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

79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獨立創作者,不到一萬粉絲,怎麼年營收 960 萬?|雷蒙三十

💬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這週末,我在臉書上寫了一則長文「不到一萬粉絲,年營收 960 萬|台灣版」,覺得這篇應該記錄在部落格上,一方面可以多放一些連結補充,讓閱讀更完整,無論是體驗還是深度。 先上圖,本文會展開這圖的說明和背後故事 前陣子看到一則關於 Jay Clouse(專門教如何經營個人品牌的美國創作者)的分享,2022 年的總收入是一千萬台幣,讓我很好奇自從踏入自僱者(solopreneur)模式的這三年,我的收入變化。 我現在看內容型 Youtube ,都會用 Memo AI 轉成雙語會更好學習 剛好前幾天有場分享,順便請會計師計算了公司 2023 年度營收,也因此回顧了自己這幾年來的成長;心態和能力面的,我在年終總結文寫了不少就不重複說了。 直接講最能量化(也是大家最關心的)的結論: 我在 2023 年的總營收約 960 萬台幣,完全只靠內容產出和會員經營的收益。 和 Jay Clouse 相似的部分是,我也不是百萬網紅,以 2023 年初的數據,IG 粉絲不到 4000 人,電子報訂閱者 6500 人,都是專注經營小眾人群的信任。 不一樣的地方是,我不是英文創作者,目前只經營繁體中文市場;我不是賣「如何打造被動收入、個人品牌、幫你賺錢和理財,或轉職類」的服務和內容產品。如果走上這幾個方向,營收應該能翻倍,但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也不想走。 2023 年的六大收入來源 以下六大類,直接參考 Jay Clouse 的種類,因為我剛好都有,只差我沒有開啟「打賞收入」。 第六名:聯盟行銷(Affiliates),1.4% ​因為我的主業是分享數位工作術,加上大部分國外的 SaaS 公司都有提供聯盟行銷的合作,所以只要是我自己會用 & 推薦的產品和服務,我幾乎都會去申請聯盟行銷連結。 在官網的「專屬優惠」區,不定期更新 只是比較靈異的是,Notion 官方似乎故意擋我。我去申請時,他們的拒絕理由是 “Notion is not looking for affiliate partner growth in your region.“ ​ 但我已經知道不少於 5 位的中文創作者(無論台灣還是中國)都有申請到,而且 Notion 官網說明文件是寫 “Affiliate Program now global“ 🤔。這部分讓我對他們蠻失望的,因為我應該是在繁體中文裡,替 Notion 帶來最多付費用戶的創作者之一了。(這部分 Heptabase 就很值得表揚,因為他們跟瓦基是保持互助合作的,追求 1+1>2,才是永續經營的前提) 不過我 2023 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打磨數位產品和會員經營,所以聯盟行銷這部分沒能投入這麼多時間去找廠商、寫內容,理論上要更多。 因為我認為這部分的收入,只要有好好堅守自己的原則——只推薦我真正會用 & 喜歡的產品服務,長期來看是健康的,無論是品牌信任還是商業收益。 第五名:廣告業配(Sponsorship),5% 不過基於這原則,我在「廣告業配」上的挑選就會門檻比較高。 明明有很多品牌我覺得超棒,但產品現階段就是用不上,例如高階音響、投影機、電動沙發......就無法合作,挺可惜的。 所以去年額外開了個「電子報版位」的宣傳區塊,讓我認同的產品能直接在這版位宣傳,讓我的讀者能自己去辨別是否需要,也是個比較輕的合作方案。 第四名:販售服務(Services),8.4% ​這部分主要是外部邀約授課,無論企業單位、政府學校,還是個人諮詢。 販售服務屬於接案收入,需要我額外投入大量時間,所以我從去年開始有意識地減少這部分的合作,尤其是一次性的單點合作。 如果是能長期帶來綜效、長尾品牌資產的合作(例如 Podcast 採訪,能在網上一直被搜尋聽到),我還是很歡迎的。 第三名:社群會員(Membership),11.2% ​我曾說過,在創業路上,我們做最對的一件事,是在品牌建立的最初期就推出會員訂閱服務。 這件事很難,但很值得。 會員們自主舉辦的實體交流聚會 島民蒙友問答牆線上社群的問答牆,幾乎任何難題困惑,都能獲得真實的經驗回饋。 我在 2019 年寫過一篇文章《互聯網品牌誤會了社群》,裡面有說明,為什麼做社群(Community),而不是社群媒體(Social Media)? 因為後者關注「傳播」,評估點是流量和互動;前者關注「用戶終身價值」(Life-time Value)和品牌共同體。 當大部分 KOL 只顧著拉新、衝產量,願意去打磨產品、照顧到個體會員的作法,就變成一種新的體驗;相比其他單向傳播資訊的 KOL 社群,我們的 Lifehacker Premium 會員 Discord 社群,能看到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是怎麼聰明工作、如何好好生活的解決方案,連接新的高價值觀系。 另外,我們這種小型創作者,最需要的就是「引入真實的用戶回饋」,所以走進用戶之間去,才能幫助我們保持在正確的方向上前行。只追求量大,很容易選擇去走捷徑,然後就偏掉了。 在當天分享的活動上,也收到 ShiFu 創辦人陳修平的建議,說我們的優勢在於其他大牌 KOL 做不到的陪伴和品質,所以單價應該要更高。這部分我們會列入今年的策略優化思考 🫡。 第二名:版稅(Royalties):36% 版稅是一種權利金的概念。去年我們放在 Hahow 平台上的〈Notion 實戰課程〉上線滿 2 年,總人數破 11,000 人,年增 2,550 位學員,應該是 Hahow 平台上最長尾熱銷的課程?這堂課是我們 2021&2022 年的主要收入,但每年些微下滑,所以怎麼打造新的數位產品,是這兩年的最大課題。 第一名:數位產品(Digital Product):38% 這部分收入來自 Notion 訓練營和復盤訓練營、Notion 模版和主題文章精選包,也是我今年重點耕耘目標。 前陣子也更新了我們網路商店的頁面設計: 2024 年的主要方向是? 上面這張圖是我在 2021 年提出的,個人創作者的 3+1 階段,我們目前要開始進入到「中期穩步」,也就是要開拓媒體能力的時候。 產品面:2023 年花了 2 個多月,把過往的付費文章重新編輯打包,成為類電子書的文章精選包,但銷量不達預期。後來發現是形式不對,所以年中開始調整會員訂閱服務&數位產品的策略。(詳細都寫在我的 2023 年終總結文&雷蒙週報裡了,這邊不重複說) 營運面:如果以收入來源的分配比例來說,掛在別人平台上的「版稅類」勢必會越來越低,預計只會剩 25 到 30%,所以我希望自己掌控的「數位產品」能到 50% 以上,預計到年底要有 5 堂直播必修課&2 堂通識課;「聯盟行銷」和「社群會員」的營收也要再拉高,這樣整體公司營運會更健康。 至於無論是「廣告業配收入」還是「販售服務」,某種程度還是算「給別人打工」,主控權不在自己身上,容易被影響,所以比例較低沒關係。 媒體面:過去兩年,我一直都在「閉門造車」的狀態,幾乎沒有主動向外部 KOL 做聯合串接,天真理想地認為「產品做好就會有人來」,直到去年因為有 Jacky&大人學來找我做 Podcast 訪談,我發現跟「對的人」合作,帶來的綜效是非常好的。 所以今年,我除了要一邊打磨的數位產品,也該找到合適的 KOL 來合作來發揮綜效。這能解決我對自己來做行銷的心理障礙,找價值觀相似的人一起合作,在拓展外圈上會更輕鬆,而且能多贏。 從自由工作 → 職場打工 → 自僱者 我在剛 2020 年底剛創業時,寫的一個記錄。 回頭看這些年投入的工作(我從大二開始做自由工作者,要自己負擔學費生活費),似乎每一步都算數,也能一一能清楚地回答,三年前寫在上圖最後面的紅底問句。 2015 到 2016 年,一邊在化工系上課,還要刻意去找蹺課不會被記錄的課,溜出去演講賺生活費。 2017 到 2018 年,因為轉系有了比較多的自由時間,開始瘋狂工作、接案和課程;一般上班族一年工作約 36 週,我一年要上課考試,有 50 多場演講課程邀約要去,還要確保遠距工作的任務績效有完成,所以常常在通勤的交通工具上懷疑人生。 但因為享受到自己一個人吃小吃店可以勾很多小菜的快感,加上做的事又是我喜歡的,所以就算身體累,心裡還是很滿足。 尤其 2018 年大五,當看到所得扣繳單上超過一百萬時,覺得自己原來可以不靠化工系的學歷,也能賺到還滿意的生活,就更拼命工作,有案就接,還弄了個影子實習生的助理計劃。 直到 2019 年,發現身體慢慢吃不消,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狂接案不是長久之計,同時也想到大型職場裡接觸一個人無法碰到的挑戰和成長,所以跟柚子一起漂向北方、去了北京闖闖。後來遇到疫情回到台灣的一家品牌集團做數位轉型。 2019 到 2020 年,其實這段當打工人的時間,是我生活最規律的時候,工作壓力相對最輕鬆的時候。一週工作五天,白天通勤晚上回家休息,北京的工時 10-11 小時/天,在台灣是 8 到 9 小時/天。因為生活規律、薪水還算可以,不會餓死也能保有休閒娛樂。 但對我來說,上班和為別人工作,總覺得像是溫水煮青蛙,慢慢麻痺自己的熱情和想像力。偶爾睡覺時會想起幾年前自己,問問自己:「我就只能這樣嗎?回到一眼就看到盡頭的生活?」 一人工作,既然收入不穩定,最重要的是「控制支出」。 所以很感謝我的老婆柚子,跟我在 2020 年 7 月一起從零開始,為我們的理想生活一起實驗,探索這時代的一人公司模式:申請公司跑大地遊戲,做 Podcast 節目,推出付費訂閱會員、網狀學習的線上學習模式和社群生態......漸漸在能賺錢,又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工作生活整合的道路。 (延伸閱讀:我 2023 年底的自僱者生存報告) 不小心又寫了太多,本來只是想做為週五分享的補充,講講為什麼我認為這個時代的創作者,除了有一條路是,獲取流量,走一種多快爽的路線,還有另一條路,叫做經營信任。 你可能不快、內容不多,不寫聳動的標題,但至少能經營長久的優質內容,專注做好那些砸大錢、有大流量的人不怎麼想做的事,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支出,你也能走上一條自由有掌控感的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我很少去講自己的年收入,因為我的產品和服務主題都不是賣理財和個人品牌的,我沒有必要,也不希望透過「能幫你賺多少錢」這種話術來吸引你加入會員和購課。 我始終認為個人品牌只是一個結果,不是目的;金錢也是。 這則分享只是我想記錄下,工作至今的人生歷程,哪天回頭看到時,應該會很慶幸當初有寫這一篇。 雖然 2023 整年營收約 960 萬,但實際扣除營運成本、稅金,以及合作老師的分潤和各種外包人事費用,剩下實際入袋的不到 50%。 印象很深刻的是,去年有參加一次同行老闆的聚會,被各個前輩吐嘈到不行,說我在公司營運、人事費用上的成本結構不夠健康,這也是我們今年要改善的目標 💪🏼。 可能光看數字會覺得我們有多厲害,但我更想分享的是這背後的過程和實際面貌。 而且實際面來說,我們也沒有多厲害,以我和柚子兩個人分,其實跟我同期的化工系同學,正在台積電裡當輪班星人的收入差不多。 (我這三年,只要是工作日,工時都超過 12 小時;優點是有比較彈性的時間,出去旅行跟探店可以避開週末人潮,當自己的輪班星人 😆) 另外還有一個目的,自從上次收到商周採訪後,就有埋下個想法:等到哪天被別人寫出來,不如自己先寫,也更完整,更真實。 ※ 最後再次提醒: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把我的故事完全照搬,大概率只會變成事故唷~ ✌️ -- 本文轉貼自:雷蒙三十(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4, 2024

遠端工作職缺平台推薦:4 步驟讓你更容易找到遠端工作

Hello,我是 Zoey,一位在家工作邁入第六年的網路創業者,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和你聊聊找到遠距工作職缺的方法、我的遠端工作入行故事以及我幫你整理好的遠距工作職缺平台推薦。 我的專業背景是品牌視覺與產品設計,對攝影、寫字、旅行、架站都有著不相上下的熱情,大學畢業後,因為自己實在是太痛恨辦公室那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因此立志要找到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 後來,我陸續在新創公司擔任旅遊編輯,也曾任職於海外的媒體公司,擔任台灣區主編輯與平面設計師,現在也開始全職的在家創業,做自己的個人品牌。而在這幾年的跌跤和摸索中,我也發現幾個讓你更容易找到遠距工作的步驟、技能和平台,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我如何找到自己第一份遠距工作職缺? 現在直接破題的來和你開誠布公,當時畢業後,我馬上失業,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啃老,我很幸運地找到了兩份遠距工作,找到的管道分別是: 1. 批踢踢(PTT) 第一份在批踢踢上找到的工作。當時我只是在批踢踢亂逛,卻意外看到一篇貼文為「可在家工作的新創職缺」的帖子,眼睛馬上為之一亮,並把履歷整理的漂漂亮亮,之後也順利收到面試及錄取通知。 這份工作從一開始的兼職設計師,一個禮拜八小時,到後來漸漸變成 12、24 小時,然後到了正式的正職員工,再到台灣區的主編輯,一共任職了三年整。這些年因為總公司在韓國的緣故,我們也都是利用線上工具溝通和合作。 2. 他人轉介紹 第二份遠距工作是當時我一直找不到一個滿意的遠距工作,便只好一邊接一些臨時工糊口的小插曲。 當我面試某個打工時,我把我的線上履歷寄過去,對方看了我的履歷,便詢問我介不介意他將履歷轉寄給另一個他在徵人的朋友? 就是一個應徵A工作卻被引薦B工作的概念,可以說是非常的幸運。 對方在收到我的履歷之後,也詢問了我有沒有意願到其公司任職,加入其公司之後,才發現那是一間新創公司,當時的企業文化十分彈性,同事們也都很年輕,因此也造就了我許多到咖啡廳或邊旅行邊工作的機會,無心插柳成蔭的誤打誤撞獲得遠距工作(感謝上帝~~) 你可能在想說:「痾,這是運氣好吧?」 是的~我運氣很好,但是現在我也要和你揭露一下在這個運氣好的背後,我做了哪些準備以及為什麼會被率取,如果說你也想要尋找遠距工作,有哪些必備技能和工具能夠幫你更容易上壘呢? 4 個步驟,讓你更容易找到遠距工作職缺 1. 不放棄尋找的決心 在找工作的那段期間,我已經很確定自己想要找一份地點彈性的工作,雖然在還沒找到之前,因為要吃飯生活,我也接了許多臨時的打工如:市場調查、去背美工、活動現場工讀生,但我其實有給自己三個月的期限,在這三個月以內,我的目標就是找到一份理想的遠端工作,其餘的工作都是臨時短暫的,我也會刻意避開不是遠端性質的工作。 而我也知道,就算我現在找到了一個可以糊口的工作,我也不會停止每週去刷新職缺平台的習慣,我會去訂閱職缺內容,我也會去看國外的資訊,不斷的去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而不是找沒一陣子就放棄。 我的建議:試著給自己二至三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勇敢的對不滿意的工作說不,當然你還是可以有一些短期兼差,但告訴自己:沒有找到之前,革命就尚未完成,每週花一兩個小時地毯式搜索新職缺,是個 must,也是還沒「成功找到工作」之前的工作。 2. 平時就要累積你的個人作品 你的理想工作是什麼?什麼工作能喚起你的熱情?就算沒人付你錢你還是喜歡做、享受做的事情?可能是健身、可能是珠寶設計、可能是攝影,那些你會寫在履歷表上的「嗜好」都是你的業餘技術。 在人人都可以有個人品牌的社會裡,我強烈建議你平時就累積一些相關的紀錄,當機會來臨時,這正是決定你會不會被錄取的關鍵因素,因為是你自己的作品,我相信你絕對是花 200% 的心力在這上面,因此你對這件事的熱誠有多大、你的技術到哪,全都一目瞭然。 上圖是我幫自己做的(前)個人網站。以自己的經驗來舉例,我最大的興趣就是旅行,所以我自己也因興趣架了一個部落格,因為興趣開始寫旅遊文章,開始撰文、拍攝照片、影片,做所有的美編,做所有的粉專管理。 這顯示了什麼?這表示我對這些範圍的東西都有至少有初步的了解且願意學習,而從你做得這麼多事情中,你也可以拆解出自己會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大學所讀的內容,也就是說,你會做的事情其實比你想的還要多,你只是還沒發現而已。 非常剛好的,找到我的新創公司正是與旅行有關的產業,另一個外商公司也剛好是與文字編輯/圖文設計相關,這兩份工作都不是看到我正規的履歷而錄取我的,反而是個人網站、Youtube、臉書粉專這些資料,而如果我平常沒有因為興趣無聊,花時間做這些個人品牌的投資,我今天可能就不會得到這份工作,對吧?這並不適用在每一種產業,但卻是尋找遠端工作的好技巧。 我的建議:在自媒體時代,你擁有一個自己的發光舞台,不一定代表你就是要成為一個網紅或 Youtuber,有時候他只是顯示了你卸下了公司的抬頭,你還剩下什麼?你的生活有多豐富? 如果我是老闆,我也想要聘請一個有想法、生活也多采多姿的人吧? 因此,做個人品牌的用意有時也可以讓你在職場上更加分,甚至增加你到企業演講、曝光的機會唷! 3. 搜索範圍鎖定在新創職圈或外商公司 以目前台灣職場的狀況來說,遠端工作的形式還沒有那麼普及,儘管你的工作完全是八小時坐在電腦前的美術人員,公司還是很有可能會要求你進辦公室打卡上班。因此從「新創產業」與「外商公司」下手對你來說是最有機會的,為什麼? 新創公司比起傳統產業更有彈性,也比較能接受多元化的工作方式 新創公司的組織架構扁平,相較之下比較好說話,比較不會有無聊的情緒勒索 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很多是從國外留學回台創業,有著比較開放的工作生活思維 新創公司比較了解該如何運作、配合和管理遠端工作模式 新創公司重視成效,如果績效有做到,他們通常會尊重你並給你「最舒適的工作空間」 新創公司初期的成員可能各個都是在家辦公,並在需要時才會一起碰面開會,以減少辦公室租賃費 外商公司因為在海外,所以讓你在台灣擔任遠端員工的機率相對較高 外商公司能夠不用負擔你的海外移居費(工作簽證、宿舍、辦公室)對資方來說其實是大省一筆 我畢業後的頭兩份工作,很幸運的就是新創公司與外商公司,這兩份工作當然讓我更了解線上媒體產業的運行,也更了解遠端生態圈。因此如果你是一位想要成為遠距工作者的新手,我會建議你從這兩個方向下去找,條件也比較好談。 不是科技或設計背景該怎麼辦? 我的建議:做自媒體吧! 你做個人品牌的另一個用意,就是可以不用再只依賴公司固定的薪水,歐美這裡就有許多自己出來做的會計師、廚師,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經營自己喜歡的族群,為自己加點薪,未來也大有機會自己創業出來做,不再受到公司的牽制,重點還是:你有什麼技能或經驗是人家願意付錢的呢?你找得到你的顧客嗎? 4. 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都是機會 你有看到我說我的韓商新創工作是在 PTT 實業坊找到的嗎?我也覺得滿莫名其妙的,但機會就是這麼巧。想要尋找遠端職缺,除了可以善用不同的關鍵字「遠距工作、遠端職缺、居家辦公、在家上班、remote job/career ⋯⋯等」也可以陌生開發、毛遂自薦。 我發現先找心儀的公司,然後去看他們的 career page,也是發現機會的好方式,或者更進一步去毛遂自薦,然後談一談遠距工作的可能性。 現在開始有越來越多公司,都漸漸接受這樣的工作模式,又或者像是現在很多經營的不錯的自媒體人、在家創業者(像我這樣),他們搞不好也需要線上的虛擬助理與幫手,所以不妨更有野心的主動 approach 吧! 「繁體中文與華語市場」遠距工作職缺平台推薦 「歐美市場」遠距工作職缺平台推薦 「日韓市場」遠距工作職缺平台推薦 Yosomon 故鄉兼業 目前在資料搜集的部分,日韓或非洲等地是我比較不熟悉的,所以也歡迎你一起分享資源、一起交流! 其他資源(公家機關:政府、學校、非營利組織) 除了以上尋找職缺的資源之外,如果你是想要找到能短期旅居海外的機會,或者想要尋找一筆圓夢基金讓你能探索海內外生活,別忘了公家機關也是非常好的資源管道,以下也幫你整理了一些我曾接觸過的平台與資源: 謝謝你今天花這麼長的時間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今天的內容有幫助到你:) -- 本文轉貼自:理想生活設計(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 2024

想經營自媒體,哪個平台比較好?YouTube、IG、FB、Threads等分析

在《副業教練 EP1|藝術家 Y 想經營自媒體,該怎麼開始?》這篇,談到了經營自媒體一開始要決定的兩件事「選主題」跟「選戰場」。 「選戰場」的關鍵是,找你「舒服的輸出方式」並選擇「適合的平台」。 談到「選戰場」,選擇前可以先「認識」戰場,看看戰場是什麼環境,我們比較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戰場。 平台特性觀察 以下是我自己對於媒體平台的觀察: YouTube:有長尾流量、有自然流量、用戶黏著度較高,以影片為主 IG:有自然流量、Reels 目前還有流量紅利,圖文、影片 FB:粉絲頁自然流量現在很差,社團流量還可以,以文字為主 Threads:現在有自然流量紅利,以文字為主 TikTok:自然流量佳、用戶黏著度低,以影片為主 推特 X:自然流量佳、台灣用戶少,以文字為主 部落格文章:可以搭上 SEO 自然流量跟長尾,以文字為主 Podcast:自然流量差、用戶黏著度高,以聲音為主 電子報:基本上沒有自然流量跟長尾,但可以直接接觸用戶名單,不用被平台綁架,以文字為主 其中又可以再細分 影片長度:YouTube > TikTok > IG 文字長度:部落格 = 電子報 > FB > IG = Threads > 推特 知識密度:部落格 = 電子報 > Podcast > FB > IG = 推特 = Threads (還是看實際如何應用,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簡單統整。或許過陣子平台演算法更新,又會大洗牌也說不定。) 當然你也可以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要。」 但問題就是你有沒有這些時間、精力來做這些事?如果要外包就是資金的問題,但通常有資源的品牌們也很難所有平台都做好,更不用說是小小的個體戶了。 要如何挑選平台經營? 先試試有紅利的 再試試自己喜歡的 沒想法,那先隨便選一個嘗試就對了 有紅利的地方,你更有機會被看見,就更有機會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有機會驅動你繼續前進。 但也可能有紅利的形式,不是你喜歡的,那也沒關係,換一個就好。 經營自媒體其實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別忘了先前有提到「經營自媒體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持續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覺得不喜歡、覺得累了,自己設定一個停損點,就再換下一個平台試試看吧! 又或者你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那就先隨便選一個開始吧,有試過都比站在原地不動來的更好,至少你知道你不適合了。 -- 本文轉貼自:Billy Nien(原文標題:副業教練 EP4|想經營自媒體,哪個平台比較好?)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5, 2024

【數位遊牧新手】上班族也可以數位遊牧,從 0 開始工作轉型這樣做!

許多上班族夢想著數位遊牧(或稱數位游牧,英文為 digital nomad)的生活,最擔心的就是「工作」該如何安排!不確定自己的工作是否適合數位遊牧?更不知道現在老闆能不能讓自己遠端,或是想嘗試接案、找可以遠端的公司,來數位遊牧,但又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準備好? 本篇文章想幫助你先評估自己的現職工作是否適合數位遊牧,再根據適合與否給予相應的策略。 一、評估你現在的工作是否合適數位遊牧 數位遊牧的本質是在任何地方工作,只要有網路連接就可以。因此要實踐這樣的生活模式,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的工作必須能夠遠端完成。 但千萬別因為想要遠端工作,就急著從現在的公司辭職,去找可以遠端的工作,或是去接案,不妨你先從現有的工作下手,試著想它是否適合轉為遠端工作,這裡提供兩個判斷的標準,分別是從「工作性質」與「成果交付」兩點進行觀察。 1. 評估「工作性質」 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是屬於不需依賴特定地點,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的工作內容。比方:程式開發、數據分析、設計、寫作等,這些工作通常比較不需要和他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團隊成員的溝通大多也可以運用線上軟體開會與討論,就容易轉為遠端工作,去數位遊牧。 但相反地,如果你的工作性質需要實地操作或親自接觸客戶和產品,如零售業、醫療保健和製造業,則可能較難轉為數位遊牧。 2. 評估「成果交付」 由於遠端工作強調成果而非過程,因此可以考量你的工作是否能夠以結果為導向進行評估。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名數據分析師,你的工作主要是收集、處理和分析數據,然後基於這些數據提出有見地的結論和建議。 這項工作的核心在於分析的結果,包括提供數據報告和洞察,而不是分析的過程本身,只要能在截止日前提供優質的報告,那就可以視為結果導向。相對而言,數位遊牧的機會就會比較大。 可是,如果你是一名設備工程師,由於牽涉到設備的安裝、維護與修理,這些任務通常需要在特定的地點(例如工廠或工地)完成,且需要親手操作機具,而工作的成果(例如一個運作順暢的生產線)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因此,雖然可以進行一些遠端工作,例如遠端監控系統或進行數據分析,但仍不太適合長期數位遊牧。 二、「適合」數位遊牧,你可以怎麼做? 如果經過以上兩點的評估,發覺自己的工作性質適合數位遊牧,那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第一步,是否具備「遠端能力」 由於數位遊牧缺乏傳統辦公室環境的監督與團隊的即時支援,要想保持生產力,個人需要具備一些關鍵的特質和能力。 因此,在開始數位遊牧之前,你可能需要自我評估以下幾點:你是否能有效地規劃和管理時間,以確保在時限內完成任務;在缺乏團隊支援的情況下,你是否能獨立解決問題;你是否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並熟悉即時通訊與線上會議工具,以便有效地了解並回應各種情況。 更多的自我評估標準,可以參考這篇:羨慕數位遊牧的生活嗎?10 點測你適不適合遠距工作! 第二步,準備計畫「說服雇主」 而當你自我評估完成,決定要將工作模式調整成遠端,開始數位遊牧後,那接下來就是得說服你的雇主了。 一般來說,雇主可能會有許多不同意遠端工作的理由,但最核心考量通常是:「讓員工遠端工作對公司有什麼好處?」 因此,在開始說服雇主之前,建議你要先明確這點,之後在說服雇主上,你必須圍繞這點來論述。 建議的架構是,先講原因,然後提出對公司的好處,最後用一份詳細的計劃收尾。 1. 說明原因: 你可以陳述你想要遠端工作、數位遊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家庭需要、減少通勤時間率等。但這必須是一個具體的理由,否則如果只是簡單地說你想要數位遊牧,可能會在一開始就被反駁。 2. 提出對公司的好處: 接著說明公司如果讓你這麼做,能獲得什麼好處。比方說空出來的通勤時間,可以用來提高多少產能;或者,少租一個辦公室,能減少公司多少成本等等。 3. 詳細的計劃收尾: 最後,你需要準備一份詳細的計劃,展示你對於數位遊牧的全面考慮和準備。其中包括你打算如何實施數位遊牧、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例如溝通困難、技術問題等),並且提供一些過去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和工作的例子,來證明你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在數位遊牧時提高工作效率。 最後,你可以提出一個試行方案,讓你在一段時間內嘗試數位遊牧,以便雇主可以評估這種工作模式的效果,並判斷這種工作模式是否適合你和公司。這樣可以讓雇主感到更有保障。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說服雇主的具體方法,可以參考這篇: 如何說服老闆讓你在家工作?學會這 4 種勸說法讓老闆拒絕不了你 美國職場分享|美國企業紛紛要求員工回辦公室!我如何逆風,向老闆要求遠距工作? 那如果雇主不答應,或是評估過後覺得現在的工作不適合數位遊牧怎麼辦? 三、「不適合」數位遊牧,你可以怎麼做? 很多人發現自己當前的工作或企業不適合數位遊牧時,會尋找可以進行遠端工作的職位,甚至選擇創業或接案。現在,也有諸多網站和平台專為遠端工作者和自由職業者提供服務,例如Upwork、Freelancer、Remote.co。 你可以閱讀以下這兩篇文章,有種多的職缺平台可以參考: 遠端工作職缺平台推薦:4 步驟讓你更容易找到遠端工作 自由工作者要在哪接工作?推薦 6 個常用的接案平台 但記得在離職投入數位遊牧前,你有三件事是可以在職準備的!當手上有了這些籌碼,也能讓你在轉換跑道時更有餘裕。分別為:存錢、學技能、累積人脈。 1. 累積儲蓄 在開始數位遊牧之前,累積儲蓄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如果你選擇創業或是自由接案,則在剛開始時,案子可能不多,導致收入不夠穩定。即便是選擇去找一份遠端工作,除非你在離職前就已經確保了下一份工作,否則在兩份工作之間的過渡期間,你同樣會需要資金來支持生活。有了足夠的儲蓄,可以讓你在這段過渡時間內擁有更多的經濟自由和安全感。 至於應該累積多少儲蓄,則主要取決於你的日常開支、旅行規劃,以及對於收入波動的容忍度。通常的建議是,至少要有足以支持一年到一年半生活費的儲蓄。 2. 學習技能 如果你在評估工作性質時發現自己的工作不適合數位遊牧,那麼你可以考慮學習一些與遠端工作相關的技能,例如程式設計、外語能力、SEO、社群媒體行銷等。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要學習的技能。有許多線上學習平台提供相關的課程,例如 YouTube、Hahow、LinkedIn Learning 等。你也可以參加相關的工作坊或研討會,或者找一個導師來指導你。此外,你也可以考慮參加政府開設的相關機構,如資策會。 在學習的過程中,建議你將自己的作品或學習過程記錄下來並公開。這樣在尋找相關機會時,這些記錄可以作為你的信任資產。 此外,你也可以學習如何建立「個人品牌」,提高自己專業的能見度,你可以參考《V018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V014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 3. 建立人脈 在開始數位遊牧前,累積相關的人脈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許多遠端的工作機會並不會公開招聘,而是透過內部推薦或人脈關係來獲得。因此,擁有廣泛的人脈網絡可以幫助你找到這些機會。 此外,與有豐富數位遊牧工作經驗的人建立聯繫,他們可以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幫助你學習和成長。 最重要的,當你真正開始數位遊牧時,可能會感到孤獨。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支持你的人脈網絡可以在你遇到困難時提供支持和鼓勵。 至於怎麼接觸到這些人呢? 你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建立你的線上社交網絡。無論是在臉書上建立粉絲專頁分享相關內容,還是在 LinkedIn 上建立專業形象(為什麼經營 LinkedIn 這麼重要?、LinkedIn 課程推薦),這些都有可能吸引到相關的人與你互動。 另外,主動參與與數位遊牧相關的線下活動,並認識相關的人,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如同前面所提,許多數位遊牧的遠端工作者因為獨立作業,常會感到孤單,因此這類的線下活動能幫助大家認識同溫層的人,擴展人脈。你可以多參加這類聚會,並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分享一些經驗。即使沒有建立聯繫方式,你也能從中獲得許多實用的經驗。 總結來說,數位遊牧或遠端工作的生活方式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種夢想,但實現這個夢想需要一些準備和計劃。 首先,你需要評估你的工作「是否適合數位遊牧」,這包括考慮你的工作性質和成果交付方式。 如果你的工作「適合」數位遊牧,那麼你可以開始準備,包括評估是否具備「遠端能力」、 準備計畫「說服雇主」 等。 如果你的工作「不適合」數位遊牧,那麼你可以考慮累積儲蓄、學習技能和建立人脈。 無論你選擇哪種路徑,都需要有一定的準備和計劃。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規劃之後的數位遊牧生活。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5, 2024

經營「知識型自媒體」關鍵|先搞懂 3 個角色定位,避開 4 個陷阱!

這個題目想寫很久了。 這些年有不少朋友,看著我跟 Joe 從寫管理文章的阿宅,逐步建立了每年服務數千學員,擁有 20 多位成員的【大人學】團隊,覺得「這真是門好生意」(借用 MJ 老師的梗),紛紛來問我訣竅。 基於大人學樂於分享的精神,我就來說說,我對於「知識型網紅」的看法,不敢說很客觀精準,只希望引發有這念頭的朋友一點思考。 說自己是「網紅」有點厚臉皮,這從來不是我的目標跟定位。 我心裡的定位比較像是「以網路為媒介散佈知識的創作者」,既然我們不是在寫博士論文,還是簡單稱呼「知識網紅」吧! 不管是專職還是斜槓,你若也想走這條路,尤其是創造「持續性」的收入,「角色定位」或者說「人設」,絕對是第一步要搞清楚的事! 經營知識型自媒體,先搞懂三個角色定位! 以流行音樂舉例,大家比較容易懂。 我們大致可以把歌手分為三類:偶像派、實力派、實力派偶像。「偶像派」的主要武器是顏值、個人魅力;「實力派」則仰賴創作才華或唱功,至於「實力派偶像」則是兩者兼備。 當然啦,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人人都想當「實力派偶像」。但那可是萬中選一,可遇不可求的。 除了很少數人一出道就同時魅力/實力兼備(我心中的的例子是瑪丹娜、泰勒絲),多數人都是從「實力」或是「魅力」為起點的。例如陳綺貞、周杰倫、五月天一開始以實力為大家所知,後來逐漸成為我們心中的偶像。至於劉德華、蔡依林、 SHE 一開始則是偏偶像路線,後來實力也為大家認同。 我認為「知識網紅」的世界也類似,入行時最好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走實力還是走偶像想清楚,才能穩健發展! 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你的「先期支持者」是基於你的個人魅力,還是你的創作成果?大家一開始是注意到的是你這個人,還是你的作品? 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哪條路線?其實很簡單,你若真具備偶像級的魅力,你多半自己早就知道了! 我有位同學開藝人經紀公司,他告訴我,一個人上不上鏡頭,一眼就知道,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當然有例外,但不多)。 我記得有次聽到王偉忠也講過類似的話。世界上或許真的存在「觀眾緣」這種東西,見多識廣的人自然知道群眾的喜好。 有個人魅力的知識網紅,當然應該多多露出,這時候你的專業知識就是味增湯裡的「柴魚片」:提味用的,不是主菜! 像是主持人的謝震武,沒人會去深究他的法學素養,他自己也很少在節目中談法律(這點我認為他非常聰明),但律師的背景(柴魚片)讓他的個人魅力大大加分! 之前爆紅的「理科太太」也是。很多人把她拿來跟另一位知識網紅「囧星人」比較,說理科太太分享的內容錯誤百出,創業經歷可疑,而且還常常代言商品,跟老公曬恩愛,遠不及囧星人說書的內容扎實。 但前者快速爆紅,名利雙收,後者卻連個幾千塊錢說書訂閱都中途鎩羽,只好回去當上班族,可見「台灣人的素養不高」。 我不認同上面引號裡的結論,這是拿蘋果跟橘子比,這兩位我前期就有追蹤,理科太太的人物設定本身就是重點,一登台就特別強調她顯赫的學歷還有智商,談的雖然是科學,但選題都非常大眾化,很容易引發討論(愛情生理學,有機食物真偽),帥老公登場也很有話題,很明顯就是知識網紅中的偶像路線,「科學知識」不過是她的,沒錯,柴魚片! 而囧星人則完全不同(我不會說她不以個人魅力見長),但她的書評確實有料,光看選書就知道了,是真的愛求知的人會選的書。此外,有製作過視頻的就會知道,她的內容是經過細膩企劃甚至考證的,絕不是隨便翻翻書就直接上來講,在我看囧星人絕對是知識網紅中的「實力派」,而理科太太則明顯偏「偶像設定」。 歌壇中某位偶像派爆紅,某位實力派沒能紅下去,就說聽眾的品味很差,這當然太武斷!這世界很多元,我們固然需要偶像顧眼睛、聊八卦,但也需要實力滋養,但如果知識網紅本身在「角色自覺」跟「商業模式」上沒調教好,經營就難以持續。 我的觀察是,偏偶像路線的人,大眾關注的是這個「人」的一切,用途在於「八卦」題材。 偶像必須不斷製造話題,刷新大家的關注,甚至負面話題都好過沒有話題,基本上是在滿足人們「看熱鬧」的心態。 所以當網民出現對理科太太一些負面質疑時,她其實變得更紅,代言也更多了!甚至連一些平常沒在追蹤知識網紅的人都開始搜尋理科太太,這對她的商業模式(商品代言、公關露出)絕對有幫助! 但如果你進這行,是基於你對知識分享的熱情,那請優先專注在「用你的創作來感動人,而非你的個人事務」。 因為走上實力派路線,主要是服務「看門道」而非「看熱鬧」的需求。既然你的前期粉絲看重的是你的內容,他們自然具備一定的品味與要求,只要你內容很好,他們就會一直來,慢慢產生信任,接下來就會發自內心地推薦給身邊的人。 紅的過程通常很緩慢,但也很紮實,實力派通常不像偶像派一夕爆紅,但好處在他們生命週期較長,有一群長期跟隨你的粉絲支持,甚至能成為終生的事業,基本上就是歌壇常青樹:「費玉清」與「江蕙」的模式! 經營知識型自媒體,需小心四個陷阱! 但對實力派的知識網紅來說,有個陷阱要特別留意,那就是「急於變現」! 亞馬遜創辦人曾問股神巴菲特:「你的投資哲學那麼簡單,為什麼這世上很少人能複製?」股神回答:「因為多數人都不願意『慢慢致富』!」 這些年每次有朋友問我們的發展路徑,我都毫無保留地分享,但總結到今天,當中最認真的一位,也只寫了六篇文章就沒下文了。 人們總以為,成功背後一定有「竅門」,正所謂「一針頂破天」!這我完全理解,就像我當年也曾買過 Jordan 的球鞋,阿格西的球拍,還留過貝克漢的鬍子...... 我深信,偉大的創作者(至少一開始)都不是為了錢,而是一種創作的慾望(金庸)。創作本身就會帶來自我的認同、分享的喜悅、還有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 老實說,創作這檔事兒,滿足自己的成分多於滿足他人。創作的熱情會催生出好作品,好作品會帶來粉絲,粉絲進而為創作者帶來回報與支持,這是一種很棒的,兼具創作與商業的循環,除非創作者「急於成名」或「急於致富」,才會毀了一切! 急於成名或變現的陷阱,大概觀察到這幾種前兆,這是我跟 Joe 幾乎天天用來警惕自己的,在這裡也跟各位分享: 第一種,作品初為人所知後,急著轉換為「偶像派」,專注媒體露出,創作質量下降,新粉絲尚未聚集,舊粉絲卻高速撤場。 第二種,作品成功,於是創作者自信爆棚,大力放送與作品毫無關聯的主觀意識(如政治、階級、性別議題),惹毛群眾甚至既有粉絲。 第三種,急著變現,在產能不足或沒有團隊奧援的情況就進入訂閱模式。收了鐵桿粉的訂閱金,但後面稿件壓力爆表,無法貫徹承諾。 第四種,太在意短期回報,追逐市場潮流,不斷切換議題,導致專業品牌形象難以累積,群眾的印象含糊。 以上四點,都是「創作者的自我定位」與「粉絲對創作者的定位」產生嚴重落差造成的!簡單地說就是,粉絲愛的是你的作品,而不是你本人,結果本人跑出來做了違背作品風格的事,導致粉絲一哄而散! 我個人還是非常看好「知識網紅」這個領域。 既然網路帶來一個「去中心化」的環境,讓一般人無需出版社,無需電視台,無需廣播頻道,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識與經驗,甚至幫助到特定族群,並帶來商業利益,為何不試試看呢?所以我常鼓勵身邊有志創作的上班族與學生,一定要投入創作,大方分享。 但請記得莫忘初衷,好好享受創作本身帶來的美好,讓創作者與粉絲間的關係逐步加溫到沸騰,千萬別急著開鍋蓋,或是宰了會下蛋的母雞!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11, 2024

【接案全攻略】國內外「接案平台」推薦!接案報價策略與成功心法一次看

接案,最讓人困擾的就是案源從哪來?以及提高接案的穩定性。本篇文章,就想分享給你接案的全攻略,包含接案平台推薦、接案成功心法、接案報價技巧等等,不管你是想接案,還是已經在接案,都不要錯過這一篇唷! 一、接案管道|自架網站 VS. 接案平台優缺分析 在現今數位時代,接案者有多種管道可以尋找工作機會,其中兩種常見且有效的方法是自己架設網站和使用接案平台,這兩種做法各有其優缺點,以下將進行詳細分析。 1. 自己架設網站 【優點】 全面展示:自己架設網站,可以全面展示個人作品集、服務項目、專業技能及過去的成功案例。這不僅有助於潛在客戶全面了解接案者的實力,還能樹立專業形象。 品牌建立:擁有自己專屬的網站有助於建立個人品牌,增加辨識度和信任感。網站內容可以根據需求自由調整,靈活性高。 SEO 優化:通過搜索引擎優化(SEO),可以提高網站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吸引更多自然流量,增加接案機會。 【缺點】 成本與時間投入:架設和維護網站需要一定的技術知識和時間投入,可能還需要支付域名、主機等費用。 流量獲取困難:剛開始架設的網站可能缺乏流量,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進行推廣,初期效果不明顯。 延伸閱讀:個人網站架設 Q&A|架設網站多少錢?有免費資源嗎?自己架可以嗎?本文一次解! 2. 接案平台 【優點】 高曝光率:接案平台擁有大量的用戶和潛在客戶,能夠提供較高的曝光率和接案機會。 快速上手:使用接案平台通常不需要專業技術,只需簡單註冊並上傳作品集,即可開始接案,操作方便。 客戶保障:許多接案平台提供交易保障機制,確保接案者和客戶之間的交易安全。 【缺點】 競爭激烈:接案平台上有大量競爭者,接案者需面臨激烈競爭,價格競爭激烈,可能導致利潤降低。 平台費用:一些接案平台會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或服務費,這可能會影響接案者的實際收入。 總結來說,自己架設網站和使用接案平台各有優缺點,接案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資源和需求選擇適合的方式,或者將兩者結合使用,以最大化接案機會並提高成功率。 二、接案平台|免費社團、國內外接案平台一次看 選擇合適的接案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接案成功率。本文將介紹兩種接案管道:免費平台和付費平台,並詳細分析它們的優缺點。 1. 免費接案平台 【Facebook社團】 SOHO Bar 接案酒吧:涵蓋網站設計、平面設計、UI/UX、程式設計、攝影、文案、行銷和工業設計等多個領域。 SOHO 接案坊:專注於平面設計、UI/UX 設計、動畫設計、影片剪輯和音樂音效等,提供外包和 SOHO 族接案機會。 外包達人-提案/接案:這個社團專為外包和接案而設,涵蓋多種專業服務。 【SOHO/外包】交流|人脈|接案|發案 咖啡館:提供一個交流人脈、發案接案的社群平台。 Facebook 社團的優點在於免費且社群氛圍濃厚,能夠快速擴展人脈並找到適合的案源。然而,這些社團的競爭較為激烈,需要有強大的作品集和良好的溝通能力來脫穎而出。 【論壇】 PTT SOHO 版:台灣最大的討論區之一,SOHO版專注於自由職業者的交流與發案接案。 DCARD 自由工作者 版:年輕人聚集的平台,提供自由工作者討論和接案的機會。 論壇的優點在於信息量大,使用者活躍,可以找到很多真實的案源和客戶反饋。但是,論壇信息的有效性需要自行篩選,並且同樣存在競爭問題。 2. 付費接案平台 這邊介紹兩個國內、兩個國外的付費接案平台。 【國內】 Pro360:Pro360 提供設計類、攝影、寫作、翻譯、美甲美容等多種服務類別,接案費用從 975 到 18000 元不等。不論是主動報價或業主聯繫報價,都需支付費用。48 小時內未被客戶讀取報價資訊,將退還該筆報價費用。類型多元,除常見的家教、設計攝影、翻譯類型,水電裝修清潔服務也相當多。 Tasker(原 518 外包網):Tasker 涵蓋平面與網頁設計、資訊工程、攝影、翻譯寫作等多種服務。採會員制,需註冊為會員,可選擇經濟方案(388/月)、無限超值方案(588/月)或一般方案(1300/月)。 【國外】 Upwork:Upwork 是全球最大的接案平台之一,涵蓋 IT 資訊開發、平面設計、翻譯與寫作等多種服務,接案費用為 5% 到 20% 抽成費。平台競爭與品質較高,價格也較高。 Freelancer:Freelancer 涵蓋軟體開發、程式、工程科學、行銷等服務,接案費用為 10% 或 5 美金的成交手續費。平台用戶超過 4000 萬,成交手續費低,案件價格也較低。 付費平台的優點是能夠自動配對接案條件,提高接案效率。缺點是需要支付費用,對於新手來說可能增加經濟壓力。 總結來說,接案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免費或付費平台。免費平台適合初期擴展人脈和尋找小型案件,付費平台則提供更高質量的案件和更高的接案效率。兩者結合使用,可以最大化接案機會並提高成功率。 更多的接案平台,可以參考這篇:自由工作者要在哪接工作?推薦 6 個常用的接案平台 延伸閱讀: 【接案機會哪裡找?】上班族斜槓「文字接案」,現職編輯與接案寫手經驗大公開 海外接案、跨國遠端工作英文能力要多好?面試書籍與課程推薦 三、接案心法|短長期策略搭配,提高專業能見度 根據許多接案者的建議,你也可以採取短期和長期的策略,來提高自己的能見度與吸引力。 短期的做法: 整理履歷與作品集,並在當中清楚說明自己服務項目與過去成果。 這兩項千萬不要寫得過於籠統,建議在服務項目直接點出「擅長技能」和「可以服務的範圍」,而過去成果則著重在「服務過的對象」與「評價和獎項」,這樣可以抓住業主的眼睛,讓他們產生興趣。 長期的做法: 經營自媒體或社群,譬如在YouTube或臉書上分享內容。 內容可以是自己在專業領域的學習、見聞與知識,並在影片或文章的最後提及提供的專業服務。這種方式雖然不會立刻帶來案源,但能累積觀眾的信任資產。當他們有需求時,自然會首先想到我們。 在剛開始接案時,案量少、客戶不穩是正常現象,但透過短期與長期的方法增加接案成功率,並且用心經營每一個案子,慢慢地,你接案的成功率就會越來越高。 延伸閱讀: 「接案履歷」和「自我推薦信」怎麼寫?與一般求職履歷一樣嗎?|接案 SOHO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在家工作|網路創業 還在擔心接不到案?「被動接案」萬用秘訣,讓案子主動找上門!|SOHO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網路賺錢|網路創業 四、接案報價|報價該考慮什麼,才能定出完美數字? 在自由職業和接案工作中,合理的報價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報價過高可能導致失去客戶,報價過低則可能影響自己的收益和職業發展。因此,學會如何評估和制定合理的報價策略,是每位接案者必備的技能。 不過,各行各業的價格有所不同,因此這邊並不會列舉所有職業的行情報價,但會從外部參考與內部評估兩個面向著手,幫助大家制定合理的報價策略。 【外部參考】 1. 參考市場行情 首先,接案者可以參考市場行情來制定報價。如果可以查到相關行業的市場價,這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例如,有人請你去公司授課,你可以查閱政府機構開給演講者或講師的公定價,作為參考基準。這樣,你可以避免報價過低或過高,確保自己的報價合理。市場行情僅僅是參考,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調整。 2. 直接問對方預算 如果找不到市場行情,接案者可以直接詢問客戶的預算。這樣可以快速了解客戶的心理價位,並根據這個預算進行調整。 專職接案者可以這樣詢問對方:「您好,我很高興有機會為您提供服務。為了確保我們能夠共同達成最佳效果,請問您對這項服務的預算是多少?這將有助於我為您制定最適合的方案。」 如果對方的預算低於預期,且自己又不是非常需要這個案子,就可以選擇拒絕。 【內部評估】 當市場行情和客戶預算都不明確時,你可以在心中設定一個「完美數字」,這個數字應該是你在報出後,不論對方接受與否,你都能接受並且不會後悔的價格。 那要怎麼設定呢?可以先從直接投入時間、非計價的投入時間、風險溢價、機會成本四點來評估。 1. 直接投入時間 在報價時,首先要考慮完成工作的直接投入時間。你需要評估完成這項工作需要花費多少小時,並根據每小時的合理報酬來計算總價。例如,如果你預估需要 20 小時完成某項工作,每小時報酬為 1000 元,那麼基本報價應該至少為 20000 元。 2. 非計價的投入時間 除了直接工作時間,還需考慮非計價的投入時間,如提案、議價、合約、請款驗收等工作。這些環節同樣會佔用你的時間,應該計入報價中。例如,如果這些額外工作需要 5 小時,你應該將這 5 小時的成本計算在內。 3. 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是對承擔風險的補償。例如,如果你需要在高風險地區工作,或者預期會面對客戶的反覆需求和變更,你應該在報價中考慮這些風險。風險越高,報價應該越高,以確保你的投入和風險得到合理的回報。 4.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你選擇接這個案子而放棄其他可能的收益。例如,你的時間可能用來開發新產品或者接更多的小案子,這些都可能帶來更高的收益。因此,在報價時,應該考慮到接這個案子所放棄的其他機會,並將這部分成本計算在內。 如果你是一人公司、專業的接案者、自雇者,強烈建議你應該要有一套自己的報價系統。因為一個好的報價,不光是幫助你賺錢、幫助你成交,更重要的是,會篩選你的客戶,會梳理你的個人品牌。 如果對報價有興趣的話,建議可以考慮 V014「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這門課,若想增加談判、交涉的經驗,有另外一門課「專案的談判與協商」。這些課都可以在大人學報名網站裡面找到。 接案工作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學問。選擇合適的案子,使用適當的接案平台,並制定合理的報價策略,是每位自由職業者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數位時代,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接案者能夠逐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實現職業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剛起步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都應該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接案策略,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客戶的需求,從而在自由職業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長遠。 延伸閱讀: 【接案報價攻略】朋友主動邀約發案,我該收錢嗎?還是做個人情?接案一定要收錢的 4 個原因! 【接案報價攻略】接案該收多少錢才不吃虧?3 個報價方法,找出你心中的完美數字! 你還在考慮接案,可以參考: 3 個「接案」帶來的特殊體驗,就算你不想創業,一生至少也該嘗試一次! 我該放棄穩定低薪正職,從事不穩定但高時薪的接案工作嗎? 對接案後的勞健保、報稅、合約等有疑問: 簽約保障權益!Freelancer 接案合約 6 大重點一次看 接案、自由工作者與創業者,勞健保與退休金怎麼安排? 接案、自由工作者「勞健保」全攻略!如何保勞健保?職業工會加保、國民年金哪個好? 接案被欠款怎麼辦?接案工作者保障自己的 3 步驟 接案的長久經營策略: 該不該接這個案子?給全職接案新手的 3 個心法 接案合作該採「專案制」還是「包月制」?教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接案方式! 接案能做到幾歲?4 個給接案者的「長期職涯」建議! 各職業的接案心法: UI/UX 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上)接案前的心理準備,如何挑案、慎選業主? UI/UX 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下)計算成本、報價、簽約這樣做! 給軟體工程師的 3 種接案報價方式!合理報價讓自己與業主都能接受 視覺設計師成為「自由接案者」後自由嗎?5 年接案心得分享 接案藝術工作者 FUN 專訪|在旅行與藝術間遊走,我如何管理工作與生活,提升競爭力? 更多接案相關文章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17, 2024

【接案報價攻略】接案該收多少錢才不吃虧?3 個報價方法,找出你心中的完美數字!

剛開始嘗試接案,許多人不太知道接案該如何報價,不確定自己的專業價值、成本如何計算,有時擔心報價太多會把客戶嚇跑,報太少又怕自己會吃虧,接案到底該如何報一個完美數字? 你可以試試以下 3 個報價參考方法: 參考行情 直接問預算 設定完美數字 接案報價的前情提要 我想先提醒,本篇文章的方向會聚焦在你已經有正職,只是偶爾想嘗試接案、了解自己市場價值的人。 如果你是一人公司、專業的接案者、自雇者,那我會建議你應該要有一套自己的報價系統。因為一個好的報價,不光是幫助你賺錢、幫助你成交,更重要的是,會篩選你的客戶,會梳理你的個人品牌。 你對這件事情有興趣的話,我建議可以考慮 V014「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這門課,若想增加談判、交涉的經驗,我們有另外一門課「專案的談判與協商」。這些課都可以在大人學報名網站裡面找到。 本文將限定在你想在正職之外,嘗試接案,並了解自己市場價值的人。 接案報價的 3 個方法 接案報價建議 1| 參考行情 如果可以查得到行情的話,參考行情是最簡單的方法。 比方說,有人請你去公司授課,但你從來沒有當過講師,那你可以查政府機構開給演講者、講師的公定價,我印象中好像是 2600 元,可能隨著時間,這個數字會變,但這就是一個參考基準,倒不是說你只能開 2600 元,但至少你不會開 260 元,或 2 萬 6000 元。 你可以比2600 高一點,或是低一點,有一個行情的參考,找到中庸的價格。 接案報價建議 2|直接問對方預算 如果找不到市場行情的話,可以直接問客戶的預算。 你可以開誠布公地跟對方說:「我有正職的工作,不是專業的接案者。我很願意為你提供這個服務,但因為我不知道行情,你可以告訴我你的預算是多少嗎?」 某些企業可能有一個既定的預算,你就讓對方開價,不過你也要心理準備,如果對方的預算比你預期要低,要不就是接受,要不就是進入討價還價的流程。如果是後者,你就必須在內心設定一個「完美數字」。 接案報價建議 3| 設定完美數字 如果遇到查不到市場行情,對方沒有明確預算,或是開價你不接受時,你就必須在心裡設定一個「完美數字」。 所謂「完美數字」,就是你得假想一下,這個數字你說出口後,不論對方點頭成交,還是扭頭就走,你內心都不會「痛恨自己」開出這個數字!總之,就是不論結果如何,你都可以平靜地接受,不會懊悔。 舉個例子:我之前提過,我第一次接案授課就開出 4500 元鐘點費,當時問到的市場行情大概是1000、2000 元差不多,但我敢開 4500 元,就是因為我心中模擬了很多次,找到了這個「完美數字」。 我當時的心境是這樣的:我覺得 4500 元,如果對方嫌貴,那我就算了,沒關係不勉強,我也不打算降價,因為我有正職,我不是靠這個賺錢。而且我是打算專門為客戶設計一個全新的課程,所以我覺得 4500 元都賺不到的話,那這份付出不值得,我就沒興趣做這件事情。 但反過來說,我開 4500 元對方要是立馬答應,我也不會覺得很可惜,後悔應該開更高一點。因為 4500 元的鐘點費對當時月薪才三萬多的我來說已經很多了。上課四個小時,就超過半個月的薪水了。 有些夥伴會問:一個好的商業談判,不是要開一個比較高的金額,讓對方慢慢殺,最後達成共識嗎?這樣直接報出完美數字,真的好嗎? 我知道,開一個高價,讓對方慢慢殺,是大部分商業談判的常態。我自己在接案過程中也會有價格上的攻防,可是請注意,今天給的建議,是假設你是一個接案新人,還沒有完整建立自己的報價制度。 這時候的你,可能還搞不清楚,自己的成本,包含付出的時間跟勞力,到底值多少錢?再來,你的市場價值、品牌價值,甚至客戶提出的需求,如何評估價值,你也通通都不知道,你唯一知道的是,自己想要嘗試接案。 既然你要的是「經驗值」,那我認為你不用想太多,盡快讓案子成交,不要太吃虧就可以了。 而且,大部分的公司不太會去找一個業餘的人來接案的。當他願意把案子發給業餘者,一定是這個服務,他只是偶爾需要,剛好覺得你還不錯可以試試,而你也剛好想嘗試試接案,所以雙方都是只是「試試看」的心態。 所以,如果「試試看」的過程,拖泥帶水很麻煩,還要冗長的交涉,還要先開高再給對方殺低,對方往往就想說算了,乾脆找真正專業的單位來慢慢談,豈不更有效率? 接案報價不要怕吃虧,知道自己要什麼更重要 你可能會擔心,假設自己報的價太低,吃虧怎麼辦? 你不要想太多,因為你也就吃虧這一次,假設將來想要繼續接案,後面有太多的機會可以調整。而且別忘了,你本來還有正職工作,你要的只是體驗而已,所以少賺這個錢其實你根本就不用太在意,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好比經驗值),這才是最大的重點。 當我在做一些嘗試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這次的改變假設我只得到「一樣」東西,那是什麼?我不會要求太多,只需要得到一樣東西就好。 因為,根據我的經驗,假如你什麼都要,最後常常什麼都得不到! 像是我當初接案,知道自己比起經驗,更想要錢,所以我敢開那麼高,可是後來我也曾經有幾次的服務,我開得很低,因為我只要這個經驗。 我建議大家,你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可以參考市場行情,可是最終還是要問自己,我來接案,做出這個突破,我只想得到就可以了,那個好處是什麼? 當你有了這個想法,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你再用我們剛剛跟大家分享的「完美數字」去思考,問自己,假設我報了這個數字,對方同意或是對方不同意,我的感受是什麼,我會不會回來很恨自己?如果不會,那這就是一個好數字。 如果你對接案報價的主題很感興趣,可以參考《【接案報價攻略】朋友主動邀約發案,我該收錢嗎?還是做個人情?接案一定要收錢的 4 個原因!》 你也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我將告訴你為什麼我覺得上班族就算沒有要創業,也該嘗試接案的原因! 3 個「接案」帶來的特殊體驗,就算你不想創業,一生至少也該嘗試一次! 「大人的Small talk」EP443 就算只想當上班族,這輩子也該嘗試一次獨立接案!3個我在「單飛」裡學到的人生體驗! 更詳細的內容,歡迎收聽我們的「大人的Small talk」EP447 上班族 斜槓 接案報價攻略:為什麼你一定要收錢?如何找到心中的完美數字?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7, 2024

如何說服老闆讓你在家工作?學會這 4 種勸說法讓老闆拒絕不了你

你是否常常覺得:「我的工作大部分在電腦上就可以解決,為什麼我還非得要到公司工作?」,想要與主管談判,卻處處碰壁,始終無法如願開始遠距工作,究竟要 如何說服老闆 ,才能讓老闆願意放手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和你分享 4 種有趣的勸說法,提高你跟老闆溝通的成功機率,說服老闆願意讓你開始在家工作! 如何說服老闆 ?你必須知道老闆在想什麼 在開始跟老闆要求遠距工作之前,你必須要先確認幾件事情: 老闆在想什麼?為什麼老闆不聽建議? 你的職業是否真的能夠遠距工作? 如何跟老闆溝通?才能成功給老闆建議? 我們接下來就一個個細部來分析為什麼你需要考量這些事情? 為什麼老闆不聽建議? 首先,老闆在想什麼?為什麼老闆不聽建議?身為一個員工,如果老闆否決你在家工作的要求,你可能會下意識的覺得老闆就是老古板,不懂得與時俱進,但身為老闆,他要考量的事情遠遠比一個員工還要多。 站在老闆的立場,他必須要從整家公司的角度去思考所有的事情,不能只因為「你覺得這樣會更好」這樣模糊的原因就同意你的要求,當老闆聽到你想要遠距工作時,他腦中在思考的事情可能有: 讓員工遠距工作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嗎? 讓員工遠距工作可以帶來更好的營收或其他好處嗎? 我跟遠距工作員工的溝通成本是不是會更高?工作效率是否會更差?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或是他判斷之後仍然覺得到公司上班會更好,那他當然就會否定你的要求,也許有些老闆真的是老古板,不知變通,但我相信更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拒絕的。 你的職業適合遠距工作嗎? 再來,我們必須要先確定你的職業性質真的適合遠距工作,有些職業例如廚師、司機可能就真的無法遠距,一定要人在現場才可以。 現在比較能接受遠距工作的產業大多是新創或外商公司,在傳統產業比較不流行,不流行的原因不一定是工作內容無法遠距,更多的是因為傳統產業的老闆不了解要如何轉型,不了解遠距工作後要怎麼管理好員工、並保持原本的產能。 延伸閱讀:無法遠距工作?連保母都能雲端帶小孩?6 個案例讓你看見美國如何突破遠端辦公 如何跟老闆溝通? 想要說服老闆讓你遠距工作,不是你認為可以這樣做,老闆就一定要同意你,除了上面提到的老闆有其他顧慮、職業是否適合遠距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公司設備是否支援、遠距工作是否會洩漏商業機密等等,絕對不是一廂情願就能搞定的事情。 假設你的工作真的可以遠距,但是現在的老闆就是不願意讓你開放,你可以試試看下面 4 種勸說法,就有機會不打壞跟老闆的關係,同時又能讓自己遠距工作,並持續幫老闆提供價值,營造雙贏的局面。 如何說服老闆?試試這 4 種勸說法 1. 人情勸說法 能使用這個勸說法的條件是你必須平常就跟老闆保持不錯的交情,在這個前提下,你就可以明確跟老闆像朋友聊天一樣,用私下的關係跟他說清楚你為什麼需要遠端工作,可能是因為: 通勤時間太長? 睡眠時間太少? 通勤開銷太大? 在辦公室專注力不佳? 坐一整天讓你的身體不適? 在這邊有個重點,就是釐清「需要」和「想要」,需要是因為這樣做真的能有什麼正向的改變才去做,想要通常就只是想圖個方便,不一定會讓你的工作表現更好,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我有一個做行銷的朋友,就是用這個方法跟老闆說:「遠距工作能讓他工作起來更專注,做事速度比較快、完成更多任務」,一開始老闆心存懷疑,但我這位朋友用人情拜託老闆讓他試試看兩週,如果成果沒有更好,那他願意回辦公室上班。 老闆就真的讓他試了幾次,發現的確有變得更好,我這位朋友現在一個禮拜會在咖啡廳工作兩、三天,聚精會神的想企劃,但需要開會時他還是會回到公司,如果你和老闆關係不錯,就可以試試看人情勸說法,但當然,你也要真的能夠拿出成果。 2. 績效保證法 第一個方法是從感性面下手,績效保證法就是從理性面下手了,你必須要提出遠距工作的計劃,例如: 你每天大概會工作多久? 你每天預計要做些什麼工作? 你希望透過遠距工作為自己和公司帶來哪些效益? ( 最好能列出 KPI ) 讓老闆清楚知道你遠距工作後能做出什麼?完成什麼?重點就在於要讓老闆能夠認同你的計劃,從數據面去說服老闆,至於計畫要列得多詳細?你可以先用短短的幾句話寫出成果 (有數字的話會很加分),如果老闆有些疑問,再一一說明細節即可。 假設老闆不同意,你也可以跟他商量折衷方案,不需要馬上就全部放手,只要先給你兩個禮拜的測試期就好,如果做不到計畫上的承諾,就不再要求要遠距工作之類的。 第二種勸說法特別適合工程師或設計師這類的職業,如果遠距工作可以讓你的創意和效率都提升,我相信老闆們是很願意嘗試的。畢竟你坐在辦公室,但效率很差,對他也沒有好處。 延伸閱讀:《遠距工作模式》一本超適合送給老闆的遠端協作、管理、溝通工具書 3. 言之有理法 同樣是從理性面出發去說服老闆,但前提是你的老闆是願意溝通,且願意接受新時代的觀念、代溝較少的人,跟績效保證法類似,也是要清楚跟老闆說明遠距工作好對你、對老闆、對公司有哪些好處?例如: 增加產能 省電、省水 減少人事成本 提高員工與雇主間的信任 增加員工被賦予任務的成就感 提高員工好感度、心情提升,效率也提升 如果在說明的時候能有相關的資料與數據佐證,甚至能做出一份清楚的簡報的話會更加分,我覺得有點像績效保證法的加強版,需要更有邏輯性地說明這麼做的前因後果,畢竟遠距工作在目前的台灣並不是一個主流的工作模式。 因此對一般企業來說,必須要有實際的例子讓他們知道這對他們有什麼好處?能夠解決的痛點為何?才能更有說服力。 4. 寵愛愛將法 如果你在公司扮演重要角色、能力超好,又或是你是資深員工,深受老闆的信任,那你就可以試試寵愛愛將法。 「信任」是一個很強大的工具,但同時也很難累積,如果你平常該做的事都有完成,讓老闆對你有足夠的信任,當你提出要遠距工作時,成功的機率通常都蠻高的,而且如果你是公司的關鍵齒輪,你也會有更多的籌碼跟老闆談判。 但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成為老闆的愛將,獲得老闆的信任呢?這就是另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了,在這邊我也邀請你稍微思考一下。 延伸閱讀:職場就是我的遊樂場!那些在朝九晚五辦公室裡學會的事情 / 今天的人設是專業上班族 如何說服老闆?提高老闆的意願 你有想過為什麼遠距工作是一個能夠省錢、提高效率、讓員工工作起來更開心的好方法,老闆卻說不要呢? 有可能是他無法保證在看不到你的情況下,你真的能為公司做得更多,無法提高績效、效率,甚至會拖累公司,那為什麼老闆會有這種想法呢?是不是因為你的工作能力讓他擔心?讓他感到不信任?讓他覺得必須要時時盯著你呢? 換個角度想,如果今天你變成老闆了,一個什麼事情都會主動做好,不需要你操心的員工,他提出的要求你是不是會更容易答應呢?這又回到「信任」的問題了。 如果你能夠提出遠距工作帶來的好處,加上你這個人本身的做事態度讓老闆足夠信任,跟老闆談判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提升,當他們漸漸發現:「好像你真的不用到公司就能完成這件事」,那他們繼續嘗試的意願自然也會提高,甚至把遠距工作的文化擴散到整間公司。 如何說服老闆?關鍵在於要求 還記得我在人情勸說法中提到的朋友嗎?他的公司是生技產業,他也是全公司唯一一位遠距工作的員工,雖然他的工作能力很不錯,但這並不是讓他可以一週在咖啡廳工作兩、三天的原因,最重要的關鍵是: 他開口提出要求。 他勇敢開口和老闆坦承自己在公司容易分心,會跟同事聊天,但如果他一個人工作,效率會比較好,提出了相應的計畫,最後也用成果證明他的確做得更好,有些同事會抱怨為什麼只有我這位朋友可以去咖啡廳工作,覺得很不公平,但其實,搞不好就只是這些同事不敢開口而已。 到底能不能遠端工作,也許最終決定權在老闆手中,他會評估你夠不夠資格?對公司忠不忠心?但是就跟買樂透一樣,你不能決定自己到底會不會中獎,但你可以「主動」給自己一個中獎的機會,是吧?最後讓我們統整一下如果你想說服老闆讓你在家工作,你該做哪些事情? 評估自己的產業適不適合遠端工作 選擇上述任一個勸說法 做出言之有理的勸說文甚至是企劃書 思考怎麼做到承諾的績效,以及該怎麼規劃工作流程 鼓起用氣和老闆說:「請問我是否能和您討論工作上的新規劃?」 如果是真正對公司有幫助、效果又很好的提案,我相信多數老闆是願意嘗試的。你可以說這個想法不切實際,但不等於它不值得一試,對吧! -- 本文轉貼自:理想生活設計(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14, 2024

挑戰海外職場,卻不知怎麼開始?試試這 6 種海外求職管道

你是否也曾想過離開家鄉,到嚮往的國家展開一段全新的人生呢?想走入新的人生階段,當務之急便是找尋一份合適的國外工作機會。 根據 Y 小編的經驗,大部分在國外就業的台灣人,都是在學時期就出國留學。然而,並非人人都有足夠的金錢與資源,本篇 Y 小編將告訴大家,其實有許多額外的方法,能幫助你找到第一份海外工作,並透過遠端趨勢與資源,找到你職涯中的跳板。 疫情時代,在歐美國家遠端工作早已成常態,甚至有許多跨國公司發現員工的效率因遠端而大大提升,所以至今仍持續使用遠端的方式進行工作。迎著全球趨勢,實體至公司上班已不是外國企業必備的條件,透過本篇海外求職攻略,將教你更了解如何把握、運用海外工作機會與資源。 海外求職第一招:海外留學 出國留學是許多華人開拓海外職涯與生活最直接的方式。每當畢業季到來,許多國外的知名企業都會直接到學校招募人才,參與當地的校園徵才活動。此外,你也更容易從當地的社團組織、講座活動中取得一手的就業相關資訊。更重要的是,透過就學融入當地生活後,你自然而然能結交到當地人脈,洞悉當地的人才需求,更能對此排定修課、實習計畫。 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如果已經鎖定特定公司或產業,可以試著尋找與公司有地緣關係的學校,除了校園徵才優勢,能夠方便進行實體面試外,企業端也會認為有當地生活經驗的你會是更合適的人選。 海外求職第二招:海投履歷 如果你下定決心要到國外闖蕩,卻沒有國外的學歷背景的話,海投履歷,採以量取勝的戰術,也會是個可以考慮的選項。但 Y 小編必須先提出警告,大部分時候外國人的履歷都會直接被忽略,100 ~ 200 次投遞,卻完全沒有獲得任何面試機會是家常便飯。因此,海投策略想要成功的兩大因素,在於不要太早放棄與客製化履歷,你可以規劃每天投至少兩份履歷,並針對公司的特性與工作內容,在求職信中撰寫適合的應徵動機,並在履歷中將相應的經歷、作品集往上放,千萬別每一家公司都投遞相同的資料。 ➤ Cover letter 怎麼寫?求職信模板三大重點與撰寫範例大公開! 即便看似機會渺茫,但 Y 小編身邊還真的有不少人成功應徵上美國、新加坡的新創公司,並接續跳槽,慢慢轉換到知名的外商公司。雖然初期會十分辛苦,至少 300 次投遞是基本、1000 次投遞也有可能,但只要你不放棄,有投便有機會。 ➤Yourator 海外工作職缺 海外求職第三招:透過獵頭招募 如果你有一定資歷,且在特定職能或產業穩定發展中,也許可以透過獵頭找到一份心儀的海外工作。其實現在獵頭招募的對象不再局限於頂尖人才,只要你的專業過關,就有機會透過獵頭管道前進海外。以數位新創領域而言,外國企業會主動獵頭招募的台灣人才,還是以軟體工程師、資料工程師等技術職為主,也會有面向亞洲、台灣市場的商務開發職位,偶爾也有約聘人員的招募,對於想前往國際知名企業的朋友們,都可以將獵頭視為找尋工作機會的重要工具。 即使你對於海外工作文化不熟悉,獵頭也會負責幫你更加了解當地的市場狀況、該職務的需求條件、主管的帶人風格與期待、以及企業文化等細節,在拓展未知的海外生活的過程中,如果有一個中間人為你做協調媒合,並為你的職涯提出策略規劃,將大大增加你的求職優勢! ➤ JobMenta 中高階獵才 海外求職第四招:考取稀缺的國際證照 有許多頂尖國際證照受到企業普遍認可,例如 CFA、精算師證照、FRM,但是考取的難度也不簡單,部分證照全球考取的人數可能不超過 300 人。換言之,如果你能夠征服這項難關,在 Linkdin 上將會有許多企業或人才加你為好友,也更容易被獵頭招募。但需要注意一點,部分企業招聘時,除了這張國際證照之外,還需要你 2-3 年的相關工作經驗。 海外求職第五招:進入本地跨國外商、或是業內推薦 如果不急著立刻出國工作,先找間在台灣設有據點的跨國公司,在業界沈潛一段時間,累積資歷與人脈後,再透過內部轉調或者業內推薦踏入海外職場,或許是最踏實且順暢海外求職的方式。 如果你已經在外商公司工作,想進行內部轉調的話,除了要注意公司的轉調制度外,也需隨時注意相關職缺釋出的消息,以及對應的門檻與條件。大部分跨國企業,其實都有眾多機會讓員工轉調到其他國家,但如果你的工作表現、資歷與個人聲譽出眾,這個機會才會落在你的頭上。因此平時的跨部門、跨國合作要盡可能積極,才能留下好印象。 此外,如果公司內部對於轉調的態度不是很積極的話,你也不用灰心,這時在業界留下的聲譽,就成了你進入海外職場的關鍵。平時在各種外部合作案展現專業積極的態度,如果他們有人才缺口,自然會先優先想到你。 海外求職第六招:經營 LinkedIn,打造個人品牌 為甚麼要使用 LinkedIn 尋找海外工作呢?目前大部分的頂尖國際企業都開始耕耘 LinkedIn,尋找國際人才。據統計,會使用 LinkedIn 找人才的企業,更願意投資人才,公司也更具國際觀與發展性。你可透過 LinkedIn 直接投遞職缺,或是在上頭結交人脈、交流產業最新資訊、相互引薦獨家的工作機會。 最重要的是,你能透過 LinkedIn 建立你的個人品牌,當你去面試或求職時,企業能看到你是誰、有哪些專業、作品與經驗,從中了解你是不是符合該企業的需求與條件。如果你是 Sales 或 BD,也能利用 LinkedIn 開發國外業務,無論你當下有沒有轉職的需求,經營好 LinkedIn 都能為你帶來超乎想像的優勢。 ➤ LinkedIn 經營技巧|弱連結讓你離嚮往的外商公司更近! 希望以上海外求職攻略,有幫助各位求職者們更了解如何尋找海外工作。想進入海外職場的理由有千百種,有人單純想體驗異國生活風貌,有人則渴望進入頂尖國際企業大展鴻圖,分別適合的職位,使用的方法也各有千秋。開始你的求職之旅前,記得盤點你身邊的資源,並提前接觸與目標職位類似的任務或跨國專案,一但機會降臨,便能順利地開啟你的海外職涯。 -- 本文轉貼自: Yourator 數位人才媒合平台(原文標題:海外工作機會如何找,6 個必知的國外工作資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7, 2024

UI/UX 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下)計算成本、報價、簽約這樣做!

嗨,大家好!我是 Simon,目前是一名在東京工作的產品設計師。 花了一點時間,終於寫完關於設計師接案二三事的下集,還沒看過上集的朋友可以先點下面的連結前往閱讀: UI/UX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上)接案前的心理準備,如何挑案、慎選業主? 延續上一篇所聊到關於接案前要具備的心態,這篇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大家更在意的事情,也就是接案時實際會遇到的問題:成本、報價、合約等等事項。 廢話不多說,那我們開始吧! 關於成本這件事 很多人認為,接案就是交付設計成果、業主付錢,扣除成本後,剩下就是實際到手的利潤,一種銀貨兩訖的概念。而事實上,身為一個接案設計師,你所要付出的成本與計算成本的方式可能比你想像要複雜的多。 而成本又可以分為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成本: 看得見的成本 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今天你是自己接案,你需要使用自己的電腦(設備費用)、自己的空間(房租)、用自己的設計軟體(正版需要付費),甚至還有水電費、行政文書用具、雜費、需要自己付勞健保等等。 簡單來說,在公司上班你能得到的資源與福利,在個人接案的狀態下通常都沒有,試想一下:如果接案時突然電腦電腦壞了怎麼辦?軟體到期要付款更新怎麼辦?在家工作天氣太熱一直開冷氣,電費飆高怎麼辦?所以這些都是屬於在你接案時需要考慮的成本。 看不見的成本 除了金錢支出以外的成本,還有許多我們不會注意到隱性成本。這些成本可能不會影響到你實際的收入,但如果有辦法控制這些成本,可能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或有益於未來的個人發展,大概舉幾個常見的隱性成本: 1. 溝通成本: 接案時第一個會遇到的成本就是溝通,如果雙方在合作期間溝通良好,那一切都沒問題,但如果彼此對目標或風格的理解常常不一致的狀況下,設計師會需要花大量時間在溝通。不過一旦彼此熟悉、有默契之後,這個溝通成本會越來越小。當然,設計師本身也可以練習一些說服客戶的技巧,來減少這些溝通成本。 2. 人情成本: 人情債這個比較常出現在熟識的業主上,由於是認識的業主,可能更容易被殺價、凹東凹西或亂加需求,而你卻不好意思拒絕,這時候附加在自己的身上的工作量就屬於你的人情成本。不做傷感情,做了增加負擔。這個就很取決於你和業主的交情和自己判斷值不值得做了。 3. 學習成本: 在做 UI/UX 的接案時,不見得每次都會遇到自己得心應手的題目,有時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或是因為專案需求需要嘗試新的技術。所以常常會遇到需要花時間去研究調查的狀況,所以真正在執行時可能會比預期的時間花的還要久,這點也必須在接案時考慮進去。 4. 專案管理成本: 由於是個人接案,想當然沒有人會管你的進度,也不會有人跟你說什麼時間應該怎麼做,一切都是「自己管自己」。業主會想要在約定的時間內看到應該產出的東西,所以不管今天是進度落後,或是想推進專案你都必須要自己控制得宜,如果你是身兼多案的話,就要把這個成本一併考慮進去。 所以接案成本其實有很多種,但這邊要提到的是,成本並不是越少越好,雖然這些隱性成本有時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但適當壓力也可以幫助你下一次不要犯相同的錯誤,釐清問題、以及對於如何報價以及判斷這個案子該不該接下來。 報價不只是門學問,更像一門藝術 接來要來聊聊很重要的問題,也是大多數人可能會有點好奇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報價」。 不得不說,報價真的是一門的學問,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困擾如何報價,即便是現在,很多時候我也無法報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因為報價牽涉的層面很廣,包含自身能力&經驗、專案難度、時間限制、業主預算等等。 其實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接案報價的方法,可說是各種門派都有,但我自己的心得是:報價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或是適合當下的專案。 白話一點就是:「你夠不夠了解自己的價值,對案件和業主有沒有足夠的判斷力。」 雖然報價這件事情聽起來很玄,但還是有一些方法能夠幫助你做出基本的判斷,報價報得太高很可能嚇跑業主,報價太低的話一來很可能連工讀生的時薪都不到,嚴重點還可能破壞市場行情。 用時薪來報價 我目前最推薦的方式是用「時薪制」來制訂你的報價,訂出你自己期望的時薪,加上預估專案的工作時數,就能得到一個基本的報價數字。要訂出自己的「接案時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你目前工作的月薪是多少,換算成時薪,之後依據一些情況做微調。 例如:你目前的薪資 40,000 元,每個月上班 22 天,一天上班 8 小時,那你的時薪就大約會是 40000/22/8=227 元。 但,記得我們前面有提到的成本嗎? 所以你可以依據這個數字往上調整,通常我會 x 1.5 倍或 2 倍 當作我的接案時薪,或是依據專案的難度提高報價,如果是急件我通常也會增加報價。 但要記得,報價其實是門藝術,有時候業主很希望與你合作,但就是預算不夠,這時候你可以評估如果用較低的價格合作,但日後也許能帶來更多潛在的機會或效益。或是已知對方有非常多預算資源執行專案,可以嘗試報得高一點,但同時報價越高就意味著你的設計品質要更精準。 讓我們來看看實際案例 有個中型 App 專案,已知業主是個新創公司,預算有限,核心功能大概有 5–6 個,粗估 UI 頁面大概 70–80 頁,還要包含規劃 UI flow 和 wireframe,最後要交付完整設計稿和匯出要用的圖檔。 這時候你就可以思考你需要花多少時間執行每個階段,加上一些彈性時間(如前期研究、溝通成本、專案管理等等),最後把所需的時數計算出來。 計算的方式大概會像這樣子: 227(目前時薪)x 2(成本加權)≑ 450(期望時薪) 450 元 x 120(預估工作時數)+ 450元 x 20(其他彈性時數)= 63,000 元(最後報價) 「當你越了解業主的規格與需求,你就能給出相對精準的報價。」 利用這樣簡單的方式,你大概能粗估出一個價錢來,再根據不同的專案狀況做微調,雖然其實很多時候是需要靠經驗的,取決於你知不知道要你要花多少時間完成工作。接案經驗多了之後你就會知道什麼是適合你的報價方式,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 因此依照上面所說的觀點,每當我常常我看到在 ptt 有人在徵 logo 設計,預算只有 1,500 元,下面還有許多人回覆要接的時候,我都不禁懷疑,1,500 元的預算之中包含了溝通、提案、設計、修改、交付檔案等等工作,如果你需要至少用 10 個小時完成它的話,算下來時薪只有不到 150 元,接下這個案子對自己真的是好事嗎? 設計是個專業,如果用低廉的價格接下案子,對整個市場其實也不是一件健康的事情,同時也會培養出更多不了解真正行情的業主,所以接案與報價時務必三思而後行。 簽訂合約:保護雙方權益 之前一開始接平面設計案的時候有個壞習慣,都不太會簽合約,一來覺得好像金額不大,簽合約有點太正式,二來覺得「應該」大家口頭上講好就好吧?結果證明了都沒什麼好結果,要不是一直被要求修改,工時整個大超過,就是尾款拖了很久才支付,這都是沒有合約來約束彼此的下場。 「口頭簽約」這件事在 UI/UX、產品設計等數位設計上更不可行,因為相較於平面設計,做產品的過程中有太多需要溝通或修改需求的狀況(當然也有超佛心業主、規格開的超清楚,但非常少見),相對來說金額也會比平面設計高一點。所以不管是要交付的物件、專案時間、開發進度、款項支付等等都要溝通清楚。 因此,我會建議接 UI/UX 的設計不管是不是熟人,最好都寫下合約把所有細節都記錄下來,這樣不僅保護自己,同時也讓業主對於你的專案執行內容有比較清晰的輪廓。 而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合作過程順利的話,合約簽了之後通常也是擺在旁邊不太會動到,其實合約的約束力在我看來比較偏向「心理」上的,因為一般來說合作關係都建立在「信任」之上,不太會有人沒事要故意拖稿、亂改需求。但當真正發生一些狀況時,合約都能讓雙方有個一致的共識與依據。 合約的內容該怎麼規劃? 首先,合約內容可以的話最好自己寫,盡量不要讓業主提供。但如果業主有他們公司的公版也 OK,但設計師還是需要重新檢視細節,最終是要雙方「共同擬定」彼此都同意的合約內容。 關於合約內容,其實網路上很多合約範本可以下載,可以用這些範本依據自身需求做調整,但以下有幾個重點需要特別注意: 1. 交付成果: 這個是最重要的,結案時最後到底要交付什麼東西,是只有視覺稿?還是 wireframe、流程圖?還是甚至原始檔案都要附上?有要交付的東西最好都要在合約上寫清楚。 2. 專案驗收時程: UI/UX 設計比較不建議一次做完然後一次看稿,這樣通常問題會很多或方向跑偏,定時的溝通(約一週 1-2 次)會比較理想,最好可以分階段把專案的內容作驗收,驗收完剛好可以搭配付款時程以利專案推進。同時也要注意時如果專案拖延時的狀況,如果是對方規格或素材太晚給你、或是個人時間影響等等都要思考進去。 3. 付款時程: 付款方式很多種,其實看自己習慣就可以。不過我會建議一般金額如果超過 10 萬以上的專案,可以至少分為三次付款,分別為第一期(合約簽訂後,開工前)、第二期(第一階段的設計內容驗收)、尾款(全部驗收,檔案交付結案),這樣可以避免收入卡著進不來,專案也比較能順利進展。 4. 修改次數:「無上限修改」這個問題很常見,通常在專案開始前沒溝通清楚就很容易發生,尤其做產品常常想到一個功能就加、邏輯不對就改。所以要避免這個問題,必須把修改條件寫清楚。 這邊舉我自己的例子:在確認主要視覺風格後,如果還想要針對風格做細部修改,可以修改但次數不得超過 2 次。或是整體設計規格確認後想要修改,不能大幅度修改,只能修改原規格 10% 以內的內容,超過的話需要重新估時數報價。 5. 著作財產權與保密條款: 在專案進行時,一般不能公開內容,專案結束後之後的著作產財權是歸誰所有、是否可公開展示,這些都要溝通清楚。 如何結案 在合約結束時,一定要依據合約上的內容,彼此驗收清點該交付的檔案。如果有需要把商業專案作為個人作品集,要注意是否有簽保密條款或合約上有註明智慧財產權屬於該業主,一般來說只要不是用於商業盈利,作者應該擁有作品的展示權。 但要注意,要將商業專案放入作品集前還是跟要業主溝通是否同意,確認專案已經上線公開後比較理想。 結案之後,也要記得與業主保持良好關係,三不五時噓寒問暖或關心最近公司、專案狀況其實都是不錯的方法。當你與業主建立好不錯的關係,當他下次有案子想外包、或是有朋友需要找人設計時,絕對會第一時間想到你,我相信大部分的業主都是喜歡長期合作的關係,這樣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磨合期。 同場加映:如何得到案源 案件來源大概是大家最苦惱的一個問題了,不過我個人是滿講求緣分的,將自己的能力、經驗值準備好,當機會出現時你就更有把握抓住它。 案源不外乎以下幾種: 1. 接案平台: 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接案平台或管道(數字平台外包網、ptt_soho 等等),不過相對來說競爭者多、資訊不對稱、案件品質不一,想接案有些還要先繳會員費用,其實我個人不太推薦這種方式,原因是上面很多削價競爭的狀況,業主通常會選最便宜的設計師來執行。除非你真的想要大量尋找案件,有案就接,不介意案件內容,不然要挑到好案子的機率其實不是很高。 2. 人脈介紹: 這是我比較常用也是推薦的方式,但前期有一定的難度並且需要長時間累積。一開始可以從多認識這個圈子的人開始,認識的人越多相對來講機會也越多,並且在每次接案的過程都與業主保持良好的關係,好的業主也會幫你帶來更多人脈。 3. 個人曝光: 這是一個相對被動的方法,但其實很建議大家長期經營自己,因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被看見」是相對不容易的。可以透過經營社群、寫文章、分享作品、建立個人網站、參與聚會或公開演講,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建立個人品牌,當別人有設計需求的時候,腦袋中很難不浮現你的名字。 小結論 不論是你想接案或甚至是成為自由工作者,這個看似自由彈性的背後,要承擔的責任與付出的心力可能也不比上班輕鬆,但接案是一種磨練自己非常好的方式,可以提升自己的時間管力、以及在時間內產出的效率,因此如果有機會非常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自己接案,只要在接案過程中能對自己、業主負責,相信都是非常好的經驗。 好的,那今天就聊到這裡啦,感謝你/妳花時間讀這篇文章! -- 本文轉貼自:Simon Lin(原文標題:UI/UX設計師的接案二三事(下))

December 6, 2023

PM 適合「邊工作,邊旅行」嗎?4 個月的數位遊牧經驗與體悟分享

數位遊牧是什麼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數位遊牧」這個名詞,可以先看以下簡短概念介紹。數位遊牧可以拆成「數位」和「遊牧」兩部分來先理解。 數位:指的是你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能依靠軟體或網路來創造和取得的。透過電腦配上穩定的網路,在線上完成一項工作或是服務,並帶來對應的收入。 遊牧:指的是各個地理位置上的自由遷移。藉由上述的數位工作性質,你可以打破特定地理位置的侷限性(實體辦公室、客戶的會議室、台北或台中辦事處……),且不依賴實體接觸,就能帶著電腦移動到有穩定網路的世界各地。 所以數位遊牧在我的理解是:你是遠距工作者,可以「自由移動」到世界各個位置,再透過「網路相關」的生意或工作來「賺取收入」。 怎麼形容數位遊牧的生活? Bali-Canggu 海灘的早晨(圖/Mars提供) 「自由移動到世界各地旅居,深度體驗當地生活,期間透過網路創造收入。」 「上一秒把會議和事情完成,下一秒走進山林或踏進海灘。」 「賺已開發國家的錢,在三線城市或開發中國家過生活。」 哪些職業比較能當數位遊牧? 自由接案者:包含但不限於網站架設、程式開發、UI/UX 設計、行銷、影片剪輯、文案創作/撰寫、影片創作(YouTuber, TikTok)、顧問諮詢等等。 線上賣場或服務:例如透過電商平台或自架網站來銷售各類品項的產品,包含線上課程等等; 此外,語言或其他技能類教學平台,也是很熱門的線上服務,透過平台或自有管道當線上家教,賺取相關收入。 以上兩種方式多半可互相搭配,而且收入形式較多元,像是透過軟體或創作類型取得訂閱費、商品業配/帶貨的分潤、課程/教學費、接案/諮詢費、廣告或版位費等等。 軟體行業:軟體業因產品本身性質,較不需要特定實體地理空間來完成銷售和取得報酬,所以這行業下的員工,較有機會當數位遊牧/遠距工作者。 不管你是開發者, 產品管理, 行銷, 社群, 公關, 營運, 人資, 法務, 商業開發等職位,只要負責人或主管允許,理論上都能嘗試當數位遊牧,選擇想待的城市,實現旅居生活。值得一提的是,Web3 有許多團隊,打從第一天起就是遠端辦公形式在協作的! (圖/Mars提供) 我的工作狀態和遊牧經歷 我從 2021 年起,開始在 Web3 相關行業的團隊工作,擔任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的角色。團隊倒不是因當時疫情嚴峻而實施遠端辦公。主要有辦公室的成本考量,以及團隊來自美國到亞太等地不同時區等因素。 所以自那時起,我就變成在軟體行業裡,遠端形式辦公的工作者,我有些同事這輩子還沒親眼看過本人甚至視訊上的樣子,溝通方式是盡可能把所有事情文件化和歸檔化。 關於遊牧經歷,出國上比較麻煩的 2021 年到 2022 年上半年,我會跑去台灣各地辦公,比較常去的地方是宜蘭,也有去過小琉球、墾丁、雲林、嘉義、台南 、南投清境農場等等。 反正就是帶著筆電,換個比較悠哉,沒有那麼都市高樓大廈氛圍的環境辦公。我會早上去踏青,看看當地風景,中午前在咖啡廳或青年旅館坐下來工作,晚上後再出來散步或逛逛當地市集或夜市,結束我平凡但又有帶點新鮮感的一天。 2022 年 10 月以來,我開始嘗試旅居國外,先後去了泰國曼谷🇹🇭、土耳其伊斯坦堡🇹🇷、葡萄牙🇵🇹(里斯本/辛特拉/埃里塞拉)、韓國🇰🇷(濟州島/釜山/大邱)、印尼🇮🇩(峇里島)、馬來西亞🇲🇾(吉隆坡)、斯里蘭卡🇱🇰(可倫坡/迦勒/康提……)等地,總計在各地遊牧四個月初的時間。模式其實很像之前在台灣遠端辦公的時候。差別在會有更多機會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以及體驗一些很不一樣的當地文化和生活特色。 多數時候我的一天模式就是:早上特別早起去看當地名勝景點(伊斯坦堡的清真寺、里斯本的教堂),或是去上冥想、音療課(峇里島的音療和心靈課程很讚!)。 中午前找個咖啡廳或是共辦空間(co-working space)辦公,傍晚會想辦法擠出時間,去看一場夕陽來療癒身心和緩解一天的工作辛勞。 晚上一樣會去市集/夜市或酒吧,或是待在民宿,認識各地旅人和聊聊天。 假日會安排一些觀光客行程,或是遊客比較不知道跟沒有時間安排的私藏行程,好好充實一下週末。 但是,作為一個在變化速度極快的 Web3 行業,擔任 PM 這個角色,適合這樣在國外「邊工作,邊旅行」嗎?接下來我會提供一些旅外經歷,再交給你判斷和決定。 好,終於要開始聊到體悟了 :) 作為「數位遊牧」,大家雖然都是拿著筆電,到各地辦公,但我相信每個人在這旅居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經歷和感受。這取決於你的個性、你的態度和角度、你預先期望獲得的,還有你的工作職能是什麼。我這裡分享的是作為一個「Web3」行業下的「PM」國外遊牧過程中的一些體悟,這中間包含這段遊牧體驗中我覺得的優缺點。 有某種自由,和有所選擇的感覺(或錯覺) 回想起來會覺得,我目前的工作狀態,雖然是作為 Web3 行業下工作的「員工」,但能夠選擇想去的地方遠距這件事,會讓我感覺自己是一個工作上被允許擁有彈性度,和有所選擇的人。 我的時間的確因為任務和工作被綁定住,但只要我有辦法完成任務(最好是如期如質),剩下時間我能自由安排。自由時間可以是白天、晚上、週末或某個時段,在某個國家長待和深度體驗,想什麼時候去其他城市或回台灣,自己來決定,然後每個月固定拿到當初合約上承諾的報酬。 領國際級薪水,在海島上工作和生活 此外,作為在 Web3 行業工作,我能夠有機會領一個高出我本地平均的薪水,甚至未來朝領歐美等級的已開發國家平均薪水去爭取(參考這篇),然後此時此刻,我在東南亞的海島上旅居,過著吃 50 到 100 元台幣的餐點,享受一小時 200 元的按摩,住一晚 500 元的住宿,坐一台 30 元的 Grab 機車或 1 天 150 元的出租機車。 此時此刻我開始稍微能明白,歐美白人領著幾十萬美金年薪,來東南亞當大爺的生活是什麼感受了。也不是說我要跟著當大爺,或他們都在當大爺XD!就是體會作為這樣的地球公民,好像有了一個不太一樣的體驗和生活水平,和財富自由的錯覺。 開始熱愛接觸自然景觀,物慾突然降低 這個尤其是在海島國家的那幾個月,在峇里島🇮🇩、濟州島🇰🇷、迦勒🇱🇰(斯里蘭卡的南部海邊)感受特別明顯。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海島地區待的特別久,因為真的好享受這些接觸自然景觀的機會啊! 不管是去海邊潛水、去爬山、去叢林森林、去梯田等等,把自己融入大地之母的懷抱就對了。海島還有個優點是夕陽真的太美了,有一段時間連續好幾天,我都會到海邊追夕陽。好幾次日落後的天空(magic hour),美到被感動和讓我好感謝人事物。 再來是物慾感受到明顯的降低,沒有很在乎穿著、名牌、時尚等等,會把心思更多花在大自然上面。我在峇里島的一個月期間,只有為了穿梭走路和叢林之間方便,順便體驗一下殺價,就買了一雙鞋而已。 在 Bali 拍到的日落魔幻天空(圖/Mars提供) 快樂和友善指數變高(東南亞/南亞為主) 這個比較是在東南亞和南亞,或中東才有的感受,就是當地人民的純樸和 smily 性格,也會感染到我!讓我不自覺地感受到在這裡生活還滿快樂的。 當地人或是旅居在這裡的人,會很主動地對我微笑和 say hello/問好,我也會不自覺地對人微笑和問候,或隨意攀談一下,漸漸會把眼神和語言交流這件事情變成習慣。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之間這種友好又不尷尬和刻意的交流模式,原來可以這麼自然地發生。 認識各地旅人和當地人的機會 這是我覺得在數位遊牧期間最好玩的事情之一!而且有許多收穫。 如果不是因為此時此刻這個遊牧的機會,我不會在這個城市或國家,這個民宿或青年旅館,接觸到這些人,然後和他們相談,藉此機會知道說原來世界上有這些人,用和我完全不同的方式和技能在過生活。 這和看 YouTube 知道有這些人的感覺不太一樣,是實際親身遇到,然後試著相互了解彼此國家、生活、興趣和文化特性,甚至聊到未來不排斥一起做個跨國生意等交流話題。 像是我在濟州島期間,分別住了六、七個住宿,我認識到許多很有才華,來自本島各地的韓國人和外國人,有工程師、海軍防衛隊、畫家、香水品牌老闆、街頭藝人、設計師、咖啡店老闆、職業歌手、烘焙師、音樂家、醫學生、動力學研究生、政治團隊等等。每個人背後都是一段有趣的故事。 (圖/Mars提供) 辦公室社恐救星! 遠端辦公讓我比較不用去做辦公室 social,對有一點社恐的我來說,這點算是個加分! 但壞處就是彼此不會見面,關係難免生疏,文字和電話上常有時交代不清、不太了解對的性格或文字上真正的意義。這個作為 PM 在專案和產品推動上有時不是一個加分項。 激發創意,追求效率值滿點 偶爾會覺得,換個環境思考,其實對於激發創意是有一些啟發的。作為 PM,對於產品規劃的走向,還有產品 feature 上的 Wireframe 草稿設計階段,在這方面會有一些幫助。 此外,既然都已經跑出國玩了,會想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工作,不想浪費每一刻,無形中會試著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可能一坐下來就是四個小時心無旁騖的瘋狂工作,甚至偶爾會進入心流狀態。出國遊牧工作的日子裡,發現自己其實很珍惜每一天,會好好運用每一天,極大化每一個時間刻度的價值。 原來只是換個地方加班了? 再來講個偏缺點面的體悟了。雖然工作性質相對彈性,但是 Web3 的行業工作型態和 PM 這個工作,有時候工作 loading 層面讓我好吃不消。 有時一天工作快 12 小時(可能是醒來後除了吃飯之外連續工作的那種,或者是起床到睡前,工作時間打散的加總),而且這種長時間工作的狀態下,偶爾會覺得:「咦?我這不就是在換個環境在加班嗎,那我幹嘛花機票跟住宿錢在這邊?」 當然加班也讓我省了一些錢(沒有時間玩跟消費),但也會讓我在那個當下覺得,來這裡遠端辦公沒有意義。 遇到比較棘手或麻煩的任務,導致需要更長的時間工作下,讓我錯過原本想安排的娛樂行程,或沒空到海灘那看夕陽日落,都會讓我在那個 moment 有點焦慮和惋惜。 我曾有幾次因為任務無法如期完成,或一些因素拖累,還有突如其來的開發狀況,需要我來發起討論和組織會議的關係,一路工作到晚上,錯過了不少原本想排的行程。 團隊協作效率降低 遠距期間,我不像在辦公室一樣,遇到任何問題可以直接找工程師, 設計師對話或討論,沒辦法就近解決。即使我們透過 Telegram, Trello, Figma 等……軟體工具協作,但還是沒有比直接對話更有效率。 這問題尤其是在開需求評審的階段、產品進入測試階段、準備上線的階段,特別感受得到效率比起團隊一起實體辦公時還更低落些。我所能做的是更仔細列出每一條所要討論的事項,假想對方就在我面前,而我完整的把這段可以用講的話,改成情境式的文字描述,避免出現兩、三次的來回確認溝通。 PM 好像不太適合當數位遊牧? 我相信有許多作為自由接案的遠距工作者,他們比起我的工作(Web3 PM),有更多工作上的彈性度和選擇性。 就我所知,我有遇到和聽到幾位自由接案者,有的是做 UI/UX 或視覺設計的、有做行銷和關鍵字廣告的、有做文案創作的,會一天選擇性地安排四個小時工作,一個月得到還算不錯的報酬,剩下時間會去體驗當地的生活,好好地交朋友啊,或者有時間參加更多的活動和旅遊行程,讓自己花更多時間在好好生活、跟活得更有生活品質。講白就是更能自主地選擇 work-life balance。 所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作為一個時不時要加班的 PM,被老闆、主管和合作夥伴上隨時傳喚的 PM,雖然同樣都能遠端辦公,但有時會覺得有點心裡不平衡…… 我的一天日常,要同時管控好幾個產品和 feature 的走向,要做產品規劃、要想怎麼收斂和排優先級、要產品調研、要產品設計、要開發跟進和進度管控,訊息太慢回有時候會擔心是不是影響到團隊的效率和進程,上線前又要隨時待命和小心翼翼的。 一整天都在看訊息、回訊息、處理狀況時常發生。這件事情上,必須要有很清楚的認知和調適心態,這個課題對數為遊牧的 PM 來說,就會變得很重要。要先認清自己的工作狀態和性質,和認真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和成就感來源。 最後,如果是正在當 PM,或準備當 PM,想體驗數位遊牧的話……一些小建議。 想要作為遠距辦公者,在世界各地當起數位遊牧,這樣的模式,作為可以遠端辦公的軟體業 PM 當然可以,只是這個 PM 職,到底能不能自由地選擇時間工作?是不是能避免掉加班?是不是可能會掉入長時間工作的狀態?我這邊可能要打一個 question mark。 至少我覺得,若要選擇當一個能自由安排工作時間的數位遊牧,Web3 PM 不一定是最佳解或最佳選擇。 當然,旅居期間,有許多事情是無價和無法被衡量的。我這四個月來和各地旅人和當地人學到好多事情,聽聞許多故事,看了各地名勝古蹟和體驗到當地的文化。 雖然工作有時候真的身心俱疲,但上班前看的一個特別景點、下班後走了一條沒走過的小路,看一場美麗的夕陽,路人的微笑和親切,都能給我產生幸福的感覺和活著的價值。而這些都是除了日常 PM 工作之外,我的成長養分、視野和經歷! 以上是我四個月下來,當數位遊牧的一些經驗與體悟。關於數位遊牧提供了一些資訊,以及我的個人背景和遊牧經歷,還有探討遊牧期間的一些體悟。 關於 PM 適合「邊工作,邊旅行」嗎?也提供了一些針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還有當數位遊牧的一些好壞處。如果你有任何好奇,想進一步了解的地方,也歡迎你詢問我。這篇分享就到這,謝謝! -- 本文轉貼自:Mars Web3 產品火星球(原文連結)

December 14, 2023

自由工作者要在哪接工作?推薦 6 個常用的接案平台

Upwork Upwork是由兩大接案平台oDesk和Elance在2015年合併而成,截至2021年,該平台已累積超過1800萬名自由接案者和500萬名發案客戶。 這個全球最大的自由接案平台提供廣泛的工作類型,包括程式開發、設計、財務、管理、法律、行銷、寫作翻譯等,每個大類下還細分為上百種小類。 對於初次尋找工作的求職者,Upwork提供了詳細的求職步驟指南。儘管平台上的案件多為技術含量高的工作,但成功接案後需支付5%至20%的服務費,且成交金額越高,抽成費率亦隨之增加。 Fiverr Fiverr主要以圖像設計、數位營運和寫作翻譯等領域為主。 與一般的接案網站不同,該平台允許業主自行挑選和購買項目,並尋找合適的接案者。 由於接案者提供的服務項目多數起價為5美元,因此該平台也被稱為「5元外包網」。 Freelancer Freelancer,一個起源於澳洲的全球性接案平台,自2009年創立以來,通過收購多個外包服務網站,截至2021年已擁有超過5563萬註冊用戶。 這個平台提供廣泛的案件種類,涵蓋設計、法律諮詢、會計和程式開發等領域。眾多著名企業,包括亞馬遜、谷歌和德勤等,都選擇在這裡發佈工作,提供數以千計的不同類型職位。 Freelancer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快速的投標反應,用戶發佈技能後,可能在60秒內就會收到第一個投標。此外,平台對成交案件收取10%或5美元的服務費,這一點與Upwork相比,其抽成相對較低。 Guru Guru是一個以程式開發案件為主的接案平台,該平台的用戶和接案者大多位於美國。 如果你是工程師或開發者,並且正在尋找自由工作的機會,那麼Guru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該平台目前有超過一千個遠端工作的機會,包括網頁開發設計、UI&UED、電子商務等等。 最高的薪酬可以達到1k-2.5k美金。你可以直接聯繫崗位的發佈者,立刻找到適合自己的遠端工作。 Toptal Toptal是一個專注於商業、設計和科技領域案件的全球性接案平台,集結了眾多頂尖企業和專業人才的需求,對於渴望快速提升個人品牌和職業發展的設計師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全球頂尖接案平台之一,Toptal主要針對高端業務市場,提供包括開發、專案管理、設計、產品管理和財務等專業領域的工作機會,這些高級職位通常能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Toptal的申請流程非常嚴格和複雜,對於剛入行的新手而言,可能會顯得有些困難。 Remote ok Remote ok是一個專注於科技產業的接案平台,專門提供網頁製作、設計和軟體開發等外包職位。 這個平台不僅能幫助尋找遍佈全球的遠程工作機會,還允許用戶發布招聘廣告,尋找合適的專業合作夥伴。Remote ok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多種職位,用戶可以根據所在地區、薪資待遇和個人專長來挑選最合適的工作。 此外,平台還與全球500強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為用戶提供了在這些頂尖企業中遠程工作的機會,這為專業人士提供了難得的工作體驗。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化工作趨勢的發展,自由工作者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機會和靈活性。從Upwork的廣泛案件到Toptal的高端市場,再到Remote ok的科技專長,每個平台都以其獨特的方式滿足了不同自由工作者的需求。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平台,結合個人專業技能和興趣,自由工作者不僅能夠實現地理上的自由,也能在職業生涯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在這個充滿可能的時代,讓我們把握機會,開創屬於自己的自由工作之路。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