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管理

45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Joe的時間管理術|單價判斷與時間投資術

前篇我提到「時間的單價」這一概念。 也就是把我們的時間,換算成錢一樣的價值。 並透過「做某件事情對你未來能產生的價值」來做為行動上的決策依據。 那篇文末,有讀者留言問說: Joe 你好,第一次在這個網站回文:)我也有類似於文章所說的時間價值的想法,但是我有點好奇:如何能知道自己所下的主觀價值真能為未來帶來效益? 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 雖然我在前文中提到價值來自於未來效益,可是若不知道是否真能帶來未來效益,那不就可能錯估情勢了嗎? 做了一堆事情以為能帶來未來價值,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弄錯了。 所以,這篇要更深入的談談「到底甚麼是未來效益」,以便讓大家能更正確的使用「時間單價」這一概念。 我自己做了個整理,發現一般人的時間利用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 投資導向的 不得不為的 休閒與浪費 而所謂「未來效益」,簡單的講就是要評估一個人的時間有沒有用在「第一大類」的活動上。 大部分我們平常的時間,其實都花在第二大類,也就一些不得不為,為了眼前的生存或是責任執行而的事情。 比方說每天八到十小時的上班、上學、睡眠、吃飯、或參加一些不一定喜歡但不得不去的聚會等。 這些事情讓我們目前免於失業、或是保護住人際關係、或是獲得繼續生存的能量。 但那僅僅是一種維護性的行為,對於未來的人生而言,並不會有甚麼加分的作用。 唯有你每日有部分時間是放在「投資上」,那對未來才會帶來正價值。 下一個可能有人會問的問題會是:「但到底該是甚麼事情,算投資導向的呢」? 對很多人而言,投資理財還可以理解,投資時間可能就覺得怪怪的了。 時間總是一去不復返,難道時間也可以賺取利息或是獲得資本利得嗎? 我的看法是,確實有可能喔! 如果我們做些事情,能「增大未來不同領域的報酬」或是「讓未來自己能更省時省力」,這就可以算是一種時間上的投資。 以圖型的方式來解釋: 一般人的時間利用可能是這樣(圖/張國洋提供) 目標遠大的人,他的一天可能是這樣(圖/張國洋提供) 最後變成能利用時間的人,他可能一天的時間分配最後變這樣(圖/張國洋提供) 為何能利用時間者的時間,在不得不為的比例減少了呢? 不得不為的時間之所以減少了,並非他就不工作了,而是 可能他的工作能越來越有效率的完成。 或是他增加別的條件(如有錢雇用人),透過別人的時間來縮減自己需要投入的時間。 所以這兩點,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能「增大未來不同領域的報酬」以及「讓未來自己能更省時省力」的含意! 如果這樣還讓你覺得抽象,那我再舉些例子。 1. 讓未來能得到更大報酬的可能包含有 : 甲、智慧 乙、職位 丙、眼界 丁、獲利能力 戊、成就 己、愛 庚、友情/親情 辛、幸福 壬、更多的時間 比方說,讀一兩本書或是擴充生活經歷,有可能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學習新技能可能增加我們未來職位上的競爭力。 跟不同領域的人交流,或是走出去看看世界,或是做自己沒做過的工作,有機會提升自己的眼界。 其它如獲利能力、成就、愛等也都是讓我們未來能比現在更好的東西。 所以若做的事情能促進上列清單的提升,就是一種直接投資。 2. 讓未來能省時省力的事情可能包含 甲、SOP 乙、系統 丙、紀錄 丁、規劃 這部分的事情,則讓我們把平常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做個有效的整理。 讓日後再次要做時,能以一個有系統、統一的方式來執行。 甚至如前段提到,如果有這些在手上,必要時我們可以把這些工作指派或是轉移給別人來做。 這樣,自己就能空出時間去追求其他更重要的目標,而不是讓自己一直被纏在某些重複度很高的事情上,並把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不斷往後推延。 所以, SOP 也好、規則、流程設計也好,必須考慮對於未來真正的節能省時為出發點。 如果一個規則或流程反而讓自己得重工的話,那也是得重頭思考怎麼調整的喔。 畢竟花了時間去做某些事情,就是希望能帶來價值。 再來,有人可能又會問:「我如何知道做一件事到底能帶來多少未來價值呢?」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從絕對值的角度來看。 沒人能告訴你,讀一本專案管理的書、或是來我們網站看文章能增加多少的未來的價值或提升未來成功機率多少%。 但時間單價永遠是個「相對問題」,你是拿好幾件事情在相互比較,並透過高低差來決定你該做哪些事情。 看電視、讀書、玩 Online Game ,這些放在一起比較,總是可以得出一個對未來幫助誰高誰低的比較出來。 也未必人人都相同的。 比方說,你的工作是遊戲設計,那多玩遊戲的價值可能比多讀專案管理書來的有幫助也說不定。 再比方說,你短期目標是要找到對象結婚,那參加聯誼約會的價值可能就高過讀一本講地殼變動的書。 但我也要再次強調的是,並非我很八股的說我們不該懶散、睡覺、休閒、或玩玩遊戲。 而是強調,每個人「每天總該」要有些「高時間單價」的事情。 如果每天只是吃喝玩樂,或只是求做好分內的事情(如上班下班),那長期而言人生怎麼樣也不會突然有甚麼好事發生吧? 所以,做這些高單價的事情,其實就是讓我們增加未來自我的可能性;講的玄一些,這是在增加自己「帶來好運」的機會。 這也是個重要觀念喔。 如果你都不提升自己未來價值的話,未來就很難有好事(如加薪升職)。 若人生好事發生的機率很低,可是出意外的機率不變,那未來就有可能每況愈下喔。 這也是很多人會覺得人生越來越走下坡的原因,因為他都沒有在之前的時間為未來做些投資嘛。 另一件要講的是:花時間去省錢通常也不是高時間單價的事情。 我就有認識一些人會去剪量販店的 coupon 然後去排隊買特價的絲瓜或是高麗菜之類的。 那種事情常常是耗費來回加排隊共數個小時,就算買了 1 元的絲瓜又如何? 長期而言,對人生的任何面向其實都沒幫助的! 這點有人可能會不以為然,會覺得能省一元是一元啊。 所以我要說一下我這觀點的核心思維。 錢是我們可以靠資歷累積、以及知識能力所獲取的一種東西。 當你累積能力到一定成就時,錢通常會等同的增加。 但時間卻不是。 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不管你多有錢、多有名、多有能力,你永遠無法賺取更多的時間。 所以,我自己的思維中心是,要想辦法增加自己能去追尋夢想的時間。 換言之,用錢換時間,值得;但用時間換錢,就得小心考量了。 在這前提下,你現在的時間,最該去累積日後的資本。 不管是提升自我能力、增加未來賺錢的競爭力、交朋友、增加名望、或是任何事情都好。 但排隊買特價品,剛好是反過來的一個概念。 我們把寶貴的時間,拿去節流一些小錢。 可是這節流下來的小錢,將來能對人生有甚麼助益? 能帶來更多的機會? 更多的錢? 幫我們未來節省更多時間? 其實常常都不會。 不是嗎? 他只是讓我們得到了一次性便宜的蔬菜或是衛生紙。 這些東西用完,也就沒了。 但同樣,你那不會再回頭的時間,也隨著這行為消耗掉了。 這是我覺得排隊買特價品不應該之處。 賺大錢能提升未來的效用,省小錢卻只是消耗罷了。 這也是為何我會建議大家把時間的單價列出來的原因。 因為當你用同樣的單位考慮問題時,花數小時卻只能省個 30-50 元的事情,就絕對會讓人覺得很笨的了,不是嗎?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6, 2024

【新手必讀】想開始在「網路寫作」!7 本我強力推薦的寫作好書

在網路上寫作分享觀點,可以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最近你興致高昂,準備在社群平台或部落格上寫文章了,不過在寫作的過程中,你逐漸發現了一些問題。 像是: 文章標題要怎麼下呀? 文章段落要怎麼寫,才可以更吸引人呀? 文章內容有沒有現成架構可以用,讓內容變的更有邏輯呀? 問題好多,但又不知道去哪裡找答案。 老實說,我很懂你的感受。 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寫作 5 年了,這些問題我或多或少都遇過。幸好,這一路上有不少寫作好書幫助了我。 而現在,我想要將這些好書也分享給你。 你不必花個 3 小時辛苦 Google,因為我已經幫你整理好了。 下面是我讀過,個人最推薦的 7 本寫作書。我會簡單介紹這本書,以及分享我自己閱讀時在寫作上的收穫。 事不宜遲,下面讓我跟你分享這 7 本寫作好書吧! 推薦寫作書籍 1.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寫出好讀的文章段落。 我最大的收穫:萬能寫作法。 這個方法把 1 個寫作段落 (paragraph) 拆成 3 個部分: 觀點 案例 總結 一篇文章,就是由 1+ 個寫作段落組合的結果。 舉個例子吧: 觀點: 每天寫作,能夠拓展自己的人脈。 案例: 我每天會在 Facebook 上發表一篇 200 字的短文,反思與分享自己新學到的事情,結果有許多產業內的網友主動聯繫我。 總結: 如果你很害羞,也應該試看看用寫作來拓展人脈。 講清楚這 3 個元素,寫文章段落就變的很簡單。 推薦寫作書籍 2.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靠「網路寫作」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 我最大的收穫:重複利用你寫過的文章,不斷擴充內容。 例如你可以按照下列的順序寫作: 社群平台: 在 Facebook 上寫 100-200 字的短文,驗證文章主題是否有人感興趣。 電子報: 將「按讚、留言與分享」最高的短文,補充內容變成更長的文章寄送給訂閱戶。 部落格: 將開信率/回信率最高的電子報,再次加長變成部落格文章。 電子書: 將閱讀率、瀏覽數高的部落格文章,集合起來變成電子書。 要在網路上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就從寫一篇 Facebook 的短文開始。 很抽象嗎?我直接拿這封電子報的內容來舉例。 這篇文章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由一篇 Facebook 上的短文加長而成的。 把短文寫成長文,比從 0 開始簡單許多。 推薦寫作書籍 3. 高產出的本事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在不同的溝通場合,選用不同的寫作框架。 我最大的收穫:如何畫出一張「全息圖 (Holygraph)」。 「全息圖」是將一篇文章、一本書、甚至一堂課的精華資訊濃縮在一張圖上。我現在舉辦讀書會/講座時,都會在最後一張投影片用一張「全息圖」做結尾。 想學習不同的寫作框架與適用時機,強推《高產出的本事》。 讓我用自己的《卡片盒筆記》 讀書會當作範例。 這場讀書會主要在講解「卡片盒筆記法」的 3 個步驟,分別是: 寫卡片 存卡片 用卡片 做成「全息圖」後,會長的像是下面這個樣子。 (圖/朱騏提供) 重點一目瞭然,非常適合作為講座的收尾投影片! 推薦寫作書籍 4. 自由書寫術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克服「寫作卡卡」的毛病,學習「自由書寫 (Freewriting)。 我最大的收穫:「寫作」跟「編輯」必須分開做。 將腦中的想法一次到在紙上,這裡的關鍵是不要帶有任何批判的想法,就是單純地吐出文字。如果是用電腦,就是讓手不要停下來一直打,想到什麼就打什麼。 放下對自己的批判,單純的將腦中想到的東西寫在紙上。 這裡分享一個「寫作」訣竅。 如果你擔心自己寫到一半就是會卡住,可以使用「語音轉文字」的功能。在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上點擊 🎙️後,開始把腦中的想法一股作氣全部講出來。 把想法都「倒在」紙上後,再進行「編輯」就好。 推薦寫作書籍 5. Smart Brevity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簡單又直接地,寫出你想表達的重點。 我最大的收穫:學會使用「Axiom (點題)」。 這裡的「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一種點題。使用點題最大的好處是,幫助你快速抓到這一段的重點 (我到底想講什麼)。 網路上 1 秒鐘都珍貴,我們要練習只傳遞最重要的資訊給讀者。 根據我的實戰經驗,「Axiom」的技巧也適合用在 Email 寫作。 例如創作者 Vicky Zhao 在《5 Minut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線上課程中,就分享了使用「Axiom」的 Email 模板。 看看以下的 Email 範本,你發現她把「Axiom」用在哪裡了嗎? (圖/朱騏提供) 我們把實際內容,套用到這個範本中。 (圖/朱騏提供) 推薦寫作書籍 6. Write Useful Books. (圖/朱騏提供) 簡介: 教你寫出一本,能解決目標讀者痛點的書。 我最大的收穫:把你的目標讀者也拉入寫書的過程。 這裡的訣竅是:從寫書的早期就邀請讀者加入,讓他們陪著你一起把書寫完。在邀請之前,先使用以下的「寫書目標清單」: 讀者付錢的原因 你的目標讀者是誰 這本書不適合誰看 這本書不會說什麼 想清楚後,就能加快寫書速度。 這份「寫作目標清單」也適合放在書籍前言,用來讓讀者判斷這本書是不是他們需要的。 用我自己在 2023 年 7 月出版的《知識複利筆記術》 當作範例吧。 我在書籍的前言,就清楚寫下「寫作目標清單」的 3 跟 4 內容。 (圖/朱騏提供) 你能從這本書中,學到許多的「寫書」細節。 推薦寫作書籍 7. Snow Leopard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找出個人商業模式的利基市場 (Niche Market)。 我最大的收穫: 了解 Category Design 的觀念,讓自己將時間投入到值得解決的問題上。 每一個產品/服務的背後,不外乎都是在回答: 問題(Problem): 為了要解決客戶的什麼問題 解法(Solution): 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有意思的問題來了: 為什麼有些產品成功受人關注、有些卻被視為了無新意的可替代品 ? 這個問題放在創作者身上也適用: 為什麼有些創作者主題成功受人關注、有些卻被視為了無新意的可替代品 ? 書中教我們用「問題」與「解法」4 象限來找到值得投入的領域。 因為這本書講到了「創作者如何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我認為是一本進階書籍。 你可以先讀完前面 6 本之後,再回頭看這本。 不藏私地跟你分享這 7 本寫作好書書中,能大幅提升你的「寫作」和「商業模式」的知識 快速幫你複習這 7 本書: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高產出的本事 自由書寫術 Smart Brevity Write Useful Books Snow Leopard 要學習這些書的內容,加起來還不用 NT. 3,000。 現在就上博客來或 Amazon,把這些書籍買回家吧! -- 本文轉貼自:I'm Chi(原文標題:想開始在網路上寫作的新手必讀!7 本我強力推薦的寫作好書 (每一本都提升了我的寫作技巧))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9, 2024

拓展國際職涯,為何一定要經營 LinkedIn ? 「LinkedIn 經營全攻略」課程推薦!

想要去外商工作,或是赴海外求職, LinkedIn 經營絕對是你拓展國際職涯的第一步。 有別於 104 或 1111 等傳統求職平台。LinkedIn 具備的「社群規模」、「多向聯結」與「持續曝光」三大特質,成為許多公司企業、專業工作者媒合職缺最重要的平台。 1. 社群規模 截至 2023 年底,LinkedIn 在全球超過 200 個國家累積了 8.5 億的用戶,並有超過 5,700 萬家企業和獵頭在上面尋覓人才。平均每分鐘有 4 位求職者透過 LinkedIn 找到工作,等於每 15 秒媒合一次,體量與效率沒有其他平台能夠比擬。 2. 多向聯結 傳統的求職網站只是個職缺與人才的資料庫,要不就是企業搜尋求職者,要不就是求職者搜尋企業職缺,基本上都是單方面的搜尋與篩選。然而,在真實的就業市場裡,許多優質的好職缺其實都是透過「人脈」找到的,例如透過同事、朋友的引薦。 LinkedIn 本質上就是個專業工作者的社群平台,你可以輕易連結到全球跟你同產業、同公司、同專業的人,更多的人脈,也就代表更多的機會。 3. 持續曝光 傳統的求職網站中,如果要順利媒合,求職者必須在開啟履歷的期間,剛好遇到心儀的職缺也正好開放,如果兩邊時間湊不上就只能錯失彼此。但在 LinkedIn 上,由於其社群平台的屬性,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用戶,資料都是隨時開放的。 對求職者來說,就算當前沒有要找工作,也能持續地呈現自己的專業與經歷,讓成千上萬的招募者追蹤與「探聽」,哪天真的要謀職了,自然機會多很多! 雖然 LinkedIn 有如此明顯的求職優勢,但仍有不少上班族因為不熟悉 LinkedIn 的功能,或者受限於中英文的表達能力,未能善用這個平台,仍舊以傳統的人力銀行做為求職主力,實在非常可惜!因此,「大人學」特別邀請長期合作的 Sonny 老師與我們一起開發這門線上課程。 Sonny 老師是知名的口譯工作者,也是炙星投創的國際長,擁有豐富的國際學術與商務經驗,曾為 1,500 名台灣中高階主管指導面試、修改履歷,幫他們成功轉職到理想的外商公司。 並且曾與「大人學」一起開發過【通往一流外商的英文面試準備指南】這堂線上課,在製作課程上也擁有豐富的經驗。 這堂課程與一般只介紹 LinkedIn 操作介面的課程不同,更聚焦於如何活用 LinkedIn 來建立你的專業形象。 包括:如何請他人在 LinkedIn 上推薦你的專業、如何在 LinkedIn 上結交新朋友,甚至讓他們願意引薦工作機會、以及如何透過貼文塑造專業形象等等。這門課程幫助你,不光讓 LinkedIn 秀出你的履歷,更讓它成為你跨國界的專業名片! Sonny 老師也分享,根據他在外商擔任企業顧問和講師的經驗,超過 8 成的主管在尋覓中高階人才時,都會從 LinkedIn 下手。因此沒有 LinkedIn 帳號,或內容經營得不夠好,等於直接放棄許多中高階職位的入場券。 在課程中,Sonny 老師就會分享他與超過 1,000 名外商中高階主管交流的豐富經驗,包括外商的文化和他們關注的事項,以及容易吸引 HR 注意的細節。他將這些經驗以最親切、最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台灣的學生們,並結合 AI 工具,用最簡單的英文,挑戰更優質的職位。 如果你對經營 LinkedIn 感興趣,歡迎至課程報名頁面《LinkedIn 經營全攻略:建立個人品牌,拓展國際人脈,讓外商工作找到你》觀看更多的介紹!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0, 2024

Joe 的時間管理術|時間的單價

前面講了一些工具使用,這篇要來談談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關於「如何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 前篇我提到:我會在我待辦事項清單中,把所有事情都列入。 通常也都會暫抓一個預計完成時間。 而每天會在捷運上稍微瀏覽過一遍今日到期的待辦事項,並考慮哪些是一定要今天做,哪些可以往後調整。(前一篇:Joe的時間管理術|以遺忘為前提的管理術) 但我知道,一定很多人會問:「到底這調整的邏輯是甚麼?」 是根據急迫度嗎? 急迫度當然是一個條件。 但我得提醒的一個重要觀念是:你要想辦法跟時間賽跑,如果你每日要做甚麼事情全是根據急迫度來決定時,那表示你的人生已經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邊緣了。 這表示你的生活已經幾乎是被命運推著跑,大部分事情你都只能被動的因應,而有些不由自主了。 如果不改善,最後你將完全失去自主選擇的權利,只能完全被動的讓自己到處救火。 很多 PM 覺得做專案很慘,因為得到處救火;但這起點其實完全是因為在一開始還不用救火時沒有正確的把自己時間分配出去。 讓自己不用救火的事情之前沒做好,之後自己就得被動反應了。 所以,你必須在還沒有變成那樣前,先有「另一個篩選機制」。 那另一個篩選機制是甚麼呢? 有些人會建議,最好以「做這些事情,對於未來目標的符合程度」來做決定。 這有點像在玩養成遊戲一樣:你想自己將來變成一個音樂家,那就多排些練琴讀譜之類的事情在自己的生活中。 這方法很棒,確實的讓我們當下的行為能 Mapping 到自己長期的目標上。 只是,對很多人而言,這也不這麼簡單。 因為他們可能沒有非常具體的目標,也可能同時有多個目標,比方說又想在職場上出人頭地、又想成為一個好的老公、又想是個好孩子。 這就又讓他們很難有個簡單的主軸來安排自己一天到底該做哪些事情了。 對,我早先也有類似的困擾。 最少在我學生時代,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成為甚麼樣的人。 但不知道自己成為甚麼樣的人,不就等於沒有主軸嗎? 那如果抓不到主軸,我又怎麼知道我選擇做的事情到底是否對自己有益呢? 還是我其實根本是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但是自己完全不自知呢? 後來我學得一個方法,我覺得滿有啟發性的。 所以希望在這篇中跟大家分享。 我目前的做法,是把自己的時間,換算成類似錢一樣的價值。 認真願意的話,你其實是可以把自己每小時,或是每分鐘花去做某件事情,都可以類推出一個「主觀報酬」出來。 若同一時段,剛好有好幾件事情都衝突時,那我會根據時間價值的高低,來決定到底我要做哪些事情。 如果時間價值低到不可思議時,我將根本不會參與那樣的活動。 舉個例子而言,之前日本某平價服飾來台開幕時,就有人卯起來排隊要進去消費。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不可思議,也不會想去參與的活動。 主要的原因在於,若我把時間換算成錢,會覺得這樣的投資根本不划算。 就算只是排兩三個小時,得到的也只是提早一些拿到衣服,或獲得這些衣物的優惠。 可是既然已經標榜平價,那這折扣其實也沒多少。 換言之,產出與投入其實是不成正比的。 當然,我相信有人看到這一段可能會立刻在心裡反駁說:「Joe,那是以你而言。 但我只是個大學生,就算不去排隊把這時間拿去打工,一小時也只有 95 元。 我若去排五個小時,能省下個 600-700 元的話,好像也是很不錯的啊? 打工 5 小時不到 500;但排隊省更多的話,不就賺了嗎?」 乍聽起來這是言之成理。可是我要提醒的是:大家要思考的,並不該是現在的時間價值,而是「做某件事情對你未來能產生的價值」。 今天雖然打工一小時只有 95 元,但這會是你希望永遠存續的狀態嗎? 若你不是去排隊省小錢,而是把這空閒時間去做其他自我充實的事情。 很可能明年你就有辦法把你的時間單價變成 150/h。 持續抱持這樣的思維,不斷做些能創造長期時間價值的事情。 十年之後,或許你一小時的單價不是 95 元,而是 950 元。 換言之,若人只看著眼前,那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因為某些事情看似小賺了,但對長期而言卻是賠的。 但若只做那些眼前有小利的事情,你就將停滯不前。 若看著的是未來,做些會創造未來價值的事情,那其實我們的長期時間價值將會跟著提升。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不是過的很辛苦嗎? 做任何事情還都得計算成本。 當然,也不用這麼過火,我也不是說你就只能緊盯著這規則來分配你的時間。 像我自己平時也會做些吃喝玩樂或是癱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事情。 也會週末一整天只窩在家裡打電動或是看電視。 重點只在於,你每週或是每天總要分配一些時間來做「高時間價值」的事情,而且要認真把這些事情做好。 這才會對未來有幫助。 寫到這裡,我想到之前王建煊曾在電視上說「大學生打工很笨」這樣的一段話。 當時很多人跳出來批評說他那是何不食肉糜的發言。 但我覺得,其實應該是很多人沒完全聽懂他的含意。 大學生若需要賺學費、需要賺錢度日,去打工當然無可厚非。 但若把時間「全都」花在打工,或閒暇就是把打工錢拿去吃喝玩樂、玩 Online Game 等事情上,那就是有問題了。 因為你等於完全沒有把任何時間投資在未來。 理時間就如同理財一樣,若你都把時間(與錢)花光光,那將來就註定不會有得益了!不管怎麼樣,每天應該都要擠出一些時間,做一些能培養長期時間價值的事情。 尤其若衣食無缺下,更應該想想該怎麼樣讓自己未來能更有競爭力,而非只是看著眼前的 95 而把時間完全投入。 我們人生最寶貴的資產,真的就是時間。 錢、能力、知識、學位、職稱你都可以重頭來過。 你也都有可能拿別的東西去交換。 但唯有時間,這是我們永遠無法更新或是重來的一項資產。 時間資產也恐怕是世界上人們唯一最平等的條件。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 放眼回顧,跟自己相同背景與資質的同學,有人比較有成就,也有人就是混的較不如意。 一些人多怪責命或運,但為何不思考或比較彼此於時間的利用性這議題呢? 如果我們改變我們的思維。 如果我們了解自己時間單價的狀態,並思考每一分鐘該如何利用,並提升自己未來的時間單價。 就算某些行動最後失敗,你不覺得還是會比那些只是懵懵懂懂過日子的人更厲害了嗎? 每天有一小部份投資在將來會有回報的事情上,累積下來,不也就能有效的改善你我的命運了嗎? 請思考看看,並試著把這樣的概念導入你的生活中,我相信假以時日後,會有一些明顯的改變的。 最少,從我周圍認識的人來看,能把自己時間管理好的人,通常也都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If you always do what you've always done, you'll always get what you've always got! -Alan Scott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15, 2024

Joe 的時間管理術|基本知識

在針對「時間管理」這議題往下細寫前,我想要談三個基本概念。 如此可以先統一一下定義,另一方面嘛,也希望大家在技術上追求「優化」前,能先得到正確的心態。 因為我總相信世界所有東西,只要你能掌握核心,總能發展出自己的做法與技術;但若只學技術卻不理解原因時,就很可能被那技術制約甚至反噬。 所以不希望有人誤會說「我只要偷學 Joe 的一兩個手法,我也能一下做好很多事情。」 方法永遠只是思維落實的一種過程與手段罷了,若心態不正確,只學皮毛是絕對沒有成效的喔! 這是希望讀者往下看之前,能先充分理解的事情。 在這篇中,我要談三個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 時間管理良好下,能帶來的成功到底是甚麼? 管理其實是有分為主動與被動的差異。 效率提升並不完全是時間管理的關鍵。 那我就依序在這篇談談這三個基本概念。 成功是甚麼? 印象中,每次在文章中提到成功,就會有人酸溜溜的回應說:那些人成功要不是歸因於家世、政商關係、逢迎拍馬、就是純粹的好運,成功不是可以學的啦! 我與 Bryan 畢竟離巴菲特或是比爾蓋茲那種成就還天差地遠,所以我們雖然盡量都希望大家正面思考,但終究沒甚麼強而有力的論述來否定那些酸溜溜的思維。 嘿,我甚至不否認,人若要得到巴菲特那樣等級的成就,除了努力、天賦以外,或許還真的需要很多好運。 但我在這裡想強調的一個論述,在於我們對於「成功」的定義未必要這麼極端。 並非只有成為巴菲特、選上總統、得諾貝爾獎、或是建立橫跨五大洲的商業帝國才算。 我們一般人或許平凡、或許夢想微小的多、或許只擁有人生某階段的渴望,但對自身而言,若能達到那些夢想,一樣是能帶來人生中高度的圓滿與充實。 這些成功可能是考上某種證照、完成一個設計提案、構築一份企劃、完成婚禮安排、甚至是減肥與健身。 更重要的是,這些目標的成功其實往往是引領我們往更強大的方向前進的里程碑。 就好比學些速記與讀書的手法,雖然不可能讓你拿到諾貝爾獎,但最少會讓你有系統的記得書中的內容,能考個好學校、甚至在起點上超越其他不懂的人。 這在時間管理上也是類似的概念。 學會這些東西,確實不會因此就產生甚麼巨變;但最少會讓你「更有能力」追尋「屬於你的成功」。 大部分人雖然擁有夢想,卻常常因為「現實問題」而把夢想不斷往後延。 「等我有時間了」、「等我有錢了」、「等我升職了」、「等小孩大了後」;總是會有一堆藉口,讓人們把想做的事情一直往後推。 五年、十年回頭來看,很多人講了一輩子的事情,往往連起步都沒有。 但若你知道如何利用時間,其實很多事情或許早就可以起步了,就算如蝸牛般緩慢,五年十年回頭來看也是移動了一些距離啊。 換言之,具備時間管理、或是個人的財務管理的知識後,讓我們有能力提升自己的執行力、增加我們時間或是金錢的利用效率,我們將更有機會追逐並完成我們的夢想。 就算那夢想跟知名人士比起來微不足道,但總是一個起步。 要成為巴菲特,我們也是需要一桶金、一桶金的慢慢累積。 所以成功並不表示一定要 aim high,但若能逐步的達成我們每個人生夢想,就是一種能對自己交代的成功。 而若能把這些中小型目標都達成下,萬一哪天還有好運加持下,搞不好我們就會是另一個能被歷史記錄下來的人物。 當然,後者可能可遇不可求;但能達到前者,最少也能讓自己某種程度衣食無缺、人生了無遺憾了。 這是我想要強調的「成功」 → 一個由我們自己定義夢想,並將其實現的過程。 這成功並不虛無飄渺、也並非是凡人不可觸及的。 重點是你願不願起步,以及是否有個好方法讓自己事半功倍罷了! 說到這,我想到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改寫規則的人,獨贏」Page 104 頁有這麼一句話:「你無法確保成功」美國第二位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寫信給妻子艾碧蓋兒道,「你只能讓自己的作為值得成功」。 這段話讓我很有共鳴,因為我一直相信若我們投注心力為自己規畫未來,就是「讓自己的作為值得成功」。 時間智商的提升,就是讓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更容易達成自己的目標與願望。 最終,也就是提升了成功的機率。 管理的關鍵在於主動兩字 第二個基礎概念是這樣的:並非你去買本「萬用手冊」(如有名的ほぼ日手帳)或是有在用「Calendar 軟體」就叫有做時間管理。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在用類似工具,可是不表示因此就能有效的完成足夠的工作。 問題在哪裡呢? 我自己觀察後發現,好的時間管理、跟壞的時間管理,重點的差異在於如何界定「管理」這個字眼。 管理這個字眼很有意思。 他在中文裡,只有這一個字;但在英文裡頭,其實有好幾個字眼都代表管理,比方說Administration、以及Management。 management 這個字眼,比較有「介入、干預、並預先改善」的意思;而 administration 有人翻譯成行政管理,通常代表的是「做些動作來確保事情運作順暢」。 像一間公司裡頭,administration team 通常就是在確保日常運作不出錯、大家照著規矩與流程做事。 以政府部門為例,會有著大量的事務人員,他們的責任就是做這樣的事情:確認大家都有身分證字號、確認大家都有繳稅、確認預算都有執行類似這些事情。 至於為何人人需要身分證字號,預算金額到底合理不合理,那可不是這類單位需要憂心的問題。 management team 才是一個組織中負責要憂心為什麼以及去哪裡的單位,他們通常負責提供 vision(願景)、決定優先順序、思考資源配置等。 順帶一提,講到 vision 這個字,就想到我最近看到一段話對這字描述的極為貼切。 這是格理弗遊記的作者 Jonathan Swift 說的:Vision is the art of seeing things invisible。 「看到尚不存在的藝術」,這描述還真棒呢! 一個好的組織需要這兩者的平衡。 有些人負責維持日常運作順暢、照著規矩辦事;但也要有些人負責往前看、隨時思考規矩是否該改、方向是否該調整。 像我們身體就有著非常完善的行政組織,如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 它們巧妙的運作,讓身體維持正常運作。 但是呼吸系統可不會幫我們思考如何追求成功與卓越。 你還需要用腦、用心來成立我們的「主動管理」系統,把夢想化為行動綱領並加以實行。 離題的講了這麼一大段,我想說的是:在時間管理上也是一樣。 很多人只是被動的把別人來找我們要做的事情記入行事曆中,然後照著執行,並以為這就是管理時間。 但這其實不叫時間管理,這充其量只是有個「提醒機制」罷了。 提醒機制只是做到行政管理,讓我們不出錯、運行順暢;但若要追求成功,你還需要更多「主動」的成分在其中。 比方說,如何妥善的安排工作、調整優先順序、拒絕矛盾的事情、甚至是思考找尋自己的 vision(也就是定義自己想要的成功或是通往成功的里程碑是甚麼)。 這才是我覺得在時間管理上重要且該學習之處。 這也說明了,為何雖然有人買了萬用手帳、帶著 PDA,但是生活效率還是沒有很大的提升。 那是因為若管理只做一半,成效當然也只有一半了啊! 時間管理的關鍵不只在於節省時間 最後一個要說明的,在於時間管理跟「如何節省時間」很可能是不能直接畫上等號的。 若只是思考如何「加快」,有時候是會走入歧途的。 這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在於「時間利用的好壞」比「單純縮短時間」更重要。 這是因為事情怎麼樣都有最少完成所需的時間,縮短的邊際成本是遞增的。 比方說吧,每天上班我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選擇。 可能可以開車、可能可以騎車、可能可以搭捷運、也可能搭計程車。 但除非我能學會瞬間移動或是能得到小叮噹的任意門,不然怎麼樣我都得花些時間。 就算是我最能自我控制的交通工具(如自己開車或騎車),我也不能把通勤時間降到零。 舉例而言,搭捷運上班要花 40 分鐘,正常騎車也要花 30 分鐘,除非拼命闖紅燈可能才能省更多。 可是闖紅燈風險太高,這策略考量到風險帶來的成本後會變的完全不值得。 但若正常騎車也只能節省個十分鐘,那這改善其實也非常有限(雖然就比例而言看似很高)。 甚至在這情況下,我個人反而寧願多花十分鐘來搭捷運。 嚇一跳嗎? 因為你若從有效分配時間的角度來看,當我有完整的 40 分鐘可用時,我其實可以在捷運旅途中看看書、寫文章大綱、看一下待辦事項清單、或是做些其他的思考。 騎車雖然看似節省了 10 分鐘,但過程中我得注意交通、得提高警覺,對我而言反而是一整段完全無用的過程。 所以時間管理,並非只是要你一味的節省時間,如何能好好的利用時間才是關鍵。 在此概念下,某些事情多花些時間做,有時候反而才是合理的選擇。 這也是為何我把這分類取名叫個人時商、而不叫時間管理;因為需要提升的是判斷的智慧、而非只是一味求快。 這也帶出一味思索加快為何會誤入歧途的另一個原因。 一般人常常因為過份求快的「Cost-Down」,而造成工作品質的低落。 像華人就最多這種毛病。 別人訂好的標準作業程序,大家都會因為抄捷徑、省掉幾個步驟而得意洋洋。 殊不知,這些流程可能都是必要的。 跳過某些程序雖然短期看起來沒問題,但反而可能增加日後的麻煩,如增加日後修改機率、或是因為出錯造成評價低落等後遺症。 比方說我們公司規定有開案前要簽 charter 的規則。 很多人就會質疑,我都準備好了,為何不讓我先動? 甚至有些小組會想偷偷先跑。 但 charter 沒有被簽,通常理由不外乎就是高階主管覺得還沒有 ready、覺得還有疑慮。 但所謂疑慮是甚麼呢? 通常不外乎就是針對專案的「內容」、「規格」、「預算」、或「時間」還有歧見或是不確定。 那你可以想像,若是高階主管對這四個東西有疑慮,這代表案子的走向有可能還會大幅偏移。 規格或內容隨便一改,做法可能都完全不同。 先跑或許能搶些時間,但更可能跑了兩周後發現怎麼方向大幅轉變了? 這時後發現要重頭來過,不是很冤枉嗎? 所以我自己雖然也會在某些情境偷跑,可是這其實需要充分的資訊收集以及風險判斷的;大部分時候,我會在這種時刻先把力氣放在別的工作上,等到態勢明確了,才會進行準備。 如此,一方面避免了重工的風險,又能先完成別的事情。 這才是妥善的分配時間與管理時間。 說了這兩個例子,我只是想要強調一個觀念。 時間管理的重點並非僅在想辦法節省時間或是趕快把事情做完。 有時候多花時間反而才是提升效率、有時候耐心等待反而才是提升效率、甚至有時候多做些事情反而才是提升效率。 總結 時間管理並非只是做做紀錄、或是想辦法做快一些。 核心的基礎是上面提到的三項事情。 首先,你要能界定你自己要甚麼東西,也就是你的人生目標。 再來,要能主動的規劃與管理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的所做所為都能配合我們期待的成功目標。 第三,大處著眼的思考,不要一心求快。 真正的效率常常是在眼睛看不到、反直覺的地方。 多花時間在前期,有時候才能帶來後期、甚至長期的收益與效率。 別忘了要把眼光放遠,永遠看著將來的那個成功標的,這才會帶給你真正具備系統觀點的「時商」提升。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February 20, 2024

遠端工作社交只有一個人怎麼做?7 個方法讓你再也不當邊緣人

當我開始遠距工作,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不管是在家工作還是邊旅行邊工作,除非是講電話或視訊會議,不然幾乎一整天都不會和真人講到話,也因此遠距工作社交成為我必須要好好關注的一件事情,不然我很容易耐不住寂寞 XD 。 隨著遠距工作愈來愈盛行,我也開始發現有愈來愈多人有這樣的困擾,所以這篇文章我會來和你分享有哪些遠距工作者可以進行社交的方法和平台,讓你即使身邊沒有了同事,還是可以交到新朋友,擴大自己的人際網絡。 遠距工作社交的方法有哪些 1. 到 Co-working space 工作 co-working space 中文是共同工作空間,通常會由某個公司或團體租下一棟大樓,然後把裡面打造成適合工作的空間,有適合各種人數和需求的獨立辦公室,也有公開的公共空間,大部分都是需要付費的,不過有些也會有參觀日讓你「試工作」看看。 對我來說, co-working space 一直都是個很容易認識人的地方,你可以攜帶自己的名片,搞不好就有機會認識到很厲害的人,產生意想不到的合作機會,想知道你所在的地方有沒有 co-working space ,可以 Google 「共同工作空間 + 你的所在地」,或是參考下面幾個平台: WeWork :適合在美國的人或是四、五人的新創公司,月租不便宜,基本上都是 300 美金起跳。不過裡面的設備豪華、應有盡有,根本可以當家住了! Workfrom :我最愛用的網站之一,可以選擇「開很晚」、「不吵鬧」之類的 feature ,也可以根據你的位置,在地圖上偵測哪間咖啡廳或 workspace 離你最近。 Nomads list :除了有查詢咖啡廳、workspace 的功能外,也有很棒的線上交友、聊天功能,以及入住新國家的 new arrival guideline 。 Meetup :你在上面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免費 & 付費活動,可以依照個人興趣,分類不同活動,但是台灣目前使用的人並不多。 Eventbrite :類似 Meetup ,但付費居多,也有販售劇場、演唱會的門票,比起一群人一起相約社交,這個平台比較能找到工作坊、演講、課程之類的活動。 2. 約人一起到咖啡廳工作 你可以上臉書搜尋到很多類似「台灣人在美國」、「台灣人在新加坡」、「在法國工作的台灣人」的社團,當你在邊旅行邊工作的時候想找人聊聊天,這些社團就是很好找到朋友的方式。 上去社團發個文,說明你現在在哪裡?會待多久的時間?搞不好就會有人留言回覆,你們兩個就可以立刻約去咖啡廳一起聊天、一起工作,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做法,也因為雙方都已經在線上主動聯繫過了,實際見面的時候就會比較不尷尬,交友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3. 主動和在咖啡廳工作的人閒聊 你也可以把它想成是一種搭訕,在美國,大家都很習慣跟陌生人說話,只要稍微閒聊幾句,馬上就可以知道彼此的工作、興趣、住的地方等等,成功深交的機率也大幅提升,甚至之後再約出來一起郊遊、一起工作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對於害羞的台灣人來說,雖然需要一點厚臉皮,但也絕對是個值得嘗試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要怎麼開頭,可以先默默地觀察對方在電腦上正在做什麼事情,手上正拿著什麼物品,或是簡單觀察周圍的環境,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點,讓你跟對方快速展開話題。 4. 在社團上交同工作性質的朋友 如果你比較想認識的是工作上的朋友,最好還是跟自己同樣的工作性質的,就可以到「LinkedIn」、「Women Who Code Taipei」、「Graphic Designers of LA」、「Photographers in Berlin」,這些職場專門的社團去找工作同好。 這些社團已經幫你做過第一層過濾,只留下跟你的工作性質、職場領域相關的人,當你想要找到適合的合作對象、客戶時,這些人都是你可以主動接觸的對象,也因為領域、工作性質類似,溝通起來相信會比陌生人還要更容易,也更有針對性。 5. CouchSurfing CouchSurfing 直翻就是去外面旅行時,睡在別人家沙發的一個活動,好聽一點的講法可以說借住一宿,現在有愈來愈多平台在幫忙做屋主和旅行者的媒合,你只要在網上設定條件,都有機會找到適合借住到他家的當地居民,會登錄在上面的人多半也喜歡認識新朋友。 除非你借住的那家屋主真的很忙,常常出門工作,不然你通常會有很多機會可以跟屋主聊天、吃飯,甚至是一起到附近的觀光景點晃一晃,這時就容易建立出不錯的感情,CouchSurfing 結束後也幾乎都會保持聯絡,因為雙方都有認真花時間在對方身上。 6. 住進青年旅社或背包客棧 當你去外面旅行,假設不做 CouchSurfing ,你就不免俗的會需要找地方住,這時便宜的青年旅社或背包客棧就是個好選擇,在外旅行的人也不會只有你一個,你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台灣人或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 這時只要像第三點一樣,主動找人家閒聊,用周圍的事物或是對方正在做的事情來開話題,就很有機會打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如果你不是住這些地方,也應該會有 lobby 、交誼廳、餐桌或工作空間,也都有機會促進聊天,想認識朋友,就不要再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了。 7. 參加線下講座或工作坊 如果你想找的是喜歡學習的朋友,那來參加線下講座絕對是最快的方法,要知道,現在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就不再繼續學習了,會在忙碌的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特別撥時間來參加線下講座或工作坊的人,相信都有一定的上進心。 如果是參加工作坊,甚至還有可能會有分組活動,這時跟陌生人之間就自動有了話題,透過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情,也可以讓你們的關係瞬間加溫喔! 在台灣的遠距工作社交活動 剛剛我們講了六種你可以嘗試遠距社交的方式,但大多都是適合用在美國,或是台灣以外的地方,假設你是一個只會待在台灣的遠距工作者,我額外整理了三個台灣特別活躍,可以找到許多活動來社交的方式。 1. ACCUPASS 活動通是目前我所知道,在台灣十分知名的活動售票網站,上面的活動有免費的,也有付費的,付費的價格看活動規模而定,但依照我自己參加過的經驗,也不乏很多免費、小額,但內容卻十分豐富的優質活動,活動種類也是非常的多,台灣各地都有。 在 ACCUPASS 線下講座和線上課程特別多,如果你是熱愛學習的人,優先來這邊找活動通常都不會失望,更新速度也挺快的,交友、學習一次涵蓋。 ( 點此前往 ) 2. Facebook event 臉書上的活動數量也是不可小覷,你可以在這邊找到各式各樣的活動,只要設定好類別、地點、舉辦時間等條件,就能夠立刻列出所有你可能可以參加的活動。 但 Facebook event 的缺點就是活動資訊寫得比較少,你需要額外點到官網或是舉辦者附上的相關連結才能更清楚更多的資訊和報名方式,據我的觀察, Facebook event 上面的志工活動比較多,如果你比較喜歡當志工的話可以優先參考。 ( 點此前往 ) 3. Remote Taiwan 遠距工作 這是我目前看過全台灣最棒的遠距工作者交流社團,上面時不時會有辦相關講座、彼此分享遠距工作者的心得、或是遠距工作的最新趨勢,你可以在上面多跟大家多多互動,主動跟別人互相認識。 如同上面第四點所提到的,這邊已經幫你篩過一輪了,要找到同樣對遠距工作有共鳴的人一起交流應該不難,剩下的就看你怎麼聊囉~ (點此前往 ) 遠距工作社交,你有一部份的責任 我現在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去咖啡廳工作,我在咖啡廳遇見過很多人,有些聊得非常開心,卻再也沒有見過下一次面;也有遇過只見了幾分鐘,馬上留下電話,後來用訊息聊天卻意外合拍的人,我認為能不能變成朋友,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天時地利我們無法掌握,但人和我認為我們起碼可以掌握一半的責任,也就是我們要主動去連結別人,剩下的一半我們也不能控制,就看對方接不接球,重點是在社交的時候就放輕鬆,不需要帶有太多目的,以「了解對方」為主要聊天的方向。 我相信人類的快樂和健康的社交絕對是成正比的,適度地與其他人交流,會有助於你的身心健康,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未來到哪都可以被照應,這也是一邊旅行一邊工作最棒的事情之一,希望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 -- 本文轉貼自:理想生活設計(原文連結)

December 5, 2023

英文求職信該怎麼寫?吸引目光的 4 大關鍵!

我每年都會遇到不少台灣學員夢想到外商工作,但從小到大學的英文,卻從來沒教我們如何用英文求職。事實上,只要掌握以下的四個關鍵,你也能輕鬆寫出好的求職信! 1. 正式開頭 不少台灣求職者在失利後來找我諮詢,一看他們的求職信,開頭幾乎都是:I want to… / I can…。這兩種用法都是「直接語氣」,在正式信件中讀來相對不禮貌。 如果是正式的詢問或請求,我們應該使用以下的起手式: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interest in the ______ position.(來信旨在表達對...職位的興趣) This is in regard to the ______ position posted on the ______ website.(此信是關於張貼在...網站上的...職位) 起手式用對了,就等於過了第一關,讓收信人願意繼續閱讀。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2. 求職動機 我也發現許多求職者,花了許多篇幅敘述自己的豐功偉業、能力組合,卻忘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你來求職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沒有說明這點,人資或主管也很難放心地發面試通知給你,因為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認真的。我們可以用以下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求職動機: I am excited by the opportunity to ______ at your company.(對於貴司... 的機會,我非常期待) I am excited about the prospect of contributing to the ______ team at your company.(很期待能為貴司的...團隊帶來貢獻。) I am confident that my background in ______ makes me a strong candidate for this role.(我相信自身的...背景讓我在...職位是不二人選。)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3. 個人優勢 特別注意,在敘述個人優勢時,不要只使用一些含糊的詞語來描述,例如:good, excellent, great amount of, a great deal of 等等,而是要用「包含數據和實績的兩三句話」,吸引人資或主管的目光。例如你參與過哪個知名的專案,協助公司達到某個數字的里程碑,甚至打破某項紀錄,都比空泛的形容詞來得有利許多。 比方說下面的第一句話,遠勝於第二句的描述: I have managed the operations of the ______ project and cut down the logistics cost by 12% compared to 2022.(我曾主導...企劃的營運,並讓物流成本比 2022 年減少了 12%。) I have managed a major project and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我曾管理一個主要專案,結果非常優異。)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4. 結尾 CTA 求職信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吸引對方打開並閱讀附檔履歷、主動聯絡,因此簡短有力的結尾很重要。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句型,客製出最切合自身狀況的結尾: I look forward to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how I can positively impact your company as a ______.(我期待能夠探索自己在...職位上,為貴司帶來正面影響的機會。) Please kindly refer to my CV for more about my skill sets and achievements.(歡迎參閱我的 CV,了解我更多職能和成就。)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application. I look forward to the possibility of discussing my candidacy further.(感謝您考量我的申請,期待有機會能和您進一步討論我的能力狀態。) 一個好的外商職位,通常都有幾十個人,甚至幾百人投履歷競爭。如果你能把求職信寫得禮貌而得體,就能先勝過至少 30% 的對手。 (圖/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提供) 如果你也有意爭取外商公司工作,面試通常也是免不了的。我在大人學開設的【V023通往一流外商的英文面試準備指南】 線上課程中,也彙整了我多年擔任外商面試官的觀察及必勝心法。歡迎進入課程頁面,了解更多關於這門課的內容。 -- 原文轉貼自: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 (原文連結)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22, 2024

【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下)「外接鍵盤」、「無線滑鼠」挑選原則與推薦

每逢要去外地,或咖啡廳工作,我都會帶上我戲稱為「遠距工作三本柱」的工具們出門,包含主動降噪耳機、外接鍵盤、無線滑鼠。 上一篇,我先介紹了主動降噪耳機的選購與評測,請看《【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上)「主動降噪耳機」挑選原則與推薦》 這一篇文章,我要來介紹外接鍵盤、無線滑鼠。 在咖啡廳用筆電用久了,姿勢容易痠痛的問題,可以靠把筆電架高稍稍緩解;可是筆電架高後,用起來又會很不順手的問題,怎麼辦呢? 後來我發現,只要有外接鍵盤、無線滑鼠的幫忙,就不是問題! 遠端工作必備|外接鍵盤 通常在咖啡廳工作,我喜歡用筆電架將電腦稍微架高。但這樣做的代價,就是雙手往往得異常扭曲,才有辦法使用筆電本身的鍵盤。 怎麼辦?只好外接一塊鍵盤囉! 第一優選, Logitech K380 對於外出鍵盤,我對它的期待很單純: 輕便好攜帶:不然我還要你幹嘛! 無線首選,最好還要能同時連接多個設備:不是每家咖啡廳,都有寬大且附上插座的座位,因此線材的空間還是能省則省。 篩選過一輪後,最後我入手的是 Logitech 的 K380 。重量輕、尺寸薄,最大程度滿足了好攜帶的需求。同時它也支援跨平台使用,不管你是 Apple, Windows 還是 Chrome 系統的使用者,這把鍵盤都能無痛連線使用。 此外,它最多能同時連線三台設備的功能,也解決了我外出工作時,偶爾需要在不同設備上打字時的困擾。 比較可惜的是,在極大化輕便、好攜帶優勢之餘,這把鍵盤也捨棄了獨立的數字鍵盤,鍵程也多有妥協,所以敲打起來的手感,終究比不上機械鍵盤來得爽快。 不過,如果你願意在重量上稍微退讓,那麼市面上也有很多小尺寸的無線機械鍵盤,可以滿足你挑剔的手指。 又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專門準備一把機械鍵盤放在家裡用,輕便、手感我全都要(握拳)。 遠端工作必備|巧控板(或無線滑鼠) 筆電架起來、接上外接鍵盤之後,最後一個令我頭痛的問題,就是得找一顆好用的無線滑鼠(對,我的外出工具幾乎都是選無線)。 原因是,若你繼續使用電腦原本的觸控板,整個使用體驗會非常詭異:每當你想要移動鼠標,就得伸長手去使用觸控板;之後再把手縮回來,繼續使用鍵盤。這流程實在反直覺,我始終更習慣左鍵盤、右滑鼠的使用流程。 由於我是 Macbook 的使用者,加上我平常沒有重度設計需求,所以這回倒是不需要太多比較,馬上就入手了蘋果的巧控板。 你可能會懷疑,不就是塊功能都一樣的觸控板,有差這麼多嗎? 有,差非常多!這塊巧控板讓我感到最值回票價的部分,大致有以下兩點: 改善操作流程:在外接鍵盤的右邊擺上一塊巧控板後,整個使用體驗就再次回到最熟悉的「左鍵盤、右滑鼠」的配置裡。跑到咖啡廳工作,難免會有一些需要妥協的地方,若你的工具能讓你舒服進入專注狀態,絕對值得投資。 觸控面積加大:巧控板帶來的另一個優勢,是更大的使用面積。雖然 Macbook 本身所附的觸控板的面積,早屬於市售筆電的前段班,但在運用三指拖曳、上下滑動等手勢的時候,我還是常常「出界」。若你也有相似的問題,面積更大的巧控板,肯定會讓你心滿意足。 同場加映, Logitech Mx Master 3S 若你是比較喜歡用滑鼠的人,那麼我很推薦你給這顆滑鼠一個機會。講求攜帶性的人,同系列也有 Mx Anywhere 3 可以考慮,但這顆滑鼠尺寸跟我的手掌不大合,握起來不太舒服,所以最後我還是決定犧牲一點攜帶性,選擇 Mx Master 3s。 長話短說,Mx Master 3s 在滿足改善操作流程、無線等基本需求之餘,它讓我最滿意的部分,在於可以快速捲動的電磁滾輪,還有充滿無窮潛力的 Logi Options+ 自訂功能。 電磁滾輪提供了絲滑、流暢的滾動手感(滾起來不會像一般滾輪一樣,有很明顯的顆粒感,推薦親自體驗!),Logi Options+,則讓你能自訂 Mx Master 3s 各個按鍵的功能(ex. 將翻頁鍵指定為全選功能),甚至還能設定捷徑,按一顆按鈕就觸發一連串指令!若你熟悉 RPA / Zapier / Mac Automator 等設定,這顆滑鼠絕對能為你帶來無窮樂趣。 怎麼選購外出工作設備? 最後,來聊一聊到你底該怎麼選購外出工作的設備。 或許會出乎你意料,我其實不推薦你網購,也不推薦你直接照著我的推薦,入手上述產品。 原因是,選購這些工具的終極目標,是要幫助你在外出工作的時候,能輕鬆進入專注狀態。每個人的需求,進入專注狀態的方式也都不一樣,適合我的工具,未必適合你。 所以,在掏錢之前,我建議你應該先仔細思考 4 個問題: 通常,我都怎麼進入「專注」狀態?是靠音樂、白噪音,還是完成特定的前置準備? 外出工作 / 遠距工作的時候,有哪些因素,讓我無法按照習慣的方式,進入專注的工作狀態? 有哪些工具,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幫助我能用最習慣的方式,進入專注狀態? 這些工具,彼此「組合」起來的效果好嗎? 在最一開始,我從沒仔細想過上面這 4 個問題。所以一路走來,花了很多冤枉錢、買了一堆根本於我無益的產品,最後才摸索出這 4 個採買原則。 基於類似的理由,我也推薦你優先選擇現場購買,而不是直接網購。因為只有實際到場試用,你才能評估它們究竟能否相互搭配,替你的工作狀態加分。就連我自己,當初也是帶著我手上的家當,到實體店跑了好幾次,才做最後選擇。 總之,花點力氣想想自己的需求、別忘記選購工具的目的,把握這兩項原則,我相信你也能找到用得順手的利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遠端工作好用的工具與設備,可以參考這一篇《把家改造成辦公室!「遠距工作」過來人分享 3 類設備升級考量,遠離痠痛更能專注》!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8, 2024

想要數位遊牧,卻害怕入不敷出?學習「預算與財務管理」是你自由的第一步!

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生活,即遠端辦公與旅行的融合,無疑是一種充滿魅力的生活方式,但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然而,有效的預算規劃成為了這種生活方式的重要挑戰。常有人問我,如果要過上 Digital Nomad 的生活,要花多少錢?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將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方法,希望能夠助你在數位遊牧的路上更好進行預算規劃。 事先存錢 雖然「事先存錢」這個建議看似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卻常被忽視,特別是自由工作者型態的數位遊牧者,收入主要來自於接案,相對不穩定,甚至還有可能面臨客戶拖款的風險。有一種情況是,他們期望藉由待收帳款來支付旅行費用,然而在旅行途中卻因客戶拖款而導致款項延遲進帳,進而引發現金流斷裂的危機,旅遊的品質和心情大打折扣。因此確保旅費充足再出發就很重要。透過準備充足的旅費,讓自己在 Workation 中更加輕鬆。 掌握大項支出 旅行的主要支出通常為機票和住宿,因此,明確了解並預測這兩項支出是數位遊牧生活的預算規劃首要之務。 如果你偏向於長期留在一個地方,或者你的 Workation 劃得相對短暫,那麼你可以提前訂好住宿,這樣住宿費用就可以相對準確。然而,如果你更喜歡邊旅行邊選擇下一站,像我一樣,那你就需要在頭腦中有一個明確的住宿費用範圍。 例如,假設你為自己設定的住宿預算每晚不超過 80 美金。在房價較高的城市,你可能會超出這個預算。但是,當你到房價較低的地方,你就需要將之前的超支部分彌補回來。這樣,你就能精準掌握大項支出,確保數位遊牧生活的經濟彈性。 利用全球數據估算生活費 許多人問我身為 Digital Nomad 怎麼抓預算,其實我的方法論是用大數據去推算。 首先,我平時就有記帳的習慣,因此清楚自身日常開銷的金額和架構。有了這些基礎數據,我就能夠參考全球物價水平比較網站(例如 Numbeo) 來做規劃。這網站能比較你當前居住地和可能的目的地的物價,進一步到單一商品的價格比較。 例如,以 2023 年 Q3 台北和京都的物價為例進行比較,根據 Numbeo的數據,京都的外食普遍比台北貴,但購買食材的費用卻較低,像是牛奶的價格甚至只有台北的一半。然而,京都的公共交通費卻是台北的 1.5 倍。 利用 Numbeo 的數據做 Digital Nomad 生活費預算推估 Numbeo 可以細看到個品項的價格差異 透過這樣的數據,你可以根據同樣的天數(例如旅行兩個月)你平時的生活消費模式,來推算在不同地方的生活費。此外,也可以根據當地的物價變動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做好預算把控。 打造預算緩衝區 在對大額支出和推估的生活費作了初步加總後,再加上 10%-15% 作為緩衝金。無論我們的預算規劃再精確,始終有些費用是無法完全預料的,特別是在旅途中遇到的緊急情況,例如電腦螢幕壞掉需要送修、或是買外接螢幕應急等等。這些狀況往往需要即時的金錢來解決。 有了這個緩衝區,可以讓你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有更多彈性和安心,而不會打亂你原本的預算規劃。此外,緩衝金也可以為你的旅行體驗帶來更大的自由度。例如,你可能會在旅程中被推薦新的景點,或是遇見一場錯過會很可惜的活動。如果有了這份額外的預算,你就可以更自由去探索和享受這些旅行中的驚喜,而不必擔心這會超出你的預算範圍。 確保海外提款的便利性 出發前,確保你的銀行卡可以海外提款。攜帶大量現金既不便又危險,因此擁有一張全球通行的銀行卡更為方便。選擇銀行時,別忘了比較各家的海外取款費用與匯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一旦確認可以海外提款,記得將提款卡設定為「國際使用」,以防銀行誤判為詐騙行為並封卡。 了解自己消費的優先順序 清楚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也是要素。或許對你來說,旅行就是要購物,或是可以探索新事物獲得新體驗,也可能是品嚐美食或米其林摘星的大好機會。了解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可以幫助你在預算規劃時更加明確。比如,如果你是個饕客,那就預留更多預算在飲食上;如果你熱衷於購物,那就將購物列為預算的主要部分。明確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你的需求,同時也能在旅程中,實現最適合自己的 Digital Nomad 生活方式。 積極記帳以掌握消費動向 在數位遊牧生活中,尤其是使用外幣支付時,記帳顯得格外重要。在消費的當下,我們雖然也是會換算匯率來衡量這筆消費是(相對)便宜還是貴,但長時間下來,金額的掌握可能因為匯率和繁忙而變模糊。 透過記帳,可以精確掌握每筆消費金額和整體金流。記帳習慣讓你清楚自己的消費模式,有助於調整 Workation 中的花費,以及優化未來預算規劃的能力,並察覺任何財務問題。在數位遊牧生活中,記帳是有效管理預算、確保遠端辦公和旅行生活順利進行的關鍵工具。 策略性使用信用卡 許多人在旅行時會選擇攜帶大量現金,但我個人更建議策略性地利用信用卡。原因有幾個: 首先,長時間旅行所需的費用不菲,隨身帶著如此大筆現金不僅不便,也較為不安全。一旦現金遺失,基本上就無法找回。 其次,信用卡消費都有詳細紀錄,如有消費爭議時,這些紀錄可以作為參考依據,退款程序也相對簡便。我就曾經被店家超收費用,當下請店家查看他們的刷卡紀錄,我也出示銀行寄給我的即時消費明細作為證明,才順利解決問題。 最後,雖然有些人會因為匯差而選擇在出國前買外幣,但如果能選擇一張國外刷卡回饋高的信用卡,其實也能有效抵銷一部分匯差,而且匯率變動情況往往難以預測,把外幣先買起來也不一定更划算呢。 絕對不能省旅平險 絕對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旅行保險絕對不能省。尤其是當你身為 Digital Nomad,在國外邊旅行邊工作,旅行保險的保障更是不可或缺。在海外接受醫療服務的費用往往非常高昂,如果沒有旅行保險,你可能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因此,無論你打算在哪裡進行遠端辦公或工作假期,一份完善的旅行保險都是你在外生活的重要保障。 旅行與工作兩者兼具,雖然充滿挑戰,卻也相當吸引人。能一邊為生活增添色彩,一邊不打斷工作並保持收入,這就是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生活的魅力所在。 2019 年的疫情加速了遠端工作的發展,各國更為數位遊牧者推出專屬的簽證。許多人嚮往這種工作方式,想要向數位遊牧生活邁進,卻不知從何開始。因此,我開始提供轉職諮詢服務,希望能協助想轉職或成為遠端工作者的朋友。以策略性的規劃和有系統的方法,縮短你與理想生活的距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 Career Talk with Ivy頁面 了解更多。 Digital Nomad 的實際生活充滿獨特性與挑戰,妥善的預算規劃是讓旅程夠順利的關鍵。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要點,最重要的是,依照你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調整與規劃,才能盡興享受 Digital Nomad 生活的魅力。 延伸閱讀: 你與遠端工作的距離 如何Digital Nomad — 行李篇 如何Digital Nomad — 跨時區篇 -- 本文轉貼自:Ivy is Out of Office(原文標題:如何 Digital Nomad — 預算與財務篇)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2, 2024

【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上)「主動降噪耳機」挑選原則與推薦

「哇噻,不過就是來咖啡廳做點事情,你的『傢俬』也太多了吧?」 每當和朋友相約在咖啡廳做點事情,看著我從背包裡翻出一樣又一樣的道具,朋友們往往會搖著頭、發出類似的讚嘆。 的確,每逢要去外地,或咖啡廳工作,我都會帶上我戲稱為「遠距工作三本柱」的工具們出門,包含主動降噪耳機、外接鍵盤、無線滑鼠。今天就趁著這個機會,來開箱我的三本柱,以及聊聊我挑選工具的重要原則。 遠端工作必備|主動降噪耳機 先從「主動降噪耳機」開始吧! 我的遠距工作三本柱中的一本柱,是主動降噪耳機。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工作時喜歡聽點音樂的人,那麼準備一點預算入手一副無線主動降噪耳機(若能買到耳罩式的更好),絕對是筆划算的投資。 你可能會想問:一定要耳罩式的嗎?我平常也在戴像 Airpods Pro 這種入耳式的主動降噪耳機阿,有什麼不好嗎? 為什麼建議選耳罩式耳機? 這幾年,市面上推出很多真無線耳機,這類耳機雖然輕便好帶,但其中一個硬傷,就是「入耳式」的設計,本身其實不太適合長時間配戴。 其中一個原因是,大部分入耳式耳機所附贈的耳帽(也就是耳機上的矽膠套子),大小都並非為每個人的耳道量身打造,因此長時間使用下來,多少會感到有些不舒服。 以我自己為例,入耳式的耳機我最多只能連續使用半小時,再多耳朵就會開始不舒服。跟入耳式耳機天生命中相剋的屬性,讓我早早就將目光,投向耳罩式耳機。 第一優選 WH-1000XM4/WH-1000XM5 做了一堆功課後,最後獲選的選手是 Sony 的 WH-1000XM4。 (註:以下主要介紹 WH-1000XM4 主力使用,目前已經推出新一代的 WH-1000XM5,既保留了大部分優點,還解決了摺疊容易壞的問題,超讚!) 對於這副外出工作用的耳機,我的需求很簡單: 音質不需要攻頂,有平均以上就好。 主動降噪很重要:我喜歡在咖啡廳工作,但咖啡廳的環境噪音很多變,遇到聊太開心的客人、或是離座位離咖啡機太近,多少都會令人分心。 藍芽連線,可連接多設備佳:之前戴有線耳機,一站起身手機當場從桌上跳樓的經驗太可怕了…,新耳機必須是無線! 綜合來看,Sony 的 WH-1000XM4 幾乎符合了我最核心的需求。 它讓我愛不釋手的優勢主要有以下三個: 降噪效果顯著: Sony 家的降噪真的是一時之選。戴著 WH-1000XM4 坐在咖啡廳裡,就算你只打開降噪功能而不播放任何音樂,也足以把旁人的閒聊模糊成背景音,降噪效果絕對是水準之上。 有的人可能會擔心全天打開主動降噪功能,會影響耳機的續航力。這點倒是不用太擔心,在經過我近 3 年、幾乎每天使用之後,至今我的耳機在充飽電後,都還能應付連續 10 小時開著降噪功能聽音樂的使用,續航力相當可靠。 Speak to Chat 功能:只要你一講話,耳機就會自動暫停播放中的音樂,等你講完話後再重新播放。這點在點餐,或者在需要和同事講話的時候很方便!解決了以往使用耳罩式耳機每當想講話,就得大費周章拿下耳機、講完話再戴起來的煩惱。 藍芽多設備連線:戴著耳機正在用電腦看影片,突然間手機響了,怎麼辦?戴著 WH-1000XM4,你完全可以絲滑地暫停影片,使用同一支耳機轉換到手機上講電話;掛上電話後,再轉向你的電腦繼續看影片。中間的轉換,完全不需要處理耳機和不同設備的連線問題。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後,我發現想在咖啡廳裡高效率地工作,光靠製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遠遠不夠,因為除了環境,「姿勢」也是另一大問題。 由於使用筆電的時候,你通常得長時間低頭,若想架高筆電,讓視線與螢幕幾近平行,又會造成很不順手的問題。 怎麼辦呢?趕快去下篇看看我的解決方案吧! 【2024 遠端工作】工具推薦(下)外接鍵盤、無線滑鼠挑選原則與推薦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27, 2024

電子閱讀器開箱|2024 年最新 Kobo Libra Colour 體驗分享,彩色閱讀器有比黑白好嗎?

來聊聊這台 Kobo Libra Colour。 這台是今年剛出的新機,七吋,有實體鍵,也支援觸控筆。最大的特色是用上了彩色的 E-Ink 的螢幕。你如果有在 follow 新聞,你應該也會跟我一樣好奇,彩色的效果如何。所以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開箱體驗。 E-ink 的彩色螢幕,主要還是受限於技術,色彩的飽和度無法跟 LED 螢幕相比的,整個呈現的會有點淡淡的,有點像那種粉彩筆的繪畫。雖然飽和度無法鮮豔呈現,但其實有一種淡雅的感覺,也是一種特別的味道。 使用上我是覺得跟之前黑白機差異不大。我手上目前還有好幾台黑白機。我有 Kobo Elipsa(10 吋),Kobo Sage(8 吋)、Aura One(7.8 吋)。 開機、登入、同步、網路、充電、設定等等,我是覺得都跟黑白機沒甚麼差異。所以這部分我就不多說。 同步後立刻感受的優點,就是所有封面都有彩色顯示了。或是原本書籍有彩色的部分,現在也能正確呈現,而不再只是灰階。當然,你如果有彩色的漫畫,那透過這樣淡雅的顏色表現,看起來是舒服的。只是如果你有一些書本,是需要顏色正確的,比方說甚麼設計書,那 iPad 可能還是最佳選擇。 翻頁的速度、操作的回應反應、手寫觸感,這都跟黑白機差不多。我之前有寫一篇談 Elipsa 的開箱。 其他如 Pocket 、Dropbox、Google Drive 同步,這也跟之前差不多。那同步的目的就是可以透過 Wifi 把你儲存的網頁下載到平板後續閱讀(Pocket),或是一些 PDF 可以下載了來看。PDF 就也可以透過觸控筆做筆記之後回存到 Dropbox or Google dirve。 要說缺點嗎? 我猜可能關鍵還是我老了,七吋對我而言看文字書完全沒問題,但若要看漫畫是有點小。我之前也是因為這原因才會多買了十吋的 Elipsa。可惜現在沒有更大尺寸的彩色機,不然我應該會放一台在家裡專門看漫畫用。 不過大小這東西我覺得就看個人就是。七吋的好處是非常輕、非常好攜帶,而且我個人也很愛他的實體按鍵。 另一個不確定算不算缺點的事情。我猜因為螢幕是有彩色的緣故,在不顯示文字的部分,總覺得空白處會有點甚麼......該怎麼說呢?就有點類似照片在高 ISO 下的燥點。你若拿著跟黑白機比對會注意到,但如果你第一次就接觸彩色螢幕,可能就不會特別留意到。但這並不影響閱讀,也不會妨礙使用,只是我有注意到這個差異而已。 總之,我自己是覺得這台是挺讚的。雖然只是多了顏色,但其實會覺得回不去。因為就算純文字的書、或就算那本書彩色的比重很低,但光是待機畫面多了色彩,這也是很賞心悅目的事情。 而且瀏覽我的書櫃時,看到封面有各種花花綠綠的顏色,其實也是會心情大好的。😃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19, 2024

【時間管理】從學會怎麼玩開始!「高強度休閒」幫助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

時間管理,從學會怎麼玩,怎麼休息開始。 一個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不會是一直逼迫自己,不會是一直用更多時間補救工作。而是帶著充飽電的精神動力去完成有價值的事情。 所以,時間管理不只看到執行面的管理,更要看到恢復面的管理。 當工作非常忙碌,面對的專案難度很高。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休息、休閒、放假時間,遠遠不夠恢復那些困難工作所需要的動力。覺得工作與休閒的時間無法平衡。 於是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工作越忙,休閒的時候,越無法充分休閒,可是無法充分休閒的情況下,就需要更多休閒時間,而且下一次回到工作中,動力、意志力又比上次減少,於是困難的工作更加覺得困難。 這個惡性循環,導致我們可能一直在逼迫自己,或可能一直在逃避,或是在這兩種既無法充份工作,也無法充分休閒的情況下擺盪。 而關鍵的解決方法之一,就在於提高休閒的強度。 所謂的強度,不一定是時間的多寡,而是休閒的時候,有沒有進入專注、投入、充分自我實現的「深戲模式」。 面對愈困難的工作,高強度「深戲」,愈可以幫助我們在休息、放假時找回真正的動力。 深戲(deep play),指得是專注投入某種既具有挑戰,但又快樂充滿的遊戲狀態。 「普通休閒」 只能轉移注意力,但沒有任何問題被解決,沒有獲得充分成就感,沒有學會新的技能、想法。所以常常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獲得滿足感,甚至除了當下的轉移注意,事後有可能永遠不會感到「被恢復」。 但「深戲」的狀態,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感受到相對更強的恢復力,讓我們更快帶著新的技能、知識與意志,重返戰場。 就像你可能看過身邊那些最有成就的朋友,工作上常常挑戰許多困難的專案,而在休閒時卻也喜歡挑戰像是登山、潛水、馬拉松這些相對考驗體能、技能的活動。並且常常看到他們會在高強度工作、高強度休閒之間快速切換,不會有「好想放更多假」這類的感嘆。 專注去挑戰可以獲得某種自我升級的活動,也就是深戲,確實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不過,「深戲」的狀態,或許不一定要在被認為困難、特殊的休閒上才能獲得,例如登山、馬拉松,當然,或許這些挑戰效果更好,但我們也可以在一般的休閒中,練習進入深戲的狀態,而獲得部分深戲的效果,也就是「更有強度的恢復力」。 有時候當我認真挑選了一款有難度、有深度的電玩遊戲,並且在短時間完全投入到遊戲時,我會感受到深戲的效果。我會因為遊戲世界的精密與啟示,而感受到完全的專注投入。我會因為遊戲的難度,感受到不斷挑戰,但因為是遊戲而沒有壓力的放鬆。然後,我會在這一到兩個小時的過程中,很充分的讓腦袋做了一輪切換,刺激出新的想法與動力,回去面對有難度且有壓力的工作挑戰。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熱衷於研究做料理,我會去對每一道料理做深入的研究,嘗試各種可能方法,做了大量的筆記,裡面有大量失敗的實驗,但因為是料理,所以都能快樂以對,並且在獲得某種發現與成功時,感受到更大的喜悅。然後,我發現自己也因此更能帶著勇於學習、嘗試,並且面對失敗的心情,回到那些困難的工作上繼續努力。 而這幾年來,我的興趣:「寫作」,更延伸到教學,成為我的一個重要副業。但我依然將寫作這件事情當作休閒樂趣來經營,讓我在其中也能徹底享受深戲帶來的恢復,而非消耗。並且也確實能享受到充分的玩,玩出成果,也能帶來額外巨大的成就感。 在最近一年中,我開始養成的「跑步」興趣,更讓我體驗到,有強度的休閒,提供更有強度恢復的效果。因為這樣的休閒強度提升,面對更有強度的問題解決,同時也在身體、心理、知識上更快帶來自我的升級。回過頭來,這樣的自我更新,也會展現在工作上的精力、態度與情緒上。 於是根據這樣的經驗,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試試看利用高強度休閒,來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而且高強度休閒不一定只能是無法一蹴可幾的登山、潛水等活動。如果能符合下面四個條件的其中幾個,都能提升休閒強度,進入深戲模式。 1. 能夠進入專注心流:這項活動能夠引人入勝,帶領我進入心流狀態,不會像是走馬看花一樣分心。於是我可以真正從原本的某些焦慮、煩惱、壓力狀態抽離,感受到進入一個專注、自主的狀態。所以,深戲不一定是劇烈活動,像是冥想也會有深戲效果。 2. 獲得解決問題的滿足感:這個休閒是有難度的,有問題需要解決,有關卡需要突破。所以我必須練習、嘗試、思考,才能完成。然而關鍵不同是,沒有外加非解決不可的壓力,或是失敗的外在指責。所以我可以單純享受解題樂趣,體驗失敗與再次挑戰的過程,從而鍛鍊自己的心態。有些好的電玩遊戲,就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3. 學會可以應用的新事物:這件事情是有知識性的,或是一種技能,於是當我完成它後,這個知識與技能還可以延伸到其他事情上。例如一個深入的書籍閱讀與心得產出,就能獲得類似效果。 4. 了解提升自己的方法:工作、休閒,都是人生。但在有強度的休閒時,我們和工作時一樣挑戰難題、克服難關、享受成果。只是這時候我們只跟自己賽跑,透過這樣更放鬆的方式,去認識自己身體、心理的弱點,嘗試去鍛鍊與提升。例如逐漸增進強度的運動,就可以達到深戲的效果。 好的遊戲,就是對困難工作與人生的模擬。不是說要玩有什麼大道理的遊戲,但是一個挑戰、過關、獲得成果與策略規劃的過程,如果夠深刻,那麼也是在遊戲過程中體驗人生需要的態度與方法。而這樣的深戲過程,正是我們在休閒時需要的。 如果工作很忙、很亂、很焦慮,除了還是要想辦法找出休息、休閒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設法增加玩的「強度」,找到可以達到深戲效果的休閒,幫助自己恢復高強度的工作動力: 「能夠進入專注心流」 「獲得解決問題的滿足感」 「學會可以應用的新事物」 「了解提升自己的方法」 -- 本文轉貼自:電腦玩物(原文標題:工作愈忙愈要懂得深戲,高強度休閒幫助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