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16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5分钟的晨间待办清单整理,从混乱到掌控的生产力习惯

当一天事情很多很乱时,两个小动作,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有掌控力的一天。第一个小动作是:每天早上花个 5 分钟回看一下待办清单,确认今天的重心,帮助自己减少混乱中的失误,在繁忙中掌握关键,并且懂得取舍,知道如何停止。(延伸参考:8 种待办列表方法指南,从 GTD 到子弹笔记,选择适合你的更有用) 第二个小动作是:一边处理事情,一边把各种意外行动记录到待办列表,让自己可以随时回顾在忙什么,即使乱中也有序,避免空忙。以免一天最后结束时,忘了自己做了什么重要行动。(延伸参考:用写「间歇式日记」取代规划待办清单,不会再写了一堆却做不到)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通常认为待办清单与时间管理息息相关,似乎是为了计划的制定与准时、准确执行。但基于我多年来使用待办清单的经验,我发现它的真正价值其实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帮助我们能够安心地推进每天的工作。 第二,它让我们在一天结束时,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完成了哪些事情。 或许这才是待办清单对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功能。 所以,上面提到的两个小策略,其实目的不仅是进行时间管理的规划,而是让我们在每天开始之前,清楚地知道今天可以做些什么。并在每天结束时,让我们能够安心地回顾自己所完成的事情。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在忙碌且复杂的日子中,至少有一个更清晰的方向。(延伸参考:设计好下班后待办清单, 5 个常忽略却重要的技巧) 每一回看待办清单,都是在强化目标 比如说,每天早上调整待办清单,面对一长串待完成的事务,我会首先筛选出与「长期目标」最为相关的任务。这是确定待办清单优先级中最有效的策略。 当我发现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过于繁多,而我不可能全部处理完成时,我会选择那些与我的长期目标最为相关的任务来优先处理。 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却也「最有效益」: 长期目标累积出来的价值是最大的,先投资长期目标,回报最大。 长期目标的意外往往更难处理,降低长期目标的风险,回报最大。 而这些回报,往往也足以抵销自己可能舍弃的那些次要任务。 在执行待办清单的过程中,无论是纪录自己当下的行动,或是要新增未完成任务时,我们也可以从长期目标的角度出发,思考哪些真正与长期目标相关,优先处理它们,或是思考如何往目标的方向前进,而不只是纪录上去一件事情而已。 对于那些与目标无关的待办事项,我可能会选择在今天的清单中先不予考虑,这种针对目标的调整和纪录,是我在管理待办清单时,用来强化目标导向行动的具体做法。 延伸阅读,目标化待办列表的具体格式:比较持续 5 年的列每周行动清单习惯,复盘我的待办列表笔记技巧 (图/Esor 提供) 每一回看待办清单,都要决定下一步行动 当我决定将与大目标相关的某个任务加入待办列表时,(无论是早晨的待办清单调整,或是随时的待办列表记录)我会进一步思考当下能立即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放在每日待办清单上的,应该是我今天真正能够完成的具体下一步行动,而不是那些抽象的项目或任务名称。 比如,今天突然多了一个必须完成的报告,这份报告与我今年上半年的一个大项目密切相关,但「制作报告」这个任务,我今天具体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呢? 可能我的下一步行动会是:从我的笔记系统中找出与报告相关的信息,并快速归纳出一份报告大纲。 这就是一个具体可行的下一步行动,我会将这样的行动写入待办清单,而不是仅仅写上「制作报告」。具体的下一步行动能够让我们明确知道在每个空档时间应该做些什么,而泛泛的任务描述则会使待办清单变得难以实施。 延伸阅读,拆解下一步行动的技巧:拆解下一步行动的思考流程图范本,你也做得到专注不瞎忙的参考步骤 (图/Esor 提供) 整理待办清单的目的是决定可行性 前两步骤其实对我在整理早上的待办列表,以及在执行任务的同时记录代办列表这过程中,都补足了一个时间管理的关键细节,那就是「可行性」。 我们经常会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结果往往只会导致无止境的拖延,只有真正可行的清单,才能成为今日完成有效任务的强大工具。 当今天突然多了一些临时会议,使得可用时间变得更加紧张时,从强化目标的角度出发,我会更清楚地知道哪些次要的任务可以放弃,而专注于与最大目标相关的关键任务。 当我明确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时,我就会了解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或许无法完成整个重要任务,但至少能推进任务的几个步骤,实现百分之四五十的进度也是很棒的。 这种方法让我们在时间被不断压缩、分割、占用的过程中,不会完全放弃待办清单,仍能逐步有效前进。 只有真正具备可行性的代办清单,才不会变成增加压力和挫折感的清单,反而帮助我们避免更容易陷入拖延的困境。 延伸阅读:时间管理Q&A:从安排行动到引诱行动,5种设计不强迫计划技巧 好的待办清单,可以得到休息平衡 结合上述小技巧,实际上能够帮我们在每日的时间管理过程中找到更适当的休息时机,也让我们明白何时可以放下心头大石,无需再担忧。(延伸思考:设计「停战领域」与「行动边界」,我建立健康时间管理的小秘诀) 往往我们列出的待办清单,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没有进展,即使到了晚上,我们可能仍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但若我们在执行任务的同时记录下自己的行动,就更容易感觉到自己确实完成了一些事情,这样我们便有了更多安心休息的空间。 有时,我们的一天真的会因为各种临时的意外、不可预期的杂事、突发状况而被打乱,但如果我们每天早上先确认当日的重点目标及可采取的下一步行动,就能利用日间的零星空档,逐步推动这些小步骤。 即便一天被打乱且零散,至少我们知道自己的重要目标仍然在进展,这让我们更容易对自己说,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 春节假期后,我们又要面对更多零散繁杂的工作流程和生活任务。这篇文章分享的两个简单实用的待办清单技巧: 第一是每天早上调整目标化的待办列表。 第二是在执行中记录行动。 这可能无法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完全井然有序,那是不现实的。 但在混乱中至少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向何处推进,找到一种更安心的时间管理方式,并懂得适时休息,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 本文转贴自: 电脑玩物 (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6, 2024

个人网站架设 Q&A|架设网站多少钱?有免费资源吗?自己架可以吗?本文一次解!

经营自媒体,想要自己架网站要花多少钱、有免费的资源可以使用吗?到底该自己架还是请别人架呢?本文一次告诉呢! 1. 自己架设网站要钱吗?可以免费架设网站吗? 当然可以免费架设网站,但通常会有许多的限制,因此不太推荐。 现在网络上有许多提供免费架设网站方案的架站平台,例如:WordPress.com 、 Strikingly 、 Wix 、 Weedly 、 GoDaddy … 虽然是免费可以使用的,但却不少恼人的缺点: 功能不齐全,无法满足需求 无法客制化,自由调整版面 可能会有广告跳出 有潜在的资安问题 通常有流量限制 不能使用客制化的域名 未来若要搬运网站,需花费更多的资金以及时间 当初在做功课的时候,因为考虑到客制化、安全性以及未来是想要长期经营,不想要免费的架站平台绑住,因此,后来我就决定直接使用开源软件 WordPress.org 来付费自架网站,在下一个段落我将会分享使用 WordPress.org 自架网站的所有花费。 【WordPress.com vs WordPress.org】 WordPress.com:可以让使用者快速简单的建立一个部落格的在线部落格平台,类似于痞客邦、Medium。 WordPress.org:是一个开源架站软件系统,只要自备主机商、网域等等,就可以建立更加自由且无限制的个人部落格。(以下的 WordPress 都是指 WordPress.org) 延伸阅读:WordPress 架站入门指南:新手适合用 WordPress.org 还是 WordPress.com? 2. 架设网站费用包含哪些? 这边我们是以「WordPress.org 自架网站」为例来计算架站费用,若你是直接选择免费架站平台,当然就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哦! 若想要用 WordPressorg 自己架设网站,有 2 笔基本花费是必要且必须的支出,分别是: 虚拟主机:指的是网站的储存空间 域名:网站的连结 如果说架网站就像是在盖房子,虚拟主机就像是土地,你必须要有块土地,才能准备开始盖房子;而域名就像是地址,有了地址,别人才有办法找到你家在哪里! 虚拟主机(必要费用) WordPress.org 是一个架站的软件系统,有了软件系统后,我们必须要准备一个空间来安装这个软件,在考虑安全性及计算机效能的情况下,通常我们会选择使用「虚拟主机」来放置安装我们的 WordPress.org! 可以把它想象成是跟别人借计算机空间,来安装我们的 WordPress,现在常见的虚拟主机商有: Bluehost 主机 Cloudways 主机 A2 主机 延伸阅读:Cloudways 教学:WordPress 架站推荐主机,每月 400 台币即可拥有超高网站效能! 我个人是使用 Bluehost 来当作我的虚拟主机,原因是因为价格最实惠,加上有送网域一年、SSL 安全性凭证,整体来说 CP 值很高!不过,速度上比起其他主机商,确实是慢一点,但因为当初我对于速度比较没有强求,因此就还是选择了 Bluehost。 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的主机商,下面就用价格最便宜的 Bluehost 来计算费用。 Bluehost 价格方案 以 Bluehost 来说,我是购买「CHOICE PLUS」方案,一年约台币 2,000 元(每月约 170 元),包含免费网域一年、SSL 安全认证。 延伸阅读:【 WordPress 架站教学#3】在 Cloudways 中设定 WordPress 网域、网站 SSL 凭证!让你的网站更安全! 域名(必要费用) 域名就是现在你阅读这一篇文章,在网址字段看到的「 leadingmrk.com 」,英文叫做「Domain Name」。如果想要长期经营一个网站,拥有一个专属好记的域名是很重要的。 购买域名的费用大概会落在 400 – 1000 元不等,常见的网域厂商包含:Namecheap、GoDaddy 等,部分虚拟主机商本身就有贩卖域名,因此可以在购买虚拟主机时,一并购买即可,有些方案也有直接免费送网域一年,非常划算! 延伸阅读:【WordPress 架站教学#2】透过 NameCheap 购买网域!首次购买、续约都便宜! 网站主题(非必要费用) WordPress 内建就有提供免费的主题,但相当的阳春 XD!如果不想要使用这么简单的主题,就可以再购买额外购买其他厂商设计好的「主题」来美化我们的网站! 我当初是在 Envato market 购买主题 – Soledad,另外也有像 Astra、Flatsome 等等的主题可以做选购,Soledad 主题是一次性买断的,费用约台币 1,800 元。 延伸阅读:【Astra 教学】WordPress 架站主题首选 Astra Pro,轻松打造特色个人品牌网站! 所以自己架设网站到底要花多少钱?以下来帮你加总: 必要费用:虚拟主机 + 域名约 $2,000 元(一年份) 非必要费用:主题约 $1,800 元(终身买断) 总花费:新台币 $3,800 元 以上是我当初一开始自己架设一个网站所花费的金额,提供给大家做参考!实际的价格还是会因为每个人所选择的虚拟主机商、方案、主题而有所不同。 另外,如果想要自己客制化网站页面排版、样式,也可以使用 Elementor 这个WordPress 页面编辑器,完全不需要任何程序背景就能自己设计页面,而且也有提供免费版本,非常推荐大家可以安装这个小工具哦! 延伸阅读:【 Elementor 完整教学】2024 年最推荐 WordPress 架站页面编辑器!手把手教学 3. 网站该自己架还是请别人架比较好? 这边简单帮大家做个比较表格,提供给大家参考! 不论是自己架设网站,还是请别人帮你架设网站,都真的各有优缺点!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状况以及需求都不一样,所以我没有办法跟你说哪一个比较好,不过,这边也帮大家稍微整理出几个结论,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如果你时间不多 → 建议找网站公司架网站 如果你预算不多 → 建议自己架网站 如果你想要省时省力省麻烦 → 建议找网站公司架网站 如果你想要多累积架站经验→ 建议自己架网站 4. 结语 以上就是今天的「自己架设网站」常见的问题解析!其实要开始经营一个部落格,真的没有想象中的花钱,虽然自架网站会需要花时间以及心力,但也相信如果真的成功自己架设出一个网站,也会是一个很好的经历跟学习。 -- 本文转贴自:老K(领先时代数字 创办人)(原文标题:自己架设网站要钱吗?架设网站到底会花多少费用,常见问题大解析!) 老K是一位数字工具讲师,同时也是辅导各领域自媒体经营者,从零开始到全职经营的陪跑顾问。2019 年打造《领先时代数位》网站与全远距团队,前后已分享上百种数字工具的应用方式与详细教学。后续开设了超过 11,000+ 位学员的《Notion 实战课程》,也开设《B.R.A.N.D 自媒体被动流量变现系统》的自媒体陪跑计划,希望能带领更多人透过自媒体,踏上自由工作、数字游牧之路。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9, 2024

我的「在线课程」卖得出去吗?4 招教你找到 TA 验证需求

你的在线课程真的能帮助到学员吗?消费者真的愿意购买吗? 我们在过往文章有提到,知识创作者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看着别人赚到荷包满满,在什么都还没确认前,就大声嚷嚷着:「我要来贩卖在线课程!」 先别说增加被动收入了,没有目标、计划的操作,通常只会以失败收场。 你最好在在线课程产品正式制作前,就先验证「市场需求」:是否真的如你想象,会有一群人,对你的课程主题内容有兴趣,并愿意付费购买吗? 以下 4 种市场探索验证方式,希望能确实帮助到你,找到受众痛点、做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内容,避免花了时间跟力气做白工,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❶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一:关键词研究 以前人们有问题,只能去图书馆找数据、问周遭的亲朋好友;而现在,碰到不清楚的知识、想解决某些困扰,甚至对某个产品冒出购买欲望、有比价需求,我们第一个反应,几乎都是找 Google 大神! 每个用户在搜寻关键词时,都可以视作一次提问。透过关键词研究,我们可以从使用者用的字词、询问的方式,进而掌握他的「搜寻意图」(Search Intent )。 举例来说,「英文 口语 补习班」跟「英文 口语 家教」,同样是想学口语,搜寻意图就明显不同,前者是想找补习班,可能习惯团体上课;后者则倾向找 1 对 1 的对话课程。 透过一些关键词分析工具,我们可得知,某些关键词每月平均搜寻量,以及竞争程度等等。 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主要是因为,如果某个关键词/关键词组搜寻量很少,间接传达出一个讯息,或许,多数人对该主题是不感兴趣的。 那你可能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如果选择做为在线课程主题,真的会有卖点吗? 还是,其实你早已决定做小众的生意了? 以下提供给大家几个「免费」关键词查询工具做为参考: 1️⃣ Google Suggest 关键词建议 👉 Google 搜索引擎 Google Suggest(也可叫 Google Auto Complete,中文:Google 关键词建议),指的是 Google 主动推荐你的关键词列表。 你应该会发现,当你用一个关键词词搜寻时,Google 会自动在下方,帮你列出一排相关字词建议,这些都是 Google 统整大数据的结果,告诉你,其他的使用者,可能会用什么关键词来搜寻,他们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做关键词研究,在毫无头绪下,建议可以先从观察这些字词开始,甚至逐一点进去,看看第一页的搜寻结果,都是些什么的内容。 有时候,你会很惊讶得发现,原来消费者跟你想的不一样。 2️⃣ Google Trends 搜寻趋势 👉 Google Trends 网址连结 透过 Google Trends(中文:Google 搜寻趋势),输入关键词,你就可以依照指定的国家/区域、时间、数据源范围,观察关键词的搜寻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Trends 呈现的是一个「相对数值」,它用 1 到 100 来表示关键词词的「搜寻热度」,这并非实际搜寻量。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注意的重点会是,一个大方向的曲线趋势,或是同时间,几个关键词词的比较分析。 比方说,我们用「在线教学」来做关键词查询(如下图),可以发现,在 2021 年 5 月时,搜寻量飙高,而在 2022 年 5 月,又有一个曲线小攀升,结合当下时事,可判定是受到 COVID-19 影响 – 当疫情变严重,大家立刻开始把重心放在在线教学。 你也可以透过 Google Trends 来做确认,产品的季节性,以下图为例,我们用「羊肉炉」来做为搜寻关键词词,可以很明显看出,冬天的搜寻量,跟夏天就有极大的差别。 根据趋势走向,你就能有个比较明确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月份,推广什么产品,会达到较有效益的宣传。 Google Trends 同时可看出,目前市场热度风向,如果想搭上时事话题,做借势营销,也是参考指标。 注:在进行操作时,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字词跑不出结果,这其实跟中文字的「分词」有关(因为空格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影响),SEO 顾问 Frank Chiu 曾写过一篇满完整的相关解说文章,有兴趣可参考看看。 3️⃣ Google Ads 关键词规划工具 👉 Google Ads 关键词规划工具官方说明 Google Keyword Planner(中文:Google 关键词规划工具),是 Google 官方为了帮助使用者来规划 Google Ads 广告 (Google 的广告服务),所提供的「关键词流量查询」工具。 你只要申请 Google Ads 账号,就能免费使用。 比较可惜的是,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每月搜寻量,如果想看比较精准的数据,还是得正式付费下广告。 4️⃣ Ubersuggest 👉 Ubersuggest 网址连结 在常见的 SEO 关键词研究工具中,Ubersuggest 算是少数有提供中文化接口(简体中文),且功能完善的分析软件。 注册账号后,每天免费提供 3 个关键词搜寻扣达,如果想要一口气看更多,它也有付费方案可选择。 在不特别花钱情况下,你还是可以在上面看到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说,该关键词的每月搜寻量、SEO 操作难度、其他关键词词建议、经营度难易分析等等,满佛心的,有兴趣可以好好研究。 如果是要研究「在线课程主题」,关键词词每月搜寻量,建议最好还是要在 1,000 以上,因为这代表这个话题,还是有一定的关注量,可能会比较有操作空间。 ❷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二:观察网络社团、论坛等社群讨论 这里讲的社群,包括大家常见的 FaceBook 社团、LINE 社群、IG、Dcard、PTT 等等。 无论是社团还是社群,这些场域,都会集合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人,或是有困扰的人。 通过观察讨论、分享跟询问的内容,你可以了解到,你的潜在学员、受众,在意什么、想解决什么,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常重复出现的问题,或许就有你的在线课程主题,可以发挥的空间。 不只是潜水,你还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无偿地付出、真诚的分享,与社群成员建立一定的信任,藉由对话让人感觉到,你是某个领域专家,长久下来,也会累积你的个人品牌声量,专业定位也会越来越明确。 👉 你可能也会想了解的内容 ⭢ 经营网络社群前你必须要知道的事!7 步骤打造专属在线社群 ⭢ 经营 Blog 好难!为何我的部落格迟迟没起色?5 个新手常犯错误 ⭢ 如果能早点知道就好了!给创作者的 7 个小建议 ❸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三:竞争对手研究 其实有时候,良性竞争并不是坏事,这代表市场有机会做大,共同炒热气氛。 你可以搜寻各大在线课程平台上,跟你主题雷同的在线课程,观察他们的课程大纲、章节单元安排,从这些「竞品」中,找到你跟他们的差异化。 比如说,有什么环节,是他们没有提到,但是你可以多着磨的地方,说不定可以从中找到「机会点」。 另外,有个操作小撇步,提供给你参考。 你可以去浏览课程底下的学员留言,尤其是给差评的评论,通常你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期待,以及课程哪里没有满足他们,让他们产生期待落差的地方。 如果真的找不到竞争对手的在线课程,也可以去 YouTube 搜寻相关的主题影片,你甚至可以去博客来、Amazon 等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查找近期上市的书籍/电子书,看一下你准备的内容,是否有符合当前的趋势。 说不定你会是该主题领域,第一个制作在线课程的人哦! ❹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四:与粉丝、会员对话 粉丝会追踪你的自媒体,愿意订阅你的 Email 、成为你的会员,代表你平时分享,是有助于他们成长的,这群人,对你的知识内容有实际兴趣,也是最有可能付费支持你的潜在受众,所以,绝对不要放过任何跟他们对话的机会! 你可以藉由发送 IG、FB 实时动态询问,也可以够过电子邮件,寄送问券进行调查,如果愿意填写回复,可以提供小礼物,或是未来课程的折价券,如果能够找到愿意 1 对 1 面对面受访的人,那就更好不过了。 你可以询问他们,现阶段有什么样的挑战,生活碰到什么样的困扰,确认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制作一门在线课程,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会有兴趣购买吗?如果你大概已经有了课程大纲的想法,甚至可逐一列出,确认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能接受的课程价格大概是多少? 打造一门在线课程产品,绝非易事! 有热情、有目标,固然是好事,但如果通过各种调查研究,你依然无法确认,自己走在一条对的道路上,建议先不要太心急,试着停下脚步、换个方向努力,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祝大家好运啰!👋 -- 本文转贴自:Teachify 部落格(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18, 2024

想写部落格,却不知道写什么?3 步骤建立内容矩阵表,帮你找到写作灵感来源 (附上发想模版)

你再也不用担心写作时没有灵感了。 想象一下: 一个工具能为你提供写不完的文章题目,从此你在也不用盯着屏幕发呆。 这就是内容矩阵表 (Content Matrix) 的力量。它不单只是一个表格,更是一个能帮助你产生新想法的动态框架。 学会这种方法,你将再也不会面对屏幕上的空白页了。 这个方法来自于 Justin Welsh 在《5 Questions for Endless Content》。他说: 如果要产生源源不绝的写作题目,应该要有一套系统化的方式。 我们可以用一个内容矩阵表 (Content Matrix) 来交叉想法、发想题目。 内容矩阵表的核心概念是: 找出 X 轴与 Y 轴的因素,并且交叉产生写作点子。 P.S. X 轴是写作的风格、Y 轴是写作的主题 这个概念适用于任何想要找出自己写作题目的人。 有 3 个步骤 : 找出主题(X 轴) 写下风格(Y 轴) 选交叉点(并快速写下 10 个点子) 废话不多说,马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方法。 步骤一:找出主题(X 轴) 先写下你的写作主题。 想主题,是有诀窍的。 创作者 Nicolas Cole 在《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说过: 如果要建立自己的写作主题,可以用 3 大主题分类。分别是 一般大众 利基读者 公司/产业 下面是范例。 写作主题与目的 主题 1.一般大众 写通俗、大多数人都看得懂的内容。 以我自己举例: 工作好习惯 数字生产力工具 我从职涯或生活中学到的经验教训 这类型的内容,能够吸引多数人并建立知名度。 主题 2.利基读者 从自己的职业出发,目标读者是跟自己同职位、或会有互动的相关职位的主题。 例如我现在是软件业的 Technical Writer(技术写手)、过去是软件业的 PM。 我可以写: PM 带领团队的经验 PM 跨部门沟通的经验 Technical Writer 写技术文件的经验 这类型的内容,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专业帮助求职与得到讲座邀约。 主题 3.公司/产业 主要写给产业的老板、其他公司的团队成员看。 目标是建立自己在产业的知名度,进而和顶尖高手建立社交连结。 例如我在软件业工作,可以写: SaaS 的商业模式分析 SaaS 产业的案例与商业趋势分享 SaaS 软件技术创新与 SaaS 的未来 这类型的内容,可以透过文章和老板/同业建立弱连结。 每一大类可以挑选一到三个主题,使用 Google Sheet 纪录即可。 用 Google Sheet 纪录写作主题 写完的结果如下: 步骤二、写下风格(Y 轴) 文章的风格都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不必重新造轮子,直接把最常被写到的文章分类拿来用就好。 以下是 Justin Welsh 整理的 10 个常见文章风格: Actionable Guide Form(行动指引:如何文) Opinion Form(观点文:what & why 文) Curated List Form(策展文:特定主题下的文章或影片) Story Form(故事文:个人经验/故事) Credible Talking(人物访谈文:有名人物) Motivational(励志文,鼓动人心) Analytical(数据文,分享对数字的看法) Contrarian(对比文,自己有什么概念是反直觉、但有自己一套说法的) X vs Y(对比文,拿两样东西进行比较分析) Listicle(列表文,列出同主题的 X 样东西) 接下来,把这些文章类型写在表格的 Y 轴。 实际上还有很多文体没列在上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 Sean McCabe 的演讲。 步骤三、选交叉点(并快速写下 10 个点子) 将以上的内容列成 1 个表格,随意找一个交叉点开始。 随意找一个 X 轴与 Y 轴的交叉点 例如我找到「数字生产力工具」x「如何文」,随意开始发想 10 个 可能的题目 : 如何使用 Keynote 快速制作文章封面图? 如何使用 VSCode 快速寻找与取代文件中的目标关键词? 如何使用 Raycast 快速开启 Jira 单号? 如何使用 PicGo 快速上传图片到 Github 并取得 Markdown 连结? 如何使用 Espanso 快速插入文字模板内容? 如何使用 CleanShotX 撷取屏幕截图并快速批注? 如何使用 Tango 快速制作 Step-by-Step 的教学文件? 如何使用 Anki 来记忆公司产品的销售话术? 如何使用 Heptabase 梳理脑中的知识脉络? 如何使用 OmniFocus 实作时间管理中的 GTD 方法? 先从比较擅长的风格与主题出发,再开始练习不熟悉的区块。 我们可以将上方 3 步骤产出的内容整理在 Notion、Google Sheet 中,这样就有一套可靠的内容产生方法,甚至还可以当成自己写作题目的检核表。 只要有了这张内容矩阵,就可以非常有系统地想出文章的题目 快速复习内容矩阵表的 3 个步骤: 找出主题(X 轴) 写下风格(Y 轴) 选交叉点(并快速写下 10 个点子) 如果你需要这份内容矩阵表格的模版,可以在这里复制:👉 立刻下载 -- 本文转贴自:I'm Chi(原文标题:部落客的灵感救星:3个简单步骤建立内容矩阵表,终结写作灵感枯竭 (附上发想模版))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15, 2024

我要创业,要设立公司或行号?缴税上有什么差异?(附影片说明)

创业者在开始筹备公司阶段,可以先利用以下简单的三个问题来帮助您判断应申请哪一种形式的公司,以利之后事业版图的发展。如果想要一劳永逸,日后不要再花一笔钱去转换成公司,建议还是一开始就成立公司,一次解决公司发展中会碰到的需求。 若想快速了解该成立哪种型态的公司,也可以先看以下的影片简单说明两者的差异。 一、用简单 3 个问题帮助您要建立公司还是行号呢? (一) 是否需要开立统一发票? (二) 股东人数超过一位? (三) 业务分布的区域范围?是否遍及全国? 以上问题,只要有其一回答「是」,建议登记「公司」。回答皆是「否」,则建议登记「行号」。 兹分析如下: 判断标准(一):若从事的行业是需要批货、有上下游供货商的商品或服务,而且需要开立发票给客户/消费者,则申请公司为宜。 依现行税法规定,公司组织,不论营业额多少,一定要使用统一发票。 行号原则上也是使用发票,只是行号可以例外,向国税局项目申请「免用统一发票」(零售业且每月营业额 20 万以内时),申请后不一定会核准行号免用发票,必须国税局审核核准后方能免用发票。只有符合小规模营业人(每月营业额 20 万以内、非以连锁形式经营事业、无自动叫号设施的小吃店生意)的标准,才得以申请「免用统一发票」,但是国税局不一定核准免用统一发票,视个案情形而定。 有没有例外不用开发票的情况? 除去例外的小规模营业人以外,行号还是要使用统一发票,如同公司组织一般,每期申报缴纳 5% 营业税。 而所谓「小规模营业人」的要件有下列几项: 每月营业收入未超过 20 万元。 产品单价低、而且从事的是小店面生意。(例如:面摊、小吃店) 非以连锁形式经营事业。 从事的是零售业、不能是批发业。(批发业一定要开发票) 延伸补充:小规模营业人税务大补帖 因此,若是每月营业额有超过 20 万元,上下游厂商也需要发票才能报账抵扣营业税,即使是设立行号,还是需要开立发票,与设立公司日后的帐务处理与税务申报程序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如下表所示: 判断标准(二):股东人数越多,建议申请公司 在行号又是合伙组织的型态下,若有任何应变更之事项或决议,需经所有合伙人全部同意才可执行;公司组织下,若有任何应变更登记事项,有限公司需全体股东同意并亲自签名,股份有限公司则需经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决议方法也依影响之程度,区分为普通决议及特别决议。因此,若股东人数较多,组成人员较复杂,则应成立公司组织为宜,以便加速日后决策执行的效率。 而且公司与行号不能相互转换,所以成立公司组织以后,不能再改成行号组织,行号也不能再改成公司,只能重新申请,所以一开始设立时,建议向会计师咨询专业意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策略的组织类别,办理设立登记。 判断标准(三):业务范围越广,申请公司较佳 公司与行号所属管辖之主管机关不同,【公司组织】的主管机关为『经济部』;【行号组织】的主管机关为「地方县市政府」,因此名称保护的范围也不一样。公司名称的保护是全国性,公司名称有专一性,行号则仅限于设立登记的该县市。(例如:万集「有限公司」全国只能有一个,但是万集「商行」台北市可以设一间,新北市、桃园市也可以另设一间完全一模一样的名字)。 公司成立之后,可以迁址至任一县市。但是若是申请行号,因为该名称只能在单一县市使用(例如:台北市),所以若是日后不登记在台北市了,要搬到新北市,则还需再确认新的县市没有相同名字的行号已经登记,才能延用原来的行号名称,非常不保险也不方便、所以建议登记公司组织比较有保障。 所以若是计划业务区域是遍布全国的,申请公司才能确保公司名称能通行全国不会重复。此外,现在公家机关之招标常订有投标资格,需达资本额最低标准门坎才能参与投标,行号因为设立时通常都没有请会计师验资,所以资本额通常都在25万元以下,不符合招标规定而丧失资格,因此有意承包政府相关业务者,也建议以申请公司组织较为适当。 此外,一开始就成立公司、能够开发票,在经营客户关系上也会让人觉得是值得信赖的对象,也是代表一种商誉。对合作厂商来说,往来的对象是公司组织,也是有规模、有制度的一种表现。 相关文章:设立公司有哪些手续及费用、该怎么评估我需不需要自己成立公司行号呢? 延伸补充需考虑的因素: 公司创办人可根据自己想要投入的产业、所需资金多寡与(例如:有合伙人吗?需要募资吗?需要向银行贷款吗?),来考虑要申请哪一种组织型态做登记会比较恰当,试着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思考公司未来的规划。 之后有没有可能会扩大经营? 有没有与大型企业合作(EX: 连锁超商)的计划? 有没有上下游供货商订货与交货的行为?(EX: 与台积电签约供货) 是否规画让公司上市上柜(IPO)? 有没有需要投标?或是参与大型项目?(有些标案或是投标的资格会规定厂商必须为公司组织) 如果多数的回答为肯定,就建议您申请「公司登记」;若多数回答为否定,申请商业登记即可! 另外提醒万集的读者,行号组织是未来会渐渐式微、被淘汰的一种组织型态,现在的世界,人力、资金、业务都是跨国流动的,一开业往往就是横跨全国、跨界合作的经营型态,而且通常都是一个团队一起协做、打团体战、而非个人单打独斗的形态,业务不分国界。 若一开始就打算经营个人品牌、或是规模较大要走连锁、加盟的形式、有打算募资的话,万集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建议直接设立公司,可以免去行号注销、又要转换到公司的繁琐程序,已经签好的合约、银行贷款等等,都要重新来过,非常的累人。 所以一开始,会计师都会建议老板,直接建议设立公司组织最佳。有问题可向万集咨询。 相关文章:设立工作室与设立公司差别 Q&A 二、公司与工作室(行号)的差别是? 公司与行号在法律责任上面的差异? 公司系指依公司法规定组织登记成立之社团法人,股东就其出资额负责(无限公司除外),股东负有限责任。公司出了事情,出资额赔完,股东就没事了。因为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有他自己的法人资格、权利、义务,所有的签约往来对象,对的都是公司,而不是股东个人,出了事情要找负责的对象是这间公司。 商业登记法所称之商业,也就是一般所指的商号(行号),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资或合伙经营事业,负责人或合伙人负无限责任。因为行号并不是独立的法人,虽然行号他也有一个统编,但是所有的法律责任还是回归到个人身上。因此如果企业跟行号(企业社、商行、工作室)往来的时候,行号往往会给人一种有疑虑的感觉,就是因为其实你并不清楚这个个人能不能够承担这么多的责任,因为行号通常都是独资,也就是只有一个人,也代表他是没有团队在后面做支持的,出了事情不知道要找谁。 会计师给企业负责人的建议: 公司组织的存在已经好几百年了,以前的大航海时代,一艘船出去探险能不能回来都不知道,就形成了这种大家各自出钱、分摊风险,有赚钱大家分的作法。 现在的时代,创业的风险也是挺高的,如果因为在业务上面的疏失,或是因为不可控的灾害(如:高雄气爆事件),造成行号的负责人要将自己的身家赔进去,试问,如果你是开一个瓦斯行、或是企业社、工作室的负责人,你会愿意赔上全部身家来赔偿对方厂商、或是客户求偿的法律责任吗? 因此万集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都建议找我们设立咨询的客户,一开始就成立公司组织,为你经营的这个事业买个保险,将公司未来可能负担的赔偿责任,与您个人名下的资产分开。 公司与行号在税务上的差异 开公司以后会面临的两种税,一个是「营业税」、另一个是「营所税」。营业税,公司与使用发票的行号(大行号),都是缴 5%,营所税,公司要缴 20%,行号比较特别,是不需要缴纳营所税,但是要将年度获利(营利所得)并入企业负责人的个人综所税去课征 5% 到 40%。 小行号(小规模营业人):在销售货物或劳务时,商业登记单位如每月营业额在 20 万元以下,可向国税局申请免用统一发票,享受报税简便之优惠,每季由国税局按查定营业额乘以 1% 税率计算营业税,使用统一发票则征收 5% 税率;而公司无论营业额多寡,皆需要使用统一发票,营业税税率为 5%,每两个月申报一次营业税。 会计师提醒:小规模营业人是例外申请适用的优惠,所以 1% 营业税不一定可以适用。 而且仅限于零售业。如果做的生意有批发的,就不能申请免用发票,这点常常很多老板不清楚,只知道有一种免开发票的 1% 就希望可以比较申请,万集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建议企业老板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再决定设立哪种组织型态。有问题欢迎向万集咨询。 大行号(使用统一发票的行号)与公司组织一样,无论有没有营业额(即没有开发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每两个月都需申报营业税,以及必须记账,每年五月份需申报营所税 20%。 虽然行号不用缴纳每年五月份的营所税,但是行号一年下来的「营利所得」(有赚钱、有净利的话),必须并入企业负责人的综合所得税去课税。所以营收越高、净利越高的行号,越没有节税效果。 小行号(小规模营业人)虽然每两个月不需要自己报营业税,但是税单国税局还是会依季开给你税单(1,4,7,10 月份时课征,一年缴四次),而且「营利所得」也需要自己去并入个人综所税的「营利所得」,不管有赚钱、还是亏损,营业税都要缴。 而公司组织,收入不论多少,营所税率一率都是 20%。所以一般在设立阶段,万集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建议来咨询的客户一开始就设立公司组织。以免日后收入越来越多,用行号已经不划算的时后,又要将行号注销,重新开一间公司。 会计师提醒:公司与行号组织是不能互相转换的。 行号不能换成公司,而政府鼓励小转大,不能大转小,所以这点很在多老板不太清楚的情况下,一开始只求快速,而设立行号,就会造成日后无法转换成公司组织的困难。特别提醒各位读者注意。 税务比较表如下表所示: 三、什么条件下一定要使用统一发票? 公司组织,无论营业额多寡,都需要使用开发票。 公司组织成立以后,每两个月需申报营业税。需特别注意的是,提醒公司组织的负责人,无论有无营业额,都需要申报营业税。 行号:大行号(月营业额超过 20 万时),需使用统一发票。 如果一开始成立行号,但是因为往来的客户要求要开立发票才能够成为合作的对象时,则行号自愿一开始就使用统一发票,也是可以的。每两个月同公司组织,无论有无营业额,皆需申报营业税。 小行号:小规模营业人,因为规模狭小,月营业额在 20 万元以下,可以免用发票,营业税率为 1%,核定课税。 使用统一发票的门坎: 依据营业税法规定,营业人使用统一发票销售额的标准为平均每月新台币 20 万元。 也就是说,商家每月营业额达新台币 20 万元以上时,除了营业性质特殊的营业人外,国税局都会核定其使用统一发票。至于所称「营业性质特殊」的营业人如下: 供应大众化消费之豆浆店、冰果店、甜食馆、面食馆、自助餐、排骨饭、便当及餐盒,但主管稽征机关得视其营业性质及经营规模,具有使用统一发票能力者,核定其使用统一发票。 电动玩具游乐场所。 稻米、面粉、小麦、大麦、米粉、面类(包括面干、面条等)、豆类、落花生、高梁、甘薯、甘薯签、甘薯淀粉、大麦片、糕粉等零售业。 摊贩。 其他属季节性之行业,其交易零星者。 导入行动支付经核准适用租税优惠的小规模营业人。 开发票问题补充:为何有些行业(美发、餐饮)营业规模也不小、超过 20 万可以免用发票? 例外状况:餐饮,美发、美容、美体相关 国税局的解释是这些汤汤水水的行业,老板一边煮面、手油油的,加上知识能力不足,可能不方便写字,不方便开发票,所以给予特别优惠免开发票,用核定课税的方式缴 1% 营业税就好,可说是非常优惠的规定。 不过经过几十年的信息科技演进,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现在符合这种免开发票标准的店越来越少了!知名排队店,大都变成大规模经营、有电子点餐、号码牌叫号系统、营业额一天轻松破万元,就会从原本的免用发票被国税局核定变成使用发票。 餐饮业开发票5个判断条件: 以连锁或加盟方式经营 以电子系统设备管理座位、提供取餐单或号码牌方式经营 透过网络销售 以电子方式或收款机开立收据、处理或管控帐务 依其营业状况、商誉、季节性及其他情形,销售额倍增,足以认定有使用统一发票能力。 会计师提醒这些使用发票的排队名店,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的心理想要避税所以漏开发票,「有开口才开发票」。依照营业税法的规定,若一年内有三次以上违章,就会被要求停业 7 到 14 天,最高可处分停业六个月。 还有,美发业虽然免开发票,但是仅限于剪发、烫发的劳务服务。如果店面有贩卖洗发精、护发素等商品,每月营业额超过八万元,这部分销售商品的发票,还是需要开立统一发票的。 法律规定:根据财政部的统一发票使用办法第二章第四条所列,理发业及沐浴业也在免用统一发票范围内,其销售额不受每月平均 20 万元的门坎限制,仅需缴纳 1% 的营业税,但倘若兼营销售洗发水、洗发精、美容保养品,或是提供油压按摩、美甲、化妆等非主业之服务时,若已达使用统一发票标准门坎时,需开立发票课征 5% 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统计通报,2023 年美发及美容美体业销售额 466 亿元,以美甲美睫业五年间翻倍增速最大,因此展店时不可不留意发票相关规定。 例外状况:药局 药局根据医师处方笺调剂药物的业务收入、供应处方笺药品的收入为免开统一发票,但在此列之外,非处方笺的药品及货品的收入、及非处方笺的药品调剂业务收入,若已达使用统一发票标准门坎时,需开立发票课征 5% 营业税。 会计师建议,要开发票的连锁业者导入电子发票,让科技帮助公司经营更轻松! 四、结论:一开始就成立公司 成立公司在设立时,虽然比行号多了一个开设银行筹备处账户的手续,但是后续与其他公司往来、或是向银行贷款时、投标政府标案、参加厂商比稿、要向投资人募资时,都会显得比行号有规模、也比较值得信任。而且行号是不能变更组织改为公司组织的,所以会计师建议老板一开始就成立公司组织,是一劳永逸、又可以符合公司未来长远发展规划。 欲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公司设立及租税规划在线课程」 -- 本文转贴自:万集会计师事务所(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8, 2024

拥有好点子或技术,创业就能成功?懂得「经营」才是成功关键!

上面这幅画是 Mark Rothko (1903-1970)于 1961 年所绘的「橘,红,黄」(Orange, Red, Yellow 236*206 cm)。 在你继续往下阅读文章之前,请花 30 秒好好看一下这幅画。 因为这幅图在上个月中于纽约的Christi公司以 8,688 万美金(约当台币 25 亿 6000 多万元)的价格拍卖出去。 据说,是现代艺术领域截至目前为止最高价的一幅拍卖作品。 对我们大部分没有艺术素养的人而言,这价格恐怕贵到不可思议了。 看起来不就是红色的底图画上两个大小不等的橘色长方形,然后上面又随手多擦了一条粗粗的黄线。 这样居然就值台币25亿元了~? 大家晚上回去要不要翻一翻自己幼儿园时的涂鸦呢? 搞不好你也有一张类似这样的作品喔!就算小时候没画过,现在要你画三个颜色不同的格子你会画不出来吗?应该是可以的吧? 所以,有没有兴趣来现代艺术的领域赚取下一个属于你的 25 亿元呢? OK、没关系,先别急着告诉我答案。 因为还有另外一个 Mark 的事业在五月间也不断地在新闻上出现,我们可以一并看看他的故事。 这位 Mark 的新闻就是 Facebook 的 IPO。 上个月的五月二十二日,Facebook 正式在 NASDAQ 以 USD$38 元的价格发行。 估计在发行当日,公司的总市值高达 1040 亿美元。 而 Mark Zuckerberg 本人推估将因此获得约 200 亿美元(6000 亿台币)的身家。 如果 6000 亿这数字对你没有感觉的话,可以想象一下台北 101 大楼。 当年台北 101 的造价是台币 580 亿元;6000 亿台币等于是能拥有 10 栋 101 大楼这么多的钱。 尤其若大家看过社群网站这部电影的话,Facebook 一开始也不过只是大学男生宿舍里头的一个怪点子。 他们没有买卖商品、没有存货,唯一做的只是网站架设、程序撰写、与会员招募。 就如同「橘红黄」那幅画一样是做着技术上没甚么太高难度(是吗?)的事情,而最后居然席卷全球,并让创始者赚进了等同于 10 栋 101 的资产….. 画家马克的案例有多让人想模仿我不敢说,但社群马克的案例应该是非常的「激励人心」,也因此有无数的年轻人想涌入到这网络创业的淘金洪流中。 当然,这类网络淘金的故事,起点也不是源自 Facebook。 1990 年开始,网络造就大亨的故事就时有所闻。 就算在 2000 年.Com 泡沫让 NASDAQ 从 5000 点跌回1108.49(@2002/10)后,这种梦想也还是一直留在很多人的心底。 虽然现在网络创业远比 1990 年代难多了,但偶尔媒体上还是会出现几个类似 Facebook 的故事,如甚么三五好友一起写了甚么网站最后拥有数百万会员、或是甚么人写了甚么稀奇古怪的软件被大厂买去,也一直冒出一些看似机会无限的新平台(如 Apple 或 Android 的 App Store)。 多少让人有种「做这事情要成功实在很简单」的错觉(虽然从我眼中来看,这条路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以为我打算批判网络创业这件事。 这倒就误会了,因为我一直相信年轻人想创业是好事。 至于要透过甚么媒介→无论是想当社群大亨或是现代艺术家,其实都是有机会成功的。 唯一有问题的,是很多人把重点放错位置了。 很多人持续有个迷思:认为这些人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因为拥有一个刚好被大家喜欢的绝妙点子(或技能)。 尤其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有机会帮一些公司或朋友检视营运计划(BP)之类的东西,发现很多人在创业时都仅把专注力放在点子的说明(强调这点子有多棒、有多独特)、或是如何做网络营销、会员招揽、搜索引擎等事情上;可是核心基础的考虑却往往简单带过。 但从我的观点而言,把「点子」当成「唯一重点」的思维,跟从来没画过图的人想立志靠抽象画致富在本质上可说是一样的可笑。 因为,除非你已经确定自己天纵奇才、已经是名人、或是已经有充分的基础(金援与技术与经营团队),否则单一点子(或技术)的创业几乎99%会在「能带来稳定金流前」就被消灭了。 换言之,想创业是好事,但若背景条件能力智商都跟我一样仅是平凡人的话,那或许应该要更「脚踏实地」一些。 所谓脚踏实地,指的是该在创业前,应该花时间好好学一学「经营的基础」。 台面上最有名的画家鲜少是一出道就在画抽象画。 必然是先把素描、构图、色彩、各种媒材的特性学好,等这些基本技能有了,才有办法反璞归真的透过简单的线条与笔触绘制出抽象与意境的作品。 比方说,毕加索也是一步一步从素描、古典艺术的手法扎实练习起来的。 意念性质的作品都是后期见山不是山后才出现的。 若你只看最终结果,觉得好像那些作品都很简单(如橘红黄)、没甚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他们可是经历了长期的人生,一步一步从基础慢慢走到那些线条简单却能传达强烈意念的终极作品。 上图是毕加索早年的作品(1921 的读信)。 这作品可完全不似一般人对于毕加索作品的印象,表示毕加索在走入印象派之前,也是有扎实古典艺术训练的。 想当创业家的年轻人也该一样,不该被那些靠一个单一产品、技术、或点子赚进数亿元的故事迷惑了。 那些故事很多是特例,是一般人未必能轻易模仿的。 很多人前期的努力也未必会在媒体上充分揭露。 你在起步之前,其实更该思考你在财务、营运、管理、与策略上到底有没有扎实的基础与知识? 但到底甚么是所谓的基础知识呢? 我觉得是 1. 管理会计 2. 经营知识 3. 流程意识 4. 传统的营销知识(网络营销只是其中一小块)。 而这四项知识中,又以管理会计最为基础。 (注:拥有基础知识的下一步才是思考 Business Model,请见创业成功的九大要素) 就算你是一个已经觉得自己有个好点字的人;在你真的决定要去青创贷款开始第一步前,请问问自己,自己的成本概念如何? 你了解如何计算产品的毛利率? 你了解如何定价? 你的固定成本有哪些、是多少? 你的产品要卖多少才能打平? 如何评判成本结构哪块太高了? 如何评判哪里有降低成本的空间吗? 甚至你具备基础的财报阅读能力吗? 东西真做出来了,成本结构能为你带来正的现金流吗? 东西做出来之前,你的营运资金又要从那里来呢? 以下面这张Income Statement的内容为例,你能看懂八成吗? 你能了解这间公司的营运状况为何吗? 借用自http://business-accounting-guides.com/profit-and-loss-statement/ 如果这些知识你根本不具备,或连上面这简单的 income statement 都看不懂,那有没有好点子在九成的时间都将毫无差异。 虽然下面这句话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但是还是要再强调一次:我个人的偏见是,一个生意要成功,经营比点子更重要。 因为一个具备经营能力的人,就算跟隔壁卖类似的东西也有机会「活下来」(试想想台北市博汉区以及光华周边)。 但一个只具备好点子却缺乏经营能力的人,最终「99%」会被市场打败。 虽然有 1% 的人因为机缘与天才而在媒体上成名;但更多空有好点子及好技术的人,其实根本没办法维持公司营运所需要的现金流量,而在成果出来前就倒闭了。 此外,缺乏经营能力的人,若点子不够让你一夜成名,那你将立刻面对蜂拥而出的模仿者(Copy Cat)。 这群 Copy Cat 通常还不是小厂,很多都是上市上柜的大公司。 举例来说,Android 以及 iPhone/iPad 的平台上,一些素人开发的好点子根本原厂之后就自己抢来做,把相关功能在下一版本的 OS 中免费包裹。 这种情形你能拿它如何? 就算来竞争的 Copy Cat 不是原厂,它们也可能比自己更有经营概念 →知道如何控制成本、降低库存、定价灵活、营销全面。 你若没准备好,再好的点子最后也可能只是为人作嫁。 所以,除非你已经有金援、有完整的团队、或能立刻把点子商品化,否则连如何让公司稳定活着都不懂时,一个还没发展的点子是要如何从市场取得暴利? 要以这样脆弱的基础就想创业? 那其实不过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投机罢了→看别人好自己也想冒险赌赌看。 若是如此,那还真不如集资去买乐透,搞不好胜率还大的多喔~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14, 2024

【读者投书】从台湾到越南,如何走出职涯舒适圈?我的外派人生 5 个关键决策点

2015 年我初入公司,在台湾进行三年的培训,培训后在中越分公司担任基层主管(直属管辖 6 人)。近三年则是担任南越分公司的进出口经理(直属管辖 25 人,公司规模台币百亿级)。未来,则是希望能督促越籍同仁尽速完成在地化。 这已经是自己尽可能浓缩再浓缩,现职近十年的注记。 刚好趁着这次机会,复盘一下自己外派人生中的每个关键点决策。 做对的事(一):提升自我认知 「录取率不到 1% 的大公司职缺,真不可思议!」 录取的关键可能是在于「自我认知」。 从小开始,自己总是可以很快地排除不想做的事跟可能应该要做的事: 高中:念理科但物理化学超烂,那就着重在加强英文吧! 大学:想找个好找工作的科系,那就去念航运,至少有一技之长。 研究所:退伍回来,才知道念书的重要性,也下定决心要好好进修,取得 MBA 学位。也是在这时候,培养了对数字的观念。 第一份工作:知道自己缺乏内陆运输知识,就找了间运输仓储公司练功。 现在则是大型跨国制造业的进出口经理。 上述的学经历串联起来,让自己有办法了解整段供应链运作,这就是自己的优势。 而缺什么去补什么,从实务中得到 know-how,当个工匠或行脚商人为依归,让自己有从头到尾执行的能力,并且把自己当人一人公司经营,则是自己很早就有的「认知」。 目前,我都以「供应链管理专家」作为我的基础标签。 另外,建议大家,如果要培养自己的跨领域(或跨产业)能力,其实也有基础原则可以培养及提升,包含: 1. 团队合作能力:不管是融入社会或职场,甚至是家庭生活,都必须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2.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为世界变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无时不刻产生新的问题,所以具备理性分析及汇整问题的能力必不可少。 3. 独自面对挫折能力:这点最为重要,遇到无解的问题,有效转念则是最好的方式。 做对的事(二):大胆跨出舒适圈 「跨出舒适圈」,听起来很熟悉的口号,大家都知道必须去做,但做得到的人很少。 当部门内的储备干部们(约莫八人)开始轮调海内外据点时,包含宜兰、彰化、麦寮、高雄、大陆宁波及越南中越河静或南越同奈。 基本上,表现一般的同仁加上又不想跑远,基本上就是在台湾内轮调;如果对自己有些期许、想磨练一下,基本上都会优先以海外为主。 自己的想法是,一定要出去看看,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但靠近大城市的宁波及同奈的缺,已经有排定的学长占缺了!于是剩下的选择就是「河静」。 「一个没去 Google 过,绝对不知道的地方。」-林睿彬 老实讲,出发的前一天,根本没什么睡。当天凌晨四点多从台北家里出门,抵达河静钢厂区时,已经晚上 11 点半。尤其是当地机场到厂区的这段路程,雨越下越大、路越走越偏僻,只能讲不安的感觉愈加严重。然而,好险当天有之前认识的学长,已经在门口等着接风,这也是那天唯一自己不紧张的事。 还记得刚到河静的前半年相当的辛苦,一开始光生活的适应就花很多时间,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1. 食物 南食物都是鱼露及味精为底,水也并非台湾的软水,导致肠胃非常不适应。前两周到一个月,拉肚子的状况非常常见,请大家别大惊小怪。 2. 生活作息 活及工厂同区,基本上没什么上下班区别。而且越南是周休一日、国定假日也极少(仅四月假期较多)。另外,厂区通常都相对地处偏远。以我为例,礼拜六晚上乘车塞三个小时,约莫晚上九点多到邻近二线城市,花钱住个一晚、礼拜天早上看场电影、中午吃顿饭,当天下午四点又得奔波回去厂区,但这已经是最奢侈的休闲了...... 3. 工作 于该分公司是集团是第一次经营钢铁业,又与各外资合资,合作必须磨合的地方很多。而公司地处偏远且非工业区,所以也成为政府稽核的唯一目标。 我想,这就是人生吧! 我总是告诉自己:「往往淬炼最多的部分,都是在苦难中渡过。」 当然自己也是想趁年轻多学经验,另外则是看看极限在哪,想办法累积大型项目的经验跟 know-how。没办法,吃苦当吃补。真的大公司本来就容易压力大、状况多,但同时确实也提供了我很多发挥机会。 其中的印象最深刻的变量像是,原本我预计 2020 年 5 月返台归建,但在 2020 年 3 月倒数最后一次返台休假的时候遇到 Covid-19 疫情爆发、台越都封城,所以当下也无法回去越南。于是乎,直接在台湾完成交接并请同事协助将行李打包,有空再帮忙寄回来台湾。 行李没回台湾,直接由中越寄到南越,那又是后续的故事了! 做对的事(三):美国 VS. 越南的抉择 说也奇妙,人生的际遇就是很神奇。如果自己没有因为刚好因为疫情卡在台湾,也就不会有当年度升迁课长,以及升迁完成后调任越南同奈的这些故事了! 大家听我娓娓道来。 还记得 2020 年 3 月因为回来地很突然,导致主管临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工作。于是我自己便主动开始事做,我一直都遵从一个工作信仰「公司不养闲人。」 从原本进口做到出口、甚至是组务管理。本来自己就是闲不下来的人,组上的业务也都有一定认知,所以上手的相当快,也很快融入大家,就像是我没离开过。 在此同时,因为公司在美国路州有设厂需求,正在企业内找合适的人才赴美就业,主要应该是负责建厂到实际运转后的所有经营业务。 2020 年 5 月面谈主管 A 是透过企业内机制,找上了我的直属主管 B,B 找上了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去面试。 「可以去美国耶,我是这样告诉自己。是时候再跨出这步了!」 自己跟 A 谈得很愉快,只差年资认定的部分有差异,但其他条件不差、薪水也可以。于是 A 给了我几天回去想想,想好再回复他就好。 在我去面试的隔天,B 找上了我,直接表达:「我以为你会直接拒绝,没想到你居然在考虑。」 我表示:「哪边有好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掌握,不会错过。」 B:「如果你想有自己的部门,升官再去同奈当课长吧!」 我表示:「我也会好好考虑。」 还记得为了去美国还是去越南,跟老婆还有亲友讨论了半天,广纳了很多意见,甚至针对这件事,还跑去了庙里求签,但得到的答案是「顺从自己的心,一切会顺利的,哪都好。」 最终还是因为年资认定的问题,最终选择了越南。 确实也在同年度,靠着之前的战绩跟这次与 B 的开诚布公,确实升了课长。 做对的事(四):找到自己的管理风格 2020 年 7 月,商签跟班机因为疫情一直无限展延、也遥遥无期。越南端业务总不能都没人负责,自己便想了远程遥控越南同事们的作业方式!但老实讲,人不在现场,果然可以掌握的程度还是有限,而越南同事们似乎也有个坏习惯,任何对台籍的讯息,都是报喜不报忧。 等了两个月后,终于出发去越南了,因为越南疫情管制规定,还跟一群同事在下龙湾隔离了 15 天,才回同奈报到。 到职后,处理了上一手学长留下的「艰难任务」(基于保密原则,就不能跟大家分享太多)。另一方面,又必须得承受各事业部对自己的不信任、还有他们对现有部门的失望,确实是历任学长们造成的。 有时候现在回想,都会觉得起手条件真的很差,自己能够克服,真的蛮厉害的。 在这边可以分享自己摸索出来的管理方式,或许可能不适用所有人,但起码可以给大家参考: 1. 尊重异乡文化:有很多风土民情的事,不要嫌麻烦,能多问就多问,问完就是尊重此事,错误的做法切勿再犯。 2. 打蛇打七寸:掌握关键人物即可,确实你不会有这么多精力,管这么多人、这么多事,必须抓大放小、时间花在刀口。管人,基本上我现在就是把三个课级牢牢掌握。 3. 复制另一个你:先好好花时间把三个课长级彻头彻尾教育成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训练刚刚前面提到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还有教育他们练习独自面对挫折的方法,而这也是公司要求主管存在的目的。 4. 公平、公正及公开:有些主管会用画大饼或强硬手段,晋升加薪都用骗的。但其实到最后,这些业力都会回到自己身上,我没骗你,彼此信任感都没了。所以我开始尽可能保持部门同仁间信息互通有无,大家工作方向一致,考绩按照绩效来给。 5. 善用群体压力:越南跟台湾人主要的差别在于越南同事做事情比较随性,而且好面子。所以在管理上,我会使用「群体压力」,让员工担负起自身的职责。 举例而言: 我会先让业务范畴厘清并制定办事细则,让部门内所有人都知道业务就是这么多,考绩的评定标准也一并纳入团体检讨。 再让课长们依经办经验及能力平均且公平分配业务,而且至少两人以上互为职务代理,再由彼此监督彼此作业,做错也可以被及时反应、业务也不会落掉。 每周追踪谁没做好自己业务,让大家去「协助她」改善,否则就是会害大家一直在收她的错误、收不完,越南同事好面子,比较愿意赶快改善,不扯大家后腿,不然自己很丢脸。 除了工作外,自己逼自己进修,通常都是透过看管理领导类丛书、经理人杂志、Cheers 杂志及大人学等网站的学习。再去实践方法、合并使用。总之就是,好方法的留下,不好用的改善或剔除。 很痛苦、很难过、每天给自己的压力都很大。除了上班,还要拨空进修。 但真的以结果论,对自己的职涯发展,帮助真的很大。 做对的事(五):别让别人定义了你 研究所同学每次都说着:「你只是很会选择,运气好罢了!」 我不同意但我没直接反驳他,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做了许多的正确决定,才能让自己的职涯,越走越广、越走越有弹性。 一定有人会提到,能不能给「台干」一点建议。 我觉得追根究柢,重点只有一个:「要有决心」。 因为会遇到的状况太多了!你只能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管理的方式跟工具也是必须与时俱进。 现在,自己也是努力经营自己的 Linkedin,除了分享越南时事、东盟各国进出口级经济发展现况,另外则是自己阅读后并加以应用的管理心得。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共同分享、一起激励前行。 -- 本文由 林睿彬 Eric Lin 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12, 2024

成立「个人品牌」后,到底该怎样才能赚钱?先了解「营销漏斗」的概念

今天来聊聊为什么你的个人品牌一直没有赚钱?或者获利模式一直不太稳定?明明有了服务、电子书、或者有在推广联盟营销,但收入就是不尽理想,今天我们要带你认识营销漏斗的概念,并且检视每个环节,看看你是哪个环节需要调整或优化。 什么是营销漏斗呢?营销漏斗的英文名称为 Marketing Funnel,简单来说,营销漏斗可以想象成一趟从观众变成顾客的使用者旅程,在传统的营销领域,这个漏斗有三层,最上层通常指的是曝光层,就是有多少人看到你。 中间那层就是中层,通常称为发现层或思考层,指观众不只看到你,他们还追踪你、订阅你,并定期收看你的内容,你的内容或品牌开始出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观众或使用者也慢慢对你的品牌产生好感,而最底层通常称为转换层,指他们不只是观众,而是真正有消费的顾客, 为什么这个图形会由上往下的逐渐变小呢?因为不是所有追踪你的人都会定时像铁粉一样的关注你的消息,也不是所有长期关注你消息的粉丝,都会购买你的服务或产品,因此你的潜在客户数量会像漏斗一样,一层一层慢慢地减少,这就是营销漏斗的由来。 你只要有这三个概念,就可以开始去思考每一个环节你可以怎么优化,如果你听了这一集,记得连 207 集也一起听才会更完整喔。 今天的重点非常多,所以我建议你准备笔记本。本篇文章也可以搭配「佐编茶水间」的 Podcast,可以参考我标注的时间点,直接聆听重点段落! 【本集纲要】#206 营销漏斗 最上层 – 冷流量层(09:41–) 最上方的第一层顶层,我称它为冷流量层,冷流量层指的是曝光,营销术语上可能会听到像触及率、观看率,但我觉得这都是差不多的事情,曝光层最重要的思考点就是: 观众是如何发现你的存在? 你觉得观众会从什么样的管道发现你?或者你自己平常如何发现新的创作者、新品牌、新频道的呢?可能是在 Google 上搜寻、听别人的分享、在 Social media 上看到相关的内容,也有可能是很随机地看到,这些都是观众会知道你的方式,要增加流量,就要先知道观众最常用什么方式知道你,然后变本加厉。 你经常会看到我问:「你一开始是怎么知道这个节目的?」,就这么一句话的小调查,其实心里就能稍微有一个底,像很多人会说搜寻,我就知道我的 SEO 优化要做好,要去锻炼长尾关键词的概念,并正确的使用这些关键词。 我也很常会听到:「我是在某某人的节目上听过你的分享,例如 Yale、好叶、刘轩、或是启点文化」,为什么我能够去这些节目上做分享?就是我自己找的呀!我们团队花很多时间做业务开发,这个真的是品牌获利的好重要好重要的关键。 我刚才有说到冷流量,英文叫 Cold lead ,意思是在冷流量层的观众,很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你,他不认识你、没看过你、不了解你,所以要如何精准投射到对的受众?如何让他们有好感,并且继续关注下去?就是我们第二层会讲到的关键。 冷流量通常也是最难推进和打动的一层,因为才刚接触,因此透过频道或节目中呈现有一致性的内容,还有固定的产出,便可以增加观众与你之间的热度。 为什么你会愿意留下来?(14:28–) 你每天在网络上观看和吸收得内容非常多,很多就是直接滑掉而已,我们看到一个粉专,跟我们按赞那个粉专是有一段差距的,因此,你很可能是先看到一篇贴文,然后由这一篇贴文点进粉专看所有内容,这时是什么让你决定追踪、订阅的呢? 肯定是因为你满喜欢这个频道的,对吧?因此由曝光往下走,就会进到发现层,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你满喜欢这个品牌,你发现花时间在这件事情上,不会让你觉得浪费,虽然还不熟,但第一印象不错,挺有好感的,这就是发现层的主要重点。 当然,我们从曝光层走到发现层会流失一群人,因为他们可能不是对的受众,不是每一个看到贴文的人都会继续追踪下去,这很正常,不过,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你百忙之中停下来听这一集节目,或是看一段文字看到最后呢?」 想必是因为你觉得这样的分享很有趣、很受用、或很舒压等等,重点就是"It worth your time.",它让你觉得值得花时间吸收,这就是我们在发现层做的事情,这个环节就是要去强化我一直在讲的 ICA 定位,然后做出 ICA 想看的内容。 还有一个重点是定时地产出,只要有坚持,就会有份量,只要有份量,你的品牌就会有好辨识的形象,一个好辨识的形象就是让冷冷的观众与你关系变暖的开始,也就开始进入暖流量层。 延伸阅读:ICA是什么?影响品牌成长的关键& 4 个 ICA 对话法则 中间层 – 暖流量层(16:52–) 暖流量层除了发现之外,还有一个环节是思考,我认为特别适合像你我这样的个人品牌创作者,因为我们不是产品取向,如果你是在卖一些民生用品,像是卫生纸或口罩,其实不太需要进到思考的环节。 因为观众已经知道他为什么要买卫生纸或口罩了,你不需要教育他,也不用激起他的思考,到底为什么要买?他比你更清楚,但如果你是像我一样在卖比较抽象的虚拟商品,思考在做的事情,就是让已经对你品牌有好感的受众,察觉到他其实有购买的需求。 不是每一个喜欢佐编茶水间的听众,都有经营个人品牌的需求,所以我们从发现进到思考,人数又会再少了一点,但很多听众可能会从你分享的内容中,一步步去觉察到产品的价值,或者对他的帮助是什么,思考环节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去设计好的内容营销。 这样的内容营销要能够激发受众兴趣、让受众感到好奇,同时又要能够带到产品的优势或特色,因此,你的销售成绩不好,很有可能是内容营销做得不够到位或不够吸引人,你可能在想:「怎么做到够吸引人?」 我自己这几年来的心法就是 over deliver,用心给、尽量给,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让观众对你的产品有一种美好的想象与期待,你也不用害怕你免费的内容给太多,因为这些免费内容,最终都会是转换的有利推手,当然,我们不能做出夸大不实的内容。 你的观众可能会因此觉得:「哇!你的分享好有深度,相信 BYL 的课程一定也是设计得很细致!」,其实我现在就是在示范内容营销。 我选了一个营销漏斗的主题,用销售成绩不好的这个痛点来包装,吸引你进来,然后我又在节目中告诉你,我们的课程 BYL 有在教内容营销和销售漏斗,这就是思考环节中内容营销的基本操作方式。 我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位咖啡师,你可以有一个 Podcast 或部落格,专门分享与咖啡有关的内容,例如你采访台湾大大小小的咖啡师职人故事、分享咖啡豆背后的历史、不同国家、文化的烘培方式、豆子和器材的选用等等。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要让一个原本没有想要买咖啡豆的人,听着听着都想买了!内容营销就是为了促进思考,让他原本没有想要加入课程,听着听着也开始心动起来,这样就会进到下一个转换的环节。 而我刚才提到的发现与思考环节,都算是暖流量层的中间层,暖流量层当然比冷流量层的黏着度更高,而当我们开始进到转换环节,也就进到了热流量层。 最下层 – 热流量层(21:43–) 热流量层是在营销力道上面可以稍微加重的阶层,这个我稍后说明,先来聊聊转换,转换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付费」,或者价值的交换,这个环节要做的,就是将你的观众变成付费客户,这时我们当然要有商业模式,或者是最小可行的 offer 。 最小可行要多小?可以是一个十分钟的在线咨询、贩卖一些小贴纸,也可以是一两页的电子书,一开始不用做得太大,因为你永远都可以优化与往上推进你的获利模式,但你一定要先验证过市场,才知道要怎么做优化,才知道这是否是 ICA 想要的商品。 你有没有可获利的商业模式,会是很重要的关键,没在卖或没东西卖,当然就没有办法做到获利转换,而到底要卖什么?这就需要做市场调查和了解受众需求的地方了,我建议你可以直接问你的观众:「如果我今天要开发商品,你会希望我卖什么东西呢?」 我的很多好点子都是来自于听众和读者给我的灵感,而你可能会遇到的状况是,问了之后没人回答,或者因为还没有太多观众,所以没人可以问,这就是我要从头开始讲营销漏斗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你的人数从第一个曝光环节就不断递减,看到你的人不一定会喜欢你,喜欢你的人不一定会追踪你,追踪你的人不一定会需要你,需要你的人也不一定会购买你的商品,如果从一开始的人数就很少,那转换的环节就会卡关。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获利模式,可以先去调查或直接私讯问问看你的受众,假设你现在已经有获利模式,我们就要检视哪一个环节开口做得不够大,或留下来的人不够多,然后逐一去优化。 延伸阅读:如何判断你是否正在吸引「错的受众」?(和 3 个调整方法!) 建立能够正向循环的品牌生态(24:21–) 通常,传统的营销漏斗在这里就会结束,但我认为这个方式忽略了两个很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做完转换,并不是就到此结束,我们需要关注的下一个环节,就是关系经营,关系经营的重点是怎么去留住你的顾客,怎么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持续购买、订阅?很难,对吧? 可是,哪一段关系经营是简单的呢?关系经营本身就需要投资时间与心血,因此,这个环节我会注重在 ICA 的满意度与黏着度,并且加上一些产品设计的贴心小巧思,去做到与众不同。 让顾客想要持续这段关系,并且产生依赖、产生习惯,最终,你的品牌就有机会成为他的日常,他的 lifestyle,变成一种价值观,最终形塑出一种文化。 我举一个例子,假设你卖咖啡,陌生的受众购买了你的商品,成为了顾客,我就会开始提供顾客专属的优惠,也许是每月提供新的咖啡豆,或是在他生日的时候,特别多寄一包免费的给他,有新的产品时,也会寄免费的小量产品让他先试喝,如果他给我们 feedback ,我也会在未来给他优惠折扣。 这种营销手法就是非常常见的 VIP 营销,在我的品牌里面,有提供一个服务叫做品牌健检,针对你品牌各环节的状况去做健康检查,我也会提供一个优惠折扣码,让已经有做过品牌健检的同学,可以在未来三个月、六个月之后,重新用更便宜的价格来预约品牌健检或一对一。 这些向上营销都是在鼓励你的顾客:「记得要再回来唷!」,从中去设计一些产品诱因,让顾客觉得他的身份,真的比其他的观众还要来得特别一点点,这就是这个环节在做的事情,只要留得住客户,把关系经营照顾好,就会进到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口碑回流。 口碑回流也是热流量的其中一个环节,和关系经营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关系经营依然很需要创办人本人与团队亲自来经营,而口碑回流就比较能够松开方向盘,移动到副驾驶座,让整个系统自己 run ,并且建立一个能够正向循环的品牌生态。 品牌的正向循环(28:10–) 我自己是女力学院的其中一位导师,我就观察他们在这个环节做得非常好,整个学院的氛围是很鼓励学生主动建立社团、打造人脉的,以我的例子来说,我们 BYL 的学生已经快要 2500 位了,我其中一个建立生态的方式,就是会观察哪一些学生表现不错。 例如交作业很用心、很热心回答同学的问题,我们就会私下邀请这位学生到社团里面当讲师做分享,这么做不只是给同学一个机会、一个舞台,也让我们不用什么内容都自己做,我们称之为小老师计划,当这位学生参加过小老师计划当讲者,他就会觉得:「我好像跟其他同学不太一样,而且我的努力有被看见、被肯定。」 他之后就会更认真参与每个社团活动,也会更频繁地和身边的朋友提到 BYL 这套课程,或者去参加其他的读书会、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也一样会提到:「我是 BYL 的学生,曾经在 BYL 做过分享。」,新朋友就有机会知道我们、认识我们并加入我们,而这个环节我们几乎不用插手,就能够让生态自行运转。 因此,口碑回流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是:「怎么扩大你的影响力?」,我个人觉得影响力并不是自己一直发内容,反而比较像协助他人发光发热,当他人受到你的影响和启发,你对他来说就很有影响力,而这个力量连同营销效益,会持续地延烧下去。 像是我们有学生可能刚好都住台北,就自己组了读书会或一起去咖啡厅做作业,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性的作为,我也有学生会介绍案子给我们,例如刚好在某某公司上班,最近企业内训在找讲者,不知道可不可以找 Zoey ?这些就是品牌的正向循环。 因为所有的新接触都有机会再导流回第一个环节,也就是曝光,然后持续往漏斗的下方走下去,以上就是完整的营销漏斗用户流程,刚才提到的冷、暖、热三个流量层,我觉得越冷的流量就代表观众跟你越不熟,越热就是越熟悉、信任你的观众。 延伸阅读:为什么个人品牌赚不到钱?3 个必须建立的 自媒体获利心态 硬式营销 VS 软式营销(31:21–) 对于冷流量层的观众,我自己比较习惯用软式营销,推广的力道比较柔软、轻盈,尽量不强迫,因为这个阶段的观众需要时间来消化你的内容、观察你,所以推销手段越轻盈,他越不会反弹,就有机会待在这里,持续的观望下去。 而当观众走到暖流量层,也就是发现跟思考的环节,我就会开始把推广的力道放重一点,而我所谓的重,绝对不是强迫性营销,而是把话讲得明确一点,产品提及的次数可以高一点,这么做是为了让他觉得:「我好像真的满需要这个服务的?」 或是虽然不太确定,但好像可以试试看,如果营销力道不足,就没有办法激起观众去思考需求,当然,这之间的拿捏就是多年的练习与经验的累积,最后我们走到热流量层,包含转换、关系经营与口碑回流这三个环节。 所谓热流量,就代表我跟你很熟,很多话可以直接跟你讲,我们就不用再像冷流量那样暧昧,可以直接进入正题,因为我们就是比冷流量的观众有更多的深度关系,这就是应该的、合理的、有人性的设计。 讲到这边,我知道你可能在想:「营销力道也太困难了吧?有没有什么 SOP 或销售文案可以让你知道,遇到什么样的客户,就用什么样的招数呢?」 我会说,也许有,但是不应该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应该使用一模一样的营销套路去 crack the code,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想要超快捷方式的做法,有一些东西可以做得更快更省力,但有些东西就是不行。 我个人认为客制化营销 is the king,每个人的经验、背景、故事、遭遇、需求、梦想、愿景都完全不一样,想要提升获利成绩,最重要的真的是聆听,请你仔细听、用心听,只要有用心,再加上一些练习跟经验的累积,你就能够听出潜在客户背后的担忧、顾虑、想象与需求。 听得出来,就可以做出判断和分析,有判断跟分析,你就能知道要用什么营销方式来 seal the deal ,如果你觉得讲得太发散的话,也可以回到这集原文,下载我整理好的懒人包。 【本集结语】#206 营销漏斗 以上就是今天佐编私塾殿的课堂内容,很精采吧?连我自己都觉得挺精彩的 XD ,简单回顾一下,营销漏斗由上到下,总共由六个环节所组成,分别是曝光、发现、思考、转换、关系经营和口碑回流。 曝光属于冷流量层,可以用比较轻盈、客气的营销文案或推广方式来推展关系,发现与思考环节则是进到暖流量层,可以开始小小的加强营销力道,但是油门不要一次踩到底,随着你进到热流量层,就代表你开始做到转换,并且尝试做关系经营和口碑回流了。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营销变得比较直接,比较率性,同时保有与这一层观众最密切的互动和关系,这些就是我给的营销策略与建议。 我们也正在招募对 VIP Program 有兴趣的人,这个计划是特别针对「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这三个最主要的项目做指导,假设你对这个 mentorship program 感兴趣,你可以先加入我们的 waiting list ,我们计划在今年夏天做一个 beta 版本,到时候也会优先将名额开放给有加入等待清单的你来一起做测试唷。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标题#206【佐编私塾殿】为什么你的品牌没在获利?- 上集:先了解 营销漏斗 的概念)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21, 2024

【给远程工作者的健康指南】专业医师的 3 + 2 + 1 建议,教你有效摆脱工作疲劳、身心都健康 

许多远程、自由工作者长时间在家办公,也摆脱不了上班族常有的「办公症候群」,包含消化不好、精神不济、眼睛干涩酸,具备中西医双执照的黄子玶醫師(Apple 医生),将给你一些建议! 我有个从事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相关工作的朋友,在疫情期间,从办公室改在自家卧室办公,这几次联络,他都不断问我:「Apple 医生啊,自从在家工作之后,我也不能出门、开会也是在线开,整天坐在计算机前面,便秘变严重、肚子的脂肪存量感觉也越来越多,怎么办?」 身为远程工作、自由工作者的你也有和我这个朋友一样的烦恼吗?在家工作之后,上下班时间的界线变得不明显,坐着的时间可能也拉长了,各种平时没那么扰人的问题,也就一一浮现。这次,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上班族常有的健康问题有哪些,而你又能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发生吧! 依照我在门诊的经验,朝九晚五(我知道很多人都需要加班,但在此就姑且算大家是五点下班吧)上班族最常遇到的问题有三: 水分补充不足,导致消化不好、便秘等各种问题发生 想补气提振精神却用错方式 长时间盯着计算机,眼睛干、酸、涩 我通常也会给上班族朋友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议,其中包含了 3 种饮品建议、2 种按摩方式和 1 种随时都能做的伸展方式。以下我逐一来说明。 补水与补气建议 很多人来看医生都会告诉我:「我知道要多喝水啊,但我就是不喜欢没味道的水,喝不下去,还不如不喝了……」 我能理解多喝水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不是很简单,尤其是在艳阳高照的大热天,冰凉的手摇饮绝对是最优先的选项。不过,这恐怕是一件完全无法回避的问题。 人体中有 70% 是水,肠胃消化营养、身体代谢也都需要水分来促成,如果身体里的水分不足,多余宿便自然容易积累在肚子里,便秘、腹痛问题也接踵而至,那可是场灾难啊! 不过看到这也不必崩溃,以下我将提供一些水之外的饮品建议,协助你避免勉强喝水的痛苦,又能同时做好水分补充。 第一项是蜂蜜水。 蜂蜜有润肠通便的效果,淡淡的蜂蜜水可以让肠胃吸收足够水分,也可以帮助蠕动加速排便。因此每天中午用餐过后,我会开始喝些蜂蜜水,既补水又帮助消化。 此外,情况允许的话,我也会准备像是木瓜、火龙果、香蕉、奇异果等富含酵素、纤维的水果当点心,同样能协助肠道蠕动,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第二项是「粉光蔘」饮品。 超过下班时间还要加班赶工,是许多上班族的真实日常。想减缓一整天累积的疲劳感,你可以用「粉光蔘」泡茶来喝。 相较于「高丽蔘」,粉光蔘的性质比较平和,中医常用来补气,生津止渴,对熬夜身体燥热的上班族来说,也会比「高丽蔘」更合适。 第三项是「玫瑰花茶」。 如果你已经忙到压力爆表、极度烦躁、胸闷头痛很「烦闷」,你还可以准备一些「玫瑰花茶」,无论是放在办公室或是家里都很不错喔! 一方面,你不必担心甜腻的饮料增加腹部负担;另一方面,「玫瑰花」有疏通肝气,舒缓精神压力的效果,喝起来气味芳香也会让心情变好许多。 以上就是我针对补水和补气的一些建议。 不过我还要额外提醒一件事情,上班族每天上班必备好几杯咖啡,有人可能是为了提神,也有人是已经习惯一定要喝咖啡才有开工「仪式感」。 适量喝咖啡来提振精神是没问题的,但你也该注意,咖啡和茶类富含咖啡因,虽然可以提神,却也会让身体水分流失喔! 真要喝的话,建议你可以和我一样,尽量在上午时段喝就好,并且加紧补充水分。让咖啡因作用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淡化,也不至于影响水分吸收以及晚上的睡眠状况。 有些人会在加班时喝咖啡提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咖啡的属性是偏「燥热」的。你想想,晚上熬夜已经让身体越来越燥,燥热的咖啡加上火气满点的身体,那就像项目出包延迟交货,老板已经很火,你赶紧跟老板说:「都是因为某某部门不配合,我们才会延迟交货…」这只会火上浇油,让状况越变越糟。 所以狂喝咖啡未必是好事喔! 总的来说,以一天的时间轴来看,你可以在早上喝点咖啡提神,中午过后喝蜂蜜水(亦可搭配水果帮助消化),下午疲倦时喝粉光蔘茶补补气,晚上下班喝点玫瑰花茶来舒缓压力。我经常也是这样做的喔! 正确补水与补气后,我们接着学习 2 个按摩方式! 上班族常有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眼部干涩痒。 上班整天都要盯着计算机或手机,一整天下来,眼睛难免吃不消。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其实,按摩眼睛周围的几个穴位就能有效舒缓不适喔! 真的很疲倦时,你可以试着闭目养神,利用五分钟按摩眼睛周围: 依序点按内眼角上方凹陷处的的晴明穴 ── 眉头下方凹陷处的攒竹穴 ── 眉毛中间的鱼腰(瞳孔正上方)── 眉尾凹陷处的丝竹空穴 ── 眼尾凹陷处的瞳子髎穴 ── 侧边的太阳穴 ── 瞳孔正下方眼眶骨凹陷处的承泣穴 ── 瞳孔正下方约一个大拇指宽的四白穴 可以用双手食指的指腹针对上面的穴位,每个位置按揉五到十下,最后,将手掌心摩擦热热的,再轻敷在眼睛上「收功」。当眼睛再张开时,就会恢复明亮清晰,有「重见光明」的感觉喔! 讲完了眼部按摩,接着,呼应文章一开始我的朋友提出的便秘问题,我也想提供另一个按摩建议。 久坐容易造成便秘或大腹便便,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可以尝试「按摩腹部通便法」。 首先,将双手重迭放置腹部下方,大概是肚脐外侧三指宽的位置,从腹部右下方开始,稍微用力压肚子以「顺时钟」方向转圈按摩30圈。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消除胀气,促进肠胃蠕动,提升排便效能,改善大腹便便的窘境。 延伸学习:再教你一个最简单的伸展纾压法! 以上,我们已经针对上班族常有的三个问题,以及便秘困扰做了说明,相信你已经学会一些可执行的做法了。 在我的专业「中医」这个领域中,我们非常强调透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来改善健康,达到所谓「上工治未病」的最高境界。换言之,你可以透过一些小小的调整,及早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文章最后,我也想提供一个非常简单、我也非常爱用的伸展纾压法给你参考。 上班难免疲倦又压力大,除了透过上述的保养方式来减缓不适,你也可以利用五分钟的肢体伸展,让身体的气流动的更顺畅些。 首先,试着把双手向上延伸,感觉像是要摸到天上的白云般,再来是往两侧伸展,同时将身体稍微往后压,向外延伸到感觉要摸到墙壁般;运用肢体伸展松开肩颈跟胸廓,让身体的气运行通畅舒缓疲倦感,还可以改善胸闷、气卡住的状态,让心情也能更加开阔! 以上 3 种饮品建议、2 种按摩方式和 1 种随时都能做的伸展方式,你都记住了吗?在家工作时,你也可以透过这篇文章的指引,正确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人的身体是很奇妙的,平时的松懈可能累积出将来的大问题,而学会用正确、简单的方式保养身体,长时间下来也能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如果你想向医生学习更多实用的保健方式,欢迎把握【VP011天天用得到的现代中医知识与养生指南】超早鸟优惠,用小投入杠杆一生受用的健康知识。 -- 本文转贴自:大人学 黄子玶(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3, 2024

《主人思维》读后心得:重新思考职涯和雇佣关系

如果把工作的职位和头衔拿掉,我们是谁?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人真的在乎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和衡量自己的人生。我们与其等待别人帮我们安排的职涯,不如自己动手创造理想中的职涯发展路线。 这本书在说什么? 《主人思维》的作者是职涯规划师陈韦丞,他的专业领域包含了职涯定位与发展、履历和面试的咨询、心理评测的解析、职涯探索牌卡的课程等等,目前累积演讲与工作坊超过两百场、实体触及人次将近三万人。咨询年龄从高中生到中年上班族,多年来帮助许多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方向。 他在这本书中以优势特质为中心,教读者设计自己的职涯蓝图。他认为职涯定位的顺序是:由内而外,同时考虑理想和现实。而职涯问题处理的层次是:先处理方向定位问题(内在、外在三角形),再深入探索生涯意义(生命三角形)。 除了职涯的方法论之外,作者也在书中安插了一路上从受雇者、自由工作者到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他认为工作应该要为了生活服务,而不是让工作绑架了我们的生活。这本书基于作者在职涯发展领域的专业,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带我们重新认识雇佣关系、职涯路径和自己做职涯主人的方式。 我们跟公司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要谈主人思维,我们必须先知道「如果没有主人思维,会怎么样?」 作者直接在书中点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大部分的公司其实并不在意我们的发展,只有我们会最在意自己的职涯。」我们必须早点领悟。 在职场上待过的人会渐渐发觉,许多公司是把「人」当成「资源」在使用,是为了达成公司营利目标的可以任意挪用的资源。许多企业主很喜欢把「员工发展」放在嘴边,但他们不一定是真心的,有些只是在灌迷幻药。 当然,重点不在于去追究公司到底是不是真心,而是我们自己不该把职涯发展的期待放在公司身上,我们要先有我们自己的发展计划,再思考可以怎么跟公司合作成长。 如同作者所说:「现在并不是公司为员工负全责的时代,而是双方互惠、各取所需的联盟时代。」对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在职涯上发展出来的专业能力、建立起的好名声、培养的好人脉,才是会跟着我们一辈子的东西。 我认为这本书传达出来的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学会把自己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从「雇佣关系」转换成「合作关系」的方式来思考。 我们因为有「现在」具备的专业能力,所以「值得」这个公司现阶段的职位,而这只是一个瞬时的现象。具有主人思维的人,会继续让自己成长、发展更具优势的专业技能,成为职场上更好的工作者,也因此「值得」更好的职位和待遇。 无论目前任职的公司或是其他外面的公司,才会因为我们有办法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而给予我们更好的「合作机会」。说得更远一点,具有主人思维的专业人士,不是屈就自己要成为哪家公司的「受雇者」,而是他主动筛选想要跟谁「合作」。 新世代的职场工作者,会越来越看重跟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更加重视组织长远的愿景和个人理念是否相符。 职涯发展是动态的主动选择 在作者的咨询经验当中,他发现很多人希望找到一个能做一辈子的职业。但我们常常忘记人会改变、环境也会改变。他认为:「我们在 20 岁、30 岁、40 岁的不同阶段,兴趣稍微转变、某些能力更加成长、一些追求也有调整,这时候如果还固守原来的选择,反而会带来持续的痛苦。」 职涯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条「动态」的路线。作者利用「职涯发展阶段理论」来说明职涯发展的四个阶段。 1. 探索和定向:在职涯的初级阶段,先把工作当成一种探索,记录自己对那些事情拥有热情和天赋。这个时候允许自己接触一些工作上灰色地带的业务,此时重点在于拓展自己的视野。 2. 专业成长:透过探索期认识自己之后,选择少数的专业领域专心投入,在公司内外寻找学习的资源,包含参加教育训练的课程、向厉害的前辈请教、参加或举办读书会。这时候要努力打磨专业领域的作品和累积经验,持续深入这项专业。 3. 舞台展现:展示自己打造出来的代表作,无论是透过公司内部平台、或是在公司外部跟网络平台,尽量呈现出累积起来的专业度,取得业界或受众的认可。这个阶段要试着建立「个人专业品牌」的形象,拓展人脉和接触更多的潜在客户。 4. 多元选择: 由于已经具备了专业能力,也透过适当的品牌经营方式塑造了专业形象,此时就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或不同的职位可以让我们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依据自己的个人偏好和意愿,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每个阶段大约是三年的时间,我们必须评估自己正身处哪一个阶段,去检讨有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以及规划下一个阶段该如何实现。拥有主人思维的人,会试着掌握自己前进的节奏、职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因此,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在职涯发展上采取「主动」的重要性:「行动比等待容易,创造合作机会比遇到梦幻工作容易,主动影响剧情比被动接受剧本容易,先为他人付出比拥有好友、认识人脉容易。」我们不需要等待公司帮我们规划路线,而是我们可以自己起身行动,自己主动做出职涯发展路线的选择。 受雇、创业、自由工作者? 作者统计了截至目前将近三万人的讲课经验,他发现新世代上班族的三大追求是:(1) 生活平衡、(2) 独立自主、(3) 钱。这个世代的工作者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想接受公司对工作责任的定义、不想把灵魂卖给公司、不想要被过多干涉、最后只要有钱就好。做自己,又能赚钱,多好? 但是主人思维不只是「想要做自己」的一种口号,而是一种发现自我优势的思考方式。作者说:「这样的心态和精神,需要深度地自我觉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能够肯定并发挥自己的优势、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劣势和能力局限,理解现实却依然拥有积极的希望。」 我认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发现职涯的重点并不在于「受雇」、「创业」、「自由工作者」之间一定要做出哪种选项的抉择,而是把我们当成是自己职涯的「主人」。 我们透过主动的心态,自己塑造职涯发展的路线,成为一个具有更深专业、更多优势、更高价值的人,具备能跟任何对象「合作」的能力。这时候的我们,就是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屈就于别人安排的仆人。 主人掌握命运、仆人接受安排。 后记:持续前进 最后,分享《主人思维》书中一句让我深受共鸣的话:「不要放弃持续接近吸引你的事物。即使还不晓得最后在终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还是朝着吸引我的方向不断靠近。」 职涯的发展和探索不是一张清晰的地图,而是充满了迷雾的冒险乐园。尽管我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但只要心存成长的心态,保持前进和学习的动力,才有可能朝着自己理想中的职涯样貌愈走愈近。 想知道更多关于阅读的大小事吗?也欢迎您听听我的 Podcast 《下一本读什么?》。 -- 本文转贴自:阅读前哨站(原文连结)

December 5, 2023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 是什么?最适合成为自由工作者的职业有哪些?

在现代社会,「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这个词越来越常见。但是,自由工作者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职业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在成为自由工作者前,要做哪些准备?自由工作者又会碰到哪些困难?就让这篇文章来告诉你。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是什么? 自由工作者到底自由在哪呢?以下可以简单分成三类,分别为: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点自由、以及工作内容自由。 1. 工作时间自由 对于自由工作者来说,工作时间并不受到传统朝九晚五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自由地安排工作时间。 例如,一些自由工作者可能会选择在清晨或深夜工作,这时候他们可能会觉得更有创造力或更能专注。这种工作时间的自由,让自由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并且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时间进行工作。 2. 工作地点自由 自由工作者不需要固定在某个办公室工作,可以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进行工作。 这可能是家里、咖啡店、图书馆,甚至是海边或山上。这种工作地点的自由,让自由工作者能够选择最能激发他们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工作环境。 3. 工作内容自由 自由工作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工作内容。不需要被迫做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种工作内容的自由,让自由工作者能够专注于他们真正热爱的工作,并且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什么样的职业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一般来说,只要符合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点自由、以及工作内容自由的职业都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以下就举几个例子: 1. 文字与影音创作者 作家、部落客、YouTuber 等都属于此范畴,他们通常不受地区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完成工作,只要能够按时交稿即可。他们可以在家中、咖啡馆、图书馆甚至在旅行途中创作内容。 2. 程序开发与 IT 服务 如网站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游戏开发等职业,他们的工作地点也可以非常自由。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和网络连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开发工作。这使得程序开发者可以选择在家中、共享办公空间或其他任何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3.设计与创意工作 如平面设计师、插画师和动画师等职业,这些创意工作者通常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他们的创作。他们只需要使用设计软件和相关工具来完成工作,这样的灵活性使他们能够在任何能激发灵感的地方工作。 4.自雇者 独立顾问、讲师、自营律师等自雇者,他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或个人偏好来安排工作。这类职业的自由度较高,能够在家中办公、到客户所在地或者租用临时办公空间来进行工作。 当然,自由工作者并不局限在这些职业,如果想要评估你的职业是否适合发展成为自由工作者,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数字游牧新手】上班族也可以数字游牧,从 0 开始工作转型这样做! 在成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前,要做哪些准备? 进入自由工作者的行列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能够顺利过渡并在这条路上取得成功。以下是成为自由工作者前需要考虑和准备的三个重要方面。 1. 明确专业领域与技能 首先,自由工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技能,这包括拥有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能够提供的服务类型。 因此,在开始自由工作前,我们需要问自己:自己擅长什么?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 例如,设计师可能专注于平面设计、UI/UX 设计或动画制作;写作爱好者则可能专注于文案撰写、编辑或内容创作。明确专业领域有助于我们在市场上定位自己,并找到适合的客户群体。 2. 制定业务计划与财务准备 自由工作者虽然享有自由,但同时也需要具备企业家的思维。 制定业务计划有助于你明确目标、制定策略并管理财务。业务计划应该包括目标市场、定价策略、营销计划和财务预测。除了制定业务计划,财务准备也是自由工作者成功的基石。 建议至少准备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费,因为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不像公司一样固定,通常都是结案后才会收款。 除了预备金之外,也可以建立一套被动收入的体系,比方在线课程收入、股票股息、书籍的版权收益等,拥有这些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初期可能的收入不稳定期。 此外,设立停损点也是必要的。如果某个时间点以前,我们还未达到预期的收入目标,可以考虑重新回到职场。 3. 心理准备与建立专业网络 此外,心理上的准备是成为自由工作者的关键之一。当我们离开了体制,就不再会有老板和主管监督,因此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自律且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这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自律能力、独立作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成功的自由工作者通常拥有强大的专业网络。这包括与同行业专业人士、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参加行业会议、加入专业协会、参与在线论坛和社交媒体活动都是扩展人脉的有效方式。专业网络不仅能够提供支持和资源,还能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又会碰到哪些困难? 自由工作者享有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要在自由职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了解并应对这些困难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自由工作者常见的三种困难及应对策略。 1. 收入不稳定 自由工作者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收入的不稳定性。与传统的全职工作不同,自由工作者的收入取决于案件的数量和客户的支付时间,这可能导致收入波动。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给个人财务管理带来压力,尤其是在没有储备金的情况下。 应对策略: 建立紧急基金:准备至少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作为紧急基金,以应对收入不稳定的时期。这样可以确保在没有案件或客户延迟付款时,仍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多元化收入来源:通过接不同类型的案源或提供多种服务,来分散收入来源,减少对单一客户的依赖。例如,设计师可以同时从事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和 UI/UX 设计等多种工作。 签订合约:与客户签订明确的合约,规定付款时间和条件,确保自己的收入得到保障。这有助于避免因客户拖延付款而导致的现金流问题。 2. 自律和时间管理 自由工作者需要高度的自律,因为不受传统工作环境的监督。缺乏自律可能导致效率低下、案件拖延,甚至错过截止日期。此外,平衡工作和生活也可能成为一个挑战。 应对策略: 制定工作计划:每天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确保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将大议题分解为小步骤,有助于逐步完成工作并保持动力。 使用生产力工具: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和应用程序(如 Trello、Asana 等),来帮助跟踪项目进度和管理时间。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自由工作者更有效地安排工作时间,避免拖延。 设定工作区域:在家中设立专门的工作区域,营造专业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避免工作与生活相互干扰。 关于如何安排工作时间,可以参考这篇文章:Amazon 广告策略经理 Jessica 专访|在家工作如何克服拖延症?设定「停止线」让自己好好下班! 3. 客户管理和沟通 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是自由工作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能否有效地管理和沟通,对于案件的成功至关重要。 应对策略: 清晰的沟通:在案件开始前,与客户详细讨论需求、期望和时间表,确保双方有一致的理解。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误解或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问题。 定期更新:定期向客户报告案件进展,及时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这不仅能够增强客户的信任,还能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学会说不:对于不合理或超出工作量的要求,要学会拒绝,避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这样可以确保自己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案件,而不会因为过度承担而影响工作质量。 在这个时代,自由工作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他们享有工作时间、地点和内容的自由,但这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无论你是已经是自由工作者,还是正在考虑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都需要对这些挑战有所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由的工作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在其中取得成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并为大家的自由工作之路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9, 2024

数位游牧一点都不浪漫?数字游牧真实体验与 5 大建议

因为人在国外,刚好也来谈一下最近很热门的「数字游牧」这个话题,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好了。 先讲结论:把「数位游牧」拆解开来;如果是「数字」,那有网络就好;「游」则是有时间就可以;但重要在于过程还要「牧」,那不止是时间安排,还要创造价值!这个就很挑战了! 举个例子,从来美国到今天,每天我都五到六点起床(今天 05:00),跟在台湾一样。在孩子们起床前,把握工作时间;等到孩子们都起床之后,就切换到放松与好友在一起的时间。 今天早上已经看完一个单元回馈,打了一通越洋电话讨论,现在正在写「福哥来信」。桌子前的双屏幕、定时器、待办事项便利贴,都推着我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而往右边窗外看去,就是绿油油的草地,以及一个超美的高尔夫球场。 先努力工作,再努力放松,并且创造价值。这是我目前「数字游牧」的样子。 你觉得简单?自在?放松?哈!也许吧-在某些部份!但有些事情似乎也没那简单。 所以,我规纳了一下,如果你也想「数字游牧」,那以下 5 件事,是你可以思考的: 1. 数字交付价值 谈到「数字游牧」之前,也许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透过数字生产的方式,交付价值。当然在计算机前面工作,就算是数字;只要有网络,去哪里都可以游牧。但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些产出真的能创造价值吗?或者是,你有没有找出透过数字创造价值的方法? 2. 自律与时间管理 也正是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数字工作,游牧各地。那下个重点就是自律了,你有没有规定自己的产出时间,在不同的时差,不同的地点,该工作的时候就要工作,该牧养的时候就要牧养。不然就只有「游」,却没有「牧」。 3. 核心技能要求 很不幸的,数字游牧,就如同前几年流行的斜杠工作一样。 我个人觉得这一点都不浪漫,也从来不觉得轻松。 因为大家只是看到表象的样子。但是能够在每个地方工作,透过数字来交付价值。这其实要求是更高的!也是更不简单的!就像在斜杠之前,你有没有一个主要的核心,可以用来支持你! 而所谓其他的斜杠,只是因为核心技能非常的强壮,你还有其他的心力去发展其他的技能。所以在数字之前,你要思考的是你交付的价值何在。 4. 实体到数字转型 不说别人说自己好了,如果是传统的讲师工作,我可能还是没办法做到数字游牧,远程交付价值(虽然还是有在线教学,但是我还是相对更喜欢实体)。 而为了要做成数字的价值交付,我就必须要打掉重做,用纯数字的观点,来思考我原本的服务应该如何转型。 所以才会有 F 学院的产生,才会有教学的技术跟简报的技术这样的课程,才会有重新拍摄的四机四镜,甚至也要成立在线的工作团队,才能够全方位的提供支持。你觉得像这样子的「数位游牧」是简单的吗?至少我花了好几年才搞定。 5. 自主节奏切换 当没有人监督你的工作,没有人要求你什么时候产出,什么时候放松,你是不是还可以维持纪律,让跟你协作的人放心。你能不能清楚的切割工作时间,跟游玩的时间。你能不能聚焦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想办法让产出最大化。这个很基本,但从来都很重要。当然,也不是一直都在工作,那就失去数字游牧的自由性了。 小结 每阵子都会有个新的名词,像是「数字游牧」看起来就是蛮性感的,蛮吸引人的。 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游牧民族」呢? 是要求稳定不变的人,还是可以持续适应环境,甚至强悍的人(想想成吉思汗!)。当你想要当游牧民族的时候,有想过不同的环境挑战?有想过接下来变化才是常态?或者是,你是更适合守住一片田地,每天努力工作? 自律,才能自由!极度的自律,换来极度的自由! 当然,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游牧,而是流浪⋯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跟大家分享我对「数字游牧」的 5 大想法,也欢迎大家跟我交换你的想法。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