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53 posts
Sort by Latest

创业失败 6 次,为何还能持续奋斗?找出属于你的天赋与热情!|杂学校校长 苏仰志|Podcast「数位游牧志」
「艺术真的能当饭吃吗?」这是许多人常问苏仰志的一句话,也是他最讨厌听到的问句之一。「只有饭才能当饭吃。」苏仰志劈头一回,体现出他幽默又带有些许讽刺的一面。 《大人的 Small Talk》「数字游牧志」Podcast 本次邀请到「杂学校」校长苏仰志,同时他也是热门 Podcast 节目「不良大叔」主持人之一。 艺术创作专业出身的他,在这集节目中,除了分享创业六次失败的经历带给他什么启发之外,他也无私分享在这个选择太多、信息过剩的时代下,人们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与热情。 创业不是事先就能规划的人生路径 戴着圆顶帽、配上一副黑色粗框眼镜,苏仰志一头卷长发的造型,像极了当代贝多芬,让不熟识他的人一看也能推敲出他可能的身分。 从小就读美术班的苏仰志,读到国外硕士毕业,一路以来都是专攻艺术创作,直到他刚从国外读完书回来,出现他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之一。 当时一位私校校长打算招揽他,并且承诺给他进修预算,让他直接攻读国外博士取得学位之后,再聘任他到学校担任老师,并且保证至少 15 年的教职工作。 15 年的教职工作合约已是铁饭碗的保证,而于此同时,他的一群朋友正打算前往中国上海创业。 「可能是艺术创作培养我的一个观念,就是我不要后悔」,苏仰志坚定地说。因此,他毅然决然地婉拒了教职邀约,与父母争执之后,叛逆地跟父亲借了一笔钱,一同与朋友到上海创业,就这样开启他的创业之路。 尽管苏仰志的创业历程一路上跌跌撞撞,经历六次创业失败,他笑称,与其说他是创业六次失败,更应该要说他是个「连续创业者」。 一直到「杂学校」,他的第七次创业结晶,创立营运至今已满十年。它与一般常人认知的学校不同,这是一个「专教学校不教,但对人生很重要的事」的教育平台。「杂学校」起初的前身是「不太乖教育节」,透过这个活动,苏仰志想尝试打破过往台湾教育的传统框架,希望能够藉此重新定义教育。 许多人常会提出这个大哉问:为什么会想要创业?人生不是一条笔直的路,想要创业的念头也是。苏仰志说,「就是跟随你自己的感觉」。 「别人都说,人不疯狂枉少年,我们是『人不疯狂枉中年』!」苏仰志承认自己疯狂,除了「杂学校」之外,去年他又与台大教授叶丙成以及两人共同好友 Bird 共同主持 Podcast 「不良大叔」,节目上线不久后颇获好评,甚至一度在 Apple Podcast 跃升教育类冠军宝座。 今(2024)年 7 月,苏仰志甚至找来音乐圈的朋友,一同录制新单曲。从多次创业、成立 Podcast 跨到发行新单曲,这一路上看似毫无章法、跳跃式的规划,其实也正是苏仰志的生活之道。 如何自我疗愈?你需要「弄假直到成真」 苏仰志认为,现代人最需要的能力,就是自我疗愈。「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我都先赞美自己。」他提到,人的大脑每天其实都会有很多噪声,而且通常是在自己没有太多觉察的情况下,陷入不自知的负面思考循环。 「语言就是你的认知与世界的边界」,首先要正向地肯定自己,才会逐渐相信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真的做到。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弄假直到成真),苏仰志引用硅谷创业圈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名句,强调人们不是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型,而是你要直接「成为」那一个理想型。 苏仰志分享自己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当他遇到需要上台的公开场合,起初也会难免感到害羞与怯场,也正是在每一次愿意鼓起勇气上台,在每一次的练习当中,一点一滴建立起自我信心与价值感。 然而,现实未必能尽如人意,它也会瞬间将一个人长期建立的信心摧毁殆尽,但自己还是要慢慢重新建立起来。苏仰志感叹,创业真是太辛苦了。这也是自我疗愈能力如此重要的原因。 打造不止第二曲线:找到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赋与热情所在?面临转换职涯跑道的关卡,又该怎么应对? 苏仰志的回答一针见血,绝大多数的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晓得自己到底是谁。他以自己的经验为例,「我是透过六次创业,才真正地认识自己。」苏仰志认为,因为自己的人文背景,所以他更能晓得如何自我觉察,以及重新省思个人的职涯历程,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职涯或人生卡住了,导致内在的焦虑愈发扩张时,苏仰志建议,不要断然直接选择逃避那个让你卡住的漩涡(例如自己目前所待的公司不理想,因此做出直接离职的决定)。 如果自己本来就有些个人兴趣,可以先试着慢慢培养它们,尤其是那些让你做了会进入心流的事情。试着在工作之余,一边栽培个人兴趣,不需要断然跳离原本的生活轨道。 创业不是一蹴可几,而是一步一步迈进的过程。苏仰志提醒,工作模式的转换,例如自己转职投入到不同行业,甚至是创业,这些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绝对选择。一边创造自我对话的时间与空间,一边重新认识自己,才是创造个人新职涯曲线的方法与管道。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苏仰志的创业历程,以及他与 Bryan 精彩的跨界对话,欢迎收听《大人的 Small Talk》数字游牧志 SP10:艺术人文能当饭吃吗?创业失败六次的「不良大叔」,带你找到天赋与热情的所在|杂学校校长 苏仰志 专访|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28, 2024

澳洲云端架构师分享|英文求职面试,你可以问雇主的 3 大问题
之前在《澳洲职场如何准备职场英文面试》提到,一个好的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绝对都会留下一点时间给申请人问问题。这时候如果申请人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即将加入的公司与团队文化,更可以在面试官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篇文章中我会将我自己常用的英文面试雇主问题集分为三大类:公司、职位与团队、直属主管,列出中英文问题以及问这些问题背后的原理,希望可以为大家的英文面试带来一些帮助。 在实际面试过程中,我会根据面试当下收集到的信息做出调整,所以以下的问题我不会每一题都问到,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面试情形作出调整。请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尽量挖出有用的讯息,毕竟面试的过程是双向的,当公司在决定你是否适合这个职位的同时,申请人也必须尽全力找出这个公司 / 职位是否符合他们的期待。 一、公司类(文化跟未来发展方向) How would you envision XYZ company/team in 5 years?(你对于公司 / 团队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有什么规划?) 了解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是主管讲不出来,那可能是一个警讯 XD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culture of XYZ company/team?(请问你会怎么描述 XYZ 公司的公司文化 / 团队文化) 透过这个问题可以获得公司文化的相关信息,如果答案是「work hard play hard」,那代表工作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但也代表公司会愿意花钱 / 时间来办活动提升员工士气。如果答案是 「good work life balance」,那代表这个团队的文化可能比较轻松,或是工作内容比较没有时限性。 二、职位与团队类(团队有多少人,大家怎么分工合作) Can you please talk about the team that I'll be in?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and what are their levels of experience? (可以请你分享一下我即将加入的团队吗? 团队里面有几个人? 他们的业界经验分别是?) 会问这题是因为我想要多了解团队的背景。如果团队里面新人居多,可能意味着这个公司流动量高,如果团队成员都在公司待了非常久,可能代表公司福利不错,但同时也可能表示公司文化僵化? 我自己心中的最佳解是团队中至少有一到两个非常资深的前辈,非常了解公司文化以及开发流程,可以带领新进员工,不会所有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瞎忙。同时也希望团队中有几个一到两年之内加入的新员工,代表团队有训练新人的经验。因为不常有新人加入的团队,他们的 onboarding process(新进员工训练)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一团糟 XD 如果是科技业的话,我还会特别注意一下团队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diversity and inclusion),很多技术团队成员基本上全部都是白人男性,女生非常少。当然这点不是决定性因素,但还是可以稍微参考一下。 What's a typical day/week for this role?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of a recently challenging work? (请你分享一下这个职位的日常工作,例如每周通常需要处理那些工作事项。可以举一个这个职位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的挑战吗?) 我觉得这题非常重要,可以让你了解这个职位在这个团队里平常是做什么的,是怎样的流程,还有日常职务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Does XYZ company support flexible working for this role? What's the working from home policy for this role?(请问贵公司提供弹性上班制度吗? 这个职位有远程工作的相关政策吗?) 三、直属主管类 (直属经理的管理风格是什么?如何评估员工的表现?)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management style?(请问你会怎么评价自己的管理风格呢?) 这里我想要知道的是主管的管理风格跟我合不合?例如有些主管是放羊吃草型,只要员工绩效有达成,并不会在意员工的工作时间或是工作怎么完成的。有些主管是微观管理(micro-management)型,所有的文件跟 Email 都要亲自看过才放行。找到跟自己的工作方式合得来的主管很重要! What kind of mentoring and support do you provide to new starters?(对于新进员工,请问你会提供什么样的员工训练与支持呢?) 如果面试官对于这部分的回答很含糊,代表他们可能是一个没有完整员工训练的公司。 What are the expectations for me in 6 months and 12 months?(如果我成功录取这份工作的话,请问你对我在未来 6 个月以及 12 个月的期许是什么?) 时间范围请自行调整,台湾的试用期好像是一到三个月? 澳洲则是六个月。这题是用来判断主管打算给你多少时间来上手,也可以看出主管对你的期许是否不切实际,例如入职两周就希望你可以立刻上手,这样的话我会说块陶啊 XD How do you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team members? What are the performance metrics?(请问你都如何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有哪些常用的工作指标吗?) 这题可以让你知道这个职位主管看中的 KPI 有哪些。另外也可以知道这个公司是否有一套标准,我在最近的一次面试问了面试官这个问题,结果他回我说「呃,我们并没有一套正式的标准」(这样的回答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警讯,代表主管其实不太清楚这个职位的 KPI,可能是靠着他的「感觉」评估员工的绩效) Are your systems complex and need consolidation? How would you help your new starters navigate through different systems and components?(如果公司的系统很负责,而且需要整合的话,请问你会如何帮助新进员工在不同系统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这题一样是更用实际一点的例子来试探主管打算怎样带新人。 What kind of tasks are you expecting me to work on after I join?(在我加入团队后,请问你打算安排我从那些工作事项开始入手呢?) 通常一个好的主管,会安排比较适合新人入手、逐步了解公司系统的工作任务。 How do you usually support the team in terms of technical depth and career growth?(请问你通常都如何帮助团队成员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技术以及职涯发展呢?) 试探主管是否关心员工的职涯发展,会不会帮助员工在职场上不断进步。 形式类 When can I expect to hear back about next steps? What’s the format of technical assessment?(请问如果通过这个阶段,大概什么时候会通知下一个阶段的面试? 你可以谈一下第二次面试的流程吗? 有什么特别需要准备跟注意的地方吗?) 基本上不管我对这个工作的兴趣高不高(其实有时候面试的过程中你就会知道你不会想去那家公司),我还是会礼貌性问一下这题。如果是有兴趣的公司,我会进一步问下一次面试的细节。 主题类(我最近面试的一个职位是 DevOps 工程师,所以以下是一些针对 DevOps 工程师职位的问题) What's your current status in terms of your cloud journey?(请问公司目前在云服务上的进展如何?) 看看他们是还在一开始的 migration 阶段,此时可能还会有很多 on-prem workload,或是已经非常成熟地使用云服务平台。 Are most of the work deployed by IaC (infrastructure) or are you still doing manual deployment?(现在还是手动部署吗? 还是已经使用 IaC 了呢?) How automated is your process?(部署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How modernised is your system?(系统的现代化程度) Do you need to be on call?(需要 on-call 吗?) How are tickets/tasks allocated?(请问在团队中如何分配 tickets/tasks) 希望以上的分享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也有一套自己用来问面试官的问题集,欢迎跟我分享 :) -- 本文转贴自:澳洲云端架构师 EC(原文标题:【职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英文面试中你该问雇主哪些问题)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26, 2024

四个半月自由业心得 01|接案工作总览:事前准备、案源开发与接案收入
本系列为统整本人四个半月自由业的心得感想,第一篇会来讲接案工作的总览,介绍我成为自由业所做的事前准备、案源来自哪、案子的收入、各项评估以及执行心得。每个人的状况都不相同大家可加减参酌,或是当个轶闻看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啰! 自由业系列文章 四个半月自由业心得 01|接案工作总览 四个半月自由业心得 02|接案学到的三件事 四个半月自由业心得 03|自由业和上班族的差异 四个半月自由业番外篇|那些没钱的专案 接案的数据们 自由业期间:2021/03/15-2021/07/31 ,共计 140 天(约四个半月) 案件邀约数:十件 实际接案数:六件(一件中途中止未继续) 累积收入:约两个多月的正职薪水(四、五月为收入高峰,六、七月骤降,一度趋近于零) 成为自由业的事前准备 这次离职如同第一篇《自由业的开始》所说,是没有找好正职的,也正因为打算裸辞,所以势必要知道自己可以光溜溜的多久,以及可以用什么方式赚到钱。我大概在离职前三到四个月前开始准备,其中比较关键的前置作业有四个: 第一、记账 记账上的我的需求很简单,可以输入类别、金额,另外要可以输出成 google sheet。最后在思考自己写一个 LINE bot 或是用别人的,我选择了偷懒,使用「七七记账」。虽然他的预设类别不太符合我的使用情境,基本上还算是方便。在 LINE 输入完金额就会传送到 google sheet 上,方便我自己在 google sheet 上做图表或是基本计算。 第二、找出可能的接案工作 要怎么找出来呢,首先要先列出自己的技能,例如:Wireframe 绘制、竞品分析、问卷设计等。接着去接案网站(如:Tasker 出任务)找是否有相关技能,而所要提供的服务有哪些,自己是否可以胜任。 下图为我当时评估自己状态使用的表格,包含: 技能成熟度:对技巧的评估与可应用度(星等为个人能力长短分析,并非市场的客观能力等级) 是否适合接案:接案市场是否有此需求 想发展程度:是否想深根以这技能为项目进行接案 接案项目评估表 有趣的是,最后接到的案子,竟然绝大数跟表格列的技能毫无相关。 第三、制作公版报价单 接案时对方多会请你先报价,先做好公版的报价单可方便后续应用,我自己是用 google sheet 制作,主要考虑到可以方便我计算金额,以及可以一目了然合作项目有哪些。 报价单上网找有各式各样的版本,大家可以找适合自己的使用。可以放以下信息: 基本信息:项目名称、你的联络方式、客户的联络方式 合作项目:合作项目、细节说明、备注、金额 合作条款:交付时间、修改次数、规格变更处理方式、付款办法、报价有效时间、订金收取 签章处 公版报价单 第四、放出讯息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必须要让潜在的案主知道你有接案的空间,如果之后有案子要做,他们就有机会想到你。无论是在社群媒体、朋友谈话中都可以提及,手动让自己在接案市场上架,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当然如果你要贴履历到接案网站也是可以的。 案源哪里来 在对自己能力有初步的了解后,就可以选择主动出击,或者是被动等案子上门。 我这次总共有执行的案子六件,一件为主动出击,其他五件皆为朋友介绍。 主动出击的为当时被对方的行动理念吸引,主动联系表示如果有任何帮得上忙可以联系我,后来就很幸运有合作机会。 被动等候的皆来自前同事朋友们。我最后一份的正职工作是担任软件开发(网页、App、后台系统)的产品经理,如果前同事要来找我,应该就是网页开发了吧?殊不知六件没一个是网页开发,我真是满脸问号,只能说朋友们的心脏很大颗。 我接下的六个案子 我自己实际有接下制作的案子有六个,以下分别介绍各案子的内容、收入、快乐度、成就感、想继续发展度以及个别的制作心得。 案件一:网站制作 案主需要一个网站介绍实体展览的信息 工作内容:页面规划、网页制作 收入:五位数 制作时间:约两个星期 快乐度:4/5 成就感:4/5 想继续发展度:3.5/5 这是唯一个主动出击的案子,当初联系时没有想过要接案,单纯是赞同对方的理念,过了几个月后对方联系刚好有制作网页的需求。因为是自己在乎的事情以及第一次以自己的名义接案,所以在制作时真的压力蛮大,很担心会做不好让对方失望。 本来想要自己硬干的,后来评估心理负担太大,便请了设计师好友阿努来协助以及前老板 HC 帮忙确认技术(怎么可以这样动用技术长 XD),有专业人士加入后我心安不少,后来也顺利完成上线。另外也很幸运这案主真的相信专业以及沟通很清楚,需求会清楚列点说明,其余的皆给予弹性制作的空间。 在这次案子让我初尝接案的快乐,以及自组小团队的喜悦。也算是给未来的自己一些方向,如果真要自立门户,绝对不要自干,一定要找好队友一起来;如果要主动出击,可以花些时间去找适合的案主,工作起来会十分顺畅与开心。 案件二:活动企划提案 PPT 案主要向企业提案需要一个活动企划 工作内容:规划提案内容、制作提案 PPT 收入:四位数 制作时间:约一个星期 快乐度:2/5 成就感:1/5 想继续发展度:1/5 这也是朋友介绍的,当时也就想说试试没有想太多,做活动企划提案 PPT 是第一份工作部分内容,说真的已经生疏很多,加上主题为法律研讨有种既熟悉又避之唯恐不及的复杂感受,所以就尽己所能的制作完成。如果真的要说成果怎样,不确定案主的想法,但我自评应该很不怎样,之后应该是无法再接这类型的案子。 案件三:记者会 PM 案主将举办一场记者会,需要有人协助规划以及掌控工作进度 工作内容:制作流程表、工作时程进度安排、记者联系与采邀寄送、行前会、记者会场控 收入:五位数 制作时间:一个月 快乐度:4/5 成就感:4/5 想继续发展度:3.5/5 接到这个案子是一个半夜的电话,朋友听起来很急加上我对记者会的主题(乳癌)蛮有兴趣的,在确认工作内容自己是否可以胜任后,就接了。合作过程蛮开心的,每周大家会一起确认进度,虽然是接案但也有一点团队一同做事的感觉,加上合作的窗口也都很给力人很好,一路到最后记者会当天都很感谢有机会参与。 这次的合作方式,打开我对 PM 接案新的想象,以往会觉得 PM 接案比较适合一整包(如同网页制作),如果单就沟通协调的角色的话,外包可能能发挥的地方不多,而透过这次合作,也发觉其实透过事前准备以及会议后的进度确认,是有机会让外部 PM 协助进度推进与成果追踪的。 之后如果有机会以 PM 的角色参与有兴趣主题的记者会,会蛮想接的,喜欢一群人为一个议题共同努力的感觉。不过如果真的要接,我可能体力要练一下。当天活动结束,我吃完午餐后直接昏睡到傍晚⋯⋯。 乳癌旅行手札发表记者会 案件四:英文演讲后的 QA 翻译 案主参与论坛演讲,最后的 QA 时段需要有人协助翻译 工作内容:翻译提问者的问题给演讲者(英文 → 中文)、翻译演讲者的回答给听众(中文 → 英文) 收入:四位数 制作时间:三小时(演讲时长,从头待到尾,实际翻译约 15 到 30 分钟) 快乐度:1/5 成就感:1/5 想继续发展度:1/5 欸因为我真的不是翻译专业,英文能力也真的就堪用而已,所以只能说朋友真的是心脏很大颗,怎么敢?重点当场还有同时英文和中文都很好的香港人,我很担心他会拆穿我翻译错误哈哈哈。如果不是朋友找我,我大概完全不敢接,会出事啊! 案件五:国际视频会议的会议记录整理 案主所参与的国际视频会议需要会议记录 工作内容:听录制的会议,将讨论内容制作成会议纪录 收入:四位数 制作时间:约两个小时 快乐度:4/5 成就感:3/5 想继续发展度:4/5 接到这案子时,觉得蛮新奇的因为从没想过有这种案子。在实作过程中,可以直接看到品牌的各国代表针对公司政策以及未来发展去做讨论,一窥跨国公司是如何进行议题讨论,以及因应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应对策略。将讨论的内容重新吸收后撰写成会议记录,以往没有什么做英文会议记录的机会,意外下获得此练习机会,收获很多。 另外,案主人也很好,在沟通制作需求时,除了说明会议的背景、制作的需求外,更分享他的工作内容与甘苦谈。这个案子对我而言其实不太像工作,反而是有一个短期又超值的实习机会。 案件六:社群编辑 案主需要有人协助官网信息更新跟社群经营 工作内容:官网信息更新、客服、社群发文与管理 收入:四位数 制作时间:一个星期(本来是每月的定期工作,因为实在无法做好,一个星期后结束后续合作) 快乐度:1/5 成就感:1/5 想继续发展度:1/5 看完上面的案子,大家应该可以发现我只要好玩的东西都会接,不太会去思考自己做不做得来。而这次算是学到了一课,不只是要好玩还需要自己做得来。这次的工作内容包含我十分不擅长的社群文案撰写。本来想说应该还 ok 吧,结果写了一两个文案后就发现真的很不行,后来和案主讨论后决定退出此案。这次经验让我知道,还是要挑选自己有把握可以做好的东西,否则会让案主难做事,自己也做得痛苦。 小结 以上的学习无论是开发新技能、既有技能挖掘,或是从案主身上学习,都是我在正职工作上没有体验到的。同时也因此认识了其他产业的朋友,在案子结束后人有保持联系,不定时交换新知,可以有这样的缘分我十分珍惜。 很幸运有走这一遭,感觉去了趟职涯体验营。本来这边要继续讲学习与反思的,结果一不小心就写太多字,决定拆篇到下一篇好好分享我在接案学到的事。 *特别感谢 Anu, Em 给予本篇写作建议 -- 本文转贴自:Dear loser(原文标题:四个半月自由业心得 01|接案工作总览)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23, 2024

澳洲云端架构师分享|2023 年澳洲薪资中位数、产业与地区薪资统计
近期发现我跟友人对于澳洲工程师的薪资看法居然略有出入,于是我想与其使用个人经验来判断一个职位的薪资是否合理,不如我们就来参考一下澳洲统计局的数据吧! 以下是澳洲统计局 AB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发表的全澳薪资统计数据,有兴趣的人可以直接阅读官方连结,下面我会挑一些我个人觉得特别具有代表性或是特别有趣的数字跟大家分享~ Employee Earnings and Hours, Australia 数据源:澳洲统计局 AB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发表日期:2024.01.24(统计时间 2023.05) 薪资中位数 澳洲薪资中位数 澳洲人的薪资中位数(包含全职与兼职)为每周 1,300 澳币(约 26748 台币),其中男性为 1,509 澳币(约 31,058 台币),女性为 1,130 澳币(约 23,257 台币)。 也就是说澳洲人的年薪中位数为约 67,600 澳币(约 140 万台币)。 澳洲时薪最高的职业是经理(67.20 澳币 / 小时,约 1,378 台币 / 小时)和专业人士(60.60 澳币 / 小时,约 1,243 台币 / 小时),以每周工作 40 小时,每年工作 52 周,换算成年薪的话: 经理:年薪约 140,160 澳币(约 2,881,880 台币) 专业人士:年薪约 125,856 澳币(约 2,584,380 台币) 以台湾人最关心的全职薪资统计来说(男女合计): PR 25:每周 2,367 澳币,年薪约 $123,096 澳币(约 $2,525,467 台币) 中位数(PR50):每周 1,710 澳币,年薪约 $88,830 澳币(约 $1,821,016 台币) PR 75:每周 1,289 澳币,年薪约 $67,034 澳币(约 $1,375,133 台币) 产业薪资分布 澳洲产业薪资分布 接着让我们来看一下澳洲各个产业的薪资表现,很明显可以看到矿业以每周 $3008.2 澳币独占鳌头,第二名是水电瓦斯垃圾处理业每周 $2350.7 澳币,第三名则是 IT 通信产业每周 $2172.6 澳币。 矿业:年薪约 $156,665 澳币(约 $3,214,582 台币) 水电瓦斯垃圾处理业:年薪约 $122,685 澳币(约 $2,517,892 台币) IT 与通信产业:年薪约 $113,059 澳币(约 $2,319,319 台币) 倒数三名则是: 倒数第三:艺术与休闲服务年薪约 $50,587 澳币(约 $1,038,067 台币) 倒数第二:零售业年薪约 $44,972 澳币(约 $922,466 台币) 倒数第一:住宿与食品业年薪约 $39,022澳币(约 $800,811 台币) 各州 / 领地的薪资分布 澳洲各州/领地薪资分布 全澳的每周薪资为 1,489.80 澳币,其中以首领地 1,704.80 澳币最高,西澳与北领地分别以每周 1,656.20 澳币跟 1,612.10 澳币紧追在后。 但其实除了南澳 1,348.40 澳币和塔州 1,282.40 澳币的薪资明显较低之外,新州(悉尼)、维州(墨尔本)、昆州(布里斯本)都在每周 1,500 澳币上下,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 全澳平均:约 $77,427 澳币(约 $1,590,288 台币) 首领地:约 $88,339 澳币(约 $1,819,725 台币) 北领地:约 $86,073 澳币(约 $1,767,317 台币) 西澳:约 $83,803 澳币(约 $1,721,052 台币) 南澳:约 $70,008 澳币(约 $1,440,204 台币) 塔州:约 $66,348 澳币(约 $1,361,181 台币) 新州(悉尼)、维州(墨尔本)、昆州(布里斯本):约 $78,000 澳币(约 $1,602,900 台币) 结论 这个调查结果算是符合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新闻报导澳洲人全职的年薪中位数大概是澳币九万(台币 180 万),另外大家可以发现男性跟女性的年薪中位数大概差了两万澳币,这个差距其实满大的,但可能不排除跟职位还有职涯 / 家庭发展考虑有关。 产业薪资的分配跟我预想的差不多,澳洲毕竟是矿业大国,所以矿业跟能源业的薪资最高并不意外。至于薪资最低的三个产业,我猜大概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没错,我们文组的就业薪资就是这么可怜呜呜) 如果想要看我怎么从文组成功转职科技大厂工程师,以下三篇是我的精选文章: 文组转职澳洲 IT 工程师,我靠 Coding Bootcamp 进了 Amazon 当工程师! 文组毕业,成功移民澳洲的我,为什么选择转职 IT 产业? 你该转职吗?来自转职成功者的忠告(台湾文组转澳洲 IT 工程师) 最后来跟大家分析一下澳洲各州 / 领地的薪资: 首先,ACT 会最高是因为首都堪培拉在此,这里的居民大多都是高阶政府公务员以及政府部门的 IT Contractors,所以薪水都特别高。 第二部队:北领地跟西澳的薪资则跟矿业 / 能源脱不了关系。 南澳跟塔斯:一向薪资都偏低,所以有很严重的人口外移问题。这同时也是为什么这两个州的移民政策通常比较友善,因为他们真的非常需要人力,但同时这两个州的产业发展潜力也比其他州低非常多,所以…… 令我意外的是新州(悉尼)、维州(墨尔本)、昆州(布里斯本)居然差不多,我还以为悉尼的薪资会高一点? 不过虽然薪资没差多少,但如果要论科技业工作机会的话:悉尼 >> 墨尔本 >>>>>>>> 布里斯本,所以这点很值得列入移民考虑。与此同时澳洲房价也是:悉尼 >> 墨尔本 >>>>>>>> 布里斯本!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如果有办法在布里斯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话,这里其实是生活可负担性最高的地方!因为薪资差不多,但你在悉尼买一栋房子的钱,大概可以在布里斯本买两栋(夸饰法)。 这同时也是我为什么现在定居昆州的关系,因为在悉尼的话,我是绝对没办法负担房产的,但我目前现在其实在堪培拉跟布里斯本各有一处投资房(我住过悉尼、墨尔本郊区、布里斯本、堪培拉、柏斯、达尔文,我相信在澳洲城市 / 职场观察这方面我还是有点话语权的 XD) 好的~看完以上的澳洲薪资的产业分析跟地区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跟我分享喔! -- 本文转贴自:澳洲云端架构师 EC(原文标题:2023 年澳洲薪资中位数、产业与地区薪资统计分享: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21, 2024

接案也有「鬼故事」!那些年我们「接案」遇到的各种麻烦
很多人想说,接案是做自己的主人,拿回工作的主导权,不用再应付老板、主管,但事实上,大多时候还是要配合客户各式各样的状况与要求,有时反而要应付更多「老板」,真的更让人心累。 我们身边许多朋友是文字、影音剪辑、设计等背景,大家都有许多的接案经验,自然都遇过一些麻烦,有些甚至是荒谬、离奇的「鬼故事」。 以下整理几个大家听过、看过、遇过的几个接案常遇到的麻烦,让想要接案的人可以有一些参考: 接案常遇到的状况 1. 案主疯狂修改、新增需求 我想这是很多人最常遇到的状况之一,就是当你完成文章、影片、网站架设等,交给案主,案主提出一些改动的想法,第一、二次会有改动大多是正常的。但当每次修改后,案主都有新的想法、新的建议,希望你修改,这个过程重复了多次,也花费你好多时间,这就让人超级心累。 还有一些客户,会提出新增之前没提到的功能或需求,却没有额外支付报酬,这也会出现争议。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接案前辈都会建议,在合约里要注明,如修改超过两次,要加收费用多少钱,同时在一开始确定对方的需求范围,若又新增功能就必须额外增加费用。 2. 这应该很简单...这应该很快吧... 有一些案主可能不太懂,甚至是不尊重专业,常常会想改一个功能、改一个设计应该很简单吧,于是要求在五分钟内改完,或是给了一个很不合理的时间,要求你在期限内改完,这真的很崩溃,只能详细地跟案主沟通与协商,遇到不讲理的案主,那真的是没辙。 3. 案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很多设计师常常遇到这个问题,案主无法具体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想要的概念,若在一开始没有厘清,之后可能做出成品来,案主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这就会很麻烦。 为避免遇到这样的状况,建议在事前就先与案主厘清需求,可以给案主几个具体参考数据、示意图等等,也可以先提出自己对这个概念的想法,与案主对焦。 4. 消失的案主 我时常潜伏在脸书多个接案的社团,发现这种状况蛮多的。有些人接案,案主方有付订金,但是当作品完成后,案主拿到成品后就突然消失,联系不上,尾款也没付。遇到这种情况,有一些还真的是诈骗。 这时候,「合约」就很重要,可以透过法律途径,去保障自己的权益。 5. 低价竞争 接案市场上有一个很不好的状况,就是案主会想节省预算、低价发案,许多接案者也会为了抢案子,削价竞争,导致市场价格起不来,得不到合理的报酬。 接案者报价真的是一门学问,你得发觉自己的专业价值,不要为了接到案,就与别人削价竞争。 关于报价的技巧,你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接案报价攻略】接案该收多少钱才不吃亏?3 个报价方法,找出你心中的完美数字! 【接案报价攻略】朋友主动邀约发案,我该收钱吗?还是做个人情?接案一定要收钱的 4 个原因! 给软件工程师的 3 种接案报价方式!合理报价让自己与业主都能接受 还有很多接案常遇到的状况,包含案主赖账、谈了案子后却消失、案主私下盗用你的设计等等。接案一定要记得签合约,保障自己的权益,你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签约保障权益!Freelancer 接案合约 6 大重点一次看 【接案全攻略】国内外「接案平台」推荐!接案报价策略与成功心法一次看 你还有遇到哪些鬼故事,不妨上「数字游牧论坛」和我们分享吧!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19, 2024

安妮网站创办人 Anny 专访|清迈数位游牧何处去?内行人的 4 处免费活动与交友密技分享!
「我大学刚毕业时到泰国教华语,当时趁寒假去了清迈一个礼拜,然后那个礼拜我整个爱上。」聊起为何将清迈当作数位游牧的第一站,「安妮网站」创办人 Anny 带着兴奋回顾初次到访的感受,并表示当时就很希望有机会在清迈长住。 她分享,之所以希望在清迈长住,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因为清迈的环境非常宜居,治安比 Anny 过去旅居过的南美洲好,且市区与大自然的距离也不远,她说明:「像清迈大学里面有个很有名的湖,很多人会在那边跑步、遛狗等等。」 第二,是因为清迈本就聚集许多来度假或游牧的外国人,所以大家很容易就能聊起来、甚至还会相约出游。甚至连当地的泰国人对此也非常习惯,「像有时候你去买吃的,老板几次之后就记得你,还会多给你一点或请你吃一些东西。」 第三,则是因为当地活动实在多元,除了四大夜市(清迈夜市、清迈大学夜市、周六夜市、周日夜市)、热闹市集(Jing Jai Market 真心市集、Baan Kang Wat 等),还有各种免费活动!她也开玩笑地说,有时候工作忙的时候,活动太多反而还让她有点困扰呢。 清迈免费活动有哪些?语言交换、Open Mic、舞蹈课任君挑选 Anny 分享,她参加过的免费活动主要分两大类,分别是由咖啡厅、酒吧举办的,或者是由商场举办。 【由咖啡厅、酒吧举办】 在这个类别中,她推荐三个她参加过的活动。 1. Free Bird / Open Mic Free Bird 是当地一家社会企业咖啡店,店内每周五晚上七点会举办 Open Mic 活动,欢迎所有人上台分享。Anny 表示,有人会上台表演才艺,也有人会分享自己的各种创作,整间店的气氛非常温馨。此外,店内也有贩卖二手商品,运气好的话也可能在此挖到好物。 更多信息可参考店家脸书与活动页面。 2. The Moat House / Language Exchange The Moat House 是清迈的一家酒吧,每周二晚上七点,店内会举备办语言交换活动。Anny 分享,店家会准备不同国家国旗的贴纸,参加者可以把自己会的语言,及想学的语言,以国旗贴纸贴在身上供识别。她也表示,除了语言交换,爱摄影的她也透过活动认识摄影同好,两人在活动后也变成朋友。 更多信息可参考店家脸书与活动页面。 (图 / Anny 提供) 3. WAKO BAKE / Thai Talk Tuesday 身在泰国,许多不会讲泰文的游牧者或许也会希望学点基础单字和句子,方便日常沟通。这时,由 WAKO BAKE 餐厅举办、每周二晚上六点半开始的 Thai Talk Tuesday 活动就很适合你参加! Anny 分享,活动中会摆几张桌子,参加者就是随意入座,每桌会有泰文小老师做简单教学和带大家聊天,一段时间后则会换位置继续聊。不仅能学泰文,也能认识新朋友。 更多信息可参考店家脸书与活动页面。 (图 / Anny 提供) 【由商场举办】 Nimman 区是清迈闹区之一,其中著名的百货公司 One Nimman 每天晚上也都提供不同的免费活动,除了市集,还有各类舞蹈和瑜珈课程。 信息如下: 周一、二 16:00-22:00: 二手市集 周五到周日15:00-22:00:White Market 周一 早上 9:30-10:30、周三晚上 6:30-7:30:瑜珈 Yoga 周四 早上 9:30-10:30:Body Balance 周五 晚上 8:30-11:00:探戈 Tango 周六 晚上 8:00-11:00:摇摆舞 Swing Dance 周日 晚上 8:00-11:00:骚莎舞 Salsa 活动信息不定期更新,像 One Nimman 脸书也有分享每周一早上、周三晚上的瑜珈课教室迁移通知。你可以在参加前参考脸书信息。 清迈免费活动信息哪里找?6 个脸书社团推荐 看到以上提供的丰富活动,你或许会好奇,Anny 都是从哪里获知这些信息的呢?她分享了几个脸书上的社团,其中包含清迈生活社团,以及不同类别的兴趣社团。 Chiang Mai Digital Nomads Chiang Mai Nomad Girls:以女性游牧者为主的社群 Chiang Mai "Walk and Talk" hiking:健行兴趣社团 Chiang Mai Swing Dance:摇摆舞兴趣社团 Yoga In The Park - Chiang Mai:公园瑜珈兴趣社团 Language Exchange Chiang Mai:语言交换社团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追踪一些你喜欢的咖啡厅、餐厅或酒吧的社群,你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活动信息。 Anny(图后排左五)参与脸书社团 Chiang Mai Nomad Girls 线下聚会。(图 / Anny 提供) 在清迈怎么交朋友?你还可以善用的 4 种管道及技巧 透过脸书社团和各类活动,你有很高的机率能在清迈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除此之外,Anny 还分享更多可能的交友管道,包含: 1. 路上闲聊 在台湾,我们可能会觉得这实在太刻意了,但 Anny 分享,这在友善的清迈其实非常常见,尤其独旅的女生更容易和其他独旅的女生聊起来,像她某次独自去真心市集,就遇到另一个女生跟她搭话,甚至约她逛完一起去电影院看《芭比》。 她也补充,女生在旅途中若想认识新朋友,可以先从独旅的女生认识起。另外,「你能帮我拍张照吗?」、「你来清迈多久了?」、「有什么旅行计划吗?」,都是她常使用的开场白。 2. Coworking Space 很多数字游牧者会选择到 coworking space 专注工作,这也是能认识朋友的好机会。而且在此认识到的朋友,几乎也会是工作属性类似的游牧者,你们可以交流更多的工作信息与经验。 3. Coliving Sapce 在 coliving space,因为大家住在一起又共享生活空间,所以你会和其他人关系更紧密,也更有相约出游的机会。有些 coliving space 甚至会发起旅游活动,邀请住宿者来参加,这也会是很棒的交友方式。 4. Coachsurfing 讲到 coachsurfing,多数人最快联想到的,应该是寄宿别人家沙发的穷游玩法。不过其实在这个付费 App 中,你也可以使用 Hangouts 这个功能,揪附近的人一起出游。 更多信息可参考官方网站。 在访谈最后, Anny 也分享关于交友的几个提醒。 首先,对于比较害羞的游牧者,她认为参加 coliving space 发起的活动,以及她参加过的摇摆舞课、Thai talk Tuesday 等,都是相对轻松的交友方式。在活动中不必勉强自己主动说些什么,只要依循主持人指示,自然会交到朋友。 另外,安全性也是交友时务必留意之处。Anny 表示,认识新朋友时,她通常不会立刻就跟对方单独出游,会透过观察对方的脸书或 Instagram,确认对方是个「正常人」。另外,若真要一起出去,她会带着行动电源,确保自己处在能与外界联系的状态;也会先告知朋友自己要跟谁出去、去哪,确保有人知道她的行踪。 最后她也提醒,很多人在异国交朋友时,常会因为担心自己英文不好,所以更不敢开口聊天。「但其实很多外国人的母语也不是英文啊,他们也未必讲得很正确。英文好不好不是重点,『能沟通』才是重点!」她鼓励读者能勇敢尝试,尤其在清迈,搞不好这么一开口,你将结交到在台湾没机会接触到的各国好友喔! 也欢迎追踪 Anny 的 Instagram,以及透过官网「安妮网站」获知最新信息!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16, 2024

台湾数字游牧签证要来了!国发会拟推数位游牧签证,最长可待 6 个月
台湾也要推出数字游牧签证啦! 为了延揽国际人才,日本、韩国、泰国都推出了数字游牧签证。 近期,国发会提及,台湾未来也计划推出「数字游牧签证」,让国际人才能来到台湾,有机会更能留在台湾。 以往,数字游牧者(或称数字游牧,英文为 digital nomad)来台多半是持观光签或免签,最多可待 3 个月,未来「数字游牧签证」推出,数字游牧者将可在台湾停留最多 6 个月。 更多的细节目前仍在研拟当中。 由于「数字游牧签证」不需修法,只要跟外交部协调后,就能迅速启动,预计会在下个会期就会提出草案。 过去台湾也有针对外籍高阶人才推出「就业金卡」的政策。 就业金卡是一张结合工作许可、居留签证、外侨居留证及重入国许可等四证合一的证件,在有效期间内提供符合资格的外国人才可自由寻职、就职及转换工作的便利性。效期为 1 到 3 年,适合希望长时间留在台湾的高阶人才。 延伸阅读: 用「就业金卡」来台数位游牧,申请条件、流程一次看! 未来数字游牧签证的推出,将再打开大門,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到台湾。 延伸阅读: 2024 日本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去韩国边玩边工作!韩国「数位游牧签证」,最长待 2 年、可获居留证等细节一次看! 2024 泰国数字游牧全攻略|签证、适合旅行时间、交通、物价一次看
August 15, 2024

2024 如何从 0 开始经营自媒体?斜杠专家的 5 步骤教学
自媒体,已成为人生职涯的一种放大器。 不论什么身分,从事什么行业,拥有一流的自媒体,代表你有更多可能性,获得合作、升迁等诸多机会。 我认为所谓「一流」,并非赞数或粉丝多,这些数字,只是成为「一流」之后的副产物,真正的关键,可以从 5 大步骤来检视。 1. 归纳与整理力:能否逻辑清晰的呈现信息 2. 内容的一致性:能否针对相似主题持续创作 3. 内容的系列性:能否延伸主题打造系列感 4. 内容的相关性:能否让内容与读者有相关 5. 最重要的 10 个自媒体主题建议,新人必看! 你也想从 0 开始经营自媒体,并打造成功的个人品牌吗? 往下,我会仔细分析这 5 个步骤,可以使用哪些技巧,来提升你经营自媒体的效率和质量! 我是亨利温,一名经营 IG 超过 4 年的斜杠讲师,目前有 8.2 万追踪。 步骤 1.归纳与整理力 无论你是用纯文本、图文,还是短影音的形式表达,要确保 2 大面向的元素,能在你的内容被清楚呈现: 1. 因果关系:能让读者理解,你所说的事情,是因为什么而导致、发生的,例如这篇贴文,想要说明成为「一流」,能对职涯、自媒体成就有所帮助,所以我就必须解释,背后的原因与关联性是什么。 2. 有趣的举例:为了让和你不同经验、专业的读者,也能够搞懂你想说的事情,将事情的特性,做归纳与模拟,更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致。例如:版面凌乱的自媒体,就像起床后顶着乱翘的头发出门,给人随意、不专业、不重视的感觉。 能说清楚因果关系,并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举例,证明你的逻辑和思考整合能力,都是有一定质量的。 延伸阅读:上班族如何副业赚钱?斜杠经营 IG 月入 40 万的 5 个思维 步骤 2.内容的一致性 社群上流传着一种论点:如果你想要经营某种主题到被看见,甚至成名,请做好创作 100 篇内容的准备。虽说这个具体数字因人而异,但持续针对特定内容创作,是呈现自身专业性和定位的重要技巧。 以下是 2 种维持内容一致性的建议: 1. 针对特定的人士创作:例如新手父母、想学好英文的、想去日本旅游的、爱吃拉面的、喜欢看搞笑梗图的。 2. 针对特定的技能创作:例如如何用好 Excel,Canva、如何拍出好照片、如何自学短影音拍摄和剪辑。 选择「人士」,你可以更宽广、全面的分享内容;选择「技能」,你可以短时间快速展现专业能力,我认为经营的难度,针对「技能」> 针对「人士」。 延伸阅读:2023如何开始 IG 经营?从 0 到 6 万追踪的 6 个技巧 步骤 3.内容的系列性 延续上一个步骤的观点,经营「技能」主题比较难,是因为专业需求比较高,而且内容都是较硬的知识,针对「人士」经营,比较容易结合软性的信息,例如个人故事,情绪反思,去打造系列内容。 以我的例子:教大家透过自媒体展开斜杠事业来说: 针对「斜杠族」这群特定人士创作 我可以写时间与项目管理技巧、理财投资技巧、自媒体商业模式、 IG 经营等等。 透过与主题:斜杠有关的子议题,打造像是节目的系列贴文,拓展丰富性。 针对「IG 经营」这个特定技巧创作: 我可以写与 IG 有关的最新信息、功能。 搜集各种因为 IG 经营改变人生的故事。 还是能做出系列性,但难度较高,也较难接触新群众。 延伸阅读:2023 如何高效自我成长?5 个重要的提醒与实用技巧 步骤 4.内容的相关性 你所创作的内容,除了呈现自己的专业和想法之外,如果想获得读者的认同,必须确保你分享的信息和技巧,确实是读者们有兴趣,会想知道答案的。 主动搜集题材:真人访谈、限动问答搜集素材,和你的社群读者互动,直接了解他们想知道什么。 反思自身经历:思考你自身从青涩到成熟,中间历经的低潮、困境,你是如何解决,并获得哪些启发。 观察相关社群讨论:透过 Dcard、PTT、竞品社群,看看有相关需求的读者会聚在一起讨论哪些问题。 主题的一致与系列性,帮助你的自媒体聚焦:再加上内容与读者相关,追踪和互动表现就会好。 延伸阅读:如何靠 IG 经营赚钱?自媒体年收入 100 万技巧分享 步骤 5.最重要的 10 个建议 让你的主题,能帮助你人生的短中长期目标。 让你的主题,能发挥你独有的专业技能或特色。 不必一开始就定死主题,探索式多元尝试再聚焦。 至少要对你的经营主题有兴趣,才会有创作的热情。 主题可以随着你自己的生活状态、成长而改变。 建议账号可以维持一个核心主题,一到两个子主题。 定期提升你对经营主题的知识和专业。 分享你对未来的愿景、理念和规划。 关注与主题有关的新闻、时事话题,延伸创作。 我非常推荐,经营自媒体的「主题」,最好能与人生目标相结合。 例如我的目标是成为有影响力的讲师,那么「斜杠」是既能发挥我专业,又让我获得出书、教学、演讲机会的主题,对我而言就是很好的选择。 延伸阅读:下班好累该如何开始斜杠?提升斜杠动力的 4 个秘诀 如何用自媒体增加斜杠收入? 你今年想尝试自媒体变现,或是帮自己打造能获利的个人品牌,创造斜杠收入吗? 我真心认为,靠经营自媒体开启自己的副业之路,是最安全、风险最低、初期金钱成本投入也不高的一种选择。 此外,在经营 IG 社群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学习品牌经营、内容策略、数字营销技巧,等诸多有利于推广你商品、服务,并创造营收的方法。 为了帮助你成功靠自媒体变现,我制作了一份超高含金量的实战简报,精华整理我过去一百多场演讲的知识,和 IG 经营 4 年,从 600 到 6 万追踪的实战技巧。 透过拆解我 2022 靠 IG 经营收入百万的结构,延伸八大商业模式,深度解析内容规划、定价、谈判策略,让自媒体经营者,能清晰掌握接下来的变现方式。 在这份简报中,我会以终为始的带你从头规划,运用 IG 打造出具有变现力的个人品牌,奠定未来斜杠事业的发展基础,并说明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应用哪些技巧,而这样的教学,会结合我自己过往的经营经验,详细展开以下的章节: 大赚钱方法分析 经营主题挑选 个人品牌定位 IG 账号版面优化 经营内容策略 文案写作技巧 自媒体高产工作法 4 份高效经营自媒体的实作窗体 马上查看,这份在 2023 能帮助你提升影响力,赚取斜杠收入的功略简报吧! 亨利温 -【斜杠致富】IG 经营实战攻略简报 欢迎大家追踪 IG 亨利温 Henry Wen|斜杠 x 理财 x 自我成长! 本文转贴自:亨利温(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14, 2024

这个时代还有人在看部落格吗?比较不同社群平台的流量来源和变现方式
先说结论,我个人觉得经营部落格是需要的。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鱼子小姐的被动收入实验室(@fishfreelife)分享的贴文 一、为什么还需要部落格? 因为部落格、脸书、IG 是完全三种不同的社群平台,不但使用者年龄层分布不同,平台上贴文的呈现样貌、变现方式和变现速度也不尽相同。 更重要的是,流量的来源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这三个平台的比较和分析。 二、脸书、IG、自架站3个社群平台比较 1、关于平台内容所有权 不管是脸书还是 IG 的账号经营,你可以想象为在大公司下开一个属于你的小店,而自架部落格网站则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如果在大公司下开小店,公司倒了或是把你裁员了,那你的小店就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但如果是你自己的公司,就不会有被裁员的问题。 为什么我会选择自己架设网站写部落格,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想冒着被裁员的风险,自己开一家公司比较实在。 也就是说,除了自架网站,其他社群平台都不属于你自己的!不管你十万订阅还是百万订阅,平台拥有者随时可以用任何理由把你收回或是删除。 ( 😱 ) 2、关于流量来源 脸书和 IG 的流量来源为自然触及和广告为主,而部落格则是以自然搜寻流量为主,这也就会反应出这些的流量来源的受众精准程度。 在部落格上,会是很精准有需求的受众,因为他们是有需求而去搜寻找到部落格的;而另外两个社交亭台的受众则相对没有那么精准。 回想你自己在使用社群媒体的经验,平时是不是在通勤、无聊、睡前时会滑滑脸书、IG 看看有没有甚么有趣的事情。通常是漫无目的的滑阿滑,但当你和朋友聚餐不知道要去哪家餐厅?去日本东京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去的景点?要换笔电想看看开箱和比较时!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问问 GOOGLE 大神,而不会是在 IG 上搜寻找答案对吧! 也因此,我们可以大致上总结为,部落格是当人们有需求时在看,所带来的受众是很精准、有需求的;而脸书、IG 比较是平时用来打发时间或是找乐趣的。 3、关于变现方式和时间 而最重要的变现方式和需要的时间,我相信每种平台都有它的变现方式,如果经营的好,IG 相对变现较快。 部落格则需要时间去累积网站权重和提高 SEO,虽然变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是稳定且累积的!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长尾效应。 看过很多篇部落格资深前辈表示他们目前的收益,都是一两年前的文章所带来的。 4、关于曝光生命周期 脸书、IG 曝光生命周期大约是一两天最多一两个礼拜,如果一个账号已经有几百几千篇的贴文,我们通常不会滑到很久以前的贴文去看对吧,很可惜的以前的贴文会逐渐失去价值。 部落格却是恰恰相反,反而是时间越久越有价值 🤣 随着网站文章权重提升,越久以前的文章反而越容易被搜寻到,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不被看见。 三、结语 总之,部落格的价值像酒一样越陈越香,我常常搜寻到的文章,都是站长两三年前写的,但他依旧被越来越多人阅读。 假若你是要经营个人品牌打造被动收入,我觉得以部落格为主,Facebook、Instagram 为辅,会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除了有不同的受众,还有在开头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平台内容所有权」,自架网站不会因为社群平台的关闭,造成心血功亏一篑! 这种产出一篇文章然后永留存的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打造被动收入的方式 ❤️ 欢迎大家一起加入写部落格的行列 🥳 ( 洒花 ) 鱼子的被动收入实验室里也有四篇文章教你自架 wordpress 网站,有兴趣的可以点此开始学习如何架设 wordpress 网站。 四天架站教学系列文章: DAY 1、Cloudways 主机申请 DAY 2、主题基本设定 DAY 3、主题进阶教学 DAY 4、网域申请,网站上线! -- 本文转贴自:鱼子 被动收入实验室(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12, 2024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 是什么?最适合成为自由工作者的职业有哪些?
在现代社会,「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这个词越来越常见。但是,自由工作者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职业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在成为自由工作者前,要做哪些准备?自由工作者又会碰到哪些困难?就让这篇文章来告诉你。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是什么? 自由工作者到底自由在哪呢?以下可以简单分成三类,分别为: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点自由、以及工作内容自由。 1. 工作时间自由 对于自由工作者来说,工作时间并不受到传统朝九晚五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自由地安排工作时间。 例如,一些自由工作者可能会选择在清晨或深夜工作,这时候他们可能会觉得更有创造力或更能专注。这种工作时间的自由,让自由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并且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时间进行工作。 2. 工作地点自由 自由工作者不需要固定在某个办公室工作,可以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进行工作。 这可能是家里、咖啡店、图书馆,甚至是海边或山上。这种工作地点的自由,让自由工作者能够选择最能激发他们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工作环境。 3. 工作内容自由 自由工作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工作内容。不需要被迫做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种工作内容的自由,让自由工作者能够专注于他们真正热爱的工作,并且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什么样的职业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一般来说,只要符合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点自由、以及工作内容自由的职业都可以算是自由工作者。以下就举几个例子: 1. 文字与影音创作者 作家、部落客、YouTuber 等都属于此范畴,他们通常不受地区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完成工作,只要能够按时交稿即可。他们可以在家中、咖啡馆、图书馆甚至在旅行途中创作内容。 2. 程序开发与 IT 服务 如网站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游戏开发等职业,他们的工作地点也可以非常自由。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和网络连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开发工作。这使得程序开发者可以选择在家中、共享办公空间或其他任何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3.设计与创意工作 如平面设计师、插画师和动画师等职业,这些创意工作者通常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他们的创作。他们只需要使用设计软件和相关工具来完成工作,这样的灵活性使他们能够在任何能激发灵感的地方工作。 4.自雇者 独立顾问、讲师、自营律师等自雇者,他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或个人偏好来安排工作。这类职业的自由度较高,能够在家中办公、到客户所在地或者租用临时办公空间来进行工作。 当然,自由工作者并不局限在这些职业,如果想要评估你的职业是否适合发展成为自由工作者,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数字游牧新手】上班族也可以数字游牧,从 0 开始工作转型这样做! 在成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前,要做哪些准备? 进入自由工作者的行列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能够顺利过渡并在这条路上取得成功。以下是成为自由工作者前需要考虑和准备的三个重要方面。 1. 明确专业领域与技能 首先,自由工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技能,这包括拥有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能够提供的服务类型。 因此,在开始自由工作前,我们需要问自己:自己擅长什么?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 例如,设计师可能专注于平面设计、UI/UX 设计或动画制作;写作爱好者则可能专注于文案撰写、编辑或内容创作。明确专业领域有助于我们在市场上定位自己,并找到适合的客户群体。 2. 制定业务计划与财务准备 自由工作者虽然享有自由,但同时也需要具备企业家的思维。 制定业务计划有助于你明确目标、制定策略并管理财务。业务计划应该包括目标市场、定价策略、营销计划和财务预测。除了制定业务计划,财务准备也是自由工作者成功的基石。 建议至少准备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费,因为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不像公司一样固定,通常都是结案后才会收款。 除了预备金之外,也可以建立一套被动收入的体系,比方在线课程收入、股票股息、书籍的版权收益等,拥有这些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初期可能的收入不稳定期。 此外,设立停损点也是必要的。如果某个时间点以前,我们还未达到预期的收入目标,可以考虑重新回到职场。 3. 心理准备与建立专业网络 此外,心理上的准备是成为自由工作者的关键之一。当我们离开了体制,就不再会有老板和主管监督,因此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自律且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这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自律能力、独立作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成功的自由工作者通常拥有强大的专业网络。这包括与同行业专业人士、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参加行业会议、加入专业协会、参与在线论坛和社交媒体活动都是扩展人脉的有效方式。专业网络不仅能够提供支持和资源,还能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又会碰到哪些困难? 自由工作者享有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要在自由职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了解并应对这些困难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自由工作者常见的三种困难及应对策略。 1. 收入不稳定 自由工作者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收入的不稳定性。与传统的全职工作不同,自由工作者的收入取决于案件的数量和客户的支付时间,这可能导致收入波动。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给个人财务管理带来压力,尤其是在没有储备金的情况下。 应对策略: 建立紧急基金:准备至少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作为紧急基金,以应对收入不稳定的时期。这样可以确保在没有案件或客户延迟付款时,仍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多元化收入来源:通过接不同类型的案源或提供多种服务,来分散收入来源,减少对单一客户的依赖。例如,设计师可以同时从事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和 UI/UX 设计等多种工作。 签订合约:与客户签订明确的合约,规定付款时间和条件,确保自己的收入得到保障。这有助于避免因客户拖延付款而导致的现金流问题。 2. 自律和时间管理 自由工作者需要高度的自律,因为不受传统工作环境的监督。缺乏自律可能导致效率低下、案件拖延,甚至错过截止日期。此外,平衡工作和生活也可能成为一个挑战。 应对策略: 制定工作计划:每天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确保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将大议题分解为小步骤,有助于逐步完成工作并保持动力。 使用生产力工具: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和应用程序(如 Trello、Asana 等),来帮助跟踪项目进度和管理时间。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自由工作者更有效地安排工作时间,避免拖延。 设定工作区域:在家中设立专门的工作区域,营造专业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避免工作与生活相互干扰。 关于如何安排工作时间,可以参考这篇文章:Amazon 广告策略经理 Jessica 专访|在家工作如何克服拖延症?设定「停止线」让自己好好下班! 3. 客户管理和沟通 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是自由工作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能否有效地管理和沟通,对于案件的成功至关重要。 应对策略: 清晰的沟通:在案件开始前,与客户详细讨论需求、期望和时间表,确保双方有一致的理解。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误解或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问题。 定期更新:定期向客户报告案件进展,及时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这不仅能够增强客户的信任,还能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学会说不:对于不合理或超出工作量的要求,要学会拒绝,避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这样可以确保自己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案件,而不会因为过度承担而影响工作质量。 在这个时代,自由工作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他们享有工作时间、地点和内容的自由,但这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无论你是已经是自由工作者,还是正在考虑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都需要对这些挑战有所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由的工作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在其中取得成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并为大家的自由工作之路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9, 2024

数位游牧一点都不浪漫?数字游牧真实体验与 5 大建议
因为人在国外,刚好也来谈一下最近很热门的「数字游牧」这个话题,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好了。 先讲结论:把「数位游牧」拆解开来;如果是「数字」,那有网络就好;「游」则是有时间就可以;但重要在于过程还要「牧」,那不止是时间安排,还要创造价值!这个就很挑战了! 举个例子,从来美国到今天,每天我都五到六点起床(今天 05:00),跟在台湾一样。在孩子们起床前,把握工作时间;等到孩子们都起床之后,就切换到放松与好友在一起的时间。 今天早上已经看完一个单元回馈,打了一通越洋电话讨论,现在正在写「福哥来信」。桌子前的双屏幕、定时器、待办事项便利贴,都推着我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而往右边窗外看去,就是绿油油的草地,以及一个超美的高尔夫球场。 先努力工作,再努力放松,并且创造价值。这是我目前「数字游牧」的样子。 你觉得简单?自在?放松?哈!也许吧-在某些部份!但有些事情似乎也没那简单。 所以,我规纳了一下,如果你也想「数字游牧」,那以下 5 件事,是你可以思考的: 1. 数字交付价值 谈到「数字游牧」之前,也许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透过数字生产的方式,交付价值。当然在计算机前面工作,就算是数字;只要有网络,去哪里都可以游牧。但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些产出真的能创造价值吗?或者是,你有没有找出透过数字创造价值的方法? 2. 自律与时间管理 也正是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数字工作,游牧各地。那下个重点就是自律了,你有没有规定自己的产出时间,在不同的时差,不同的地点,该工作的时候就要工作,该牧养的时候就要牧养。不然就只有「游」,却没有「牧」。 3. 核心技能要求 很不幸的,数字游牧,就如同前几年流行的斜杠工作一样。 我个人觉得这一点都不浪漫,也从来不觉得轻松。 因为大家只是看到表象的样子。但是能够在每个地方工作,透过数字来交付价值。这其实要求是更高的!也是更不简单的!就像在斜杠之前,你有没有一个主要的核心,可以用来支持你! 而所谓其他的斜杠,只是因为核心技能非常的强壮,你还有其他的心力去发展其他的技能。所以在数字之前,你要思考的是你交付的价值何在。 4. 实体到数字转型 不说别人说自己好了,如果是传统的讲师工作,我可能还是没办法做到数字游牧,远程交付价值(虽然还是有在线教学,但是我还是相对更喜欢实体)。 而为了要做成数字的价值交付,我就必须要打掉重做,用纯数字的观点,来思考我原本的服务应该如何转型。 所以才会有 F 学院的产生,才会有教学的技术跟简报的技术这样的课程,才会有重新拍摄的四机四镜,甚至也要成立在线的工作团队,才能够全方位的提供支持。你觉得像这样子的「数位游牧」是简单的吗?至少我花了好几年才搞定。 5. 自主节奏切换 当没有人监督你的工作,没有人要求你什么时候产出,什么时候放松,你是不是还可以维持纪律,让跟你协作的人放心。你能不能清楚的切割工作时间,跟游玩的时间。你能不能聚焦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想办法让产出最大化。这个很基本,但从来都很重要。当然,也不是一直都在工作,那就失去数字游牧的自由性了。 小结 每阵子都会有个新的名词,像是「数字游牧」看起来就是蛮性感的,蛮吸引人的。 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游牧民族」呢? 是要求稳定不变的人,还是可以持续适应环境,甚至强悍的人(想想成吉思汗!)。当你想要当游牧民族的时候,有想过不同的环境挑战?有想过接下来变化才是常态?或者是,你是更适合守住一片田地,每天努力工作? 自律,才能自由!极度的自律,换来极度的自由! 当然,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游牧,而是流浪⋯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跟大家分享我对「数字游牧」的 5 大想法,也欢迎大家跟我交换你的想法。 --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7, 2024

个人网站如何写「关于我」页面?详尽拆解 4 大模块,手把手带你写
个人网站上的「关于我」页面,是每位网络创业者的数字个人名片。它就像是一位尽责的 Sales,能 24 小时的宣传你的服务。 不过「关于我」的页面该怎么写,才够吸引人呢? 两年前我开始自架网站时,天真的想法是:「反正就把我的丰功伟业,放上去就好了吧?」 后来我在读 《A Pain Free Process for Writing Your About Page》这本专门教人写「关于我」的电子书时,发现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观念。 因为读者们不关心我的丰功伟业,而是「这个网页的内容,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OK,那到底该怎么写呢? 一起来学习怎么写「关于我」页面 写「关于我」页面的关键,主要有这 4 大区块: 你的服务跟目标读者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读者要相信你的服务 为什么读者要喜欢你 行动呼吁 (Call to action) 在写这 4 大项的内容时,可以分别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区块 1.你的服务跟目标读者有什么关系 不要开头就介绍你是谁,因为读者根本不 Care。 想反地,读者在意的是「你能够帮助它们解决什么问题」。这个区块我们要先清楚定义我们要帮助的人、怎么帮助他们。 问自己以下 3 个问题,分别是: 你的理想客户是谁 你可以如何帮助你的客户 你提供什么服务或产品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回答是… 你的理想客户是谁: 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工作者,例如医生、律师、咨商师 你可以如何帮助你的客户: 我能够教他们一套在网络上写作的方法以及定位策略,帮助他们写出专业又好读的社群文章建立影响力,并且吸引潜在客户。 你提供什么服务或产品: 1 对 1 写作教练,客制化提供网络写作教学 思考完这 3 个问题,我写出下方的区块。 区块2.为什么读者要相信你的服务 建立你在目标读者心中的信任感。 讲完了我们想服务的客户以及能提供的服务,但客户可能会想:「为什么我要相信你?」 因此我们要举出过去自己协助过的案例,或是分享自己过去从遭遇困难到克服的经验。 问自己以下 3 个问题,分别是: 你曾经解决过什么,读者曾经遭遇过的问题吗 你做了什么工作,可以展现你的专业度 你有没有可以证明自己的顾客见证 如果你已经有客户见证了,可以直接引用该位客户的背书,下方是我的客户见证: 如果你还没有客户见证的话,就把上方 3 个问题的答案写成「区块 2」的内容。 区块 3.为什么读者要喜欢你 这一个区块,可以展现自己的「人味」。 看看网络上八成的个人网站。除了照片不一样之外,你真的知道各家厂商的区别在哪里吗?很难吧。 但是为什么? 答案也很单纯,因为你(厂商)没有写出自己在意的地方是什么呀! 那该怎么写呢,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 你痛恨什么工作 你在工作上有什么超能力 为什么你要开始自己的事业 为什么你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 你想要达成的工作使命是什么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回答是… 工作上你不会做什么:我不会去追求爆文,也不会追求快速成名或成功的方法。 你在工作上有什么超能力:我能用有架构与系统的方式,用白话文解释这位学员在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写作技能。 为什么你要开始自己的事业:因为我自己就是靠持续的写作分享,才走到今天的我。我从一位职场上班族,然后发现自己在写作以及有逻辑教学上面的天赋与技能。所以我决定跳脱舒适圈,然后出来自己创业。 为什么你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当我看到原先不擅长表达,但是脑袋极度有料的人透过写作,和过去已经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产生连结的时候,我都替我的客户感到开心。 你想要达成的工作使命是什么:我的使命就是帮助知识专业工作者,藉由写作拓展职涯的可能性。 厘清答案后,我将这些信息写成以下的内容。 区块 3. 为什么读者要喜欢你 Bonus,让客户听到你的起心动念 我们都知道,故事可以触动人心。如果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分享自己「开始事业」的故事,那客户肯定能对我们印象深刻。 以我自己为例,下方是我为什么要开始经营「写作事业」的故事。 区块 4.行动呼吁 (Call to action) 你想要顾客下一步做什么? 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写「关于我」,背后总有个目的吧? 这个目的称之为「行动呼吁 (Call to action)」,常见的有: 联系你 参加你的课程 和你预约一个 30 分钟的在线对谈 想清楚你的下一步,想要客户采取什么行动。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回答是… 让客户找我担任他 / 她的写作教练。 因此要清楚的把报价、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列出来,并写出客户下一步要做什么。 把这 4 大区块写清楚,就是一个很好的「关于我」页面 这篇文章我们介绍了 4 个「关于我」的区块: 你的服务跟目标读者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读者要相信你的服务 为什么读者要喜欢你 行动呼吁 (Call to action) 你可以一步一步把区块完成,这样就能打造一个清楚又能让客户采取行动的「关于我」页面了。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内容好复杂,需要有一个在旁陪你从头走过,我可以担任你的专属写作教练。 我会引导你用自己的文字,写出专属于你的个人网站「关于我」页面。最终让你的客户更了解你,并起主动上门找你服务。 名额有限,立刻预约开始吸引你的潜在客户 -- 本文转贴自:I'm Chi(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ugust 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