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多巴胺消費」,犧牲你的第二曲線!改變一習慣,累積人生第二曲線探索本錢

August 30, 2024

別讓多巴胺消費,犧牲了你的第二曲線!改變一個習慣,累積人生第二曲線探索本錢

Photo by Marcos Calvo from iStock

想要探索人生第二曲線,卻擔心沒有本錢?「中年級實習生」老查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分享他的財務分配之道,從記帳開始長期追蹤消費習慣,用「壽命計價」減少多巴胺消費等,帶你一起累積第二曲線的探索資金!

這幾年,許多人都在大力提倡「經營人生第二曲線」的觀念,鼓勵上班族在職涯巔峰的時候,就撥出一點時間和資源,探索未來離開職場後,要靠什麼賺錢和度過漫長的人生下半場。

想做這樣的探索,最重要的無非是挖掘天賦熱情,尋找人生下半場的主軸。有了頭緒之後,接下來的頭號課題,無非就是:準備足夠的資源,建立商業模式,慢慢發展你的事業。

然而,這卻會是讓許多人很頭痛的地方。準備一筆小錢,投資挖掘自己的天賦熱情,或許還不難辦到;可是要準備一筆夠大的金額,讓你能長時間全力投入人生第二曲線的探索中,未必就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了。

那到底該怎麼辦?

已經走過這段歷程的「中年級實習生」老查表示,你未必需要一步到位,但你當下可以做的,就是「重新配置資源,改變支出比例」,為自己開始累積本錢。不過,這些是抽象的理財原則,實際上到底可以怎麼做呢?對此,老查提供了幾個簡單、人人都能上手的方法:

Photo from Freepik

從記帳開始累積數據,讓數字自己說話

老查認為第一步,就是從「記帳」開始,而且必須長期、穩定地去追蹤自己的消費習慣

老實說,要養成穩定的記帳習慣其實並不容易。如果你是還沒有穩定記帳習慣的人,或許可以試用看看「記帳城市」這款 App。它把記帳,巧妙變成了一個城市經營遊戲,用遊戲和獎勵機制,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記帳的習慣。

但不管你選擇用什麼方式,老查表示,「關鍵是要長期、持續的記,如此你才能從數據中,看出個人的消費模式和習慣來。這道理就好像我在經營網站,單看一、兩個月的數據,是看不出太多東西的,必須長期紀錄和蒐集,才能從中挖掘出意義」。

然而話又說回來,記了帳,然後呢?光是記帳,又不會憑空生出錢來?

圖 / 老查提供

梳理記帳數據 瞄準「多巴胺消費」

老查解釋,記完帳後的下一步,就是要鎖定當中的「多巴胺消費」,也就是那些你為了滿足感、為了快感所花的錢。「人到中年,難免都會有些多巴胺消費的習慣,是用來紓解心情,或是釋放內心壓力的。」老查一邊解釋,一邊展示了一下背後書架上整整兩櫃、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公仔。

這些公仔,曾經都是他的「多巴胺消費」。絕大多數都是他過去在當上班族期間,一點一滴累積下的戰利品。那段日子,上班帶來的巨大壓力,讓老查每每路過玩具店,就會習慣性地走進店裡繞兩圈,再帶著幾盒公仔回家。這種下意識地多巴胺消費,一個月下來,有時也是幾萬塊的開銷。

「仔細盤點一下你可能會發現:這些花費如果能降低,甚至是省下來投資到自己的人生第二曲線裡,往往會是筆不小的錢。」老查說道。

不要用錢,改用「壽命」來計算消費!?

說來簡單,可是別說是消除了,光是要降低日常的多巴胺消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多巴胺消費是多年累積、下意識的習慣,想在一夕間大幅降低,哪是那麼容易的事呢?

對此,老查根據親身經驗,提供了 2 個有趣的作法,分別是「壽命計價」和「尋找純然的喜悅」。

「壽命計價」背後的概念很簡單:我們花出去的錢,大半都是用「時間」賺來的。換句話說,買東西的價錢,其實也能換算成對應的時間,讓你能用壽命的角度,來評估這筆消費是否值得。

計算的方式很簡單:請先用你賺到的錢 / 你的實際工時(註),得出你的時薪。在這裡要特別提醒:你的收入不只是思考「你賺到的金額」,也要考慮「因此而發生的成本」,例如你因為做這份工作,會衍生出要置裝、買車通勤、去上課學習...,這些都是因為賺得這份收入所產生的成本,扣除之後,才是你真正的「賺到的錢」。這樣計算之後,如果你目前的時薪是 500 / 小時,那麼購買一個 2 萬元的公仔,就相當於花掉 40 個小時,也就是 1.6 天左右的壽命。

值得嗎?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一樣。不過對老查來說,這個簡單的換算,卻讓他漸漸意識到,原來很多消費,並沒有想像中的「值得」。

註:這裡的實際工時,指的是你處理工作相關事務的時間,譬如下班應酬、周末逛書店蒐集提案靈感、通勤等等都算。

沒了多巴胺消費,但壓力還在,怎麼辦?

對大多數人來說,多巴胺消費另一個難以戒除的原因,是因為這類消費往往被當成釋放壓力、放鬆心情的捷徑。沒了它,壓力卻還在,那又該怎麼辦呢?

老查認為,「向過去的自己取經」、尋找一些自己曾經很熱衷,卻在工作後不得不捨棄的事物,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建議看起來好像是老生常談,但背後卻是老查一段血淋淋的親身經驗。

某天,老查在咖啡廳打開電腦,正準備要完成當天的待辦事項,但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完全提不起勁工作。這狀況是人之常情,只要沒有要緊的事情,稍微休息、玩耍一下,多數人也都能逐漸恢復過來。

「可是那時候我整個人僵住了。」老查回憶道:「因為我完全不知道(拿掉多巴胺消費後),我該玩什麼、做些什麼,來打發掉這段時間。」也是這段經驗,讓老查意識到:原來,他的生命經驗裡,好像欠缺一項可以全心投入,從中得到樂趣的事物。

這次的「當機」經驗,讓老查決定向過去的自己取經,試著要找回一些他曾經熱衷、做起來也很開心滿足,卻許久未曾做過的事情。後來,其中一件被它找回的樂趣,是畫畫。

「我其實沒受過正統訓練,作品也還不到能送人,或者販賣的程度啦!」老查謙虛地表示:「但我就覺得這件事我做的很開心,那後來也發現它確實可以取代多巴胺消費的功能,讓我有另一個管道舒緩心情、釋放壓力。」

Photo from iStock

把塵封已久的興趣,變成人生下半場的主旋律!「上班族製琴師」的人生第二曲線

有類似經驗的也不是只有老查自己而已。

在老查舉辦的「人生轉型工作坊」裡,就有一位學員,年輕時熱衷彈吉他,還曾自組過樂團,可惜後來由於成員們工作繁忙,越來越難一起練習,這才中斷了彈琴、練團的習慣。

經過老查的引導,這位學員決定在多年後,重新拾起吉他,再度享受彈琴的樂趣。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彈吉他不只讓學員重溫舊日美好時光,後來更變成了他開拓人生第二曲線的關鍵:他決定要成為一位「吉他製琴師」,目前正在努力學習製琴的手藝,至今已經接連完成三、四把個人作品。

不管是學員的製琴,還是自己的畫畫經驗,老查認為這種「純然的喜悅」,才是能取代多巴胺消費,讓人們能真正釋放壓力的關鍵,「對別人來說,這類活動可能沒什麼意義;可是在當事人看來,卻能帶來獨特的樂趣和體驗。這類經驗是我們小時候或年輕時都有過,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忘記的體驗」。

多方嘗試,先找到支點,再思考放大、借力使力!

除了靠檢視消費習慣,擴充探索第二曲線的資金池,老查在發展第二曲線的時候,盡量別替自己設下太多限制,有機會就多多嘗試不同的變現管道。經營自媒體或許是當紅的方式,但並不是唯一,畢竟每個人第二曲線的主題大相徑庭,多方嘗試才能找真正適合你的變現管道。

「在最一開始,你能賺到的肯定不多,可是在這個階段比起賺多少,『能不能賺』才是關鍵。」老查分析道:「這就好像是用槓桿撐起重物一樣。你得先找到一個支點,接著才能慢慢思考怎麼更輕鬆地借力使力。」

說到這裡,老查又舉了另一個朋友的故事當例子。

這位朋友是位熱愛畫畫的上班族,不過一直以來,畫畫就只是她私下的興趣而已,從未變成賺錢的工具。有一段時間,她因故離開職場,索性就轉身,從小班制的繪畫課開始,全心投入到自己的畫畫事業裡。

有了開課的經驗,她對於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這件事,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之後更跨入視覺設計的領域,陸續接到了包裝設計、視覺設計之類的案子,甚至她還和其他自由工作者合作,去接更大、更複雜的專案,用她的藝術專業,組合出多元的第二曲線收入。

「這就是一個很棒的槓桿案例。」老查指出:「如果你沒有最開始的那個支點(開繪畫課),後面是完全不會槓桿起來的。但只要有一開始的那個支點,就算槓桿很短(指收入少),後面你依舊能透過不斷嘗試,找機會把放大收入。」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Editor Group/Samuel

Editor Group/Samuel

「數位遊牧 Digital Nomad」&「大人學」編輯,專職於挖掘全新數位遊牧趨勢與不同的職涯故事。希望我的成果,能為你打開一條對職涯的全新想像。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