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53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齊文藝室」北車站前歐風共享工作空間!有插座、wifi、不限時,零食飲料隨你選!

推開共享工作空間齊文藝室的大門,大部分人馬上就會被濃濃的歐式咖啡館氛圍給驚艷到。 誰想得到,北車前狹窄的南陽街商圈裡,竟然有一間裝潢超精緻、插座給好給滿、wifi 連到飽、不限時,還有整櫃零食茶水任君挑選的共享空間? 如果你想在北車附近,找一個可以讓你專注工作的地方,就來齊文藝室看看吧! 【齊文藝室】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陽街32號(捷運台北車站,Z2 出口附近) 電話:02-23890767 營業時間:09:00-21:00 計時 / 全天 / 跨日方案自由挑選,加入年會員好康多更多! 你可能以為,要在這樣的空間工作所費不貲,但其實齊文藝室的收費意外親民! 收費方式大致可以分為計時、會員兩種方案。如果你後面還有安排行程,或許可以優先挑選 3 小時(NTD 250)或 5 小時(NTD 350)的方案;如果想全力衝刺工作,不限時的全日方案(NTD 450)應該會很適合你! (圖/齊文藝室提供) 如果來過幾次,讓你喜歡上了這個空間,那麼不妨也可以考慮齊文藝室的會員方案,會更划算喔!詳細的費用及福利,就請大家自行參考下面這張圖(註): (圖/齊文藝室提供) 註:方案內容可能變更,請以店家最新公告內容為主 一層樓一種風格,室內還有隱藏空間! 跟其他共享空間相比,齊文藝室最大的優勢就是整棟三層樓的大空間,不同樓層的座位、環境也都稍有差異,但不變的是,全棟座位旁都有插座,網速也相當穩定,整天工作下來,幾乎不太會碰到斷網或卡頓的狀況。(超友善遠距上班 & 數位遊牧者!) 另外一個我很在意的細節,也就是桌距、桌子的面積,齊文藝室團隊設想得也很周到,不會像有的空間貪心想多擺幾張桌椅,導致桌子的面積不是太小,就是跟隔壁座位貼很近,移動起來超麻煩… 一樓是簡單的雙人座和吧台座位,吧台上還擺了國外圖書館很常見的那種小檯燈🤩。(圖/齊文藝室提供) 二樓的裝潢很像英式的圖書館,除了一般座位,還有安靜區和開會用的電話亭。安靜區是一塊用玻璃隔出來的空間,門上特別提醒入場的人要盡量減少噪音。實測起來,裡面隔音真的還蠻不錯的,入場的人也都很遵守使用守則。我自己特別喜歡安靜區靠窗的位置,這幾個位置都有設置螢幕和 HDMI 線,需要衝刺工作進度的時候很方便! 如果臨時需要和客戶開會,二樓的另一側則是兩座電話亭,開會必備的雙螢幕、延長線裡頭通通有,甚至還超貼心準備了小風扇! (圖/齊文藝室提供) (圖/齊文藝室提供) 二樓盡頭的玻璃門後,就是「安靜區」囉!非常推薦安靜區面窗的那排座位,有遠端工作必備的雙螢幕,累的時候看看街上行人也很舒壓。(圖/齊文藝室提供) 若臨時需要和客戶開會,二樓也有兩座電話亭可以借用。(圖/齊文藝室提供) 三樓則是整層的開放式大空間,面街道的那側有四面大窗和頂天的書架,白天的時候採光超級好,晚上則很有豪宅書房的氛圍感(很像都敏俊家的書房🤣)。 三樓的主要工作區,是中間的一張長桌;但如果坐累了,也可以換去窗邊的書桌、單人沙發,或是小吧檯工作,每個位置也都有插座和檯燈,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座位。 三樓的頂天立地書架超美!(圖/齊文藝室提供) (圖/齊文藝室提供) 零食、影印機、置物櫃,辦公機能超齊全! 看到這裡,如果你以為齊文藝室就是一家靠裝潢取勝的空間,那你可就錯了。「服務」,才是這個空間最大的亮點! 考慮到來的人大多是遠距上班族或自由工作者,齊文藝室特別設置了一大櫃的零食櫃,讓大家自由取用;果汁、茶、咖啡機,更是一點都沒少。二樓也有影印機和置物櫃,可以給付費的會員們使用。 此外,由於地段就處在熱鬧的南陽街商圈,就算在這裡工作一整天,也不愁正餐要吃什麼。就算你懶得出門,最近齊文藝室也和餐飲團隊合作,開放預購餐點的服務,讓你輕鬆就可以搞定正餐! (圖/齊文藝室提供) (圖/齊文藝室提供) 擔心獨自上班越上越孤僻?你在找的下班活動,這裡通通有! 除了完善的工作機能,齊文藝室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各種豐富的下班活動。幾乎每個晚上,這裡都會舉辦電繪畫聚、自由語言交換(不限英文!)、主題工作坊、脫口秀等五花八門的活動,在跟工作拚搏整天後,完全不擔心找不到下班調劑! 晚上想專心工作的人也無須擔心,館內每層樓都有門,只要關上門,即使三樓在舉辦活動,一樓、二樓的顧客,依舊能享有高品質的工作環境! (圖/齊文藝室提供) (圖/齊文藝室提供) 其中一檔我個人很喜歡的活動,就是每到月底就會固定舉辦的「一日同事」。最開始,這活動主要是想替散在城市各個角落獨自工作的遠端上班族和自由工作者,複製出「跟同事一起上班」的感覺錯覺🤣🤣。沒想到,後來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一日同事就變成了大家認識新朋友、尋找更多合作機會的場合! 就算是內向的 I 人,只要你有意願聊天,幾位齊文的夥伴也會自動化身你的聊天好友,陪你聊天,或者介紹你認識有類似背景和經驗的人,不會輕易讓你有被孤立在一旁的感覺,是個非常友善 I 人的社交活動! 某個晚上的「一日同事」活動現場(圖/齊文藝室提供) 總結 跟一票擁有現代裝潢,四散於各大商辦裡的共享工作空間比起來,齊文藝室是個相當特別的存在。 精緻的歐風裝潢,為顧客和會員們準備的種種細緻服務,加上超多元的下班活動,創辦人 Nana 確實把這個地方,打造成了一個深受遠端上班族和自由工作者喜愛的空間。 如果固定去的咖啡廳、共享空間,已經讓你感到一成不變,那不妨來齊文藝室探索看看,或許你也會喜愛上這個隱藏在北車前的歐風空間! (圖/齊文藝室提供) -- 追蹤數位遊牧網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10, 2024

上班族都該試試「網路寫作」!我如何用部落格文章開啟職涯新機會?實作方法與好處大公開

我在軟體業工作,已經 8 年了,2 年前,當我在部落格上分享我的產品管理與專案管理心得時,沒想到引起了前同事的關注。 「hihi~ 最近我們公司有一份特別的職缺叫做技術寫手(Technical Writer),你有興趣來看看嗎?」 我的 iPhone 上,跳出前同事的 Line 通知,他告訴我這份職缺需要了解懂軟體技術,還必須擁有金融知識和寫作能力。 「公司的技術團隊最近剛擴編需要這個角色,但這個職位的需求能力太特殊很難找......剛好看到你的部落格發現你竟然都符合耶!」 這是一個完全超出我預期的機會,我接受了邀請,開始了一段新的職業旅程。從這個經歷中,我親身體會到在網路上寫作的好處:打開新的機會之門,甚至改變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篇文章中,我想跟你分享持續在網路上寫作可以獲得的 6 個具體好處。自己泡杯咖啡,讓我慢慢解釋給你聽吧 ☕ 寫作好處 1. 讓你徹底搞懂一件事的來龍去脈 當你能夠一字一句寫出對於某個主題的理解,代表你真懂了,有趣的是,看你文章的人也會覺得你很懂,但如果對自己寫的內容不是很懂,怎麼辦? 不會怎樣呀,上網 Google 趕快學就好了。寫作,是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一項活動。在別人面前我們為了顧及面子,常常會不懂裝懂。 你回憶一下,公司中是不是很多這種人?是不是都很想問「你真的知道你到底在講什麼嗎?」為了不要讓自己成為「不懂裝懂」的人,我們必須在事前就把事情想清楚。 那該怎麼順呢?我的建議是:別在腦袋順,而是邊寫文章邊順吧。認知心理學家 Steven Pink 曾經說過: 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展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 也是因為這個「難」,才讓寫作成為一件能幫助自己思考的活動。 寫作好處 2. 你要寫出來,別人才知道原來你會這個專業 你會但別人不知道,等於你不會。 中國創作者,粥左羅,在《學會寫作:自我進階的高效方法》提到: 對職場上班族與專業工作者來說,「你有一項技能」跟「別人知道你有這一項技能」,差異很大。 聽起來挺有道理的,那麼們怎麼應對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不難,就是用嘴巴告訴別人就好了嘛。但仔細想想,重複用嘴巴宣傳自己的技能真的太累了。見 1 個人講 1 次,見 100 人就要講 100 次呀。 有沒有不動嘴的方法呢?有啊,就是寫文章。把自己的技能寫出來,別人知道後有問題就會主動找上門。這些文章就是你的 「專屬行銷人員」,24 小時在網路上不斷宣傳你的專業。 寫作好處 3. 你可以認識更多新朋友(而且都是很強的人) 在網路上發表文章經營自己,不是「創作者」的專利。「創作」聽起來是一個很藝術家的事情,只有藝術工作者、文字工作者才會「創作」,但這個名詞根本不重要,你只要知道自己需要的就是去「產出某些成果」就好。 產出成果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用寫的、用說的、用拍的,但是「用寫的」絕對是成本最低的方法;當你持續地寫作並在網路上發表成果,你可以建立一條「天線」,這條「天線」會 24 小時地向外發出電波,吸引有同樣頻率的人。 誰會是那些有同樣頻率的人呢?就是那些也喜歡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記錄下來的人啊!這些人,比你想的還要多。 讓我以自己工作的軟體業為例,在軟體業,經營自己的部落格(甚至是YouTube)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搜尋「iT 邦幫忙」,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技術文章,隨便點開一篇,你可以看到許多人討論某個技術問題,可能是某個前端框架的疑問、後端資料庫的困難、甚至是軟體產品/專案工作中的難題。有趣的是,這些文章的下面都會有前輩或是同儕留言討論。 我曾經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就是從「iT 邦幫忙」上一路追蹤我到電子報。類似的經驗,其實你也可以擁有,只要開始寫,這些和你素昧平生的網友就可能變成你的朋友。人嘛,看到有同興趣的人總是想要親近一下,寫文章,可以讓你認識更多新朋友。 寫作好處 4. 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並學到一件新事情 我猜你現在正在想「好,我準備開始在網路上寫作了!但是......我要寫什麼呀?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是有什麼東西好寫的?」 例如: 幫長官修公文,可以寫嗎? 幫同事改文件,可以寫嗎? 幫下屬裝軟體,可以寫嗎? 這些事情看起來還真瑣碎,要寫哪一項還真不容易。 我分享一個做法給你,我喜歡在下班前 30 分鐘的時候,問我自己這 4 個問題: 今天完成了什麼事情 選一件讓我有感覺、有啟發的事情 我從過程中學習到什麼事情 如果可以重新再來一次,我會怎麼做 沒錯,挑一件寫就好了,例如你可以這樣寫...... 今天完成了什麼事情:幫長官改公文、幫同事修文件、幫下屬裝軟體 選一件讓我有感覺、有啟發的事情:幫同事修文件 我從過程中學習到什麼事情:原來他不知道公司文件是有模版可以套的,是不是團隊沒有分享內部資訊的習慣呀? 如果可以重新再來一次,我會怎麼做:我會把模版分享給他,並告訴他先按照模版寫。寫完後我幫他 review,可以讓他下次有能力自己寫出這份文件。 最後 1 點特別重要,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學到一件新事情。 好處 5. 重複曝光你的強項,放大你的職業影響力 「寫作」就是把自己的技能重複曝光,粥左羅用一個公式表達的很清楚: 寫作 = 定位技能 + 重複曝光。 我們先找出自己能分享的技能(例如我是卡片盒筆記法),寫成文章後就能重複曝光我能教「卡片盒筆記法」這個事實。 知道了這個觀念,我們可以想像寫作能替不同職業的人帶來多少的可能性! 我們來看一些例子,下面引述自 Nicolas Cole 的《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他列出不同職業的人可以如何利用寫作放大自己的影響力: 演講者:分享洞察與見解 企業家:建立自己的信任感,成為產業中的意見領袖 公司員工:宣傳公司的業務或價值,以及自己的看法 投資者:分享知識與專業,吸引潛在新創老闆請求投資 顧問:讓公司看到自己的思想與專業,並雇用自己作為公司的顧問 不同的人+寫作能力後,能放大的成果都是很有意思的。 好處 6. 從發表文章中收集數據,深入地理解你的文章可以幫助誰 當你開始「大量」的在社群平台上發表想法,你就會得到很多數據。你可能會問:得到數據可以幹嘛呢? 根據 Lean Writing 的創辦人 Nicolas Cole 和 Dickie Bush 的說法,好處主要有 3 個: 知道人們喜歡看什麼、不喜歡看什麼(重點是:免費不用找市調報告) 幫助自己找到適合的寫作主題(然後集中火力在比較多人按讚的主題上) 從第一天開始建立自己與讀者/粉絲的連結(而不是曇花一現) 用「數據」來驗證你的寫作想法,別用「你以為」來驗證。 2022 年,我用自己當作實驗品來驗證這個觀點,在 1 年內,我在社群媒體(Facebook) 和部落格(Medium)上寫了超過 300 篇的文章,並且觀察讀者的瀏覽數據判斷出自己可以專注經營的 3 大寫作主題: 網路寫作: 對象是「職場上班族」與「專業人士」,幫助他們寫出自己的專業,拓展職涯可能性。 卡片盒筆記法: 對象是「白領知識工作者」,幫助他們紀錄與管理自己的知識,並進行高頻率的產出。 數位筆記軟體 Obsidian: 對象是「白領知識工作者」,幫助他們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實作卡片盒筆記法,讓知識可以被方便地複習與再利用。 不要去「猜測」我的寫作對象是誰,而是直接寫文章收集數據去「觀察」。 只要你的腦中有想法,就立刻寫出來並且分享吧!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職場上班族與專業人士將專業寫出來的好處: 讓你徹底搞懂一件事的來龍去脈 你要寫出來,別人才知道原來你會這個專業 你可以認識更多新朋友(而且都是很強的人) 每一天,你都可以反思並學到一件新事情 重複曝光你的強項,放大你的職業影響力 從發表文章中收集數據,深入地理解你的文章可以幫助誰 -- 本文轉貼自:Chi(原文連結:我如何透過網路寫作獲得新的職涯機會?分享專業文章對職場上班族與專業人士的 6 大好處)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2, 2024

日本數位遊牧旅遊提案:Condé Nast Traveler 編輯推薦的 5 處東京必訪景點

隨著東京在 2023 年成為全球數位遊牧人口成長最快的城市,以及日本政府宣布將於今年三月推出數位遊牧簽證,相信許多朋友已經在期待,甚至開始準備赴日本展開遊牧生活了。而提到赴日生活,除了工作面的考量、生活大小事的考量,旅遊活動該如何規劃,才能讓自己不同於過去不是逛街就是排隊吃名店的觀光行程,而是真正玩得內行又在地,想必也是很多人關注的面向。 如果你已經看膩了資訊一再重複的觀光熱點介紹,不妨參考國際旅遊雜誌 Condé Nast Traveler 編輯推薦的幾處東京必訪景點,以及他們對這些景點的獨到介紹,在遊牧期間體驗與作為觀光客時不一樣的探索行程! 1. 口琴橫丁 Harmonica Yokocho 位於 JR 吉祥寺北邊出口附近,入口有著大大黃色標誌的口琴橫丁以各種日本道地美食聞名。這裡最早本來是個跳蚤市場,後來酒吧與餐廳陸續進駐,店家又如口琴的簧片般整齊排列,才得名「口琴橫丁」。白天時,你可以看到許多魚販和傳統糖果餅乾業者在此做生意;晚上時,則變成如台灣夜市一般的美食集散地。 比起選定一家餐廳吃飽喝足, Condé Nast Traveler 編輯心中更內行的玩法是一家吃完接著吃下一家。編輯提到的餐廳包含壽司店「Katakuchi」、餃子店「Minmin」、專賣關東煮的「Apron」,以及「Ron Ron 2」的九州風雞翅料理。 (Photo from iStock) 2. 思出橫丁 Omoide Yokocho 同樣名列編輯推薦清單的美食商店街,還有「思出橫丁」。整條商店街裡有著大約 60 家餐廳,美食、人潮搭配極具日本特色的紅燈籠,絕對能帶給你最在地的用餐體驗。至於在此該吃什麼,編輯在介紹中反覆提到烤雞肉串這個品項,有機會到此一訪,也許你就會知道為何編輯對它念念不忘! (Photo from iStock) 3. Thermae-Yu Thermae-Yu 是一家位在新宿的 24 小時溫泉浴場,不僅交通方便,室內浴池、室外浴池、岩盤浴以及各種水療體驗均有的多元服務,更讓這裡成了上班族想放鬆身心的最佳選擇。Condé Nast Traveler 編輯更補充,此處不僅是泡湯場所,更像一個美容室,泡澡後再以店家提供的乳液按摩全身,感受絕佳。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日本文化中,進入浴場是全裸的,且身上有刺青者不可進入。 更多資訊:店家頁面 4. 舊朝倉家住宅 Kyu Asakura House 講到「代官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繁華的街景,但其實此處還隱藏一個古樸秘境,那就是日本早期官員朝倉虎次郎故居,現被稱為「舊朝倉家住宅」。木造房屋搭配綠意盎然的庭園,在這個被日本政府認證為重要文化資產的秘境,你可以感受 100% 的傳統日本風情。Condé Nast Traveler 編輯也分享,舊朝倉家住宅的建築與庭園充分展現日式美學與空間利用,是對這方面感興趣者的入門學習教材。 須留意的是,進入傳統建築必須穿著襪子,你可以自備或者在入口處購買。 更多資訊:官方介紹頁面 5. 青木原樹海 Aokigahara National Forest 如果比起市區風情,你更嚮往自然景致,不妨走訪位在富士山山腳的「青木原樹海」。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壯觀的樹海與自然洞窟之美,也可以盡情呼吸新鮮空氣,拋開平日工作煩憂。根據編輯經驗,造訪一趟約需預留至少兩小時的時間。 (Photo from iStock)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0, 2024

《底層邏輯》選摘:拓展人脈的重點不在主動經營,而在「創造價值」

很多人問我:「潤總,你認識那麼多業內強人,你平時是怎麼經營人脈的呢?」我說:「創造價值。」你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就會認識什麼樣的人。 坦白地說,我自己幾乎是不花時間來經營人脈的。 我個人認為,君子之交淡如水。好的人際關係,沒有必要天天一起吃飯,或者逢年過節送個禮。很多人想方設法地去討好別人或者努力經營人脈,就是為了有一天對方能幫到自己,這種狀態是不對的。 費盡心思與強人認識,拍張合影,留個微信,對方就能變成你的人脈嗎?不能。如果你對對方沒有價值,對方為什麼要幫助你呢?只有當你能幫到他的時候,他才會來幫你,這就叫雙贏。 所以,經營人脈,始終要保持的一個基本心態:毫無保留地把你的價值付諸別人身上。要想盡一切辦法,毫無目的地幫別人。 當你經過長期的積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擁有了有影響力的作品,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人脈才會蜂擁而至。一個優秀且有價值的人,自然會吸引其他優秀且有價值的人的認可和幫助。 要想認識更多優秀的人,得到更多的認可,首先要讓自己優秀起來。人脈不在多,在精。 當你沒錢、沒資源、沒背景的時候,唯有你的實力、業績、作品,才是讓你在絕境之中脫穎而出的最佳武器。沒有真本事,無法幫助到別人,就算你認識的人再多,他們也不會是你的人脈。 人脈的本質,是平等交換(見圖 3-6)。 當你把自己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讚美、認可、人脈,你想要的一切,才會紛至沓來。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 圖 3-6 人脈的本質是平等交換(圖/時報出版提供) 你能為別人創造多大價值,你就有多大價值 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由兩個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第二,你和其他人聯結的本事。 前者是 1,後者是 1 後面的 0,而且,後者是前者的放大器(見圖 3-7)。 圖 3-7 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圖/時報出版提供) 有句話說得很好: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教人、給人、結識人的背後,並不是某種商業訴求和目的,而是順其自然、發乎於心。一段合作關係,最初越是刻意、功利,越是不加掩飾、急不可耐,就越有可能和初衷背道而馳。 所有的合作,都是先基於瞭解和信任,然後不斷地把自己變得有價值,為身邊的人創造價值,才得以實現的。 2005 年,我和朋友們共同創立了公益網站「捐獻時間」,像淘寶一樣匹配志願者的需求和供給。這個網站成立一年後,超過 4,000 人註冊成為志願者,其中有564 名志願者參與了 61 個機構組織的 227 場志願者活動,捐獻了自己寶貴的 3,071 小時,使得 21,822 人受到了幫助。 這意味著,每 3 小時,就有志願者透過「捐獻時間」捐出自己的 1 個小時。每 24 分鐘,就有 1 個人獲得幫助。 網路的力量第一次在公益領域產生了如此大的作用,無數媒體爭相報導。中央電視臺專門派了一位叫梁錚錚的記者飛到上海,與我們談合作。2007 年,「捐獻時間」開始與央視合作,啟動「慈善 1+1」計畫。 因為和央視合作,我認識了一位央視的導演。有一天,這位導演說介紹一個人來採訪,她的名字叫江欣榮,是首屆中華小姐環球大賽的冠軍。 聊完之後,雙方都覺得不錯。她想到香港也有家企業想做公益,正在考慮採用什麼形式來運作,覺得我可以和那位企業家聊聊,幫忙指點一下,於是就把我轉介紹給了另一個人。 去見這個人之前,我並不清楚對方是誰,江欣榮以為只要說出了他的名字,我就知道,也沒做詳細介紹。一起吃完飯之後,我回去一查,才知道他是當時香港恒基兆業集團的執行董事及副主席李家傑(「亞洲股神」李兆基的長子)。 我們就這樣認識了。 2008 年,李家傑牽頭,成立了一個公益機構,叫作百仁基金。百仁基金的創始人有 43 個,我是其中之一,另外 42 個都是香港的富二代。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為了能給社會做一些貢獻。而百仁基金所做的事情,其實就相當於把「捐獻時間」在香港又做了一遍。 多年之後,我離開微軟,創立潤米諮詢,恒基兆業集團又成了我的客戶,而我也成了李家傑的私人商業顧問。 李家傑是我的第一位諮詢客戶,從此,我正式開始了商業顧問的生涯。 巨大的事物,總有細小的開頭。這其中的每一環,一直能夠追溯到最初的一個微小的善念,一環扣一環,形成一個因果鏈。 我做的這些事情,除了運氣之外,事先都沒有任何商業目的。我從來沒有抱著某種目的,去主動認識他人,而是踏踏實實做事,為別人分享價值、創造價值。 讓別人記住你,才會有認識、合作的機會。不然,即使要到了名片,加了微信,合了影,別人也不一定會成為你的人脈。 真正的人脈,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你能給予什麼樣的價值,就會認識什麼樣的人。你能為別人創造多大價值,你就有多大價值。 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 很多人來找我,問我是否認識某個人,然後請求我牽線搭橋。如果我對請求牽線搭橋的這個人有一些瞭解,覺得他比較靠譜,我就會讓他寫一段東西,幫他轉給他想認識的人。 如果他說不能寫,但又說介紹了必有重謝,那我基本就不會搭理他了。因為所有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對雙方都有價值的基礎上的。一個人想認識另一個人,是因為他認為對方對自己有價值。但是,如果我要介紹這兩個人認識,必然是基於一個判斷,那就是他對對方也有價值。但他對對方有沒有價值,我無法判斷,只能交給他自己來進行判斷。 所以,讓他寫一段東西我幫忙轉交,已經是最大的面子了。如果因為重謝而介紹了一個不靠譜的人給我的朋友,這就相當於我用「重謝」的價格,出賣了我的信用。 多重的「重謝」,才能買得起我的信用呢? 對雙方有價值的事情,介紹雙方認識是成人之美,分文不取;對單方有價值的事情,那是出賣自己的信用,重金不賣。 你要認識一個人的關鍵,是他想不想認識你。這個決定權在他,不在我。 如果想要積累人脈,你能做的,就是不斷積累自己的價值,並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 當你能夠幫到越來越多厲害的人時,你的人脈才會越來越廣,人脈的品質也會越來越高。 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 真正的人脈,就是 10-30-60 關於人脈,馮侖先生(現為萬通集團董事長)有一個理論:在正常情況下,人一生交往的關係是 10-30-60(見圖 3-8)。 圖 3-8 人生交往關係(圖/時報出版提供) 當你遇到危難時,能借錢的物件不超過 10 個人。每天你都可以想一遍,誰能夠借錢給你?就算是把親戚、父母、朋友都加上,你能張口借錢的物件也不會超過 10 人。 再往外一層關係就是熟人朋友、經常打交道的人等,這些人加起來大概不超過 30 人,其中還包括我前面說的那 10 人。所以,雖然你電話本裡的人有很多,但其實你多數都記不住,有時候乾脆忘了。 最外一圈關係是所謂的熟人,也就是打電話的時候記得住這個人,而且也大概瞭解他的背景,但可能很長時間都沒有見的那種朋友,這些人最多也就是 60 個,這 60 個人還包括了前面說的 30 人。 所以,人這一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關係就能應付得了。 需要花精力去瞭解的人,其實很少,不會超過 60 個。只要把與這 60 個人的關係維繫好,就夠你用一生了。 小提示 想要積累人脈,你能做的,就是不斷積累自己的價值,並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去幫助別人。 如果你不斷發光發熱,都幫不到一些厲害的人,那只能說明你暫時對他們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暫時還不是你的人脈。等到有一天,當你有能力幫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才會成為你的人脈。 記住,健康的人脈,是雙方的共贏,而不是單方的消耗。 --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December 10, 2023

接案被欠款怎麼辦?接案工作者保障自己的 3 步驟

「款項被欠太久要怎麼因應?@@」一位接案維生的朋友傳來訊息。 「有簽約嗎?」 「有信件/訊息往來嗎?」 「跟對方請款了嗎?」 我問。 我想先幫業主說點話,有時候大公司程序跑比較久,因此你可以客氣地先跟接洽窗口問一下狀況,看是卡在哪個關卡;尤其是合作對象若是公家機關、醫院等等,付款等半年以上都蠻常見的。 為了錢要得回來,以及後續合作機會與默契,好聲好氣提醒一下,大部分被提醒的人會知道要趕快處理。 如果接案者自己沒那麼想要錢,業主沒道理需要這麼積極付錢。 老闆心聲:感覺你沒有很急著要錢,當然能拖就拖。 但是,如果合作對象是小公司尤其是一人公司,欠款 很大機率是故意的,接案者要積極一些,建立起規則。 給你方便當隨便(說真的......這種人還真不少)「能拖就拖、能欠就欠」是他們做生意、攢錢的秘訣。 假如你吃過一次虧,以後就盡量不要再跟對方合作,或是建立收款規則採預付、收訂金,後續合作愉快、再採月結等其他方式。 一、合作要簽約 「這案子金額這麼小,還要簽正式合約喔?」 不論金額,建議要有文字證據,證明雙方彼此合意的內容。 法律上雙方達到共識🤝約定便成立,合作愉快情況下這些紙本的確不太重要。但往往就是這個but,當發生爭議時,如履約條件、付款時程喬不攏時,就會體會到文字證據的重要性。 不一定要有正式的合約,信件往來、文字訊息截圖都可以作為雙方合意的證據。但當有爭議時,對方是可以主張證據力不夠、或是質疑截圖造假等,都是很容易被攻擊的瑕疵。 白紙黑字的契約效力與內容,對雙方的保護比較足夠。 二、積極請款 接案者建立自己的收款規則 能收訂金先收 有合作默契後才考慮月結 不要給對方有理由或藉口延遲 「沒有發票」、「還沒結案」、「不知道收款帳號」、「我人在國外」經常是欠款者說出的說法。我有個工程師友人本來個人接案,剛畢業不曉得社會險惡,被一人公司業主欠款快一年......都要吃土了。 🤹:「(公家機關)還沒結案」 😒:「我的甲方是你啊!公家機關還沒結案是你的事啊」 後來決定開公司保護自己,每次接案都簽約,寫清楚付款時間,案件告一段落就開請款單及發票,上面也要有收款帳號。 三、必要時預收訂金/款項 🤹:「我們只收發票」 😡:「那怎麼不早說!!」 發案者/窗口可能搞不清楚,公司不接受勞務報酬單、公司規定只收發票等,個人接案會有一些發展上的受限,參考: 四面向判斷設立公司與否,我要開公司嗎? 接案族:客戶說只收勞報單或發票,合理嗎? 對方惡意欠款 蒐集並保全債權證據 證明自己有完成工作內容,發票、收據、請款單、合約、信件往來、對話截圖,都可以,就是對方欠錢的證據。 催款小撇步: 1. 利用對方愛面子 把對方欠錢的證據適當的釋放在社群媒體、業主的生活圈,業主可能的合作對象,讓大家知道「這個人會欠錢,讓他社會死亡」對方也許就會急著找你,還你錢了。 「擠牙膏式」的一步步放出證據,最近追蹤蔥妮絲坦揭露 im.B 詐騙有感,可以看到對方精彩的自打臉反應。 吉白職場EP17|優雅阿姨閒聊那些 5 月份讓人憤怒的新聞 不過,這也是會在意自己面子的人才有效,對於人間蒸發、已脫產的人來說,上述這方法還真沒什麼用。 2. 存證信函 來到最後不得已的這一步 存證信函是一種〈請求證據〉,不具有法律強制力。 有點像是剛剛說的請款單,只是比較兇一點,走到這一步大概心裡有底拿不回來、老死不相往來了。 存證信函為日後若進行訴訟,一種表明立場用的文件,「已通知對方趕快還錢,對方還是不還」的證據。 📌公司稅務上,當帳上有應收帳款/呆帳收不回,要打消認列損失 寄給對方的存證信函,證明這個應收帳款收不回來了 至於存證信函的法律效益、撰寫重點等,需要的人可以進一步搜尋存證信函。網路資料很豐富,溫馨提醒存證信函可以自己寫,請律師寫要費用,如果欠款金額不高、評估自己到底要達到什麼效果,再決定怎麼做吧。 📂喆律法律事務所 《存證信函怎麼寫?文內範本絕對讓你一看就懂!》 -- 本文轉貼自:優雅阿姨(原文標題:接案工作者保障自己😀不被欠款三步驟)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4, 2024

遠端工作必訪咖啡廳|板橋也有!不限時、有插座板橋 3 家遠端工作咖啡廳推薦

1. 哩哉咖啡 Uknowhere Café 在板橋頗負盛名的泰式料理「泰樂」對面,有著一家老宅咖啡館,名為「哩哉咖啡」 (原為「老地方咖啡」,11月更名了)。「哩哉」原本開在林家花園附近,也有著許多死忠的顧客,日前才遷移到新址來。 在這裡,數位遊牧者們除了可以享受不限時及有插座的「工作友善」環境,同時也享有大片玻璃窗外綠意盎然的美景,以及店內任君挑選的鹹食、甜食選項。想吃義大利麵、燉飯、早餐盤或各式甜點都有。 如果你也是個重環境又重吃的遊牧者,來到老地方,絕對不會失望的喔! |Facebook:哩哉咖啡 Uknowhere Café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公園街52巷3號(近捷運府中站) |營業時間:10:30 - 20:00 (圖 / 鐘敏瑜攝) (圖 / 鐘敏瑜攝) 2. KINO KINO CAFE 如果比起「哩哉」的老宅風格,你更喜歡簡潔明亮路線的咖啡廳,那你可以考慮走訪 KINO KINO CAFE。 藏身於菜市場旁邊的靜巷,裝潢別有特色的 KINO KINO 大概很快就會抓住你的目光。這是一家精品咖啡專賣店,店內不只多元的咖啡與台灣茶選擇,還提供精心製作吐司與蛋糕。找個下午來享受咖啡、小點與工作,將是非常舒服的體驗喔! |Facebook:KINO KINO CAFE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倉後街 6-2 號一樓(近捷運府中站) |營業時間:週四到週日 12:00-17:00(週一到三公休) (圖 / 鐘敏瑜攝) (圖 / 鐘敏瑜攝) 3. bonniesugar 手作甜點專門店 透紗窗簾、木製桌椅加上展示櫃中各種水果甜點,經過位在板橋文化路上的bonniesugar,任誰都會駐足看一看。這裡不僅是一家甜點店,更是不限時且幾乎每個座位都有插座的三層樓工作空間。 店內環境非常舒適,裝潢也非常有氛圍,工作起來很舒服。不過或許是運用大量水果,所以這裡的甜點價位相對比較高一些,編輯私心會推薦點杯飲料來搭配工作時光即可,CP值最高!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 185 號(近捷運板橋站) |營業時間:10:00-22:00 (圖 / 鐘敏瑜攝) (圖 / 鐘敏瑜攝) 板橋不只有著許多「網美」風格、適合拍美照的咖啡廳,其實也有著一些適合數位遊牧者工作的咖啡廳。如果你有特別屬意的店家,電腦包收拾一下,立刻就出發吧!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November 13, 2024

這就是共享空間「天花板」的享受!我在 One&Co Taipei 的下午體驗

數位遊牧者的工作環境千變萬化,因為不斷移動的特性,整個世界都是你的辦公室。 當你在 Google 圖片搜尋「數位遊牧」,千篇一律都是人們在沙灘上或是海邊使用筆電的示意照片,然而真實狀況是,真的不會有人在沙灘上或海邊使用筆電。 講求工作空間的舒適度、設計美感,顯然還是不少自由工作者或數位遊牧者非常在意的環節。 就算有人偏好到咖啡廳工作,但是空間的不可控因素還是很多,例如座位多寡、環境安靜程度、網路速度、插座供給數量等,因此一個好的共享空間應該都要具備這些條件。 換句話說,如果能找到一個讓人感到舒適自在的工作空間,毫無疑問是最棒的。 這次推薦給大家的共享空間是 One&Co Taipei。這是 JR東日本集團(如果你常去日本旅遊搭過電車或新幹線,你一定聽過 JR東日本)在 2022 年底時來台開設的新共享空間。 這是個一走進就會令人驚嘆不已的空間,也有人說它是另一版本的 WeWork。 【One&Co Taipei】地址:台北市中⼭區南京東路⼀段15號3樓(捷運中山站3號出口,徒步約4分鐘)電話:02-77506200營業時間:每週一至週五 09:00-18:00(Drop-In 開放時段) 商務大樓外 One&Co Taipei 的入口處,進入之後要先向管理員換證件(圖/CY 攝) 低調奢華路線的共享商務空間 One&Co Taipei 鄰近於台北林森公園與中山商圈的精華地帶,坐落在大倉久和飯店旁的商務大樓之中,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其實不太容易察覺。 這個商務共享空間的神祕感,是在我向樓管換取證件,搭上電扶梯,還要轉搭往上三樓的電梯才慢慢浮現。一踏進主空間,才驚覺原來這才是尊爵不凡的感受! 進到商務大樓三樓的入口接待處(圖/CY 攝) (圖/One&Co Taipei 提供) One&Co Taipei 作為相對高階的商務共享空間,有別於其他共享空間或咖啡廳做出特定風格與搭配多樣符號的裝飾,他們的設計保持日式低調奢華路線。 整個空間全面木質調的裝潢風格,並且帶著暖色系燈光的空間設計,讓共享空間的整體基調高出好幾個等級,根本是五星級飯店等級的 VIP Lounge 規格。 我絕對不是走進一般的共享空間,我當時心裡這麼想。 3 種不同分區,1 次享受 One&Co Taipei 占地面積近三百坪,在大樓當中占有兩層,包含二樓與三樓,其中二樓屬於公司承租的私人辦公空間,這次主要介紹的是三樓的共享區域。 One&Co Taipei 的三樓空間分布主要分為兩大區,一區主要是散客的共享區域,另一區則是有明確隔間的私人辦公空間。 這裡我要介紹的是散客共享空間的區域。散客區約有一百多個座位,而且這些座位分區的設計基調有些不同。如果要大致粗略分類,我會分為 Lounge 區、閱讀區與個人專注區三種類型,中間還有自助咖啡茶點吧台作為區隔。 所謂的 Lounge,顧名思義,其實就等同於飯店大廳的等候區。 (圖/CY 攝) 你可以選定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座位坐下,這就一定要提到位居大樓裡的共享空間的特點,可以依你個人的喜好,選擇靠窗或是非靠窗的環境。 如果你工作感到累了,需要休息一下,也可以選擇到另一個相對舒適的沙發區,你可以直接坐在落地窗旁,看著戶外的窗景放空,眺望中山商圈的市景;或是到閱讀區挑選一本你想看的書;又或是跟附近的工作者聊天互動,認識彼此。 (圖/One&Co Taipei 提供) 另一方面,閱讀區相較於 Lounge 則又更加輕鬆一些,這個區域擺放了各種類型的日本文化與商務書刊雜誌,不僅可以在工作之餘可以放鬆,也能提供給更多想認識日本的人一個接觸深度文化的實體平台。 (圖/CY 攝) 還有一個最有趣的區塊是個人專注區。 這個專注區跟其他區域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風格,前面提到的區域基本上都是全開放的,但個人專注區像是一個微型包廂一樣,除了座位背後,座位兩側都有隔板把你包圍起來,讓你可以身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之中。 如果你有去過私人K書中心讀書的經驗,那麼,這個區域就像是K書中心的座位一樣,透過座位隔絕的方式,協助你在工作過程當中更加專注。 (圖/One&Co Taipei 提供) 自助咖啡吧、私人空間、台日跨國交流一舉數得 介紹共享空間當然還有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環節,就是咖啡與茶點的部分了。 One&Co Taipei 設有一個大型自助吧台,當然也有各種茶包或飲用水。咖啡只需要自取冰塊,在咖啡機上按下你想喝的咖啡品項按鈕,一杯自助咖啡便大功告成,輕鬆簡單操作不複雜。 (圖/CY 攝) 三樓的另一側也設有私人電話亭與大型會議室,這可以分別讓需要臨時通話、人數較多的合作洽談或正式提案的空間使用。 絕大部分商務辦公室必須具備的空間與設備,這裡幾乎應有盡有,加上 One&Co Taipei 地理位置相對隱蔽,因此在一般上班時間來到這裡辦公,也不會受到外在環境或過多工作者出入的干擾影響。 (圖/One&Co Taipei 提供) 此外,費用也是數位遊牧者們非常關心的重點之一。 以個人使用來說,One&Co Taipei 的計價方式主要分為包月使用,或單次 Drop-In (全天或每小時)計價作為區分。作為價位相對較高的共享空間,包月使用為 NT$ 10,000(未稅),而單次全天使用則是 NT$ 1,000(若以小時計則是每小時 NT$ 200,詳見完整價目表)。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好好體驗 One&Co Taipei 的內部服務與設施,單日拜訪時,建議可以選擇整天計費方案更為划算。 除此之外,One&Co Taipei 也會不定期舉行各種大大小小的商務或跨國交流活動,也包含台日語言的交流。 如果你也對日本數位遊牧或遠端工作的經驗感到十分嚮往,那麼來到 One&Co Taipei 體驗這個交流空間,我想一定會獲得不只是共享空間提供的物質感受,也更有機會接觸到更深入的無形文化交流!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2, 2024

個人網站架設 Q&A|架設網站多少錢?有免費資源嗎?自己架可以嗎?本文一次解!

經營自媒體,想要自己架網站要花多少錢、有免費的資源可以使用嗎?到底該自己架還是請別人架呢?本文一次告訴呢! 1. 自己架設網站要錢嗎?可以免費架設網站嗎? 當然可以免費架設網站,但通常會有許多的限制,因此不太推薦。 現在網路上有許多提供免費架設網站方案的架站平台,例如:WordPress.com 、 Strikingly 、 Wix 、 Weedly 、 GoDaddy … 雖然是免費可以使用的,但卻不少惱人的缺點: 功能不齊全,無法滿足需求 無法客製化,自由調整版面 可能會有廣告跳出 有潛在的資安問題 通常有流量限制 不能使用客製化的網域名稱 未來若要搬運網站,需花費更多的資金以及時間 當初在做功課的時候,因為考量到客製化、安全性以及未來是想要長期經營,不想要免費的架站平台綁住,因此,後來我就決定直接使用開源軟體 WordPress.org 來付費自架網站,在下一個段落我將會分享使用 WordPress.org 自架網站的所有花費。 【 WordPress.com vs WordPress.org 】 WordPress.com:可以讓使用者快速簡單的建立一個部落格的線上部落格平台,類似於痞客邦、Medium。 WordPress.org:是一個開源架站軟體系統,只要自備主機商、網域等等,就可以建立更加自由且無限制的個人部落格。(以下的 WordPress 都是指 WordPress.org) 延伸閱讀:WordPress 架站入門指南:新手適合用 WordPress.org 還是 WordPress.com? 2. 架設網站費用包含哪些? 這邊我們是以「WordPress.org 自架網站」為例來計算架站費用,若你是直接選擇免費架站平台,當然就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費用哦! 若想要用 WordPressorg 自己架設網站,有 2 筆基本花費是必要且必須的支出,分別是: 虛擬主機:指的是網站的儲存空間 網域名稱:網站的連結 如果說架網站就像是在蓋房子,虛擬主機就像是土地,你必須要有塊土地,才能準備開始蓋房子;而網域名稱就像是地址,有了地址,別人才有辦法找到你家在哪裡! 虛擬主機(必要費用) WordPress.org 是一個架站的軟體系統,有了軟體系統後,我們必須要準備一個空間來安裝這個軟體,在考量安全性及電腦效能的情況下,通常我們會選擇使用「虛擬主機」來放置安裝我們的 WordPress.org! 可以把它想像成是跟別人借電腦空間,來安裝我們的 WordPress,現在常見的虛擬主機商有: Bluehost 主機 Cloudways 主機 A2 主機 延伸閱讀:Cloudways 教學:WordPress 架站推薦主機,每月 400 台幣即可擁有超高網站效能! 我個人是使用 Bluehost 來當作我的虛擬主機,原因是因為價格最實惠,加上有送網域一年、SSL 安全性憑證,整體來說 CP 值很高!不過,速度上比起其他主機商,確實是慢一點,但因為當初我對於速度比較沒有強求,因此就還是選擇了 Bluehost。 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適合的主機商,下面就用價格最便宜的 Bluehost 來計算費用。 Bluehost 價格方案 以 Bluehost 來說,我是購買「CHOICE PLUS」方案,一年約台幣 2,000 元(每月約 170 元),包含免費網域一年、SSL 安全認證。 延伸閱讀:【 WordPress 架站教學#3】在 Cloudways 中設定 WordPress 網域、網站 SSL 憑證!讓你的網站更安全! 網域名稱(必要費用) 網域名稱就是現在你閱讀這一篇文章,在網址欄位看到的「 leadingmrk.com 」,英文叫做「Domain Name」。如果想要長期經營一個網站,擁有一個專屬好記的網域名稱是很重要的。 購買網域名稱的費用大概會落在 400 – 1000 元不等,常見的網域廠商包含:Namecheap、GoDaddy 等,部分虛擬主機商本身就有販售網域名稱,因此可以在購買虛擬主機時,一併購買即可,有些方案也有直接免費送網域一年,非常划算! 延伸閱讀:【WordPress 架站教學#2】透過 NameCheap 購買網域!首次購買、續約都便宜! 網站佈景主題(非必要費用) WordPress 內建就有提供免費的佈景主題,但相當的陽春 XD!如果不想要使用這麼簡單的佈景主題,就可以再購買額外購買其他廠商設計好的「佈景主題」來美化我們的網站! 我當初是在 Envato market 購買佈景主題 – Soledad,另外也有像 Astra、Flatsome 等等的佈景主題可以做選購,Soledad 佈景主題是一次性買斷的,費用約台幣 1,800 元。 延伸閱讀:【Astra 教學】WordPress 架站佈景主題首選 Astra Pro,輕鬆打造特色個人品牌網站! 所以自己架設網站到底要花多少錢?以下來幫你加總: 必要費用:虛擬主機 + 網域名稱約 $2,000 元(一年份) 非必要費用:佈景主題約 $1,800 元(終身買斷) 總花費:新台幣 $3,800 元 以上是我當初一開始自己架設一個網站所花費的金額,提供給大家做參考!實際的價格還是會因為每個人所選擇的虛擬主機商、方案、佈景主題而有所不同。 另外,如果想要自己客製化網站頁面排版、樣式,也可以使用 Elementor 這個WordPress 頁面編輯器,完全不需要任何程式背景就能自己設計頁面,而且也有提供免費版本,非常推薦大家可以安裝這個小工具哦! 延伸閱讀:【 Elementor 完整教學】2024 年最推薦 WordPress 架站頁面編輯器!手把手教學 3. 網站該自己架還是請別人架比較好? 這邊簡單幫大家做個比較表格,提供給大家參考! 不論是自己架設網站,還是請別人幫你架設網站,都真的各有優缺點!因為每個人的背景狀況以及需求都不一樣,所以我沒有辦法跟你說哪一個比較好,不過,這邊也幫大家稍微整理出幾個結論,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如果你時間不多 → 建議找網站公司架網站 如果你預算不多 → 建議自己架網站 如果你想要省時省力省麻煩 → 建議找網站公司架網站 如果你想要多累積架站經驗→ 建議自己架網站 4. 結語 以上就是今天的「自己架設網站」常見的問題解析!其實要開始經營一個部落格,真的沒有想像中的花錢,雖然自架網站會需要花時間以及心力,但也相信如果真的成功自己架設出一個網站,也會是一個很好的經歷跟學習。 -- 本文轉貼自:老K(領先時代數位 創辦人)(原文標題:自己架設網站要錢嗎?架設網站到底會花多少費用,常見問題大解析!) 老K是一位數位工具講師,同時也是輔導各領域自媒體經營者,從零開始到全職經營的陪跑顧問。2019 年打造《領先時代數位》網站與全遠距團隊,前後已分享上百種數位工具的應用方式與詳細教學。後續開設了超過 11,000+ 位學員的《Notion 實戰課程》,也開設《B.R.A.N.D 自媒體被動流量變現系統》的自媒體陪跑計劃,希望能帶領更多人透過自媒體,踏上自由工作、數位遊牧之路。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9, 2024

經營「個人網站」,你一定要知道的好處!事前準備、5 個免費架站資源大統整

隨著自媒體產業日益興盛,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都嘗試在經營個人網站、部落格。相信會點進這篇文章的你,一定也正陷入到底要不要做個人網站的世紀難題中吧(笑),別擔心,這篇文章我將跟大家分享經營個人網站的優點及事前準備,最後還會跟你分享 5 個免費的架站資源,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人網站是什麼? 一般我們所稱的網站,大多都是指像特斯拉、新光三越等「品牌」類型的網站,網站內容都是以品牌為出發點,介紹品牌的創立、理念跟產品,或是分享品牌所要傳遞的資訊或知識。 那麼個人網站是什麼呢? 其實,個人網站跟品牌型網站的概念差不多,不過個人網站是以「個人」為出發點,內容都會聚焦在「你這個人身上」,比如你所擁有的知識技能、你的生活經驗、你所完成的作品、你所推出的產品等等,舉例來說,像是亨利溫、早安傑森,都是很典型的個人網站範例。 那麼領先時代算什麼類型呢 … ?這個問題感覺要問老 K 比較準 XD 我自己認為領先時代是介於「個人」跟「品牌」網站之間,整體發展主軸還是以老 K 一個人為核心,不過網站內容會圍繞在領先時代的品牌理念,由團隊成員一起共同產出,因此,你要說領先時代是個人網站或品牌網站,我覺得都可以啦 XD ~ 二、為什麼要經營個人網站 有人說經營個人網站是為了整理自己過往的作品集,有人說經營個人網站是為了記錄自己的生活,有人說經營個人網站是為了建立形象 … 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說法都有。 不過說來說去,我覺得經營個人網站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看見你」。 作品集也能用 Word、PDF 整理就好,但如果你想在茫茫的求職者中,抓住面試官的目光,經營個人網站是個好方法。 記錄生活也能用日記本手寫就好,但如果你想要跟其他人分享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營個人網站是個好方法。 建立形象也能從改變穿搭做起就好,但如果你想要擴大曝光、接觸網路上更多不同領域的人,經營個人網站是個好方法。 我簡單將經營個人網站的理由,分成兩大類型: 功能導向:個人作品集、個人履歷 如果你也覺得使用 Word、PDF 等文書工具整理作品跟履歷,會大大地限制了你的創意跟特色的話,我很推薦你可以嘗試使用個人網站來做作品集跟履歷,不僅設計排版自由度大,能展示靜態、動態、3D、影像等各種作品類型外,也很方便你可以隨時做更新! 像我目前自由接案的文字作品集,也是使用 Notion 做出來的個人網站哦!很多客戶也都跟我回饋說,比起一般紙本作品集,個人網站做出來的作品集,易讀性真的很高! 行銷導向:自媒體經營、個人電商 如果你有想要經營自媒體的念頭,或是你本身已經是網紅、IGer、YouTuber,我很推薦你可以嘗試建立個人網站,來整合你目前所有的網路資源。 舉凡你的知識、技能、生活,甚至你的業配、廣告、產品資訊,通通都可以整理在個人網站中,讓你的粉絲讀者可以更快速找到他們需要的資源,同時如果網站內容 SEO 做得好,你也能透過搜尋引擎,接觸到更多不一樣的潛在粉絲哦! 我 2023 年也打算要來做我自己的個人網站啦!目前規劃主軸是想分享我的求學經歷跟讀書技巧,以及我在追星、看 BL 的路上,所發生的各種小故事(笑),到時候正式出爐再來跟大家分享啦! 三、經營個人網站的 6 大優點 建立品牌形象:建立清楚的網站內容架構,提升品牌信任感 凸顯個人特色:可依據個人的形象風格,客製化打造專屬的樣式設計 設計自由度高:能同步展示靜態、動態、3D、影像等各種多媒體類型 搜尋引擎友善:讀者有機會透過搜尋引擎找到你,擴大曝光率 掌握數據資料:串接 GA、GSC 等分析工具,清楚洞悉讀者的喜好 資訊即時同步:網頁就是最新更新的資訊,不用擔心給錯版本的問題 四、開始經營個人網站前,先問自己 3 個問題! 1. 你準備好資金了嗎? 架設網站雖然成本很低,但並不是零成本,基本上最少需支付「虛擬主機」及「網域」的使用租借費,且通常都不能直接買斷,因此如果你要長期經營,就需要長期支付這個租借費用,每年的虛擬主機費用大約至少 3000 元以上,網域就比較平價一些,每年大約 1000 元以下有找。 如果時間上比較緊迫,沒有空自己架設網站,也可以選擇請專業的網站設計公司協助架設,以及請設計師幫你規劃網站主視覺跟動線,但這兩者的價位都不低,通常都需要耗費上萬元以上。 2. 你安排好時間了嗎? 經營個人網站不是把網站架出來就完事了!除了架設網站需要時間外,經營、更新、維護、優化網站也需要時間。 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個人網站越做越好、創造越來越高的流量,務必要定期安排時間去經營網站內容、產出文章,以及擬定 SEO 關鍵字策略、定期更新內容,讓讀者有機會在搜尋引擎的第一頁找到你的網站! 3. 你具備好能力了嗎? 雖然現在市面上已經有非常多新手友善的網站架設平台,即便是完全沒有網站基礎的人,也能輕鬆架出個簡單的網站。 但完全沒有網站基礎並不是好事,因為實際在經營網站時,仍然時不時會遇到各種程式設計面的問題要解決,因此具備一點點的「前端」、「後端」網頁設計基礎,一定能幫助你在架設網站上更加順利。 除此之外,如果你想要讓網站的能見度變高、曝光率提升,「SEO 優化」也是必備的能力之一,SEO 中文是搜尋引擎優化,指的是設法讓網站搶占到搜尋引擎第一頁的手法,如果想知道更多有關 SEO 是什麼、SEO 怎麼操作的資訊,歡迎點選下方的延伸閱讀了解更多哦! 「SEO 新手教學」系列文章 【SEO 新手教學 #1】為什麼個人部落格也要做 SEO?新手必知的部落格 SEO 關鍵 3 大核心一次告訴你! 【SEO 新手教學 #2】如何規劃 SEO 關鍵字?新手部落客必學的 3 大步驟 + 5 個免費關鍵字規劃工具推薦! 【SEO 新手教學 #3】如何規劃長期的 SEO 文章方向?經營部落格必知的網站文章規劃 3 步驟! 五、如何架設個人網站? 兩種方式任你挑選 最常見兩種網站架設方式,不外乎就是自己架,以及請網站公司幫你架,這兩種方式各有它的優缺點,像自己架的價格就比較便宜,請網站公司架就比較省時、省力等,下面我就用表格簡單幫大家比較一下兩者的差異: 簡單來說,如果你時間比較充足,也有興趣累積架站的經驗,就可以嘗試自己架站,不過後續如果遇到網站上的問題,也必須靠自己摸索解決,或再花錢去請專業的工程師協助除錯。 但如果你沒有太多時間,卻又想要快速架設好網站,就建議你可以找專業的網站公司協助,即便之後網站遇到任何問題,也能隨時請專業的工程師幫你解決。 六、新手必收藏!5 個免費架站平台資源 1. Notion:簡約設計版型,零基礎新手也學得會 適用對象:求職者、自由接案者、小型品牌 狹義來說,Notion 不算是一個完整的架站平台,因為它的功能相對有限,且介面的自由度也沒有像 WordPress、Wix 那麼厲害。 不過,如果你只是想要做的個人履歷、個人作品集,或是幫你的小品牌做個簡單的官網、價目表、菜單,我很推薦你可以使用 Notion,不僅介面簡單直觀,學習起來相當快速之外,在不需要太多進階功能的前提下,基本上是完全免費的! 像我前面也有提到,我的個人作品集就是用 Notion 做出來的!當初我就是上了 Notion 實戰線上課程後,才慢慢學會如何用 Notion 架設自己的個人作品集,如果你也想要學會用 Notion 架站的技巧,線上課程的連結我就放在下方,歡迎有興趣的你點閱查看哦! 【Notion 實戰課程:打造專屬數位工作術(限時優惠碼領取!)】 2. Portaly:豐富模板樣式,3 分鐘打造入口網頁 適用對象:業務、IGer、自媒體經營者、小型品牌 IG 在用的多連結工具也能當個人網站嗎?當然可以的! 現在很多 IG 網紅、小型品牌、業務,都選擇直接使用 Portaly 來整合他們的重要連結資訊,像是品牌介紹、營業時間、聯絡資訊,或是線上課程、電子書、團購、業配等產品資訊,方便粉絲更快速找到他們需要的資訊。 不過,Portaly 跟 Notion 概念很類似,都不算是完整的架站平台,只適合做簡易的資訊、連結整理,介面相對來說也比較簡約一些,如果你想要架設更完整功能的網站,建議還是要選擇專業的架站平台比較合適哦! 你可能會有興趣… 【Portaly 傳送門】全球第一中文多連結工具,手把手帶你打造專屬的個人品牌名片、頁面! 【Taplink 教學】最好用又最好看的 Instagram 多連結整合工具,打造專屬自己的個人頁面! 3. WordPress:全球最多人使用的架站平台 適用對象:自媒體、部落客、個人品牌、企業品牌 如果你的網站主打的是「文章」或「部落格」型的內容,Wordpress 絕對是你的首選!Wordpress 當初創立的宗旨就為了幫助創作者建立部落格,不過隨著功能越來越完善且多樣,現在也有許多知名的大型連鎖品牌,也都是使用 WordPress 架出來的哦! 除此之外,目前網路上免費教學資源最豐富的大概就非 WordPress 莫屬了(笑),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教學或說明書,網路上放眼望去滿滿都是,而且還都免費 XD,根本就是我們這種自架網站的新手的首選架站平台阿! 4. Weebly:最簡單的架站平台,上手速度超快 適用對象:求職者、自由接案者、個人品牌 我高中時就曾經用 Weebly 架過網站,那時候我連程式是什麼都不知道也架的出來,你應該就知道 Weebly 有多好架了吧(笑)。 不過,Weebly 之所以可以這麼快就上手,有一部份原因也是網站架構比相對較簡單、陽春一些,可變動的彈性也比較小,因此,如果你想要設計自己的樣式、套版或變更網站版型,Weebly 可能就沒那麼適合你。 5. Wix:專為品牌而生,快速打造質感形象官網 適用對象:企業品牌、個人品牌 Wix 同樣也是相當知名的架站平台之一,不過主打的方向比較偏企業、品牌的形象網站,提供相當豐富且漂亮的模板樣式,因此只要點幾下,很快就能做出一個超有質感的形象網站了。 不過,Wix 的網站架構設計,相對比較不利於執行 SEO,且網站的功能及外掛豐富度也比較低,因此如果你有想要走 SEO 導向,或是需要比較多進階功能,就比較不推薦你使用 Wix。 7. 總結 如果你有想要朝個人品牌、自媒體經營的路上邁進,建立個人網站絕對是勢在必行,一是可以幫你建立品牌的信任感,二是可以擴大品牌的曝光率,整體來說,一定可以幫助你的品牌成長更有感! 想要開始經營你的個人網站,卻又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該如何規劃嗎? 推薦你可以參考我們領先時代老 K 推出的《自媒體網站經營創業講座》,不僅會分享領先時代創立至今的故事歷程,還會不藏私地跟大家分享網站經營的小祕訣,且現在買就免費贈送《Wordpress 入門架站教學影片》,非常推薦給想要開始做個人網站卻還不知道該怎麼下手的你! -- 本文轉貼自:老K(領先時代數位 創辦人)(原文標題: 為什麼要做個人網站?經營個人網站的 6 大優點 & 5 個免費架站資源一次看!) 老K是一位數位工具講師,同時也是輔導各領域自媒體經營者,從零開始到全職經營的陪跑顧問。2019 年打造《領先時代數位》網站與全遠距團隊,前後已分享上百種數位工具的應用方式與詳細教學。後續開設了超過 11,000+ 位學員的《Notion 實戰課程》,也開設《B.R.A.N.D 自媒體被動流量變現系統》的自媒體陪跑計劃,希望能帶領更多人透過自媒體,踏上自由工作、數位遊牧之路。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 2024

我該成為網紅,去提升自己的專業「能見度」嗎?淺談專業人士的職涯之道

之前,幾位俱備專業技能的朋友跟我聊到「筆記」的議題。 他們言談之中,都有些挫折感。覺得專業似乎無法對抗網紅的聲量,甚至其中幾人還想說是不是該去買另一個也很多人關注的「網紅課」,讓自己得以成為網紅來獲取聲量? 要不要成為網紅,這我沒想法,因為要成為也沒這麼簡單。只是專業人士也沒有非要成為網紅不可,所以這篇,我就來跟大家聊聊「專業人士的職涯之道」。 我跟 Bryan 是工程師出身, 2006 年創業時做的是「專案管理」的商業顧問,所以大概也還能算上是專業工作者?一開始創業時,我倆也是很天真地覺得「只要自己有專業能力,就能站穩市場」。事後回顧,這當然並不為真。當時一些奇怪的老師、開著速成的 PMP 證照補習課,顯然更受到市場關注。看到這狀況,我們當時的心情大概就跟現在很多心理工作者看著「筆記議題」是一樣的。 但我們始終沒有去開 PMP 補習課,也沒有天真地相信市場哪天會給我們平反。事實上是有啦,市場最後是給我們平反了。記得大約是 2013 年開始,很多 HR 找我們,一開口就說「他們不要 PMP 證照課程、因為那個沒用」。只是如果當年痴痴地等的話,那也是 7 年之後的事情了。如果這中間沒有嘗試做些甚麼,大部分的人恐怕是等不了七年後的市場平反。畢竟等市場平反了,你也被消滅了,這又有甚麼用呢? 我自己這麼 17 年的顧問創業經驗,一路也跟許多與我們類似的專業人士談過。我直接講,專業人士「未必」需要變成網紅。你真要整天拍片、做節目、互邀訪談、追每個爭議話題… 一來你未必喜歡這麼拋頭露面。二來你若要打磨專業能力也未必有時間與心力這麼玩。三來,當網紅其實也是一個專業。你必須賣相好、口齒伶俐、人緣廣佈、題材敏銳、社群經營強,這並不是可以簡單模仿的。 像我自己其實不喜歡拋頭露面,對於社交也總覺得辛苦與麻煩,有空閒時間我更寧願去看看專業書籍(或是打電動看劇),所以我從創業第一天就知道網紅甚至業務能力是我的弱項。 但這就沒救了嗎? 我覺得不會的。我直接講結論。到了今天我回顧,我覺得專業工作者並不用變成網紅,但確實要稍微提升自己的「能見度」。專業人士的能見度跟網紅的能見度不完全一樣。專業人士不用討好每個人,但要有策略的讓你「潛在顧客」看到,而且要能讓潛在顧客買單。畢竟你有專業,你並不需要譁眾取寵、也不用討好潛在顧客以外的其他人。你只需要用有影響力的方式推廣專業、並做對的事情來積累「信任資產」即可!! 我在此提供給大家這張圖。建議你看一下幾個循環,並想想你能怎麼強化。 你如果能看懂,深思,並互相強化這三個邊,任何專業人士都能變強。你強化專業能力,然後設計出合適的商品形式。換言之,專業技能只是起點,把這專業技能設計程對受眾有用的商品形式,低價中價高價的商品都有,而且讓你自己好賣、讓你能夠 Scale Up,這是需要思考的。 畢竟專業能力可以用賣時間(如接個案、諮詢、看診等)的方式賣掉、也可能可以變成某種形式的商品。但做成商品不是亂做,而是要設計成能帶來「正向循環」的形式。意思就是,你可以賣筆記一次收割,也可以賣一個別人會覺得很棒、感動、很有用,並愛上你的商品。換言之,又增加對你信任資產、又能賺到錢的形式! 此外,你確實也得做些行銷的事宜來強化能見度,並持續來轉成下方的「信任資產」。隨著你商品有用,行銷強化,你就算沒有業務團隊、你不想當網紅,你的專業服務也能越來越輕鬆的銷售。 專業服務要設計商品,一個最簡單的形式,確實也是大家現在開始注意到的開課。一個設計精良,能讓同學改變的課程、無論是實體課或是線上課,都能大幅的增加你專業上的可見度。也讓你其它形式的服務或商品能更容易推廣。 現在開課平台更多了,所以大家不妨可以思考思考自己可以怎麼做。只是大部分開課平台要找的都是自帶流量者。這當然就會讓很多有專業、但知名度不夠的人會無法推進。但如果你很擅長某個專業知識,只是因為過去不太經營自己的網路聲量,或是不擅長設計課程,也歡迎跟大人學聯絡。我們其實很歡迎零網路聲量、但專業很強的朋友來一起開課。只要你真的很懂某個專業,也有實戰經驗,我們都很樂於一起合作課程喔!(歡迎來信至info@ftpm.com.tw) 希望這些分享,尤其這張圖,能夠幫到大家。 那這張圖的複雜版,我之前有做過一檔課,名稱就叫做【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是我自己從零開業至今的所有心法。我們現在可以低調地賣我們的專業服務、不受到新聞擾動、不用抱怨市場不懂專業價值,其實是有一番努力的。但這都是大家可以做到,也該做的事情,所以想更完整理解的,也歡迎可以參考看看。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12, 2024

華語老師「自學」架設網站,4 個專業服務推廣心法,讓你邊賺錢邊闖蕩世界!|安妮網站 Anny| Podcast 「數位遊牧誌」

許多人之所以開始數位遊牧(或稱數位游牧,英文為 digital nomad),是因為工作幾年後厭倦了辦公室文化,或發現自己並不適合。但對本次《大人的 Small Talk》受訪者、「安妮網站」創辦人 Anny 而言,數位遊牧並非偶然迸出的夢想,而是心中「旅遊魂」早就立定的職涯方向。 在節目中,自德國遠端受訪的她娓娓分享從華語教學、自學架網站,到開始接案並以此營生的圓夢歷程,以及關於「從零打造接案事業」,她從經驗中學到的眉角。 國中讀《撒哈拉的故事》嚮往旅行,大學畢業後如願赴海外工作 Anny 表示,她在國中時了讀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內心自此對世界有很多想像。大學時,她除了認真完成外文系學業,也修習華語教學學程,「我那時候覺得要找一個可以到國外工作的技能的工作,後來大學畢業後,我就申請教育部的計畫,到泰國一間小學當華語老師。」 Anny (後排中) 在泰國教書時,與同事和學生一起慶祝水燈節。(圖 / Anny 提供) 如今說來輕鬆,但 Anny 分享,大學畢業後她最大的願望,其實是到澳洲打工度假。但爸媽希望她能考個警察或公職,或者做一些社會普遍認為穩定的工作,考慮到爸媽的感受,她決定暫時妥協,先到泰國教書。「後來爸媽覺得我有待在國外的經驗,比較放心了,我才接著到澳洲打工。」她這麼補充,也提到後來還一個人到南美洲旅行了四個半月。 Anny 獨自赴南美洲旅行。(圖 / Anny 提供) 一出國就是四年,久違回到台灣生活的她雖然對於未來有些徬徨,還是運用既有的教學經驗,找了份補習班工作。 「在補習班工作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我要怎麼樣才可以過更自由的生活?」Anny 表示,補習班工作雖然穩定,但對於已經旅行慣了的她而言,總是有點平淡。她接著說:「那時候我有一個加拿大的朋友,他是我在澳洲的旅伴,他推薦我看 Timothy Ferriss 的《一週工作 4 小時》,我就覺得,其實(生活)應該是有無限多可能性的,在定點工作只是其中之一。」 於是,她開始試著在線上家教平台 Amazing Talker 上接案教學,一做就是兩、三年。 偶然對行銷、網站設計產生好奇,「自學」養成第二專長開始接案 從華文與英文老師變成替客戶架設網站的接案工作者,又是怎樣一段故事?Anny 接著分享,在 Amazing Talker 教課期間,她身邊有些從事行銷相關工作的朋友,「我看了他們的作品就覺得好漂亮,覺得設計怎麼可以做出那麼漂亮的東西,我也想知道如果我要做出這樣的東西,我要怎麼做?」幾經摸索,她也發現自己最感興趣的面向,是網站設計。於是,她開始透過網路上各種學習資源,以及線上課程來自學。 「自學的門檻不會很高嗎?」主持人 Bryan 向 Anny 問出許多聽眾或許都好奇的問題。 Anny 則表示,門檻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高,雖然一開始有一些複雜的底層知識必須搞懂,但只要過了這一關,其實也就具備基本的能力了。後續要怎麼提升能力、或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就依個人想專精的方向而定。 她也補充,很多人可能會直覺認為架網站就是要會寫程式,於是從一開始就覺得難度極高,「但其實現在有很多頁面編輯器排出很漂亮的排版,然後有佈景主題,學寫程式的話你可以更客製化,但一開始不用學寫程式,你也能做出一個網站。」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你架的網站能不能幫助客戶達到他們的目標?就是他們要這個網站,到底是要拿來做什麼的?是要賣東西嗎?或是他們想要收集什麼名單?」Anny 分享接案架設網站時的首要考量。 接案至今已過了三年,Anny 坦言自己有時候也會感到不自信,覺得在這個領域有這麼多本科系出身大神,客戶為什麼要找她? 不過後來,她聽了《大人的 Small Talk》其中一集,也就是【覺得自己能力平凡不出眾?用「25%法則」重新定義自己的專長、找出職涯優勢!】,從中發現自己就算不是架網站最厲害的,但在客戶想「行銷」的這個大目標下,她還能提供粉絲專頁管理、SEO 文章撰寫、廣告投放等等服務,這就是她服務的價值所在。 她因此持續提升這些方面的技能,也建議聽眾若立志提供專業服務,可以盡早思考自己能提供的價值和「組合方案」有哪些。(關於經營專業事業的須知,歡迎透過【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學習更多) 客戶從哪來?不害羞向親友宣傳,也替既有網站「健檢」開創機會 專業能力俱足了,還是得要有客戶上門,整個專業服務才能啟動。 聊起客戶議題,Anny 分享她剛開始接案的心路。「我當時也是困擾了很久,應該不是說困擾,是我那時候真的很緊張、很怕,因為從來沒有真的接過案。」但後來她硬著頭皮,決定從親友圈宣傳起,比方說在臉書上發文,讓大家知道她有提供這個服務;或者,主動傳訊息給「可能需要這個服務」的親友,看看是否有機會合作。 另外,她不時也會撰寫與架設網站相關的文章,在大家心中建立專業形象。後來她順利接到朋友委託,開始第一份架設網站的接案工作。 為了拓展案源,她也主動替一些既有的網站「健檢」。她說:「我看到一些網站可能很老舊了,或者太久沒有整理,我就會去密(傳訊息)給他們,問他們要不要翻新網站。」 關於如何推廣自己的服務,隨著經驗累積,她也整理出四個心法,包含: 1. 建立個人網站 建立個人網站,意味著你有個空間能清楚講明自己的服務內容、你做過的作品、有什麼客戶願意為你背書,這將大幅提升自己的專業度。(編按:我們會找到 Anny 來受訪,也是透過她的網站認識她的。) 2. 搭配內容行銷 有了個人網站之後,你還可以在裡頭撰寫與專業相關的文章,累積【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課程中講的「信任資產」,讓人有問題就想到可以找你解決。行銷包含撰寫 SEO 文章、廣告投放,以及在社群網站上的各種曝光等。 3. 積極開拓機會 你可以積極接觸可能需要你服務的潛在客戶,比方說傳訊息給或許需要架設網站的親友,又或者是聯繫一些既有網站的管理團隊,看看你們有沒有機會合作。 4. 做好自我宣傳 除了聯繫你推測有合作機會的對象,你也可以把握各種認識人的場合,讓更多人知道你有提供這項服務。Anny 舉例,她甚至還印了名片,「其實遞名片是件很害羞的事,但我就把它當成是跟別人聊天時,自我介紹的輔助。如果有之後有需要的話,對方就可以找到我。」 以清邁作為遊牧第一站,做好工作的關鍵是「預留時間玩」 仰賴前面提到的工作思考,Anny 的接案事業逐步穩定,她在今年二月也落腳清邁,正式開始邊工作邊旅行的數位遊牧生活。「清邁是一個活動很多、很好玩的地方!」她這麼介紹這個新落腳處,Bryan 則接著提問:「你怎麼安排你工作跟旅遊的時間呢?」 Anny 表示,根據她過去豐富的旅行經驗,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內心一定會超級興奮,想著要到處都去看看。也因此,在遊牧過程中,她會預先保留抵達後第一週的時間,讓自己在這段時間到處探索,「而且那個禮拜你其實要做很多事情,你要 settle down、要找房子、又要辦卡......」在抵達後第一週,會讓自己把這些生活瑣事都搞定,在工作上,頂多就是處理一些簡單的聯絡事宜。 Anny 在清邁與朋友合影。(圖 / Anny 提供) 在清邁待了三個月後,她又到了尼泊爾旅行,此刻則在德國。她分享,在「自由自在」的第一週之後,她會讓自己回歸規律的工作作息,早起工作到中午,午休後再繼續工作到下午。她也表示,不同於一般上班族一到五工作,六日休息;只要六日沒有特定行程,她就會視為上班日,「因為累積了很多工作日之後,下一次要出去玩,我就可以一次玩一個禮拜。或者我要跟朋友約的時候,我就變成有更多的彈性時間。」 Anny 在尼泊爾的旅行紀錄。(圖 / Anny 提供) 在這種平衡旅遊與工作的狀態中,Anny 找到目前覺得最快樂的生活樣貌。她也表示,為了繼續保持這樣的生活,她在工作上持續努力往「一人公司」的目標前進,期待自己不必在自由度與穩定收入之間妥協。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Anny 的接案工作甘苦與精彩旅遊見聞,歡迎收聽本集《大人的Small Talk》數位遊牧誌 SP9:喜歡旅行,該如何兼顧工作?邁向數位遊牧的第一哩路,透過「自學」打造個人技能樹|安妮網站創辦人 Anny 專訪 也歡迎追蹤 Anny 的 Instagram,以及透過官網「安妮網站」獲知最新資訊!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3, 2024

《 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選摘:海外求職只有履歷還不夠,你一定要會寫的「求職信」!

英國和臺灣的職場生態各有差異,語言和文化也截然不同,以倫敦等大都市來說,競爭者來自全世界,要如何在世界人才的大熔爐、大舞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累積了超過十一年對英國職場的研究與觀察,我認為除了本身的專業能力要強、實力要夠以外,對於第一次在英國找工作的人來說,適應當地的求職潛規則更是重要且基本的。 在英國找工作必須跟著英國人的遊戲規則走,套用到其他國家的狀況也是一樣,千萬不要一味地用在臺灣求職的那套方式,認為只要在 104 或 1111 等人力銀行平臺註冊並填好履歷,就能應徵工作,以及用同一份制式履歷和自傳打遍天下,投遞到應徵職缺的所有公司,這些臺灣人習以為常的求職起手式,在其他國家的就業市場上可能行不通。 就我的觀察,在英國和在臺灣求職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那短短一頁的求職信(cover letter)。 什麼是求職信?在歐美國家找工作時,它是很常見的正式文件,長度大約是一頁 A4 紙,一般會伴隨著你的簡歷(resume)在填寫工作申請(job application)時一起被遞交出去,目的是加強簡歷裡沒有強調的部分,同時客製化你的工作申請,畢竟簡歷的內容比較制式且標準化,如何針對職務內容說服你想應徵的公司,讓他們相信若不邀請你去面試就是他們的損失,真的只能靠求職信來完成這個任務了。 求職信的附加功能 此外,求職信還有兩個附加功能,讓你的工作申請更完美: 1. 展示你的個性與溝通方式 有別於簡歷著重在條列每段工作經驗,求職信提供求職者一個能展現文采的機會,而透過這段文字,潛在雇主能進一步了解你的個性以及慣用的溝通方式,讓對方能更全面地認識你。 2. 解釋簡歷中可能被質疑的部分 簡歷受限於固定格式,無法對每一段工作經歷詳加解釋,譬如你的兩個工作之間的空檔過長(一般指超過半年),或是你從 A 產業轉職到 B 產業,如果未經解釋,這些現象極有可能被雇主視為所謂的紅旗(red flag)*,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在求職信中詳細解釋,化解可能被雇主歸類為潛在疑慮的紅旗。 許多招募廣告會要求求職者附上求職信,而大部分的求職網站像 Reed、Indeed、Totaljobs 也會要求用戶撰寫求職信。 一封精心撰寫的求職信能包含許多簡歷無法交代的細節,用它來補充簡歷無法呈現的額外資訊,不但能幫助招聘者更深入地認識求職者、了解他的背景,在兩位求職者的專業技能勢均力敵時,求職信寫得比較好的人往往有更大的機率勝出,成為得到面試機會的優勝者,因此我建議:即使招聘廣告上沒有要求,求職者還是應該主動附上求職信。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可能覺得求職信似曾相識──似乎和在臺灣求職時寫的「自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求職信的寫法、對結構的要求和自傳完全不同,千萬不要搬出以往寫自傳的那套做法,那樣不但無法幫你的求職申請加分,還有可能讓人資(Human Resources, HR)在第一階段篩選時,就先把你刷掉了。 撰寫求職信的技巧 了解求職信的重要性後,你一定很想知道該如何寫好求職信,畢竟在臺灣找工作通常不用寫求職信,大部分人對它比較陌生,以下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撰寫求職信的技巧。 1. 看清職務要求,量身打造專屬內容 在英國找工作,最忌諱的就是用同一個版本的溝通方式「亂槍打鳥」,這會讓雇主覺得你只是想碰碰運氣,並不是真的認為自己可以勝任或想要得到這份工作。 若求職信的針對性不夠強,人資根本不會花時間看你的履歷。因此建議寫求職信之前,務必仔細閱讀職務描述(job description),看清楚職務要求,在求職信中針對該職位著重的技能與經驗多加著墨。 2. 第一段寫總結,其他段落多用實例 求職信和情書不同,不需要含蓄地慢慢鋪陳,請務必在第一段就寫出整封求職信的重點,再用後面的段落一一擊破各個細項。 求職信第一段通常是總結你到目前為止的職業生涯發展與成就,讓收到你的工作申請的人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快速了解你的專長。 緊接著要從你的經驗中大量使用具體實例說明為何你適合這項職缺,可以是你工作中的真實案例,或是曾得過的獎項、專利、證書等,總之就是用你的豐功偉業去呼應該職缺的要求,向潛在雇主證明你是最完美的不二人選。 3. 用條列方式歸納重點,總長不超過一頁 為了讓人能在最短時間內一目瞭然,寫求職信最好使用條列(bullet points)的歸納方式,每一條聚焦一個核心,譬如第一條說明你的領導能力,第二條談你的專案管理能力,並將這些重點用粗體字標示起來,讓負責招募的人資容易清楚辨識。 求職信最好不要超過一頁,內容必須精闢簡要,句句講到重點,而且不要重複簡歷裡提過的事,否則會給人重複性高的累贅感。簡歷和求職信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兩份文件,撰寫時要盡量針對你所申請的職務要求來微調,才能達到真正的客製化,也更能讓招募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別忘了強調志工經驗 雖然當志工是為了服務,而非為了求職或履歷表上的亮眼經歷,但在英國申請工作時,如果有志工經驗,的確會讓雇主對你「另眼相看」。對許多外國企業雇主來說,不支薪的志工工作經驗,最能反映應徵者的「積極性」,若是曾在海外從事志工工作,對於應徵者的「國際觀」更有加分作用。 建議可以在求職信中特別說明自己為何選擇某個志工項目,以及從該經驗中得到哪些技能符合應徵職缺的要求。 5. 最後一段的藝術 前面提到求職信第一段要總結你的技能、專長與成就,讓閱讀的人可以很快勾勒出求職者的全貌,求職信最後一段也很重要,有畫龍點睛之效,讓人看完一整頁內容後,能輕易掌握重點。 英國職場專家建議,求職信最後一段請再次強調你的技能中最符合該職務要求的兩項關鍵能力,以及它們將如何為這個職缺與該組織帶來貢獻。這個動作的目的是提醒招聘者你的主要強項是什麼,讓對方感到如果不邀請你參加面試,他們就虧大了。 6. 主動爭取面試機會 想在英國職場生存,最關鍵的能力就是「爭取」(也就是吵著要糖的能力)。不管是想升遷或加薪,或是談年薪時,想為自己多加一、兩個月薪水,直接爭取就對了,雖然老闆最後不一定會答應,但若不主動爭取,幾乎不可能得到這些機會。 我們要知道歐美各國的企業中,「惦惦吃三碗公」的老闆也不少,如果不出聲,他就假裝不知道你該調薪了。 這個道理應用在申請工作上也是一樣的,你撰寫完成強而有力的求職信最後一段的末尾,請務必記得主動爭取面試機會,這會給人有企圖心的印象。 讓求職信加分的元素 至於要如何表達想爭取面試機會的決心呢?英國職場專家建議,不妨在畫上求職信的句點之前,加上這三個元素: 1. 你的聯絡方式,包括 email address 與手機號碼。 雖然這些資訊在簡歷裡都有,但此處重複寫上的目的是讓對方知道你是認真的。 2. 方便聯絡的時間。 讓對方感受到你有事先為他設想,如果他原本就有意決選(shortlist)你參加面試,這樣的貼心舉動更能增加想邀請你來面試的動力。 3. 意圖明確,語氣堅定,但不要給人壓迫感。 爭取面試最好不要用迂迴戰術,直接表達想爭取面試機會是最好的方式,但用詞遣字要小心,千萬不要讓人覺得你太粗暴或咄咄逼人,建議可以使用「 I look forward to discussing what my background can bring to the team in greater detail with you during an interview(我很期待在面試中與您更詳細地討論我的背景經歷可以為團隊帶來的效益)」,這種措辭法明確專業又有禮貌,是職場專家一致推薦的安全寫法。 總結來說,求職時應該把工作申請表裡的任何一份文件都當成行銷個人品牌的工具,撰寫我們比較陌生的求職信時,請把握以上提到的幾個原則,在短短一頁內容中充分展現你最能和該職缺緊密連結的專長與技能,並用具體的實例說服潛在雇主,讓他們覺得應該邀請你來談談,否則可能有錯失優秀人才的遺憾。 *紅旗(red flag)在英文的原意是危險或警告,後來成為應用在日常生活對話的俗語,通常指初次見面時,在彼此都不熟悉對方背景的情況下,其中一方出現讓另一方覺得苗頭不對的徵兆。在本文中是指簡歷出現一些在人資眼中被視為大忌的經歷。 --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遠距工作者的職場攻略》

December 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