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62 posts
Sort by Latest
英文求職信該怎麼寫?吸引目光的 4 大關鍵!
我每年都會遇到不少台灣學員夢想到外商工作,但從小到大學的英文,卻從來沒教我們如何用英文求職。事實上,只要掌握以下的四個關鍵,你也能輕鬆寫出好的求職信! 1. 正式開頭 不少台灣求職者在失利後來找我諮詢,一看他們的求職信,開頭幾乎都是:I want to… / I can…。這兩種用法都是「直接語氣」,在正式信件中讀來相對不禮貌。 如果是正式的詢問或請求,我們應該使用以下的起手式: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interest in the ______ position.(來信旨在表達對...職位的興趣) This is in regard to the ______ position posted on the ______ website.(此信是關於張貼在...網站上的...職位) 起手式用對了,就等於過了第一關,讓收信人願意繼續閱讀。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2. 求職動機 我也發現許多求職者,花了許多篇幅敘述自己的豐功偉業、能力組合,卻忘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你來求職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沒有說明這點,人資或主管也很難放心地發面試通知給你,因為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認真的。我們可以用以下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求職動機: I am excited by the opportunity to ______ at your company.(對於貴司... 的機會,我非常期待) I am excited about the prospect of contributing to the ______ team at your company.(很期待能為貴司的...團隊帶來貢獻。) I am confident that my background in ______ makes me a strong candidate for this role.(我相信自身的...背景讓我在...職位是不二人選。)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3. 個人優勢 特別注意,在敘述個人優勢時,不要只使用一些含糊的詞語來描述,例如:good, excellent, great amount of, a great deal of 等等,而是要用「包含數據和實績的兩三句話」,吸引人資或主管的目光。例如你參與過哪個知名的專案,協助公司達到某個數字的里程碑,甚至打破某項紀錄,都比空泛的形容詞來得有利許多。 比方說下面的第一句話,遠勝於第二句的描述: I have managed the operations of the ______ project and cut down the logistics cost by 12% compared to 2022.(我曾主導...企劃的營運,並讓物流成本比 2022 年減少了 12%。) I have managed a major project and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我曾管理一個主要專案,結果非常優異。)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4. 結尾 CTA 求職信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吸引對方打開並閱讀附檔履歷、主動聯絡,因此簡短有力的結尾很重要。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句型,客製出最切合自身狀況的結尾: I look forward to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how I can positively impact your company as a ______.(我期待能夠探索自己在...職位上,為貴司帶來正面影響的機會。) Please kindly refer to my CV for more about my skill sets and achievements.(歡迎參閱我的 CV,了解我更多職能和成就。)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application. I look forward to the possibility of discussing my candidacy further.(感謝您考量我的申請,期待有機會能和您進一步討論我的能力狀態。) 一個好的外商職位,通常都有幾十個人,甚至幾百人投履歷競爭。如果你能把求職信寫得禮貌而得體,就能先勝過至少 30% 的對手。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如果你也有意爭取外商公司工作,面試通常也是免不了的。我在大人學開設的【V023通往一流外商的英文面試準備指南】 線上課程中,也彙整了我多年擔任外商面試官的觀察及必勝心法。歡迎進入課程頁面,了解更多關於這門課的內容。 -- 原文轉貼自: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 (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22, 2024
遠端工作新趨勢!「滑雪勝地」成數位遊牧族新天堂
當我們想到數位遊牧,我們腦中最先浮現的畫面,往往是在漂亮的咖啡廳,一邊悠閒地喝著咖啡,一邊用電腦回客戶的訊息;又或者是在美麗的沙灘旁,一邊愜意地躺在吊床上,一邊聽著海浪聲工作。 可是我們腦中這些場景,大多來自對於熱帶小島或著溫帶國家的幻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些喜歡冬天的遊牧者呢? 隨著遠端工作的普及,這些喜歡冬天的數位遊牧族紛紛尋找將工作與休閒結合的新方式,而滑雪勝地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也催生出「Digital snowmads」這個新名詞。 這群人沒有將自己局限於傳統的辦公室,而是選擇了清新的山間空氣,選擇滑雪勝地作為遠距工作的臨時基地。 他們會利用雪季的時候探索不同的國家,在滑雪場旺季或人潮尖峰時刻遠端辦公,等到夜間或是遊客都離開滑雪場後再去滑雪,充分地享受滑雪的樂趣。 過去,想要執行 Digital snowmads 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滑雪勝地的長期住宿成本昂貴且難以尋找,許多渡假村會先要求支付整個季度的租金,即使有些儲蓄,這筆金額依然是巨大的負擔。 但許多旅館業者已開始注意到這一商機,提供了適合長期居住的設施,如瑞士格里門茲(Grimentz)的 Swiss Escape 飯店就有專門替數位遊牧者設計的長住方案。 除了格里門茲外,保加利亞的班斯科(Bansko)也被公認是歐洲最經濟實惠的滑雪場之一。 不少數位滑雪者也分享自己的經驗,比方在法國,選擇庇里牛斯山附近的滑雪場,會比阿爾卑斯山更便宜。或者在南美洲,可以選擇智利與阿根廷作為 Digital snowmads 的據點,不僅價格便宜,在阿根廷甚至可以選擇入住附近城市的廉價旅館,並透過購買滑雪場的日票來降低成本。 這種在滑雪勝地工作與生活的方式,不僅提供了一個充滿樂趣的過冬方式,也為那些尋求結合工作與娛樂生活的數位遊牧族提供了新的可能。 從斜坡上的激情滑行到咖啡廳中的靜謐工作時光,這種生活方式展現了遠端工作的魅力與多樣性。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作模式的轉變,我們可以預見,這種在自然美景中實現工作與休閒平衡的生活方式將吸引越來越多人的參與。 -- 責任編輯/李致淮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9, 2024
《 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選摘:勞健保、外幣薪資轉帳怎麼弄?跨國遠端工作 6 大問題一次解!
跨國遠距工作和在國內遠距工作不同,尤其若是你的跨國遠距工作公司在臺灣沒有設立分公司,關於稅務和法規的部分會比非跨國的遠距工作複雜許多,員工需要自行打理的事項也較多。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向讀者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些在臺灣從事跨國遠距工作時需要注意的眉角,希望幫助大家在開始向國際遠距工作職場投遞履歷前,先了解可能會面臨哪些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每個國家的法規都不一樣,每間公司的制度和規模也不同,這些都會影響他們在雇用國外員工時採取的行政作業方式,在此提供的是普遍的大原則,實際情況還是會因個別情況略有差異。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遠距工作雇主不是在臺灣登記立案的註冊公司,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包括: 1. 需要自己辦理勞保、健保、勞退提撥 根據臺灣的跨國遠距工作者在臉書社團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上的分享,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找一間工會投保,投保時請記得主動聲明要扣勞退,並務必提供真實薪資,以避免之後若要調整比較困難。 投保必須要在雇主第一次匯薪水到你的帳戶前完成。 2. 較難申請到高額度的信用卡 由於銀行沒有你的薪資轉帳紀錄,無論是申請信用卡或貸款都可能比一般上班族困難一些。 幸好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臉書社團內有許多熱心的團友是資深跨國遠距工作者,他們分享解決這個問題的撇步就是不要將職業填為「自由業」,建議可以向發卡銀行說明,你領的是薪資,而且每年都有報稅,只是公司在國外,並主動提供勞動合約、薪資單與薪資轉帳證明等,要知道自由業和一般受薪階級的信用卡額度相差可達四倍以上。 3. 轉帳匯率問題 需要留意匯率損失以及國際轉帳手續費,否則談好的薪資和實際領到的會有出入,等於變相減薪。 再次感謝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裡的大神建議不妨在談薪水時直接乘以 1.25,因為雇主原本應該負擔的勞保、健保、勞退提撥、匯損、轉帳手續費等,全部加起來大約是薪資的 25%。 為了避免匯差問題,談薪資時盡量以新臺幣為單位,要求雇主每月薪資先轉成臺幣後再匯款給你,或是以轉帳當天匯率換算成談好的臺幣金額,如果可以,請記得在合約裡面註明轉帳手續費由資方負擔。 4. 需要承擔較高風險 跨國遠距工作的勞動合約基本上不會以臺灣為主要法律約束地,一旦出事(例如不幸被裁員),臺灣勞基法規範的離職預告期與對遣散費的要求,對於外國公司沒有約束力。 因此有經驗的跨國遠距工作者也在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上提醒大家,第三點提到薪水乘以 1.25 單純是指計算雇主本身應該負擔、卻因為在臺灣沒有註冊而無法負擔的部分,但實際上員工談薪資時,應該要再多加一點以保障自己的權利,才能負擔可能發生的風險。 目前臺灣國內公司的薪資與歐美等國外企業相較,普遍偏低,不需要太擔心提出薪資過高而國外雇主無法接受的情況。譬如美國軟體工程師的年薪大約是十萬美元,折合臺幣約為三百萬,只要你要求的薪資在這個範圍內,大部分美國軟體公司應該都會接受。 5. 需要提供許多書面文件 依照各國法律規定,簽約時可能會被要求提供各種文件或資訊,譬如美國公司會要求 W-8BEN (預扣稅實際收益者的外籍人士身分證明)與其他表格,以及移民署入出國日期證明,若沒有提供,薪資會先被預扣 30% 留在美國,雖然最後會被退回你的帳戶,但可能會延遲一段時間才拿得到。 每個月收到國外公司的薪資匯款時,請記得向銀行索取水單,以便報稅時可用。報稅時請自行在報稅介面輸入資料,一張水單一筆,金額是扣除跨國轉帳費用後實際進到你戶頭的薪資金額,如果薪資不是用臺幣發的,請再乘以水單上的匯率。 總之,跨國遠距工作要配合兩邊國家的法規,可能造成許多額外的 paperwork,請務必將這個部分的時間成本也考慮進去。 6. 簽約形式可能不太一樣 如果跨國遠距工作的是規模較小的新創公司,或還沒有能力在海外設新據點的企業,你可能會被要求簽訂和一般勞動合同稍微不一樣的合約。有可能是以自雇者(self-employed)或約聘人員(contractor)的形式和雇主合作,也有可能不是永久合約(permanent contract),而是以一年一約的方式續簽,這個部分求職者也應多加留意。 如果運氣較差,遇到黑心雇主,你要考慮的問題有可能會進階成以下這些: 雇主薪水少付,難道要自費花錢請律師打國際仲裁? 雇主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但臺灣勞工局說雇主不在境內,所以幫不上忙? 或是哪天需要一張在職證明來申請某些文件或貸款,但因不是在臺灣註冊的公司,在職證明開出來也很少單位可以接受? 也有可能是你覺得以上說的那些額外的風險和多出來的 paperwork 實在太煩人,彷彿除了當員工還要身兼HR,那麼這時「EoR(Employer of Record,中譯為「名義雇主」)」的模式就可以妥善解決這些問題。 臺灣的讀者朋友們對 EoR 這個專有名詞或許很陌生,為了幫大家解惑,我特別專訪了新加坡 Slasify 公司創辦人王祥宇(Carlos Wang),Slasify 是一間提供 EoR 服務的跨國企業,感謝身為 CEO 的 Carlos 特別抽空詳細解釋,讓我對 EoR 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以下簡單介紹 EoR 模式的雇傭關係。 跨國 EoR 模式指的是境外雇主透過一個本地的「名義雇主」來雇用當地員工,由「名義雇主」處理所有當地員工在受雇期間被當地勞動法規保障的事項,包括這些臺灣員工的社會保險、退休金、勞動合約、稅務申報、管理記錄等。 對雇主來說,無論是初試聲啼的新創團隊,或是已具有一定規模、正在拓展國際市場的跨國公司,使用 EoR 服務都不失為省時省力的好方法,因為跨國遠距工作模式下的雇傭關係必須符合雙方國家的各種法規,如果雇主的HR團隊不夠大,或沒有餘力辦理這些複雜又耗時的手續,選擇和有經驗、合規化的「名義雇主」合作,只要支付合理的服務費,就能讓專業的「名義雇主」來搞定一切。 Slasify 的客戶中,有一間企業在短短兩個月內將事業版圖拓展到全球十二個國家,能達到這個驚人的成果,絕對要歸功於 EoR 模式,它幫助該企業省下許多寶貴的時間成本,才能將真正的資源用在開疆闢土上。 對跨國遠距工作者而言,「名義雇主」更是員工的一大福音,它能保障員工所有依法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如果發生任何爭議,可在員工所在地解決,不會有國際訴訟的疑慮;萬一發生勞動糾紛,「名義雇主」也會承擔大部分法規的風險,小到簡單的遣散費糾紛,大至員工違法、工傷甚至死亡等賠償問題都包含在內。 「名義雇主」還能確保員工獲得正常的薪轉記錄,以及本地公司的聘用記錄,可大大提高銀行往來的信用;同時因為「名義雇主」可以支付當地貨幣的薪資,匯率和匯差不會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 總而言之,EoR 模式對跨國遠距工作下的雇主和員工來說,是個皆大歡喜的人事行政解決方案。Slasify 於 2016 年在新加坡成立,臺灣也有辦公室,2017 年開始提供 EoR 服務,疫情後業務成長迅速,目前服務範圍遍及全球一百五十多個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和美洲。 服務過這麼多跨國遠距工作型態的企業主,Carlos 表示遠距工作的趨勢在未來會繼續成長,意味著遠距工作的職缺將會愈來愈多,想要在不出國的前提下發展國際職涯,絕對會成為臺灣求職者的新選擇。但他也提醒讀者,遠距工作的勞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職缺非常搶手,以 Slasify 本身為例,做為一間完全遠距的中型跨國企業,公司職缺的平均錄取率是 0.2%。 以上歸納跨國遠距工作者一定要注意的法規問題與權益須知,並介紹了因應跨國遠距模式而生的 EoR 服務,希望對有心成為跨國遠距工作者能帶來一點幫助。 --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遠距工作者的職場攻略》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7, 2024
如何在峇里島取得簽證,邊度假邊工作?峇里島數位遊牧指南
峇里島這個擁有美麗海灘、濃厚文化和寧靜氛圍的熱門旅遊勝地,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隨著遠端工作的興起,也有越來越多人希望能在這片天堂般的地方同時度假和工作。幸運的是,峇里島提供了一些選項,讓你可以在此度過美好時光,同時保持工作效率。 確認簽證和法律要求 如果你計劃在峇里島工作,需要確保你的簽證和法律要求是合法的。印尼有不同種類的簽證,如果你計劃在峇里島工作,最好獲得合適的簽證。你還應該了解印尼有關遠端工作的法律條款,以確保你的工作是合法的。 沒人想成為違法簽證持有者,所以讓我們來解釋一下你在印尼遠端工作的幾種簽證選擇: 請參考:2024 最新入境印尼峇里島簽證改版 FAQ 峇里島是否有遠端工作者簽證? 印尼政府長時間以來一直在研究遠端工作者簽證的可行性,最終他們在 2022 年推出了「第二個家園」簽證。 雖然「第二個家園」簽證有效期為 5 年或 10 年,但嚴格的申辦要求,使它對大多數遠端工作者來說有點太遙遠了。比方說,其中最誇張的條件是,你名下要擁有至少 20 億印尼盾(約台幣 400 萬)的印尼銀行帳戶作為資金證明,而且還不能動用。另外,這種簽證也不允許你合法替印尼公司工作,或在當地提供商業服務。 適合投資者的「黃金簽證」 在 2023/9/3 印尼政府推出的「黃金簽證」計劃,旨在吸引外資並刺激當地經濟。這個計劃要求最低投資額為 250 萬美元,最短期限為 5 年。申請人可以獲得 5 年至 10 年的居留權。個人申請者投資 250 萬美元並開設公司將獲得 5 年的居留權,而如果投資金額增至 500 萬美元,居留期限將延長至 10 年。 以企業名義申請的要求最低投資金額為 2,500 萬美元,董事及特派人員可以獲得 5 年的居留權。如果企業將投資額加倍,則居留期限也將增至 10 年。 選擇合適的住宿 解決了簽證問題後,我們來找一個落腳的地方吧! 許多飯店、度假村和民宿提供了完善的設施,包括穩定的 Wi-Fi 連接、舒適的工作區域和安靜的環境。你可以盡量確保你的住宿地點能夠滿足工作需求,同時提供放鬆和休閒的環境。 那麼適合遠端工作者的峇里島最受歡迎的地區有哪些呢?以下是峇里島最受歡迎的數位遊牧地區: Ubud Canggu Seminyak Sanur 尋找共享辦公空間 峇里島有許多共享辦公空間,這些共享空間為遠端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專業的工作環境。你可以租借辦公桌或辦公室、和其他工作者交流並分享靈感。此外,這也是一個良好的機會,讓你認識其他在峇里島工作的人。 以下是一些評價很高的選擇: 1. Canggu 區 Dojo Bali: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舒適的工作區、咖啡廳和室外游泳池。這邊有穩定的網路和充滿活力的遊牧族群,你也可以附近找到各種合租選項。 Outpost Bali Coworking:它在 Canggu 和 Ubud 有三家分店。這家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寬敞現代的環境,配有人體工學椅子、站立式辦公桌、會議室和私人辦公室。除此之外,還有咖啡廳、游泳池和屋頂露台。你可以參加各種活動、研討會和與其他成員的社交機會。 Tropical Nomad:這個共享辦公空間偏向熱帶風情,設有木製家具、植物和吊床。室內有著高速的網路、空調、免費咖啡和茶、小廚房;不僅如此,還有撞球桌、棋盤遊戲和書籍供娛樂用途喔! Biliq Coworking Space: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採用舒適時尚的設計,充滿自然光和綠色植物。室內有快速的網路、Skype 會議間、儲物櫃和列印設備。更棒的是,這邊還有個屋頂休息室,你可以在那裡放鬆和社交。 2. Sanur區 Kumpul Coworking Space: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友好的合作氛圍,配有快速的網路、舒適桌椅、會議室和活動空間。您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學習新技能又結交新朋友。 Livit Hub: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舒適和創意的環境,除了擁有快速網路、人體工學家具、Skype 會議間、會議室和私人辦公室,它還有個小廚房讓遊牧者做飯。另外,你還可以享有各種福利,如健身會員折扣、簽證協助和保險方案等等。 確認網路連接 如果你喜歡自己在家裡工作,可靠的網路品質至關重要。峇里島的一些地區可能網路收訊不太好,因此,在選擇住宿時要確保有穩定的 Wi-Fi 連接。關於這點,你可以事先跟飯店或民宿確認。 探索當地文化和娛樂 在工作之餘,別忘了探索峇里島的當地文化和娛樂活動!峇里島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美食和自然景觀,你可以利用休息時間欣賞和體驗。 峇里島是一個絕佳的地方,可以同時享受度假和遠程工作的樂趣。只要你遵守當地的法律和法規,確保有穩定的網路品質,並在工作和休閒之間找到平衡,就能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創造出難以忘懷的獨特體驗。 實用生活技巧 安排好工作、住宿和簽證之後,讓我們談談實際的事情:如何打理日常生活? 1. 交通 租機車:在峇里島租機車相對便宜且簡單(不過切記「必須要有國際駕照」)。你肯定會在路上看到許多人不戴安全帽,但請千萬別這麼做,畢竟警察執法嚴格,而且峇里島的道路可能很危險,戴上安全帽騎車會相對安全。 使用 Grab 和 Gojek 等叫車 App:這些 App 方便易用,可以叫車和摩托車出租,也可以叫外送。然而,因為有計程車公司的壓力,所以某些島上景點或偏遠地區沒有提供這些服務。 搭計程車:一些峇里島的計程車司機會拒絕使用里程跳錶,或跟你說里程表「壞掉了」,藉此口頭喊價並提高價格。如果可能的話,儘量使用 Blue Bird 的計程車是最可靠的。 2. 對外聯絡 建議你買一張當地的 SIM 卡,生活會更方便。Telkomsel 和 XL 是峇里島最好的兩家手機網路服務提供商。此外,花點錢使用 VPN 服務也是值得的,畢竟在印尼有些網站無法連接,透過 VPN 才可以越過印尼的網路審查。 3. 健康和安全 雖然峇里島醫療設施還算 OK,但你仍該確保你在國外時有足夠的旅行健康保險,讓你在需要海外治療的緊急情況下有所保障!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記下緊急事故的聯繫電話號碼,和峇里島信譽良好的醫院電話。 4. 學習語言 儘管許多居住在峇里島的印尼人很會說英語,但我們仍建議稍微學習一些印尼文,讓你更容易和當地人交流。而且當地餐廳通常價格便宜又好吃。像我們自己在峇里島,幾乎都是說印尼文喔! 5. 尊重當地文化和法律 在峇里島的外國人因不尊重當地文化、不守當地法律而陷入麻煩的故事,我們聽過太多了。身處別人的土地上,還是請尊重當地的文化法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峇里島生活資訊,也歡迎參考以下連結: YouTube 頻道「J Indonesia」 峇里島自由行究極旅行攻略 Facebook 社團「峇里島/印尼吃喝玩樂」 -- 本文轉貼自:峇里島/印尼吃喝玩樂小編元元(原文標題:如何在峇里島取得簽證邊度假邊工作?峇里島數位遊牧指南)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5, 2024
想要數位遊牧,卻害怕入不敷出?學習「預算與財務管理」是你自由的第一步!
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生活,即遠端辦公與旅行的融合,無疑是一種充滿魅力的生活方式,但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然而,有效的預算規劃成為了這種生活方式的重要挑戰。常有人問我,如果要過上 Digital Nomad 的生活,要花多少錢?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將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方法,希望能夠助你在數位遊牧的路上更好進行預算規劃。 事先存錢 雖然「事先存錢」這個建議看似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卻常被忽視,特別是自由工作者型態的數位遊牧者,收入主要來自於接案,相對不穩定,甚至還有可能面臨客戶拖款的風險。有一種情況是,他們期望藉由待收帳款來支付旅行費用,然而在旅行途中卻因客戶拖款而導致款項延遲進帳,進而引發現金流斷裂的危機,旅遊的品質和心情大打折扣。因此確保旅費充足再出發就很重要。透過準備充足的旅費,讓自己在 Workation 中更加輕鬆。 掌握大項支出 旅行的主要支出通常為機票和住宿,因此,明確了解並預測這兩項支出是數位遊牧生活的預算規劃首要之務。 如果你偏向於長期留在一個地方,或者你的 Workation 劃得相對短暫,那麼你可以提前訂好住宿,這樣住宿費用就可以相對準確。然而,如果你更喜歡邊旅行邊選擇下一站,像我一樣,那你就需要在頭腦中有一個明確的住宿費用範圍。 例如,假設你為自己設定的住宿預算每晚不超過 80 美金。在房價較高的城市,你可能會超出這個預算。但是,當你到房價較低的地方,你就需要將之前的超支部分彌補回來。這樣,你就能精準掌握大項支出,確保數位遊牧生活的經濟彈性。 利用全球數據估算生活費 許多人問我身為 Digital Nomad 怎麼抓預算,其實我的方法論是用大數據去推算。 首先,我平時就有記帳的習慣,因此清楚自身日常開銷的金額和架構。有了這些基礎數據,我就能夠參考全球物價水平比較網站(例如 Numbeo) 來做規劃。這網站能比較你當前居住地和可能的目的地的物價,進一步到單一商品的價格比較。 例如,以 2023 年 Q3 台北和京都的物價為例進行比較,根據 Numbeo的數據,京都的外食普遍比台北貴,但購買食材的費用卻較低,像是牛奶的價格甚至只有台北的一半。然而,京都的公共交通費卻是台北的 1.5 倍。 利用 Numbeo 的數據做 Digital Nomad 生活費預算推估 Numbeo 可以細看到個品項的價格差異 透過這樣的數據,你可以根據同樣的天數(例如旅行兩個月)你平時的生活消費模式,來推算在不同地方的生活費。此外,也可以根據當地的物價變動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做好預算把控。 打造預算緩衝區 在對大額支出和推估的生活費作了初步加總後,再加上 10%-15% 作為緩衝金。無論我們的預算規劃再精確,始終有些費用是無法完全預料的,特別是在旅途中遇到的緊急情況,例如電腦螢幕壞掉需要送修、或是買外接螢幕應急等等。這些狀況往往需要即時的金錢來解決。 有了這個緩衝區,可以讓你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有更多彈性和安心,而不會打亂你原本的預算規劃。此外,緩衝金也可以為你的旅行體驗帶來更大的自由度。例如,你可能會在旅程中被推薦新的景點,或是遇見一場錯過會很可惜的活動。如果有了這份額外的預算,你就可以更自由去探索和享受這些旅行中的驚喜,而不必擔心這會超出你的預算範圍。 確保海外提款的便利性 出發前,確保你的銀行卡可以海外提款。攜帶大量現金既不便又危險,因此擁有一張全球通行的銀行卡更為方便。選擇銀行時,別忘了比較各家的海外取款費用與匯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一旦確認可以海外提款,記得將提款卡設定為「國際使用」,以防銀行誤判為詐騙行為並封卡。 了解自己消費的優先順序 清楚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也是要素。或許對你來說,旅行就是要購物,或是可以探索新事物獲得新體驗,也可能是品嚐美食或米其林摘星的大好機會。了解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可以幫助你在預算規劃時更加明確。比如,如果你是個饕客,那就預留更多預算在飲食上;如果你熱衷於購物,那就將購物列為預算的主要部分。明確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你的需求,同時也能在旅程中,實現最適合自己的 Digital Nomad 生活方式。 積極記帳以掌握消費動向 在數位遊牧生活中,尤其是使用外幣支付時,記帳顯得格外重要。在消費的當下,我們雖然也是會換算匯率來衡量這筆消費是(相對)便宜還是貴,但長時間下來,金額的掌握可能因為匯率和繁忙而變模糊。 透過記帳,可以精確掌握每筆消費金額和整體金流。記帳習慣讓你清楚自己的消費模式,有助於調整 Workation 中的花費,以及優化未來預算規劃的能力,並察覺任何財務問題。在數位遊牧生活中,記帳是有效管理預算、確保遠端辦公和旅行生活順利進行的關鍵工具。 策略性使用信用卡 許多人在旅行時會選擇攜帶大量現金,但我個人更建議策略性地利用信用卡。原因有幾個: 首先,長時間旅行所需的費用不菲,隨身帶著如此大筆現金不僅不便,也較為不安全。一旦現金遺失,基本上就無法找回。 其次,信用卡消費都有詳細紀錄,如有消費爭議時,這些紀錄可以作為參考依據,退款程序也相對簡便。我就曾經被店家超收費用,當下請店家查看他們的刷卡紀錄,我也出示銀行寄給我的即時消費明細作為證明,才順利解決問題。 最後,雖然有些人會因為匯差而選擇在出國前買外幣,但如果能選擇一張國外刷卡回饋高的信用卡,其實也能有效抵銷一部分匯差,而且匯率變動情況往往難以預測,把外幣先買起來也不一定更划算呢。 絕對不能省旅平險 絕對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旅行保險絕對不能省。尤其是當你身為 Digital Nomad,在國外邊旅行邊工作,旅行保險的保障更是不可或缺。在海外接受醫療服務的費用往往非常高昂,如果沒有旅行保險,你可能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因此,無論你打算在哪裡進行遠端辦公或工作假期,一份完善的旅行保險都是你在外生活的重要保障。 旅行與工作兩者兼具,雖然充滿挑戰,卻也相當吸引人。能一邊為生活增添色彩,一邊不打斷工作並保持收入,這就是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生活的魅力所在。 2019 年的疫情加速了遠端工作的發展,各國更為數位遊牧者推出專屬的簽證。許多人嚮往這種工作方式,想要向數位遊牧生活邁進,卻不知從何開始。因此,我開始提供轉職諮詢服務,希望能協助想轉職或成為遠端工作者的朋友。以策略性的規劃和有系統的方法,縮短你與理想生活的距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 Career Talk with Ivy頁面 了解更多。 Digital Nomad 的實際生活充滿獨特性與挑戰,妥善的預算規劃是讓旅程夠順利的關鍵。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要點,最重要的是,依照你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調整與規劃,才能盡興享受 Digital Nomad 生活的魅力。 延伸閱讀: 你與遠端工作的距離 如何Digital Nomad — 行李篇 如何Digital Nomad — 跨時區篇 -- 本文轉貼自:Ivy is Out of Office(原文標題:如何 Digital Nomad — 預算與財務篇)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2, 2024
運動防護員林霈群專訪|2 個行動讓客戶量成長、每月授課時數增 7 成!我的「銷售專業服務」經驗談
在運動賽事中,我們常能看到選手受傷時,有個人會替他們做緊急檢查與處理;在花絮中,搞不好你也看過選手在休息室躺著,有個人替他們按摩放鬆。這個運動迷「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正身分其實是「運動防護員」。 他們原本專為選手服務,負責確認訓練量合宜、處理運動傷害,以及規劃傷後回歸原本訓練模式的做法。但因為近年業餘運動愛好者漸增,所以不少運動防護員也改變服務對象,透過課程協助大眾處理運動傷害。甚至連姿勢不良造成的長期痠痛,也有機會在上課後改善。 不過,如同醫師、顧問等許多工作,這種不是賣實體商品、而是以專業能力來提供服務的生意,在行銷上其實特別棘手。其中一個原因是,實體商品可以靠主動且大規模的促銷來賣出,但專業服務如果過度促銷,反而容易讓人產生疑慮,想說「是不是服務品質不好才打折?」。 不靠這類促銷,那專業服務可以怎麼賣?「Ninety Percent 耐瀚運動防護」共同創辦人林霈群,將分享他如何在三個月內將「每月授課時數」拉高七成,不僅增加收入,後續更幫助團隊擴大規模! (圖/林霈群提供) 把握「銷售專業服務」核心,由選定專精次領域做起 林霈群原本是個角力選手,在受訓時接觸到「運動防護」這項專業,深受它在處理傷害之外,還能銜接回傷前運動模式的特色吸引,決定深入鑽研。取得證照後,也開始執行一對一服務。 執業初期靠著前輩轉介客戶及口碑推薦,他的生意還算穩定,「但老實說對於怎麼做行銷,真的沒什麼想法。」直到後來參與相關課程,才開始對專業服務的行銷有所理解,並基於「讓客戶在有問題時想到我,並放心找我協助」這目標,以兩個行動重整旗鼓! 「課後我做的第一個行動,是選定要專攻的『次領域』。」很多人直覺上會認為自己多種能力都不錯,對外這麼宣傳一定能受到客戶青睞,但事實上,能力太多太雜,客戶反而不知道何時該上門求助。在龐大專業領域中選定「專攻的次領域」,也就是找到一類自己明確能解的問題,輔以正確推廣,這才更有機會在客戶碰到特定問題時,浮現在他們心中。 以林霈群而言,雖然很多運動傷害他都有能力解決,但他最終選定專注處理「膝關節十字韌帶」傷害。為何選擇專注處理這問題?他分享:「當初的考量是膝關節十字韌帶受傷後,需要開刀的比例很高,而且開刀後還需要經歷九個月到一年的復健期。這個傷害很明確、對生活影響很大,痛點也很強。」 選定「需求明確」且「痛點強」的次領域後,林霈群接著開啟第二個行動。 有意識地累積「信任」,在客戶心中塑造可靠印象 光是設定次領域,其實還不足以讓客戶在碰到問題時想到我們,並放心交給我們解決。前面有提到,這還需要仰賴正確推廣。而所謂「專業服務的正確推廣」,其中一招就是累積「信任」,也就是持續產出與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相關的內容,如對問題的觀察或解法等,在客戶心中建立清晰且可靠的印象。 比起狂打廣告,累積信任資產對銷售專業服務而言更根本且有效。畢竟多數專業服務都不便宜,客戶總會想找信任的人來做,而不是偶然看到廣告就買單。 「於是,我開始經營 Instagram 帳號,發布跟『膝蓋傷害』有關的資訊,例如什麼動作容易讓前十字韌帶受傷等等。」拿出手機展示帳號內容的同時,林霈群也分享,他之所以選擇以 Instagram 為分享內容的管道,是因為比起文字,圖片更能傳達學員上課的 Before 與 After。也因此,每個人實際上要透過什麼管道分享內容,還是得考量服務屬性再決定。 經營 Instagram 一、兩個月後,最大進展還不只越來越多人上門詢問膝蓋傷害問題!林霈群興奮地說:「主動來問的人大多都是有需求的,他們透過內容信任我了,基本上只要溝通過程沒有大問題,能排除他們的疑慮,他們買課的機率就高達八、九成。」 透過自銷售專業服務核心延伸的兩個行動,林霈群的客戶數量和每月授課時數在三個月內快速成長,原本每個月授課 80 至 100 小時已經很不錯,後來每月授課時數成長了七成,達到將近 170 個小時。 除了收入更豐,更透過經驗分享協助團隊成員,過去只有一人在教學,現在則多了三位夥伴在授課,還開了一家店! 溝通過程如何排除客戶疑慮?兩個應對建議 「剛剛還有講到一個大重點,就是事前和客戶的溝通!」服務前與客戶的溝通之所以重要,一是因為先排除他們的疑慮,他們才會對服務買單,二則是因為對服務成效的正確理解,將大大影響客戶後續的滿意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妥善與客戶溝通呢?林霈群在訪談最後補充他的兩個做法。 第一,歸納客戶老問題,先一步清楚釋疑。 以林霈群提供的服務而言,常被問到的問題包含「你們跟物理治療師有什麼差別?」、「你們的運動課跟健身房哪裡不一樣?」等。針對這些問題,他事先準備了一份答覆,在客戶詢問前就早一步解釋清楚。 站在客戶的立場來看,不只疑慮可能提早被解決,也相對能感受到提供服務者的專業與用心。 第二,服務成效講明白,建立正確期待。 很多人為了順利把服務賣出去,無論客戶碰到的問題是什麼,都一律宣稱「能解決」。但這其實非常危險,因為後續如果問題沒有確實解決,客戶很可能就不再回購了,也不會再向親友推薦。後續我們想維持生意穩定,就只能一再採用成本最高、效果卻未必最好的方法:拉新客。 也因此,事前務必清楚說明「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才能建立正確期待,避免客戶買了服務才覺得不如預期,他不滿意,我們也不開心。 專業服務類型五花八門,未必每個人採取這些做法,都能如林霈群一般在三個月內快速見效,或從此一帆風順。林霈群就分享,雖然目前經營得還 OK,但也正設法克服新挑戰,包含如何讓團隊協作更有效率,以及如何把產品規格化,省去逐一為客戶客製的時間等。 「不過我們會持續努力,希望早點達成每個縣市都有服務據點的目標。」他也鼓勵目前正奮力站穩腳步的專業服務提供者,參考他在課程中習得的概念與做法,在克服種種難題的同時,至少確保自己在對的方向上努力,而非困在常見的行銷迷思裡!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0, 2024
南韓 2024 年擬推出「數位遊牧簽」 遠端工作者能留韓 1 至 2 年
為振興南韓國內經濟,南韓政府開放祭出多項政策,包含開放台灣、日本等地旅客入境免申請電子旅行許可(K-ETA),同時也預告將在 2024 年推出「數位遊牧簽證」,預計讓持簽者可在韓國居留一至兩年,希望吸引外國人才留韓。 南韓因流行文化、高生活水準,與穩定的網路品質,一直深受數位遊牧者的喜愛。包含首爾、釜山、濟州島都是熱門選擇。 過去,數為遊牧者想要韓國,許多人會持 B-1簽證(免簽)或 C-3 簽證(短期訪問),但只能停留 90 天,對於想停留更長期間的數位遊牧者來說,相對不便。近年南韓政府也開放打工度假簽,讓外國人士可以來韓邊工作、邊旅遊一年的時間,不過這不一定符合數位遊牧者的需求。 日前,南韓政府就預告,將針對高所得、高資產外籍人士,增設數位遊牧簽證,讓外籍遠距工作者能在韓國居留一至兩年。同時,因應 K-POP、韓國電視電影在全球大受歡迎,南韓也將推出K-文化研修簽證,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訪韓,認識當地文化。 -- 責任編輯/邱于瑄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8, 2024
2024 年「最適合數位遊牧」國家排名,葡萄牙第六、阿根廷第二,第一名是?
「數位遊牧」成為新型的工作型態,據《Forbes》統計,截至 2022 年底,全球有超過 40 個國家推出「數位遊牧簽證」,歡迎數位遊牧者造訪。 如果你也嚮往數位遊牧,拿著一台筆電,邊工作,邊造訪全球各地,卻不知道該去哪國比較好。全球簽證諮詢平台 VisaGuide.World 就根據簽證規則、網路速度、稅收制度、生活成本、旅遊人氣等標準進行評比,選出了 2024 年全球最適合數位遊牧的 10 個國家。 前十名分別是: 西班牙 阿根廷 羅馬尼亞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克羅埃西亞 葡萄牙 烏拉圭 馬爾他 挪威 安道爾 第一名:西班牙 西班牙一直是數位遊牧者的熱門選擇,除了天氣宜人、網速快、生活成本較其他西歐國家低廉等優勢外,非歐盟公民申請數位遊牧簽證,可在西班牙居留一年,也可有條件地帶家人同行。在待滿一年後,最長能申請延長至五年,而後也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在納稅制度上,持有數位遊牧簽者也有部分優惠。 第二名:阿根廷 位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因為生活成本低廉、風景秀麗等深受數位遊牧者喜愛,持有阿根廷數位遊牧簽證可以在該國居留六個月的時間,也能申請延長,且不須繳納當地所得稅。 第三名: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是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的國家,若你非歐盟公民,可申請數位遊牧簽證,在該國生活一年,並能延長一年的時間。以歐洲而言,該國生活成本十分低廉,也不必繳納當地所得稅,成為吸引數位遊牧者的主要原因。 第四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位在阿拉伯半島,由阿布達比、杜拜等七個大公國組成。近年,杜拜也開放數位遊牧簽證,外籍的數位遊牧者可在該國生活一年,不需繳納所得稅。一流的醫療服務、高水準的生活,也吸引許多外國高階人才前往。 第五名: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位在東南歐,蔚藍的地中海美景讓許多數位遊牧者慕名造訪。非歐盟國公民可申請數位遊牧簽,最長能在該國待上一年,且該國生活成本低,不必繳納當地所得稅,如果你嚮往地中海國家的生活,克羅埃西亞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六到十名,依序為葡萄牙、烏拉圭、馬爾他、挪威、安道爾,如果你對這些國家的數位遊牧相關資訊有興趣,可以至 VisaGuide.World 查詢,也可以使用Nomad List 這個網站,裡頭記錄了全球各地城市的生活成本、氣候、網路品質、安全性等等資訊,可以做為你選擇數位遊牧目的地的參考依據。 -- 責任編輯/邱于瑄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5, 2024
給軟體工程師的 3 種接案報價方式!合理報價讓自己與業主都能接受
接案報價是每一個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 都會遇到的問題,好的報價,讓自己做的開心,再辛苦也願意接受。壞的報價,讓自己心理難受,有淚只能自己吞了。 在過去的 10 年內,我幾乎每一年都會外接一、兩個外包案,每次接案都要評估該如何報價,在初期的報價會比較低一點,覺得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只要能接到案子,有一些收入又可以練練技術,我就心滿意足了。 但在能力經驗累積之後,就開始拉高自己的時薪單價,因為同樣的時間,我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務,時薪單價當然也要跟著提高,才會有合理報酬。 但坦白說,報價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過程,可能多數自由接案者都遇過一個情況,當自己報價出去之後,等實際開工才因為當初沒有評估清楚,後期實際工作量爆增,又無法跟業主增加報酬,最後就是自己加班做完,把學習也當作一種收入了。 我認為要在初期就完整評估事後的工作量,是一種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高度變化的軟體開發專案。 一個太過樂觀,覺得開發會很順利的報價單,會因為專案的意外問題過於複雜,導致收入不符合成本。所以我會在報價時,就加入意外的問題處理時間。 一個好的報價,需要對專案開發技術的難易度有所了解,愈了解專案任務的難度,才能評估出準確的投入回報,而這是需要長期的經驗累積的。所以,如果你覺得每次報價都不準的話,請別灰心,這是常見的狀況,只要多學習就可以了。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些我對接案報價的想法,這不是標準答案,只是個人的經驗談。 列出功能開發時間 在開始報價之前,一定要先列出所有的功能清單,這是需求分析的過程,將客戶的需求轉化為清單列表。 功能列表可以分主功能及次功能分類,然後針對每一個次功能寫上難易度及開發時間。 難易度影響的是開發的時程,愈難就表示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與人力,那報價相對就會提高。 我舉例一個會員功能的評估結果。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其實在估開發時間是比較難的部份,需要有足夠的開發經驗才能估的準確,如果你不是開發人員的話,建議先向開發人員詢問一下,開發這樣的功能,預計要花多久的時間。 通常軟體開發過程,常常會有意外的處理時間,那也是時間成本的一部份。如果是難度較高的功能,可以多增加一些測試及意外處理時間,先預估好未來可能額外投入的成本。 如何評估開發時間 在評估開發時數時,先針對該功能給一個難易度的評估,可分為「易、中、難」三種,然後以一個人力去估算,預想順利開發的情況下,預計要開發幾小時才會完成,這時候可以得到一個順利情況下的開發時數。 接著依照難易度的差別,將開發時數乘上難易度的變化, 如果是「難」的功能,可以將時數 * 2 如果是「中」的功能,可以將時數 * 1.5 如果是「易」的功能,可以維持原本的時數 這樣評估出來的結果,會比較接近實際的投入時間。 時數報價的參考依據 當評估好開發時間之後,接下來最重要就是計算時間單位報價了,這裡我提供三種報價依據給大家參考。 以目前薪資水準報價 如果你是一個有正職工作經驗的人,那就會有一個正職的穩定收入,可以將你的正職收入當作一個基準,來推算你接案的合理時薪為多少。 我假設某工程師的月薪是 50,000 元,每天工作 8 小時,每月約工作 22 天。月薪 50,000 是某工程師的收入,某工程師其實是創造更高的價值給公司,公司才願意分配薪水給工程師。 所以我將月薪 * 1.5 當作每月能創造的價值, 1.5 倍也當作自己額外的理想利潤,比例可以自己調整,所以計算月薪是 50,000 * 1.5 = 75,000 元。 然後將 7.5 萬元除以每月只工作 22 天,得到每一天的收入為 3,409 元,再將 3,409 除以 8 小時,就變時薪為 426 元。 時薪公式為: (月薪) * 1.5(理想利潤)/ 22(月工作日)/ 8(小時) 得到的時薪,就可以填入時薪報價,計算出每個功能的報酬了。以下用剛剛的範例填寫報價。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為了好算一點,可以將時數單價改為接近整數,會更方便計算。這種方式可以適用大多數的工程師,也是比較貼近自身能力的報價方式。 當要把報價單傳給業主之前,中間計算過程的方式,可以不用讓業主知道,只要列出次功能的小計報價就可以了。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以 104 職業薪資報價 如果你是一個收入時常高低變動,沒有穩定收入當作基準;或是你覺得目前領的是低薪,不符你的價值能力,需要一個合理的薪資水準,可以參考 104 的最新職業薪資水準。 我查了 104 在 2021 年 9 月 20 日的製造工程類薪資行情報告。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其中可以看到軟體工程類的月均薪為 62,000 元。 有了月均薪之後,就可以套用剛剛的公式來計算時薪。 時薪公式為: (月薪) * 1.5(理想利潤)/ 22(月工作日)/ 8(小時) 62,000 * 1.5 / 22 / 8 = 528 元 將得到的時薪,就可以填入時薪報價,計算出每個功能的報酬了。以下用剛剛的範例填寫報價。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為了好算一點,可以將時薪改為接近整數,會更方便計算。 在 104 的各行業薪資報告裡面,包含了非常多適合接案的行業,例如設計業、製圖業,可以取行業的月均薪來當作估價的基準。 以品牌網站報價參考 如果你本身已經成立公司經營,或是覺得自己的能力有公司該有的品質的話。 除了用月薪來估算時薪報價之外,還有一種具有參考性的依據,就是市場上同類型的品牌網站的報價參考,通常這類品牌網站已經在市場上完成多數的專案,也有足夠的經驗來推算合理的市場報價。 可以在 Google 搜尋相關的網站,例如: 網頁設計。就會找到許多的接案公司。 在自然流量前幾名的網站,都是行業內的品牌網站,我們可以從品牌網站直接參考它的報價,當作基準點,再評估自身能力與對方的差異,再決定報價是多少。 報價的策略在初期可以先低價承接,打開市場知名度,建立好的名聲,分享已完成的作品,再慢慢提高自己的報價。 市場上對固定類型的專案,比較有固定的價格,可以自行多比較後進行歸納整理。 例如 WordPress 架站,在市場行情上落在 10,000 到 15,000 之間,那你可以直接用市場行情的區間來報價。 固定版型的企業形象網站,也有行情區間,大約落在 10,000 至 30,000 區間,這也可以當作報價依據。 如果遇到高度客製化的網站,我建議先計算出時間成本及營運成本,再加入理想利潤約 30% – 50%,來當作報價,是比較常見的方式。 業主的付款方式 當送出報價單給業主的時候,通常會約定付款方式,這裡我提供兩種付款方式,給大家參考。 三階段付款方式 三階段付款是比較傳統的方式,分為開工、交付、驗收三個階段,分別付款的比例為 30%, 40%, 30%。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可以依專案重要的流程再新增到四階段、五階段付款,也都是可以的,只要雙方談定就行了。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開工會先拿到一筆收入,等待開發完成就可以收到大筆收入。 缺點是開工至交付的時間,可能過長,導致中間無收入去支付固定開銷,或是因為雙方結案的認定標準不同,導致遲遲無法收到款項,進而影響生活固定開銷。 採月結算方式 採月結算方式是依各別功能完成後,逐步上線交付給業主檢驗,如果業主確認功能正常,即在當月月底時,結算當月已上線的功能,業主支付當月報酬。 例如這是一個購物網站的開發功能,將各別功能標示費用金額或比例,如果已完成就當月簽收付款。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這種付款方式的好處,我認為比較多一點: 將收入分配到每個月的工作量之上,只要當月有完成進度,就可以確保當月會有一些收入。 如果遇到無良的業主,交付之後,卻無法收到報酬,最多損失一個月時間,也看清一個業主是否可以合作。 將支出分配到每個月,同時減少業主一次性拿出過多費用的問題。 報價常見問題 當有一部份技術不熟時,該怎麼報價? 如果遇到一部份不熟的技術領域,需要投入一些學習時間。通常可選擇第二種方式。 第一種是自己另外投入時間學習,不會算在開發時程內。 第二種是將學習成本也算在開發時程內,延長開發時程。 如果對整體專案的開發有足夠的經驗,只有少部份業主使用的方式沒有接觸過,我會選擇多增加一些報價時程,同時提高報價,來處理未知的問題,讓我投入的學習成本也能有所回報。 提出合理的時間投入成本是接案者的權力,而選擇接不接受也是業主的權力。但只要整體的報價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通常業主是不會在意其中有多少的學習成本的。 如果是第一次接案,在技術能力都不熟的情況下,怎麼報價? 如果是第一次接案,其實不用太在意報價的高低,去學習接案過程的問題,累積一些經驗,可以如期將專案完成,所獲得的無形價值,反而才是最有價值的部份。 當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才是跟別人談價格的籌碼。 反過來說,業主願意找無經驗的工程師,其實也是一種冒險,也要承擔無法結案的風險。 第一次接案的報價,要學習與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可以用目前薪資水準報價,願意打折讓利給業主也都是可以的,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未來可以再調整回合理的價格。 談出好價格的報價心法 我覺得想要談到理想的價格,首先你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做出對方的需求,然後在提出報價之後,不要預想當對方砍價的時候,你願意讓利多少,因為每一次讓利就是在降低自己的價值。 我過往每一次的接案經驗,當專案結束的時候,我都會覺得過程好累,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去完成專案。如果當初的報價又被業主砍價,心裡會有不平衝的累,付出的心力跟本就不滑算。 如果報價後堅持價格不變,儘管結案還是覺得累,但收入至少合理,覺得報價太少的話,也是學了一課,下次報價要改進。 不要害怕跟別人談價格 我知道一些人遇到跟人談價格時,就會一付不好意思的樣子,報價給對方,很像在拜託對方接受的樣子。客戶看到這樣的呈現,隨便要求一個打折降價,可能一下就答應了。 談價格就是要有氣場,有自信才能談到好價格。 創造個人品牌效應 其實想要有更好的報價,是建立在過去每一次如期的完成專案,並且讓你的客戶願意口耳相傳你的服務品質。 你能做的就是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價值,多展現自己的專業,不用怕分享自己的專業,就會被別人給學走,會成為你的客戶的都是在不同領域的人,他們相信你的專業,就會願意找你合作接案。 當愈來愈多人認識你的時候,你的個人品牌就會建立,也是你提高身價的時候。 以上我分享一些我的接案報價經驗給各位參考,祝福各位工程師都可以順利談到好的價格。 重點整理 沒有完美的報價,只要雙方都接受,就是好的報價 列出所有功能的開發時間 以目前薪資估算時薪 以 104 職業薪資估算時薪 以品牌網站參考報價 請業主採用月結算方式付款 談價格就是要有氣場,有自信才能談到好價格 -- 本文轉貼自:理財工程師 Mars(原文標題:給軟體工程師的 3 種接案報價方式-合理報價讓自己與業主都能接受)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3, 2024
5 個時間管理技巧!讓你在家工作也能維持高效,兼顧生活平衡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的站長 Esor。 平常除了大量文章產出,開設各種課程講座,其實我還有跟大家一樣上下班的正職工作。所以,像是寫文章、準備課程,都要利用自己在家的時間。多年來這樣的斜槓經驗,也累積了另類在家工作提升生產力的心得。 如何利用剩餘時間累積個人專業,並且,還能夠兼顧生活的平衡呢? 這次就來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關鍵技巧,是為任務設定「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 在家工作、做自己的工作,相對沒人逼我,但是沒有一點點壓力,反而無法真正提升效率。 這時候可以主動為自己設計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 什麼是「設定截止時間」? 在家工作,可能沒有交期,可能沒有人在旁邊隨時要進度,很多事情就開始不知不覺拖延,這時候可以自己設定截止時間。 什麼是「設定階段性成果」? 如果我直接設定今天要寫完一篇文章,難度太高。難度超過自己可以掌握,就很容易拖延。這時候可以把任務分成幾個階段性成果,逐段推進。 設計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就是如果要寫一篇文章,就設定今天要把大綱資料全部整理完成,這是一個自己可以做得到,有截止時間,也看得到階段性成果的任務。 「給自己能夠負荷的正向壓力」:讓在家工作時,遇到有彈性、可掌控的時間,更容易全力投入到這個任務上去完成。 那如果我提早完成怎麼辦呢?這沒有什麼好擔心,那就繼續推進這個任務的下一個階段成果就可以啦! 關於階段性成果的設定,可參考:克服拖延 5 個進階步驟,以養成閱讀學習等生活習慣為例 第二個關鍵技巧,是每個任務盡可能拆解出步驟清單 什麼是拆解出步驟清單?例如寫一篇文章,我會把它拆解成: 設計一個好題目 列出目前想法大綱 研究相關文章 回頭修改大綱 補充相關案例 設計教學方法 製作圖表或截圖 寫好開場白 寫出草稿 這其實就是我多年來在家寫文章、準備課程的一個技巧。 在家工作的環境,可能比辦公室更容易受到干擾、更容易被打斷。我沒辦法一直安排那種週末半天完全不理家人,只做自己工作的時間。 但是如果可以列出步驟清單,我就能充分利用隨時出現的零碎空檔,每次充分推進一個小步驟。 其實,空檔時間比我們想像得多,只是很零碎,如果能充分利用,累積起來就有足夠完成任務的時間。 可參考:工作愈忙愈需要清單工作法,把塊狀任務變成分點行動 第三個關鍵技巧,當覺得時間變得很混亂時,利用工具做統計反省 有時候覺得一天工作的產能變低,好像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麼。真正重要的任務反而沒時間做。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利用一個時間計時的工具,例如 Toggl 。 我會開始來計算自己每一天時間真實利用情況。 當我開始在做某個工作的時候,按下計時器,暫時離開工作就暫停。看看自己到底花了多少的時間。 這樣計算一兩個禮拜之後,我就可以在一個統整報表上,看到自己每週真正工作時數,以及在不同任務分配的時間。 我就可以開始準確地知道,自己到底把時間花在哪裡? 說不定我常常打開網頁逛 Facebook,常常在即時通上回訊聊天,沒有去做真正實質的工作,只是自己不自覺。 Toggl 是我使用了很多年的計時工具,教學可參考:打醒你對時間的低敏感度! Toggl 專業工作者的時間追蹤利器 第四個關鍵技巧,準備行動中也能工作的工具 一個任務中,確實有些步驟是必須回到辦公桌才能執行,但有些步驟不是。 所以,我們前面有一個任務拆解步驟的方法,讓我們知道哪些步驟是辦公桌才能做,但哪些步驟在行動端也可以快速完成。 例如要寫一篇文章,大綱難道不能在手機的 App 上處理嗎?故事難道不能在手機 App 上寫完嗎? 只要有一個可以在行動端易用的工具即可。 這樣一來,我們就更能適應那些不是非常完美的工作環境,也都可以推進我們的工作任務。 讓自己任何環境都能快速專注,可參考:工作愈忙愈要能快速專注,方法卻不在燈光美氣氛佳與有時間 第五個關鍵技巧,設定要被保護的時間 要注意的是,這個保護時間,應該要跟我們的家庭生活環境來配合。 我的意思是,不影響他人,但如果不保護起來,自己也沒辦法好好利用的時間。 例如,晚上小孩睡覺之後的一兩個小時空檔、小孩午休時的空檔。 保護時間的意思是,在這些時間中,優先執行那些設定好的重要任務。 可參考:畫時間盒的練習:如何在更少時間完成更多事情 那麼如果生活時間也都在工作,又如何達到生活的平衡呢? 前面五個技巧,我都用工作性質的任務來舉例。其實同樣的方法,用在生活目標一樣有效果。 我們從頭快速梳理一遍。 可參考:「專案」「管理」我的生活,才是及時行樂的幸福方法 如果是生活目標,我們有沒有為生活目標設定有截止時限的階段性任務呢? 例如想要研究烘焙麵包蛋糕,一個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是在小孩今年生日前幫他做一個生日蛋糕。 然後這個禮拜要先學會做戚風蛋糕,下個禮拜要練習在蛋糕上面塗奶油,再下個禮拜要做出一個夾芋泥餡的奶油蛋糕。不斷的往前,推進每一個階段性成果。 當生活目標也可以設定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你會發現真正可以充分地利用時間,投注在那些以前都沒辦法推進的生活目標上面。 更進一步,有沒有為生活任務,拆解出步驟清單呢?如果我這禮拜必須要練習做一個戚風蛋糕,有哪些步驟要做? 要去研究一下網路上的食譜 要列出自己的食譜 列出食材的清單 去烘焙材料行把食材、器具買好 如果前面這些步驟沒有拆解出來,沒有利用週間空檔去做,到了週末,什麼都還沒開始,那麼就算我有兩個小時的空檔,也做不出一個戚風蛋糕了! 我們的空檔時間,往往就是這樣被浪費掉的。我們當然也要為生活目標保護時間。 例如每天洗澡之後,陪小孩一起唸故事書或玩玩具,然後才去睡覺,這是固定的家庭時間。 我們必須把自己的時間保護好,先保護好,才不會隨意安插更多雜七雜八的事情。 同樣的處理流程,幫助我們推進工作目標,也推進生活目標。如果工作上的重要目標能達成,生活中的重要目標能推進,那麼自然就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了。 -- 本文轉貼自:電腦玩物(原文標題:這5個時間管理技巧,幫助我在家也能高效率工作,兼顧生活平衡)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 2024
《數位遊牧》選摘:「數位遊牧」不是自由工作者的專利?這 4 大方案助上班族也能成功上路
如果你是已經有工作的上班族,而且任職的公司並不施行遠距工作,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解決方案: 1. 和現在的雇主討論遠距工作的可能性 首先,請確定你是不是希望繼續為這間公司工作。因為你肯定要花很多力氣溝通,而且需要試行、再調整、再執行。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除非你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或者公司原本就打算開放遠距工作,否則為了一個人去改變公司政策,是非常困難且漫長的過程。所以你確定會繼續為其效力再去爭取,才是對公司與主管的尊重。 你必須明白,如果沒有其他同事遠距工作,你面對的會是「一個人配合全公司」的情況。意思就是,雖然你不待在辦公室,但大家上班的時間,必須能即時聯繫上你,如果你選擇的落腳處和公司時區顚倒,將會是工作上的一大障礙。還有,你也必須確保你工作(或旅行)的地點,有暢通快速的網路,以及能讓你專心工作的環境。 另一個可能會遇上的,就是非遠距同事的敵意。我說的比較直接,但的確常有這樣的狀況。 同事未必會當面與你發生衝突,但常將「你又不在這裡,你不懂」,或半認眞半玩笑的「我們在這裡忙,你在那裡爽」掛在嘴邊,這些都會讓你不舒服,累積成為壓力。加上你可能「眞的」不那麼清楚同事工作的狀況,會掉一些球,犯一些錯,此時就很有可能成為代罪羔羊。 當然,如果你們公司的工作氣氛非常正向,且大家都很期待你的「實驗成功」,情況就會好很多。我誠心希望你的公司是後者。 2. 和現在的雇主討論改變合作模式 或許你的工作內容是可以遠距執行的,但你的雇主不希望為你「開先例」;或是你自己並不想繼續朝九晚五、每天花八個小時工作,希望調整工作分量或減少時數,那麼你可以就自己在公司的角色與工作狀態,找一個「阻力」相對較小的方式來提案。 你可能會很驚訝的發現,其實老闆等你這樣說很久了。 因為,要養一個正職員工,老闆付出的成本不只是你領到的薪資而已,還有勞健保、辦公室與周邊(水電與軟硬體等)等等的成本,至少需要多支出薪資的 20%,這還沒算上三節獎金、員工旅遊等。 當然,如果你的提案會影響到工作效能,對老闆的吸引力可能較有限。如何在「兼顧人事成本」和「維持一定工作效能」之間,找到「賣點」,就是你成功說服老闆的關鍵。 此外,還要注意,如果你跟老闆談到的遠距工作時數比原本進公司工作低,通常也代表你的收入會有所減少。如果公司又不允許兼差,變少的收入能否充分支應你的數位遊牧生活?就算公司允許你兼差,也會期待你承諾的工作表現不會打折扣。在提案之前,請先將這些都想清楚。 3. 換一份可以遠距的工作 許多經歷過上述兩種溝通過程的朋友告訴我:「如果當初我就換個工作,可能還簡單一點!」的確,找一間已經行之有年,接納甚至鼓勵遠距工作的公司,比要去撼動一間公司的文化容易多了。而且,你可能也會發現,支持遠距的公司其實並不少! 你知道現在在台灣的求職網站上,已經有「遠距工作」的條件可以勾選了嗎? 海外的工作更多,例如:FLEXJOB、Remote、JustRemote、Virtual Vocations、WeWorkRemotely(WWR)、Remotive 都是專屬於遠距工作或數位遊牧者找尋工作的平台。 有不少數位遊牧者一開始都是「騎驢找馬」,目標鎖定就是可以遠距進行的工作,等到預備好了就上路。 4. 自己接案或開創別的事業 當前面三個選項都試過卻還不滿意,或者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許多數位遊牧者會選擇成為接案的自由工作者,甚至成立公司創業。原因很簡單:對自己的掌控度高多了!畢竟前三個選項,還是得受限於公司的規定、主管或老闆是否同意。不過,第四個選項也是其中風險最高的。 你可能聽過這句話:「創業前你有一個老闆,創業後,所有的客戶都成為你的老闆。」 我們以為創業就能夠自由選擇,事實上要先努力到可以存活,之後才能享受這樣的餘裕。從上班族轉變為老闆之後,有些人很享受這種自己做決定的工作模式,有些人則因為必須親自處理上班時都由其他部門代勞的事項,反而充滿無力感。例如記帳、報稅、接電話、設置硬體軟體等,這些事情實際做起來都比看起來繁瑣得多。 尤其是身為會移動的數位遊牧者,得搞清楚各地的法規細節,又要維持接案的品質,比固定在同一個地點創業,複雜度又多了一層。 有些人幸運些,從一個搶手的正職成為搶手的自由工作者,案子增加了再繼續成立公司行號,甚至招募員工。然而中間也得要走過「校長兼撞鐘」,無法「請假」的狀況,或燒腦如何為公司帶來更多業績,才能讓生活繼續的過程。 如果你關關難過但關關都過了,也確定自己非常適合這樣的工作模式,那麼恭喜你,你不只是賺到了金錢,還擁有了時間和空間的自由。 話說回來,老闆有百百種,如果你是那種無法放下工作,每天一定要衝刺十四個小時以上的創業者,數位遊牧的生活對你可能變化性太大了一些。這樣的人往往會發現,就算到了風景怡人的度假勝地「旅居」,實際上卻足不出戶,都待在自己租的 B&B 工作,根本沒探索到新世界。 我的好朋友 Silke 是德國人,過去在英國倫敦上班,後來自學廣告投放、SEO 關鍵字等等,開始在倫敦從兼職開始,慢慢成為自由接案者,做得還不錯。當她與丈夫決定搬到西班牙時,她已經有了幾年的自由接案經驗,順利成為數位遊牧者。 甚至她的事業還發展得更蓬勃,現在客戶已經有英國、德國、南非的公司了,她也開設了線上課程與 Podcast,分享自由工作者如何照顧自己身心健康。聽起來是不是很棒? 但這一切並非一蹴可幾,她總共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努力,才走到今天。 其實,綜合起來你可能會發現,找到一份可以遠距進行的工作並不難,但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對工作、生活、職涯期望的事業,就沒那麼容易。我衷心建議,大膽嘗試,但小心踏出下一步。不要被自己腦中的疑問和恐懼給嚇跑,努力研究是否有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方式。別想要一步到位,在每個轉換之間,多給自己一點時間空間。 -- 本文摘自天下生活出版《數位游牧:第一本幫助你擺脫辦公室的夢想生活指南》
December 29, 2023
希臘政策急轉彎!2024 年起,「數位遊牧簽」需先在母國申請再入境
風光明媚的希臘,是許多數位遊牧者心目中的旅居聖地。但你若是最近打算申請希臘的「數位遊牧簽證」(Digital Nomad Visa, DNV),前往該國工作,你可能得提早做準備了。 根據希臘政府最新規定,從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打算持數位遊牧簽證入境希臘的人,在入境希臘前,都必須先向母國的希臘使領館、辦事處提出申請,取得簽證後,才能循此管道入境希臘。 這也意味著,以往許多數位遊牧者進入希臘所採用的「先入境,再申請」管道,也就是允許人們先以旅遊簽等方式入境希臘,之後再向希臘政府申請數位遊牧簽證,這種方式將自 2024 年起不再適用。 在經歷了 COVID-19 疫情風暴後,希臘政府自 2021 年起跟上全球潮流,推出「數位遊牧簽證」,招攬全世界的數位遊牧、遠端工作者到希臘落腳。當時,希臘政府甚至推出了「先入境,再申請」這樣的利多機制,想要提高各國工作者到希臘工作的誘因。 或許是正對蔚藍愛琴海工作的畫面,精準打中許多遠端工作者的夢想,這項友善的政策一推出,馬上就收到巨大成效。2022 年,申請數位遊牧簽證的人數就較前年成長了 50 倍;許多媒體、部落客,也紛紛將希臘列為 2023 年數位遊牧者的首選旅居地。 如今,希臘將於 2024 年實施新制,若你計畫要在新的一年,前往希臘數位遊牧,可以參考以下簡易的希臘數位遊牧簽證申請攻略: 1. 誰有資格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非歐盟地區的公民 2. 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申請人必須證明自己並非在註冊於希臘的公司工作(取得簽證後,也禁止受雇於在希臘註冊的公司) 證明自己有能力遠端工作 證明自己每月收入高於 3,500 歐元(折台幣約 12 萬元) 在提出申請之前,你可以先聯繫希臘駐各地的使領館、辦事處承辦人員,詢問最新的規則,以及遠端工作 / 收入 / 財力的證明方式,可以增加你簽證申請通過的機會! 3. 希臘數位遊牧簽證效期有多長? 1 年,期滿後可以申請延長。 4. 我需要支付哪些費用? 申請費用 75 歐元(折台幣約 2,573 元) 5. 申請後需要等多久,才能拿到簽證? 一般在提出申請後 2-4 周,能得到申請結果。 參考資料: Greece Digital Nomad Visa - Visa Requirements For Remote Work In Greece In New Rules For Digital Nomads, Greece Ends In-Country Visa Applications From 2024 Greece Digital Nomad Visa Greece Will Require Digital Nomads to Apply from Home Countries -- 責任編輯/Samuel
December 2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