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選摘:勞健保、外幣薪資轉帳怎麼弄?跨國遠端工作 6 大問題一次解!

January 17, 2024

《 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選摘:勞健保、外幣薪資轉帳怎麼弄?跨國遠端工作 6 大問題一次解!

Photo by dem10 from iStock

【本文想讓你知道的是】
1. 跨國工作需要注意的六大問題,包含勞健保、薪資轉帳匯率、合約等
2. 因應跨國工作而生的 EoR 模式是什麼
3. EoR 模式如何解決跨國工作勞資問題

跨國遠距工作和在國內遠距工作不同,尤其若是你的跨國遠距工作公司在臺灣沒有設立分公司,關於稅務和法規的部分會比非跨國的遠距工作複雜許多,員工需要自行打理的事項也較多。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向讀者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些在臺灣從事跨國遠距工作時需要注意的眉角,希望幫助大家在開始向國際遠距工作職場投遞履歷前,先了解可能會面臨哪些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每個國家的法規都不一樣,每間公司的制度和規模也不同,這些都會影響他們在雇用國外員工時採取的行政作業方式,在此提供的是普遍的大原則,實際情況還是會因個別情況略有差異。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遠距工作雇主不是在臺灣登記立案的註冊公司,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包括:

1. 需要自己辦理勞保、健保、勞退提撥

根據臺灣的跨國遠距工作者在臉書社團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上的分享,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找一間工會投保,投保時請記得主動聲明要扣勞退,並務必提供真實薪資,以避免之後若要調整比較困難。

投保必須要在雇主第一次匯薪水到你的帳戶前完成。

2. 較難申請到高額度的信用卡

由於銀行沒有你的薪資轉帳紀錄,無論是申請信用卡或貸款都可能比一般上班族困難一些。

幸好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臉書社團內有許多熱心的團友是資深跨國遠距工作者,他們分享解決這個問題的撇步就是不要將職業填為「自由業」,建議可以向發卡銀行說明,你領的是薪資,而且每年都有報稅,只是公司在國外,並主動提供勞動合約、薪資單與薪資轉帳證明等,要知道自由業和一般受薪階級的信用卡額度相差可達四倍以上。

3. 轉帳匯率問題

需要留意匯率損失以及國際轉帳手續費,否則談好的薪資和實際領到的會有出入,等於變相減薪。

再次感謝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裡的大神建議不妨在談薪水時直接乘以 1.25,因為雇主原本應該負擔的勞保、健保、勞退提撥、匯損、轉帳手續費等,全部加起來大約是薪資的 25%。

為了避免匯差問題,談薪資時盡量以新臺幣為單位,要求雇主每月薪資先轉成臺幣後再匯款給你,或是以轉帳當天匯率換算成談好的臺幣金額,如果可以,請記得在合約裡面註明轉帳手續費由資方負擔。

4. 需要承擔較高風險

跨國遠距工作的勞動合約基本上不會以臺灣為主要法律約束地,一旦出事(例如不幸被裁員),臺灣勞基法規範的離職預告期與對遣散費的要求,對於外國公司沒有約束力。

因此有經驗的跨國遠距工作者也在遠距工作者在臺灣(work remotely in Taiwan)上提醒大家,第三點提到薪水乘以 1.25 單純是指計算雇主本身應該負擔、卻因為在臺灣沒有註冊而無法負擔的部分,但實際上員工談薪資時,應該要再多加一點以保障自己的權利,才能負擔可能發生的風險。

目前臺灣國內公司的薪資與歐美等國外企業相較,普遍偏低,不需要太擔心提出薪資過高而國外雇主無法接受的情況。譬如美國軟體工程師的年薪大約是十萬美元,折合臺幣約為三百萬,只要你要求的薪資在這個範圍內,大部分美國軟體公司應該都會接受。

5. 需要提供許多書面文件

依照各國法律規定,簽約時可能會被要求提供各種文件或資訊,譬如美國公司會要求 W-8BEN (預扣稅實際收益者的外籍人士身分證明)與其他表格,以及移民署入出國日期證明,若沒有提供,薪資會先被預扣 30% 留在美國,雖然最後會被退回你的帳戶,但可能會延遲一段時間才拿得到。

每個月收到國外公司的薪資匯款時,請記得向銀行索取水單,以便報稅時可用。報稅時請自行在報稅介面輸入資料,一張水單一筆,金額是扣除跨國轉帳費用後實際進到你戶頭的薪資金額,如果薪資不是用臺幣發的,請再乘以水單上的匯率。

總之,跨國遠距工作要配合兩邊國家的法規,可能造成許多額外的 paperwork,請務必將這個部分的時間成本也考慮進去。

6. 簽約形式可能不太一樣

如果跨國遠距工作的是規模較小的新創公司,或還沒有能力在海外設新據點的企業,你可能會被要求簽訂和一般勞動合同稍微不一樣的合約。有可能是以自雇者(self-employed)或約聘人員(contractor)的形式和雇主合作,也有可能不是永久合約(permanent contract),而是以一年一約的方式續簽,這個部分求職者也應多加留意。

如果運氣較差,遇到黑心雇主,你要考慮的問題有可能會進階成以下這些:

雇主薪水少付,難道要自費花錢請律師打國際仲裁?
雇主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但臺灣勞工局說雇主不在境內,所以幫不上忙?
或是哪天需要一張在職證明來申請某些文件或貸款,但因不是在臺灣註冊的公司,在職證明開出來也很少單位可以接受?

也有可能是你覺得以上說的那些額外的風險和多出來的 paperwork 實在太煩人,彷彿除了當員工還要身兼HR,那麼這時「EoR(Employer of Record,中譯為「名義雇主」)」的模式就可以妥善解決這些問題。

臺灣的讀者朋友們對 EoR 這個專有名詞或許很陌生,為了幫大家解惑,我特別專訪了新加坡 Slasify 公司創辦人王祥宇(Carlos Wang),Slasify 是一間提供 EoR 服務的跨國企業,感謝身為 CEO 的 Carlos 特別抽空詳細解釋,讓我對 EoR 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以下簡單介紹 EoR 模式的雇傭關係。

跨國 EoR 模式指的是境外雇主透過一個本地的「名義雇主」來雇用當地員工,由「名義雇主」處理所有當地員工在受雇期間被當地勞動法規保障的事項,包括這些臺灣員工的社會保險、退休金、勞動合約、稅務申報、管理記錄等。

對雇主來說,無論是初試聲啼的新創團隊,或是已具有一定規模、正在拓展國際市場的跨國公司,使用 EoR 服務都不失為省時省力的好方法,因為跨國遠距工作模式下的雇傭關係必須符合雙方國家的各種法規,如果雇主的HR團隊不夠大,或沒有餘力辦理這些複雜又耗時的手續,選擇和有經驗、合規化的「名義雇主」合作,只要支付合理的服務費,就能讓專業的「名義雇主」來搞定一切。

Slasify 的客戶中,有一間企業在短短兩個月內將事業版圖拓展到全球十二個國家,能達到這個驚人的成果,絕對要歸功於 EoR 模式,它幫助該企業省下許多寶貴的時間成本,才能將真正的資源用在開疆闢土上。

對跨國遠距工作者而言,「名義雇主」更是員工的一大福音,它能保障員工所有依法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如果發生任何爭議,可在員工所在地解決,不會有國際訴訟的疑慮;萬一發生勞動糾紛,「名義雇主」也會承擔大部分法規的風險,小到簡單的遣散費糾紛,大至員工違法、工傷甚至死亡等賠償問題都包含在內。

「名義雇主」還能確保員工獲得正常的薪轉記錄,以及本地公司的聘用記錄,可大大提高銀行往來的信用;同時因為「名義雇主」可以支付當地貨幣的薪資,匯率和匯差不會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

總而言之,EoR 模式對跨國遠距工作下的雇主和員工來說,是個皆大歡喜的人事行政解決方案。Slasify 於 2016 年在新加坡成立,臺灣也有辦公室,2017 年開始提供 EoR 服務,疫情後業務成長迅速,目前服務範圍遍及全球一百五十多個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和美洲。

服務過這麼多跨國遠距工作型態的企業主,Carlos 表示遠距工作的趨勢在未來會繼續成長,意味著遠距工作的職缺將會愈來愈多,想要在不出國的前提下發展國際職涯,絕對會成為臺灣求職者的新選擇。但他也提醒讀者,遠距工作的勞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職缺非常搶手,以 Slasify 本身為例,做為一間完全遠距的中型跨國企業,公司職缺的平均錄取率是 0.2%。

以上歸納跨國遠距工作者一定要注意的法規問題與權益須知,並介紹了因應跨國遠距模式而生的 EoR 服務,希望對有心成為跨國遠距工作者能帶來一點幫助。

--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WFH 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遠距工作者的職場攻略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