設計(原文標題:【如何自行銷售可創造六位數收入的知識型產品】下篇 – 行銷企劃)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