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

82 posts

網路時代的副業、賺錢方式?怎麼選擇、驗證副業項目?

💬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每次我演講只要分享這種主題:「疫後新常態:遠端溝通術」與「數位遊牧,數位新時代的工作和時間管理術」,都會有不少人是來聽「我可以用網路賺到錢嗎?」。 所以今天,我也來分享這個很「吸晴」的主題:網路副業模式。 我猜大部分人不是自由工作者,而是個上班族,所以問題可以再具體一點: 「有沒有可以讓我下班後輕輕鬆鬆,每天多賺個 500-1000 元的方法(副業)?」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剛好看到 B 站上也有個影片在講這件事,底層邏輯和觀點跟我這幾年的體悟非常雷同,但是他整支影片快 40 分鐘,超級長,你可以看完這篇文章,真有興趣再去看看這支影片。 不過,讓我拿他這支影片最後的結論畫面作為今天的開場,我很喜歡他這張圖: (圖/侯智薰提供) 基本上這張圖可以算是我從自由工作者到一人公司的路徑了,唯一差別在於左邊的「提升空間」,我會用「操作空間」。 因為發現在學校學習的專業(化學工程)雖然有很大的收益空間,但對於我個人來說,我並不喜歡。也就是如果讓我一天八小時在處理這領域的事情,我認為我自己沒有操作空間,沒有熱愛可以發揮的地方,所以必須轉彎。 有兩種生意,以前好做,現在別做了。 好,回頭聊聊網路副業,最多人想到的兩個方向:「賺資訊差」和「賺內容流量」。 1. 賺資訊差 比如開個小網店,找便宜的管道買入產品,然後換個好看的照片和文案,就能重新「貼牌或包裝」來賣出。 這種情況在蝦皮屢見不鮮,台灣的蝦皮上充滿著淘寶貨,而且我猜有一半以上是大陸人開的店。反正很多台灣人不知道怎麼逛淘寶、買淘寶,所以他們連實體倉儲都不用了,能把淘寶上賣 100 元的東西,賣你 399 元會有人買;或者你在他的蝦皮商店上買,他回頭跟淘寶店家下單,然後把收件資訊放上你給的資訊,就能直接寄給你。 這種把淘寶上的產品介紹圖文換成繁體字,直接在蝦皮上賣的作法,就是賺資訊差。 所以我已經好一陣子不用蝦皮買東西了,因為我會買淘寶幹嘛還讓別人多賺一手? 如果不求快,求便宜,直接買淘寶。 如果求快,那就買貴一點的 MOMO 或 PChome;東西不喜歡、買錯還能退貨有保固。 ※ 我應該要來寫一篇文章教大家怎麼買淘寶 😆 你可以先看這支影片介紹我們智能宅的淘寶家具開箱和購買淘寶家具的方式。 那我為什麼說這種現在別做了? 因為這種生意根本不是「下班輕輕鬆鬆」能做的。(❌) 你以為只要選對品,換張圖和文案上架,然後就能順利開賣,但忽略掉超麻煩的「客服成本」。 這可能把你原本好好的上班(摸魚)時間都給賠進去了,更何況現在競爭激烈,要談客服成本之前,你還要先考慮流量哪邊來,其他跟你競爭的都是大團隊,你一個人怎麼單槍匹馬鬥的過?如果是五年前,那確實是個適合進場的好時間,但現在別做了。 2. 賺內容流量 「賺內容流量」也是多數人以為很好賺,但實質上門檻超高的副業選擇。 你可能會說,現在 YouTube、B 站都有流量變現阿,Medium 還有很多寫作平台都有流量分成阿?我寫一個文章多平台發放不就行了? 可行,但每一個平台可能一週就 10 元,除非你篇篇爆文。 誠實地說,我在 Medium 紅利時期有一個月因為寫文章被動收入超過 3000 元,但現在幾乎沒有平台能做到這事,就連在超愛灑幣的中國互聯網生態都很難做到,除了流量分成低之外,更關鍵的是,每一篇都爆文也不是「下班輕鬆做做」能達到的。 如果有,只有兩種可能性,搬運抄襲其他地方的熱門文章,或者專門發一些「人性面」的腥羶色內容。 前者已經有不少公司在做這件事,是原創者的惡夢,因為他們有好幾個帳號根本不怕被封鎖,甚至喜歡你評論去罵他,還能增加他內容的熱度,反正沒人知道這個帳號背後到底是誰,這在中國稱為「營銷號」,台灣則是「內容農場」,專門搬運抄襲網上熱門內容後轉製的機構,往往會把標題跟封面改得特別聳動。 🌰 例如我和柚子之前在北京工作拍過一支吃北京火鍋的影片,裡頭有一句話是:「原來北京的火鍋是不喝湯的!超愛喝湯的台灣人初體驗」然後有營銷號把我們的影片下載後,上傳到他們頻道,改了標題變成:「台灣夫妻抱怨北京火鍋,不能 OOOO」,於是影片整個火了 😆。 如果你想做這種營銷號,我也很佩服你,第一是你放下了自己的道德感,第二是我做不到。 怎麼考慮副業項目:學習成本、容易試錯 我認為考慮副業項目時,不是去選看似最輕鬆的,因為那些輕鬆的往往有人成體系、規模化地在做,如果你只是單槍匹馬入局,往往淪為體力勞動,做得累又賺不到多少錢。 所以對我們這種「個人戶」考慮副業的選擇時,你要先注意的是:技能背後的學習成本。 我相信所有東西都能透過刻意練習變成別人需要的專業,但這不會是一兩個禮拜,而是一兩年的事。 🖐️ 等等,那網路時代的副業豈不是根本無法符合「下班後輕鬆做」的前提條件? 沒錯,幾乎可以這樣說,但還是有一個方法,就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結論步驟圖。 先套一句我常說的老話: 「想知道你的熱情所在?先想想你下班花時間做了些什麼。」 最好的副業項目應該是由「主業衍生而來」,而不是憑空出現,但這個主業不是限於你原本上班做的事,而是你本來就會花時間做的。 就像我在《到底什麼才是產品?好的產品像是策展,五條原則確立邊界》中提到「你提供的產品就是你正在面臨的難題,只是你走的比較前面。」這樣一來你的學習成本相對低,而且更容易試錯。 一個副業項目在成長過程裡,往往是不穩定的,所以我們不能直接押身家上去,而是要先經過試錯來驗證這事,我到底適不適合?我能不能長久地做? 所謂「驗證最小可行性方案」,就是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把你想做的那件事,先不完美地做一遍。 🌰 拿拍影片為例,有些人想說,我下班後很愛記錄生活,那我說不定能當個 YouTube 主播!所以直接購入大量專業攝影設備,直接開銷就是好幾萬元。 但其實你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很靠譜了,應該先用手機試試整個流程,因為你不光只是拍攝,還有剪輯後製、上傳影片、後續經營推廣等環節要面對。如果你真的是細節控,不滿意內容品質一定要增添設備,我只推薦你把收音搞好,影片品質就會好超多,設備成本也不會這麼貴。 別把自己當作普通人看待,成為一個少數派 我認為最難的不是找副業項目。(❌) 因為你的副業項目往往已出現在你的生活裡,只是我們常常受限於自己的心理狀態,沒有去發現它。 如果講網路時代還有哪些可能性的主題,我都會提到: 在網路的時代,你沒有機會、沒有選擇的真正原因,已經不是先天的限制,而是你太常把「不要與別人不同」當作自己行動的侷限條件。 我們最忌諱的就是,一直把自己當作一個「不會成功的人」。就像前陣子「躺平」一詞非常流行,好多年輕人在網路上說: 「我就是個普通人,現在社會太難了,不如躺平當個老老實實的公務員。」 然後把一切的可能性都當作倖存者偏差,這才是把自己的可能性給堵死了。 確實,一個通往改變的好方法成功機率一定不高,我們假設失敗機率有 90%,只有 10% 的成功機率好了。 不過,即便一個方法的失敗率有 90%,你只要嘗試七次,至少有一個方法成功的機率就是 52%,超過一半的概率會成功。聽起來挺雞湯,但也是數學告訴我們的雞湯。 你連「多去嘗試試錯」都不去做,怎麼跟人談可能性? 以「普通人」自居很好,這樣我們會更知足,認為事情都不該是理所當然;但我們不該以普通人這一詞來限制自己的行動和渴望。 你若心有不甘,不滿足於現況,你永遠都有機會能更好,要當也要當個普通人裡的少數派!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向有結果的人學習 前面講到「最小可行性試錯」是我們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我們要發展作品的必要起始點。 🌰 讓我拿學 Notion 為例,一開始應該是去看免費內容(學習成本最低),例如看 PAPAYA 的教學,或者 YouTube 和官方的影片。當你開始鑽研這領域之後,你會發現免費內容不夠成體系,太過零碎,你需要更有系統的內容,甚至是「服務」來幫助你持續精進。 接著,聰明人會發現原來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向「有結果的人」學習,這能省下太多自己探索的時間。 前面的驗證盡可能低成本或無成本,當你選定了一個賽道後,付費是最簡單粗暴,提供價值給有結果的人,讓他帶你入門的方式。 最後,經由驗證試錯、有效發展&累積,就能成為下一匹新手要入門時所尋找的諮詢對象。 所以這支影片說:「網路時代最好做的副業是——分享和教學」這點確實沒錯,那些在網上教人賺錢的人往往最賺錢。只不過我一直很有節制地告訴自己,我是去幫助你聰明地過好你想過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而不是教你賺錢,畢竟我認為錢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只是個結果,不該是目的。 所以我透過訂閱服務、線上課程和訓練營,看到我們的會員和學員因為所學的東西產生好的改變,這才是我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當然,能夠讓一些夥伴藉由教學團隊、助教的角色發展出一些副業收入,這也很開心,是錦上添花。 雖然我在生產力和線上教學領域是個有結果的人,但我在其他領域也是個學習者,而且是個愛付費的學習者(?)。我認為學習是永無止盡的,所以透過網路的機制和生態,讓「你有結果的經驗和方法」被需要的人購買,幫助需要的人升級,這絕對是這時代打造副業的最好路徑——前提是,你得要是一個能做出結果、有方法的人。 🥊 總結 / 行動思考題 想知道你的熱情所在?看你下班花時間做了些什麼。 驗證最小可行性方案,就是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把你想做的那件事,先不完美地做一遍。 你若心有不甘,不滿足於現況,你永遠都有機會能更好,要當也要當個普通人裡的少數派! 前面的驗證盡可能低成本或者無成本,當你選定了一個賽道後,付費向有結果的人學習,是最簡單粗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錢不應是生命的唯一追求,只是個結果,不該是目的。 透過網路的機制和生態,讓「你有結果的經驗和方法」被需要的人購買,幫助需要的人升級,這絕對是這時代打造副業的最好路徑——前提是,你得要是一個能做出結果、有方法的人。 💬 思考題: 一個人打造副業難度不小,但如果能找到人一起做,透過合理分潤的方式打造多嬴的局面,其實更容易打造一個有機的生態。彼此獨立,但合作的時候可以創造更大、更多元的利潤。 像我一直很歡迎大家找我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那你呢?有沒有什麼打造副業的想法和遇上的問題? 不一定是為了收入,而是為了更好、更快樂的生活和自我實現。 -- 本文轉貼自:雷蒙三十(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8, 2024

挑戰海外職場,卻不知怎麼開始?試試這 6 種海外求職管道

你是否也曾想過離開家鄉,到嚮往的國家展開一段全新的人生呢?想走入新的人生階段,當務之急便是找尋一份合適的國外工作機會。 根據 Y 小編的經驗,大部分在國外就業的台灣人,都是在學時期就出國留學。然而,並非人人都有足夠的金錢與資源,本篇 Y 小編將告訴大家,其實有許多額外的方法,能幫助你找到第一份海外工作,並透過遠端趨勢與資源,找到你職涯中的跳板。 疫情時代,在歐美國家遠端工作早已成常態,甚至有許多跨國公司發現員工的效率因遠端而大大提升,所以至今仍持續使用遠端的方式進行工作。迎著全球趨勢,實體至公司上班已不是外國企業必備的條件,透過本篇海外求職攻略,將教你更了解如何把握、運用海外工作機會與資源。 海外求職第一招:海外留學 出國留學是許多華人開拓海外職涯與生活最直接的方式。每當畢業季到來,許多國外的知名企業都會直接到學校招募人才,參與當地的校園徵才活動。此外,你也更容易從當地的社團組織、講座活動中取得一手的就業相關資訊。更重要的是,透過就學融入當地生活後,你自然而然能結交到當地人脈,洞悉當地的人才需求,更能對此排定修課、實習計畫。 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如果已經鎖定特定公司或產業,可以試著尋找與公司有地緣關係的學校,除了校園徵才優勢,能夠方便進行實體面試外,企業端也會認為有當地生活經驗的你會是更合適的人選。 海外求職第二招:海投履歷 如果你下定決心要到國外闖蕩,卻沒有國外的學歷背景的話,海投履歷,採以量取勝的戰術,也會是個可以考慮的選項。但 Y 小編必須先提出警告,大部分時候外國人的履歷都會直接被忽略,100 ~ 200 次投遞,卻完全沒有獲得任何面試機會是家常便飯。因此,海投策略想要成功的兩大因素,在於不要太早放棄與客製化履歷,你可以規劃每天投至少兩份履歷,並針對公司的特性與工作內容,在求職信中撰寫適合的應徵動機,並在履歷中將相應的經歷、作品集往上放,千萬別每一家公司都投遞相同的資料。 ➤ Cover letter 怎麼寫?求職信模板三大重點與撰寫範例大公開! 即便看似機會渺茫,但 Y 小編身邊還真的有不少人成功應徵上美國、新加坡的新創公司,並接續跳槽,慢慢轉換到知名的外商公司。雖然初期會十分辛苦,至少 300 次投遞是基本、1000 次投遞也有可能,但只要你不放棄,有投便有機會。 ➤Yourator 海外工作職缺 海外求職第三招:透過獵頭招募 如果你有一定資歷,且在特定職能或產業穩定發展中,也許可以透過獵頭找到一份心儀的海外工作。其實現在獵頭招募的對象不再局限於頂尖人才,只要你的專業過關,就有機會透過獵頭管道前進海外。以數位新創領域而言,外國企業會主動獵頭招募的台灣人才,還是以軟體工程師、資料工程師等技術職為主,也會有面向亞洲、台灣市場的商務開發職位,偶爾也有約聘人員的招募,對於想前往國際知名企業的朋友們,都可以將獵頭視為找尋工作機會的重要工具。 即使你對於海外工作文化不熟悉,獵頭也會負責幫你更加了解當地的市場狀況、該職務的需求條件、主管的帶人風格與期待、以及企業文化等細節,在拓展未知的海外生活的過程中,如果有一個中間人為你做協調媒合,並為你的職涯提出策略規劃,將大大增加你的求職優勢! ➤ JobMenta 中高階獵才 海外求職第四招:考取稀缺的國際證照 有許多頂尖國際證照受到企業普遍認可,例如 CFA、精算師證照、FRM,但是考取的難度也不簡單,部分證照全球考取的人數可能不超過 300 人。換言之,如果你能夠征服這項難關,在 Linkdin 上將會有許多企業或人才加你為好友,也更容易被獵頭招募。但需要注意一點,部分企業招聘時,除了這張國際證照之外,還需要你 2-3 年的相關工作經驗。 海外求職第五招:進入本地跨國外商、或是業內推薦 如果不急著立刻出國工作,先找間在台灣設有據點的跨國公司,在業界沈潛一段時間,累積資歷與人脈後,再透過內部轉調或者業內推薦踏入海外職場,或許是最踏實且順暢海外求職的方式。 如果你已經在外商公司工作,想進行內部轉調的話,除了要注意公司的轉調制度外,也需隨時注意相關職缺釋出的消息,以及對應的門檻與條件。大部分跨國企業,其實都有眾多機會讓員工轉調到其他國家,但如果你的工作表現、資歷與個人聲譽出眾,這個機會才會落在你的頭上。因此平時的跨部門、跨國合作要盡可能積極,才能留下好印象。 此外,如果公司內部對於轉調的態度不是很積極的話,你也不用灰心,這時在業界留下的聲譽,就成了你進入海外職場的關鍵。平時在各種外部合作案展現專業積極的態度,如果他們有人才缺口,自然會先優先想到你。 海外求職第六招:經營 LinkedIn,打造個人品牌 為甚麼要使用 LinkedIn 尋找海外工作呢?目前大部分的頂尖國際企業都開始耕耘 LinkedIn,尋找國際人才。據統計,會使用 LinkedIn 找人才的企業,更願意投資人才,公司也更具國際觀與發展性。你可透過 LinkedIn 直接投遞職缺,或是在上頭結交人脈、交流產業最新資訊、相互引薦獨家的工作機會。 最重要的是,你能透過 LinkedIn 建立你的個人品牌,當你去面試或求職時,企業能看到你是誰、有哪些專業、作品與經驗,從中了解你是不是符合該企業的需求與條件。如果你是 Sales 或 BD,也能利用 LinkedIn 開發國外業務,無論你當下有沒有轉職的需求,經營好 LinkedIn 都能為你帶來超乎想像的優勢。 ➤ LinkedIn 經營技巧|弱連結讓你離嚮往的外商公司更近! 希望以上海外求職攻略,有幫助各位求職者們更了解如何尋找海外工作。想進入海外職場的理由有千百種,有人單純想體驗異國生活風貌,有人則渴望進入頂尖國際企業大展鴻圖,分別適合的職位,使用的方法也各有千秋。開始你的求職之旅前,記得盤點你身邊的資源,並提前接觸與目標職位類似的任務或跨國專案,一但機會降臨,便能順利地開啟你的海外職涯。 -- 本文轉貼自: Yourator 數位人才媒合平台(原文標題:海外工作機會如何找,6 個必知的國外工作資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7, 2024

新手創業家的 5 個必備元素:思考模式、風險措施、系統流程、投資意願、行動清單

今天我要來分享 5 個新手創業家的必備元素,現在個人品牌跟自媒體的起步門檻超低,就算你沒有以下這五個元素還是做得起來,但是我們要的是一個有賺錢的事業、一個能夠忙得聰明、事半功倍的品牌,這時就是這 5 個元素派上用場的好時候。 今天的重點非常多,所以我建議你準備筆記本。本篇文章也可以搭配「佐編茶水間」的 Podcast ,可以參考我標註的時間點,直接聆聽重點段落! 一、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04:05-) 目標會決定你要去哪,時程會決定你怎麼去。 我曾經分享過改變我人生的一本好書就是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我甚至在我自己的書裡面,不斷提及這本書對我的幫助,而作者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以終為始。來找我做品牌健檢或一對一諮詢的學生,可能都會發現我一定會問三個問題: 你來做個人品牌的目標、目的是什麼、想要達成什麼? 你期待能夠在多少時間內達成這項目標? 為什麼? 你的目標會決定你要去哪,你的路線要怎麼規劃,而你的時程,會決定你要怎麼去。如果你不趕時間,我們就是慢慢徒步,還可以欣賞沿途風景,如果你趕時間,我們可能就要買機票坐飛機,那就必須要用金錢換取時間,而你為什麼趕時間?為什麼設定那個地方為你的目的地?這也是一個你必須要很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 在我剛開始做個人品牌的時候,我內心非常確定我想要用個人品牌來翻身,離開我的正職,我給自己訂的時程是兩年,不過當時的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我還沒有想到像是線上課程、Podcast 變現或者是演講諮詢等選項。 我認為兩年可以改變很多事情,而且兩年也可以從一個菜鳥變成一位稍有專業的實習生,因此我訂了兩年計畫,兩年後,我想要專門只靠我的品牌來養家糊口,我當時的思維比較是卡在接案這樣的商業模式當中。 所以我猜想自己可能會不斷地接案子,例如幫人家寫文章賺稿費,或者幫別人剪輯音頻、規劃內容和行銷企劃,這其實是我很初步的商業模式。 大概做了半年,我發現自己的成長速度滿快的,我開始認識新的商業模式、我開始累積受眾,我心裡也在想說:「我能不能夠 double down ,把兩年的那個 plan 縮短至一年?」,所以我又看了一下自己的終極目標計劃,如果我想在一年內完成這個計畫,我需要做什麼準備? 當時面臨到的抉擇點就是:「我可能需要離職」,因為白天的工作花我太多時間了,我的確可以維持原先的計劃,用兩年的時間完成目標,但我仔細想想,離開正職本來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因此,以終為始的思維非常的重要,你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有彈性的時程,但它還是會回歸到你為什麼會想要或需要這個目標?你自己有多大的決心?現實生活中有多少資源可以去調配? 延伸閱讀: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為加強正職專業與副業技能這兩者做學習規劃? 二、風險防護措施和後盾(Accountability and support)(07:31-) 延續剛才說到的,我原本是想要離開公司正職,全心投入自己的事業,不過,我仔細地過了一遍我的財務規劃,發現我還是需要一筆薪水,因為品牌初期的收益並不穩定,生活中有像是房子、車子、保險等固定開銷,這些都讓我意識到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 沒錯,我在那個時候是沒有存緊急預備金的習慣的,而所謂的風險防護措施和後盾,就是說當你要做一項決定時,你有沒有辦法這麼灑脫地說走就走、說做就做,很多時候都取決於你有沒有一個實際的後盾,無論你有沒有要做個人品牌,人生的道理都可以互相應用,你也應該要養成存緊急預備金的習慣。 當時的我並沒有存款,所以還是必須要去打工,因此我想了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跟主管提兼職,減少一半的工作量,而減半的薪水還是可以 Hold 住日常生活,也讓我有更多時間投入理想生活設計這個品牌。 第二個方法是,如果主管不同意,我就會離職,去美國當地找打工的工作,而且我也真的去瑜珈教室、圖書館和一些公司面試過很簡單的櫃台工作,這些工作不會佔我太多時間,但每個禮拜都會有 paycheck,後來很幸運的是,我的主管讓我轉成兼職繼續在同間公司工作。 因此,這份兼職工作也成為佐編茶水間的風險防護措施,在茶水間還沒有很穩定時,至少有一份收入能夠讓我們買菜、繳房租,心情也會比較安心。 有的人會說,真的要投入一份事業就要全身投入,這樣才可以很專注地激發自己的爆發力,但,我覺得這是個比較適合給有創業經驗、或有商業、行銷,甚至是職場工作經驗的人,這樣的方式不太適合社會新鮮人或大學生創業,除非你的家人願意資助你,不然我認為風險防護措施還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後盾也不是只有指存款,你的家人、好友、同好圈都可以是你的後盾,後盾可以是一個 community or support net,像是教會就是很多教友的 support net,而在我身上,我的先生就是我的後盾。 他是那個知道你忙,會幫你 cover 煮飯倒垃圾與買菜的人,讓你可以少一點日常雜事,多一點時間 focus 在自己的 business 上。 你有沒有風險防護措施,有沒有後盾?這個會是你必須要先思考、先做準備的。 三、明確的工作項目和流程(System)(10:51-) 我經常講有關時間管理的主題,而每次都會講到系統與流程,這件事情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但卻比你想的還要重要很多,最一開始我也不太知道經營品牌要做的工作事項有哪些,我知道我要錄節目,所以要找來賓、草擬訪綱、查資料、剪音頻、上架,這些就是我很一般的工作項目。 我每一週都會寫下這個禮拜的工作項目,然後每一天會寫下隔天的工作項目,寫了一兩個月就會發現一種慣性或一種定律,例如: 剪一支音頻大概會花三小時 陌生開發邀請來賓,寫出 10 封信大概會有 1 封得到回覆 這就是我所謂的 patten ,而在你擁有明確的工作項目和流程之前,你就是先每天記錄下你的工作項目,然後每週、每個月去觀察,去建立所謂的 data base ,讓你更好地知道未來的工作流程應該要怎麼安排,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最近我跟我的助理 Claire 在做一個新的 practice ,她和我反應說想要加強自己時間管理的能力,我仔細看了一下她的狀況,我發現她出現很普遍的那種時間估算與事件分類的問題,也就是說 Claire 並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是容易出現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的情況。 有時候這件事情做得比預期快,但是大部分的事情卻花得比預期中多很多,所以,我開始請 Claire 每天寫下他明天預計的工作事項,就是 12345 列點寫下來,隔天晚上工作結束後,回報一則訊息告訴我實際做完的工作事項。 我們可以從這個練習中去發現「預計完成」和「最終完成」的差別究竟是什麼,然後從中找到原因和可以調整的地方。 可能是一開始目標設得太多,也有可能是工作的速度太慢,透過這個練習不到三個禮拜, Claire 預計完成的事情和最終實際完成的事情越來越符合,而且我們團隊內部的開會時間越來越少,我個人覺得效益提高滿多的。 延伸閱讀:我的「 2021 時間管理法」:面對重複性高的大專案,你可以這麼做! 第二個例子是我先生,我先生一直都是一個 creative type person ,他常常會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所以我就叫他加入 Zoey’s bootcamp ,每個週末我會幫他看下個禮拜要完成的事情有哪些。 所以他的問題跟 Claire 不太一樣,Claire 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不曉得怎麼安排效益最高,而我先生是連要做什麼都不知道。 像是這樣的狀況,就真的需要一個早上的時間,坐下來思考下週有哪些需要完成的事情,然後應該要排在哪一天比較順,例如他和我說他每天都要: 練習樂器 寫歌 跟廠商用信件溝通 處理工作上的雜事 我問他說你每天要花多少時間寫歌?多少時間練琴?問完後排完一天的工作,發現他一天 8 個小時就滿了,這還不包含臨時異動,所以我們的作法就是把寫歌和練琴的時間縮減,因為這兩項是比較長期的專案。 這樣就可以避免我先生可能花了 3 個小時寫歌,結果沒有時間練習樂器,導致他覺得那天有些事情沒有完成而感到懊惱,當你不曉得長期或持續性的專案應該要怎麼規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一個禮拜攤開來,而且別忘了預留突發狀況的時間,不要全部塞滿。 四、願意投資自己的決心(17:40-) 我覺得現代很多人看投資,第一個都是看投資報酬率,如果報酬率太低,就沒有投資的意願,覺得浪費時間又不值得,但就我過去的經驗來看,個人品牌它的確是一個很難在一開始衡量投資報酬率的事情,而你的報酬是高是低,其實只取決於一件事情,就是你的決心。 只要你有決心,你就會想辦法,你就會付出行動,儘管什麼收穫都沒有,你還是願意做、相信自己、給自己一次機會。 另外,人生中每一件事都會有認知極限,創業這條路格外明顯,當你站在 A 點時,你怎麼看、怎麼想像,都只能看到 B 點,而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你會發現你開始可以看見 C 點,你也發現自己已經從 A 點移動到了 B 點,再過了一陣子,你會發現自己可以看見 D 點,因為你又成長到了 C 點。 投資的決心其實就是要理解,你不能用你現有的已知,去預測自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因為你的潛能會不斷地被開發、你的經驗值會不斷地累積,因此,在此時此刻評估自己的投資報酬率並不準確。 所謂的投資也不是只有金錢,而是投入資源的意願,你的資源除了金錢以外,還有人脈、時間、經驗、專業、精力,這些都是可以利用、投入的。 五、Action、Action、Action(20:06-)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必備元素就是行動,沒有行動,以上 4 個元素通通派不上用場。很多人會說我很有行動力,可是我只是在完成表單上的代辦事項而已,每天的日子其實重複性滿高的,而最近我開始重新檢視這四年來的經營歷程,我發現我做的很對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在執行待辦事項時,幾乎不思考。 你可能想說:「幾乎不思考那不就是盲目的往死裡做嗎?要是方向不對,要是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該怎麼辦呢?」 但我所謂的執行時不思考,並不是我會緊抓著表單上的事情固執的執行著,而是我會很明確的區分執行時間和思考時間,我每天、每週都花時間去安排和規劃我的工作流程,在這種時候,我會很仔細的思考怎麼進行比較順?哪件事情該先做?哪件事可以晚點做?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這件事是否一定要由我來做? 延伸閱讀:擔心自己半途而廢而不敢付出行動,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 所以我會花很多時間去擬定出今日的 To-do list ,等到當天工作時間一到,我就可以開始無腦進行我的所有執行項目,工作開始時,我也會再過一下我的今日待辦事項,看有哪邊需要調整。 過完之後,我就會進入工作狀態,一路工作到中午休息,然後下午再工作到晚餐時間,這對我來說是一件極度有儀式感的事。 這可以讓我知道我現在可以心無旁騖的看著表單上的事情,順序都排好了,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擔心,我非常信任自己的 To-do list,我一次只做一件事,完成第一件才會移動到第二件,幾乎不插隊,也絕對不跳著做。 如果你一直卡在做事情的時候想東想西,不太確定要做什麼,我建議你試試看明確區分執行時間和思考時間,思考時就用力思考,執行時就只執行,不要 question 自己的決定或規劃,不要被其他事情給分心。 這樣你才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結果和作品,才能夠有最充足的素材去回頭檢視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有什麼規劃和目標需要做調整。 如果你執行力不夠,那再多的規劃也沒有用,我們優化自己做計畫的方式,就是從實際付出後所得到的結果裡,找到那些你認為可以做得更快、做得更好或甚至不用做的事情,但是,你總得都做過才能知道答案。 執行時,做就對了。 本集結語 以上就是今天佐編私塾殿的教學內容,希望你有學到一些東西,這 5 個元素我們再簡單複習一下: 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 風險防護措施和後盾 明確的工作項目和流程 願意投資自己的決心 Action、Action、Action 以上這五個元素你都具備了嗎?或者你現在正在籌備哪一個元素呢?歡迎你把你的想法分享給我,你也可以回到我的 Instagram,吿訴我你想聽的主題。 -- 本文轉貼自:理想生活設計(原文標題:#197【佐編私塾殿】新手創業家的5個必需元素:思考模式、風險措施、系統流程、投資意願、行動清單)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4, 2024

部落格經營之路EP.0|The Game Plan 部落格宏觀策略

部落格經營之路 這將會是一套系列文,完整揭露部落格經營的重點。 我會從策略談起,再接著談執行及網站上線等等的設定,盼這一系列的文章,能幫助有興趣做部落格創業的人,清除物理與心理的障礙,成功前進。 The Plan — 部落格創業的宏觀藍圖 所有成功的部落客,都有一個Plan。 雖然可能都經歷過矇懂瞎寫的時期,但若要從興趣業餘晉升專業部落客,計畫是一定要有的;而Episode0,就是要把這完整的藍圖呈現給你,讓你在一頭熱衝進迷宮前,先俯瞰一次完整的架構,才不至於在迷宮裡暈頭轉向。 部落格創業的宏觀藍圖,有個簡單好記的縮寫: ATM A:Audience 觀眾 T:Trust 信任 M:Monetize 變現 無論你是哪類型部落格,經營任何主題,這藍圖都不會改變,就是這三個關鍵步驟。 Audience觀眾與流量 當你的網站(部落格)架設好之後,它就是一座孤島。 無論你 Logo 設計多漂亮、UI/UX 多棒都一樣,他就是一座無人島,只有你自己在島上,孤芳自賞。 而你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讓這座島嶼,熱鬧起來;每個網站,都需要流量,不然就只是個空殼。 流量怎麼來? 除了少數怪咖外,應該沒人會想造訪一座孤島吧? 所以你得開始搭建你的島,你要開始寫高價值的內容,每一篇高價值內容,就像是幫島上蓋新的餐廳、景點、旅館,你要不斷地創造這些內容,別人才願意來這座島上活動。 流量從哪裡來? 在你孤島周圍,其實有著非常多巨型島嶼,上面住了很多人,而你的目標,就是搭建你與那些巨型島嶼間的橋樑。 其中,最大的島就是Google群島,他上面有幾億人,你得靠SEO技術來造橋,一開始技術還不好,可能只能用救生艇偶爾載幾個人來你的島,但隨著你越來越熟悉SEO,你的橋會越造越快、越造越好,Google甚至會主動把你的橋擴建,讓更多人能看見前往你島嶼的標示(部落格標題) 只要你做得對,很多人就會開始從Google,造訪你的島嶼。 除了Google群島之外,還有非常多不同的島嶼,像是Facebook/IG這些社交媒體群島、Youtube/Tiktok影音群島、Podcast/Clubhouse聲音群島,這些島你都可以與他們建立連結,讓人們能造訪你的島,創造網站的流量。 即便選擇很多,但我建議你初期挑選一個群島即可。 因為每個群島建立連結的技巧都不同,需要大量的學習與經驗,Google有Google的玩法、Youtube有Youtube的玩法,沒有人能在一開始就掌握複數平台的規則,所以建議你,一個一個來,先學會一個平台之後,再往下個平台前進。 第一階段的任務看懂了嗎? 你要做的其實就只有一件事,創造能被人搜索到的高價值內容。 內容可以是部落格文章、Youtube影片、Podcast,格式不限,只要你持續創造「能被搜索且幫助讀者」的內容,那你這座孤島,就會慢慢熱鬧起來,人們願意來,願意待著,甚至願意推薦給身邊的其他人。 Trust 信任 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在你去了某景點後,心中想:「我這輩子再也不要去那種鳥地方了⋯⋯」 而你的網站,就要極力避免給別人這種印象。你必須贏得島嶼訪客的信任。 信任,在部落格世界是怎麼具體展示的呢?就是讀者願意讓你,與他有更近一步的接觸。 從輕度的追蹤粉絲團,中度的加入E-mail名單,重度則是肯參加你舉辦的實體活動; 信任,從哪裡來的呢? 信任,來在於你把讀者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其實當你不斷創造高價值內容的同時,信任就已經慢慢滋生,如果讀者能從你內容中獲得進步、解決問題、取得啟發,那他肯定很願意繼續從你這,獲得更多內容。 這階段最好的做法,就是開始搜集E-mail電子報的名單;他就像是一個篩網,把願意信任你的人,篩進名單內,你就能進一步與這些「有信任基礎」的人,做更靠近的互動。 信任這件事不好教,因為很多人都想走捷徑,覺得信任可以用騙的。 但別忘了那句名言:你能騙到的人,都是信任你的人。 當你打算用拐騙的方式贏取信任,你信任池裡的人就會越來越少,可能剛開始還有效,但絕對不長久,你很快就得棄島,重新開發一塊淨土。 「把讀者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調整成這樣的心態,你不用大費周章,信任就會隨之而來。 Monetize 變現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大家最關心的,部落客到底如何賺錢? 雖然部落客賺到錢是很重要的事,但他卻是整個藍圖的最後一步。 這也是部落客經營反直覺的地方,因為你得先經過「毫無金錢收獲」的前兩個步驟,才有辦法蒐集到,最後這塊拼圖。 老實說,若你前面兩步做的夠好,變現是水到渠成,若你前面做不好,你就算學會了所有變現的方式,依然會舉步維艱,覺得賺錢好難。 部落格變現的方式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包含:網站廣告、業配、聯盟行銷、工商服務媒合、自行打造商品。 我這裡不談每個變現的方法,只談其中的原理。試想一下,假設你是一個寫「瑜伽相關」的部落客,當你網站有固定流量,且E-mail名單裡,有一群對瑜伽有高度興趣,且對你有信任感的名單時。 你覺得變現會很難嗎?一點也不難。 你只要誠心推薦,平時做瑜伽時的裝扮、體驗過很棒的課程或最初學時買過的裝備,這就是聯盟行銷; 會不會有瑜伽產品相關廠商希望你的推薦?當然會,這就是業配。 你能不能開始自己的瑜伽線上課程,找廠商做自己品牌的瑜伽衣?這就是自行打造商品。 更不用說講座邀請、出書或其他操之不在己的潛在收入。 就是這麼簡單,只要你肯埋著頭,努力把前兩個步驟的地基打穩,那部落格變現,真的只是看你想要怎麼變而已。 反之,如果你沒有流量、沒有信任,沒頭沒尾就想變現,大喊著: 「我要賣瑜伽課程,我的課是全世界最棒的。」 首先,沒人聽得見你大喊,再來,就算聽到了你的大喊,在沒有信任基礎下,他們為何要理你? 這就是為什麼變現是最後一塊拼圖。 部落客經營,你得先知道你的主題是擁有變現潛力的,但你不能一直想著變現,一旦你盯著錢看,就更容易迷失在這個迷宮裡。 結語 這一篇我寫得格外認真,畢竟這是部落格經營之路系列文的第一集,Netflix 影集第一集要是不好看,馬上就會被棄劇,所以我得有個好開場。 希望這 Game Plan 不會太難理解,跟高中數學比起來,他應該好懂一百萬倍吧? 但理論終究只是理論,好點子,永遠比不上高效執行力。 所以,動起來吧!趕緊去為你的孤島裝扮與造橋,人們都在群島上等著你呢。 更多主題請見: 部落格經營之路EP.1|Topic Matters 部落格主題很重要 部落格經營之路EP.2|Choose the Topic 挑選部落格主題 部落格經營之路EP.3|Choose the Platform 挑選部落格平台 部落格經營之路EP.4|Built your Base 打造你的基地 -- 本文轉貼自:早安傑森(原文標題:部落格經營之路EP.0|The Game Plan 部落格宏觀策略)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讀者若對文章內容有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討論,歡迎直接透過電子郵件info@ftpm.com.tw與我們聯絡。

February 29, 2024

「接案履歷」和「自我推薦信」怎麼寫?與一般求職履歷一樣嗎?|接案 SOHO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在家工作|網路創業

要開始獨立「接案」、展開 SOHO「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人生,究竟需要準備什麼呢?當然是開始著手撰寫「接案履歷」與「自我推薦信」啦!雖說面對「已經在網路上看過你的資料」或「透過介紹而自行上門」的顧客,「接案履歷」和「自我推薦信」似乎並不是絕對必要的,有時相談甚歡就隨性開心的簽約了。哈哈! 但如果你和我剛起步時一樣,沒有現成的「顧客人脈資源」和「經營成熟的個人品牌/自媒體」的話,準備好一份完美凸顯自身優勢的「接案履歷」和「自我推薦信」,然後搜尋相關「外包工作/合作機會」積極應徵接洽是必須的。在還沒有人認識你的時候,當然要主動出擊囉! 「接案履歷」和「一般全職工作求職履歷」,在許多地方上都是很相似的,但因為「合作性質的不同」所以也有很多「相異之處」與「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常「接案履歷」寫法,需更關注在:(1)「降低案主擔心(減少不確定性/降低風險感)」與 (2)「解決案主痛點(服務與能力切中對方需求)」這兩個重點面向上! 畢竟資方在找「正職員工」和找「外包合作夥伴」時,所考量的點肯定不同。必需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才會知道對方最需要的是什麼。想像自己就是發案尋找Freelancer的案主,你會擔心的事情有哪些呢? 比如: 「對方的服務內容與品質,能符合自己需要的標準嗎?」、「我們的理念是否契合呢?」、「能期待看到什麼樣的成果?」、「時程大概需要多久?對方是個守時守信的人嗎?」、「這樣的合作有保障嗎?」、「我們的溝通協調會不會有問題?」、「價格大概是多少」與「CP值高不高呢?」…等等。 撰寫「接案履歷」與「自我推薦信」時,把自己當作一位「體貼的朋友」與「對等的合作夥伴」,盡量去去照顧到那些「案主會最在意的面向」,就能大大提高合作成功的機率喔! 以下將分成2個部份,分別介紹「接案履歷」與「接案自我推薦信」的寫法和注意事項,給有興趣開啟「Soho自由工作者生涯」或「接案副業」的朋友們做參考。 I. 「接案履歷」怎麼寫? 一、「接案履歷」與「一般上班族求職履歷」一樣的部份:基本注意事項! (雖然這部分「要注意的基本事項」和「一般求職履歷」差不多,但還是提醒一下,以免有朋友沒有注意到喔!) 基本要素: 以下這些都是「接案履歷」中建議要放入的「基本資訊」。 1.學歷與經歷 新鮮人沒有工作經驗可以用「社團、實習、打工、競賽」…等等「校園經歷」來代替「工作經歷」,或直接「不放經歷欄位」,用「作品、實績」來取代這個部份也是可以的。但建議盡量不要放了「經歷欄位」卻「空白不寫」,否則容易讓案主在瀏覽時產生疑慮或對你信心降低喔! 2.聯絡方式 聯絡方式「有放即可」,篇幅不用太大。畢竟對方要先對你產生欣賞,才會邀請你來面談,所以「接案履歷」的其他部份才是大重點! 3.個人專業照 台灣職場大多習慣會看,國外則不必,可因地制宜。 4.作品/事蹟 (可放作品集連結或個人官網) 此項視個人專業類型需求 & 情況而定,並沒有絕對的必要喔! 免費領取「接案入門-超實用自我探索工具包」 基本錯誤: 1.錯字/不通順 這是最基本的低級錯誤,寫完記得自己多看、多念,來回檢查幾遍哦! 2.咬文嚼字不好理解 3.洩漏前公司/案主機密 這點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覺得「之前的工作成果」就是「自己的作品」,所以便在履歷面試中一下子全盤托出。殊不知這是很容易觸法的,因為你為前公司/案主所做的事情、計畫和數據資訊有某些部份可能屬於內部機密,是不能隨便向外人透露的。胡亂洩漏不但不會加分,還可能讓新合作對象因此卻步,不敢與你展開合作喔! 究竟什麼算機密,什麼不算呢?比較簡單籠統的判斷方式是:「公開透明」外部大家都看得到的內容資訊一般來講就不是機密,而「非公開的數據/資料」 & 「最新計畫」就比較有可能屬於「內部機密」,需先和「前公司/案主」做確認會比較保險哦! 4.長篇大論 履歷盡量用「條列式」的方式呈現,縮減精華即可,不相關又沒有加分的事情都不用放,注意別像寫作文一樣寫太長了,否則案主可是會沒有耐心看完的喔!(建議1-2頁即可,濃縮在1頁以內最好!) 基本優化: 1.數字化、故事化 把經歷、事蹟盡量用數字或簡短一兩句的實績故事呈現。舉例來講就是:不要只寫虛無飄渺的「我很會行銷」,而要用「數據」&「實績」來告訴案主你到底有多會行銷! 2.條例式呈現 善用條列式呈現,不要把履歷當作文寫。 3.清晰陽光專業照 花一點經費去拍個「稍微正式」又「不失個人風格」的專業照,會比呆呆的「證件照」或「自拍照」加分許多哦!穿著整齊的拜託會攝影的朋友幫忙拍也可以,如果你有朋友的話。(被打~~) 4.不要把寶石寫成垃圾 真的有朋友很會把自己超厲害的經歷總結成一句「完成主管交辦事項」之類不知所以然的描述,殊不知他所謂的「完成主管交辦事項」就包括了「為公司簽下2個百萬合約」、「3個月內將粉專經營至破萬人追蹤」、「重新整理帳務發現問題,為公司每個月省下兩萬元的非必要成本」…等等之類的各種神奇事蹟。 如果你也是這種熱愛「隨性總結」、「謙虛過頭」的人,就要注意啦!你就是自己唯一的「行銷負責人」,如果連自己都沒辦法清楚講出自己的好,案主又怎麼有可能會知道呢?多訓練自己「用一句話精彩描述出獨特經歷/事蹟」的能力,別再「把寶石寫成垃圾」啦! 5.加入”職能關鍵字” 先研究「所要爭取之工作/案子」的「需求內容」,然後把案主「最需要的服務和能力」有意識的「植入進你的接案履歷中」,就能讓案主眼睛一亮,覺得「真是找對人了」!例如:想爭取的案子正在徵求「社群經營」人才,如果你的接案履歷中正好有特別強調自己的「社群經營專業」,還有寫到擅長「內容經營」、「文案撰寫」、「平面設計」、「影片剪輯」、「數據分析」、「社群廣告投放」…等等之類的「社群經營關鍵職能」,並輔以相應的「數據和實績」佐證的話,案主當然會立刻受到吸引,甚至覺得接下這份委託的人選非你莫屬啦! 6.創造記憶點 一份太過安全的履歷,有時也很危險,因為容易被遺忘。對方也比較找不到親近感和共通點,找不到一個可以喜歡你、記得你的理由。所以如果空間足夠,可以試著用一兩句話的小小篇幅,將你的有趣記憶點巧妙的置入到履歷中。 比如:「曾經被系上搞笑推舉為系草」、「曾獲得全國性游泳比賽冠軍」、「出版過一本實體書」、「熱愛衝浪是業餘的衝浪教練」、「是社區踢毽子大賽冠軍?」…之類的。哈哈總之,就是要盡量讓人覺得有趣、產生好奇心和記憶點,進而想要更進一步的認識你。 ——— 接下來的部份,要講到的就是「Soho自由工作者」「接案履歷」中特別要加入 & 注意的部份啦!(和一般「全職上班族求職履歷」有些不同。) 二、在「接案履歷」中放上「接案服務項目」: 和一般「上班族求職履歷」不同,「接案履歷」上最好能預留一個顯眼的區塊來放自己的「接案服務項目」。因為這麼做可以讓案主看了一目瞭然,而這也正是對方為什麼要找你的關鍵!「接案服務項目」要寫得「簡潔易懂」,每一個項目下若能用「條列式」的方式,再輔以「簡單的說明」或「數據/實績」的話更好! 舉例來說:「網路行銷專業」的Freelancer,服務項目可能包含「SEO搜尋引擎優化」、「社群經營」、「網站架設」、「網路廣告投放」、「品牌行銷顧問服務」、「內容經營」…等等之類,而每一項服務下方都可以用條例式的幾點來簡單做說明。 免費領取「接案入門-超實用自我探索工具包」 三、「接案履歷」最好「特別強調Niche」,別只寫大概! 所謂的「Niche(神龕)」,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利基點(專屬位置)」,也可以說是你特別專精、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Niche」可以作為一個讓大家看見你、記得你的「切入點,就好像懸崖上的「小小縫隙」一樣,讓你可以以該「縫隙支點」為踏板,一步步往上攀登,逐漸擴張自己的事業版圖。 在你的接案事業中,當然可以結合多樣專長,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但哪一個點才是你「最與眾不同的」強調關鍵呢? 比如: 你想提供「代筆撰寫文章」的服務,如果只在履歷中籠統的告訴案主「我可以為人代筆撰寫文章」,那便一點記憶點也沒有,案主也很難確定你是否真的有辦法寫出「某特定專業領域的文章」。 反之,如果你不只「文筆好」,還正巧是「音樂專業背景」的人,最擅長撰寫「音樂藝文類文章」,有辦法結合「自身知識背景」寫出具有「深入洞見」的文章,那麼這就是你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因為別的寫手雖然做得來,但絕對很難做得比你還要好! 四、在「接案履歷」中放入「個人品牌網站/社群平台」! 真心建議「獨立接案 自由工作者」都要建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網站或社群平台」,並且記得把所經營的「網站/社群」連結,加入在「接案履歷」中。因為這可以讓「案主」與「潛在客戶」對你的信任感提高,讓人感覺你是一個「公開」、「找得到」的人。 你可以透過「個人網站/社群」所分享的內容,用一種比較軟性的方式,來展現性格、證明能力、分享理念/價值觀,並展示作品、成果。可以說「個人品牌網站/社群平台」也是履歷的一種,就好像是「制式履歷的動態延伸」,讓案主有機會一窺「更真實、討人喜歡」的你! 我有好多個自行上門的案子,都是透過「個人品牌網站/社群」找到我的。因為對方對我的事前了解深,正是因為欣賞我的為人與風格、信任我的能力和品行,也覺得和我脾胃相投,所以才願意特別找我合作,因此我們之間的「溝通成本很低」,幾乎是不用談就確定了合作。 哈哈,「首次接案面談」都像是去認識一位志趣相投的新朋友一樣,沒什麼特別緊張、尷尬的感覺,也不意外的每次都合作愉快! II. 「自我推薦信」怎麼寫? 所謂的「自我推薦信」就是在你用電子郵件寄履歷應徵時,所要寫的「郵件內容」。也可以指「人力銀行」或「接案平台」上,在按下「應徵按鈕」寄出履歷之前,所要寫的那一小段「自我推薦訊息欄」。 這段看似不起眼的「自我推薦信」所帶來的影響,其實超乎想像的大!一般人都會因為偷懶而只寫「您好我是XXX,想應徵XXX工作,履歷已夾帶在附件中請您參考」之類的一句話,或採用「接案平台/人力銀行」上內建的「制式自我推薦文字」。 這都是非常可惜的作法,因為善用「自我推薦信」可以讓你大大加分。當大家都用「公版文字回覆」只有你放了「充分凸顯自身優勢的自我推薦信」,瞬間就能讓人眼睛一亮!也讓收到履歷的人,有備受重視的感覺。 「自我推薦信」不需要太長,盡量在「500字上下」。用精簡有力的內容簡潔清楚的介紹你自己、強調出最大亮點。撰寫上並沒有一定的格式與內容,可因人而異。撰寫的口氣盡量「禮貌」、「親切」而「不失專業」即可。 建議可以在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自己的「姓名」、「來意」與「重點學經歷」。中間用吸睛的方式,精簡的寫出你的「服務內容」、「專長」與「重要事蹟」。之後用一兩句話,讓對方知道你「可以為他帶來什麼獨特的價值」,也順便告訴對方你們「理念的契合之處」。最後別忘了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與和「感謝」。 總之,只要記得撰寫時,目的聚焦在:展現專業度(並用數據實績佐證)、強調與案主需求相關的職能關鍵字、突出亮點、創造信任感與好感,且讓人感覺像是找到知己般就對啦! PS. 案主在找Freelancer時,通常是一種在找「合作夥伴」的心情,有時候很主觀又特別感性。比起「能力強」但「理念不合」、「牛頭不對馬嘴」的人,他們會更樂意與「能力不錯」且「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哦! 免費領取「接案入門-超實用自我探索工具包」 對成為「接案 自由工作」感興趣的朋友們,也歡迎參考「野放上班族-野羊」的「電子書 & 線上課程」喔! 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線上課程:《13堂接案必修課:自由工作者之路!》 -- 本文轉貼自:野放上班族-野羊 (陳暐婷)(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8, 2024

菜鳥產品經理來去新加坡:海外求職「面試篇」

前情提要 詳情可以看〈菜鳥產品經理來去新加坡(上):海外求職——準備篇〉,懶人包就是,我在 2020 年 8 月開始尋找海外 PM 工作機會,最後在 2021 年 3 月確定錄取一家新加坡的新創網路公司。 這篇文章就是想要分享漫長的面試關卡與內容,希望對於也想要到海外求職的人(尤其是 PM)有一些幫助! 面試關卡 雖然很多關卡,但每個關卡大概都隔一到兩個禮拜而已,所以我大概在兩個月內就跑完所有面試關卡了。(備註:因為疫情的關係,所有面試都是透過視訊軟體進行。) 第一關:線上筆試(英文) 第二關:HR 面試 第三關:PM 面試 I(PM) 第四關:PM 面試 II(PM lead) 第五關:PM 面試 III(Team lead) 不確定算不算是第六關:HR offer discuss 第一關:線上筆試(英文) 意外被內推後,隔了兩個工作天就收到 HR 來信(可想而知的是,這封與往後的信件全部都是英文的),請我先完成線上測驗,我必須在收到信的三天內,透過 45 分鐘的時間完成 40 道考題。 由於我超級不擅長智力測驗(國高中智力測驗成績都超爛的那種),一接到來信,就花了整整兩天時間在網路上做了很多模擬題(就是那種給四張圖,要依照邏輯找出第五張圖的題目)。正式答題時依然緊張得要死,一是因為只有一半是圖像邏輯,另一半是 GMAT 考試中的題型。 我曾因為好奇而做過 GMAT 的模擬題,當時就覺得這種題型真新穎。沒想到學生時期雖從沒碰過,這次居然遇到了。這個題型叫做 “Data Sufficiency”,它會給答題者一個結論、兩個條件(A 和 B),然後要求答題者判斷是哪一種情況: 條件 A 單獨可對應到該結論 條件 B 單獨可對應到該結論 兩個條件分別可對應到該結論 兩個條件需同時存在,才可對應到該結論 兩個條件即使同時存在,仍無法對應到該結論。 我說明得蠻爛的。真的有興趣的再自己去 Google,總之邏輯苦手如我覺得很難。 而且考試時,測驗網站還會要求應試者打開電腦的攝影機,系統會偵測應試者眼睛是否有在可視範圍(應該是怕應試者偷瞄鏡頭外的人或小抄)。像我做圖像題時就會在筆記本上大概畫一下,視線就會離開鏡頭,系統也因此出現警告。真的非常嚴格。 【Tips】 如果找工作時碰到類似的筆試關卡,邏輯測驗的部分可以先搜尋 P&G 考題,出題方向差不多;GMAT 的部分就直接找官方考古題即可。有些公司還會考 Case Study,但這就不在我研究範圍了…… 第二關:HR 面試(英文) 完成上一關後,大概等了兩週才接到 HR 來信(我還多度以為自己的智力過低,被這間公司淘汰了……)。關於面試問的問題,都整理在〈菜鳥 PM(產品經理)的 70 道面試考前猜題〉,這邊不贅述。 整體來說,我對 HR 的印象不錯,一是因為他會保持互動,也會針對我的回覆再給予回饋,不會像某些疑似趕時間的 HR,只想趕快把問題問完交差;二是他很仔細向我介紹組織概況與職位要求;三是他最後有說明面試流程,這點讓我覺得很安心,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無盡等待。 而且每次面試前,HR 都會先開好線上會議室,並請我先去測試影音訊號,我們因此會尬聊一下,HR 也會在面試後主動回信問我感覺如何、有沒有其他問題,就覺得有被關心的感覺真好(?),算是蠻細緻的面試者體驗吧。 【Tips】 面試時,HR 特別問我有沒有一些 Technical Skills,我很老實說我不會寫 Code,但會寫一些 SQL 進資料庫找數據,也熟悉 Scrum 敏捷開發和專案管理工具(就是強調一些 JD 上有寫到的必備或加分技能),試圖沖刷我給 HR 的「文組感(?)」。 老實說,如果碰到對於 PM 一職較陌生的 HR,這招「用 A 換 B」可能會有用。雖然作為求職者的我沒有 B 技能,但有 A 技能,不要只回答「不會」,反而可以多說一點「不會,但 $%^&」,這樣至少還有機會扳回一城。 第三關:PM 面試 I(PM)(英文) 完成 HR 關卡後,隔了兩個工作天就收到來信,告知進入下一關面試!HR 有告知這是 “Tech Round”,因為我對於 “Tech Interview” 一詞毫無概念,我約了一週後的時間,想說用週末好好準備,不然平日晚上的時間可能不夠用。另外也有詢問面試官是誰、是怎樣的 Tech Interview(會考技術嗎?還是會有 Case Study?),但 HR 沒回答就是了……。 後來我也放棄了,想說既然有約時間,代表不會是真人上機考(吧),也不太可能突然叫我寫白板題或線上寫 SQL 撈資料(吧),所以就繼續專心準備一般的問答面試。 面試當天,是一位不同單位的 PM 來面試我,對方問的問題主要跟 PM 日常工作有關,一樣都有在猜題範圍,這邊不贅述。最後我問了不少問題,對方也很願意分享,自認是一次蠻良好的互動! 【Tips】 因為是第一次用英文那麼詳細介紹自己的工作,有些句子用中文說很順,換成英文就超卡,比如「需求端提需求的時候」、「跟工程師溝通邏輯的時候」、「跟設計師討論按鈕該如何擺放」、「行銷會透過一些指標驗證產品成效」,當時面試前沒有演練到這麼多細節,所以面試時真的都是硬講…… 強烈建議面試前可先結合 STAR 法則,用英文好好地把自己從需求對焦到落地實作與驗收的過程整理一次! 第四關:PM 面試 II(PM lead)(中文) 完成上一個關卡後,一樣是隔了兩個工作天就收到 HR 來信,告知進入下一關面試!這次 HR 有告訴我面試官姓名了,我便循線找到他的 LinkedIn,也鼓起勇氣詢問在此部門的內部人士。 對方也真的很友善!他先用 LinkedIn 回覆我的問題後,也答應我提出的 20 分鐘視訊諮詢,我也因此更認識這位面試官與該公司。 老實說,原先在 Glassdoor 找資訊時,看到這間公司的面試負評不少,但因為我從剛開始的印象就不錯(幫內推的好心人、親切的 HR、很有效率的面試邀約進度等),所以也沒特別把負評放心上。而到了第四關,這位面試官更是幫這間公司加了很多分! 一是因為他真的很認真在聽我的回答,會針對我的回答追問細節,但也不會故意刁難;二是除了工作能力與經歷,他也特別詢問我對於新加坡的認識,讓我這個「外國人」對新加坡生活先有個概念;三是他會用討論和引導的方式做一些 Case Study,我也從中學到一些看待產品的思維,真心覺得收穫很多! 【Tips】 面試時,面試官問了很多 Product Sense 相關的問題,也有許多假設性、情境式問題,比如他請我先舉一個自己常用的 App,然後引導我說出最喜歡與最不喜歡的功能,並思考這個 App 在東南亞各國發展的情況,比如為什麼在越南、泰國這幾個國家發展得特別好。 我在這個關卡學到的是,雖說很多時候當 PM 就是要去思考 “Why”,比如越南、泰國有什麼地理上的特性?消費者有什麼共通性?基礎建設有什麼雷同之處?但偶爾也可以逆向去思考 “Why Not”,當時我就跟面試官說:「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反向去思考為什麼其他東南亞國家發展得不好。」 當下面試官似乎有點眼睛一亮,我們也因此有針對這個產品延伸出更多討論。總之,有時候也可以勇於突破框架去思考,或許會有意料之外的成果。 第五關:PM 面試 III(Team lead)(中文) 完成上一個關卡後,一樣是隔了兩個工作天就收到 HR 來信,告知進入下一關面試,也就是最後一場面試了(終於)。截至目前為止,我在一個月內就跑完了三場視訊面試,真的蠻有效率! 但老實說,在這場面試當下,我感覺到的就是「面試官對我好像沒什麼興趣」,所以其實還蠻緊張的,很怕在這關止步。但後來想想,有可能是因為高階主管很忙,他就邊面試邊回訊息(?),也有可能是因為前幾關都通過了,這關比較像是形式上的關卡,所以也沒有聊太多新東西,面試官也不會再問一些背景與能力的問題,只是確認一下應徵者對公司的期待與薪資數字而已。 Update:飛到新加坡後,我在到職前先進了公司拿文件,當時就有跟 Lead 打招呼,他本人蠻親切的!(在此還面試官一個清白(雖然他也看不到這篇)) 第六之一關:HR Offer Discuss(中文) 隔了兩週,終於收到「類似」Job Offer(錄取通知)的來信,會說類似,是因為信件中並沒有確切告知「你已經錄取」,也沒有職稱或薪資,所以我當下又再度陷入恐慌(求職者就是這麼患得患失吧)。HR 只告知我已完成所有面試關卡,希望視訊討論 Offer 細節。 視訊討論時,HR 詳細說明了公司提供的 Package,還講了落落長的公司福利與政策,比如醫療、保險、假期、學習補助等,最後談了一下期望薪資,HR 就說要再跟面試我的 Team Lead 討論。 第六之二關:HR offer discuss(中文) 隔了兩個工作天就收到 HR 來信,又說有事情要視訊討論,我此刻真的想趕快速戰速決,便約了隔天的時間。HR 告訴我,他已跟主管談定薪資,另外也再說明了辦簽證的細節與流程,並告知這週會收到紙本 Offer。 後來的流程都寫在上篇了,就是:雙方簽署正式合約、辦簽證、申請新加坡的入境許可、防疫旅館、預約機場檢測、預約機場防疫專車、體檢等。 面試後的心得與建議 1. 英文: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 雖然總結下來,我在六關的面試中,有三關都是講中文,但面試前並不知道,而且畢竟投遞履歷與第一關的 HR 面試都還是英文,「英文能力 = 入場券」這個鐵則依舊是存在的。 至於英文怎麼練,我目前試過的方法都寫在上篇了。 update:來了新加坡之後,發現自己的英文還是很不夠用,目前還在努力中。之後再寫一篇「如何快速熟悉全英文工作的環境」(如果我真的能做到的話……)。 2. 英文:慢慢講~不要急~ 通常講英文碰到詞窮或語塞時,會加入很多「呃」、「啊」、「嗯」的冗言贅字,這種字一多,其實會滿干擾聽者理解。 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除了把英文練好之外,也可以先試著放慢語速,讓面試官以為你本來的語速就偏慢,這樣真的要想詞時,可能也可以在對方沒發現的情況下拖一點時間。 3. 面試前:熟讀自己的履歷 這點聽起來很廢,但說真的,因為求職旅程真的太長了,從投遞履歷到實際面試可能隔了好幾週(甚至一兩個月),所以我真的有幾度忘記自己的履歷寫了什麼…… 但由於海外工作的面試官對於台灣當地的產品可能沒那麼熟悉,也不一定有時間先研究面試者做過的產品,所以(以我的經驗來說),他們只能深挖履歷中的細節,藉此了解這個人的工作習性、能力、團隊相處情況等。 也因此,每一段寫在履歷中的工作內容與成果都非常重要,詳情可 Google「STAR 法則」,這個法則對於「幫助面試者完整地說出履歷上的亮點」非常實用。 4. 面試前:研究你的面試官 雖然 HR 不一定會透露面試官是誰,但總得打聽看看,或者至少到 LinkedIn 上面問問內部人士,一來可以更加理解未來的工作內容與情境,二來有機會了解面試官本人,即使沒有了解到許多細節,至少可以舒緩自己的緊張感——畢竟全然未知總是最可怕! 5. 面試前:確認視訊面試的軟硬體裝置 我這次的面試都是透過 Zoom,因為之前只用過 Google Meet,所以有先習慣一下,比如怎麼在裡面打字、怎麼調聲音或影像等,當然也會在面試開始前先測試視訊與音訊。 6. 面試時:邊聽邊做筆記 畢竟英文不是我們台灣人的母語,要隨時保持 100% 理解還是有點困難,有時也會怕自己聽到某個不認識的字就卡關(會一直去想那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我最後選擇的方式是:面試時會在手邊放個實體筆記本,邊聽邊記下面試官提到的關鍵字。 這樣做的目的一來是確認自己真的有理解問題(比如碰到不太確定的問題時,可以再反問面試官:「所以你想了解的是 ___ 嗎?」),二來是可以隨時確認自己回答的內容沒有跑題,內容都有環扣著這個關鍵字。 結論 其實拿掉「英文」這個變因後,海外公司的面試並不一定比台灣本土公司來的難,因為準備的內容都還是差不多的,但當然把「英文」這個變因加進來後,準備起來就又更辛苦…… 但除了英文之外,我自己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覺得最困難的還是心態的調適。上一篇有提過,因為個人沒有足夠堅強的心態裸辭,所以我是採用騎驢找馬的方式,就這樣過了超過半年的「白天工作、晚上找工作」的生活。 老實說,很多次真的都想說「還是放棄算了?就這樣繼續做著原本的工作,好像也沒有不行」,同時又會極度負面地想說:「但真的好想試試看去海外工作,只是到底該怎麼做呢?」總之,蠻常陷入這種又消極又無助的情緒。 不過,消極了幾天後,總是會在某個時刻(通常是準備要睡覺的大半夜)又稍微振作起來。可能因為心中本來就有「想證明自己也有到海外工作的實力」的好勝心,再加上原本的「好想體驗看看在海外生活一段時間」的好奇心,最後驅使自己繼續「刷 LinkedIn、修履歷、投職缺」的無限循環。 寫這兩篇文章,只是想記錄一下自己一路走來的心情,真的是百感交雜……我絕對不敢說「到海外工作」是多厲害的事,畢竟我在過程中失敗了好幾次,但至少這次真的是一個「非常脫離舒適圈」的體驗。 不確定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後回頭來看,會是什麼感受,會是覺得自己太小題大作,還是一樣覺得刻骨銘心……但無論如何,至少這趟海外工作旅程是無悔地出發,任何的體會與收穫,某方面來看都會是很棒的養分吧。 -- 本文轉貼自:MH(原文標題:菜鳥產品經理來去新加坡(下):海外求職——面試篇)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6, 2024

給年輕創業者的建議:避免對未知的恐懼,你可以準備好的 5 件事

我自己算是個小小的經營者,也難免在各類聚會時,會有人跟我聊到創業這個主題。 不過,我發現,一些認識很久的人常常會跟我說:「等我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時,我就要離開公司出來創業!」或者是「待我把這份工作的某技能變強了/準備好/有錢了,那我就一定出來創業!」 但這類宣告,似乎就像每年許下的新年希望一樣,大家年復一年都講同樣的事,但卻從來沒有實踐過,也很少人最終有踏出創業的那一步。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大家對於「改變」總是充滿了未知的恐懼,所以總會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但老實說,我認為創業的準備恐怕永遠都沒有結束的一天。像我、Bryan跟幾個股東出來創業,至今差不多快十四個年頭了,但每一年我還是覺得有許多新事物仍在學。甚至覺得自己大概再給我十年,也很難說完全準備好。 當然,我也不是那種隨意鼓勵大家出來創業的人,但我總覺得,如果你真是有心要做出一番事業,你反正也不可能等完全準備好後才開展,不如把握核心比較重要。什麼是核心呢?我認為是底下的五點。如果你能先把這五件事想透徹了,未來存活機率就能有效提高。 第一,不要只是為了「想創業而創業」 創業不是一種生活模式、不是人生目標,創業只是「把事情做出來」的一種手段。你絕不能說,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賣什麼、也不知道我有什麼技能,只是覺得年紀到了或是很羨慕周圍一些在經營事業的朋友,然後就覺得自己也該創業。 換言之,若沒有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沒有想解決什麼問題、或沒有想改變某些商業上你認為不夠好的地方之前,千萬不要把創業當作目標。 我們當年,其實是先想要提供我們專案管理的技能,成為企業顧問,但繞了一圈發現,台灣當時除了考PMP的補習班以外,沒有單位對於專案管理實務的軟體工具有興趣。最後不得已,只好自己經營。這是我們創業之處的起點。 換言之,創業從來不是我們的目標,而是達成目標的手段。但事後回顧,這部分卻很重要。因為你目的明確,當碰到阻礙時才知道要修正什麼,也才知道每日經營的決策重點在哪裡。 若一開始沒有這樣的價值核心,就很可能淪為找風口與趕流行。當然,我也不會說這樣完全不行,也確實很多人是這樣而賺到錢。可是你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真找到風口並賺了錢當然沒問題,但鮮少人能一帆風順。若你碰到挫折時卻沒有目標願景,你就很容易會放棄,也很容易去追逐另一個風口。最後滾石不生苔,反而會因為自己太容易動搖而難有積累。 此外,也不要因為不滿就創業。有些人是抱持著「老闆太爛了,我隨便出來開一個新的,也能做得比他更好!」的想法憤而離職。這個跟「為了創業而創業」的狀況都差不多,都是錯誤的創業動機。 第二,創業前得先有商業模式:此模式你已小型試驗有效,而且心中已有成形之輪廓 講到商業模式,沒經驗的人,往往腦海中會跳出一個很fancy的商業模式。比方說,他想先做一個平台,先免費提供什麼,等人群聚了,再賣別人服務;或者以平台的形式去仲介買方跟賣方;或者是我幫政府做一些什麼事情,然後拿補助等等等等。 你問任何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他們都能講出一個複雜又精巧的商業模式。但是我一向給新手創業者的建議就是:創業模式最好別太複雜。甚至最好簡單到「純粹只是買賣」— 你手上有個什麼樣的商品,能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服務,而且你「真的可以成交」,可以把這東西賣給一個明確的族群。 換言之,你必須創業之前就小規模嘗試,真的可以賣出一、兩筆交易,確定你的商品或服務是可行的、是有人需要的、是能讓你在創業初期就立刻帶來營收。 你或許有聽過精實創業(Lean Startup)以及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的概念。這些字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背後的共同之處,都是強調當我們面對一個難以預測的未來時,應該逐步地、漸進地找出市場需求。當你在經驗不足的狀況下,若要有效的調整與測試,最好是讓商業模式簡單化,立刻可以執行和驗收,才能確保是不是走在一個正確的方向。 如果是一個很複雜的模式,你很可能得先花許多錢和時間,才能收集到市場的聲音。但高度不確定性對於時間與錢的耗損很大。若花很多時間與錢最後卻失敗了,努力半天才發現一無所獲,這是很可惜的。 另外還有個建議我也很常給:可以的話,不要跟政府拿錢。 一方面拿了錢,有很多相對應的文件要做,這會減少你研發產品或是服務的時間,而且這些文件對你將來也毫無用途。另一方面,當你拿了政府的錢,很容易會聽不到市場「真正的聲音」。 因為補助讓你一直有收入,有種公司勉強能存活的假象。可是啊,就是這樣的思維讓很多人就卡住了。一直得仰賴政府補助來補血,而無法真正完整的從市場上取得營收。最後,公司的經營變成殭屍企業,死也死不掉,活卻又活不大。這反而浪費你人生寶貴的時間。 第三點,在創業前,要盡量備齊:工匠、總管、行腳商人的角色。 千萬不要創業後才來思考找人這件事。 最好在你上班時,就有系統地去物色將來合宜的夥伴。 你雖然不可能事前找齊所有人,但最少你需要三個角色:A.「能夠把產品服務做好」的工匠;B.「能去協調經營管理」的總管;C.還要有一個「能夠去面對市場」的行腳商人。 畢竟一間公司存續的核心需求不外乎就是產品、市場、還有管理。 而大部分的創業者,在一開始時通常只具備一項專長。比方說,你可能是一個擅長設計產品的工程師,可是很可能不善於應對市場端。所以,你最少要找一位能夠互補,協助公司去執行這類事情的人。 不過初期而言,工匠與行腳商人又比總管重要。畢竟這兩個會立刻決定經營上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可是隨著事業起飛,團隊人數一定會越來越多,隨著人數增加,就要有負責整合團隊、提供管理規劃的人。這時候總管這樣的角色還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我要提醒的是,不要想說你要自己一個人來扛下所有的責任。尤其到了後期,團隊大了,各種事情都會越來越專業,若還是你一個人要兼顧所有事情,必然就無法規模化。所以提早思考怎麼分工與專業化,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重點! 附註:不理解這概念的,也可以參考我們的著作喔《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第四點,該培養經營管理的數字觀念 創業要能成功,經營者自己必須要懂成本、毛利、損益平衡的概念。如果更理想,你更該把整個財務報表的經營概念都搞懂。雖然你不需要自己做財報,可是財報其實就是公司經營的健康檢查報告。具備數字能力,也就讓你能更通透的了解自己的經營狀況。 有些做小生意的朋友,常會碰到這類情況:每天營收多,手上許多現金,以為自己賺了很多錢,結果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碰到狀況時,卻無法拿出相對應的現金,居然面臨倒閉危機。 所以你必須有意識的把所有經營的內容都轉成量化的指標。如此你才會知道,這段時間到底營運是往上走,還是往下降?決策有所依據,而不是單只靠想像跟猜測來做。 所以創業前,至少買一本財務報表的書,好好K完吧! 第五點,要有自己的觀點,而非人云亦云 當你開始創業後,你會發現市場上充滿各式各樣的「建議」,而且每個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這時候,你若沒有擁有自己的觀點,很容易就被這些「建議」搞得你方向全亂。更慘的是,這類建議往往還相互矛盾,讓你完全無所適從。 我就舉個例子吧!前幾年,如果要在網路上面曝光,想增加聲量,你會發現有人叫你寫部落格;但同時你會發現也有人說部落格落伍了,他們說Facebook的粉絲頁才是唯一的關鍵。 你若心中毫無定見,不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就會在這裡迷失了。聽人家說要建立粉絲頁,就乖乖的去建,建了也不知道要幹嘛,於是貼一些無聊的笑話或者心理測驗,甚至去買粉絲。最後粉絲人數雖然增加了,但到底對企業經營有沒有幫助?卻完全不知道。前幾年每個商家都有一個粉絲頁,但大部分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何要做這樣的事情。 如果你的資源多、時間多,跟著大家走那當然無妨。可是創業初期必然是你處在資源最有限的狀況。也因此,你得要腦袋清楚地去分配資源。如果你是個文字能力強的人,就算很多人跟你說沒人看部落格了,可是搞不好你透過文字,卻能夠打動到最多合適你的客戶。這時候你繼續寫文字,也比你跟風拍直播來得更好。 換句話說,聽專家建議前,你得自己先理解你的優勢劣勢,最後才能選擇出合適的方法與工具。這不管是產品面、行銷面或者策略面,都需要讓自己跟著專屬於你的優勢來建構。才不會一下做這個,一下做那個,或者白費心力在你根本沒有優勢的事上。 不過,我也要提醒一下,有自己的觀點非常好,但是不表示你就要頑固到底,如果市場的證明你的觀點是錯的,比方說開了一個部落格,結果都沒人來看,這就表示你可能要在方向上做些調整。能不能調整風格、方向、文風,然後慢慢慢慢找出到底你要打動的族群他們想看什麼?給他們對的內容,若流量與轉換能反映在數據上,那才表示你的觀點是正確的。 換句話說, 你若根據你自己的優勢而做出假設,就該因應這個假設去執行後續一系列的策略。結果好,那就持續執行下去;如果結果不好,那就要嘗試多方調整、軸轉,直到你能真正找到市場喜好。 以上五點,是我認為大家在出來創業之前,應該要花心力想過的問題。如果這些有,那你在後續的創業,一定會相對順利許多的。 延伸閱讀 想當創業者的,我滿建議大家可以來參加我們這堂課。讓你在安全的環境中測試自己的經營能力,並學習財報的理解: M101模擬商戰初階 - 經營者的決策養成(14PDU) 本篇可以搭配我們的 Podcast《大人的 Small Talk》一起聆聽!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6, 2024

菜鳥產品經理來去新加坡:海外求職「準備篇」

前情提要:個人背景簡介 我在 2013 年大學畢業,主修大眾傳播。2014 年起在公關代理商待了一年半,2016 年起到台灣的線上學習新創平台轉當數位行銷,2018 年中再到另一間線上學習的新創平台當行銷,途中內轉為專案經理,後來又在 2020 年初再次轉職,成為現在的產品經理。 累積一年半的產品經理經驗後,開始投遞海外職缺,目前在新加坡擔任產品經理。 前情提要:為什麼想寫這篇文章? 會想寫這篇文章,除了想幫自己留點紀錄,也希望給類似背景的人一點信心。求職過程中,我找了許多心得文,想說可以作為海外找工作的參考,但不確定是大家不好意思分享,還是樣本數真的不多,總覺得市面上好像沒有我這種「平庸背景的 PM」出國工作的心得文。 所以這篇文想來點勵志的(?) 即使沒有在外商或跨國團隊工作過、沒有做過國際化產品、沒有國外學歷、沒有人脈,仍然有可能拼到一個海外面試的機會,甚至能得到 Job Offer! 但!也因為背景與經驗如此平庸,所以從找工作到最後錄取的過程是真~的~~很辛苦,得不斷地跟自己說「還可以再努力一點」才行……我在 2020 年 8 月開始探索海外工作機會,投遞超過 50 封履歷,最後也只取得三個面試機會(其中還包含一 家位於台灣的跨國新創,真正在國外的新創只有兩家)。 這個錄取除了參雜著許多個人努力,不諱言地,也有不少運氣成份,一來剛好碰到該公司擴編,二來剛好有好心人幫忙內推,三來這間公司剛好有不少華人,部分面試甚至能用中文(但我在面試前並不知道),讓我表現起來沒那麼卡。 總之,自己真的很幸運!也希望把這份幸運回饋給大家,希望這篇文章對需要的人會有些幫助。 這篇文章的章節 為什麼想到海外工作 找海外工作時間軸 應徵這份工作的時間軸 怎麼拿到面試機會 怎麼準備面試(怎麼練英文) 善用 LinkedIn:找工作、找內推機會、找內部情報 求職心態調適:騎驢找馬 vs. 裸辭 為什麼想到海外工作? 就個人興趣來說,我很喜歡旅行;就職涯發展來說,也希望看看其他國家、更大的公司、更國際化的產品是怎麼被打造出來的,所以一直以來都有留意海外的工作機會。 基於個人喜好,先刪掉了工作機會最多的兩個市場:美國與中國,再綜合實際因素(工作語言、當地工作機會、薪資水平、生活環境等),評估新加坡是最有機會的地方,所以也集中尋找該國的新創 PM 職缺。 另外也有特別關注自己去過且很愛的歐洲城市: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德國首都柏林的工作,但應該是因為: 沒有海外工作經驗或學歷 沒有當地身份 不會說當地語言 肺炎疫情 一投海外工作,競爭者就變成來自全歐陸甚至全世界的 PM,而自己的平凡經驗根本沒什麼優勢。所以投了幾十封履歷,只獲得一個來自瑞典 Fintech 公司的面試機會,其他全部都是感謝信。 找海外工作時間軸 為了讓在職期間的自己維持求職動力(雖然很諷刺的是,我在這段求職期間並不是一直都無間斷地在找工作,中間也有倦怠過),當時還為了「找工作」這件事建立了一個 Trello,用來記錄自己投了哪些公司、是否收到感謝函、相關面試進度等。 意外的效果是,每當自己怠惰時,就會看到 Trello 上的投遞時間,藉此提醒自己「距離上次投履歷已經很久了!」,然後就會趕快再回到 LinkedIn 尋找新職缺,或者再把履歷拿出來改一下。 2020.08 開始想要找海外工作,於是著手準備履歷、求職信模板、作品集。 當月投遞 10+ 履歷,著重於歐陸國家,也有投遞少部分東南亞國家的職缺(東南亞國家以新加坡為主,但可能是疫情關係,絕大多數工作都強調只限定有當地身份者申請,並不幫忙申請工作簽證)。 2020.09 8月投遞的工作,在 8 月底和 9 月初陸續就收到感謝信了,我也因此持續修改履歷和求職信,試圖增加進入面試關卡的機會。 當月投遞 10+ 履歷,仍著重於歐陸國家,但一樣收到無盡的感謝信。東南亞的招募市場情況則一樣,所以能投的機會一樣不多。 2020.10 過得跟 9 月差不多,結果也差不多悲慘。 到了月底,決定改變投遞方向,也就是不再找海外工作,而是公司在台灣、但產品面向國際的工作,想說這樣或許「身為台灣人」這件事就不一定是劣勢了。 2020.11 的確有被台灣公司找去面試,但自己覺得不太理想(對方也覺得我不太理想,詳見〈菜鳥產品經理的求職路:2020 年,我沒錄取的那兩場面試〉),所以繼續回頭找海外工作。 就在此時,現在這份工作機會就出現了! 應徵這份工作的時間軸 懶人包:11 月初應徵,3 月中確定錄取、3 月下旬拿到工作簽證、4 月底飛到新加坡、5 月初上工。從「投履歷」到「真正確定能在新加坡工作」,約莫經過五個月的煎熬。 2020.11:投履歷、線上筆試(online assessment)、HR 約面試 2020.12:HR 面試、PM 面試 I(PM)、PM 面試 II(PM lead) 2021.01:PM 面試 III(Team lead)、email offer get、HR offer discuss I 2021.02:HR offer discuss II、雙方簽署正式合約、準備辦簽證 2021.03:取得工作簽證、雙方處理超多行政庶務(因疫情期間,需另外申請新加坡的入境許可、防疫旅館、預約機場檢測、預約機場防疫專車等) 2021.04:月底飛到新加坡,一落地就做篩檢,後續還有體檢、找房、換錢等事(還沒寫完呢,之後還要領取工作簽證、辦當地門號、開戶等)。總之,落地約莫一週後上工! 2020.05:到職! 怎麼拿到面試機會? 雖然我一直自認求職運很差,但這次找工作時,真的碰到很多位貴人! 自己平常就有在用 LinkedIn(不敢說「經營」,因為都在潛水),也會用該平台搜尋職缺,並留意指定國家的工作機會。某天在滑 LinkedIn 時(對,如果要找工作,就是把 LinkedIn 當 IG 滑),看到一個朋友在他的朋友的貼文上留言,好奇掃了一下,發現這是一則幫公司徵人的資訊。 我看了一下 JD,覺得自己的工作經驗與能力還算符合,但在「必備條件」中卻有一點是「Bachelor’s degree or higher in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or equivale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需有資訊或工程背景)」,雖然我沒有技術底,但還是想試試看,就鼓起勇氣加了這個陌生人的好友。 簡短自我介紹後,我就很直接地問他,像我這樣有 PM 經驗,但沒有技術背景的人,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試試?技術是該職缺的必備條件嗎?(當時已經找工作找到很灰心了,就很悲觀地想說,如果公司是強制要求 PM 一定要有技術底,那我也不需要去硬碰硬了) 幸運的是,對方不只很快就回覆我,語氣也很友善。他還告訴我,依照他目前在公司的觀察,PM 不一定都有技術背景,所以建議我仍可以試試。得到這個振奮人心的答案後,我就跟他道謝。沒想到對方主動告訴我:「若履歷準備好了,可以幫你內推。」我也就這樣意外得到內推機會!(後來跑了好多面試關卡,我也繼續詢問這位好心人很多問題,真的是萬分感謝) 怎麼準備面試(怎麼練英文)? 關於實際的面試關卡內容,因為真的很冗長,我會整理在另一篇,這邊先寫「事前準備類」的。 我並非英文相關科系,沒有出國交換或遊留學經驗,正職工作也都用不到英文,但大學畢業後有去美國打工旅行,也有在歐洲當背包客自助行的經驗。 總之,就是一個「無法完全拿掉字幕看懂美劇或電影,但可以跟外國人日常聊天」的中上(應該吧)程度。不過因為面試用到的英文更加專業,需要更流暢地表達,我仍為此惡補了一番,方法有: - 用 Spotify 找英文 Podcast 強迫自己通勤車程中都要聽 Podcast,目的是熟悉沒有畫面的英文聲音、強化英文聽力。Podcast 主題有日常閒聊的,也有跟產品有關的,如果要找後者,我就會特別搜尋 “Product Sense” 和 “Product Interview” 相關主題的 Podcast 來聽。 - 用 YouTube 找「英文面試技巧(English Interview Skills)」影片 面試技巧大同小異,看中文或英文的都可以,看英文的目的是要讓自己熟悉「用英文面試」這件事,比如要問哪些問題、哪些問題該怎麼回答。 另外,由於我這次面試的是新加坡公司,所以特別找了 Singlish 相關影片,希望讓自己熟悉新加坡口音的英文。不過後來發現自己多慮了,我碰到的新加坡面試官的口音都不重。 - 用英文自言自語 有些人會買線上真人家教來練英文,但我不太敢用線上一對一課程,覺得跟真人演練實在太害羞了…… 所以土法煉鋼練模擬面試。 就像〈菜鳥 PM(產品經理)的 70 道面試考前猜題〉所寫,我先整理出超過 70 個題目,再一個人用英文自問自答。 首要目標是先把內容講順,再來是琢磨用詞、力求精準清楚,並且把比較不會念、不太會表達的寫下來,每天通勤時就是「聽 Podcast」或「在心裡默唸英文」二選一,洗澡時與睡前也一定會自言自語講英文,目的一樣是要讓自己習慣開口講英文。(這整段看起來可能蠻像瘋子的,但我真的就是這樣練習……) 善用 LinkedIn:找工作、找內推機會、找內部情報 老實說,因為之前幾份都在台灣新創或本土公司,用的求職網站都是 104、Yourator、CakeResume,這次是我第一次透過 LinkedIn 找工作。 LinkedIn 的好處是,它就是上班族版的臉書,可以找到在該公司任職的人,也可以看到他的職稱、部門、工作內容,所以不論是要找人內推還是問問題,都是很好的管道。 以內推來說,雖然我還沒有機會直接詢問新公司的 HR,只能在此大膽猜測內推可能真的有效(不然我想我應該很難得到面試機會吧)。也有聽說一些人是會直接在上面尋找理想公司的內部人士,直接請對方幫忙內推,不過這招我還沒試過就是了。 坦白說,這次的「意外」內推也讓我覺得蠻五味雜陳的,一方面很希望自己厲害到不用內推就能取得面試機會,但另一方面又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厲害…… 一方面知道「有人脈幫忙內推」也是一種實力,另一方面又覺得,那這樣真正有實力但沒人脈的人該怎辦。反正心情就是蠻複雜,但可能這就是職場運作的機制吧。 至於內部情報,像我這次取得面試機會後,就鼓起勇氣且厚臉皮地主動在 LinkedIn 找了幾位內部員工,詢問一些關於工作內容、組織概況、產品現況等問題。 幸運的是,超過一半的人都有回我,而且都收到很友善的回饋!甚至還有內部員工願意花時間跟我線上視訊分享,還提點我面試官的個性以及做事風格,讓我在面試前也有個底。此外,也有內部員工被我煩了至少三次,感謝他們都超有耐心。 求職心態調適:騎驢找馬 vs. 裸辭 之前有幾個朋友都提到海外工作的規劃,其中有工程師朋友就說,由於工程師面試通常都會有白板題或上機考,所以他會選擇直接大膽裸辭,這樣才能全心刷題準備面試。 也有朋友因為有房租、生活費等經濟壓力,又或者是沒有非常排斥現在的工作,只是想看看外面更好的機會,所以選擇騎驢找馬,白天依舊認真工作,晚上衝刺自己的面試準備。 我有裸辭過,也有無縫接軌過,但就是因為裸辭過,完全體會過那種「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在哪裡」的焦慮與心急感,所以近兩份工作都選擇無縫接軌。 然而,無縫接軌的壞處就是會把自己搞得超忙!像我上一份工作是身兼 PM 與小主管,每週都有 5 到 10 個會議,雖然不太會加班,但上班時間的每分每秒都蠻「充實」的;加上這次面試的公司位在新加坡,跟台灣零時差,所以還得在有限的行事曆中擠出請假去面試的時間,下班後也得瘋狂準備面試資料,真的是很崩潰!(但也覺得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好像意外地更上一層樓了?) 時間管理問題解決了,還有心態問題。不知道是否每位求職者都跟我一樣很玻璃心…… 我在 2020 年 8 月開始找工作,剛開始還抱著很興奮的感覺,覺得有投有機會、不試試看怎知道,而且第一封履歷寄出後就接到面試機會,整個信心大增,又緊張又期待。 但聊完後,隔天就收到感謝信…… 後來的三個月內,我再也沒有接到面試機會。投出去的履歷不是石沈大海就是感謝信,最後總計收到了至少 50 封感謝信。 從 8 月求職到已錄取的隔年 3 月,半年多的時間歷經很多起伏,就像最前面時間軸說的,8 到 10 月是我瘋狂投履歷的時間,但後來覺得自己真的沒什麼海外求職的優勢,所以一度在 10 月底改變策略,開始留意台灣當地的外商或跨國產品團隊的職缺,但也發現工作機會實在太有限,對於「找工作」陷入一個很忙亂的狀態,覺得自己好像進退兩難,想離開當時的公司,但也不知道能去哪裡,並且又不敢裸辭,自己給自己的心理壓力其實頗大,當時也蠻常在半夜失眠(然後就跑去滑 LinkedIn)…… 剛開始看到手機 Gmail 的未讀還會很緊張,會想說「有面試機會了嗎?」,但隨著感謝函數量累積得越來越多,心態就變得又豁達又負面,一打開信件就是找 “sorry”、 “unfortunately”、 “however” 之類的感謝函關鍵字,對於進入面試根本已經不敢有任何期待了。 幸好隔沒多久後,現在這家新加坡公司的職缺就出現了!與此同時,我也重啟動力,繼續留意 LinkedIn 上的海外職缺,並同時準備新加坡公司的面試。 從 11 月初到 2 月初,歷經三個月的 email 往返與線上面試,終於在農曆年前確認錄取,心中大石放下「一半」。但說起來容易,其實剛開始接到這家公司第一關的筆試邀請時,心中也是抱著又興奮但又不敢太期待的心情,深怕自己又要再次失望(真的是很玻璃心)。 即使筆試通過了,之後的每一關視訊面試後,我仍然都緊張無比,很怕感謝信在一個措手不及的時刻殺進來,就連拿到 offer、簽了工作合約後,都還是很怕新加坡政府因為疫情因素不願意給出工作簽(每天都可以找到害怕的理由)。 直到 3 月中,確認拿到工作簽證與入境許可後,才終於正式向公司提出辭呈,心中大石放下 75%。剩下的 25%,我想是要真正到新加坡生活一段時間後,才能真正放下了。 這篇文章那麼長,最後寫一些簡短的結論 海外求職時程容易拉到一季以上,請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海外求職若有需要用到英文,請用盡所有管道做好準備!因為對方只會認為「英文」是「必備」而非「加分」條件。如果連英文能力都不過,幾乎無法進到下一關面試,尤其 PM(產品經理)是非常需要跨部門溝通、瘋狂寫信與寫文件的職位,英文不好真的混不下去 求職時人脈很重要,善用各種人脈管道取得職缺機會與面試情報吧(但這點我也還在練習……) 上述都是個人經驗,如果有不一樣的經歷或想法,也歡迎與我聯繫。 -- 本文轉貼自:MH(原文標題:菜鳥產品經理來去新加坡(上):海外求職——準備篇)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3, 2024

自由工作者要在哪接工作?推薦 6 個常用的接案平台

Upwork Upwork是由兩大接案平台oDesk和Elance在2015年合併而成,截至2021年,該平台已累積超過1800萬名自由接案者和500萬名發案客戶。 這個全球最大的自由接案平台提供廣泛的工作類型,包括程式開發、設計、財務、管理、法律、行銷、寫作翻譯等,每個大類下還細分為上百種小類。 對於初次尋找工作的求職者,Upwork提供了詳細的求職步驟指南。儘管平台上的案件多為技術含量高的工作,但成功接案後需支付5%至20%的服務費,且成交金額越高,抽成費率亦隨之增加。 Fiverr Fiverr主要以圖像設計、數位營運和寫作翻譯等領域為主。 與一般的接案網站不同,該平台允許業主自行挑選和購買項目,並尋找合適的接案者。 由於接案者提供的服務項目多數起價為5美元,因此該平台也被稱為「5元外包網」。 Freelancer Freelancer,一個起源於澳洲的全球性接案平台,自2009年創立以來,通過收購多個外包服務網站,截至2021年已擁有超過5563萬註冊用戶。 這個平台提供廣泛的案件種類,涵蓋設計、法律諮詢、會計和程式開發等領域。眾多著名企業,包括亞馬遜、谷歌和德勤等,都選擇在這裡發佈工作,提供數以千計的不同類型職位。 Freelancer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快速的投標反應,用戶發佈技能後,可能在60秒內就會收到第一個投標。此外,平台對成交案件收取10%或5美元的服務費,這一點與Upwork相比,其抽成相對較低。 Guru Guru是一個以程式開發案件為主的接案平台,該平台的用戶和接案者大多位於美國。 如果你是工程師或開發者,並且正在尋找自由工作的機會,那麼Guru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該平台目前有超過一千個遠端工作的機會,包括網頁開發設計、UI&UED、電子商務等等。 最高的薪酬可以達到1k-2.5k美金。你可以直接聯繫崗位的發佈者,立刻找到適合自己的遠端工作。 Toptal Toptal是一個專注於商業、設計和科技領域案件的全球性接案平台,集結了眾多頂尖企業和專業人才的需求,對於渴望快速提升個人品牌和職業發展的設計師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全球頂尖接案平台之一,Toptal主要針對高端業務市場,提供包括開發、專案管理、設計、產品管理和財務等專業領域的工作機會,這些高級職位通常能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Toptal的申請流程非常嚴格和複雜,對於剛入行的新手而言,可能會顯得有些困難。 Remote ok Remote ok是一個專注於科技產業的接案平台,專門提供網頁製作、設計和軟體開發等外包職位。 這個平台不僅能幫助尋找遍佈全球的遠程工作機會,還允許用戶發布招聘廣告,尋找合適的專業合作夥伴。Remote ok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多種職位,用戶可以根據所在地區、薪資待遇和個人專長來挑選最合適的工作。 此外,平台還與全球500強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為用戶提供了在這些頂尖企業中遠程工作的機會,這為專業人士提供了難得的工作體驗。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化工作趨勢的發展,自由工作者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機會和靈活性。從Upwork的廣泛案件到Toptal的高端市場,再到Remote ok的科技專長,每個平台都以其獨特的方式滿足了不同自由工作者的需求。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平台,結合個人專業技能和興趣,自由工作者不僅能夠實現地理上的自由,也能在職業生涯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在這個充滿可能的時代,讓我們把握機會,開創屬於自己的自由工作之路。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3, 2024

美國行銷顧問 10 點建議,教你轉型成為自由工作者!

很多人嚮往自由工作者的「時間自由」與「地點彈性」,因此會想將其當作自己的職涯發展目標,然而學校沒有教過我們如何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甚至沒有讓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因此,普通人對於如何轉職成自由工作者可能沒有那麼熟悉,大多數人會誤以為,自由工作者只是在結束一份全職工作並開始另一份全職工作的空檔期間,作為一種臨時的解決方案。或者,他們可能只是認為自由工作是在做全職工作之餘,花時間做的副業。 美國的行銷顧問 Brian Honigman,在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十年後,他將自己的經驗總結下來,並在 Fast Company 網站上分享了 10 個建議,給那些想要選擇自由工作者作為職業選擇的人。 1.確定「利基點」 Honigman 提到在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必須在你能提供的專業知識與市場正在尋找的技能需求間找到平衡點。 不論是專注於高度專業化的產品、為特定類型的客戶或行業提供服務,還是提供互補的服務組合,都應選擇一個能夠反映優勢、易於快速理解並受到歡迎的利基市場。 作者提到,自己為媒體、科技公司、非營利組織制定社群媒體和內容行銷策略,並提供諮詢、教學和培訓。這種方式清楚地劃分了自己的服務對象和能提供的具體服務。 所以,成為自由工作者,你所提供服務並不是要包山包海,反而應該專注在幾個你熟悉的特定領域,因為這樣一來可以讓你更容易受到客戶注意,二來能幫助你進一步磨練自己的技藝,讓你的品牌更能得到客戶的信賴。 2.公開分享想法 Honigman 認為,與客戶建立信賴的另一種方法,是不斷輸出自己的觀點。 不論是透過社群媒體、部落格、Podcast 或其他方式,向大眾發布與你的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幫助客戶發現你並直接從你提供的專業知識中學習。 作者也有提到,自己也定期在 LinkedIn、印刷出版品,以及作為他人 Podcast 的嘉賓,分享自己對於行銷的想法,這幫助他能不斷擴張自己的接觸到客戶,也能建立起自己專業的品牌人設。 通過分享知識免費提供價值,當潛在客戶找到你時,你也不必再重頭介紹自己,因為他們可以藉由你提供的知識來評估你的專業。 3.專注人際網路 作為一名自由工作者,人脈至關重要。如果能持續、有意識地為人脈中的人提供服務,那長時間下來,將會有機會建立一個強大的人脈網路,客戶會願意向其它人推薦你,並且在你困難的時候提供幫助與指導。 4.將收入組成多樣化 因為自由工作者的收入很長時候是不穩定的,有可能一下子賺很多錢,也有可能好幾個月都沒錢進帳,因此要建立一個以上的收入來源,是自由工作者能否長期經營下去的關鍵。 作者表示,根據自己行銷的技能,開發了四個收入來源,分別是職業指導、教學課程、諮詢專案和領導培訓活動。 多元的收入組合能幫助自由工作者在提供價值的同時,也能獲得金錢上的保護,當某一端的市場發生問題時,至少還有另一端的收入可以填補資金短缺。 5.建立信譽 作者在這邊提到 Dorie Clark,一位從事自由工作長達 17 年的商業戰略顧問,她曾說:「在你的職業生涯早期,確保你被認真對待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累積『社會證明』。」 這可能是在大學進行客座演講、與知名客戶合作、在著名出版物中被引用或撰寫文章,或獲得該領域重要人物的推薦。這種社會證明可以提高你的可信度,增加你獲得更多你想要的機會的機會。 Clark 認為必須針對如何獲得這些榮譽而制訂計劃,像她就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向數十所大學發送電子郵件,推薦自己成為客座講師。這讓沒有任何 MBA 和博士學歷的她,如今在杜克大學的商學院任教。 6.保持可靠性 Honigman 認為,要想高效並具有持久的競爭力,能夠被客戶一聘再聘,一個常常被忽視的方面,就是要成為客戶可靠的合作夥伴。 想要保持可靠,最大的關鍵就是在於容易合作。 雖然你提供的服務,主要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但客戶是否再次找你,你所提供的體驗才會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將你推薦給其他人。 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總是表現完美,而是要向客戶展現你有多重視這段合作關係,要在承諾的時間做承諾的事情,並確保溝通的過程開放。 7.持續提升技能 自由工作者必須主動提升自己的技能,因為這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Honigman 表示,自己每年都會針對自己業務中的一些全新概念進行學習,以提高自己在某一領域的專業。 承諾每年一次成長機會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能夠安排時間,積極擴展自己的技能和經驗,而不是被動地學習。 這樣,就能繼續成為客戶的寶貴資產,適應新興技術和市場波動,發現新的職業興趣,並確保工作始終保持吸引力。 因此,自由工作者需要主動提高自己的技能,以保持自己與時俱進,走在自己領域的前端。 8.從錯誤中學習 作為一名自由工作者,你會犯很多錯誤,但只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那麼從長遠來看,這些錯誤會讓你受益匪淺。 作者舉了一名雙語品牌戰略師兼平面設計師 Nicte Cuevas 為例,當時的他過於依賴與朋友的口頭協議,因此吃了大虧,但那次經歷也讓 Cuevas 明白了合約的重要性,之後在簽定合約時,也都會注意每個細節。 9.優先考慮能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 Honigman 提到,全職的自由工作者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 但是,如果清楚利弊,就可以有意識地挖掘這種工作安排的好處,儘量減少其弊端。 自由工作者的一個主要好處是,你可以更靈活地控制與你合作的客戶、你承擔的專案以及你的時間排程。 要找到讓你對自由工作保持熱情和樂趣的那部分,這樣才能讓你對這種工作方式長期保持興趣。 10.不要害怕說「不」 最後,Honigman 認為,每條職業道路上都會遇到力不從心的時候,但種情況在自由工作者中就會尤為常見。 所以,你需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可以自由說「不」的位置。這樣可以避免你因為接下低價格的工作而對困擾的客戶感到筋疲力盡。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積蓄讓你有信心拒絕不想做的工作,那麼就不要急著轉成自由工作者。 這十項經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適應的自由工作者的生活,並開啟一個可持續的自由工作者的職涯。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2, 2024

視覺設計師成為「自由接案者」後自由嗎?5 年接案心得分享

2017 年離開公司,成為接案網站設計師/韓文口譯的斜槓生活,算一算 5 年過去了,分享一下這些日子以來的心得,時間跟財富自由了嗎? 為何想離開公司成為自由接案者? 2016~2017 年在一個國內大企業工作,我在那個公司學到了很多網頁相關的技術,很感謝主管和同事們不藏私地教導,但同時工作有很多讓我覺得痛苦的地方。 基隆新店的通勤時間好長 住在大台北地區的人幾乎都是通勤,雖然我住在基隆通勤族最方便的安樂區,但偏偏公司在新店沒有直達車,上班時間搭主管的便車(很感謝主管住同一區),下班時間因為主管需要加班,我自己坐車回家都必須超過 1.5 小時通車時間,塞車的話還有可能超過 2 小時。 當時小孩 6 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到新店上班,早上為了不想塞車,6:45 起床,看著孩子的睡臉出門,回到家 8 點,這時候寶貝還很有精神我卻已經累癱了。 身為某公司某部門設計師的壓力 老實說我個性有點叛逆,又很敏感(神經質),不自覺的會很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如人,擔心達不到老闆的要求(但其實我只是一個小設計幹麻要這樣我也不知道阿~~~)。 視覺設計師薪水的天花板 如果以視覺設計師來說的話,42k 就已經是很不錯的薪水了(我想應該有比這個薪水高的~只是我沒有XD ),若想要增加薪水的話,只能學習其他技能,轉職當 UI/UX 或是前端工程師。要是升遷當主管的話,薪水能夠增加,公司有事的話就必須加班,我的孩子還這麼小她需要媽媽阿XD 我不行加班。(我真的可以理解面試時問有沒有生小孩的打算,因為生了小孩真的只想衝回家) 總歸來說… 在台灣待過幾間大公司,薪水穩定差不多就是那樣,但我個性在跟同事溝通上覺得心很累。家裡加上公司的壓力讓我覺得,如果我回家自己帶小孩的話,至少可以減輕一部份的壓力,孩子在身邊就只有這幾年而已,應該好好珍惜。當時跟前夫尚未離婚,覺得如果現在開始接案,也會是個很好的累積,假設未來要離開台灣也能在國外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賺錢。 成為自由接案設計師後薪水增加了嗎? 接案第 1 年月收入只有 20k,好險斜槓青年大流行,斜槓後薪水加到 40k 剛離開公司開始接案的第 1 年,其實我的月薪是直接砍半只剩下 2 萬,2 萬元剛好只夠給家裡的生活費跟孩子的奶粉尿布錢。同時開始我的斜槓工作:韓文口譯,2017 年在台灣會說韓文的人還不算多,所以鼓起勇氣去嘗試。 因為開始斜槓工作,讓我的收入補血不少,第二年 2018 下半年至少回到月薪 40k 的水準。也慢慢把設計工作的重心從單純視覺設計,移向 WordPress 的網站建置,本來就有 HTML 跟 CSS 的基礎,加上當時用 WordPress 架設網站的設計師並不多,因此我很順利的跟幾間網站公司合作,成為固定的外包網站設計師。 接案第 3 年,設定每日工作時間 8 小時,平均月收入 41k 有幾個固定的合作廠商之後,收入比較穩定了,但工作多到有時候一天工作 15 小時還做不完,而且怎麼薪水還是沒有長進咧?不但薪水沒有長進,說好要陪小孩的我也沒時間陪她了ㅠㅠ 意識到這點的我開始設定自己的工作時間,不加班,沒案子就帶孩子出門去玩,收入雖然沒有明顯的成長,但是時間好像變得自由了。很幸運的韓文口譯也很穩定幾乎每個月一次,偶爾出差當高級人力工(畢竟韓文口譯的時薪還是比較高),還能暫時脫離媽媽的角色。心想,若是韓文口譯的工作能夠 cover 我的月收入的話我是不是能乾脆把口譯當作正職,設計的工作就看心情接案就好呢? 接案第 4 年後,Covid-19 疫情爆發,平均月收入 52.4k 本來覺得韓文口譯的工作很穩定,幾乎一個月一次,那我慢慢累積看能不能乾脆轉職是否能提高收入。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2019 年底從中國武漢開始疫情爆發,很快的時間,幾乎全世界都開始有確診者,開始封城,飛機不飛了。 沒有韓國人來台灣,我的口譯工作趨近於 0,回顧 2020 只做了 2 次口譯工作。很多公司行號慢慢開始受到影響,真的很慶幸我有持續在 WordPress 網站這塊鑽研,因為實體商店對於網站的需求增加,雖然少了韓文口譯的收入,但網站設計的案件增加了,這時候在設計案件的報價上已經慢慢提高價格,感謝廠商沒有嫌棄依然願意持續合作。 接案第 4 年終於第一次以個人名義接到網站設計的案件,客戶是從粉絲專頁看到我的,第一次自己跟一個陌生客戶談網站內容,並且報價,確定合作。客戶在我提出規畫後,請我馬上執行,並且沒做太多的修改,之後也又委託我製作第二個第三個網站,對於我設計師的角色增加不少信心。並且月收入終於來到當年離開公司後給自己的理想值了。 自由接案後月薪從 4k 到 100k 都有可能,還有可能尾款沒付客戶跑了 疫情到了第二年,本來以為很快可以恢復正常再接口譯工作,隨著時間過去,也慢慢的開始認命要乖乖做設計工作的事實。很慶幸疫情期間網站與網路銷售頁設計的需求大增,實體店面若不轉成線上完全沒收入,本來下定決心不加班的我,覺得不趕快幫他們完成,他們只能餓肚子,因此拚了命的完成很多案子。 但自由接案畢竟不是領薪水,什麼時候接到什麼案子,什麼時候可以結案拿到錢都不是很確定,有時候忙了好久,但都沒有結案的話也是不會有薪水入帳,甚至遇到網站做好了,客戶不想付尾款,拒接電話也不回復 LINE。雖然平均收入看起來不錯,實際月收入最低一個月只有 4000 元,所以接案以來就算拿到大筆月收入,也都不敢亂花錢。 成為自由接案者後真的自由嗎? 第一階段,實現時間自由 一開始接案時一個月只賺 2 萬,老實說心情真的輕鬆不起來,每天都在想要怎麼樣才能接更多的案子,只要有案子來就接。但時間上真的很自由,我告訴自己當作老天爺給我的禮物,讓我好好跟孩子相處。所以只要手上沒工作就能帶他去親子館,也可以去很多其他的景點,但是比較需要錢的活動就不大行,所以只實現了時間自由。 第二階段,時間與金錢的取捨,一點都不自由 第二年開始比較多案子進來了,但時間也變少了,當時覺得這樣跟我在公司上班實在是沒什麼兩樣阿!而且還要承受很多當上班族根本不用承受的壓力。坐在辦公室的時候總想我在幫別人賺錢,坐在自己家的辦公室時連怎麼賺錢都要想,怎麼壓力更大了阿,怎麼財富跟時間都不自由阿! 第三階段,時間自由,工作自由,心靈自由,財富還沒自由 第三年之後設計案幾乎都是跟幾個固定的廠商合作,磨合了一段時間也開始培養出默契,我也開始學習安排工作排程跟提升報價技巧。沒錯,當上班族的時候大多是老闆請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接案後必須學會安排工作,評估時間,並且報價給客戶。好好跟客戶討論排程,客戶都能體諒,他們比較擔心案子做一半人就消失了,所以誠信也是接案時一個很重要的評估選項。 案子多的時候每天都有不同的會議要開,不只要當設計師,還要當業務、企劃、老闆,努力行銷自己的同時也要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我終於可以不用每個案子都接,我可以決定我要跟哪個客戶合作,要做什麼樣的案子,從案子中得到多少報酬。孩子暑假我可以安排少一點工作帶她出去玩,也可以跟客戶說明不加班,不接急件,這一切都建立在累積的人脈與信任上。 工作斷捨離,努力達成目標,不為別人,只為了自己 設定好目標,不是自己要的就大膽放手,在工作上好好的斷捨離。釐清我要的是工作?是時間?還是金錢?自由接案者工作成果完完全全可以自己選擇,雖然工作內容其實跟在公司當員工沒什麼不一樣,但我可以選擇自己想完成的工作內容,比起待在某個公司的某個職位來說,確實是自由度滿分。 但以我個人的收入來說,確實是蠻現實的,要實現財富自由我應該還要多付出更多努力才對。也許報價方式要再調整,也許需要更精進技術,這些都要再調整,才能期待未來有更好的成果。 自由工作者沒有勞健保該怎麼辦?要加入工會加保嗎? 目前我沒有勞保,只有健保,健保可以單純只附掛在戶籍地的區公所,每個月收到帳單再去繳款,也能設定自動轉帳扣款。沒有選擇加入工會是因為我沒有上下班打卡的證明,就算發生什麼意外也很難申請理賠,加入公會是需要另外有會費的,所以大家可以自行評估看看。如果有口譯的工作要出差,我會直接加保旅平險。勞退的部分我則是自己投資 ETF,但當然目前景氣很差沒什麼賺到,但我就當作存錢。 接案需要成立工作室或公司行號嗎?超過 2 萬要扣 2 代健保 目前沒有設立工作室跟公司行號,大部分會請公司行號用勞務報酬單的方式請款。若客戶有發票的需求,我是請合作廠商幫我開發票(當然一開始報價就要標明稅另計)。另外要注意的是雖然我沒有固定收入,但超過 2 萬的話還是會被扣 2 代健保,所以後來會跟廠商協調,請款時一次不超過 2 萬,廠商大多都能理解。 以上就是這幾年的心得,你也有想當自由工作者嗎?還是你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跟我討論。 -- 本文轉貼自:Lesily Wei(原文標題:視覺設計師成為【自由接案者】後自由嗎?5 年接案心得分享)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1, 2024

日本軟體工程師的薪水如何?到底值不值得去?

前陣子被邀請去一個讀書會分享自己在日本的心得感想,以及日本軟體工程師產業的現況,就有順便整理了不少資料,想說那不如就寫一篇來分享。 在開始之前,要先跟各位讀者分享我覺得在讀這類型的文章前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只有經驗分享是沒有用的,沒有搭配上背景跟條件,就沒什麼參考價值。 舉個例子,如果有個人說:「到日本隨便都千萬日幣年薪啦,上次我隨便面面就兩千萬起跳,沒有年薪千萬千萬不要去」,背後的真實情況可能是怎麼樣?或許這個人台清交資工碩畢又是書卷獎,原本在台灣工作個兩三年以後年薪就 300 萬台幣以上了,以這個背景來說,他講的確實有道理,但也僅有相似背景的人適用。 但問題在於看到這個評論的人,不一定每個都是這個背景,更精確地說,其實絕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以其他背景的人來看,這則評論就顯得相當不合理。問題是或許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或沒意識到這件事,就會以為日本還真的隨隨便便就可以年薪千萬日幣。許多的評論都不會順勢揭露自己的背景,這就是我前面所講的,在不知道背景的狀況下,個人經驗的參考價值就變得偏低的理由。 其實也不光是國外,光台灣本身的狀況也是類似的,而且有時候類似背景的境遇也可能不同,畢竟背景只是決定薪水的一環,其他像是經驗、能力以及軟實力等等,都很難在一言兩語之內說明完畢。同樣是三年工作經驗,有的人可以領到百萬年薪,有的人可能只拿一半。 在談論薪水時,最理想的目標是:「不要高估,但也不要低估自己」。該如何定位自己,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該如何找到與自己背景類似的參考資料,這點就更難了。 就算是統計資料,根據背景不同或是國家差異,也可能會有誤差,而且正確的統計資料搭配錯誤的詮釋方式,也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不過,至少它的立論基礎會更穩固。 寫了這麼多,我想強調的只有三點: 沒有提到個人背景的經驗分享,參考價值不高,可以先忽略。 就算有提到,也只是僅供參考,還需要衡量到自己的狀況。 統計數字相對來說應該會更有參考價值。 這篇會嘗試以統計資料以及可支配的所得的角度下手,並且附上一堆參考資料,讓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自己研究。 台灣與日本的薪資所得比較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年薪與 PR 的對應表如下: (表/作者提供) 如果以 PR 來換算的話,想達到各個 PR 需要的薪水如下: (表/作者提供) 年收破百萬,PR 就 85 了,破 150 萬的話可以到 PR 95,想要成為全台薪資所得的前 1%,年薪需要 280 萬台幣。 話說這個統計資料只包含薪資所得,不包含投資等等,不過因為這篇只談薪資,所以應該沒什麼大礙。 日本的部分,根據日本國稅廳 2021 年的統計資料,可以得出以下表格: (表/作者提供) 我們可以跟剛剛台灣的對比一下,匯率以 0.22 做計算,括弧為日幣: (表/作者提供) 如果你想要到日本工作,又想維持同樣的「收入水準」,那可以參考上表。 從上表來看,同樣的 PR,日本的收入大概是台灣的 1.4 到 1.5 倍左右(PR99 則是例外,只有 1.2 倍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表考慮的僅僅是收入本身,並不是可支配所得,沒有扣掉稅金跟保險等等。 可支配所得的比較 接著我們挑兩組比較常見的薪水,來比較一下相同 PR 底下的可支配所得,也就是收入扣掉各種稅金以及保險之後的費用。 第一組是台灣的 100 萬 vs 日本的 700 萬,直接用這個好用的網站幫我們計算:請點此 台灣的部分如下圖,已經有扣掉所得稅以及勞健保: (圖/作者提供) 日本的部分一樣使用相同的網站,結果如下圖: (圖/作者提供) 可以看到日本扣除的項目更多,700 萬日幣最後拿到的只有 520 萬,扣掉的項目包含: 所得稅 國稅 健康保險 年金 失業保險 不過這個網站的細項並沒有列得很精準,還有一個住民税沒有在細項裡面,但比對其他資料來源過後,發現應該是包含在所得稅的項目中。 我參考的其他網站如下,都有把住民稅算進去: 月給・年収の手取り計算の方法【早見表つき】,寫到 700 萬實拿 525 - 595 萬 年収別 手取り金額一覧(年収100万円~年収1億円まで),寫到 700 萬實拿 524 萬 【早見表付】年収200万円~1億円の手取り|計算式と簡易計算方法も解説,寫到 700 萬實拿 530 萬,裡面有附上詳細的計算表格,大推 這幾個資料來源跟剛剛使用的網站得出來的結果差不多,因此推測住民稅也是有算的,只是包含在所得稅裡面了,沒有獨立出來。 為了方便閱讀,我直接將幣值轉換為台幣了,數字也稍微做了一點處理,所以會有些許偏差。 (表/作者提供) 結論就是扣除稅金後,台灣是 89 萬台幣,日本則是 114.6 萬台幣。日本約為台灣的 1.28 倍。 接著再來看台灣的 150 萬 vs 日本的 1000 萬: (表/作者提供) 台灣扣稅後剩下 130.5 萬,日本是 161.7 萬,日本約為台灣的 1.23 倍。 結論是如果收入的 PR 相同,雖然日本的薪水是台灣的 1.4 - 1.5 倍,但是扣稅後日本的可支配所得約為台灣的 1.25 倍左右(取個中間值)。 生活所需開銷 因為每個人生活型態不一樣,我只算最大筆的房租加吃飯,吃飯全部都以外食計算,不考慮自己煮。生活型態都以一個人為例,不考慮家庭。租金的話也是憑自己體感居多,不一定準確(而且我沒在台北租過房,確實不知道行情)。水電網路等等的我也先排除了。 台灣的話在台北市租個 7、8 坪小套房,抓個 13k 好了,東京 23 區的話根據租房網站的資料,1K 的租金可以抓個 9 萬日幣,房間大小也差不多,換算成台幣是 19.8k 左右。 吃飯的話每個人生活型態都不太一樣,而且根據公司地點也會有不同價位,我就憑我自己感覺大概抓一下,以自己的經驗為準。台灣的話我都吃某間健康便當,主菜雞胸肉加三樣配菜,120 元,日本的話其實飲食的選擇滿固定的,不像台灣有自助餐那種可以夾自己喜歡的,而且一般餐廳跟速食店的價差滿大,我比較常吃的是松屋、吉野家等等的平價速食店,下圖這樣漢堡排加青菜再加一碗湯,830 日幣,點牛丼的話會更便宜一點: (圖/作者提供) 因此台灣抓早餐 60 塊 + 午餐 120 + 晚餐 120,一天是 300 塊,一個月就是 9k。日本抓早餐 400 日幣 + 午餐 800 日幣 + 晚餐 800 日幣,一天是 2000 日幣,台幣約 440 塊,一個月是 13k。 因此只看租房跟吃飯,台北的生活費一個月是 22k,而東京是 32.8k,換算下來東京約為台北的 1.49 倍。 拿剛剛台灣的 100 萬跟日本的 700 萬來算,可以得到底下的表格: (表/作者提供) 這個計算結果告訴我們,不包含其他娛樂費用的話,在台灣拿 100 萬收入的人如果去日本拿 700 萬日幣,每年可以多存個 12 萬左右。 若是拿 600 萬日幣的話,收入 132 萬,稅後 99.5 萬,扣掉基本花費 39.3 萬,剩下 60.2 萬,與台灣收入 100 萬可以存的錢是類似的。 這個結論與之前在 PTT 有一篇 alihue 大大寫的文章:[心得] 日本薪水要除以十? 日本薪資換算分享類似,文中的結論是:「在台北領 113 萬,跟在東京領 600~650 萬,可以存的錢是差不多的」,這篇在計算生活費的時候算得比較精準,還有包含飲食習慣以及雜費。 綜合稍早寫到的 PR 表以及 PTT 上的文章,可以得出底下表格(想要相同 PR 薪水的部分是比較隨意抓的,沒這麼精確): (表/作者提供) 可以看出如果想要相同 PR 的話,是需要拿到更高的。 這個表格可以給想去日本工作的人一個參考,例如說你在台灣年薪 110 左右,如果你不想比台灣存的少,那去日本工作薪水至少要 600 萬日幣。若是想要有相同的收入 PR,那就至少需要 700 萬日幣,因此 600 - 800 萬日幣算是比較合理的範圍。 不過再次強調,上面的數字有著不少的前提以及限制,如果想要抓個更精確的數字,需要配合自身背景調整,細節也可以參考 leafwind 大大的:日本工作篇:與台灣比較可支配收入。 從日本的角度看薪水 剛剛講的其實都像是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去看說如果自己到日本工作,該拿到怎樣的待遇,才不會比台灣存的少。但其實我們還需要注意在日本當地,到底薪水分佈是如何,畢竟我們想要的待遇是一回事,日本開的薪水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自己會把日本軟體工程師依照薪水分成四大類,底下的薪水區間都是工作三五年以上的薪水,不考慮社會新鮮人(但 range 其實抓得滿寬,所以有些新鮮人也可能會拿到區間內的薪水): (表/作者提供) 這邊的區間是參考底下幾個資料來源得出的: Project comp Open Salary https://japan-dev.com/ https://www.tokyodev.com/jobs/salary-data 日本で働くソフトウェアエンジニアの給与:東京で働く外国人エンジニアによる究極のガイド 如果想要知道社會新鮮人的薪水範圍,可以參考 @tigercosmos 的這篇:2022 海外新卒找日本東京軟體工程師工作經驗分享。 第一個分類就是那些頂級外商公司,在這個區間的人就是開頭提到的「隨便都千萬日幣年薪」。 第二個分類是我周遭朋友最多人在的區間,畢竟列舉的那幾間公司有不少間在台灣找過人。這些公司基本上以英語溝通為主,不需要會日文,是不少台灣人選擇去日本工作的目標。有少數以英語為主的日本新創也會落在這個區間,新創的話可以去上面有貼的 japan dev 看,很多都會把薪水寫出來。 第三個分類我不太熟,但根據資料一些日本本土的公司大概是這個價碼,例如說 DeNA 以及 Yahoo! 等等。這些日本本土公司通常需要有日語能力,還有一些日本新創也在這區間內,可以用英文,但數量不多。 第四個分類我最不熟,但根據網路上的心得,應該是不太推薦去的一個區間,詳情可以參考底下幾篇: 台灣工程師看見的日本IT派遣黑暗面 主題 日本IT業派遣及生活開銷分享 【心得】在日本工作6年的經驗分享 [心得] 在日本工作受不了,想回台灣 把區間分出來以後,就很自然可以得知為什麼許多地方對於日本薪水的討論,會出現很兩極的現象,因為前兩個區間跟最後的區間,差異本來就很大,同樣是工作三五年,有些背景的人真的隨便找就千萬日幣,有些人卻領著 400 萬日幣。 在沒有揭露自身背景的前提之下,就會把四種區間混在一起聊,這就是我開頭所說的沒什麼參考價值的原因。 接著我們再回來看一下之前的這個表格: (表/作者提供) 可以發現這張表格上的薪水,基本上就是剛剛聊的第二個區間。以一個完全不會日文的人來說,選擇最多的其實就是這個區間了。而這個區間也是我最熟的區間,我有許多朋友都在前面提到的那幾間公司裡面。 自身經驗分享 我的背景在剛剛已經揭露完畢了,我自己跟我大多數的朋友,都在以英文為主的這個區間,公司大概都是 Mercari、PayPay、LINE、Rakuten 這幾間,網路上寫的薪水範圍大約是 700 萬 - 1500 萬。 如果你的求職目標也是這個區間,那我自身的經驗談或許可以讓你作為參考。 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在日本能拿到的薪水,大約是剛剛那個表格的第一欄,也就是「想存相同的錢需要的薪水」,再附一次表格比較好看: (表/作者提供) 如果在台灣的能力拿個 120 萬年薪,在日本可以談到的大約會是 600 - 700 萬日幣。如果可以拿到 150 萬,大約是 800 - 900 萬日幣左右。 換句話說,你很有可能沒辦法維持相同的 PR 收入水準,你在台灣年收是 PR 85,來這邊可能掉到 PR 80。而且這畢竟只是參考,實際狀況因人而異,有些人或許台灣拿 150 萬,來日本卻只拿到 700 萬日幣,光看基本花費能存得就比台灣還少。 還不僅如此,雖然說這一欄叫做「想存相同的錢需要的薪水」,但前面有講說這只是粗估,實際上有更多因素需要考量,例如說家庭,有不少人都是帶著另一半來的,在日本的開銷就會更多,在物價較高的情形之下,差異就更大。或是稅收,台灣有些人可以報一堆撫養節稅,但在日本可能就不會報這麼多(考量到未來要申請永住之類的),還有交通啦以及娛樂等等的費用,這些剛剛都沒算。 結論是,我自己跟我身邊大部分的工程師朋友,來日本東京工作,可以存的錢都比以前少。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比較少。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想問的下一個問題就是… 為什麼要來日本? 我自己聽過的理由有幾個: 想換個生活環境看看 想出國體驗 未來想移民日本 想要第一線接觸日本文化(如動漫畫、偶像明星等等) 通常會選擇來日本的人,都是對日本有愛,這個愛可能會體現在不同的領域。例如說有些人為了追星,所以想來日本;有些人則是為了生活,為了交通安全,因此選擇來一個交通事故死亡率只有台灣的 20%的地方。 當然,日本也會有自己的缺點,並不是說日本生活就一定比台灣好。總之,我自己跟大多數的朋友,來日本的主因都不是薪水,因此就算在日本存得比台灣少,也會選擇來這裡。 雖然說很多人出國工作是為了薪水,但每個人看重的東西都不同。如果你只是為了錢,想要在日本賺得比台灣更多,存得也更多,那根據我前面一再提到的數據,日本很有可能不適合你。 比起日本,你或許可以考慮新加坡,薪水比日本更高,税也比日本低,可以存到更多的錢。 但我覺得讀者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這件事,那就是存錢的目的是什麼?通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如果是為了生活,能存到的錢或許就只是其中一個點而已,還需要考慮更多長遠的事情,如買房等等,但因為這塊我不熟,所以就沒辦法談了。 結語 這篇利用官方的統計數字搭配非官方的薪水資訊以及個人的經驗,得出了一些數字,讓日後想來日本工作的讀者們參考。同時也附上了我比較熟悉的區間以及背景,讓讀者們參考時能夠有個依據。 再次強調,文章中的數字有些人是憑個人經驗或是四捨五入隨意抓的,沒有非常精確;再者,文中的日幣匯率是用 0.22 來算的,但現在已經掉到 0.21,差了 5%,所以如果你只是為了存錢回台灣花,那日本不適合你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根據上面那些資料,這篇比較適合的讀者在台灣的年收大概是 100 萬 ~ 200 萬左右,比這個區間低或高都不太適合,比較適合去閱讀其他類似背景的文章。 最後回到標題,到底值不值得來日本工作? 如果只在意錢,出國工作是想要存更多錢,那日本很可能不適合你。但如果你有其他誘因,又沒這麼在意收入的話,日本或許會是不錯的選擇。 -- 本文轉貼自:Huli's Blog(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