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師接案攻略】工程師剛開始該怎麼接到案子?什麼案子建議不要接?|大魔術熊貓工程師 Ko Ko 專訪

工程師的職涯,就只有替公司打工到退休這個選項嗎?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或許是如此沒錯。不過,在 COVID-19 把更多企業推向遠端工作、外包這條路之後,即使是像工程師這類看似與辦公室深度綁定的工作,也開始擁有了更多「接案」的可能性。 可是,身為習慣了每天進辦公室工作的人,工程師應該怎麼開啟自己的接案職涯呢?又有哪些坑,是新手上路特別容易踩得雷呢? 今天,就讓粉專「大魔術熊貓工程師」的版主、擁有豐富接案經驗的工程師 Ko Ko,來和你分享屬於工程師的接案攻略吧! 1. 接案起步|工程師不要為了接案而離職,有正職才有犯錯的餘裕! 決定嘗試接案之後,大部分人馬上會遇到一個兩難:我應該利用正職下班的時間接案,還是直接辭職,全心投入自己的接案事業? 老實說,這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以過來人的經驗來說,Ko Ko 更推薦大家「利用正職下班的時間接案」這條路。 原因是,大部分人在剛開始接案的時候,難免都會踩到一些地雷,可能是錯估工作量導致工時爆炸、可能是不小心接下了不適合的案子等等,「如果全職接案,這時候你就會很有壓力,因為接案是你的唯一收入;可是如果你有正職的收入,你就會有更多容錯空間,也會有餘裕選擇真正適合你的客戶」。 這點,也恰恰回應了下一個 Ko Ko 眼中所有新手接案者都必修的一堂課:選案子。 2. 接案案源|工程師接案最忌諱「急」,選擇「好客戶」,讓自己起步更順利! 選案子,並不是等你經驗豐富之後才要學的功課,反而是在決定接案的第一天,你就應該要有意識地挑選、避開不適合你的案子。 「這也是我建議大家,盡量不要一開始就全職接案的原因。」Ko Ko 解釋。如果一開始就全職接案,很容易就會讓人掉進「急著接到案子」的陷阱,忽略估算潛在成本的重要性,最後要不是案子很難收尾,不然就是收款困難重重。 「有正職的收入,你才有餘力好好評估自己和客戶的狀況,也才有說『不』的餘裕。」 可是剛開始接案的人,都未必有完整接過一個案子的經驗了,又該怎麼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案子呢?對此,Ko Ko 結合自己的經驗,分享了幾個建議: a. 灰色產業的案子,盡量不要接 這類型的案子,由於客戶平時就遊走在法律邊緣,因此你很難預測客戶什麼時候會出事,一旦客戶資產被凍結、被捲進調查甚至是訴訟,即使客戶有心,也未必能準時付你錢。更何況,假使客戶被檢調單位盯上了,也難保你不會被一起捲入。 講到這裡,Ko Ko 也苦笑了一下,說:「我之前就是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接下了一個經營灰色產業客戶的案子。結果,就在結案之前,客戶就被判刑入獄了,那個案子尾款我至今都還沒拿到......」 b. 需求太模糊的案子,新手盡量先 pass 這類案子最大的挑戰,就是由於客戶也未必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很容易就會想東加一點、西加一點,一不小心,就會讓專案需要完成的工作不斷膨脹。 資深一點的工程師,或許還能透過經驗,輔以引導技巧,陪客戶一起把需求和專案的範疇界訂下來。然而 Ko Ko 提醒,如果你才剛開始接案,或自認不是一個很擅長釐清、挖掘客戶需求的人,建議在接下這種案子前最好三思,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再簽約。 c. 優先選擇有機會發展出長期合作機會的客戶 在眾多類型的案子當中,Ko Ko 最看重的,是那些有機會發展出長期合作關係的客戶。 「收入不穩定,是每個自由工作者必然要面對的課題,」Ko Ko 提到:「因此除了規劃財務,在選擇案子的階段,我自己也會傾向優先和有機會發展出長期合作關係的客戶合作,讓我的整體財務狀況更加穩健。」 假使你未來有想自己開公司、想全職接案的想法,「我也覺得可以用『有多少長期合作中的客戶』,來當作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自立門戶的基準。」Ko Ko 補充。 3. 接案關鍵|工程師接到案子的關鍵,不是價格或技術,而是「信任」! 講到這裡,Ko Ko 也順帶提醒剛開始接案的人:接案生涯的初期,比起在意自己接到多少案子,你更該在意你是否成功建立起客戶對你的「信任感」。 當然,第一、第二件案子,由於市場還不認識你,難免得靠低價去爭取機會。但 Ko Ko 指出,如果想擁有健康的接案生涯,就不能把「低價」當成你的核心競爭力。 「在談案子的時候,你的技術能力、報價都會決定你能否接到案子沒錯,」Ko Ko 強調:「可是,真正能讓你持續接到案子的關鍵,是信任。你要能讓客戶相信把案子交給你,就能解決問題。」 不過,剛進入接案市場的工程師,也還沒累積起自己的作品集,可以用哪些方法,接到人生的第一個案子呢?Ko Ko 回憶了一下自己的接案經驗,分享了幾個他曾經嘗試過的做法: a. 積極參與技術社群,接接看別人轉包出來的案子 參與技術社群,是許多工程師接到人生第一個案子的重要管道。透過回答提問、分享 side project 的機會,別人就能認識你專精的領域,進而讓你有機會接到人生的第一個案子。 Ko Ko 回憶,在接案生涯早期,技術社群曾是他很重要的一個案源。透過深度參與技術社群,很多人因此對他的專業產生信任,有的工程師更會在接到大型案件後,主動來詢問 Ko Ko 是否有意願「打群架」。就連 Ko Ko 人生接到的第一個案子,也正是因為他在社群中回答了一則提問,而意外獲得對方轉介來的案子。 b. 經營自媒體 接到人生第一個案子的另一個方法,是經營自媒體。這方法雖然需要一點時間,可是在 Ko Ko 眼中,經營自媒體卻是投報率相當不錯的選項。身為 FB 粉專「大魔術熊貓工程師 」的版主,Ko Ko 就有不少客戶是先看過他在粉專上的分享後,才找上門來想要與他合作。 Ko Ko 還進一步補充,如果你有心想把接案,打造成更有規模的事業,建立銷售漏斗就是閃不掉的課題。擁有自媒體,將能擴大你的銷售漏斗,讓演算法不分晝夜地將你的成績和專業,曝光在更多潛在客戶面前。 此外,經營自媒體的好處還不只如此,自媒體能帶來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幫助你擺脫削價競爭的迴圈。年輕的時候,體力好、負擔小,你或許靠低價、靠熬夜爆幾次肝,拿下案子;可是,每年市場上永遠都會有更年輕的肝,誰又能保證接案五年、十年後,你的身體還負擔的起低價策略的代價呢? 「所以我覺得,與其靠低價策略去拿案子,不如花一點時間在經營自媒體上,放大自己的價值,吸引願意支付合理報酬的客戶找上門。」 但 Ko Ko 也提醒,在經營自媒體的時候,切莫把焦點放在「按讚人數」、「追蹤人數」等數字上,「你的經營重點,應該是努力讓對的人,看到你製作的內容。比起擁有一萬個追蹤者,擁有一百個有預算、有需求,也對你感興趣的業主,後者更有價值多了」! 當然,這兩個也不是能幫助工程師接到人生第一個案子的唯一作法。Ko Ko 另外補充,像是參與 GitHub 上重要的開源專案、進修取得證照或廠商的原廠認證等等,都是工程師能累積信任資產的方法。 當你有了信任資產,未來自然會有漲價、選擇要與哪些客戶合作的空間。 不過,Ko Ko 也指出,光鮮亮麗的自媒體和客戶對你有信任,並不永遠都是畫上等號。客戶對你的信任,最終還是來自於你能否幫助他解決問題。這除了取決於技術,Ko Ko 認為,有另一門知識同樣重要,下集為你揭曉!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edit

THE LATEST

個人品牌定位不精準,導致商業模式設計困難?自媒體創業家 Zoey 針對個人品牌定位的策略分享

個人品牌定位不精準,導致商業模式設計困難?自媒體創業家 Zoey 針對個人品牌定位的策略分享

你是否一直在煩惱自己品牌定位不精準的事情?總覺得內容難產、受眾樣貌不明確、商業模式設計困難,甚至是營收踢到鐵板,都是因為源頭的「定位」不明確,期待著摸索出自己的特別定位,來凸顯你的個人特色,藉以解決上述問題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與你分享我個人在「品牌定位不精準」的議題上獲得的新領悟。 【用聽的】收聽本文 ↓ #266 #Zoey|煩惱定位不精準嗎?如何透過梳理思考脈絡釐清品牌核心價值 對品牌定位不精準的自我懷疑 從 2022 年開始,創作者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產業競爭激烈也讓我很有壓力,即便我喜歡自媒體行銷,也滿擅長品牌定位策略,但對於成為自媒體經營大師這樣的職涯發展並沒有太大的憧憬,我一直都認為,我想要的是一種生活,而不是一份工作。 而如果想要的生活,是能透過自媒體或遠距工作來成全的,那就去學一下,但如果經營個人品牌或創業是沒有辦法帶我接近我想要的生活,我或許就不會選擇這條路。也就是說「主題」就像是工具,它不是我真正忠誠想為他效力的對象。 我想創造的一直是一種 lifestyle,如果有變成品牌經營達人,那也是附加價值;我的核心主軸是設計一個能讓你有錢、有愛、有意義、自由、自主、對齊且和諧的生活,而自媒體就只是眾多方式中的其中一種。然而,作為一個個人品牌,以 Lifestyle 或上述說到的核心主軸作為品牌的「定位」,跟其他有明確「主題」的品牌相比,就顯得不是那麼簡單易懂,也導致我一直很不安的想要找一個「簡單易懂的說法」,就是深怕觀眾看不懂,自己也說不清。 比迎合市場更重要的,是尊重我到底想做什麼 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摸索與嘗試,我依然不覺得自己找到了明確定位,似乎就像是不斷踢到鐵板,連在熟悉的領域都做不起來,我開始在想:自己還有什麼競爭力? 這定位似乎越找越模糊、節目排名似乎也越來越下降,而這些我認為是負面的發生,都讓我更加認定自己缺的,就是一個具體明確的主題!好像如果我有了它,就能解決我所有品牌的問題。 然而,某天我跟我先生提到了這個煩惱,我說:「我的主題好像很發散,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很難凸顯出自己的特色。」 老公就說:「那聽起來你不是沒有明確方向,你只是有很多方向。」聽完的霎那似乎給了我某種當頭棒喝,我心裡就浮現一股聲音:「對,有很多方向,有什麼不好嗎?」 奇妙的事,同天下午,我有一位諮詢的學生,帶著類似的問題來找我諮詢,當時我就問他說:「如果能選中那個精準的定位,究竟會為你帶來什麼?」 那個學生說:「安心感吧,比較知道可以朝哪個方向火力全開」而這番話也讓我深有同感。 其實很多方向並不會讓我恨之入骨,但總會覺得如果可以專注在一個方向,或是就可以帶來安定的平靜感吧⋯⋯ 這時,學生突然說了一句:「像我就覺得你是同時講多個主題,但又融合得很好的品牌。」 我就很下意識地回答:「我之所以沒有特別選擇只聚焦在一個主題,是因為這些內容對我來說都一樣重要,我覺得比迎合市場更重要的,是尊重我到底想做什麼。」 說完這句話之後,我非常訝異,那個感覺就像是我說完了,才意識到我說了這句話,我說完了,腦袋再跟上並理解到:「原來我是這樣想的!」 擔心品牌定位背後的心魔是什麼 我開始問自己:如果能找到一個明確的方法論,有了這些明確的受眾與內容方向之後,究竟能帶給我什麼?是我準備題材和產品會更有架構?能為我帶來更好的收入、知名度、影響力?而有了這些,究竟能帶給我什麼?帶給我喜悅?成就感?安心感?滿足感? 我開始發現,其實品牌這回事根本沒必要這樣拐彎抹角,也就是說,如果我現在就做得很開心,即便我的題材方向發散,我可能也不會覺得這會是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只要感受上是很有成就感,而且做得心滿意足,管他定位明不明確,都會自成一格。 品牌方向發散會讓我們感到缺乏安全感,而不斷地想要追求品牌成效、營收結果來感到心安是人之常情;然而,當你把成果看得愈來愈重,你也會因此越來越焦慮,於是開始將一切品牌定位不精準視為問題,然而真相,往往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這些。 在我剛開始做佐編茶水間時,根本就不知道要怎麼做品牌定位。我的品牌沒有知名度、也沒有賺任何一毛錢,但當時的我從不會覺得「只要有了定位,我的品牌就會做起來了」,當時的我就是每天下班後寫自己想寫的、說自己想說的,做自己認為重要的、值得做的,一切都非常的純粹。 回想當時,是被滿滿的成就感與喜悅包圍著,我從不質疑自己這麼做對不對、做的好不好,我的滿足感,從不是來自於品牌精準定位,傲人的銷售成績,而是照著自己的意思隨心所欲所帶給我的踏實的自在與平靜,我覺得我太想念這件事情了,而我要的,其實,就是那股隨心所欲的自在踏實感! 延伸閱讀:【我,是誰?EP.1】看似人生勝利組,為什麼卻不快樂?我到底怎麼了? 別追求心安,要追求內在的安全感 邀請你反問自己:你是不是在找一個外在答案?來填補你內在的不安全感?你是否總是希望有個老師、一本好書、一個突然其來的奇妙靈感,或是神明的某種啟示,為你帶來解答?如果是的話,你需要的,真的不是答案本身,你需要的,只是讓自己心安。而這就是讓自己從外在力量,轉化成內在力量的絕佳練習時機。 當我們需要一個外在的定位或答案時,我們的力量是從外在來的,只有外在的某些東西符合了你的期待,你才能感受到安全感與力量感,但是,我們其實還有另一種做法,不用繞一大圈,甚至可跳脫時間和空間,那就是讓你的力量來自內在,與你分享目前我試過覺得挺有效的方式。 1. 看清楚得到這個答案,究竟能帶給你什麼 我發現,我在生命當中所追求的核心價值,真的就是自由自在,只是我的某些限制型信念不斷灌輸我:「天底下沒這麼好的事,真的有這麼簡單嗎?應該會更複雜一點才對吧?」也許我認為理想生活是辛苦拚來的,如果沒經過什麼樣的挑戰,就感覺有點不配得? 這也是之所以繞了這麼一大圈的最主要原因,因為我不相信自由自在可以這麼容易,我的思想堆疊誤以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肯定是要有某些作為、某些努力,才能抵達自由自在的境界。看見了這一層的限制之後,我也發現,其實我真的隨時隨地,無時無刻,都可以幫助自己回到自由的狀態,真的沒人、沒事在阻礙我,只有我自己不准我自己這麼做而已。 2. 選擇讓你的力量與安全感來自內在 我覺得內在力量很神奇的地方在於,只要你願意給它力量,它就會有力量,所以你一定要先願意試試看、相信看看,這絕對是第一步。當我需要內在力量時,我經常會對自己這麼說: I don’t care how I feel. I don’t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I don’t care how much time it will takes. I’m safe, I’m free, I’m living my dream. It’s done, it’s done, it’s done. 告訴自己你現在就是安全的、自由的、活在夢想中的,告訴自己你已經跳脫自己的情緒、跳脫環境空間、跳脫時間,解放自己,現在你不需要外在來拯救你,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獲得安全感,你不再需要響亮的頭銜、精準的定位、厲害的營收、大量的追蹤,來感到心安。 你也不用再花所有的力氣跟時間去維持這些追蹤、頭銜、營收,而是,有這些東西非常美好理想,但是沒有,真的也沒關係了,你不再感到有關係,你不再焦慮,不再不安,你沒事了。 任何看似成功的路都是累積出來的 回頭看這幾年走過的路,我發現,讓我真正痛苦的,都是生命中的那些「制約式目標」,那些制約式目標,是我限制型信念的呈現,我已經封閉的認為「明確」才是解答,導致我根本看不見更遼闊的世界,看不見內心真正渴望的,就是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如果我有勇氣全照著自己的意思,那我的品牌即便沒有主題方向,也會不斷地有產出、有進度,而這些的累積,很可能也是幫助我發展出定位的重要素材,這些分享會累積成一種風格,而風格則成就了你的獨特性。 你也許會想要找到一個「對」的風格、「對」的方向,再踏出那一步,但殊不知,所謂的「對」,其實是數量與質量的總和。有的人會說正確的路,就是走起來舒服的路,但是你如果沒有數量和質量的累積,你要用什麼來評估你走這條路是舒服的呢?也有的人說,正確就是能看見成功的路,但是沒有數量和質量,會有成功的結果嗎? 如果我們能把一切都看作是一種實驗,讓失敗跟成功都同樣有價值,那這條路真的會順利很多,而順利、順流、舒服、自在,不就是你要的嗎? 延伸閱讀:達成了目標還是不快樂?你是不是也被「制約式目標」給困住了呢? 不急著解決問題,問題才會被解決 有時候我們明明很不喜歡被定義、被貼標籤,但又會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行為,幫自己貼標籤。也許做自己、隨心所欲,需要比想像中還大的勇氣,我們經常為了放鬆放心而過度努力,為了找回內在的平靜而過度心急,你看,這是多麽互相矛盾的狀態呀! 有沒有可能就是因為你急著想解決問題,這個問題才一直無法被解決,就因為你急著想放鬆,所以才一直無法放鬆?其實,「定位不明確」真正要我們面對的,是心中那股不安全、不舒服的感覺,而不是主題到底清不清楚的這回事。 我要看見的是那個不平靜的感受,究竟是在告訴我什麼?想提醒我什麼?而不是一昧的認為,我就是要立下新的目標、找到新的方式、破解什麼密碼,這種制約式目標,很常才是讓你痛苦的原因之一。 本文結語 愈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就愈需要鍛鍊自己從內在找回安全感的能力,現在的我發覺,或許的確是需要重新整理品牌,但並不是外在的品牌經營策略,而是內在的核心重點,你需要重新整理你花自己寶貴的業餘時間,來投資在這件事情上,究竟是為了什麼? 找回你的初心和核心驅動力,確保你做每件事情是都是這個初心的延伸跟展現,你真的就會安心很多,你也真的就會開創出自己的風格了。 -- 本文轉貼自:理想生活設計(原文標題:你也在煩惱品牌定位不精準的事嗎?和你分享我這些日子以來的頓悟)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December 18, 2024

想拓展個人品牌、職涯第二曲線,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整理煉金術師小印教你 2 招!

想拓展個人品牌、職涯第二曲線,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整理煉金術師小印教你 2 招!

在做個人品牌時,你可能會發想不同的產品服務,創造不同的收入來源。但許多人在拓展新的賽道時,會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可以做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探索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情,就算找到了也可能因為沒有市場價值而草草作罷。 「整理煉金術師」林小印是台灣首位結合「整理收納」、「販售二手」、「投資理財」思維的整理師、講師、作家、CFP®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曾經也是一個上班族的她,就曾探索過不同專業,甚至在整理師還沒那麼盛行時,就踏上了這一條路,而後延伸出不一樣的產品服務。 至今,小印已有 6 年教學跟整理師資歷,5 年一對一財務規劃資歷,擁有超過 1000 位學員。 不要看小印現在是為整理師,過去的她擁有上萬件物品的購物狂,歷經失戀與家庭問題後,決定開始用「整理」斷捨離,不僅是整理自己的物品,更是整理自己的人生。 曾任日商高階主管的她,最後也斷開待了 13 年的工作,決定創業成為一位「整理鍊金術師」,運用自己的專業,打造獨特的事業,幫助大家用「管理公司的思維來管理物品」。 目前小印有「居家整理」、「販售二手」的服務路線,之後又陸續拓展「金錢整理」路線,提供財務規劃、理財投資線上課服務,還有「人生整理」路線,開設財富自由人生讀書會、目標設定線上課等。 多方嘗試,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情所在 很多人會好奇,如何像小印一樣,在經營品牌的過程中,拓展新的服務路線,甚至是從最根本的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哪個服務更符合自己的理想。 小印引用動畫第一神拳給她的啟發,說道:「沒有試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熱情天賦在哪裡」。 從以前,小印就因為興趣,學過不少東西,像是在自己斷捨離的期間,她就學過刺繡、軟裝、人類圖等。 她會開始做整理師,是過去看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接觸了整理術,也知道在日本有整理師這樣的職業。當時捨不得把斷捨離後的東西丟掉的小印,就開始尋找販賣的管道,嘗試發展獲利模式,而這也成為她創業的契機。 當小印發展自己的品牌有「居家整理」、「販售二手」、「金錢整理」等路線後,也曾困擾於怎麼拓展下一步時,她也沒有放棄嘗試,繼續去尋找不同可能。 好比說,小印原本思考著自己的整理服務,已經有居家的整理、財務的整理,是不是要新增一項「心靈整理」,於是小印也曾想過要不要試著去考心理師,雖然這過程太複雜,最後作罷,但小印還是去學了 催眠,還有 NLP(英文為: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經語言程式學或稱身心語言程式學,一種研究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專業)。 從你的客群挖掘需求,做進一步的拓展與優化 探索的過程未必每次都很順利,這是很正常的。 像是學完 NLP、催眠後,小印發現,這好像不是她要的。小印當初理想的工作型態,就是可以在家工作,催眠等於要請人來家裡,跟一個人要單獨待在一個房間,對於女生來講安全性沒有那麼高,所以小印後來還是放棄這條路。 那為何最後小印的第三曲線,選擇了「人生整理」呢? 那時,小印剛好出書,當時她就在思考有什麼辦法,可以一直宣傳書,而粉絲又不會膩,想出的解方就是開「讀書會」!小印設了「財富自由人生讀書會」選了七本書,加上自己的書,與大家讀書討論的過程,同時也能宣傳書籍。 讀書會之後,小印給學員們寫問卷,大部分的人都會提到,他們想要知道小印是怎麼成為自由工作者、怎麼管理時間的,或是怎麼定目標的。 為了達成學員們的願望,小印就開了這一堂目標設定的線上課,並將「財富自由人生讀書會」和「目標設定線上課」歸類為「人生整理」。 小印就依據自己的經驗建議,有時候探索新道路時,自己想破頭也想不到,但我們可以去觀察、去詢問我們的受眾需要什麼,再去發展新的道路,也有可能可以持續優化既有的服務。 好比說,小印在做財務規劃的時候,發現許多人都有職涯、戀愛上的困擾, 可能小印自己也沒辦法解答,她就會引薦其他人去上合適的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小印上過且推薦的課程,也會引薦一些資源,這些都讓學員們對她更加信任,讓「引薦課程與資源」也成為小印的服務內容。 不管在創業之初,或是拓展品牌的第二、第三曲線時,小印都會回頭反思自己最當初的目標,希望能實現自己理想的生活樣貌,就是能夠「在家工作」。因此不管是放棄催眠,或是後續打造線上產品服務都是為了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理想生活。 因此,當你在發展自己的不同曲線時,試著「以終為始」的思考:「這樣做是否能讓你更接近目標」,這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December 6, 2024

遠端工作必訪咖啡廳|板橋也有!不限時、有插座板橋 3 家遠端工作咖啡廳推薦

遠端工作必訪咖啡廳|板橋也有!不限時、有插座板橋 3 家遠端工作咖啡廳推薦

1. 哩哉咖啡 Uknowhere Café 在板橋頗負盛名的泰式料理「泰樂」對面,有著一家老宅咖啡館,名為「哩哉咖啡」 (原為「老地方咖啡」,11月更名了)。「哩哉」原本開在林家花園附近,也有著許多死忠的顧客,日前才遷移到新址來。 在這裡,數位遊牧者們除了可以享受不限時及有插座的「工作友善」環境,同時也享有大片玻璃窗外綠意盎然的美景,以及店內任君挑選的鹹食、甜食選項。想吃義大利麵、燉飯、早餐盤或各式甜點都有。 如果你也是個重環境又重吃的遊牧者,來到老地方,絕對不會失望的喔! |Facebook:哩哉咖啡 Uknowhere Café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公園街52巷3號(近捷運府中站) |營業時間:10:30 - 20:00 (圖 / 鐘敏瑜攝) (圖 / 鐘敏瑜攝) 2. KINO KINO CAFE 如果比起「哩哉」的老宅風格,你更喜歡簡潔明亮路線的咖啡廳,那你可以考慮走訪 KINO KINO CAFE。 藏身於菜市場旁邊的靜巷,裝潢別有特色的 KINO KINO 大概很快就會抓住你的目光。這是一家精品咖啡專賣店,店內不只多元的咖啡與台灣茶選擇,還提供精心製作吐司與蛋糕。找個下午來享受咖啡、小點與工作,將是非常舒服的體驗喔! |Facebook:KINO KINO CAFE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倉後街 6-2 號一樓(近捷運府中站) |營業時間:週四到週日 12:00-17:00(週一到三公休) (圖 / 鐘敏瑜攝) (圖 / 鐘敏瑜攝) 3. bonniesugar 手作甜點專門店 透紗窗簾、木製桌椅加上展示櫃中各種水果甜點,經過位在板橋文化路上的bonniesugar,任誰都會駐足看一看。這裡不僅是一家甜點店,更是不限時且幾乎每個座位都有插座的三層樓工作空間。 店內環境非常舒適,裝潢也非常有氛圍,工作起來很舒服。不過或許是運用大量水果,所以這裡的甜點價位相對比較高一些,編輯私心會推薦點杯飲料來搭配工作時光即可,CP值最高!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 185 號(近捷運板橋站) |營業時間:10:00-22:00 (圖 / 鐘敏瑜攝) (圖 / 鐘敏瑜攝) 板橋不只有著許多「網美」風格、適合拍美照的咖啡廳,其實也有著一些適合數位遊牧者工作的咖啡廳。如果你有特別屬意的店家,電腦包收拾一下,立刻就出發吧!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November 13, 2024

人在台灣想找國外的遠端工作,讀者太太教你 5 個求職原則,避開詐騙地雷!

人在台灣想找國外的遠端工作,讀者太太教你 5 個求職原則,避開詐騙地雷!

兩年前 BBC 報導一則和遠距工作有關的職場詐騙新聞,一間「號稱」位於倫敦的行銷公司「Madbird(瘋鳥)」,不但從老闆本人 Ali Ayad 的人設,到公司裡的多位同事,甚至辦公室地址全部都是假的,在 BBC 揭穿這個騙局後,在 Madbird 上班員工才知道原來他們眼中崇拜的行銷才子老闆和公司的承諾都只是謊言,當然也沒有人真的拿到過全額的薪水。 這則新聞在網上引發熱烈討論,許多台灣的讀者擔心自己會落入類似的陷阱,畢竟在遠距工作工作職缺越來越多的歐美職場,若有心人士刻意利用網路上的虛擬世界打造一間公司的「完美人設」,涉世未深的年輕求職者的確有可能落入這樣的陷阱,打白工沒領到薪水已經夠糟了,如果還因此個資外洩,問題就更嚴重了! 到底 Madbird 是如何詐騙 50 多位來自烏干達、印度、南非、菲律賓等世界各地的員工, 讓他們在沒有領到薪水的情況下,仍心甘情願地為 Ali Ayad 工作好幾個月?首先,他在網路打造自己的完美人設,包括曾在Nike俄勒岡州總部工作過的經歷,以及不知從哪剽竊來的 42 個知名品牌 case study,加上他舌粲蓮花的話術,讓員工願意接受合約裡「試用期內只能收取案件得標後的分成」這種不合理的規定。 為了讓謊言更具說服力,Ali Ayad 除了在 LinkedIn 和 Instagram 上建立自己不符合事實的 profile ,還一手打造至少六名「資深員工」的假人設,來營造公司頗具規模的假象,這些「不存在的員工」照片是隨意地從網路圖庫偷來的,但若不去查證很難發現其中有鬼。 看到這裡,如果你目前人在台灣,希望能夠找到總部在國外的遠距工作,要怎樣才能避免落入陷阱呢?我以自己在英國工作超過十年,而且目前待的公司剛好也是遠距工作型態的經驗,和大家簡單介紹幾個原則: 1. 所有的正規公司都會有官方註冊的紀錄 英國為例,Companies House 的網站能查到所有在英國註冊的公司以及其相關資訊,包括公司負責人、公司所在地,甚至連營收都清楚記載。想確認一間公司的合法性,最直接也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到該國管理註冊公司的相關單位,再到它的網站上查詢,如果查無資料,就表示這間公司可能有鬼。 2. 正規公司會有官方地址 即便是遠距工作,正規公司還是會有官方地址,這個地址是該公司在政府單位註冊的地址,只要去相關單位網站查詢都能查到,這個地址應該就是勞動合約裡使用的地址,如果合約裡的地址和公司註冊地址不同,這就是一個警訊,在看合約時一定要多加留意。 3. 大部分的正職是發月薪或週薪,不是抽成制 一般行銷公司(marketing agency)的職缺不太可能是抽成制,而是每月有固定薪水加上定期或不定期的績效獎金。事實上大部分的正職工作都是以發月薪或週薪的方式來聘用員工,單靠抽成制而不發固定薪水的產業,比較常見於傭金高像賣車或房仲業等銷售類的工作,畢竟有時賣一棟豪宅的抽成很可能就是一般上班族的年薪,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比較有可能以抽成取代薪資。 4. 遠距工作不太會要求員工使用私人電腦辦公 在歐美職場只要是正規的公司,基於資安考量,不管是什麼產業都不太可能要求員工使用自己的電腦辦公,因為工作資料屬於公司資產,一般公司不太可能會讓員工存在私人電腦中,尤其是實行遠距工作形態的公司,一定會寄給員工灌好所有相關軟體的電腦,一方面是確保在傳輸檔案的過程中有加密處理,保障線上安全,二方面也方便老闆執行數位監控。所以如果遠距工作的資方要求勞方使用自己的電腦辦公,十之八九不是太靠譜的公司。 5. 滿試用期前後福利薪水不會差太多 滿試用期前後的福利應該差不多,尤其是薪水和假期這兩項,基本上不可能相差太多。以我待過的兩間英國行銷公司為例,第一間是完全沒差,第二間只有請病假時的薪水在滿試用期前後有所不同,像 Madbird 那樣試用期間領佣金,滿試用期後跳升到年薪 35,000 英鎊的巨大差別,根本貓膩十足非常可疑。 其實除了 Madbird 被 BBC 踢爆,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也遇過類似事件,當時對方開出高薪、100% 遠距工作、客戶是知名品牌等吸引力十足的條件,所以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上網查了一下那間公司,但馬上就在乍看之下很正常的網站上發現了兩個非常詭異的現象。 首先,介紹團隊成員的頁面裡,所有人都只有名字而沒有姓。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間行銷公司的網站這樣介紹團隊成員,尤其文案裡寫的都是每個人在各大知名企業裡做過的豐功偉業,令人不禁懷疑為何不敢把他們的姓寫出來呢? 更扯的是,團隊成員各個郎才女貌,每個人都顏值爆表,放大圖片一看更不得了,竟然都是好萊塢巨星的照片,包括里奧納多狄卡皮歐和安吉莉娜裘莉! 當下我覺得莫名奇妙,馬上到 Companies House 查了那間公司,雖然查是查到了,但打從 2014 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就是休眠狀態,從來沒有任何財務交易的記錄,很難想像它和網站上那個從 2016 年以來就多次得到業界各種獎項,還和國際各大品牌合作過的公司有何關聯。 這件事發生過後不到半年,BBC 就爆出 Madbird 的職場詐騙,除了直接勾起我的回憶,也驚覺遠距工作時代求職陷阱真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在此特別透過回覆讀者提問的機會,寫這篇文章提供大家參考,想找遠距工作職缺的讀者們,這篇一定要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對找遠距工作職缺有疑問或不知如何開始,也歡迎私信到讀者太太在英國的臉書粉絲頁,我提供專業的 career coaching 職涯諮詢服務,相信能進一步幫助到大家😊 -- 作者/讀者太太在英國(本文轉貼自數位遊牧論壇)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November 7, 2024

台灣數位遊牧全攻略|簽證、換匯、天氣、網路一次看

台灣數位遊牧全攻略|簽證、換匯、天氣、網路一次看

位在東亞的台灣,一直是熱門的數位遊牧地區。因便宜的物價、安全的社會、穩定的網路、便宜的醫療資源,也友善包容著多元文化,而深受數位遊牧民族的喜歡。 經濟學人曾發布「2024 年全球宜居指數」,台灣的三座城市,台北(第 66 名)、高雄(第 72 名)和台中(第 74 名),都位在全球城市的前段班。在一些數位遊牧熱門國家排名中,台灣也榜上有名。 如果你正在準備前往台灣數位遊牧,「台灣數位遊牧全攻略系列」將告訴你來台灣數位遊牧所需知道的種種事項,這一集想先告訴你: 台灣數位遊牧|簽證細節 台灣數位遊牧|旅行季節 台灣數位遊牧|網路推薦 台灣數位遊牧|換匯方式 台灣數位遊牧|生活成本 台灣數位遊牧|緊急狀況 台灣數位遊牧|簽證細節 一般外國人來台數位遊牧,大多會透過免簽或觀光簽證,最長停留 3 個月,台灣目前也正在擬推數位遊牧簽證,未來正式推出後,最長可待 6 個月。 此外,符合資格者也可以申請就業金卡在台灣停留長達 1 到 3 年。詳細說明如下: 就業金卡是結合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等四合一證件 在有效期間內可自由尋職、就職及轉換工作 申請人月薪資須為新台幣 16 萬元以上(國外或國內薪資申請皆可) 在以下 11 個領域具有高技能的專業人士,並滿足該領域的具體條件:科技領域、經濟領域、教育領域、文化與藝術領域、體育領域、金融領域、法律領域、建築設計領域、國防領域、數位領域、國發會專案會商認定 Photo from 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 延伸閱讀:用「就業金卡」來台數位遊牧,申請條件、流程一次看! 台灣數位遊牧|旅行季節 台灣四季的氣溫變化較溫和,不過各個季節和地區的氣候特徵不盡相同,啟程前必須預先查詢氣象。 春季(3 月 - 5 月):溫暖舒適,氣溫介於 15°C 到 25°C 之間,5 月開始梅雨季(5 月 - 6 月),降雨較多。 夏季(6 月 - 9 月):炎熱潮濕,氣溫常常超過 30°C,尤以 7 月和 8 月最熱,容易出現午後雷陣雨,且此時也是颱風季節。 秋季(10 月 - 11 月):涼爽乾燥,氣溫在 20°C 到 28°C 之間,是台灣最宜人的季節,適合戶外活動和旅遊。 冬季(12 月 - 2 月):平均溫度在 16°C 到 20°C 之間,早晚溫差大,北部比南部更濕冷,寒流來襲時會降至 10°C 左右。 各地區氣候 北部(台北、新北、基隆):冬季潮濕,常有綿綿細雨;夏季炎熱,多午後雷陣雨。 中部(台中、苗栗、彰化):氣候相對穩定,全年乾爽少雨,氣溫適中。 南部(高雄、台南、屏東):氣候較炎熱,全年多數時間都是陽光明媚,降雨少。冬季平均溫度落在 19、20°C,相對溫暖 。 東部(花蓮、台東):氣候濕熱,四季經常陽光普照,但是夏季容易受颱風侵擾。 台灣數位遊牧|網路推薦 在台灣數位遊牧,你可以選擇購買 SIM 卡、使用 eSIM、租借 WIFI 分享器這三種短期上網方案,以下為你詳細說明: 購買 SIM 卡 台灣目前的電信業者有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這三家業者分別針對外國旅客推出計日型的台灣網卡(Tourist Taiwan SIM)及一般預付卡(Prepaid SIM),在桃園國際機場、松山機場、車站、電信公司門市與便利商店都能購入,建議先到業者官網或旅遊平台(如 KKday、Klook)預訂,再到以上場所領取。 遊客卡(Tourist Taiwan SIM) 有 3 日 / 5 日 / 7 日 / 10 日 / 15 日 / 30 日的方案,購買後直接插入手機使用,不能加值其他方案,到期後自動失效。 預付卡(Prepaid SIM) 購買一般 SIM 卡後,依個人需求儲值方案,可以多次儲值,分為計日型(比遊客卡更長的天數)、計時型、計量型...等方案。 三間電信業者怎麼選? 中華電信:需到山區、離島進行戶外活動 / 網速快且更穩定 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適合在一般城市使用 / 價格較低、優惠更多 使用 eSIM eSIM 被稱為虛擬 SIM 卡,如果你的手機有支援 eSIM,向電信業者購買方案後,直接在手機上設定完畢即可啟用,免於換卡的麻煩與遺失的風險。 租借 Wi-Fi 分享器 到 Wi-Fi 分享器的租借平台(如台灣租借 WiFi、KKday、游客邦)預訂,可以選擇宅配或到機場、門市取貨及歸還,優點是能夠同時提供多台設備使用,且租借時間十分彈性。 台灣數位遊牧|換匯方式 Photo by johan10 from iStock. 臨櫃換匯 台灣的主要銀行有台灣銀行、兆豐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第一銀行、永豐銀行、華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等,你可以選擇到各家銀行臨櫃辦理換匯,其中,各國際機場也有設置台灣銀行與兆豐銀行的服務櫃檯與 ATM,詳細資訊如下: 台北松山機場 台灣銀行 入境大廳:06:00 - 22:30 出境大廳:06:00 - 07:30 兆豐銀行 入境大廳:08:00 - 22:30 出境大廳:06:00 - 07:30 桃園機場 台灣銀行、兆豐銀行 服務時間為 05:30 - 22:30,但是每個櫃台的營業時間不同,建議事先到官網查詢。 另外,其中三處提供了 24 小時外幣兌換櫃台: 第一航廈入境大廳 1 樓管制區 第一航廈入境大廳 第二航廈入境大廳 1 樓管制區 台中機場 台灣銀行 出境大廳:06:00 - 23:00 入境行李提領區:9:00~17:00(配合入境班次調整服務時間) 高雄機場 台灣銀行 三樓出境大廳:05:30 - 16:30 一樓入境大廳:09:00 - 24:00 兆豐銀行 三樓出境大廳:05:30 - 17:00 一樓入境大廳:09:00 - 21:00 線上結匯 你可以先在各家銀行的線上結匯系統或網路銀行 APP 辦理結匯,並持護照至指定銀行領取現鈔,建議你預先辦理線上結匯,並依照你所抵達的機場來選擇銀行,節省時間與麻煩。 但是,只有少數幾間機場銀行有提供 24 小時服務,且機場外的各家銀行服務時間皆為 09:00 - 15:00,如果在銀行休息的期間有換匯需求,就可以選擇外幣 ATM。 外幣 ATM 外幣 ATM 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一般的外幣 ATM,只要插入任何銀行的金融卡就能提領美元、日圓與人民幣(台灣銀行、玉山銀行還有提供歐元和港幣);第二種則是外幣現鈔提款機,只需掃描護照或出入境許可證,即可立即提領美元、日圓與人民幣現鈔。 這些 ATM 為 24 小時開放,除了設置在機場與各家銀行之外,也會出現在主要火車站、高鐵站、觀光景點、大型飯店、大型購物中心或特定便利商點等,建議預先查詢實際地點與當日幣別的剩餘數量,以免撲空! 台灣數位遊牧|生活成本 許多人好奇:在台灣數位遊牧的生活成本高嗎? 根據 Numbeo,每月的單人生活成本(不含房租),台灣平均約為新台幣 24,000 元,美國平均則約為新台幣 38,000 元,日本平均則是新台幣 29,000 元。 不過實際開銷仍與生活地區相關,像是台北市去年的人均月消費將近新台幣 34,000 元,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約為 26,000 元,台南市為 23,000 元,而東部的花蓮與台東則為 21,000 元。 如果你嚮往在北部體驗繁華都市的絢麗,又擔心生活成本較高,那麼可以居住在租金較低的新北市,並利用便利的大眾交通工具通勤,或者選擇生活機能同樣不錯而開銷居中的台中市;若是更注重享受慢步調的生活,那麼南部和東部會很適合你! 新北市淡水區的情人橋(Photo by nevereverro from iStock.) 臺中市大肚區的藍色公路夜景(Photo by bernie_photo from iStock.) 花蓮縣鯉魚潭(Photo by GoranQ from iStock.) 台灣數位遊牧|緊急狀況 雖然台灣社會相對安全,並且有著良好的治安,但仍有些緊急狀況需要注意: 健康與醫療緊急狀況 台灣的診所和醫院很多,當你生病、受傷時,可以直接搜尋離家最近的診所或醫院看診,持有就業金卡的外籍人士可以享健保制度,持一般簽證者則需自行負擔看診費用,掛號費約為 500 元到 1500 元不等。如果是緊急狀況,可以直接撥打 119 救護車專線,急診費用會比一般看診更高。 法律糾紛(如遭竊、交通事故等) 台灣的報警專線為 110,如果你遇到財物遺失、交通事故等任何涉及法律糾紛的狀況,一定要立刻報警尋求協助! 地震 台灣位於地震帶,較常發生小型地震,每年可能還會發生一到兩次規模 6.0 以上的強烈地震,尤其以東部(台東、花蓮)、東北部(宜蘭)最頻繁。雖然有良好的避震設施,但仍要提高警覺,了解地震當下保護自己的方式! 在建築物內 當地震發生時,應立即躲到堅固的桌子下方或牆角,並用雙手保護頭部。避免站在窗戶旁,防止玻璃碎片飛散。如果你在大樓中,不要搭乘電梯,應待在原地直到震動停止後再撤離。 在戶外 盡快遠離建築物、電線桿、廣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體,移動到空曠地帶;若在開車時遇到地震,應立即減速並將車輛停靠在路邊,留在車內並等待地震結束。 聽取政府公告 地震後,密切關注中央氣象局或地方政府的公告,建議你透過中央氣象局網站來追蹤最新的地震速報、震級及震源地資訊,並且會發布地震後的餘震警告。 颱風 台灣在 6 月到 10 月的夏秋季節容易受颱風侵擾,可能會帶來強風、大雨、洪水和山崩等危險,因此在颱風來臨前一定要做好以下準備並保持警覺! 颱風來臨前 關注中央氣象局的預報,準備應急用品,如充足的食物和水、照明設備與電池、電量充足的行動電源、藥物與現金等,並檢查門窗是否穩固、收妥盆栽、確保排水系統暢通、避免將車輛停在低窪區等。 颱風來臨期間 待在安全的建築物內,確保門窗緊閉,將貴重物品移到高樓層防止淹水後造成損壞,並隨時關注政府與氣象局發布的最新資訊。如果停電,應使用手機或手電筒而非蠟燭,避免引發火災。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如必須外出也要事先查詢道路狀況! -- 撰文整理/林昕嬡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November 5, 2024

結婚、當爸媽,還可以數位遊牧嗎?試著讓工作配合生活,別被工作綁架!|MiVida 創辦人 凱若|Podcast 數位遊牧誌

結婚、當爸媽,還可以數位遊牧嗎?試著讓工作配合生活,別被工作綁架!|MiVida 創辦人 凱若|Podcast 數位遊牧誌

數位遊牧、遠端工作、自由工作、個人接案等等的概念,讓許多想要找尋工作與生活平衡,追求理想生活的人躍躍欲試。 可是很多人會問:「這是不是只有單身者的專利,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學校剛畢業,沒有家庭、沒有小孩,所以他可以去環遊世界。可是萬一我們到了三十歲、四十歲,要成家、立業,甚至要帶小孩,是不是就不太適合,甚至應該找個好好穩定的公司待著呢?」 不一定唷! 從台灣移居歐洲十多年的凱若,現在定居西班牙瓦倫西亞,他是兩個小孩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個創業家、自媒體工作者、作家。 不同於他人覺得有家庭有小孩就要穩定,反而凱若是先有了小孩,才開始想要數位遊牧。遠端工作已經有 20 年經驗的他,甚至出了《數位游牧》一書,是許多數位遊牧新手、對數位遊牧感興趣的人必讀的指南。 這次的《大人的Small Talk》數位遊牧誌系列,凱若就分享他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以及他身為媽媽,如何兼顧事業、家庭與數位遊牧的夢想。 找到屬於自己的北極星,媽媽依舊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 20 年前,凱若剛懷第一個孩子時,就因為想要多陪伴小孩,於是開始思考工作與生活的不同可能。原本的他想當個全職媽媽,可是看著戶頭的數字越來越少,肚子越來越大,讓他感到有些焦慮。 一開始他先從接案、編輯等工作開始,但這實在很難賺到錢。 有一天朋友問他要不要試試看「婚禮顧問」這個工作,讓他開始創業踏上這一條路。一開始凱若仍要四處奔波於婚禮現場,但為了可以自由的,掌控自己的工作時間跟地點,於是在連筆電、wifi 都不是那麼普及的年代,凱若試著開始轉型成遠端工作者,負責婚顧人才培訓與團隊營運。 解鎖了時間跟地點自由後,凱若也開始嘗試其他不同的副業。 在事業與家庭的平衡上,凱若以自己為同心圓的核心,試著思考自己想過怎麼樣的一天,來安排時間,將一天的時間進行切割,像是安排三個小時辦公、兩個小時副業、安排午餐、接送小孩等等,為了不要讓工作影響到接送小孩,凱若下午三點後就不做工作。 凱若也提到,台灣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女性,但常常因為要照顧小孩,放棄了自己的職涯。凱若用自己的經歷,也開始鼓勵甚至提供諮詢服務,幫助同樣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尋求平衡的媽媽們,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強迫自己融入異國文化,而是找到自己最美的模樣 在一次前往馬爾地夫度假的時候,搭著船在大海中的凱若,發現仍然能收到手機訊號,這讓她突然意識到:「我可以從任何地方工作!」原本就熱愛旅遊的她,開始了數位遊牧的生活。 十年前,凱若隨著德籍伴侶移居德國,而後喜愛旅遊、數位遊牧的他們,不希望一直待在同一個地點,在旅遊過多個城市後,決定舉家搬至西班牙。凱若再次創業,成立「MiVida 就是生活」地中海選物電商品牌。 凱若提到,他們十分尊重小孩的意願。當時,他們決定要搬到西班牙前,兒子的年紀還太小,於是她問了女兒的想法,當時女兒 15、16 歲,也很熱愛體驗新的文化,很爽快地就答應了。 很多人會好奇,有了小孩該怎麼要數位遊牧,甚至是旅居不同城市,不怕有教育、語言、文化衝擊等等的問題嗎? 在教育上,凱若提到雖然曾有考慮讓孩子自學,但在德國和西班牙,自學是法律不允許的,且她相信,專業的事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處理。同時,凱若也希望孩子能夠在學校裡建立自己的人際圈,有自己的足球隊、好朋友,所以他們四處為孩子們尋找合適的學校。 面對不同文化的適應問題,凱若說:「我從來不會叫他們要融入別人。」凱若不會勉強他們要去交什麼朋友、做什麼事情。反而就像是他自己一直以來的信念一樣,將「自己」當成核心。 回憶初到國外時,凱若的女兒曾是韓國偶像團體的狂熱粉絲,卻發現歐洲的同學幾乎沒聽過這些團體,有時甚至會遭遇嘲笑。然而,她的女兒非常成熟地表示,你有你喜歡的東西,我也有我喜歡的東西,彼此尊重就好。 在家庭生活中,凱若也不限制孩子只遵循單一文化,無論是德國、台灣還是西班牙的文化都融合在他們的生活裡。她也發現,溝通不僅依賴語言,更在於彼此的意願。只要有溝通的意願,即使語言不同,也能順利交流。 現在,凱若很欣慰地看到,孩子們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找到了自己最舒適的生活方式。 最後,凱若鼓勵大家:「你相信你自己最美的地方在哪裡,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然後常常想著,我如何把這個美,這麼好的東西分享給更多的人,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會很圓滿。」期許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美麗模樣。 如果你對凱若的故事感興趣,歡迎收聽《大人的Small Talk》數位遊牧誌 SP15:我是因為孩子的到來,才選擇數位遊牧之路|MiVida就是生活創辦人 凱若 專訪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November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