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16 posts

【接案报价攻略】朋友主动邀约发案,我该收钱吗?还是做个人情?接案一定要收钱的 4 个原因!

接案报价有许多的眉角,很多人想在正职之外尝试接案,会从身边亲友的委托开始做起,也因为考虑人情,就想说不用收钱了、免费帮忙,但接案「收钱」其实有它的正面效益唷! 接案报价的前情提要 我想先提醒,本篇文章的方向会聚焦在你已经有正职,只是偶尔想尝试接案、了解自己市场价值的人,并不是针对独立的创业者,也不是靠接案为生的人。 如果你是一人公司、专业的接案者、自雇者,那我会建议你报价要再更仔细的思考,你应该要有一套自己的报价系统。因为一个好的报价,不光是帮助你赚钱、帮助你成交,更重要的是,好的报价,会界定你的客户,会筛选你的客户,会梳理你的个人品牌。 你对这件事情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可以考虑,我们 V014「销售专业服务的系统化做法」这门课,或者是,你是在公司上班,想要增加谈判、交涉的经验,我们有另外一门课「项目的谈判与协商」,你有兴趣可以来上。这些课都可以在大人学报名网站里面找到。 本文将限定在你想在正职之外,尝试接案,并了解自己市场价值的人。 不管收多收少,接案一定要收钱的 4 大原因! 回归正文,为什么我会建议你在接案时,不管收多收少都没关系,就算只是帮家人、朋友一个忙,也一定要收钱呢? 1. 接案收钱,对方才能更自在地提出真正的需求 假设你是会计,今天你的朋友有一些财务上的问题,想要请你帮忙。 但人都会考虑到人情世故,如果你不收他钱,对方就会想:「这位会计朋友不愿意收钱,纯粹帮忙,那我也不好意思累到人家。」所以,他可能就不会把真正的需求讲给你听,想说你大概帮我看一下就好,只会讲出他 60% 的需求。 就算你很努力帮助他,但最后案子结束,他还是有 40% 的遗憾,不好意思跟你讲。甚至最后他还觉得自己欠你一个人情,认为下次可能还要还你,还要请你吃饭,但自己的问题没有被完全解决。 可是如果今天你收钱了,他就会觉得那今天这不是基于友情帮忙,是你真正提供专业,他付了钱,也比较愿意讲出他所有需求。 最后,你很努力帮他做好了,他付了这个钱,他也觉得非常值得,说不定下次还会继续找你! 而且,想要体验接案,就是想要体验自由单飞、商业经营,也想寻找自己的市场价值,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易,对方给你钱来购买你的服务,两边都很满意,这个才是体验一个完整成功的 Business,是双赢的交易。 反之,你不收钱,就会让这件事情变得很含糊,两边可能都没有得到很满意的结果:他的需求没有百分之百被满足,你想体验自己独立帮客户完成一个案子,你想找寻自己的市场价值,也没体验到,两个人都没有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 接案收钱,你的心态才会进入「商业模式」 收了钱,你就会有压力,必须把事情办好,这种压力让你往专业的路更进一步。 比如说,你很会写程序。平常都在大公司上班。今天,一个朋友的朋友,或是一个你可能不熟悉的人,想建一个私人网站,问你可不可以帮他? 假设你接下这个案子,并收了一笔钱。这时候,你是不是就要开始考虑,对方希望什么时候上线?对方的网站上需要放什么东西?对方的需求你有没有都满足?你甚至会考虑,他的网站用了一阵子后,可能要升级要维护,你该怎么为他提供服务? 过去,你是一个上班族,只是接收主管的指派,把事情做好,你今天想要接案,感受单飞的感觉,这股压力会逼你思考,我的服务到底值不值这个钱呢?会开始担忧,客户满不满意,会不会觉得白花钱了呢?于是你会更加努力,会尽力把服务做好。 这些思考不正是你当初接案,想要体验的事情吗?否则的话,你还是跟在上班一样,大家都帮你搞定所有的事情,你只要写程序就好。 3. 接案收钱,客户才更愿意为你宣传 今天你免费帮了一个人,对方也很满意,但一个比较有品的客户,他反而不敢到处帮你宣传。可能他会想:「今天你免费帮我,那我去推荐一大堆人,那些人通通去找你,叫你免费帮忙。那我不是害了你吗?是不是在占你的便宜?」所以,就算他对你的服务很满意,他反而不好意思去帮你推广。 可是今天如果你收钱,双方的关系就很清楚透明了,你们就是一个 Business,如果你提供的服务很好,那他当然很乐意帮你推广。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今天同学的妈妈,请你在他家吃饭,同学的妈妈平常有工作,可是私下非常会做菜,然后做了一桌子菜请你吃,你觉得很好吃,请问你会不会明天到学校,到处推荐,欢迎大家去朋友妈妈家家里蹭饭,强调他妈做的饭很好吃,而且免费? 正常人都不会这样做!因为你知道他妈妈是业余的,你顶多称赞他妈妈是很会做料理,可是你不会去推荐大家去他妈妈家吃免钱的。这不是很失礼吗? 可是今天如果同学的妈妈就是开餐馆的。然后你去他餐馆里吃饭,你觉得很好吃,你也付了钱,你们就成为一个商业关系。 你真的很喜欢他们家菜,你会不会大声去宣传?一定会!你可能会跟大家说,那个谁的妈妈,他家开餐厅超级好吃,你们一定要去吃。 很多人觉得收钱很不好意思,其实我觉得这是被传统儒家文化洗脑,收钱是有它的正面效益,能传递这个交易的价值,这才是社会运作的底层法则。 4. 接案收钱,能帮你筛选出真正的好客户 为什么你收钱反而能筛选出好客户?原因很简单,延续刚刚讲的,因为你有收钱,客户付了钱,他觉得你的 CP 值很高、服务非常好,物超所值,所以他下次会继续来找你,对不对? 那如果这个客户不来找你了,你可能也大概知道,你可能收的钱太贵,或是你的服务可能要加强。此外,这次付费,下次还会继续来找你的客户,通常就是你未来想要留住的好客人,因为他付了钱,他也喜欢你的服务,银货两讫,他第二次、第三次又来找你,那不正是代表跟你会保持一个长久的关系吗?这刚好就是我们想要筛选出来的客户。 可是今天你提供免费服务,可能会有一种状况,就是你反而吸引到贪小便宜的客户,他因为贪图你免费的服务,继续来找你,反而真正的好客户,因为你不收他钱,他不好意思找一堆人来享受你的服务,不好意思让你继续吃亏,所以他去找其他专业要收钱的人。你不收钱,反而导致所谓的「逆淘汰」。 接案报价、收钱是一个正常的商业交易过程,千万不要因为人情压力就不敢收钱,它可以帮助对方更敢提出需求,而你也能更从商业模式的思维思考,当你提供好的服务,「收钱」也能使对方比较敢将你推荐给其他人,你也能渐渐筛选出好的客户。 下一篇文章,我想告诉你《【接案报价攻略】接案该收多少钱才不吃亏?3 个报价方法,找出你心中的完美数字!》 你也可以参考以下这篇文章,我将告诉你为什么我觉得上班族就算没有要创业,也该尝试接案的原因! 3 个「接案」带来的特殊体验,就算你不想创业,一生至少也该尝试一次!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你也可以搭配我们的 Podcast 节目《大人的Small Talk》EP447 上班族斜杠接案报价攻略:为什么你一定要收钱?如何找到心中的完美数字?|一起聆听。 -- 内容口述/姚诗豪;整理/邱于瑄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8, 2024

为什么个人品牌赚不到钱?3 个必须建立的 自媒体获利心态

今天要来分享的是自媒体获利心态 ,你有没有觉得现在做自媒体已经不是难事了?成为网红的门坎越来越低,而且只要用手机就可以成立一个发光的平台,很多人也开始抱持着开始用自媒体获利的梦想。 然而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为了要糊口,跟很多厂商合作,惹得观众不开心,自己也心力交瘁,原先以为拥有了自由,开始做了才惊觉是从一个老板,变成有好多个不同的小老板,那时候也发现好像回职场工作更加容易,不然就是经营自媒体的心态或方法需要去做改变。 而心态绝对不是你想得写写文章、拍拍影片这样而已,自媒体在获利时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心态和观念,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你是不是有什么可以立即调整的。 今天的重点非常多,所以我建议你准备笔记本。本篇文章也可以搭配「佐编茶水间」的 Podcast ,可以参考我标注的时间点,直接聆听重点段落! 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在经营事业,还是在经营嗜好?(09:35 –) 我们现在人手一机,不到三分钟你就可以成立自己的平台,你可以称自己为个人品牌、自媒体创作者,但是你究竟在经营品牌,还是把它当作业余嗜好在分享? 我自己一开始也是有正职工作,是用业余时间、不离职创业在做佐编茶水间的,我那时候心里虽然抱持着我有一天要当全职部落客,但是现实中我一直没办法度过「赚钱」那一关,我就是没有办法找到可以替代我薪水的稳定方案。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两个面向你需要去做转换,才能脱离只是经营嗜好的苦海。 1. 要有一个经营事业的决心 如果因为下班很累不愿意努力的话,你的品牌当然不会有成果,因为你都把你的心神放在你的正职工作上,一件事情如果对你很重要,你会有什么改变? 首先你会愿意早起、愿意晚睡、愿意查数据、愿意学习、参加社团、购买课程、投资自己,最重要的是愿意花时间在这件事情上面。 我想要跟你分享一个小秘诀,当初我能够成功转换心态,就是因为我不断告诉自己: 「我白天的工作是让我有饭吃、有地方住,但是最重要的是它让我继续活下去,并且让我去做我热爱的事情。」 「我白天工作的原因,就是让我有更多资源去投资我的个人品牌,我的个人品牌才是我真正的事业,我的工作只是我暂时的粮食。」 我不断用这样的心态去告诉自己,才慢慢地转换优先级,变成我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人生中现阶段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早上起床不是先滑手机、回复公司 E-mail 或讯息,而是先看佐编茶水间、理想生活设计今天要完成的事情,就算只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也要先做跟我个人品牌有关的事情,花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我就慢慢发现我好像在个人品牌里看见一些改变,因为我每天都有做,每天早上都拨一点时间,每天都有进度。 2. 经营事业和嗜好的差别 经营事业的人要了解你的受众,还有你的市场需求。如果你是经营嗜好,你不需要了解你的受众或市场需求,做得开心就好。 我知道很多人做个人品牌的原因就是记录生活,想要分享生活感触、想要创作与抒发,这都是非常棒的开始,我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需要帮我们赚钱,但是如果凡事都是以你自己为出发点,你就只是在经营你的兴趣而已,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艺术领域比较难做的原因。 因为艺术家比较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和理财领域比较起来,比较不是为观众设计观众想看的内容,而是为艺术家个人设计、抒发的艺术创作,出发点不一样,也会导致买单的群众多寡。 如果你真的想要把自己的兴趣做事业上的转换,尽管是艺术产业,你还是要认识你的观众、知道怎么卖出你的画作、怎么推销你的理念、聆听你的观众想看什么内容,对什么有疑问有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你怎么用你的热情与专长协助他们,让他们觉得被了解、被支持、被疗愈。 你可能在想:「可是我自己的自媒体不就是以我的兴趣出发吗?」 是,不过你的品牌如果 serve no one but you,那它没有在赚钱也是很正常的对吧?我自己认为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能够用你热爱的事物带给其他人帮助与价值,嗜好与事业最大的转换就是你能够从 serve yourself 变成 serve others,受益的人不再只有你,无论什么产业都一样。 无论你要讲手作、身心灵或是特别专业的主题,你都要让你的观众了解这件事情的效益、价值、存在的重要性等等,试着去说服对方,让他可以感同身受,从而欣赏、购买,这就是从嗜好转换成事业最重要的元素。 延伸阅读:为什么你的部落格还赚不了钱?想把兴趣变成事业你必须要做到的 3 个步骤 问问自己:观众究竟只是观众,还是顾客呢?(17:35 –) 开始做个人品牌之前,应该要先思考并设定你到底要走哪一种路线,如果你要走观众路线,往网红、表演者、明星、艺人路线发展,你的获利模式会比较偏广告、业配,这些东西都会需要你有非常大的粉丝量与流量,才可以因为观众多而取胜。 但如果今天想要的是顾客而非观众,你就会知道你的获利模式偏向服务、 Program 或是产品,客户不用多,但是要很精准,因为他们需要的是转换,真的有购买的人才是你最赚钱、最需要 serve 的族群。 我一开始做个人品牌就是设定要有顾客,不想要有观众,因为我不是表演者,也没有想要很大的粉丝基础,更没有想要走厂商业配的路线,这可能也跟性格、特质有关,像我就觉得我先生蛮适合走观众路线,他比较是一个表演者。 你身边可能也会有一些人很适合面对镜头、很有观众缘,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说不定也很适合走观众路线,如果你觉得不露脸比较舒服,想要设计出自己的一套服务或产品,前期做内容策略的方式就会很不一样,需要考虑到底要走广,还是要走深。 无论是观众还是顾客,我们需要避免的就是过客路线,我们一般大众购买商品,都是为了一个原因,可能是解决饿、冷、时间不够、东西太多、心理/身理上的各种问题,如果你的转换率很低,大部分的观众都只是过客,只是来看看、却没有购买的行动,你可能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也同样是因为观众/顾客设定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可能,一般来说粉丝追踪你的情况有两种: 1. 欣赏你的才华、外表、特质 第一种粉丝可能会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去欣赏你的创作,例如你唱歌很好听、影片非常搞笑让他心情很好,不过当你开始卖你的商品(例如书、专辑、脱口秀门票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都是因为观众能欣赏你的价值,你才可以卖出你的才华、创作。 你卖的是你的东西,而不是观众的东西,听免费的歌、帮你按赞这些都没有问题,但当要真正付钱去买一个人的专辑,就会有很多人打退堂鼓,不是因为不支持付费,而是你的东西他可能不需要、他可能还没办法看见价值,以及不知道他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延伸阅读:如果来做个人品牌「 只是想赚钱 」,是否不适合开始自媒体呢? 2. 欣赏你的内容主题 例如各类影片特效、轻食健康料理、健身旅行等等,当你以主题为主轴,而不是个人为主轴,它的转换率会比较高,因为你的顾客可以在这个产品上看见自己的身影,因为他知道参加了课程可以学到什么、得到什么。 或是他购买你和厂商合作的健身器材,他会知道如何更有效率地锻炼身材,所有东西都是以你的客户为主,想要把你的顾客变成观众,就是把以你自己为中心的出发点,改成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去做内容上的分享,也就是 serve others or serve no one. 延伸阅读:【佐编私塾殿】 ICA是什么 ?影响品牌成长的关键&4个 ICA 对话法则 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在做公益,还是在做生意?(24:53 –) 如果我今天想要做公益,我会去参加慈善机构或是公益活动,不会特别成立个人品牌来做公益,因为我希望个人品牌可以成为我的事业、我的正职,来支持我的理想生活,所以你也可以问自己:「这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不是的话,今天内容可能对你的意义不大。 也不是说做公益不好,我也相信有人想做的是非营利组织的个人品牌,希望帮助社会上的弱势,我觉得这也非常伟大、我非常支持,但是你要知道非营利组织、公益团体其实是工作量蛮大的一份工作,它可能有很多募款、推广活动,有一些政府补助要去申请,或是要去联系财团维持人脉。 如果你想要全心全意做公益型的个人品牌,你还是要思考如何养活自己?如果对于温饱有疑虑的话,你要如何把心神和能量全心付出给这个品牌呢?除非你自己目前有财团的金援,或是你有在理财,不然你可能还是要有其他收入来支持你做这件事情。 如果这是你的人生规划之一,你想要有正职工作、业余时参与非营利组织,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你希望用个人品牌赚钱,而且让它成为你的主要收入来源,甚至辞去工作,你就是要做生意、而不是做公益。 就我的观察,我有很多学生在做个人品牌上都有非常棒的理念,像是环保、弱势族群,都非常有公益型的基础,可是我也发现很多人,尤其是在讲艺术、身心灵的人,他们会很不好意思跟观众、顾客谈钱,会觉得他们是要帮助顾客,怎么好意思要钱呢? 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心态转换,如果你过不了这关,你永远都会在做公益或是做生意之间游移不定,如果是这样,我邀请你去问问自己:「你为什么会这么避讳去谈钱?为什么觉得这样是不道德、不好意思开口的事情?」 是因为你的东西不值得收钱吗?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吗?是因为收钱这件事情与你的理念互斥吗?我邀请你去思考,究竟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 我是一个非常愿意谈钱的人,我也蛮敢开口谈价格的,我跟我的团队如果发现厂商的预算不如预期时,我们也很能够开口争取,对我来说谈钱或是调高自己的价码,是一件极度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也认为或许是因为我这样的个性,所以我在自媒体获利的主题上没有太多游移不定或关卡。 我发现很多人在这关过不去是因为心里过不了,但我必须很老实说,我打从心底觉得,我的价值是很高的,我对我自我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所以我觉得你之所以不愿意 charge ,很可能是因为你对于自我的价值不够高,你认为自己值多少钱、为什么是这个价钱呢?邀请你去思考一下。 你一定要敢收费,你的自媒体才能开始获利。 稳定获利的重要性(31:18 –) 除了心态之外,一个品牌要稳定获利,还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资产,拥有一个在线/线下的资产,你就不用不断为别人打广告,赚取奖励金,设计资产前很重要的是要认识你的受众样貌,才能设计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商品。 你自己也要知道,身为个人品牌负责人,你就是 sales (销售员),你的文章、贴文、内容都要亲自下海去营销,而且营销的比例要大过于你创作的比例,很多人一开始犯的错误就是花太多时间创作、花太少时间营销,亲爱的,你不是在做公益,你的目标是要赚钱,你应该就要把获利的优先级排在前面一点。 其实我自己的粉丝数一直非常少,不过我的品牌从开始到现在,每个月的月收入也几乎都在 6~8000 美金以上,所以你的粉丝数绝对不等于你赚到的钱,我们总是追求追踪数,多过于赚进口袋的数字,当然这是因为我设定「顾客」的路线,如果你设定为观众的路线可能就会不太一样。 我在这里也推荐你一篇文章,叫做 「 a thousand true fans 」,这篇文章就是告诉你只要有 1000 个会打从心底支持你、鼓励你、帮你宣传的观众粉丝,就可以过得很好、赚到超越正职的收入,甚至是提早退休、财富自由。 其实我从小就对 MSN 、社群或是奇摩家族感到非常有兴趣,我第一次听到部落格这个词大概是在高中,那时候我就开始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也能用部落格赚钱,10 多年后我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创造自己的现金流,从兼职创业到现在全职创业,我相信这算蛮快的。 只要你有策略,并好好执行与经营个人品牌,你一定也可以把它从兴趣变成事业,我记得有一个观众问我:「当有负面情绪出现时,如何分辨是没有热情还是只是遇到低潮?」 我认为当你在做一件事情如果遇到失败、低潮,你绝对会消灭一点热情,但如果这件事情是过了一阵子后,又会想要再回去试一试的事情,我就会觉得他是你的热情,你只是需要休息而已。 对于经营个人品牌、部落格,我有好几次都觉得算了、回去当员工、不要来做了,在这种时候我会放自己几天的假、或是去旅行,但每一次我有这种感觉,过了之后我又会觉得我想要再来试试看,所以这四年多来,我发现这或许就是我的热情,我也觉得非常幸运,我可以用热爱的事物来赚钱,好像我找到了一张地图。 我也开始觉得可以分享这张地图给其他人,所以经营自媒体到底能不能生存下去,答案是可以,绝对可以,因为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我相信它绝对需要方法与耐心,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来说能有所启发与帮助。 📍【本集结语】#193 自媒体获利心态 以上就是今天佐编私塾殿的教学内容,希望你有学到一些东西,这三个心态我们再简单复习一下: 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在经营事业,还是在经营嗜好? 问问自己:观众究竟只是观众,还是顾客呢?无论是什么,都不可以是过客。 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在做公益,还是在做生意? 我很希望你可以把这三题的答案,到我的 Instagram 分享给我,我们也正在招募对 VIP Program 有兴趣的人,协助创业家做更深入的教练辅导,以商业模式、获利营销、产品设计为主要项目。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标题:【佐编私塾殿】为什么个人品牌赚不到钱?3个必须建立的 自媒体获利心态)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5, 2024

一边看海滩一边工作!峇里岛适合数字游牧的 4 家共享空间

峇里岛一直以来都是数字游牧胜地,当地有多个适合远程工作的共享空间、咖啡厅,本文编辑将精选 4 家共享空间,给你参考! 一、B work B work 的充满现代感,整墙书架和楼梯,但是这些摆饰一定程度上让整体的空间变小。但 B work 的分区与设施仍极具专业性,设有泳池、计算机区和公共区域等,共四层建筑,顶层设有瑜伽教室,与 B work 分开经营。 公共空间不论开放式办公桌还是私人办公室,均能满足各式工作者的需求。其高速网络连接亦确保了使用者能随时与客户或团队保持良好的联系。此外,B work 不定期举办的社交活动不仅促进了会员间的交流,也为人们提供了放松与娱乐的机会,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总结来说,B work 是一个结合了专业性与舒心体验的共享办公空间,非常适合寻求灵活工作模式与社群链接的数字游牧者。 地址:Jl. Nelayan No.9C, Canggu, Kec. Kuta Utara, Kabupaten Badung, Bali 80361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BWork Bali Coworking Space(@bwork.bali)分享的贴文 二、Outpost Outpost 在 Canggu 和 Ubud 这两个峇里岛上最迷人的地区都设有据点,而且提供了宽敞且现代化的工作环境。Ubud 有两层楼,外面则有个咖啡厅,因为内部有泳池,且位于市中心所以价格稍贵,主要都是本地人居多。 Canggu 则比较多外国人,比较能用英文沟通互动。公共空间宽敞明亮,有人体工学椅和站立式办公桌,让长时间工作成为一种享受。会议室和私人办公室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非常适合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时刻。 总结来说,Outpost 为寻求创意灵感的艺术家和需要高效工作环境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完美的选择。不过,对于特定地点的选择,可能需要根据个人的预算、工作需求和生活偏好来进行考虑。 地址:Ubud:Jl. Raya Nyuh Kuning, MAS, Kecamatan Ubud, Kabupaten Gianyar, Bali 80571 Canggu:Jl. Raya Semat, Tibubeneng, Kec. Kuta Utara, Kabupaten Badung, Bali 80361 三、Tropical Nomad Tropical Nomad 给人的感觉有点热带雨林风,户外空间拥有舒适的懒人沙发和吊床,但缺点就是偏热,室内咖啡厅则有完善的空调设施,适合怕热的人。 购买咖啡会提供一小时的网络,或者也可以购买全日方案。公共空间因为人多偏吵,但也有提供个人办公室,方便需要安静与会议的人。 总结来说,Tropical Nomad 为寻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数字游牧者提供了理想的选择,无论是在热带天堂中寻找灵感,还是需要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角落。 地址:Jl. Subak Canggu No.2, Canggu, Kec. Kuta Utara, Kabupaten Badung, Bali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Alterstay(@alterstay.co)分享的贴文 四、Tribal Tribal 共享空间是数字游牧者在热带天堂中寻找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想之选。位于充满活力的库塔海滩附近,Tribal不仅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而且还拥有设计感十足的住宿体验,融合现代与峇里岛传统元素,创造出既舒适又具有艺术氛围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Tribal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青旅和楼下餐厅业务,使得共享办公空间不需要购买时间即可使用。餐厅区域和泳池共同构成了工作区,提供了一个既专业又安静的工作氛围。此外,这里的工作环境非常吸引人,面对泳池工作,结束后可以享受阳光和游泳的乐趣。 Tribal 的位置虽然不像其他共享办公空间那样靠近各种餐厅和酒吧,但它提供了一种适合长期居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在工作之余享受冲浪、游泳和健身等活动。 总结来说,Tribal 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工作和生活体验的目的地,对于那些渴望在美丽的库塔海滩找到灵感和社交机会的数位游牧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 地址:Gg. Tribal Jl. Pantai Pererenan, Pererenan, Kec. Mengwi, Kabupaten Badung, Bali 80351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TRIBAL BALI(@tribal_bali)分享的贴文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4, 2024

还在担心接不到案?「被动接案」万用秘诀,让案子主动找上门!|SOHO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网络赚钱|网络创业

刚开始挑战自由工作、在家 SOHO 的「接案新手朋友们」,肯定都很想知道,起步时这种「主动找案子」的昏天黑地草创期,究竟还要持续多久吧? 今天就用自己「稳定接案 4 年 up 」的自由工作经验,来为大家总结 2 个任何菜鸟接案者,都可以透过努力实现的「被动接案秘诀」。越早学会,就越早摆脱成天「担心接不到案子」的「收入不稳定期」! 简单两步骤:一、让案主发现你很好用;二、让案主知道要怎么用。 一、让案主发现你「很好用」:找得到、能相信、做口碑! 1. 找得到: 「找得到」指的就是,要让案主只要有需要用到你的时候,就能找到你或想起你。不论是透过「网络搜寻」、「人脉」、「脑中的记忆碎片」,或「公司/组织的合作人才档案库」找到你都可以。 因此,我们可以就此做的努力就包括: (1) 「建立自己的网站平台/官方社群账号」,并透过不断地「搜索引擎优化(详细作法可自学或聘用专家)」,让陌生案主只要搜寻「有关你接案专业的任何关键词」,就能在「搜寻结果页的前 3 页」看到你。 比如:搜寻「营销领域接案者」马上就能看到很多「野羊的 blog 文章」。 (2) 让身边的「所有亲友」&「亲友的亲友」, 「认识的人」&「认识的人的认识的人」,全部都知道你「正在自由工作」、「专门接什么领域的案子」且「做得挺不错的」。 比如:在社群平台上昭告天下开始接案、每次接到案子都要大力分享经验成果和案主对你的好评、社交场合中有人问你在做什么时别害羞用力分享就对了。 (3) 透过「陌生开发」 email (或电话)毛遂自荐,勇敢把「自我推荐信」和「专业相关作品/成果/左证」寄给你「所有的潜在案主」,让潜在合作单位们能在需要时立刻「想到你、找到你」。 他们或许现在正好没有需要人,但只要他们是长期有这方面业务需求的单位,那么你的档案资料就很有机会可以被键入对方的「人才储备数据库中」让所有单位同仁在需要用人时,都可以方便、快速的找到你! 比如:「求职讲师」可以将自己的简历寄给所有大专院校的「职涯发展中心」,好让对方有机会将你的档案建文件进「讲师数据库」中。从此之后,该校职涯发展中心的同仁,只要需要办「职涯主题相关讲座」,就能在单位数据库里轻松找到你。 2. 能相信: 除了让潜在案主需要时找得到你之外,找到你之后「能相信你的专业、人品和价值」也是一大重点。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可能包括: (1) 把握任何「曝光机会」:当你正在做一个大部分人不做的酷东西的时候(比如不上班跑去自由工作),肯定会有人好奇想要问问,你都在干嘛! 这时候有任何单位要访问你,或邀请你做任何形式的分享,包括:报导、访谈、节目或好朋友才刚开始经营的社群频道……,都最好能不说二话的答应下来,不论你内心有多害羞、担心、社交恐惧(哈哈)。总之,就是尽可能的让案主看到,能够证明我们能力与价值的「左证和背书」就对了! (2) 建立好专业清楚的「个人官网」:这么做不只可以帮助案主在网络上找到你,还能让案主相信我们是「玩真的」! 只要有了自己的官网,整个专业度就会大大提升起来,让人有一种安心感,有一种「这好像真的是一个正经在做事的单位呢」的感觉。 官网里可以放上自己的「接案专业自介简历、专业相关内容分享、作品/实绩、评价见证…等等。当然,也千万别忘了清楚放上自己的「合作联系方式」喔! (3) 经营「社群」分享专业相关内容 & 心得:如此能让潜在案主有一个地方,可以更深入了解我们的专业程度和风格,窥看我们的想法、内心与为人,透过私讯和我们沟通、咨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甚至仅仅是知道,在未来开始正式合作之后,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得到我们(半公众人物的感觉,跑不掉~)」,也会让案主有满满的安全感。 3. 做口碑: 「做口碑」指的就是,把握初期接下的每一个案子,让这些案子最后都成为你的「作品」和「口碑见证」,为你带来未来更多、更多的案子。千万不要小看口碑的力量,毫不避讳的说,我近年来所接到的高质量案子,几乎都是从「人脉口碑」来的。 带着专业用心服务,案主就会一找、再找你。 且你的案主很有可能,也会有其他「有着同样外包需求的朋友」。只要你「第一次合作表现够惊艳」,他们不只有机会把你介绍给其他有需要的案主,还有可能当场决定和你展开「长期合作」,从此成为你一个稳定、优质的「固定案源收入管道」。 而所谓的「合作表现够惊艳」,包括:专业度够、守时守信、成效好、 CP 值高……等等。就尽可能地努力做到吧! 二、让案主知道你「怎么用」:打造自己的「使用说明书」! 就算案主已经知道你「很好用」了,但不知到要「怎么用你」也是枉然。这就好像篮球队教练知道你球技强,却不知道你究竟是「中锋」还是「控球后卫」一样,他根本不知道要把你放在什么位置上(篮球外行硬要用篮球举例)。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打造自己接案专业的「使用说明书」,让案主完全「掌握你的使用方法」!并且在所有能接触到案主的场合中,都不忘主动丢出「你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个人官网/社群、接案履历/自传/自我推荐信、接案面谈时……等等,让案主越了解怎么用你越好。 尽量让自己的「卷标和功能明确」。除了广泛的说自己是「营销领域接案者」之外,也要不遗余力的为自己贴上各种「最擅长之专业细项」的标签,如:「擅长经营社群平台 & 产出社群内容的营销人」、「很会下广告 & 分析市场数据的营销人」…等等,而非仅仅是很笼统的「营销人」而已。 如果你是职业讲师,也可以告诉大家,你是「两性议题讲师」、「履历面试求职讲师」还是「生态教育讲师」,而不是只是说自己是「讲师」而已。 另外,在接案的世界里面,是没有什么「怀才不遇」的。如果你明明有才,案主们却都不知道,那就是你的问题了。要想自由工作,就得先有「营销自己」、「业配自己」、「带货自己」的能力和决心才行! 在我们刚起步,没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也没人在乎的时候,就更要积极的「自己找事做」、「自己挖坑给自己填」。除了主动应征案子之外,也可以「主动经营自己的网站/社群,分享专业相关内容」、「主动寄业务开发信」、「主动对潜在客户发送合作邀请」……。 你一定要自己先开始做了,才会有人发现「原来可以找你做这个啊」! 一开始努力看不到成果的时候,也不要灰心,慢慢优化、调整作法即可。要相信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你为自己写下的一条条「使用说明」。让潜在案主发现你、认识你、欣赏你、相信你,也更清楚你可以在何时何地派上用场、为他们带来真正的价值。 一起加油吧!~ 对成为「接案 自由工作」感兴趣的朋友们,也欢迎参考「野放上班族-野羊」的「电子书 & 在线课程」喔! 电子书:《野放上班族:斜杠自由工作者爽玩职涯》 在线课程:《13 堂接案必修课:自由工作者之路!》 -- 本文转贴自:野放上班族-野羊(陈暐婷)(原文标题:「被动接案」万用秘诀!|SOHO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网络赚钱|网络创业)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 (@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3, 2024

斜杠从兴趣开始,容易失败?你应该知道的 3 个「斜杠」迷思

近几年来,知识变现、零工经济、自我品牌......等名词在媒体上时常被提及与讨论,因此「斜杠」这个议题亦随之热门起来,尤其现在网络盛产众多网红名人,在此效应的推波助澜下,更让发展斜杠的思潮,犹如一种当代的流行现象。 从斜杠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讨论中可知,想发展斜杠最直接的切入点,是由个人的兴趣开始着手,又或者是依照「黄金圈法则」,探究自己内心深处的 why ,而这也是最高层次的天命召唤。 黄金圈法则(图/纪长兴提供) 不过,即便大家都知道办法了,仍然有一大部份的人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想发展斜杠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即使用尽各种评量工具或性向测验,还是无法寻找与锁定目标。 为何找不到你的斜杠项目? 「黄金圈法则」的理论虽然很激励人心,但却未必能帮助找到想发展的斜杠项目,因为大多数人其内心并没有那么明确的 why ,也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天命召唤。 在发展斜杠的过程中,肯定会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要有相对应的热情来支持才行,那么从个人的兴趣作为切入点,似乎是最直觉的方法,但实际上又常出现另一种状况,那就是当有些东西开始去研究跟了解后,才会发现原本认为好像有兴趣的事情,结果实际执行起来却没有热情。 很多人以为的兴趣很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的喜欢,或自以为喜欢某件事,但只是喜欢它的表面(因为看起来很酷、很炫、很华丽)。请仔细想想,一般所谓的兴趣,都是做起来会感到轻松愉悦的活动,做兴趣的事情即是意味着开心的享受;反之,若做某一件事情会感到无趣或不轻松,就难以成为兴趣了。 所以兴趣虽然可以引发热情,但兴趣未必直接与热情画上等号。实践热情要有毅力的付出和灌溉,并且需要牺牲取舍、忍受痛苦、甚至赔钱也愿意做,这才是热情,那么以兴趣当做切入点来发展斜杠,显然有相当的机率会功败垂成。 兴趣不等于是热情(图/纪长兴提供) 然而,有不少人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在哪里,则又该如何呢?那就针对「非做不可」的事情开始着手吧,又或者是从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开始做吧,而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又对自己有意义呢?既然是很重要又同时非得一定要去做的事情,那就是解决问题,并且先从解决自己的迫切问题开始。 解决问题为导向 想发展斜杠需要热情的支持,而解决自身遭遇的问题,是出于本能的需要,这样的内在动机便可替代刻意向外寻找的热情。 但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是必须恪守「满足他人的需求,解决他人的痛点」的原则吗?如果专注在解决自己本身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那不就无法构成商业模式吗? 试问,一开始就想要「满足他人的需求,解决他人的痛点」是不是很困难?可是自己很容易可以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比起搞清楚别人的问题,自己更容易厘清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后,你才能获得能力;当你持续精进这部分的能力后,你才能变成专家;当你变成专家后,别人才会想要找你帮忙解决相同的问题;当你累积越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的相关经验后,你才有办法开始收取报酬;当你开始收费后,你的商业模式才算具体运作,你的斜杠也才得以建构发展。」 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商业模式(图/纪长兴提供) 所以,热情未必是追寻,热情可以是自己创造,因为你极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在哪?藉由解决问题的反馈过程中,「满足自己/他人的需求,解决自己/他人的痛点」,不仅为自己带来幸福,进而帮助他人解决麻烦,再替自己创造收益和成就感,让自己想要再投入更多,如此即可构成一个正向循环。是以,克服困难的过程,才是培养热情的最佳时机,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发展斜杠的最好途径。 不要做的事情 在发展斜杠上,除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之外,尚有几个必须避免的注意事项,分别罗列如下。 1.不要为了斜杠而斜杠 「跨界」与斜杠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但很多人会将其误解成「拥有十种技能,可以从事十种不同的工作」。事实上,「跨界」应该是对于某个领域具有深度的专精之后,因此触类旁通,利用相同本质的核心能力与所累积的相关知识,解决跨领域的问题。比如以音乐为核心的工作者,便可以横跨不同的身份,即使不同身份要面对的问题不同,但所围绕的中心始终是音乐。 以音乐为核心所发展出来的九宫格身份(图/纪长兴提供) 斜杠并不是刻意去学一个本来不会的技术,斜杠是从盘点自己做为起点、清楚自己拥有哪些优势、选择出最擅长的能力、解决想要克服的问题,透过持续的精进,再逐渐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斜杠是挖掘自我与再强化的过程,斜杠并非分裂的过程,切忌为了想要具备斜杠而分散资源(时间、精力、金钱)。 2.不要一开始过于注重经营自媒体 许多人因为想要赶紧有曝光度和知名度,所以一开始会投注很大量的心力与时间在经营自媒体,急着在 Facebook、YouTube、Podcast 上发表作品,不过写出来的文章却尽是鸡汤,影片内容也很贫脊空乏。 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迷思所造成的错误,其实一切最优先要做的是,开始实际解决问题,如此创作出来的文章或影片才有具体案例可以说明及分享,也因为有实务经验的支撑,你才会产生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发表的作品自然能有干货。 3.不要盲目学习 当你遭遇问题需要求助时,你会找一个什么都会一些但全是半调子的人帮忙吗?还是你会想找一个虽然只懂这方面的问题但却很精通的人来处理呢?或许你会愿意让半调子的人姑且尝试帮忙看看,但你永远只会愿意付钱给精通的专家来解决问题。 若想专精于核心能力,最怕有的没的学太多,而且想上的课永远上不完、想读的书永远读不完......这些对于一个专家的养成只会造成妨碍。应该先开始做,遇到瓶颈再去学,这样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学什么,并且是有系统化的学习。既然学无止尽,就更应该利用实作来带动学习,直接针对欠缺与不足来补强、集中资源、实践所学、付诸行动、创造更大价值。 别让定义卡住自己 对于斜杠的定义,现在各方人士持有不同看法的论战,正方提倡斜杠是认识自我和开发潜能的成长过程,反方抨击斜杠是美化不务正业以及高大上的华丽包装。 但其实我们不应该拘泥在定义里、也不必陷入意识形态的泥淖中,因为斜杠也仅是提出一个思维的框架和方法论,至于要抱持怎么样的心态以及要怎么做,始终是操之在己。别让定义卡住自己,定义是可以自己赋予的,斜杠就是不断盘点自己、设法往目标迈进这样的概念。 找梦想很难、找热情不容易,但找问题可就简单多了吧,利用找问题来帮助自己聚焦定位,再藉由解决问题来引导自己前进,这是一个清晰而又务实的作法,不论是斜杠,还是正职、接案、兼差打工,这个方法都将一体适用。 -- 本文转贴自:纪长兴(原文标题:真的只要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出发就可以了吗?三个容易对「斜杠」产生的迷思)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 (@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2, 2024

Joe的时间管理术|电视转台、追连戏剧、看新闻台都在浪费时间? Push VS Pull 我的「看电视」策略

这两日有网友写信来问我问题,其中问到我对看电视的看法。 我自己不排斥看电视,虽然平常没有看的习惯,但休闲时间当然一定也会看看电视。 唯一我跟其他人可能不太一样的,是看电视的方式。 因为我总觉得大部分人看电视的方式是非常浪费时间的,那会把你的时间切成零碎,减低了我们做正事的「时间完整性」。 所以在此把我的原则分享给各位,或许对些较年轻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 好的电视策略,能让你拿回自己「时间的主控权」。 不要转电视 很多人习惯吃完饭后就躺在沙发上漫无目的的转台。 每台就算只看一两分钟,以现在第四台的台数而言,随便两小时也过去了。 当然,对很多人而言,可能也没在认真看,只是在放空。 可是,也不至于每天都需要这样放空吧? 更不需要每天都花这么长的时间放空。 转电视这行为除了对于放空与放松有帮助以外,在「时间投资」上其实效用是非常低的。 首先,这样看电视,你根本甚么内容也没看进去。 二来,就算看到甚么内容也只是从一半开始,终究那节目也看不完整。 很多人或许会反驳,本来我也没打算看完整,就随便看看「打发时间」。 那这其实更是个警讯。 因为除非你已经很成功了,不然哪有这么多时间好打发的? 就算要打发时间,又干嘛非要待在电视前? 你应该还有更多别的事情可以做吧? 读两本书、运动运动、联络朋友、去外面散散步,最少都会得到些甚么;只是单在沙发上转电视、除了让自己变胖以及虚掷时间外,其实毫无任何正面回馈。 就算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放松,也可以尽量把这样放空的时间缩短,或是不要每天都这样转电视。 若每天都要花一两小时这样待在沙发前,实在也太浪费人生了吧? 不要透过有线电视看连续剧 连续剧的可怕,在于它剥夺了你的自由度。 明明你该读本书、回封信、整理房间、甚至运动运动,可是你记挂着 9 点要看连续剧的事情,就打断了你整个晚上的作息。 因为你要看固定连续剧,你得把这时段空出来。 比方说早早吃饭洗澡、8 点 50 就打开电视等节目开始;好不容易到 10 点节目看完,可能还又转了电视半个钟头才离开。 结果为了一个连续剧,你其实赔上一整个晚上的时间。 最后对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可能一件都没做。 不要看新闻 从我的观点而言,新闻已经是比连续剧更浪费时间且没有意义的节目了。 这几日趁中午在外吃饭的时间,我稍微听了几则。 「散布李宗瑞的影片,有人被逮捕」 「大S是否怀孕」 「酸菜涨价了,牛肉面店叫苦连天」 其他当然还有哪里做了甚么创意料理、某人发生甚么客诉新闻记者去采访、捷运站告示牌北方不在图的上面这类内容。 总之,都是一些莫名其妙、且对你我人生毫无意义的消息。 现在的新闻,就算是打着「独家」二字,也往往是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内容。 我自己是已经接近十年不看新闻,最多是中午吃饭时店家有放就顺便看看。 不看新闻这概念最近终于有比较多人能理解了,但早先每次我说我不看新闻大家都觉得很讶异。 老是有人反问我「不看新闻? 那怎么接收新知呢?」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方法可以接收新知。 事实上,电视新闻根本无法给我们甚么新知。 而且最可怕的是,他是一种「被动接收」的管道。 被动接收的意思是:你不知道今天的内容有多空泛,除非你从头到尾看完为止。 可是若你真的需要知道最近的大事,你应该尝试「主动接收」的途径。 比方说报纸,或是新闻网站。 报纸、新闻网站与电视新闻最大的差异,在于新闻网站以及报纸要细读甚么的主控权完全在你手上。 新闻从业人员当然可以认为「大 S 有没有怀孕」、或是「 36 度的车内、奶油几秒会融化」这类事情很重要是读者需要知道的事情,并坚持放在版面上。 但你在浏览标题后,却「可以选择」你是否细读这些事情。 如果标题翻过后发现今天的报纸或新闻网站没有你感兴趣的事情,五分钟就可以把报纸放下或是跳离新闻网站。 可是看电视新闻,你得忍受一小时毫无内容的「讯息」以及「独家」,然后等到一小时过后,才发现看了一堆对你人生毫无意义的信息。 这在时间利用上,就天差地远了! 学习以Pull策略来看电视 事实上,电视是个好媒体,只是你要以主动的方式来看,也就是要采取 Pull 策略,而不要被动地待在电视前面,被节目 Push 信息。 可是怎么叫做 Pull 策略呢? 像我自己偶尔也会看些连续剧也看些日本的大河剧,可是我很少是每天定时守在电视机前面看。 大部分都是等连续剧做完后,一次买 DVD 回来看。 这方法让我可以控制「何时观看」、「以及每次投入的时间长度」。 此外,我也可以避开广告、可以避开广告所造成想转去别台晃晃的诱惑,可以让我专注在「我空闲的时间段」内看到想看的东西。 时间多,可以一次看三四集;时间少,看一集也可以关掉。 让节目填补零碎时间,这就是主控权;而不是让自己被电视节目奴役着。 电影也是一样,看第四台的电影除了画质音质不好外,最大的困扰是时间被绑住。 可是看 DVD 或是壹网通,你则有最高的主控权。 就算中途来了个电话甚么,你都能暂停去处理。 这样才是让娱乐配合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在忙碌的空档、或是特别的休息时间中进行娱乐,而不是把时间这重要的资产拿来配合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更是如此。 透过网络,你一样可以看到各类大事,可是你可以「主动筛选要看哪些、不看哪些」。 有兴趣的事情你还能继续透过 Google 去做「延伸阅读」。 你想知道香港学运、叙利亚的状况、油价状况,都能主动再去查。 这是电视新闻无法带给你的东西。 至于电视新闻虽然有图、有访谈、有记者会,可是你我都知道那些东西大多没意思。 找路人的访谈通常都是筛选过、支持特定论点的结论。 退一百步想,我又有甚么道理非要知道那些路人在想甚么? 他们觉得某件事情好与不好,跟我有甚么相干? 大S有没有承认怀孕,跟我的人生又有何关联? 我为何非要知道新闻当事人在麦克风前面说了甚么?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甚么东西,为何是让这些新闻从业人员来主导呢? 避开电视新闻,就等于把自己的主导权拿回来。 至于想采取 Pull 电视法的朋友,除了透过 DVD 、壹网通、MOD、Apple TV、GoogleTV 这类方法外, Bryan 之前介绍的 TIVO 也是个好方法。 这机器让你能把想看的电视透过点选节目表的方式记录,并在该时段自动启动帮你录下来。 你就可以等到自己空档的时候慢慢地观赏。 这也是一种让电视节目配合你的时段,并让你能把时间利用最大化的一个方法。 别忘了,电视终究只是休闲与消遣。 应该让这类事情用来填满你重要事情间隔的零碎时间;而非让电视主导了你每日的时间安排,甚至把你的时间切的零碎。 所以把被动看电视( TV Push )转换成主动看电视( TV Pull ),会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一个重要关键喔!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 2024

接案、自由工作者与创业者,劳健保与退休金怎么安排?

上班族偶尔斜杠兼差,或是创业前做准备前兼差试水温,还有一群人是以接案维生,网红、摄影师、艺人等职业,这些职业该怎么为自己安排劳健保与退休金呢?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图/优雅阿姨提供) (左半)正职工作与部分工时,雇主与员工属于「雇佣关系」,劳保与退休金容易被遗漏。 (右半)多元接案与一人公司,业主与接案者属于「承揽关系」,接案者要自己规划保障。 (下方)补充保费依所得性质课征,对象为「自然人」与「雇主或业主」。 接案者若设立公司开立发票或收据给业主,属于「营业税或营所税」范围。 接下来,我来说明一下。 有正职工作的斜杠 雇用关系 正职工作雇主应负担劳保、健保与退休金,缺一不可,但下班后偶尔打点工,在兼差的公司属于「部分工时人员」就与打工族一样。 部分工时人员属于「劳工」,指有一定规律时间须依雇主指令工作,通常需要待在固定地点,每周或每月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便利商店、餐厅、寒暑期打工,都是属于这种情况,雇主与劳工属于「雇佣关系」。劳保与劳退的计算,可以参考《打工族要注意!部分工时劳工的劳保、健保与退休金怎么算?》 劳保要保、健保不用、劳退要提拨 健保:属于国民保险,只要在一个单位投保即可。 劳保:受雇者只要是劳工,不论正职或兼职,都要加保。 劳退:事业单位只要适用劳动基准法,就需要为员工提缴。 劳保与劳退都是可以重复的保,与事业单位有几人无关。 提醒老板们还是照法规走,如果没有为员工加保劳保,若员工工伤就会是雇主的责任。 承揽关系 接案工作者可以自由决定工作地点、时间、方式与内容,具备高度自主性,与雇主没有从属关系,这属于「承揽」。例如:影片剪辑、活动摄影、网页建置、平面设计等等。 如果接案工作者本身有原本正职工作,劳健保与退休金,就是跟着正职工作的公司处理。 承揽关系,劳保与退休金不需要,但可能会有补充保费。 对公司而言,承揽关系叫「外包工作」,让公司资源做最有效的运作。有些企业会为了减省人力成本,而选择「承揽契约」的模式与劳工签约,但是要提醒的是,老板们承揽关系不是依照契约上的名称,而是依照实际工作的情形。 接案工作者、一人公司 当接案工作者无正职工作,专心接案「无一定雇主或自营作业」时会选择参加职业工会。 投保劳保与健保,但无劳退。 健保:藉由职业工会投保,不让保障中断,属一般保费范围。 劳保:藉由职业工会加保,不同工会职灾保险费率不同。 劳退:因无雇主,因此不需提缴。 「公司投保」与「职业工会」的差别,因无雇主,简单来说自己负担的比例会比较多,有机会再来写职业工会的劳健保计算。老板叫你自己去保,通常就是走职业工会这条路,自己投保等同帮老板省了公司负担的部分,也不是不行,但就跟老板谈高一点的薪水,为自己的保障打算。但保障不给、钱也没给到位,去检举吧!让劳动局教教老板法律常识。 劳保中有老年给付属退休金,但没有劳退可以领,透过职业工会投保,要自行规画退休金。 补充保费 参加职业工会缴纳的是「一般保费」,接案工作者经常也得面临「补充保费」。 起扣点2万元 常见是薪资所得或执行业务收入 补充保费费率2.11% 如果投保职业工会,可提供业主「在保证明」不须被扣补充保费。但有正职工作的接案者,如果难以向雇主开口「我在兼职」,补充保费省不到。 业主无论有无帮外包缴补充保费,仍会被扣属于雇主负担的补充保费,金额计算与国税局所得数据有联机,逃不掉。 接案工作者可能还想知道 「执行业务所得」是什么? 薪资与执行业务所得的差别「各类所得扣缴制度」 保护自己「不被欠款三步骤」 创业准备军,四面向判断设立公司与否「我要开公司吗?」 -- 本文转贴自:优雅阿姨(原文标题:协杠接案族、创业预备军与一人公司,劳健保与退休金怎么安排?)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9, 2024

【2024 远程工作】工具推荐(下)「外接键盘」、「无线鼠标」挑选原则与推荐

每逢要去外地,或咖啡厅工作,我都会带上我戏称为「远距工作三本柱」的工具们出门,包含主动降噪耳机、外接键盘、无线鼠标。 上一篇,我先介绍了主动降噪耳机的选购与评测,请看《【2024 远程工作】工具推荐(上)「主动降噪耳机」挑选原则与推荐》 这一篇文章,我要来介绍外接键盘、无线鼠标。 在咖啡厅用笔电用久了,姿势容易酸痛的问题,可以靠把笔电架高稍稍缓解;可是笔电架高后,用起来又会很不顺手的问题,怎么办呢? 后来我发现,只要有外接键盘、无线鼠标的帮忙,就不是问题! 远程工作必备|外接键盘 通常在咖啡厅工作,我喜欢用笔电架将计算机稍微架高。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双手往往得异常扭曲,才有办法使用笔电本身的键盘。 怎么办?只好外接一块键盘啰! 第一优选, Logitech K380 对于外出键盘,我对它的期待很单纯: 轻便好携带:不然我还要你干嘛! 无线首选,最好还要能同时连接多个设备:不是每家咖啡厅,都有宽大且附上插座的座位,因此线材的空间还是能省则省。 筛选过一轮后,最后我入手的是 Logitech 的 K380 。重量轻、尺寸薄,最大程度满足了好携带的需求。同时它也支持跨平台使用,不管你是 Apple, Windows 还是 Chrome 系统的用户,这把键盘都能无痛联机使用。 此外,它最多能同时联机三台设备的功能,也解决了我外出工作时,偶尔需要在不同设备上打字时的困扰。 比较可惜的是,在极大化轻便、好携带优势之余,这把键盘也舍弃了独立的数字键盘,键程也多有妥协,所以敲打起来的手感,终究比不上机械键盘来得爽快。 不过,如果你愿意在重量上稍微退让,那么市面上也有很多小尺寸的无线机械键盘,可以满足你挑剔的手指。 又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样……专门准备一把机械键盘放在家里用,轻便、手感我全都要(握拳)。 远程工作必备|巧控板(或无线鼠标) 笔电架起来、接上外接键盘之后,最后一个令我头痛的问题,就是得找一颗好用的无线鼠标(对,我的外出工具几乎都是选无线)。 原因是,若你继续使用计算机原本的触摸板,整个使用体验会非常诡异:每当你想要移动鼠标,就得伸长手去使用触摸板;之后再把手缩回来,继续使用键盘。这流程实在反直觉,我始终更习惯左键盘、右鼠标的使用流程。 由于我是 Macbook 的使用者,加上我平常没有重度设计需求,所以这回倒是不需要太多比较,马上就入手了苹果的巧控板。 你可能会怀疑,不就是块功能都一样的触摸板,有差这么多吗? 有,差非常多!这块巧控板让我感到最值回票价的部分,大致有以下两点: 改善操作流程:在外接键盘的右边摆上一块巧控板后,整个使用体验就再次回到最熟悉的「左键盘、右鼠标」的配置里。跑到咖啡厅工作,难免会有一些需要妥协的地方,若你的工具能让你舒服进入专注状态,绝对值得投资。 触控面积加大:巧控板带来的另一个优势,是更大的使用面积。虽然 Macbook 本身所附的触摸板的面积,早属于市售笔电的前段班,但在运用三指拖曳、上下滑动等手势的时候,我还是常常「出界」。若你也有相似的问题,面积更大的巧控板,肯定会让你心满意足。 同场加映, Logitech Mx Master 3S 若你是比较喜欢用鼠标的人,那么我很推荐你给这颗鼠标一个机会。讲求携带性的人,同系列也有 Mx Anywhere 3 可以考虑,但这颗鼠标尺寸跟我的手掌不大合,握起来不太舒服,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牺牲一点携带性,选择 Mx Master 3s。 长话短说,Mx Master 3s 在满足改善操作流程、无线等基本需求之余,它让我最满意的部分,在于可以快速卷动的电磁滚轮,还有充满无穷潜力的 Logi Options+ 自定义功能。 电磁滚轮提供了丝滑、流畅的滚动手感(滚起来不会像一般滚轮一样,有很明显的颗粒感,推荐亲自体验!),Logi Options+,则让你能自定义 Mx Master 3s 各个按键的功能(ex. 将翻页键指定为全选功能),甚至还能设定快捷方式,按一颗按钮就触发一连串指令!若你熟悉 RPA / Zapier / Mac Automator 等设定,这颗鼠标绝对能为你带来无穷乐趣。 怎么选购外出工作设备? 最后,来聊一聊到你底该怎么选购外出工作的设备。 或许会出乎你意料,我其实不推荐你网购,也不推荐你直接照着我的推荐,入手上述产品。 原因是,选购这些工具的终极目标,是要帮助你在外出工作的时候,能轻松进入专注状态。每个人的需求,进入专注状态的方式也都不一样,适合我的工具,未必适合你。 所以,在掏钱之前,我建议你应该先仔细思考 4 个问题: 通常,我都怎么进入「专注」状态?是靠音乐、白噪音,还是完成特定的前置准备? 外出工作 / 远距工作的时候,有哪些因素,让我无法按照习惯的方式,进入专注的工作状态? 有哪些工具,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帮助我能用最习惯的方式,进入专注状态? 这些工具,彼此「组合」起来的效果好吗? 在最一开始,我从没仔细想过上面这 4 个问题。所以一路走来,花了很多冤枉钱、买了一堆根本于我无益的产品,最后才摸索出这 4 个采买原则。 基于类似的理由,我也推荐你优先选择现场购买,而不是直接网购。因为只有实际到场试用,你才能评估它们究竟能否相互搭配,替你的工作状态加分。就连我自己,当初也是带着我手上的家当,到实体店跑了好几次,才做最后选择。 总之,花点力气想想自己的需求、别忘记选购工具的目的,把握这两项原则,我相信你也能找到用得顺手的利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远程工作好用的工具与设备,可以参考这一篇《把家改造成办公室!「远距工作」过来人分享 3 类设备升级考虑,远离酸痛更能专注》!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8, 2024

【2024 远程工作】工具推荐(上)「主动降噪耳机」挑选原则与推荐

「哇噻,不过就是来咖啡厅做点事情,你的『家俬』也太多了吧?」 每当和朋友相约在咖啡厅做点事情,看着我从背包里翻出一样又一样的道具,朋友们往往会摇着头、发出类似的赞叹。 的确,每逢要去外地,或咖啡厅工作,我都会带上我戏称为「远距工作三本柱」的工具们出门,包含主动降噪耳机、外接键盘、无线鼠标。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来开箱我的三本柱,以及聊聊我挑选工具的重要原则。 远程工作必备|主动降噪耳机 先从「主动降噪耳机」开始吧! 我的远距工作三本柱中的一本柱,是主动降噪耳机。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工作时喜欢听点音乐的人,那么准备一点预算入手一副无线主动降噪耳机(若能买到耳罩式的更好),绝对是笔划算的投资。 你可能会想问:一定要耳罩式的吗?我平常也在戴像 Airpods Pro 这种入耳式的主动降噪耳机阿,有什么不好吗? 为什么建议选耳罩式耳机? 这几年,市面上推出很多真无线耳机,这类耳机虽然轻便好带,但其中一个硬伤,就是「入耳式」的设计,本身其实不太适合长时间配戴。 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入耳式耳机所附赠的耳帽(也就是耳机上的硅胶套子),大小都并非为每个人的耳道量身打造,因此长时间使用下来,多少会感到有些不舒服。 以我自己为例,入耳式的耳机我最多只能连续使用半小时,再多耳朵就会开始不舒服。跟入耳式耳机天生命中相克的属性,让我早早就将目光,投向耳罩式耳机。 第一优选 WH-1000XM4/WH-1000XM5 做了一堆功课后,最后获选的选手是 Sony 的 WH-1000XM4。 (注:以下主要介绍 WH-1000XM4 主力使用,目前已经推出新一代的 WH-1000XM5,既保留了大部分优点,还解决了折迭容易坏的问题,超赞!) 对于这副外出工作用的耳机,我的需求很简单: 音质不需要攻顶,有平均以上就好。 主动降噪很重要:我喜欢在咖啡厅工作,但咖啡厅的环境噪音很多变,遇到聊太开心的客人、或是离座位离咖啡机太近,多少都会令人分心。 蓝芽联机,可连接多设备佳:之前戴有线耳机,一站起身手机当场从桌上跳楼的经验太可怕了…,新耳机必须是无线! 综合来看,Sony 的 WH-1000XM4 几乎符合了我最核心的需求。 它让我爱不释手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 降噪效果显著: Sony 家的降噪真的是一时之选。戴着 WH-1000XM4 坐在咖啡厅里,就算你只打开降噪功能而不播放任何音乐,也足以把旁人的闲聊模糊成背景音,降噪效果绝对是水平之上。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全天打开主动降噪功能,会影响耳机的续航力。这点倒是不用太担心,在经过我近 3 年、几乎每天使用之后,至今我的耳机在充饱电后,都还能应付连续 10 小时开着降噪功能听音乐的使用,续航力相当可靠。 Speak to Chat 功能:只要你一讲话,耳机就会自动暂停播放中的音乐,等你讲完话后再重新播放。这点在点餐,或者在需要和同事讲话的时候很方便!解决了以往使用耳罩式耳机每当想讲话,就得大费周章拿下耳机、讲完话再戴起来的烦恼。 蓝芽多设备联机:戴着耳机正在用计算机看影片,突然间手机响了,怎么办?戴着 WH-1000XM4,你完全可以丝滑地暂停影片,使用同一支耳机转换到手机上讲电话;挂上电话后,再转向你的计算机继续看影片。中间的转换,完全不需要处理耳机和不同设备的联机问题。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我发现想在咖啡厅里高效率地工作,光靠制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远远不够,因为除了环境,「姿势」也是另一大问题。 由于使用笔电的时候,你通常得长时间低头,若想架高笔电,让视线与屏幕几近平行,又会造成很不顺手的问题。 怎么办呢?赶快去下篇看看我的解决方案吧! 【2024 远程工作】工具推荐(下)外接键盘、无线鼠标挑选原则与推荐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7, 2024

Joe的时间管理术|单价判断与时间投资术

前篇我提到「时间的单价」这一概念。 也就是把我们的时间,换算成钱一样的价值。 并透过「做某件事情对你未来能产生的价值」来做为行动上的决策依据。 那篇文末,有读者留言问说: Joe 你好,第一次在这个网站回文:)我也有类似于文章所说的时间价值的想法,但是我有点好奇:如何能知道自己所下的主观价值真能为未来带来效益? 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 虽然我在前文中提到价值来自于未来效益,可是若不知道是否真能带来未来效益,那不就可能错估情势了吗? 做了一堆事情以为能带来未来价值,结果后来发现根本弄错了。 所以,这篇要更深入的谈谈「到底甚么是未来效益」,以便让大家能更正确的使用「时间单价」这一概念。 我自己做了个整理,发现一般人的时间利用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投资导向的 不得不为的 休闲与浪费 而所谓「未来效益」,简单的讲就是要评估一个人的时间有没有用在「第一大类」的活动上。 大部分我们平常的时间,其实都花在第二大类,也就一些不得不为,为了眼前的生存或是责任执行而的事情。 比方说每天八到十小时的上班、上学、睡眠、吃饭、或参加一些不一定喜欢但不得不去的聚会等。 这些事情让我们目前免于失业、或是保护住人际关系、或是获得继续生存的能量。 但那仅仅是一种维护性的行为,对于未来的人生而言,并不会有甚么加分的作用。 唯有你每日有部分时间是放在「投资上」,那对未来才会带来正价值。 下一个可能有人会问的问题会是:「但到底该是甚么事情,算投资导向的呢」? 对很多人而言,投资理财还可以理解,投资时间可能就觉得怪怪的了。 时间总是一去不复返,难道时间也可以赚取利息或是获得资本利得吗? 我的看法是,确实有可能喔! 如果我们做些事情,能「增大未来不同领域的报酬」或是「让未来自己能更省时省力」,这就可以算是一种时间上的投资。 以图型的方式来解释: 一般人的时间利用可能是这样(图/张国洋提供) 目标远大的人,他的一天可能是这样(图/张国洋提供) 最后变成能利用时间的人,他可能一天的时间分配最后变这样(图/张国洋提供) 为何能利用时间者的时间,在不得不为的比例减少了呢? 不得不为的时间之所以减少了,并非他就不工作了,而是 可能他的工作能越来越有效率的完成。 或是他增加别的条件(如有钱雇用人),透过别人的时间来缩减自己需要投入的时间。 所以这两点,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能「增大未来不同领域的报酬」以及「让未来自己能更省时省力」的含意! 如果这样还让你觉得抽象,那我再举些例子。 1. 让未来能得到更大报酬的可能包含有 : 甲、智慧 乙、职位 丙、眼界 丁、获利能力 戊、成就 己、爱 庚、友情/亲情 辛、幸福 壬、更多的时间 比方说,读一两本书或是扩充生活经历,有可能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 学习新技能可能增加我们未来职位上的竞争力。 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或是走出去看看世界,或是做自己没做过的工作,有机会提升自己的眼界。 其它如获利能力、成就、爱等也都是让我们未来能比现在更好的东西。 所以若做的事情能促进上列清单的提升,就是一种直接投资。 2. 让未来能省时省力的事情可能包含 甲、SOP 乙、系统 丙、纪录 丁、规划 这部分的事情,则让我们把平常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做个有效的整理。 让日后再次要做时,能以一个有系统、统一的方式来执行。 甚至如前段提到,如果有这些在手上,必要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工作指派或是转移给别人来做。 这样,自己就能空出时间去追求其他更重要的目标,而不是让自己一直被缠在某些重复度很高的事情上,并把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不断往后推延。 所以, SOP 也好、规则、流程设计也好,必须考虑对于未来真正的节能省时为出发点。 如果一个规则或流程反而让自己得重工的话,那也是得重头思考怎么调整的喔。 毕竟花了时间去做某些事情,就是希望能带来价值。 再来,有人可能又会问:「我如何知道做一件事到底能带来多少未来价值呢?」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从绝对值的角度来看。 没人能告诉你,读一本项目管理的书、或是来我们网站看文章能增加多少的未来的价值或提升未来成功机率多少%。 但时间单价永远是个「相对问题」,你是拿好几件事情在相互比较,并透过高低差来决定你该做哪些事情。 看电视、读书、玩 Online Game ,这些放在一起比较,总是可以得出一个对未来帮助谁高谁低的比较出来。 也未必人人都相同的。 比方说,你的工作是游戏设计,那多玩游戏的价值可能比多读项目管理书来的有帮助也说不定。 再比方说,你短期目标是要找到对象结婚,那参加联谊约会的价值可能就高过读一本讲地壳变动的书。 但我也要再次强调的是,并非我很八股的说我们不该懒散、睡觉、休闲、或玩玩游戏。 而是强调,每个人「每天总该」要有些「高时间单价」的事情。 如果每天只是吃喝玩乐,或只是求做好分内的事情(如上班下班),那长期而言人生怎么样也不会突然有甚么好事发生吧? 所以,做这些高单价的事情,其实就是让我们增加未来自我的可能性;讲的玄一些,这是在增加自己「带来好运」的机会。 这也是个重要观念喔。 如果你都不提升自己未来价值的话,未来就很难有好事(如加薪升职)。 若人生好事发生的机率很低,可是出意外的机率不变,那未来就有可能每况愈下喔。 这也是很多人会觉得人生越来越走下坡的原因,因为他都没有在之前的时间为未来做些投资嘛。 另一件要讲的是:花时间去省钱通常也不是高时间单价的事情。 我就有认识一些人会去剪量贩店的 coupon 然后去排队买特价的丝瓜或是高丽菜之类的。 那种事情常常是耗费来回加排队共数个小时,就算买了 1 元的丝瓜又如何? 长期而言,对人生的任何面向其实都没帮助的! 这点有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会觉得能省一元是一元啊。 所以我要说一下我这观点的核心思维。 钱是我们可以靠资历累积、以及知识能力所获取的一种东西。 当你累积能力到一定成就时,钱通常会等同的增加。 但时间却不是。 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不管你多有钱、多有名、多有能力,你永远无法赚取更多的时间。 所以,我自己的思维中心是,要想办法增加自己能去追寻梦想的时间。 换言之,用钱换时间,值得;但用时间换钱,就得小心考虑了。 在这前提下,你现在的时间,最该去累积日后的资本。 不管是提升自我能力、增加未来赚钱的竞争力、交朋友、增加名望、或是任何事情都好。 但排队买特价品,刚好是反过来的一个概念。 我们把宝贵的时间,拿去节流一些小钱。 可是这节流下来的小钱,将来能对人生有甚么帮助? 能带来更多的机会? 更多的钱? 帮我们未来节省更多时间? 其实常常都不会。 不是吗? 他只是让我们得到了一次性便宜的蔬菜或是卫生纸。 这些东西用完,也就没了。 但同样,你那不会再回头的时间,也随着这行为消耗掉了。 这是我觉得排队买特价品不应该之处。 赚大钱能提升未来的效用,省小钱却只是消耗罢了。 这也是为何我会建议大家把时间的单价列出来的原因。 因为当你用同样的单位考虑问题时,花数小时却只能省个 30-50 元的事情,就绝对会让人觉得很笨的了,不是吗?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6, 2024

美国职场分享|美国企业纷纷要求员工回办公室!我如何逆风,向老板要求远距工作?

2020 年初,COVID-19 疫情蔓延到北美。三月初我从犹他滑雪旅行回来,没隔几天公司突然宣布 shutdown,然后基本全美国白领都开始了远程工作。 时间快转到2023年,疫情已经基本上在美国结束了。而湾区各大公司的高层们,看着盖得美轮美奂的办公园区,员工餐厅冉起的炊烟,和那放眼望去寥寥可数的几名员工,心想:该让大家回来了吧...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宣布了 back to office 的政策,然后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 “for better collaboration”。 从一开始软性劝导,出台各种诱因,到后面开始统计各部门员工刷 badge 的次数,给各部门的 VP 施压,到全公司都必须起码回公司三天,变成大部分公司的标准政策。 我的公司也不例外。 我在湾区一家上万人生技药厂的全球供应链部门工作, 负责公司抗癌症生物药的生产规划和全球分配。而我和老婆,在疫情开始后的前半年,求婚,结婚,买房,一下子全到位,隔两年也生了宝宝,正在享受在家上班的弹性,以及加州阳光下愉快的小家庭生活。 回去上班?接受那湾区上下班交通堵塞的煎熬,一天花两三个小时卡在路上,回来之后还得忙孩子吃饭睡觉? No way! 当时新来的 SVP 已经正式宣布:我们希望大家都回来上班,特别是未来新开出来的缺都会是 on-site 的。 我开始到处打听,终于听到了我想听的 - ” 远程工作的申请会是例外中的例外,但公司政策永远可以有例外,而我们需要证明自己为什么值得是那个例外。“ 于是我开启了几个月和老板们以及公司上层谈判的过程,最终顺利在全公司回流的 2023 年后半,逆风转成全远程工作的员工。 我说服公司,转成远程工作的 4 大主因 回过头来看,我回归纳这几个点,是我能顺利从公司拿到远程工作的主因: 1. Reputation 对公司来说,远程工作需要比基本还要高的信任,而我们过往的工作表现(前几年的Performance Review) 和同侪对我们职业道德的回馈,就成了最好的背书。 可能因为亚洲教育背景,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挺高,过去几年都拿到最高的绩效考核,也连续几年拿到公司所谓 Key Contributor Award。 在这几年工作的累积,同事、自己或其他部门合作过的主管们都可以为我的责任感和效率背书,这些名声上的支撑让我的要求充满底气。 2. Criticality 我认为,如果你手头上持有着不可取代的 portfolio ,或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让公司不想失去你,这也是很可以在谈判桌上加分的一个点。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全球供应链部门里转换角色,每一两年就掌握更多技能、经验、推动项目,并且开始负责更重要的产品,一直到现在,我掌管规划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生物抗癌症用药在全世界的生产运输,而这是 CEO 在未来十年内要持续专注投入的地方。 所以以一个在部门里角色的重要性来说,我在阶层内占到了最有能见度的位置,虽然组织里没有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但我让同事和上层们都很清楚,失去我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3. Transparency 让公司知道,你有一个需要远程工作的好理由,以及你会怎么完成工作上的任务和期待,我认为是一个很好开启对话的方式。 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以说服其他人的理由。最好的几个理由我认为: 第一,是家庭,工作基本就是为了支持家庭,而我们是刚有宝宝而且无后援的移民新手爸妈,这变成很直接也合理的要求。 第二,可以是交通和住家距离,疫情之中很多人往远处搬,而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在湾区外围负担得起的地方买了一个小窝,如果要上下班,起码会耗掉两个半小时。 然后我认为可以做的是重申这个远程工作只会维持甚至增进我的工作效率,如果硬要回公司,除了得边开车边开会,也失去体力和效率,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 4.Management Backing 最后到真的要递申请了,直属上司们的大力支持的就真的很重要了。 主管的完全信任是第一关,而这很大一部分是上面三点的累积。远程工作对应的是自主作业能力和责任感,每次的1 on 1,我会在起码几小时之前送去一份agenda,列出当天我想讨论的点,他应该知道的事和我需要帮忙的地方,证明是我积极主动而且是有组织性的人。 除了职业操守和能力之外,我认为跟主管有健康的个人关系很有帮助,让他愿意为你挺身而出争取想要的东西,我个人是一直维持很透明的沟通,包含偶尔分享一些家里的状况,这让主管知道我是真的有需要而不是只是懒得来公司。 我和主管合作把上面几点整合起来:在给部门 SVP 的信里面,首先写到我的个人生活在过去几年疫情有了很大转变,结婚搬家生子,回到公司工作已经不再是容易的事。 然后老板把我过去几年的丰功伟业都加油添醋地写出来,加上我目前负责的产品和项目重要性,接着是声明他完全支持的态度以及理由,最后也许是很关键的,他写了一句如果这个要求被拒绝,我可能会把我的天赋带到其他公司去(NBA 梗)。 就这样,我得到一封回信,请我正式把申请从 Workday 系统里送出,于是我顺利正式的变成远程工作者了! 成为远程工作者后,4 个方法与同事协作 远程工作,最需要调适的除了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切割之外,我认为还有自己心态的调整。 在大家都固定回公司碰面,而自己老是在家视讯开会的时候,我得清楚知道,因为追求家庭生活的平衡,我选择性地牺牲了跟同事的交流,也许还有在职涯上更好的发展。 职涯成长到一个程度之后,和同部门/跨部门同事之间的关系和人脉,很多时候不比工作上的表现来得次要。虽然我们选择家庭和生活为重,但也未必一定得完全牺牲发展。 在这里也建议几个小方法,我自己会用的给大家参考: 尽量开视讯摄影机:这样做的好处应该不用多谈,毕竟我们人不在现场,不管跟在哪里的人开会,露个脸,别人在 present 的同时,时不时做个表情还是应该的,"virtual collaboration"嘛。 在会议里多发言:我在职涯初期就开始要求自己这样做,一直到现在远程工作更觉得这件事的重要性,毕竟很多人即使在开会现场,心也是飘到其他地方的,如果你在远程却是非常engaged,给人的感觉就不再那么远了。 定期的和重要人士约 1 on 1 的聊天:科技让距离不一定跟现实的一样遥远,我们既然失去了跟大家面对面 chit-chat 的机会,就不要忘了付出多一点努力建立桥梁! 在有重要会议或重要的人来拜访时,还是跑一趟露露脸吧 :如果大家知道你平常在遥远的家里工作的话,还会觉得你特别在意这次碰面的机会呢! 祝远程工作的大家也能身心平衡!想追求远程工作的人早日成功! – 本文由 Justin Lee 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5, 2024

AI 英语家教好用吗?体验 Speak 英语口说 APP,实际经验与优缺点一次跟你说!

我是一个蛮内向的人,想到要与外国真人老师练习英语口说,就觉得很有压力。本来想说试试看 AI 英语口说,但在使用前,不了解 AI 英语老师的我,一直想 AI 会不会很迟钝?但这次使用 Speak 后,发现出乎意料的厉害! 目前,我也有在上线上英语家教平台,属于 1 对 1 真人的口说课堂,因此这一篇文章我将分享: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介绍 Speak 使用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比较 Speak 费用与不同会员功能 在线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的介绍 首先,先解释一下线上英语家教平台与 Speak AI 家教的不同。 台湾有名的在线英语家教平台,就有 amazing talker、engoo、cambly 等等,上课方式大多平台都是透过与外籍或是本国籍老师一对一进行视讯授课,一堂课有约半小时、一小时等不同方案。 以我使用的在线英语平台为例,我是一天一堂课的方案,每天上课 25 分钟,大多是菲律宾籍的老师、每天选择不同老师、全英文授课,平台也提供多样的教材,与对谈聊天的主题。上了三个月后,我有感受到英语口说进步满多的。 另外,这次使用的 Speak 则是属于 AI 家教,运用生成式 AI 的技术,与你进行对话。 首先,他有「单元课程」。分为基础与进阶初级、实力中级、职场英语,点击一个程度进去后,可以看到他将每个程度都分为 30 多天的课程,每天都提供不同的主题,其中会有影片课程、字汇补充、口说练习、 AI 讲师问与答,以及与 AI 角色扮演等等不同内容,帮助你学习。 还有「与 AI 畅聊」的功能,可以选择一个主题,点击进去,与 AI 进行情境式的对话,如果你不知道要说什么,系统也会给予你提示,告诉你可以怎么说。而且你也可以点选「课程历史」,回顾这堂课, AI 也会给予你用句上的回馈。 再来是「挑战」功能,主要是督促自己上课、达成一些学习的里程碑。 Speak 使用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我想分享我使用 Speak 的实际体验,并进一步分析优缺点: 优点 1. 老师维持一定水平 我想 Speak 一大优点,就是你不用每天都换一个老师,虽然还是有不一样的 AI 老师,有男有女,但老师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像我使用的在线英语家教平台,每次选择的老师程度好坏参差不齐,也解决了我遇到一个新老师,就要重新建立默契的问题。 2. 随时可以上课 有些人可能因为跨国工作有时差问题,或是接案时间比较弹性,想要随时都能上课。虽然在线英文教学平台不同时段有不同老师可以选择,但有些冷门时段还是会没有老师,而且遇到喜欢的老师,有时还是得配合老师的时间。但 Speak 完全没有这个问题,随时打开 app 随时可以上课。 3. 对话流畅 再来是「与 AI 畅聊」的功能,我很喜欢用这个功能,练习口说。当你在与老师进行对话时,老师会先问你一个问题,然后你接着回答,老师会再根据你的答案,进一步询问,整体而言对话出乎意料的流畅。 像我针对同一个话题,回答不一样的内容,老师都能根据我的回答,进一步地询问细节。虽然我可能回答得有些错误,但是老师还是能理解,并且继续对话。有时当你词穷不知道要回答什么,他也会给予你提示。 4. 文法与句子修正 这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功能,因为使用在线英文学习平台,会着重在与老师的对话互动,有时文法不会特别被指正。但在上 Speak 每天的「单元课程」,与 AI 老师对话,当你回答的句子用词、文法不正确时,老师就给予你正确句子,让你重新练习一次! 在「与 AI 畅聊」时,你可以回顾课程历史,在课堂中讲错的句子,他也会给予更正。 5. 发音修正 「单元课程」中,也会针对发音进行调整,让你知道更正确的发音,也会让你知道怎么念更好,这对发音不好的我,有非常大的帮助。 缺点 目前体验下来,我认为最大的缺点还是在语音识别的功能,有时 AI 无法清楚的听懂我在说什么,可能我的发音也没有到很正确,在练习时可能就要不断地重复再念一次句子,或是在与 AI 畅聊时,我的回答就会是一个很奇怪的答案。 在线英语平台与 Speak 的比较 我简单做了我自己在线英语学习平台,与 Speak 学习体验的比较。 Speak 费用与不同会员功能 如果你对 Speak 有兴趣, Speak 提供免费七天的试用期,让你体验主题课程。 试用期过后,你可以选择 Premium 方案,一年只要 2790 元,一个月 232 元。 这个价格有够便宜!去上线上英文学习平台,与真人外师 1 对 1 上课,一堂课可能就不只 200 元。如果你预算有限,可以尝试看看 AI 老师! 还有另一个方案是 Premium Plus,提供更强大的 AI 回馈与学习功能,详细的信息可以点击 Speak 官网,或至 Google play 或 Apple 的 App Store 下载 Speak APP 观看更多内容!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