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管理

45 posts

【時間管理】從學會怎麼玩開始!「高強度休閒」幫助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

時間管理,從學會怎麼玩,怎麼休息開始。 一個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不會是一直逼迫自己,不會是一直用更多時間補救工作。而是帶著充飽電的精神動力去完成有價值的事情。 所以,時間管理不只看到執行面的管理,更要看到恢復面的管理。 當工作非常忙碌,面對的專案難度很高。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休息、休閒、放假時間,遠遠不夠恢復那些困難工作所需要的動力。覺得工作與休閒的時間無法平衡。 於是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工作越忙,休閒的時候,越無法充分休閒,可是無法充分休閒的情況下,就需要更多休閒時間,而且下一次回到工作中,動力、意志力又比上次減少,於是困難的工作更加覺得困難。 這個惡性循環,導致我們可能一直在逼迫自己,或可能一直在逃避,或是在這兩種既無法充份工作,也無法充分休閒的情況下擺盪。 而關鍵的解決方法之一,就在於提高休閒的強度。 所謂的強度,不一定是時間的多寡,而是休閒的時候,有沒有進入專注、投入、充分自我實現的「深戲模式」。 面對愈困難的工作,高強度「深戲」,愈可以幫助我們在休息、放假時找回真正的動力。 深戲(deep play),指得是專注投入某種既具有挑戰,但又快樂充滿的遊戲狀態。 「普通休閒」 只能轉移注意力,但沒有任何問題被解決,沒有獲得充分成就感,沒有學會新的技能、想法。所以常常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獲得滿足感,甚至除了當下的轉移注意,事後有可能永遠不會感到「被恢復」。 但「深戲」的狀態,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感受到相對更強的恢復力,讓我們更快帶著新的技能、知識與意志,重返戰場。 就像你可能看過身邊那些最有成就的朋友,工作上常常挑戰許多困難的專案,而在休閒時卻也喜歡挑戰像是登山、潛水、馬拉松這些相對考驗體能、技能的活動。並且常常看到他們會在高強度工作、高強度休閒之間快速切換,不會有「好想放更多假」這類的感嘆。 專注去挑戰可以獲得某種自我升級的活動,也就是深戲,確實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不過,「深戲」的狀態,或許不一定要在被認為困難、特殊的休閒上才能獲得,例如登山、馬拉松,當然,或許這些挑戰效果更好,但我們也可以在一般的休閒中,練習進入深戲的狀態,而獲得部分深戲的效果,也就是「更有強度的恢復力」。 有時候當我認真挑選了一款有難度、有深度的電玩遊戲,並且在短時間完全投入到遊戲時,我會感受到深戲的效果。我會因為遊戲世界的精密與啟示,而感受到完全的專注投入。我會因為遊戲的難度,感受到不斷挑戰,但因為是遊戲而沒有壓力的放鬆。然後,我會在這一到兩個小時的過程中,很充分的讓腦袋做了一輪切換,刺激出新的想法與動力,回去面對有難度且有壓力的工作挑戰。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熱衷於研究做料理,我會去對每一道料理做深入的研究,嘗試各種可能方法,做了大量的筆記,裡面有大量失敗的實驗,但因為是料理,所以都能快樂以對,並且在獲得某種發現與成功時,感受到更大的喜悅。然後,我發現自己也因此更能帶著勇於學習、嘗試,並且面對失敗的心情,回到那些困難的工作上繼續努力。 而這幾年來,我的興趣:「寫作」,更延伸到教學,成為我的一個重要副業。但我依然將寫作這件事情當作休閒樂趣來經營,讓我在其中也能徹底享受深戲帶來的恢復,而非消耗。並且也確實能享受到充分的玩,玩出成果,也能帶來額外巨大的成就感。 在最近一年中,我開始養成的「跑步」興趣,更讓我體驗到,有強度的休閒,提供更有強度恢復的效果。因為這樣的休閒強度提升,面對更有強度的問題解決,同時也在身體、心理、知識上更快帶來自我的升級。回過頭來,這樣的自我更新,也會展現在工作上的精力、態度與情緒上。 於是根據這樣的經驗,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試試看利用高強度休閒,來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而且高強度休閒不一定只能是無法一蹴可幾的登山、潛水等活動。如果能符合下面四個條件的其中幾個,都能提升休閒強度,進入深戲模式。 1. 能夠進入專注心流:這項活動能夠引人入勝,帶領我進入心流狀態,不會像是走馬看花一樣分心。於是我可以真正從原本的某些焦慮、煩惱、壓力狀態抽離,感受到進入一個專注、自主的狀態。所以,深戲不一定是劇烈活動,像是冥想也會有深戲效果。 2. 獲得解決問題的滿足感:這個休閒是有難度的,有問題需要解決,有關卡需要突破。所以我必須練習、嘗試、思考,才能完成。然而關鍵不同是,沒有外加非解決不可的壓力,或是失敗的外在指責。所以我可以單純享受解題樂趣,體驗失敗與再次挑戰的過程,從而鍛鍊自己的心態。有些好的電玩遊戲,就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3. 學會可以應用的新事物:這件事情是有知識性的,或是一種技能,於是當我完成它後,這個知識與技能還可以延伸到其他事情上。例如一個深入的書籍閱讀與心得產出,就能獲得類似效果。 4. 了解提升自己的方法:工作、休閒,都是人生。但在有強度的休閒時,我們和工作時一樣挑戰難題、克服難關、享受成果。只是這時候我們只跟自己賽跑,透過這樣更放鬆的方式,去認識自己身體、心理的弱點,嘗試去鍛鍊與提升。例如逐漸增進強度的運動,就可以達到深戲的效果。 好的遊戲,就是對困難工作與人生的模擬。不是說要玩有什麼大道理的遊戲,但是一個挑戰、過關、獲得成果與策略規劃的過程,如果夠深刻,那麼也是在遊戲過程中體驗人生需要的態度與方法。而這樣的深戲過程,正是我們在休閒時需要的。 如果工作很忙、很亂、很焦慮,除了還是要想辦法找出休息、休閒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設法增加玩的「強度」,找到可以達到深戲效果的休閒,幫助自己恢復高強度的工作動力: 「能夠進入專注心流」 「獲得解決問題的滿足感」 「學會可以應用的新事物」 「了解提升自己的方法」 -- 本文轉貼自:電腦玩物(原文標題:工作愈忙愈要懂得深戲,高強度休閒幫助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23, 2024

【新手必讀】想開始在「網路寫作」!7 本我強力推薦的寫作好書

在網路上寫作分享觀點,可以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最近你興致高昂,準備在社群平台或部落格上寫文章了,不過在寫作的過程中,你逐漸發現了一些問題。 像是: 文章標題要怎麼下呀? 文章段落要怎麼寫,才可以更吸引人呀? 文章內容有沒有現成架構可以用,讓內容變的更有邏輯呀? 問題好多,但又不知道去哪裡找答案。 老實說,我很懂你的感受。 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寫作 5 年了,這些問題我或多或少都遇過。幸好,這一路上有不少寫作好書幫助了我。 而現在,我想要將這些好書也分享給你。 你不必花個 3 小時辛苦 Google,因為我已經幫你整理好了。 下面是我讀過,個人最推薦的 7 本寫作書。我會簡單介紹這本書,以及分享我自己閱讀時在寫作上的收穫。 事不宜遲,下面讓我跟你分享這 7 本寫作好書吧! 推薦寫作書籍 1.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寫出好讀的文章段落。 我最大的收穫:萬能寫作法。 這個方法把 1 個寫作段落 (paragraph) 拆成 3 個部分: 觀點 案例 總結 一篇文章,就是由 1+ 個寫作段落組合的結果。 舉個例子吧: 觀點: 每天寫作,能夠拓展自己的人脈。 案例: 我每天會在 Facebook 上發表一篇 200 字的短文,反思與分享自己新學到的事情,結果有許多產業內的網友主動聯繫我。 總結: 如果你很害羞,也應該試看看用寫作來拓展人脈。 講清楚這 3 個元素,寫文章段落就變的很簡單。 推薦寫作書籍 2.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靠「網路寫作」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 我最大的收穫:重複利用你寫過的文章,不斷擴充內容。 例如你可以按照下列的順序寫作: 社群平台: 在 Facebook 上寫 100-200 字的短文,驗證文章主題是否有人感興趣。 電子報: 將「按讚、留言與分享」最高的短文,補充內容變成更長的文章寄送給訂閱戶。 部落格: 將開信率/回信率最高的電子報,再次加長變成部落格文章。 電子書: 將閱讀率、瀏覽數高的部落格文章,集合起來變成電子書。 要在網路上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就從寫一篇 Facebook 的短文開始。 很抽象嗎?我直接拿這封電子報的內容來舉例。 這篇文章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由一篇 Facebook 上的短文加長而成的。 把短文寫成長文,比從 0 開始簡單許多。 推薦寫作書籍 3. 高產出的本事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在不同的溝通場合,選用不同的寫作框架。 我最大的收穫:如何畫出一張「全息圖 (Holygraph)」。 「全息圖」是將一篇文章、一本書、甚至一堂課的精華資訊濃縮在一張圖上。我現在舉辦讀書會/講座時,都會在最後一張投影片用一張「全息圖」做結尾。 想學習不同的寫作框架與適用時機,強推《高產出的本事》。 讓我用自己的《卡片盒筆記》 讀書會當作範例。 這場讀書會主要在講解「卡片盒筆記法」的 3 個步驟,分別是: 寫卡片 存卡片 用卡片 做成「全息圖」後,會長的像是下面這個樣子。 (圖/朱騏提供) 重點一目瞭然,非常適合作為講座的收尾投影片! 推薦寫作書籍 4. 自由書寫術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克服「寫作卡卡」的毛病,學習「自由書寫 (Freewriting)。 我最大的收穫:「寫作」跟「編輯」必須分開做。 將腦中的想法一次到在紙上,這裡的關鍵是不要帶有任何批判的想法,就是單純地吐出文字。如果是用電腦,就是讓手不要停下來一直打,想到什麼就打什麼。 放下對自己的批判,單純的將腦中想到的東西寫在紙上。 這裡分享一個「寫作」訣竅。 如果你擔心自己寫到一半就是會卡住,可以使用「語音轉文字」的功能。在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上點擊 🎙️後,開始把腦中的想法一股作氣全部講出來。 把想法都「倒在」紙上後,再進行「編輯」就好。 推薦寫作書籍 5. Smart Brevity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簡單又直接地,寫出你想表達的重點。 我最大的收穫:學會使用「Axiom (點題)」。 這裡的「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一種點題。使用點題最大的好處是,幫助你快速抓到這一段的重點 (我到底想講什麼)。 網路上 1 秒鐘都珍貴,我們要練習只傳遞最重要的資訊給讀者。 根據我的實戰經驗,「Axiom」的技巧也適合用在 Email 寫作。 例如創作者 Vicky Zhao 在《5 Minut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線上課程中,就分享了使用「Axiom」的 Email 模板。 看看以下的 Email 範本,你發現她把「Axiom」用在哪裡了嗎? (圖/朱騏提供) 我們把實際內容,套用到這個範本中。 (圖/朱騏提供) 推薦寫作書籍 6. Write Useful Books. (圖/朱騏提供) 簡介: 教你寫出一本,能解決目標讀者痛點的書。 我最大的收穫:把你的目標讀者也拉入寫書的過程。 這裡的訣竅是:從寫書的早期就邀請讀者加入,讓他們陪著你一起把書寫完。在邀請之前,先使用以下的「寫書目標清單」: 讀者付錢的原因 你的目標讀者是誰 這本書不適合誰看 這本書不會說什麼 想清楚後,就能加快寫書速度。 這份「寫作目標清單」也適合放在書籍前言,用來讓讀者判斷這本書是不是他們需要的。 用我自己在 2023 年 7 月出版的《知識複利筆記術》 當作範例吧。 我在書籍的前言,就清楚寫下「寫作目標清單」的 3 跟 4 內容。 (圖/朱騏提供) 你能從這本書中,學到許多的「寫書」細節。 推薦寫作書籍 7. Snow Leopard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找出個人商業模式的利基市場 (Niche Market)。 我最大的收穫: 了解 Category Design 的觀念,讓自己將時間投入到值得解決的問題上。 每一個產品/服務的背後,不外乎都是在回答: 問題(Problem): 為了要解決客戶的什麼問題 解法(Solution): 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有意思的問題來了: 為什麼有些產品成功受人關注、有些卻被視為了無新意的可替代品 ? 這個問題放在創作者身上也適用: 為什麼有些創作者主題成功受人關注、有些卻被視為了無新意的可替代品 ? 書中教我們用「問題」與「解法」4 象限來找到值得投入的領域。 因為這本書講到了「創作者如何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我認為是一本進階書籍。 你可以先讀完前面 6 本之後,再回頭看這本。 不藏私地跟你分享這 7 本寫作好書書中,能大幅提升你的「寫作」和「商業模式」的知識 快速幫你複習這 7 本書: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高產出的本事 自由書寫術 Smart Brevity Write Useful Books Snow Leopard 要學習這些書的內容,加起來還不用 NT. 3,000。 現在就上博客來或 Amazon,把這些書籍買回家吧! -- 本文轉貼自:I'm Chi(原文標題:想開始在網路上寫作的新手必讀!7 本我強力推薦的寫作好書 (每一本都提升了我的寫作技巧))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9, 2024

拓展國際職涯,為何一定要經營 LinkedIn ? 「LinkedIn 經營全攻略」課程推薦!

想要去外商工作,或是赴海外求職, LinkedIn 經營絕對是你拓展國際職涯的第一步。 有別於 104 或 1111 等傳統求職平台。LinkedIn 具備的「社群規模」、「多向聯結」與「持續曝光」三大特質,成為許多公司企業、專業工作者媒合職缺最重要的平台。 1. 社群規模 截至 2023 年底,LinkedIn 在全球超過 200 個國家累積了 8.5 億的用戶,並有超過 5,700 萬家企業和獵頭在上面尋覓人才。平均每分鐘有 4 位求職者透過 LinkedIn 找到工作,等於每 15 秒媒合一次,體量與效率沒有其他平台能夠比擬。 2. 多向聯結 傳統的求職網站只是個職缺與人才的資料庫,要不就是企業搜尋求職者,要不就是求職者搜尋企業職缺,基本上都是單方面的搜尋與篩選。然而,在真實的就業市場裡,許多優質的好職缺其實都是透過「人脈」找到的,例如透過同事、朋友的引薦。 LinkedIn 本質上就是個專業工作者的社群平台,你可以輕易連結到全球跟你同產業、同公司、同專業的人,更多的人脈,也就代表更多的機會。 3. 持續曝光 傳統的求職網站中,如果要順利媒合,求職者必須在開啟履歷的期間,剛好遇到心儀的職缺也正好開放,如果兩邊時間湊不上就只能錯失彼此。但在 LinkedIn 上,由於其社群平台的屬性,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用戶,資料都是隨時開放的。 對求職者來說,就算當前沒有要找工作,也能持續地呈現自己的專業與經歷,讓成千上萬的招募者追蹤與「探聽」,哪天真的要謀職了,自然機會多很多! 雖然 LinkedIn 有如此明顯的求職優勢,但仍有不少上班族因為不熟悉 LinkedIn 的功能,或者受限於中英文的表達能力,未能善用這個平台,仍舊以傳統的人力銀行做為求職主力,實在非常可惜!因此,「大人學」特別邀請長期合作的 Sonny 老師與我們一起開發這門線上課程。 Sonny 老師是知名的口譯工作者,也是炙星投創的國際長,擁有豐富的國際學術與商務經驗,曾為 1,500 名台灣中高階主管指導面試、修改履歷,幫他們成功轉職到理想的外商公司。 並且曾與「大人學」一起開發過【通往一流外商的英文面試準備指南】這堂線上課,在製作課程上也擁有豐富的經驗。 這堂課程與一般只介紹 LinkedIn 操作介面的課程不同,更聚焦於如何活用 LinkedIn 來建立你的專業形象。 包括:如何請他人在 LinkedIn 上推薦你的專業、如何在 LinkedIn 上結交新朋友,甚至讓他們願意引薦工作機會、以及如何透過貼文塑造專業形象等等。這門課程幫助你,不光讓 LinkedIn 秀出你的履歷,更讓它成為你跨國界的專業名片! Sonny 老師也分享,根據他在外商擔任企業顧問和講師的經驗,超過 8 成的主管在尋覓中高階人才時,都會從 LinkedIn 下手。因此沒有 LinkedIn 帳號,或內容經營得不夠好,等於直接放棄許多中高階職位的入場券。 在課程中,Sonny 老師就會分享他與超過 1,000 名外商中高階主管交流的豐富經驗,包括外商的文化和他們關注的事項,以及容易吸引 HR 注意的細節。他將這些經驗以最親切、最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台灣的學生們,並結合 AI 工具,用最簡單的英文,挑戰更優質的職位。 如果你對經營 LinkedIn 感興趣,歡迎至課程報名頁面《LinkedIn 經營全攻略:建立個人品牌,拓展國際人脈,讓外商工作找到你》觀看更多的介紹!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0, 2024

該認真的時候總是分心?3 個改變讓時間一到就有專注力

設定每天的專注時間,推進一件重要的任務,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只是為什麼這樣安排出來的時間,卻往往無法真正的專注呢?如果你也有類似困擾,可以搭配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的 3 個技巧來解決。 我們都希望每天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在重要的任務上,但是,有時候我們規劃了一些時間,但是時間到了卻還是三心兩意、拖延分心,無法真正的專注。又有些時候則是我們工作生活上的雜事太多,感覺時間都被切割得很零碎,最後這些零散時間也往往在忙亂或偷閒中渡過。 我們甚至也試過很多「專注工具」,但無論是限制自己上網,還是聽專注音樂,卻都不一定能夠真正保護好專注時間,還是很容易分心、拖延或陷入忙亂狀態。 我們當然也知道「保護專注時間」的重要,問題是「安排時間」跟「專注」好像是兩件事情,有沒有什麼樣具體的技巧,可以讓我們真正保護每天有限的專注時間呢? 無論是你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專注在重要工作上,還是你希望可以每天都掌控一點點有限的專注時間來推進自己的斜槓,今天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分享我保護自己專注時間,並讓自己在這些時間可以保持專注的幾個技巧。 對上網生產力有要求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Arc 瀏覽器 windows 版測試心得,用四大介面改造升級專注工作流 1. 專注前,要先完成準備步驟。專注時,要立即進入核心。 可以讓我們專注去完成一個任務的時間是很寶貴的,但是,如果一個任務要「從零開始」,卻往往是難以進入專注狀態的。所以,我們第一個要避免的錯誤,就是在專注時間中從零開始做一個任務。 反過來說,我們應該讓任務在進入專注時間之前,已經是準備好可以專注進入重要核心部分的狀態,這樣專注時間才會真正實現。 例如我打算利用每天固定的時間寫一篇部落格文章,假設我設定在晚上 8 點,但我到了晚上 8 點時,連文章的題目都還沒確定?或是也沒有準備好大綱?還缺少一些關鍵的案例與資料?試想看看,這時候要分心找資料,要游移不定的想題目,還有辦法進入專注的狀態嗎? 反過來說,我可以先利用其他零碎的時間來完成這些「準備步驟」。 先利用空檔設定題目、完成大綱、找到一些基本資料,這時候到了晚上 8 點,我的寫作任務已經準備要進入「最核心的寫作」部份了,這樣我就真的可以專注在寫作上。(延伸閱讀:[卡片盒筆記法-1] 建立相對無壓力、高產出寫作流程的 4 個步驟) 2. 確認自己在專注時間要產出的成果,才能保持專注。 上述的問題在於,我們很可能只是安排了專注時間,但是任務到底要做什麼?卻等到專注時間才開始想,「東想西想」是最容易讓人分心、拖延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安排了時間依然無法專注,可能的原因之一。 這時候可能延伸第二個問題,我們希望自己有更多專注時間,但要在專注時間產出什麼具體成果卻很模糊,這樣一來,有可能我們連自己要專注去完成什麼都不知道,又如何有效地專注呢? 例如在生活中有孩子的父母,可能意識到專注在親子時間的重要,或許設定了一些想要專心陪伴孩子的時間,但在這些時間中我們卻很容易放不下那些自己的工作、興趣,忍不住開始拿起手機看個郵件、滑個資訊。甚至很有可能在這樣的專注時間中,大人小孩一起分心,最後無法創造優質的親子時間。 反過來說,或許我們可以設定一些親子時間明確要產出的成果,像是我想創造孩子能有更多的動手做做看的體驗,所以我整理了一則摺紙筆記任務、一則積木筆記任務、一則畫圖筆記任務,裡面我會設定一些下次要玩玩看的成果,例如摺出一個恐龍樂園。 而當我進入安排的親子時間時,我會跟孩子討論並選擇主動完成其中一個有趣的遊戲任務成果,這樣的過程,幫助我和孩子都可以更專注地投入在這段時間中,心無旁鶩,因為我們明確知道自己想要挑戰完成什麼新的成果,並且這樣的成果也會讓這段時間變得更有價值與收穫。(延伸閱讀:如何從生活小事培養專注力?我的 5 個親子練習技巧經驗談) 目標明確、成果明確,知道自己在這段時間要產出什麼,才有專注的內在誘因。 而且,因為自己對這段專注時間要產出的成果有明確定義,就比較不會被其他任務拉走而分心,像是上述的親子時間成果的設定,就讓我看到這段時間跟工作有同等重要性與價值。通常分心都是在於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以及沒有明確設定有價值、有意思的成果。 3. 固定時間可以是彈性的、分段的,關鍵在於時間品質。 我們在安排專注時間時,常常會想要擁有固定的專注時間,例如早起的兩個小時,晚上回家後的三個小時等等。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是我一個人生活的安排,這樣的專注時間或許還能做到,但有了家庭與小孩後,這樣的專注時間確實有點奢求,而且變動性也很大。 但也因為這樣的機會,讓我慢慢體悟到,所謂「固定專注時間」其實可以是彈性的,關鍵不是哪一段時間要專注,而是每天要固定累積多少專注在某件事情上的時間, 任務可以分段推進,更重要的是專注時的時間品質。 例如我很想早上早起專注兩個小時寫文章,但現實的情況是有時候小孩早起了就要陪他,也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小孩早餐與上學,更重要的是有時候逼自己早起反而精神不好,這段時間的產出品質不佳。 反過來說,或許我先比家人早起 30 分鐘就好,但這 30 分鐘就投入在我的文章寫作,幫我完成文章的第一段開場。接著上班的午休時間,我再利用 30 分鐘完成文章的第二段論述。通勤的時候處理前面說的那些準備步驟,這樣晚上回到家,小孩睡著後,我給自己 60 分鐘的時間把文章的論述與結尾完成。 這樣一來,我還是每天固定「累積」兩個小時的專注寫文章時間,只是每一段專注產出一部分的成果,並且利用我更容易掌控、更有精力的幾段專注時間,分段把重要任務完成,這樣的專注時間其實也有很高產出。 而且,比起早起或晚睡的專注時間卻因此精神不好,前面這樣分段的專注時間,反而讓我在這些時間中都是相對有足夠精力處理重要核心任務的狀態,這樣的專注時間也更有品質。 後來我的工作上有更多同時進行的專案任務時,我也發現上述這樣的「分段專注時間」的方法更適合我們大多數人的工作、生活狀態。我們要追求的是每天「固定累積」某個數量的有品質時間在某件重要事情上,並接受我的工作流程就是會被會議與臨時意外干擾的現實。 有了上面三個技巧: 專注前,要先完成準備步驟。專注時,要立即進入核心。 確認自己在專注時間要產出的成果,才能保持專注。 固定時間可以是彈性的、分段的,關鍵在於時間品質。 那麼我們搭配「番茄鐘」來推進分段專注時間的成果,或是搭配「專注音樂」來讓自己專注在重要內容產出上,還是透過「時間追蹤工具」計算自己每天累積的專注時間,有上面三種技巧的搭配,這些專注工具才會真正產生效果。 這就是我幫自己設計專注時間,並且在專注時間可以保持專注力的技巧,提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回饋討論。 -- 本文轉貼自:電腦玩物(原文標題:2023 試試看這樣安排專注時間,3 個改變讓時間一到就有專注力)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9, 2024

Joe 的時間管理術|電視轉台、追連戲劇、看新聞台都在浪費時間? Push VS Pull 我的「看電視」策略

這兩日有網友寫信來問我問題,其中問到我對看電視的看法。 我自己不排斥看電視,雖然平常沒有看的習慣,但休閒時間當然一定也會看看電視。 唯一我跟其他人可能不太一樣的,是看電視的方式。 因為我總覺得大部分人看電視的方式是非常浪費時間的,那會把你的時間切成零碎,減低了我們做正事的「時間完整性」。 所以在此把我的原則分享給各位,或許對些較年輕的朋友能有所幫助 – 好的電視策略,能讓你拿回自己「時間的主控權」。 不要轉電視 很多人習慣吃完飯後就躺在沙發上漫無目的的轉台。 每台就算只看一兩分鐘,以現在第四台的台數而言,隨便兩小時也過去了。 當然,對很多人而言,可能也沒在認真看,只是在放空。 可是,也不至於每天都需要這樣放空吧? 更不需要每天都花這麼長的時間放空。 轉電視這行為除了對於放空與放鬆有幫助以外,在「時間投資」上其實效用是非常低的。 首先,這樣看電視,你根本甚麼內容也沒看進去。 二來,就算看到甚麼內容也只是從一半開始,終究那節目也看不完整。 很多人或許會反駁,本來我也沒打算看完整,就隨便看看「打發時間」。 那這其實更是個警訊。 因為除非你已經很成功了,不然哪有這麼多時間好打發的? 就算要打發時間,又幹嘛非要待在電視前? 你應該還有更多別的事情可以做吧? 讀兩本書、運動運動、聯絡朋友、去外面散散步,最少都會得到些甚麼;只是單在沙發上轉電視、除了讓自己變胖以及虛擲時間外,其實毫無任何正面回饋。 就算自己需要一些時間放鬆,也可以盡量把這樣放空的時間縮短,或是不要每天都這樣轉電視。 若每天都要花一兩小時這樣待在沙發前,實在也太浪費人生了吧? 不要透過有線電視看連續劇 連續劇的可怕,在於它剝奪了你的自由度。 明明你該讀本書、回封信、整理房間、甚至運動運動,可是你記掛著 9 點要看連續劇的事情,就打斷了你整個晚上的作息。 因為你要看固定連續劇,你得把這時段空出來。 比方說早早吃飯洗澡、8 點 50 就打開電視等節目開始;好不容易到 10 點節目看完,可能還又轉了電視半個鐘頭才離開。 結果為了一個連續劇,你其實賠上一整個晚上的時間。 最後對你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可能一件都沒做。 不要看新聞 從我的觀點而言,新聞已經是比連續劇更浪費時間且沒有意義的節目了。 這幾日趁中午在外吃飯的時間,我稍微聽了幾則。 「散佈李宗瑞的影片,有人被逮捕」 「大S是否懷孕」 「酸菜漲價了,牛肉麵店叫苦連天」 其他當然還有哪裡做了甚麼創意料理、某人發生甚麼客訴新聞記者去採訪、捷運站告示牌北方不在圖的上面這類內容。 總之,都是一些莫名其妙、且對你我人生毫無意義的消息。 現在的新聞,就算是打著「獨家」二字,也往往是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內容。 我自己是已經接近十年不看新聞,最多是中午吃飯時店家有放就順便看看。 不看新聞這概念最近終於有比較多人能理解了,但早先每次我說我不看新聞大家都覺得很訝異。 老是有人反問我「不看新聞? 那怎麼接收新知呢?」 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方法可以接收新知。 事實上,電視新聞根本無法給我們甚麼新知。 而且最可怕的是,他是一種「被動接收」的管道。 被動接收的意思是:你不知道今天的內容有多空泛,除非你從頭到尾看完為止。 可是若你真的需要知道最近的大事,你應該嘗試「主動接收」的途徑。 比方說報紙,或是新聞網站。 報紙、新聞網站與電視新聞最大的差異,在於新聞網站以及報紙要細讀甚麼的主控權完全在你手上。 新聞從業人員當然可以認為「大 S 有沒有懷孕」、或是「 36 度的車內、奶油幾秒會融化」這類事情很重要是讀者需要知道的事情,並堅持放在版面上。 但你在瀏覽標題後,卻「可以選擇」你是否細讀這些事情。 如果標題翻過後發現今天的報紙或新聞網站沒有你感興趣的事情,五分鐘就可以把報紙放下或是跳離新聞網站。 可是看電視新聞,你得忍受一小時毫無內容的「訊息」以及「獨家」,然後等到一小時過後,才發現看了一堆對你人生毫無意義的資訊。 這在時間利用上,就天差地遠了! 學習以Pull策略來看電視 事實上,電視是個好媒體,只是你要以主動的方式來看,也就是要採取 Pull 策略,而不要被動地待在電視前面,被節目 Push 資訊。 可是怎麼叫做 Pull 策略呢? 像我自己偶爾也會看些連續劇也看些日本的大河劇,可是我很少是每天定時守在電視機前面看。 大部分都是等連續劇做完後,一次買 DVD 回來看。 這方法讓我可以控制「何時觀看」、「以及每次投入的時間長度」。 此外,我也可以避開廣告、可以避開廣告所造成想轉去別台晃晃的誘惑,可以讓我專注在「我空閒的時間段」內看到想看的東西。 時間多,可以一次看三四集;時間少,看一集也可以關掉。 讓節目填補零碎時間,這就是主控權;而不是讓自己被電視節目奴役著。 電影也是一樣,看第四台的電影除了畫質音質不好外,最大的困擾是時間被綁住。 可是看 DVD 或是壹網通,你則有最高的主控權。 就算中途來了個電話甚麼,你都能暫停去處理。 這樣才是讓娛樂配合自己的時間,讓自己在忙碌的空檔、或是特別的休息時間中進行娛樂,而不是把時間這重要的資產拿來配合電視節目。 電視新聞更是如此。 透過網路,你一樣可以看到各類大事,可是你可以「主動篩選要看哪些、不看哪些」。 有興趣的事情你還能繼續透過 Google 去做「延伸閱讀」。 你想知道香港學運、敘利亞的狀況、油價狀況,都能主動再去查。 這是電視新聞無法帶給你的東西。 至於電視新聞雖然有圖、有訪談、有記者會,可是你我都知道那些東西大多沒意思。 找路人的訪談通常都是篩選過、支持特定論點的結論。 退一百步想,我又有甚麼道理非要知道那些路人在想甚麼? 他們覺得某件事情好與不好,跟我有甚麼相干? 大S有沒有承認懷孕,跟我的人生又有何關聯? 我為何非要知道新聞當事人在麥克風前面說了甚麼?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甚麼東西,為何是讓這些新聞從業人員來主導呢? 避開電視新聞,就等於把自己的主導權拿回來。 至於想採取 Pull 電視法的朋友,除了透過 DVD 、壹網通、MOD、Apple TV、GoogleTV 這類方法外, Bryan 之前介紹的 TIVO 也是個好方法。 這機器讓你能把想看的電視透過點選節目表的方式記錄,並在該時段自動啟動幫你錄下來。 你就可以等到自己空檔的時候慢慢地觀賞。 這也是一種讓電視節目配合你的時段,並讓你能把時間利用最大化的一個方法。 別忘了,電視終究只是休閒與消遣。 應該讓這類事情用來填滿你重要事情間隔的零碎時間;而非讓電視主導了你每日的時間安排,甚至把你的時間切的零碎。 所以把被動看電視( TV Push )轉換成主動看電視( TV Pull ),會是有效利用時間的一個重要關鍵喔!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 2024

接案、自由工作者與創業者,勞健保與退休金怎麼安排?

上班族偶爾斜槓兼差,或是創業前做準備前兼差試水溫,還有一群人是以接案維生,網紅、攝影師、藝人等職業,這些職業該怎麼為自己安排勞健保與退休金呢?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圖/優雅阿姨提供) (左半)正職工作與部分工時,雇主與員工屬於「雇傭關係」,勞保與退休金容易被遺漏。 (右半)多元接案與一人公司,業主與接案者屬於「承攬關係」,接案者要自己規劃保障。 (下方)補充保費依所得性質課徵,對象為「自然人」與「雇主或業主」。 接案者若設立公司開立發票或收據給業主,屬於「營業稅或營所稅」範圍。 接下來,我來說明一下。 有正職工作的斜槓 雇用關係 正職工作雇主應負擔勞保、健保與退休金,缺一不可,但下班後偶爾打點工,在兼差的公司屬於「部分工時人員」就與打工族一樣。 部分工時人員屬於「勞工」,指有一定規律時間須依雇主指令工作,通常需要待在固定地點,每周或每月有固定的工作時間。便利商店、餐廳、寒暑期打工,都是屬於這種情況,雇主與勞工屬於「雇傭關係」。勞保與勞退的計算,可以參考《打工族要注意!部分工時勞工的勞保、健保與退休金怎麼算?》 勞保要保、健保不用、勞退要提撥 健保:屬於國民保險,只要在一個單位投保即可。 勞保:受雇者只要是勞工,不論正職或兼職,都要加保。 勞退:事業單位只要適用勞動基準法,就需要為員工提繳。 勞保與勞退都是可以重複的保,與事業單位有幾人無關。 提醒老闆們還是照法規走,如果沒有為員工加保勞保,若員工工傷就會是雇主的責任。 承攬關係 接案工作者可以自由決定工作地點、時間、方式與內容,具備高度自主性,與雇主沒有從屬關係,這屬於「承攬」。例如:影片剪輯、活動攝影、網頁建置、平面設計等等。 如果接案工作者本身有原本正職工作,勞健保與退休金,就是跟著正職工作的公司處理。 承攬關係,勞保與退休金不需要,但可能會有補充保費。 對公司而言,承攬關係叫「外包工作」,讓公司資源做最有效的運作。有些企業會為了減省人力成本,而選擇「承攬契約」的模式與勞工簽約,但是要提醒的是,老闆們承攬關係不是依照契約上的名稱,而是依照實際工作的情形。 接案工作者、一人公司 當接案工作者無正職工作,專心接案「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時會選擇參加職業工會。 投保勞保與健保,但無勞退。 健保:藉由職業工會投保,不讓保障中斷,屬一般保費範圍。 勞保:藉由職業工會加保,不同工會職災保險費率不同。 勞退:因無雇主,因此不需提繳。 「公司投保」與「職業工會」的差別,因無雇主,簡單來說自己負擔的比例會比較多,有機會再來寫職業工會的勞健保計算。老闆叫你自己去保,通常就是走職業工會這條路,自己投保等同幫老闆省了公司負擔的部分,也不是不行,但就跟老闆談高一點的薪水,為自己的保障打算。但保障不給、錢也沒給到位,去檢舉吧!讓勞動局教教老闆法律常識。 勞保中有老年給付屬退休金,但沒有勞退可以領,透過職業工會投保,要自行規畫退休金。 補充保費 參加職業工會繳納的是「一般保費」,接案工作者經常也得面臨「補充保費」。 起扣點2萬元 常見是薪資所得或執行業務收入 補充保費費率2.11% 如果投保職業工會,可提供業主「在保證明」不須被扣補充保費。但有正職工作的接案者,如果難以向雇主開口「我在兼職」,補充保費省不到。 業主無論有無幫外包繳補充保費,仍會被扣屬於雇主負擔的補充保費,金額計算與國稅局所得資料有連線,逃不掉。 接案工作者可能還想知道 「執行業務所得」是什麼? 薪資與執行業務所得的差別「各類所得扣繳制度」 保護自己「不被欠款三步驟」 創業準備軍,四面向判斷設立公司與否「我要開公司嗎?」 -- 本文轉貼自:優雅阿姨(原文標題:協槓接案族、創業預備軍與一人公司,勞健保與退休金怎麼安排?)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9, 2024

【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下)「外接鍵盤」、「無線滑鼠」挑選原則與推薦

每逢要去外地,或咖啡廳工作,我都會帶上我戲稱為「遠距工作三本柱」的工具們出門,包含主動降噪耳機、外接鍵盤、無線滑鼠。 上一篇,我先介紹了主動降噪耳機的選購與評測,請看《【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上)「主動降噪耳機」挑選原則與推薦》 這一篇文章,我要來介紹外接鍵盤、無線滑鼠。 在咖啡廳用筆電用久了,姿勢容易痠痛的問題,可以靠把筆電架高稍稍緩解;可是筆電架高後,用起來又會很不順手的問題,怎麼辦呢? 後來我發現,只要有外接鍵盤、無線滑鼠的幫忙,就不是問題! 遠端工作必備|外接鍵盤 通常在咖啡廳工作,我喜歡用筆電架將電腦稍微架高。但這樣做的代價,就是雙手往往得異常扭曲,才有辦法使用筆電本身的鍵盤。 怎麼辦?只好外接一塊鍵盤囉! 第一優選, Logitech K380 對於外出鍵盤,我對它的期待很單純: 輕便好攜帶:不然我還要你幹嘛! 無線首選,最好還要能同時連接多個設備:不是每家咖啡廳,都有寬大且附上插座的座位,因此線材的空間還是能省則省。 篩選過一輪後,最後我入手的是 Logitech 的 K380 。重量輕、尺寸薄,最大程度滿足了好攜帶的需求。同時它也支援跨平台使用,不管你是 Apple, Windows 還是 Chrome 系統的使用者,這把鍵盤都能無痛連線使用。 此外,它最多能同時連線三台設備的功能,也解決了我外出工作時,偶爾需要在不同設備上打字時的困擾。 比較可惜的是,在極大化輕便、好攜帶優勢之餘,這把鍵盤也捨棄了獨立的數字鍵盤,鍵程也多有妥協,所以敲打起來的手感,終究比不上機械鍵盤來得爽快。 不過,如果你願意在重量上稍微退讓,那麼市面上也有很多小尺寸的無線機械鍵盤,可以滿足你挑剔的手指。 又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專門準備一把機械鍵盤放在家裡用,輕便、手感我全都要(握拳)。 遠端工作必備|巧控板(或無線滑鼠) 筆電架起來、接上外接鍵盤之後,最後一個令我頭痛的問題,就是得找一顆好用的無線滑鼠(對,我的外出工具幾乎都是選無線)。 原因是,若你繼續使用電腦原本的觸控板,整個使用體驗會非常詭異:每當你想要移動鼠標,就得伸長手去使用觸控板;之後再把手縮回來,繼續使用鍵盤。這流程實在反直覺,我始終更習慣左鍵盤、右滑鼠的使用流程。 由於我是 Macbook 的使用者,加上我平常沒有重度設計需求,所以這回倒是不需要太多比較,馬上就入手了蘋果的巧控板。 你可能會懷疑,不就是塊功能都一樣的觸控板,有差這麼多嗎? 有,差非常多!這塊巧控板讓我感到最值回票價的部分,大致有以下兩點: 改善操作流程:在外接鍵盤的右邊擺上一塊巧控板後,整個使用體驗就再次回到最熟悉的「左鍵盤、右滑鼠」的配置裡。跑到咖啡廳工作,難免會有一些需要妥協的地方,若你的工具能讓你舒服進入專注狀態,絕對值得投資。 觸控面積加大:巧控板帶來的另一個優勢,是更大的使用面積。雖然 Macbook 本身所附的觸控板的面積,早屬於市售筆電的前段班,但在運用三指拖曳、上下滑動等手勢的時候,我還是常常「出界」。若你也有相似的問題,面積更大的巧控板,肯定會讓你心滿意足。 同場加映, Logitech Mx Master 3S 若你是比較喜歡用滑鼠的人,那麼我很推薦你給這顆滑鼠一個機會。講求攜帶性的人,同系列也有 Mx Anywhere 3 可以考慮,但這顆滑鼠尺寸跟我的手掌不大合,握起來不太舒服,所以最後我還是決定犧牲一點攜帶性,選擇 Mx Master 3s。 長話短說,Mx Master 3s 在滿足改善操作流程、無線等基本需求之餘,它讓我最滿意的部分,在於可以快速捲動的電磁滾輪,還有充滿無窮潛力的 Logi Options+ 自訂功能。 電磁滾輪提供了絲滑、流暢的滾動手感(滾起來不會像一般滾輪一樣,有很明顯的顆粒感,推薦親自體驗!),Logi Options+,則讓你能自訂 Mx Master 3s 各個按鍵的功能(ex. 將翻頁鍵指定為全選功能),甚至還能設定捷徑,按一顆按鈕就觸發一連串指令!若你熟悉 RPA / Zapier / Mac Automator 等設定,這顆滑鼠絕對能為你帶來無窮樂趣。 怎麼選購外出工作設備? 最後,來聊一聊到你底該怎麼選購外出工作的設備。 或許會出乎你意料,我其實不推薦你網購,也不推薦你直接照著我的推薦,入手上述產品。 原因是,選購這些工具的終極目標,是要幫助你在外出工作的時候,能輕鬆進入專注狀態。每個人的需求,進入專注狀態的方式也都不一樣,適合我的工具,未必適合你。 所以,在掏錢之前,我建議你應該先仔細思考 4 個問題: 通常,我都怎麼進入「專注」狀態?是靠音樂、白噪音,還是完成特定的前置準備? 外出工作 / 遠距工作的時候,有哪些因素,讓我無法按照習慣的方式,進入專注的工作狀態? 有哪些工具,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幫助我能用最習慣的方式,進入專注狀態? 這些工具,彼此「組合」起來的效果好嗎? 在最一開始,我從沒仔細想過上面這 4 個問題。所以一路走來,花了很多冤枉錢、買了一堆根本於我無益的產品,最後才摸索出這 4 個採買原則。 基於類似的理由,我也推薦你優先選擇現場購買,而不是直接網購。因為只有實際到場試用,你才能評估它們究竟能否相互搭配,替你的工作狀態加分。就連我自己,當初也是帶著我手上的家當,到實體店跑了好幾次,才做最後選擇。 總之,花點力氣想想自己的需求、別忘記選購工具的目的,把握這兩項原則,我相信你也能找到用得順手的利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遠端工作好用的工具與設備,可以參考這一篇《把家改造成辦公室!「遠距工作」過來人分享 3 類設備升級考量,遠離痠痛更能專注》!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8, 2024

【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上)「主動降噪耳機」挑選原則與推薦

「哇噻,不過就是來咖啡廳做點事情,你的『傢俬』也太多了吧?」 每當和朋友相約在咖啡廳做點事情,看著我從背包裡翻出一樣又一樣的道具,朋友們往往會搖著頭、發出類似的讚嘆。 的確,每逢要去外地,或咖啡廳工作,我都會帶上我戲稱為「遠距工作三本柱」的工具們出門,包含主動降噪耳機、外接鍵盤、無線滑鼠。今天就趁著這個機會,來開箱我的三本柱,以及聊聊我挑選工具的重要原則。 遠端工作必備|主動降噪耳機 先從「主動降噪耳機」開始吧! 我的遠距工作三本柱中的一本柱,是主動降噪耳機。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工作時喜歡聽點音樂的人,那麼準備一點預算入手一副無線主動降噪耳機(若能買到耳罩式的更好),絕對是筆划算的投資。 你可能會想問:一定要耳罩式的嗎?我平常也在戴像 Airpods Pro 這種入耳式的主動降噪耳機阿,有什麼不好嗎? 為什麼建議選耳罩式耳機? 這幾年,市面上推出很多真無線耳機,這類耳機雖然輕便好帶,但其中一個硬傷,就是「入耳式」的設計,本身其實不太適合長時間配戴。 其中一個原因是,大部分入耳式耳機所附贈的耳帽(也就是耳機上的矽膠套子),大小都並非為每個人的耳道量身打造,因此長時間使用下來,多少會感到有些不舒服。 以我自己為例,入耳式的耳機我最多只能連續使用半小時,再多耳朵就會開始不舒服。跟入耳式耳機天生命中相剋的屬性,讓我早早就將目光,投向耳罩式耳機。 第一優選 WH-1000XM4/WH-1000XM5 做了一堆功課後,最後獲選的選手是 Sony 的 WH-1000XM4。 (註:以下主要介紹 WH-1000XM4 主力使用,目前已經推出新一代的 WH-1000XM5,既保留了大部分優點,還解決了摺疊容易壞的問題,超讚!) 對於這副外出工作用的耳機,我的需求很簡單: 音質不需要攻頂,有平均以上就好。 主動降噪很重要:我喜歡在咖啡廳工作,但咖啡廳的環境噪音很多變,遇到聊太開心的客人、或是離座位離咖啡機太近,多少都會令人分心。 藍芽連線,可連接多設備佳:之前戴有線耳機,一站起身手機當場從桌上跳樓的經驗太可怕了…,新耳機必須是無線! 綜合來看,Sony 的 WH-1000XM4 幾乎符合了我最核心的需求。 它讓我愛不釋手的優勢主要有以下三個: 降噪效果顯著: Sony 家的降噪真的是一時之選。戴著 WH-1000XM4 坐在咖啡廳裡,就算你只打開降噪功能而不播放任何音樂,也足以把旁人的閒聊模糊成背景音,降噪效果絕對是水準之上。 有的人可能會擔心全天打開主動降噪功能,會影響耳機的續航力。這點倒是不用太擔心,在經過我近 3 年、幾乎每天使用之後,至今我的耳機在充飽電後,都還能應付連續 10 小時開著降噪功能聽音樂的使用,續航力相當可靠。 Speak to Chat 功能:只要你一講話,耳機就會自動暫停播放中的音樂,等你講完話後再重新播放。這點在點餐,或者在需要和同事講話的時候很方便!解決了以往使用耳罩式耳機每當想講話,就得大費周章拿下耳機、講完話再戴起來的煩惱。 藍芽多設備連線:戴著耳機正在用電腦看影片,突然間手機響了,怎麼辦?戴著 WH-1000XM4,你完全可以絲滑地暫停影片,使用同一支耳機轉換到手機上講電話;掛上電話後,再轉向你的電腦繼續看影片。中間的轉換,完全不需要處理耳機和不同設備的連線問題。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後,我發現想在咖啡廳裡高效率地工作,光靠製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遠遠不夠,因為除了環境,「姿勢」也是另一大問題。 由於使用筆電的時候,你通常得長時間低頭,若想架高筆電,讓視線與螢幕幾近平行,又會造成很不順手的問題。 怎麼辦呢?趕快去下篇看看我的解決方案吧! 【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下)外接鍵盤、無線滑鼠挑選原則與推薦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7, 2024

Joe的時間管理術|單價判斷與時間投資術

前篇我提到「時間的單價」這一概念。 也就是把我們的時間,換算成錢一樣的價值。 並透過「做某件事情對你未來能產生的價值」來做為行動上的決策依據。 那篇文末,有讀者留言問說: Joe 你好,第一次在這個網站回文:)我也有類似於文章所說的時間價值的想法,但是我有點好奇:如何能知道自己所下的主觀價值真能為未來帶來效益? 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 雖然我在前文中提到價值來自於未來效益,可是若不知道是否真能帶來未來效益,那不就可能錯估情勢了嗎? 做了一堆事情以為能帶來未來價值,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弄錯了。 所以,這篇要更深入的談談「到底甚麼是未來效益」,以便讓大家能更正確的使用「時間單價」這一概念。 我自己做了個整理,發現一般人的時間利用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 投資導向的 不得不為的 休閒與浪費 而所謂「未來效益」,簡單的講就是要評估一個人的時間有沒有用在「第一大類」的活動上。 大部分我們平常的時間,其實都花在第二大類,也就一些不得不為,為了眼前的生存或是責任執行而的事情。 比方說每天八到十小時的上班、上學、睡眠、吃飯、或參加一些不一定喜歡但不得不去的聚會等。 這些事情讓我們目前免於失業、或是保護住人際關係、或是獲得繼續生存的能量。 但那僅僅是一種維護性的行為,對於未來的人生而言,並不會有甚麼加分的作用。 唯有你每日有部分時間是放在「投資上」,那對未來才會帶來正價值。 下一個可能有人會問的問題會是:「但到底該是甚麼事情,算投資導向的呢」? 對很多人而言,投資理財還可以理解,投資時間可能就覺得怪怪的了。 時間總是一去不復返,難道時間也可以賺取利息或是獲得資本利得嗎? 我的看法是,確實有可能喔! 如果我們做些事情,能「增大未來不同領域的報酬」或是「讓未來自己能更省時省力」,這就可以算是一種時間上的投資。 以圖型的方式來解釋: 一般人的時間利用可能是這樣(圖/張國洋提供) 目標遠大的人,他的一天可能是這樣(圖/張國洋提供) 最後變成能利用時間的人,他可能一天的時間分配最後變這樣(圖/張國洋提供) 為何能利用時間者的時間,在不得不為的比例減少了呢? 不得不為的時間之所以減少了,並非他就不工作了,而是 可能他的工作能越來越有效率的完成。 或是他增加別的條件(如有錢雇用人),透過別人的時間來縮減自己需要投入的時間。 所以這兩點,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能「增大未來不同領域的報酬」以及「讓未來自己能更省時省力」的含意! 如果這樣還讓你覺得抽象,那我再舉些例子。 1. 讓未來能得到更大報酬的可能包含有 : 甲、智慧 乙、職位 丙、眼界 丁、獲利能力 戊、成就 己、愛 庚、友情/親情 辛、幸福 壬、更多的時間 比方說,讀一兩本書或是擴充生活經歷,有可能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學習新技能可能增加我們未來職位上的競爭力。 跟不同領域的人交流,或是走出去看看世界,或是做自己沒做過的工作,有機會提升自己的眼界。 其它如獲利能力、成就、愛等也都是讓我們未來能比現在更好的東西。 所以若做的事情能促進上列清單的提升,就是一種直接投資。 2. 讓未來能省時省力的事情可能包含 甲、SOP 乙、系統 丙、紀錄 丁、規劃 這部分的事情,則讓我們把平常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做個有效的整理。 讓日後再次要做時,能以一個有系統、統一的方式來執行。 甚至如前段提到,如果有這些在手上,必要時我們可以把這些工作指派或是轉移給別人來做。 這樣,自己就能空出時間去追求其他更重要的目標,而不是讓自己一直被纏在某些重複度很高的事情上,並把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不斷往後推延。 所以, SOP 也好、規則、流程設計也好,必須考慮對於未來真正的節能省時為出發點。 如果一個規則或流程反而讓自己得重工的話,那也是得重頭思考怎麼調整的喔。 畢竟花了時間去做某些事情,就是希望能帶來價值。 再來,有人可能又會問:「我如何知道做一件事到底能帶來多少未來價值呢?」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從絕對值的角度來看。 沒人能告訴你,讀一本專案管理的書、或是來我們網站看文章能增加多少的未來的價值或提升未來成功機率多少%。 但時間單價永遠是個「相對問題」,你是拿好幾件事情在相互比較,並透過高低差來決定你該做哪些事情。 看電視、讀書、玩 Online Game ,這些放在一起比較,總是可以得出一個對未來幫助誰高誰低的比較出來。 也未必人人都相同的。 比方說,你的工作是遊戲設計,那多玩遊戲的價值可能比多讀專案管理書來的有幫助也說不定。 再比方說,你短期目標是要找到對象結婚,那參加聯誼約會的價值可能就高過讀一本講地殼變動的書。 但我也要再次強調的是,並非我很八股的說我們不該懶散、睡覺、休閒、或玩玩遊戲。 而是強調,每個人「每天總該」要有些「高時間單價」的事情。 如果每天只是吃喝玩樂,或只是求做好分內的事情(如上班下班),那長期而言人生怎麼樣也不會突然有甚麼好事發生吧? 所以,做這些高單價的事情,其實就是讓我們增加未來自我的可能性;講的玄一些,這是在增加自己「帶來好運」的機會。 這也是個重要觀念喔。 如果你都不提升自己未來價值的話,未來就很難有好事(如加薪升職)。 若人生好事發生的機率很低,可是出意外的機率不變,那未來就有可能每況愈下喔。 這也是很多人會覺得人生越來越走下坡的原因,因為他都沒有在之前的時間為未來做些投資嘛。 另一件要講的是:花時間去省錢通常也不是高時間單價的事情。 我就有認識一些人會去剪量販店的 coupon 然後去排隊買特價的絲瓜或是高麗菜之類的。 那種事情常常是耗費來回加排隊共數個小時,就算買了 1 元的絲瓜又如何? 長期而言,對人生的任何面向其實都沒幫助的! 這點有人可能會不以為然,會覺得能省一元是一元啊。 所以我要說一下我這觀點的核心思維。 錢是我們可以靠資歷累積、以及知識能力所獲取的一種東西。 當你累積能力到一定成就時,錢通常會等同的增加。 但時間卻不是。 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不管你多有錢、多有名、多有能力,你永遠無法賺取更多的時間。 所以,我自己的思維中心是,要想辦法增加自己能去追尋夢想的時間。 換言之,用錢換時間,值得;但用時間換錢,就得小心考量了。 在這前提下,你現在的時間,最該去累積日後的資本。 不管是提升自我能力、增加未來賺錢的競爭力、交朋友、增加名望、或是任何事情都好。 但排隊買特價品,剛好是反過來的一個概念。 我們把寶貴的時間,拿去節流一些小錢。 可是這節流下來的小錢,將來能對人生有甚麼助益? 能帶來更多的機會? 更多的錢? 幫我們未來節省更多時間? 其實常常都不會。 不是嗎? 他只是讓我們得到了一次性便宜的蔬菜或是衛生紙。 這些東西用完,也就沒了。 但同樣,你那不會再回頭的時間,也隨著這行為消耗掉了。 這是我覺得排隊買特價品不應該之處。 賺大錢能提升未來的效用,省小錢卻只是消耗罷了。 這也是為何我會建議大家把時間的單價列出來的原因。 因為當你用同樣的單位考慮問題時,花數小時卻只能省個 30-50 元的事情,就絕對會讓人覺得很笨的了,不是嗎?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6, 2024

美國職場分享|美國企業紛紛要求員工回辦公室!我如何逆風,向老闆要求遠距工作?

2020 年初,COVID-19 疫情蔓延到北美。三月初我從猶他滑雪旅行回來,沒隔幾天公司突然宣布 shutdown,然後基本全美國白領都開始了遠端工作。 時間快轉到2023年,疫情已經基本上在美國結束了。而灣區各大公司的高層們,看著蓋得美輪美奐的辦公園區,員工餐廳冉起的炊煙,和那放眼望去寥寥可數的幾名員工,心想:該讓大家回來了吧...然後一個接著一個,宣佈了 back to office 的政策,然後冠上一個冠冕堂皇的 “for better collaboration”。 從一開始軟性勸導,出台各種誘因,到後面開始統計各部門員工刷 badge 的次數,給各部門的 VP 施壓,到全公司都必須起碼回公司三天,變成大部分公司的標準政策。 我的公司也不例外。 我在灣區一家上萬人生技藥廠的全球供應鏈部門工作, 負責公司抗癌症生物藥的生產規劃和全球分配。而我和老婆,在疫情開始後的前半年,求婚,結婚,買房,一下子全到位,隔兩年也生了寶寶,正在享受在家上班的彈性,以及加州陽光下愉快的小家庭生活。 回去上班?接受那灣區上下班交通堵塞的煎熬,一天花兩三個小時卡在路上,回來之後還得忙孩子吃飯睡覺? No way! 當時新來的 SVP 已經正式宣佈:我們希望大家都回來上班,特別是未來新開出來的缺都會是 on-site 的。 我開始到處打聽,終於聽到了我想聽的 - ” 遠端工作的申請會是例外中的例外,但公司政策永遠可以有例外,而我們需要證明自己為什麼值得是那個例外。“ 於是我開啟了幾個月和老闆們以及公司上層談判的過程,最終順利在全公司回流的 2023 年後半,逆風轉成全遠端工作的員工。 我說服公司,轉成遠端工作的 4 大主因 回過頭來看,我回歸納這幾個點,是我能順利從公司拿到遠端工作的主因: 1. Reputation 對公司來說,遠端工作需要比基本還要高的信任,而我們過往的工作表現(前幾年的Performance Review) 和同儕對我們職業道德的回饋,就成了最好的背書。 可能因為亞洲教育背景,我對自己工作的要求挺高,過去幾年都拿到最高的績效考核,也連續幾年拿到公司所謂 Key Contributor Award。 在這幾年工作的累積,同事、自己或其他部門合作過的主管們都可以為我的責任感和效率背書,這些名聲上的支撐讓我的要求充滿底氣。 2. Criticality 我認為,如果你手頭上持有著不可取代的 portfolio ,或有很強的專業技能讓公司不想失去你,這也是很可以在談判桌上加分的一個點。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全球供應鏈部門裡轉換角色,每一兩年就掌握更多技能、經驗、推動專案,並且開始負責更重要的產品,一直到現在,我掌管規劃公司未來重點發展的生物抗癌症用藥在全世界的生產運輸,而這是 CEO 在未來十年內要持續專注投入的地方。 所以以一個在部門裡角色的重要性來說,我在階層內佔到了最有能見度的位置,雖然組織裡沒有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但我讓同事和上層們都很清楚,失去我會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3. Transparency 讓公司知道,你有一個需要遠端工作的好理由,以及你會怎麼完成工作上的任務和期待,我認為是一個很好開啟對話的方式。 首先,你要有一個可以說服其他人的理由。最好的幾個理由我認為: 第一,是家庭,工作基本就是為了支持家庭,而我們是剛有寶寶而且無後援的移民新手爸媽,這變成很直接也合理的要求。 第二,可以是交通和住家距離,疫情之中很多人往遠處搬,而我們也是其中之一,在灣區外圍負擔得起的地方買了一個小窩,如果要上下班,起碼會耗掉兩個半小時。 然後我認為可以做的是重申這個遠端工作只會維持甚至增進我的工作效率,如果硬要回公司,除了得邊開車邊開會,也失去體力和效率,反而會有負面的影響。 4.Management Backing 最後到真的要遞申請了,直屬上司們的大力支持的就真的很重要了。 主管的完全信任是第一關,而這很大一部分是上面三點的累積。遠端工作對應的是自主作業能力和責任感,每次的1 on 1,我會在起碼幾小時之前送去一份agenda,列出當天我想討論的點,他應該知道的事和我需要幫忙的地方,證明是我積極主動而且是有組織性的人。 除了職業操守和能力之外,我認為跟主管有健康的個人關係很有幫助,讓他願意為你挺身而出爭取想要的東西,我個人是一直維持很透明的溝通,包含偶爾分享一些家裡的狀況,這讓主管知道我是真的有需要而不是只是懶得來公司。 我和主管合作把上面幾點整合起來:在給部門 SVP 的信裡面,首先寫到我的個人生活在過去幾年疫情有了很大轉變,結婚搬家生子,回到公司工作已經不再是容易的事。 然後老闆把我過去幾年的豐功偉業都加油添醋地寫出來,加上我目前負責的產品和專案重要性,接著是聲明他完全支持的態度以及理由,最後也許是很關鍵的,他寫了一句如果這個要求被拒絕,我可能會把我的天賦帶到其他公司去(NBA 梗)。 就這樣,我得到一封回信,請我正式把申請從 Workday 系統裡送出,於是我順利正式的變成遠端工作者了! 成為遠端工作者後,4 個方法與同事協作 遠端工作,最需要調適的除了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切割之外,我認為還有自己心態的調整。 在大家都固定回公司碰面,而自己老是在家視訊開會的時候,我得清楚知道,因為追求家庭生活的平衡,我選擇性地犧牲了跟同事的交流,也許還有在職涯上更好的發展。 職涯成長到一個程度之後,和同部門/跨部門同事之間的關係和人脈,很多時候不比工作上的表現來得次要。雖然我們選擇家庭和生活為重,但也未必一定得完全犧牲發展。 在這裡也建議幾個小方法,我自己會用的給大家參考: 盡量開視訊攝影機:這樣做的好處應該不用多談,畢竟我們人不在現場,不管跟在哪裡的人開會,露個臉,別人在 present 的同時,時不時做個表情還是應該的,"virtual collaboration"嘛。 在會議裡多發言:我在職涯初期就開始要求自己這樣做,一直到現在遠端工作更覺得這件事的重要性,畢竟很多人即使在開會現場,心也是飄到其他地方的,如果你在遠端卻是非常engaged,給人的感覺就不再那麼遠了。 定期的和重要人士約 1 on 1 的聊天:科技讓距離不一定跟現實的一樣遙遠,我們既然失去了跟大家面對面 chit-chat 的機會,就不要忘了付出多一點努力建立橋樑! 在有重要會議或重要的人來拜訪時,還是跑一趟露露臉吧 :如果大家知道你平常在遙遠的家裡工作的話,還會覺得你特別在意這次碰面的機會呢! 祝遠端工作的大家也能身心平衡!想追求遠端工作的人早日成功! – 本文由 Justin Lee 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場)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5, 2024

Joe 的時間管理術|時間的單價

前面講了一些工具使用,這篇要來談談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關於「如何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 前篇我提到:我會在我待辦事項清單中,把所有事情都列入。 通常也都會暫抓一個預計完成時間。 而每天會在捷運上稍微瀏覽過一遍今日到期的待辦事項,並考慮哪些是一定要今天做,哪些可以往後調整。(前一篇:Joe的時間管理術|以遺忘為前提的管理術) 但我知道,一定很多人會問:「到底這調整的邏輯是甚麼?」 是根據急迫度嗎? 急迫度當然是一個條件。 但我得提醒的一個重要觀念是:你要想辦法跟時間賽跑,如果你每日要做甚麼事情全是根據急迫度來決定時,那表示你的人生已經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邊緣了。 這表示你的生活已經幾乎是被命運推著跑,大部分事情你都只能被動的因應,而有些不由自主了。 如果不改善,最後你將完全失去自主選擇的權利,只能完全被動的讓自己到處救火。 很多 PM 覺得做專案很慘,因為得到處救火;但這起點其實完全是因為在一開始還不用救火時沒有正確的把自己時間分配出去。 讓自己不用救火的事情之前沒做好,之後自己就得被動反應了。 所以,你必須在還沒有變成那樣前,先有「另一個篩選機制」。 那另一個篩選機制是甚麼呢? 有些人會建議,最好以「做這些事情,對於未來目標的符合程度」來做決定。 這有點像在玩養成遊戲一樣:你想自己將來變成一個音樂家,那就多排些練琴讀譜之類的事情在自己的生活中。 這方法很棒,確實的讓我們當下的行為能 Mapping 到自己長期的目標上。 只是,對很多人而言,這也不這麼簡單。 因為他們可能沒有非常具體的目標,也可能同時有多個目標,比方說又想在職場上出人頭地、又想成為一個好的老公、又想是個好孩子。 這就又讓他們很難有個簡單的主軸來安排自己一天到底該做哪些事情了。 對,我早先也有類似的困擾。 最少在我學生時代,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成為甚麼樣的人。 但不知道自己成為甚麼樣的人,不就等於沒有主軸嗎? 那如果抓不到主軸,我又怎麼知道我選擇做的事情到底是否對自己有益呢? 還是我其實根本是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但是自己完全不自知呢? 後來我學得一個方法,我覺得滿有啟發性的。 所以希望在這篇中跟大家分享。 我目前的做法,是把自己的時間,換算成類似錢一樣的價值。 認真願意的話,你其實是可以把自己每小時,或是每分鐘花去做某件事情,都可以類推出一個「主觀報酬」出來。 若同一時段,剛好有好幾件事情都衝突時,那我會根據時間價值的高低,來決定到底我要做哪些事情。 如果時間價值低到不可思議時,我將根本不會參與那樣的活動。 舉個例子而言,之前日本某平價服飾來台開幕時,就有人卯起來排隊要進去消費。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不可思議,也不會想去參與的活動。 主要的原因在於,若我把時間換算成錢,會覺得這樣的投資根本不划算。 就算只是排兩三個小時,得到的也只是提早一些拿到衣服,或獲得這些衣物的優惠。 可是既然已經標榜平價,那這折扣其實也沒多少。 換言之,產出與投入其實是不成正比的。 當然,我相信有人看到這一段可能會立刻在心裡反駁說:「Joe,那是以你而言。 但我只是個大學生,就算不去排隊把這時間拿去打工,一小時也只有 95 元。 我若去排五個小時,能省下個 600-700 元的話,好像也是很不錯的啊? 打工 5 小時不到 500;但排隊省更多的話,不就賺了嗎?」 乍聽起來這是言之成理。可是我要提醒的是:大家要思考的,並不該是現在的時間價值,而是「做某件事情對你未來能產生的價值」。 今天雖然打工一小時只有 95 元,但這會是你希望永遠存續的狀態嗎? 若你不是去排隊省小錢,而是把這空閒時間去做其他自我充實的事情。 很可能明年你就有辦法把你的時間單價變成 150/h。 持續抱持這樣的思維,不斷做些能創造長期時間價值的事情。 十年之後,或許你一小時的單價不是 95 元,而是 950 元。 換言之,若人只看著眼前,那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因為某些事情看似小賺了,但對長期而言卻是賠的。 但若只做那些眼前有小利的事情,你就將停滯不前。 若看著的是未來,做些會創造未來價值的事情,那其實我們的長期時間價值將會跟著提升。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不是過的很辛苦嗎? 做任何事情還都得計算成本。 當然,也不用這麼過火,我也不是說你就只能緊盯著這規則來分配你的時間。 像我自己平時也會做些吃喝玩樂或是癱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事情。 也會週末一整天只窩在家裡打電動或是看電視。 重點只在於,你每週或是每天總要分配一些時間來做「高時間價值」的事情,而且要認真把這些事情做好。 這才會對未來有幫助。 寫到這裡,我想到之前王建煊曾在電視上說「大學生打工很笨」這樣的一段話。 當時很多人跳出來批評說他那是何不食肉糜的發言。 但我覺得,其實應該是很多人沒完全聽懂他的含意。 大學生若需要賺學費、需要賺錢度日,去打工當然無可厚非。 但若把時間「全都」花在打工,或閒暇就是把打工錢拿去吃喝玩樂、玩 Online Game 等事情上,那就是有問題了。 因為你等於完全沒有把任何時間投資在未來。 理時間就如同理財一樣,若你都把時間(與錢)花光光,那將來就註定不會有得益了!不管怎麼樣,每天應該都要擠出一些時間,做一些能培養長期時間價值的事情。 尤其若衣食無缺下,更應該想想該怎麼樣讓自己未來能更有競爭力,而非只是看著眼前的 95 而把時間完全投入。 我們人生最寶貴的資產,真的就是時間。 錢、能力、知識、學位、職稱你都可以重頭來過。 你也都有可能拿別的東西去交換。 但唯有時間,這是我們永遠無法更新或是重來的一項資產。 時間資產也恐怕是世界上人們唯一最平等的條件。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 放眼回顧,跟自己相同背景與資質的同學,有人比較有成就,也有人就是混的較不如意。 一些人多怪責命或運,但為何不思考或比較彼此於時間的利用性這議題呢? 如果我們改變我們的思維。 如果我們了解自己時間單價的狀態,並思考每一分鐘該如何利用,並提升自己未來的時間單價。 就算某些行動最後失敗,你不覺得還是會比那些只是懵懵懂懂過日子的人更厲害了嗎? 每天有一小部份投資在將來會有回報的事情上,累積下來,不也就能有效的改善你我的命運了嗎? 請思考看看,並試著把這樣的概念導入你的生活中,我相信假以時日後,會有一些明顯的改變的。 最少,從我周圍認識的人來看,能把自己時間管理好的人,通常也都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If you always do what you've always done, you'll always get what you've always got! -Alan Scott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15, 2024

5分鐘的晨間待辦清單整理,從混亂到掌控的生產力習慣

當一天事情很多很亂時,兩個小動作,可以幫助自己獲得更有掌控力的一天。第一個小動作是:每天早上花個 5 分鐘回看一下待辦清單,確認今天的重心,幫助自己減少混亂中的失誤,在繁忙中掌握關鍵,並且懂得取捨,知道如何停止。(延伸參考:8 種待辦清單方法指南,從 GTD 到子彈筆記,選擇適合你的更有用) 第二個小動作是:一邊處理事情,一邊把各種意外行動記錄到待辦清單,讓自己可以隨時回顧在忙什麼,即使亂中也有序,避免空忙。以免一天最後結束時,忘了自己做了什麼重要行動。(延伸參考:用寫「間歇式日記」取代規劃待辦清單,不會再寫了一堆卻做不到) 在大多數時候,我們通常認為待辦清單與時間管理息息相關,似乎是為了計畫的制定與準時、準確執行。但基於我多年來使用待辦清單的經驗,我發現它的真正價值其實在兩個方面: 第一,它幫助我們能夠安心地推進每天的工作。 第二,它讓我們在一天結束時,能夠清晰地知道自己完成了哪些事情。 或許這才是待辦清單對大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功能。 所以,上面提到的兩個小策略,其實目的不僅是進行時間管理的規劃,而是讓我們在每天開始之前,清楚地知道今天可以做些什麼。並在每天結束時,讓我們能夠安心地回顧自己所完成的事情。這樣做能夠幫助我們在忙碌且複雜的日子中,至少有一個更清晰的方向。(延伸參考:設計好下班後待辦清單, 5 個常忽略卻重要的技巧) 每一回看待辦清單,都是在強化目標 比如說,每天早上調整待辦清單,面對一長串待完成的事務,我會首先篩選出與「長期目標」最為相關的任務。這是確定待辦清單優先順序中最有效的策略。 當我發現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務過於繁多,而我不可能全部處理完成時,我會選擇那些與我的長期目標最為相關的任務來優先處理。 這個動作雖然簡單,但卻也「最有效益」: 長期目標累積出來的價值是最大的,先投資長期目標,回報最大。 長期目標的意外往往更難處理,降低長期目標的風險,回報最大。 而這些回報,往往也足以抵銷自己可能捨棄的那些次要任務。 在執行待辦清單的過程中,無論是紀錄自己當下的行動,或是要新增未完成任務時,我們也可以從長期目標的角度出發,思考哪些真正與長期目標相關,優先處理它們,或是思考如何往目標的方向前進,而不只是紀錄上去一件事情而已。 對於那些與目標無關的待辦事項,我可能會選擇在今天的清單中先不予考慮,這種針對目標的調整和紀錄,是我在管理待辦清單時,用來強化目標導向行動的具體做法。 延伸閱讀,目標化待辦清單的具體格式:比較持續 5 年的列每週行動清單習慣,復盤我的待辦清單筆記技巧 (圖/Esor 提供) 每一回看待辦清單,都要決定下一步行動 當我決定將與大目標相關的某個任務加入待辦清單時,(無論是早晨的待辦清單調整,或是隨時的待辦清單記錄)我會進一步思考當下能立即採取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放在每日待辦清單上的,應該是我今天真正能夠完成的具體下一步行動,而不是那些抽象的專案或任務名稱。 比如,今天突然多了一個必須完成的報告,這份報告與我今年上半年的一個大專案密切相關,但「製作報告」這個任務,我今天具體能採取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呢? 可能我的下一步行動會是:從我的筆記系統中找出與報告相關的資訊,並快速歸納出一份報告大綱。 這就是一個具體可行的下一步行動,我會將這樣的行動寫入待辦清單,而不是僅僅寫上「製作報告」。具體的下一步行動能夠讓我們明確知道在每個空檔時間應該做些什麼,而泛泛的任務描述則會使待辦清單變得難以實施。 延伸閱讀,拆解下一步行動的技巧:拆解下一步行動的思考流程圖範本,你也做得到專注不瞎忙的參考步驟 (圖/Esor 提供) 整理待辦清單的目的是決定可行性 前兩步驟其實對我在整理早上的待辦清單,以及在執行任務的同時記錄代辦清單這過程中,都補足了一個時間管理的關鍵細節,那就是「可行性」。 我們經常會制定一些不切實際的計畫,結果往往只會導致無止境的拖延,只有真正可行的清單,才能成為今日完成有效任務的強大工具。 當今天突然多了一些臨時會議,使得可用時間變得更加緊張時,從強化目標的角度出發,我會更清楚地知道哪些次要的任務可以放棄,而專注於與最大目標相關的關鍵任務。 當我明確下一步的具體行動時,我就會了解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或許無法完成整個重要任務,但至少能推進任務的幾個步驟,實現百分之四五十的進度也是很棒的。 這種方法讓我們在時間被不斷壓縮、分割、占用的過程中,不會完全放棄待辦清單,仍能逐步有效前進。 只有真正具備可行性的代辦清單,才不會變成增加壓力和挫折感的清單,反而幫助我們避免更容易陷入拖延的困境。 延伸閱讀:時間管理Q&A:從安排行動到引誘行動,5種設計不強迫計畫技巧 好的待辦清單,可以得到休息平衡 結合上述小技巧,實際上能夠幫我們在每日的時間管理過程中找到更適當的休息時機,也讓我們明白何時可以放下心頭大石,無需再擔憂。(延伸思考:設計「停戰領域」與「行動邊界」,我建立健康時間管理的小秘訣) 往往我們列出的待辦清單,可能因各種原因而沒有進展,即使到了晚上,我們可能仍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但若我們在執行任務的同時記錄下自己的行動,就更容易感覺到自己確實完成了一些事情,這樣我們便有了更多安心休息的空間。 有時,我們的一天真的會因為各種臨時的意外、不可預期的雜事、突發狀況而被打亂,但如果我們每天早上先確認當日的重點目標及可採取的下一步行動,就能利用日間的零星空檔,逐步推動這些小步驟。 即便一天被打亂且零散,至少我們知道自己的重要目標仍然在進展,這讓我們更容易對自己說,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 春節假期後,我們又要面對更多零散繁雜的工作流程和生活任務。這篇文章分享的兩個簡單實用的待辦清單技巧: 第一是每天早上調整目標化的待辦清單。 第二是在執行中記錄行動。 這可能無法讓我們的工作生活完全井然有序,那是不現實的。 但在混亂中至少讓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向何處推進,找到一種更安心的時間管理方式,並懂得適時休息,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 本文轉貼自:電腦玩物 (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