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52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电子阅读器开箱|2024 年最新 Kobo Libra Colour 体验分享,彩色阅读器有比黑白好吗?

来聊聊这台 Kobo Libra Colour。 这台是今年刚出的新机,七吋,有实体键,也支持触控笔。最大的特色是用上了彩色的 E-Ink 的屏幕。你如果有在 follow 新闻,你应该也会跟我一样好奇,彩色的效果如何。所以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开箱体验。 E-ink 的彩色屏幕,主要还是受限于技术,色彩的饱和度无法跟 LED 屏幕相比的,整个呈现的会有点淡淡的,有点像那种粉彩笔的绘画。虽然饱和度无法鲜艳呈现,但其实有一种淡雅的感觉,也是一种特别的味道。 使用上我是觉得跟之前黑白机差异不大。我手上目前还有好几台黑白机。我有 Kobo Elipsa(10 吋),Kobo Sage(8 吋)、Aura One(7.8 吋)。 开机、登入、同步、网络、充电、设定等等,我是觉得都跟黑白机没甚么差异。所以这部分我就不多说。 同步后立刻感受的优点,就是所有封面都有彩色显示了。或是原本书籍有彩色的部分,现在也能正确呈现,而不再只是灰阶。当然,你如果有彩色的漫画,那透过这样淡雅的颜色表现,看起来是舒服的。只是如果你有一些书本,是需要颜色正确的,比方说甚么设计书,那 iPad 可能还是最佳选择。 翻页的速度、操作的响应反应、手写触感,这都跟黑白机差不多。我之前有写一篇谈 Elipsa 的开箱。 其他如 Pocket 、Dropbox、Google Drive 同步,这也跟之前差不多。那同步的目的就是可以透过 Wifi 把你储存的网页下载到平板后续阅读(Pocket),或是一些 PDF 可以下载了来看。PDF 就也可以透过触控笔做笔记之后回存到 Dropbox or Google dirve。 要说缺点吗? 我猜可能关键还是我老了,七吋对我而言看文字书完全没问题,但若要看漫画是有点小。我之前也是因为这原因才会多买了十吋的 Elipsa。可惜现在没有更大尺寸的彩色机,不然我应该会放一台在家里专门看漫画用。 不过大小这东西我觉得就看个人就是。七吋的好处是非常轻、非常好携带,而且我个人也很爱他的实体按键。 另一个不确定算不算缺点的事情。我猜因为屏幕是有彩色的缘故,在不显示文字的部分,总觉得空白处会有点甚么......该怎么说呢?就有点类似照片在高 ISO 下的燥点。你若拿着跟黑白机比对会注意到,但如果你第一次就接触彩色屏幕,可能就不会特别留意到。但这并不影响阅读,也不会妨碍使用,只是我有注意到这个差异而已。 总之,我自己是觉得这台是挺赞的。虽然只是多了颜色,但其实会觉得回不去。因为就算纯文本的书、或就算那本书彩色的比重很低,但光是待机画面多了色彩,这也是很赏心悦目的事情。 而且浏览我的书柜时,看到封面有各种花花绿绿的颜色,其实也是会心情大好的。😃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19, 2024

清迈数位游牧者都在哪?8 间共享空间分享

许多台湾数字游牧的新手,都会选择清迈作为数字游牧的第一站。不仅因为离台湾近,当地价格经济实惠,加上当地很多华人移民,所以很多地方都有中文标示,甚至中文也通,因此受到不少数位游牧者的青睐。 因此,本文将推荐 8 家清迈适合数字游牧者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The Social Club The Social Club 是一间位于清迈的饭店,提供免费的 WiFi、空调客房、私人停车位和客房服务。数字游牧者可以在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使用室内和室外的共享工作空间、会议室、免费的咖啡和茶。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The Social Club - Coliving & Coworking Space(@thesocialclub.asia)分享的贴文 Punspace Punspace 位于清迈古城的中心,靠近许多文化地标和美食。提供高速网络、舒适的桌椅、咖啡机、淋浴间、保险柜等设施,让你可以专注于你的工作。Punspace 还有一个友好的社群,你可以和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和合作。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Punspace(@punspace)分享的贴文 Yellow Co-Working Space Yellow Co-Working Space 是一个专注于 Web3 和区块链的共享工作空间,为数字游牧者、远程工作者提供共享和私人办公空间、会议室、活动区、隔音 Skype 空间与 YouTube 媒体室等现代化设备、娱乐区和其他合作设施。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Yellow Coworking(@yellowcoworking)分享的贴文 Alt_ChiangMai 是结合住宿的共享空间,下楼就是办公场所。场地非常干净却不会拥挤,在这边很容易认识许多数字游牧者。会定期举办瑜珈、冰浴、旅行等活动,让你和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人交流和学习。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Alt_ChiangMai(@alt_chiangmai)分享的贴文 Akha Ama Phrasingh 是一家位于清迈古城的咖啡馆,虽然不是共享空间,但因为有免费充电与 WiFi,不少数位游牧者仍会来这边工作,有两层座位区,适合工作或休闲。除了咖啡,还有各种甜点和茶饮,让你在炎热的清迈找到一处凉爽的避风港。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Akha Ama Coffee Roasters(@akhaamacoffee)分享的贴文 Life Space 位于清迈市中心,交通便利。这里有宽敞明亮的工作区、安静的阅览室、快速稳定的网络、免费的咖啡和茶、舒适的沙发和吊床、以及一个小花园。你可以在这里享受工作的自由和灵活。同时也提供多人会议室,普通会议室可容纳 4 人,培训室可容纳 10 人以上。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Life Space(@lifespaceth)分享的贴文 One Workspace 为数字游牧者们提供共享工作空间、会议室、活动空间和虚拟办公室。还有一个Tora bake的咖啡厅,提供美味的咖啡和甜点,让你可以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OneWorkspace_Chiangmai(@oneworkspace2021)分享的贴文 Hub53 Hub53 虽然离古城较远,但价格便宜,也有共享厨房、洗衣房,共享空间应有尽有,还有用户专属的群组,可以在里面揪团去玩。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Hub53 Coworking & Coliving(@hub53coworking)分享的贴文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3, 2024

想开「在线课程」将知识变现?5 大课程平台选择与问题一次看

当你已累积一批铁粉,觉得是时候开在线课程了,这时就会开始烦恼,我应该要在哪里开课?这篇直接帮各位做个简单的整理,希望你不用爬一堆网络文章,就可以快速上手、有明确的操作方向。 👉 对于在线开课流程,还有点摸不着头绪?可以先看看以下这篇文章 ⭢ 打破 2 大迷思!在线开课超完整流程列表:有些事你可能没想过! 1. 在线开课有哪些管道?开课平台挑选指南 COVID-19 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人开始习惯远程学习的上课方式。 2019 年,阿滴成为百万网红开课先行者,紧接着,从莫彩曦、艾莉莎莎到 Joeman 的加入,KOL 们开设在线课程,似乎成了家常便饭,不少创作者蠢蠢欲动,希望也能进入知识变现的领域。 现在提到开课平台,大家可能会先直接想到 Hahow 好学校、PressPlay Academy 跟知识卫星 SAT.KNOWLEDGE ,我们会说,这些品牌比较像是「寄卖型」的在线学习平台,上面有不同领域的讲师,平台可协助拍摄制作、营销推广,并以抽成方式来进行合作。 而另外一种现在比较夯的,就是「租赁型」在线教学平台,收取固定月租或年租费用,让讲师、创作者能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像是对中文使用者非常友好的 Teachify 开课快手、英文语系使用者较常使用的 Teachable、Thinkific 及 Kajabi。 透过这类型平台,可以让个人或企业,快速架设一个专属的在线课程网站,但因为是自行推广、贩卖课程,需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 以下我们先来看个表格比较: | 接口语系 | 中文(另有英文语系版本) | 英文(后台操作较有门坎) | 中文 | 中文 | 中文 | 2. 用 WordPress 在线课程外挂架设网站好像很简单?我应该可以用来卖课程?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人会建议,直接用 WordPress 在线课程外挂,像是 LearnDash、 Tutor LMS 等,电商外挂 WooCommerce 来架设在线教学网站。 的确,乍看之下,网络上教学文章很多,操作好像满简单,但关于这个部分,请各位创作者、讲师们,真的必须要谨慎思考! 我们本身也是 WordPress 爱好者跟信徒,如果你只是要建置个人网站、文章部落格,它绝对是个很好的选择,毕竟 WordPress 是大家公认好用、SEO 友善的内容管理系统。 但如果你是要卖在线课程,已不单纯只是架站,你还要考虑到会员管理、影音管理和交付、金流发票等一拖拉库的问题,绝对比你想象中的复杂许多。 首先,用 WordPress 自架在线课程网站,在影片部分,一般会建议使用 Vimeo 影片嵌入,如果你不想要影片外流,就必须要限定影片,只能在特定网域上观看,这部分需要用付费的 Vimeo 方案,截至 2024 年 4月,我们在 Vimeo 官网上看到的价格,最便宜的方案是新台币 360 元/月(可以有 60 支影片)。 而金流问题就更复杂了!我们多次强调,申请在线课程金流,跟一般实体商品不同、审核更加严苛。 💰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 卖在线课程必看!从申请到串接,一次搞定金流完全攻略! 倘若你原本打算用 WordPress 自建在线课程网站,是从「省钱」想法出发,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你,别忘了把每年固定收取的主机费用、网域费用、后续的人工维护费用(如果你是请专业厂商帮你架站)加进去。 毕竟,WordPress 很多外挂,三天两头就在更新,还不定时会出现版本不兼容情形,页面突然就坏掉,非常多的「隐形成本」,都是中后期才会发生,建议各位要做比较全面、长远的思考。 🔍 延伸阅读: ⭢ 使用 WordPress 自架在线课程网站的成本效益分析 ⭢ 他们用 WordPress 架设官网,却用 Teachify 搭建在线课程平台?(案例分享) 3.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在线开课平台? 这里提供给大家几种简易判定方式,让你能够「无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在线开课方式。 ❶ 如果你脑中只有满满的专业领域知识,但完全不知道,如何制作及营销推广课程,Teachify、Teachable ,甚至是 WordPress 架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的。(除非你有另外找到,制作跟营销营运顾问团队协助) ❷ 近几年台湾在线课程已进入红海,这意味着,无论是 Hahow、PressPlay 还是知识卫星,并不是你去申请,他们就会愿意让你(帮你)开课。 你除了要在所属专业领域,有一定知名度,说话有一些份量,想要脱颖而出,可能还要找寻相对小众、但又有卖点的课程主题。 以 PressPlay 为例,近年推出的在线课程,很多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生活化知识主题,报名的学员,几乎都是「上千人起跳」。 比如说......(以下课程全无业配😂) 教大家自行修理、更换水电的课《居家水电自己来!水电爸爸的水电DIY实务课》 日本风俗店的自由行攻略《中指通带路|不会日文也能风俗自由行!老司机不藏私的绅士旅游情报》 教如何解决肌肉问题的《解开全身酸痛 X 终生受用|从肌肉出发的酸痛自救实战课》 如何买房、挑房《超实用买房秘技|35在线赏屋 X Joeman,无论租房买房都要学会的地产学》 ❸ 如果你非常在意课程「利润」问题,不想跟别的同类型课程竞争,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在线教学网站,能够自定义网域、展示品牌,并拿到完整学员名单,请直接选择 Teachify、 Teachable 或 WordPress 自架站。 如果你的英文能力有限,全英文接口后台的 Teachable ,基本上可以先排除。 如果你没有技术背景,对于一些后台、系统操作也不是那么擅长,请直接跟 WordPress 说掰掰。 无论是选择哪一种开课平台,建议都要先试用看看!!!(这点非常重要) 后台使用体验会关系到,你未来的操作流程,是否好上手; 前台使用感受,包括整体动线、影片播放是否顺畅,以及网页切换、加载速度是否够快,都是关系到学员的上课体验,这会一并影响到你后续的客服营运等。 毕竟,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别人觉得好用的系统,你不一定会觉得顺手。 ❹ 如果决定使用国外的开课系统,有一些关于税务跟手续费上的支出,你必须要提前知道。 以 Teachable 为例,它是先以美金结算,然后再另外以 PayPal 汇款给讲师(台湾使用者只能透过玉山银行的「玉山全球通」来提领): 金流手续费:在代收取款项时,如果你的学员(消费者)是用台湾信用卡付费,每笔订单,Teachable 会先收取 3.9% + US$ 0.3 信用卡处理费用;如用 Paypal 国际账户付费,则会收取 4.99% + US$ 0.49。 系统服务费:免费方案是 10% 服务费、基本方案是 5% 服务费;专业 Pro 以上方案,才不需要费用。 提领手续费:无论是将款项,提领到你的美金还是台币账户,皆收取 2.5% PayPal 提领手续费。如你想收到台币,还会有汇差成本需考虑。 注:台湾适用国际收费方式⭢ 网页详细说明于此。 📌我们直接举个例子,假设你选购的是 Teachable 免费方案,课程价格以 US$ 100 课程(约新台币 3,050 元)来计算: 如果你的学员,是以台湾发行的信用卡付款购买,金流手续费是 US$ 100*3.9% + US$ 0.3 = US$ 4.2(约新台币 128 元); Teachable 每笔订单会收取 10% 系统服务费,即 US$ 100*10% = US$ 10 (约新台币 305 元); 前面两个步骤扣除完 ,一张 US$ 100 订单,剩下 US$ 85.8 (约新台币 2,617 元),想提领款项,过程还会有 2.5% 提领手续费,也就是 US$ 85.8*2.5%= US$ 2.15(约新台币 66 元),最后实际拿到的金额,是 US$ 83.65 (约新台币 2,551 元)费用。 整体计算下来,销售金额跟实拿金额,会差距近新台币 500 元。 而这种方式,等同在境外收款,个人全年海外所得未达新台币 100 万元,可免申报免计入;但超过 100 万元者,须全数计入个人最低税负制试算税负,所以在计算成本时,你还要考虑境外所得 20% 扣缴税率。 ❺ 如果你对于课程网站,有非常多教学体验上的想象,「完全客制化」的方式会比较适合你,因为市面上的开课平台,从接口到功能,多是固定模块,较难根据你的所需、随时配合改动。 另外想要提醒你,完全客制化,意味着架设网站时间会拉得很长,半年到一年跑不掉,且要价不菲,可能在一开始,就需要砸下几十万到上百万,这还不包括后续每年维护费用。 🔍 延伸阅读: ⭢ Teachify 与 Teachable 产品比较 ⭢ 想架设在线课程平台?新手挑选架站平台常忽略的 4 个小细节 4. 我可以用开店平台,来销售在线课程吗? 这里说的开店平台,像是 SHOPLINE、91APP、CYBERBIZ 这类型电商架站平台。 现在很多品牌、商家,都是用开店平台,自架独立官方网站、电商网站。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此类型的平台系统,都已有很完整的模块,从商站建置、商品上架、营销活动、购物车、金流物流、会员经营等等,已帮你做好一切整合。 虽然都是卖东西,但在线课程跟实体商品,是完全不同概念,如果你主力是销售在线课程,那我们的建议会是,「不要」用开店平台来卖在线课程。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线课程网站建置,有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消费者付款完,应该就要能直接在你的网站上观看影音了(除非是预购、募资型课程,内容还在制作中) 因此,该如何在在线「直接交付课程」给学员,平台、系统是否有流畅的影音串流播放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一般的电商平台,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请直接挑选专业的在线开课平台,来协助你完成知识产品变现的任务吧!! -- 本文转贴自:Teachify 部落格(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6, 2024

Podcast 「数位游牧志」|「雷蒙三十」侯智熏:不要只学马斯克、贾伯斯,想提升效率先对自己做「实验」!

你是否觉得生活日理万机,好多待办事项撞在一起,时间永远不够用,也常常忘东忘西?你是否也觉得市面上的软件工具一点都不好用,或是不知道该如何善用它们? 自媒体品牌「雷蒙三十」的创办人侯智熏(Raymond、雷蒙),或许是我见过最系统化、最井井有条、甚至是最「科技」的数字游牧者,好比说,用 Notion、ChatGPT 或是大大小小的计算机软件,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并有效管理,计算机桌上、住家也有多样智能设备,来优化生活。他将「数位」两个字,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甚至,随便问侯智熏,2016 年整年的花费、哪一个项目花费最多?或是五年前某份合作资料放在哪里?只要打开计算机,他就可以立马在大量资料中找出解答。 侯智熏回想起过去,大学时因为要自己赚学费与生活费,他开始接案当自由工作者,但在白天他还是一个学生,一天 10 个小时需要考试、上课,在时间有限,事情又这么多的状况下,侯智熏开始「系统化」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三年前,侯智熏创立自媒体品牌「雷蒙三十」,分享自己许多提升工作效率、自我管理等方法,以及各种数字工具开箱等等的内容,深受读者喜爱,甚至所开的在线课程「Notion 训练营」,累积破万的人报名。 侯智熏笑说,其实自己记性非常差,他能如此有系统、有效率地管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重点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与方法!尤其,身为数字游牧者,当你对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有更高的掌握,就更需要好好管理自己的生活。 那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工具与方法呢?本篇整理给你! 第一、怎么做最有效率?不如实验看看! 很多人想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与效率,会学习成功人士的做法,但却觉得这些方法都不好用。 举例来说,你可能看到媒体报导 Mark Zuckerberg,或是 Steve Jobs ,他们因为早起,而有很好的生产力与效率,于是效仿这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尝试早起,但却总是做不到,或总感觉昏昏欲睡,反而效率更差。 侯智熏强调:「你不用跟着主流的方式去走,而是要个人化!」 侯智熏大学时,就听说过「早起比较有生产力」的说法,但这是真的吗?他选择自己先做尝试! 他用一个月实验,自己每天都早上七点起床,另一个月,每天晚上三点睡,早上十点再起床,然后每天记录自己的工作心情、专注度等等。结果,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是个夜猫子,晚上时更能够进入心流的状态,「早起比较有生产力」并不适用在自己身上,而他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工作的时段。 侯智熏建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你可以去实验、去记录,而不是跟着主流定义「应该要怎么做」,或是成功人士会做的方法! 你也可以参考侯智熏撰写关于「生活黑客」的文章,更了解该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系统化生活。 第二、选择工具的关键,就在于「目标」 很多人会用工具,例如 iPad,或是许多管理生活的软件,来管理生活大小事,但常常用了就半途而废,或是觉得不好用。 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又好用的的工具?侯智熏建议,你可以先用一张白纸,记录一整天从白天起床到晚上睡觉,过程中你都做了什么事。可能像个工作流程图或是心智图,不用画的太复杂。接下来,你可以检视一下自己的一天。 选择工具的关键,可以从你的需求与想达到的目标出发。 好比说,早上你喜欢看网络文章,你总是会开很多的分页,想要好好管理自己的页面与数据,这时你就可以使用管理工具,或是 RSS 将不同网站的信息去做整合。 「找到每个工作或生活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再去找对应的工具,我觉得这是一个最起始的解决点!」侯智熏说。 不然,当你的工具太多,你还得去记得 A 工具是什么, B 是什么。只会让混乱的生活,更加混乱。「你的脑袋,是用来解决问题、用来思考、用来创作,而不是用来记东西、承载这些信息!」侯智熏说。 去芜存菁多余的东西,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使用适合自己的工具与方法,可以帮助你建立更系统化的生活。 如果你对于雷蒙的数字游牧故事,与系统化管理生活的方法感兴趣,欢迎收听《大人的Small talk》数位游牧志 SP1:相比于上班族,自由工作者更需要建构个人专属系统,才能长久兼顾收入与自由|《雷蒙三十》侯智熏 专访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1, 2024

2024 年「最适合数字游牧」国家排名,葡萄牙第六、阿根廷第二,第一名是?

「数字游牧」成为新型的工作型态,据《Forbes》统计,截至 2022 年底,全球有超过 40 个国家推出「数字游牧签证」,欢迎数字游牧者造访。 如果你也向往数字游牧,拿着一台笔电,边工作,边造访全球各地,却不知道该去哪国比较好。全球签证咨询平台 VisaGuide.World 就根据签证规则、网络速度、税收制度、生活成本、旅游人气等标准进行评比,选出了 2024 年全球最适合数字游牧的 10 个国家。 前十名分别是: 西班牙 阿根廷 罗马尼亚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克罗地亚 葡萄牙 乌拉圭 马耳他 挪威 安道尔 第一名:西班牙 西班牙一直是数字游牧者的热门选择,除了天气宜人、网速快、生活成本较其他西欧国家低廉等优势外,非欧盟公民申请数字游牧签证,可在西班牙居留一年,也可有条件地带家人同行。在待满一年后,最长能申请延长至五年,而后也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在纳税制度上,持有数字游牧签者也有部分优惠。 第二名:阿根廷 位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因为生活成本低廉、风景秀丽等深受数字游牧者喜爱,持有阿根廷数字游牧签证可以在该国居留六个月的时间,也能申请延长,且不须缴纳当地所得税。 第三名: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是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国家,若你非欧盟公民,可申请数字游牧签证,在该国生活一年,并能延长一年的时间。以欧洲而言,该国生活成本十分低廉,也不必缴纳当地所得税,成为吸引数字游牧者的主要原因。 第四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在阿拉伯半岛,由阿布扎比、杜拜等七个大公国组成。近年,杜拜也开放数字游牧签证,外籍的数字游牧者可在该国生活一年,不需缴纳所得税。一流的医疗服务、高水平的生活,也吸引许多外国高阶人才前往。 第五名: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位在东南欧,蔚蓝的地中海美景让许多数字游牧者慕名造访。非欧盟国公民可申请数位游牧签,最长能在该国待上一年,且该国生活成本低,不必缴纳当地所得税,如果你向往地中海国家的生活,克罗地亚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六到十名,依序为葡萄牙、乌拉圭、马耳他、挪威、安道尔,如果你对这些国家的数字游牧相关信息有兴趣,可以至 VisaGuide.World 查询,也可以使用 Nomad List 这个网站,里头记录了全球各地城市的生活成本、气候、网络质量、安全性等等信息,可以做为你选择数字游牧目的地的参考依据。 -- 责任编辑/邱于瑄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5, 2024

2024 最新入境印度尼西亚峇里岛签证改版 FAQ

印度尼西亚政府从 2024 年 1 月 7 日起,将签证类赋予新的编号,并引入了新的旅游和商务签证类型和停留期限。一共有八种签证类别,包含了投资签证和退休签证等。详细请看到最后。 观光签证 我们先详细解说最多人需要的观光签证。 要入境印度尼西亚/峇里岛观光,并申请电子签证吗?印度尼西亚移民总局已将电子签证(EVOA)申请种类进行改版,原本的 B213 已经找不到,旅游的观光签证改为 TOURISM SINGLE ENTRY VISITOR VISA-60DAYS 与 B1 - TOURISM(VISA ON ARRIVAL)-30DAYS 两种。 那么,一般旅游要申请哪一项呢? 答案是:一般未超过30的旅游请选择 B1 - TOURISM(VISA ON ARRIVAL)-30DAYS(B1 观光签证30天)。 「B1 观光签证30天」是一种有效期为 30 天的观光签证,单次入境。因此,如果您是一般旅游,目的是观光、探亲、商务等,则可以选择 B1 - TOURISM 30DAYS。你可以选择在网络先办好免得手忙脚乱,或是落地后在机场 VoA 柜台办理都可以。 而 TOURISM SINGLE ENTRY VISITOR VISA-60DAYS(单次入境观光签证60天) 则是在您出发前必须事先申请的观光签证,有效期为 60 天,单次入境。因此,如果您预计比较长期留在印度尼西亚,则可以选择 TOURISM SINGLE ENTRY VISITOR VISA-60DAYS。 以下是两种申请种类的比较: (图/ 峇里岛/印度尼西亚吃喝玩乐小编提供) 网络申请印度尼西亚观光签证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 什么是B1观光签证? B1 观光签证是单次入境签证,有效期为 30 天,仅限于观光、政府参访、商务会议、采购商品或转机使用。 有效期和申请期限 网络申请 B1 观光签证申请后 90 天之内必须使用,但实际停留天数仅限 30 天,超过 30 天需另行申请。逾期将罚款一天 IDR 1,000,000(约台币 2000 元)。 费用和支付方式 观光签证费用为 IDR 500,000(约台币 1000 元)。 支付时使用信用卡会产生额外费用(外加IDR 19,500,约台币 40 元),请确认您的卡是否支持国际交易。 申请资格 所有旅客,包括婴儿和儿童,均需持有个别观光签证。 护照有效期至少为 6 个月。 申请数据不得与护照信息有任何出入,否则签证将失效且不予退款。 一般未超过30天的旅游请选「B1 Tourism (Visa on Arrival)」不要选错了(图/ 峇里岛/印度尼西亚吃喝玩乐小编提供) 所需文件 护照照片数据页面(有效期至少 6 个月,JPG/JPEG/PNG格式) 护照规格照片(JPG/JPEG/PNG格式) 电子邮箱地址 Mastercard、Visa 或 JCB 信用卡(不限持卡人) 申请流程 创建账户:登入印度尼西亚移民局网站(官方网站申请),注册账户(每个签证申请需使用独立账户/email)。 填写数据:登入账户,选择签证类型、填写抵达信息和印度尼西亚住宿信息。 付款:完成数据填写后,应在 2 小时内进行付款,逾时需重新申请。 获取签证:付款成功后,您的签证将存于您的账户中,移民局官员可在入境时查验。建议您将签证保存为电子文件或打印备用。 简要说明 (图/ 峇里岛/印度尼西亚吃喝玩乐小编提供) 重要提示 帐户仅需创建一次,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重设。 遇到任何交易问题,请联络印度尼西亚移民局客服(livechat 或电邮visa@imigrasi.go.id,evoa@imigrasi.go.id)。 谨慎使用第三方代办服务,政府不对其服务质量负责。请在官方网站申请。 (延伸阅读:2024 峇里岛入境变革一分钟搞懂:印度尼西亚/峇里岛入境流程 - 下飞机/过海关/到领行李的流程) 八种签证种类 2024 起最新的完整八种印度尼西亚签证种类请参考下表: 观光客、未超过30天,你知道要选哪一个了吗?(图/ 峇里岛/印度尼西亚吃喝玩乐小编提供)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峇里岛生活信息,也欢迎参考以下连结: YouTube 频道「J Indonesia」 峇里岛自由行究极旅行攻略 Facebook 社团「峇里岛/印度尼西亚吃喝玩乐」 -- 本文转贴自:峇里岛/印度尼西亚吃喝玩乐小编(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0, 2024

如何说服老板让你在家工作?学会这 4 种劝说法让老板拒绝不了你

你是否常常觉得:「我的工作大部分在电脑上就可以解决,为什么我还非得要到公司工作?」,想要与主管谈判,却处处碰壁,始终无法如愿开始远距工作,究竟要 如何说服老板 ,才能让老板愿意放手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和你分享 4 种有趣的劝说法,提高你跟老板沟通的成功机率,说服老板愿意让你开始在家工作! 如何说服老板 ?你必须知道老板在想什么 在开始跟老板要求远距工作之前,你必须要先确认几件事情: 老板在想什么?为什么老板不听建议? 你的职业是否真的能够远距工作? 如何跟老板沟通?才能成功给老板建议? 我们接下来就一个个细部来分析为什么你需要考虑这些事情? 为什么老板不听建议? 首先,老板在想什么?为什么老板不听建议?身为一个员工,如果老板否决你在家工作的要求,你可能会下意识的觉得老板就是老古板,不懂得与时俱进,但身为老板,他要考虑的事情远远比一个员工还要多。 站在老板的立场,他必须要从整家公司的角度去思考所有的事情,不能只因为「你觉得这样会更好」这样模糊的原因就同意你的要求,当老板听到你想要远距工作时,他脑中在思考的事情可能有: 让员工远距工作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吗? 让员工远距工作可以带来更好的营收或其他好处吗? 我跟远距工作员工的沟通成本是不是会更高?工作效率是否会更差?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或是他判断之后仍然觉得到公司上班会更好,那他当然就会否定你的要求,也许有些老板真的是老古板,不知变通,但我相信更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拒绝的。 你的职业适合远距工作吗? 再来,我们必须要先确定你的职业性质真的适合远距工作,有些职业例如厨师、司机可能就真的无法远距,一定要人在现场才可以。 现在比较能接受远距工作的产业大多是新创或外商公司,在传统产业比较不流行,不流行的原因不一定是工作内容无法远距,更多的是因为传统产业的老板不了解要如何转型,不了解远距工作后要怎么管理好员工、并保持原本的产能。 延伸阅读:无法远距工作?连保母都能云端带小孩?6 个案例让你看见美国如何突破远程办公 如何跟老板沟通? 想要说服老板让你远距工作,不是你认为可以这样做,老板就一定要同意你,除了上面提到的老板有其他顾虑、职业是否适合远距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公司设备是否支持、远距工作是否会泄漏商业机密等等,绝对不是一厢情愿就能搞定的事情。 假设你的工作真的可以远距,但是现在的老板就是不愿意让你开放,你可以试试看下面 4 种劝说法,就有机会不打坏跟老板的关系,同时又能让自己远距工作,并持续帮老板提供价值,营造双赢的局面。 如何说服老板?试试这 4 种劝说法 1. 人情劝说法 能使用这个劝说法的条件是你必须平常就跟老板保持不错的交情,在这个前提下,你就可以明确跟老板像朋友聊天一样,用私下的关系跟他说清楚你为什么需要远程工作,可能是因为: 通勤时间太长? 睡眠时间太少? 通勤开销太大? 在办公室专注力不佳? 坐一整天让你的身体不适? 在这边有个重点,就是厘清「需要」和「想要」,需要是因为这样做真的能有什么正向的改变才去做,想要通常就只是想图个方便,不一定会让你的工作表现更好,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我有一个做营销的朋友,就是用这个方法跟老板说:「远距工作能让他工作起来更专注,做事速度比较快、完成更多任务」,一开始老板心存怀疑,但我这位朋友用人情拜托老板让他试试看两周,如果成果没有更好,那他愿意回办公室上班。 老板就真的让他试了几次,发现的确有变得更好,我这位朋友现在一个礼拜会在咖啡厅工作两、三天,聚精会神的想企划,但需要开会时他还是会回到公司,如果你和老板关系不错,就可以试试看人情劝说法,但当然,你也要真的能够拿出成果。 2. 绩效保证法 第一个方法是从感性面下手,绩效保证法就是从理性面下手了,你必须要提出远距工作的计划,例如: 你每天大概会工作多久? 你每天预计要做些什么工作? 你希望透过远距工作为自己和公司带来哪些效益? ( 最好能列出 KPI ) 让老板清楚知道你远距工作后能做出什么?完成什么?重点就在于要让老板能够认同你的计划,从数据面去说服老板,至于计划要列得多详细?你可以先用短短的几句话写出成果 (有数字的话会很加分),如果老板有些疑问,再一一说明细节即可。 假设老板不同意,你也可以跟他商量折衷方案,不需要马上就全部放手,只要先给你两个礼拜的测试期就好,如果做不到计划上的承诺,就不再要求要远距工作之类的。 第二种劝说法特别适合工程师或设计师这类的职业,如果远距工作可以让你的创意和效率都提升,我相信老板们是很愿意尝试的。毕竟你坐在办公室,但效率很差,对他也没有好处。 延伸阅读:《远距工作模式》一本超适合送给老板的远程协作、管理、沟通工具书 3. 言之有理法 同样是从理性面出发去说服老板,但前提是你的老板是愿意沟通,且愿意接受新时代的观念、代沟较少的人,跟绩效保证法类似,也是要清楚跟老板说明远距工作好对你、对老板、对公司有哪些好处?例如: 增加产能 省电、省水 减少人事成本 提高员工与雇主间的信任 增加员工被赋予任务的成就感 提高员工好感度、心情提升,效率也提升 如果在说明的时候能有相关的数据与数据左证,甚至能做出一份清楚的简报的话会更加分,我觉得有点像绩效保证法的加强版,需要更有逻辑性地说明这么做的前因后果,毕竟远距工作在目前的台湾并不是一个主流的工作模式。 因此对一般企业来说,必须要有实际的例子让他们知道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能够解决的痛点为何?才能更有说服力。 4. 宠爱爱将法 如果你在公司扮演重要角色、能力超好,又或是你是资深员工,深受老板的信任,那你就可以试试宠爱爱将法。 「信任」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但同时也很难累积,如果你平常该做的事都有完成,让老板对你有足够的信任,当你提出要远距工作时,成功的机率通常都蛮高的,而且如果你是公司的关键齿轮,你也会有更多的筹码跟老板谈判。 但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成为老板的爱将,获得老板的信任呢?这就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主题了,在这边我也邀请你稍微思考一下。 延伸阅读:职场就是我的游乐场!那些在朝九晚五办公室里学会的事情 / 今天的人设是专业上班族 如何说服老板?提高老板的意愿 你有想过为什么远距工作是一个能够省钱、提高效率、让员工工作起来更开心的好方法,老板却说不要呢? 有可能是他无法保证在看不到你的情况下,你真的能为公司做得更多,无法提高绩效、效率,甚至会拖累公司,那为什么老板会有这种想法呢?是不是因为你的工作能力让他担心?让他感到不信任?让他觉得必须要时时盯着你呢? 换个角度想,如果今天你变成老板了,一个什么事情都会主动做好,不需要你操心的员工,他提出的要求你是不是会更容易答应呢?这又回到「信任」的问题了。 如果你能够提出远距工作带来的好处,加上你这个人本身的做事态度让老板足够信任,跟老板谈判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幅提升,当他们渐渐发现:「好像你真的不用到公司就能完成这件事」,那他们继续尝试的意愿自然也会提高,甚至把远距工作的文化扩散到整间公司。 如何说服老板?关键在于要求 还记得我在人情劝说法中提到的朋友吗?他的公司是生技产业,他也是全公司唯一一位远距工作的员工,虽然他的工作能力很不错,但这并不是让他可以一周在咖啡厅工作两、三天的原因,最重要的关键是: 他开口提出要求。 他勇敢开口和老板坦承自己在公司容易分心,会跟同事聊天,但如果他一个人工作,效率会比较好,提出了相应的计划,最后也用成果证明他的确做得更好,有些同事会抱怨为什么只有我这位朋友可以去咖啡厅工作,觉得很不公平,但其实,搞不好就只是这些同事不敢开口而已。 到底能不能远程工作,也许最终决定权在老板手中,他会评估你够不够资格?对公司忠不忠心?但是就跟买乐透一样,你不能决定自己到底会不会中奖,但你可以「主动」给自己一个中奖的机会,是吧?最后让我们统整一下如果你想说服老板让你在家工作,你该做哪些事情? 评估自己的产业适不适合远程工作 选择上述任一个劝说法 做出言之有理的劝说文甚至是企划书 思考怎么做到承诺的绩效,以及该怎么规划工作流程 鼓起用气和老板说:「请问我是否能和您讨论工作上的新规划?」 如果是真正对公司有帮助、效果又很好的提案,我相信多数老板是愿意尝试的。你可以说这个想法不切实际,但不等于它不值得一试,对吧! -- 本文转贴自:理想生活设计(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14, 2024

数字游牧网络攻略|出国网络选用 eSIM ,但没办法分享热点怎么办?

每个数字游牧的牧民们,都离不开网络,往往一有紧急事情,就要打开笔电连上线处理,在没有 WiFi 的地方,第一处个动作一定是打开手机热点。 但!当你打开手机设定时,发现「热点」的选项竟然不见了! 这时该怎么办? 下面两个步骤,帮你找回热点 找到你的 eSIM 通知信,找到 APN 这行 打开「行动服务 → eSIM → 行动数据网络 → 把 APN 字段都填进去 「热点」就出现啰! 特别说明一下,这个情况是我在使用 eSIM 的状况下遇到的,不确定使用实体 SIM 卡的状况。另外 Android 用户可以参考这边。 使用 eSIM 的好处 使用 eSIM 不只是不用担心弄丢原本的 SIM 卡、找不到工具更换。 最重要的是在国外刷卡、收验证码时,使用体验都跟在国内一样丝滑。对于数字工作者来说,每天都要登入一堆网络平台,这样的体验更是再重要不过了。 -- 本文转贴自:粘瀚文 Billy Nien (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October 2, 2024

【接案报价攻略】接案该收多少钱才不吃亏?3 个报价方法,找出你心中的完美数字!

刚开始尝试接案,许多人不太知道接案该如何报价,不确定自己的专业价值、成本如何计算,有时担心报太多会把客户吓跑,报太少又怕自己会吃亏,接案到底该如何报一个完美数字? 你可以试试以下 3 个报价参考方法: 参考行情 直接问预算 设定完美数字 接案报价的前情提要 我想先提醒,本篇文章的方向会聚焦在你已经有正职,只是偶尔想尝试接案、了解自己市场价值的人。 如果你是一人公司、专业的接案者、自雇者,那我会建议你应该要有一套自己的报价系统。因为一个好的报价,不光是帮助你赚钱、帮助你成交,更重要的是,会筛选你的客户,会梳理你的个人品牌。 你对这件事情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可以考虑 V014「销售专业服务的系统化做法」这门课,若想增加谈判、交涉的经验,我们有另外一门课「项目的谈判与协商」。这些课都可以在大人学报名网站里面找到。 本文将限定在你想在正职之外,尝试接案,并了解自己市场价值的人。 接案报价的 3 个方法 接案报价建议 1| 参考行情 如果可以查得到行情的话,参考行情是最简单的方法。 比方说,有人请你去公司授课,但你从来没有当过讲师,那你可以查政府机构开给演讲者、讲师的公定价,我印象中好像是 2600 元,可能随着时间,这个数字会变,但这就是一个参考基准,倒不是说你只能开 2600 元,但至少你不会开 260 元,或 2 万 6000 元。 你可以比2600 高一点,或是低一点,有一个行情的参考,找到中庸的价格。 接案报价建议 2|直接问对方预算 如果找不到市场行情的话,可以直接问客户的预算。 你可以开诚布公地跟对方说:「我有正职的工作,不是专业的接案者。我很愿意为你提供这个服务,但因为我不知道行情,你可以告诉我你的预算是多少吗?」 某些企业可能有一个既定的预算,你就让对方开价,不过你也要心理准备,如果对方的预算比你预期要低,要不就是接受,要不就是进入讨价还价的流程。如果是后者,你就必须在内心设定一个「完美数字」。 接案报价建议 3| 设定完美数字 如果遇到查不到市场行情,对方没有明确预算,或是开价你不接受时,你就必须在心里设定一个「完美数字」。 所谓「完美数字」,就是你得假想一下,这个数字你说出口后,不论对方点头成交,还是扭头就走,你内心都不会「痛恨自己」开出这个数字!总之,就是不论结果如何,你都可以平静地接受,不会懊悔。 举个例子:我之前提过,我第一次接案授课就开出 4500 元钟点费,当时问到的市场行情大概是1000、2000 元差不多,但我敢开 4500 元,就是因为我心中模拟了很多次,找到了这个「完美数字」。 我当时的心境是这样的:我觉得 4500 元,如果对方嫌贵,那我就算了,没关系不勉强,我也不打算降价,因为我有正职,我不是靠这个赚钱。而且我是打算专门为客户设计一个全新的课程,所以我觉得 4500 元都赚不到的话,那这份付出不值得,我就没兴趣做这件事情。 但反过来说,我开 4500 元对方要是立马答应,我也不会觉得很可惜,后悔应该开更高一点。因为 4500 元的钟点费对当时月薪才三万多的我来说已经很多了。上课四个小时,就超过半个月的薪水了。 有些伙伴会问:一个好的商业谈判,不是要开一个比较高的金额,让对方慢慢杀,最后达成共识吗?这样直接报出完美数字,真的好吗? 我知道,开一个高价,让对方慢慢杀,是大部分商业谈判的常态。我自己在接案过程中也会有价格上的攻防,可是请注意,今天给的建议,是假设你是一个接案新人,还没有完整建立自己的报价制度。 这时候的你,可能还搞不清楚,自己的成本,包含付出的时间跟劳力,到底值多少钱?再来,你的市场价值、品牌价值,甚至客户提出的需求,如何评估价值,你也通通都不知道,你唯一知道的是,自己想要尝试接案。 既然你要的是「经验值」,那我认为你不用想太多,尽快让案子成交,不要太吃亏就可以了。 而且,大部分的公司不太会去找一个业余的人来接案的。当他愿意把案子发给业余者,一定是这个服务,他只是偶尔需要,刚好觉得你还不错可以试试,而你也刚好想尝试试接案,所以双方都是只是「试试看」的心态。 所以,如果「试试看」的过程,拖泥带水很麻烦,还要冗长的交涉,还要先开高再给对方杀低,对方往往就想说算了,干脆找真正专业的单位来慢慢谈,岂不更有效率? 接案报价不要怕吃亏,知道自己要什么更重要 你可能会担心,假设自己报的价太低,吃亏怎么办? 你不要想太多,因为你也就吃亏这一次,假设将来想要继续接案,后面有太多的机会可以调整。而且别忘了,你本来还有正职工作,你要的只是体验而已,所以少赚这个钱其实你根本就不用太在意,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好比经验值),这才是最大的重点。 当我在做一些尝试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这次的改变假设我只得到「一样」东西,那是什么?我不会要求太多,只需要得到一样东西就好。 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假如你什么都要,最后常常什么都得不到! 像是我当初接案,知道自己比起经验,更想要钱,所以我敢开那么高,可是后来我也曾经有几次的服务,我开得很低,因为我只要这个经验。 我建议大家,你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市场行情,可是最终还是要问自己,我来接案,做出这个突破,我只想得到就可以了,那个好处是什么? 当你有了这个想法,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你再用我们刚刚跟大家分享的「完美数字」去思考,问自己,假设我报了这个数字,对方同意或是对方不同意,我的感受是什么,我会不会回来很恨自己?如果不会,那这就是一个好数字。 如果你对接案报价的主题很感兴趣,可以参考《【接案报价攻略】朋友主动邀约发案,我该收钱吗?还是做个人情?接案一定要收钱的 4 个原因!》 你也可以参考以下这篇文章,我将告诉你为什么我觉得上班族就算没有要创业,也该尝试接案的原因! 3 个「接案」带来的特殊体验,就算你不想创业,一生至少也该尝试一次! 「大人的Small talk」EP443 就算只想当上班族,这辈子也该尝试一次独立接案!3个我在「单飞」里学到的人生体验! 更详细的内容,欢迎收听我们的「大人的Small talk」EP447 上班族 斜杠 接案报价攻略:为什么你一定要收钱?如何找到心中的完美数字?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7, 2024

网络时代的副业、赚钱方式?怎么选择、验证副业项目?

💬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每次我演讲只要分享这种主题:「疫后新常态:远程沟通术」与「数字游牧,数字新时代的工作和时间管理术」,都会有不少人是来听「我可以用网络赚到钱吗?」。 所以今天,我也来分享这个很「吸晴」的主题:网络副业模式。 我猜大部分人不是自由工作者,而是个上班族,所以问题可以再具体一点: 「有没有可以让我下班后轻轻松松,每天多赚个 500-1000 元的方法(副业)?」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刚好看到 B 站上也有个影片在讲这件事,底层逻辑和观点跟我这几年的体悟非常雷同,但是他整支影片快 40 分钟,超级长,你可以看完这篇文章,真有兴趣再去看看这支影片。 不过,让我拿他这支影片最后的结论画面作为今天的开场,我很喜欢他这张图: (图/侯智薰提供) 基本上这张图可以算是我从自由工作者到一人公司的路径了,唯一差别在于左边的「提升空间」,我会用「操作空间」。 因为发现在学校学习的专业(化学工程)虽然有很大的收益空间,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喜欢。也就是如果让我一天八小时在处理这领域的事情,我认为我自己没有操作空间,没有热爱可以发挥的地方,所以必须转弯。 有两种生意,以前好做,现在别做了。 好,回头聊聊网络副业,最多人想到的两个方向:「赚信息差」和「赚内容流量」。 1. 赚信息差 比如开个小网店,找便宜的管道买入产品,然后换个好看的照片和文案,就能重新「贴牌或包装」来卖出。 这种情况在虾皮屡见不鲜,台湾的虾皮上充满着淘宝货,而且我猜有一半以上是大陆人开的店。反正很多台湾人不知道怎么逛淘宝、买淘宝,所以他们连实体仓储都不用了,能把淘宝上卖 100 元的东西,卖你 399 元会有人买;或者你在他的虾皮商店上买,他回头跟淘宝店家下单,然后把收件信息放上你给的信息,就能直接寄给你。 这种把淘宝上的产品介绍图文换成繁体字,直接在虾皮上卖的作法,就是赚信息差。 所以我已经好一阵子不用虾皮买东西了,因为我会买淘宝干嘛还让别人多赚一手? 如果不求快,求便宜,直接买淘宝。 如果求快,那就买贵一点的 MOMO 或 PChome;东西不喜欢、买错还能退货有保固。 ※ 我应该要来写一篇文章教大家怎么买淘宝 😆 你可以先看这支影片介绍我们智能宅的淘宝家具开箱和购买淘宝家具的方式。 那我为什么说这种现在别做了? 因为这种生意根本不是「下班轻轻松松」能做的。(❌) 你以为只要选对品,换张图和文案上架,然后就能顺利开卖,但忽略掉超麻烦的「客服成本」。 这可能把你原本好好的上班(摸鱼)时间都给赔进去了,更何况现在竞争激烈,要谈客服成本之前,你还要先考虑流量哪边来,其他跟你竞争的都是大团队,你一个人怎么单枪匹马斗的过?如果是五年前,那确实是个适合进场的好时间,但现在别做了。 2. 赚内容流量 「赚内容流量」也是多数人以为很好赚,但实质上门坎超高的副业选择。 你可能会说,现在 YouTube、B 站都有流量变现阿,Medium 还有很多写作平台都有流量分成阿?我写一个文章多平台发放不就行了? 可行,但每一个平台可能一周就 10 元,除非你篇篇爆文。 诚实地说,我在 Medium 红利时期有一个月因为写文章被动收入超过 3000 元,但现在几乎没有平台能做到这事,就连在超爱洒币的中国互联网生态都很难做到,除了流量分成低之外,更关键的是,每一篇都爆文也不是「下班轻松做做」能达到的。 如果有,只有两种可能性,搬运抄袭其他地方的热门文章,或者专门发一些「人性面」的腥膻色内容。 前者已经有不少公司在做这件事,是原创者的恶梦,因为他们有好几个账号根本不怕被封锁,甚至喜欢你评论去骂他,还能增加他内容的热度,反正没人知道这个账号背后到底是谁,这在中国称为「营销号」,台湾则是「内容农场」,专门搬运抄袭网上热门内容后转制的机构,往往会把标题跟封面改得特别耸动。 🌰 例如我和柚子之前在北京工作拍过一支吃北京火锅的影片,里头有一句话是:「原来北京的火锅是不喝汤的!超爱喝汤的台湾人初体验」然后有营销号把我们的影片下载后,上传到他们频道,改了标题变成:「台湾夫妻抱怨北京火锅,不能 OOOO」,于是影片整个火了 😆。 如果你想做这种营销号,我也很佩服你,第一是你放下了自己的道德感,第二是我做不到。 怎么考虑副业项目:学习成本、容易试错 我认为考虑副业项目时,不是去选看似最轻松的,因为那些轻松的往往有人成体系、规模化地在做,如果你只是单枪匹马入局,往往沦为体力劳动,做得累又赚不到多少钱。 所以对我们这种「个人户」考虑副业的选择时,你要先注意的是:技能背后的学习成本。 我相信所有东西都能透过刻意练习变成别人需要的专业,但这不会是一两个礼拜,而是一两年的事。 🖐️ 等等,那网络时代的副业岂不是根本无法符合「下班后轻松做」的前提条件? 没错,几乎可以这样说,但还是有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在开头提到的结论步骤图。 先套一句我常说的老话: 「想知道你的热情所在?先想想你下班花时间做了些什么。」 最好的副业项目应该是由「主业衍生而来」,而不是凭空出现,但这个主业不是限于你原本上班做的事,而是你本来就会花时间做的。 就像我在《到底什么才是产品?好的产品像是策展,五条原则确立边界》中提到「你提供的产品就是你正在面临的难题,只是你走的比较前面。」这样一来你的学习成本相对低,而且更容易试错。 一个副业项目在成长过程里,往往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押身家上去,而是要先经过试错来验证这事,我到底适不适合?我能不能长久地做? 所谓「验证最小可行性方案」,就是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把你想做的那件事,先不完美地做一遍。 🌰 拿拍影片为例,有些人想说,我下班后很爱记录生活,那我说不定能当个 YouTube 主播!所以直接购入大量专业摄影设备,直接开销就是好几万元。 但其实你的智能型手机已经很靠谱了,应该先用手机试试整个流程,因为你不光只是拍摄,还有剪辑后制、上传影片、后续经营推广等环节要面对。如果你真的是细节控,不满意内容质量一定要增添设备,我只推荐你把收音搞好,影片质量就会好超多,设备成本也不会这么贵。 别把自己当作普通人看待,成为一个少数派 我认为最难的不是找副业项目。(❌) 因为你的副业项目往往已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只是我们常常受限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没有去发现它。 如果讲网络时代还有哪些可能性的主题,我都会提到: 在网络的时代,你没有机会、没有选择的真正原因,已经不是先天的限制,而是你太常把「不要与别人不同」当作自己行动的局限条件。 我们最忌讳的就是,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不会成功的人」。就像前阵子「躺平」一词非常流行,好多年轻人在网络上说: 「我就是个普通人,现在社会太难了,不如躺平当个老老实实的公务员。」 然后把一切的可能性都当作幸存者偏差,这才是把自己的可能性给堵死了。 确实,一个通往改变的好方法成功机率一定不高,我们假设失败机率有 90%,只有 10% 的成功机率好了。 不过,即便一个方法的失败率有 90%,你只要尝试七次,至少有一个方法成功的机率就是 52%,超过一半的概率会成功。听起来挺鸡汤,但也是数学告诉我们的鸡汤。 你连「多去尝试试错」都不去做,怎么跟人谈可能性? 以「普通人」自居很好,这样我们会更知足,认为事情都不该是理所当然;但我们不该以普通人这一词来限制自己的行动和渴望。 你若心有不甘,不满足于现况,你永远都有机会能更好,要当也要当个普通人里的少数派!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前面讲到「最小可行性试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发展作品的必要起始点。 🌰 让我拿学 Notion 为例,一开始应该是去看免费内容(学习成本最低),例如看 PAPAYA 的教学,或者 YouTube 和官方的影片。当你开始钻研这领域之后,你会发现免费内容不够成体系,太过零碎,你需要更有系统的内容,甚至是「服务」来帮助你持续精进。 接着,聪明人会发现原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向「有结果的人」学习,这能省下太多自己探索的时间。 前面的验证尽可能低成本或无成本,当你选定了一个赛道后,付费是最简单粗暴,提供价值给有结果的人,让他带你入门的方式。 最后,经由验证试错、有效发展&累积,就能成为下一匹新手要入门时所寻找的咨询对象。 所以这支影片说:「网络时代最好做的副业是——分享和教学」这点确实没错,那些在网上教人赚钱的人往往最赚钱。只不过我一直很有节制地告诉自己,我是去帮助你聪明地过好你想过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而不是教你赚钱,毕竟我认为钱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只是个结果,不该是目的。 所以我透过订阅服务、在线课程和训练营,看到我们的会员和学员因为所学的东西产生好的改变,这才是我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当然,能够让一些伙伴藉由教学团队、助教的角色发展出一些副业收入,这也很开心,是锦上添花。 虽然我在生产力和在线教学领域是个有结果的人,但我在其他领域也是个学习者,而且是个爱付费的学习者(?)。我认为学习是永无止尽的,所以透过网络的机制和生态,让「你有结果的经验和方法」被需要的人购买,帮助需要的人升级,这绝对是这时代打造副业的最好路径——前提是,你得要是一个能做出结果、有方法的人。 🥊 总结 / 行动思考题 想知道你的热情所在?看你下班花时间做了些什么。 验证最小可行性方案,就是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把你想做的那件事,先不完美地做一遍。 你若心有不甘,不满足于现况,你永远都有机会能更好,要当也要当个普通人里的少数派! 前面的验证尽可能低成本或者无成本,当你选定了一个赛道后,付费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是最简单粗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钱不应是生命的唯一追求,只是个结果,不该是目的。 透过网络的机制和生态,让「你有结果的经验和方法」被需要的人购买,帮助需要的人升级,这绝对是这时代打造副业的最好路径——前提是,你得要是一个能做出结果、有方法的人。 💬 思考题: 一个人打造副业难度不小,但如果能找到人一起做,透过合理分润的方式打造多嬴的局面,其实更容易打造一个有机的生态。彼此独立,但合作的时候可以创造更大、更多元的利润。 像我一直很欢迎大家找我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那你呢?有没有什么打造副业的想法和遇上的问题? 不一定是为了收入,而是为了更好、更快乐的生活和自我实现。 -- 本文转贴自:雷蒙三十(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8, 2024

PM 适合「边工作,边旅行」吗?4 个月的数字游牧经验与体悟分享

数字游牧是什么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数字游牧」这个名词,可以先看以下简短概念介绍。数字游牧可以拆成「数字」和「游牧」两部分来先理解。 数字:指的是你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能依靠软件或网络来创造和取得的。透过计算机配上稳定的网络,在在线完成一项工作或是服务,并带来对应的收入。 游牧:指的是各个地理位置上的自由迁移。藉由上述的数字工作性质,你可以打破特定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实体办公室、客户的会议室、台北或台中办事处……),且不依赖实体接触,就能带着计算机移动到有稳定网络的世界各地。 所以数字游牧在我的理解是:你是远距工作者,可以「自由移动」到世界各个位置,再透过「网络相关」的生意或工作来「赚取收入」。 怎么形容数字游牧的生活? Bali-Canggu 海滩的早晨(图/作者提供) 「自由移动到世界各地旅居,深度体验当地生活,期间透过网络创造收入。」 「上一秒把会议和事情完成,下一秒走进山林或踏进海滩。」 「赚已开发国家的钱,在三线城市或开发中国家过生活。」 哪些职业比较能当数字游牧? 自由接案者:包含但不限于网站架设、程序开发、UI/UX 设计、营销、影片剪辑、文案创作/撰写、影片创作(YouTuber, TikTok)、顾问咨询等等。 在线卖场或服务:例如透过电商平台或自架网站来销售各类品项的产品,包含在线课程等等; 此外,语言或其他技能类教学平台,也是很热门的在线服务,透过平台或自有管道当在线家教,赚取相关收入。 以上两种方式多半可互相搭配,而且收入形式较多元,像是透过软件或创作类型取得订阅费、商品业配/带货的分润、课程/教学费、接案/咨询费、广告或版位费等等。 软件行业:软件业因产品本身性质,较不需要特定实体地理空间来完成销售和取得报酬,所以这行业下的员工,较有机会当数字游牧/远距工作者。 不管你是开发者, 产品管理, 营销, 社群, 公关, 营运, 人资, 法务, 商业开发等职位,只要负责人或主管允许,理论上都能尝试当数字游牧,选择想待的城市,实现旅居生活。值得一提的是,Web3 有许多团队,打从第一天起就是远程办公形式在协作的! (图/作者提供) 我的工作状态和游牧经历 我从 2021 年起,开始在 Web3 相关行业的团队工作,担任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的角色。团队倒不是因当时疫情严峻而实施远程办公。主要有办公室的成本考虑,以及团队来自美国到亚太等地不同时区等因素。 所以自那时起,我就变成在软件行业里,远程形式办公的工作者,我有些同事这辈子还没亲眼看过本人甚至视讯上的样子,沟通方式是尽可能把所有事情文件化和归档化。 关于游牧经历,出国上比较麻烦的 2021 年到 2022 年上半年,我会跑去台湾各地办公,比较常去的地方是宜兰,也有去过小琉球、垦丁、云林、嘉义、台南 、南投清境农场等等。 反正就是带着笔电,换个比较悠哉,没有那么都市高楼大厦氛围的环境办公。我会早上去踏青,看看当地风景,中午前在咖啡厅或青年旅馆坐下来工作,晚上后再出来散步或逛逛当地市集或夜市,结束我平凡但又有带点新鲜感的一天。 2022 年 10 月以来,我开始尝试旅居国外,先后去了泰国曼谷🇹🇭、土耳其伊斯坦堡🇹🇷、葡萄牙🇵🇹(里斯本/辛特拉/埃里塞拉)、韩国🇰🇷(济州岛/釜山/大邱)、印度尼西亚🇮🇩(峇里岛)、马来西亚🇲🇾(吉隆坡)、斯里兰卡🇱🇰(科伦坡/迦勒/康提……)等地,总计在各地游牧四个月初的时间。模式其实很像之前在台湾远程办公的时候。差别在会有更多机会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以及体验一些很不一样的当地文化和生活特色。 多数时候我的一天模式就是:早上特别早起去看当地名胜景点(伊斯坦堡的清真寺、里斯本的教堂),或是去上冥想、音疗课(峇里岛的音疗和心灵课程很赞!)。 中午前找个咖啡厅或是共办空间(co-working space)办公,傍晚会想办法挤出时间,去看一场夕阳来疗愈身心和缓解一天的工作辛劳。 晚上一样会去市集/夜市或酒吧,或是待在民宿,认识各地旅人和聊聊天。 假日会安排一些观光客行程,或是游客比较不知道跟没有时间安排的私藏行程,好好充实一下周末。 但是,作为一个在变化速度极快的 Web3 行业,担任 PM 这个角色,适合这样在国外「边工作,边旅行」吗?接下来我会提供一些旅外经历,再交给你判断和决定。 好,终于要开始聊到体悟了 :) 作为「数字游牧」,大家虽然都是拿着笔电,到各地办公,但我相信每个人在这旅居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这取决于你的个性、你的态度和角度、你预先期望获得的,还有你的工作职能是什么。我这里分享的是作为一个「Web3」行业下的「PM」国外游牧过程中的一些体悟,这中间包含这段游牧体验中我觉得的优缺点。 有某种自由,和有所选择的感觉(或错觉) 回想起来会觉得,我目前的工作状态,虽然是作为 Web3 行业下工作的「员工」,但能够选择想去的地方远距这件事,会让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工作上被允许拥有弹性度,和有所选择的人。 我的时间的确因为任务和工作被绑定住,但只要我有办法完成任务(最好是如期如质),剩下时间我能自由安排。自由时间可以是白天、晚上、周末或某个时段,在某个国家长待和深度体验,想什么时候去其他城市或回台湾,自己来决定,然后每个月固定拿到当初合约上承诺的报酬。 领国际级薪水,在海岛上工作和生活 此外,作为在 Web3 行业工作,我能够有机会领一个高出我本地平均的薪水,甚至未来朝领欧美等级的已开发国家平均薪水去争取(参考这篇),然后此时此刻,我在东南亚的海岛上旅居,过着吃 50 到 100 元台币的餐点,享受一小时 200 元的按摩,住一晚 500 元的住宿,坐一台 30 元的 Grab 机车或 1 天 150 元的出租机车。 此时此刻我开始稍微能明白,欧美白人领着几十万美金年薪,来东南亚当大爷的生活是什么感受了。也不是说我要跟着当大爷,或他们都在当大爷XD!就是体会作为这样的地球公民,好像有了一个不太一样的体验和生活水平,和财富自由的错觉。 开始热爱接触自然景观,物欲突然降低 这个尤其是在海岛国家的那几个月,在峇里岛🇮🇩、济州岛🇰🇷、迦勒🇱🇰(斯里兰卡的南部海边)感受特别明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海岛地区待的特别久,因为真的好享受这些接触自然景观的机会啊! 不管是去海边潜水、去爬山、去丛林森林、去梯田等等,把自己融入大地之母的怀抱就对了。海岛还有个优点是夕阳真的太美了,有一段时间连续好几天,我都会到海边追夕阳。好几次日落后的天空(magic hour),美到被感动和让我好感谢人事物。 再来是物欲感受到明显的降低,没有很在乎穿着、名牌、时尚等等,会把心思更多花在大自然上面。我在峇里岛的一个月期间,只有为了穿梭走路和丛林之间方便,顺便体验一下杀价,就买了一双鞋而已。 在 Bali 拍到的日落魔幻天空(图/Mars提供) 快乐和友善指数变高(东南亚/南亚为主) 这个比较是在东南亚和南亚,或中东才有的感受,就是当地人民的纯朴和 smily 性格,也会感染到我!让我不自觉地感受到在这里生活还满快乐的。 当地人或是旅居在这里的人,会很主动地对我微笑和 say hello/ 问好,我也会不自觉地对人微笑和问候,或随意攀谈一下,渐渐会把眼神和语言交流这件事情变成习惯。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之间这种友好又不尴尬和刻意的交流模式,原来可以这么自然地发生。 认识各地旅人和当地人的机会 这是我觉得在数字游牧期间最好玩的事情之一!而且有许多收获。 如果不是因为此时此刻这个游牧的机会,我不会在这个城市或国家,这个民宿或青年旅馆,接触到这些人,然后和他们相谈,藉此机会知道说原来世界上有这些人,用和我完全不同的方式和技能在过生活。 这和看 YouTube 知道有这些人的感觉不太一样,是实际亲身遇到,然后试着相互了解彼此国家、生活、兴趣和文化特性,甚至聊到未来不排斥一起做个跨国生意等交流话题。 像是我在济州岛期间,分别住了六、七个住宿,我认识到许多很有才华,来自本岛各地的韩国人和外国人,有工程师、海军防卫队、画家、香水品牌老板、街头艺人、设计师、咖啡店老板、职业歌手、烘焙师、音乐家、医学生、动力学研究生、政治团队等等。每个人背后都是一段有趣的故事。 (圖/Mars提供) 办公室社恐救星! 远程办公让我比较不用去做办公室 social,对有一点社恐的我来说,这点算是个加分! 但坏处就是彼此不会见面,关系难免生疏,文字和电话上常有时交代不清、不太了解对的性格或文字上真正的意义。这个作为PM在项目和产品推动上有时不是一个加分项。 激发创意,追求效率值满点 偶尔会觉得,换个环境思考,其实对于激发创意是有一些启发的。作为 PM,对于产品规划的走向,还有产品 feature 上的 Wireframe 草稿设计时间,在这方面会有一些帮助。 此外,既然都已经跑出国玩了,会想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工作,不想浪费每一刻,无形中会试着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可能一坐下来就是四个小时心无旁骛的疯狂工作,甚至偶尔会进入心流状态。出国游牧工作的日子里,发现自己其实很珍惜每一天,会好好运用每一天,极大化每一个时间刻度的价值。 原来只是换个地方加班了? 再来讲个偏缺点面的体悟了。虽然工作性质相对弹性,但是 Web3 的行业工作型态和 PM 这个工作,有时候工作 loading 层面让我好吃不消。 有时一天工作快 12 小时(可能是醒来后除了吃饭之外连续工作的那种,或者是起床到睡前,工作时间打散的加总),而且这种长时间工作的状态下,偶尔会觉得:「咦?我这不就是在换个环境在加班吗,那我干嘛花机票跟住宿钱在这边?」 当然加班也让我省了一些钱(没有时间玩跟消费),但也会让我在那个当下觉得,来这里远程办公没有意义。 遇到比较棘手或麻烦的任务,导致需要更长的时间工作下,让我错过原本想安排的娱乐行程,或没空到海滩那看夕阳日落,都会让我在那个 moment 有点焦虑和惋惜。 我曾有几次因为任务无法如期完成,或一些因素拖累,还有突如其来的开发状况,需要我来发起讨论和组织会议的关系,一路工作到晚上,错过了不少原本想排的行程。 团队协作效率降低 远距期间,我不像在办公室一样,遇到任何问题可以直接找工程师, 设计师对话或讨论,没办法就近解决。即使我们透过 Telegram, Trello, Figma 等……软件工具协作,但还是没有比直接对话更有效率。 这问题尤其是在开需求评审的阶段、产品进入测试阶段、准备上线的阶段,特别感受得到效率比起团队一起实体办公时还更低落些。我所能做的是更仔细列出每一条所要讨论的事项,假想对方就在我面前,而我完整的把这段可以用讲的话,改成情境式的文字描述,避免出现两、三次的来回确认沟通。 PM 好像不太适合当数字游牧? 我相信有许多作为自由接案的远距工作者,他们比起我的工作(Web3 PM),有更多工作上的弹性度和选择性。 就我所知,我有遇到和听到几位自由接案者,有的是做 UI/UX 或视觉设计的、有做营销和关键词广告的、有做文案创作的,会一天选择性地安排四个小时工作,一个月得到还算不错的报酬,剩下时间会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好好地交朋友啊,或者有时间参加更多的活动和旅游行程,让自己花更多时间在好好生活、跟活得更有生活质量。讲白就是更能自主地选择 work-life balance。 所谓没有比较没有伤害,作为一个时不时要加班的 PM,被老板、主管和合作伙伴上随时传唤的 PM,虽然同样都能远程办公,但有时会觉得有点心里不平衡…… 我的一天日常,要同时管控好几个产品和 feature 的走向,要做产品规划、要想怎么收敛和排优先级、要产品调研、要产品设计、要开发跟进和进度管控,讯息太慢回有时候会担心是不是影响到团队的效率和进程,上线前又要随时待命和小心翼翼的。 一整天都在看讯息、回讯息、处理状况时常发生。这件事情上,必须要有很清楚的认知和调适心态,这个课题对数为游牧的 PM 来说,就会变得很重要。要先认清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性质,和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和成就感来源。 最后,如果是正在当 PM,或准备当 PM,想体验数字游牧的话……一些小建议。 想要作为远距办公者,在世界各地当起数字游牧,这样的模式,作为可以远程办公的软件业 PM 当然可以,只是这个 PM 职,到底能不能自由地选择时间工作?是不是能避免掉加班?是不是可能会掉入长时间工作的状态?我这边可能要打一个 question mark。 至少我觉得,若要选择当一个能自由安排工作时间的数字游牧,Web3 PM 不一定是最佳解或最佳选择。 当然,旅居期间,有许多事情是无价和无法被衡量的。我这四个月来和各地旅人和当地人学到好多事情,听闻许多故事,看了各地名胜古迹和体验到当地的文化。 虽然工作有时候真的身心俱疲,但上班前看的一个特别景点、下班后走了一条没走过的小路,看一场美丽的夕阳,路人的微笑和亲切,都能给我产生幸福的感觉和活着的价值。而这些都是除了日常 PM 工作之外,我的成长养分、视野和经历! 以上是我四个月下来,当数字游牧的一些经验与体悟。关于数字游牧提供了一些信息,以及我的个人背景和游牧经历,还有探讨游牧期间的一些体悟。 关于 PM 适合「边工作,边旅行」吗?也提供了一些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还有当数字游牧的一些好坏处。如果你有任何好奇,想进一步了解的地方,也欢迎你询问我。这篇分享就到这,谢谢! -- 本文转贴自:Mars Web3 产品火星球(原文连结)

December 14, 2023

美国职场分享|美国企业纷纷要求员工回办公室!我如何逆风,向老板要求远距工作?

2020 年初,COVID-19 疫情蔓延到北美。三月初我从犹他滑雪旅行回来,没隔几天公司突然宣布 shutdown,然后基本全美国白领都开始了远程工作。 时间快转到2023年,疫情已经基本上在美国结束了。而湾区各大公司的高层们,看着盖得美轮美奂的办公园区,员工餐厅冉起的炊烟,和那放眼望去寥寥可数的几名员工,心想:该让大家回来了吧...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宣布了 back to office 的政策,然后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 “for better collaboration”。 从一开始软性劝导,出台各种诱因,到后面开始统计各部门员工刷 badge 的次数,给各部门的 VP 施压,到全公司都必须起码回公司三天,变成大部分公司的标准政策。 我的公司也不例外。 我在湾区一家上万人生技药厂的全球供应链部门工作, 负责公司抗癌症生物药的生产规划和全球分配。而我和老婆,在疫情开始后的前半年,求婚,结婚,买房,一下子全到位,隔两年也生了宝宝,正在享受在家上班的弹性,以及加州阳光下愉快的小家庭生活。 回去上班?接受那湾区上下班交通堵塞的煎熬,一天花两三个小时卡在路上,回来之后还得忙孩子吃饭睡觉? No way! 当时新来的 SVP 已经正式宣布:我们希望大家都回来上班,特别是未来新开出来的缺都会是 on-site 的。 我开始到处打听,终于听到了我想听的 - ” 远程工作的申请会是例外中的例外,但公司政策永远可以有例外,而我们需要证明自己为什么值得是那个例外。“ 于是我开启了几个月和老板们以及公司上层谈判的过程,最终顺利在全公司回流的 2023 年后半,逆风转成全远程工作的员工。 我说服公司,转成远程工作的 4 大主因 回过头来看,我回归纳这几个点,是我能顺利从公司拿到远程工作的主因: 1. Reputation 对公司来说,远程工作需要比基本还要高的信任,而我们过往的工作表现(前几年的Performance Review) 和同侪对我们职业道德的回馈,就成了最好的背书。 可能因为亚洲教育背景,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挺高,过去几年都拿到最高的绩效考核,也连续几年拿到公司所谓 Key Contributor Award。 在这几年工作的累积,同事、自己或其他部门合作过的主管们都可以为我的责任感和效率背书,这些名声上的支撑让我的要求充满底气。 2. Criticality 我认为,如果你手头上持有着不可取代的 portfolio ,或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让公司不想失去你,这也是很可以在谈判桌上加分的一个点。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全球供应链部门里转换角色,每一两年就掌握更多技能、经验、推动项目,并且开始负责更重要的产品,一直到现在,我掌管规划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生物抗癌症用药在全世界的生产运输,而这是 CEO 在未来十年内要持续专注投入的地方。 所以以一个在部门里角色的重要性来说,我在阶层内占到了最有能见度的位置,虽然组织里没有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但我让同事和上层们都很清楚,失去我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3. Transparency 让公司知道,你有一个需要远程工作的好理由,以及你会怎么完成工作上的任务和期待,我认为是一个很好开启对话的方式。 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以说服其他人的理由。最好的几个理由我认为: 第一,是家庭,工作基本就是为了支持家庭,而我们是刚有宝宝而且无后援的移民新手爸妈,这变成很直接也合理的要求。 第二,可以是交通和住家距离,疫情之中很多人往远处搬,而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在湾区外围负担得起的地方买了一个小窝,如果要上下班,起码会耗掉两个半小时。 然后我认为可以做的是重申这个远程工作只会维持甚至增进我的工作效率,如果硬要回公司,除了得边开车边开会,也失去体力和效率,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 4.Management Backing 最后到真的要递申请了,直属上司们的大力支持的就真的很重要了。 主管的完全信任是第一关,而这很大一部分是上面三点的累积。远程工作对应的是自主作业能力和责任感,每次的1 on 1,我会在起码几小时之前送去一份agenda,列出当天我想讨论的点,他应该知道的事和我需要帮忙的地方,证明是我积极主动而且是有组织性的人。 除了职业操守和能力之外,我认为跟主管有健康的个人关系很有帮助,让他愿意为你挺身而出争取想要的东西,我个人是一直维持很透明的沟通,包含偶尔分享一些家里的状况,这让主管知道我是真的有需要而不是只是懒得来公司。 我和主管合作把上面几点整合起来:在给部门 SVP 的信里面,首先写到我的个人生活在过去几年疫情有了很大转变,结婚搬家生子,回到公司工作已经不再是容易的事。 然后老板把我过去几年的丰功伟业都加油添醋地写出来,加上我目前负责的产品和项目重要性,接着是声明他完全支持的态度以及理由,最后也许是很关键的,他写了一句如果这个要求被拒绝,我可能会把我的天赋带到其他公司去(NBA 梗)。 就这样,我得到一封回信,请我正式把申请从 Workday 系统里送出,于是我顺利正式的变成远程工作者了! 成为远程工作者后,4 个方法与同事协作 远程工作,最需要调适的除了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切割之外,我认为还有自己心态的调整。 在大家都固定回公司碰面,而自己老是在家视讯开会的时候,我得清楚知道,因为追求家庭生活的平衡,我选择性地牺牲了跟同事的交流,也许还有在职涯上更好的发展。 职涯成长到一个程度之后,和同部门/跨部门同事之间的关系和人脉,很多时候不比工作上的表现来得次要。虽然我们选择家庭和生活为重,但也未必一定得完全牺牲发展。 在这里也建议几个小方法,我自己会用的给大家参考: 尽量开视讯摄影机:这样做的好处应该不用多谈,毕竟我们人不在现场,不管跟在哪里的人开会,露个脸,别人在 present 的同时,时不时做个表情还是应该的,"virtual collaboration"嘛。 在会议里多发言:我在职涯初期就开始要求自己这样做,一直到现在远程工作更觉得这件事的重要性,毕竟很多人即使在开会现场,心也是飘到其他地方的,如果你在远程却是非常engaged,给人的感觉就不再那么远了。 定期的和重要人士约 1 on 1 的聊天:科技让距离不一定跟现实的一样遥远,我们既然失去了跟大家面对面 chit-chat 的机会,就不要忘了付出多一点努力建立桥梁! 在有重要会议或重要的人来拜访时,还是跑一趟露露脸吧 :如果大家知道你平常在遥远的家里工作的话,还会觉得你特别在意这次碰面的机会呢! 祝远程工作的大家也能身心平衡!想追求远程工作的人早日成功! – 本文由 Justin Lee 投稿刊出 (本篇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