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李君婷专访|24 年访逾 600 城市的体悟:生活难免心累,找到「状态转换法」是必要准备

December 9, 2023

講師李君婷專訪|24 年訪逾 600 城市的體悟:生活難免心累,找到「狀態轉換法」是必要準備

Photo by AegeanBlue from iStock

透过旅行来进行「状态转换」,并且解决「心累」的问题,是当代专业工作者的必要修炼。企业顾问/讲师李君婷将透过两个旅行的迷思,与你分享她超过 20 年的旅游经验。

「刚订好十月去多伦多的机票就收到妳的邀访信,真是太刚好了!」一改平时讲授项目管理课程的正式装扮,君婷老师一身轻便来受访。但即便谈的是相对轻松的主题,她平板上还是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

从年轻时独自游欧、美算起,她到目前已经有 24 年的旅行资历,曾到访过近 70 个国家,走过六百多个城市。撇除少数几次跟团(如去埃及时基于安全考虑选择跟团、或配合友人规画),大多都是一个人的自由行。

旅行究竟有何魅力,让她再忙也坚持每年挤出时间去?她想了想表示,旅行对她来说是忙碌日常里尤其必要的休息方式,「我想特别强调,是有感的那种。」

心累难靠睡觉和耍废化解,旅行中「转换状态」是关键

为何要强调「有感」?君婷老师表示,人在忙碌中身心难免会疲累,身体累可能睡饱就好,心里累却很难靠睡觉或耍废来解决。但麻烦的是,很多人常没意识到这点,感觉累就只想到睡觉耍废,没想到却越睡越累、越耍废越疲惫。时间被废过去之后,心里的焦虑又变得更深。

在她看来,觉得累时该做的第一件事,其实是判别它来自身体或心理,「如果你睡很多还是觉得累,天亮又开始觉得绝望无力,那么你可能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理累。」身体的累需要我们少做点事,但心理累却可能需要我们多做点事:找到适合自己的「转换状态轨道」来切开工作压力。

旅行对君婷老师而言,正是非常棒的一种转换轨道。她解释:「旅行其实就是项目管理,事前要做好成本、时程、风险等规划,但出发后往往有各种变卦,比方说没搭到要搭的车、想吃的餐厅没开,需要我们快速应变。」因为旅程时间有限、这些应变得在紧凑的时间里完成,再加上旅程中我们对于外在环境相对陌生,所以我们在旅行时会自然地进入一种「既放松又专注」的心流状态。所谓状态转换,在这过程中也就不自觉地被实践了。

应变过程还有个奇妙之处,那就是整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反复思考想要什么(如想吃什么、想去哪),然后很快满足自己」的过程。对比在工作中常面对到无能为力的挫折感,这种自由和满足自我的机会也常能带来强大的疗愈效果。

君婷老师提到,很多人会觉得安排行程一定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比方说某个古迹历史多悠久,「但其实不需要,光是『你想去』就够了。像我明年要去欧洲参加一个河轮行程,沿着莱茵河水路走访平常不容易去到的小镇,我就超期待的!」

李君婷旅遊照
以缺氧状态造访云南玉龙雪山顶,君婷老师笑称手上的是救急却不怎么有用的氧气瓶。(图/李君婷提供)

热爱在长途移动过程思考,她不只搭机还每年搭火车环岛

「很多人对于旅行的期待从到达目的地开始,而我却最着迷一段长途旅行的移动过程,不论是搭船、飞机、火车、汽车……」

除了排解压力,旅行对君婷老师而言还有个重要价值,那就是帮助思考。她表示,长途飞行是很多人的恶梦,但却是她最喜欢拿来思考和阅读的时光,就算只是放空,都觉得自己似乎在过程中被注入新能量。

「因为我觉得飞机在高空时,就像在一个时间、空间都无法被明确定义出界限的神奇环境。在这个充满白噪音的环境里,我反而能排除噪声,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可能是视野被强迫打开了吧!」她说明。

李君婷旅遊照
某趟航程中读着科幻小说《极限返航》。(图/李君婷提供)

所谓「排除噪声」是什么意思?她举例,过去当小主管时常会遇到纠结却又得做出决策的时候,像某次就必须替组织处理一个「人」的问题。一直待在工作环境中,她看到的都是眼前人力分配、团队面临变动的不安低落等顾虑,后来在一段长途飞行中,她于三万英呎高的魔幻环境里进入不同的思考角度:多年后回头看,现在怎么做才是对组织最好的?然后终于能做出决定。

「不能出国也没关系,在台湾搭火车也能创造这样的环境。」君婷老师分享,她每年也固定会搭火车环岛一圈,至今已持续八年,有时甚至是当日来回。这样的行程对她来说只有一个目的:不是吃喝玩乐,而是创造不受干扰的环境,让自己专注地阅读、思考以及得到彻底的休息。

拓宽视野养成同理心,看事情不再只有「对错」而已

君婷老师在旅程中还有另一个「思考」收获。很多人常说在旅途中的见闻能开拓视野,但在她看来,开拓视野并非打卡哪些景点,而是因为亲身经历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所以能少些本位主义、多些温柔与理解。

这其实是作为成熟大人的重要训练,毕竟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不同的人、需要经营不同的关系,在全球团队当道的时代,还可能和不同背景的同事、客户协作。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同理心」很重要,但往往因为误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唯一真相,于是很难真正以同理心待人。进入其他文化实地体验和观察,在君婷老师看来是提高同理心的好方法。

举例来说,我们在旅途中可能体会到台湾酷暑时,有另一个地区正是寒冬;中华文化对鬼魂戒慎恭谨,美国万圣节却用另一种态度来面对;台湾人觉得餐厅送上热茶是贴心,日本却不管再冷都以冰水招待客人。

君婷老师表示,常进出这些情境让她面对各种差异时,会直觉地先进入到对方的角度,尝试理解对方在想些什么、为何他会这样说这样做,「大至面对意见分歧的社会政治议题,小至在工作上看到同事与我想法迥异的行为,我都会这么做,不是直接就觉得别人错了。我想这就是同理心的第一步吧。」

明白旅行的好处却迟迟无法出发?关于旅行的 2 大迷思

一路畅谈旅行的痛快之处,君婷老师表示,现在旅行对她来说就像吃饭和睡觉般理所当然。但她也发现这对部分人来说并不容易。为何会这样?她认为和两个常见迷思有关。

迷思一:天数短的旅行无法放松?

很多人常认为旅行的放松程度和天数成正比,也因此若不能玩个八天、十天,不如别去了。但在君婷老师看来,旅行能否带来放松效果还是取决于「心态」,而非「时间」。天数迷思不只会增加出发的难度(毕竟请长假对上班族来说确实不容易),这份无法出发的怨念,还会让我们对工作的不满持续累积,觉得「都是工作害我不能去玩的」。

「与其惆怅地翻着行事历,想着什么时候能请长假,不如从请个半天假开始,创造一个完整属于自己的下午。」

君婷老师也补充,就她的经验而言,请平日会比假日好。毕竟多数家人朋友可能也都是假日才有空,所以假日多半会需要陪伴他们,「利用平日假期完整自己,假日就练习当个配角,学习完整他人。」

迷思二:旅途中绝不该工作?

「我也曾经这样想过,回想起来,我发现越把旅行当成逃避工作、压力、关系等各种东西的手段,越会在过程中不停倒数计时,觉得疲惫甚至在越接近旅程结束的时间,越感到忧郁烦躁。」关于迷思二,君婷老师这样回应。

她表示,虽然自己现在是自由工作者,在时间安排上有相对大的弹性,但却不会完全把旅行和工作切开,甚至更常是刻意设计几场「带着工作的旅行」。

为何一样是在旅行中工作,过去会尽可能避免,现在却刻意这么做?她分享,差异或许来自「对时间的掌控度」。以前会认为上班已使尽洪荒之力,难得休假就该把时间全留给自己,不然好像有请假跟没请假一样,还白白浪费了珍贵的时间,而现在每分每秒都靠自己掌控,则认为旅行和工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刻意切割。

「可能对我来说,以前的旅行像是试图得到某种平衡的手段,而现在,旅行本身就已经是目的。」她这么补充。

对于工作时间多少会受限于公司规定的上班族,她也建议撇开逃避心态,与其刻意切割又因为工作很难真的置之不理而气恼,不如练习妥善规划时间,刻意设计或长或短、或近或远的「工作旅行」。

(访谈结束后不久,正在规划新课程的她就带上工作设备,到离家不过四十公里的山上展开一周的工作旅行,她说这是「准备进入下一个重压阶段的策略性缓冲」。)

虽然深深感受到旅行的放松与转换状态效果,但君婷老师在采访尾声也补充说明,真正重要的或许不是旅不旅行,而是面对难免心累的生活,我们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状态转换方式。如果你光想到要自己踏上旅行就已经压力爆表,那么可能这个方式并不能让你进入休息的状态,而有其他更适合你的选择。

该怎么找?她盖起平板表示,试着多创造一些在能接受范围内的特殊体验,并感受自己做完哪些事后,能够得到新的能量或变得平静,「它未必要是很大规模的、很花时间的,哪怕你只是下班换一条路线走、看一场以前不曾选择类型的电影、在家附近找个饭店住一晚,制造一小段完整属于自己的时间,搞不好都会有出乎意料的休息效果喔。」

本站所有文章未经事先书面授权,请勿任意利用、引用、转载。

Editor Group/鐘敏瑜

Editor Group/鐘敏瑜

「數位遊牧 Digital Nomad」编辑,同时管理「大人学」、「專案管理生活思维」两个部落格的内容。曾任《经理人》记者、《风传媒》生活频道编辑,并有一年全职接案经验。期待在「數位遊牧」这个平台,与有志于游牧生活的读者分享游牧必备认知与精彩人物故事。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