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59 posts

如何在峇里島取得簽證,邊度假邊工作?峇里島數位遊牧指南

峇里島這個擁有美麗海灘、濃厚文化和寧靜氛圍的熱門旅遊勝地,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隨著遠端工作的興起,也有越來越多人希望能在這片天堂般的地方同時度假和工作。幸運的是,峇里島提供了一些選項,讓你可以在此度過美好時光,同時保持工作效率。 確認簽證和法律要求 如果你計劃在峇里島工作,需要確保你的簽證和法律要求是合法的。印尼有不同種類的簽證,如果你計劃在峇里島工作,最好獲得合適的簽證。你還應該了解印尼有關遠端工作的法律條款,以確保你的工作是合法的。 沒人想成為違法簽證持有者,所以讓我們來解釋一下你在印尼遠端工作的幾種簽證選擇: 請參考:2024 最新入境印尼峇里島簽證改版 FAQ 峇里島是否有遠端工作者簽證? 印尼政府長時間以來一直在研究遠端工作者簽證的可行性,最終他們在 2022 年推出了「第二個家園」簽證。 雖然「第二個家園」簽證有效期為 5 年或 10 年,但嚴格的申辦要求,使它對大多數遠端工作者來說有點太遙遠了。比方說,其中最誇張的條件是,你名下要擁有至少 20 億印尼盾(約台幣 400 萬)的印尼銀行帳戶作為資金證明,而且還不能動用。另外,這種簽證也不允許你合法替印尼公司工作,或在當地提供商業服務。 適合投資者的「黃金簽證」 在 2023/9/3 印尼政府推出的「黃金簽證」計劃,旨在吸引外資並刺激當地經濟。這個計劃要求最低投資額為 250 萬美元,最短期限為 5 年。申請人可以獲得 5 年至 10 年的居留權。個人申請者投資 250 萬美元並開設公司將獲得 5 年的居留權,而如果投資金額增至 500 萬美元,居留期限將延長至 10 年。 以企業名義申請的要求最低投資金額為 2,500 萬美元,董事及特派人員可以獲得 5 年的居留權。如果企業將投資額加倍,則居留期限也將增至 10 年。 選擇合適的住宿 解決了簽證問題後,我們來找一個落腳的地方吧! 許多飯店、度假村和民宿提供了完善的設施,包括穩定的 Wi-Fi 連接、舒適的工作區域和安靜的環境。你可以盡量確保你的住宿地點能夠滿足工作需求,同時提供放鬆和休閒的環境。 那麼適合遠端工作者的峇里島最受歡迎的地區有哪些呢?以下是峇里島最受歡迎的數位遊牧地區: Ubud Canggu Seminyak Sanur 尋找共享辦公空間 峇里島有許多共享辦公空間,這些共享空間為遠端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專業的工作環境。你可以租借辦公桌或辦公室、和其他工作者交流並分享靈感。此外,這也是一個良好的機會,讓你認識其他在峇里島工作的人。 以下是一些評價很高的選擇: 1. Canggu 區 Dojo Bali: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舒適的工作區、咖啡廳和室外游泳池。這邊有穩定的網路和充滿活力的遊牧族群,你也可以附近找到各種合租選項。 Outpost Bali Coworking:它在 Canggu 和 Ubud 有三家分店。這家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寬敞現代的環境,配有人體工學椅子、站立式辦公桌、會議室和私人辦公室。除此之外,還有咖啡廳、游泳池和屋頂露台。你可以參加各種活動、研討會和與其他成員的社交機會。 Tropical Nomad:這個共享辦公空間偏向熱帶風情,設有木製家具、植物和吊床。室內有著高速的網路、空調、免費咖啡和茶、小廚房;不僅如此,還有撞球桌、棋盤遊戲和書籍供娛樂用途喔! Biliq Coworking Space: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採用舒適時尚的設計,充滿自然光和綠色植物。室內有快速的網路、Skype 會議間、儲物櫃和列印設備。更棒的是,這邊還有個屋頂休息室,你可以在那裡放鬆和社交。 2. Sanur區 Kumpul Coworking Space: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友好的合作氛圍,配有快速的網路、舒適桌椅、會議室和活動空間。您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學習新技能又結交新朋友。 Livit Hub: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舒適和創意的環境,除了擁有快速網路、人體工學家具、Skype 會議間、會議室和私人辦公室,它還有個小廚房讓遊牧者做飯。另外,你還可以享有各種福利,如健身會員折扣、簽證協助和保險方案等等。 確認網路連接 如果你喜歡自己在家裡工作,可靠的網路品質至關重要。峇里島的一些地區可能網路收訊不太好,因此,在選擇住宿時要確保有穩定的 Wi-Fi 連接。關於這點,你可以事先跟飯店或民宿確認。 探索當地文化和娛樂 在工作之餘,別忘了探索峇里島的當地文化和娛樂活動!峇里島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美食和自然景觀,你可以利用休息時間欣賞和體驗。 峇里島是一個絕佳的地方,可以同時享受度假和遠程工作的樂趣。只要你遵守當地的法律和法規,確保有穩定的網路品質,並在工作和休閒之間找到平衡,就能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創造出難以忘懷的獨特體驗。 實用生活技巧 安排好工作、住宿和簽證之後,讓我們談談實際的事情:如何打理日常生活? 1. 交通 租機車:在峇里島租機車相對便宜且簡單(不過切記「必須要有國際駕照」)。你肯定會在路上看到許多人不戴安全帽,但請千萬別這麼做,畢竟警察執法嚴格,而且峇里島的道路可能很危險,戴上安全帽騎車會相對安全。 使用 Grab 和 Gojek 等叫車 App:這些 App 方便易用,可以叫車和摩托車出租,也可以叫外送。然而,因為有計程車公司的壓力,所以某些島上景點或偏遠地區沒有提供這些服務。 搭計程車:一些峇里島的計程車司機會拒絕使用里程跳錶,或跟你說里程表「壞掉了」,藉此口頭喊價並提高價格。如果可能的話,儘量使用 Blue Bird 的計程車是最可靠的。 2. 對外聯絡 建議你買一張當地的 SIM 卡,生活會更方便。Telkomsel 和 XL 是峇里島最好的兩家手機網路服務提供商。此外,花點錢使用 VPN 服務也是值得的,畢竟在印尼有些網站無法連接,透過 VPN 才可以越過印尼的網路審查。 3. 健康和安全 雖然峇里島醫療設施還算 OK,但你仍該確保你在國外時有足夠的旅行健康保險,讓你在需要海外治療的緊急情況下有所保障!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記下緊急事故的聯繫電話號碼,和峇里島信譽良好的醫院電話。 4. 學習語言 儘管許多居住在峇里島的印尼人很會說英語,但我們仍建議稍微學習一些印尼文,讓你更容易和當地人交流。而且當地餐廳通常價格便宜又好吃。像我們自己在峇里島,幾乎都是說印尼文喔! 5. 尊重當地文化和法律 在峇里島的外國人因不尊重當地文化、不守當地法律而陷入麻煩的故事,我們聽過太多了。身處別人的土地上,還是請尊重當地的文化法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峇里島生活資訊,也歡迎參考以下連結: YouTube 頻道「J Indonesia」 峇里島自由行究極旅行攻略 Facebook 社團「峇里島/印尼吃喝玩樂」 -- 本文轉貼自:峇里島/印尼吃喝玩樂小編元元(原文標題:如何在峇里島取得簽證邊度假邊工作?峇里島數位遊牧指南)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5, 2024

想要數位遊牧,卻害怕入不敷出?學習「預算與財務管理」是你自由的第一步!

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生活,即遠端辦公與旅行的融合,無疑是一種充滿魅力的生活方式,但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然而,有效的預算規劃成為了這種生活方式的重要挑戰。常有人問我,如果要過上 Digital Nomad 的生活,要花多少錢?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將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方法,希望能夠助你在數位遊牧的路上更好進行預算規劃。 事先存錢 雖然「事先存錢」這個建議看似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卻常被忽視,特別是自由工作者型態的數位遊牧者,收入主要來自於接案,相對不穩定,甚至還有可能面臨客戶拖款的風險。有一種情況是,他們期望藉由待收帳款來支付旅行費用,然而在旅行途中卻因客戶拖款而導致款項延遲進帳,進而引發現金流斷裂的危機,旅遊的品質和心情大打折扣。因此確保旅費充足再出發就很重要。透過準備充足的旅費,讓自己在 Workation 中更加輕鬆。 掌握大項支出 旅行的主要支出通常為機票和住宿,因此,明確了解並預測這兩項支出是數位遊牧生活的預算規劃首要之務。 如果你偏向於長期留在一個地方,或者你的 Workation 劃得相對短暫,那麼你可以提前訂好住宿,這樣住宿費用就可以相對準確。然而,如果你更喜歡邊旅行邊選擇下一站,像我一樣,那你就需要在頭腦中有一個明確的住宿費用範圍。 例如,假設你為自己設定的住宿預算每晚不超過 80 美金。在房價較高的城市,你可能會超出這個預算。但是,當你到房價較低的地方,你就需要將之前的超支部分彌補回來。這樣,你就能精準掌握大項支出,確保數位遊牧生活的經濟彈性。 利用全球數據估算生活費 許多人問我身為 Digital Nomad 怎麼抓預算,其實我的方法論是用大數據去推算。 首先,我平時就有記帳的習慣,因此清楚自身日常開銷的金額和架構。有了這些基礎數據,我就能夠參考全球物價水平比較網站(例如 Numbeo) 來做規劃。這網站能比較你當前居住地和可能的目的地的物價,進一步到單一商品的價格比較。 例如,以 2023 年 Q3 台北和京都的物價為例進行比較,根據 Numbeo的數據,京都的外食普遍比台北貴,但購買食材的費用卻較低,像是牛奶的價格甚至只有台北的一半。然而,京都的公共交通費卻是台北的 1.5 倍。 利用 Numbeo 的數據做 Digital Nomad 生活費預算推估 Numbeo 可以細看到個品項的價格差異 透過這樣的數據,你可以根據同樣的天數(例如旅行兩個月)你平時的生活消費模式,來推算在不同地方的生活費。此外,也可以根據當地的物價變動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做好預算把控。 打造預算緩衝區 在對大額支出和推估的生活費作了初步加總後,再加上 10%-15% 作為緩衝金。無論我們的預算規劃再精確,始終有些費用是無法完全預料的,特別是在旅途中遇到的緊急情況,例如電腦螢幕壞掉需要送修、或是買外接螢幕應急等等。這些狀況往往需要即時的金錢來解決。 有了這個緩衝區,可以讓你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有更多彈性和安心,而不會打亂你原本的預算規劃。此外,緩衝金也可以為你的旅行體驗帶來更大的自由度。例如,你可能會在旅程中被推薦新的景點,或是遇見一場錯過會很可惜的活動。如果有了這份額外的預算,你就可以更自由去探索和享受這些旅行中的驚喜,而不必擔心這會超出你的預算範圍。 確保海外提款的便利性 出發前,確保你的銀行卡可以海外提款。攜帶大量現金既不便又危險,因此擁有一張全球通行的銀行卡更為方便。選擇銀行時,別忘了比較各家的海外取款費用與匯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一旦確認可以海外提款,記得將提款卡設定為「國際使用」,以防銀行誤判為詐騙行為並封卡。 了解自己消費的優先順序 清楚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也是要素。或許對你來說,旅行就是要購物,或是可以探索新事物獲得新體驗,也可能是品嚐美食或米其林摘星的大好機會。了解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可以幫助你在預算規劃時更加明確。比如,如果你是個饕客,那就預留更多預算在飲食上;如果你熱衷於購物,那就將購物列為預算的主要部分。明確自己的消費優先順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你的需求,同時也能在旅程中,實現最適合自己的 Digital Nomad 生活方式。 積極記帳以掌握消費動向 在數位遊牧生活中,尤其是使用外幣支付時,記帳顯得格外重要。在消費的當下,我們雖然也是會換算匯率來衡量這筆消費是(相對)便宜還是貴,但長時間下來,金額的掌握可能因為匯率和繁忙而變模糊。 透過記帳,可以精確掌握每筆消費金額和整體金流。記帳習慣讓你清楚自己的消費模式,有助於調整 Workation 中的花費,以及優化未來預算規劃的能力,並察覺任何財務問題。在數位遊牧生活中,記帳是有效管理預算、確保遠端辦公和旅行生活順利進行的關鍵工具。 策略性使用信用卡 許多人在旅行時會選擇攜帶大量現金,但我個人更建議策略性地利用信用卡。原因有幾個: 首先,長時間旅行所需的費用不菲,隨身帶著如此大筆現金不僅不便,也較為不安全。一旦現金遺失,基本上就無法找回。 其次,信用卡消費都有詳細紀錄,如有消費爭議時,這些紀錄可以作為參考依據,退款程序也相對簡便。我就曾經被店家超收費用,當下請店家查看他們的刷卡紀錄,我也出示銀行寄給我的即時消費明細作為證明,才順利解決問題。 最後,雖然有些人會因為匯差而選擇在出國前買外幣,但如果能選擇一張國外刷卡回饋高的信用卡,其實也能有效抵銷一部分匯差,而且匯率變動情況往往難以預測,把外幣先買起來也不一定更划算呢。 絕對不能省旅平險 絕對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旅行保險絕對不能省。尤其是當你身為 Digital Nomad,在國外邊旅行邊工作,旅行保險的保障更是不可或缺。在海外接受醫療服務的費用往往非常高昂,如果沒有旅行保險,你可能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因此,無論你打算在哪裡進行遠端辦公或工作假期,一份完善的旅行保險都是你在外生活的重要保障。 旅行與工作兩者兼具,雖然充滿挑戰,卻也相當吸引人。能一邊為生活增添色彩,一邊不打斷工作並保持收入,這就是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生活的魅力所在。 2019 年的疫情加速了遠端工作的發展,各國更為數位遊牧者推出專屬的簽證。許多人嚮往這種工作方式,想要向數位遊牧生活邁進,卻不知從何開始。因此,我開始提供轉職諮詢服務,希望能協助想轉職或成為遠端工作者的朋友。以策略性的規劃和有系統的方法,縮短你與理想生活的距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 Career Talk with Ivy頁面 了解更多。 Digital Nomad 的實際生活充滿獨特性與挑戰,妥善的預算規劃是讓旅程夠順利的關鍵。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要點,最重要的是,依照你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調整與規劃,才能盡興享受 Digital Nomad 生活的魅力。 延伸閱讀: 你與遠端工作的距離 如何Digital Nomad — 行李篇 如何Digital Nomad — 跨時區篇 -- 本文轉貼自:Ivy is Out of Office(原文標題:如何 Digital Nomad — 預算與財務篇)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2, 2024

運動防護員林霈群專訪|2 個行動讓客戶量成長、每月授課時數增 7 成!我的「銷售專業服務」經驗談

在運動賽事中,我們常能看到選手受傷時,有個人會替他們做緊急檢查與處理;在花絮中,搞不好你也看過選手在休息室躺著,有個人替他們按摩放鬆。這個運動迷「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正身分其實是「運動防護員」。 他們原本專為選手服務,負責確認訓練量合宜、處理運動傷害,以及規劃傷後回歸原本訓練模式的做法。但因為近年業餘運動愛好者漸增,所以不少運動防護員也改變服務對象,透過課程協助大眾處理運動傷害。甚至連姿勢不良造成的長期痠痛,也有機會在上課後改善。 不過,如同醫師、顧問等許多工作,這種不是賣實體商品、而是以專業能力來提供服務的生意,在行銷上其實特別棘手。其中一個原因是,實體商品可以靠主動且大規模的促銷來賣出,但專業服務如果過度促銷,反而容易讓人產生疑慮,想說「是不是服務品質不好才打折?」。 不靠這類促銷,那專業服務可以怎麼賣?「Ninety Percent 耐瀚運動防護」共同創辦人林霈群,將分享他如何在三個月內將「每月授課時數」拉高七成,不僅增加收入,後續更幫助團隊擴大規模! (圖/林霈群提供) 把握「銷售專業服務」核心,由選定專精次領域做起 林霈群原本是個角力選手,在受訓時接觸到「運動防護」這項專業,深受它在處理傷害之外,還能銜接回傷前運動模式的特色吸引,決定深入鑽研。取得證照後,也開始執行一對一服務。 執業初期靠著前輩轉介客戶及口碑推薦,他的生意還算穩定,「但老實說對於怎麼做行銷,真的沒什麼想法。」直到後來參與相關課程,才開始對專業服務的行銷有所理解,並基於「讓客戶在有問題時想到我,並放心找我協助」這目標,以兩個行動重整旗鼓! 「課後我做的第一個行動,是選定要專攻的『次領域』。」很多人直覺上會認為自己多種能力都不錯,對外這麼宣傳一定能受到客戶青睞,但事實上,能力太多太雜,客戶反而不知道何時該上門求助。在龐大專業領域中選定「專攻的次領域」,也就是找到一類自己明確能解的問題,輔以正確推廣,這才更有機會在客戶碰到特定問題時,浮現在他們心中。 以林霈群而言,雖然很多運動傷害他都有能力解決,但他最終選定專注處理「膝關節十字韌帶」傷害。為何選擇專注處理這問題?他分享:「當初的考量是膝關節十字韌帶受傷後,需要開刀的比例很高,而且開刀後還需要經歷九個月到一年的復健期。這個傷害很明確、對生活影響很大,痛點也很強。」 選定「需求明確」且「痛點強」的次領域後,林霈群接著開啟第二個行動。 有意識地累積「信任」,在客戶心中塑造可靠印象 光是設定次領域,其實還不足以讓客戶在碰到問題時想到我們,並放心交給我們解決。前面有提到,這還需要仰賴正確推廣。而所謂「專業服務的正確推廣」,其中一招就是累積「信任」,也就是持續產出與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相關的內容,如對問題的觀察或解法等,在客戶心中建立清晰且可靠的印象。 比起狂打廣告,累積信任資產對銷售專業服務而言更根本且有效。畢竟多數專業服務都不便宜,客戶總會想找信任的人來做,而不是偶然看到廣告就買單。 「於是,我開始經營 Instagram 帳號,發布跟『膝蓋傷害』有關的資訊,例如什麼動作容易讓前十字韌帶受傷等等。」拿出手機展示帳號內容的同時,林霈群也分享,他之所以選擇以 Instagram 為分享內容的管道,是因為比起文字,圖片更能傳達學員上課的 Before 與 After。也因此,每個人實際上要透過什麼管道分享內容,還是得考量服務屬性再決定。 經營 Instagram 一、兩個月後,最大進展還不只越來越多人上門詢問膝蓋傷害問題!林霈群興奮地說:「主動來問的人大多都是有需求的,他們透過內容信任我了,基本上只要溝通過程沒有大問題,能排除他們的疑慮,他們買課的機率就高達八、九成。」 透過自銷售專業服務核心延伸的兩個行動,林霈群的客戶數量和每月授課時數在三個月內快速成長,原本每個月授課 80 至 100 小時已經很不錯,後來每月授課時數成長了七成,達到將近 170 個小時。 除了收入更豐,更透過經驗分享協助團隊成員,過去只有一人在教學,現在則多了三位夥伴在授課,還開了一家店! 溝通過程如何排除客戶疑慮?兩個應對建議 「剛剛還有講到一個大重點,就是事前和客戶的溝通!」服務前與客戶的溝通之所以重要,一是因為先排除他們的疑慮,他們才會對服務買單,二則是因為對服務成效的正確理解,將大大影響客戶後續的滿意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妥善與客戶溝通呢?林霈群在訪談最後補充他的兩個做法。 第一,歸納客戶老問題,先一步清楚釋疑。 以林霈群提供的服務而言,常被問到的問題包含「你們跟物理治療師有什麼差別?」、「你們的運動課跟健身房哪裡不一樣?」等。針對這些問題,他事先準備了一份答覆,在客戶詢問前就早一步解釋清楚。 站在客戶的立場來看,不只疑慮可能提早被解決,也相對能感受到提供服務者的專業與用心。 第二,服務成效講明白,建立正確期待。 很多人為了順利把服務賣出去,無論客戶碰到的問題是什麼,都一律宣稱「能解決」。但這其實非常危險,因為後續如果問題沒有確實解決,客戶很可能就不再回購了,也不會再向親友推薦。後續我們想維持生意穩定,就只能一再採用成本最高、效果卻未必最好的方法:拉新客。 也因此,事前務必清楚說明「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才能建立正確期待,避免客戶買了服務才覺得不如預期,他不滿意,我們也不開心。 專業服務類型五花八門,未必每個人採取這些做法,都能如林霈群一般在三個月內快速見效,或從此一帆風順。林霈群就分享,雖然目前經營得還 OK,但也正設法克服新挑戰,包含如何讓團隊協作更有效率,以及如何把產品規格化,省去逐一為客戶客製的時間等。 「不過我們會持續努力,希望早點達成每個縣市都有服務據點的目標。」他也鼓勵目前正奮力站穩腳步的專業服務提供者,參考他在課程中習得的概念與做法,在克服種種難題的同時,至少確保自己在對的方向上努力,而非困在常見的行銷迷思裡!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0, 2024

南韓 2024 年擬推出「數位遊牧簽」 遠端工作者能留韓 1 至 2 年

為振興南韓國內經濟,南韓政府開放祭出多項政策,包含開放台灣、日本等地旅客入境免申請電子旅行許可(K-ETA),同時也預告將在 2024 年推出「數位遊牧簽證」,預計讓持簽者可在韓國居留一至兩年,希望吸引外國人才留韓。 南韓因流行文化、高生活水準,與穩定的網路品質,一直深受數位遊牧者的喜愛。包含首爾、釜山、濟州島都是熱門選擇。 過去,數為遊牧者想要韓國,許多人會持 B-1簽證(免簽)或 C-3 簽證(短期訪問),但只能停留 90 天,對於想停留更長期間的數位遊牧者來說,相對不便。近年南韓政府也開放打工度假簽,讓外國人士可以來韓邊工作、邊旅遊一年的時間,不過這不一定符合數位遊牧者的需求。 日前,南韓政府就預告,將針對高所得、高資產外籍人士,增設數位遊牧簽證,讓外籍遠距工作者能在韓國居留一至兩年。同時,因應 K-POP、韓國電視電影在全球大受歡迎,南韓也將推出K-文化研修簽證,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訪韓,認識當地文化。 -- 責任編輯/邱于瑄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8, 2024

2024 年「最適合數位遊牧」國家排名,葡萄牙第六、阿根廷第二,第一名是?

「數位遊牧」成為新型的工作型態,據《Forbes》統計,截至 2022 年底,全球有超過 40 個國家推出「數位遊牧簽證」,歡迎數位遊牧者造訪。 如果你也嚮往數位遊牧,拿著一台筆電,邊工作,邊造訪全球各地,卻不知道該去哪國比較好。全球簽證諮詢平台 VisaGuide.World 就根據簽證規則、網路速度、稅收制度、生活成本、旅遊人氣等標準進行評比,選出了 2024 年全球最適合數位遊牧的 10 個國家。 前十名分別是: 西班牙 阿根廷 羅馬尼亞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克羅埃西亞 葡萄牙 烏拉圭 馬爾他 挪威 安道爾 第一名:西班牙 西班牙一直是數位遊牧者的熱門選擇,除了天氣宜人、網速快、生活成本較其他西歐國家低廉等優勢外,非歐盟公民申請數位遊牧簽證,可在西班牙居留一年,也可有條件地帶家人同行。在待滿一年後,最長能申請延長至五年,而後也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在納稅制度上,持有數位遊牧簽者也有部分優惠。 第二名:阿根廷 位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因為生活成本低廉、風景秀麗等深受數位遊牧者喜愛,持有阿根廷數位遊牧簽證可以在該國居留六個月的時間,也能申請延長,且不須繳納當地所得稅。 第三名: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是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的國家,若你非歐盟公民,可申請數位遊牧簽證,在該國生活一年,並能延長一年的時間。以歐洲而言,該國生活成本十分低廉,也不必繳納當地所得稅,成為吸引數位遊牧者的主要原因。 第四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位在阿拉伯半島,由阿布達比、杜拜等七個大公國組成。近年,杜拜也開放數位遊牧簽證,外籍的數位遊牧者可在該國生活一年,不需繳納所得稅。一流的醫療服務、高水準的生活,也吸引許多外國高階人才前往。 第五名: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位在東南歐,蔚藍的地中海美景讓許多數位遊牧者慕名造訪。非歐盟國公民可申請數位遊牧簽,最長能在該國待上一年,且該國生活成本低,不必繳納當地所得稅,如果你嚮往地中海國家的生活,克羅埃西亞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六到十名,依序為葡萄牙、烏拉圭、馬爾他、挪威、安道爾,如果你對這些國家的數位遊牧相關資訊有興趣,可以至 VisaGuide.World 查詢,也可以使用Nomad List 這個網站,裡頭記錄了全球各地城市的生活成本、氣候、網路品質、安全性等等資訊,可以做為你選擇數位遊牧目的地的參考依據。 -- 責任編輯/邱于瑄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5, 2024

給軟體工程師的 3 種接案報價方式!合理報價讓自己與業主都能接受

接案報價是每一個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 都會遇到的問題,好的報價,讓自己做的開心,再辛苦也願意接受。壞的報價,讓自己心理難受,有淚只能自己吞了。 在過去的 10 年內,我幾乎每一年都會外接一、兩個外包案,每次接案都要評估該如何報價,在初期的報價會比較低一點,覺得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只要能接到案子,有一些收入又可以練練技術,我就心滿意足了。 但在能力經驗累積之後,就開始拉高自己的時薪單價,因為同樣的時間,我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務,時薪單價當然也要跟著提高,才會有合理報酬。 但坦白說,報價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過程,可能多數自由接案者都遇過一個情況,當自己報價出去之後,等實際開工才因為當初沒有評估清楚,後期實際工作量爆增,又無法跟業主增加報酬,最後就是自己加班做完,把學習也當作一種收入了。 我認為要在初期就完整評估事後的工作量,是一種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高度變化的軟體開發專案。 一個太過樂觀,覺得開發會很順利的報價單,會因為專案的意外問題過於複雜,導致收入不符合成本。所以我會在報價時,就加入意外的問題處理時間。 一個好的報價,需要對專案開發技術的難易度有所了解,愈了解專案任務的難度,才能評估出準確的投入回報,而這是需要長期的經驗累積的。所以,如果你覺得每次報價都不準的話,請別灰心,這是常見的狀況,只要多學習就可以了。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些我對接案報價的想法,這不是標準答案,只是個人的經驗談。 列出功能開發時間 在開始報價之前,一定要先列出所有的功能清單,這是需求分析的過程,將客戶的需求轉化為清單列表。 功能列表可以分主功能及次功能分類,然後針對每一個次功能寫上難易度及開發時間。 難易度影響的是開發的時程,愈難就表示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與人力,那報價相對就會提高。 我舉例一個會員功能的評估結果。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其實在估開發時間是比較難的部份,需要有足夠的開發經驗才能估的準確,如果你不是開發人員的話,建議先向開發人員詢問一下,開發這樣的功能,預計要花多久的時間。 通常軟體開發過程,常常會有意外的處理時間,那也是時間成本的一部份。如果是難度較高的功能,可以多增加一些測試及意外處理時間,先預估好未來可能額外投入的成本。 如何評估開發時間 在評估開發時數時,先針對該功能給一個難易度的評估,可分為「易、中、難」三種,然後以一個人力去估算,預想順利開發的情況下,預計要開發幾小時才會完成,這時候可以得到一個順利情況下的開發時數。 接著依照難易度的差別,將開發時數乘上難易度的變化, 如果是「難」的功能,可以將時數 * 2 如果是「中」的功能,可以將時數 * 1.5 如果是「易」的功能,可以維持原本的時數 這樣評估出來的結果,會比較接近實際的投入時間。 時數報價的參考依據 當評估好開發時間之後,接下來最重要就是計算時間單位報價了,這裡我提供三種報價依據給大家參考。 以目前薪資水準報價 如果你是一個有正職工作經驗的人,那就會有一個正職的穩定收入,可以將你的正職收入當作一個基準,來推算你接案的合理時薪為多少。 我假設某工程師的月薪是 50,000 元,每天工作 8 小時,每月約工作 22 天。月薪 50,000 是某工程師的收入,某工程師其實是創造更高的價值給公司,公司才願意分配薪水給工程師。 所以我將月薪 * 1.5 當作每月能創造的價值, 1.5 倍也當作自己額外的理想利潤,比例可以自己調整,所以計算月薪是 50,000 * 1.5 = 75,000 元。 然後將 7.5 萬元除以每月只工作 22 天,得到每一天的收入為 3,409 元,再將 3,409 除以 8 小時,就變時薪為 426 元。 時薪公式為: (月薪) * 1.5(理想利潤)/ 22(月工作日)/ 8(小時) 得到的時薪,就可以填入時薪報價,計算出每個功能的報酬了。以下用剛剛的範例填寫報價。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為了好算一點,可以將時數單價改為接近整數,會更方便計算。這種方式可以適用大多數的工程師,也是比較貼近自身能力的報價方式。 當要把報價單傳給業主之前,中間計算過程的方式,可以不用讓業主知道,只要列出次功能的小計報價就可以了。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以 104 職業薪資報價 如果你是一個收入時常高低變動,沒有穩定收入當作基準;或是你覺得目前領的是低薪,不符你的價值能力,需要一個合理的薪資水準,可以參考 104 的最新職業薪資水準。 我查了 104 在 2021 年 9 月 20 日的製造工程類薪資行情報告。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其中可以看到軟體工程類的月均薪為 62,000 元。 有了月均薪之後,就可以套用剛剛的公式來計算時薪。 時薪公式為: (月薪) * 1.5(理想利潤)/ 22(月工作日)/ 8(小時) 62,000 * 1.5 / 22 / 8 = 528 元 將得到的時薪,就可以填入時薪報價,計算出每個功能的報酬了。以下用剛剛的範例填寫報價。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為了好算一點,可以將時薪改為接近整數,會更方便計算。 在 104 的各行業薪資報告裡面,包含了非常多適合接案的行業,例如設計業、製圖業,可以取行業的月均薪來當作估價的基準。 以品牌網站報價參考 如果你本身已經成立公司經營,或是覺得自己的能力有公司該有的品質的話。 除了用月薪來估算時薪報價之外,還有一種具有參考性的依據,就是市場上同類型的品牌網站的報價參考,通常這類品牌網站已經在市場上完成多數的專案,也有足夠的經驗來推算合理的市場報價。 可以在 Google 搜尋相關的網站,例如: 網頁設計。就會找到許多的接案公司。 在自然流量前幾名的網站,都是行業內的品牌網站,我們可以從品牌網站直接參考它的報價,當作基準點,再評估自身能力與對方的差異,再決定報價是多少。 報價的策略在初期可以先低價承接,打開市場知名度,建立好的名聲,分享已完成的作品,再慢慢提高自己的報價。 市場上對固定類型的專案,比較有固定的價格,可以自行多比較後進行歸納整理。 例如 WordPress 架站,在市場行情上落在 10,000 到 15,000 之間,那你可以直接用市場行情的區間來報價。 固定版型的企業形象網站,也有行情區間,大約落在 10,000 至 30,000 區間,這也可以當作報價依據。 如果遇到高度客製化的網站,我建議先計算出時間成本及營運成本,再加入理想利潤約 30% – 50%,來當作報價,是比較常見的方式。 業主的付款方式 當送出報價單給業主的時候,通常會約定付款方式,這裡我提供兩種付款方式,給大家參考。 三階段付款方式 三階段付款是比較傳統的方式,分為開工、交付、驗收三個階段,分別付款的比例為 30%, 40%, 30%。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可以依專案重要的流程再新增到四階段、五階段付款,也都是可以的,只要雙方談定就行了。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開工會先拿到一筆收入,等待開發完成就可以收到大筆收入。 缺點是開工至交付的時間,可能過長,導致中間無收入去支付固定開銷,或是因為雙方結案的認定標準不同,導致遲遲無法收到款項,進而影響生活固定開銷。 採月結算方式 採月結算方式是依各別功能完成後,逐步上線交付給業主檢驗,如果業主確認功能正常,即在當月月底時,結算當月已上線的功能,業主支付當月報酬。 例如這是一個購物網站的開發功能,將各別功能標示費用金額或比例,如果已完成就當月簽收付款。 (圖/理財工程師 Mars提供) 這種付款方式的好處,我認為比較多一點: 將收入分配到每個月的工作量之上,只要當月有完成進度,就可以確保當月會有一些收入。 如果遇到無良的業主,交付之後,卻無法收到報酬,最多損失一個月時間,也看清一個業主是否可以合作。 將支出分配到每個月,同時減少業主一次性拿出過多費用的問題。 報價常見問題 當有一部份技術不熟時,該怎麼報價? 如果遇到一部份不熟的技術領域,需要投入一些學習時間。通常可選擇第二種方式。 第一種是自己另外投入時間學習,不會算在開發時程內。 第二種是將學習成本也算在開發時程內,延長開發時程。 如果對整體專案的開發有足夠的經驗,只有少部份業主使用的方式沒有接觸過,我會選擇多增加一些報價時程,同時提高報價,來處理未知的問題,讓我投入的學習成本也能有所回報。 提出合理的時間投入成本是接案者的權力,而選擇接不接受也是業主的權力。但只要整體的報價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通常業主是不會在意其中有多少的學習成本的。 如果是第一次接案,在技術能力都不熟的情況下,怎麼報價? 如果是第一次接案,其實不用太在意報價的高低,去學習接案過程的問題,累積一些經驗,可以如期將專案完成,所獲得的無形價值,反而才是最有價值的部份。 當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才是跟別人談價格的籌碼。 反過來說,業主願意找無經驗的工程師,其實也是一種冒險,也要承擔無法結案的風險。 第一次接案的報價,要學習與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可以用目前薪資水準報價,願意打折讓利給業主也都是可以的,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未來可以再調整回合理的價格。 談出好價格的報價心法 我覺得想要談到理想的價格,首先你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做出對方的需求,然後在提出報價之後,不要預想當對方砍價的時候,你願意讓利多少,因為每一次讓利就是在降低自己的價值。 我過往每一次的接案經驗,當專案結束的時候,我都會覺得過程好累,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去完成專案。如果當初的報價又被業主砍價,心裡會有不平衝的累,付出的心力跟本就不滑算。 如果報價後堅持價格不變,儘管結案還是覺得累,但收入至少合理,覺得報價太少的話,也是學了一課,下次報價要改進。 不要害怕跟別人談價格 我知道一些人遇到跟人談價格時,就會一付不好意思的樣子,報價給對方,很像在拜託對方接受的樣子。客戶看到這樣的呈現,隨便要求一個打折降價,可能一下就答應了。 談價格就是要有氣場,有自信才能談到好價格。 創造個人品牌效應 其實想要有更好的報價,是建立在過去每一次如期的完成專案,並且讓你的客戶願意口耳相傳你的服務品質。 你能做的就是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價值,多展現自己的專業,不用怕分享自己的專業,就會被別人給學走,會成為你的客戶的都是在不同領域的人,他們相信你的專業,就會願意找你合作接案。 當愈來愈多人認識你的時候,你的個人品牌就會建立,也是你提高身價的時候。 以上我分享一些我的接案報價經驗給各位參考,祝福各位工程師都可以順利談到好的價格。 重點整理 沒有完美的報價,只要雙方都接受,就是好的報價 列出所有功能的開發時間 以目前薪資估算時薪 以 104 職業薪資估算時薪 以品牌網站參考報價 請業主採用月結算方式付款 談價格就是要有氣場,有自信才能談到好價格 -- 本文轉貼自:理財工程師 Mars(原文標題:給軟體工程師的 3 種接案報價方式-合理報價讓自己與業主都能接受)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3, 2024

5 個時間管理技巧!讓你在家工作也能維持高效,兼顧生活平衡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的站長 Esor。 平常除了大量文章產出,開設各種課程講座,其實我還有跟大家一樣上下班的正職工作。所以,像是寫文章、準備課程,都要利用自己在家的時間。多年來這樣的斜槓經驗,也累積了另類在家工作提升生產力的心得。 如何利用剩餘時間累積個人專業,並且,還能夠兼顧生活的平衡呢? 這次就來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關鍵技巧,是為任務設定「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 在家工作、做自己的工作,相對沒人逼我,但是沒有一點點壓力,反而無法真正提升效率。 這時候可以主動為自己設計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 什麼是「設定截止時間」? 在家工作,可能沒有交期,可能沒有人在旁邊隨時要進度,很多事情就開始不知不覺拖延,這時候可以自己設定截止時間。 什麼是「設定階段性成果」? 如果我直接設定今天要寫完一篇文章,難度太高。難度超過自己可以掌握,就很容易拖延。這時候可以把任務分成幾個階段性成果,逐段推進。 設計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就是如果要寫一篇文章,就設定今天要把大綱資料全部整理完成,這是一個自己可以做得到,有截止時間,也看得到階段性成果的任務。 「給自己能夠負荷的正向壓力」:讓在家工作時,遇到有彈性、可掌控的時間,更容易全力投入到這個任務上去完成。 那如果我提早完成怎麼辦呢?這沒有什麼好擔心,那就繼續推進這個任務的下一個階段成果就可以啦! 關於階段性成果的設定,可參考:克服拖延 5 個進階步驟,以養成閱讀學習等生活習慣為例 第二個關鍵技巧,是每個任務盡可能拆解出步驟清單 什麼是拆解出步驟清單?例如寫一篇文章,我會把它拆解成: 設計一個好題目 列出目前想法大綱 研究相關文章 回頭修改大綱 補充相關案例 設計教學方法 製作圖表或截圖 寫好開場白 寫出草稿 這其實就是我多年來在家寫文章、準備課程的一個技巧。 在家工作的環境,可能比辦公室更容易受到干擾、更容易被打斷。我沒辦法一直安排那種週末半天完全不理家人,只做自己工作的時間。 但是如果可以列出步驟清單,我就能充分利用隨時出現的零碎空檔,每次充分推進一個小步驟。 其實,空檔時間比我們想像得多,只是很零碎,如果能充分利用,累積起來就有足夠完成任務的時間。 可參考:工作愈忙愈需要清單工作法,把塊狀任務變成分點行動 第三個關鍵技巧,當覺得時間變得很混亂時,利用工具做統計反省 有時候覺得一天工作的產能變低,好像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麼。真正重要的任務反而沒時間做。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利用一個時間計時的工具,例如 Toggl 。 我會開始來計算自己每一天時間真實利用情況。 當我開始在做某個工作的時候,按下計時器,暫時離開工作就暫停。看看自己到底花了多少的時間。 這樣計算一兩個禮拜之後,我就可以在一個統整報表上,看到自己每週真正工作時數,以及在不同任務分配的時間。 我就可以開始準確地知道,自己到底把時間花在哪裡? 說不定我常常打開網頁逛 Facebook,常常在即時通上回訊聊天,沒有去做真正實質的工作,只是自己不自覺。 Toggl 是我使用了很多年的計時工具,教學可參考:打醒你對時間的低敏感度! Toggl 專業工作者的時間追蹤利器 第四個關鍵技巧,準備行動中也能工作的工具 一個任務中,確實有些步驟是必須回到辦公桌才能執行,但有些步驟不是。 所以,我們前面有一個任務拆解步驟的方法,讓我們知道哪些步驟是辦公桌才能做,但哪些步驟在行動端也可以快速完成。 例如要寫一篇文章,大綱難道不能在手機的 App 上處理嗎?故事難道不能在手機 App 上寫完嗎? 只要有一個可以在行動端易用的工具即可。 這樣一來,我們就更能適應那些不是非常完美的工作環境,也都可以推進我們的工作任務。 讓自己任何環境都能快速專注,可參考:工作愈忙愈要能快速專注,方法卻不在燈光美氣氛佳與有時間 第五個關鍵技巧,設定要被保護的時間 要注意的是,這個保護時間,應該要跟我們的家庭生活環境來配合。 我的意思是,不影響他人,但如果不保護起來,自己也沒辦法好好利用的時間。 例如,晚上小孩睡覺之後的一兩個小時空檔、小孩午休時的空檔。 保護時間的意思是,在這些時間中,優先執行那些設定好的重要任務。 可參考:畫時間盒的練習:如何在更少時間完成更多事情 那麼如果生活時間也都在工作,又如何達到生活的平衡呢? 前面五個技巧,我都用工作性質的任務來舉例。其實同樣的方法,用在生活目標一樣有效果。 我們從頭快速梳理一遍。 可參考:「專案」「管理」我的生活,才是及時行樂的幸福方法 如果是生活目標,我們有沒有為生活目標設定有截止時限的階段性任務呢? 例如想要研究烘焙麵包蛋糕,一個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是在小孩今年生日前幫他做一個生日蛋糕。 然後這個禮拜要先學會做戚風蛋糕,下個禮拜要練習在蛋糕上面塗奶油,再下個禮拜要做出一個夾芋泥餡的奶油蛋糕。不斷的往前,推進每一個階段性成果。 當生活目標也可以設定有截止時間的階段性成果,你會發現真正可以充分地利用時間,投注在那些以前都沒辦法推進的生活目標上面。 更進一步,有沒有為生活任務,拆解出步驟清單呢?如果我這禮拜必須要練習做一個戚風蛋糕,有哪些步驟要做? 要去研究一下網路上的食譜 要列出自己的食譜 列出食材的清單 去烘焙材料行把食材、器具買好 如果前面這些步驟沒有拆解出來,沒有利用週間空檔去做,到了週末,什麼都還沒開始,那麼就算我有兩個小時的空檔,也做不出一個戚風蛋糕了! 我們的空檔時間,往往就是這樣被浪費掉的。我們當然也要為生活目標保護時間。 例如每天洗澡之後,陪小孩一起唸故事書或玩玩具,然後才去睡覺,這是固定的家庭時間。 我們必須把自己的時間保護好,先保護好,才不會隨意安插更多雜七雜八的事情。 同樣的處理流程,幫助我們推進工作目標,也推進生活目標。如果工作上的重要目標能達成,生活中的重要目標能推進,那麼自然就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了。 -- 本文轉貼自:電腦玩物(原文標題:這5個時間管理技巧,幫助我在家也能高效率工作,兼顧生活平衡)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 2024

《數位遊牧》選摘:「數位遊牧」不是自由工作者的專利?這 4 大方案助上班族也能成功上路

如果你是已經有工作的上班族,而且任職的公司並不施行遠距工作,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解決方案: 1. 和現在的雇主討論遠距工作的可能性 首先,請確定你是不是希望繼續為這間公司工作。因為你肯定要花很多力氣溝通,而且需要試行、再調整、再執行。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除非你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或者公司原本就打算開放遠距工作,否則為了一個人去改變公司政策,是非常困難且漫長的過程。所以你確定會繼續為其效力再去爭取,才是對公司與主管的尊重。 你必須明白,如果沒有其他同事遠距工作,你面對的會是「一個人配合全公司」的情況。意思就是,雖然你不待在辦公室,但大家上班的時間,必須能即時聯繫上你,如果你選擇的落腳處和公司時區顚倒,將會是工作上的一大障礙。還有,你也必須確保你工作(或旅行)的地點,有暢通快速的網路,以及能讓你專心工作的環境。 另一個可能會遇上的,就是非遠距同事的敵意。我說的比較直接,但的確常有這樣的狀況。 同事未必會當面與你發生衝突,但常將「你又不在這裡,你不懂」,或半認眞半玩笑的「我們在這裡忙,你在那裡爽」掛在嘴邊,這些都會讓你不舒服,累積成為壓力。加上你可能「眞的」不那麼清楚同事工作的狀況,會掉一些球,犯一些錯,此時就很有可能成為代罪羔羊。 當然,如果你們公司的工作氣氛非常正向,且大家都很期待你的「實驗成功」,情況就會好很多。我誠心希望你的公司是後者。 2. 和現在的雇主討論改變合作模式 或許你的工作內容是可以遠距執行的,但你的雇主不希望為你「開先例」;或是你自己並不想繼續朝九晚五、每天花八個小時工作,希望調整工作分量或減少時數,那麼你可以就自己在公司的角色與工作狀態,找一個「阻力」相對較小的方式來提案。 你可能會很驚訝的發現,其實老闆等你這樣說很久了。 因為,要養一個正職員工,老闆付出的成本不只是你領到的薪資而已,還有勞健保、辦公室與周邊(水電與軟硬體等)等等的成本,至少需要多支出薪資的 20%,這還沒算上三節獎金、員工旅遊等。 當然,如果你的提案會影響到工作效能,對老闆的吸引力可能較有限。如何在「兼顧人事成本」和「維持一定工作效能」之間,找到「賣點」,就是你成功說服老闆的關鍵。 此外,還要注意,如果你跟老闆談到的遠距工作時數比原本進公司工作低,通常也代表你的收入會有所減少。如果公司又不允許兼差,變少的收入能否充分支應你的數位遊牧生活?就算公司允許你兼差,也會期待你承諾的工作表現不會打折扣。在提案之前,請先將這些都想清楚。 3. 換一份可以遠距的工作 許多經歷過上述兩種溝通過程的朋友告訴我:「如果當初我就換個工作,可能還簡單一點!」的確,找一間已經行之有年,接納甚至鼓勵遠距工作的公司,比要去撼動一間公司的文化容易多了。而且,你可能也會發現,支持遠距的公司其實並不少! 你知道現在在台灣的求職網站上,已經有「遠距工作」的條件可以勾選了嗎? 海外的工作更多,例如:FLEXJOB、Remote、JustRemote、Virtual Vocations、WeWorkRemotely(WWR)、Remotive 都是專屬於遠距工作或數位遊牧者找尋工作的平台。 有不少數位遊牧者一開始都是「騎驢找馬」,目標鎖定就是可以遠距進行的工作,等到預備好了就上路。 4. 自己接案或開創別的事業 當前面三個選項都試過卻還不滿意,或者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許多數位遊牧者會選擇成為接案的自由工作者,甚至成立公司創業。原因很簡單:對自己的掌控度高多了!畢竟前三個選項,還是得受限於公司的規定、主管或老闆是否同意。不過,第四個選項也是其中風險最高的。 你可能聽過這句話:「創業前你有一個老闆,創業後,所有的客戶都成為你的老闆。」 我們以為創業就能夠自由選擇,事實上要先努力到可以存活,之後才能享受這樣的餘裕。從上班族轉變為老闆之後,有些人很享受這種自己做決定的工作模式,有些人則因為必須親自處理上班時都由其他部門代勞的事項,反而充滿無力感。例如記帳、報稅、接電話、設置硬體軟體等,這些事情實際做起來都比看起來繁瑣得多。 尤其是身為會移動的數位遊牧者,得搞清楚各地的法規細節,又要維持接案的品質,比固定在同一個地點創業,複雜度又多了一層。 有些人幸運些,從一個搶手的正職成為搶手的自由工作者,案子增加了再繼續成立公司行號,甚至招募員工。然而中間也得要走過「校長兼撞鐘」,無法「請假」的狀況,或燒腦如何為公司帶來更多業績,才能讓生活繼續的過程。 如果你關關難過但關關都過了,也確定自己非常適合這樣的工作模式,那麼恭喜你,你不只是賺到了金錢,還擁有了時間和空間的自由。 話說回來,老闆有百百種,如果你是那種無法放下工作,每天一定要衝刺十四個小時以上的創業者,數位遊牧的生活對你可能變化性太大了一些。這樣的人往往會發現,就算到了風景怡人的度假勝地「旅居」,實際上卻足不出戶,都待在自己租的 B&B 工作,根本沒探索到新世界。 我的好朋友 Silke 是德國人,過去在英國倫敦上班,後來自學廣告投放、SEO 關鍵字等等,開始在倫敦從兼職開始,慢慢成為自由接案者,做得還不錯。當她與丈夫決定搬到西班牙時,她已經有了幾年的自由接案經驗,順利成為數位遊牧者。 甚至她的事業還發展得更蓬勃,現在客戶已經有英國、德國、南非的公司了,她也開設了線上課程與 Podcast,分享自由工作者如何照顧自己身心健康。聽起來是不是很棒? 但這一切並非一蹴可幾,她總共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努力,才走到今天。 其實,綜合起來你可能會發現,找到一份可以遠距進行的工作並不難,但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對工作、生活、職涯期望的事業,就沒那麼容易。我衷心建議,大膽嘗試,但小心踏出下一步。不要被自己腦中的疑問和恐懼給嚇跑,努力研究是否有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方式。別想要一步到位,在每個轉換之間,多給自己一點時間空間。 -- 本文摘自天下生活出版《數位游牧:第一本幫助你擺脫辦公室的夢想生活指南》

December 29, 2023

希臘政策急轉彎!2024 年起,「數位遊牧簽」需先在母國申請再入境

風光明媚的希臘,是許多數位遊牧者心目中的旅居聖地。但你若是最近打算申請希臘的「數位遊牧簽證」(Digital Nomad Visa, DNV),前往該國工作,你可能得提早做準備了。 根據希臘政府最新規定,從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打算持數位遊牧簽證入境希臘的人,在入境希臘前,都必須先向母國的希臘使領館、辦事處提出申請,取得簽證後,才能循此管道入境希臘。 這也意味著,以往許多數位遊牧者進入希臘所採用的「先入境,再申請」管道,也就是允許人們先以旅遊簽等方式入境希臘,之後再向希臘政府申請數位遊牧簽證,這種方式將自 2024 年起不再適用。 在經歷了 COVID-19 疫情風暴後,希臘政府自 2021 年起跟上全球潮流,推出「數位遊牧簽證」,招攬全世界的數位遊牧、遠端工作者到希臘落腳。當時,希臘政府甚至推出了「先入境,再申請」這樣的利多機制,想要提高各國工作者到希臘工作的誘因。 或許是正對蔚藍愛琴海工作的畫面,精準打中許多遠端工作者的夢想,這項友善的政策一推出,馬上就收到巨大成效。2022 年,申請數位遊牧簽證的人數就較前年成長了 50 倍;許多媒體、部落客,也紛紛將希臘列為 2023 年數位遊牧者的首選旅居地。 如今,希臘將於 2024 年實施新制,若你計畫要在新的一年,前往希臘數位遊牧,可以參考以下簡易的希臘數位遊牧簽證申請攻略: 1. 誰有資格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非歐盟地區的公民 2. 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申請人必須證明自己並非在註冊於希臘的公司工作(取得簽證後,也禁止受雇於在希臘註冊的公司) 證明自己有能力遠端工作 證明自己每月收入高於 3,500 歐元(折台幣約 12 萬元) 在提出申請之前,你可以先聯繫希臘駐各地的使領館、辦事處承辦人員,詢問最新的規則,以及遠端工作 / 收入 / 財力的證明方式,可以增加你簽證申請通過的機會! 3. 希臘數位遊牧簽證效期有多長? 1 年,期滿後可以申請延長。 4. 我需要支付哪些費用? 申請費用 75 歐元(折台幣約 2,573 元) 5. 申請後需要等多久,才能拿到簽證? 一般在提出申請後 2-4 周,能得到申請結果。 參考資料: Greece Digital Nomad Visa - Visa Requirements For Remote Work In Greece In New Rules For Digital Nomads, Greece Ends In-Country Visa Applications From 2024 Greece Digital Nomad Visa Greece Will Require Digital Nomads to Apply from Home Countries -- 責任編輯/Samuel

December 27, 2023

去日本遠端工作!日本 2024 年 3 月計畫推出「數位遊牧簽證」

隨著疫情趨緩和日幣貶值,大量的遊客被吸引到日本進行觀光旅遊,其中包括許多一邊旅行一邊工作的數位遊牧者(或稱數位游牧者,英文為 digital nomad)。為了應對數位遊牧者日益增加的趨勢,日本政府將推出數位遊牧簽證,預計最快將在 2024 年 3 月底實施,盼能有效改善日本的數位遊牧者狀況。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2023 年 10 月,前往日本觀光的外國旅客已突破 250 萬人,比 2019 年疫情爆發之前成長了一倍之多,顯示出日本的外國旅客也逐漸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其中,不單是觀光目的的遊客,也有很多數位遊牧者前來朝聖。 與一般的遊客不同,數位遊牧者只需要一台筆記本電腦和穩定的網路,就能在旅行時進行遠程工作。其中,這些人也包含了高技術與高收入的族群,而日本的網路普及率和低犯罪率對這些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日幣持續貶值,使得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生活成本更低,這也成為了吸引他們的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日本並未特別針對數位遊牧者推出相關的簽證,數位遊牧者若要使用一般旅遊簽證,居留天數只有 90 天,想要在日本長期居留的人,就可能需要申請學生簽證或工作簽證。但是,這兩種簽證的申請條件並不一定符合數位遊牧者的狀況。 對此,日本政府也對外宣布,針對這些族群,將開放最多可停留半年的特殊簽證,希望藉此吸引高技術人才來日本久居,推動日本的消費與觀光。 新簽證申請者年收入必須達到 1,000 萬日圓(約新台幣 213 萬元),且必須是和日本有免簽證協議的 50 個國家的公民,同時要投保私人的健康保險。配偶與子女也可以一起申請。 或許數位遊牧簽證的推出,可望成為吸引數位遊牧者前往日本的一大助力。 -- 責任編輯/李致淮

December 25, 2023

PM 適合「邊工作,邊旅行」嗎?4 個月的數位遊牧經驗與體悟分享

數位遊牧是什麼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數位遊牧」這個名詞,可以先看以下簡短概念介紹。數位遊牧可以拆成「數位」和「遊牧」兩部分來先理解。 數位:指的是你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能依靠軟體或網路來創造和取得的。透過電腦配上穩定的網路,在線上完成一項工作或是服務,並帶來對應的收入。 遊牧:指的是各個地理位置上的自由遷移。藉由上述的數位工作性質,你可以打破特定地理位置的侷限性(實體辦公室、客戶的會議室、台北或台中辦事處……),且不依賴實體接觸,就能帶著電腦移動到有穩定網路的世界各地。 所以數位遊牧在我的理解是:你是遠距工作者,可以「自由移動」到世界各個位置,再透過「網路相關」的生意或工作來「賺取收入」。 怎麼形容數位遊牧的生活? Bali-Canggu 海灘的早晨(圖/Mars提供) 「自由移動到世界各地旅居,深度體驗當地生活,期間透過網路創造收入。」 「上一秒把會議和事情完成,下一秒走進山林或踏進海灘。」 「賺已開發國家的錢,在三線城市或開發中國家過生活。」 哪些職業比較能當數位遊牧? 自由接案者:包含但不限於網站架設、程式開發、UI/UX 設計、行銷、影片剪輯、文案創作/撰寫、影片創作(YouTuber, TikTok)、顧問諮詢等等。 線上賣場或服務:例如透過電商平台或自架網站來銷售各類品項的產品,包含線上課程等等; 此外,語言或其他技能類教學平台,也是很熱門的線上服務,透過平台或自有管道當線上家教,賺取相關收入。 以上兩種方式多半可互相搭配,而且收入形式較多元,像是透過軟體或創作類型取得訂閱費、商品業配/帶貨的分潤、課程/教學費、接案/諮詢費、廣告或版位費等等。 軟體行業:軟體業因產品本身性質,較不需要特定實體地理空間來完成銷售和取得報酬,所以這行業下的員工,較有機會當數位遊牧/遠距工作者。 不管你是開發者, 產品管理, 行銷, 社群, 公關, 營運, 人資, 法務, 商業開發等職位,只要負責人或主管允許,理論上都能嘗試當數位遊牧,選擇想待的城市,實現旅居生活。值得一提的是,Web3 有許多團隊,打從第一天起就是遠端辦公形式在協作的! (圖/Mars提供) 我的工作狀態和遊牧經歷 我從 2021 年起,開始在 Web3 相關行業的團隊工作,擔任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的角色。團隊倒不是因當時疫情嚴峻而實施遠端辦公。主要有辦公室的成本考量,以及團隊來自美國到亞太等地不同時區等因素。 所以自那時起,我就變成在軟體行業裡,遠端形式辦公的工作者,我有些同事這輩子還沒親眼看過本人甚至視訊上的樣子,溝通方式是盡可能把所有事情文件化和歸檔化。 關於遊牧經歷,出國上比較麻煩的 2021 年到 2022 年上半年,我會跑去台灣各地辦公,比較常去的地方是宜蘭,也有去過小琉球、墾丁、雲林、嘉義、台南 、南投清境農場等等。 反正就是帶著筆電,換個比較悠哉,沒有那麼都市高樓大廈氛圍的環境辦公。我會早上去踏青,看看當地風景,中午前在咖啡廳或青年旅館坐下來工作,晚上後再出來散步或逛逛當地市集或夜市,結束我平凡但又有帶點新鮮感的一天。 2022 年 10 月以來,我開始嘗試旅居國外,先後去了泰國曼谷🇹🇭、土耳其伊斯坦堡🇹🇷、葡萄牙🇵🇹(里斯本/辛特拉/埃里塞拉)、韓國🇰🇷(濟州島/釜山/大邱)、印尼🇮🇩(峇里島)、馬來西亞🇲🇾(吉隆坡)、斯里蘭卡🇱🇰(可倫坡/迦勒/康提……)等地,總計在各地遊牧四個月初的時間。模式其實很像之前在台灣遠端辦公的時候。差別在會有更多機會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以及體驗一些很不一樣的當地文化和生活特色。 多數時候我的一天模式就是:早上特別早起去看當地名勝景點(伊斯坦堡的清真寺、里斯本的教堂),或是去上冥想、音療課(峇里島的音療和心靈課程很讚!)。 中午前找個咖啡廳或是共辦空間(co-working space)辦公,傍晚會想辦法擠出時間,去看一場夕陽來療癒身心和緩解一天的工作辛勞。 晚上一樣會去市集/夜市或酒吧,或是待在民宿,認識各地旅人和聊聊天。 假日會安排一些觀光客行程,或是遊客比較不知道跟沒有時間安排的私藏行程,好好充實一下週末。 但是,作為一個在變化速度極快的 Web3 行業,擔任 PM 這個角色,適合這樣在國外「邊工作,邊旅行」嗎?接下來我會提供一些旅外經歷,再交給你判斷和決定。 好,終於要開始聊到體悟了 :) 作為「數位遊牧」,大家雖然都是拿著筆電,到各地辦公,但我相信每個人在這旅居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經歷和感受。這取決於你的個性、你的態度和角度、你預先期望獲得的,還有你的工作職能是什麼。我這裡分享的是作為一個「Web3」行業下的「PM」國外遊牧過程中的一些體悟,這中間包含這段遊牧體驗中我覺得的優缺點。 有某種自由,和有所選擇的感覺(或錯覺) 回想起來會覺得,我目前的工作狀態,雖然是作為 Web3 行業下工作的「員工」,但能夠選擇想去的地方遠距這件事,會讓我感覺自己是一個工作上被允許擁有彈性度,和有所選擇的人。 我的時間的確因為任務和工作被綁定住,但只要我有辦法完成任務(最好是如期如質),剩下時間我能自由安排。自由時間可以是白天、晚上、週末或某個時段,在某個國家長待和深度體驗,想什麼時候去其他城市或回台灣,自己來決定,然後每個月固定拿到當初合約上承諾的報酬。 領國際級薪水,在海島上工作和生活 此外,作為在 Web3 行業工作,我能夠有機會領一個高出我本地平均的薪水,甚至未來朝領歐美等級的已開發國家平均薪水去爭取(參考這篇),然後此時此刻,我在東南亞的海島上旅居,過著吃 50 到 100 元台幣的餐點,享受一小時 200 元的按摩,住一晚 500 元的住宿,坐一台 30 元的 Grab 機車或 1 天 150 元的出租機車。 此時此刻我開始稍微能明白,歐美白人領著幾十萬美金年薪,來東南亞當大爺的生活是什麼感受了。也不是說我要跟著當大爺,或他們都在當大爺XD!就是體會作為這樣的地球公民,好像有了一個不太一樣的體驗和生活水平,和財富自由的錯覺。 開始熱愛接觸自然景觀,物慾突然降低 這個尤其是在海島國家的那幾個月,在峇里島🇮🇩、濟州島🇰🇷、迦勒🇱🇰(斯里蘭卡的南部海邊)感受特別明顯。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海島地區待的特別久,因為真的好享受這些接觸自然景觀的機會啊! 不管是去海邊潛水、去爬山、去叢林森林、去梯田等等,把自己融入大地之母的懷抱就對了。海島還有個優點是夕陽真的太美了,有一段時間連續好幾天,我都會到海邊追夕陽。好幾次日落後的天空(magic hour),美到被感動和讓我好感謝人事物。 再來是物慾感受到明顯的降低,沒有很在乎穿著、名牌、時尚等等,會把心思更多花在大自然上面。我在峇里島的一個月期間,只有為了穿梭走路和叢林之間方便,順便體驗一下殺價,就買了一雙鞋而已。 在 Bali 拍到的日落魔幻天空(圖/Mars提供) 快樂和友善指數變高(東南亞/南亞為主) 這個比較是在東南亞和南亞,或中東才有的感受,就是當地人民的純樸和 smily 性格,也會感染到我!讓我不自覺地感受到在這裡生活還滿快樂的。 當地人或是旅居在這裡的人,會很主動地對我微笑和 say hello/問好,我也會不自覺地對人微笑和問候,或隨意攀談一下,漸漸會把眼神和語言交流這件事情變成習慣。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之間這種友好又不尷尬和刻意的交流模式,原來可以這麼自然地發生。 認識各地旅人和當地人的機會 這是我覺得在數位遊牧期間最好玩的事情之一!而且有許多收穫。 如果不是因為此時此刻這個遊牧的機會,我不會在這個城市或國家,這個民宿或青年旅館,接觸到這些人,然後和他們相談,藉此機會知道說原來世界上有這些人,用和我完全不同的方式和技能在過生活。 這和看 YouTube 知道有這些人的感覺不太一樣,是實際親身遇到,然後試著相互了解彼此國家、生活、興趣和文化特性,甚至聊到未來不排斥一起做個跨國生意等交流話題。 像是我在濟州島期間,分別住了六、七個住宿,我認識到許多很有才華,來自本島各地的韓國人和外國人,有工程師、海軍防衛隊、畫家、香水品牌老闆、街頭藝人、設計師、咖啡店老闆、職業歌手、烘焙師、音樂家、醫學生、動力學研究生、政治團隊等等。每個人背後都是一段有趣的故事。 (圖/Mars提供) 辦公室社恐救星! 遠端辦公讓我比較不用去做辦公室 social,對有一點社恐的我來說,這點算是個加分! 但壞處就是彼此不會見面,關係難免生疏,文字和電話上常有時交代不清、不太了解對的性格或文字上真正的意義。這個作為 PM 在專案和產品推動上有時不是一個加分項。 激發創意,追求效率值滿點 偶爾會覺得,換個環境思考,其實對於激發創意是有一些啟發的。作為 PM,對於產品規劃的走向,還有產品 feature 上的 Wireframe 草稿設計階段,在這方面會有一些幫助。 此外,既然都已經跑出國玩了,會想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工作,不想浪費每一刻,無形中會試著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可能一坐下來就是四個小時心無旁騖的瘋狂工作,甚至偶爾會進入心流狀態。出國遊牧工作的日子裡,發現自己其實很珍惜每一天,會好好運用每一天,極大化每一個時間刻度的價值。 原來只是換個地方加班了? 再來講個偏缺點面的體悟了。雖然工作性質相對彈性,但是 Web3 的行業工作型態和 PM 這個工作,有時候工作 loading 層面讓我好吃不消。 有時一天工作快 12 小時(可能是醒來後除了吃飯之外連續工作的那種,或者是起床到睡前,工作時間打散的加總),而且這種長時間工作的狀態下,偶爾會覺得:「咦?我這不就是在換個環境在加班嗎,那我幹嘛花機票跟住宿錢在這邊?」 當然加班也讓我省了一些錢(沒有時間玩跟消費),但也會讓我在那個當下覺得,來這裡遠端辦公沒有意義。 遇到比較棘手或麻煩的任務,導致需要更長的時間工作下,讓我錯過原本想安排的娛樂行程,或沒空到海灘那看夕陽日落,都會讓我在那個 moment 有點焦慮和惋惜。 我曾有幾次因為任務無法如期完成,或一些因素拖累,還有突如其來的開發狀況,需要我來發起討論和組織會議的關係,一路工作到晚上,錯過了不少原本想排的行程。 團隊協作效率降低 遠距期間,我不像在辦公室一樣,遇到任何問題可以直接找工程師, 設計師對話或討論,沒辦法就近解決。即使我們透過 Telegram, Trello, Figma 等……軟體工具協作,但還是沒有比直接對話更有效率。 這問題尤其是在開需求評審的階段、產品進入測試階段、準備上線的階段,特別感受得到效率比起團隊一起實體辦公時還更低落些。我所能做的是更仔細列出每一條所要討論的事項,假想對方就在我面前,而我完整的把這段可以用講的話,改成情境式的文字描述,避免出現兩、三次的來回確認溝通。 PM 好像不太適合當數位遊牧? 我相信有許多作為自由接案的遠距工作者,他們比起我的工作(Web3 PM),有更多工作上的彈性度和選擇性。 就我所知,我有遇到和聽到幾位自由接案者,有的是做 UI/UX 或視覺設計的、有做行銷和關鍵字廣告的、有做文案創作的,會一天選擇性地安排四個小時工作,一個月得到還算不錯的報酬,剩下時間會去體驗當地的生活,好好地交朋友啊,或者有時間參加更多的活動和旅遊行程,讓自己花更多時間在好好生活、跟活得更有生活品質。講白就是更能自主地選擇 work-life balance。 所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作為一個時不時要加班的 PM,被老闆、主管和合作夥伴上隨時傳喚的 PM,雖然同樣都能遠端辦公,但有時會覺得有點心裡不平衡…… 我的一天日常,要同時管控好幾個產品和 feature 的走向,要做產品規劃、要想怎麼收斂和排優先級、要產品調研、要產品設計、要開發跟進和進度管控,訊息太慢回有時候會擔心是不是影響到團隊的效率和進程,上線前又要隨時待命和小心翼翼的。 一整天都在看訊息、回訊息、處理狀況時常發生。這件事情上,必須要有很清楚的認知和調適心態,這個課題對數為遊牧的 PM 來說,就會變得很重要。要先認清自己的工作狀態和性質,和認真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和成就感來源。 最後,如果是正在當 PM,或準備當 PM,想體驗數位遊牧的話……一些小建議。 想要作為遠距辦公者,在世界各地當起數位遊牧,這樣的模式,作為可以遠端辦公的軟體業 PM 當然可以,只是這個 PM 職,到底能不能自由地選擇時間工作?是不是能避免掉加班?是不是可能會掉入長時間工作的狀態?我這邊可能要打一個 question mark。 至少我覺得,若要選擇當一個能自由安排工作時間的數位遊牧,Web3 PM 不一定是最佳解或最佳選擇。 當然,旅居期間,有許多事情是無價和無法被衡量的。我這四個月來和各地旅人和當地人學到好多事情,聽聞許多故事,看了各地名勝古蹟和體驗到當地的文化。 雖然工作有時候真的身心俱疲,但上班前看的一個特別景點、下班後走了一條沒走過的小路,看一場美麗的夕陽,路人的微笑和親切,都能給我產生幸福的感覺和活著的價值。而這些都是除了日常 PM 工作之外,我的成長養分、視野和經歷! 以上是我四個月下來,當數位遊牧的一些經驗與體悟。關於數位遊牧提供了一些資訊,以及我的個人背景和遊牧經歷,還有探討遊牧期間的一些體悟。 關於 PM 適合「邊工作,邊旅行」嗎?也提供了一些針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還有當數位遊牧的一些好壞處。如果你有任何好奇,想進一步了解的地方,也歡迎你詢問我。這篇分享就到這,謝謝! -- 本文轉貼自:Mars Web3 產品火星球(原文連結)

December 14, 2023

在台灣跨國遠端工作,「外幣薪資」所得稅申報指南!

科技的進步使得「遠距工作」(work remotely)成為可能,Covid-19 讓「在家辦公」(WFH, work from home)漸漸成為常態。 在國際化浪潮下,臺灣人不用遠赴海外。年輕人長住臺灣,為外國公司「在臺灣遠距工作」(work remotely in Taiwan)或「從臺灣工作」(work from Taiwan)的情形愈來愈普遍。 有所得就要繳稅,若每年收入金額高且穩定,那成立一家公司其實會比較省稅,否則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方式報稅,也是可行的選項。 Work Remotely in Taiwan 賺的是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凡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之個人,應就其中華民國來源之所得,依本法規定,課徵綜合所得稅。 玄機就在「中華民國來源所得」的定義上。因為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在中華民國境內提供勞務之報酬」就是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在臺灣遠距工作者的收入,因為是在臺灣提供勞務,就算領的是外幣,也要在臺灣繳綜合所得稅。 Work Remotely in Taiwan 不是海外所得 很多人會誤以為替外國公司工作,薪水領外幣,就是屬於「海外所得」,可以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每年享有 670 萬的免稅額。 事實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 12 條有明確規定,只有未計入綜合所得總額之「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才是可以計入基本稅額計算的海外所得。 當作薪資所得申報綜合所得稅 在臺灣遠距工作者,所領的外幣薪資,雖然國稅局沒有明確規定,但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實際上還是屬於「薪資所得」。 若是未婚,那每年能享有 20 萬元的薪資特別扣除額;加上 8.8 萬元的免稅額;再加上 12 萬元的標準扣除額,合計來自於海內外,每年收入在 40.8 萬元以下,其實是免繳綜合所得稅的。 若收入超過 40.8 萬元,首先必需先恭喜你,然後建議可以到國稅局免費提供的「綜合所得稅試算」網頁,試算要繳納的稅金有多少。 要提供屬於薪資所得的證明文件 被臺灣公司雇用的員工,都會收到公司開立的「薪資扣繳憑單」,這份扣繳憑單也會同時由公司申報給國稅局知道。 因為申報的是「薪資」扣繳憑單,所以國稅局很清楚這名員工可以享受每年 20 萬元的「薪資特別扣除額」。 但國稅局並不知道,在臺灣遠距工作的人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宣稱」的收入到底是不是薪資所得。 這很重要,因為關係到你可不可以享受權利合法的少繳稅金;相對的就是國家會不會吃虧少收到稅金。 所以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要檢附能證明有受雇事實的文件,如合約、聘書、薪資等等。 收入的計算時的匯率 既然是薪水,就算每次發的金額因為受獎金或請假影響而不太一樣,但無論是季季發、月月發,還是周周發,應該還是照有規律的週期發放。 但因為收的是外幣,但報稅時收入金額卻要填台幣,所以申報時要依「 外僑綜稅匯率明細表」所戴每月平均匯率,來換算應申報薪資收入的金額。 勞健保和退休金 因為任職的公司在臺灣並沒有任何形式的常設機構,這包含了子公司(subsidiary)、分公司(branch)、代表處(representative office)等,所以事實上無法成立投保單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和退休金。 這時在臺灣遠距工作者,可以用「無一定雇主」的身份,向相關職業類別的「工會」投保勞健保,但是 6% 的退休金就沒有辦法保了。 開公司領國外的錢不見得划算 以開個一人有限公司的方式,提供外國公司 invoice,因為是屬於勞務外銷,所以營業稅是零稅率。簡單的說就是不用繳營業稅。 但還是要就獲利繳 20% 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加上盈餘分配給股東產生的股利收入,還要考慮若借址登記的「租金支出」、還有每月帳務處理的「記帳費」。估算後,再與申報綜合所得稅要繳的稅金相比較,看那一種模式劃的來。 若差沒有多少的話,建議還是選簡單的申報綜所稅為佳,這樣省了很多行政作業上的麻煩。 在大陸的收入也是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24 條,臺灣地區人民有大陸地區來源所得者,應並同臺灣地區來源所得課徵所得稅。 也就是說,無論你認同與否,在法令修改前,在臺灣為大陸公司遠距工作者,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和勞健保的規則,和前面所提到狀況是一樣的。 不要以為政府都不知道你在賺錢 只要自己的銀行帳戶有收到錢,自己也有提領的記錄,那會留下金流的軌跡。 當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時,政府想在什麼時侯查,查的多仔細,都只是分分鐘的事,而且稽查的成本也因為大人物的能力愈來愈強,而愈變愈低。 愛臺灣的具體表現之一,就是在能力範圍內適度繳稅。否則,依據稅捐稽徵法第 21 條,國稅局有最多七年的追稅期間,與其擔心害怕,不如以正面的態度面對應繳的稅金。 相對的,也可以在與外國公司談薪資時,把預計稅金的負擔考慮進去,爭取更合理的報酬。 -- 本文轉貼自:銓興會計師事務所(原文標題:WFH 在台灣工作;薪水領外幣的稅要這樣繳)

December 1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