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

78 posts

接案被欠款怎么办?接案工作者保障自己的 3 步骤

「款项被欠太久要怎么因应?@@」一位接案维生的朋友传来讯息。 「有签约吗?」 「有信件/讯息往来吗?」 「跟对方请款了吗?」 我问。 我想先帮业主说点话,有时候大公司程序跑比较久,因此你可以客气地先跟接洽窗口问一下状况,看是卡在哪个关卡;尤其是合作对象若是公家机关、医院等等,付款等半年以上都蛮常见的。 为了钱要得回来,以及后续合作机会与默契,好声好气提醒一下,大部分被提醒的人会知道要赶快处理。 如果接案者自己没那么想要钱,业主没道理需要这么积极付钱。 老板心声:感觉你没有很急着要钱,当然能拖就拖。 但是,如果合作对象是小公司尤其是一人公司,欠款 很大机率是故意的,接案者要积极一些,建立起规则。 给你方便当随便(说真的......这种人还真不少)「能拖就拖、能欠就欠」是他们做生意、攒钱的秘诀。 假如你吃过一次亏,以后就尽量不要再跟对方合作,或是建立收款规则采预付、收订金,后续合作愉快、再采月结等其他方式。 一、合作要签约 「这案子金额这么小,还要签正式合约喔?」 不论金额,建议要有文字证据,证明双方彼此合意的内容。 法律上双方达到共识🤝约定便成立,合作愉快情况下这些纸本的确不太重要。但往往就是这个but,当发生争议时,如履约条件、付款时程乔不拢时,就会体会到文字证据的重要性。 不一定要有正式的合约,信件往来、文字讯息截图都可以作为双方合意的证据。但当有争议时,对方是可以主张证据力不够、或是质疑截图造假等,都是很容易被攻击的瑕疵。 白纸黑字的契约效力与内容,对双方的保护比较足够。 二、积极请款 接案者建立自己的收款规则 能收订金先收 有合作默契后才考虑月结 不要给对方有理由或借口延迟 「没有发票」、「还没结案」、「不知道收款账号」、「我人在国外」经常是欠款者说出的说法。我有个工程师友人本来个人接案,刚毕业不晓得社会险恶,被一人公司业主欠款快一年......都要吃土了。 🤹:「(公家机关)还没结案」 😒:「我的甲方是你啊!公家机关还没结案是你的事啊」 后来决定开公司保护自己,每次接案都签约,写清楚付款时间,案件告一段落就开请款单及发票,上面也要有收款账号。 三、必要时预收订金/款项 🤹:「我们只收发票」 😡:「那怎么不早说!!」 发案者/窗口可能搞不清楚,公司不接受劳务报酬单、公司规定只收发票等,个人接案会有一些发展上的受限,参考: 四面向判断设立公司与否,我要开公司吗? 接案族:客户说只收劳报单或发票,合理吗? 对方恶意欠款 搜集并保全债权证据 证明自己有完成工作内容,发票、收据、请款单、合约、信件往来、对话截图,都可以,就是对方欠钱的证据。 催款小撇步: 1. 利用对方爱面子 把对方欠钱的证据适当的释放在社群媒体、业主的生活圈,业主可能的合作对象,让大家知道「这个人会欠钱,让他社会死亡」对方也许就会急着找你,还你钱了。 「挤牙膏式」的一步步放出证据,最近追踪葱妮丝坦揭露 im.B 诈骗有感,可以看到对方精彩的自打脸反应。 吉白职场EP17|优雅阿姨闲聊那些 5 月份让人愤怒的新闻 不过,这也是会在意自己面子的人才有效,对于人间蒸发、已脱产的人来说,上述这方法还真没什么用。 2. 存证信函 来到最后不得已的这一步 存证信函是一种〈请求证据〉,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有点像是刚刚说的请款单,只是比较凶一点,走到这一步大概心里有底拿不回来、老死不相往来了。 存证信函为日后若进行诉讼,一种表明立场用的文件,「已通知对方赶快还钱,对方还是不还」的证据。 📌公司税务上,当帐上有应收帐款/呆账收不回,要打消认列损失 寄给对方的存证信函,证明这个应收帐款收不回来了 至于存证信函的法律效益、撰写重点等,需要的人可以进一步搜寻存证信函。网络数据很丰富,温馨提醒存证信函可以自己写,请律师写要费用,如果欠款金额不高、评估自己到底要达到什么效果,再决定怎么做吧。 📂喆律法律事务所 《存证信函怎么写?文内范本绝对让你一看就懂!》 -- 本文转贴自:优雅阿姨(原文标题:接案工作者保障自己😀不被欠款三步骤)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4, 2024

【读者投书】美国职场分享|台湾私立大学毕业,我如何跨域转职,还在美国找到商管工作?

去美国前,我问自己:这趟是为了什么? 我曾经对自己的职涯感到非常迷惘。我是台湾私立大学生物医学系毕业,却在毕业前发现自己对留在实验室或学界不感兴趣。我的同学很多都继续攻读硕博士,或是转医科,我反而是我们班上唯一大学毕业就去当兵、第一个到业界工作的。 一开始,我进入生技产业当业务,但其实并没有找到所谓天赋热情,后来又辗转几个工作后,我开始发现这些都不是我要的,更大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像只是被现实推着往前走 从身边小圈圈能提供的选项里尝试着寻找一根浮木...... 因缘际会下,我在一个旅行中,偶遇一个在英国工作的香港朋友,和她几个小时的对话里,让我第一次对国外的世界感到好奇(对,我从来没考虑过出国念书/工作的选项),萌生了想出国看看的念头,没想到这个生命中的小插曲,改变了我的一生。 对于出国念书或工作,我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所以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都比我好很多!这篇文章我也不分享申请学校的过程,因为是突然萌芽的念头,我的大学 GPA、校外活动成果、工作经验、英文程度等等,都是普通中的普通。 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渐渐开始知道做好规划的重要性,我出国前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这趟出去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当时的我给了自己三个答案: 练好英文,到可以日常对话的程度。 洗一个可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学历。 出去看一看世界,打开眼界和心胸。 这三个都不是什么很高级的答案,却是我心里很实际、很想做到的三件事情,我希望透过这些,不管毕业后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的道路。 当时我选择出国念 MBA,听起来很梦幻,但其实我只是还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只知道想转商,而年纪稍长也没什么专业的我,唯一比大学毕业生强一些的是多了几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念个企管硕士,变成了一个既好听又彷佛是唯一合理选项的答案。 我花了一年多准备,边在美式餐厅打工,边兼差做家教,边补习英文考托福和 GMAT,终于我拿到唯一的学校 offer,于是我跟家人借了一半钱,跟政府贷款付了剩下一半钱,在 2011 年暑假,我降落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开始了这不知会带我到何处的旅程。 生医背景+供应链管理,找到意想不到的职涯之路! 初来乍到的我跟其他留学生无异,面对的是新环境的文化冲击,以及全英文环境,我在艰难求学的状况下,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是:找到自己未来的专业! 企管的路挺宽,可以攻专业性很强的财经、会计;也可以走营销、品牌管理和公关等比较软性的专业,更可以跟其他专业结合,像是数据分析,甚至走商业法律或是医疗管理。而我自己,因为没有什么商学背景,终于在上了第一学期的通识课程后,才真的让我找到了我的热情和专长: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喜欢供应链管理,其实一开始单纯只是觉得这很实在,是相对其他比较抽象的选项,这对我来说是更能看得到摸得到,也能直接影响人生活的东西,所需要的技能和我比较擅长理性逻辑分析的特质相符合,也和我对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很契合。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学校附近是美国药厂的聚落之一,我自己又有医学院的背景,所以我决定专攻「药品供应链管理」这条算是挺特殊的发展方向,这真是我如果一直在台湾,压根不会想到的一条职涯道路。 累积猎头人脉与考证照,从「合约工」开始,打败签证大魔王! 既然第一任务「找到未来希望的职场赛道」已经完成,MBA 毕业后接下来就是找第一份工作,在美国待下来,而其中最值得分享的是我拿到工作签证的经过! 国际学生找美国工作最劣势的莫过于没有工作签证。无论你的实力再怎么优秀,即使语言和文化的缺陷被抹平了,明摆着的身份问题还是会让一开始的职涯非常艰辛。这在我硕士找学年中间实习机会的时候,感受特别深,最后实在找不到,选择回到台湾的药厂实习。 毕业后,2013 年的东岸,跟我目前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很不同,办给国际学生的工作签证,当时东岸公司 HR 部门都不是很熟悉,我还得跟 HR 解释怎么操作。 而且,从学生签证 F1 到工作签证 H1b 有一个过渡时期,就是毕业到拿到工作签的之间,会用一个叫做 OPT 的状态去工作,当时几乎所有的商学院都只能给一年的 OPT。 现在的商学院基本都会修一些 Data、Analytics 或者 Coding 课程,因而被编到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体系底下,而有三年的 OPT,也等于三次抽签的机会。 而我当时一开始就知道,签证会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只有一次申请和抽签的机会。 因为这是一个相对草根的故事,所以我的解法也不是什么高级的策略,而是走了一条自己乱闯出来的路:合约工。 在美国有点规模的公司里面,基本都有一部分的合约工,他们不算进公司人头,领时薪,不吃公司福利,可以短约表现不好就不续约,是公司很有弹性的劳动力。 以我很薄弱的背景,想进梦想中的欧美大药厂,我分析了一下觉得这就是最可能,也最不会一开始就碰到签证魔王挑战的选项。 而这些短期的合约工,大厂们都委托其他人力资源公司(staffing agency)帮忙找人,所以我在求学时就开始在各个网络求职平台上活跃,一方面拓展在业界的各种人脉,也同时储存了一大批各路猎头/招募师的资料。 毕业前后,我不仅努力拿了几张专业证照,弥补我背景和专业的不足,也花了不少时间改履历,找人练习面试,我比较重视效率,所以并没有真正海投,而是同时和好几位猎头一起合作,请他们从我有兴趣的产业里找有机会拿到的工作机会,顺利拿到几个附近药厂的面试,最后以一个一年合约工的身份,去了我实习过的瑞士药厂,开始了我的美国职涯。 差一点就打包回府,美国抽工签惊魂记! 七月开工,加入 ERP 系统数据管理的部门,我首要的目标是快速学习,力求表现和能见度,而我也认为绩效是很好的,前半年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满意。 然而,下一个困难很快出现,我在年底前询问了主管,能不能先帮我延长合约到明年年底,因为我需要申请工作签证,而且要在二月和律师把资料准备好,才赶得上四月抽签,但我的 staffing agency 需要我有足够长的合约,才会帮我付一笔几千块的律师费做申请的。 我的部门上层回答:来年的预算还没被核发下来,所以即使他们很喜欢我,还不能先签延长合约。 这就麻烦了,我是有时间压力的!所以我得马上开启备案,一但错过了二月,基本上就错过了这一年的抽签,而如果没有身份,我的美国职涯大致上就结束了。 于是我又找上我的猎头大军,跟他们说现在的状况:我的要求很简单,不要求薪水、职位,但一定要让我马上和律师准备文件抽工作签证。 我同时跟几个猎头合作,狗急跳墙地在年后很快做了几个面试,最后还真的在二月初拿到另一家美商药厂的合约,新的 staffing agency 也马上帮我处理文件。 就当我要准备提辞呈的同时,主管告诉我预算过了,他们可以马上跟我延长合约,当时的我面临两难,最后因为签证文件的速度,还是咬牙留在原公司,还好最后幸运地在第一次就抽到了签,我也在当年底签证生效后,马上跟公司申请转成正式员工。 头过身就过,一年后透过公司整并的机会,我换部门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供应链规划部门,开始了我在药厂供应链职涯的学习。从面对供货商,到规划自己公司的工厂;从学习使用供应链规划的 ERP 系统,到对着数十人报告自己的产品规划和存货管理策略。 在药厂的消费品部门学习处理各种需求上涨、工厂被风灾破坏,和规划新产品上市的各种知识和经验。一直到 2019 年,我选择从东岸搬到西岸,新公司百废待举,我也因此有了算是一路顺畅的晋升机会,承接新的项目,负责更困难更有关注度的产品,五年内从 Manager、Sr Manager、一直升到 Associate Director 的职位。 十年多的美国路,我算是起步得辛苦,最后却也走得顺遂,夜深人静时,有时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种种,我感到各种幸运,如果要总结自己的学习,我会跟大家分享: 要做好的决策,从想好优先级(Prioritization)开始,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就好。很多时候状况很复杂,我建议把问题简化,从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或是条件开始。从问自己「做这些最后到底要什么」开始。 越是困境,越要花时间好好思考,构思长远的道路,来想下一步要怎么走。我常碰到年轻的 Mentee 因为有时间压力,有点病急乱投医,没想到长远的影响,也看得不够广想不到其他的选项,一个很简单的做法可以是找有足够经验的人请教不同的策略,不只要解决当下的问题也要考虑对未来的影响。 要重视效率(Efficiency)。同上所述,时间压力很容易让人胡乱出招,不仅浪费时间还达不到效果,我认为要缓一缓,找到利用自己现有或可以创造出的资源,来帮自己做事的方法,进而增进效率。 要具备能在各种环境存活,以及和不同人相处好的能力,职涯越到后面,软实力越是重要。国际人要在海外多元的职场生存,收放自如的弹性和韧性是很重要的。另外,从职涯初期比较重视的硬实力,到后面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资源的能力,这是每个渴望有职场上影响力的人都应该持续成长的方向。 希望分享自己草根的故事能给大家一点信心,任何人只要做好了决策,把自己放在适合的地方,用对了方法处理状况,都是有机会发光发热的! -- 本文由 Justin Lee 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9, 2024

我要创业,要设立公司或行号?缴税上有什么差异?(附影片说明)

创业者在开始筹备公司阶段,可以先利用以下简单的三个问题来帮助您判断应申请哪一种形式的公司,以利之后事业版图的发展。如果想要一劳永逸,日后不要再花一笔钱去转换成公司,建议还是一开始就成立公司,一次解决公司发展中会碰到的需求。 若想快速了解该成立哪种型态的公司,也可以先看以下的影片简单说明两者的差异。 一、用简单 3 个问题帮助您要建立公司还是行号呢? (一) 是否需要开立统一发票? (二) 股东人数超过一位? (三) 业务分布的区域范围?是否遍及全国? 以上问题,只要有其一回答「是」,建议登记「公司」。回答皆是「否」,则建议登记「行号」。 兹分析如下: 判断标准(一):若从事的行业是需要批货、有上下游供货商的商品或服务,而且需要开立发票给客户/消费者,则申请公司为宜。 依现行税法规定,公司组织,不论营业额多少,一定要使用统一发票。 行号原则上也是使用发票,只是行号可以例外,向国税局项目申请「免用统一发票」(零售业且每月营业额 20 万以内时),申请后不一定会核准行号免用发票,必须国税局审核核准后方能免用发票。只有符合小规模营业人(每月营业额 20 万以内、非以连锁形式经营事业、无自动叫号设施的小吃店生意)的标准,才得以申请「免用统一发票」,但是国税局不一定核准免用统一发票,视个案情形而定。 有没有例外不用开发票的情况? 除去例外的小规模营业人以外,行号还是要使用统一发票,如同公司组织一般,每期申报缴纳 5% 营业税。 而所谓「小规模营业人」的要件有下列几项: 每月营业收入未超过 20 万元。 产品单价低、而且从事的是小店面生意。(例如:面摊、小吃店) 非以连锁形式经营事业。 从事的是零售业、不能是批发业。(批发业一定要开发票) 延伸补充:小规模营业人税务大补帖 因此,若是每月营业额有超过 20 万元,上下游厂商也需要发票才能报账抵扣营业税,即使是设立行号,还是需要开立发票,与设立公司日后的帐务处理与税务申报程序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如下表所示: 判断标准(二):股东人数越多,建议申请公司 在行号又是合伙组织的型态下,若有任何应变更之事项或决议,需经所有合伙人全部同意才可执行;公司组织下,若有任何应变更登记事项,有限公司需全体股东同意并亲自签名,股份有限公司则需经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决议方法也依影响之程度,区分为普通决议及特别决议。因此,若股东人数较多,组成人员较复杂,则应成立公司组织为宜,以便加速日后决策执行的效率。 而且公司与行号不能相互转换,所以成立公司组织以后,不能再改成行号组织,行号也不能再改成公司,只能重新申请,所以一开始设立时,建议向会计师咨询专业意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策略的组织类别,办理设立登记。 判断标准(三):业务范围越广,申请公司较佳 公司与行号所属管辖之主管机关不同,【公司组织】的主管机关为『经济部』;【行号组织】的主管机关为「地方县市政府」,因此名称保护的范围也不一样。公司名称的保护是全国性,公司名称有专一性,行号则仅限于设立登记的该县市。(例如:万集「有限公司」全国只能有一个,但是万集「商行」台北市可以设一间,新北市、桃园市也可以另设一间完全一模一样的名字)。 公司成立之后,可以迁址至任一县市。但是若是申请行号,因为该名称只能在单一县市使用(例如:台北市),所以若是日后不登记在台北市了,要搬到新北市,则还需再确认新的县市没有相同名字的行号已经登记,才能延用原来的行号名称,非常不保险也不方便、所以建议登记公司组织比较有保障。 所以若是计划业务区域是遍布全国的,申请公司才能确保公司名称能通行全国不会重复。此外,现在公家机关之招标常订有投标资格,需达资本额最低标准门坎才能参与投标,行号因为设立时通常都没有请会计师验资,所以资本额通常都在25万元以下,不符合招标规定而丧失资格,因此有意承包政府相关业务者,也建议以申请公司组织较为适当。 此外,一开始就成立公司、能够开发票,在经营客户关系上也会让人觉得是值得信赖的对象,也是代表一种商誉。对合作厂商来说,往来的对象是公司组织,也是有规模、有制度的一种表现。 相关文章:设立公司有哪些手续及费用、该怎么评估我需不需要自己成立公司行号呢? 延伸补充需考虑的因素: 公司创办人可根据自己想要投入的产业、所需资金多寡与(例如:有合伙人吗?需要募资吗?需要向银行贷款吗?),来考虑要申请哪一种组织型态做登记会比较恰当,试着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思考公司未来的规划。 之后有没有可能会扩大经营? 有没有与大型企业合作(EX: 连锁超商)的计划? 有没有上下游供货商订货与交货的行为?(EX: 与台积电签约供货) 是否规画让公司上市上柜(IPO)? 有没有需要投标?或是参与大型项目?(有些标案或是投标的资格会规定厂商必须为公司组织) 如果多数的回答为肯定,就建议您申请「公司登记」;若多数回答为否定,申请商业登记即可! 另外提醒万集的读者,行号组织是未来会渐渐式微、被淘汰的一种组织型态,现在的世界,人力、资金、业务都是跨国流动的,一开业往往就是横跨全国、跨界合作的经营型态,而且通常都是一个团队一起协做、打团体战、而非个人单打独斗的形态,业务不分国界。 若一开始就打算经营个人品牌、或是规模较大要走连锁、加盟的形式、有打算募资的话,万集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建议直接设立公司,可以免去行号注销、又要转换到公司的繁琐程序,已经签好的合约、银行贷款等等,都要重新来过,非常的累人。 所以一开始,会计师都会建议老板,直接建议设立公司组织最佳。有问题可向万集咨询。 相关文章:设立工作室与设立公司差别 Q&A 二、公司与工作室(行号)的差别是? 公司与行号在法律责任上面的差异? 公司系指依公司法规定组织登记成立之社团法人,股东就其出资额负责(无限公司除外),股东负有限责任。公司出了事情,出资额赔完,股东就没事了。因为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有他自己的法人资格、权利、义务,所有的签约往来对象,对的都是公司,而不是股东个人,出了事情要找负责的对象是这间公司。 商业登记法所称之商业,也就是一般所指的商号(行号),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资或合伙经营事业,负责人或合伙人负无限责任。因为行号并不是独立的法人,虽然行号他也有一个统编,但是所有的法律责任还是回归到个人身上。因此如果企业跟行号(企业社、商行、工作室)往来的时候,行号往往会给人一种有疑虑的感觉,就是因为其实你并不清楚这个个人能不能够承担这么多的责任,因为行号通常都是独资,也就是只有一个人,也代表他是没有团队在后面做支持的,出了事情不知道要找谁。 会计师给企业负责人的建议: 公司组织的存在已经好几百年了,以前的大航海时代,一艘船出去探险能不能回来都不知道,就形成了这种大家各自出钱、分摊风险,有赚钱大家分的作法。 现在的时代,创业的风险也是挺高的,如果因为在业务上面的疏失,或是因为不可控的灾害(如:高雄气爆事件),造成行号的负责人要将自己的身家赔进去,试问,如果你是开一个瓦斯行、或是企业社、工作室的负责人,你会愿意赔上全部身家来赔偿对方厂商、或是客户求偿的法律责任吗? 因此万集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都建议找我们设立咨询的客户,一开始就成立公司组织,为你经营的这个事业买个保险,将公司未来可能负担的赔偿责任,与您个人名下的资产分开。 公司与行号在税务上的差异 开公司以后会面临的两种税,一个是「营业税」、另一个是「营所税」。营业税,公司与使用发票的行号(大行号),都是缴 5%,营所税,公司要缴 20%,行号比较特别,是不需要缴纳营所税,但是要将年度获利(营利所得)并入企业负责人的个人综所税去课征 5% 到 40%。 小行号(小规模营业人):在销售货物或劳务时,商业登记单位如每月营业额在 20 万元以下,可向国税局申请免用统一发票,享受报税简便之优惠,每季由国税局按查定营业额乘以 1% 税率计算营业税,使用统一发票则征收 5% 税率;而公司无论营业额多寡,皆需要使用统一发票,营业税税率为 5%,每两个月申报一次营业税。 会计师提醒:小规模营业人是例外申请适用的优惠,所以 1% 营业税不一定可以适用。 而且仅限于零售业。如果做的生意有批发的,就不能申请免用发票,这点常常很多老板不清楚,只知道有一种免开发票的 1% 就希望可以比较申请,万集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建议企业老板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再决定设立哪种组织型态。有问题欢迎向万集咨询。 大行号(使用统一发票的行号)与公司组织一样,无论有没有营业额(即没有开发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每两个月都需申报营业税,以及必须记账,每年五月份需申报营所税 20%。 虽然行号不用缴纳每年五月份的营所税,但是行号一年下来的「营利所得」(有赚钱、有净利的话),必须并入企业负责人的综合所得税去课税。所以营收越高、净利越高的行号,越没有节税效果。 小行号(小规模营业人)虽然每两个月不需要自己报营业税,但是税单国税局还是会依季开给你税单(1,4,7,10 月份时课征,一年缴四次),而且「营利所得」也需要自己去并入个人综所税的「营利所得」,不管有赚钱、还是亏损,营业税都要缴。 而公司组织,收入不论多少,营所税率一率都是 20%。所以一般在设立阶段,万集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建议来咨询的客户一开始就设立公司组织。以免日后收入越来越多,用行号已经不划算的时后,又要将行号注销,重新开一间公司。 会计师提醒:公司与行号组织是不能互相转换的。 行号不能换成公司,而政府鼓励小转大,不能大转小,所以这点很在多老板不太清楚的情况下,一开始只求快速,而设立行号,就会造成日后无法转换成公司组织的困难。特别提醒各位读者注意。 税务比较表如下表所示: 三、什么条件下一定要使用统一发票? 公司组织,无论营业额多寡,都需要使用开发票。 公司组织成立以后,每两个月需申报营业税。需特别注意的是,提醒公司组织的负责人,无论有无营业额,都需要申报营业税。 行号:大行号(月营业额超过 20 万时),需使用统一发票。 如果一开始成立行号,但是因为往来的客户要求要开立发票才能够成为合作的对象时,则行号自愿一开始就使用统一发票,也是可以的。每两个月同公司组织,无论有无营业额,皆需申报营业税。 小行号:小规模营业人,因为规模狭小,月营业额在 20 万元以下,可以免用发票,营业税率为 1%,核定课税。 使用统一发票的门坎: 依据营业税法规定,营业人使用统一发票销售额的标准为平均每月新台币 20 万元。 也就是说,商家每月营业额达新台币 20 万元以上时,除了营业性质特殊的营业人外,国税局都会核定其使用统一发票。至于所称「营业性质特殊」的营业人如下: 供应大众化消费之豆浆店、冰果店、甜食馆、面食馆、自助餐、排骨饭、便当及餐盒,但主管稽征机关得视其营业性质及经营规模,具有使用统一发票能力者,核定其使用统一发票。 电动玩具游乐场所。 稻米、面粉、小麦、大麦、米粉、面类(包括面干、面条等)、豆类、落花生、高梁、甘薯、甘薯签、甘薯淀粉、大麦片、糕粉等零售业。 摊贩。 其他属季节性之行业,其交易零星者。 导入行动支付经核准适用租税优惠的小规模营业人。 开发票问题补充:为何有些行业(美发、餐饮)营业规模也不小、超过 20 万可以免用发票? 例外状况:餐饮,美发、美容、美体相关 国税局的解释是这些汤汤水水的行业,老板一边煮面、手油油的,加上知识能力不足,可能不方便写字,不方便开发票,所以给予特别优惠免开发票,用核定课税的方式缴 1% 营业税就好,可说是非常优惠的规定。 不过经过几十年的信息科技演进,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现在符合这种免开发票标准的店越来越少了!知名排队店,大都变成大规模经营、有电子点餐、号码牌叫号系统、营业额一天轻松破万元,就会从原本的免用发票被国税局核定变成使用发票。 餐饮业开发票5个判断条件: 以连锁或加盟方式经营 以电子系统设备管理座位、提供取餐单或号码牌方式经营 透过网络销售 以电子方式或收款机开立收据、处理或管控帐务 依其营业状况、商誉、季节性及其他情形,销售额倍增,足以认定有使用统一发票能力。 会计师提醒这些使用发票的排队名店,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的心理想要避税所以漏开发票,「有开口才开发票」。依照营业税法的规定,若一年内有三次以上违章,就会被要求停业 7 到 14 天,最高可处分停业六个月。 还有,美发业虽然免开发票,但是仅限于剪发、烫发的劳务服务。如果店面有贩卖洗发精、护发素等商品,每月营业额超过八万元,这部分销售商品的发票,还是需要开立统一发票的。 法律规定:根据财政部的统一发票使用办法第二章第四条所列,理发业及沐浴业也在免用统一发票范围内,其销售额不受每月平均 20 万元的门坎限制,仅需缴纳 1% 的营业税,但倘若兼营销售洗发水、洗发精、美容保养品,或是提供油压按摩、美甲、化妆等非主业之服务时,若已达使用统一发票标准门坎时,需开立发票课征 5% 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统计通报,2023 年美发及美容美体业销售额 466 亿元,以美甲美睫业五年间翻倍增速最大,因此展店时不可不留意发票相关规定。 例外状况:药局 药局根据医师处方笺调剂药物的业务收入、供应处方笺药品的收入为免开统一发票,但在此列之外,非处方笺的药品及货品的收入、及非处方笺的药品调剂业务收入,若已达使用统一发票标准门坎时,需开立发票课征 5% 营业税。 会计师建议,要开发票的连锁业者导入电子发票,让科技帮助公司经营更轻松! 四、结论:一开始就成立公司 成立公司在设立时,虽然比行号多了一个开设银行筹备处账户的手续,但是后续与其他公司往来、或是向银行贷款时、投标政府标案、参加厂商比稿、要向投资人募资时,都会显得比行号有规模、也比较值得信任。而且行号是不能变更组织改为公司组织的,所以会计师建议老板一开始就成立公司组织,是一劳永逸、又可以符合公司未来长远发展规划。 欲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公司设立及租税规划在线课程」 -- 本文转贴自:万集会计师事务所(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8, 2024

为什么「个人品牌」没在获利?产品服务「卖不出去」的原因与解方!

我们今天来聊聊为什么你的个人品牌获利模式一直不太稳定,你可能有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但就是 商品卖不动 、卖不好,今天我会分享几个销售成绩不理想的常见原因,还有解决的方式。 我在上一篇文章有讲到营销漏斗的概念,在看这一篇文章前,建议你应该要先有一点营销漏斗的概念,才比较看得懂这一篇文章,通常,个人品牌没有在赚钱,原因就是三个,如果这些是你的情况,那么今天你将会有所解答。 1. 你没产品 2. 你的营销漏斗塞住了 3. 你的营销方式需要调整 延伸阅读:成立「个人品牌」后,到底该怎样才能赚钱?先了解「营销漏斗」的概念 今天的重点非常多,所以我建议你准备笔记本。本篇文章也可以搭配「佐编茶水间」的 Podcast ,可以参考我标注的时间点,直接聆听重点段落! 📍【本集纲要】#207 商品卖不动 节目开场与单集概要(00:00 –) #1 宣传力道太小、频率太少(06:05 -) 这个状况是我最常看到的,相信有长期在收听佐编茶水间的你,一定有发现,我宣传品牌是完全不手软的,我几乎在每一集的节目里面,都会提到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课程。 我们现在一起来想象一位听众的用户流程,这位听众在通勤、做家事的时候听你的节目,他觉得你的分享很有趣,访谈的内容也满有深度的,不过,你从来都没有提到自己有在贩卖产品,也从来没有提到:「其实我有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在完全没有透露的前提下,你的观众究竟要怎么知道你有在做其他的事情呢?他一定要追踪你的 Social media,或者闲闲没事去你的官网晃一晃,才可能会发现:「原来你有在卖这个喔!」 大部分的听众,其实都只停留在「听」的阶段,他的用户流程就是打开手机,打开 Apple Podcast or Spotify,看一下有什么有趣的主题,点开他感兴趣的集数来听,就这样而已,很多时候也不会完全听完。 更多时候连你的 IG、网站都不会去,因为他不用去,他只是要听你的节目而已,他没有非得转换平台去追踪你的理由,对吧?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套用在只有经营某种平台的创作者身上,你的品牌效益和产品销售状况不好,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的观众没有听到、看到。 不要害怕打广告(08:32 –) 我们都很忙、追踪很多人、听很多节目,要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宣传力道就要大,千万不要怕多!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经营方针,也是我相信的理念,我觉得我的手法应该不到激进,但我也一点都不害臊。 满多人会觉得:「天啊!我广告打太多,听众难道不会超反感吗?」,的确有对于广告很敏感、很反感的听众,但我一直都认为,如果你的内容是听众觉得值得花时间来听的,那广告顶多就忽略,或是快转跳过也可以,有广告并不影响你的内容值不值得听。 现在 Podcast 的节目选择非常多,除非你选得主题真的都很打中他的胃口,或者他就是你的铁粉,不然通常就只有你自己会觉得广告的次数太多,因为只有你自己是那个每一集都会重头听一遍的人,但大部分的听众都不会,对吧? 到底怎样的宣传力道是太大?太小?频率究竟要多少?我现在要说一个你很不喜欢听到的解答,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你的品牌属性跟观众喜好,有一些风格比较大喇喇、率性的网红,他的观众就很喜欢他直接的个性,所以每一集的节目都在业配。 喜欢他的观众可能还是觉得:「这就是他,他的品牌就是这么直接」,但如果你的品牌是走小清新的路线,可能你的观众比较高敏感,有时候信息量一多,就会觉得很难消化,我自己有一个小小的策略是,在每一集的节目中,我都会有意无意用一两句话浅浅的带过。 例如「喔!他也是我们 BYL 的学生」,或是「我上次在帮学生做一对一咨询的时候」,就是很顺口的提及,除此之外,在「热门集数」里面,我也会花更大的力气,更长的篇幅,去做宣传的内容。 什么是热门集数?(12:17 –) 你在做营销和内容策划时,应该会知道哪一集的收听率比较高,会是观众很想听的内容,那就代表,你应该要在那一集节目中,比平常更大量地包入产品讯息,那在节目还没有播出之前,你要怎么知道这一集会有多少人听?老实说,就是经验。 我做节目已经做了四年,我知道什么样的主题会有很多人听,因为我经常会跟听众互动,知道他们有什么痛点,所以当有重要讯息,例如六月要特别办活动,我就会故意用比较精彩、比较多人会感兴趣的主题来包装,顺道分享更多当时要宣传的内容。 除此之外,如果那一集的来宾很有名,或者来宾分享的主题非常有趣,我也会知道这一集肯定会有比平常更多的人来收听,身为品牌经营者,要用经营事业体的思维来看全观,而不是单集单集的零散分享,这个就是节目策划、内容营销的技巧。 回到第一个常见的问题,宣传力道不够、次数不足,是你可以马上去检视的,大部分的创作者,会以为文案、连结摆放的地方、产品的消息都很明显了,但这都是盲点,第一次知道你的观众没有指引,是根本不会知道你有在提供或贩卖什么内容的。 你永远都要去思考:「这些内容有可能被一个全新的观众看到,他有没有办法找到我想要给他的资源与信息?」,最重要的是,这个路径绝对不能困难,门坎一高,观众就不会愿意找,你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足够的频率,才有办法让你的观众记得你的信息,做到你希望的转换。 #2 你对你的产品没自信,说明不够具体(15:46 –) 你可能会说:「我平常有在手绘一些小东西,偶尔会随便摆个市集」,或是「我对塔罗有点研究,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帮你抽一张牌,不然我也有认识几个满厉害的朋友可以帮你算一下。」 我常说:「你说话的方式、使用的词汇,这些语言都是有力量的」,那些「随便、偶尔、应该」都是让潜在客户感到模棱两可的地方,大部分的时候,可能都是因为对自己的产品不够有自信,或者不想要太过 Push,才想要客客气气。 但,我想要请你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不断推销是件不好意思的事情? 是因为我们喜欢大家都可以和平相处,不要一直去打扰别人,要求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接收他不想接收的信息,我们觉得卖东西就是「对」他人做些什么,可是有没有可能,你是在「为」他人做些什么呢? 我一直都觉得我的课程或讲座是一个工具,其实任何产品都是一种工具,这个工具不是目的,但这个工具带你走向目的,只要我听到你有需求,或者我知道你有困扰,那我介绍一个工具给你,其实是帮你一个忙,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你可以说这是过度平常心,或者过度自信,但如果你刚好在卖咖啡,朋友来跟你说:「最近我想买咖啡送人或自己喝」,难道你会说:「要喝咖啡喔!那我介绍别家的牌子给你?」,应该不会吧?为什么回到你自己的自媒体上,你就不愿意这么做呢? 你是不是觉得说:「因为一直推广自家的产品,本身就有偏心的嫌疑」,是人都会有偏好,为什么要害怕自己在偏心某些事情呢?身为创作者,你对自家产品有多一层的爱戴,就像是对你的孩子有多一点的偏心,你要站稳这个脚步,说出自己的立场,除非你是一位评论家,如果不是,就没有中立的必要。 搜集数据、查证产品的适用性,是消费者的责任,假设你是消费者,你应该要知道品牌端会想尽办法秀出品牌的亮点,因为这是品牌的责任,而消费者的责任是去多方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我认为大部分的创业家,尽管没有特别偏心,还是会对自家产品格外推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他最熟悉的产品,比起其他竞争对手来说,我们了解最深的,当然就是自己的品牌,当看到有适合的潜在客户,最先推荐的,一定也是自家的商品。 当然,我们不能去制造错误的期待,推销产品给不适合的受众,产品说明如果含糊不清,就会不够具体,让观众有种不够肯定的感觉,这是你自己的产品,怎么连你都不肯定? 如果你的销售成绩不太好,可以检视一下是不是在营销信息上过度模糊?还是说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没什么信心?如果是,请你换个角度做假设,潜在客户虽然是陌生人,但就像朋友来问你问题一样单纯,他有个困扰来请教你,你为他提供解答,就是在帮他一个忙。 你是在为他做些什么,而不是在对他做些什么。 只要你能够在话语中带有这样肯定的态度,我相信你的观众也可以感受到,你的确是在提供他一个方法,一种工具,而不是在强迫他。 #3 定价不对,受众设定有落差(23:03 –) 这个情况发生的频率跟其他状况相比是少满多的,定价是一门艺术,设定太高或太低,都可能让你的转换率不太好。但是到底要怎么定价?这跟你的受众样貌和品牌调性有关,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公式套用在所有人身上。 但我可以举例,我曾经跟一位学生做一对一,分析他的销售状况,他本身是一位摄影师,摄影的技术很厉害,经常会拍婚纱、闺蜜写真这种质感很高的摄影作品,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发现自己需要一套在线产品,才能在疫情期间生存下来。 因此他马上开发了一套在线课程,教学生怎么拍出很高级的沙龙照,课程内容非常的精致,从摄影器材的使用、光线、取景,到后面的精修一系列都非常的完整,一般会觉得,这样的内容很有深度、很专业,理当值得高价位,然而产品上线后,却一堂课都没有卖出去。 他一开始觉得可能是价位太高,所以将课程降价,但还是没人买,不知道要怎么调整价钱?我看了他的课程,觉得这个课真的不能卖低,因为内容很专业、丰富,但是受众定位不正确,一般讲到变现,很直觉就把会的东西包装成一套系统教学,传承下去。 但,谁拍闺蜜和婚纱会想要自己修自己的照片呀?我是完全不会,我希望有人可以帮我做到好,所以尽管内容再精致,他都不应该卖给那些追踪他的人,如果真要卖,就是要卖给想要成为摄影师的人,或者已经是摄影师并想要进修的人,如果是这群人,定价就绝对没问题。 如果还是希望把受众针对在已经有追踪 IG 的人身上,我可能会建议他开发自己的滤镜 preset,让观众可以用懒人的方式在照片上套入喜欢的滤镜颜色,然后走平价路线,累积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喜欢这样风格的受众,为日后的出发做累积。 听到这边大部分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就不想要走低价路线,我就是希望有被动收入才来做个人品牌」,这个例子是比较极端又写实的,没有人想要受到疫情的波及,但很多时候,狗急跳墙生出来的方法,可能从定价或受众设定上就是不适合的。 你的观众想要的、可以负担的,以及专业水平所及的,都必须要对齐,才不会导致很棒的产品,却没有转换效益。 延伸阅读:如何判断你是否正在吸引「错的受众」?(和3个调整方法!) #4 信任感不够,关系待耕耘(27:11 –) 我们都不太可能会跟诈骗集团或看起来很假的商家买东西,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诈骗集团会成功呢?就是因为他看起来很真,制造了足够的信任感,让你卸下心防,那为什么你这个真真实实的创业者却一直卖不动?说白话就是:观众跟你不熟。 我们经常听到品牌要建立信任感,但究竟什么是信任感?到底要怎么建立?其实我在之前的集数中都有经常带到这个观念,答案就是:持续 show up。 如果你今天刚加入一间新公司,有很多新同事,大家对你都还算客气,也会打招呼,但唯独 Julie 这位同事对你特别亲切,你心里应该马上就会对 Julie 多些好感,这个好感薄薄一层,但它就是信任感的开端。我们假设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刚进公司没多久,跟 Julie 开始慢慢会聊天。 过了一个礼拜,Julie 突然问你要不要买一些他自己有在用的精油或保健品,你可能马上就会觉得:「该不会跟我变好只是想要和我推销吧?」,除非你本来就对他在推广的商品很感兴趣,不然那一层薄薄的信任感,就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裂缝。 第二种情况,你跟 Julie 从客气打招呼,变成午休时会一起用餐,从下班之后偶尔会用 Line 聊一下公司八卦,变成一起吃晚餐,甚至一起乘车回家,从只有平日晚上下班后会聚在一起,变成假日也会私下约出来一起逛街、远足。 你开始认识 Julie 的其他朋友,也开始介绍自己的朋友给 Julie 认识,这时你发现,你跟 Julie 不再只是同事,你们已经变成了交情还不错的朋友,这段关系的发展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可以一个月,也可以花一年,这就是好感累积与关系经营。 持续的为那个对象 show up,就是在他的生活中陪伴他、倾听他,共享欢乐、甚至共体时艰,这时如果 Julie 问你要不要购买他有在使用的精油或保健品,你会不会更认真地听 Julie 到底想说什么呢? 信任感要怎么建立(34:43 –) 讲到这边,你可能在想说:「好吧!我知道信任感怎么培养的,但我不确定哪里做错了,为什么我跟受众的信任感就是建立不起来呢?」 首先,你有没有遇过跟你不太对频的人呢?他感兴趣的事物你都兴趣缺缺,他的风格或行为都与你有满大的落差,如果,这是你跟 Julie 的关系,我相信你顶多跟他进展到中午一起吃午餐,应该是不会下班或假日时还继续跟他出去,对吧? 同样的,如果一开始的理想受众定位就是一群跟你频率比较雷同的观众,建立信任感就会事半功倍,当然,也不是说不同群的观众不能建立信任感,只是相较之下比较吃力而已。 我们现在讲一下建立信任感的具体做法,我认为就是提供价值,其实价值简单来说,就是 「something that worth your time」,当你花时间跟 Julie 相处,为什么不会让你有一种:「天啊!今天浪费好多时间」或是「今天到底都在干嘛?早知道就不应该跟 Julie 出去」的感觉? 一定是因为在每一次的相处过程中,你都能够感到很欢乐、兴奋、舒服、自在、受启发,这就是品牌在带给观众的感觉,并不会因为转变成商业思维就变了样,事实上,这些就是最基础的待人之道,也是商业的营运之道。 我建议花点时间思考,你的观众跟你的品牌相处之后,心里会产生什么感觉?会觉得抚慰人心吗?还是能够带来启发、创意、知识?你在提供的价值究竟是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是正向且良善的,一次提供多种价值也是可以的。 这就会回到内容营销跟内容创作,在做内容创作的时候,你究竟有没有认真想过你在创造的究竟是什么?不是影片或音频,这些都只是包装的手段而已,你在创作跟分享的,就是你的点子、你的理念,和你的信仰,要建立足够的信任感,就要挖掘出你的核心理念。 唯有了解,你才会有源源不绝的 idea ,去宣扬你要传达的事情,当你用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它才会有价值,价值不是在于这支影片做得好精美,也不是图片拍得多漂亮,这些都只是加分,重点是你要说的理念、故事有没有被传递出去? 有的话,才能达到我们做内容营销的目的,有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信任感才会被渐渐地培养起来。 延伸阅读:为什么个人品牌赚不到钱?3 个必须建立的自媒体获利心态 出现的频率很重要(39:15 –)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听起来好严肃喔,很多网红不也是每天随心所欲 PO 几张自拍照,就很多人追踪互动吗?」,如果你这样想,你可以仔细去观察这些网红,大家其实都很了解观众是为什么而来,网红也会提供对观众而言有价值的东西。 我一直都相信了解与确认自己在传递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然后用好的内容作为漂亮的包装纸送到观众面前,就是累积信任的不二法则,还有一件事情也非常重要,那就是频率,它会随着你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而调整。 同样是品牌,如果你一个月才出现一到两次,就算观众很喜欢你,建立信任感和关系经营的时间就要拉长,如果你之后停更,就算是一开始很喜欢你的观众,到了后面也因为没有更新,渐渐忘了你曾经做过的内容,如果频率一直断断续续,那建立信任就会相对困难。 但,有没有一种情况,曾经跟你很要好的朋友,因为搬到另一个国家,所以越来越少联系,但每一次见面都还是一拍即合?你会发现,这两个例子全都基于稳健的信任之上,可能你曾经是死忠客户,虽然他们出过一些问题,但是当他再次出来,你还是会愿意再给一次机会。 又或者,这个品牌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印象与典范,所以尽管不跟你花太多时间打交道,你还是会被他的一举一动深深吸引,除非是这两个案例,不然我一直都觉得频率是很重要的。 信任感不够,通常是销售成绩不理想最常见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做关系经营,时常 show up 在对方的日常,如果观众还没准备好,也不能揠苗助长,就让他先静静观望一下。 很多时候,你会觉得都是品牌在主动出击,但只要仔细一想,大部分现代营销的手法,都是花时间静静等待前在受众冒出芽,才会展开后续的对话关系,如果你觉得讲得太发散的话,也可以回到这集原文,下载我整理好的懒人包。 📍【本集结语】#207 商品卖不动 为什么品牌会没有获利?可能是因为你的宣传力道不够、次数不足、你对你的产品没自信、说明不够具体、定价不对、受众设定有落差、信任感不够,关系待经营,不晓得你觉得自己最像是遇到哪个问题呢?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标题:#207【佐编私塾殿】为什么你的品牌没在获利?- 下集:商品卖不动的原因与解方)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7, 2024

上班族都该试试「网络写作」!我如何用部落格文章开启职涯新机会?实作方法与好处大公开

我在软件业工作,已经 8 年了,2 年前,当我在部落格上分享我的产品管理与项目管理心得时,没想到引起了前同事的关注。 「hihi~ 最近我们公司有一份特别的职缺叫做技术写手 (Technical Writer),你有兴趣来看看吗?」 我的 iPhone 上,跳出前同事的 Line 通知,他告诉我这份职缺需要了解懂软件技术,还必须拥有金融知识和写作能力。 「公司的技术团队最近刚扩编需要这个角色,但这个职位的需求能力太特殊很难找......刚好看到你的部落格发现你竟然都符合耶!」 这是一个完全超出我预期的机会,我接受了邀请,开始了一段新的职业旅程。从这个经历中,我亲身体会到在网络上写作的好处:打开新的机会之门,甚至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篇文章中,我想跟你分享持续在网络上写作可以获得的 6 个具体好处。自己泡杯咖啡,让我慢慢解释给你听吧 ☕ 写作好处 1. 让你彻底搞懂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当你能够一字一句写出对于某个主题的理解,代表你真懂了,有趣的是,看你文章的人也会觉得你很懂,但如果对自己写的内容不是很懂,怎么办? 不会怎样呀,上网 Google 赶快学就好了。写作,是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一项活动。在别人面前我们为了顾及面子,常常会不懂装懂。 你回忆一下,公司中是不是很多这种人?是不是都很想问「你真的知道你到底在讲什么吗?」为了不要让自己成为「不懂装懂」的人,我们必须在事前就把事情想清楚。 那该怎么顺呢?我的建议是:别在脑袋顺,而是边写文章边顺吧。认知心理学家 Steven Pink 曾经说过: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展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也是因为这个「难」,才让写作成为一件能帮助自己思考的活动。 写作好处 2. 你要写出来,别人才知道原来你会这个专业 你会但别人不知道,等于你不会。 中国创作者,粥左罗,在《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提到: 对职场上班族与专业工作者来说,「你有一项技能」跟「别人知道你有这一项技能」,差异很大。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那么们怎么应对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不难,就是用嘴巴告诉别人就好了嘛。但仔细想想,重复用嘴巴宣传自己的技能真的太累了。见 1 个人讲 1 次,见 100 人就要讲 100 次呀。 有没有不动嘴的方法呢?有啊,就是写文章。把自己的技能写出来,别人知道后有问题就会主动找上门。这些文章就是你的 「专属营销人员」,24 小时在网络上不断宣传你的专业。 写作好处 3. 你可以认识更多新朋友(而且都是很强的人) 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经营自己,不是「创作者」的专利。「创作」听起来是一个很艺术家的事情,只有艺术工作者、文字工作者才会「创作」,但这个名词根本不重要,你只要知道自己需要的就是去「产出某些成果」就好。 产出成果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用写的、用说的、用拍的,但是「用写的」绝对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当你持续地写作并在网络上发表成果,你可以建立一条「天线」,这条「天线」会 24 小时地向外发出电波,吸引有同样频率的人。 谁会是那些有同样频率的人呢?就是那些也喜欢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记录下来的人啊!这些人,比你想的还要多。 让我以自己工作的软件业为例,在软件业,经营自己的部落格(甚至是YouTube)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搜寻「iT 邦帮忙」,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技术文章,随便点开一篇,你可以看到许多人讨论某个技术问题,可能是某个前端框架的疑问、后端数据库的困难、甚至是软件产品/项目工作中的难题。有趣的是,这些文章的下面都会有前辈或是同侪留言讨论。 我曾经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就是从「iT 邦帮忙」上一路追踪我到电子报。类似的经验,其实你也可以拥有,只要开始写,这些和你素昧平生的网友就可能变成你的朋友。人嘛,看到有同兴趣的人总是想要亲近一下,写文章,可以让你认识更多新朋友。 写作好处 4. 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并学到一件新事情 我猜你现在正在想「好,我准备开始在网络上写作了!但是......我要写什么呀?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是有什么东西好写的?」 例如: 帮长官修公文,可以写吗? 帮同事改文件,可以写吗? 帮下属装软件,可以写吗? 这些事情看起来还真琐碎,要写哪一项还真不容易。 我分享一个做法给你,我喜欢在下班前 30 分钟的时候,问我自己这 4 个问题: 今天完成了什么事情 选一件让我有感觉、有启发的事情 我从过程中学习到什么事情 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 没错,挑一件写就好了,例如你可以这样写...... 今天完成了什么事情:帮长官改公文、帮同事修文件、帮下属装软件 选一件让我有感觉、有启发的事情:帮同事修文件 我从过程中学习到什么事情:原来他不知道公司文件是有模版可以套的,是不是团队没有分享内部信息的习惯呀? 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我会把模版分享给他,并告诉他先按照模版写。写完后我帮他 review,可以让他下次有能力自己写出这份文件。 最后 1 点特别重要,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学到一件新事情。 好处 5. 重复曝光你的强项,放大你的职业影响力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技能重复曝光,粥左罗用一个公式表达的很清楚: 写作 = 定位技能 + 重复曝光。 我们先找出自己能分享的技能(例如我是卡片盒笔记法),写成文章后就能重复曝光我能教「卡片盒笔记法」这个事实。 知道了这个观念,我们可以想象写作能替不同职业的人带来多少的可能性!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下面引述自 Nicolas Cole 的《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他列出不同职业的人可以如何利用写作放大自己的影响力: 演讲者:分享洞察与见解 企业家:建立自己的信任感,成为产业中的意见领袖 公司员工:宣传公司的业务或价值,以及自己的看法 投资者:分享知识与专业,吸引潜在新创老板请求投资 顾问:让公司看到自己的思想与专业,并雇用自己作为公司的顾问 不同的人+写作能力后,能放大的成果都是很有意思的。 好处 6. 从发表文章中收集数据,深入地理解你的文章可以帮助谁 当你开始「大量」的在社群平台上发表想法,你就会得到很多数据。你可能会问:得到数据可以干嘛呢? 根据 Lean Writing 的创办人 Nicolas Cole 和 Dickie Bush 的说法,好处主要有 3 个: 知道人们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重点是:免费不用找市调报告) 帮助自己找到适合的写作主题(然后集中火力在比较多人按赞的主题上) 从第一天开始建立自己与读者/粉丝的连结(而不是昙花一现) 用「数据」来验证你的写作想法,别用「你以为」来验证。 2022 年,我用自己当作实验品来验证这个观点,在 1 年内,我在社群媒体(Facebook) 和部落格(Medium)上写了超过 300 篇的文章,并且观察读者的浏览数据判断出自己可以专注经营的 3 大写作主题: 网络写作: 对象是「职场上班族」与「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写出自己的专业,拓展职涯可能性。 卡片盒笔记法: 对象是「白领知识工作者」,帮助他们纪录与管理自己的知识,并进行高频率的产出。 数字笔记软件 Obsidian: 对象是「白领知识工作者」,帮助他们使用数字笔记软件实作卡片盒笔记法,让知识可以被方便地复习与再利用。 不要去「猜测」我的写作对象是谁,而是直接写文章收集数据去「观察」。 只要你的脑中有想法,就立刻写出来并且分享吧! 在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职场上班族与专业人士将专业写出来的好处: 让你彻底搞懂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你要写出来,别人才知道原来你会这个专业 你可以认识更多新朋友(而且都是很强的人) 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并学到一件新事情 重复曝光你的强项,放大你的职业影响力 从发表文章中收集数据,深入地理解你的文章可以帮助谁 -- 本文转贴自:Chi(原文连结:我如何透过网络写作获得新的职涯机会?分享专业文章对职场上班族与专业人士的 6 大好处)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2, 2024

成立「个人品牌」后,到底该怎样才能赚钱?先了解「营销漏斗」的概念

今天来聊聊为什么你的个人品牌一直没有赚钱?或者获利模式一直不太稳定?明明有了服务、电子书、或者有在推广联盟营销,但收入就是不尽理想,今天我们要带你认识营销漏斗的概念,并且检视每个环节,看看你是哪个环节需要调整或优化。 什么是营销漏斗呢?营销漏斗的英文名称为 Marketing Funnel,简单来说,营销漏斗可以想象成一趟从观众变成顾客的使用者旅程,在传统的营销领域,这个漏斗有三层,最上层通常指的是曝光层,就是有多少人看到你。 中间那层就是中层,通常称为发现层或思考层,指观众不只看到你,他们还追踪你、订阅你,并定期收看你的内容,你的内容或品牌开始出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观众或使用者也慢慢对你的品牌产生好感,而最底层通常称为转换层,指他们不只是观众,而是真正有消费的顾客, 为什么这个图形会由上往下的逐渐变小呢?因为不是所有追踪你的人都会定时像铁粉一样的关注你的消息,也不是所有长期关注你消息的粉丝,都会购买你的服务或产品,因此你的潜在客户数量会像漏斗一样,一层一层慢慢地减少,这就是营销漏斗的由来。 你只要有这三个概念,就可以开始去思考每一个环节你可以怎么优化,如果你听了这一集,记得连 207 集也一起听才会更完整喔。 今天的重点非常多,所以我建议你准备笔记本。本篇文章也可以搭配「佐编茶水间」的 Podcast,可以参考我标注的时间点,直接聆听重点段落! 【本集纲要】#206 营销漏斗 最上层 – 冷流量层(09:41–) 最上方的第一层顶层,我称它为冷流量层,冷流量层指的是曝光,营销术语上可能会听到像触及率、观看率,但我觉得这都是差不多的事情,曝光层最重要的思考点就是: 观众是如何发现你的存在? 你觉得观众会从什么样的管道发现你?或者你自己平常如何发现新的创作者、新品牌、新频道的呢?可能是在 Google 上搜寻、听别人的分享、在 Social media 上看到相关的内容,也有可能是很随机地看到,这些都是观众会知道你的方式,要增加流量,就要先知道观众最常用什么方式知道你,然后变本加厉。 你经常会看到我问:「你一开始是怎么知道这个节目的?」,就这么一句话的小调查,其实心里就能稍微有一个底,像很多人会说搜寻,我就知道我的 SEO 优化要做好,要去锻炼长尾关键词的概念,并正确的使用这些关键词。 我也很常会听到:「我是在某某人的节目上听过你的分享,例如 Yale、好叶、刘轩、或是启点文化」,为什么我能够去这些节目上做分享?就是我自己找的呀!我们团队花很多时间做业务开发,这个真的是品牌获利的好重要好重要的关键。 我刚才有说到冷流量,英文叫 Cold lead ,意思是在冷流量层的观众,很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你,他不认识你、没看过你、不了解你,所以要如何精准投射到对的受众?如何让他们有好感,并且继续关注下去?就是我们第二层会讲到的关键。 冷流量通常也是最难推进和打动的一层,因为才刚接触,因此透过频道或节目中呈现有一致性的内容,还有固定的产出,便可以增加观众与你之间的热度。 为什么你会愿意留下来?(14:28–) 你每天在网络上观看和吸收得内容非常多,很多就是直接滑掉而已,我们看到一个粉专,跟我们按赞那个粉专是有一段差距的,因此,你很可能是先看到一篇贴文,然后由这一篇贴文点进粉专看所有内容,这时是什么让你决定追踪、订阅的呢? 肯定是因为你满喜欢这个频道的,对吧?因此由曝光往下走,就会进到发现层,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你满喜欢这个品牌,你发现花时间在这件事情上,不会让你觉得浪费,虽然还不熟,但第一印象不错,挺有好感的,这就是发现层的主要重点。 当然,我们从曝光层走到发现层会流失一群人,因为他们可能不是对的受众,不是每一个看到贴文的人都会继续追踪下去,这很正常,不过,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你百忙之中停下来听这一集节目,或是看一段文字看到最后呢?」 想必是因为你觉得这样的分享很有趣、很受用、或很舒压等等,重点就是"It worth your time.",它让你觉得值得花时间吸收,这就是我们在发现层做的事情,这个环节就是要去强化我一直在讲的 ICA 定位,然后做出 ICA 想看的内容。 还有一个重点是定时地产出,只要有坚持,就会有份量,只要有份量,你的品牌就会有好辨识的形象,一个好辨识的形象就是让冷冷的观众与你关系变暖的开始,也就开始进入暖流量层。 延伸阅读:ICA是什么?影响品牌成长的关键& 4 个 ICA 对话法则 中间层 – 暖流量层(16:52–) 暖流量层除了发现之外,还有一个环节是思考,我认为特别适合像你我这样的个人品牌创作者,因为我们不是产品取向,如果你是在卖一些民生用品,像是卫生纸或口罩,其实不太需要进到思考的环节。 因为观众已经知道他为什么要买卫生纸或口罩了,你不需要教育他,也不用激起他的思考,到底为什么要买?他比你更清楚,但如果你是像我一样在卖比较抽象的虚拟商品,思考在做的事情,就是让已经对你品牌有好感的受众,察觉到他其实有购买的需求。 不是每一个喜欢佐编茶水间的听众,都有经营个人品牌的需求,所以我们从发现进到思考,人数又会再少了一点,但很多听众可能会从你分享的内容中,一步步去觉察到产品的价值,或者对他的帮助是什么,思考环节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去设计好的内容营销。 这样的内容营销要能够激发受众兴趣、让受众感到好奇,同时又要能够带到产品的优势或特色,因此,你的销售成绩不好,很有可能是内容营销做得不够到位或不够吸引人,你可能在想:「怎么做到够吸引人?」 我自己这几年来的心法就是 over deliver,用心给、尽量给,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让观众对你的产品有一种美好的想象与期待,你也不用害怕你免费的内容给太多,因为这些免费内容,最终都会是转换的有利推手,当然,我们不能做出夸大不实的内容。 你的观众可能会因此觉得:「哇!你的分享好有深度,相信 BYL 的课程一定也是设计得很细致!」,其实我现在就是在示范内容营销。 我选了一个营销漏斗的主题,用销售成绩不好的这个痛点来包装,吸引你进来,然后我又在节目中告诉你,我们的课程 BYL 有在教内容营销和销售漏斗,这就是思考环节中内容营销的基本操作方式。 我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位咖啡师,你可以有一个 Podcast 或部落格,专门分享与咖啡有关的内容,例如你采访台湾大大小小的咖啡师职人故事、分享咖啡豆背后的历史、不同国家、文化的烘培方式、豆子和器材的选用等等。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要让一个原本没有想要买咖啡豆的人,听着听着都想买了!内容营销就是为了促进思考,让他原本没有想要加入课程,听着听着也开始心动起来,这样就会进到下一个转换的环节。 而我刚才提到的发现与思考环节,都算是暖流量层的中间层,暖流量层当然比冷流量层的黏着度更高,而当我们开始进到转换环节,也就进到了热流量层。 最下层 – 热流量层(21:43–) 热流量层是在营销力道上面可以稍微加重的阶层,这个我稍后说明,先来聊聊转换,转换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付费」,或者价值的交换,这个环节要做的,就是将你的观众变成付费客户,这时我们当然要有商业模式,或者是最小可行的 offer 。 最小可行要多小?可以是一个十分钟的在线咨询、贩卖一些小贴纸,也可以是一两页的电子书,一开始不用做得太大,因为你永远都可以优化与往上推进你的获利模式,但你一定要先验证过市场,才知道要怎么做优化,才知道这是否是 ICA 想要的商品。 你有没有可获利的商业模式,会是很重要的关键,没在卖或没东西卖,当然就没有办法做到获利转换,而到底要卖什么?这就需要做市场调查和了解受众需求的地方了,我建议你可以直接问你的观众:「如果我今天要开发商品,你会希望我卖什么东西呢?」 我的很多好点子都是来自于听众和读者给我的灵感,而你可能会遇到的状况是,问了之后没人回答,或者因为还没有太多观众,所以没人可以问,这就是我要从头开始讲营销漏斗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你的人数从第一个曝光环节就不断递减,看到你的人不一定会喜欢你,喜欢你的人不一定会追踪你,追踪你的人不一定会需要你,需要你的人也不一定会购买你的商品,如果从一开始的人数就很少,那转换的环节就会卡关。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获利模式,可以先去调查或直接私讯问问看你的受众,假设你现在已经有获利模式,我们就要检视哪一个环节开口做得不够大,或留下来的人不够多,然后逐一去优化。 延伸阅读:如何判断你是否正在吸引「错的受众」?(和 3 个调整方法!) 建立能够正向循环的品牌生态(24:21–) 通常,传统的营销漏斗在这里就会结束,但我认为这个方式忽略了两个很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做完转换,并不是就到此结束,我们需要关注的下一个环节,就是关系经营,关系经营的重点是怎么去留住你的顾客,怎么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持续购买、订阅?很难,对吧? 可是,哪一段关系经营是简单的呢?关系经营本身就需要投资时间与心血,因此,这个环节我会注重在 ICA 的满意度与黏着度,并且加上一些产品设计的贴心小巧思,去做到与众不同。 让顾客想要持续这段关系,并且产生依赖、产生习惯,最终,你的品牌就有机会成为他的日常,他的 lifestyle,变成一种价值观,最终形塑出一种文化。 我举一个例子,假设你卖咖啡,陌生的受众购买了你的商品,成为了顾客,我就会开始提供顾客专属的优惠,也许是每月提供新的咖啡豆,或是在他生日的时候,特别多寄一包免费的给他,有新的产品时,也会寄免费的小量产品让他先试喝,如果他给我们 feedback ,我也会在未来给他优惠折扣。 这种营销手法就是非常常见的 VIP 营销,在我的品牌里面,有提供一个服务叫做品牌健检,针对你品牌各环节的状况去做健康检查,我也会提供一个优惠折扣码,让已经有做过品牌健检的同学,可以在未来三个月、六个月之后,重新用更便宜的价格来预约品牌健检或一对一。 这些向上营销都是在鼓励你的顾客:「记得要再回来唷!」,从中去设计一些产品诱因,让顾客觉得他的身份,真的比其他的观众还要来得特别一点点,这就是这个环节在做的事情,只要留得住客户,把关系经营照顾好,就会进到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口碑回流。 口碑回流也是热流量的其中一个环节,和关系经营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关系经营依然很需要创办人本人与团队亲自来经营,而口碑回流就比较能够松开方向盘,移动到副驾驶座,让整个系统自己 run ,并且建立一个能够正向循环的品牌生态。 品牌的正向循环(28:10–) 我自己是女力学院的其中一位导师,我就观察他们在这个环节做得非常好,整个学院的氛围是很鼓励学生主动建立社团、打造人脉的,以我的例子来说,我们 BYL 的学生已经快要 2500 位了,我其中一个建立生态的方式,就是会观察哪一些学生表现不错。 例如交作业很用心、很热心回答同学的问题,我们就会私下邀请这位学生到社团里面当讲师做分享,这么做不只是给同学一个机会、一个舞台,也让我们不用什么内容都自己做,我们称之为小老师计划,当这位学生参加过小老师计划当讲者,他就会觉得:「我好像跟其他同学不太一样,而且我的努力有被看见、被肯定。」 他之后就会更认真参与每个社团活动,也会更频繁地和身边的朋友提到 BYL 这套课程,或者去参加其他的读书会、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也一样会提到:「我是 BYL 的学生,曾经在 BYL 做过分享。」,新朋友就有机会知道我们、认识我们并加入我们,而这个环节我们几乎不用插手,就能够让生态自行运转。 因此,口碑回流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是:「怎么扩大你的影响力?」,我个人觉得影响力并不是自己一直发内容,反而比较像协助他人发光发热,当他人受到你的影响和启发,你对他来说就很有影响力,而这个力量连同营销效益,会持续地延烧下去。 像是我们有学生可能刚好都住台北,就自己组了读书会或一起去咖啡厅做作业,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性的作为,我也有学生会介绍案子给我们,例如刚好在某某公司上班,最近企业内训在找讲者,不知道可不可以找 Zoey ?这些就是品牌的正向循环。 因为所有的新接触都有机会再导流回第一个环节,也就是曝光,然后持续往漏斗的下方走下去,以上就是完整的营销漏斗用户流程,刚才提到的冷、暖、热三个流量层,我觉得越冷的流量就代表观众跟你越不熟,越热就是越熟悉、信任你的观众。 延伸阅读:为什么个人品牌赚不到钱?3 个必须建立的 自媒体获利心态 硬式营销 VS 软式营销(31:21–) 对于冷流量层的观众,我自己比较习惯用软式营销,推广的力道比较柔软、轻盈,尽量不强迫,因为这个阶段的观众需要时间来消化你的内容、观察你,所以推销手段越轻盈,他越不会反弹,就有机会待在这里,持续的观望下去。 而当观众走到暖流量层,也就是发现跟思考的环节,我就会开始把推广的力道放重一点,而我所谓的重,绝对不是强迫性营销,而是把话讲得明确一点,产品提及的次数可以高一点,这么做是为了让他觉得:「我好像真的满需要这个服务的?」 或是虽然不太确定,但好像可以试试看,如果营销力道不足,就没有办法激起观众去思考需求,当然,这之间的拿捏就是多年的练习与经验的累积,最后我们走到热流量层,包含转换、关系经营与口碑回流这三个环节。 所谓热流量,就代表我跟你很熟,很多话可以直接跟你讲,我们就不用再像冷流量那样暧昧,可以直接进入正题,因为我们就是比冷流量的观众有更多的深度关系,这就是应该的、合理的、有人性的设计。 讲到这边,我知道你可能在想:「营销力道也太困难了吧?有没有什么 SOP 或销售文案可以让你知道,遇到什么样的客户,就用什么样的招数呢?」 我会说,也许有,但是不应该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应该使用一模一样的营销套路去 crack the code,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想要超快捷方式的做法,有一些东西可以做得更快更省力,但有些东西就是不行。 我个人认为客制化营销 is the king,每个人的经验、背景、故事、遭遇、需求、梦想、愿景都完全不一样,想要提升获利成绩,最重要的真的是聆听,请你仔细听、用心听,只要有用心,再加上一些练习跟经验的累积,你就能够听出潜在客户背后的担忧、顾虑、想象与需求。 听得出来,就可以做出判断和分析,有判断跟分析,你就能知道要用什么营销方式来 seal the deal ,如果你觉得讲得太发散的话,也可以回到这集原文,下载我整理好的懒人包。 【本集结语】#206 营销漏斗 以上就是今天佐编私塾殿的课堂内容,很精采吧?连我自己都觉得挺精彩的 XD ,简单回顾一下,营销漏斗由上到下,总共由六个环节所组成,分别是曝光、发现、思考、转换、关系经营和口碑回流。 曝光属于冷流量层,可以用比较轻盈、客气的营销文案或推广方式来推展关系,发现与思考环节则是进到暖流量层,可以开始小小的加强营销力道,但是油门不要一次踩到底,随着你进到热流量层,就代表你开始做到转换,并且尝试做关系经营和口碑回流了。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营销变得比较直接,比较率性,同时保有与这一层观众最密切的互动和关系,这些就是我给的营销策略与建议。 我们也正在招募对 VIP Program 有兴趣的人,这个计划是特别针对「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这三个最主要的项目做指导,假设你对这个 mentorship program 感兴趣,你可以先加入我们的 waiting list ,我们计划在今年夏天做一个 beta 版本,到时候也会优先将名额开放给有加入等待清单的你来一起做测试唷。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标题#206【佐编私塾殿】为什么你的品牌没在获利?- 上集:先了解 营销漏斗 的概念)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1, 2024

想创业不知道该成立「个人工作室」还是「公司」?14 个 Q&A 一次告诉你

成立个人工作室与设立公司有什么差别呢?本篇常见问题和您解释。另外,个人工作室与公司组织的营利事业,在经营上及税务上会产生的差别在哪里呢?可看设立公司或行号的差别。 若想快速了解该成立哪种型态的公司,也可以先看以下的影片简单说明两者的差异。 Q1. 个人工作室可以办理商业登记就好了吗? 若是采独资或合伙经营,不设立公司,而以个人名义对外接洽业务,可以只申请商业登记,即所谓的「商号」或是「行号」。 设立行号,登记资本额在 25 万以下免会计师签证,不需提供资金证明,不需至银行开立筹备帐户,程序较为简便。 值得注意的是,若股东有二人以上,就建议直接设立公司,行号建议独资(只有一位股东时),再设立行号。(请参阅设立公司或行号的差别) Q2. 我现在的住宅可以办理工作室的营业地址吗? 自用住宅可以申请成为营业地址,只是之后房屋税及地价税需依办公区域所占总住宅面积的比例去计算营业用的房屋税率,最低需为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但若是从事网络拍卖货物之行号或公司,以自用住宅作营业登记之处所,而实际交易是在拍卖网站的交易平台完成,房屋内若没有堆置营业货品,仍可继续按住家用税率课征房屋税。 Q3. 是不是办理税籍登记就一定要缴税?资本在 8 万元以下可以办理吗? 办理税籍登记后,若是经国税局核定有盈余,则需要将所赚的净利并入独资业主或合伙人的个人综所税去计算缴税。 登记资本额跟所赚的净利没有关系,每年要缴多少的税,是看每年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以后去计算的。 Q4. 办理商业登记要去哪里办?要准备何种文件? 商业登记的主管机关为各县市政府,在台北市为台北市商业处,依商业登记法第五条,应备文件如下: 预查名称。 负责人之身分证明文件;属于合伙组织者,并应检具合伙人之身分证明文件及合伙契约书。 资本额证明文件。(25 万元以下免附) 所在地之建物所有权状或是租赁契约复印件,所有权人非商业负责人或合伙人者,应附具建物所有权人同意书。 最近一期房屋税缴款单复印件。 登记地址在台北市,需另外检附「土地使用分区审查证明」。 商业登记流程及应备文件 详细参考 Q5. 办理税籍登记要去哪里办?准备何种文件? 税籍登记需向所在地的国税局办理,应备文件如 4. 所示。 Q6. 我符合凤凰贷款的资格,但是如果我成立一个工作室,资本额很少,营业额也很小,这样微型凤凰贷款可以通过吗? 如果办有商业登记或税籍登记未超过二年, 且是年满 20 岁至 65 岁妇女或年满 45 岁至 65 岁国民,三年内曾参与政府实体创业研习课程,并经创业咨询辅导(需上 18 小时的课程),所经营事业员工数(不含负责人)未满五人,得向创业咨询服务中心申请微型凤凰贷款。 Q7. 请问设立行号就是所谓的商业登记吗?设立工作室就是所谓的行号吗?行号是什么意思? 设立行号就是所谓的商业登记,设立公司则是公司登记;工作室是属于行号的一种形式,其他如企业社、小吃店、服饰店、工程行也是行号组织。 Q8. 设立行号可以聘用求职者吗? 可以,也可以成立劳健保、聘用员工。 Q9. 聘用求职者的加保劳健保是要有什么公司或行号的条件?成立行号工作室可以帮求职者保劳健保吗? 只要有公司登记或是商业登记,都可以成立劳建保,所以成立商业登记的行号就可以帮求职者投保劳健保。 Q10. 所谓商号就是行号的意思吗? 是的。行号取名的名称例如:万集企业社、XX 商行、XX 工作室、XX 小吃,都代表成立的组织型态是行号。 Q11. 微型凤凰贷款是一定要办理商业登记和税籍登记才可以申请吗? 建议要有商业登记较佳,可贷款的额度较高,最高可到 100 万元,若是只有税籍登记,最高只可贷 50 万元。 Q12. 有没有直接办理税籍登记的公司而没办理商业登记的? 设籍课税是例外的情况,在未办理公司或是商号登记前需要缴营业税,才先去国税局办理营业登记设籍课税。一般而言,若有要对外营业,或是参与投标,都需要办理正式的公司组织或是商号设立登记,向所在地之当地政府申请设立后,才能合法营业。 Q13. 成立公司行号后,登记地址之房屋税、地价税、水电费有何影响? 原为住宅用途之房屋若办理营业登记,所在地税捐稽征处将主动调整房屋税、地价税及土地增值税为营业用税率。但若仅有部份面积为营业用,可申请部份面积课征营业用,最低不得低于总面积之六分之一。 一、地价税:0.2% 增加为 1%~5.5%(依累进起点地价) 二、房屋税:由 1.2% 增加为 2% 或 3% 三、电费:房屋改营业用后,原则上其用电亦应改为营业用电费率。非营业用电由 2.1 元/度起增加为营业用电每度 2.87 或 3.61 元起。 但台湾电力公司认定是否为营业用,是以实际营业行为为基准,而非以营业登记为基准。亦即办理营业登记后电费不一定会有调整;相对的,若您有营业行为却没有办理营业登记,台电仍然有可能调整电费。若电费要申报公司费用并扣抵营业税,应先向台电申请调整费率。 四、需取得公司名称、统编的水电费电子发票抬头 需注意的是,公用事业自 105 年起,需开立电子发票,所以财政部规定,自 107 年 7 月以后,因为公用事业已经改为开立电子发票给公司行号了,则公司行号要扣抵水电费的营业税 5% 进项税金的时候,需要取具载有该公司统一编号、地址、公司名称的公用事业电子发票抬头。 (财政部 106.1.12 台财税字第 10500706630 号令) 若是办理营业登记的地址仅为联络地址,而无实际营业行为时,其房屋税、地价税课税方式请按此。 Q14. 会计师特别提醒:自用住宅有无出售的可能?会不会影响售屋时的税金? 需注意的是,如果自用住宅一年内有打算出售的计划时,就不建议将公司登记在自己家里,以免无法适用土地增值税的自用住宅优惠税率 10%(每人有一生一次,出售前 1 年内不能有出租或营业行为、一生一屋,则是 5 年)。 所以会计师建议公司负责人,在登记公司地址时,先与会计师讨论并衡量自身情况后,再决定公司登记地址。 (土地法第 34 条) 欲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公司设立及租税规划在线课程」! -- 本文转贴自:万集会计师事务所(原文标题:成立个人工作室与设立公司差别 Q&A (附影片))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0, 2024

从一张白纸到唯一华人客户经理!读者太太在英国「斜杠创业」学会的 3 件事!

我在 2011 年因为结婚移民英国的关系,放弃原本在台湾公关公司的管理职与从事媒体工作多年经营的人脉圈,以外籍新娘的身份来到英国,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般重新耕耘海外职涯。 从一开始的迷惘困惑,到现在不但进入全英国前 40 大营销代理商,成为全公司唯一的华人客户经理,还在英国成立自己的公关公司,用接案的方式帮助台湾政府与企业在欧洲做品牌推广,并发展职涯教练的斜杠副业,累积超过 400 小时的一对一 career coaching 时数。 13 年的英国职场经验,教会我以下三件事: 1.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建立「职场个人品牌」的重要性 我在英国工作的第三年,遇到人生中第一次的裁员,当时每个部门都有被裁员的名单,组织精简的规模算大,虽然当时我幸运地逃过一劫,但这辈子首次亲眼目睹昨天还一起工作的同事,今天就被迫卷铺盖回家,英国公司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现实面让我太震撼。 因此从那天起就激发了我的求生意志,开始思考如果下次轮到我被裁员,我要靠什么养活自己。 当时我已经在脸书上经营粉丝页两年多,也有帮一些台湾的网络平台写职场专栏,我意识到我可以试试把这项原本只是兴趣的嗜好发展成副业。 虽然当时它为我带来的收入进帐远不及我的正职收入,但至少是我在网络上打造「职场个人品牌」的重要媒介。 于是我更积极地写职场专栏、访问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也不定期做直播分享我的职场观察。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知道我在海外职场领域的耕耘,开始有单位找我做讲座或请我担任职场相关主题的讲师,后来台湾几间老字号的出版社找我出书,更加奠定了我在跨文化职场领域的专家地位,也促成我在 2022 年决定去上 Life Coaching 的课程,并在取得证照后开启我的职涯导师之路,帮助在世界各地想要打造成功职涯的朋友们往目标迈进。 回顾这段旅程,起初的动机是因为被裁员事件刺激到,进而培养了我在台湾职场工作时从来不曾有过的危机意识,所以后来才积极打造我在职场上的个人品牌,并用开发多元收入来源的方式打破以往拘泥于「找工作」的传统思维。 2. 经营斜杠事业,分散职涯风险 我在成为职涯导师前,其实有在英国注册一间公司,主要负责帮华人客户在欧洲做公关操作,这个商业模式在我有全职工作的前提下虽然很适合我,但接案的收入不稳定,我很早就意识到它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取代我的正职工作。 所以,那时我就开始思考该如何增加另一个收入来源,来补足接案工作不能满足的收入差异,为我将来想要成为完全的自雇者做准备。 我思索了一阵子,发现在我现有的基础上,成为职涯教练是做好的选择,因为我从 2015 年就开始经营职涯专栏,也有许多担任职涯讲师的经验,于是在 2022 年成为 qualified 的教练后,正式开始对外提供 career coaching 的服务。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其实我除了用多元收入增加副业取代主业的可能性,也运用了分散风险的概念,让自己的斜杠事业分布在 B2B 与 B2C 这两个不同的领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我们看待正职工作的态度,尤其现代职场几乎已经没有所谓的铁饭碗,如果你和我有一样有危机意识,即使身为上班族也应该尝试在正职工作外开发第二专长或斜杠事业,才能在高速变动的职场中给自己多创造一点余裕。 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建议大家不需要用二分法来看待创业与当上班族这两件事,如果真的有心以经营斜杠事业分散职涯风险, 不必等到裸辞后再开始行动。 3. 培养「远距工作力」,为创业做准备 第三个我在英国职场学到的宝贵经验,要拜疫情所赐,因为要不是英国政府在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强迫大家在家工作,我后来也不会在 2021 年成为远距工作者,更不会从中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后来朝成为自雇者的职涯发展做准备。 我认为所有有心成为数字游牧工作者的人都应该要积极培养自己的「远距工作力」,因为远距工作其实有很多眉角,而不只是从办公室改成在其他地方工作这么简单而已。 这种工作型态除了要有非常主动且具备当责力(ownership)的人格特质,还需要具备优异的时间管理能力,毕竟远距工作意味着没有主管盯着你的进度,也不会有同事会在你身边提醒你何时是 deadline。 我建议远距工作者就算受雇于人,在心态上和做事方法上也应该将自己定位成供货商,并将主管当成客户,主动且实时回报进度,并务必要在 deadline 前主动完成主管交代的任务。 关于如何加强时间管理的能力,我在我的第三本书《WFH 也能发展国际职涯:远距工作者的职场攻略》中有提到一些欧美专家的建议,以及我自己实际执行过的心得,包括「吃青蛙法则」、「四个正方形法则」、「ABC 排序法」等,有兴趣研究的读者可以从书里深入了解更多细节。 从在台湾认份工作的上班族,到在英国边上班边经营个人品牌的创业家,我将我的 13 年英国职涯心得浓缩在这篇文章中,希望能带给有心发展斜杠事业的读者一点启发。最后也用 Bryan 在《大人的 Small Talk》podcast 节目专访我时提到的「connect the dots」理论勉励所有对职涯感到迷惘的人,如果内心有个念头一直想去尝试,请先去做就对了,等这些点被串成一条线时,它自然会带领你去到属于你的地方。 -- 本文由读者太太在英国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简介:畅销作家读者太太 Mrs Reader 着有《大不列颠小怪癖:读者太太的英国文化惊奇点评》、 《读者太太解锁跨文化婚姻:从两个人相爱,到两个世界相融的 28 个真心建议》、《WFH 也能发展国际职涯:远距工作者的职场攻略》三本作品;不写书时在英国的营销公司当上班族,不上班时是职涯教练和公关公司负责人。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7, 2024

【数字游牧新手】上班族也可以数字游牧,从 0 开始工作转型这样做!

许多上班族梦想着数字游牧的生活,最担心的就是「工作」该如何安排!不确定自己的工作是否适合数字游牧?更不知道现在老板能不能让自己远程,或是想尝试接案、找可以远程的公司,来数字游牧,但又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准备好? 本篇文章想帮助你先评估自己的现职工作是否适合数字游牧,再根据适合与否给予相应的策略。 一、评估你现在的工作是否合适数字游牧 数字游牧的本质是在任何地方工作,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因此要实践这样的生活模式,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的工作必须能够远程完成。 但千万别因为想要远程工作,就急着从现在的公司辞职,去找可以远程的工作,或是去接案,不妨你先从现有的工作下手,试着想它是否适合转为远程工作,这里提供两个判断的标准,分别是从「工作性质」与「成果交付」两点进行观察。 1. 评估「工作性质」 如果你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不需依赖特定地点,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的工作内容。比方:程序开发、数据分析、设计、写作等,这些工作通常比较不需要和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团队成员的沟通大多也可以运用在线软件开会与讨论,就容易转为远程工作,去数字游牧。 但相反地,如果你的工作性质需要实地操作或亲自接触客户和产品,如零售业、医疗保健和制造业,则可能较难转为数字游牧。 2. 评估「成果交付」 由于远程工作强调成果而非过程,因此可以考虑你的工作是否能够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评估。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名数据分析师,你的工作主要是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然后基于这些数据提出有见地的结论和建议。 这项工作的核心在于分析的结果,包括提供数据报告和洞察,而不是分析的过程本身,只要能在截止日前提供优质的报告,那就可以视为结果导向。相对而言,数位游牧的机会就会比较大。 可是,如果你是一名设备工程师,由于牵涉到设备的安装、维护与修理,这些任务通常需要在特定的地点(例如工厂或工地)完成,且需要亲手操作机具,而工作的成果(例如一个运作顺畅的生产线)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因此,虽然可以进行一些远程工作,例如远程监控系统或进行数据分析,但仍不太适合长期数字游牧。 二、「适合」数字游牧,你可以怎么做? 如果经过以上两点的评估,发觉自己的工作性质适合数字游牧,那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是否具备「远程能力」 由于数字游牧缺乏传统办公室环境的监督与团队的实时支持,要想保持生产力,个人需要具备一些关键的特质和能力。 因此,在开始数字游牧之前,你可能需要自我评估以下几点:你是否能有效地规划和管理时间,以确保在时限内完成任务;在缺乏团队支持的情况下,你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你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并熟悉实时通讯与在线会议工具,以便有效地了解并响应各种情况。 更多的自我评估标准,可以参考这篇:羡慕数位游牧的生活吗?10 点测你适不适合远距工作! 第二步,准备计划「说服雇主」 而当你自我评估完成,决定要将工作模式调整成远程,开始数字游牧后,那接下来就是得说服你的雇主了。 一般来说,雇主可能会有许多不同意远程工作的理由,但最核心考虑通常是:「让员工远程工作对公司有什么好处?」 因此,在开始说服雇主之前,建议你要先明确这点,之后在说服雇主上,你必须围绕这点来论述。 建议的架构是,先讲原因,然后提出对公司的好处,最后用一份详细的计划收尾。 1. 说明原因: 你可以陈述你想要远程工作、数字游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家庭需要、减少通勤时间率等。但这必须是一个具体的理由,否则如果只是简单地说你想要数字游牧,可能会在一开始就被反驳。 2. 提出对公司的好处: 接着说明公司如果让你这么做,能获得什么好处。比方说空出来的通勤时间,可以用来提高多少产能;或者,少租一个办公室,能减少公司多少成本等等。 3. 详细的计划收尾: 最后,你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计划,展示你对于数字游牧的全面考虑和准备。其中包括你打算如何实施数字游牧、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例如沟通困难、技术问题等),并且提供一些过去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和工作的例子,来证明你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在数字游牧时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你可以提出一个试行方案,让你在一段时间内尝试数字游牧,以便雇主可以评估这种工作模式的效果,并判断这种工作模式是否适合你和公司。这样可以让雇主感到更有保障。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说服雇主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这篇: 如何说服老板让你在家工作?学会这 4 种劝说法让老板拒绝不了你 美国职场分享|美国企业纷纷要求员工回办公室!我如何逆风,向老板要求远距工作? 那如果雇主不答应,或是评估过后觉得现在的工作不适合数字游牧怎么办? 三、「不适合」数字游牧,你可以怎么做? 很多人发现自己当前的工作或企业不适合数字游牧时,会寻找可以进行远程工作的职位,甚至选择创业或接案。现在,也有诸多网站和平台专为远程工作者和自由职业者提供服务,例如Upwork、Freelancer、Remote.co。 你可以阅读以下这两篇文章,有种多的职缺平台可以参考: 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4 步骤让你更容易找到远程工作 自由工作者要在哪接工作?推荐 6 个常用的接案平台 但记得在离职投入数字游牧前,你有三件事是可以在职准备的!当手上有了这些筹码,也能让你在转换跑道时更有余裕。分别为:存钱、学技能、累积人脉。 1. 累积储蓄 在开始数字游牧之前,累积储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如果你选择创业或是自由接案,则在刚开始时,案子可能不多,导致收入不够稳定。即便是选择去找一份远程工作,除非你在离职前就已经确保了下一份工作,否则在两份工作之间的过渡期间,你同样会需要资金来支持生活。有了足够的储蓄,可以让你在这段过渡时间内拥有更多的经济自由和安全感。 至于应该累积多少储蓄,则主要取决于你的日常开支、旅行规划,以及对于收入波动的容忍度。通常的建议是,至少要有足以支持一年到一年半生活费的储蓄。 2. 学习技能 如果你在评估工作性质时发现自己的工作不适合数字游牧,那么你可以考虑学习一些与远程工作相关的技能,例如程序设计、外语能力、SEO、社群媒体营销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要学习的技能。有许多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的课程,例如 YouTube、Hahow、LinkedIn Learning 等。你也可以参加相关的工作坊或研讨会,或者找一个导师来指导你。此外,你也可以考虑参加政府开设的相关机构,如资策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你将自己的作品或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并公开。这样在寻找相关机会时,这些记录可以作为你的信任资产。 此外,你也可以学习如何建立「个人品牌」,提高自己专业的能见度,你可以参考《V018用经营公司的思维经营你的人生》、《V014销售专业服务的系统化做法》。 3. 建立人脉 在开始数字游牧前,累积相关的人脉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许多远程的工作机会并不会公开招聘,而是透过内部推荐或人脉关系来获得。因此,拥有广泛的人脉网络可以帮助你找到这些机会。 此外,与有丰富数字游牧工作经验的人建立联系,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你学习和成长。 最重要的,当你真正开始数字游牧时,可能会感到孤独。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支持你的人脉网络可以在你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和鼓励。 至于怎么接触到这些人呢? 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你的在线社交网络。无论是在脸书上建立粉丝专页分享相关内容,还是在 LinkedIn 上建立专业形象(为什么经营 LinkedIn 这么重要?、LinkedIn 课程推荐),这些都有可能吸引到相关的人与你互动。 另外,主动参与与数字游牧相关的线下活动,并认识相关的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如同前面所提,许多数字游牧的远程工作者因为独立作业,常会感到孤单,因此这类的线下活动能帮助大家认识同温层的人,扩展人脉。你可以多参加这类聚会,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分享一些经验。即使没有建立联系方式,你也能从中获得许多实用的经验。 总结来说,数字游牧或远程工作的生活方式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梦想,但实现这个梦想需要一些准备和计划。 首先,你需要评估你的工作「是否适合数字游牧」,这包括考虑你的工作性质和成果交付方式。 如果你的工作「适合」数字游牧,那么你可以开始准备,包括评估是否具备「远程能力」、 准备计划「说服雇主」 等。 如果你的工作「不适合」数字游牧,那么你可以考虑累积储蓄、学习技能和建立人脉。 无论你选择哪种路径,都需要有一定的准备和计划。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你更好地规划之后的数字游牧生活。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5, 2024

个人网站架设 Q&A|架设网站多少钱?有免费资源吗?自己架可以吗?本文一次解!

经营自媒体,想要自己架网站要花多少钱、有免费的资源可以使用吗?到底该自己架还是请别人架呢?本文一次告诉呢! 1. 自己架设网站要钱吗?可以免费架设网站吗? 当然可以免费架设网站,但通常会有许多的限制,因此不太推荐。 现在网络上有许多提供免费架设网站方案的架站平台,例如:WordPress.com 、 Strikingly 、 Wix 、 Weedly 、 GoDaddy … 虽然是免费可以使用的,但却不少恼人的缺点: 功能不齐全,无法满足需求 无法客制化,自由调整版面 可能会有广告跳出 有潜在的资安问题 通常有流量限制 不能使用客制化的域名 未来若要搬运网站,需花费更多的资金以及时间 当初在做功课的时候,因为考虑到客制化、安全性以及未来是想要长期经营,不想要免费的架站平台绑住,因此,后来我就决定直接使用开源软件 WordPress.org 来付费自架网站,在下一个段落我将会分享使用 WordPress.org 自架网站的所有花费。 【WordPress.com vs WordPress.org】 WordPress.com:可以让使用者快速简单的建立一个部落格的在线部落格平台,类似于痞客邦、Medium。 WordPress.org:是一个开源架站软件系统,只要自备主机商、网域等等,就可以建立更加自由且无限制的个人部落格。(以下的 WordPress 都是指 WordPress.org) 延伸阅读:WordPress 架站入门指南:新手适合用 WordPress.org 还是 WordPress.com? 2. 架设网站费用包含哪些? 这边我们是以「WordPress.org 自架网站」为例来计算架站费用,若你是直接选择免费架站平台,当然就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哦! 若想要用 WordPressorg 自己架设网站,有 2 笔基本花费是必要且必须的支出,分别是: 虚拟主机:指的是网站的储存空间 域名:网站的连结 如果说架网站就像是在盖房子,虚拟主机就像是土地,你必须要有块土地,才能准备开始盖房子;而域名就像是地址,有了地址,别人才有办法找到你家在哪里! 虚拟主机(必要费用) WordPress.org 是一个架站的软件系统,有了软件系统后,我们必须要准备一个空间来安装这个软件,在考虑安全性及计算机效能的情况下,通常我们会选择使用「虚拟主机」来放置安装我们的 WordPress.org! 可以把它想象成是跟别人借计算机空间,来安装我们的 WordPress,现在常见的虚拟主机商有: Bluehost 主机 Cloudways 主机 A2 主机 延伸阅读:Cloudways 教学:WordPress 架站推荐主机,每月 400 台币即可拥有超高网站效能! 我个人是使用 Bluehost 来当作我的虚拟主机,原因是因为价格最实惠,加上有送网域一年、SSL 安全性凭证,整体来说 CP 值很高!不过,速度上比起其他主机商,确实是慢一点,但因为当初我对于速度比较没有强求,因此就还是选择了 Bluehost。 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的主机商,下面就用价格最便宜的 Bluehost 来计算费用。 Bluehost 价格方案 以 Bluehost 来说,我是购买「CHOICE PLUS」方案,一年约台币 2,000 元(每月约 170 元),包含免费网域一年、SSL 安全认证。 延伸阅读:【 WordPress 架站教学#3】在 Cloudways 中设定 WordPress 网域、网站 SSL 凭证!让你的网站更安全! 域名(必要费用) 域名就是现在你阅读这一篇文章,在网址字段看到的「 leadingmrk.com 」,英文叫做「Domain Name」。如果想要长期经营一个网站,拥有一个专属好记的域名是很重要的。 购买域名的费用大概会落在 400 – 1000 元不等,常见的网域厂商包含:Namecheap、GoDaddy 等,部分虚拟主机商本身就有贩卖域名,因此可以在购买虚拟主机时,一并购买即可,有些方案也有直接免费送网域一年,非常划算! 延伸阅读:【WordPress 架站教学#2】透过 NameCheap 购买网域!首次购买、续约都便宜! 网站主题(非必要费用) WordPress 内建就有提供免费的主题,但相当的阳春 XD!如果不想要使用这么简单的主题,就可以再购买额外购买其他厂商设计好的「主题」来美化我们的网站! 我当初是在 Envato market 购买主题 – Soledad,另外也有像 Astra、Flatsome 等等的主题可以做选购,Soledad 主题是一次性买断的,费用约台币 1,800 元。 延伸阅读:【Astra 教学】WordPress 架站主题首选 Astra Pro,轻松打造特色个人品牌网站! 所以自己架设网站到底要花多少钱?以下来帮你加总: 必要费用:虚拟主机 + 域名约 $2,000 元(一年份) 非必要费用:主题约 $1,800 元(终身买断) 总花费:新台币 $3,800 元 以上是我当初一开始自己架设一个网站所花费的金额,提供给大家做参考!实际的价格还是会因为每个人所选择的虚拟主机商、方案、主题而有所不同。 另外,如果想要自己客制化网站页面排版、样式,也可以使用 Elementor 这个WordPress 页面编辑器,完全不需要任何程序背景就能自己设计页面,而且也有提供免费版本,非常推荐大家可以安装这个小工具哦! 延伸阅读:【 Elementor 完整教学】2024 年最推荐 WordPress 架站页面编辑器!手把手教学 3. 网站该自己架还是请别人架比较好? 这边简单帮大家做个比较表格,提供给大家参考! 不论是自己架设网站,还是请别人帮你架设网站,都真的各有优缺点!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状况以及需求都不一样,所以我没有办法跟你说哪一个比较好,不过,这边也帮大家稍微整理出几个结论,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如果你时间不多 → 建议找网站公司架网站 如果你预算不多 → 建议自己架网站 如果你想要省时省力省麻烦 → 建议找网站公司架网站 如果你想要多累积架站经验→ 建议自己架网站 4. 结语 以上就是今天的「自己架设网站」常见的问题解析!其实要开始经营一个部落格,真的没有想象中的花钱,虽然自架网站会需要花时间以及心力,但也相信如果真的成功自己架设出一个网站,也会是一个很好的经历跟学习。 -- 本文转贴自:老K(领先时代数字 创办人)(原文标题:自己架设网站要钱吗?架设网站到底会花多少费用,常见问题大解析!) 老K是一位数字工具讲师,同时也是辅导各领域自媒体经营者,从零开始到全职经营的陪跑顾问。2019 年打造《领先时代数位》网站与全远距团队,前后已分享上百种数字工具的应用方式与详细教学。后续开设了超过 11,000+ 位学员的《Notion 实战课程》,也开设《B.R.A.N.D 自媒体被动流量变现系统》的自媒体陪跑计划,希望能带领更多人透过自媒体,踏上自由工作、数字游牧之路。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9, 2024

想要出国工作,同时转职?5 个「海外转职」建议+实际经验分享

出国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同,有的只是希望换个国家,做一样的工作;有的则希望把产业、国家都换掉。 换了国家后,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你,还想做本来做的工作吗?还想待在同个产业吗?如果还是学生,你打算做跟所学相关的工作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要考虑的不只是「出国工作」本身。 请站在雇主的视角 让我们切换到雇主视角。 首先,身分(或工作签证)和工作经验都是显而易见的门坎。别说雇主肤浅,这就有点像交友看外表一样,当没有见过面又不认识的时候,公司只能从这些很表面的东西观察应征者。 而当没有身分,或者工作经验较不相关时,雇主就会分析雇用你的风险有多高。之所以说是风险,是因为即使在同个国家,雇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都要考虑半天了,更不用说是个没有当地经验的外国人。 换的东西越少,风险越低 会用哪些因素分析?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工作,地点、职能、产业是三个你可以观察的指标。普遍而言,换的东西越少,雇主越愿意冒险,你的转职难度越低。 理想的转职策略是在地点、职能、产业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例如,如果你能保持职能不变,只改变地点或产业,通常比同时改变这三者来得容易。譬如在会计事务所拥有多年审计经验,从越南转职到芬兰,跑到客户端做会计的例子。 举例来说,我当时在欧洲找工作,海投了几百封,即使下了功夫客制化履历,最后愿意给机会的也多半是工业自动化(跟过去相同产业)的公司、做一样的职能。换句话说,当时市场上的雇主愿意承担的风险是换地点。 回台湾后,我转职软件业,累积了几年经验,再度挑战海外求职。后来能顺利转调到澳洲,很大的原因是职能跟过去在台湾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个国家(换地点)做,又是在同一间公司(同产业),所以老板觉得风险相对小很多。如果不是相似的工作经验,又没有当地经验,难度会更高。 凡是原则,都有例外 当然,不是没有身分和相关工作经验就没救,身旁不少朋友依然闯关成功了,在没身分的情况下顺利找到工作、甚至转换领域。甚至不知不觉把地点、职能、产业全换了一轮。 靠的无论是实习、修课、认识校友或参加比赛,其实就是透过各种方法「让自己被看见」。如果能让自己被看见,那就比较不会被身份和工作经验绑住。 我的意大利同学本来是在石油公司当工程师,在法国念硕士的时候参加了一间设备商的创业竞赛,在上千队参赛者中挤进前三名,善用比赛中认识的人脉,顺利找到该公司的工作,在总部做策略经理。 有法国同学本来是工程师,对投资银行有兴趣、又擅长数字。财务分析课的时候,帮组员解决不少难题。有一个组员的爸爸正好在投行工作,便邀请他到公司面试,也找到实习。 市场稀缺性 还有一种要考虑的是情况是市场稀缺性,指的是一个行业或专业有多缺人,这会影响你要和多少人竞争。当该技能很重要、在市场上又很稀缺的时候,雇主就更愿意冒险了。 譬如软件工程师在全球都很缺、疫情过后,澳洲到处在盖房子,也很缺土木工程师。 你可以到目标国家的政府网站查询「移民职业清单」,或直接在求职网站上,搜寻目标城市的职缺数量,这些都可以观察到该市场对于你的专业的需求程度。 总结 想成功海外转职,试着站在雇主角度检视自己,问这五个问题: 我现在能合法的在目标市场工作吗?(身分、签证) 我有多少相关经验? 我只想换地点,还是地点、市场、职能全都想换? 我怎么让自己被看见? 我的专业在目标市场有多稀缺? 如果到海外工作是你的目标,但还不确定要往哪个国家,撇除对国家的喜好、移民政策等个人因素和大环境变量,只专注讨论你的策略的话,我会建议先由身分和工作经验做分析。 当以上两者都缺乏时,盘点目标工作的地点、职能、产业,问问自己:如果只能换一个,哪个是最想换的?就好像摸石子过河,要探索新的路,总得有只手和脚做支撑点,不能一次跳跃。 💡延伸阅读:想出国工作、又不满意现在职能,应该先出国还是先转职? 接下来,问问自己有没有用尽各种方法被看见?无论是透过求学,累积人脉、熟悉市场,或是透过信息式面谈,展现自己,让潜在雇主意识到你的存在。当然,如果你的技能很重要、市场又稀缺,相当于开了大绝招,以上原则可以忽略。 10 个真实的跨领域转职进入云端领域的案例 想要跟你分享我从相对传统的制造业跨领域到云端运算领域,非本科出身,如何将工作之间的「可转换技能」找出来并说服雇主的故事,也很幸运地完成了出国工作的梦想。 我相信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行业专家,我们就像个背包客,不断地在职涯道路上寻找可以放进背包、带得走的东西,即使踏入不同领域,也能够发挥价值,占有一席之地。成功转职后,我观察身边的同事,发现非本科系出身的不在少数。 所以我纪录并分析后整理成一份档案。在这个档案中,我会分享给你十位真实案例,都是我身边的同事,他们之中不乏从文组、金融业等成功转职的故事。 有需要的朋友欢迎订阅电子报,就可以下载这份跨领域转职案例的分析,以及各种资源。 (Photo from 中途笔记) -- 本文转贴自:黄婉中 中途笔记(原文标题:你的海外求职可以更有策略,这 5 个关键要注意!)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 (@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7, 2024

经营「个人网站」,你一定要知道的好处!事前准备、5 个免费架站资源大统整

随着自媒体产业日益兴盛,现在有越来越多人都尝试在经营个人网站、部落格。相信会点进这篇文章的你,一定也正陷入到底要不要做个人网站的世纪难题中吧(笑),别担心,这篇文章我将跟大家分享经营个人网站的优点及事前准备,最后还会跟你分享 5 个免费的架站资源,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网站是什么? 一般我们所称的网站,大多都是指像特斯拉、新光三越等「品牌」类型的网站,网站内容都是以品牌为出发点,介绍品牌的创立、理念跟产品,或是分享品牌所要传递的信息或知识。 那么个人网站是什么呢? 其实,个人网站跟品牌型网站的概念差不多,不过个人网站是以「个人」为出发点,内容都会聚焦在「你这个人身上」,比如你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你的生活经验、你所完成的作品、你所推出的产品等等,举例来说,像是亨利温、早安杰森,都是很典型的个人网站范例。 那么领先时代算什么类型呢 … ?这个问题感觉要问老 K 比较准 XD 我自己认为领先时代是介于「个人」跟「品牌」网站之间,整体发展主轴还是以老 K 一个人为核心,不过网站内容会围绕在领先时代的品牌理念,由团队成员一起共同产出,因此,你要说领先时代是个人网站或品牌网站,我觉得都可以啦 XD ~ 二、为什么要经营个人网站? 有人说经营个人网站是为了整理自己过往的作品集,有人说经营个人网站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有人说经营个人网站是为了建立形象 … 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说法都有。 不过说来说去,我觉得经营个人网站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看见你」。 作品集也能用 Word、PDF 整理就好,但如果你想在茫茫的求职者中,抓住面试官的目光,经营个人网站是个好方法。 记录生活也能用日记本手写就好,但如果你想要跟其他人分享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营个人网站是个好方法。 建立形象也能从改变穿搭做起就好,但如果你想要扩大曝光、接触网络上更多不同领域的人,经营个人网站是个好方法。 我简单将经营个人网站的理由,分成两大类型: 功能导向:个人作品集、个人履历 如果你也觉得使用 Word、PDF 等文书工具整理作品跟履历,会大大地限制了你的创意跟特色的话,我很推荐你可以尝试使用个人网站来做作品集跟履历,不仅设计排版自由度大,能展示静态、动态、3D、影像等各种作品类型外,也很方便你可以随时做更新! 像我目前自由接案的文字作品集,也是使用 Notion 做出来的个人网站哦!很多客户也都跟我回馈说,比起一般纸本作品集,个人网站做出来的作品集,易读性真的很高! 营销导向:自媒体经营、个人电商 如果你有想要经营自媒体的念头,或是你本身已经是网红、IGer、YouTuber,我很推荐你可以尝试建立个人网站,来整合你目前所有的网络资源。 举凡你的知识、技能、生活,甚至你的业配、广告、产品信息,通通都可以整理在个人网站中,让你的粉丝读者可以更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资源,同时如果网站内容 SEO 做得好,你也能透过搜索引擎,接触到更多不一样的潜在粉丝哦! 我 2023 年也打算要来做我自己的个人网站啦!目前规划主轴是想分享我的求学经历跟读书技巧,以及我在追星、看 BL 的路上,所发生的各种小故事(笑),到时候正式出炉再来跟大家分享啦! 三、经营个人网站的 6 大优点 建立品牌形象:建立清楚的网站内容架构,提升品牌信任感 凸显个人特色:可依据个人的形象风格,客制化打造专属的样式设计 设计自由度高:能同步展示静态、动态、3D、影像等各种多媒体类型 搜索引擎友善:读者有机会透过搜索引擎找到你,扩大曝光率 掌握数据数据:串接 GA、GSC 等分析工具,清楚洞悉读者的喜好 信息实时同步:网页就是最新更新的信息,不用担心给错版本的问题 四、开始经营个人网站前,先问自己 3 个问题! 1. 你准备好资金了吗? 架设网站虽然成本很低,但并不是零成本,基本上最少需支付「虚拟主机」及「网域」的使用租借费,且通常都不能直接买断,因此如果你要长期经营,就需要长期支付这个租借费用,每年的虚拟主机费用大约至少 3000 元以上,网域就比较平价一些,每年大约 1000 元以下有找。 如果时间上比较紧迫,没有空自己架设网站,也可以选择请专业的网站设计公司协助架设,以及请设计师帮你规划网站主视觉跟动线,但这两者的价位都不低,通常都需要耗费上万元以上。 2. 你安排好时间了吗? 经营个人网站不是把网站架出来就完事了!除了架设网站需要时间外,经营、更新、维护、优化网站也需要时间。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的个人网站越做越好、创造越来越高的流量,务必要定期安排时间去经营网站内容、产出文章,以及拟定 SEO 关键词策略、定期更新内容,让读者有机会在搜索引擎的第一页找到你的网站! 3. 你具备好能力了吗? 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非常多新手友善的网站架设平台,即便是完全没有网站基础的人,也能轻松架出个简单的网站。 但完全没有网站基础并不是好事,因为实际在经营网站时,仍然时不时会遇到各种程序设计面的问题要解决,因此具备一点点的「前端」、「后端」网页设计基础,一定能帮助你在架设网站上更加顺利。 除此之外,如果你想要让网站的能见度变高、曝光率提升,「SEO 优化」也是必备的能力之一,SEO 中文是搜索引擎优化,指的是设法让网站抢占到搜索引擎第一页的手法,如果想知道更多有关 SEO 是什么、SEO 怎么操作的信息,欢迎点选下方的延伸阅读了解更多哦! 「SEO 新手教学」系列文章 【SEO 新手教学 #1】为什么个人部落格也要做 SEO?新手必知的部落格 SEO 关键 3 大核心一次告诉你! 【SEO 新手教学 #2】如何规划 SEO 关键词?新手部落客必学的 3 大步骤 + 5 个免费关键词规划工具推荐! 【SEO 新手教学 #3】如何规划长期的 SEO 文章方向?经营部落格必知的网站文章规划 3 步骤! 五、如何架设个人网站? 两种方式任你挑选 最常见两种网站架设方式,不外乎就是自己架,以及请网站公司帮你架,这两种方式各有它的优缺点,像自己架的价格就比较便宜,请网站公司架就比较省时、省力等,下面我就用表格简单帮大家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 简单来说,如果你时间比较充足,也有兴趣累积架站的经验,就可以尝试自己架站,不过后续如果遇到网站上的问题,也必须靠自己摸索解决,或再花钱去请专业的工程师协助除错。 但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却又想要快速架设好网站,就建议你可以找专业的网站公司协助,即便之后网站遇到任何问题,也能随时请专业的工程师帮你解决。 六、新手必收藏!5 个免费架站平台资源 1. Notion:简约设计版型,零基础新手也学得会 适用对象:求职者、自由接案者、小型品牌 狭义来说,Notion 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架站平台,因为它的功能相对有限,且接口的自由度也没有像 WordPress、Wix 那么厉害。 不过,如果你只是想要做的个人履历、个人作品集,或是帮你的小品牌做个简单的官网、价目表、菜单,我很推荐你可以使用 Notion,不仅接口简单直观,学习起来相当快速之外,在不需要太多进阶功能的前提下,基本上是完全免费的! 像我前面也有提到,我的个人作品集就是用 Notion 做出来的!当初我就是上了 Notion 实战线上课程后,才慢慢学会如何用 Notion 架设自己的个人作品集,如果你也想要学会用 Notion 架站的技巧,在线课程的连结我就放在下方,欢迎有兴趣的你点阅查看哦! 【Notion 实战课程:打造专属数字工作术(限时优惠码领取!)】 2. Portaly:丰富模板样式,3 分钟打造入口网页 适用对象:业务、IGer、自媒体经营者、小型品牌 IG 在用的多连结工具也能当个人网站吗?当然可以的! 现在很多 IG 网红、小型品牌、业务,都选择直接使用 Portaly 来整合他们的重要链接信息,像是品牌介绍、营业时间、联络信息,或是在线课程、电子书、团购、业配等产品信息,方便粉丝更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不过,Portaly 跟 Notion 概念很类似,都不算是完整的架站平台,只适合做简易的信息、链接整理,接口相对来说也比较简约一些,如果你想要架设更完整功能的网站,建议还是要选择专业的架站平台比较合适哦! 你可能会有兴趣… 【Portaly 传送门】全球第一中文多连结工具,手把手带你打造专属的个人品牌名片、页面! 【Taplink 教学】最好用又最好看的 Instagram 多连结整合工具,打造专属自己的个人页面! 3. WordPress:全球最多人使用的架站平台 适用对象:自媒体、部落客、个人品牌、企业品牌 如果你的网站主打的是「文章」或「部落格」型的内容,Wordpress 绝对是你的首选!Wordpress 当初创立的宗旨就为了帮助创作者建立部落格,不过随着功能越来越完善且多样,现在也有许多知名的大型连锁品牌,也都是使用 WordPress 架出来的哦! 除此之外,目前网络上免费教学资源最丰富的大概就非 WordPress 莫属了(笑),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教学或说明书,网络上放眼望去满满都是,而且还都免费 XD,根本就是我们这种自架网站的新手的首选架站平台阿! 4. Weebly:最简单的架站平台,上手速度超快 适用对象:求职者、自由接案者、个人品牌 我高中时就曾经用 Weebly 架过网站,那时候我连程序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架的出来,你应该就知道 Weebly 有多好架了吧(笑)。 不过,Weebly 之所以可以这么快就上手,有一部份原因也是网站架构比相对较简单、阳春一些,可变动的弹性也比较小,因此,如果你想要设计自己的样式、套版或变更网站版型,Weebly 可能就没那么适合你。 5. Wix:专为品牌而生,快速打造质感形象官网 适用对象:企业品牌、个人品牌 Wix 同样也是相当知名的架站平台之一,不过主打的方向比较偏企业、品牌的形象网站,提供相当丰富且漂亮的模板样式,因此只要点几下,很快就能做出一个超有质感的形象网站了。 不过,Wix 的网站架构设计,相对比较不利于执行 SEO,且网站的功能及外挂丰富度也比较低,因此如果你有想要走 SEO 导向,或是需要比较多进阶功能,就比较不推荐你使用 Wix。 7. 总结 如果你有想要朝个人品牌、自媒体经营的路上迈进,建立个人网站绝对是势在必行,一是可以帮你建立品牌的信任感,二是可以扩大品牌的曝光率,整体来说,一定可以帮助你的品牌成长更有感! 想要开始经营你的个人网站,却又不知道该从何开始、该如何规划吗? 推荐你可以参考我们领先时代老 K 推出的《自媒体网站经营创业讲座》,不仅会分享领先时代创立至今的故事历程,还会不藏私地跟大家分享网站经营的小秘诀,且现在买就免费赠送《Wordpress 入门架站教学影片》,非常推荐给想要开始做个人网站却还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的你! -- 本文转贴自:老K(领先时代数位 创办人)(原文标题: 为什么要做个人网站?经营个人网站的 6 大优点 & 5 个免费架站资源一次看!) 老K是一位数字工具讲师,同时也是辅导各领域自媒体经营者,从零开始到全职经营的陪跑顾问。2019 年打造《领先时代数位》网站与全远距团队,前后已分享上百种数字工具的应用方式与详细教学。后续开设了超过 11,000+ 位学员的《Notion 实战课程》,也开设《B.R.A.N.D 自媒体被动流量变现系统》的自媒体陪跑计划,希望能带领更多人透过自媒体,踏上自由工作、数字游牧之路。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