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十年 「臺灣吧」共同創辦人蕭宇辰:面對新的挑戰,請跟自己多「say YES」!|Podcast 「數位遊牧誌」

如果你曾對台灣或世界歷史相當感興趣,那麼想必你一定有聽過「臺灣吧 Taiwan Bar」,這家以 YouTube 歷史動畫影片起家的內容製作公司。而今年正好是臺灣吧創立十周年。 本集《大人的Small Talk》「數位遊牧誌」 Podcast,邀請到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蕭宇辰,分享他回顧這十年來營運臺灣吧的心路歷程。 台大歷史系畢業的他,為何會選擇踏上創業之路?在十年創業的過程中,除了遭遇到哪些困境外,讓他學到了什麼?數位遊牧(數位遊牧、又稱 digital nomad)、自由工作接案者又能從他的創業經驗分享裡,得到哪些體悟? 臺灣吧的誕生:一個小專案竟變成一間公司 十多年前,蕭宇辰起初在高中擔任教職工作,當時正好遇到平板電腦融入教學計畫,因而讓他一腳踏進數位學習這塊新興領域。 當時,台灣教育現場的數位環境還不像現在如此發達,網路速度、硬體設備各種基礎設施尚未如此完備,更不用說使用平板電腦教學,對當時的師生來說,還是非常新鮮且相當陌生的事。「那一年教得滿爛的」,蕭宇辰說,但他同時也發現,數位學習在不久將來會是潛在的教學趨勢。 蕭宇辰回溯自己的個人經歷,他開始思考自己可以將哪些技能和歷史教育專業結合在一起。「我不是工程師,我不會寫軟體,但我在大學有拍過一些影片」,他突發奇想,發現能把歷史知識轉化為影片形式,讓更多人透過影像理解歷史,同時也能讓自己的教學專業有所轉型。 於是,一個 side project 於焉誕生。 他與另外三位夥伴一起合作,共同企劃製作第一部關於臺灣歷史的動畫影片。 2014 年 9 月 1 日,臺灣吧在 YouTube 上傳了他們的第一支動畫影片「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當時影片才上傳三天左右,便已突破 20 萬的觀看次數。透過一部動畫影片,他們發現或許台灣群眾對於歷史知識影片有一定需求。 『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 』臺灣吧-第 0 集 Taiwan Bar EP0 Taiwan for Sale? 正是因為第一部影片的成功,才讓蕭宇辰進一步思考:「如果歷史可以,哲學行不行?經濟學行不行?我們能不能把更多,大家覺得好像很複雜,很難懂的知識,都透過這種方式呈現出來?」 蕭宇辰提到,2014 年剛好是台灣「群眾集資元年」,愈來愈多人開始能接受以群眾集資的管道,透過眾人之力一起完成一個大型企劃。 臺灣吧也跟隨這波風潮,成功透過集資獲得一些資金,加上有企業主動願意冠名贊助,這讓他們一開始推動歷史動畫影片的企劃,運作相當順暢,也在同一年的 11 月正式成立公司。 談及之所以選擇動畫作為教育媒介,是考量到孩子觀看影片時的趣味性。蕭宇辰並不希望一部歷史知識影片,最終還是變成一部傳統的老師授課影片,「動畫對學生族群而言,還是比較有吸引力」。 因此,臺灣吧以台灣黑熊為基礎打造一個虛擬角色 IP「黑皮」,讓影片內容視覺調性更為完整、生動且增添許多額外的趣味,轉變大家對歷史知識影片的既定印象。 「我們本來想要做一件事情,這個想法好像市場願意接受。我們如何讓它長期永久化,然後就往下走。」蕭宇辰認為,創業作為一種人生選項,目標是要去滿足集體人類的某種需求,而這種需求並非純粹單打獨鬥就能夠順利解決。 關關難過關關過:創業的自我堅持與妥協 然而,蜜月期一過,創業難關其實才正要開始。蕭宇辰說到創業的艱辛之處,他一邊笑一邊不禁嘆了幾口氣。 隨著第一波動畫臺灣史的空前成功,臺灣吧趁勝追擊,後續和哲學普及作家朱家安合作,推出第二檔節目「哲學哲學雞蛋糕」,觀看流量雖然不差,但仍在商業上慘遭滑鐵盧。 蕭宇辰自我檢討,點出了兩個問題:當時他們採用與動畫臺灣史相同的製作規模,導致財務投入難以回收,收益不如預期,以及業務開發欠缺周詳,讓他們賠了一百多萬。 痛定思痛過後,臺灣吧嘗試擴展業務範圍,除了自製的原創影音產品之外,他們也開始進行與外部單位的專案合作,用專案合作的所獲盈餘挹注到自家內容產品上。 歷經不同營運模式的轉換和調整,臺灣吧的專案收入逐漸步上軌道,蕭宇辰分析,近幾年來臺灣吧近八成比例的營收均來自於專案合作。不過,儘管公司開始穩定獲利,蕭宇辰卻並未此感到滿意。 「臺灣吧變成一個有品牌聲量的整合行銷公司」,蕭宇辰一針見血道出公司當時的狀態與定位。 「但我不希望臺灣吧是這個樣子」,追溯蕭宇辰起心動念的創業歷程,起初他想要透過影像製作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然而為了讓公司穩定營運,變成專案製作的整合行銷公司,這與他一開始的創業初衷似乎大相逕庭。 「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隨著營收穩定之後,臺灣吧與教科書品牌翰林合作,接著開發子品牌「小黑皮」,將公司業務開發的範圍擴展到了學齡兒童的教育現場。儘管過程仍有虧損,但透過不斷試錯,重新調整商業模式,臺灣吧才又回到穩定的營運狀態。 「臺灣吧不應該只是這樣而已。」 蕭宇辰分享營運臺灣吧的歷程當中,透露著不甘於此的氣息。 他談到在 2022 年疫情期間,公司出現現金周轉不靈,除了必須動用他自己與創業夥伴的現金之外,他不得不向母親求救,抵押家裡的房子,撐出一個貸款額度。 除此之外,他還必須裁員,好讓公司度過難關。蕭宇辰談起這段歷程,娓娓道來:「我媽當時沒多說一句,就直接同意了(抵押房子)」。 「那時候真的超痛苦。」歷經那次慘痛的代價之後,蕭宇辰也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啟發:「創業者(老闆)沒辦法拯救你的員工,你唯一能拯救的只有公司而已。」 請告訴自己,持續多「say YES」! 今年邁入第十年的臺灣吧,不僅擴展了專案合作的領域,也同時仍努力持續推動歷史教育,透過不同方式的多元募資管道,試著透過提案說服群眾、說服企業投資方,儘管一度歷經危機,卻也在困境之中找到新的轉機。 被問到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想對過往的自己說什麼? 「多 say YES!」蕭宇辰想對剛開始創業的自己說,只有願意無條件接受更多挑戰,保持開放的心態,才有機會面對更多未知的新可能。 同樣的一句話,也相當適用於想成為或是已經是數位遊牧者或自由工作者的你,如果仍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焦慮或躊躇不前,只有先嘗試跨出第一步,才有機會看見這些未知的可能。無論這些挑戰可能是好是壞,但毫無疑問地,這些都終將成為自己的養分。 如果你想了解完整的對談內容,歡迎你收聽本集《大人的Small Talk》「數位遊牧誌」SP12:十年創業的潮起潮落:百萬YouTube歷史頻道的轉型之路|臺灣吧 TaiwanBar‬ 共同創辦人蕭宇辰專訪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edit

THE LATEST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3|自由接案的生活跟上班族差在哪?我的實際體驗分享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3|自由接案的生活跟上班族差在哪?我的實際體驗分享

本系列為統整本人四個半月自由業的心得感想,本篇為第三篇,分享我對上班族與自由業差別的看法。 自由業系列文章,前兩集: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1|接案工作總覽:事前準備、案源開發與接案收入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2|沒經驗也可以接案?怎樣的案子適合自己?我在接案學到的三件事! 自由業與上班族的差異 就我本身而言,自由業和上班族的工作型態沒有差別到太大,我上一份工作除了例行的會議外是可以完全遠端,工作時間也十分彈性。我的習慣會是一早起來就工作,工作到一個階段才接著吃早午餐,進食後血糖升高會有點愛睏,因此會排會議幫助醒腦,下午工作效率會比較差,所以我大部分會是在晚餐後到睡前邊和朋友閒聊邊工作。 如果要大概比較差異的話,可以參考下表。 接案與上班族比較表 當然有能力的上班族當然可以工作時間很彈性並賺翻,而成熟的自由業也當然可以有穩定薪水。 那究竟自由業到底和上班族對我而言有哪些差異呢? 一、時間與薪水關聯性高 在自由接案時,薪水和工作效率的關聯很直接。如果我工作效率高,我就更快結案、獲得收入,再去找下一個案子。在這過程中會無形產生自我激勵效應,督促增進能力與效能,提高產出。同時也會讓人有掌握感,只要我再多接一個類似做法的案子,用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就有機會有更高的時薪。 這和以往在上班族的體驗很不同,我工作上雖也講求效率,但不會直接思考到效率和薪水的關聯性,反而像是為了團隊做努力。思考比較像是:如果我工作效率高,就能更快給同事資訊,專案可以更順利進行。同時,也沒有意識到時間是和薪水有關聯性的,因而可能會造成無意識的增加/減少時數,讓每個月的時薪忽高忽低。 二、風險與報酬較大 身為一個自由業的菜雞,在第二個月(2021.04)收入便高過以往的上班族薪水(約 1.5 倍),當下想說天啊怎麼之前沒有人跟我說自由業生活這麼讚,花更少的時間工作還賺得比上班族多!不過好景不常,新手運也就維持那麼一下,接下來就是很零星的案子,抑或是討論了但沒成案,月收入降到四位數。 自由業收入與意願變化圖 隨著收入與案子的減少,一開始想以自由業維生的興致也消逝殆盡。就我而言,單次接案確實是有機會獲得比上班族更高薪水的,但真正的考驗會在於,是否有辦法穩定案源,達到同樣或是更高的年收/月收入。另外,隨著收入減少,情緒自信度也跟著受影響,開始會陷入我是不是一個沒產值的人,而低迷了一陣。 這也讓我重新檢視自我,現階段我的身心靈狀態並不適合此較高風險的賺錢方式,有穩定的收入無論是生活壓力,抑或是對抗他人的閒言閒語都是十分省事的工具,而我現在還沒有堅強到可以低收入的持續抗衡。在此真的十分敬佩自由工作者們,可以找到穩定的案源,以及夠多底氣去面對社會的囉哩八唆。期許有一天也可以克服和金錢捆版住的心魔成為一員! 三、動態記帳與目標設定 以往上班族的記帳,我是不會紀錄收入的,因為每個月都差不多,好像沒必要特別記錄。不過換成了自由業可就不一樣了,我光是「什麼時候要記帳」就思考了一番,是要簽約時算,還是付款時算?如果簽約時算,很久後才開工會不會無法反應我的勞動?如果付款時算,對方很晚付款怎麼辦?總之不論是哪個方式都有其優缺,後來和有在接案的友人討論後,只要「固定同一個邏輯」就好。因為記帳終歸來說是要讓自己清楚帳務的走向,不隨意更動記帳時機點方便事後追蹤就好。 使用七七記帳連結 google sheet 記帳 處理完記帳時間點後,又開始煩惱的是那我到底要接多少案子、每個月要有多少收入、沒達成怎麼辦?以往上班族只要每天好好上班,沒有犯什麼大錯基本上不用操煩。而自由業生活,因為收入的頻率的金額都是不確定,如何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便十分重要,上網看了一些文章,有人會以季收入、年收入為目標設定,不以月收入考量到案子的長短以及撥款速度,如果以月來看會顯得太晚。不過當然如果你的案子的維度是較小(例如:以日為單位)那應該仍可以以月收入為目標。 決定目標的維度後,接下來就是要怎麼達成目標。接案資歷兩年的友人他的做法其實也很簡單,每個月會有一個固定的目標,會盡量達到,如果這個月沒達到那就是下個月多接一點案子補回來,阿如果補不起來就少花點錢,總之就是要讓存款可以在一定狀態。 這次我並沒有設定目標,而是秉持測試能耐的心態,恩很顯然實力很不怎麼樣哈哈。下次有機會會來設定目標嘗試看看。 四、代表人就是你 在當上班族時,工作出包雖然也是要扛要檢討,但對外還是公司承擔後果。當自由業時就真的要自己頂下來了。有人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體驗到是反過來的責任越大,就得想辦法增強能力。一開始有點不太習慣,這壓力既大但也刺激好玩。如果想要創業當老闆的人,不如先從接案試試看,喜不喜歡一肩扛起的感覺。 除了責任要扛以外,當然也是有些好處的。可以自己選擇想要接的案子,是現在手頭緊要找錢比較多的,還是現在不缺錢可以找投緣的等等,有機會當老闆拒絕工作也是蠻爽的啦哈哈哈。可以假裝自己案子很多大忙人拒絕一次體驗一下。 五、沒工作時要自己找事做 相較於上班族每天都有 8 個小時在工作,自由業接案時有時會有空檔,可長可短,這時候除了焦慮外還能做什麼呢?和一些自由業的朋友詢問後,他們多半回應我說:「要自己發案給自己」。例如設計師 Ruru,就有自己經營女子病語的社群,編輯友人會寫部落格練習文筆,也有 PM 會自己上跟設計相關的課程,相較於以往認為自由業很爽啊有一堆時間耍廢的刻板印象,其實反倒是會更需要在空擋時增進技能、經營自有品牌。 除了增進技能與自有品牌外,我也開始會和同為自由業的朋友固定聚會聊天,尋求心靈支持。在當上班族時沒有想過自己會是很需要有「同事」的人,頂多就只有喜歡和同事講幹話的模糊需求。但真的在自由業時,就好希望有同業或是一起打拼的同事可以一起瞎聊。你可以能會問,那為何不找朋友聊就好?啊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在上班啊,一來是不好意思打擾,二來是「躺著很焦慮」這種話題真的是同為自由業的人比較能切身感受一點啦哈。 寫在最後 這系列應該就這樣了,算是給自己一個結案報告,不虛度這四個半月,感謝閱讀到此的你,有機會的話會再連載的。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1|接案工作總覽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2|接案學到的三件事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3|自由業和上班族的差異 四個半月自由業番外篇|那些沒錢的專案 -- 本文轉貼自:Dear loser(原文標題: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3|自由業和上班族的差異)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20, 2024

小心「斜槓」讓你效益更低!在職涯初期「斜槓」的三個正確認知

小心「斜槓」讓你效益更低!在職涯初期「斜槓」的三個正確認知

現今社會,斜槓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很多人在職涯初期就開始嘗試斜槓多重職業,追求多元發展,甚至非常嚮往有一天能夠靠著斜槓的能力成為一名數位遊牧者。 像是我之前在身心靈培訓課上,接觸到一些剛入職場的工程師,當我和他們閒聊起來上課的動機時,大多數人都回我因為不想要一直待在辦公室裡,想要藉由學習新的技能,拓展自己的斜槓領域,看看有沒有機會同步並進,甚至將來擺脫辦公室生活。 然而,這樣的選擇真的適合每個人嗎? 也許在職涯初期,專注於單一領域或技能的培養,等在本職工作上達到某些里程碑後,再發展斜槓策略,可能會是一種更有利的發展策略。以下是三個可以考慮的認知: 1. 小心過度斜槓,導致效率更低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從零到一」這個階段的重要性。 在這個階段,由於正在建立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會需要經歷大量時間來探索與學習。 比方說剛進入科技業,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在初期,你需要學習程式語言、熟悉開發工具、理解公司內部的管理方法,這些都是基礎且繁重的學習內容。 但如果此時我們同時還想要開展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斜槓,比如經營一家小型電商,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在學習工程師工作的同時,還要掌握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和客戶服務等電商知識。 可是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多重任務的學習會對我們的精力產生巨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很快就會感到疲憊和挫敗,連帶加速燃盡我們的熱情。 因此在職涯初期的三到五年,我們應該專注於深耕一個領域,掌握其規律和知識體系,提升解決問題的技能。並不是說你不能學習新東西,而是在精通本業之前,你應該用工作之餘來學習,並且不要急著用新技能來賺錢。 這不僅能夠幫助你建立堅實的專業基礎,還能讓你更快地在該領域內取得成果,從而提升自信心和職業滿足感。專注於單一目標,使你能夠更有效地分配時間和資源,避免因為多頭管理而導致的精力分散和效率低下。 2. 發展斜槓事業前,先思考擅長什麼才是你的價值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別拿你的興趣去挑戰別人吃飯的專業」,興趣是內心的喜好,能夠帶來個人滿足感,但並不一定能夠立刻轉化為市場價值;而擅長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滿足他人的需求,因此才有機會獲得報酬。 比方說一名工程師,他可能興趣是寫文章,但是如果要他一開始就用寫文章這個興趣在市場上討生活,那恐怕會走得很辛苦,因為比他寫得好的人,這個市場大有人在。可是他擅長寫 Code,能夠有效地解決客戶的問題,那他在職涯初期寫 Code 會比用寫作擁有更好的待遇。 因此,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重要的是要識別市場需求,並區分哪些技能是出於興趣,哪些則是真正的專長,找到擅長的技能與市場之後,接著專注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可以解決更多問題,建立專業的優勢。 當然,還是可以從事有興趣的事物,但在這個階段,會比較傾向是以免費或低價分享的模式,而不是去思考建立完整的商業模式。 比方說文章開頭提到學習身心靈培訓的工程師,如果諮詢是他的興趣,那他同樣可以利用假日的時間幫人諮詢,並且可以透過部落格、臉書分享自己的接案心得,但主力仍是放在工程師的工作上。 等到在工程師的工作上達成一些里程碑,再去思考如何提升諮詢的變現模式,這樣做會比較容易且踏實,而不會因為多頭馬車分散精力,導致擅長的事也做不好,而有興趣的事又不成熟的狀況。 3. 斜槓的目的,不是增加收入,而是降低依賴性 很多人對於斜槓有個誤解,以為就是要接很多份工作來增加收入。但事實上,斜槓的目的應該是降低對單一收入的依賴,讓自己在面對變動時有更強的應變能力。 比如說,一名工程師在自己的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後,可以開始寫技術書籍當作家,或者開設培訓課程當講師。這樣,即使遇到公司裁員,他也不會馬上失去經濟來源,因為還有其他管道可以帶來收入。 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在原本的領域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專業優勢,擁有過硬的技能和豐富的經驗。這些能讓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迅速站穩腳跟。 這樣的穩定性不僅能讓你在職場上更自信,還能為未來的職業轉型和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持。 總結來說,斜槓並沒有不好,只是在職業初期,還沒有確立興趣與擅長時,應該專注於提升市場價值,建立穩定的職業基礎,而非急著為自己手邊的所有技能都建立商業模式,這樣或許較能在未來實現真正的多元發展和職業成功。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18, 2024

解放對「職缺」的想像,是「自由工作者」重要的一堂課!

解放對「職缺」的想像,是「自由工作者」重要的一堂課!

有位在新創公司上班的資深網站設計師,在諮詢時問我: 「你當自由工作者時,會不會在意客戶,或是競爭者怎麼看你?」 「你為何想用別人的框架,框住自己?」我回覆。 自由工作者最好玩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規則、沒有框架。 然而上班族想成為自由工作者,總會帶著條條框框,想找到自由接案的完美公式,考到 100 分。 自由接案不是考試,也沒有制度,目標不是成為好員工,而是要自訂遊戲規則,放手去玩。 成為有辨識度的自由工作者 我認識的所有資深自由工作者,都很有辨識度,並且有自己的原則,因為,他們懂自由工作的真諦,是解放對「職缺」的想像,為自己量身訂造一份工作,綻放自己。 然而,我們從學校、社會,一路被條條框框一輩子,要自訂規則太難,恐懼比期待多更多。 因此,我們很常會有擔憂提問: 自己,框架了自己 「一年收入 100 萬,算多嗎?」 「接案後,沒有自己的社群怎麼辦?」 這些提問,都是在找框架定義自己。 收入高不高,應該要聆聽自己的感受,關別人什麼事? 沒有社群,就建立自己的社群啊。 自由接案者,該學習放下別人口中的答案,由自己定義專屬解答。 職缺,限制了你的潛力 我越來越察覺,公司定義的「職缺」,都是限制我們的框架。 例如我同時會寫文、寫程式,什麼職缺能定義我? 現在,我又懂行銷、談業務,有任何單一職缺能定義我嗎? 我當初離開軟體工程師職缺,就是因為感受到「限制」。如果我繼續當「軟體工程師」,我就永遠無法發揮更多潛力,窄化人生道路。 值得追求的工作目標 如果你正在公司體制內,你一定會發現,自己有許多和公司格格不入的地方。這很正常。因為你的職缺、工作方式,都是老闆定義的,身為員工的職責,就是要符合老闆要求。 但是,你千萬要記住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模樣,持續去找符合價值觀的工作,或自己出來開業,都很好。 打破框架,成為自己,訂定專屬自己的工作規則,是自由工作者很重要的一門課,也是值得追求的工作目標。 -- 本文轉貼自:西打藍(原文標題:別把自由接案,當成一種新體制)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16, 2024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2|沒經驗也可以接案?怎樣的案子適合自己?我在接案學到的三件事!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2|沒經驗也可以接案?怎樣的案子適合自己?我在接案學到的三件事!

本系列為統整本人四個半月自由業的心得感想,本篇為第二篇,要來分享我實際接案過後的體悟,以下是我學習到三件事情。建議可以先閱讀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1|接案工作總覽:事前準備、案源開發與接案收入》再來看本篇。 自由業系列文章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1|接案工作總覽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2|接案學到的三件事 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3|自由業和上班族的差異 四個半月自由業番外篇|那些沒錢的專案 一、自認技能可能跟別人想的不一樣 在《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1|接案工作總覽:事前準備、案源開發與接案收入》的案子介紹,大家應該可以發現,實際接的案子跟我原本可以接的根本天差地遠。 案子背景比較表(圖/Tin 提供) 六個案子中有兩個是預期中可以接的。而再細部看這四個案件所使用的技能,分別為:活動企劃、行銷、翻譯與資訊統整,前兩個案子來自於我的前前同事,他們顯然對我印象留在過去舉辦活動、製作提案、當小編時的我,恩合理。不過後兩個案子來自於我的前同事,請問是有什麼誤會,覺得我是專攻英文的外商工作者嗎??? 這讓我驚覺:「原來他人看我的價值跟自己想的是有落差的」。落差的產生可能是沒更新到新的工作技能,抑或是原來我沒自信的技能其實在別人看起來是可以接案的。在這想給對有接案的人們兩個小建議: 不要侷限自我,或是低估自己的能力。有人邀請就做看看,適合之後再接,不適合自然做不成 開始接案前,不妨先問問周遭朋友:「你會介紹什麼案子給我?」初步確認在市場的定位 二、沒做過的案子也可以接 從上表可以看出,半數的案子我有經驗但沒有把握,半數的案子我根本沒做過。但沒做過也沒把握也沒關係,案主 ok,我也就盡力做好,邊做邊學累積經驗值。不用因為不熟悉而放棄一次練習的機會! 以下是我在接案時邊學習的能力,如果有想要接案的也可以在接案前先找相關資料練習: 1. 報價單製作與報價 上篇分享報價單的內容,大概是修訂的第四版吧。每次提案報價都會可以持續優化。發現修改太多次就補上修改次數規定;發現很晚才收到款項,就補上先收訂金;發現規格變動,就備註說明更動的措施等等。總之可以先有第一版,之後再根據需求慢慢修訂、優化。 至於報價,簡單來說就是要敢開。敢開的意思不是要你亂開一個天價,而是開出一個合理的價格。我個人是覺得金額只要雙方同意的價格就都是 ok 的,沒有什麼太高或太低。如果一開始不知道合理價格是什麼,就上網找或是問身邊接案者或是案主問價格大概在哪。 2. 網站架設 在接案前,我自架網頁的經驗就只有 Dear loser 這個部落格,之前工作時是規劃完後由工程師製作的。而接案的網站是還沒有接觸過的版型,說真的當時要接時也是很怕自己做不出來。 架設網站的工具與框架很多,我自己是選擇彈性高、網路資源多的 WordPress 來製作學習。有一個原因也是《財務自由》書中作者有介紹自己就是靠 WordPress 架設網站增加收入的,因此在製作時就優先選擇它了。 WordPress 蠻容易上手的,大概一天可以架起基本架構,網路上的學習資源也很多,如果有想要以網站製作為接案方向的,可以先自架一個網站,看看技術文件、摸摸後台,了解頁面設計等是否為想要的工作內容。啊對可以先感受一下除錯(debug)會不會讓你煩躁,如果會的話請三思,因為在有時程與交付壓力,會加更惱人。 3. 口譯與英文會議記錄 如果本來英文就很好的人,那你應該會蠻順利的。但如果你是和我一樣平常較少機會實際使用到英文,事前準備就蠻重要的。因為知道即時反應不會到太好,所以我事前先索取了演講的投影片、和案主討論可能會被問的問題,以及想要的回答方向,有了這些資料後就可以先把比較不好翻譯或是有專有名詞的字查好。 會議記錄的準備則是在接案前花了點時間和案主確認視訊會議的背景以及實際需求,是要到逐字稿的程度或是重點摘要即可。確認好需求後就上網找英文會議記錄的範本,同時也閱讀撰寫重點的教學文。撰寫完後,使用 Grammarly 做校稿,確認沒有拼字或是文法上的錯誤後,請案主確認是否需要修改。 讀到這裡大概可以發現接到不熟悉的案子、不知道怎麼辦時的兩大原則: 遇到不確定需求:友善詢問案主與溝通 不知道怎麼製作:上網找資料 網路資源、好心人真的很多,只要你有心想要做好真的不難。所以遇到沒做過的案子,別怕,喜歡就接下來努力做! 三、適合的案子關鍵在於需求相符 接案的好處就是有機會可以選擇工作,做適合的案子也比較能享受其中獲得成就,要做好選擇前提是要先了解自我需求,那可以從哪些角度去了解怎樣的案子適合自己呢?我是用以下維度去決定的: 1. 是否有興趣 是否有興趣在這指的是:對於案子製作的原因,以及案主的個人理念是否贊同。我對理念很有興趣,理念頻率對做起來會更有勁,除了既有規劃的合作項目外,自己也會想要努力做更好,因而也會帶來快樂。而如果案主比較偏向壓價格外包了事或是不合理的要求很多,我可能就會歸類於理念不合,而避免合作。 2. 是否有能力 在評分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案子做起來很快樂,但卻沒有什麼成就感,仔細去分析後發現可能在於是否有運用到既有專業,或是未來想培育的技能。舉例來說:口譯過程蠻刺激有趣的,但因為完全不是專業,沒有做出應有的品質,也就沒什麼成就感。 興趣 + 能力綜合評分 興趣與能力是我是否接案的主要指標。如果是沒能力有興趣,願意花時間拼看看就接,因為我認為對一件事情的熱情足以支撐去成長;有能力沒興趣,看價錢怎麼樣,或是評估會花多少力,如果 cp 值不錯可以接;沒能力也沒興趣,無論價錢多少都真的不要接了,只會害人害己;有能力又有興趣,太好了,接起來吧! 判斷是否接案四象限(圖/Tin 提供) 接案多是短期的合作,因此有比上班族多一點機會和低一點成本可以進行自我探索,不妨多接幾個案子感受一下! 寫在最後 在接觸接案過一陣時間,會發現其實工作的型態並非只有上班族與接案這兩個這麼絕對。在後期有遇過「短期正職」的需求,案主希望找的是固定時間白天工作時間,而以接案的方式彈性運用時間完成的。這也讓我對於工作有更多想像,正職也不一定要是一年 365 天都是這份工作,也許是可以由多個短期正職所組成的。 總結來說,這一趟旅程真的很超值。學習很多,也伴隨時不時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以宣告失敗的方式結束了四個月半的自由業,沒收入真的很需要堅忍的心啊,希望有天也可以成為高級玩家一員。 之後重回上班族仍會繼續接案(感謝新公司),也會嘗試找尋被動收入的方式,總之各方面開源與體驗。 如果大家有有趣好玩的案子可以來找我喔,對於這篇文章有什麼想法,也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啦! *特別感謝遠在異國的 Daisy 給予撰寫建議 -- 本文轉貼自:Dear loser(原文標題:四個半月自由業心得 02|接案學到的三件事)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13, 2024

創業十年 「臺灣吧」共同創辦人蕭宇辰:面對新的挑戰,請跟自己多「say YES」!|Podcast 「數位遊牧誌」

創業十年 「臺灣吧」共同創辦人蕭宇辰:面對新的挑戰,請跟自己多「say YES」!|Podcast 「數位遊牧誌」

如果你曾對台灣或世界歷史相當感興趣,那麼想必你一定有聽過「臺灣吧 Taiwan Bar」,這家以 YouTube 歷史動畫影片起家的內容製作公司。而今年正好是臺灣吧創立十周年。 本集《大人的Small Talk》「數位遊牧誌」 Podcast,邀請到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蕭宇辰,分享他回顧這十年來營運臺灣吧的心路歷程。 台大歷史系畢業的他,為何會選擇踏上創業之路?在十年創業的過程中,除了遭遇到哪些困境外,讓他學到了什麼?數位遊牧(數位遊牧、又稱 digital nomad)、自由工作接案者又能從他的創業經驗分享裡,得到哪些體悟? 臺灣吧的誕生:一個小專案竟變成一間公司 十多年前,蕭宇辰起初在高中擔任教職工作,當時正好遇到平板電腦融入教學計畫,因而讓他一腳踏進數位學習這塊新興領域。 當時,台灣教育現場的數位環境還不像現在如此發達,網路速度、硬體設備各種基礎設施尚未如此完備,更不用說使用平板電腦教學,對當時的師生來說,還是非常新鮮且相當陌生的事。「那一年教得滿爛的」,蕭宇辰說,但他同時也發現,數位學習在不久將來會是潛在的教學趨勢。 蕭宇辰回溯自己的個人經歷,他開始思考自己可以將哪些技能和歷史教育專業結合在一起。「我不是工程師,我不會寫軟體,但我在大學有拍過一些影片」,他突發奇想,發現能把歷史知識轉化為影片形式,讓更多人透過影像理解歷史,同時也能讓自己的教學專業有所轉型。 於是,一個 side project 於焉誕生。 他與另外三位夥伴一起合作,共同企劃製作第一部關於臺灣歷史的動畫影片。 2014 年 9 月 1 日,臺灣吧在 YouTube 上傳了他們的第一支動畫影片「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當時影片才上傳三天左右,便已突破 20 萬的觀看次數。透過一部動畫影片,他們發現或許台灣群眾對於歷史知識影片有一定需求。 『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 』臺灣吧-第 0 集 Taiwan Bar EP0 Taiwan for Sale? 正是因為第一部影片的成功,才讓蕭宇辰進一步思考:「如果歷史可以,哲學行不行?經濟學行不行?我們能不能把更多,大家覺得好像很複雜,很難懂的知識,都透過這種方式呈現出來?」 蕭宇辰提到,2014 年剛好是台灣「群眾集資元年」,愈來愈多人開始能接受以群眾集資的管道,透過眾人之力一起完成一個大型企劃。 臺灣吧也跟隨這波風潮,成功透過集資獲得一些資金,加上有企業主動願意冠名贊助,這讓他們一開始推動歷史動畫影片的企劃,運作相當順暢,也在同一年的 11 月正式成立公司。 談及之所以選擇動畫作為教育媒介,是考量到孩子觀看影片時的趣味性。蕭宇辰並不希望一部歷史知識影片,最終還是變成一部傳統的老師授課影片,「動畫對學生族群而言,還是比較有吸引力」。 因此,臺灣吧以台灣黑熊為基礎打造一個虛擬角色 IP「黑皮」,讓影片內容視覺調性更為完整、生動且增添許多額外的趣味,轉變大家對歷史知識影片的既定印象。 「我們本來想要做一件事情,這個想法好像市場願意接受。我們如何讓它長期永久化,然後就往下走。」蕭宇辰認為,創業作為一種人生選項,目標是要去滿足集體人類的某種需求,而這種需求並非純粹單打獨鬥就能夠順利解決。 關關難過關關過:創業的自我堅持與妥協 然而,蜜月期一過,創業難關其實才正要開始。蕭宇辰說到創業的艱辛之處,他一邊笑一邊不禁嘆了幾口氣。 隨著第一波動畫臺灣史的空前成功,臺灣吧趁勝追擊,後續和哲學普及作家朱家安合作,推出第二檔節目「哲學哲學雞蛋糕」,觀看流量雖然不差,但仍在商業上慘遭滑鐵盧。 蕭宇辰自我檢討,點出了兩個問題:當時他們採用與動畫臺灣史相同的製作規模,導致財務投入難以回收,收益不如預期,以及業務開發欠缺周詳,讓他們賠了一百多萬。 痛定思痛過後,臺灣吧嘗試擴展業務範圍,除了自製的原創影音產品之外,他們也開始進行與外部單位的專案合作,用專案合作的所獲盈餘挹注到自家內容產品上。 歷經不同營運模式的轉換和調整,臺灣吧的專案收入逐漸步上軌道,蕭宇辰分析,近幾年來臺灣吧近八成比例的營收均來自於專案合作。不過,儘管公司開始穩定獲利,蕭宇辰卻並未此感到滿意。 「臺灣吧變成一個有品牌聲量的整合行銷公司」,蕭宇辰一針見血道出公司當時的狀態與定位。 「但我不希望臺灣吧是這個樣子」,追溯蕭宇辰起心動念的創業歷程,起初他想要透過影像製作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然而為了讓公司穩定營運,變成專案製作的整合行銷公司,這與他一開始的創業初衷似乎大相逕庭。 「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隨著營收穩定之後,臺灣吧與教科書品牌翰林合作,接著開發子品牌「小黑皮」,將公司業務開發的範圍擴展到了學齡兒童的教育現場。儘管過程仍有虧損,但透過不斷試錯,重新調整商業模式,臺灣吧才又回到穩定的營運狀態。 「臺灣吧不應該只是這樣而已。」 蕭宇辰分享營運臺灣吧的歷程當中,透露著不甘於此的氣息。 他談到在 2022 年疫情期間,公司出現現金周轉不靈,除了必須動用他自己與創業夥伴的現金之外,他不得不向母親求救,抵押家裡的房子,撐出一個貸款額度。 除此之外,他還必須裁員,好讓公司度過難關。蕭宇辰談起這段歷程,娓娓道來:「我媽當時沒多說一句,就直接同意了(抵押房子)」。 「那時候真的超痛苦。」歷經那次慘痛的代價之後,蕭宇辰也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啟發:「創業者(老闆)沒辦法拯救你的員工,你唯一能拯救的只有公司而已。」 請告訴自己,持續多「say YES」! 今年邁入第十年的臺灣吧,不僅擴展了專案合作的領域,也同時仍努力持續推動歷史教育,透過不同方式的多元募資管道,試著透過提案說服群眾、說服企業投資方,儘管一度歷經危機,卻也在困境之中找到新的轉機。 被問到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想對過往的自己說什麼? 「多 say YES!」蕭宇辰想對剛開始創業的自己說,只有願意無條件接受更多挑戰,保持開放的心態,才有機會面對更多未知的新可能。 同樣的一句話,也相當適用於想成為或是已經是數位遊牧者或自由工作者的你,如果仍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焦慮或躊躇不前,只有先嘗試跨出第一步,才有機會看見這些未知的可能。無論這些挑戰可能是好是壞,但毫無疑問地,這些都終將成為自己的養分。 如果你想了解完整的對談內容,歡迎你收聽本集《大人的Small Talk》「數位遊牧誌」SP12:十年創業的潮起潮落:百萬YouTube歷史頻道的轉型之路|臺灣吧 TaiwanBar‬ 共同創辦人蕭宇辰專訪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11, 2024

【廣告合作】打造你專屬的 AI 英文家教!ELSA Speak 介紹、功能、收費一次看

SPONSORED

【廣告合作】打造你專屬的 AI 英文家教!ELSA Speak 介紹、功能、收費一次看

身為上班族,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下班有時也有活動,雖然知道學英文很重要,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每天固定時間的傳統上課方式,莫名地很有壓力。 最近, AI 英文家教真的很紅!因為 AI 英文家教比真人家教便宜,又可以自由的排課程,甚至是 AI 可以幫你挑出字詞、發音錯誤,弭補了一些真人家教的缺點。 很多人都會擔心 AI 英文家教,詞句偵測會很不準確,但其實 AI 英文家教比你想的還要強大。本篇文章想介紹一款由 Google 投資 的AI 英文口說學習 APP「ELSA Speak」。 本文將分享: ELSA Speak 的介紹 ELSA Speak 的核心功能 ELSA Speak 的收費方案比較 ELSA Speak 的介紹|Google 投資、逾 5000 萬次下載的英文學習 APP ELSA Speak 是一款由 Google 投資的 AI 英文口語學習 APP。ELSA Speak 標榜,位居全球前五大 AI 應用程式之一,已在超過 195 個國家使用,並擁有超過 5000 萬次下載。 ELSA Speak 就像是你的 24 小時不休息的 AI 英文老師,隨時可以陪你練英文。它有每日練習的課程、你也可以針對發音進行改善、進行主題學習,或與 AI 進行對話等等。 ELSA Speak 由 Google 投資 ELSA Speak 的核心功能|個性化學習路徑、AI 對話、主題學習 ELSA Speak 有幾大核心功能: 1. 個性化學習路徑,發音錯誤即時回饋 ELSA Speak 的 AI 功能,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在於可以個性化學習路徑,根據每個用戶的需求量身定制,制定每日練習計劃,像是你想練習發音、重音、語調、聽力理解和對話都可以。 同時,ELSA Speak 擁有獨家的語音識別技術,能捕捉你發音中的細微音節,並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ELSA按照我的程度每天給我設計五種練習類型 我測試了發音練習,發現這款app非常精準地抓住每個音節的發音問題。它錄下我的每個發音,讓我重複聽自己的發音並與標準發音作對比,這樣我能一步步糾正我的發音錯誤,效果非常顯著。 發音錯誤的反饋 2. 與 AI 像真人對話, 給你發音、詞彙、語法的指導 ELSA Speak 利用生成式 AI 創造許多沉浸式的對話場景,難度從簡單到困難的都有。你需要完成每個對話場景中的 2 - 4 個任務,就像玩遊戲一樣。你也可以自行創建情境,與 AI 進行對話。而且,它也會給你反饋,包括發音、詞彙和語法的指導,讓你在完成對話後,進一步改進。 測試跟ELSA AI 語音對話 目前在測試ELSA AI,發現它會引導我進行回答並繼續對話,它能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在對話結束後,它會給我詳細的反饋,指出我的問題點,例如 "th" 音我常常發錯,或者指出 "which is" 要改成 "that is" 等文法錯誤。這種反饋對於提升口語和表達的準確性非常有幫助。 3. 主題學習功能,練習長篇演講、準備考試都可以用 ELSA Speak 還提供主題學習功能,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學習內容。如果你是想要準備考國際證書,練習報告,ELSA Speak 也有提供備考課程和Speech Analyzer語音分析器能夠針對你的錄音或音檔精確地反饋與修正。 Speech Analyzer 功能和主題式課程 ELSA Speak 收費方案比較 目前,ELSA Speak 提供兩種方案: 1. ELSA Pro 方案: 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和主題課程功能。此方案設計的每日練習計劃會根據用戶需求量身定制,幫助你在發音、重音、語調、聽力和交流方面逐步進步。 2. ELSA Premium 方案: 能解鎖所有功能,包括 ELSA Pro 的全部內容、ELSA AI、語音分析器和證書課程。 ELSA AI 利用生成式 AI 技術,創造多個模擬溝通場景,讓你能像與真人對話一樣與 AI 互動, 也會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其中也有證書課程,能幫助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專業認證。 立即體驗 ELSA Speak,突破你的語言學習瓶頸!點擊這裡獲取優惠。 -- (本文由 ELSA Speak 合作刊出)

September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