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47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AI 英语家教好用吗?体验 Speak 英语口说 APP,实际经验与优缺点一次跟你说!

我是一个蛮内向的人,想到要与外国真人老师练习英语口说,就觉得很有压力。本来想说试试看 AI 英语口说,但在使用前,不了解 AI 英语老师的我,一直想 AI 会不会很迟钝?但这次使用 Speak 后,发现出乎意料的厉害! 目前,我也有在上线上英语家教平台,属于 1 对 1 真人的口说课堂,因此这一篇文章我将分享: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介绍 Speak 使用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比较 Speak 费用与不同会员功能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介绍 首先,先解释一下线上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AI 家教的不同。 台湾有名的在线英语家教平台,就有 amazing talker、engoo、cambly 等等,上课方式大多平台都是透过与外籍或是本国籍老师一对一进行视讯授课,一堂课有约半小时、一小时等不同方案。 以我使用的在线英语平台为例,我是一天一堂课的方案,每天上课 25 分钟,大多是菲律宾籍的老师、每天选择不同老师、全英文授课,平台也提供多样的教材,与对谈聊天的主题。上了三个月后,我有感受到英语口说进步满多的。 另外,这次使用的 Speak 则是属于 AI 家教,运用生成式 AI 的技术,与你进行对话。 首先,他有「单元课程」。分为基础与进阶初级、实力中级、职场英语,点击一个程度进去后,可以看到他将每个程度都分为 30 多天的课程,每天都提供不同的主题,其中会有影片课程、字汇补充、口说练习、 AI 讲师问与答,以及与 AI 角色扮演等等不同内容,帮助你学习。 还有「与 AI 畅聊」的功能,可以选择一个主题,点击进去,与 AI 进行情境式的对话,如果你不知道要说什么,系统也会给予你提示,告诉你可以怎么说。而且你也可以点选「课程历史」,回顾这堂课, AI 也会给予你用句上的回馈。 再来是「挑战」功能,主要是督促自己上课、达成一些学习的里程碑。 Speak 使用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我想分享我使用 Speak 的实际体验,并进一步分析优缺点: 优点 1. 老师维持一定水平 我想 Speak 一大优点,就是你不用每天都换一个老师,虽然还是有不一样的 AI 老师,有男有女,但老师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像我使用的在线英语家教平台,每次选择的老师程度好坏参差不齐,也解决了我遇到一个新老师,就要重新建立默契的问题。 2. 随时可以上课 有些人可能因为跨国工作有时差问题,或是接案时间比较弹性,想要随时都能上课。虽然在线英文教学平台不同时段有不同老师可以选择,但有些冷门时段还是会没有老师,而且遇到喜欢的老师,有时还是得配合老师的时间。但 Speak 完全没有这个问题,随时打开 app 随时可以上课。 3. 对话流畅 再来是「与 AI 畅聊」的功能,我很喜欢用这个功能,练习口说。当你在与老师进行对话时,老师会先问你一个问题,然后你接着回答,老师会再根据你的答案,进一步询问,整体而言对话出乎意料的流畅。 像我针对同一个话题,回答不一样的内容,老师都能根据我的回答,进一步地询问细节。虽然我可能回答得有些错误,但是老师还是能理解,并且继续对话。有时当你词穷不知道要回答什么,他也会给予你提示。 4. 文法与句子修正 这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功能,因为使用在线英文学习平台,会着重在与老师的对话互动,有时文法不会特别被指正。但在上 Speak 每天的「单元课程」,与 AI 老师对话,当你回答的句子用词、文法不正确时,老师就给予你正确句子,让你重新练习一次! 在「与 AI 畅聊」时,你可以回顾课程历史,在课堂中讲错的句子,他也会给予更正。 5. 发音修正 「单元课程」中,也会针对发音进行调整,让你知道更正确的发音,也会让你知道怎么念更好,这对发音不好的我,有非常大的帮助。 缺点 目前体验下来,我认为最大的缺点还是在语音识别的功能,有时 AI 无法清楚的听懂我在说什么,可能我的发音也没有到很正确,在练习时可能就要不断地重复再念一次句子,或是在与 AI 畅聊时,我的回答就会是一个很奇怪的答案。 在线英语平台与 Speak 的比较 我简单做了我自己在线英语学习平台,与 Speak 学习体验的比较。 Speak 费用与不同会员功能 如果你对 Speak 有兴趣, Speak 提供免费七天的试用期,让你体验主题课程。 试用期过后,你可以选择: Premium 年费 NT$ 3,490 元/ 月费 NT$ 290 元 Premium Plus 年费 NT$ 5,990 元/ 月费 NT$ 499元 ( 2025 年 1 月更新,请至 Speak 官网确认最新信息,价格依官网为主) 价格很便宜!去上线上英文学习平台,与真人外师 1 对 1 上课,一堂课可能就不只 200 元。如果你预算有限,可以尝试看看 AI 老师! 详细的信息可以点击 Speak 官网,或至 Google play 或 Apple 的 App Store 下载 Speak APP 观看更多内容!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2, 2024

匈牙利商资深技术客服 Han 专访|住屏东老家,领国外薪水!我如何远程工作,同时实现自己的绘画梦?

讲到数字游牧或远程工作,很多人快速会联想到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自由」。有人利用这份自由玩遍世界,目前在匈牙利一家科技公司担任资深技术客服(Senior Technical Specialist)的 Han,则因着这份自由,在追寻自己的梦想上更有余裕。 远程替国外公司工作的日常是什么模样?如何帮助他更有余裕地实现绘画梦?视讯镜头另一端,人在屏东的 Han 谈起他的经验。 平时朝九晚六跨国工作,年度实体聚会彷佛「见网友」 Han 分享,虽然在家工作,但他每天仍保持规律作息,大约早上九点开始工作,午休后一路工作到晚上六点。作为公司在亚太区唯一的员工,因为时差问题,所以主管特意让他不必参加公司会议,也因此工作中多数时间,他都是独立作业,处理来自团队与客户端的需求。 他表示,比起过去在台湾、日本待的公司,目前这家匈牙利公司给予员工很大的自由度。老板更曾说过,他不管员工在哪、几点工作、工作多久,只要能把份内工作做好即可。 「不过公司对我们有绝对的信任,我们也不能辜负上司的信赖,必须达到该有的成果。」Han 表示,为了回报上级的信任,以及在远程工作模式中与团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份内工作之外,他也会主动「做更多事」。举例来说,当欧洲同事需要和日本客户开会时,具备日文沟通能力的他会主动协助翻译;或者,他也会主动设计完整课程,协助新客户在试用期阶段,能更快上手公司的产品等。 在享受自由的同时,Han 也分享跨国远程工作会碰到的挑战。其一是沟通的实时性。当整个团队都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刻当面沟通,但当整个团队四散在全球,沟通只能仰赖在线工具,当对方没有实时看到讯息并回复,他能做的就只有耐心等待。 他补充:「这也牵涉到我觉得远程工作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自主性要够高、能独立作业。」他说自己的公司其实「炒人」不手软,先前有两位组里的同事被开除,在他看来就和「工作不够独立」有关。 远程工作的另一个挑战,就是人际沟通与合作。以 Han 来说,除了偶尔的会议时间,他几乎都是一个人工作,不会与同事、客户有太多互动。「因为我对这方面(社交)需求还好,所以这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我知道有些人可能很需要和人有互动,那这可能就要特别列入考虑。」 (Photo from iStock) Han 也提到,虽然平时与同事的互动不多,但为了维系团队情谊,每年公司和部门几乎都各会有一次实体聚会,并且由公司补助机票和住宿。例如去年二月时,他到布达佩斯参加部门聚会,九月、十月时也参加为期约一周的全公司聚会。 「二月小组聚会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组员,当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哇!你这么高啊?』毕竟平常都是透过视讯,你也不知道他是高是矮。」平时都在在线见面的同事忽然出现在眼前,他笑着说真是新奇的感觉。 「远程」让时间安排有弹性,工作之余热爱学画、旅行 许多数字游牧者会妥善利用时间弹性来四处旅行,但在 Han 的生活中,因为不必频繁移动,所以他投入自由时间在自己多年来的兴趣:绘画。最早学过计算机绘图,后来在疫情期间,也学了一年的素描及一年的水彩,目前每个礼拜四的下午,则是他的油画课时间。 他兴奋地展示自己刚替朋友的宠物画好的肖像,也聊到自己最早的职涯目标,其实就是制作自己喜欢的游戏,所以才早早就开始学画。虽然后来因故离开游戏业,但现在却也因为远程工作,得以更自由地调配时间,相对容易发展兴趣。 Han 也分享,一开始学画是基于兴趣,但随着在画室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增加,他发现这也成了他生活中主要的社交管道,「前面有讲到,我工作上不太有机会和人实际互动,学画让我有一个真实的社群可以交流。这也是我后来花时间发展兴趣的原因之一。」 Han 的画作。(图/Han 提供) 在发展绘画兴趣之外,Han 也会不定期安排旅行。 去年除了赴匈牙利两次参与公司与部门聚会,他也去了美国、日本与欧洲多国旅游。尤其在欧洲时,他也走访了许多博物馆与多位艺术大师生前居住的城市,满足自己对于艺术的爱好。虽然旅游的频率不如其他四处漫游的数字游牧者高,但在这个工作/生活模式中,他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步调。 谈起目前生活,Han 说虽然远程工作有其辛苦之处,但他自己很喜欢且能适应这样的模式。 过去在日本、台湾的工作经验中,他因为一些因素长时间倍感挫败,甚至还曾压力大到长皮蛇,「当时长在胸口附近,所以工作时不时会痛一下,好像心脏被压迫,真的很痛苦。」但现在,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秩序,既能妥善完成工作,也不需牺牲个人生活。 Han 远赴画家穆夏出生的农村小镇,欣赏他离世前的其中一幅大作。(图/Han 提供) Han 赴奥地利欣赏画家克林姆画作「吻」,并造访其工作室。(图/Han 提供) 有日、台、匈企业工作经验,语言及人脉是求职重点 Han 大学毕业后透过校内征才博览会,赴日本当程序工程师,待了五年的时间;后来回台湾到 Appier 担任技术客服工程师;接着又加入目前这家匈牙利公司。 回顾一路的职涯历程的同时,他也分享不同国家的职场文化。例如在日本,公司里非常重阶级,除了见到前辈一定要打招呼,新职员刚「入社」时,每天还要提早进公司,替办公室的加湿器加水,让前辈们能有最舒适的工作环境。 但也因为方方面面都讲求规矩,他在那段时间被训练得做事极有条理,「有些工程师其实不擅长沟通,但因为在日本那段时间受到的训练,我能够理解程序工程师的逻辑,并将之转换成非技术人员也听得懂的沟通语言。」 在现职的匈牙利公司,同事则非常注重 Work Life Balance,上司会主动提醒部属「今年有多少假还没请」,多数同事也经常是「请好请满」。他说:「我自己比较奴一点,工作这么久,去年才真的第一次请了一个月的假去旅游!」 另外,相较日本与台湾的同事,匈牙利同事的情感表达也更直接,能够更大方地赞美他人,这除了让他越来越有自信,也试着以同样的方式与同事互动。 对于有意和他一样争取海外职缺、让自己有更大机会能体验远程工作的工作者,他也建议考虑两个关键面向:语言能力及人脉。 即便不需要与同事面对面沟通,在海外企业工作仍需要与外语进行工作讨论,也因此,语言能力其实非常必要。而以 Han 的现职来说,因为工作上还需以日文服务日本客户,所以英、日文皆流利的条件,对于 Han 争取现职更是加分项。 在语言学习上,学日文三年即通过 N1 检定的 Han,也分享自己从大学就爱用的学习方式:「因为我喜欢看动画,所以我就去找中日双语字幕的动画来看。逐渐在脑海里建立日文的语感。」 而在人脉部分,Han 则表示,他除了第一份工作是仰赖大学征才博览会,其他包含现职在内的工作,全部都仰赖人脉介绍。想拓展人脉,除了经营 LinkedIn,他也建议无论你目前是在台湾或海外企业,都可以积极参与和海外接洽的机会,或者争取外派,「相对来讲,在那边的人一定可以获得比你更多的当地工作信息!」 (关于经营 LinkedIn 的实用眉角,欢迎参考大人学在线课程《V036 LinkedIn 经营全攻略:建立个人品牌,拓展国际人脉,让外商工作找到你》) 他也补充,自己现在这个在匈牙利公司的工作,也是因为上一份工作与日本团队合作,一位日本同事后来加入现职公司,并替他内推的。 对于向往海外工作的读者,Han 建议往这两个方向努力,在访谈最后,他也分享自己先前求职时考虑的一个面向:「我的资历对目前这份工作来说,其实是有点 Over Qualified 的。因为我想要更多的自由,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走往远程工作的过程中,这或许也是读者能放在心上的事。 求职时善用人脉并考虑能力需求、工作时掌握要领并妥善规划工作/私人时间,Han 得以兼顾职场表现与个人兴趣。他也提到,之后若要换工作,也会以能远程工作的选项为优先。如果你也想尝试数字游牧,不妨将 Han 的经验谈当作接下来努力的方向,或许有朝一日,你也能和他一样,在其中建立你自己最舒适的生活样貌! 想了解更多工程师求职经验,欢迎参考 Han 的 Medium 想欣赏更多 Han 的绘画作品,欢迎参考他的 Instagram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 (@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6, 2024

时租、日租都有,还有个人办公室!台北 4 家共享空间推荐

身为数字游牧者的你,是否平时不习惯咖啡厅吵杂的环境?或是,平时工作需要开会,却总是找不到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或许你可以选择共享空间(Coworking-Space)! 共享空间,又称作共享办公室。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共享的办公空间,可以让自由工作者、远程工作者、数字游牧者,或是创业的团队在此办公。 不仅有稳定的网络、相对咖啡厅安静的办公环境,通常也会有会议室、复印机、咖啡机等,甚至有些共享空间还会不定期举办讲座、活动,是一个可以认识新朋友、建立人脉的好机会。 共享空间也有提供多元、弹性的租用方案,包含时租、日租、月租,本篇文章就整理了 4 个共享空间,想要一个舒适办公环境的你,不要错过唷! 一、小树屋 我想小树屋是许多人最常用的共享空间,透过在线就能预订空间,在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都有多个据点。 小树屋提供了 1 人到 20 人以上的空间,许多人会在此办公、聚会,或是开课或摄影。通常以小时计费,以在台北市中山区 1 至 2 人办公空间,一小时计费为 170 元,不仅有桌椅、沙发,还有投影机、转接线、插座等,而且是独立的空间,不怕被别人打扰! 二、甜家共同工作空间 甜家共同工作空间位在台北车站,只要走路 3 分钟就可以抵达。它有流动办公室、专属办公室、独立办公室、场地与会议室租借等方案。 对于自由工作者或数字游牧者来说,大多是使用流动办公室,或称为自由座位的方案,以一人一天来说,每日只需花 300 元,就选择 9:00 AM至19:00 PM 或 14:30 PM 至 22:30 PM 其中一个时段使用,只是可能没有固定座位。 不过,单日方案没有提供影印、会议室、收发信件的时数或服务。若有使用需求,可能要选择不同方案。 三、the Hive the Hive 位于台大医院捷运站走路 6 分钟就可以抵达,拥有一整栋的空间,改建于百年历史建筑,不管是大楼外表,或是里面内装都十分漂亮。 the Hive 有移动办公桌、专用办公桌、私人办公室等方案。选择「移动办公桌」方案,可以从上午 8 点使用到下午 6 点,一天为 500 元,你也可以进入官网参考不同方案。 特别的是,the Hive 设有咖啡厅,也会不定期举办多种活动。另外,the Hive 是由一间香港公司经营,在香港、新加坡、越南等 7 个国家设有据点,the Hive 许多活动、公告都是英文,因此也吸引许多外国人士到此办公,是一个国际化的空间。 四、CLBC 大安本馆 CLBC 从大安站 6 号出口,走路 1 分钟即可抵达。它的共享座位有「自由座」方案,你可以选择时租或日租,也有「固定座」方案,可以选择月租、周租, 「固定座」方案甚至可以使用 24 小时。CLBC 也提供卫浴设备,让你可以在工作之余使用。 它的价格方案,时租为 1 小时 150 元,日租为 800 元,周租为 2500元等,详情可以去官网查看。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3, 2024

2024 日本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做为台湾人最爱的旅游圣地,日本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正式开放数字游牧签证,加上日币超便宜,想体验数字游牧,日本绝对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本文将告诉你: 日本游牧|签证细节 日本游牧|旅行季节 日本游牧|城市选择 日本游牧|交通工具 日本游牧|生活成本 日本游牧|网络推荐 日本游牧|住宿选择 日本游牧|紧急状况 日本游牧|签证细节:台湾和日本有免签优惠吗? 一般来说,只要目的是旅游、医疗、短期商务和家庭访问等,台湾去日本是可以 90 天免签的。 然而,这项免签证政策不包括学术交流、留学或商业经营等活动。有关这些活动的签证详情,应该直接向负责签证事务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进行确认。 此外,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正式开放数字游牧签证,拥有数字游牧签证的人最多可在日本停留半年。 | 名称 | 单次签证 | 过境签证 | Long Stay 签证 | 数位游牧签证| | 有效期限 | 3 个月内/一次有效 | 4 个月内/一次有效 | 5 年/不限次数 | 无特别规定 | | 停留天数 | 90 天 | 15 天 | 90 天 | 半年 | 数字游牧签证相关申请办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日本「数字游牧签证」来了!可待六个月、配偶可同行,更多申请细节一次看! 日本游牧|旅行季节:什么时候最适合去日本数字游牧? 选择适合前往日本进行数字游牧的最佳时节,主要取决于你的工作需求和个人偏好。日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可能的挑战: 春季(3 月至 5 月):春天是日本的樱花季,天气温暖且大部分时间晴朗,是外出工作和欣赏美景的好时机。 夏季(6 月至 8 月):夏天天气炎热潮湿,但也是日本传统祭典和烟火大会的季节,可以体验日本的节庆文化。 秋季(9 月至 11 月):秋天气候凉爽,红叶景色迷人,适合户外活动和摄影。 冬季(12 月至 2 月):冬天寒冷,北部地区会下雪,但也是享受温泉和滑雪的好时机。 考虑到数字游牧者需要稳定的网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春季和秋季可能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两个季节的天气比较稳定,不太炎热也不太寒冷。 日本游牧|城市选择:东京、大阪是首选!福冈强势崛起 对于想要在日本进行数字游牧的旅客来说,东京和大阪是两个非常受欢迎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便利设施,可以满足不同数字游牧者的需求。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以其高效的交通系统、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多样化的共同工作空间而闻名。这里有着方便的生活机能和富有特色的日式文化气息,非常适合那些寻求快节奏生活和业务机会的数字游牧者。(延伸阅读:日本数字游牧旅游提案:Condé Nast Traveler 编辑推荐的 5 处东京必访景点) 大阪则以其美食、购物和娱乐设施闻名,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生活环境。大阪也有许多共同工作空间,并且与其他关西地区的城市如京都、奈良等地相邻,方便数字游牧者在工作之余进行短途旅行。(延伸阅读:去日本京都数字游牧!如何找到适合工作的咖啡厅+3 间体验心得) 如果你想要避开人潮,寻找更安静的地方,福井、福冈、岛根、德岛和秋田等地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地方的外国游客较少,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延伸阅读:别只知道东京!数字游牧重镇「福冈」,4 间适合工作的咖啡厅推荐) 日本游牧|交通工具:在日本要怎么移动? 从台湾搭乘直飞班机前往日本的东京或大阪,从桃园机场起飞,飞行时间大约为 2 小时 50 分钟。机票价格会根据季节和旅游旺淡季有所不同。 根据 Skyscanner 的信息,若选择廉价航空从台北飞往东京或大阪,来回机票价格约在 5,000 至 7,000 新台币之间,而一般航空公司的票价则在 10,000 至 20,000 新台币之间。这些价格可能会随着时间和促销活动而变动,详细信息可透过 Skyscanner 查询。廉价航空和订票平台经常有优惠,建议密切关注以获得最佳价格。 在日本,你可以利用其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轻松移动。东京和大阪都拥有广泛的地铁网络。例如,大阪地铁提供多种票价选择,包括单程票和定期票,成人一个月的定期票价格范围从 3,430 日圆到 5,410 日圆。 东京地铁的票价则根据乘坐距离而定。此外,日本的公交车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市区公交车、机场巴士、观光巴士和高速巴士,并接受如 PASMO 或 Suica 等电子票卡支付。值得一提的是,Suica 卡的有效期为十年,因此之前购买的卡仍然可以使用。 此外,东京等城市还提供共享单车服务,例如 Docomo Bike Share,这是一种方便的电动自行车租赁服务,适合在城市中短途移动。 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旅行,这些交通工具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和预算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 日本游牧|生活成本:日本的物价水平以及月均消费如何? 要到日本数字游牧,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生活成本。根据 Numbeo 的数据,日本每个月的单人生活成本,大概会落在台币 2 万 6,000 元左右(不含租金),生活成本比台北贵 3.7%。 而一个成年人在东京的生活成本,平均大概会落在新台币 3 万元左右(不含租金),生活成本比台北高出 13.8%。 不过相较于东京,大阪的生活成本相对便宜不少。每个月的单人生活成本坐落在在台币 2 万 3,000 左右(不含租金),比台湾便宜8.1%,同时租金也比台湾便宜,因此相对适合预算有限的数字游牧者。 日本游牧|网络推荐:想去日本数字游牧,网络怎么办? 在日本进行数字游牧时,保持稳定的网络连接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你可以靠旅馆,或共享空间来满足你工作方面的上网需求,但我们依然会建议你自行准备网络方案,以便不时之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解决方案: 预付 SIM 卡:可以在机场、便利店或电信公司购买预付 SIM 卡,这些卡通常提供数据流量套餐,适合短期使用。常见的供货商有 b-mobile、SoftBank 和 IIJmio。 租借 Wi-Fi 蛋:便携式 Wi-Fi 装置(Wi-Fi 蛋)也是常见选择,可以在机场租借,或通过网络预订。这些装置通常提供不限流量的数据服务,非常适合需要高频率上网的用户。常见的供货商有 Global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和 Japan Wireless。 固定宽带:如果计划长期居住,可以考虑安装固定宽带。NTT 东日本和西日本(FLET'S 光)是主要的宽带服务提供商,提供高速光纤网络。此外,KDDI 和 SoftBank 也提供固定宽带服务。 公寓内置网络:部分长期租赁的公寓和服务式公寓会自带高速网络,租房前可以确认是否包含此项服务。 日本游牧|住宿选择:在日本的住宿选择? 在日本,数字游牧者有多种住宿选择,包括共享办公空间与住宿、服务式公寓、Airbnb 以及传统的旅馆和民宿。 WeWork 和 Regus 等公司提供的共享办公空间部分地点还提供住宿,而 Mimaru 等服务式公寓则通常配备工作空间和厨房设施。Oakwood Apartments 和 Mori Living 的服务式公寓设备齐全,非常适合长期居住。Airbnb 在日本也有许多长期出租选项,提供灵活的入住和退房时间,适合数字游牧者。此外,许多传统的日本旅馆(Ryokan)和现代化的民宿(Minshuku)也提供长期住宿折扣。 此外,近年来在日本越来越多人使用的「HafH」这个旅宿平台,如果想要知道如何使用 HafH 的服务,也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延伸阅读:东京订房新选择:平假日均一价入住!试试旅宿平台 HafH) 对于长租式订房网站,Suumo(住まい情报サイト)提供大量的租房信息,包括长期租赁的公寓和房屋,网站支持多种筛选条件,方便找到符合需求的住宿。Lifull Home's(ホームズ)与 Suumo 类似,提供全面的租房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和价格范围等。而 GaijinPot 则专为外国人设计,提供多语言支持,适合不熟悉日本租房市场的数字游牧者。 日本游牧|紧急状况:遇到紧急状况别慌张 记好 3 组电话,紧急求救没烦恼! 日本的治安普遍良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犯罪率相对较低,街道整洁,公共交通系统安全有序。然而,旅行者仍需保持基本的警惕,注意自身安全,万一碰到紧急事件,日本与台湾的报警与消防电话一样,都是 110 和 119。 无需拨区号,直接拨打即可,提供 24 小时服务,接通后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说明情况,警察与急救人员会根据需要调派英语流利的人员协助。 如果你人在日本境内,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你可以直接拨打 (03)3280-7811 这组号码,联系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的人员。 此外,如果你是台湾人,在国外遇到急难事件,可以拨打旅外国人急难救助全球免付费专线,日本先拨 001 再拨 010-800-0885-0885 或拨 0033 再拨 010-800-0885-0885,来获取更进一步的协助。 看完这篇,是不是想要去日本数字游牧了呢?赶紧收拾行囊出发吧! 若对其他国家感兴趣,可以参考: 2024 泰国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泰国清迈篇|去清迈数位游牧一个月要花多少钱?住宿、工作空间选择一次看 泰国曼谷篇|去曼谷数位游牧!住宿、交通、工作空间、花费全攻略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3, 2024

独立创作者,不到一万粉丝,怎么年营收 960 万?|雷蒙三十

💬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周末,我在脸书上写了一则长文「不到一万粉丝,年营收 960 万|台湾版」,觉得这篇应该记录在部落格上,一方面可以多放一些连结补充,让阅读更完整,无论是体验还是深度。 先上图,本文会展开这图的说明和背后故事 前阵子看到一则关于 Jay Clouse(专门教如何经营个人品牌的美国创作者)的分享,2022 年的总收入是一千万台币,让我很好奇自从踏入自雇者(solopreneur)模式的这三年,我的收入变化。 我现在看内容型 Youtube ,都会用 Memo AI 转成双语会更好学习 刚好前几天有场分享,顺便请会计师计算了公司 2023 年度营收,也因此回顾了自己这几年来的成长;心态和能力面的,我在年终总结文写了不少就不重复说了。 直接讲最能量化(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的结论: 我在 2023 年的总营收约 960 万台币,完全只靠内容产出和会员经营的收益。 和 Jay Clouse 相似的部分是,我也不是百万网红,以 2023 年初的数据,IG 粉丝不到 4000 人,电子报订阅者 6500 人,都是专注经营小众人群的信任。 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不是英文创作者,目前只经营繁体中文市场;我不是卖「如何打造被动收入、个人品牌、帮你赚钱和理财,或转职类」的服务和内容产品。如果走上这几个方向,营收应该能翻倍,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也不想走。 2023 年的六大收入来源 以下六大类,直接参考 Jay Clouse 的种类,因为我刚好都有,只差我没有开启「打赏收入」。 第六名:联盟营销(Affiliates),1.4% 因为我的主业是分享数字工作术,加上大部分国外的 SaaS 公司都有提供联盟营销的合作,所以只要是我自己会用 & 推荐的产品和服务,我几乎都会去申请联盟营销连结。 在官网的「专属优惠」区,不定期更新 只是比较灵异的是,Notion 官方似乎故意挡我。我去申请时,他们的拒绝理由是 “Notion is not looking for affiliate partner growth in your region.“ 但我已经知道不少于 5 位的中文创作者(无论台湾还是中国)都有申请到,而且 Notion 官网说明文件是写 “Affiliate Program now global“ 🤔。这部分让我对他们蛮失望的,因为我应该是在繁体中文里,替 Notion 带来最多付费用户的创作者之一了。(这部分 Heptabase 就很值得表扬,因为他们跟瓦基是保持互助合作的,追求 1+1>2,才是永续经营的前提) 不过我 2023 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打磨数字产品和会员经营,所以联盟营销这部分没能投入这么多时间去找厂商、写内容,理论上要更多。 因为我认为这部分的收入,只要有好好坚守自己的原则——只推荐我真正会用 & 喜欢的产品服务,长期来看是健康的,无论是品牌信任还是商业收益。 第五名:广告业配(Sponsorship),5% 不过基于这原则,我在「广告业配」上的挑选就会门坎比较高。 明明有很多品牌我觉得超棒,但产品现阶段就是用不上,例如高阶音响、投影机、电动沙发......就无法合作,挺可惜的。 所以去年额外开了个「电子报版位」的宣传区块,让我认同的产品能直接在这版位宣传,让我的读者能自己去辨别是否需要,也是个比较轻的合作方案。 第四名:贩卖服务(Services),8.4% 这部分主要是外部邀约授课,无论企业单位、政府学校,还是个人咨询。 贩卖服务属于接案收入,需要我额外投入大量时间,所以我从去年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这部分的合作,尤其是一次性的单点合作。 如果是能长期带来综效、长尾品牌资产的合作(例如 Podcast 采访,能在网上一直被搜寻听到),我还是很欢迎的。 第三名:社群会员(Membership),11.2% 我曾说过,在创业路上,我们做最对的一件事,是在品牌建立的最初期就推出会员订阅服务。 这件事很难,但很值得。 会员们自主举办的实体交流聚会 岛民蒙友问答墙在线社群的问答墙,几乎任何难题困惑,都能获得真实的经验回馈。 我在 2019 年写过一篇文章《互联网品牌误会了社群》,里面有说明,为什么做社群(Community),而不是社群媒体(Social Media)? 因为后者关注「传播」,评估点是流量和互动;前者关注「用户终身价值」(Life-time Value)和品牌共同体。 当大部分 KOL 只顾着拉新、冲产量,愿意去打磨产品、照顾到个体会员的作法,就变成一种新的体验;相比其他单向传播信息的 KOL 社群,我们的 Lifehacker Premium 会员 Discord 社群,能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是怎么聪明工作、如何好好生活的解决方案,连接新的高价值观系。 另外,我们这种小型创作者,最需要的就是「引入真实的用户回馈」,所以走进用户之间去,才能帮助我们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只追求量大,很容易选择去走快捷方式,然后就偏掉了。 在当天分享的活动上,也收到 ShiFu 创办人陈修平的建议,说我们的优势在于其他大牌 KOL 做不到的陪伴和质量,所以单价应该要更高。这部分我们会列入今年的策略优化思考 🫡。 第二名:版税(Royalties):36% 版税是一种权利金的概念。去年我们放在 Hahow 平台上的〈Notion 实战课程〉上线满 2 年,总人数破 11,000 人,年增 2,550 位学员,应该是 Hahow 平台上最长尾热销的课程?这堂课是我们 2021&2022 年的主要收入,但每年些微下滑,所以怎么打造新的数字产品,是这两年的最大课题。 第一名:数字产品(Digital Product):38% 这部分收入来自 Notion 训练营和复盘训练营、Notion 模版和主题文章精选包,也是我今年重点耕耘目标。 前阵子也更新了我们网络商店的页面设计: 2024 年的主要方向是? 上面这张图是我在 2021 年提出的,个人创作者的 3+1 阶段,我们目前要开始进入到「中期稳步」,也就是要开拓媒体能力的时候。 产品面:2023 年花了 2 个多月,把过往的付费文章重新编辑打包,成为类电子书的文章精选包,但销量不达预期。后来发现是形式不对,所以年中开始调整会员订阅服务&数字产品的策略。(详细都写在我的 2023 年终总结文&雷蒙周报里了,这边不重复说) 营运面:如果以收入来源的分配比例来说,挂在别人平台上的「版税类」势必会越来越低,预计只会剩 25 到 30%,所以我希望自己掌控的「数字产品」能到 50% 以上,预计到年底要有 5 堂直播必修课&2 堂通识课;「联盟营销」和「社群会员」的营收也要再拉高,这样整体公司营运会更健康。 至于无论是「广告业配收入」还是「贩卖服务」,某种程度还是算「给别人打工」,主控权不在自己身上,容易被影响,所以比例较低没关系。 媒体面:过去两年,我一直都在「闭门造车」的状态,几乎没有主动向外部 KOL 做联合串接,天真理想地认为「产品做好就会有人来」,直到去年因为有 Jacky&大人学来找我做 Podcast 访谈,我发现跟「对的人」合作,带来的综效是非常好的。 所以今年,我除了要一边打磨的数字产品,也该找到合适的 KOL 来合作来发挥综效。这能解决我对自己来做营销的心理障碍,找价值观相似的人一起合作,在拓展外圈上会更轻松,而且能多赢。 从自由工作 → 职场打工 → 自雇者 我在刚 2020 年底刚创业时,写的一个记录。 回头看这些年投入的工作(我从大二开始做自由工作者,要自己负担学费生活费),似乎每一步都算数,也能一一能清楚地回答,三年前写在上图最后面的红底问句。 2015 到 2016 年,一边在化工系上课,还要刻意去找逃课不会被记录的课,溜出去演讲赚生活费。 2017 到 2018 年,因为转系有了比较多的自由时间,开始疯狂工作、接案和课程;一般上班族一年工作约 36 周,我一年要上课考试,有 50 多场演讲课程邀约要去,还要确保远距工作的任务绩效有完成,所以常常在通勤的交通工具上怀疑人生。 但因为享受到自己一个人吃小吃店可以勾很多小菜的快感,加上做的事又是我喜欢的,所以就算身体累,心里还是很满足。 尤其 2018 年大五,当看到所得扣缴单上超过一百万时,觉得自己原来可以不靠化工系的学历,也能赚到还满意的生活,就更拼命工作,有案就接,还弄了个影子实习生的助理计划。 直到 2019 年,发现身体慢慢吃不消,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狂接案不是长久之计,同时也想到大型职场里接触一个人无法碰到的挑战和成长,所以跟柚子一起漂向北方、去了北京闯闯。后来遇到疫情回到台湾的一家品牌集团做数字转型。 2019 到 2020 年,其实这段当打工人的时间,是我生活最规律的时候,工作压力相对最轻松的时候。一周工作五天,白天通勤晚上回家休息,北京的工时 10-11 小时/天,在台湾是 8 到 9 小时/天。因为生活规律、薪水还算可以,不会饿死也能保有休闲娱乐。 但对我来说,上班和为别人工作,总觉得像是温水煮青蛙,慢慢麻痹自己的热情和想象力。偶尔睡觉时会想起几年前自己,问问自己:「我就只能这样吗?回到一眼就看到尽头的生活?」 一人工作,既然收入不稳定,最重要的是「控制支出」。 所以很感谢我的老婆柚子,跟我在 2020 年 7 月一起从零开始,为我们的理想生活一起实验,探索这时代的一人公司模式:申请公司跑大地游戏,做 Podcast 节目,推出付费订阅会员、网状学习的在线学习模式和社群生态......渐渐在能赚钱,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工作生活整合的道路。 (延伸阅读:我 2023 年底的自雇者生存报告) 不小心又写了太多,本来只是想做为周五分享的补充,讲讲为什么我认为这个时代的创作者,除了有一条路是,获取流量,走一种多快爽的路线,还有另一条路,叫做经营信任。 你可能不快、内容不多,不写耸动的标题,但至少能经营长久的优质内容,专注做好那些砸大钱、有大流量的人不怎么想做的事,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支出,你也能走上一条自由有掌控感的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我很少去讲自己的年收入,因为我的产品和服务主题都不是卖理财和个人品牌的,我没有必要,也不希望透过「能帮你赚多少钱」这种话术来吸引你加入会员和购课。 我始终认为个人品牌只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金钱也是。 这则分享只是我想记录下,工作至今的人生历程,哪天回头看到时,应该会很庆幸当初有写这一篇。 虽然 2023 整年营收约 960 万,但实际扣除营运成本、税金,以及合作老师的分润和各种外包人事费用,剩下实际入袋的不到 50%。 印象很深刻的是,去年有参加一次同行老板的聚会,被各个前辈吐嘈到不行,说我在公司营运、人事费用上的成本结构不够健康,这也是我们今年要改善的目标 💪🏼。 可能光看数字会觉得我们有多厉害,但我更想分享的是这背后的过程和实际面貌。 而且实际面来说,我们也没有多厉害,以我和柚子两个人分,其实跟我同期的化工系同学,正在台积电里当轮班星人的收入差不多。 (我这三年,只要是工作日,工时都超过 12 小时;优点是有比较弹性的时间,出去旅行跟探店可以避开周末人潮,当自己的轮班星人 😆)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自从上次收到商周采访后,就有埋下个想法:等到哪天被别人写出来,不如自己先写,也更完整,更真实。 ※ 最后再次提醒: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把我的故事完全照搬,大概率只会变成事故唷~ ✌️ -- 本文转贴自:雷蒙三十(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4, 2024

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4 步骤让你更容易找到远程工作

Hello,我是 Zoey,一位在家工作迈入第六年的网络创业者,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和你聊聊找到远程工作职缺的方法、我的远程工作入行故事以及我帮你整理好的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我的专业背景是品牌视觉与产品设计,对摄影、写字、旅行、架站都有着不相上下的热情,大学毕业后,因为自己实在是太痛恨办公室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因此立志要找到一个「不被地点限制」的工作。 后来,我陆续在新创公司担任旅游编辑,也曾任职于海外的媒体公司,担任台湾区主编辑与平面设计师,现在也开始全职的在家创业,做自己的个人品牌。而在这几年的跌跤和摸索中,我也发现几个让你更容易找到远程工作的步骤、技能和平台,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我如何找到自己第一份远程工作职缺? 现在直接破题的来和你开诚布公,当时毕业后,我马上失业,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啃老,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两份远程工作,找到的管道分别是: 1. 批踢踢(PTT) 第一份在批踢踢上找到的工作。当时我只是在批踢踢乱逛,却意外看到一篇贴文为「可在家工作的新创职缺」的帖子,眼睛马上为之一亮,并把履历整理的漂漂亮亮,之后也顺利收到面试及录取通知。 这份工作从一开始的兼职设计师,一个礼拜八小时,到后来渐渐变成 12、24 小时,然后到了正式的正职员工,再到台湾区的主编辑,一共任职了三年整。这些年因为总公司在韩国的缘故,我们也都是利用在线工具沟通和合作。 2. 他人转介绍 第二份远程工作是当时我一直找不到一个满意的远程工作,便只好一边接一些临时工糊口的小插曲。 当我面试某个打工时,我把我的在线履历寄过去,对方看了我的履历,便询问我介不介意他将履历转寄给另一个他在征人的朋友? 就是一个应征A工作却被引荐B工作的概念,可以说是非常的幸运。 对方在收到我的履历之后,也询问了我有没有意愿到其公司任职,加入其公司之后,才发现那是一间新创公司,当时的企业文化十分弹性,同事们也都很年轻,因此也造就了我许多到咖啡厅或边旅行边工作的机会,无心插柳成荫的误打误撞获得远程工作(感谢上帝~~) 你可能在想说:「痾,这是运气好吧?」 是的~我运气很好,但是现在我也要和你揭露一下在这个运气好的背后,我做了哪些准备以及为什么会被率取,如果说你也想要寻找远程工作,有哪些必备技能和工具能够帮你更容易上垒呢? 4 个步骤,让你更容易找到远程工作职缺 1. 不放弃寻找的决心 在找工作的那段期间,我已经很确定自己想要找一份地点弹性的工作,虽然在还没找到之前,因为要吃饭生活,我也接了许多临时的打工如:市场调查、去背美工、活动现场工读生,但我其实有给自己三个月的期限,在这三个月以内,我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份理想的远程工作,其余的工作都是临时短暂的,我也会刻意避开不是远程性质的工作。 而我也知道,就算我现在找到了一个可以糊口的工作,我也不会停止每周去刷新职缺平台的习惯,我会去订阅职缺内容,我也会去看国外的信息,不断的去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而不是找没一阵子就放弃。 我的建议:试着给自己二至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勇敢的对不满意的工作说不,当然你还是可以有一些短期兼差,但告诉自己:没有找到之前,革命就尚未完成,每周花一两个小时地毯式搜索新职缺,是个 must,也是还没「成功找到工作」之前的工作。 2. 平时就要累积你的个人作品 你的理想工作是什么?什么工作能唤起你的热情?就算没人付你钱你还是喜欢做、享受做的事情?可能是健身、可能是珠宝设计、可能是摄影,那些你会写在履历表上的「嗜好」都是你的业余技术。 在人人都可以有个人品牌的社会里,我强烈建议你平时就累积一些相关的纪录,当机会来临时,这正是决定你会不会被录取的关键因素,因为是你自己的作品,我相信你绝对是花 200% 的心力在这上面,因此你对这件事的热诚有多大、你的技术到哪,全都一目了然。 上图是我帮自己做的(前)个人网站。以自己的经验来举例,我最大的兴趣就是旅行,所以我自己也因兴趣架了一个部落格,因为兴趣开始写旅游文章,开始撰文、拍摄照片、影片,做所有的美编,做所有的粉专管理。 这显示了什么?这表示我对这些范围的东西都有至少有初步的了解且愿意学习,而从你做得这么多事情中,你也可以拆解出自己会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大学所读的内容,也就是说,你会做的事情其实比你想的还要多,你只是还没发现而已。 非常刚好的,找到我的新创公司正是与旅行有关的产业,另一个外商公司也刚好是与文字编辑/图文设计相关,这两份工作都不是看到我正规的履历而录取我的,反而是个人网站、Youtube、脸书粉专这些数据,而如果我平常没有因为兴趣无聊,花时间做这些个人品牌的投资,我今天可能就不会得到这份工作,对吧?这并不适用在每一种产业,但却是寻找远程工作的好技巧。 我的建议:在自媒体时代,你拥有一个自己的发光舞台,不一定代表你就是要成为一个网红或 Youtuber,有时候他只是显示了你卸下了公司的抬头,你还剩下什么?你的生活有多丰富? 如果我是老板,我也想要聘请一个有想法、生活也多采多姿的人吧? 因此,做个人品牌的用意有时也可以让你在职场上更加分,甚至增加你到企业演讲、曝光的机会唷! 3. 搜索范围锁定在新创职圈或外商公司 以目前台湾职场的状况来说,远程工作的形式还没有那么普及,尽管你的工作完全是八小时坐在计算机前的美术人员,公司还是很有可能会要求你进办公室打卡上班。因此从「新创产业」与「外商公司」下手对你来说是最有机会的,为什么? 新创公司比起传统产业更有弹性,也比较能接受多元化的工作方式 新创公司的组织架构扁平,相较之下比较好说话,比较不会有无聊的情绪勒索 新创公司的创办人很多是从国外留学回台创业,有着比较开放的工作生活思维 新创公司比较了解该如何运作、配合和管理远程工作模式 新创公司重视成效,如果绩效有做到,他们通常会尊重你并给你「最舒适的工作空间」 新创公司初期的成员可能各个都是在家办公,并在需要时才会一起碰面开会,以减少办公室租赁费 外商公司因为在海外,所以让你在台湾担任远程员工的机率相对较高 外商公司能够不用负担你的海外移居费(工作签证、宿舍、办公室)对资方来说其实是大省一笔 我毕业后的头两份工作,很幸运的就是新创公司与外商公司,这两份工作当然让我更了解在线媒体产业的运行,也更了解远程生态圈。因此如果你是一位想要成为远程工作者的新手,我会建议你从这两个方向下去找,条件也比较好谈。 不是科技或设计背景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做自媒体吧! 你做个人品牌的另一个用意,就是可以不用再只依赖公司固定的薪水,欧美这里就有许多自己出来做的会计师、厨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经营自己喜欢的族群,为自己加点薪,未来也大有机会自己创业出来做,不再受到公司的牵制,重点还是:你有什么技能或经验是人家愿意付钱的呢?你找得到你的顾客吗? 4. 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都是机会 你有看到我说我的韩商新创工作是在 PTT 找到的吗?我也觉得满莫名其妙的,但机会就是这么巧。想要寻找远程职缺,除了可以善用不同的关键词「远程工作、远程职缺、居家办公、在家上班、remote job/career ⋯⋯等」也可以陌生开发、毛遂自荐。 我发现先找心仪的公司,然后去看他们的 career page,也是发现机会的好方式,或者更进一步去毛遂自荐,然后谈一谈远程工作的可能性。 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公司,都渐渐接受这样的工作模式,又或者像是现在很多经营的不错的自媒体人、在家创业者(像我这样),他们搞不好也需要在线的虚拟助理与帮手,所以不妨更有野心的主动 approach 吧! 「繁体中文与华语市场」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欧美市场」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日韩市场」远程工作职缺平台推荐 Yosomon 故乡兼业 目前在资料搜集的部分,日韩或非洲等地是我比较不熟悉的,所以也欢迎你一起分享资源、一起交流! 其他资源(公家机关:政府、学校、非营利组织) 除了以上寻找职缺的资源之外,如果你是想要找到能短期旅居海外的机会,或者想要寻找一笔圆梦基金让你能探索海内外生活,别忘了公家机关也是非常好的资源管道,以下也帮你整理了一些我曾接触过的平台与资源: 谢谢你今天花这么长的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今天的内容有帮助到你:)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 2024

去日本远程工作!日本 2024 年 3 月计划推出「数字游牧签证」

随着疫情趋缓和日币贬值,大量的游客被吸引到日本进行观光旅游,其中包括许多一边旅行一边工作的数字游牧者。为了应对数字游牧者日益增加的趋势,日本政府将推出数字游牧签证,预计最快将在 2024 年 3 月底实施,盼能有效改善日本的数字游牧者状况。 根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2023 年 10 月,前往日本观光的外国旅客已突破 250 万人,比 2019 年疫情爆发之前成长了一倍之多,显示出日本的外国旅客也逐渐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其中,不单是观光目的的游客,也有很多数位游牧者前来朝圣。 与一般的游客不同,数字游牧者只需要一台笔记本计算机和稳定的网络,就能在旅行时进行远程工作。其中,这些人也包含了高技术与高收入的族群,而日本的网络普及率和低犯罪率对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日币持续贬值,使得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生活成本更低,这也成为了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日本并未特别针对数字游牧者推出相关的签证,数字游牧者若要使用一般旅游签证,居留天数只有 90 天,想要在日本长期居留的人,就可能需要申请学生签证或工作签证。但是,这两种签证的申请条件并不一定符合数字游牧者的状况。 对此,日本政府也对外宣布,针对这些族群,将开放最多可停留半年的特殊签证,希望藉此吸引高技术人才来日本久居,推动日本的消费与观光。 新签证申请者年收入必须达到 1,000 万日圆(约新台币 213 万元),且必须是和日本有免签证协议的 50 个国家的公民,同时要投保私人的健康保险。配偶与子女也可以一起申请。 或许数字游牧签证的推出,可望成为吸引数字游牧者前往日本的一大助力。 -- 责任编辑/李致淮

December 25, 2023

接案、自由工作者「劳健保」全攻略!如何保劳健保?职业工会加保、国民年金哪个好?

想要了解自雇者劳健保的处理,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劳健保? 劳保:全名为「劳工保险」,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给予所有受雇者的一项保障。 健保:全名为「全民健康保险」,一种强制性保险的福利政策,给予所有国民的一项健康保障。 在法律上,只要你是中华民国的国民,就得强制性纳保全民健康保险;而若你是受雇者,那你的雇主也必须依法为你加保。 健保的部分没什么大问题,但问题来了,大多自由工作者并没有雇主,为何还要替自己加保劳工保险? 因为你无法预测你自己在工作时会不会遭受意外,若是不幸遭受意外,劳保能够为你负担部分费用。 另外,若有保劳保,当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也能领到一笔月退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退休金」。 所以说到底,保劳健保的其实就是替自己买个保障,让国家能够在需要时照顾自己。 一、自由工作者保劳健保的 4 个方式 1. 请公司替自己加保 第一种方式就是找到一家公司,让你以员工的名义加保,这样子的好处就是你每个月能少负担一些劳健保费用。 目前 (113年) 的劳健保负担制度是这样: 如果能够找到公司替自己加保,理论上来说负担的金额会比较少。 但事实上,你不属于该家公司的员工,你并没有替这间公司工作,所以就算愿意帮你保的公司,也都还是会请你负担单位的那笔费用。 也就是说到底,你只是省去后面会提到的职业工会会费,在保费的部分还是得自己负担,而且还可能会有人情债 (因为一般都是会找亲友的公司)。 2. 自行成立投保单位 第二种方式就是自己成立投保单位,也就是自己成立公司。 目前台湾的法定规定,五人以下的单位并不强制要设立投保单位,但是只要超过五人就得强制成立,因为国家要你保障你底下的雇员。 但这种方式对于总是单枪匹马工作的自由工作者而言比较难,因为公司不管是在成立,还是未来的维护上都需要资金,且相对复杂,会多出不少业务。 3. 加入职业工会加保 首先,先了解一下何谓「工会」? 依据《工会法》第 6 条,台湾的工会组织分为: 企业工会:同一工作地点或同一雇主的劳工组成的工会。 产业工会:同一地区,从事同个产业的劳工组成的工会。 职业工会:同一地区,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工组称的工会。 而在职业工会的业务部份,其中一项就是会员的劳健保业务。 所以许多的自由工作者就会利用这种方式,加入与自己工作性质相符的工会,并由工会方加保劳健保。 不过要注意的是,因为职业工会与你并无任何主雇关系,所以不会像公司一样替你负担部分费用,可参考下表: 【补充】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职业工会加保劳健保,依法你必须符合以下资格: 经常于 3 个月内受雇于 2 个以上非劳保强制投保单位的劳工,如:从事两份以上清洁工作者、接两份以上家教的人。 独立从事劳动或技艺工作,获致报酬,且未雇用有酬人员帮同工作的劳工,如:市场摊贩、自媒体经营者。 【再补充】 若是利用一般公司行号投保,会提拨 6% 的劳退,但投保工会的话则没有劳退的保障。 至于若是不懂劳退是什么,可以先参考市场先生写的文章:劳退和劳保差在哪? 4. 不保劳保,选择缴国民年金 一样先解释一下国民年金的意思: 国民年金是一种为了「安定」社会,而存在的社会性国家保险 (避免没钱可用的人造成社会动乱)。 所以年满 25 岁、未满 65 岁,在国内设有户籍,且没有参加劳保、农保、公教保、军保的国民,就会成为国民年金的纳保对象。 而部分在家工作的 Soho 族,若不主动保劳保,就需要缴交国民年金。但因为国民年金属于「半强制」性,所以每年还是有高达 100 多万人未缴交国民年金。 接着说回来,因为劳保跟国民年金都是能够在遇到重大事故获得理赔,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有给付,所以有部分人就不会特地去保劳保,改缴国民年金,健保则挂在区公所。 这样子究竟好不好呢?其实真的就是见仁见智,等等我会深入探讨及分析两者差异,继续看下去吧! 二、选择用职业工会加保,该怎么挑选工会? 要注意的三件事 1. 工会与工作的相关性 首先,最重要的一定要是要找与自己工作有相关的职业工会,不然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格不符合,在理赔上就无法得到给付,甚至连年资都无法计算。(可参考相关新闻) 另外,我也会建议找离家近一点的工会,毕竟法定的职业工会本身就是:「【同一地区】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工组称的工会。」 2. 工会背景与运作状况 再来,工会的背景也非常重要,建议在加入工会前,要先去将此工会的背景了解清楚,包含成立时间的长短、有没有得过什么认证 … 之类的。 另外,也可以上网爬文或询问里面的会员,该工会的运作状况如何,有没有积欠保费及滞纳金,对于会员业务的处理态度 … 等等的。 3. 工会提供的会员福利 最后这点见仁见智,因为职业工会的工作不只有替会员加保劳健保,还会有其他的业务或活动。 可以稍微去了解一下,看看工会的福利如何,会不会常常办聚会、有没有奖金回馈 … 等等。 当然,如果你不在意这些的话也是能忽略没关系。 三、推荐的职业工会 以下推荐几个我当初在寻找时有研究过,觉得不错的工会,有需要的人可以参考一下。(不过北部的居多 XD) 或是可以上劳动部官网查看全台工会清册,看看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工会。 我最后是加入《网络自媒体从业人员职业工会》,有三点原因: 会员的条件比较符合我的工作性质。 超方便又超赞的客服,有问题用 LINE 询问,三分钟内就能得到回复 (屡试不爽)。 有别的工会没有的推荐制度,推荐会员加入能够得到会费补助。 (PS.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并且有打算加入该工会,希望能在推荐人的部分打上 Dean 或 T-0189,让我得到一些补助) 四、劳保 VS 国民年金怎么选? 1. 两者比较 2. 为什么建议保劳保 以下是针对还未保劳保的自由工作者,在选择劳保与国保 (国民年金) 的一些观点。 若你属于公司的雇员,则需要强制纳保,也不会有两者选择的问题。 给付金额较高 劳保会依照你投保的金额不同,而有所谓的「级距」。也就是说: 劳保:给付额度会依照级距的不同而有所提高,缴越多领越多。 国保:因为投保的金额为单一费率,所以在给付上会是固定的。 所以说,在一般的条件下,劳保的给付金额是会高于国保的。 【补充】 以上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解释,没举例试算是怕公式与数字一多,有些人会有看没有懂。 如果你想要亲自试算,可以上劳动部劳工保险局,参考官方的公式来计算比较。 社会评价问题 另外会建议能保劳保就尽量加保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可能会有社会评价的问题。 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有以下: 由你缴交国民年金的年资,能大致了解你待业的时间。 可能会对于你这个人先有「不积极」等负面刻板印象。 有时候可能会被一些公司列入企业征才时的筛选标准。… 等 以上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太刻板、怎么可能发生,但事实上,这样子的状况的确在社会上层出不穷。 还是要看你自己怎么去思考,我自己是觉得除非你真的连缴交基本的保费都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不然真心建议能加保劳保就赶紧加保吧! 五、劳健保常见 Q&A Q1:如何加入职业工会投保? 投保的部份工会方会帮你处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工会加入。 而加入的方式每个工会都不同,有的可以在线申请,有的则一定要你人亲自到现场。 不过整体过程大概如下: 先填写基本数据 (包含证件) 选择投保的薪资与开始加保日 专员会替你解说相关的法规及制度 了解需缴纳的费用 (不清楚的部分要立即询问) 缴纳费用并出示证明 工会确认收到款项后就会替你加保 Q2:刚开始先投保多少薪资? 对于自由工作者来说,可能每个月的收入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对于要投保多少薪资会有疑问。 可以以年收下去取一个平均数,总之不要与实际收入相去太远即可,个人会建议往高一点设。 因为如果设太低,劳保局进行查核时查到,就会有相关的罚则;而若设高一点虽然保费会增加,但未来得到的给付也会比较高。(会取你缴交额度中最高的 60 个月平均值下去计算) Q3:原先缴国保可转劳保吗? 如果原本有在缴国民年金,想要转保劳保,当然是没问题。 两者的年资会分开计算,而未来在领取年金的部分则可以个别领。 劳保的老年给付需要满 15 年的年资,但是国民年金的年资可纳入计算。 国保的老年年金没有年资的限制,可以与劳保同时领,但是计费的方式会不一样。(相关案例) 六、结论 对于自由工作者保劳健保,我只有一个结论,就是:「如果你确定要保劳保的话,就不要拖,赶快加保开始累计年资。」 而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都是对于普通人,若你的身分比较特殊 (身障、低收 … 等),则需要另外去查询相关数据! -- 本文转贴自:DR.DEAN 处方笺(原文标题:自由工作者如何保劳健保?一人公司的你需要了解的细节)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3, 2024

全球数位游牧签证大整理|5 大洲 30 国的签证细节+申请收入门坎一次看

随着数字游牧民族(或称数字游牧民族,英文为 digital nomad)的壮大,不少国家纷纷将签证推陈出新,以便因应这股新兴的数字游牧趋势,像是日本、韩国、泰国等受台湾旅客喜爱的亚洲国家,也先后在今年度正式推出了数字游牧相关签证,让游牧者能更安心的在异国居留工作。 本篇文章整理了 5 大洲共 30 国的数字游牧签证申请方式与条件,更帮你把各洲国家依收入要求低到高做排序! 大部分国家对数字游牧签证申请者的共通要求 年满 18 岁 无犯罪记录的外国公民 受雇于非本国企业或客户 以数字技术来提供远程服务 投保足够的健康保险 达各国最低月/年收入要求 数字游牧签证基本申请数据 申请表 符合效期的护照与大头照 根据当地居住政策缴税 住宿证明/租赁协议 投保足够金额的健康保险 收入证明/薪资单/对账单 依各国规定的签证费用 居留目的与活动安排等数据 热门国家数字游牧收入要求 我们先从收入门坎来看,各国对于数字游牧签证申请者的收入标准不一,且有些以「月收入」为门坎,有些以「年收入」为门坎,为了方便查看,我们将收入门坎都换算为「月收入」进行比较,若要看详细的收入限制,请至官网查询。 像是哥伦比亚的收入要求相对宽松,为每月 2.3 万元(新台币);而挪威、葡萄牙等国家则要求每月超过 10 万元(新台币)收入,甚至也有每月 16 万(新台币)以上的收入要求,如杜拜、韩国及日本。 部分国家则没有最低薪资要求,如乌拉圭、百慕大、赛席尔等;另外,捷克、新西兰与澳洲等国家虽无收入要求,但需提供达规定金额的财力证明,以确保能在该国维持生计。 下图整理了 14 个热门国家数字游牧的收入要求排行,大家除了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地点之外,也要将薪资要求列入考虑喔! 接下来,我们来看 5 大洲共 30 国的数字游牧签证申请方式与条件。 本篇整理有数字游牧相关签证的国家 一、亚洲 泰国 马来西亚 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 峇里岛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杜拜 韩国 日本 二、欧洲 匈牙利 意大利 克罗地亚 马耳他 罗马尼亚 葡萄牙 希腊 爱沙尼亚 捷克 挪威 三、美洲 乌拉圭 百慕大 哥伦比亚 厄瓜多 巴西 巴拿马 伯利兹 加拿大 四、非洲 塞舌尔 毛里裘斯 佛得角 五、大洋洲 新西兰 澳大利亚 一、亚洲 泰国 泰国在今年正式推出「目的地泰国签证」(Destination Thailand Visa,简称 DTV )。本签证有效期为 5 年,持有该签证的人,5 年内可多次入境泰国,每次停留最多 180 天。可申请展延一次、180 天,费用为 1 万泰铢。 申请资格 年满 20 岁 数字游牧者、自由工作者、高技能人才、从事如学习泰拳、烹饪、运动训练、医疗、研讨会、艺术和音乐活动等人员 在泰国期间须有 50 万泰铢(约新台币 44.9 万)财力证明 有在其国家的雇佣合约,或可证明为数字游牧者、远程工作者等的专业履历或作品集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效期为五年,可多次进入泰国,每次可停留 180 天 申请费用:一万泰铢(约新台币 8,900 元) 配偶及 20 岁以下子女可同行 (Photo from Freepik)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提供的数字游牧签证名为「De Rantau」。 申请资格 年收入达 2.4 万美元(约新台币 75 万) 已远程工作至少三个月 从事科技或数字相关行业(如软件开发、UX/UI 、区块链、网络安4. 全、人工智能、数字营销和数字创作者等) 无国籍限制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再延长一年 申请费用:1,000 令吉(约新台币 6,800 元) 亲属可同行 无需绑定雇主,可自行申请 护照效期超过 14 个月 须提供最高学历证书、最新版履历及个人保证金 自由工作者还须准备:为期三个月或以上的项目合约(不同公司合约可合并计算) 远程工作者还须准备:最近三个月薪资单、三个月或以上的劳动契约 (Photo from iStock) 斯里兰卡 签证细节 月收入 2,000 美元(约新台币 6.5 万)以上 居留时间:90 到 360 天(超过 270 天可能申请 30 到 90 天延长) 申请费用:90 到 180 天:150 美元/180 到 270 天:200 美元 禁止参与境内经济活动 可携带配偶与亲属 (Photo from iStock) 印度尼西亚 峇里岛 申请资格 年收入达六万美元(约新台币 194 万) 无国籍限制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 申请费用:待确认 护照效期超过六个月 配偶及 18 岁以下子女可同行 居留期间,持签证者可自由进出印度尼西亚 不得从事商业行为(如贩卖商品、提供服务等) 官方信息:峇里岛 MPG 签证服务 (Photo from Freepik)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杜拜 申请资格 无国籍限制 月收入 5,000 美元(约新台币16.2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申请延长 可获得杜拜的居民身分证 可于当地开户、使用公共资源,且享就学资格 (Photo from iStock) 韩国 申请资格 无国籍限制 在同一行业工作至少一年 2023 年收入 8,500 万韩元以上(约新台币两百万)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两年(初始一年,可延长一年) 可携带亲属 可获得居留卡 如果目前已在韩国,可以从免签(B-1)、旅游签证 (B-2) 或短期居留签证(C-3) 三者切换,但仍建议申请数字游牧签证 官方信息:出入境管理局、Hi Korea (Photo from Freepik) 去韩国边玩边工作!韩国「数位游牧签证」,最长待 2 年、可获居留证等细节一次看! 日本 申请资格 申请者国籍须为与日本保有租税协议的赴日免签国家(如:台湾、韩国、美国、香港、新加坡等 49 个国家) 年收入 1,000 万日圆(约新台币 205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六个月(不得延长或续签,须离开日本六个月后重新申请) 可携带配偶及子女 不得购买免税商品 无法获得居住卡及居住证明 须提供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 官方信息:日本出入国管理的特定签证:特定活动(数字游牧、数字游牧配偶等) (Photo from Freepik) 日本「数字游牧签证」来了!可待六个月、配偶可同行,更多申请细节一次看! 二、欧洲 匈牙利 申请资格 针对非欧盟国家公民 月收入 2,000 欧元(约新台币 6.9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有居留证可延长居留期限 申请费用:110 欧元(约新台币 3,800 元) 通过申请后,需在接下来的 180 天内居留该国至少 90 天,且在初期的 6 个月不需要向匈牙利政府缴纳税金。 (Photo from Freepik) 意大利 申请资格 针对非欧盟国家公民 必须从事需要高技能且可以远程操作的工作,并能使用科技工具 已有六个月数字游牧或远程工作的经验证明 年收入约 2.8 万欧元(约新台币 97.4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续签 申请费用:116 欧元(约新台币 4,100 元) 可申请携带家属 申请后须由意大利政府核准 (Photo from Freepik) 克罗地亚 申请资格 针对非欧盟、欧洲经济区及瑞士公民 从事信息通信科技业 居住六个月:月收入 2,539 欧元(约新台币 8.8 万)以上 居住 12 个月:账户已有至少 34.440 欧元(约新台币 119 万)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最多一年,不可延长,签证到期六个月后可重新申请 申请费用:75 到 155 欧元(约新台币 2,600 到 5,400 元) 可携带直系亲属,在有效期间内,学龄儿童可在当地学校注册 无须缴税 (Photo from Freepik) 马耳他 申请资格 针对非欧盟国家公民 月收入 2,700 欧元(约新台币 9.4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最多一年 申请费用:300 欧元(约新台币一万) 免缴税情况:申请者在原国家继续缴税 (Photo from iStock) 罗马尼亚 申请资格 针对非欧盟国家公民 月收入 3,700 欧元(约新台币 13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最多两年 申请费用:待确认 护照效期超过三个月,且为过去十年内发布 免缴税金的情况: (1). 目前在其他国家有税务居住身份 (2). 一年内,在罗马尼亚居住少于 183 天 (Photo from Freepik) 官方信息:罗马尼亚外交部官网 葡萄牙 申请资格 无国籍限制,若为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或瑞士公民,则无需签证 月收入 3,040 欧元(约新台币 10.5 万)以上 签证细节 申请费用:临时居留签证为 75 欧元(约新台币 2,600 元)/长期签证为 90 欧元(约新台币 3,100 元) 居留时间:临时居留签证效期为一年,可多次入境,无居留许可/长期签证效期为四个月,两次入境,抵达后可获两年居留许可 (Photo from iStock) 希腊 申请资格 针对非欧盟国家公民 不得为希腊企业工作或自由接案,自雇者须于境外注册 月收入 3,500 欧元(约新台币 12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申请延长一年 申请费用:75 欧元(约新台币 2,600 元) 可携带配偶及家属 无须缴税(税务居民的定义为停留超过 183 天,且与希腊有经济联络) (Photo from iStock) 爱沙尼亚 申请资格 居留少于 90 天:Type C 签证/多于 90 天:Type D 签证 月收入 3,500 欧元(约新台币 12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申请延长六个月 申请费用:100 欧元(约新台币 3,500 元) 免缴税情况:一年内居留未满 183 天 (Photo from iStock) 捷克 申请资格 申请者国籍须为澳洲、日本、加拿大、韩国、新西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台湾 须先申请捷克贸易许可证 (Živno) 须通过捷克大使馆的移民面试 银行账户中须有 5,084 欧元(约新台币 17.6 万)以上 签证细节 签证长度:效期一年,可能展延两年 申请费用:贸易许可证为每年 45 美金(约新台币 1,500 元),但3. 包含翻译、保险、签证申请等费用,总金额约为 453 美金至 906 美金(约新台币 1.5 万到 2.9 万)。 (Photo from iStock) 挪威 申请资格 针对非欧盟国家公民 此为了独立承包商签证,申请者要有自己在挪威境外注册的独资公司,必须至少有挪威客户。 年收入 35,719 欧元(约新台币 124 万)以上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最多两年 申请费用:600 欧元(约新台币 2 万) 持签证人在挪威居住期间必须缴纳当地税并申请增值税号 免缴税金情况:连续 12 个月内,在挪威居住少于 183 天 须提供挪威境外成立企业的自营职业证明与挪威客户的合约证明 (Photo from Freepik) 三、美洲 乌拉圭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六个月到一年 不得申请携带配偶与家属 申请门坎低,无最低收入要求 须签署宣誓书,证明有能力透过远程工作赚足够的钱维持生计 税务低,或可能不须缴税 (Photo from iStock) 百慕大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续签 申请费用: 263 美元(约新台币 8,500 元) 无收入要求,但居留期间须有收入来源 (Photo from iStock) 哥伦比亚 签证细节 申请者为免短期签证的国家或地区公民(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欧洲大部分地区和拉丁美洲等) 月收入 698 美元(约新台币 2.3 万)以上 居留时间:两年 (Photo from iStock) 厄瓜多 签证细节 月收入 1,350 美元(约新台币 4.4万)以上 居留时间:最多两年 可携带配偶及家属 无须缴税 (Photo from Freepik) 巴西 申请资格 月收入 1,500 美元(约新台币 4.9 万)以上 申请时拥有 1.8 万美元存款(约新台币 58 万)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续签一年 可透过投资或巴西公民身分,获得巴西的住所 申请费用:100 美元(约新台币 3,200 元) (Photo from Freepik) 巴拿马 签证细节 月收入 3,000 美元(约新台币 9.7 万)以上 居留时间:九个月,可续签九个月,成为税务居民 不得携带家属 必须得到移民律师的协助才能提交申请 (Photo from iStock) 伯利兹 签证细节 年收入 75,000 美元(约新台币 243 万)以上 居留时间:六个月,可能申请延期 申请费用:247 美元(约新台币 8,000 元) 可以携带家属,子女可以进入当地学校系统 (Photo from iStock) 加拿大为了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也正在拟定推出数字游牧签证,让数字游牧民族免受旅游签证居留六个月的限制,能够久居长达三年,相关信息可阅读这篇文章:瞄准高科技人才!2024 加拿大拟推数位游牧签证 (Photo from Freepik) 延伸阅读:【数字游牧签证】欧洲各国政策懒人包、必备工具、互助社群,信息大补帖! 四、非洲 塞舌尔 申请资格 总部位于美国和欧盟的数字游牧者 申请者每月访问两个独家度假群岛一次以上 须提供收入证明(未指定金额)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 申请费用:45 欧元(约新台币 1,600 元) (Photo from iStock) 毛里裘斯 签证细节 受雇于非毛里裘斯籍企业或自雇者 居留时间:一年 年收入 1.8 万美元(约新台币 58 万)以上 免签证费用 (Photo from iStock) 佛得角 签证细节 欧洲,北美,葡萄牙语国家(CPLP)和西非国家(Cedeao)的任何人开放 月收入 1,500 欧元(约新台币 5.2 万)以上;或家庭每月收入 2,700 欧元(约新台币 9.4 万)以上 居留时间:六个月,可续签六个月 南非共和国为了吸引长才,也正在拟定远距工作签证,相关信息可阅读这篇文章:南非拟发放远距工作签证,治安不佳、限电政策成挑战 (Photo from iStock) 五、大洋洲 新西兰 新西兰的数字游牧签证尚在拟订中,不过每年都有开放六百位台湾青年前往打工度假;此外,数字游牧者也可以考虑申请访客签证,在境内为非新西兰籍雇主远程工作。 打工度假签证 申请资格 身为六百名额之一的台湾公民 具年龄限制(台湾公民为 18 到 30 岁,男性须服完兵役) 财力证明:4,200 纽币(约新台币 8.3 万) + 回程机票费用 从未参加新西兰打工签证计划 打工度假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 申请费用:约 459 纽币(约新台币 9,100 元)+ 回程机票 一生仅能使用一次 (Photo from Freepik)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数字游牧签证尚在拟订中,可申请打工度假签证,从事任何临时性的工作。 申请资格 须符合国籍要求(包含挪威、荷兰、台湾、日本等超过 15 个国家/地区) 具年龄限制(台湾公民为 18 到 30 岁,男性须服完兵役) 财力证明:5,000 澳币(约新台币 10 万) + 回程机票费用 未使用过打工度假签证(417类)、工作及度假签证(462 类) 签证细节 居留时间:一年,可延长一年 申请费用:635 澳币(约新台币 1.4 万) 一生仅能使用一次,参加规定的农业工作可能有权延长一年 不得携带年幼子女 不可为同一雇主打工超过三个月 (Photo from Freepik) -- 撰文整理/林昕嫒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31, 2024

接案、自由工作者与创业者,劳健保与退休金怎么安排?

上班族偶尔斜杠兼差,或是创业前做准备前兼差试水温,还有一群人是以接案维生,网红、摄影师、艺人等职业,这些职业该怎么为自己安排劳健保与退休金呢?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图/优雅阿姨提供) (左半)正职工作与部分工时,雇主与员工属于「雇佣关系」,劳保与退休金容易被遗漏。 (右半)多元接案与一人公司,业主与接案者属于「承揽关系」,接案者要自己规划保障。 (下方)补充保费依所得性质课征,对象为「自然人」与「雇主或业主」。 接案者若设立公司开立发票或收据给业主,属于「营业税或营所税」范围。 接下来,我来说明一下。 有正职工作的斜杠 雇用关系 正职工作雇主应负担劳保、健保与退休金,缺一不可,但下班后偶尔打点工,在兼差的公司属于「部分工时人员」就与打工族一样。 部分工时人员属于「劳工」,指有一定规律时间须依雇主指令工作,通常需要待在固定地点,每周或每月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便利商店、餐厅、寒暑期打工,都是属于这种情况,雇主与劳工属于「雇佣关系」。劳保与劳退的计算,可以参考《打工族要注意!部分工时劳工的劳保、健保与退休金怎么算?》 劳保要保、健保不用、劳退要提拨 健保:属于国民保险,只要在一个单位投保即可。 劳保:受雇者只要是劳工,不论正职或兼职,都要加保。 劳退:事业单位只要适用劳动基准法,就需要为员工提缴。 劳保与劳退都是可以重复的保,与事业单位有几人无关。 提醒老板们还是照法规走,如果没有为员工加保劳保,若员工工伤就会是雇主的责任。 承揽关系 接案工作者可以自由决定工作地点、时间、方式与内容,具备高度自主性,与雇主没有从属关系,这属于「承揽」。例如:影片剪辑、活动摄影、网页建置、平面设计等等。 如果接案工作者本身有原本正职工作,劳健保与退休金,就是跟着正职工作的公司处理。 承揽关系,劳保与退休金不需要,但可能会有补充保费。 对公司而言,承揽关系叫「外包工作」,让公司资源做最有效的运作。有些企业会为了减省人力成本,而选择「承揽契约」的模式与劳工签约,但是要提醒的是,老板们承揽关系不是依照契约上的名称,而是依照实际工作的情形。 接案工作者、一人公司 当接案工作者无正职工作,专心接案「无一定雇主或自营作业」时会选择参加职业工会。 投保劳保与健保,但无劳退。 健保:藉由职业工会投保,不让保障中断,属一般保费范围。 劳保:藉由职业工会加保,不同工会职灾保险费率不同。 劳退:因无雇主,因此不需提缴。 「公司投保」与「职业工会」的差别,因无雇主,简单来说自己负担的比例会比较多,有机会再来写职业工会的劳健保计算。老板叫你自己去保,通常就是走职业工会这条路,自己投保等同帮老板省了公司负担的部分,也不是不行,但就跟老板谈高一点的薪水,为自己的保障打算。但保障不给、钱也没给到位,去检举吧!让劳动局教教老板法律常识。 劳保中有老年给付属退休金,但没有劳退可以领,透过职业工会投保,要自行规画退休金。 补充保费 参加职业工会缴纳的是「一般保费」,接案工作者经常也得面临「补充保费」。 起扣点2万元 常见是薪资所得或执行业务收入 补充保费费率2.11% 如果投保职业工会,可提供业主「在保证明」不须被扣补充保费。但有正职工作的接案者,如果难以向雇主开口「我在兼职」,补充保费省不到。 业主无论有无帮外包缴补充保费,仍会被扣属于雇主负担的补充保费,金额计算与国税局所得数据有联机,逃不掉。 接案工作者可能还想知道 「执行业务所得」是什么? 薪资与执行业务所得的差别「各类所得扣缴制度」 保护自己「不被欠款三步骤」 创业准备军,四面向判断设立公司与否「我要开公司吗?」 -- 本文转贴自:优雅阿姨(原文标题:协杠接案族、创业预备军与一人公司,劳健保与退休金怎么安排?)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9, 2024

在台湾跨国远程工作,「外币薪资」所得税申报指南!

科技的进步使得「远程工作」(work remotely)成为可能,Covid-19 让「在家办公」(WFH, work from home)渐渐成为常态。 在国际化浪潮下,台湾人不用远赴海外。年轻人长住台湾,为外国公司「在台湾远程工作」(work remotely in Taiwan)或「从台湾工作」(work from Taiwan)的情形愈来愈普遍。 有所得就要缴税,若每年收入金额高且稳定,那成立一家公司其实会比较省税,否则用申报「个人综合所得税」的方式报税,也是可行的选项。 Work Remotely in Taiwan 赚的是中华民国来源所得 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凡有中华民国来源所得之个人,应就其中华民国来源之所得,依本法规定,课征综合所得税。 玄机就在「中华民国来源所得」的定义上。因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在中华民国境内提供劳务之报酬」就是中华民国来源所得。 在台湾远程工作者的收入,因为是在台湾提供劳务,就算领的是外币,也要在台湾缴综合所得税。 Work Remotely in Taiwan 不是海外所得 很多人会误以为替外国公司工作,薪水领外币,就是属于「海外所得」,可以依所得基本税额条例,每年享有 670 万的免税额。 事实上,所得基本税额条例第 12 条有明确规定,只有未计入综合所得总额之「非」中华民国来源所得,才是可以计入基本税额计算的海外所得。 当作薪资所得申报综合所得税 在台湾远程工作者,所领的外币薪资,虽然国税局没有明确规定,但在申报个人综合所得税时,实际上还是属于「薪资所得」。 若是未婚,那每年能享有 20 万元的薪资特别扣除额;加上 8.8 万元的免税额;再加上 12 万元的标准扣除额,合计来自于海内外,每年收入在 40.8 万元以下,其实是免缴综合所得税的。 若收入超过 40.8 万元,首先必需先恭喜你,然后建议可以到国税局免费提供的「综合所得税试算」网页,试算要缴纳的税金有多少。 要提供属于薪资所得的证明文件 被台湾公司雇用的员工,都会收到公司开立的「薪资扣缴凭单」,这份扣缴凭单也会同时由公司申报给国税局知道。 因为申报的是「薪资」扣缴凭单,所以国税局很清楚这名员工可以享受每年 20 万元的「薪资特别扣除额」。 但国税局并不知道,在台湾远程工作的人申报综合所得税时「宣称」的收入到底是不是薪资所得。 这很重要,因为关系到你可不可以享受权利合法的少缴税金;相对的就是国家会不会吃亏少收到税金。 所以在申报综合所得税时,要检附能证明有受雇事实的文件,如合约、聘书、薪资等等。 收入的计算时的汇率 既然是薪水,就算每次发的金额因为受奖金或请假影响而不太一样,但无论是季季发、月月发,还是周周发,应该还是照有规律的周期发放。 但因为收的是外币,但报税时收入金额却要填台币,所以申报时要依「 外侨综税汇率明细表」所戴每月平均汇率,来换算应申报薪资收入的金额。 劳健保和退休金 因为任职的公司在台湾并没有任何形式的常设机构,这包含了子公司(subsidiary)、分公司(branch)、代表处(representative office)等,所以事实上无法成立投保单位,为员工投保劳健保和退休金。 这时在台湾远程工作者,可以用「无一定雇主」的身份,向相关职业类别的「工会」投保劳健保,但是 6% 的退休金就没有办法保了。 开公司领国外的钱不见得划算 以开个一人有限公司的方式,提供外国公司 invoice,因为是属于劳务外销,所以营业税是零税率。简单的说就是不用缴营业税。 但还是要就获利缴 20% 的「营利事业所得税」,加上盈余分配给股东产生的股利收入,还要考虑若借址登记的「租金支出」、还有每月帐务处理的「记账费」。估算后,再与申报综合所得税要缴的税金相比较,看那一种模式划的来。 若差没有多少的话,建议还是选简单的申报综所税为佳,这样省了很多行政作业上的麻烦。 在大陆的收入也是中华民国来源所得 依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 24 条,台湾地区人民有大陆地区来源所得者,应并同台湾地区来源所得课征所得税。 也就是说,无论你认同与否,在法令修改前,在台湾为大陆公司远程工作者,缴纳个人综合所得税和劳健保的规则,和前面所提到状况是一样的。 不要以为政府都不知道你在赚钱 只要自己的银行账户有收到钱,自己也有提领的记录,那会留下金流的轨迹。 当大人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时,政府想在什么时侯查,查的多仔细,都只是分分钟的事,而且稽查的成本也因为大人物的能力愈来愈强,而愈变愈低。 爱台湾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在能力范围内适度缴税。否则,依据税捐稽征法第 21 条,国税局有最多七年的追税期间,与其担心害怕,不如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应缴的税金。 相对的,也可以在与外国公司谈薪资时,把预计税金的负担考虑进去,争取更合理的报酬。 -- 本文转贴自:铨兴会计师事务所(原文标题:WFH 在台湾工作;薪水领外币的税要这样缴)

December 13, 2023

想经营自媒体,哪个平台比较好?YouTube、IG、FB、Threads等分析

在《副业教练 EP1|艺术家 Y 想经营自媒体,该怎么开始?》这篇,谈到了经营自媒体一开始要决定的两件事「选主题」跟「选战场」。 「选战场」的关键是,找你「舒服的输出方式」并选择「适合的平台」。 谈到「选战场」,选择前可以先「认识」战场,看看战场是什么环境,我们比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战场。 平台特性观察 以下是我自己对于媒体平台的观察: YouTube:有长尾流量、有自然流量、用户黏着度较高,以影片为主 IG:有自然流量、Reels 目前还有流量红利,图文、影片 FB:粉丝页自然流量现在很差,社团流量还可以,以文字为主 Threads:现在有自然流量红利,以文字为主 TikTok:自然流量佳、用户黏着度低,以影片为主 推特 X:自然流量佳、台湾用户少,以文字为主 部落格文章:可以搭上 SEO 自然流量跟长尾,以文字为主 Podcast:自然流量差、用户黏着度高,以声音为主 电子报:基本上没有自然流量跟长尾,但可以直接接触用户名单,不用被平台绑架,以文字为主 其中又可以再细分 影片长度:YouTube > TikTok > IG 文字长度:部落格 = 电子报 > FB > IG = Threads > 推特 知识密度:部落格 = 电子报 > Podcast > FB > IG = 推特 = Threads (还是看实际如何应用,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简单统整。或许过阵子平台算法更新,又会大洗牌也说不定。) 当然你也可以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 但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这些时间、精力来做这些事?如果要外包就是资金的问题,但通常有资源的品牌们也很难所有平台都做好,更不用说是小小的个体户了。 要如何挑选平台经营? 先试试有红利的 再试试自己喜欢的 没想法,那先随便选一个尝试就对了 有红利的地方,你更有机会被看见,就更有机会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有机会驱动你继续前进。 但也可能有红利的形式,不是你喜欢的,那也没关系,换一个就好。 经营自媒体其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别忘了先前有提到「经营自媒体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持续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觉得不喜欢、觉得累了,自己设定一个停损点,就再换下一个平台试试看吧! 又或者你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那就先随便选一个开始吧,有试过都比站在原地不动来的更好,至少你知道你不适合了。 -- 本文转贴自:Billy Nien(原文标题:副业教练 EP4|想经营自媒体,哪个平台比较好?)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