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55 posts

2024 日本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做为台湾人最爱的旅游圣地,日本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正式开放数字游牧签证,加上日币超便宜,想体验数字游牧,日本绝对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本文将告诉你: 日本游牧|签证细节 日本游牧|旅行季节 日本游牧|城市选择 日本游牧|交通工具 日本游牧|生活成本 日本游牧|网络推荐 日本游牧|住宿选择 日本游牧|紧急状况 日本游牧|签证细节:台湾和日本有免签优惠吗? 一般来说,只要目的是旅游、医疗、短期商务和家庭访问等,台湾去日本是可以 90 天免签的。 然而,这项免签证政策不包括学术交流、留学或商业经营等活动。有关这些活动的签证详情,应该直接向负责签证事务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进行确认。 此外,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正式开放数字游牧签证,拥有数字游牧签证的人最多可在日本停留半年。 | 名称 | 单次签证 | 过境签证 | Long Stay 签证 | 数位游牧签证| | 有效期限 | 3 个月内/一次有效 | 4 个月内/一次有效 | 5 年/不限次数 | 无特别规定 | | 停留天数 | 90 天 | 15 天 | 90 天 | 半年 | 数字游牧签证相关申请办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日本「数字游牧签证」来了!可待六个月、配偶可同行,更多申请细节一次看! 日本游牧|旅行季节:什么时候最适合去日本数字游牧? 选择适合前往日本进行数字游牧的最佳时节,主要取决于你的工作需求和个人偏好。日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可能的挑战: 春季(3 月至 5 月):春天是日本的樱花季,天气温暖且大部分时间晴朗,是外出工作和欣赏美景的好时机。 夏季(6 月至 8 月):夏天天气炎热潮湿,但也是日本传统祭典和烟火大会的季节,可以体验日本的节庆文化。 秋季(9 月至 11 月):秋天气候凉爽,红叶景色迷人,适合户外活动和摄影。 冬季(12 月至 2 月):冬天寒冷,北部地区会下雪,但也是享受温泉和滑雪的好时机。 考虑到数字游牧者需要稳定的网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春季和秋季可能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两个季节的天气比较稳定,不太炎热也不太寒冷。 日本游牧|城市选择:东京、大阪是首选!福冈强势崛起 对于想要在日本进行数字游牧的旅客来说,东京和大阪是两个非常受欢迎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便利设施,可以满足不同数字游牧者的需求。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以其高效的交通系统、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多样化的共同工作空间而闻名。这里有着方便的生活机能和富有特色的日式文化气息,非常适合那些寻求快节奏生活和业务机会的数字游牧者。(延伸阅读:日本数字游牧旅游提案:Condé Nast Traveler 编辑推荐的 5 处东京必访景点) 大阪则以其美食、购物和娱乐设施闻名,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生活环境。大阪也有许多共同工作空间,并且与其他关西地区的城市如京都、奈良等地相邻,方便数字游牧者在工作之余进行短途旅行。(延伸阅读:去日本京都数字游牧!如何找到适合工作的咖啡厅+3 间体验心得) 如果你想要避开人潮,寻找更安静的地方,福井、福冈、岛根、德岛和秋田等地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地方的外国游客较少,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延伸阅读:别只知道东京!数字游牧重镇「福冈」,4 间适合工作的咖啡厅推荐) 日本游牧|交通工具:在日本要怎么移动? 从台湾搭乘直飞班机前往日本的东京或大阪,从桃园机场起飞,飞行时间大约为 2 小时 50 分钟。机票价格会根据季节和旅游旺淡季有所不同。 根据 Skyscanner 的信息,若选择廉价航空从台北飞往东京或大阪,来回机票价格约在 5,000 至 7,000 新台币之间,而一般航空公司的票价则在 10,000 至 20,000 新台币之间。这些价格可能会随着时间和促销活动而变动,详细信息可透过 Skyscanner 查询。廉价航空和订票平台经常有优惠,建议密切关注以获得最佳价格。 在日本,你可以利用其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轻松移动。东京和大阪都拥有广泛的地铁网络。例如,大阪地铁提供多种票价选择,包括单程票和定期票,成人一个月的定期票价格范围从 3,430 日圆到 5,410 日圆。 东京地铁的票价则根据乘坐距离而定。此外,日本的公交车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市区公交车、机场巴士、观光巴士和高速巴士,并接受如 PASMO 或 Suica 等电子票卡支付。值得一提的是,Suica 卡的有效期为十年,因此之前购买的卡仍然可以使用。 此外,东京等城市还提供共享单车服务,例如 Docomo Bike Share,这是一种方便的电动自行车租赁服务,适合在城市中短途移动。 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旅行,这些交通工具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和预算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 日本游牧|生活成本:日本的物价水平以及月均消费如何? 要到日本数字游牧,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生活成本。根据 Numbeo 的数据,日本每个月的单人生活成本,大概会落在台币 2 万 6,000 元左右(不含租金),生活成本比台北贵 3.7%。 而一个成年人在东京的生活成本,平均大概会落在新台币 3 万元左右(不含租金),生活成本比台北高出 13.8%。 不过相较于东京,大阪的生活成本相对便宜不少。每个月的单人生活成本坐落在在台币 2 万 3,000 左右(不含租金),比台湾便宜8.1%,同时租金也比台湾便宜,因此相对适合预算有限的数字游牧者。 日本游牧|网络推荐:想去日本数字游牧,网络怎么办? 在日本进行数字游牧时,保持稳定的网络连接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你可以靠旅馆,或共享空间来满足你工作方面的上网需求,但我们依然会建议你自行准备网络方案,以便不时之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解决方案: 预付 SIM 卡:可以在机场、便利店或电信公司购买预付 SIM 卡,这些卡通常提供数据流量套餐,适合短期使用。常见的供货商有 b-mobile、SoftBank 和 IIJmio。 租借 Wi-Fi 蛋:便携式 Wi-Fi 装置(Wi-Fi 蛋)也是常见选择,可以在机场租借,或通过网络预订。这些装置通常提供不限流量的数据服务,非常适合需要高频率上网的用户。常见的供货商有 Global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和 Japan Wireless。 固定宽带:如果计划长期居住,可以考虑安装固定宽带。NTT 东日本和西日本(FLET'S 光)是主要的宽带服务提供商,提供高速光纤网络。此外,KDDI 和 SoftBank 也提供固定宽带服务。 公寓内置网络:部分长期租赁的公寓和服务式公寓会自带高速网络,租房前可以确认是否包含此项服务。 日本游牧|住宿选择:在日本的住宿选择? 在日本,数字游牧者有多种住宿选择,包括共享办公空间与住宿、服务式公寓、Airbnb 以及传统的旅馆和民宿。 WeWork 和 Regus 等公司提供的共享办公空间部分地点还提供住宿,而 Mimaru 等服务式公寓则通常配备工作空间和厨房设施。Oakwood Apartments 和 Mori Living 的服务式公寓设备齐全,非常适合长期居住。Airbnb 在日本也有许多长期出租选项,提供灵活的入住和退房时间,适合数字游牧者。此外,许多传统的日本旅馆(Ryokan)和现代化的民宿(Minshuku)也提供长期住宿折扣。 此外,近年来在日本越来越多人使用的「HafH」这个旅宿平台,如果想要知道如何使用 HafH 的服务,也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延伸阅读:东京订房新选择:平假日均一价入住!试试旅宿平台 HafH) 对于长租式订房网站,Suumo(住まい情报サイト)提供大量的租房信息,包括长期租赁的公寓和房屋,网站支持多种筛选条件,方便找到符合需求的住宿。Lifull Home's(ホームズ)与 Suumo 类似,提供全面的租房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和价格范围等。而 GaijinPot 则专为外国人设计,提供多语言支持,适合不熟悉日本租房市场的数字游牧者。 日本游牧|紧急状况:遇到紧急状况别慌张 记好 3 组电话,紧急求救没烦恼! 日本的治安普遍良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犯罪率相对较低,街道整洁,公共交通系统安全有序。然而,旅行者仍需保持基本的警惕,注意自身安全,万一碰到紧急事件,日本与台湾的报警与消防电话一样,都是 110 和 119。 无需拨区号,直接拨打即可,提供 24 小时服务,接通后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说明情况,警察与急救人员会根据需要调派英语流利的人员协助。 如果你人在日本境内,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你可以直接拨打 (03)3280-7811 这组号码,联系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的人员。 此外,如果你是台湾人,在国外遇到急难事件,可以拨打旅外国人急难救助全球免付费专线,日本先拨 001 再拨 010-800-0885-0885 或拨 0033 再拨 010-800-0885-0885,来获取更进一步的协助。 看完这篇,是不是想要去日本数字游牧了呢?赶紧收拾行囊出发吧! 若对其他国家感兴趣,可以参考: 2024 泰国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泰国清迈篇|去清迈数位游牧一个月要花多少钱?住宿、工作空间选择一次看 泰国曼谷篇|去曼谷数位游牧!住宿、交通、工作空间、花费全攻略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3, 2024

「接案」鸟事一大堆?5 个自由接案者的常见烦恼

记得初春的某日早上,天气突然急速转凉,窗外疯狂的下着暴雨。 我一边窝在被子里,慢慢的啜饮着早起的第一杯热水,一边庆幸的想着,还好我已经不是上班族了。 以前在这样寒冷又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都是怎么把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挖出来,逼迫自己在暴雨和强风中,义无反顾的冲出门的呢? ......想想还真是执着得令人尊敬,又令人尊敬得让人心疼啊!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想:「可以当自由工作者真好,是不是我离职开始自由工作,就可以抛开现在朝九晚五职场中的所有烦恼,从此幸福快乐、每天睡到自然醒了呢?」 但其实开启「自由工作生涯」,要遭遇的鸟事还真是多!不只难度和辛苦程度和「创业」相差无几,还要从面对一个老板,到所有案主都是你老板。迎面而来的困难和关卡,一点也不会比当上班族时轻松。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也只有「金钱上的创业成本」要比传统实体创业还要低得多而已了。靠着一技在身和网络的力量,你甚至可以「零成本」开始自己的自由工作事业。只要投入时间和心血就行了!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想和有志「SOHO 接案」成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的朋友们,分享「5 个自由接案者的常见烦恼和挑战」,以及我自己研发出来的克服方法和心态调整建议。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度过「接案职涯的草创初期」,顺利迈向独立、自在的自由工作稳定期喔! 一、现在的案子还能持续多久?下一个案子会在哪里?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对自由工作者来说,有案子就有钱、没案子就没钱。没有什么「可靠又讨人厌的老板」,会风雨无阻的每个月给你的银行账号转钱。没事做,就只能吃老本! 所以培养带得走的「案件开发力(业务力+营销力)」,就变得非常迫切。必须让自己掌握「市场调查」、「顾客研究」和「有效沟通价值」的方法。才能有把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用这套方法,「去对的地方」、「找到需要你专业的人」,然后「把自己成功的推荐给他」。 另外,随时暖好身子、保持备战状态也是必须的。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安逸的待了十年,才终于决定转职重新找工作,那么十年没面试、十年没和别人推荐过自己的你,肯定会紧张得胃疼。但如果你日常生活中,时不时都在自我推荐、时不时都在和顾客沟通价值,那么就会习惯成自然,觉得是小菜一碟了。 想要自由,就要有「适变的能力」和「敢于被市场检验的自信」。 其实常处备战状态并不可怕,因为你至少掌握着「离开的能力」。真正可怕的,是在失去了离开的能力之后,才突然被大环境扫地出门、被迫自立更生。 那等于是已经被眷养成家猫的狮子,突然被逼着要独立,得有多无助啊!与其如此,还宁愿一直当只自由自在的野狮子。漂泊又如何?学会打猎就好了!掌握着生存技能和选择权的狮生,才是真正稳定、自由又自在的。 免费领取「接案入门-超实用自我探索工具包」 二、没有职称和头衔,失去身分和华丽的战袍! 刚离开职场时的确会很担心,以前还可以说说自己在某上市公司里的体面工作。现在可好,离职单都交出去了,该怎么办? 甚至还会好笑的开始自我怀疑......我还存在吗?那么现在的自己究竟是谁?究竟是个什么身分呢?人们要怎么认识我?大家还会信任我的能力,还会尊重我、喜欢我,觉得我在这场人生游戏里混得很好、做得很不错吗? 但其实与其说是「你需要职称头衔」,倒不如说是「职称头衔绑住了你」。真正活得自信、自在的人,根本不需要那些浮夸的包装。比如:离职前你只知道自己是「K 公司的副总经理」,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你才发现,其实你同时也是创作者、创业家、瑜珈老师和登山冒险家。 这就好像过去妇女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周太太、小明的妈妈、方会长的女儿,于是心甘情愿的耗尽一生在「绕着他人公转」。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终于发现,自己同时也是科学家、作家、塔罗算命师、冲浪爱好者,和家门口左转数去第二棵苦楝树最好的朋友。 头衔什么的那么多,喜欢的话自己给自己随便加一加就有了。 谁在乎呢?最在乎的只有你自己! 别误会,在公开场合里,我还是会用头衔来介绍自己的,像个充份社会化的大人一样。但使用这些标签,只是为了在这个爱看头衔的社会上,更好的沟通,让新朋友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理解「你是谁」、「你都在做什么」而已。 说到底,不过都是一些虚名罢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又何必去执着。 头衔虽然很好用,但人们最在乎的其实还是「你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和帮助」?只要能好好说明这点,没有头衔加持又如何? 更何况那些你做过的事情、你曾经的经历,都会一直跟着你一辈子,就算不用力紧抓着,也不怕它们会变不见呀!什么前总统、前执行长、前总经理、前负责人、前设计师、前偶像团体成员......,都还是很好用的。需要的话,拿出来用用就是了,人类社会还是会非常买单的。哈哈哈! 如果你进入职场到现在,都还不曾担任过什么重要职位,就已经出来自力门户,那便更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过去你拼命在一家公司里抢破头的企图竞争到「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头衔」,现在你可以用亲身实践,去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屌到爆的头衔」。 不争不抢的,也不用去加入那场「你升职了我就没办法升职」的零和游戏,只要和自己比、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和赛道就行了。 你很少看到两位 YouTuber,为了争抢一个创作者界的头衔而你死我活。 「你是 YouTuber 啊?我也是 YouTuber 欸~」 「你破百万订阅啦?恭喜欸!我也破百万订阅了~~」 多好啊! 免费领取「接案入门-超实用自我探索工具包」 三、低价的案子、无理的案主,要不要为五斗米折腰? 没能力去选择时,腰需要弯多低就弯多低吧!没什么好丢脸、可怜的。 但一定要更加倍努力的累积各项实力,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摆脱现状。让自己成为那种「有能力选择案子的自由工作者」,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等到你有实力、有累积、有选择之后,再遇到惯案主,就无需再忍啦!有多快跑多快,有多远跑多远。 什么尊严、骨气都给我拿回来!不必再无底线的纵容案主,甚至还能适当的教育案主、沟通出对双方都最好的合作模式。也不用再爆肝接急件,可以坚持自己走起来最舒服的步调。 接案事业成熟之后,建议就别再为了赚一点小钱而累死自己了。否则你只会留下更多劣质的案子和案主,推开更多高质量的案源和机会,落入不健康的恶性循环里,让不值得的人对你得寸进尺、予取予求。 「有原则的付出」才能真正赢得对方的尊重! 四、万一必须回去上班,会不会很难回归职场? 自由工作者重回职场的难易度,取决于你的心态是否「能归零」,以及你在自由工作的这段期间里是否「有累积」。有累积,指的是那些「带得走的能力和经验」;而能归零,指的则是一个「善于处下」且「能屈能伸」的心态和韧性。 我觉得不论过去有何丰功伟业,随时都能「将自己放到最低」,去请教、去学习、去接纳和理解的人,都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人。因为你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灵魂的意志」是超乎常人的坚强的。 这其实很不容易,我看过身边许多专家学者、老板或所谓人生剩利组,一旦开始自觉高人一等之后,就很难再蹲下身了。 他们会不自觉的对他人品头论足、颐指气使。或习惯性的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进而变得封闭、固执、充满偏见,无法接受批评、指教和建议,也不再敞开心房去倾听他们认为的「下位者」的声音。 那个态度很明显,是一相处就能清楚感觉到的。当他们不自觉的流露出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气焰时,我都会默默的为他们感到担心。 如果他们此后,从此一辈子不摔跤,就会在那样的高傲下,错过很多有趣的人生风景。 而如果他们往后一个不小心跌重了,则会因为那些无聊的骄傲和面子,而难以重新归零再出发、从暂时的失败里再振作起来。大老板事业失败后就此一蹶不振,再也拉不下脸去做人员工,从此糜烂度日,甚至染上种种恶习、破罐子破摔的,也大有人在。 我认为「自信」和「谦卑」,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真正了不起的人,都是随时准备好将自己归零的人。 他们可以虚心的去向这个世界学习,也可以真心的去欣赏他人、向他人请教。就算请教的对象年纪比自己小或社经地位比自己低,也不改其诚恳的态度。 他们散发出来的气场,是一种「自信沈稳的低姿态」。不会过份张扬的处处压人一头,却是轻松的坐在角落里都能自带光芒的真宝石! 所以啊,自由工作者保持职涯弹性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心态不要飘」还有「持续的成长和累积」而已! 免费领取「接案入门-超实用自我探索工具包」 五、接案,能接一辈子吗? 大家总是爱问「接案能不能接一辈子」?但其实一份「全职上班族工作」,你也不见得能做或想做一辈子呀! 一个「长期案子」,就像一份「正职工作」,能做个两、三年,就算是非常稳定了!合作结束之后,再找下一个长期案子就行了,和一般「上班族转职」其实也差不多。 而接案职涯,也和上班族职涯一样,可以累积属于自己带得走的「能力」、「经验」和「人脉」。甚至就连职场里所谓的「资历」概念,都可以在自由工作的世界里转化成「接案资历」,成为你找到下一个合作机会的有力背书」。 想要的话,你也可以将接案工作内容逐步规模化、系统化,甚至是有意的筛选、精炼案件,开始只做自己最擅长、喜欢的部分。 有累积和成长的人,自然不会被市场落下。而停滞不前甚至不断退步的人,不论接案或上班,都有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只要有专业实力,想自由工作一辈子其实并不难。未来不管是要继续自己接案子,还是要「成立工作室」、「发展个人品牌」、「成为领域专家」、「贩卖相关商品/服务」、「建立被动收入资产(出版、在线课程、其他智慧财产、投资......)」或「开创自己的其他事业体」,都是非常 OK 的。 至于没有「退休金」和「劳工相关保障」的部分:劳健保大可以自行加保,或依附于和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工会投保。个人也能透过良好的投资理财规划,来替自己增加保障、放大财富,自己给自己发退休金。 不用去期待企业或组织来保障你,自己当自己的救世主才帅气呢!(甩发) 总结来说,「独立接案」、「自由工作」确实不简单,且困难重重!但所有的难关都是有破解方法可以去努力的,如果这种工作型态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确实是你所追求的,那么做足功课和准备之后,就放手去试试也无妨。 我会在远方和你共勉、为你摇旗吶喊的!一起 Fighting!~~ 对成为「接案 自由工作」感兴趣的朋友们,也欢迎参考「野放上班族-野羊」的「电子书 & 在线课程」喔! 电子书:《野放上班族:斜杠自由工作者爽玩职涯》 在线课程:《13堂接案必修课:自由工作者之路!》 -- 本文转贴自:野放上班族-野羊(原文标题:离职然后呢?接案「自由工作者」的 5 大难题!|SOHO Freelancer|网络赚钱|在家工作|副业)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2, 2024

去韩国边玩边工作!韩国「数位游牧签证」,最长待 2 年、可获居留证等细节一次看!

韩国在今年(2024)1 月 1 日,正式推出一款针对数字游牧族群而生的工作签证(F-1-D),造福更多向往在韩国久居的工作者! 以下整理了韩国数字游牧签证的相关信息与申办规定,如果你也想在韩国一边工作,一边享受地道的韩式料理,并到访古色古香的景福宫、探索灯火辉煌的东大门,就千万不能错过本篇文章! 数字游牧签证|申请资格 受雇于非韩国籍企业的远距工作者,或为自由工作者 2023 年收入 8,500 万韩元以上(约新台币 200 万元) 年满 18 岁,并在同一行业工作至少一年 个人医疗保险至少一亿韩元(约新台币 230 万元) 数字游牧签证|申请文件 签证申请表 护照与护照复印件 护照大头照片 就业证明 申请者年收 8,500 万韩元(200 万台币)以上的证明文件(如薪资单、税报表) 无犯罪纪录之证明(海牙认证) 个人医疗保险至少一亿韩元的保险证明 依所在国家的韩国大使馆提供的文件清单为准 申请地点:所在国家的韩国大使馆 就业证明书等证明资料的有效期限为自签发之日起 3 个月,申请文件及签证数据可于出入境管理局及 Hi Korea 确认。 数字游牧签证|注意事项 居留时间长达两年(初始一年,可延长一年) 可携带亲属(须检附亲属关系证明) 申请者无国籍限制 最低收入以税前收入计算 可获得居留卡 如果目前已在韩国,可以从免签(B-1)、旅游签证 (B-2) 或短期居留签证(C-3) 三者切换,但仍建议申请数字游牧签证 延伸阅读:日本「数字游牧签证」来了!可待六个月、配偶可同行,更多申请细节一次看! -- 撰文整理/林昕嫒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ly 1, 2024

「待办清单」到底有用无用?避开完成焦虑,符合人性的使用待办清单

待办清单的效率陷阱? 「待办清单」几乎成了一讲到时间管理就好像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是一张简单的纸条或是数字列表,更是许多人记住与管理无数工作生活事务的方式。然而,这个看似有用的工具真的就是时间管理的最佳解药吗?或者它更常是一个让我们陷入无止境焦虑的效率陷阱? 在时间管理课程中,我最常被问的一种问题是:「如何把待办清单做完?」或是「如何列出做得完的待办清单?」比起带来安定与动力,待办清单似乎更常带来做不完的恐惧。 不断累积而总是过长的待办事项往往使人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它提醒我们还有多少事情待做,而时间却总是不够用 。 我自己的体悟是,直觉上很容易把待办清单当作时间管理中心, 同时把下面三种事情交给待办清单来做:「记住交办」、「提醒去做」、与「要求做完」,这反而会让待办清单变成效率陷阱,甚至成为工作上的干扰! 「记住交办」 当我们把所有通知都放入待办清单,例如被提醒要买个东西、接到一个电话指示,最后就会获得一个非常琐碎,又缺乏目标的流水账,表面上帮我记住,事实上永远不可能做完,也难以再管理。甚至可能开始避而不看待办清单。 「提醒去做」 有时候我们会在待办清单上设定无数提醒,希望自己不要忘记那些要做的各种事项,但过度的提醒,尤其是对各种琐事的提醒,可能转移了我们对真正重要事项的注意力,反而降低了我们的整体生产力。提醒变成干扰的情况,可能更常发生。 「要求做完」 打勾完成事项,好像是使用待办列表必然的功能。「完成」虽然是时间管理中很重要的指标,但是如果把「做完」当作待办清单的指针,似乎太过高估自己做计划的能力,以及低估环境变动的弹性,当我们觉得自己可以设计出明天、后天完美完成的待办清单,事实上那往往会是一个做不到的清单。 所以现在的我随然还是规画每周、每日的待办清单,但我不是把他们当作记住交办、提醒一定要做完的清单。我让待办列表回归他最基本的功能: 就是指引今日空档时可以选择的行动而已。 不打勾没关系,只要能够告诉我今日方向,反而给我更自由去调配自己的时间、喜好、动力、重要与紧急任务的弹性。 2024/5/27 新增:连续写了 101 则每月待办清单,为何我仍坚持手动撰写子弹笔记? 延伸阅读: 8 种待办列表方法指南,从 GTD 到子弹笔记,选择适合你的更有用 用「做了什么列表」翻转待办列表,克服拖延症 间歇日记结合每周清单,要事完成率大提升 区分任务笔记、待办列表,从被动交办,到主动选择 把被交办的事情全部都列上待办清单,不是很直觉的做法吗?但是这样一来,待办清单上就会充满着: 还不确定为什么要做、做了有什么效益的事情。 还很模糊不确定要怎么展开行动的事情。 不需要现在就开始做的事情。 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 然后这些交办如果全部都挤在待办清单上,更会把待办清单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淹没。最后待办列表反而失去了判断轻重缓急的功能。 那要怎么办比较好呢? 我自己的流程是这样: 任何交办,第一时间先写进两种笔记:(参考:防弹笔记法) 暂存箱:收集那些跟其他项目、任务无关,也还不知道如何执行的临时交办。 项目、任务笔记:如果交办跟特定任务有关,直接写进任务笔记中。 项目、任务笔记逐渐累积,会整合出任务陆续被交办的细节,这时候可以从项目、任务目标的角度,调整这些交办的执行顺序。 也可以在项目、任务笔记中,针对交办拆解我需要执行的下一步行动。 延伸阅读:为什么我会「避免」在邮件、实时通,甚至待办清单中直接完成工作? 不记录交办,那「待办清单」还要用来干嘛呢?待办清单对我来说,应该是过滤出不同项目、任务笔记中,那些需要今天、这周执行的行动。 这样一来: 项目、任务笔记是各种交办、数据有序整理后的记录,真正帮助我们不要忘记,可以快速找到。 而「待办清单」则是「主动选择」出我决定要做的行动。 透过第一步先做出任务笔记、待办列表的区分,我们可以把待办清单变成一个主动的清单,而不是被动接收的清单。 有些时候,待办清单反而不能有严格提醒 回顾我们真正的工作流程,有些时刻当下沟通就会成为下一步行动的依据(例如每天临时但重要的意外需要处理),有些时刻则是自己心中很明确的知道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这时候,还需要回到待办清单确认?不在待办清单上的就不做?还是赶快执行当下这个重要行动再说? 这时候直接执行当下要做、想做的那件事,不一定就比跟着待办清单执行不好,因为无论我们怎么使用待办清单,无非就是希望自己在单位时间内有优质的产出,这也是生产力真正的定义。 而至于这个产出有没有需要被待办清单严格限制?好像是不需要的。 就以我自己的写作习惯为例,写作这样的创意思考流程,用列出待办清单或设计一大堆行动提醒,反而往往是做不到的。我哪有办法事先规划自己什么时候有灵感要完成什么写作步骤?什么时候有想法要思考哪个写作题目呢?或者应该说,就算我这样规划,事后往往大多数都不可能照着规划去执行。 所以在规划写作这类创意思考任务时,我会这样做: 先设定出有机会完成的「写作成果」即可:例如两到三个题目觉得应该有机会写成完整的心得文章,就先把这三个成果的任务笔记开设出来。 很多时候各种想法就是在执行别的任务时被刺激出来的,反而不是在刻意执行写作任务时产生,有想法就记录到写作成果笔记,累积久了,其实也就推进不少。 不是用提醒的方式去写作,通常创意思考的工作愈被提醒愈不想做、做不了。而是设定「写作时空」,预设进入特定的时间或空间,就可以开始写作。 当开始写作时,不被待办清单所局限,而是写自己当下想写的,甚至有可能在两三个题目之间跳跃,能够产出内容往前推进,都是有效的累积。 延伸阅读:跟分心和平共处,不一定要移除干扰也能专心致志的专注力策略 这时候,我还是会把要推进的写作题目设定在待办清单上,但跟传统「一定要做」的待办清单有了不一样的提醒意义。 因为平常我累积了很多正在研究、想要撰写的题目,有些可能还在很初期的测试与累积想法的阶段,这些我不会放入待办清单,而是收集在自己的写作笔记中即可,有想法就随时补充进去。 但是我通常会在今天的待办清单中列出两到三个写作题目(近期最想写的),每当进入写作时空,这帮助我先聚焦在这两到三个写作题目优先推进,不一定要写哪一个,也不一定要写完,甚至有可能最后真正产出内容的题目都不在这三个之中。 但是这样的待办清单,可以帮助我减少犹豫迷惑的时间,更快进入可以推进的任务切入点,我不要求要照章行事完成,甚至更多时候都保持弹性,目的只是有一个指引,可以更快进入产出状态即可。 有些时候,待办清单不一定要全部做完 其实工作上的很多任务也可以这样安排待办清单,例如我今天可能要想个企划案、回复某个客户提案、撰写某活动文案。当我把这三件事情列在今天待办清单时,不会刻意去设定几点几分做的提醒,也不会刻意去安排前后执行顺序,就是让他们经过「主动选择」后,出现在今日待办清单上即可。 而在实际工作流程中,遇到空档又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脑中这时没有出现任何强力提示,甚至开始觉得迷惑),那就打开待办清单: 「挑一个现在最想做」的任务来做,能不能做到打勾完成也不是那么重要,有持续累积成果、往前推进就是好事。 这样一来,在保留弹性与自由的同时,也聚焦在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上,反而更能有效利用时间。 要不然,强制性的待办清单让自己一打开就做不下去第一步行动,一旦提醒时间过了又开始重新安排,甚至陷入焦虑后悔的循环,反而无法成为有用的待办清单。 延伸阅读:不想做就别做!感性自动聚焦时间管理法 如何设计符合人性的待办清单?我的待办清单使用步骤 我也会使用待办清单作为时间管理的辅助,不是把待办清单当作牢不可破的时间管理中心,而是帮助自己减少迷惑、看到目标、增加弹性的选择列表、指引列表。 以下是我自己实现待办清单的步骤: 1. 主动选择 我会在周日晚上快速浏览一遍重要的项目、任务笔记,搭配进攻行事历,「过滤」「选择」出下周我需要推进的任务,列上下周的待办清单。 2. 简化焦点 我自己有个选择的小法则:「每天起码一个长期目标,三个近期项目,保留一些空间给临时出现的琐事」,每天不是要列出很多待办清单,反而发现太多时可以先移动到其他日期。 待办清单在这个阶段是帮我确认每天最重要任务的列表,而不是所有要做的事情的清单。 延伸阅读:比较持续 5 年的列每周行动清单习惯,复盘我的待办列表笔记技巧 3. 保持弹性 我几乎不会在待办清单上设定任何时间提醒,也不太做精密的排序,这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规划待办清单时间。(千万不要时间都花在规划,反而没有时间执行。) 每一天的清单不需要告诉我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我更喜欢:「当我有一个空档,打开今天的待办清单,可以挑得出一件当下想做的事情来做,而且这件事情还足够重要。」 4. 记录成果 我不会把随时跑出来的「临时交办」记录在待办列表,但相对的,我会把自己不在预期中「完成的成果」记录到待办列表。 例如,客户传来一个课程调整需求,这样的临时交办,先记录回课程任务笔记中,而非直接写上待办清单。 例如,我忽然有了灵感,意外地完成了一个课程演练设计,这样的临时完成成果,我反而会记录到今天的待办列表上。 为什么呢?因为今日的待办清单上愈多完成的成果,会让我更有动力去推进剩下的成果。并且一天回顾时,也会更清楚看到自己把时间花费在哪些成果上,更有成就感,也更有办法做修正。 延伸阅读:用写「间歇式日记」取代规划待办清单,不会再写了一堆却做不到 5. 每日调整 待办清单上会不会有今天做不完的事情?会。待办清单上会不会有些事情一直没有在空档被挑出来做?会。待办列表上会不会临时有重要任务需要插入进来?当然也会。 当我们待办列表足够简化、弹性,调整其实也不用花掉太多时间,我自己习惯每天早上调整一下,把昨天没做完的适度改写行动,看看今天是否能找到方法推进?把可能变得比较不重要或重要的,在接下来几天的待办列表调换一下位置? 让待办清单可以成为我今日空档时有效的指引即可。 延伸阅读:5 分钟的晨间待办清单整理,从混乱到掌控的生产力习惯 比起完成列表,把待办列表当作是减轻压力的检查清单 如果你常常觉得待办清单变成自己的压力来源,而自己总是管理不好待办清单,但又需要待办清单的指引,否则每天的工作就像是无头苍蝇? 那么,或许可以试试看上面分享的方法,让待办列表跳脱完成列表的思维,变成: 以主动选择、记录成果的角度,让待办清单成为我的辅助指引,而不是我的强制管理。 那么,或许在待办清单的帮忙下,我们可以有更多完成,更有满足感,也减轻原本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毕竟,项目、任务已经够有压力,何必让待办清单反而带给我们更多压力呢? -- 本文转贴自:电脑玩物(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8, 2024

【接案机会哪里找?】上班族斜杠「文字接案」,现职编辑与接案写手经验大公开

许多上班族,在本业之外,也会希望争取在媒体或企业「文字接案」的机会。一方面是为了赚取稿费,一方面也为了曝光或有替知名单位撰文的经历,但想要开始文字接案,该怎么做?文字接案机会哪里来?怎么样才能提高文字接案的成功率呢? 担任媒体编辑逾五年的时间里,我收到过不少主动投稿或自荐想当写手的来信,并站在编辑的立场决定是否合作;同时,我曾以接案写手的身分营生,换个立场主动向媒体、公司询问合作的可能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做为编辑和写手的从业经验。虽然我是新闻系毕业,自大学期间也持续有业界实习经验,和「完全 0 经验」的读者,未必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但在以下分享中,我也会尽量分享站在新手的角度,分享我认为可以做的行动。 接案管道|文字接案机会怎么找?业界人脉+人力银行 关于该上哪找写稿机会,我自己试过两个管道,一是业界人脉,二是人力银行。 1. 业界人脉:3 招拉近与业界的距离 首先谈谈业界人脉。有些人到此可能会想:「什么啊,你有人脉,我们又没有!」确实,非本科系出身或在媒体业界工作的人,可能很难直接就有人脉可以询问。但我认为还是有些方法,能让你拉近和业界的距离。 第一,你可以追踪你向往合作的媒体或企业,无论是粉丝专页或是征才页面都好。 当他们招募兼职写手/特约记者这类职缺时,你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例如,下图是我去年底在「公视+」粉专看到的征才文。 第二,你也可以参加业界成员聚集的脸书社团。 我自己有参加的是「出版街上的路人,来唷!」这个社团,里头常会有人发布纸本媒体、网络媒体征才信息,甚至还有书店征才与讲座信息。就算你没有直接透过社团找到接案机会,或许也能在此(或其中介绍的活动)建立业界人脉。 第三,你也可以主动写信给你向往合作的媒体或公司,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不会太厚脸皮吗?」但实际上,以我在媒体工作的经验来说,主动来信的实在不少,没什么好尴尬的啊!没收到回复没损失,若收到回复,替自己开创了合作机会,这不就太好了吗? 关于人脉,我还想补充的一点是,就算你身边没有「直接」的业界人脉,但如果可以,你还是可以让身边的人知道「你有写作意愿」。因为周遭的人知道后,也可能在看到相关信息时第一个想到你,把信息贴给你。(我的现职也是朋友转贴信息给我的) 2. 104 人力银行:有机会可找到「企业」发案 在业界人脉之外的另一个管道,则是 104 人力银行。 不同于业界人脉可以找到媒体、出版社的文字工作,就我的经验,104 人力银行上偶尔可以发现的,是一些其他领域企业的机会,可能是替企业写文章、营销文案等等。当然,机会可能时多时少,但你仍可以把 104 人力银行当作找机会时「海巡」的地方之一。 至于该怎么看到这类职缺,我的方法如下:打开 104,你可以先在关键词的地方打「兼职」,旁边的职务类型则选择「文字/传媒工作类」(如下图)。下一步,你就可以看看其中有没有适合你的职缺。 接案应征|怎么成功拿下案子?让对方「相信」你 知道该去哪里找机会后,下一步你需要知道的,当然是如何让自己能得到这个机会。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无论是有经验者或新手,要把握的原则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对方相信你」,肯定你能给出他要的东西。而其中最重要的证明,我想就是「作品集」。 站在编辑立场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时,我会很大程度参考作品集;做为写手在应征机会时,我也多次在被录取后,得知对方是看了我的作品,觉得符合他们对文章的期待和需求。 新手可能会问:「但我还没获得机会,哪来作品集啊?」 我目前想到的解法有两个。 1. 在写作平台累积文章 在应征之前,你就可以找个 Medium 或方格子这类写作平台,累积一些自己的文章,才不会想拿出作品的时候却拿不出来。 如果初期你不知道可以写什么,我看过很多人是从读书心得、职场心得开始切入,这或许也是你可以考虑的起点。不过当然,怎么把已经很多人写过的题材写出新意,还是仰赖你自己悉心琢磨。 如果你很笃定你就是只要写某个产业或领域的文章,你在累积作品时也可以就往那个方向写,让对方知道你在确实有能力且有证据支持。 2. 撰写符合媒体与企业需求的文章 我曾经看过一个方式,就是某个人虽然没有累积什么作品,但他选定想应征的媒体/企业之后,自己选一个符合该媒体/企业方向的题材撰文,提供给对方参考。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让对方「相信」的方式。 而由这个方式延伸,我们还可以注意两件事情。 第一,除了一开始就以找「兼职写稿机会」为目标,你其实也可以把「主动投稿」当作起点。先跟网站或公司建立关系,再来讨论后续的合作方式。 第二,无论是从本来就写好的文章中挑选几篇当作品集,或为特定单位新写一篇文章,你其实都要做足应征前的功课。 接案准备|接案前你要做的「功课」?大量阅读、掌握对方的标准和喜好 讲到做足应征前的功课,有人会想:「我有啊,我知道这网站是偏商业,那网站是偏管理,我给他们符合的文章,这样不是就够了吗?」 不是的。除了知道网站大方向的主题之外,我认为要受到青睐,你还得知道这个单位「喜欢怎样的文章」。 什么叫「喜欢怎样的文章」? 以媒体来说,每个媒体的编辑团队对文章的采用标准都可能有所差异,这可能是基于编辑个人喜好,也可能是基于整个团队统一的规范。 比方说,有的媒体坚持文章至少要 3000 字、有的媒体只刊有提供「全新观点」的文章、有的媒体讲求作者的专业学术背景、有的媒体强调每篇文要有 10 本以上的参考书籍,或者有些媒体注重作者在产业内的实务经验等等。 以企业来说,他们大概率也会有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提供作品集时,你其实不是只要挑选或撰写大方向吻合的作品就好,你需要非常确实地掌握对方过去刊文的标准,然后提供相应的作品(可以是新写的,也可以是把既有文章拿来改写的)。在我看来,这才真有机会获得对方信赖。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因为做为编辑,我看过很多主动投稿或应征的人,他们给出的文章大方向(如职场、商业、数字游牧等)确实无误,但内容结构或侧重的点,和我们过去刊登的文章实在大相径庭。 我们当然无法因此断定这个写作者能力不好、或这篇文章不好,但以现实来看,这文章就是未达我们(或我个人)的采用标准。于是很可惜地,我们得婉谢可能很用心准备的作者。 也因此,如果你希望得到媒体/企业青睐,让你为他们写文章,请务必大量阅读他们过去刊登的文章,或者其他你可以看到的文字产出,掌握他们更细节的标准。 我自己一路以来应征工作机会,也始终会花大量的时间做这件事。除了让作品集更确实打中需求,我发现这也能让我在面试时,当面试官问起我对他们的了解程度,我也可以更「有所本」地分享,而非临场胡诌。 总结 如同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每个人想找接案写文机会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有人可能单纯基于兴趣、长期求职考虑、或者将来有志成为自由工作者,希望如 Joe 在【V014 销售专业服务的系统化做法】提过的,透过写文章「累积印象」、展现专业,让人有问题就想到要找他协助(购买他的服务)。 无论是基于什么目的,我们开始做这件事,大抵会希望文章能受欢迎,或者确实对读者带来帮助。写作几年来,我发现想达成这些目标,一大关键就在于「诚实」。所谓诚实,不是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的「不说谎」,而是要努力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他们会想知道什么,并透过文章来传达。 当然,设身处地本来就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一再练习。而实际去写、持续去写,就是能帮助自己越做越上手的最佳练习方式。而且根据我的经验,随着写作时间拉长,写作者的思考逻辑也会变得越来越缜密。 也因此,无论是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想写作,无论是接案、写在自己的平台或其他方式,不妨尽快采取行动吧。或许将来某天回顾这段历程,你会发现自己在各方面,都大不相同了喔! 延伸阅读: 自由工作者要在哪接工作?推荐 6 个常用的接案平台 3 个「接案」带来的特殊体验,就算你不想创业,一生至少也该尝试一次! 【接案报价攻略】朋友主动邀约发案,我该收钱吗?还是做个人情?接案一定要收钱的 4 个原因! 【接案报价攻略】接案该收多少钱才不吃亏?3 个报价方法,找出你心中的完美数字!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7, 2024

财务自由不是看数字,找到生活与工作的甜蜜点,实践「慢活」人生!|慢活夫妻|Podcast 「数字游牧志」

你想要财务自由吗?你也想要对自己的生活、时间有更高的掌握吗? 这次《大人的 Small Talk》「数字游牧志」采访了一对夫妻,George 和 Dewi ,原先他们跟你我一样都是上班族,但为了追求金钱、时间与心灵上更自由的生活,从斜杠副业开始,创立「慢活夫妻」自媒体品牌,慢慢走向创业之路,逐步实现自己在人生各个层面的自由。 如果你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可以搭配 Podcast「数字游牧志」一起阅读! George 和 Dewi 现在是自媒体品牌「慢活夫妻」的创办人,专注于「投资理财」领域,不仅有部落格,还有将近 9 万订阅的 YouTube 频道,也出了书籍「慢富」,期望透过他们对于金钱上的不同思维,帮助大家在金钱、时间、心灵过上自由的生活。 提高收入来源降低风险,开启了创业之路 过去,George 和 Dewi 跟你我一样都是一般的上班族。 他们以前都在竹科担任工程师,虽然薪水还不错,但他们却意识自己的收入都绑定在单一来源也就是薪水、奖金,假设今天被砍奖金、没办法升迁,甚至被开除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而且单纯靠着劳力赚钱,并没有办法获得财富。 同时,由于两个人时常得轮班、工作繁忙,就算住在一起,但有一阵子将近十几天都没有任何交流。两人也都是向往自由的人,这并不是指要放飞自我,而是希望能在时间的运用上更具弹性,好比说,能够在自己最有产值的时间工作,而不是每天需要早起,昏昏欲睡的去上班。 于是,为了追求财务、时间与生活上的自由,两人开始投入研究投资,并在上班的同时,也开始发展斜杠事业,思考提高被动收入、多元收入的方法。 George 提到,一开始为了让财务来源更多元,他上网搜寻,试过许多方法,像是透过网络点击赚钱,发现好像根本赚不到。后来,他们决定斜杠成立「慢活夫妻」这个自媒体品牌,分享财商知识、美股投资、打造多重收入等等内容。 靠着广告、联盟营销、演讲讲座等,品牌稳定成长,当被动收入已经可以 Cover 两人生活费六成,他们决定离职全心投入创业。 很多人也想象慢活夫妻一样,想要提高收入来源多样性,或是提高被动收入,George 点出,最重要的秘诀在于「行动」。像他当初就是从 Google 开始搜寻赚钱的方法,当这些方法都不管用,你就会思考下一步了! 「在网络上面,当你被广告打到的时候,不要赶快滑掉,试着去看看他们在干嘛,因为这些都是增加收入的一些契机!」他说,尤其现在是网红时代,自媒体经营蓬勃发展,可以创造收入机会非常多。 假如你不想抛头露脸,自媒体的经营背后也需要有剪辑、美编等等的人才,透过下班时间接案,也是一个增加收入来源的方法。 财务自由不是具体数字,而是让人生有更多选择权 创立「慢活夫妻」品牌不到一年,George 和 Dewi 就已经回归到以前上班的薪资水平。一年后突破自己当时立定的财务目标。 在自媒体林立的现代,谈起成功的关键,Dewi 说:「就是不要想太多,先做再说,因为做了你才有机会去修正跟优化,但不做你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评估!」或许也因为 George 和 Dewi 都是理工科出身,在创业路上格外的条理分明,更会不断地去检讨、优化策略。 同时,大家都担心夫妻创业可能会吵架,但 George 和 Dewi 在分工上也很分明,活泼善于表达的 Dewi 负责公关、影音录制,以及拟定大方向的策略,细腻的 George 则是团队管理与文字,也会针对大方向的策略去做优化。 正在实践财务自由的他们,也分享了对「财务自由」的看法。 Dewi 说,我们对财务自由的定义,与普遍认为是「被动收入大于支出」这样的概念有些不同。「财务自由是一个过程,当你的人生拥有更多选择权时,你就已经开始接触财务自由。」 比如,你可以选择今天要不要吃卤肉饭,而不是被迫只能吃卤肉饭。当你去吃牛排时,是因为你想吃,而不是只有在特定节日。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有时候因为金钱的考虑,我们不得不选择相对不想要的东西。 很多也会误以为,我这辈子存到 3 千万,就是达到财务自由,所以财务自由好像只有 0 跟 1 ,「有」跟「没有」达到,两个状态。 但财务自由不一定是具体的数字,而是一种心境转变。当我们更有余裕更有选择权,就已经在靠近财务自由,Dewi 说,我们可以以「生活压力有没有降低?」和「生活质量有没有提高」,来做评断! 例如,你现在每月上班的薪水是五万块,但你不喜欢这份工作,透过累积被动收入或多元收入管道,每月有了这额外的收入,这个财务的累积,让你可以选择其他工作,你的压力减轻、生活更快乐,也有更多选择,这也算是慢慢走向了财务自由。 你可以这样评估:你每月需要多少钱?现在能否帮自己额外增加多少收入?那些让你感到压力和不开心的收入,能否慢慢减少?试着让人生有更多选择,就已经逐步迈向心灵上的财务自由。 如果你对财务自由、斜杠创业、被动收入等主题感兴趣,欢迎收听《大人的 Small Talk》「数字游牧志」SP7:是夫妻,也是最棒的创业伙伴?在生活与工作之间找到甜蜜点,一同迎向财务自由的「慢活」心法|慢活夫妻George & Dewi 专访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6, 2024

想经营自媒体,哪个平台比较好?YouTube、IG、FB、Threads等分析

在《副业教练 EP1|艺术家 Y 想经营自媒体,该怎么开始?》这篇,谈到了经营自媒体一开始要决定的两件事「选主题」跟「选战场」。 「选战场」的关键是,找你「舒服的输出方式」并选择「适合的平台」。 谈到「选战场」,选择前可以先「认识」战场,看看战场是什么环境,我们比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战场。 平台特性观察 以下是我自己对于媒体平台的观察: YouTube:有长尾流量、有自然流量、用户黏着度较高,以影片为主 IG:有自然流量、Reels 目前还有流量红利,图文、影片 FB:粉丝页自然流量现在很差,社团流量还可以,以文字为主 Threads:现在有自然流量红利,以文字为主 TikTok:自然流量佳、用户黏着度低,以影片为主 推特 X:自然流量佳、台湾用户少,以文字为主 部落格文章:可以搭上 SEO 自然流量跟长尾,以文字为主 Podcast:自然流量差、用户黏着度高,以声音为主 电子报:基本上没有自然流量跟长尾,但可以直接接触用户名单,不用被平台绑架,以文字为主 其中又可以再细分 影片长度:YouTube > TikTok > IG 文字长度:部落格 = 电子报 > FB > IG = Threads > 推特 知识密度:部落格 = 电子报 > Podcast > FB > IG = 推特 = Threads (还是看实际如何应用,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简单统整。或许过阵子平台算法更新,又会大洗牌也说不定。) 当然你也可以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 但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这些时间、精力来做这些事?如果要外包就是资金的问题,但通常有资源的品牌们也很难所有平台都做好,更不用说是小小的个体户了。 要如何挑选平台经营? 先试试有红利的 再试试自己喜欢的 没想法,那先随便选一个尝试就对了 有红利的地方,你更有机会被看见,就更有机会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有机会驱动你继续前进。 但也可能有红利的形式,不是你喜欢的,那也没关系,换一个就好。 经营自媒体其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别忘了先前有提到「经营自媒体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持续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觉得不喜欢、觉得累了,自己设定一个停损点,就再换下一个平台试试看吧! 又或者你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那就先随便选一个开始吧,有试过都比站在原地不动来的更好,至少你知道你不适合了。 -- 本文转贴自:Billy Nien(原文标题:副业教练 EP4|想经营自媒体,哪个平台比较好?)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5, 2024

【读者投书】喜欢旅行和摄影,用「卖照片」来赚钱吧!7 招在 Shutterstock 成功卖照片的方法!

喜爱旅游或美食的你,会担心物价变高而拉高旅费及餐费,或上班的休假天数不多,请事假旅行会被扣薪,对此想开发收入来源吗?如拍照能力不差,可上传照片到 Shutterstock 图库网站,吸引世界各地网友付钱下载。以我上传照片的实作经验,分享一些实用建议: 1.摄影及修图工具只是辅助,重点在技巧 有些人认为要付很多钱,买功能强大的相机、修图软件,才可制作画质清晰、细致、亮丽的照片,吸引网友下载。 虽功能强大的相机可拍出特殊效果,但我用老旧的长焦距傻瓜相机,以及普通的安卓系统手机拍照,重点是我后来上摄影课,拜师学艺学如何对焦、构图、防手震,提升拍照技巧,即使画素不高,仍吸引不少外国网友付钱下载。 (Photo by 张居隐/from Shutterstock) 2.选最满意的照片上传 虽现在 Shutterstock 审核照片比以前宽松,需上传四百万画素以上的照片,即使有肉眼看不出的对焦、噪声、镜头灰尘问题,仍有机会通过。 但对类似照片的审核较严格,只要上传的照片,跟已提交或发布的照片在整体构图几乎相似,只有少部分细微项目有差异,仍可能被判定是类似内容,对此建议上传你最满意的一张,以利通过审核。 3.商业或报导类型的不同 Shutterstock 审核时,对商业和报导类型照片要求不同。商业类型审核较宽松,开放下载用途多,即使照片模糊,却能转成不对外开放下载,但 AI 人工智能平台可付钱抓取的资料。 但上传人像照片,通常需一并提交肖像权同意书;照片出现英文以外的文字,图标需注明文字内容,不然都需归类为报导类型。另外提交画作、钞票甚至街头涂鸦的照片,审核很有可能不通过。 4.确保图标文字内容准确 网友通常在 Shutterstock 输入英文关键词找照片,所以图标文字提到专有名词、缩写简称、地名时,可比对维基百科、英文新闻报导、论文、官方单位网站及其他可靠管道查证英文名称,搭配翻译软件润饰,如名词有多种说法可同时并列。 毕竟网友有可能赶时间或偷懒,常用简写、地名搜寻,不一定会自行比对查证。 像是曾有英国网友可能为写工程论文,打英文缩写 TBM 关键词,下载我拍的全断面隧道钻掘机照片;同样上传台铁特定型号自强号列车内装照片,但我在图标文字多写 "Tze Chiang" 英文,有台湾网友搜寻时,即便其他铁道迷上传的照片更好看,反而下载我拍的照片。 (Photo by 张居隐/from Shutterstock) (Photo by 张居隐/from Shutterstock) 还有台湾网友可能为制作桃园龙潭旅游信息,输入 "Taoyuan Longtan" 关键词,下载我拍的龙潭当地古迹照片。 (Photo by 张居隐/from Shutterstock) 5.图标文字要简单好懂 Shutterstock 审核照片很严谨,常发生肉眼检视没明显问题,审核却不通过的状况,因此写图标文字不用写得很复杂,并搭配英文 "view" 景观字词,增加审核通过机率。 6.选适合的关键词及分类 Shutterstock 会自动分析照片内容,提供关键词自行选用,再自行选择分类后上传,因此可依你想呈现的焦点,选相关的关键词及分类。 7.一次提交同类主题照片 如拍相同主题的多张照片,像是某个景点的各种风景,可一次提交,因为网友可能付钱下载整批照片,就可快速增加收入。 像是我曾提交整批台北阳明山区的蓝宝石泉风景照片,就有网友可能为制作旅游宣传资料,一次付钱下载很多张,增加当月收入。 (Photo by 张居隐/from Shutterstock) 透过 Shutterstock 图库不只可用来分享或备份作品,还可开发收入来源,关键行动还是必须申请账号并上传照片,祝你顺利! 本文由张居隐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4, 2024

泰国曼谷篇|去曼谷数位游牧!住宿、交通、工作空间、花费全攻略

一提到数字游牧圣地「泰国」,你一定会想到「曼谷」,比起清迈的朴实,曼谷的繁华是许多人看上这里的原因,丰富精采的夜生活、蓬勃且活跃的数字游牧/远距工作社群、庄重肃穆的皇室和佛教文化,通通汇聚在曼谷这座都市里。 想到曼谷数字游牧该注意什么?本文一次告诉你! 曼谷游牧|签证机票 曼谷游牧|生活成本 曼谷游牧|住宿选择 曼谷游牧|工作地点 曼谷游牧|交通工具 曼谷游牧|旅游推荐 曼谷游牧|签证机票:泰国数位游牧签证上路了! 泰国的数位游牧签证,名为「目的地签证」(Destination Thailand Visa,简称 DTV ),在7/15 正式上路。 「目的地签证」主要针对数字游牧工作者、远程工作者、自雇工作者,或想到泰国学习泰拳、泰式料理等人。 本签证有效期为 5 年,持有该签证的人,5 年内可多次入境泰国,每次停留最多 180 天。可申请展延一次、180 天,费用为 1 万泰铢。 签证细节: 年龄限制:须年满 20 岁 签证费用:1 万泰铢(约 9000 台币) 财力证明:有 50 万泰铢(约 45 万台币)储蓄 配偶及 20 岁以下子女可同行 在其国家的雇佣合约,或可证明为数字游牧者、远程工作者等的专业履历或作品集 更多详细信息,请至泰国官方网站查询。 目前台湾到泰国,至 2024/11/11 也都可免签入境观光! 从去年 2023/11/10 至 2024/05/10,泰国宣布提供我国为期半年的免签优惠,这个友台政策确定延长至 2024/11/11。台湾民众可以凭护照,就能入境泰国旅游,每次最长可以停留 30 天。 从台湾飞往曼谷,有直飞的班机,从桃园机场起飞,到当地大约花 4 小时左右的时间。根据不同季节、淡旺季,机票也有不同的价格。 根据 Skyscanner,台北飞曼谷,若搭廉价航空,机票价格来回约为 5000 至 8000 元,一般航空约为 1 万多至 2 万元,机票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动,详情请看 Skyscanner。 曼谷游牧|生活成本:一个人X一个月曼谷数字游牧,大概要花多少钱? 想出发去曼谷数位游牧,「钱」依旧是一大问题:一个人去曼谷数字游牧,生活成本大概是多少呢? 同样根据物价衡量网站 Numbeo 提供的数据,一个成年人在曼谷的生活成本,平均大概会落在新台币 2 万 454 元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笔费用同样不含房租。 曼谷游牧|住宿选择:曼谷住哪儿?把握一大原则,轻松上网找好房! 曼谷的住宿成本,取决于你住在哪一区,价格上下限可以说是天差地远。 大致上来说,越靠近市中心的居住区域,好比暹罗区(Siam Square)、素坤逸(Sukhumvit)、西隆区(Silom)等,住宿成本也越高;较外围的拍昆仑(Phra Khanong)、拍耶泰(Phayathai),或胜利纪念碑(Victory Monument)附近,住宿成本比起市中心,则相对亲民许多,更适合小资数字游牧者。 以下是几间在数字游牧者当中,相当受欢迎的曼谷住宿选项,或许也能成为你到曼谷数字游牧的落脚点! LITA Bangkok LITA 是曼谷当地的一间青旅,位于曼谷捷运(MRT)的碧差汶里站(Phetchaburi)附近,大约走路 10 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这间青旅小而精致,房型多元,公共空间有完整的厨房、咖啡机和冰箱等设施,对小资数位游牧者来说,绝对是能兼顾荷包和舒适的好选择之一!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LITA Bangkok(@litabangkok)分享的贴文 Metro Ratchada36 这家饭店位于曼谷空铁 Ratchayothin 站附近,走路大约十到十五分钟。小套房内附有微波炉、洗手槽等简易的厨房设施,足以满足你在曼谷数字游牧的基本需求。小缺点是,这间饭店并没有太丰富的远程工作设施。但只要搭上空铁,曼谷丰富的咖啡厅、远程工作空间,想必能满足你的需求! 曼谷游牧|工作地点:曼谷 2 大热门工作空间/工作咖啡厅任你选! 身为数字游牧重镇,曼谷拥有为数众多的共享工作空间。下面这几间是我们的精选,或许也能当作你挑选共享工作空间时的参考: The Hive The Hive 是一间全球连锁的共享工作空间,在台北、香港、越南等地方,都有它们所经营的空间。在曼谷,The Hive 共有两处共享工作空间。对于来自外地的数字游牧者来说,位于拍昆仑县的 The hive Prakanong 是一个相当优质的选择。 这间 The Hive 占据了地理优势,步行三到五分钟,就能抵达空铁(BTS)的 Prakanong 站。馆内座位类型多元,有自由座、个人专属座、私人办公室等空间可以选择。最便宜的自由座,每月仅需约 4,500 泰铢。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the Hive Bangkok(@thehivebangkok)分享的贴文 Glowfish Asoke Glowfish 是曼谷老牌的共享工作空间,在曼谷共有两间分店。若你计划在曼谷的市中心走跳,那么位于地铁碧差汶里站附近的 Glowfish Asoke 肯定是你的首选。 与大部分的共享工作空间相似,Glowfish 也提供了自由座、个人座、会议室、大型会议厅等设施。但比较特别的是,Glowfish 团队十分用心替工作者经营下班生活,不时就会举办电影欣赏、小型演唱会、按摩、文化体验等活动。喜爱热闹的你,千万不能错过! 如果你是喜爱在咖啡厅工作的「咖啡派」,做为数字游牧者老牌圣地的曼谷,也有许多风格迥异的工作咖啡厅,可以填满你的口袋清单。 Bottomless 33 这间位于空铁 Phrom Phong 站附近的咖啡厅,是许多网美必访的咖啡厅之一。不过,可千万别以为 Bottomless 33 就只是一家网美店,这间店的咖啡、甜点都在水平之上,用餐也不限时,店内部份座位也都有提供插座,给想在这里工作的人使用。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Supriya | Travel | Thailand ✈️(@wander_nestt)分享的贴文 Oasis Coffee 离开地铁胜利纪念碑站之后,步行大约两到三分钟,就能抵达 Oasis Coffee。工作咖啡厅该有的「插座、Wifi、不限时」,Oasis Coffee 不仅通通有,甚至还加码了 24 小时营业的优势,不管你是晨型人还是夜猫子,这间咖啡厅绝对都能配合你的作息。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𝙾𝚊𝚜𝚒𝚜 𝙲𝚘𝚏𝚏𝚎𝚎(@oasiscoffeeth)分享的贴文 曼谷游牧|交通工具:地铁、空铁不能「一卡通,穿梭曼谷还有渡轮可搭! 地铁(MRT)、空铁(BTS) 撇除之前「泰国全攻略」这一篇文章介绍过的 Grab、Bolt、一般出租车,或者是公交车这类移动方式,「捷运」就是数字游牧者在曼谷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不过,曼谷的捷运稍微复杂了一点,总共分为「空铁」(BTS)和「地铁」(MRT)这两大系统,况且两者之间并不相通,还没有悠游卡、一卡通之类的服务,可以让旅客轻松进出站。 因此,对数字游牧者来说,最方便的做法还是提早安排行程,每天尽量选择一个系统当作主要交通工具就好,以免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奔波转车上。 以 BTS 来说,许多来曼谷数字游牧的旅客,都会直接购买可以重复储值的兔子卡(Rabbit Card)。这张卡片可以帮助你快速进出各个 BTS 车站,省下排队时间。 MRT 则相对方便的一点,可以直接使用信用卡进入车站。但网络上有不少闸门很挑卡的灾情,所以你可能也得多带几张信用卡,并做好信用卡感应行不通,得乖乖人工买票的心里准备! 昭披耶河渡轮 在曼谷空铁沙潘塔克辛站(Saphan Taksin)外,就是昭披耶河沿线渡轮最重要的据点:中央码头(Sathorn Pier)。 从这里,你可以搭渡轮前往曼谷最热门的景点,比如:大皇宫、玉佛寺、卧佛寺、郑王庙、考山路等等。一些比较知名的饭店、夜市,甚至会在这里准备免费驳船来接送客人。单程不限距离,一律只要 16 泰铢的票价,也让渡轮变成了地铁、空铁之外,另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Agustin Garcia(@agustin4366)分享的贴文 曼谷游牧|旅游推荐:历史建筑参访、美食、购物全都不能错过! 曼谷作为泰国的首都,有丰富的历史、宗教色彩,也有最繁华的城市样貌,你可以享受美食、按摩、购物,还有丰富的夜生活等等,千万不要错过! 大皇宫&玉佛寺:这是曼谷最具代表性的泰国宫廷建筑。大皇宫拥有壮观的泰式皇家建筑和精致的壁画,而玉佛寺则是泰国皇室举办重要仪式的地方。 卧佛寺:这是曼谷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内有长 46 公尺、高 15 公尺的释迦牟尼卧佛像,金光闪闪,非常壮观。 郑王庙:又称黎明寺,这座白色高耸的寺庙有「泰国埃菲尔铁塔」之称,是曼谷最大规模的大乘舍利式塔。 恰图恰市集:这是全泰国最大的假日市集,有超过 1 万 5 千个摊位,提供各式各样的商品和美食。 Asiatique 河滨码头夜市:位于昭皮耶河畔,这里有泰国最大的摩天轮和许多商店,是一个结合购物和娱乐的好去处。 Mahanakhon SkyWalk 观景台:位于泰国最高摩天大楼的 78 楼,提供 360 度的曼谷市景观 还有更多其他选择,不容错过! 如果你对泰国数字游牧感兴趣,也可以阅读以下文章! 2024 泰国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泰国清迈篇|去清迈数位游牧一个月要花多少钱?住宿、工作空间选择一次看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1, 2024

【自媒体经营】「脸书经营」教学!用脸书创作,创造职涯第二曲线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建议那些在职场上努力工作一段时间,但感到自己达到瓶颈的人。可以透过经营「自媒体」,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更多的筹码与机会。 延伸阅读:40 岁出头碰到职涯天花板,怎么办?「自媒体」可能是你的救赎! 但有些人对于怎么开始经营自媒体,可能还有些迷惘。因此,这篇文章将会分享一些技巧,告诉大家如何从零开始,在脸书上经营自媒体。 自媒体经营|为什么以「脸书」为主呢? 自媒体经营|思考定位,问自己 3 个问题 自媒体经营|要能「细水长流」,追求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 自媒体经营|为什么以脸书为主呢? 对于刚开始分享的人来说,选择以文字作为主要的分享载体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构思时间长」与「修改成本低」。 首先,文字创作的过程允许作者有充足的时间来深思熟虑和修改内容,无论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或是隔天再回来审视,作者都可以不断地反思和修改,以确保内容的质量和深度。 其次,与影片和 Podcast 相比,如果同样的内容需要进行更动,修改文字可能只需要调整几个字词,而修改影片或 Podcast 可能需要整段重录。这对于刚开始创作的人来说,不仅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在反复重录的过程中消磨掉创作的热情。 所以对于刚开始分享的人来说,选择文字作为分享的载体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而对比于众多社群软件,脸书的排版更有利于文章的创作与阅读,它不像 Instagram 着重照片或短影音,也不像 Twitter 偏向零散的信息,对于刚开始分享的文字创作者来说是比较友善的媒介。 那么,该怎么开始在脸书上经营自媒体呢? 自媒体经营|思考定位,问自己 3 个问题 首先,在开始经营之前,必须先设定自媒体的定位。 如果你的账号都是个人的生活感悟,或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轴,那除非你是在原本的专业领域中非常有名的大人物,不然你会发现除了亲朋好友,根本不会有人追踪你。所以在一开始你就必须明确地告诉大家,读者来这里「可以得到什么」。 因此开始之前,不妨仔细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你想要分享给哪些人? 这边可以试着想象那些你想分享内容的人,他们可能的年龄、职业、兴趣等等,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聚焦,形塑出读者的轮廓,从他们的角度撰写文章,也更能引起共鸣。 比方说,你是一个 40 岁,在外商的高阶主管,你想要分享一些关于外商的事情。假如你的目标对象是那些对于外商有兴趣,但还不太熟悉外商生态的人,这些人有可能是未来想进外商工作的学生;有可能是刚进入外商,未来想往高阶主管发展的人。 那在确立目标后,你就可以多分享自己刚进入外商的经验,以及领域的技巧,或是过程中需要累积什么样的作品等等,不仅可以让你的内容更具吸引力,也可以建立起与你的读者之间的连结。 2.你想要分享什么样的内容? 很多人在经营自媒体时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跟风,觉得现在流行什么主题,就试着做什么。 但这样不仅会让你的内容不如长期专注在这个领域的人深入,长期频繁的更新也容易让你的创意迅速枯竭。 经营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细水长流,因此有一个能够持续分享的灵感来源非常重要,所以建议在思考分享内容时,尽量贴近自己本身的兴趣与职业,这样才有足够的素材可以分享,在创作前的研究与构思也比较不会感到厌倦。 3.你选定的主题有没有类似的人在分享? 在这个部分,你可以尝试去找寻并参考那些已经在分享类似主题的自媒体。仔细观察他们的内容和选题,这可以作为你自己发文方向的参考,至少找出五个这样的自媒体来学习。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从许多已经开始的人那里获得灵感和学习经验,也可以观察这类型自媒体的受众,他们喜好哪些内容。 不过这边要提醒,学习并不是直接照搬对方的内容,而是用对方的选题与格式,论述自己想要讲的事情。 比方说,你想要分享在加拿大留学的所见所闻,那你可以参考一些台湾人在国外的粉专,看看他们都分享什么样的主题,有可能是文化差异,有可能是当地的风土民情,有可能是调适技巧等等,看看哪些贴文按赞分享最高,就可以用类似的选题套版撰写。 自媒体经营|要能「细水长流」,追求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你思考完这三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式地制定你的经营策略了。 如同前面提到的,经营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细水长流」,追求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你不需要一开始就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是应该先专注于稳定地更新内容。等到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再逐渐发展出个人特色。 然而,在刚开始经营的时候,为了增加曝光率,建议你先以每两到三天发布一篇贴文的频率来更新内容。这样可以快速地累积内容,避免让访问你的粉丝页的人因为觉得内容太少而选择离开。 至少要以这样的频率累积 30 篇文章,也就是至少持续两到三个月。因为根据统计,有 80% 的人在刚开始尝试经营自媒体时,都无法坚持超过三个月。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撑过这段时间,你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的新手了。 当然,也不是单纯发文,你需要建立一套贴文的筛选系统,找出反应良好的贴文,分析它们受欢迎的元素,并尝试创作相同类型的贴文,以此来了解受众的喜好。 例如,如果你有一篇教大家如何与广告商谈判的文章获得了许多的按赞和分享,那么你就可以针对「谈判」和「广告商」这两个关键词来撰写文章。你可以尝试写一些关于谈判技巧或广告商秘辛的主题,看看哪些贴文的反应比较好。透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持续优化你的内容,更快地找到你的经营方向。 同时,在不断创作内容的过程中,你也需要提升自己的经营技巧。无论是文章的标题、内容的论述,还是照片的拍摄,都可以透过参加课程、利用网络资源、阅读书籍等方式来提升,这样你才能持续创作出更吸引人的内容。 如果你想增进更多关于知识型商品的写作技巧,可以参考这堂《V015知识型商品的文案写作课》。 总结来说,经营自媒体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学习的过程。从确定你的目标受众,到选择你要分享的内容,再到学习和优化你的经营策略,每一步都需要你的时间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许多挑战,成效上不去、找不到题材、网友的批评等等,甚至会让你因此自我怀疑。 但这是完全正常的,每一个成功的自媒体创作者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挣扎。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你就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就算不会因此变成大网红,也能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读者群。 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成功地经营了你自己的自媒体。 延伸阅读: 经营「知识型自媒体」关键|先搞懂 3 个角色定位,避开 4 个陷阱! 没过五十岁的你,为什么要尽早发展「自己的品牌」? 我该成为网红,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见度」吗?浅谈专业人士的职涯之道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0, 2024

电子阅读器开箱|2024 年最新 Kobo Libra Colour 体验分享,彩色阅读器有比黑白好吗?

来聊聊这台 Kobo Libra Colour。 这台是今年刚出的新机,七吋,有实体键,也支持触控笔。最大的特色是用上了彩色的 E-Ink 的屏幕。你如果有在 follow 新闻,你应该也会跟我一样好奇,彩色的效果如何。所以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开箱体验。 E-ink 的彩色屏幕,主要还是受限于技术,色彩的饱和度无法跟 LED 屏幕相比的,整个呈现的会有点淡淡的,有点像那种粉彩笔的绘画。虽然饱和度无法鲜艳呈现,但其实有一种淡雅的感觉,也是一种特别的味道。 使用上我是觉得跟之前黑白机差异不大。我手上目前还有好几台黑白机。我有 Kobo Elipsa(10 吋),Kobo Sage(8 吋)、Aura One(7.8 吋)。 开机、登入、同步、网络、充电、设定等等,我是觉得都跟黑白机没甚么差异。所以这部分我就不多说。 同步后立刻感受的优点,就是所有封面都有彩色显示了。或是原本书籍有彩色的部分,现在也能正确呈现,而不再只是灰阶。当然,你如果有彩色的漫画,那透过这样淡雅的颜色表现,看起来是舒服的。只是如果你有一些书本,是需要颜色正确的,比方说甚么设计书,那 iPad 可能还是最佳选择。 翻页的速度、操作的响应反应、手写触感,这都跟黑白机差不多。我之前有写一篇谈 Elipsa 的开箱。 其他如 Pocket 、Dropbox、Google Drive 同步,这也跟之前差不多。那同步的目的就是可以透过 Wifi 把你储存的网页下载到平板后续阅读(Pocket),或是一些 PDF 可以下载了来看。PDF 就也可以透过触控笔做笔记之后回存到 Dropbox or Google dirve。 要说缺点吗? 我猜可能关键还是我老了,七吋对我而言看文字书完全没问题,但若要看漫画是有点小。我之前也是因为这原因才会多买了十吋的 Elipsa。可惜现在没有更大尺寸的彩色机,不然我应该会放一台在家里专门看漫画用。 不过大小这东西我觉得就看个人就是。七吋的好处是非常轻、非常好携带,而且我个人也很爱他的实体按键。 另一个不确定算不算缺点的事情。我猜因为屏幕是有彩色的缘故,在不显示文字的部分,总觉得空白处会有点甚么......该怎么说呢?就有点类似照片在高 ISO 下的燥点。你若拿着跟黑白机比对会注意到,但如果你第一次就接触彩色屏幕,可能就不会特别留意到。但这并不影响阅读,也不会妨碍使用,只是我有注意到这个差异而已。 总之,我自己是觉得这台是挺赞的。虽然只是多了颜色,但其实会觉得回不去。因为就算纯文本的书、或就算那本书彩色的比重很低,但光是待机画面多了色彩,这也是很赏心悦目的事情。 而且浏览我的书柜时,看到封面有各种花花绿绿的颜色,其实也是会心情大好的。😃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19, 2024

我的「在线课程」卖得出去吗?4 招教你找到 TA 验证需求

你的在线课程真的能帮助到学员吗?消费者真的愿意购买吗? 我们在过往文章有提到,知识创作者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看着别人赚到荷包满满,在什么都还没确认前,就大声嚷嚷着:「我要来贩卖在线课程!」 先别说增加被动收入了,没有目标、计划的操作,通常只会以失败收场。 你最好在在线课程产品正式制作前,就先验证「市场需求」:是否真的如你想象,会有一群人,对你的课程主题内容有兴趣,并愿意付费购买吗? 以下 4 种市场探索验证方式,希望能确实帮助到你,找到受众痛点、做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内容,避免花了时间跟力气做白工,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❶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一:关键词研究 以前人们有问题,只能去图书馆找数据、问周遭的亲朋好友;而现在,碰到不清楚的知识、想解决某些困扰,甚至对某个产品冒出购买欲望、有比价需求,我们第一个反应,几乎都是找 Google 大神! 每个用户在搜寻关键词时,都可以视作一次提问。透过关键词研究,我们可以从使用者用的字词、询问的方式,进而掌握他的「搜寻意图」(Search Intent )。 举例来说,「英文 口语 补习班」跟「英文 口语 家教」,同样是想学口语,搜寻意图就明显不同,前者是想找补习班,可能习惯团体上课;后者则倾向找 1 对 1 的对话课程。 透过一些关键词分析工具,我们可得知,某些关键词每月平均搜寻量,以及竞争程度等等。 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主要是因为,如果某个关键词/关键词组搜寻量很少,间接传达出一个讯息,或许,多数人对该主题是不感兴趣的。 那你可能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如果选择做为在线课程主题,真的会有卖点吗? 还是,其实你早已决定做小众的生意了? 以下提供给大家几个「免费」关键词查询工具做为参考: 1️⃣ Google Suggest 关键词建议 👉 Google 搜索引擎 Google Suggest(也可叫 Google Auto Complete,中文:Google 关键词建议),指的是 Google 主动推荐你的关键词列表。 你应该会发现,当你用一个关键词词搜寻时,Google 会自动在下方,帮你列出一排相关字词建议,这些都是 Google 统整大数据的结果,告诉你,其他的使用者,可能会用什么关键词来搜寻,他们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做关键词研究,在毫无头绪下,建议可以先从观察这些字词开始,甚至逐一点进去,看看第一页的搜寻结果,都是些什么的内容。 有时候,你会很惊讶得发现,原来消费者跟你想的不一样。 2️⃣ Google Trends 搜寻趋势 👉 Google Trends 网址连结 透过 Google Trends(中文:Google 搜寻趋势),输入关键词,你就可以依照指定的国家/区域、时间、数据源范围,观察关键词的搜寻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Trends 呈现的是一个「相对数值」,它用 1 到 100 来表示关键词词的「搜寻热度」,这并非实际搜寻量。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注意的重点会是,一个大方向的曲线趋势,或是同时间,几个关键词词的比较分析。 比方说,我们用「在线教学」来做关键词查询(如下图),可以发现,在 2021 年 5 月时,搜寻量飙高,而在 2022 年 5 月,又有一个曲线小攀升,结合当下时事,可判定是受到 COVID-19 影响 – 当疫情变严重,大家立刻开始把重心放在在线教学。 你也可以透过 Google Trends 来做确认,产品的季节性,以下图为例,我们用「羊肉炉」来做为搜寻关键词词,可以很明显看出,冬天的搜寻量,跟夏天就有极大的差别。 根据趋势走向,你就能有个比较明确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月份,推广什么产品,会达到较有效益的宣传。 Google Trends 同时可看出,目前市场热度风向,如果想搭上时事话题,做借势营销,也是参考指标。 注:在进行操作时,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字词跑不出结果,这其实跟中文字的「分词」有关(因为空格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影响),SEO 顾问 Frank Chiu 曾写过一篇满完整的相关解说文章,有兴趣可参考看看。 3️⃣ Google Ads 关键词规划工具 👉 Google Ads 关键词规划工具官方说明 Google Keyword Planner(中文:Google 关键词规划工具),是 Google 官方为了帮助使用者来规划 Google Ads 广告 (Google 的广告服务),所提供的「关键词流量查询」工具。 你只要申请 Google Ads 账号,就能免费使用。 比较可惜的是,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每月搜寻量,如果想看比较精准的数据,还是得正式付费下广告。 4️⃣ Ubersuggest 👉 Ubersuggest 网址连结 在常见的 SEO 关键词研究工具中,Ubersuggest 算是少数有提供中文化接口(简体中文),且功能完善的分析软件。 注册账号后,每天免费提供 3 个关键词搜寻扣达,如果想要一口气看更多,它也有付费方案可选择。 在不特别花钱情况下,你还是可以在上面看到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说,该关键词的每月搜寻量、SEO 操作难度、其他关键词词建议、经营度难易分析等等,满佛心的,有兴趣可以好好研究。 如果是要研究「在线课程主题」,关键词词每月搜寻量,建议最好还是要在 1,000 以上,因为这代表这个话题,还是有一定的关注量,可能会比较有操作空间。 ❷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二:观察网络社团、论坛等社群讨论 这里讲的社群,包括大家常见的 FaceBook 社团、LINE 社群、IG、Dcard、PTT 等等。 无论是社团还是社群,这些场域,都会集合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人,或是有困扰的人。 通过观察讨论、分享跟询问的内容,你可以了解到,你的潜在学员、受众,在意什么、想解决什么,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常重复出现的问题,或许就有你的在线课程主题,可以发挥的空间。 不只是潜水,你还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无偿地付出、真诚的分享,与社群成员建立一定的信任,藉由对话让人感觉到,你是某个领域专家,长久下来,也会累积你的个人品牌声量,专业定位也会越来越明确。 👉 你可能也会想了解的内容 ⭢ 经营网络社群前你必须要知道的事!7 步骤打造专属在线社群 ⭢ 经营 Blog 好难!为何我的部落格迟迟没起色?5 个新手常犯错误 ⭢ 如果能早点知道就好了!给创作者的 7 个小建议 ❸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三:竞争对手研究 其实有时候,良性竞争并不是坏事,这代表市场有机会做大,共同炒热气氛。 你可以搜寻各大在线课程平台上,跟你主题雷同的在线课程,观察他们的课程大纲、章节单元安排,从这些「竞品」中,找到你跟他们的差异化。 比如说,有什么环节,是他们没有提到,但是你可以多着磨的地方,说不定可以从中找到「机会点」。 另外,有个操作小撇步,提供给你参考。 你可以去浏览课程底下的学员留言,尤其是给差评的评论,通常你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期待,以及课程哪里没有满足他们,让他们产生期待落差的地方。 如果真的找不到竞争对手的在线课程,也可以去 YouTube 搜寻相关的主题影片,你甚至可以去博客来、Amazon 等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查找近期上市的书籍/电子书,看一下你准备的内容,是否有符合当前的趋势。 说不定你会是该主题领域,第一个制作在线课程的人哦! ❹ 在线课程验证策略四:与粉丝、会员对话 粉丝会追踪你的自媒体,愿意订阅你的 Email 、成为你的会员,代表你平时分享,是有助于他们成长的,这群人,对你的知识内容有实际兴趣,也是最有可能付费支持你的潜在受众,所以,绝对不要放过任何跟他们对话的机会! 你可以藉由发送 IG、FB 实时动态询问,也可以够过电子邮件,寄送问券进行调查,如果愿意填写回复,可以提供小礼物,或是未来课程的折价券,如果能够找到愿意 1 对 1 面对面受访的人,那就更好不过了。 你可以询问他们,现阶段有什么样的挑战,生活碰到什么样的困扰,确认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制作一门在线课程,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会有兴趣购买吗?如果你大概已经有了课程大纲的想法,甚至可逐一列出,确认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能接受的课程价格大概是多少? 打造一门在线课程产品,绝非易事! 有热情、有目标,固然是好事,但如果通过各种调查研究,你依然无法确认,自己走在一条对的道路上,建议先不要太心急,试着停下脚步、换个方向努力,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祝大家好运啰!👋 -- 本文转贴自:Teachify 部落格(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