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39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匈牙利商资深技术客服 Han 专访|住屏东老家,领国外薪水!我如何远程工作,同时实现自己的绘画梦?

讲到数字游牧或远程工作,很多人快速会联想到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自由」。有人利用这份自由玩遍世界,目前在匈牙利一家科技公司担任资深技术客服(Senior Technical Specialist)的 Han,则因着这份自由,在追寻自己的梦想上更有余裕。 远程替国外公司工作的日常是什么模样?如何帮助他更有余裕地实现绘画梦?视讯镜头另一端,人在屏东的 Han 谈起他的经验。 平时朝九晚六跨国工作,年度实体聚会彷佛「见网友」 Han 分享,虽然在家工作,但他每天仍保持规律作息,大约早上九点开始工作,午休后一路工作到晚上六点。作为公司在亚太区唯一的员工,因为时差问题,所以主管特意让他不必参加公司会议,也因此工作中多数时间,他都是独立作业,处理来自团队与客户端的需求。 他表示,比起过去在台湾、日本待的公司,目前这家匈牙利公司给予员工很大的自由度。老板更曾说过,他不管员工在哪、几点工作、工作多久,只要能把份内工作做好即可。 「不过公司对我们有绝对的信任,我们也不能辜负上司的信赖,必须达到该有的成果。」Han 表示,为了回报上级的信任,以及在远程工作模式中与团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份内工作之外,他也会主动「做更多事」。举例来说,当欧洲同事需要和日本客户开会时,具备日文沟通能力的他会主动协助翻译;或者,他也会主动设计完整课程,协助新客户在试用期阶段,能更快上手公司的产品等。 在享受自由的同时,Han 也分享跨国远程工作会碰到的挑战。其一是沟通的实时性。当整个团队都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刻当面沟通,但当整个团队四散在全球,沟通只能仰赖在线工具,当对方没有实时看到讯息并回复,他能做的就只有耐心等待。 他补充:「这也牵涉到我觉得远程工作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自主性要够高、能独立作业。」他说自己的公司其实「炒人」不手软,先前有两位组里的同事被开除,在他看来就和「工作不够独立」有关。 远程工作的另一个挑战,就是人际沟通与合作。以 Han 来说,除了偶尔的会议时间,他几乎都是一个人工作,不会与同事、客户有太多互动。「因为我对这方面(社交)需求还好,所以这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我知道有些人可能很需要和人有互动,那这可能就要特别列入考虑。」 (Photo from iStock) Han 也提到,虽然平时与同事的互动不多,但为了维系团队情谊,每年公司和部门几乎都各会有一次实体聚会,并且由公司补助机票和住宿。例如去年二月时,他到布达佩斯参加部门聚会,九月、十月时也参加为期约一周的全公司聚会。 「二月小组聚会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组员,当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哇!你这么高啊?』毕竟平常都是透过视讯,你也不知道他是高是矮。」平时都在在线见面的同事忽然出现在眼前,他笑着说真是新奇的感觉。 「远程」让时间安排有弹性,工作之余热爱学画、旅行 许多数字游牧者会妥善利用时间弹性来四处旅行,但在 Han 的生活中,因为不必频繁移动,所以他投入自由时间在自己多年来的兴趣:绘画。最早学过计算机绘图,后来在疫情期间,也学了一年的素描及一年的水彩,目前每个礼拜四的下午,则是他的油画课时间。 他兴奋地展示自己刚替朋友的宠物画好的肖像,也聊到自己最早的职涯目标,其实就是制作自己喜欢的游戏,所以才早早就开始学画。虽然后来因故离开游戏业,但现在却也因为远程工作,得以更自由地调配时间,相对容易发展兴趣。 Han 也分享,一开始学画是基于兴趣,但随着在画室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增加,他发现这也成了他生活中主要的社交管道,「前面有讲到,我工作上不太有机会和人实际互动,学画让我有一个真实的社群可以交流。这也是我后来花时间发展兴趣的原因之一。」 Han 的画作。(图/Han 提供) 在发展绘画兴趣之外,Han 也会不定期安排旅行。 去年除了赴匈牙利两次参与公司与部门聚会,他也去了美国、日本与欧洲多国旅游。尤其在欧洲时,他也走访了许多博物馆与多位艺术大师生前居住的城市,满足自己对于艺术的爱好。虽然旅游的频率不如其他四处漫游的数字游牧者高,但在这个工作/生活模式中,他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步调。 谈起目前生活,Han 说虽然远程工作有其辛苦之处,但他自己很喜欢且能适应这样的模式。 过去在日本、台湾的工作经验中,他因为一些因素长时间倍感挫败,甚至还曾压力大到长皮蛇,「当时长在胸口附近,所以工作时不时会痛一下,好像心脏被压迫,真的很痛苦。」但现在,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秩序,既能妥善完成工作,也不需牺牲个人生活。 Han 远赴画家穆夏出生的农村小镇,欣赏他离世前的其中一幅大作。(图/Han 提供) Han 赴奥地利欣赏画家克林姆画作「吻」,并造访其工作室。(图/Han 提供) 有日、台、匈企业工作经验,语言及人脉是求职重点 Han 大学毕业后透过校内征才博览会,赴日本当程序工程师,待了五年的时间;后来回台湾到 Appier 担任技术客服工程师;接着又加入目前这家匈牙利公司。 回顾一路的职涯历程的同时,他也分享不同国家的职场文化。例如在日本,公司里非常重阶级,除了见到前辈一定要打招呼,新职员刚「入社」时,每天还要提早进公司,替办公室的加湿器加水,让前辈们能有最舒适的工作环境。 但也因为方方面面都讲求规矩,他在那段时间被训练得做事极有条理,「有些工程师其实不擅长沟通,但因为在日本那段时间受到的训练,我能够理解程序工程师的逻辑,并将之转换成非技术人员也听得懂的沟通语言。」 在现职的匈牙利公司,同事则非常注重 Work Life Balance,上司会主动提醒部属「今年有多少假还没请」,多数同事也经常是「请好请满」。他说:「我自己比较奴一点,工作这么久,去年才真的第一次请了一个月的假去旅游!」 另外,相较日本与台湾的同事,匈牙利同事的情感表达也更直接,能够更大方地赞美他人,这除了让他越来越有自信,也试着以同样的方式与同事互动。 对于有意和他一样争取海外职缺、让自己有更大机会能体验远程工作的工作者,他也建议考虑两个关键面向:语言能力及人脉。 即便不需要与同事面对面沟通,在海外企业工作仍需要与外语进行工作讨论,也因此,语言能力其实非常必要。而以 Han 的现职来说,因为工作上还需以日文服务日本客户,所以英、日文皆流利的条件,对于 Han 争取现职更是加分项。 在语言学习上,学日文三年即通过 N1 检定的 Han,也分享自己从大学就爱用的学习方式:「因为我喜欢看动画,所以我就去找中日双语字幕的动画来看。逐渐在脑海里建立日文的语感。」 而在人脉部分,Han 则表示,他除了第一份工作是仰赖大学征才博览会,其他包含现职在内的工作,全部都仰赖人脉介绍。想拓展人脉,除了经营 LinkedIn,他也建议无论你目前是在台湾或海外企业,都可以积极参与和海外接洽的机会,或者争取外派,「相对来讲,在那边的人一定可以获得比你更多的当地工作信息!」 (关于经营 LinkedIn 的实用眉角,欢迎参考大人学在线课程《V036 LinkedIn 经营全攻略:建立个人品牌,拓展国际人脉,让外商工作找到你》) 他也补充,自己现在这个在匈牙利公司的工作,也是因为上一份工作与日本团队合作,一位日本同事后来加入现职公司,并替他内推的。 对于向往海外工作的读者,Han 建议往这两个方向努力,在访谈最后,他也分享自己先前求职时考虑的一个面向:「我的资历对目前这份工作来说,其实是有点 Over Qualified 的。因为我想要更多的自由,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走往远程工作的过程中,这或许也是读者能放在心上的事。 求职时善用人脉并考虑能力需求、工作时掌握要领并妥善规划工作/私人时间,Han 得以兼顾职场表现与个人兴趣。他也提到,之后若要换工作,也会以能远程工作的选项为优先。如果你也想尝试数字游牧,不妨将 Han 的经验谈当作接下来努力的方向,或许有朝一日,你也能和他一样,在其中建立你自己最舒适的生活样貌! 想了解更多工程师求职经验,欢迎参考 Han 的 Medium 想欣赏更多 Han 的绘画作品,欢迎参考他的 Instagram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 (@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6, 2024

AI 英语家教好用吗?体验 Speak 英语口说 APP,实际经验与优缺点一次跟你说!

我是一个蛮内向的人,想到要与外国真人老师练习英语口说,就觉得很有压力。本来想说试试看 AI 英语口说,但在使用前,不了解 AI 英语老师的我,一直想 AI 会不会很迟钝?但这次使用 Speak 后,发现出乎意料的厉害! 目前,我也有在上线上英语家教平台,属于 1 对 1 真人的口说课堂,因此这一篇文章我将分享: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介绍 Speak 使用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比较 Speak 费用与不同会员功能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介绍 首先,先解释一下线上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AI 家教的不同。 台湾有名的在线英语家教平台,就有 amazing talker、engoo、cambly 等等,上课方式大多平台都是透过与外籍或是本国籍老师一对一进行视讯授课,一堂课有约半小时、一小时等不同方案。 以我使用的在线英语平台为例,我是一天一堂课的方案,每天上课 25 分钟,大多是菲律宾籍的老师、每天选择不同老师、全英文授课,平台也提供多样的教材,与对谈聊天的主题。上了三个月后,我有感受到英语口说进步满多的。 另外,这次使用的 Speak 则是属于 AI 家教,运用生成式 AI 的技术,与你进行对话。 首先,他有「单元课程」。分为基础与进阶初级、实力中级、职场英语,点击一个程度进去后,可以看到他将每个程度都分为 30 多天的课程,每天都提供不同的主题,其中会有影片课程、字汇补充、口说练习、 AI 讲师问与答,以及与 AI 角色扮演等等不同内容,帮助你学习。 还有「与 AI 畅聊」的功能,可以选择一个主题,点击进去,与 AI 进行情境式的对话,如果你不知道要说什么,系统也会给予你提示,告诉你可以怎么说。而且你也可以点选「课程历史」,回顾这堂课, AI 也会给予你用句上的回馈。 再来是「挑战」功能,主要是督促自己上课、达成一些学习的里程碑。 Speak 使用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我想分享我使用 Speak 的实际体验,并进一步分析优缺点: 优点 1. 老师维持一定水平 我想 Speak 一大优点,就是你不用每天都换一个老师,虽然还是有不一样的 AI 老师,有男有女,但老师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像我使用的在线英语家教平台,每次选择的老师程度好坏参差不齐,也解决了我遇到一个新老师,就要重新建立默契的问题。 2. 随时可以上课 有些人可能因为跨国工作有时差问题,或是接案时间比较弹性,想要随时都能上课。虽然在线英文教学平台不同时段有不同老师可以选择,但有些冷门时段还是会没有老师,而且遇到喜欢的老师,有时还是得配合老师的时间。但 Speak 完全没有这个问题,随时打开 app 随时可以上课。 3. 对话流畅 再来是「与 AI 畅聊」的功能,我很喜欢用这个功能,练习口说。当你在与老师进行对话时,老师会先问你一个问题,然后你接着回答,老师会再根据你的答案,进一步询问,整体而言对话出乎意料的流畅。 像我针对同一个话题,回答不一样的内容,老师都能根据我的回答,进一步地询问细节。虽然我可能回答得有些错误,但是老师还是能理解,并且继续对话。有时当你词穷不知道要回答什么,他也会给予你提示。 4. 文法与句子修正 这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功能,因为使用在线英文学习平台,会着重在与老师的对话互动,有时文法不会特别被指正。但在上 Speak 每天的「单元课程」,与 AI 老师对话,当你回答的句子用词、文法不正确时,老师就给予你正确句子,让你重新练习一次! 在「与 AI 畅聊」时,你可以回顾课程历史,在课堂中讲错的句子,他也会给予更正。 5. 发音修正 「单元课程」中,也会针对发音进行调整,让你知道更正确的发音,也会让你知道怎么念更好,这对发音不好的我,有非常大的帮助。 缺点 目前体验下来,我认为最大的缺点还是在语音识别的功能,有时 AI 无法清楚的听懂我在说什么,可能我的发音也没有到很正确,在练习时可能就要不断地重复再念一次句子,或是在与 AI 畅聊时,我的回答就会是一个很奇怪的答案。 在线英语平台与 Speak 的比较 我简单做了我自己在线英语学习平台,与 Speak 学习体验的比较。 Speak 费用与不同会员功能 如果你对 Speak 有兴趣, Speak 提供免费七天的试用期,让你体验主题课程。 试用期过后,你可以选择 Premium 方案,一年只要 2790 元,一个月 232 元。 这个价格有够便宜!去上线上英文学习平台,与真人外师 1 对 1 上课,一堂课可能就不只 200 元。如果你预算有限,可以尝试看看 AI 老师! 还有另一个方案是 Premium Plus,提供更强大的 AI 回馈与学习功能,详细的信息可以点击 Speak 官网,或至 Google play 或 Apple 的 App Store 下载 Speak APP 观看更多内容!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2, 2024

独立创作者,不到一万粉丝,怎么年营收 960 万?|雷蒙三十

💬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周末,我在脸书上写了一则长文「不到一万粉丝,年营收 960 万|台湾版」,觉得这篇应该记录在部落格上,一方面可以多放一些连结补充,让阅读更完整,无论是体验还是深度。 先上图,本文会展开这图的说明和背后故事 前阵子看到一则关于 Jay Clouse(专门教如何经营个人品牌的美国创作者)的分享,2022 年的总收入是一千万台币,让我很好奇自从踏入自雇者(solopreneur)模式的这三年,我的收入变化。 我现在看内容型 Youtube ,都会用 Memo AI 转成双语会更好学习 刚好前几天有场分享,顺便请会计师计算了公司 2023 年度营收,也因此回顾了自己这几年来的成长;心态和能力面的,我在年终总结文写了不少就不重复说了。 直接讲最能量化(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的结论: 我在 2023 年的总营收约 960 万台币,完全只靠内容产出和会员经营的收益。 和 Jay Clouse 相似的部分是,我也不是百万网红,以 2023 年初的数据,IG 粉丝不到 4000 人,电子报订阅者 6500 人,都是专注经营小众人群的信任。 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不是英文创作者,目前只经营繁体中文市场;我不是卖「如何打造被动收入、个人品牌、帮你赚钱和理财,或转职类」的服务和内容产品。如果走上这几个方向,营收应该能翻倍,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也不想走。 2023 年的六大收入来源 以下六大类,直接参考 Jay Clouse 的种类,因为我刚好都有,只差我没有开启「打赏收入」。 第六名:联盟营销(Affiliates),1.4% 因为我的主业是分享数字工作术,加上大部分国外的 SaaS 公司都有提供联盟营销的合作,所以只要是我自己会用 & 推荐的产品和服务,我几乎都会去申请联盟营销连结。 在官网的「专属优惠」区,不定期更新 只是比较灵异的是,Notion 官方似乎故意挡我。我去申请时,他们的拒绝理由是 “Notion is not looking for affiliate partner growth in your region.“ 但我已经知道不少于 5 位的中文创作者(无论台湾还是中国)都有申请到,而且 Notion 官网说明文件是写 “Affiliate Program now global“ 🤔。这部分让我对他们蛮失望的,因为我应该是在繁体中文里,替 Notion 带来最多付费用户的创作者之一了。(这部分 Heptabase 就很值得表扬,因为他们跟瓦基是保持互助合作的,追求 1+1>2,才是永续经营的前提) 不过我 2023 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打磨数字产品和会员经营,所以联盟营销这部分没能投入这么多时间去找厂商、写内容,理论上要更多。 因为我认为这部分的收入,只要有好好坚守自己的原则——只推荐我真正会用 & 喜欢的产品服务,长期来看是健康的,无论是品牌信任还是商业收益。 第五名:广告业配(Sponsorship),5% 不过基于这原则,我在「广告业配」上的挑选就会门坎比较高。 明明有很多品牌我觉得超棒,但产品现阶段就是用不上,例如高阶音响、投影机、电动沙发......就无法合作,挺可惜的。 所以去年额外开了个「电子报版位」的宣传区块,让我认同的产品能直接在这版位宣传,让我的读者能自己去辨别是否需要,也是个比较轻的合作方案。 第四名:贩卖服务(Services),8.4% 这部分主要是外部邀约授课,无论企业单位、政府学校,还是个人咨询。 贩卖服务属于接案收入,需要我额外投入大量时间,所以我从去年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这部分的合作,尤其是一次性的单点合作。 如果是能长期带来综效、长尾品牌资产的合作(例如 Podcast 采访,能在网上一直被搜寻听到),我还是很欢迎的。 第三名:社群会员(Membership),11.2% 我曾说过,在创业路上,我们做最对的一件事,是在品牌建立的最初期就推出会员订阅服务。 这件事很难,但很值得。 会员们自主举办的实体交流聚会 岛民蒙友问答墙在线社群的问答墙,几乎任何难题困惑,都能获得真实的经验回馈。 我在 2019 年写过一篇文章《互联网品牌误会了社群》,里面有说明,为什么做社群(Community),而不是社群媒体(Social Media)? 因为后者关注「传播」,评估点是流量和互动;前者关注「用户终身价值」(Life-time Value)和品牌共同体。 当大部分 KOL 只顾着拉新、冲产量,愿意去打磨产品、照顾到个体会员的作法,就变成一种新的体验;相比其他单向传播信息的 KOL 社群,我们的 Lifehacker Premium 会员 Discord 社群,能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是怎么聪明工作、如何好好生活的解决方案,连接新的高价值观系。 另外,我们这种小型创作者,最需要的就是「引入真实的用户回馈」,所以走进用户之间去,才能帮助我们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只追求量大,很容易选择去走快捷方式,然后就偏掉了。 在当天分享的活动上,也收到 ShiFu 创办人陈修平的建议,说我们的优势在于其他大牌 KOL 做不到的陪伴和质量,所以单价应该要更高。这部分我们会列入今年的策略优化思考 🫡。 第二名:版税(Royalties):36% 版税是一种权利金的概念。去年我们放在 Hahow 平台上的〈Notion 实战课程〉上线满 2 年,总人数破 11,000 人,年增 2,550 位学员,应该是 Hahow 平台上最长尾热销的课程?这堂课是我们 2021&2022 年的主要收入,但每年些微下滑,所以怎么打造新的数字产品,是这两年的最大课题。 第一名:数字产品(Digital Product):38% 这部分收入来自 Notion 训练营和复盘训练营、Notion 模版和主题文章精选包,也是我今年重点耕耘目标。 前阵子也更新了我们网络商店的页面设计: 2024 年的主要方向是? 上面这张图是我在 2021 年提出的,个人创作者的 3+1 阶段,我们目前要开始进入到「中期稳步」,也就是要开拓媒体能力的时候。 产品面:2023 年花了 2 个多月,把过往的付费文章重新编辑打包,成为类电子书的文章精选包,但销量不达预期。后来发现是形式不对,所以年中开始调整会员订阅服务&数字产品的策略。(详细都写在我的 2023 年终总结文&雷蒙周报里了,这边不重复说) 营运面:如果以收入来源的分配比例来说,挂在别人平台上的「版税类」势必会越来越低,预计只会剩 25 到 30%,所以我希望自己掌控的「数字产品」能到 50% 以上,预计到年底要有 5 堂直播必修课&2 堂通识课;「联盟营销」和「社群会员」的营收也要再拉高,这样整体公司营运会更健康。 至于无论是「广告业配收入」还是「贩卖服务」,某种程度还是算「给别人打工」,主控权不在自己身上,容易被影响,所以比例较低没关系。 媒体面:过去两年,我一直都在「闭门造车」的状态,几乎没有主动向外部 KOL 做联合串接,天真理想地认为「产品做好就会有人来」,直到去年因为有 Jacky&大人学来找我做 Podcast 访谈,我发现跟「对的人」合作,带来的综效是非常好的。 所以今年,我除了要一边打磨的数字产品,也该找到合适的 KOL 来合作来发挥综效。这能解决我对自己来做营销的心理障碍,找价值观相似的人一起合作,在拓展外圈上会更轻松,而且能多赢。 从自由工作 → 职场打工 → 自雇者 我在刚 2020 年底刚创业时,写的一个记录。 回头看这些年投入的工作(我从大二开始做自由工作者,要自己负担学费生活费),似乎每一步都算数,也能一一能清楚地回答,三年前写在上图最后面的红底问句。 2015 到 2016 年,一边在化工系上课,还要刻意去找逃课不会被记录的课,溜出去演讲赚生活费。 2017 到 2018 年,因为转系有了比较多的自由时间,开始疯狂工作、接案和课程;一般上班族一年工作约 36 周,我一年要上课考试,有 50 多场演讲课程邀约要去,还要确保远距工作的任务绩效有完成,所以常常在通勤的交通工具上怀疑人生。 但因为享受到自己一个人吃小吃店可以勾很多小菜的快感,加上做的事又是我喜欢的,所以就算身体累,心里还是很满足。 尤其 2018 年大五,当看到所得扣缴单上超过一百万时,觉得自己原来可以不靠化工系的学历,也能赚到还满意的生活,就更拼命工作,有案就接,还弄了个影子实习生的助理计划。 直到 2019 年,发现身体慢慢吃不消,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狂接案不是长久之计,同时也想到大型职场里接触一个人无法碰到的挑战和成长,所以跟柚子一起漂向北方、去了北京闯闯。后来遇到疫情回到台湾的一家品牌集团做数字转型。 2019 到 2020 年,其实这段当打工人的时间,是我生活最规律的时候,工作压力相对最轻松的时候。一周工作五天,白天通勤晚上回家休息,北京的工时 10-11 小时/天,在台湾是 8 到 9 小时/天。因为生活规律、薪水还算可以,不会饿死也能保有休闲娱乐。 但对我来说,上班和为别人工作,总觉得像是温水煮青蛙,慢慢麻痹自己的热情和想象力。偶尔睡觉时会想起几年前自己,问问自己:「我就只能这样吗?回到一眼就看到尽头的生活?」 一人工作,既然收入不稳定,最重要的是「控制支出」。 所以很感谢我的老婆柚子,跟我在 2020 年 7 月一起从零开始,为我们的理想生活一起实验,探索这时代的一人公司模式:申请公司跑大地游戏,做 Podcast 节目,推出付费订阅会员、网状学习的在线学习模式和社群生态......渐渐在能赚钱,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工作生活整合的道路。 (延伸阅读:我 2023 年底的自雇者生存报告) 不小心又写了太多,本来只是想做为周五分享的补充,讲讲为什么我认为这个时代的创作者,除了有一条路是,获取流量,走一种多快爽的路线,还有另一条路,叫做经营信任。 你可能不快、内容不多,不写耸动的标题,但至少能经营长久的优质内容,专注做好那些砸大钱、有大流量的人不怎么想做的事,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支出,你也能走上一条自由有掌控感的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我很少去讲自己的年收入,因为我的产品和服务主题都不是卖理财和个人品牌的,我没有必要,也不希望透过「能帮你赚多少钱」这种话术来吸引你加入会员和购课。 我始终认为个人品牌只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金钱也是。 这则分享只是我想记录下,工作至今的人生历程,哪天回头看到时,应该会很庆幸当初有写这一篇。 虽然 2023 整年营收约 960 万,但实际扣除营运成本、税金,以及合作老师的分润和各种外包人事费用,剩下实际入袋的不到 50%。 印象很深刻的是,去年有参加一次同行老板的聚会,被各个前辈吐嘈到不行,说我在公司营运、人事费用上的成本结构不够健康,这也是我们今年要改善的目标 💪🏼。 可能光看数字会觉得我们有多厉害,但我更想分享的是这背后的过程和实际面貌。 而且实际面来说,我们也没有多厉害,以我和柚子两个人分,其实跟我同期的化工系同学,正在台积电里当轮班星人的收入差不多。 (我这三年,只要是工作日,工时都超过 12 小时;优点是有比较弹性的时间,出去旅行跟探店可以避开周末人潮,当自己的轮班星人 😆)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自从上次收到商周采访后,就有埋下个想法:等到哪天被别人写出来,不如自己先写,也更完整,更真实。 ※ 最后再次提醒: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把我的故事完全照搬,大概率只会变成事故唷~ ✌️ -- 本文转贴自:雷蒙三十(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4, 2024

去日本远程工作!日本 2024 年 3 月计划推出「数字游牧签证」

随着疫情趋缓和日币贬值,大量的游客被吸引到日本进行观光旅游,其中包括许多一边旅行一边工作的数字游牧者。为了应对数字游牧者日益增加的趋势,日本政府将推出数字游牧签证,预计最快将在 2024 年 3 月底实施,盼能有效改善日本的数字游牧者状况。 根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2023 年 10 月,前往日本观光的外国旅客已突破 250 万人,比 2019 年疫情爆发之前成长了一倍之多,显示出日本的外国旅客也逐渐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其中,不单是观光目的的游客,也有很多数位游牧者前来朝圣。 与一般的游客不同,数字游牧者只需要一台笔记本计算机和稳定的网络,就能在旅行时进行远程工作。其中,这些人也包含了高技术与高收入的族群,而日本的网络普及率和低犯罪率对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日币持续贬值,使得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生活成本更低,这也成为了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日本并未特别针对数字游牧者推出相关的签证,数字游牧者若要使用一般旅游签证,居留天数只有 90 天,想要在日本长期居留的人,就可能需要申请学生签证或工作签证。但是,这两种签证的申请条件并不一定符合数字游牧者的状况。 对此,日本政府也对外宣布,针对这些族群,将开放最多可停留半年的特殊签证,希望藉此吸引高技术人才来日本久居,推动日本的消费与观光。 新签证申请者年收入必须达到 1,000 万日圆(约新台币 213 万元),且必须是和日本有免签证协议的 50 个国家的公民,同时要投保私人的健康保险。配偶与子女也可以一起申请。 或许数字游牧签证的推出,可望成为吸引数字游牧者前往日本的一大助力。 -- 责任编辑/李致淮

December 25, 2023

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4 步骤让你更容易找到远程工作

Hello,我是 Zoey,一位在家工作迈入第六年的网络创业者,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和你聊聊找到远程工作职缺的方法、我的远程工作入行故事以及我帮你整理好的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我的专业背景是品牌视觉与产品设计,对摄影、写字、旅行、架站都有着不相上下的热情,大学毕业后,因为自己实在是太痛恨办公室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因此立志要找到一个「不被地点限制」的工作。 后来,我陆续在新创公司担任旅游编辑,也曾任职于海外的媒体公司,担任台湾区主编辑与平面设计师,现在也开始全职的在家创业,做自己的个人品牌。而在这几年的跌跤和摸索中,我也发现几个让你更容易找到远程工作的步骤、技能和平台,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我如何找到自己第一份远程工作职缺? 现在直接破题的来和你开诚布公,当时毕业后,我马上失业,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啃老,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两份远程工作,找到的管道分别是: 1. 批踢踢(PTT) 第一份在批踢踢上找到的工作。当时我只是在批踢踢乱逛,却意外看到一篇贴文为「可在家工作的新创职缺」的帖子,眼睛马上为之一亮,并把履历整理的漂漂亮亮,之后也顺利收到面试及录取通知。 这份工作从一开始的兼职设计师,一个礼拜八小时,到后来渐渐变成 12、24 小时,然后到了正式的正职员工,再到台湾区的主编辑,一共任职了三年整。这些年因为总公司在韩国的缘故,我们也都是利用在线工具沟通和合作。 2. 他人转介绍 第二份远程工作是当时我一直找不到一个满意的远程工作,便只好一边接一些临时工糊口的小插曲。 当我面试某个打工时,我把我的在线履历寄过去,对方看了我的履历,便询问我介不介意他将履历转寄给另一个他在征人的朋友? 就是一个应征A工作却被引荐B工作的概念,可以说是非常的幸运。 对方在收到我的履历之后,也询问了我有没有意愿到其公司任职,加入其公司之后,才发现那是一间新创公司,当时的企业文化十分弹性,同事们也都很年轻,因此也造就了我许多到咖啡厅或边旅行边工作的机会,无心插柳成荫的误打误撞获得远程工作(感谢上帝~~) 你可能在想说:「痾,这是运气好吧?」 是的~我运气很好,但是现在我也要和你揭露一下在这个运气好的背后,我做了哪些准备以及为什么会被率取,如果说你也想要寻找远程工作,有哪些必备技能和工具能够帮你更容易上垒呢? 4 个步骤,让你更容易找到远程工作职缺 1. 不放弃寻找的决心 在找工作的那段期间,我已经很确定自己想要找一份地点弹性的工作,虽然在还没找到之前,因为要吃饭生活,我也接了许多临时的打工如:市场调查、去背美工、活动现场工读生,但我其实有给自己三个月的期限,在这三个月以内,我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份理想的远程工作,其余的工作都是临时短暂的,我也会刻意避开不是远程性质的工作。 而我也知道,就算我现在找到了一个可以糊口的工作,我也不会停止每周去刷新职缺平台的习惯,我会去订阅职缺内容,我也会去看国外的信息,不断的去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而不是找没一阵子就放弃。 我的建议:试着给自己二至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勇敢的对不满意的工作说不,当然你还是可以有一些短期兼差,但告诉自己:没有找到之前,革命就尚未完成,每周花一两个小时地毯式搜索新职缺,是个 must,也是还没「成功找到工作」之前的工作。 2. 平时就要累积你的个人作品 你的理想工作是什么?什么工作能唤起你的热情?就算没人付你钱你还是喜欢做、享受做的事情?可能是健身、可能是珠宝设计、可能是摄影,那些你会写在履历表上的「嗜好」都是你的业余技术。 在人人都可以有个人品牌的社会里,我强烈建议你平时就累积一些相关的纪录,当机会来临时,这正是决定你会不会被录取的关键因素,因为是你自己的作品,我相信你绝对是花 200% 的心力在这上面,因此你对这件事的热诚有多大、你的技术到哪,全都一目了然。 上图是我帮自己做的(前)个人网站。以自己的经验来举例,我最大的兴趣就是旅行,所以我自己也因兴趣架了一个部落格,因为兴趣开始写旅游文章,开始撰文、拍摄照片、影片,做所有的美编,做所有的粉专管理。 这显示了什么?这表示我对这些范围的东西都有至少有初步的了解且愿意学习,而从你做得这么多事情中,你也可以拆解出自己会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大学所读的内容,也就是说,你会做的事情其实比你想的还要多,你只是还没发现而已。 非常刚好的,找到我的新创公司正是与旅行有关的产业,另一个外商公司也刚好是与文字编辑/图文设计相关,这两份工作都不是看到我正规的履历而录取我的,反而是个人网站、Youtube、脸书粉专这些数据,而如果我平常没有因为兴趣无聊,花时间做这些个人品牌的投资,我今天可能就不会得到这份工作,对吧?这并不适用在每一种产业,但却是寻找远程工作的好技巧。 我的建议:在自媒体时代,你拥有一个自己的发光舞台,不一定代表你就是要成为一个网红或 Youtuber,有时候他只是显示了你卸下了公司的抬头,你还剩下什么?你的生活有多丰富? 如果我是老板,我也想要聘请一个有想法、生活也多采多姿的人吧? 因此,做个人品牌的用意有时也可以让你在职场上更加分,甚至增加你到企业演讲、曝光的机会唷! 3. 搜索范围锁定在新创职圈或外商公司 以目前台湾职场的状况来说,远程工作的形式还没有那么普及,尽管你的工作完全是八小时坐在计算机前的美术人员,公司还是很有可能会要求你进办公室打卡上班。因此从「新创产业」与「外商公司」下手对你来说是最有机会的,为什么? 新创公司比起传统产业更有弹性,也比较能接受多元化的工作方式 新创公司的组织架构扁平,相较之下比较好说话,比较不会有无聊的情绪勒索 新创公司的创办人很多是从国外留学回台创业,有着比较开放的工作生活思维 新创公司比较了解该如何运作、配合和管理远程工作模式 新创公司重视成效,如果绩效有做到,他们通常会尊重你并给你「最舒适的工作空间」 新创公司初期的成员可能各个都是在家办公,并在需要时才会一起碰面开会,以减少办公室租赁费 外商公司因为在海外,所以让你在台湾担任远程员工的机率相对较高 外商公司能够不用负担你的海外移居费(工作签证、宿舍、办公室)对资方来说其实是大省一笔 我毕业后的头两份工作,很幸运的就是新创公司与外商公司,这两份工作当然让我更了解在线媒体产业的运行,也更了解远程生态圈。因此如果你是一位想要成为远程工作者的新手,我会建议你从这两个方向下去找,条件也比较好谈。 不是科技或设计背景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做自媒体吧! 你做个人品牌的另一个用意,就是可以不用再只依赖公司固定的薪水,欧美这里就有许多自己出来做的会计师、厨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经营自己喜欢的族群,为自己加点薪,未来也大有机会自己创业出来做,不再受到公司的牵制,重点还是:你有什么技能或经验是人家愿意付钱的呢?你找得到你的顾客吗? 4. 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都是机会 你有看到我说我的韩商新创工作是在 PTT 找到的吗?我也觉得满莫名其妙的,但机会就是这么巧。想要寻找远程职缺,除了可以善用不同的关键词「远程工作、远程职缺、居家办公、在家上班、remote job/career ⋯⋯等」也可以陌生开发、毛遂自荐。 我发现先找心仪的公司,然后去看他们的 career page,也是发现机会的好方式,或者更进一步去毛遂自荐,然后谈一谈远程工作的可能性。 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公司,都渐渐接受这样的工作模式,又或者像是现在很多经营的不错的自媒体人、在家创业者(像我这样),他们搞不好也需要在线的虚拟助理与帮手,所以不妨更有野心的主动 approach 吧! 「繁体中文与华语市场」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欧美市场」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日韩市场」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Yosomon 故乡兼业 目前在资料搜集的部分,日韩或非洲等地是我比较不熟悉的,所以也欢迎你一起分享资源、一起交流! 其他资源(公家机关:政府、学校、非营利组织) 除了以上寻找职缺的资源之外,如果你是想要找到能短期旅居海外的机会,或者想要寻找一笔圆梦基金让你能探索海内外生活,别忘了公家机关也是非常好的资源管道,以下也帮你整理了一些我曾接触过的平台与资源: 谢谢你今天花这么长的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今天的内容有帮助到你:)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 2024

2024 日本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做为台湾人最爱的旅游圣地,日本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正式开放数字游牧签证,加上日币超便宜,想体验数字游牧,日本绝对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本文将告诉你: 日本游牧|签证细节 日本游牧|旅行季节 日本游牧|城市选择 日本游牧|交通工具 日本游牧|生活成本 日本游牧|网络推荐 日本游牧|住宿选择 日本游牧|紧急状况 日本游牧|签证细节:台湾和日本有免签优惠吗? 一般来说,只要目的是旅游、医疗、短期商务和家庭访问等,台湾去日本是可以 90 天免签的。 然而,这项免签证政策不包括学术交流、留学或商业经营等活动。有关这些活动的签证详情,应该直接向负责签证事务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进行确认。 此外,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正式开放数字游牧签证,拥有数字游牧签证的人最多可在日本停留半年。 | 名称 | 单次签证 | 过境签证 | Long Stay 签证 | 数位游牧签证| | 有效期限 | 3 个月内/一次有效 | 4 个月内/一次有效 | 5 年/不限次数 | 无特别规定 | | 停留天数 | 90 天 | 15 天 | 90 天 | 半年 | 数字游牧签证相关申请办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日本「数字游牧签证」来了!可待六个月、配偶可同行,更多申请细节一次看! 日本游牧|旅行季节:什么时候最适合去日本数字游牧? 选择适合前往日本进行数字游牧的最佳时节,主要取决于你的工作需求和个人偏好。日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可能的挑战: 春季(3 月至 5 月):春天是日本的樱花季,天气温暖且大部分时间晴朗,是外出工作和欣赏美景的好时机。 夏季(6 月至 8 月):夏天天气炎热潮湿,但也是日本传统祭典和烟火大会的季节,可以体验日本的节庆文化。 秋季(9 月至 11 月):秋天气候凉爽,红叶景色迷人,适合户外活动和摄影。 冬季(12 月至 2 月):冬天寒冷,北部地区会下雪,但也是享受温泉和滑雪的好时机。 考虑到数字游牧者需要稳定的网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春季和秋季可能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两个季节的天气比较稳定,不太炎热也不太寒冷。 日本游牧|城市选择:东京、大阪是首选!福冈强势崛起 对于想要在日本进行数字游牧的旅客来说,东京和大阪是两个非常受欢迎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便利设施,可以满足不同数字游牧者的需求。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以其高效的交通系统、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多样化的共同工作空间而闻名。这里有着方便的生活机能和富有特色的日式文化气息,非常适合那些寻求快节奏生活和业务机会的数字游牧者。(延伸阅读:日本数字游牧旅游提案:Condé Nast Traveler 编辑推荐的 5 处东京必访景点) 大阪则以其美食、购物和娱乐设施闻名,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生活环境。大阪也有许多共同工作空间,并且与其他关西地区的城市如京都、奈良等地相邻,方便数字游牧者在工作之余进行短途旅行。(延伸阅读:去日本京都数字游牧!如何找到适合工作的咖啡厅+3 间体验心得) 如果你想要避开人潮,寻找更安静的地方,福井、福冈、岛根、德岛和秋田等地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地方的外国游客较少,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延伸阅读:别只知道东京!数字游牧重镇「福冈」,4 间适合工作的咖啡厅推荐) 日本游牧|交通工具:在日本要怎么移动? 从台湾搭乘直飞班机前往日本的东京或大阪,从桃园机场起飞,飞行时间大约为 2 小时 50 分钟。机票价格会根据季节和旅游旺淡季有所不同。 根据 Skyscanner 的信息,若选择廉价航空从台北飞往东京或大阪,来回机票价格约在 5,000 至 7,000 新台币之间,而一般航空公司的票价则在 10,000 至 20,000 新台币之间。这些价格可能会随着时间和促销活动而变动,详细信息可透过 Skyscanner 查询。廉价航空和订票平台经常有优惠,建议密切关注以获得最佳价格。 在日本,你可以利用其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轻松移动。东京和大阪都拥有广泛的地铁网络。例如,大阪地铁提供多种票价选择,包括单程票和定期票,成人一个月的定期票价格范围从 3,430 日圆到 5,410 日圆。 东京地铁的票价则根据乘坐距离而定。此外,日本的公交车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市区公交车、机场巴士、观光巴士和高速巴士,并接受如 PASMO 或 Suica 等电子票卡支付。值得一提的是,Suica 卡的有效期为十年,因此之前购买的卡仍然可以使用。 此外,东京等城市还提供共享单车服务,例如 Docomo Bike Share,这是一种方便的电动自行车租赁服务,适合在城市中短途移动。 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旅行,这些交通工具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和预算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 日本游牧|生活成本:日本的物价水平以及月均消费如何? 要到日本数字游牧,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生活成本。根据 Numbeo 的数据,日本每个月的单人生活成本,大概会落在台币 2 万 6,000 元左右(不含租金),生活成本比台北贵 3.7%。 而一个成年人在东京的生活成本,平均大概会落在新台币 3 万元左右(不含租金),生活成本比台北高出 13.8%。 不过相较于东京,大阪的生活成本相对便宜不少。每个月的单人生活成本坐落在在台币 2 万 3,000 左右(不含租金),比台湾便宜8.1%,同时租金也比台湾便宜,因此相对适合预算有限的数字游牧者。 日本游牧|网络推荐:想去日本数字游牧,网络怎么办? 在日本进行数字游牧时,保持稳定的网络连接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你可以靠旅馆,或共享空间来满足你工作方面的上网需求,但我们依然会建议你自行准备网络方案,以便不时之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解决方案: 预付 SIM 卡:可以在机场、便利店或电信公司购买预付 SIM 卡,这些卡通常提供数据流量套餐,适合短期使用。常见的供货商有 b-mobile、SoftBank 和 IIJmio。 租借 Wi-Fi 蛋:便携式 Wi-Fi 装置(Wi-Fi 蛋)也是常见选择,可以在机场租借,或通过网络预订。这些装置通常提供不限流量的数据服务,非常适合需要高频率上网的用户。常见的供货商有 Global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和 Japan Wireless。 固定宽带:如果计划长期居住,可以考虑安装固定宽带。NTT 东日本和西日本(FLET'S 光)是主要的宽带服务提供商,提供高速光纤网络。此外,KDDI 和 SoftBank 也提供固定宽带服务。 公寓内置网络:部分长期租赁的公寓和服务式公寓会自带高速网络,租房前可以确认是否包含此项服务。 日本游牧|住宿选择:在日本的住宿选择? 在日本,数字游牧者有多种住宿选择,包括共享办公空间与住宿、服务式公寓、Airbnb 以及传统的旅馆和民宿。 WeWork 和 Regus 等公司提供的共享办公空间部分地点还提供住宿,而 Mimaru 等服务式公寓则通常配备工作空间和厨房设施。Oakwood Apartments 和 Mori Living 的服务式公寓设备齐全,非常适合长期居住。Airbnb 在日本也有许多长期出租选项,提供灵活的入住和退房时间,适合数字游牧者。此外,许多传统的日本旅馆(Ryokan)和现代化的民宿(Minshuku)也提供长期住宿折扣。 此外,近年来在日本越来越多人使用的「HafH」这个旅宿平台,如果想要知道如何使用 HafH 的服务,也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延伸阅读:东京订房新选择:平假日均一价入住!试试旅宿平台 HafH) 对于长租式订房网站,Suumo(住まい情报サイト)提供大量的租房信息,包括长期租赁的公寓和房屋,网站支持多种筛选条件,方便找到符合需求的住宿。Lifull Home's(ホームズ)与 Suumo 类似,提供全面的租房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和价格范围等。而 GaijinPot 则专为外国人设计,提供多语言支持,适合不熟悉日本租房市场的数字游牧者。 日本游牧|紧急状况:遇到紧急状况别慌张 记好 3 组电话,紧急求救没烦恼! 日本的治安普遍良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犯罪率相对较低,街道整洁,公共交通系统安全有序。然而,旅行者仍需保持基本的警惕,注意自身安全,万一碰到紧急事件,日本与台湾的报警与消防电话一样,都是 110 和 119。 无需拨区号,直接拨打即可,提供 24 小时服务,接通后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说明情况,警察与急救人员会根据需要调派英语流利的人员协助。 如果你人在日本境内,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你可以直接拨打 (03)3280-7811 这组号码,联系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的人员。 此外,如果你是台湾人,在国外遇到急难事件,可以拨打旅外国人急难救助全球免付费专线,日本先拨 001 再拨 010-800-0885-0885 或拨 0033 再拨 010-800-0885-0885,来获取更进一步的协助。 看完这篇,是不是想要去日本数字游牧了呢?赶紧收拾行囊出发吧! 若对其他国家感兴趣,可以参考: 2024 泰国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泰国清迈篇|去清迈数位游牧一个月要花多少钱?住宿、工作空间选择一次看 泰国曼谷篇|去曼谷数位游牧!住宿、交通、工作空间、花费全攻略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3, 2024

时租、日租都有,还有个人办公室!台北 4 家共享空间推荐

身为数字游牧者的你,是否平时不习惯咖啡厅吵杂的环境?或是,平时工作需要开会,却总是找不到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或许你可以选择共享空间(Coworking-Space)! 共享空间,又称作共享办公室。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共享的办公空间,可以让自由工作者、远程工作者、数字游牧者,或是创业的团队在此办公。 不仅有稳定的网络、相对咖啡厅安静的办公环境,通常也会有会议室、复印机、咖啡机等,甚至有些共享空间还会不定期举办讲座、活动,是一个可以认识新朋友、建立人脉的好机会。 共享空间也有提供多元、弹性的租用方案,包含时租、日租、月租,本篇文章就整理了 4 个共享空间,想要一个舒适办公环境的你,不要错过唷! 一、小树屋 我想小树屋是许多人最常用的共享空间,透过在线就能预订空间,在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都有多个据点。 小树屋提供了 1 人到 20 人以上的空间,许多人会在此办公、聚会,或是开课或摄影。通常以小时计费,以在台北市中山区 1 至 2 人办公空间,一小时计费为 170 元,不仅有桌椅、沙发,还有投影机、转接线、插座等,而且是独立的空间,不怕被别人打扰! 二、甜家共同工作空间 甜家共同工作空间位在台北车站,只要走路 3 分钟就可以抵达。它有流动办公室、专属办公室、独立办公室、场地与会议室租借等方案。 对于自由工作者或数字游牧者来说,大多是使用流动办公室,或称为自由座位的方案,以一人一天来说,每日只需花 300 元,就选择 9:00 AM至19:00 PM 或 14:30 PM 至 22:30 PM 其中一个时段使用,只是可能没有固定座位。 不过,单日方案没有提供影印、会议室、收发信件的时数或服务。若有使用需求,可能要选择不同方案。 三、the Hive the Hive 位于台大医院捷运站走路 6 分钟就可以抵达,拥有一整栋的空间,改建于百年历史建筑,不管是大楼外表,或是里面内装都十分漂亮。 the Hive 有移动办公桌、专用办公桌、私人办公室等方案。选择「移动办公桌」方案,可以从上午 8 点使用到下午 6 点,一天为 500 元,你也可以进入官网参考不同方案。 特别的是,the Hive 设有咖啡厅,也会不定期举办多种活动。另外,the Hive 是由一间香港公司经营,在香港、新加坡、越南等 7 个国家设有据点,the Hive 许多活动、公告都是英文,因此也吸引许多外国人士到此办公,是一个国际化的空间。 四、CLBC 大安本馆 CLBC 从大安站 6 号出口,走路 1 分钟即可抵达。它的共享座位有「自由座」方案,你可以选择时租或日租,也有「固定座」方案,可以选择月租、周租, 「固定座」方案甚至可以使用 24 小时。CLBC 也提供卫浴设备,让你可以在工作之余使用。 它的价格方案,时租为 1 小时 150 元,日租为 800 元,周租为 2500元等,详情可以去官网查看。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3, 2024

想经营自媒体,哪个平台比较好?YouTube、IG、FB、Threads等分析

在《副业教练 EP1|艺术家 Y 想经营自媒体,该怎么开始?》这篇,谈到了经营自媒体一开始要决定的两件事「选主题」跟「选战场」。 「选战场」的关键是,找你「舒服的输出方式」并选择「适合的平台」。 谈到「选战场」,选择前可以先「认识」战场,看看战场是什么环境,我们比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战场。 平台特性观察 以下是我自己对于媒体平台的观察: YouTube:有长尾流量、有自然流量、用户黏着度较高,以影片为主 IG:有自然流量、Reels 目前还有流量红利,图文、影片 FB:粉丝页自然流量现在很差,社团流量还可以,以文字为主 Threads:现在有自然流量红利,以文字为主 TikTok:自然流量佳、用户黏着度低,以影片为主 推特 X:自然流量佳、台湾用户少,以文字为主 部落格文章:可以搭上 SEO 自然流量跟长尾,以文字为主 Podcast:自然流量差、用户黏着度高,以声音为主 电子报:基本上没有自然流量跟长尾,但可以直接接触用户名单,不用被平台绑架,以文字为主 其中又可以再细分 影片长度:YouTube > TikTok > IG 文字长度:部落格 = 电子报 > FB > IG = Threads > 推特 知识密度:部落格 = 电子报 > Podcast > FB > IG = 推特 = Threads (还是看实际如何应用,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简单统整。或许过阵子平台算法更新,又会大洗牌也说不定。) 当然你也可以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 但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这些时间、精力来做这些事?如果要外包就是资金的问题,但通常有资源的品牌们也很难所有平台都做好,更不用说是小小的个体户了。 要如何挑选平台经营? 先试试有红利的 再试试自己喜欢的 没想法,那先随便选一个尝试就对了 有红利的地方,你更有机会被看见,就更有机会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有机会驱动你继续前进。 但也可能有红利的形式,不是你喜欢的,那也没关系,换一个就好。 经营自媒体其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别忘了先前有提到「经营自媒体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持续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觉得不喜欢、觉得累了,自己设定一个停损点,就再换下一个平台试试看吧! 又或者你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那就先随便选一个开始吧,有试过都比站在原地不动来的更好,至少你知道你不适合了。 -- 本文转贴自:Billy Nien(原文标题:副业教练 EP4|想经营自媒体,哪个平台比较好?)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5, 2024

英商猎头经理 Andy 专访|没国外学历能出国工作吗?我自政大走往英、中、日三国的经验谈

打字声、讨论声此起彼落的英国上市猎头公司 Michael Page 东京办公室里,来自台湾、担任 Financial Service 金融团队经理的 Andy 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事正认真工作中,其中有德国人、中国人、英日混血、还有十岁搬到日本的韩裔俄国人。虽然在日本,但彼此沟通的语言是英文。 这是 Andy 因工作而搬到的第三个城市,几个月前,他在伦敦;几年前,他则在上海。 Andy 任职于英商猎头公司 Michael Page。(图 / Andy 提供) 实习经验助攻,2 关键找到第一份海外工作 Andy 表示,因为读政治大学斯拉夫语文学系大四下时到欧洲交换一年,心生对异国生活的向往,加上职涯目标是希望做亚太或更大范围地区的管理,所以他早早就决定往海外发展。边在新加坡商猎头公司实习,边完成大五下学业后,他开始找工作,「但我们没有欧美学历,一下要在那边找到工作老实说难度很高,所以我想说先从亚洲开始。」 后来,他透过 Linkedin 找到一个在广州的台商公司工作,接着又得到外商猎头公司 Robert Walters 上海分公司的工作机会。最后他选择了后者。 回顾当时如何获得公司青睐,他结合自己的猎头专业表示,有两点尤其关键。 1. 工作经验的连贯性 「很多人应该也说过,我们整个职涯要有连贯性,对于求职会比较有利。如果你本来是做 marketing,有天突然说要做 HR ,难度会相对高。尤其以找海外工作来说,他们不一定理解你的台湾学历,如果你以前的工作经验又完全不相关,那挑战会更大。」他首先这么分享。 虽然找工作时才刚出社会,但大五下那段在猎头公司的实习经验,让 Andy 在应征猎头工作时有着力点,能够基于这份经历,在履历中呈现相关的能力与成果。 对于有意出国发展专业职涯的人,他也建议首先思考这件事,尽量让职涯中的每一点有连贯性,并且在履历中呈现你的积累。这会是找工作,尤其是海外工作时,一个至关重要的起步。 不过有相关工作经验只是第一步,Andy 接着说:「你再想想,我们说中国好了,中国有 13 亿人,他们有什么理由非要找一个台湾人去?」这个「灵魂拷问」也揭示了 Andy 的第二个海外求职关键。 2. 你「无人能取代」的优势 「讲到优势,我首先想提一件事,很多台湾人会觉得『英文好』是一种优势,但我老实说,你想出国工作,英文好真的就是一个 must。」那所谓优势会是什么呢? Andy 举例,比方说有家公司想去俄罗斯拓展生意,需要派一个中俄文都流利的人去,那他斯语系的背景就有优势,毕竟这不是一个多数人都具备的技能。而且,他必须在履历中有力地传达这个优势。 除了自身技能,Andy 认为既然多数人本来是在台湾工作,那么往海外求职时,也可以考虑台湾整体环境的优势,这也是一种替自己加分的技巧。 比方说,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国际知名,如果你在半导体产业工作,你可以思考如何凸显这个背景的优势,例如你有什么经验是他国半导体从业人员没有的?这或许也可以帮助你找到其他竞争者没有的亮点! 「我觉得求职的核心始终是『价值交换』,不管你在台湾还是国外,你都要去想你能带给公司什么价值,只是找海外工作,你的对手会多很多倍,你更要把这件事想得透彻。」Andy 总结往海外求职的核心认知,此外,他也补充一个他自己用过的技巧:强调自己的国际化背景。 在国外工作时,同事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像 Andy 在日本的同事来自德国、中国、和俄国等,在伦敦的同事则来自新西兰、澳洲和南非等。这在国外其实非常普遍,也因此如果你有交换学生或其他国际互动经历,也很可能是加分项。 Andy 说:「像我自己应征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虽然交换(学生)老实说也不是真的都在读书,但我还是有特别放进履历,呈现我有这个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另一种出国工作管道:Global relocation 除了透过 LinkedIn 或其他平台求职,Andy 还分享了另一招,那就是善用外商的 global relocation,也就是内部转调的机制。这也是当初他会在两个工作机会间选择去上海的主因,「公司在全球很多城市都有据点,我后来也透过这个机会成功到伦敦工作。」 Andy 在伦敦工作时与同事的合照。(图 / Andy 提供) 他表示,站在公司的角度来看,找一个全新员工来会伴随着面试、训练等诸多成本,相较之下从其他国家的办公室找人来成本较小。再加上现在许多国外公司都很注重种族平衡,会需要招募来自各国的员工,也因此如果真想出国发展专业职涯,global relocation 是难度相对低也值得把握的机会。 至于在外商公司中如何提高成功转调的机会,过来人 Andy 也分享:「大公司里不时会有区域性的合作,过程中你认识很多国家的 officer ,你要尽量被看见,让比较资深的前辈愿意帮你背书。」 因为这样的觉悟,Andy 在上海待了几年后转调到伦敦,「我们这产业很多大公司都是英国公司,有这个机会到伦敦去看一看,我觉得是很珍贵跟对我帮助很大的经验。」 事先思索「回报」与「代价」,替海外生活做好准备 Andy 与东京同事的聚餐合照。(图 / Andy 提供) 看过这么多出国求职的人,自己也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Andy 表示,同样是出国,每个人的想法却不尽相同。比方说有人和他一样有明确职涯目标,想在异国累积加分经历;有人单纯向往海外生活,觉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好,总之人生要有这样的「体验」;也有人会想说先砸学费出国拿学位,期望将来在当地找到好工作...... 「每种想法都没有问题,但我觉得务必要先衡量你出国会得到什么、要付出什么,以及你能不能接受。」比方说放弃在台湾的高薪工作、为了「体验」出国做月薪三万、对将来也帮助有限的工作,你可以接受吗?又或者现在付的学费,跟将来薪水相比有划算吗?如果你正有出国打算,不妨先以这个角度彻底思索一番。 出国后会面临的挑战,或许也是代价的一部分。Andy 分享,在国外工作和生活想来梦幻,实际上却是甘苦参半,需要我们「拿掉滤镜」来面对,文化差异经常就是课题之一。比方说当英国同事都聊着 F1 赛事或英超(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但你在台湾根本没关注过这些东西,那想和大家混熟,就变得非常吃力。 又或者在工作上,我们一般会认为会议要尽量明快高效,但 Andy 在伦敦工作时,西方主管每次必定会先花半小时跟他聊周末行程,聊够了才讲正事,让他直呼「有时真觉得没必要」。这看起来都只是单一的小事件,但若同时发生,很容易就会让人又烦又受挫,甚至摸摸鼻子又回台湾。 在他看来,能够尽早知道这些文化差异,或对当地租屋方式、物价等日常细节有所了解,对于适应异地生活大有帮助,甚至也可以作为一开始评估去不去的指标。 关于怎么获得这些信息,他也提到:「很多人会上网查,但我觉得网络信息不一定准确,你可能只会看到过得很好跟很不好的人分享,像我们这种当作一段生活经历的人并不会特别发文。所以我会建议透过 network 或其他管道直接找人问。」 细数从上海到伦敦、从伦敦到东京的跨国探险,Andy 语气中夹杂对梦想的热忱,以及对现实挑战的烦闷。但他表示,回想起来仍觉得出国对自己而言是正确的决定,除了专业经历的积累,还大幅拓展了人生视野。 至于下一站要去哪,他笑了笑说也许是新加坡,「但将来的路总取决于现在的决定,我会以什么 title 在那边工作,我想也要靠我在东京能走到多远吧!」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31, 2024

为什么别人的 ChatGPT 比较好用?计算机玩物站长:要这样调教 AI

ChatGPT 常被诟病会不知所云,计算机玩物站长黄钟毅(Esor)驾驭生成式 AI 的能力之高,让 ChatGPT 生成的文章,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他如何做到? 「我很习惯脑袋里随时有三件需要创意思考的事情在运作,」身兼城邦出版社编辑主管,与撰写各种提升数字生产力文章的部落客:计算机玩物站长黄钟毅(Esor)表示,「脑袋炸裂」是他的日常。 摊开黄钟毅的待办事项,部落格副业的任务包含平均三天就要更新一篇万字上下的文章,制作电子报、经营 YouTube、写脸书贴文;正职编辑的工作内容则要跟作者开会、撰写宣传企划、制作营销素材,同时家中还有需要花时间陪伴的小学孩子,不禁令人好奇黄钟毅如何能有足够的脑力与时间应付? 要在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黄钟毅没有分身,靠的是 ChatGPT 同事的协助。 例如许多工作者都深受所苦的冗长会议,黄钟毅靠 ChatGPT 减少开会次数。出版编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与作者对焦书籍主题、大纲,这是耗时的脑力激荡会议,往往无法快速得到结论,为改善此情形,黄钟毅会将过往的讨论记录输入 ChatGPT,同时提供作者原始数据,例如过去课程大纲、部落格内容等,再请 ChatGPT 生成书籍大纲。 「作者吓了一跳,」黄钟毅笑说,因为作者话语才刚落下,他就把 ChatGPT 生成的完整章节建议传给对方,当下就可以依此讨论书籍方向,没有 AI 的帮助,仅凭一次性的对焦会议,往往很难进入到大纲的讨论。 除了提升会议效率,「写作」是其副业,他驾驭生成式 AI 的能力之高,让 ChatGPT 生成的文章,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令不少文字工作者咋舌。应用 ChatGPT 之后,黄钟毅现在写一篇一万字左右的文章,可从两、三天大幅缩短到三小时内。 为什么用同样的生成式 AI 工具,黄钟毅的 ChatGPT 就比较精准、听话?他分享自己与 ChatGPT 协作的关键。 【2024 AI 同事养成指南】上线!更多 prompt 模板、省时解方 一次查看 >> 生成草稿:建立个人数据库,提供工作流程 黄钟毅强调,生成式 AI 不是无中生有的魔法,而是依据数据进行文字接龙,ChatGPT 模型掌握了网络上大部分的信息,但 99.9% 的数据都不符合需求,要让 ChatGPT 产出的文章贴合需求,关键在于给的数据有多精准。 黄钟毅可说是一个「流程管理控」、「记录控」,在他的部落格里充满了实验各种做计划、写笔记的架构,让黄钟毅有大量结构清楚的数据可以运用,这些累积了十几年的笔记就是他可以超越别人的护城河。 例如当他要撰写一篇主题为「克服拖延」的文章,他的第一步就是从笔记库中选出与主题相关的笔记,汇入 ChatGPT 中,并给予清楚的步骤指令: 「你是一个克服拖延的心理学专家,我想写一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克服拖延,且从感性的心理层面出发的文章,请你一步步分析,针对我上传的档案,一段一段的把文件中的重点条列出来。」 有原生的资料,ChatGPT 就能生成大纲、发挥它最在行的「排列组合」长才,写成符合主题的文章草稿。 「使用 AI 就像主管带人,你要给下属参考范例、你的工作方法跟目标,」黄钟毅提醒,准确的下指示,才能得到预期的产出,工作者可以从今天开始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步骤,打造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先懂自己的工作,才能把 AI 用对。 调教文章:当大脑卡关,与 ChatGPT 辩论 有了初稿,直接复制贴上虽堪用,但可能缺乏犀利的观点与立论的深度,黄钟毅建议工作者阅读完 AI 生成文章后,至少再与 ChatGPT 进行三轮对话,提升文章的质量。 例如他要写一篇教读者「如何写目标笔记」的文章,ChatGPT 提供写目标笔记的步骤架构后,黄钟毅会不断探问细节,例如:「我们知道要拆解目标,但不确定自己拆解的小目标是否恰当?」另一个技巧是自己提供论点,问 ChatGPT 有没有漏洞、如何改善? 在一问一答下,原本混乱的大脑,就能够理出一个线头,往下深入地思考,让文章更具可看性。 未来黄钟毅更希望 AI 可以自动依据主题从笔记软件中找到合适的文件,不需他手动查找,更多生成式 AI 新玩法,尚待他撰写一篇篇文章来实验。 图表制作/Cheers 团队 -- 本文授权转载自:Cheers快乐工作人(原文链接),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延伸阅读】 今天晚上就该做,明天早上不要做的5个数字工作习惯4种无痛时间储蓄计划,可以简单开始但效果显著的时间理财术ChatGPT 的回答越改越差?一个最实用的 ChatGPT 提问隐藏技巧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9, 2024

海外接案、跨国远程工作英文能力要多好?面试书籍与课程推荐

开始远距工作后,偶尔回收到读者来信,最常被问到是的海外远距工作该怎么开始? 「透过 Freelancer 或是 Remote job 的方式接海外案子或海外远距工作,需要多少的英语能力呢?另外有什么推荐的方式来提升英语力呢?」像这样的问题太常被问到了,所以直接写成文章分享,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人。 Remote job 的方式接海外案子或海外远距工作,需要多少的英语能力呢? 我的回答是:这很难给出一个量化的答案,因为会需要用到多少的英语能力取决于你的工作内容、应对的合作伙伴、老板、客户以及服务的市场。 但我可以分享我自己的经验,我一开始操作跨国广告时,我的多益(大概五年前)在裸考的状况下是 905 分,我的经验包含去国外参展、并用英文介绍当时的公司产品,平常听有声书、Podcast、Ted 影片,不需要字幕也能理解 9 成以上。最近一次的英文测验中,我是 CEFR level是 C2 Profieient。 即便分数乍看之下很高,但很多时候我需要用英文开会时,我仍然会觉得窘迫、担心没办法抓住对方的注意力或兴趣继续讲下去。其实这已经不是英文能力的问题,因为我即便用中文应对类似的场合,我一样感到窘迫和别扭、而且觉得自己讲的东西很蠢,说到底就是我的业务沟通技巧没那么厉害的关系。 英文能力要多好:用空服员的招考标准当参考 如果你真的需要一个 benchmark 的来当一个起点或努力的方向,我觉得拿空服员的英文能力当参考是个不错的开始,如果你现在的英文能力足够胜任航空公司的空服员工作内容的话。我觉得你就已经可以和开始你的跨国的公司工作旅程了。 但当然会取决你本身的产业、专业能力和工作产出,需要的英文能力也会随之变化。就我的观察,如果你要接案做设计、拍影片动画、写网页程序,英文到此应该游刃有余了。 但如果你走广告营销或是客户、顾问服务、产品经理类的,大概跟我一样需要一辈子都持续进修英文吧! 有什么推荐的方式来提升英语力呢? 提升英语力又分成输入和输出,你有分析过你哪边强、哪边弱吗?针对你想要的工作内容,哪些能力比较重要呢?所谓的提升英语力,是要从哪种程度提升到哪种程度呢? 如果是输入的技能,听 Podcast、脱口秀、有声书,对我来说不仅有娱乐效果还能练习听力,我很推荐给任何持续进修英文的人。话说大三那年我要去捷克参加实习项目,我那个暑假把《Pitch Perfect》这个电影看了 30 次,然后把每个没听懂的对话都抄下来,这些年一直有类似的习惯,所以听力确实有继续越来越好,你可以试试看看。 我的输出能力相较之下比较弱,我英文口说虽然流畅、出国时很会陌生人喇赛、英文书写也完全不是问题,但还没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的等级,也就是我即便理解了一个概念或内容,我仍旧没办法系统化的告诉另外一个人我的想法和心得,我也还在找方式进步。我觉得利兹蚂蚁的老师在这方面提供我很多想法和进步的方式,我很喜欢梅姨的教学观念、也有上过他的课,你可以上他的网站去看看,他网站上提供了很多免费学习资源给学生练习。 如何提升优化英文履历、英文面试能力? 关于英文履历优化,我用过很多不同的服务和课程来帮助自己优化履历,下面两个是我这一两年最推荐的课程和书籍: 提升英文履历,好课推荐:大人学-A103履历优化与个人品牌重塑 这堂实体课让20-30个上课的同学,互相以一分钟看完每一份履历,模拟公司人资招募时的真实情况,课堂上 30 份履历就占掉 30 分了,更何况是热门的公司一天会涌进 300 份履历!真的可藉此发现哪些履历留下了好印象、哪些又没有,对我来说很真实又很震撼。然后这堂课会有创办人跟你一对一时间讨论,一针见血的告诉你你现在履历问题在哪里,帮你梳理工作经验、优化内容。上课完可以寄改好的履历给老师看,一直改到他们觉得够好了。如果你有三五年的工作经验,我第一个推这堂课给你。 提升英文面试,好书推荐:《追不到梦想就创一个》by 硅谷阿雅 阿雅本身在美国科技业工作十几年,他的书《追不到梦想就创一个》里面最后一篇都是在讲履历优化的方式还有产业招募时的真实情况,我觉得如果你要优化履历,特别是针对英文市场,书里面的条列式内容会非常有帮助。 其他我还有用过在线修改履历服务,一次大概六至八千块台币的那种,他会帮你写好 Cover letter 和重写履历,也有很多在线免费的履历工具,搜寻「Resume Template」、「Cover letter teamplate」类似的关键词,可以找到很多履历有关的免费在线工具,有机会我在写另外一篇文章分享。 结语 对远距工作、海外市场有兴趣,平时就加入社团或收集资料,机会来时,立刻上前,才最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工作。参考这片文章,看看有哪写海外工作或远距工作机会:数字游牧 Digital Nomad 是什么?数字游牧、远距工作相关社团推荐 远距工作、英文面试相关文章: 英文面试:我雇用了一个职涯教练来帮我获得工作机会? Cambly 平台的Interview Coach 该如何有效学习英文?三个步骤,设计自己的高效英文学习旅程:建立目标、获得回馈、进步优化 数字游牧工作者的特质?自律和英文沟通能力为首要条件 -- 本文转贴自:Farry H(原文标题:读者来信: Remote Job 的方式接海外案子或海外远距工作,需要多少的英语能力呢?面试书籍与课程推荐)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19, 2024

Joe的时间管理术|电视转台、追连戏剧、看新闻台都在浪费时间? Push VS Pull 我的「看电视」策略

这两日有网友写信来问我问题,其中问到我对看电视的看法。 我自己不排斥看电视,虽然平常没有看的习惯,但休闲时间当然一定也会看看电视。 唯一我跟其他人可能不太一样的,是看电视的方式。 因为我总觉得大部分人看电视的方式是非常浪费时间的,那会把你的时间切成零碎,减低了我们做正事的「时间完整性」。 所以在此把我的原则分享给各位,或许对些较年轻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 好的电视策略,能让你拿回自己「时间的主控权」。 不要转电视 很多人习惯吃完饭后就躺在沙发上漫无目的的转台。 每台就算只看一两分钟,以现在第四台的台数而言,随便两小时也过去了。 当然,对很多人而言,可能也没在认真看,只是在放空。 可是,也不至于每天都需要这样放空吧? 更不需要每天都花这么长的时间放空。 转电视这行为除了对于放空与放松有帮助以外,在「时间投资」上其实效用是非常低的。 首先,这样看电视,你根本甚么内容也没看进去。 二来,就算看到甚么内容也只是从一半开始,终究那节目也看不完整。 很多人或许会反驳,本来我也没打算看完整,就随便看看「打发时间」。 那这其实更是个警讯。 因为除非你已经很成功了,不然哪有这么多时间好打发的? 就算要打发时间,又干嘛非要待在电视前? 你应该还有更多别的事情可以做吧? 读两本书、运动运动、联络朋友、去外面散散步,最少都会得到些甚么;只是单在沙发上转电视、除了让自己变胖以及虚掷时间外,其实毫无任何正面回馈。 就算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放松,也可以尽量把这样放空的时间缩短,或是不要每天都这样转电视。 若每天都要花一两小时这样待在沙发前,实在也太浪费人生了吧? 不要透过有线电视看连续剧 连续剧的可怕,在于它剥夺了你的自由度。 明明你该读本书、回封信、整理房间、甚至运动运动,可是你记挂着 9 点要看连续剧的事情,就打断了你整个晚上的作息。 因为你要看固定连续剧,你得把这时段空出来。 比方说早早吃饭洗澡、8 点 50 就打开电视等节目开始;好不容易到 10 点节目看完,可能还又转了电视半个钟头才离开。 结果为了一个连续剧,你其实赔上一整个晚上的时间。 最后对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可能一件都没做。 不要看新闻 从我的观点而言,新闻已经是比连续剧更浪费时间且没有意义的节目了。 这几日趁中午在外吃饭的时间,我稍微听了几则。 「散布李宗瑞的影片,有人被逮捕」 「大S是否怀孕」 「酸菜涨价了,牛肉面店叫苦连天」 其他当然还有哪里做了甚么创意料理、某人发生甚么客诉新闻记者去采访、捷运站告示牌北方不在图的上面这类内容。 总之,都是一些莫名其妙、且对你我人生毫无意义的消息。 现在的新闻,就算是打着「独家」二字,也往往是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内容。 我自己是已经接近十年不看新闻,最多是中午吃饭时店家有放就顺便看看。 不看新闻这概念最近终于有比较多人能理解了,但早先每次我说我不看新闻大家都觉得很讶异。 老是有人反问我「不看新闻? 那怎么接收新知呢?」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方法可以接收新知。 事实上,电视新闻根本无法给我们甚么新知。 而且最可怕的是,他是一种「被动接收」的管道。 被动接收的意思是:你不知道今天的内容有多空泛,除非你从头到尾看完为止。 可是若你真的需要知道最近的大事,你应该尝试「主动接收」的途径。 比方说报纸,或是新闻网站。 报纸、新闻网站与电视新闻最大的差异,在于新闻网站以及报纸要细读甚么的主控权完全在你手上。 新闻从业人员当然可以认为「大 S 有没有怀孕」、或是「 36 度的车内、奶油几秒会融化」这类事情很重要是读者需要知道的事情,并坚持放在版面上。 但你在浏览标题后,却「可以选择」你是否细读这些事情。 如果标题翻过后发现今天的报纸或新闻网站没有你感兴趣的事情,五分钟就可以把报纸放下或是跳离新闻网站。 可是看电视新闻,你得忍受一小时毫无内容的「讯息」以及「独家」,然后等到一小时过后,才发现看了一堆对你人生毫无意义的信息。 这在时间利用上,就天差地远了! 学习以Pull策略来看电视 事实上,电视是个好媒体,只是你要以主动的方式来看,也就是要采取 Pull 策略,而不要被动地待在电视前面,被节目 Push 信息。 可是怎么叫做 Pull 策略呢? 像我自己偶尔也会看些连续剧也看些日本的大河剧,可是我很少是每天定时守在电视机前面看。 大部分都是等连续剧做完后,一次买 DVD 回来看。 这方法让我可以控制「何时观看」、「以及每次投入的时间长度」。 此外,我也可以避开广告、可以避开广告所造成想转去别台晃晃的诱惑,可以让我专注在「我空闲的时间段」内看到想看的东西。 时间多,可以一次看三四集;时间少,看一集也可以关掉。 让节目填补零碎时间,这就是主控权;而不是让自己被电视节目奴役着。 电影也是一样,看第四台的电影除了画质音质不好外,最大的困扰是时间被绑住。 可是看 DVD 或是壹网通,你则有最高的主控权。 就算中途来了个电话甚么,你都能暂停去处理。 这样才是让娱乐配合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在忙碌的空档、或是特别的休息时间中进行娱乐,而不是把时间这重要的资产拿来配合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更是如此。 透过网络,你一样可以看到各类大事,可是你可以「主动筛选要看哪些、不看哪些」。 有兴趣的事情你还能继续透过 Google 去做「延伸阅读」。 你想知道香港学运、叙利亚的状况、油价状况,都能主动再去查。 这是电视新闻无法带给你的东西。 至于电视新闻虽然有图、有访谈、有记者会,可是你我都知道那些东西大多没意思。 找路人的访谈通常都是筛选过、支持特定论点的结论。 退一百步想,我又有甚么道理非要知道那些路人在想甚么? 他们觉得某件事情好与不好,跟我有甚么相干? 大S有没有承认怀孕,跟我的人生又有何关联? 我为何非要知道新闻当事人在麦克风前面说了甚么?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甚么东西,为何是让这些新闻从业人员来主导呢? 避开电视新闻,就等于把自己的主导权拿回来。 至于想采取 Pull 电视法的朋友,除了透过 DVD 、壹网通、MOD、Apple TV、GoogleTV 这类方法外, Bryan 之前介绍的 TIVO 也是个好方法。 这机器让你能把想看的电视透过点选节目表的方式记录,并在该时段自动启动帮你录下来。 你就可以等到自己空档的时候慢慢地观赏。 这也是一种让电视节目配合你的时段,并让你能把时间利用最大化的一个方法。 别忘了,电视终究只是休闲与消遣。 应该让这类事情用来填满你重要事情间隔的零碎时间;而非让电视主导了你每日的时间安排,甚至把你的时间切的零碎。 所以把被动看电视( TV Push )转换成主动看电视( TV Pull ),会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一个重要关键喔!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