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45 posts

羨慕數位遊牧的生活嗎?10 點測你適不適合遠距工作!

經過了長時間 work from home 的後疫情時代,越來越多人關注 remote working/digital nomad 這樣靈活的工作模式,可以自由地選擇辦公地點,甚至是 workation(工作 work + 假期 vacation),邊旅行邊工作,不再限於家裡與公司兩點一線的通勤生活。 我很幸運能找到這樣遠端的工作,才能夠從上海搬到海南島、再到台東和峇里島旅居,住在海邊,每天日出衝浪後接著工作,下班後坐在沙灘上邊吃著晚餐邊看著夕陽柔光灑在海面上,想換個地方生活的時候也可以自由地移動。有許多朋友羨慕我這樣的生活,但實際了解後才發現遠距工作雖然很吸引人,但卻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我整理了十點遠距工作適合的特質與需要的能力,如果你對數位遊牧的生活感到好奇的話,就繼續往下看吧! 1. 你需要能跟自己獨處 Remote working 代表大部分的時間你都是一個人在電腦前辦公,不像在辦公室的時候會有很多同事一起工作,可以打屁聊天一起吃午餐喝下午茶。很有可能你一整天都不會出門,也不會跟同事聊天(開會前可能會 small talk,但跟在辦公室面對面聊天的感覺很不一樣),也不會跟任何人聊天(朋友們跟你的 schedule 會滿不一樣的)。因此,你需要懂得怎麼跟自己獨處,一個人也能自得其樂,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則會容易感到孤單。 2. 你有主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遠距工作時,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小到入職時各種系統如何安裝、大到跟客戶談合作、規劃協作各種專案,這時眼前只有一台電腦,身旁沒有任何同事可以發問,怎麼辦?不知道要問誰所以就先放著不管嗎?還是主動先嘗試解決問題(例如上網找答案),找不到再 slack 同事呢? 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是不是遠距工作都很重要,但我認為遠距工作會更需要你有「主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你一個人在家辦公時,沒有同事可以即時求助、沒有人會發現你遇到問題卡住了、你無法直接轉頭拍拍同事的肩膀問問題。這時,你需要主動去解決問題,例如上網找答案、 slack 同事、問問主管、甚至跟 stakeholder 約個 quick meeting 都可以。 3. 你喜歡自己安排時間 我很喜歡按照自己的專注力和能量安排時間,反而很討厭時間都按照公司統一的安排,例如 12:00–13:00 就是吃飯時間,我如果不餓,到底該吃還是不吃? 甚至有時候,我在下午做 dashboard 的時候卡住,我當下就是想不出來解法,我不會一直讓自己卡在那,反而會先安排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沒其他工作的事,私事也可,例如出去散散步、看看書、買個菜),忙一忙其他的事,讓腦袋休息一下。晚上突然想到解決方法時,就算已經過了表定上班時間,我還是換趁靈感來的時候一鼓作氣地做完。有時候工作進入到心流狀態,專注力超高時,我也會先不吃飯,因為不想工作被打斷,做完再吃,但如果在辦公室的話,就很難依據自己的能量與專注力安排工作。 4. 你能夠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進入工作模式 跟朋友聊天時,他提到他需要化妝、挑選上班服裝、通勤和辦公室,才有工作的感覺,但這些遠距辦公都沒有(要在家化妝上班也是可,但相信很多人應該懶得在家還化妝吧)。所以為了進入工作模式,我會建立一些上班前的儀式,例如手沖黑咖啡、聽新聞 Podcast,然後再開始工作,否則會很容易無法進入工作狀況,導致效率低落。 5. 你喜歡文字溝通更甚於面對面溝通 相較於在辦公室工作,遠距工作更需要透過文字來傳達訊息,例如 slack message、email 等等,當然有時候直接約個 meeting 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認為遠距辦公很適合我這種比較喜歡用文字溝通的 introvert person。 用文字溝通還有一個好處是不需要即時回覆,我可以先專注在一件需要集中思考的事情上,例如撈數據或是 create dashboard ,等到事情告一段落,再統一回覆訊息。這樣的好處是你會擁有一大塊深度工作的 time slot,不需要一直切換注意力。但若你偏好面對面溝通,覺得這樣更有溫度或方便喬事情,那遠距工作可能會對你來說有些不習慣。 6. 你喜歡有一段不被打擾的工作時段 在辦公室裡,某個同事走到你的座位旁邊想問你事情,你很難不先放下手邊的事情回覆他幾句話,或是同事們在旁邊慶生、聊天時,你很難不被打擾,就這樣你的注意力一直被切斷。一天下來感覺在座位上工作了很久,但其實效率並不高。 一般來說,遠距工作者都是腦力密集的產業,使用大腦思考需要耗費很多能量和時間。遠距工作的好處就是你不太會被打擾,除非是老闆的緊急事情(向上管理這時候就很重要!),否則你都可以先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根據自己的能量與專注力,把時間分成深度工作 time slot 和淺度工作 time slot,把重要的工作集中在深度工作 time slot 完成,回覆 email 和 message 就統一放在淺度工作 time slot。 7. 你有足夠的外語能力 大部分的遠距工作都需要跨國溝通和合作,這時外語能力就很重要,至少要能夠有效地溝通工作內容,像我現在的公司就是新加坡公司,同事來自世界各地,英文就是主要的溝通語言。另外一方面,有好的外語能力更能幫助你找到遠距工作。 8. 你知道如何使用各種線上溝通與協作軟體 遠距工作仰賴各種線上溝通與協作軟體,例如 Zoom、Google Meet、Slack、Tencent、Skype、Discord、Notion 和 Github 等等,熟悉操作這些工具可以幫助你在視訊開會時或是與同事共同合作時,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也可以看起來更專業,否則開會時,你連 share screen 都不會的話就很尷尬…… 9. 你懂得切換上下班模式 Digital nomad 因為上下班的邊界模糊,不像之前去到辦公室就是上班、離開辦公室就是下班,很容易好像一整天都在工作或是沒在工作的感覺,所以需要學會切換上下班模式,建議可以利用建立儀式感的方式來幫助你切換成上班模式,不要因為玩耍和旅行,而忽略工作,但也不要因為一直埋頭工作而忘記停下腳步,享受周圍的美好。 彈性地安排上班時間,為了週末更安心地玩耍,平日會想要更有效率努力上班;週末放下工作好好玩樂、好好充電、享受大自然,才能減少 Monday blue 和報復性地玩樂或熬夜,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完全取決於自己。 10. 你足夠自律 在家辦公或是邊工作邊旅行的自由可能讓很多人羨慕,但看似自由的背後,其實需要更多的自律。例如當你在工作的時候,看到身旁的人都在玩,可能會有種相對剝奪感,但這時你仍需控制自己想玩的慾望,負責任地將工作完成。 沒有了既定的約束與管理,你可以在海邊寫程式、做報表,也可以在山林裡和團隊成員視訊開會,你需要自己安排好工作與生活,若沒有辦法抑制惰性,你就不會是一個好的遠距工作者。 Freedom equals discipline,越自由需要越多的自律,才能更好地享受這個自由帶來的美好和福利。期許自己更加地自律,才能更加地自由。 Work smart and fully have fun. 以上十點就是我對遠距工作適合的特質和需要的能力的觀察,你符合以上幾點呢?如果超過五個符合的話,那遠距工作可能滿適合你的呦,快一起加入 digital nomad 的行列吧!若少於五點的話也不用難過,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最重要! -- 本文轉貼自:Angel Chen。安啾的 Medium 與 Instagram (原文標題:羨慕數位遊牧的生活嗎|測你適不適合遠距工作!)

December 10, 2023

講師李君婷專訪|24 年訪逾 600 城市的體悟:生活難免心累,找到「狀態轉換法」是必要準備

「剛訂好十月去多倫多的機票就收到妳的邀訪信,真是太剛好了!」一改平時講授專案管理課程的正式裝扮,君婷老師一身輕便來受訪。但即便談的是相對輕鬆的主題,她平板上還是寫著密密麻麻的筆記。 從年輕時獨自遊歐、美算起,她到目前已經有 24 年的旅行資歷,曾到訪過近 70 個國家,走過六百多個城市。撇除少數幾次跟團(如去埃及時基於安全考量選擇跟團、或配合友人規畫),大多都是一個人的自由行。 旅行究竟有何魅力,讓她再忙也堅持每年擠出時間去?她想了想表示,旅行對她來說是忙碌日常裡尤其必要的休息方式,「我想特別強調,是有感的那種。」 心累難靠睡覺和耍廢化解,旅行中「轉換狀態」是關鍵 為何要強調「有感」?君婷老師表示,人在忙碌中身心難免會疲累,身體累可能睡飽就好,心裡累卻很難靠睡覺或耍廢來解決。但麻煩的是,很多人常沒意識到這點,感覺累就只想到睡覺耍廢,沒想到卻越睡越累、越耍廢越疲憊。時間被廢過去之後,心裡的焦慮又變得更深。 在她看來,覺得累時該做的第一件事,其實是判別它來自身體或心理,「如果你睡很多還是覺得累,天亮又開始覺得絕望無力,那麼你可能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理累。」身體的累需要我們少做點事,但心理累卻可能需要我們多做點事:找到適合自己的「轉換狀態軌道」來切開工作壓力。 旅行對君婷老師而言,正是非常棒的一種轉換軌道。她解釋:「旅行其實就是專案管理,事前要做好成本、時程、風險等規劃,但出發後往往有各種變卦,比方說沒搭到要搭的車、想吃的餐廳沒開,需要我們快速應變。」因為旅程時間有限、這些應變得在緊湊的時間裡完成,再加上旅程中我們對於外在環境相對陌生,所以我們在旅行時會自然地進入一種「既放鬆又專注」的心流狀態。所謂狀態轉換,在這過程中也就不自覺地被實踐了。 應變過程還有個奇妙之處,那就是整個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反覆思考想要什麼(如想吃什麼、想去哪),然後很快滿足自己」的過程。對比在工作中常面對到無能為力的挫折感,這種自由和滿足自我的機會也常能帶來強大的療癒效果。 君婷老師提到,很多人會覺得安排行程一定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比方說某個古蹟歷史多悠久,「但其實不需要,光是『你想去』就夠了。像我明年要去歐洲參加一個河輪行程,沿著萊茵河水路走訪平常不容易去到的小鎮,我就超期待的!」 以缺氧狀態造訪雲南玉龍雪山頂,君婷老師笑稱手上的是救急卻不怎麼有用的氧氣瓶。(圖/李君婷提供) 熱愛在長途移動過程思考,她不只搭機還每年搭火車環島 「很多人對於旅行的期待從到達目的地開始,而我卻最著迷一段長途旅行的移動過程,不論是搭船、飛機、火車、汽車……」 除了排解壓力,旅行對君婷老師而言還有個重要價值,那就是幫助思考。她表示,長途飛行是很多人的惡夢,但卻是她最喜歡拿來思考和閱讀的時光,就算只是放空,都覺得自己似乎在過程中被注入新能量。 「因為我覺得飛機在高空時,就像在一個時間、空間都無法被明確定義出界限的神奇環境。在這個充滿白噪音的環境裡,我反而能排除雜訊,得到一些新的啟發,可能是視野被強迫打開了吧!」她說明。 某趟航程中讀著科幻小說《極限返航》。(圖/李君婷提供) 所謂「排除雜訊」是什麼意思?她舉例,過去當小主管時常會遇到糾結卻又得做出決策的時候,像某次就必須替組織處理一個「人」的問題。一直待在工作環境中,她看到的都是眼前人力分配、團隊面臨變動的不安低落等顧慮,後來在一段長途飛行中,她於三萬英呎高的魔幻環境裡進入不同的思考角度:多年後回頭看,現在怎麼做才是對組織最好的?然後終於能做出決定。 「不能出國也沒關係,在台灣搭火車也能創造這樣的環境。」君婷老師分享,她每年也固定會搭火車環島一圈,至今已持續八年,有時甚至是當日來回。這樣的行程對她來說只有一個目的:不是吃喝玩樂,而是創造不受干擾的環境,讓自己專注地閱讀、思考以及得到徹底的休息。 拓寬視野養成同理心,看事情不再只有「對錯」而已 君婷老師在旅程中還有另一個「思考」收穫。很多人常說在旅途中的見聞能開拓視野,但在她看來,開拓視野並非打卡哪些景點,而是因為親身經歷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所以能少些本位主義、多些溫柔與理解。 這其實是作為成熟大人的重要訓練,畢竟我們在人生中會遇到不同的人、需要經營不同的關係,在全球團隊當道的時代,還可能和不同背景的同事、客戶協作。大家都知道這時候「同理心」很重要,但往往因為誤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唯一真相,於是很難真正以同理心待人。進入其他文化實地體驗和觀察,在君婷老師看來是提高同理心的好方法。 舉例來說,我們在旅途中可能體會到台灣酷暑時,有另一個地區正是寒冬;中華文化對鬼魂戒慎恭謹,美國萬聖節卻用另一種態度來面對;台灣人覺得餐廳送上熱茶是貼心,日本卻不管再冷都以冰水招待客人。 君婷老師表示,常進出這些情境讓她面對各種差異時,會直覺地先進入到對方的角度,嘗試理解對方在想些什麼、為何他會這樣說這樣做,「大至面對意見分歧的社會政治議題,小至在工作上看到同事與我想法迥異的行為,我都會這麼做,不是直接就覺得別人錯了。我想這就是同理心的第一步吧。」 明白旅行的好處卻遲遲無法出發?關於旅行的 2 大迷思 一路暢談旅行的痛快之處,君婷老師表示,現在旅行對她來說就像吃飯和睡覺般理所當然。但她也發現這對部分人來說並不容易。為何會這樣?她認為和兩個常見迷思有關。 迷思一:天數短的旅行無法放鬆? 很多人常認為旅行的放鬆程度和天數成正比,也因此若不能玩個八天、十天,不如別去了。但在君婷老師看來,旅行能否帶來放鬆效果還是取決於「心態」,而非「時間」。天數迷思不只會增加出發的難度(畢竟請長假對上班族來說確實不容易),這份無法出發的怨念,還會讓我們對工作的不滿持續累積,覺得「都是工作害我不能去玩的」。 「與其惆悵地翻著行事曆,想著什麼時候能請長假,不如從請個半天假開始,創造一個完整屬於自己的下午。」 君婷老師也補充,就她的經驗而言,請平日會比假日好。畢竟多數家人朋友可能也都是假日才有空,所以假日多半會需要陪伴他們,「利用平日假期完整自己,假日就練習當個配角,學習完整他人。」 迷思二:旅途中絕不該工作? 「我也曾經這樣想過,回想起來,我發現越把旅行當成逃避工作、壓力、關係等各種東西的手段,越會在過程中不停倒數計時,覺得疲憊甚至在越接近旅程結束的時間,越感到憂鬱煩躁。」關於迷思二,君婷老師這樣回應。 她表示,雖然自己現在是自由工作者,在時間安排上有相對大的彈性,但卻不會完全把旅行和工作切開,甚至更常是刻意設計幾場「帶著工作的旅行」。 為何一樣是在旅行中工作,過去會盡可能避免,現在卻刻意這麼做?她分享,差異或許來自「對時間的掌控度」。以前會認為上班已使盡洪荒之力,難得休假就該把時間全留給自己,不然好像有請假跟沒請假一樣,還白白浪費了珍貴的時間,而現在每分每秒都靠自己掌控,則認為旅行和工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刻意切割。 「可能對我來說,以前的旅行像是試圖得到某種平衡的手段,而現在,旅行本身就已經是目的。」她這麼補充。 對於工作時間多少會受限於公司規定的上班族,她也建議撇開逃避心態,與其刻意切割又因為工作很難真的置之不理而氣惱,不如練習妥善規劃時間,刻意設計或長或短、或近或遠的「工作旅行」。 (訪談結束後不久,正在規劃新課程的她就帶上工作設備,到離家不過四十公里的山上展開一周的工作旅行,她說這是「準備進入下一個重壓階段的策略性緩衝」。) 雖然深深感受到旅行的放鬆與轉換狀態效果,但君婷老師在採訪尾聲也補充說明,真正重要的或許不是旅不旅行,而是面對難免心累的生活,我們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狀態轉換方式。如果你光想到要自己踏上旅行就已經壓力爆表,那麼可能這個方式並不能讓你進入休息的狀態,而有其他更適合你的選擇。 該怎麼找?她蓋起平板表示,試著多創造一些在能接受範圍內的特殊體驗,並感受自己做完哪些事後,能夠得到新的能量或變得平靜,「它未必要是很大規模的、很花時間的,哪怕你只是下班換一條路線走、看一場以前不曾選擇類型的電影、在家附近找個飯店住一晚,製造一小段完整屬於自己的時間,搞不好都會有出乎意料的休息效果喔。」

December 9, 2023

定義你的「營業時間」是成為跨國工作者的第一步:數位遊牧民族的跨時區工作心法

許多人嚮往 digital nomad 數位遊牧生活,能夠邊旅行邊工作。隨著遠端工作風潮在後疫情時代崛起,能實現這個生活型態的機會愈來愈大。但實際的數位遊牧生活,有很多現實困難需要克服。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如何克服時差、跨時區工作? 以下是我在六週多的旅程、在超過十個城市間移動、跨八至十五個小時時差工作的心得。 先決條件確認 在你繼續往下閱讀之前,必須先確認一個先決條件:你的工作內容和團隊可以接受彈性工時以及自主分配時間。如果你的工作是偏向高度獨立作業、只需要在期限內完成任務,那跨時區工作的可行性相對地高。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內容是偏向需要 follow 固定的時間,那不建議你跨太多時區工作。 此外,也需要確定你的團隊和主管能夠允許、支持你跨時區工作,確保你的旅行計劃不會影響工作產出。 將工作依照類型細分 符合以上的先決條件後,我會把 tasks and schedule 分成兩種:Type-I 和 Type-C。 Type-I (Independent): 可以獨自完成的 tasks , 以及需要花時間思考、研究、閱讀、產出的事。 Type-C (Collaboration): 需要共事合作的 tasks , 以及需要開會和溝通的 schedule。 接下來,我會把工時做切割,Type-C 的事會集中在原本時區的上班時間完成;Type-I 的事情,就可以運用其他的時間完成。 舉個例子,假設你原本是在東八區(UTC+8)的 9am 至 6pm 工作,你可以把 Type-C 的工作集中在東八區的 2pm 到 5pm 完成,剩下 Type-I 的工作,再另外找適合自己作息的五個小時完成。 通常在進行 Type-I 的工作同時,自然會衍生出一些需要和同事討論的事,這時我會把要問的、要確認的、要討論的事情條列記下來,做成 agenda,等進入Type-C 工作狀態時,就可以很有效率地把該釐清的事情定案,也可以減少來回溝通的成本。 在營業時間與時差之間取得平衡 另一個困難之處,是怎麼定錨自己的生理時鐘和睡眠時間。 在旅行剛開始時,一開始你還會有時差因素,能夠維持和原本工作時區一致的行程。但大約三至五天後,只要你有行程要跑,你的身體就會很容易開始進入混亂狀態:該睡的時候睡不著,不該睡的時候又很睏。特別是人體自然的生理時鐘是和日出日落有關,只要你有外出、曬到太陽,就很難不被影響。 這時,先前定義的「營業時間」就很重要,確保自己在 Type-C 的營業時間內狀態是好的,並且在營業時間前有充分時間休息。假設我的 Type-C 工時是當地時間 11pm 至 4am,我會在 9pm 至 10:30pm 間先小睡一下,等到 4am 完成工作後,再進行較長時間的睡眠。或是在營業時間的空檔中,做 30 分鐘的 power napping。不要小看這些短時間的睡眠,這些睡眠都能協助你維持專注度和續航力。 此外,如果有需要,可以攝取一些睡眠輔助品(有些需要醫生處方),並且確保睡眠時間內,房間能夠保持陰暗。淺眠的人,可以用耳塞、眼罩、舒眠精油協助。睡前喝薰衣草茶、洋甘菊茶等等,也能幫助放鬆。但不建議睡前一小時喝太多水,會影響睡眠品質。 旅行同時維持工作質量 運用旅行中零碎時間完成 Type-I 的工作也是很好的策略。例如轉機、等待登機、搭飛機或火車的時間,都可以善加運用,確保自己產出的質量不被旅行影響。 保持行程彈性也是很重要,最怕的就是沒睡好、玩不到、工作又被影響。行程安排不要太密集,即便有一整天沒有出去玩,你心態上也不會覺得懊悔、可惜。因為有時候你真的會需要一整天好好補眠、休息。 在因為時差失眠、睡不著的時候,也盡量不要焦慮,可以趁這時候完成 Type-I 的工作,有時候真的弄一弄就會有睡意了。 跨時區工作要特別注意和同事溝通時的時區換算。推薦使用時區換算器,確保雙方約定的時間一致。 如何開啟數位遊牧的可能性 digital nomad 的生活沒有想像中的浪漫,肯定也沒有在家工作舒服。但能夠一邊看世界一邊工作保持收入,這就是數位遊牧的魅力。 許多人嚮往 digital nomad 生活,想要轉職遠端工作,卻又不知道從何準備。因此,我開始接受委託,為想轉職到遠端工作的職場人做「轉職諮商」。透過有系統和策略的規劃,協助職場人開啟數位遊牧的可能性。有興趣的朋友可到 Career Talk with Ivy 頁面 看細節。 在旅行的途中,確實也會想念家中的大螢幕、升降桌、辦公椅等等。不過有捨就有得,只要能做好行前準備,有方法平衡旅行和工作的時程,就能夠享受數位遊牧的魅力。 延伸閱讀: 如何digital nomad — 行李篇 你與遠端工作的距離 轉職前,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 本文轉貼自:Ivy is Out of Office(原文標題:如何 digital nomad — 跨時區篇)

December 9, 2023

《遠距工作這樣做》選摘:遠距工作溝通效率差?想提高溝通品質,試著從「降低溝通次數」開始

我一直認為,在工作上,如果需要頻繁與對方溝通才能辦成事、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工作上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錯。 我想在職場上,下面這些問題的提問語句,對你來說應該不陌生: 「在嗎?」 「你有沒有什麼方向?」 「你覺得黃色好嗎?」 「你覺得老闆想要什麼?」 這類問題給人的感覺十分黏膩與煩躁。 表面上這些問句看起來好像很平凡,但實際上,這些問句在協作上帶給的隊友負擔其實挺大的。平常在辦公室裡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亂聊,看起來還沒什麼。但是如果在遠距中,這類問題一旦出現在通訊軟體內,看到時自己內心常有一股衝動想掐死對方。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這些問題都有個共通特點:每當這些問題出現前,你總需要再多問好幾句,才能明白對方最終要什麼? 以前,在辦公室裡這種問題很常見,但大家其實不太在意,主要原因是因為以前這類問題,多來回幾句的成本只要幾秒鐘。但是切換到遠距工具後,光是回應問句的時間成本,加上遠距工具的操作,就是多了幾十倍,所以往往讓人不由自主的無名火起。 這些問句的成因很多,有可能是當初對方沒想清楚,隨口就丟出問題,而沒有好好把核心訴求表達出來。 但還有一種更可怕的情況,就是問這些問題的人,平常就有不好的工作習慣,習慣將「思考作業」扔給對方。 建立不要丟思考炸彈的提問原則 平常在辦公室裡,我們對這種「思考作業」炸彈沒感覺,但是一切轉換到遠距工作模式,就覺得跟這樣的人工作十分吃力,溝通上很抓狂。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改變「結果」? 不管你是炸彈接收者,還是無意中成為了炸彈製造者。如果我們不想陷入這種討厭的情形,我建議團隊裡面針對問問題的原則,應該改成: 在問對方一個問題時,先思考自己想要得到什麼答案? 盡量將問題的答案選項,用手段集中限制成你想要的結果。 將一個「開放問題」,改造成有限的多選題。 比如說上面舉這些無腦例子,就可以重構成如此: 「在嗎?」 「在嗎?我想跟你溝通 A 專案的事。我在 15 分鐘裡面都在線。如果你在的話盡快回我。如果等下要找我,我可能整點才在,到時候可以打我電話 XXXXXX。 」 「你有沒有什麼方向?」 「關於目前這個問題,我目前有 A 方向、 B 方向、 C 方向,我個人比較偏好 A 方向。你有沒有其他想法?」 「你覺得黃色好嗎? 」 「關於這張海報,我做了紅橙黃綠色,我個人覺得黃色在這個場景比較適合,理由是 XXXX 。你比較偏好哪一款?選個兩組給我。」 「你覺得老闆想要什麼?」 「我認為老闆因為 AA、BB、CC 因素。他可能比較偏好 CC 選項。你有什麼的看法?可以給我你的方案與理由嗎?」 讓我們看看,前後兩種提問有什麼差別。你會發現,這些問題經過「改寫」後具備幾個特徵: 相對比較長。 一次性的表達了自己相對完整的看法。 如果對方沒有什麼想法,提供封閉式選項,讓雙方能對結論快速收斂。 容易得到具體的溝通成效,時間可控,結果可控。 「過度溝通」(在一句話裡面塞滿了可能的選項,以及上下文場景)。 先拆解問題,溝通才能獲得有效答案 我們平日之所以會「沒有效率」的原因。是因為「走過去溝通」的「時間成本」非常低廉。所以反而最有效率的方式,是近距離高頻率的快速修正。 然而,這種走過去溝通的「壞習慣」被帶進遠距工作時,大家就會覺得「溝通」上很費勁。 我們可以把「時間」比喻成水,「溝通」當成洗澡。以前在辦公室,我們有自來水,當然是拿蓮蓬頭快樂地沖澡。但是如果我們到了高原上,洗澡需要打水,非常的費力。你還會想要在高原密集的打水進行快樂地沖澡嗎?當然不可能! 這時候,我們採取的策略,就會變成可能兩天才洗一次澡,每次都採取擦澡的方式,並且集中在某些時段裡面大家一起洗。 在遠距工作上,為什麼我在開篇第一個原則,就是「限制直接、立即溝通次數,一天最好在兩次以下」? 目的是,反過來設計一個極限場景,如果說話機會這麼珍貴,大家就不會浪費時間找尋更好的語音溝通工具,或想開更長的會。 而是回過頭來,促使自己在遇到問題時更深入地思考:自己要如何提問題?又期待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在提問之前,先把問題拆解清楚,反而可以更有效地獲得答案、縮短溝通時間。 -- 本文摘自創意市集《遠距工作這樣做:所有你想知道的 Working Remotely 效率方法都在這裡》

December 8, 2023

《普通人的海外求職指南》選摘:出國工作沒你想的那麼好!海外求職前,3 個問題幫自己做事前檢核

出國工作就像離家獨立。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長期離家時的回憶嗎?有的人是到外縣市讀大學、有的人是當兵到了很遠的營區、有的人則是出國當交換學生。那是一種混雜著自由、探險和一點刺激感的悸動,有時候「離開」就是目的本身。 出社會一陣子之後,很多人心中又會再次漾起這種離開的渴望,只是這時候的限制條件更多了,你可能有了穩定的工作,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脫離現在的舒適圈;你可能有了生活的責任,不確定家人能不能承擔失去來自你的經濟來源;你可能已經有了明確的升遷道路,不太確定離開之後是不是真的更好。 嘉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年輕的時候就有出國工作的夢,除了薪水,她更在意的是國際經驗。 畢業之後加入一間台商公司,說不羨慕同期直接加入外商的朋友是騙人的,她想像的畫面裡,朋友們已經比她早一步擁有這些國際經驗,可以說是半隻腳站在海外工作了。 三五年之後,她也出國旅行和出差過幾趟,這才開始感覺到自己所追求的國際經驗更多的是關於職涯發展:她希望自己能領導一個跨國團隊,並且和多元背景的人有共事經驗,在職涯上取得更大的舞台。 某一次同學聚會的場合,她才知道在外商工作的同學一直很羨慕嘉玲已經能夠主導專案、在東南亞社群建立起業界的聲譽,而同學除了偶爾和國外上司用英文匯報,大部分工作上的同事和對口的廠商,其實都還是相似背景的本國人。 若純論薪水,嘉玲的稅後薪資已經足夠在台北過上相當有餘裕的生活,雖然嘉玲仍留在台灣,可是她的視野從不只局限於台灣。 士豪則是另一個例子。在美國工作了五年之後,他在 2021 年選擇回到台灣。 美國的薪水仍然比台灣新工作高,但是在疫情之際,他不能再像之前一樣定期返台與家人相聚,長期獨自一人在異鄉遠距辦公一年,他重新問自己:在這個人生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第二波疫情再起之後,答案變得越來越明確—他是個需要常常和家人相處、和朋友閒聊的人。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某一場對話,他接受朋友的建議,開始進行心理諮商,才知道自己心理已經開始出現狀況了,問題在於從一開始他對海外工作的嚮往其實也是能夠交到不同背景的朋友,但是這五年來,他發現自己的朋友圈因為語言和文化背景的緣故,仍然非常局限,朋友都是華人不說,實際上認識的人,連職業和產業都一模一樣。 於是士豪決定返台,而他在台灣工作的這一年,幾乎是他開始工作以來最快樂的一年。 出國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取捨。 你得思考的不只是離開的優點,還有更多離開的缺點,當你能夠堅定地回答「為什麼想要出國工作」這個問題時,才真正開始走上「出國工作」這條路。 這條路有時充滿歡笑,有時異常孤獨,你不必頭也不回地離開,但不管選擇闖蕩還是回頭,都要能夠先把心態和目標確定下來。 事實上,在全球疫情肆虐的這兩年間,越來越多人選擇「留在台灣」或者「返回台灣」工作。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2020 年台灣人赴海外工作的人數為 50.1 萬人,較 2019 年的 73.9 萬人,大減 23.8 萬人,不只是 2009 年開辦調查以來的最低點,也是近五年來首次人數下降。 回想上述的兩個故事,不妨再問自己一次:你為什麼想要出國工作? 出國工作到底哪裡好? 工作不是人生唯一的意義,如果單純為了找到工作而削足適履,強迫自己處在沒有目標的痛苦漩渦之中,反而失去出國工作的意義了。 你的目標不一定是要和工作有直接相關,但一定要能清楚地告訴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究竟是什麼。如果問起一般人想要前往海外工作的動機,大概可以歸類為以下四項: 1. 追求更高的收入 每個工作的薪資常常取決於兩個要素:這個公司賺不賺錢、公司所在地的人才供需是否平衡。台灣產業的強項目前還是在科技製造業,這些上市公司都有賺錢,也持續對人才有大量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新竹市家戶平均收入比台北市還要高的原因。 但對於其他產業,比方說純軟體業和顧問業,國外的產業聚落常常能提供更高的薪資,這也是很多人決定出國工作的主要原因。 2. 追求更好的成長機會 企業總部或核心市場所在地常常能提供人才更大的舞台,因為有機會接觸到核心或規模更大的專案,這些是小型區域市場比較難望其項背的。 而大的舞台就會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人才聚集,激盪出創新的產業知識和方法論,進一步為前來挑戰的人才職涯加值。 台灣在市場規模和產業類型的先天限制,常常會讓職涯中段的專業人士或基層主管「卡住了」,缺乏晉升機會,進而失去承接挑戰和成長的機會,這是另一個讓人決定出國工作的重大推力。 3. 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住過國外就會發現台灣其實是個方便又安全的宜居之地,做為退休的選擇,生活品質相對來說是很好的。但如果同步考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就多了很多讓人決定出國的理由。 許多人是為了更合理的工時和更完善的休假制度而出國的,也有人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品質而出國,有的人則是嚮往綠地和較方便的旅行機會。 4. 對於特定文化的愛 有的人把出國當成是拓展文化體驗的途徑,不管是想要認識更多元種族文化的朋友,或是嚮往動漫、K-pop、NBA 等特定流行文化,又或者單純對於法式情懷、戶外活動等特定生活型態的喜愛,這些都是族群組成和生活同質性較高的台灣無法提供的。決定因為另一半而為愛走天涯的也算在這一類。 留在台灣絕對不好? 然而隨著全球疫情的發展,許多人也重新開始檢核這四個維度,實際上留在台灣未嘗不是個好的選擇。舉例來說: 1. 稅後薪資:疫情期間除了內需產業的擴大,和出口相關的產業也有爆炸性的營收成長。從分紅到本俸,非常多科技業相關的職務都陸續開始調薪計畫,跨國大公司加碼進駐台灣,也漸漸開始拉高了人才的薪資水準,如果考慮稅後所得和實質購買力,台灣部分產業的薪資已經超越日本和歐洲能夠提供的水準。 2. 成長機會:隨著海外市場的擴大,科技業和傳統產業也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職涯機會提供給願意外派或領導跨國專案的人才。這類工作的合作對口分布在東南亞、東歐和中南美洲地區,能夠提供的舞台比起直接出國工作的人並不遜色。對於足夠資深的高階人員,台資企業因為總部就在台灣,加上同樣文化背景的優勢,有時也有機會爭取到總監以上的職務,避免國際職場上隱形的竹子天花板。 3. 生活品質:承平時期普通人比較意識不到的生活品質,包含治安、醫療效率、公共價值觀差異等等,在疫情期間被大幅度地凸顯出來。留在台灣工作仍有一些生活上的壓力,但它更像是一種生活型態的取捨,而不再只是單方面的劣勢。 那麼對你來說呢?你為什麼想要出國工作?你最重視的又是哪個部分? 套用知名作家賽門.西奈克在《先問,為什麼?》提到的黃金圈理論,你必須先從為什麼開始,再去思考怎麼做和如何做。因為「人們會跟隨的不是你做的事情,而是你做這件事背後的理由。」 你的夢想也是一樣,長期而言,你很難說服自己為做而做,一定要有一個理由,才能說服自己在困境之中持續做下去。 如果單純是為了薪水,可能就比較願意妥協於不喜歡的文化;如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可能就願意接受比較平緩的職涯成長曲線和薪資。這點對於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對於同一個人的不同職涯階段也不一樣。 最好的選項也許可以同時達成一開始說的那四個動機,但如果無法同時滿足,把目標拆分成兩到三個階段逐步實踐也未嘗不可。 檢視自己理想生活的目標 你必須要不斷傾聽內心的聲音,究竟自己想要出國工作的初衷為何,又願意為了這件事犧牲什麼。要做到這件事沒有捷徑,需要定期花一段時間和自己對話,聲音才會隱隱浮現。不妨從下面這三個簡單的問題開始,每半年問自己一次: 1. 你想要透過出國工作得到什麼? 2. 這些東西只有透過出國工作才能得到嗎? 3. 如果沒有了這些,你還想出國工作嗎? 當聲音開始萌芽之後,就把握機會手寫下來吧,這將會成為每次你想要放棄的時候的專屬符咒。 寫下來不只是一個儀式,也是一個你對自己的承諾。很多自我成長的書籍和勵志故事的主角,都曾分享過這種目標設定的小技巧。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個起點,現在就寫下自己的理由,困惑的時候再回頭來尋找自己的初衷。 關於職涯和生活重心的思考,我非常推薦由史丹佛大學教授比爾.柏內特和戴夫.埃文斯所寫的《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書中提供了很多實用的工具,讓你從人生觀和工作觀開始,透過記錄每天生活的簡易日誌,檢視自己理想生活的目標是什麼。書中許多自我探索的工具也都可以直接在同名的官方網站上下載使用。 當你找到了人生的為什麼,也許會發現美好生活並不需要出國工作,出國工作也有可能只是最終目標的一個手段,那都很好,只要那是你經過思考之後,自己選擇的就好了。 --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普通人的海外求職指南:不必留學,也能讓國際工作主動找上你》

December 8, 2023

《 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選摘:海外求職只有履歷還不夠,你一定要會寫的「求職信」!

英國和臺灣的職場生態各有差異,語言和文化也截然不同,以倫敦等大都市來說,競爭者來自全世界,要如何在世界人才的大熔爐、大舞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累積了超過十一年對英國職場的研究與觀察,我認為除了本身的專業能力要強、實力要夠以外,對於第一次在英國找工作的人來說,適應當地的求職潛規則更是重要且基本的。 在英國找工作必須跟著英國人的遊戲規則走,套用到其他國家的狀況也是一樣,千萬不要一味地用在臺灣求職的那套方式,認為只要在 104 或 1111 等人力銀行平臺註冊並填好履歷,就能應徵工作,以及用同一份制式履歷和自傳打遍天下,投遞到應徵職缺的所有公司,這些臺灣人習以為常的求職起手式,在其他國家的就業市場上可能行不通。 就我的觀察,在英國和在臺灣求職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那短短一頁的求職信(cover letter)。 什麼是求職信?在歐美國家找工作時,它是很常見的正式文件,長度大約是一頁 A4 紙,一般會伴隨著你的簡歷(resume)在填寫工作申請(job application)時一起被遞交出去,目的是加強簡歷裡沒有強調的部分,同時客製化你的工作申請,畢竟簡歷的內容比較制式且標準化,如何針對職務內容說服你想應徵的公司,讓他們相信若不邀請你去面試就是他們的損失,真的只能靠求職信來完成這個任務了。 求職信的附加功能 此外,求職信還有兩個附加功能,讓你的工作申請更完美: 1. 展示你的個性與溝通方式 有別於簡歷著重在條列每段工作經驗,求職信提供求職者一個能展現文采的機會,而透過這段文字,潛在雇主能進一步了解你的個性以及慣用的溝通方式,讓對方能更全面地認識你。 2. 解釋簡歷中可能被質疑的部分 簡歷受限於固定格式,無法對每一段工作經歷詳加解釋,譬如你的兩個工作之間的空檔過長(一般指超過半年),或是你從 A 產業轉職到 B 產業,如果未經解釋,這些現象極有可能被雇主視為所謂的紅旗(red flag)*,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在求職信中詳細解釋,化解可能被雇主歸類為潛在疑慮的紅旗。 許多招募廣告會要求求職者附上求職信,而大部分的求職網站像 Reed、Indeed、Totaljobs 也會要求用戶撰寫求職信。 一封精心撰寫的求職信能包含許多簡歷無法交代的細節,用它來補充簡歷無法呈現的額外資訊,不但能幫助招聘者更深入地認識求職者、了解他的背景,在兩位求職者的專業技能勢均力敵時,求職信寫得比較好的人往往有更大的機率勝出,成為得到面試機會的優勝者,因此我建議:即使招聘廣告上沒有要求,求職者還是應該主動附上求職信。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可能覺得求職信似曾相識──似乎和在臺灣求職時寫的「自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求職信的寫法、對結構的要求和自傳完全不同,千萬不要搬出以往寫自傳的那套做法,那樣不但無法幫你的求職申請加分,還有可能讓人資(Human Resources, HR)在第一階段篩選時,就先把你刷掉了。 撰寫求職信的技巧 了解求職信的重要性後,你一定很想知道該如何寫好求職信,畢竟在臺灣找工作通常不用寫求職信,大部分人對它比較陌生,以下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撰寫求職信的技巧。 1. 看清職務要求,量身打造專屬內容 在英國找工作,最忌諱的就是用同一個版本的溝通方式「亂槍打鳥」,這會讓雇主覺得你只是想碰碰運氣,並不是真的認為自己可以勝任或想要得到這份工作。 若求職信的針對性不夠強,人資根本不會花時間看你的履歷。因此建議寫求職信之前,務必仔細閱讀職務描述(job description),看清楚職務要求,在求職信中針對該職位著重的技能與經驗多加著墨。 2. 第一段寫總結,其他段落多用實例 求職信和情書不同,不需要含蓄地慢慢鋪陳,請務必在第一段就寫出整封求職信的重點,再用後面的段落一一擊破各個細項。 求職信第一段通常是總結你到目前為止的職業生涯發展與成就,讓收到你的工作申請的人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快速了解你的專長。 緊接著要從你的經驗中大量使用具體實例說明為何你適合這項職缺,可以是你工作中的真實案例,或是曾得過的獎項、專利、證書等,總之就是用你的豐功偉業去呼應該職缺的要求,向潛在雇主證明你是最完美的不二人選。 3. 用條列方式歸納重點,總長不超過一頁 為了讓人能在最短時間內一目瞭然,寫求職信最好使用條列(bullet points)的歸納方式,每一條聚焦一個核心,譬如第一條說明你的領導能力,第二條談你的專案管理能力,並將這些重點用粗體字標示起來,讓負責招募的人資容易清楚辨識。 求職信最好不要超過一頁,內容必須精闢簡要,句句講到重點,而且不要重複簡歷裡提過的事,否則會給人重複性高的累贅感。簡歷和求職信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兩份文件,撰寫時要盡量針對你所申請的職務要求來微調,才能達到真正的客製化,也更能讓招募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別忘了強調志工經驗 雖然當志工是為了服務,而非為了求職或履歷表上的亮眼經歷,但在英國申請工作時,如果有志工經驗,的確會讓雇主對你「另眼相看」。對許多外國企業雇主來說,不支薪的志工工作經驗,最能反映應徵者的「積極性」,若是曾在海外從事志工工作,對於應徵者的「國際觀」更有加分作用。 建議可以在求職信中特別說明自己為何選擇某個志工項目,以及從該經驗中得到哪些技能符合應徵職缺的要求。 5. 最後一段的藝術 前面提到求職信第一段要總結你的技能、專長與成就,讓閱讀的人可以很快勾勒出求職者的全貌,求職信最後一段也很重要,有畫龍點睛之效,讓人看完一整頁內容後,能輕易掌握重點。 英國職場專家建議,求職信最後一段請再次強調你的技能中最符合該職務要求的兩項關鍵能力,以及它們將如何為這個職缺與該組織帶來貢獻。這個動作的目的是提醒招聘者你的主要強項是什麼,讓對方感到如果不邀請你參加面試,他們就虧大了。 6. 主動爭取面試機會 想在英國職場生存,最關鍵的能力就是「爭取」(也就是吵著要糖的能力)。不管是想升遷或加薪,或是談年薪時,想為自己多加一、兩個月薪水,直接爭取就對了,雖然老闆最後不一定會答應,但若不主動爭取,幾乎不可能得到這些機會。 我們要知道歐美各國的企業中,「惦惦吃三碗公」的老闆也不少,如果不出聲,他就假裝不知道你該調薪了。 這個道理應用在申請工作上也是一樣的,你撰寫完成強而有力的求職信最後一段的末尾,請務必記得主動爭取面試機會,這會給人有企圖心的印象。 讓求職信加分的元素 至於要如何表達想爭取面試機會的決心呢?英國職場專家建議,不妨在畫上求職信的句點之前,加上這三個元素: 1. 你的聯絡方式,包括 email address 與手機號碼。 雖然這些資訊在簡歷裡都有,但此處重複寫上的目的是讓對方知道你是認真的。 2. 方便聯絡的時間。 讓對方感受到你有事先為他設想,如果他原本就有意決選(shortlist)你參加面試,這樣的貼心舉動更能增加想邀請你來面試的動力。 3. 意圖明確,語氣堅定,但不要給人壓迫感。 爭取面試最好不要用迂迴戰術,直接表達想爭取面試機會是最好的方式,但用詞遣字要小心,千萬不要讓人覺得你太粗暴或咄咄逼人,建議可以使用「 I look forward to discussing what my background can bring to the team in greater detail with you during an interview(我很期待在面試中與您更詳細地討論我的背景經歷可以為團隊帶來的效益)」,這種措辭法明確專業又有禮貌,是職場專家一致推薦的安全寫法。 總結來說,求職時應該把工作申請表裡的任何一份文件都當成行銷個人品牌的工具,撰寫我們比較陌生的求職信時,請把握以上提到的幾個原則,在短短一頁內容中充分展現你最能和該職缺緊密連結的專長與技能,並用具體的實例說服潛在雇主,讓他們覺得應該邀請你來談談,否則可能有錯失優秀人才的遺憾。 *紅旗(red flag)在英文的原意是危險或警告,後來成為應用在日常生活對話的俗語,通常指初次見面時,在彼此都不熟悉對方背景的情況下,其中一方出現讓另一方覺得苗頭不對的徵兆。在本文中是指簡歷出現一些在人資眼中被視為大忌的經歷。 --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遠距工作者的職場攻略》

December 8, 2023

高效能會議的 7 個習慣!遠端工作靠它保持線上開會效率

有時候開會變成聊天,結果一件事情討論了很多次,最後專案卻還是沒有什麼進度。有時候開會時大家都很努力,但討論的時間拉得太長,講的話失去焦點,讓會議變成一件累人的事情。 我自己也是上班族,每天面對許多公司內行政會議、客戶專案開會,甚至有時需要談判決策的會議。回顧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各種冗長會議、高效率會議,兩者對比,或許可以從我自己的經驗,整理出讓會議變得「高效能」的七個習慣。 你或許也發現這篇文章題目,借用了史蒂芬.柯維的經典著作書名:《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當然我不是管理學大師,這裡整理的七個習慣,只是我的個人經驗,所以也很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你的看法。 開會前,有個基本一定要做的事情:「準備自己要報告的資料」。如果要跟客戶討論產品,我就要先準備好市場分析資料。如果要說明專案進度,我就要準備好工作報告。 因為太基本,所以不列入下面的七個習慣中,就讓我們從已經準備好開會資料開始,看看還能「為高效能會議做些什麼事」?這些習慣包含了會議前、中、後的不同行動。(可以延伸參考兩年前的這篇文章:我如何用「有效」企劃進行高效率會議討論?) 1. 列出這一次要確認的重點問題清單 會議有時候會不小心失焦,大家天南地北的聊起天,或是想到什麼討論什麼,最後離題而拖長不必要的討論時間。 有時候會議會有議程,但有時候沒有。無論如何,我都會有個習慣,就是自己先列出這一次我想討論的重點清單,以及我想確認的問題清單。所謂「重點問題清單」,不是報告資料,而是裡面真正需要釐清的問題是什麼?真正值得凸顯的重點是什麼? 我通常會問自己,假設會議時間很少,假設最後沒時間才輪到我講,但我一定要確認的重點與問題是什麼? 無論我是不是會議主導者都需要這份清單。 如果我是主導者,有了重點問題清單,我就知道什麼時候離題,可以把會議拉回討論主軸。如果我只是報告者,有了重點問題清單,我也知道如何簡潔扼要的說明,並且知道我應該花時間在哪些重點上討論。 2. 排出重點問題清單的討論邏輯 會議有時候會卡在一些關鍵問題,結果陷入無解的討論迴圈。會議有時候讓人覺得很混亂,最後好像討論了很多,但心中對專案的整體架構卻還是很茫然。 在前面列出重點問題清單後,我還會多一個習慣,就是我會排列出要怎麼討論這些重點、問題的順序與流程?把這些重點與問題,用邏輯重新整理一次,先確認簡單的、要先確認的問題,然後才慢慢引導到困難的討論。 我通常會問自己,這些重點與問題要怎麼依序提出,對方會被我說服? 這樣的習慣,可以讓會議過程中,對方更容易對你建立信心,並且困難問題也會從簡單開始,逐步拆解,這樣整個會議過程都會更加順暢。 3. 確認我自己對問題的解答與底線 有時當會議討論到關鍵問題,但是大家都不確定解答是什麼,不確定能不能這樣做,於是不能做出決定,可是又在討論上無限迴圈。 當然會遇到一些很難抉擇的問題討論,但在前面決定好重點問題的討論順序後,我還會再有一個習慣,就是先想好自己對這些問題的可能答案,或是這些問題我的最後底線是什麼。如果底線不是我能決定的,我會在會議前先去問可以做決定的主管,然後才去跟客戶開會。 我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如何大家沒有更好答案時,我的目前最好答案是什麼?這個問題如果對方提出要求時,我可以答應的最後底線是什麼? 前面三個步驟是環環相扣的,如果沒有準備好問題清單,又怎麼知道要準備好底線答案? 而當我準備好自己的答案,就能在會議時明快地給出回應,有意外時也能自在的應變、調整甚至推翻。 4. 一開始就先說明會議的待辦清單 尤其是一些企劃構思會議時,與會者抱持著聊聊看的想法,但會議也很容易就變成真正的聊聊看,最後卻無法拉回需要的結論。 在會議一開始時,如果可以的話,我通常有個習慣,就是會先跟客戶、與會者,說明這次會議我們要討論的逐項重點與問題是什麼,也就是說明前面第二個習慣列出來的有邏輯的討論順序清單。 我會說,今天會議想要逐步討論這幾項問題,然後最後我們要確認什麼結論? 只需要一個很簡單,可能不超過一分鐘的說明,但這個簡單動作有兩個效果。 雖然會議中不一定能阻止喜愛天南地北聊天的人,但起碼我們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可以拉回討論,例如「讓我們先回到我剛剛說的下一項重點」,大家心中也有個底,容易接受被打斷。 並且這樣可以有效先暫緩抱持著疑惑的人,防止他們太快提出現在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討論,這會讓會議失速失焦。讓他們知道等一下會討論到那個問題,而現在先解決這個問題,並且現在這個問題,有助於解答等等那個難題。 5. 事先做好會議筆記 當然,我們都會做會議筆記。 但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會在「開會前」先做好會議筆記,也就是先把我要討論的問題清單、我的解答與想法,都先做好筆記,然後才去開會。那麼會議時要做什麼筆記呢? 我的會議筆記主要在記錄:接下來我要做什麼應變,下一個接續討論的問題要不要調整? 因為基本的重點問題與答案,我可能會議前都做好筆記了。這時候會議中的筆記其實主要聚焦在讓接下來的會議更加高效率的方法,我聽到對方提到什麼事情,接下來我要提出什麼回應或詢問?接下來要怎麼調整流程會讓討論更順暢? 6. 最後確認一次所有結論 當會議結束,大家對於這次會議其實已經討論了後面,忘了前面。這時候我會習慣重新說明一次每個問題的結論,不用超過一分鐘,但可以有很多好處。 說明一次會議結論,讓大家確認是不是每個結論都沒問題,也讓大家快速對這次會議有了整體概念。 當然,最好能在會後,立刻把這次結論 mail 給大家一份。 7. 討論接下來每個人的下一步行動 一次會議可能討論了一整個專案的流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長期而龐大的工作,但這樣的會議回去後,不一定能立刻推動專案的進行。 所以我還有最後一個習慣,就是在說明完這次會議的所有結論後,我會問大家,那麼接下來我們每個人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呢?可能是 Esor 要列出大綱、 A 要擬出合約、 C 要把會議紀錄發送給相關人並收集回饋。 我習慣在會議最後,跟對方確認回去後「立刻可以做」的行動是什麼?如果不是立刻可以做的,就要設定一個近期檢查時間。 透過上面幾個會議習慣,在我的經驗裡,更容易創造高效能的會議,讓會議進行得更快速,在準確的時間結束,並且會議之後會真正產生一些有效的行動。 -- 本文轉貼自:電腦玩物 ( 原文標題:高效能會議的七個習慣,不能只是開會前準備資料而已 )

December 7, 2023

Amazon 廣告策略經理 Jessica 專訪|你也有個看不到人、就不放心的老闆嗎?遠端工作者該如何搞定愛 Con-call 的老闆?

2020 年開始,Covid-19 疫情席捲世界,病毒的高傳染力讓遠端辦公成為常態。然而由於地區文化的差異,部分亞洲的遠距工作者反應,他們時常得面對無意義的進度會議、頻繁的在線檢查,甚至不時的電話打擾,都讓工作節奏被打亂,工作進度也因此受到拖延。 更糟糕的是,這種無時無刻被監控的感覺,讓人工作起來壓力倍增。 Jessica 目前在知名電商亞馬遜工作,擔任廣告高級銷售策略和營運經理,負責廣告業務的數據分析以及策略規劃,曾在疫情期間,遠端工作長達兩年,並且在中國、台灣、美國的企業都有過遠端辦公的經驗,因此,我們特別邀請她來分享自己的觀察以及如何適應亞洲的遠端辦公文化。 「亞洲的企業,大多比較偏向流程導向。」 Jessica 說美國的工作文化很偏向責任制,只要你能在時限之內把任務完成,主管與老闆其實不太在意你上班時間是否在線上。舉例來說,Jessica 分享了在美國遠端工作時的一個情況,她有一位同事每天上班時間會有一到兩個小時不在線上,因為她去接孩子放學,甚至有時在接送的過程中碰上塞車,不在線上的時間會更久。 但在亞洲的工作文化中,即使你能在按時交出成果,管理者還是希望你在工作時間待在位置上,讓他們能隨時 follow 你與專案的狀態。 換句話說,在遠端工作時他們會期望你能夠一直保持在線上,即使通訊軟體不必一直處於通話狀態,但仍要保持在線的狀態,因為這樣他們才能確保你真的在解決問題。 「過去在辦公室的時候,我們每周會召開一次進度會議,但是開始遠端辦公後,主管便提議將進度會議改為每周一、三、五召開。」 Jessica 認為,一般來說,大多數亞洲國家的企業都偏向流程導向,這樣的趨勢源自亞洲的領導者對於員工的信任不足,他們認為只要不在主管的監管下,就一定會偷懶。 即使是在亞洲的外商公司,或是在亞洲工作的外國主管,在亞洲文化的影響下,仍舊會希望看到員工在工作時間乖乖待在一個空間內 on call。 因此,如果你的企業很常開類似進度會議、或是老闆或主管很常向你詢問專案進度、甚至藉故視訊與通話,那就是非常流程導向的行為。 對於流程導向的企業來說,遠端辦公可能會面臨到主管或老闆頻繁詢問進度,導致工作上的監管與干擾。那麼,我們該如何降低這種情況呢? 首先,我們就得先了解管理者過度詢問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不信任的源頭,來自於資訊的不透明 前面有提到,很多亞洲公司會採用流程導向的原因,是高位者對基層的不信任,而這股不信任感,其實是源自對資訊不透明的焦慮。 在辦公室工作時,主管或老闆可以隨時找到你,隨時與你確認工作進度以及目前的成果是否符合他們的期待。 然而遠端辦公時,由於無法面對面即時交流,因此容易讓他們對於進度失去掌控感,害怕專案因為員工的偷懶而延遲,或者直到最後階段拿到成品,才發現成果不合期待,不僅前面的努力白費,後面修改的成本可能也很大。 因此,為了彌平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感,管理者才會想要頻繁地召開會議,確保自己能得到最新的資訊,萬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彼此可以立即溝通和處理。 所以,如果想要降低管理者的干擾,緩解資訊不透明的焦慮便是當務之急。那該怎麼做呢?「主動回報」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 主動回報的要點與架構 主動回報指的是,你可以在平常的進度會議之外,再準備一份「工作進度與成果回報」,這份報告的時間以週為單位,定期以信件的方式寄給主管,如果覺得太正式,也可以用訊息告知。 回報內容必須包含三個重點: 1.本週已完成的專案 這部分主要是對本週成果的簡單回報。我們可以討論自己在本週解決了哪些問題,完成了哪些任務。如果有結案單或數據報表,可以一併附在信件中,供主管查閱。 2.本週正在推進的專案 在這裡,我們可以稍微提及本週正在進行的任務進度。不必詳細到每個任務完成了多少百分比,但可以提及自己目前進展到哪個階段,以及是否有需要主管提供協助的地方。 如果遇到困難或有壞消息,我們也可以在訊息中說明情況,例如,如果專案時程延遲、客戶增加要求、或是數據核對出現誤差等情況,我們可以讓主管知道。 這樣,主管會知道我們不會單純報喜不報憂,也能知道該如何提供幫助。 3.下週準備進行的事項 最後,我們可以向主管說明自己接下來打算進行的任務。如果有需要資源,也可以在此時提出,讓主管知道。這樣不僅可以讓主管了解工作進度,也能提前規劃資源分配。 建立安心感形成良性循環 或許看到這邊,你會有點疑惑:「老闆都已經會主動召開會議詢問了,為什麼我還要主動回報?」 雖然每天都會開進度會議,但這類會議通常涉及整個部門,大家輪流報告自己每天做什麼。然而,這種流水帳的報告,老闆不見得全部都記得。因此,我們每週的回報,實際上就像是個人每日進度會議的會議紀錄,具有整合資訊的價值。 此外,主動回報雖然看似增加了工作量,但在遠端工作時卻提供了塑造自我形象的絕佳機會。 當你每週主動提供專案進度時,不僅可以減少領導者因資訊不足而產生的不安全感,還能讓他們對你產生「持續解決問題」和「持續創造價值」的印象,時間一久就會產生信賴感,當有更好的機會出現時,他們自然會先想到你。 實際上,無論是遠端工作還是在辦公室,管理者對於資訊的焦慮一直存在。然而,在遠端工作時,由於無法看到員工的工作情況,這種焦慮可能會轉變為懷疑,進而產生緊迫盯人的行為。但是,如果我們選擇主動提供資訊以彌補這種資訊落差,那麼他們對我們的監控力度自然會減輕,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December 7, 2023

怎麼用 Notion 快速製作個人履歷或品牌 Sales Kit?自媒體經營者怎麼行銷自己

我常說,在這時代,每一個人都要把自己當產品來經營。 如果你是一個自媒體(無論 Podcaster、IGer、YouTuber,還是文字創作者),遇到潛在合作對象,你有準備東西能讓別人能快速認識你嗎? 如果正在找工作的學生或者轉職的工作者,遇到好的用人主管,你有辦法留下印象,讓對方事後想進一步和你認識嗎? 你需要一個好的 Sales Kit,而裡頭的產品就是你自己。 在網路時代,專業的工作者會建立個人網站做為 Sales Kit,無論主動發給潛在合作對象,還是被動以關鍵字被搜尋。我在經營自媒體品牌的初期,也是透過經營在 Medium 平台寫作,累積關鍵字,讓潛在的合作對象找上門,從講課、合作到諮詢服務。 然而,製作一個專業的個人網站,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請人做至少要數十萬,即便你像我一樣全部自己自幹,連設計都自己來,要刻出一個還像樣的網站,至少也要一至兩個月。(我的網站已經一年了,但我現在還有許多不滿意,每一個月都會排時間出來優化) 雖然現在我有了個人網站,但我還是建議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品牌經營者」,還是「職場工作者」都要製作一份「簡易版」的 Sales kit,讓新認識的人可以快速認識你、留下好印象,他才會進一步去你的個人網站或作品深入瞭解。 簡單來說,就是要有一個「試吃品」啦。 所以這篇會和你分享,我是怎麼用 Notion,僅僅用了四顆番茄鐘(180 分鐘)的時間,完成一份專業的個人品牌的 Sales Kit,以及一份好的 Sales Kit 的基本元素是? 你可以先點開查看,接著讓我和你說明,我是怎麼製作的: 點此查看完整Sales kit(Notion) (2023 年的雷蒙週報 SalesKit 也是用 Notion 製作:點此前往參考) 為什麼我選擇用 Notion 快速製作? 1. 更新頻率高 → 成本高 無論是個人履歷還是完整的品牌 Sales Kit,最少半年就要更新一次,而我是每兩個月就會去做更新優化。處理這種變化頻率很高的內容,如果直接用網站,成本相對高上很多。由於 Notion 是完全免費的,製作起來又快速,能降低變動成本。 2. 版面簡潔,無須太多設計能力 透過 Notion 的自由版面,能讓閱讀者有效抓住重點,沉浸式地專注在上面的內容,不會被其他東西給干擾,我們在製作時也不需要考慮其他東西,只要專注在內容上。因此,只要掌握 Notion 的功能,並不需要太多的設計背景,就能排出好看簡潔的版面。 3. 可以直接跳轉到特定區塊 透過目錄大綱(TOC)功能,能夠直接跳轉到特定區塊;或者能把特定區塊的專屬網址給別人,讓別人進來不是從頭看,而是在你想要他看的地方開始。(例如點擊這裡,可以直接從公開課程瀏覽,對於邀課單位我就會丟給他們這連結) 一個好的 Sales Kit 需要包含什麼? 如果說個人履歷的目的是讓公司對你有興趣,一份好的個人 Sales Kit 的目的,就是讓對方不只對你有興趣,還能「成功把你銷售出去」。 那麼就要做到 Why → Who → What → How。無論哪一段都要讓人感受到你的「差異化」為出發點,一開始簡潔有力地介紹自己(背景經歷),再舉出作品和數據,加上提出「我可以幫助你什麼」,最後以「你可以怎麼聯繫我」收尾。 1. 以 Why 貫穿全場 無論是在寫履歷還是 Sales Kit,最重要的就是「差異化」—— 每一段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這麼多人,我為什麼要挑你(的產品)?」 具體作法是,你要在每一段都加一點料(個人特色)進去,讓對方被你的願景和使命打動,覺得我們倆是同一類人,追求一樣的事。 2. Who:背景和使命 因此,一開頭我把 Notion 用成雙欄,左邊放照片,右邊放條列式經歷,讓對方快速瞭解我的背景、關鍵經歷,再用一句話說說我的使命。 (圖/雷蒙三十提供) 3. What:用數據和作品說話 願景之後,一定是拿出作品,用數據說話。(不然你就只是一個說大話的騙子 👻) 畫面裡,我用了 Database(資料庫)功能,把我過往 Podcast 合作廣告的案例列出,可以讓對方一眼看到我是怎麼與對方合作的,並可以直接去試聽感受。 (圖/雷蒙三十提供) 4. What can we help? 當對方瞭解了 Who(你是誰)& What(你做過什麼)之後,你要主動提出一個答案,回應這個問題: 「你的產品能為我解決什麼問題,能幫我賺多少錢,能為我(的企業)創造多少價值。」 (圖/雷蒙三十提供) 而我是在「每一項作品」提出的同時,旁邊就寫上「我能幫你做什麼」,向閱讀者傳遞「你也想要像他們一樣嗎?我可以怎麼幫助你……」的訊息。 另外,和大家分享個實際案例。為什麼製作一份完整的 Sales Kit 這麼重要? 有一次,我把這整份 Notion 丟給本來要找我去講課的企業。結果他之後告訴我,另外也希望我能幫他們寫篇文章,或者讓主管上我的 Podcast 節目訪談,請開個價錢給他們 XDD → 多準備一環,你會遇上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5. How:我怎麼聯繫你 由於 Notion 的自由特性,我幾乎會在「能幫你做什麼」的地方就加上聯絡資訊。 我也在最開頭運用 Comment 功能寫上的 Call to Action;在最尾端我也加上「回到頂端」的連結,讓閱讀者看完後可以不用滑到最上方,可以直接點擊跳到目錄大綱。 整個頁面只花了我約三個小時,絕對比起去架一個網站容易、快速數十倍。基於 Notion 的乾淨版面,能讓別人在一開始認識你時,用最簡單的方式,對你產生興趣,之後再去比較複雜、多功能的個人網站或服務。 點此查看完整Sales kit(Notion) 後記:別抱怨「懷才不遇」 我看過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但如果是十多年前,你確實可以大抱怨社會不公,因為絕大部分的資源和曝光渠道都被特定權威人士給掌握。然而,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網路,有各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被人看到、把你的好給展現。舞台,我們可以自己創造。如果能看到這篇的你: 你不是懷才不遇,往往是自己努力不夠,或者用錯方法努力。 在數位時代,善用工具,用聰明的方法快速學習、工作、展示成果,是我們的基礎能力。因此,我希望能幫助每一個人渴望升級自己的人,掌握如何用聰明的方法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即將推出一門最完整的 Notion 課程,但這不僅僅是線上課程,還會有後續的「線上訓練營」,期待你的參與,我們路上見。 -- 本文轉貼自:雷蒙三十(原文連結)

December 6, 2023

數位遊牧保險怎麼保?4 家保險公司特色一次看!

許多人籌畫數位遊牧,想要到國外長期工作與生活,有空時還可以來個旅遊,但有一個很大的煩惱就是「醫療保險」、「意外保險」該怎麼處理。尤其在國外,醫療的費用與便利性不比台灣,一旦生病或遭逢意外,就特別麻煩。 我們出國旅行,通常會保「旅遊平安險」或「旅遊不便險」,讓我們在國外遇到生病、出意外,或是行李丟失、行程取消等等狀況,有一個保障。 不過,市面上許多「旅遊平安險」或「旅遊不便險」產品,大多需要先確認好旅程天數、國家,才能進行投保,有些國內的旅平險、不便險,甚至會有旅程天數的上限,像是一些保險公司的上限是 180 天。 但對數位遊牧者來說,他們待的國家可能不確定,停留時間也很隨興,這時候,專為數位遊牧者設計的「數位遊牧保險」會是更好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大家最常討論的四家保險公司,包含 SafetyWing、Genki、Insured Nomads、World Nomads,一一介紹它們的特色與內容吧! 1. SafetyWing SafetyWing 是許多數位遊牧者首選之一,因為它是每月扣款,讓不知道旅程天數的你,可以隨時取消或續保。 SafetyWing 的 Nomads Insurance 保險,分為醫療與旅行意外的保障。 在醫療部分,包含意外疾病或受傷的必要治療、緊急運輸、急診牙科等都涵蓋在內,不過條款中有規定從事高風險體育活動、曾罹患過的疾病、癌症治療等等,是不能理賠的。 在旅行意外部分,如旅行延誤、行李丟失、或遇上自然災害、政治疏散等,也可以申請理賠,若身亡,也會有後事處理的安排費用。 SafetyWing 依據不同年齡層,收費方式有所不同,如果你是 10-39 歲,保費為 4 周 45.08 美元,你可以每月扣款、續保,並前往世界各地。除了受美國、英國、歐盟、聯合國等制裁限制的國家外,都可以受到保障。 若你在旅程期間回到自己的國家,停留 30 天內,也能受到保險保障,但如果超過 30 天保險就會暫停,等到你再次出國才會恢復。 SafetyWing 因為價格便宜,受到許多數位遊牧者的喜愛,但最大的缺點就是,他的自負額為 250 美元,也就是你的醫療費用若為 1000 美元,將自付 250 美元,剩下的 750 元保單才會理賠,若費用沒超過 250 美元,保單將不會理賠。而且如果你有美國國籍,或是旅程會到美國,在美國境內,保額或限制也會變多,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詳細的資訊,或是其他為遠端工作者設計的保險,你可以參考官網。 2. Genki Genki 分為兩種醫療保險產品,包含 Genki Explorer 與 Genki Resident,兩者的承保範圍與費用不太一樣。 Genki Explorer 的保障範圍,包含住院、醫療服務、救護車、遺體遣返、部分牙醫、部份運動傷害、初步精神治療、懷孕等等,不同年齡層會有不同價格。 Genki Resident 保障範圍更多,像在醫療服務上會有更多的保障,包含物理治療、根管治療、住院心理治療等,最低需承保一年。 Genki Explorer 的自負額便宜,你只要自付 50 歐元,意思是超過 50 歐元保險就會理賠,Genki Resident 則可選擇不同自負額的方案,從 0 到每年 1000 歐元的都有。此外,你可以在世界各地數位遊牧,若返回母國在一定天數內,可以受到有限制的保障,但如果去美國或加拿大可能會有較高的保費或額外限制。 但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旅程延誤、行李丟失等等旅行意外狀況的保障。如果你會往返多個國家,這一點可能需要謹慎評估。 更詳細的資訊你可以參考官網。 3. Insured Nomads 剛剛介紹的 SafetyWing 或 Genki Explorer,主要是按月扣款,你可以在保障期間去往不同的國家,而現在介紹的 Insured Nomads 保障的方式不太一樣。 好比說,你已經決定好要去一個國家,且知道一個期限,在 7 到 364 天內,Insured Nomads 提供 World Explorer 方案。或是你一年會多次出國,並會多次返回母國,則可以看 World Explorer Multi 方案。 World Explorer 或 World Explorer Multi,也保障醫療與旅行意外兩大面向。醫療部分包含疾病治療、牙科眼科、心理健康、運動傷害等,在旅行意外部分則在意外死亡、行李丟失等狀況也有保障。許多保險不能投保的海上或冒險運動,此份保單也有些相關的保障。 不過,World Explorer 或 World Explorer Multi 也有自負額的規定,World Explorer 你就可以依選擇要承擔的你想要的自負額 0 至 500 美元,保費也會有所不同,且保費雖依據不同年齡層、地點與需求會有不同的費用,建議去官網查看。 特別的是,如果你是記者、人道救援人士,想前往戰地,如烏克蘭,也可以在這裡找到相對應的保單。 更詳細的資訊你可以參考官網。 4. World Nomads World Nomads 是許多世界旅遊達人會保的保險。如果你想數位遊牧,但重心會放在旅遊,甚至從事危險運動,就可以考慮這一項。 除了大眾熟悉旅遊常有的醫療內容,包含醫療、住院、牙醫、懷孕等,行程延誤、護照被偷、信用卡被盜等等也會有相關的保障。特別的是,若你喜愛從事高強度運動、探險,World Nomads 是不錯的選擇,好比說許多保險公司不承保潛水、跳傘等危險運動,但 World Nomads 就保障了 150 多種活動或體驗,但仍一些運動不在保障範圍。 甚至針對數位遊牧民族,若你的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等,在你面前被搶,或是天災火災損毀,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有所保障。 你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決定要保哪些項目。這一份保單你需要填寫會前往哪些國家、期間,以及要保哪些內容,保費也會也所不同。 更詳細的資料你可以參考官網。 以上是幾間常見的國外保險公司,你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保險,來為你的旅程多一層保障!

December 6, 2023

UI/UX 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下)計算成本、報價、簽約這樣做!

嗨,大家好!我是 Simon,目前是一名在東京工作的產品設計師。 花了一點時間,終於寫完關於設計師接案二三事的下集,還沒看過上集的朋友可以先點下面的連結前往閱讀: UI/UX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上)接案前的心理準備,如何挑案、慎選業主? 延續上一篇所聊到關於接案前要具備的心態,這篇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大家更在意的事情,也就是接案時實際會遇到的問題:成本、報價、合約等等事項。 廢話不多說,那我們開始吧! 關於成本這件事 很多人認為,接案就是交付設計成果、業主付錢,扣除成本後,剩下就是實際到手的利潤,一種銀貨兩訖的概念。而事實上,身為一個接案設計師,你所要付出的成本與計算成本的方式可能比你想像要複雜的多。 而成本又可以分為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成本: 看得見的成本 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今天你是自己接案,你需要使用自己的電腦(設備費用)、自己的空間(房租)、用自己的設計軟體(正版需要付費),甚至還有水電費、行政文書用具、雜費、需要自己付勞健保等等。 簡單來說,在公司上班你能得到的資源與福利,在個人接案的狀態下通常都沒有,試想一下:如果接案時突然電腦電腦壞了怎麼辦?軟體到期要付款更新怎麼辦?在家工作天氣太熱一直開冷氣,電費飆高怎麼辦?所以這些都是屬於在你接案時需要考慮的成本。 看不見的成本 除了金錢支出以外的成本,還有許多我們不會注意到隱性成本。這些成本可能不會影響到你實際的收入,但如果有辦法控制這些成本,可能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或有益於未來的個人發展,大概舉幾個常見的隱性成本: 1. 溝通成本: 接案時第一個會遇到的成本就是溝通,如果雙方在合作期間溝通良好,那一切都沒問題,但如果彼此對目標或風格的理解常常不一致的狀況下,設計師會需要花大量時間在溝通。不過一旦彼此熟悉、有默契之後,這個溝通成本會越來越小。當然,設計師本身也可以練習一些說服客戶的技巧,來減少這些溝通成本。 2. 人情成本: 人情債這個比較常出現在熟識的業主上,由於是認識的業主,可能更容易被殺價、凹東凹西或亂加需求,而你卻不好意思拒絕,這時候附加在自己的身上的工作量就屬於你的人情成本。不做傷感情,做了增加負擔。這個就很取決於你和業主的交情和自己判斷值不值得做了。 3. 學習成本: 在做 UI/UX 的接案時,不見得每次都會遇到自己得心應手的題目,有時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或是因為專案需求需要嘗試新的技術。所以常常會遇到需要花時間去研究調查的狀況,所以真正在執行時可能會比預期的時間花的還要久,這點也必須在接案時考慮進去。 4. 專案管理成本: 由於是個人接案,想當然沒有人會管你的進度,也不會有人跟你說什麼時間應該怎麼做,一切都是「自己管自己」。業主會想要在約定的時間內看到應該產出的東西,所以不管今天是進度落後,或是想推進專案你都必須要自己控制得宜,如果你是身兼多案的話,就要把這個成本一併考慮進去。 所以接案成本其實有很多種,但這邊要提到的是,成本並不是越少越好,雖然這些隱性成本有時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但適當壓力也可以幫助你下一次不要犯相同的錯誤,釐清問題、以及對於如何報價以及判斷這個案子該不該接下來。 報價不只是門學問,更像一門藝術 接來要來聊聊很重要的問題,也是大多數人可能會有點好奇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報價」。 不得不說,報價真的是一門的學問,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困擾如何報價,即便是現在,很多時候我也無法報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因為報價牽涉的層面很廣,包含自身能力&經驗、專案難度、時間限制、業主預算等等。 其實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接案報價的方法,可說是各種門派都有,但我自己的心得是:報價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或是適合當下的專案。 白話一點就是:「你夠不夠了解自己的價值,對案件和業主有沒有足夠的判斷力。」 雖然報價這件事情聽起來很玄,但還是有一些方法能夠幫助你做出基本的判斷,報價報得太高很可能嚇跑業主,報價太低的話一來很可能連工讀生的時薪都不到,嚴重點還可能破壞市場行情。 用時薪來報價 我目前最推薦的方式是用「時薪制」來制訂你的報價,訂出你自己期望的時薪,加上預估專案的工作時數,就能得到一個基本的報價數字。要訂出自己的「接案時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你目前工作的月薪是多少,換算成時薪,之後依據一些情況做微調。 例如:你目前的薪資 40,000 元,每個月上班 22 天,一天上班 8 小時,那你的時薪就大約會是 40000/22/8=227 元。 但,記得我們前面有提到的成本嗎? 所以你可以依據這個數字往上調整,通常我會 x 1.5 倍或 2 倍 當作我的接案時薪,或是依據專案的難度提高報價,如果是急件我通常也會增加報價。 但要記得,報價其實是門藝術,有時候業主很希望與你合作,但就是預算不夠,這時候你可以評估如果用較低的價格合作,但日後也許能帶來更多潛在的機會或效益。或是已知對方有非常多預算資源執行專案,可以嘗試報得高一點,但同時報價越高就意味著你的設計品質要更精準。 讓我們來看看實際案例 有個中型 App 專案,已知業主是個新創公司,預算有限,核心功能大概有 5–6 個,粗估 UI 頁面大概 70–80 頁,還要包含規劃 UI flow 和 wireframe,最後要交付完整設計稿和匯出要用的圖檔。 這時候你就可以思考你需要花多少時間執行每個階段,加上一些彈性時間(如前期研究、溝通成本、專案管理等等),最後把所需的時數計算出來。 計算的方式大概會像這樣子: 227(目前時薪)x 2(成本加權)≑ 450(期望時薪) 450 元 x 120(預估工作時數)+ 450元 x 20(其他彈性時數)= 63,000 元(最後報價) 「當你越了解業主的規格與需求,你就能給出相對精準的報價。」 利用這樣簡單的方式,你大概能粗估出一個價錢來,再根據不同的專案狀況做微調,雖然其實很多時候是需要靠經驗的,取決於你知不知道要你要花多少時間完成工作。接案經驗多了之後你就會知道什麼是適合你的報價方式,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 因此依照上面所說的觀點,每當我常常我看到在 ptt 有人在徵 logo 設計,預算只有 1,500 元,下面還有許多人回覆要接的時候,我都不禁懷疑,1,500 元的預算之中包含了溝通、提案、設計、修改、交付檔案等等工作,如果你需要至少用 10 個小時完成它的話,算下來時薪只有不到 150 元,接下這個案子對自己真的是好事嗎? 設計是個專業,如果用低廉的價格接下案子,對整個市場其實也不是一件健康的事情,同時也會培養出更多不了解真正行情的業主,所以接案與報價時務必三思而後行。 簽訂合約:保護雙方權益 之前一開始接平面設計案的時候有個壞習慣,都不太會簽合約,一來覺得好像金額不大,簽合約有點太正式,二來覺得「應該」大家口頭上講好就好吧?結果證明了都沒什麼好結果,要不是一直被要求修改,工時整個大超過,就是尾款拖了很久才支付,這都是沒有合約來約束彼此的下場。 「口頭簽約」這件事在 UI/UX、產品設計等數位設計上更不可行,因為相較於平面設計,做產品的過程中有太多需要溝通或修改需求的狀況(當然也有超佛心業主、規格開的超清楚,但非常少見),相對來說金額也會比平面設計高一點。所以不管是要交付的物件、專案時間、開發進度、款項支付等等都要溝通清楚。 因此,我會建議接 UI/UX 的設計不管是不是熟人,最好都寫下合約把所有細節都記錄下來,這樣不僅保護自己,同時也讓業主對於你的專案執行內容有比較清晰的輪廓。 而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合作過程順利的話,合約簽了之後通常也是擺在旁邊不太會動到,其實合約的約束力在我看來比較偏向「心理」上的,因為一般來說合作關係都建立在「信任」之上,不太會有人沒事要故意拖稿、亂改需求。但當真正發生一些狀況時,合約都能讓雙方有個一致的共識與依據。 合約的內容該怎麼規劃? 首先,合約內容可以的話最好自己寫,盡量不要讓業主提供。但如果業主有他們公司的公版也 OK,但設計師還是需要重新檢視細節,最終是要雙方「共同擬定」彼此都同意的合約內容。 關於合約內容,其實網路上很多合約範本可以下載,可以用這些範本依據自身需求做調整,但以下有幾個重點需要特別注意: 1. 交付成果: 這個是最重要的,結案時最後到底要交付什麼東西,是只有視覺稿?還是 wireframe、流程圖?還是甚至原始檔案都要附上?有要交付的東西最好都要在合約上寫清楚。 2. 專案驗收時程: UI/UX 設計比較不建議一次做完然後一次看稿,這樣通常問題會很多或方向跑偏,定時的溝通(約一週 1-2 次)會比較理想,最好可以分階段把專案的內容作驗收,驗收完剛好可以搭配付款時程以利專案推進。同時也要注意時如果專案拖延時的狀況,如果是對方規格或素材太晚給你、或是個人時間影響等等都要思考進去。 3. 付款時程: 付款方式很多種,其實看自己習慣就可以。不過我會建議一般金額如果超過 10 萬以上的專案,可以至少分為三次付款,分別為第一期(合約簽訂後,開工前)、第二期(第一階段的設計內容驗收)、尾款(全部驗收,檔案交付結案),這樣可以避免收入卡著進不來,專案也比較能順利進展。 4. 修改次數:「無上限修改」這個問題很常見,通常在專案開始前沒溝通清楚就很容易發生,尤其做產品常常想到一個功能就加、邏輯不對就改。所以要避免這個問題,必須把修改條件寫清楚。 這邊舉我自己的例子:在確認主要視覺風格後,如果還想要針對風格做細部修改,可以修改但次數不得超過 2 次。或是整體設計規格確認後想要修改,不能大幅度修改,只能修改原規格 10% 以內的內容,超過的話需要重新估時數報價。 5. 著作財產權與保密條款: 在專案進行時,一般不能公開內容,專案結束後之後的著作產財權是歸誰所有、是否可公開展示,這些都要溝通清楚。 如何結案 在合約結束時,一定要依據合約上的內容,彼此驗收清點該交付的檔案。如果有需要把商業專案作為個人作品集,要注意是否有簽保密條款或合約上有註明智慧財產權屬於該業主,一般來說只要不是用於商業盈利,作者應該擁有作品的展示權。 但要注意,要將商業專案放入作品集前還是跟要業主溝通是否同意,確認專案已經上線公開後比較理想。 結案之後,也要記得與業主保持良好關係,三不五時噓寒問暖或關心最近公司、專案狀況其實都是不錯的方法。當你與業主建立好不錯的關係,當他下次有案子想外包、或是有朋友需要找人設計時,絕對會第一時間想到你,我相信大部分的業主都是喜歡長期合作的關係,這樣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磨合期。 同場加映:如何得到案源 案件來源大概是大家最苦惱的一個問題了,不過我個人是滿講求緣分的,將自己的能力、經驗值準備好,當機會出現時你就更有把握抓住它。 案源不外乎以下幾種: 1. 接案平台: 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接案平台或管道(數字平台外包網、ptt_soho 等等),不過相對來說競爭者多、資訊不對稱、案件品質不一,想接案有些還要先繳會員費用,其實我個人不太推薦這種方式,原因是上面很多削價競爭的狀況,業主通常會選最便宜的設計師來執行。除非你真的想要大量尋找案件,有案就接,不介意案件內容,不然要挑到好案子的機率其實不是很高。 2. 人脈介紹: 這是我比較常用也是推薦的方式,但前期有一定的難度並且需要長時間累積。一開始可以從多認識這個圈子的人開始,認識的人越多相對來講機會也越多,並且在每次接案的過程都與業主保持良好的關係,好的業主也會幫你帶來更多人脈。 3. 個人曝光: 這是一個相對被動的方法,但其實很建議大家長期經營自己,因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被看見」是相對不容易的。可以透過經營社群、寫文章、分享作品、建立個人網站、參與聚會或公開演講,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建立個人品牌,當別人有設計需求的時候,腦袋中很難不浮現你的名字。 小結論 不論是你想接案或甚至是成為自由工作者,這個看似自由彈性的背後,要承擔的責任與付出的心力可能也不比上班輕鬆,但接案是一種磨練自己非常好的方式,可以提升自己的時間管力、以及在時間內產出的效率,因此如果有機會非常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自己接案,只要在接案過程中能對自己、業主負責,相信都是非常好的經驗。 好的,那今天就聊到這裡啦,感謝你/妳花時間讀這篇文章! -- 本文轉貼自:Simon Lin(原文標題:UI/UX設計師的接案二三事(下))

December 6, 2023

UI/UX 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上)接案前的心理準備,如何挑案、慎選業主?

嗨,大家好!我是 Simon,目前是一名在東京工作的設計師。 拖了很久才開始寫這篇文章,從 2016 年 5 月開始,我開始從事 UI/UX 設計相關工作,在這一年多的日子裡,也幸運的陸陸續續接了不少案子,有網頁設計、有 App UI 設計,甚至是動態影像相關的工作。 而這之中也因為工作轉換的空檔,當了全職的自由工作者約莫半年的時間,雖然沒有同事的日子有些無趣,但我也的確從這些接案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事情,包含對自己的任務管理、時間管理、溝通技巧等等。 接案這件事對有些朋友來說可能有點「難以言喻」,包含如何找到案源、如何合理的報價、實際上工作的狀況等等,網路上似乎也比較少討論這塊。而也許也會有不少人會羨慕自由工作者看似美好的生活,每天可以睡到飽、自由選擇工作的場所,但其實背後也是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淚)。 在犯了不少錯誤、踩了不少坑之後,終於能和大家聊聊,分享過去一年多來我的接案經驗以及自由工作者的心得與生活。 這篇文章將會和大家分享 接案前該知道的事 2. 接案的成本 3. 報價該怎麼報 4. 關於合約,你該注意的事 5. 如何順利結案 同場加映1:案源從哪來 同場加映2:自由工作者的自我管理之道 由於這次文章篇幅可能會有點長,我將分為上、下兩篇和大家分享,那我們開始吧! 接案前的心理準備 其實大多數人接案不外乎為了兩件事,「賺取收入」或「獲取經驗」,當然如果可以兼顧就太好了,但是,往往在接案的初期,事情總不如自己想的那樣順利,如果你第一次接案的經驗不是很好,你可能開始會怨天尤人,覺得天下沒有好客戶、客戶都很難搞,但事實很可能是:自身心理建設以及接案經驗不足,導致合作關係不如預期。 我也是很後來才理解到這件事,之後也慢慢開始建立起正確的接案心態,除非你是合夥工作室,否則通常個人接案就是會需要一個人當多個人用,因此要如何判斷自己「適不適合接案」呢? 你應該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對於自己的專業能力有足夠了解嗎? 你有能力獨自作業並完整交付業主所需的成果嗎? 你有信心做好時間管理並如期交付成果嗎? 你有足夠的信心說服客戶採用你的設計嗎? 你有辦法在時間的壓力之下依舊產出好品質的作品嗎? 你有能力和業主與業主公司的團隊成員共事並有效的溝通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還有很多,由於自己接案不像在公司一樣完成主管交付的工作,每個月領薪水就好,很多時候你必須自己去溝通、了解需求、執行設計、計算成本等等,接案是個彈性很大,但同時自我約束力要求很高的一種工作方式,因此,接案前多問自己這些問題,可以幫助自己釐清自己是否適合接案。 當然,有機會接案還是鼓勵大家勇於嘗試,絕對會讓自己突飛猛進! 這個案子到底要不要接?值不值得接? 相信如果你是剛開始接案,都會想好好把握每一個案子的機會。但接案前請務必謹慎行事,一旦接了案子,就代表有責任把這個案子做好(至少在符合雙方承諾條件下)。 因為我自己也曾經有過接了案,但發現和業主溝通不良、無法繼續合作的狀況,或是自己時間安排不佳或溝通比預期還長,嚴重耽誤進度,搞得最後兩敗俱傷。 幾次的經驗下來我開始發現:案子接得多,不如接得好。 因此慎選業主很重要。 好的業主不僅在合作上事半功倍,也有很有機會為你帶來其他水準相近的業主,大致上來說,常見的業主可能會有幾種類型: 認識的但不是很熟的業主 2. 完全不認識的業主 3. 熟識的朋友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業主與設計師的心態,到底彼此在想什麼。 不同於有明碼標價的物品,掏了錢就可以直接消費,接案更多時候像是種一來一往彼此探尋底線的過程,雙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論是業主或是設計師,都想從接案的過程得到好處,這兩者是供需的關係,都是為了滿足彼此的需求而合作。業主想用最符合成本的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而設計師的心態則是希望用時間與專業技能換取合理(甚至高於一般上班薪資)的報酬。 接案其實跟找工作一樣,案主會把案子交給你,相信也是對你有足夠的信任,相信天底下也不會有任何一個生意人會找一個不夠專業的人做出不好的東西砸自己的腳。 只是目前台灣的接案環境還是有個現象,出來接案的人越來越多,有經驗老道的、也有半路出家的,品質參差不齊加上削價競爭,加上有些業主本身也沒有足夠判斷力(或 sense )之下,常常找最便宜的的人來做,結果最後成果不符預期,或是花大錢做出來東西完全不 OK 而造成相關糾紛。 回到正題,讓我們來聊聊這些常見的業主: 1. 認識的但不是很熟的業主 這種業主通常是由其他認識的朋友介紹、或是之前有合作過的對象,因此對你的基本資訊或是能力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在溝通上可以以七分理三分情的狀態去溝通,但該做的合約與確認需求還是不能少。由於算是認識,所以通常可以更有彈性的去協調合作模式,但也要注意「信任」與「承諾」還是整個合作關係中最重要的事情,不要因為認識就因此草率行事。 2. 完全不認識的業主 這類業主通常是由一些接案平台或是個人管道找到你,對你的作品可能有瞭解,但彼此間的做事方式與工作流程幾乎都需要重新磨合。 所以我會建議在近一步了解需求前,甚至可以先約喝個咖啡聊個 1–2 次,觀察這個業主的說話方式、對自家產品服務的想法、以及對設計師的態度是否尊重。 最重要的是,他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成果是什麼,以及他知不知道設計師能幫他完成什麼。 我會說「感覺」是很重要的,如果連一般閒聊對話都無法留下好印象,工作上可能就更難合作了。 3. 熟識的朋友 既然是熟識的朋友,溝通起來應該順暢無障礙對吧? 我必須說這種接案通常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大家應該都聽過「談錢傷感情」對吧?除非你們真的熟到一開始就能把預算談好、要達成的目標彼此都有共識,加上很熟的朋友往往都不會簽合約,所以當有些糾紛發生時往往都沒有一個協商的依據,我也聽過好多原本朋友但因為合作之後關係破裂的案例,所以還是謹慎為上。 要小心,免費的最貴。 相信不少設計師們都曾經聽過以下這些對話: 「你就隨便幫我做一下就好了~應該花不了你多少時間吧?」 「這東西感覺不難啊?應該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做一做就好了吧?」 「為什麼這個東西這麼簡單還要收我錢?」 「可以再幫我多做幾個風格試試看嗎?」 要不是我眼睛太小,不然我白眼可以翻 360 度(誤)。 我相信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即便是被認為「最簡單」的東西,它還是有其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時間並不是免費的,如果朋友不打算付你錢,那只好付出友情了,但友情付多了也是會負債的。舉一個常見的例子,你會叫醫生朋友幫你免費看病嗎?會叫律師朋友免費幫你打官司嗎?我想應該不會吧。 其實很多時候是「設計」這個專業被小看了,他們也許不知道要成為一名設計師需要經過多少時間的累積與磨練,如果下次遇到想找你做免費的朋友,好好幫他機會教育一下吧! 業主說這個案子很急,我應不應該接下? 我的建議:請仔細思考、判斷後再接,但真的急件的話最好加收費用。 以我自己接案的經驗來說,通常 10 個業主會有超過 5 個說這個案子有點急,而到底是真急還是假急,還真的需要自己旁敲側擊一下。一般來說,理想的業主應該在規劃專案時就會把時程都安排好,甚至預留一些溝通、執行交付上的緩衝時間。 案件會到很急甚至導致需要把專案的時間壓力推到外包設計師上,除非專案真的出了什麼什麼重大意外,不然很可能是業主團隊本身的時間管理不佳或是內部有一些協作上的問題導致這樣的狀況。 所以建議還是把對方專案的狀況問清楚,然後認真考慮是否承接,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如果真的接了的話,也建議告知業主由於急件會壓縮更多的時間,若要維持一定的品質價格會反應到自己的時間成本上。 客戶花了錢,我是不是都得聽他的做? 當然不是。 常常聽到有業主會對設計師的設計指手畫腳,認為自己花了錢就可以指導設計師「如何做設計」,但我認為身為設計師的價值是「在合理的範圍內滿足客戶的需求」,了解需求與溝通是不可避免的一環。 設計絕對是種專業,而專業本身又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之上,要讓客戶相信你做的設計能解決他的問題。很多時候客戶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會下意識地說出一些很「抽象」的需求,然後期待設計師可以多試幾個版本、風格,看看有沒有哪一個可以剛好命中他的喜好,這其實像買樂透一樣,非常的憑藉運氣。 要避免這樣的問題,我的方法是不斷地客戶問為什麼,引導客戶說出真實的需求。或是使用市面上成熟的產品做為討論的基礎、請業主找出心中理想的設計,千萬不要被抽象的需求給蒙蔽,然後就開始花時間「嘗試」,最後花了遠超於專案成本的時間。 例如像是遇到:這個頁面可以再活潑一點的感覺嗎?這個字好像有點太小了、我覺得使用者不想點這個按鈕等等⋯你可以這樣反問: 「請問您心中活潑的感覺是怎麼樣,有實際的案例參考嗎?」 「請問這個文字在整個頁面中,重要程度大概在哪邊呢?」 「請問是哪個部分讓你覺得使用者不想點這個按鈕呢?是顏色、造型、還是其他原因呢?或是能請您提供一些過往使用者使用網站點擊按鈕的數據呢?」 多問為什麼,找到業主需求背後真正的原因,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去溝通並解決問題。 但如果遇到不願溝通的業主,且有種「花錢就是老大」的心態,我的建議就是不要再繼續接下去了,因為這絕對會是段痛苦且漫長的過程,互相尊重與信任絕對是維持長久合作關係的最佳解答。 呼~不小心打了好多,那上集就先講到這邊,下集將會跟大家分享關於接案的各種細節,像是成本、如何報價以及如何撰寫合約等等,那我們下次見囉! 下一集: UI/UX 設計師接案二三事(下)計算成本、報價、簽約這樣做! -- 本文轉貼自:Simon Lin(原文標題:UI/UX設計師的接案二三事(上))

December 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