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涯思维
23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没过五十岁的你,为什么要尽早发展「自己的品牌」?
在一个「自己才是品牌」又将重现的时代,你花多少力气准备了? 之前我们曾经请网友票选出最想听的生活讲座议题。 贴出之前,我们本以为创业应该是个热门议题,结果票选出炉后,跟「创业」有关的主题,居然出乎意料地低分。 我们就很好奇原因何在?分析后发现,那主题谈的是创业「后」该知道的事情,可是就现实而言,很多人虽然都讨厌自己的工作,也有想要为自己做些事情。 可是往往「只是停留在想想而已」,会继续深度规划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所以创业后的知识,自然不这么受到大家青睐。 擦亮你「自己」这品牌:让别人碰到某个问题,就会想到你 因为大家都对创业没兴趣,所以我就写这篇文章,来煽惑大家离职去创业吗? 那当然不是! 一来,并非人人都已经做好独立的准备。二来,创业要承担的风险相对较高,若有妻有子有贷款的,就算心有余、实质却无法马上承担这样的风险波动。 但虽然未必人人都需要立刻创业,慢慢的发展出「自己的品牌」,却是大家该开始思考的一件事。 尤其你还在 50 岁以下,甚至是 35 岁以下的读者,更不能期待会有长期安稳直到退休的环境了。 很巧的是,我在写这篇时,Bryan 贴出了《骑虎难下的六七年级(二):迎接工匠与行脚商人的时代》那篇。 其中提到了行脚商人以及工匠。 我也觉得在接下来的将来,有能力把一件事情独立完成的人才,才会是接下来最有竞争力的一群人。 这可能是面包师、可能是厨师、可能是专精于修理某个机器,可能是了解某个市场的营销企划、可能是可以处理通路的人、或是具备使用某些特殊设备的人等。 可是你必须让人认识你的这份能力,而且让他人有兴趣把工作包给你做。 别说未来了,就现在而言,已经很多大公司的工作是逐渐外包出去的,而这趋势必然会越演越烈。 外包,有可能是包给另一间公司,但也很多是外包给有技能的「自雇者」。 这些自雇者他们本身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是个人顾问、或是一些具备特别能力的人(具备整合能力者)。 也就是 Bryan 提到的工匠或是行脚商人。 我们自己这几年就已经跟很多这样的自雇者合作过,也发现周围冒出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毕竟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他们觉得与其进大公司领 22K,自己当个 SOHO 族还可以接触更多人、服务更多公司、自由度也高些、且赚的收入有可能还更好。 所以在薪资福利持续低落的状况下,似乎很多年轻人也就没有非选择要进大公司了。 此外,若成为一个自己能独立运作的品牌,其实也是「降低自己人生的长期风险」。 因为你一样还是帮各公司做着你擅长的事情,可是万一 A 公司有问题或是不再需要这业务时,你手边还有 B 公司、C 公司、D 公司… 有人会说,那我干嘛不先在 A 公司好好当个雇员。 等到 A 公司有问题时,我再去找别的类似工作,或是届时再来变成独立工匠呢? 这是没错,可是要这样做,你就要很有危机意识、也要很用心鞭策自己、努力的经营自己。 毕竟要当独立工匠,并不是懂一种技术就够了,除了你本身的技能外,可能还需要懂营销、懂经营、懂通路、懂销售、懂得整合你自己专业的上游以及下游的人员。 更重要的是,无论你是上班族、是学生、是专业人士、是自雇者,你都要想想怎么「擦亮你自己这品牌」- 让别人碰到某个问题,就会想到你。 毕竟别人为何需要雇用你(或你的团队)? 通常都是因为「你有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你有办法把某个交付物从头包到尾、你是那个领域的少数专家、或是找你的总成本最低」。 所以上下游整合的能力,管理知识与技能、甚至结合其他工匠的项目统筹技能,会是很重要的修练。 但现在公司组织的分工太细,身在其中很多人不会意识到一件工作的完成,其实需要整合多少其他的知识以及技能。我并不是说这些修练一定要出来独立才能学习。 但在大公司窝着时,你必须很有意识的学习其他几方面的技能,并努力打响别人对你的认识,那才有机会养成。 这样将来有一天万一大船翻了,你才会有自己的逃生艇。 可是遗憾的是,很多人只是毫无意识的上班下班,每天只被动处理老板交代的事情、在茶水间聊天打屁、上 FB 贴文按赞、等着下午吃鸡排喝珍奶、六点不到就在想下班后要去哪里玩。 十年如一日的度过了,那恐怕就是把自己暴露在高风险中了喔! 这样你就越来越没有抛弃公司的本钱,也越来越不敢离开公司的庇护。 届时万一哪一天公司不保,公司打算要外移,或是公司不需要你这样的技能时,是否真能这么顺利找到另一个类似的职缺? 届时是否有机会顺利变成另一个自雇者? 这其实是毫无疑问的...... 未来不再是一份工作,安稳做到退休的时代 在很多场合都有人会问我当年为何会想自己创业。 其实老实说,我并不是因为甚么梦想或理念做为起点的,若真说有甚么理由,反而恐怕还是因为「恐惧感」。 当年看罗勃特‧清崎那本「穷爸爸富爸爸」时,对穷爸爸选举失败后那段人生的描述,让我太印象深刻了。 他说穷爸爸当年是夏威夷的公务员,竞选失败后回不去原本的工作了。 这时候他开始动念头想自行创业,甚至以为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等拿出毕生的积蓄加入了冰淇淋连锁店,才发现经营问题是千头万绪,自己从来没学过相关的技能。 在缺乏经营知识、没有相关经验、又不愿找人协助的状况下,最后生意惨淡,弄得血本无归,整个人生就此卡住了。 创业搞到血本无归绝对是有可能发生。 我觉得越年轻碰到越有机会 Recover 回来,若老了才发生,就真可能一次发生就此成了定局。 所以我自己才会在很早的时候,就觉得应该尽早出来试试看。与其待在一个稳定的环境看书学习,不如直接在实际的市场中学习创业需要的各方面技能(也果然很快就发现,只懂本业的知识是根本不够,还有超多其他的知识急需养成)。 也算是运气好,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但边走边学下也勉强走到现在了。 当然,大家不用激进的马上出来成为独立工匠或是行脚商人,毕竟大环境的崩坏也不会在这一两年间就发生。 但我是真心觉得所有 20 岁及 30岁的读者真该提早开始思考,下一步该如何经营「自己这个品牌」。 毕竟接下来你还有最少 30 年的时间要工作赚取收入,但显然台湾已经不可能是一个「好好读书,找个稳定的大公司,然后安稳做到退休」的时代了。 没有稳定的大公司后,你就得靠自己这个品牌才能找到工作、被人记得,甚至以此立足。就算现在饭碗还很安稳的朋友,先稍微「自我能力盘点一下,并考虑将来该累积哪些能力」应该也不是坏事。 甚至也可以想想要不要正职以外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 比方是先趁下班或是放假时,培养一种能被大家认可而且佩服的技能,或创造一些兼职的机会。 等一天若能让别人是因为找你而不是找你的公司,是因为需要你而不是需要你的公司;大家争先外包工作给你,是因为你(或你能整合来的团队)能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那你也就是实质名归的工匠或是卖货郎啦!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26, 2024
拿掉公司头衔,你还剩下什么?怎么设计自己的特色卷标关键词?
怎么在社交场合快速让人记得你?当你拿掉头衔后,还能让人记住你,才是硬技能。无论是自由工作者,还是想在职场中持续升迁、脱颖而出的人,拥有特色是能持续做出差异,拥有技能是能持续交付成果,这两者缺一不可。 💬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在职场上,想要与人不同、获取印象、加薪升职,我们都必须要有个人特色。 无论是自由工作者,还是想在职场中持续升迁、脱颖而出的人,拥有特色是能持续做出差异,拥有技能是能持续交付成果,这两者缺一不可。 今天想和你聊聊个人标签的重要性,怎么设计、找出自己的标签、品牌定位? 🗣 一个生活观察:仰赖公司的潜藏危机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参加了线下活动,明明积极举手发言,却被人称为「那个谁」;在线社群里有个讨论,即使尽可能凑进去讲个几句,但最后还是没多少人记得你。 在知名的公司工作,出去参加活动时,当秀出名片、头衔时大家会靠过来认识,但当你拿掉头衔时,好像没什么人对你有兴趣。 两者虽然状态不相同,但本质问题都是「没有个人特色」。前者是别人无法在一群人中快速认知到你的特色、卷标和价值;后者只是仰赖平台,但脱掉公司的保护伞后,依然是个没有个人特色的人。 你可能会觉得前者比较惨,但我觉得后者其实危机更大。 因为这种人往往很难自己察觉到这件事,毕竟习惯躲在公司的保护伞和光环下,拿出名片就有人往自己靠,习惯了狐假虎威的生活。当哪一天公司没了,或者哪一天泡泡吹破了(只是有实力的人不想戳破),这种从天而降的落差才痛。 🌰 举个实例,我曾经参加某个谈营销的大讲座,讲者是位知名大公司负责做广告投放、拉新用户的,在台上洋洋洒洒说着他怎么把预算几百万、几千万的广告进行投放,吸引到多少量的用户,转换了多少订单。 然后,有一位参与者提问说: 「我们是 OOO 行业,正在寻找第一批的种子用户,请问如果公司的广告预算不够,有没有无预算的客户经营方法?」 结果这位讲者瞬间呆在台上、全场氛围尴尬到不行。因为他没有经历过这个状况,完全不知道如果公司没有给他这些钱,怎么做到用户拉新和营销。 名字,就是你最重要的个人标签 当然,我知道这个题目确实太刁难,毕竟人家的专业和经验就是「大预算」的广告投放,你突然问他怎么做「低预算」的事情,他当然愣住无法回答,总比随便告诉你答案好。 但我必须说的是: 无论你有没有背靠大公司、显赫背景,你应该都要为自己打造一个标签,属于你个人自己的标签。 因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最可靠的绝对是你自己的名字。你想想十年前若有人说他在 Nokia 工作,感觉多威风,现在这个头衔已经不再有吸引力了。 与其释放一种别人是「因为你的公司或头衔才要认识你」的讯号,不如让别人是「因为你这个人的特色: 技能专业、理念价值」,所以想认识你,让自己不论在哪一间公司、是什么头衔身分,都有个人特色和吸引力。 🔍 怎么设计、找出自己的标签、品牌定位? 接下来,我会先讲通则,两种类型的人都能用的,再讲讲第二种人(大公司、大背景光环)的额外作法。 一、从理念出发,你是替哪群人发声? 我之前在脸书上有发一则《如果你没有观点,就不值得被关注》,里面说到的 Opinion Lead 的产品设计,就是在说「你替哪一群人发声」。 有些个人品牌的书,告诉你要想想自己的优势,但我认为这思路不太对,第一步应该是「你为哪一群人发声」。为什么?因为这个标签能替你吸引到有共同理念的人,而这个强度,绝对超过你讲自己哪个优点好棒棒: 你的优点,与我无关;你所相信的理念、推动的事情,才跟我有所共鸣。 🌰 举例来说,像雷蒙三十就是为「现代工作者」发声,追求更聪明的工作方法,以及更好的生活掌握感,所以我们有一个标语是「生活不该只有朝九晚五,还有另一种打开的方式」。 延伸阅读:《职业的发展路径改变:圈子、特色、能力》 二、从需求出发,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先知道自己服务的圈子,再从这圈子里找需求,你可以解决哪些需求,或是在这圈子里,人们通常会找你帮忙什么事情? 🌰 再举我自己为例,我会用「生活黑客教练」、「数字工作术」这两个标签,因为 Lifehacker 的各个面向,都曾经有人来问过我,无论是时间管理、效率系统、动机系统、健康系统、物质系统、意义系统,跟破解生活的默认模式有关的面向,我都有在实践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至于「数字工作术」,是现代人应该懂得运用科技来赋能自己,提高工作效能,让我们有更多时间能给自己,而不是被科技绑架。 三、如果单一标签太广泛,再加上「特色关键词」,成为 2~3 个标签交集的 Top 10。 美国漫画家史考特・亚当斯(Scott Adams)说过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 「把一项技能练到前 10%,非常难。但把两项技能练到前 50% 然后融合,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 白话来说,如果要排中文世界的内容经营 KOL,我可能不到前百分之 50,但如果加上「一人公司」、「数字工具」、「远距工作」,这三个特色,我应该就能排到前百分之五。 四、至于第二种人,找场合把 Title 去掉,试试看自己的能耐 如果你的名字已经太过响亮,你可以用笔名去写部落格,看看你的文字和观点,能有多少自然的关注,甚至看看那些本来很「哈」你的用户,还有多少人继续追踪你,甚至能认得出你的文字。 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为了验证「学历是不是绝对」?玩过一个实验 —— 把我履历的「教育经历」全部拿掉,只留我的工作和项目经历,看看有多少公司愿意找我去面试,。(有一些跨国大公司确实就没有回音,但大部分知名的企业依然有回信约面试) 或者,像是 J.K 罗琳(哈利波特的作者),她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写一本新的推理小说《步谷鸟的呼唤》,但用了一个没人知道的新笔名。当她没有公布这个信息前,这本书确实没卖得这么好,但她愿意做这种实验,我就非常佩服她。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要让自己认清自己的能耐,有平台可以仰赖当然很棒很幸运,但时时刻刻都警惕自己: 「离开光环的自己,还能有多少被需要的价值?」 最后,在新场合发表想法时,记得都要习惯性的先说自己的名字(或者昵称)。名字永远都是你最重要的品牌标签。 🔏 本篇为「Lifehacker Premium」限定文章 想获得更多人物案例故事?能立即用上的自我管理、工作效能与生活质量升级方法? 👉🏼 加入生活黑客高价值会员社群,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 总结 / 行动思考题 今天我和你分享了个人标签的重要性和设计方法: 无论你的背景、公司和头衔,最可靠的仍是你的名字,名字永远都是你最重要的品牌标签。 别让别人只因为你的公司和背景才想认识你,让自己的名字有价值,你要先找到自己的标签和品牌定位。 标签设计的两步骤:从理念出发,替特定人群发声;从需求出发,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透过找到自己的「特色」,增加自己的差异化,融合多个技能或特质,成为三个标签交集的 Top 10。 如果可以,试试看把自己换个名字,拿掉 Title,去市场上试试看,有多少人还会继续追踪你,甚至认得出你的作品。 💬 思考题: 你现在参加一个很多陌生人的活动时,会怎么介绍自己呢? 有办法让别人对你印象深刻,跟你进一步聊聊吗?不会的话,怎么优化呢? -- 本文转贴自:雷蒙三十 Lifehacker(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8, 2024
想圆「自由工作者」梦 = 该立刻离职?5 件职场能给你的重要学习
香港武侠电影有一套既定的框架模式。一心只想复仇的主角,跪在武林宗师面前,乞求师父收他为徒。但师父并不轻易将武功秘诀传授给他。一开始,师父只叫他煮饭、洗衣、打扫,做一些看似与习武毫不相干的琐事。每天挑水、砍柴、在头上顶着瓮、在木桩上来回跑跳,几年下来一再重复做着这些事。 许多弟子受不了苦难的磨练和师父的冷漠对待,纷纷愤而离去,但主角却默默承受一切。直到某天,师父突然开恩,决定收他为徒。通过第一道关卡的主角,开始正式拜师学武。 他很快就将基本功夫练熟,并对自己身体的柔软度和强劲的力道感到惊讶。他才发现原来花上数年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事,让他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一身基本功。扎实的基本功夫,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一步步学习更高深的武功,武艺日益增强。等他终于练就属于自己的必杀技,便拜辞师父下山,最后终于成功复仇。类似这样的情节不只出现在电影,也是世界各地神话与英雄传奇普遍的故事原型。 职场是最好的学校 职场生活亦是如此。公司为了考验新进员工能否持续精进,会先指派他们做一些杂事。在交办重大任务之前,先让他们从小事开始做起,测试是否能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是所有职场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要练就任何高深的武功,也都必须先把基本功扎实练好。只要认真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会赫然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并不表示只要尽快开始行动,就一定能成功。许多人由于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毅然辞职后,大多数不到一年就重返职场,待遇条件甚至比原本的更差。因为在外面绕过一圈后,才发现世界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如果实力不够坚强,就难以在高手林立的武林中生存。因此,即使现在做着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要先将目前的职场和工作当成修炼场,好好锻炼实力。 一个方向明确的独立工作者,无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把职场当成学校学习。 我(胜晤)在历经十四年职场生活后,自立门户成立了一人公司。在那之前,我曾经待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也待过顾问公司、NGO等各种机构。直到离开公司后,才有机会重新检视过往经历。崇尚自由、主观意识又很强的我,待在公司体制内的那段时间,其实过得并不快乐。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多亏这十四年的职场经验,我才能学到这么多东西。就我而言,至少从以下这五个面向来看,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第一,可以进行各种尝试。 我在 LG 电子担任新进员工教育训练工作时,把自己设计的《指南针课程》引进公司内部。这套课程的核心重点并不是针对企业组织,而是着重于个人生涯方向探索的过程,通常职场教育训练负责人往往会担心造成离职率升高,不敢引进类似的课程。不过,恰巧我就是那位「负责人」,我以「职场工作者自我开发」的脉络作为基础,修改课程内容后并引进企业。 每年有三千名新进员工修完这门为期一天的课程,不但成果彰显,几年来在业界更是被评为满意度最高的教育训练课程。收到许多员工们的反馈,不断修正调整后,托他们的福,这套指南针课程现在是我个人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 第二,基于利害关系,在公司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 独立创业后,常会遇到客户各种千奇百怪的要求。此时如果抱着「这种客户不要也罢」的心态,事业发展将会受限。 在职场上与形形色色的人一起共事,有助于提升包容力。公司里有菜鸟有老鸟、有员工有主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可以和不同群体相处,共享喜怒哀乐。虽然难免会遇到「天兵」,却也是一种磨练的机会。此外,公司也是可以尝试切换各种角色的地方,像是从菜鸟变成资深前辈,或是从追随者变成领导者,站在不同位置上,体验不同角色,能藉此练习理解他人。 第三,可以透过不熟悉的工作开发个人潜力 根据教育顾问乔斯.艾瑞兹(Jos Arets)的研究指出,相较于「上课/阅读」(10%)或「与他人合作」(20%),「实际工作经验」(70%)更有助于提升工作能力。尤其当我们不断尝试新的工作和角色时,自然有更多开发潜力的机会。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卡内基教育机构担任业务,虽然第二年开始当讲师上台讲课,但因为课程性质着重于人际关系教育,并且是以「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为基础的激励式课程,两者皆与我极度内向的个性不符,因此压力更是非同小可。但回过头来看,多亏那些经验,现在的我才能够待人圆融,也才得以轻松开发新客户并赢得订单。此外,我也越来越懂得掌握激励式课程的引导技巧。这都是由于尝试陌生工作,进而培养了我的实力。 第四,能理解各部门的角色与合作模式。 在公司最明确可以学到的东西,就是了解公司组织。了解大公司如何有效运作,例如各部门的目标与资源分配、工作项目、人力配置、公司章程及作业程序等,这些在商业中都是必要的知识。 要了解的不只是企业客户(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 B2B),也必须掌握个人客户(Business to Customer,简称 B2C)的想法。由于个人客户大部分也都是职场上班族,了解客户在各种不同部门从事的工作及他们主要的烦恼,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客户。 第五,可以学习工作的基本能力。 所谓的基本能力,包括如何设定工作目标、如何管理时间、确保工作进度,以及如何进行商务沟通,像是撰写电子邮件、报告、召开会议等基本工作技能。无论在什么行业或公司工作,具有扎实工作能力的人不仅值得信赖,也会更容易被注意到。就算只是发送电子邮件,基本工作能力扎实的人,除了信件标题和内容,就连填写收信者和副本收信者的地方,也能看出差异。「职场 Sense」无法透过书本或上课学习,唯有真正在职场上磨练过才能学会。 除了上述五点外,职场生活中还能学习到许多事物。此外,在职场中的所有学习,不仅不需要支付学费,还能得到薪资。从这些层面来看,职场真的是很好的学校,不是吗? 职场上学不到的东西 不过,也有一些重要的能力是在公司无法学到的,大部分与自主能力有关。公司就像动物园般是被圈养的环境,会让人慢慢失去在外独自生存的能力。独立工作者想要自立门户,就必须学会在外闯荡的生存要领。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管理能力。 在公司上班时,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公司管控,难以意识到这项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当自己在家工作或为了转换跑道辞职时,就会明白时间管理并不容易。尤其是辞职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由的,听起来似乎很开心,但大概放空三个月后,就会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就算把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再做,也不会有人指责,因此一直无止尽地拖延下去;由于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也可能会经常熬夜,把身体搞坏。对于从未管理过自己一天时间的人来说,「时间自由」形同灾难。 在我辞掉第一份工作时,一开始觉得很自由,内心兴奋无比。但随着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越来越晚,导致失眠和忧郁症上身,只好求助于精神科医师。直到过了七个月,转职到另一间公司后,才终于从泥沼中走出来。 因此,在离开公司前,必须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无论是上班前或下班后,一天至少拨出两小时,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要练习握有时间掌控权,最好的方式是为未来的职涯发展制定学习计划。 第二项是差异化,这项能力对在大企业上班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长期待在大公司的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倾向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由于小公司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经常需要身兼多职;在大公司上班的人习惯各司其职,长时间做相同的事,一再重复「同构型经验」。 在职场中生存,平凡或许是种美德,但就独立创业而言,无疑是个致命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创造丰富的「异质性经验」。即使考证照,也应该选择较少人报考的;或是藉由参与各种项目或公司社团,拓展自己的视野。申请部门转调、职务调动、海外派遣等,也是不错的方法。 我听过在业务部门工作一阵子后,转调到商品研发部门,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提升销售,就是很好的例子。就算重新回到原本的部门,在先前部门累积的人脉和技术,也对自己的本业有很大帮助。透过累积不同的多元经验,可以展现自己的差异性。专业能力加上差异性,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工作。 一个方向明确的独立工作者,不会因为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就轻易离职,反而会把职场当成学校,学习所有能学的基本技能,等待合适的机会。即使是影印文件和撰写会议纪录这类琐事,也都能抱着「魔鬼藏在细节」的心态,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奇怪的是,这种态度反而会让这样的人很快就不必再做这些杂务。此外,这类人每天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积极学习,并拓展经验范畴,展现自己的差异性。即使身处在高手横行的武林中,也能施展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必杀技」。如此一来,不管继续待在公司或离职创业,选择权都在于自己,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游刃有余。 -- 本文摘自采实出版《独立工作者,现在开始为自己工作:把擅长的事做到最好,就能打造不怕失业的工作体质!》
March 5, 2024
斜杠从兴趣开始,容易失败?你应该知道的 3 个「斜杠」迷思
近几年来,知识变现、零工经济、自我品牌......等名词在媒体上时常被提及与讨论,因此「斜杠」这个议题亦随之热门起来,尤其现在网络盛产众多网红名人,在此效应的推波助澜下,更让发展斜杠的思潮,犹如一种当代的流行现象。 从斜杠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讨论中可知,想发展斜杠最直接的切入点,是由个人的兴趣开始着手,又或者是依照「黄金圈法则」,探究自己内心深处的 why ,而这也是最高层次的天命召唤。 黄金圈法则(图/纪长兴提供) 不过,即便大家都知道办法了,仍然有一大部份的人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想发展斜杠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即使用尽各种评量工具或性向测验,还是无法寻找与锁定目标。 为何找不到你的斜杠项目? 「黄金圈法则」的理论虽然很激励人心,但却未必能帮助找到想发展的斜杠项目,因为大多数人其内心并没有那么明确的 why ,也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天命召唤。 在发展斜杠的过程中,肯定会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要有相对应的热情来支持才行,那么从个人的兴趣作为切入点,似乎是最直觉的方法,但实际上又常出现另一种状况,那就是当有些东西开始去研究跟了解后,才会发现原本认为好像有兴趣的事情,结果实际执行起来却没有热情。 很多人以为的兴趣很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的喜欢,或自以为喜欢某件事,但只是喜欢它的表面(因为看起来很酷、很炫、很华丽)。请仔细想想,一般所谓的兴趣,都是做起来会感到轻松愉悦的活动,做兴趣的事情即是意味着开心的享受;反之,若做某一件事情会感到无趣或不轻松,就难以成为兴趣了。 所以兴趣虽然可以引发热情,但兴趣未必直接与热情画上等号。实践热情要有毅力的付出和灌溉,并且需要牺牲取舍、忍受痛苦、甚至赔钱也愿意做,这才是热情,那么以兴趣当做切入点来发展斜杠,显然有相当的机率会功败垂成。 兴趣不等于是热情(图/纪长兴提供) 然而,有不少人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在哪里,则又该如何呢?那就针对「非做不可」的事情开始着手吧,又或者是从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开始做吧,而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又对自己有意义呢?既然是很重要又同时非得一定要去做的事情,那就是解决问题,并且先从解决自己的迫切问题开始。 解决问题为导向 想发展斜杠需要热情的支持,而解决自身遭遇的问题,是出于本能的需要,这样的内在动机便可替代刻意向外寻找的热情。 但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是必须恪守「满足他人的需求,解决他人的痛点」的原则吗?如果专注在解决自己本身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那不就无法构成商业模式吗? 试问,一开始就想要「满足他人的需求,解决他人的痛点」是不是很困难?可是自己很容易可以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比起搞清楚别人的问题,自己更容易厘清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后,你才能获得能力;当你持续精进这部分的能力后,你才能变成专家;当你变成专家后,别人才会想要找你帮忙解决相同的问题;当你累积越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的相关经验后,你才有办法开始收取报酬;当你开始收费后,你的商业模式才算具体运作,你的斜杠也才得以建构发展。」 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商业模式(图/纪长兴提供) 所以,热情未必是追寻,热情可以是自己创造,因为你极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在哪?藉由解决问题的反馈过程中,「满足自己/他人的需求,解决自己/他人的痛点」,不仅为自己带来幸福,进而帮助他人解决麻烦,再替自己创造收益和成就感,让自己想要再投入更多,如此即可构成一个正向循环。是以,克服困难的过程,才是培养热情的最佳时机,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发展斜杠的最好途径。 不要做的事情 在发展斜杠上,除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之外,尚有几个必须避免的注意事项,分别罗列如下。 1.不要为了斜杠而斜杠 「跨界」与斜杠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但很多人会将其误解成「拥有十种技能,可以从事十种不同的工作」。事实上,「跨界」应该是对于某个领域具有深度的专精之后,因此触类旁通,利用相同本质的核心能力与所累积的相关知识,解决跨领域的问题。比如以音乐为核心的工作者,便可以横跨不同的身份,即使不同身份要面对的问题不同,但所围绕的中心始终是音乐。 以音乐为核心所发展出来的九宫格身份(图/纪长兴提供) 斜杠并不是刻意去学一个本来不会的技术,斜杠是从盘点自己做为起点、清楚自己拥有哪些优势、选择出最擅长的能力、解决想要克服的问题,透过持续的精进,再逐渐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斜杠是挖掘自我与再强化的过程,斜杠并非分裂的过程,切忌为了想要具备斜杠而分散资源(时间、精力、金钱)。 2.不要一开始过于注重经营自媒体 许多人因为想要赶紧有曝光度和知名度,所以一开始会投注很大量的心力与时间在经营自媒体,急着在 Facebook、YouTube、Podcast 上发表作品,不过写出来的文章却尽是鸡汤,影片内容也很贫脊空乏。 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迷思所造成的错误,其实一切最优先要做的是,开始实际解决问题,如此创作出来的文章或影片才有具体案例可以说明及分享,也因为有实务经验的支撑,你才会产生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发表的作品自然能有干货。 3.不要盲目学习 当你遭遇问题需要求助时,你会找一个什么都会一些但全是半调子的人帮忙吗?还是你会想找一个虽然只懂这方面的问题但却很精通的人来处理呢?或许你会愿意让半调子的人姑且尝试帮忙看看,但你永远只会愿意付钱给精通的专家来解决问题。 若想专精于核心能力,最怕有的没的学太多,而且想上的课永远上不完、想读的书永远读不完......这些对于一个专家的养成只会造成妨碍。应该先开始做,遇到瓶颈再去学,这样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学什么,并且是有系统化的学习。既然学无止尽,就更应该利用实作来带动学习,直接针对欠缺与不足来补强、集中资源、实践所学、付诸行动、创造更大价值。 别让定义卡住自己 对于斜杠的定义,现在各方人士持有不同看法的论战,正方提倡斜杠是认识自我和开发潜能的成长过程,反方抨击斜杠是美化不务正业以及高大上的华丽包装。 但其实我们不应该拘泥在定义里、也不必陷入意识形态的泥淖中,因为斜杠也仅是提出一个思维的框架和方法论,至于要抱持怎么样的心态以及要怎么做,始终是操之在己。别让定义卡住自己,定义是可以自己赋予的,斜杠就是不断盘点自己、设法往目标迈进这样的概念。 找梦想很难、找热情不容易,但找问题可就简单多了吧,利用找问题来帮助自己聚焦定位,再藉由解决问题来引导自己前进,这是一个清晰而又务实的作法,不论是斜杠,还是正职、接案、兼差打工,这个方法都将一体适用。 -- 本文转贴自:纪长兴(原文标题:真的只要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出发就可以了吗?三个容易对「斜杠」产生的迷思)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 (@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2, 2024
数位游牧一点都不浪漫?数字游牧真实体验与 5 大建议
因为人在国外,刚好也来谈一下最近很热门的「数字游牧」这个话题,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好了。 先讲结论:把「数位游牧」拆解开来;如果是「数字」,那有网络就好;「游」则是有时间就可以;但重要在于过程还要「牧」,那不止是时间安排,还要创造价值!这个就很挑战了! 举个例子,从来美国到今天,每天我都五到六点起床(今天 05:00),跟在台湾一样。在孩子们起床前,把握工作时间;等到孩子们都起床之后,就切换到放松与好友在一起的时间。 今天早上已经看完一个单元回馈,打了一通越洋电话讨论,现在正在写「福哥来信」。桌子前的双屏幕、定时器、待办事项便利贴,都推着我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而往右边窗外看去,就是绿油油的草地,以及一个超美的高尔夫球场。 先努力工作,再努力放松,并且创造价值。这是我目前「数字游牧」的样子。 你觉得简单?自在?放松?哈!也许吧-在某些部份!但有些事情似乎也没那简单。 所以,我规纳了一下,如果你也想「数字游牧」,那以下 5 件事,是你可以思考的: 1. 数字交付价值 谈到「数字游牧」之前,也许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透过数字生产的方式,交付价值。当然在计算机前面工作,就算是数字;只要有网络,去哪里都可以游牧。但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些产出真的能创造价值吗?或者是,你有没有找出透过数字创造价值的方法? 2. 自律与时间管理 也正是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数字工作,游牧各地。那下个重点就是自律了,你有没有规定自己的产出时间,在不同的时差,不同的地点,该工作的时候就要工作,该牧养的时候就要牧养。不然就只有「游」,却没有「牧」。 3. 核心技能要求 很不幸的,数字游牧,就如同前几年流行的斜杠工作一样。 我个人觉得这一点都不浪漫,也从来不觉得轻松。 因为大家只是看到表象的样子。但是能够在每个地方工作,透过数字来交付价值。这其实要求是更高的!也是更不简单的!就像在斜杠之前,你有没有一个主要的核心,可以用来支持你! 而所谓其他的斜杠,只是因为核心技能非常的强壮,你还有其他的心力去发展其他的技能。所以在数字之前,你要思考的是你交付的价值何在。 4. 实体到数字转型 不说别人说自己好了,如果是传统的讲师工作,我可能还是没办法做到数字游牧,远程交付价值(虽然还是有在线教学,但是我还是相对更喜欢实体)。 而为了要做成数字的价值交付,我就必须要打掉重做,用纯数字的观点,来思考我原本的服务应该如何转型。 所以才会有 F 学院的产生,才会有教学的技术跟简报的技术这样的课程,才会有重新拍摄的四机四镜,甚至也要成立在线的工作团队,才能够全方位的提供支持。你觉得像这样子的「数位游牧」是简单的吗?至少我花了好几年才搞定。 5. 自主节奏切换 当没有人监督你的工作,没有人要求你什么时候产出,什么时候放松,你是不是还可以维持纪律,让跟你协作的人放心。你能不能清楚的切割工作时间,跟游玩的时间。你能不能聚焦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想办法让产出最大化。这个很基本,但从来都很重要。当然,也不是一直都在工作,那就失去数字游牧的自由性了。 小结 每阵子都会有个新的名词,像是「数字游牧」看起来就是蛮性感的,蛮吸引人的。 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游牧民族」呢? 是要求稳定不变的人,还是可以持续适应环境,甚至强悍的人(想想成吉思汗!)。当你想要当游牧民族的时候,有想过不同的环境挑战?有想过接下来变化才是常态?或者是,你是更适合守住一片田地,每天努力工作? 自律,才能自由!极度的自律,换来极度的自由! 当然,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游牧,而是流浪⋯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跟大家分享我对「数字游牧」的 5 大想法,也欢迎大家跟我交换你的想法。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7, 2024
《主人思维》读后心得:重新思考职涯和雇佣关系
如果把工作的职位和头衔拿掉,我们是谁?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人真的在乎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和衡量自己的人生。我们与其等待别人帮我们安排的职涯,不如自己动手创造理想中的职涯发展路线。 这本书在说什么? 《主人思维》的作者是职涯规划师陈韦丞,他的专业领域包含了职涯定位与发展、履历和面试的咨询、心理评测的解析、职涯探索牌卡的课程等等,目前累积演讲与工作坊超过两百场、实体触及人次将近三万人。咨询年龄从高中生到中年上班族,多年来帮助许多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方向。 他在这本书中以优势特质为中心,教读者设计自己的职涯蓝图。他认为职涯定位的顺序是:由内而外,同时考虑理想和现实。而职涯问题处理的层次是:先处理方向定位问题(内在、外在三角形),再深入探索生涯意义(生命三角形)。 除了职涯的方法论之外,作者也在书中安插了一路上从受雇者、自由工作者到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他认为工作应该要为了生活服务,而不是让工作绑架了我们的生活。这本书基于作者在职涯发展领域的专业,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带我们重新认识雇佣关系、职涯路径和自己做职涯主人的方式。 我们跟公司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要谈主人思维,我们必须先知道「如果没有主人思维,会怎么样?」 作者直接在书中点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大部分的公司其实并不在意我们的发展,只有我们会最在意自己的职涯。」我们必须早点领悟。 在职场上待过的人会渐渐发觉,许多公司是把「人」当成「资源」在使用,是为了达成公司营利目标的可以任意挪用的资源。许多企业主很喜欢把「员工发展」放在嘴边,但他们不一定是真心的,有些只是在灌迷幻药。 当然,重点不在于去追究公司到底是不是真心,而是我们自己不该把职涯发展的期待放在公司身上,我们要先有我们自己的发展计划,再思考可以怎么跟公司合作成长。 如同作者所说:「现在并不是公司为员工负全责的时代,而是双方互惠、各取所需的联盟时代。」对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在职涯上发展出来的专业能力、建立起的好名声、培养的好人脉,才是会跟着我们一辈子的东西。 我认为这本书传达出来的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学会把自己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从「雇佣关系」转换成「合作关系」的方式来思考。 我们因为有「现在」具备的专业能力,所以「值得」这个公司现阶段的职位,而这只是一个瞬时的现象。具有主人思维的人,会继续让自己成长、发展更具优势的专业技能,成为职场上更好的工作者,也因此「值得」更好的职位和待遇。 无论目前任职的公司或是其他外面的公司,才会因为我们有办法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而给予我们更好的「合作机会」。说得更远一点,具有主人思维的专业人士,不是屈就自己要成为哪家公司的「受雇者」,而是他主动筛选想要跟谁「合作」。 新世代的职场工作者,会越来越看重跟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更加重视组织长远的愿景和个人理念是否相符。 职涯发展是动态的主动选择 在作者的咨询经验当中,他发现很多人希望找到一个能做一辈子的职业。但我们常常忘记人会改变、环境也会改变。他认为:「我们在 20 岁、30 岁、40 岁的不同阶段,兴趣稍微转变、某些能力更加成长、一些追求也有调整,这时候如果还固守原来的选择,反而会带来持续的痛苦。」 职涯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条「动态」的路线。作者利用「职涯发展阶段理论」来说明职涯发展的四个阶段。 1. 探索和定向:在职涯的初级阶段,先把工作当成一种探索,记录自己对那些事情拥有热情和天赋。这个时候允许自己接触一些工作上灰色地带的业务,此时重点在于拓展自己的视野。 2. 专业成长:透过探索期认识自己之后,选择少数的专业领域专心投入,在公司内外寻找学习的资源,包含参加教育训练的课程、向厉害的前辈请教、参加或举办读书会。这时候要努力打磨专业领域的作品和累积经验,持续深入这项专业。 3. 舞台展现:展示自己打造出来的代表作,无论是透过公司内部平台、或是在公司外部跟网络平台,尽量呈现出累积起来的专业度,取得业界或受众的认可。这个阶段要试着建立「个人专业品牌」的形象,拓展人脉和接触更多的潜在客户。 4. 多元选择: 由于已经具备了专业能力,也透过适当的品牌经营方式塑造了专业形象,此时就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或不同的职位可以让我们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依据自己的个人偏好和意愿,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每个阶段大约是三年的时间,我们必须评估自己正身处哪一个阶段,去检讨有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以及规划下一个阶段该如何实现。拥有主人思维的人,会试着掌握自己前进的节奏、职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因此,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在职涯发展上采取「主动」的重要性:「行动比等待容易,创造合作机会比遇到梦幻工作容易,主动影响剧情比被动接受剧本容易,先为他人付出比拥有好友、认识人脉容易。」我们不需要等待公司帮我们规划路线,而是我们可以自己起身行动,自己主动做出职涯发展路线的选择。 受雇、创业、自由工作者? 作者统计了截至目前将近三万人的讲课经验,他发现新世代上班族的三大追求是:(1) 生活平衡、(2) 独立自主、(3) 钱。这个世代的工作者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想接受公司对工作责任的定义、不想把灵魂卖给公司、不想要被过多干涉、最后只要有钱就好。做自己,又能赚钱,多好? 但是主人思维不只是「想要做自己」的一种口号,而是一种发现自我优势的思考方式。作者说:「这样的心态和精神,需要深度地自我觉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能够肯定并发挥自己的优势、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劣势和能力局限,理解现实却依然拥有积极的希望。」 我认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发现职涯的重点并不在于「受雇」、「创业」、「自由工作者」之间一定要做出哪种选项的抉择,而是把我们当成是自己职涯的「主人」。 我们透过主动的心态,自己塑造职涯发展的路线,成为一个具有更深专业、更多优势、更高价值的人,具备能跟任何对象「合作」的能力。这时候的我们,就是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屈就于别人安排的仆人。 主人掌握命运、仆人接受安排。 后记:持续前进 最后,分享《主人思维》书中一句让我深受共鸣的话:「不要放弃持续接近吸引你的事物。即使还不晓得最后在终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还是朝着吸引我的方向不断靠近。」 职涯的发展和探索不是一张清晰的地图,而是充满了迷雾的冒险乐园。尽管我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但只要心存成长的心态,保持前进和学习的动力,才有可能朝着自己理想中的职涯样貌愈走愈近。 想知道更多关于阅读的大小事吗?也欢迎您听听我的 Podcast 《下一本读什么?》。 -- 本文转贴自:阅读前哨站(原文连结)
December 5, 2023
《成长势能》读后心得:个体崛起时代的必杀技
这本书在说什么? 《成长势能》的作者是中国人力资源领域的畅销作家兼讲师任康磊。他认为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长期来看,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有其上限,但是副业、自由业和自行创业则没有上限。透过这本书,他要告诉我们如何打造个体独一无二的商业价值。 作者主要想解答这几个问题:个体该如何崛起?如何让自己更有价值?如何透过副业赚钱?如何一个人就能做到一个团队能做的事?对于这类想法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提供具体且扎实的建议。我最喜欢的是作者用「商业模式」的框架去拆解中国目前热门的网红,像是罗振宇、樊登和李子柒等人。透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我们更容易了解自己能够选用的模式。 此外,如同至本书的书名,作者用「势能」这个譬喻来形容一个人在商业市场上的「变现能力」,告诉我们要如何转化势能、建造势能、运用人际关系和别人交换势能。 什么是势能? 「势能」(potential energy)一个物理学的名词,又称做位能,指的是一个物体储存能量的状态。一般常见的势能包含重力、弹力、化学 、电位…等。我们可以想象一颗铁球,它与地面的高度愈高,它的重力势能就愈高。如果有两颗铁球在同样的高度上,一颗质量比较轻的铁球,它的势能就比较小;而质量比较重的铁球,它的势能就比较大。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跟补教老师做个联想。在补教产业里面,一个补习班老师每天只靠讲课赚钱,他用讲课的时间去换取微薄的薪水。另一个补习班老师,趁下课之余开始认真写书,两年后他出书,并成为了该学科的名师。这个时候,写书的这位老师就累积了比较高的势能,他的「变现」手段,除了每天到补习班讲课之外,可能还能接到许多演讲和商业合作的邀约。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职涯和事业没有势能的概念,那很可能会像第一个补习班老师一样,只是一直透过劳力换取薪资,如果过程当中不思进取,可能教学方法过时了、身体变差了,就等于是势能的耗损。相反的,当一个人懂得将自己的职涯和事业用势能的观念去打造、去累积,随着时间过去,才会不断提高自己在商业市场上的价值,拥有更高的变现能力。 获得势能的方法 作者提到势能这个游戏,就是三个元素的持续循环:建立规划、设定目标、落实行动。这有点像是学生时期的读书目标,为的是能考高分。但许多人进入社会之后反而忘了该怎么做。 他说自己身边有很多「学霸」,进入社会后不久就开始抱怨,说他们怀念校园生活。因为校园生活有标准可以参考,不但目标明确,而且实现目标的方法也很明确,有足够的确定性,他们只需要在填鸭式教育的规则体系下努力学习并考出好成绩,就可以在这套系统获得高势能。 然而现实的社会系统是复杂的,一方面很多人进入社会之后没有累积势能的概念,另一方面就算他们有势能累积的概念,方法也不像学校教授的知识系统那样明确。社会系统的诱惑很多,大量的精神娱乐活动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机会很多,但好像又没有适合自己的;成功案例很多,但不知道自己能从中借镜什么。 在这本书中,作者他自己获得势能的方法非常简单、但很有效,整本书只要谈到作者自己,就是围绕着他的三种方法:(1)写书、出书、出很多书,同领域的专家当中,他出了二十多本书籍独占鳌头。(2)推出线上影音课程,在他教学的领域当中,他的在线课程观看次数是同型老师的冠军。(3)跟十多家平台合作,将自己的课程和内容授权上架到各种平台和通路。 这三个做法,帮他建造了极高的势能。虽然书中还介绍其他方法像是借助名人势能、考取证照成为权威、跟其他品牌交换势能等方式,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仍然是他持之以恒的「行动力」,是因为透过行动创造出作品,才累积出学生和粉丝,进而有筹码跟别人交换资源。 大道至简,贵在行动。 三个有意思的思想 势能可以交换,而且不会耗损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势能也可以交换,不但不会变少,反而在交换之后会变更多。就像是现在许多 YouTuber 和 Podcaster 喜欢互相 feat. 来 feat. 去的,就是透过交换势能的观念帮彼此涨粉。 经验是一种能力,而且可以学习 什么是经验?经验不是一个人工作时间的长短。经验是一种异常管理的能力。作者要我们想象一位新手出租车司机和老鸟出租车司机。同样一段路交给两个人开,路况正常的时候两人都能差不多时间抵达。但是当路况异常的时候,拥有丰富经验的老鸟司机就知道哪里有小路可以绕道。经验就是当一个人经历一个又一个异常的「关键事件」后,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思考和得出的结论。学习经验的方式:就是针对关键事件进行总结,归纳成一种异常事件的处理能力和知识。 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只怕不行动 作者提到,成功和失败都会让人成长,成功会让人「长叶」,失败会让人「长根」。只有一件事不会让人成长,那就是待在原地什么也不做。他笑问我们为什么懂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其他人在「做」,而你在「看」。那些没有试图改变自己的人,会继续重复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看那些早已厌倦的风景。而对于正在改变和行动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风貌。 后记:势能跟职涯资本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想起畅销书作者 Cal Newport 在他的著作《深度职场力》的观点,他认为:比起遵循热情勇敢追梦,更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工作,累积自己的「职涯资本」。因为职涯资本才是我们日后转换跑道的交易筹码,那些愿意好好工作累积职涯资本的人,未来才会更成功。 Cal 所谓的职涯资本,指的是名声、人脉、资产和技能。仔细来看,职涯资本跟成长势能,其实在讲的是非常类似的东西。任康磊的技能就是他的职场经验、教学功力和写作技巧,他的资产就是他的二十多本书和数十堂在线课程,他的人脉和名声则因为前两者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对我们个人来说,现在任职的公司给我们的薪水多寡,只是势能的其中一部份,并不足以代表一个人完整的势能。薪水代表一个人现在的价值,势能则代表一个人未来能产生的价值。 在这个资本主义挂帅的世界,势能就等于资本,累积资本的方式不外乎两种,就像累积金钱一样:透过有策略的努力先获得第一桶金,然后用钱继续滚钱。这个社会奖励的是懂得用资本滚雪球的人,是懂得用势能灵活变现的人。别忘了,让势能成长的第一步,永远都是采取行动。 -- 本文转贴自:阅读前哨站(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8, 2024
接案不再有年资累积,就很难回去职场吗?
我 2020 年 2 月离职时,不觉得会永远离开职场,而是总有一天会回去。 大约接案半年后,心里开始有点担心:「真的要继续接案吗?这样以后还回得去职场?」 以前面试时,人资都会问「某段时间」去做什么? 如果说自己在接案,会不会被认为是找不到工作,接案只是「好听」的理由? 怎么办? 走一步,算一步 我一边接案,但始终没有放下回去上班的可能性。 有时会偷偷看职缺,看有哪些新技能需求,就赶快自学,我也会刷技术社团,看其他工程师分享工作近况。 总之刚接案的第一年,心里的那份担忧从没消失。 短暂重回职场 我在接案一年多后,刚过完年,手上案子少,心里有点紧张,碰巧看到基隆有个工程师缺,马上去应征。 虽然公司愿意让我远程,但还是有被工作绑住的不自由感,再加上案子又多了起来,最后还是离开职场,继续中断年资。 案子稳定了 2023 年,我开始和几位客户长期合作,案源稳固了,同时,我的工作内容更像项目经理及业务,也不适合担任技术职,更不可能回去当记者。 我心里想着:「看来这辈子,只能靠客户养,不用想回职场了。」我也盘算着:「即使回职场,可能也是担任管理职更合适,或是做业务开发工作。」 而今到了新的阶段。 创业思维 2024 年,我开了公司,就几乎没有再想回职场上班的事,同时,我这两年开始做些小创业、合伙,收入源越来越多。 现在我可以创造一个全新服务,好好说清楚价值,让客户愿意付费购买,一直到了现在,我心里「没有年资」的恐惧才真正消失了。 故事还没结束。 新的合伙机会 近期有个新合伙,很可能会每周去一间公司工作,协助做品牌规划、数字化、工作坊。 因为担任的是策略规划,比较偏向管理职,突然间,自己竟用了另个思维回到职场。但,不是因为恐惧而不得不做,而是因为想做而做。 如果你正在接案,但心里担心没了年资后,未来无法回去职场,我想分享一句话: 「重要的是你提供的价值,能帮客户 / 老板解决什么问题,年资不是重点。」 这段话,也送给曾经恐惧的自己。 -- 本文转贴自:西打蓝(原文标题:接案后不再有年资,恐惧吗?)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25, 2024
数字游牧、在家工作者的 7 种反常秘辛|异常梦幻的工作型态,不会来自正常的工作模式!
异常梦幻的工作型态,不会来自「正常」工作模式 在曼谷的清幽水池边在线直播、在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饭店教课,都是我数位游牧的经验。 数位游牧者不但工时短,收益还更高,这些美好的表象,其实是真的。 但爱因斯坦说:「只有疯子,才会做着重复的事,再期待看见不同结果。」 要达到这种「反常」状态,你也要「极度异常」的心态和模式。 以下是数字游牧者的 7 种反常秘辛,对许多人来说,随便挑一种就可能让你笃定:「根本不适合。」 1. 完全,数字化 在数字游牧状态里,「实体活动」几乎是禁忌。 当然你可以旅行、参加喜欢的活动,但在专业领域里,你的时间和肉体绝不能被实体限制住。 核心产品数字化 亲自包货、寄货、现场讲课都是不行的。变现只能用虚拟产品、在线会议。 会议必需数字化 在办公室里围一圈开会、交头接耳是不行的。日常开会都要上云端。 任务交办必需数字化 数字游牧者要精通远程沟通,最好用文字交流。 指示不清、重要的报价或交期模糊?抱歉,完全没机会去拍拍隔壁同事的肩膀、靠讲话厘清。 2. 完全外包 正版的数位游牧可不是在「旅游」的时候一边烦心,没有那种游牧还整天边回 Email、边处理客诉的。 它有个核心策略叫「委任(Delegation)」。 数字游牧必须精通外包艺术,也就是把重要任务包出去、委托他人处理,这种艺术要求:「再重要的任务,都给我外包就对了。」 写手外包 工程师外包 项目经理外包 最繁重的时期,我甚至连高阶管理者都外包过,我已经听过无数传统专业经理人劝告:这不会成功。 我也使用传统管理书上的原则响应:领导者的责任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3. 用钱买时间,买到全世界都骂你浪费 数字游牧讲究极致效率。 整个组织里,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游牧者的「时间」,时间,是最有限的资源,时间是用来旅居、创作,用来发挥最高产值的。 「时间宝贵」这个听起来简单无害的观念,真正实行起来往往要气走一堆专业人士。 云端空间要爆了,主管传档案省来省去? → 全体花钱升级,用钱买时间 昂贵的工具席次有限,共享账号切来切去? → 几万台币刷下去,用钱买时间 就算多双击就能省钱,也不该把时间花在点按。 你说这缺乏财务纪律、浪费钱?我说:缺乏效率观念、把时间浪费在「行政劳作」,罪行更重。 4. 早起不工作,要专心创作 每天只工作 4 小时却能年收 800 万美金的 Matt Gray 说:刚起床,是最适合创作的时机。 起床不看手机、不收讯息,直接开始创作。这 4 小时要干嘛?写作。 写内容、写「系统」:写出把核心任务高效外包、把时间产值继续精练的系统。 原来,用钱买时间的背后不只是花钱,还要发挥时间价值,你的时间,必须真的宝贵到淋漓尽致。 5. 自由,但不能太自由 不用通勤、没有上下班时间的自由生活,是什么感觉? 每天都像「星期五晚上」;这同时也代表每天也都像「星期一早上」。高度自由,代表你要用「高度自律」来驾驭。 根据数字游牧的「过来人」分享,他们各自研发了这些机制: 固定钟点规定自己上下班,上班时间穿正装 上班时间要走出家门再进来,象征进到办公室 居住空间划出「专门工作区」,下班后就不越线 6. 工时短,也不能有罪恶感 你必须在行事历上大笔划开: 08:00 – 12:00 创作 13:00 – 15:00 经营内容 有重要客户约访,怎办?没空。 有大单要来签约了,厂商很急,怎办?没空。 「每天工作 4 小时」其实不算极致,《一周工作 4 小时》才是数字游牧权威 Tim Ferriss 的经典理念。 你以为这是新兴产业、是年轻人的观念?不,这本书早在 2007 就出版了。这是「传统产业」。 7. 崇洋媚外 这里的崇洋不是真盲从,而是心态的翻盘。 数字游牧的源头知识,几乎都来自欧美: 权威著作 最新信息 经营心法和攻略 这些知识,同时也和华人文化严重冲突。在数字游牧世界里,你不再是工作者,你是管理者、负责者,「不务正业、收入不稳、毫无章法」都是你身为负责人每天要消化的意见。 走上这条路,你能边旅居边工作,能用极少时间换取高额收益,但是,你的观念必须彻底翻转。 因为:「只有疯子才会重复做同样的事,还期待出现不同结果。」 -- 本文转贴自:Jemmy Ko 脸书(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23, 2024
小心「斜杠」让你效益更低!在职涯初期「斜杠」的三个正确认知
现今社会,斜杠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很多人在职涯初期就开始尝试斜杠多重职业,追求多元发展,甚至非常向往有一天能够靠着斜杠的能力成为一名数字游牧者。 像是我之前在身心灵培训课上,接触到一些刚入职场的工程师,当我和他们闲聊起来上课的动机时,大多数人都回我因为不想要一直待在办公室里,想要藉由学习新的技能,拓展自己的斜杠领域,看看有没有机会同步并进,甚至将来摆脱办公室生活。 然而,这样的选择真的适合每个人吗? 也许在职涯初期,专注于单一领域或技能的培养,等在本职工作上达到某些里程碑后,再发展斜杠策略,可能会是一种更有利的发展策略。以下是三个可以考虑的认知: 1. 小心过度斜杠,导致效率更低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从零到一」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在这个阶段,由于正在建立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会需要经历大量时间来探索与学习。 比方说刚进入科技业,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在初期,你需要学习程序语言、熟悉开发工具、理解公司内部的管理方法,这些都是基础且繁重的学习内容。 但如果此时我们同时还想要开展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斜杠,比如经营一家小型电商,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学习工程师工作的同时,还要掌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服务等电商知识。 可是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多重任务的学习会对我们的精力产生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很快就会感到疲惫和挫败,连带加速燃尽我们的热情。 因此在职涯初期的三到五年,我们应该专注于深耕一个领域,掌握其规律和知识体系,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不是说你不能学习新东西,而是在精通本业之前,你应该用工作之余来学习,并且不要急着用新技能来赚钱。 这不仅能够帮助你建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能让你更快地在该领域内取得成果,从而提升自信心和职业满足感。专注于单一目标,使你能够更有效地分配时间和资源,避免因为多头管理而导致的精力分散和效率低下。 2. 发展斜杠事业前,先思考擅长什么才是你的价值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别拿你的兴趣去挑战别人吃饭的专业」,兴趣是内心的喜好,能够带来个人满足感,但并不一定能够立刻转化为市场价值;而擅长是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满足他人的需求,因此才有机会获得报酬。 比方说一名工程师,他可能兴趣是写文章,但是如果要他一开始就用写文章这个兴趣在市场上讨生活,那恐怕会走得很辛苦,因为比他写得好的人,这个市场大有人在。可是他擅长写 Code,能够有效地解决客户的问题,那他在职涯初期写 Code 会比用写作拥有更好的待遇。 因此,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重要的是要识别市场需求,并区分哪些技能是出于兴趣,哪些则是真正的专长,找到擅长的技能与市场之后,接着专注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可以解决更多问题,建立专业的优势。 当然,还是可以从事有兴趣的事物,但在这个阶段,会比较倾向是以免费或低价分享的模式,而不是去思考建立完整的商业模式。 比方说文章开头提到学习身心灵培训的工程师,如果咨询是他的兴趣,那他同样可以利用假日的时间帮人咨询,并且可以透过部落格、脸书分享自己的接案心得,但主力仍是放在工程师的工作上。 等到在工程师的工作上达成一些里程碑,再去思考如何提升咨询的变现模式,这样做会比较容易且踏实,而不会因为多头马车分散精力,导致擅长的事也做不好,而有兴趣的事又不成熟的状况。 3. 斜杠的目的,不是增加收入,而是降低依赖性 很多人对于斜杠有个误解,以为就是要接很多份工作来增加收入。但事实上,斜杠的目的应该是降低对单一收入的依赖,让自己在面对变动时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比如说,一名工程师在自己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后,可以开始写技术书籍当作家,或者开设培训课程当讲师。这样,即使遇到公司裁员,他也不会马上失去经济来源,因为还有其他管道可以带来收入。 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在原本的领域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专业优势,拥有过硬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这些能让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迅速站稳脚跟。 这样的稳定性不仅能让你在职场上更自信,还能为未来的职业转型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总结来说,斜杠并没有不好,只是在职业初期,还没有确立兴趣与擅长时,应该专注于提升市场价值,建立稳定的职业基础,而非急着为自己手边的所有技能都建立商业模式,这样或许较能在未来实现真正的多元发展和职业成功。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18, 2024
解放对「职缺」的想象,是「自由工作者」重要的一堂课!
有位在新创公司上班的资深网站设计师,在咨询时问我: 「你当自由工作者时,会不会在意客户,或是竞争者怎么看你?」 「你为何想用别人的框架,框住自己?」我回复。 自由工作者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规则、没有框架。 然而上班族想成为自由工作者,总会带着条条框框,想找到自由接案的完美公式,考到 100 分。 自由接案不是考试,也没有制度,目标不是成为好员工,而是要自定义游戏规则,放手去玩。 成为有辨识度的自由工作者 我认识的所有资深自由工作者,都很有辨识度,并且有自己的原则,因为,他们懂自由工作的真谛,是解放对「职缺」的想象,为自己量身订造一份工作,绽放自己。 然而,我们从学校、社会,一路被条条框框一辈子,要自定义规则太难,恐惧比期待多更多。 因此,我们很常会有担忧提问: 自己,框架了自己 「一年收入 100 万,算多吗?」 「接案后,没有自己的社群怎么办?」 这些提问,都是在找框架定义自己。 收入高不高,应该要聆听自己的感受,关别人什么事? 没有社群,就建立自己的社群啊。 自由接案者,该学习放下别人口中的答案,由自己定义专属解答。 职缺,限制了你的潜力 我越来越察觉,公司定义的「职缺」,都是限制我们的框架。 例如我同时会写文、写程序,什么职缺能定义我? 现在,我又懂营销、谈业务,有任何单一职缺能定义我吗? 我当初离开软件工程师职缺,就是因为感受到「限制」。如果我继续当「软件工程师」,我就永远无法发挥更多潜力,窄化人生道路。 值得追求的工作目标 如果你正在公司体制内,你一定会发现,自己有许多和公司格格不入的地方。这很正常。因为你的职缺、工作方式,都是老板定义的,身为员工的职责,就是要符合老板要求。 但是,你千万要记住自己真正想成为的模样,持续去找符合价值观的工作,或自己出来开业,都很好。 打破框架,成为自己,订定专属自己的工作规则,是自由工作者很重要的一门课,也是值得追求的工作目标。 -- 本文转贴自:西打蓝(原文标题:别把自由接案,当成一种新体制)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