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办清单」到底有用无用?避开完成焦虑,符合人性的使用待办清单

June 28, 2024

待辦清單到底有用無用?避開完成焦慮,符合人性的使用待辦清單

Photo by Frolopiaton Palm from Freepik

每天面对满满的待办清单,怎么做都做不完?Esor 将告诉你,为何待办清单可能是扰乱你时间管理的陷阱,以及如何善用才能达到更好的工作效益!

待办清单的效率陷阱?

待办清单」几乎成了一讲到时间管理就好像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是一张简单的纸条或是数字列表,更是许多人记住与管理无数工作生活事务的方式。然而,这个看似有用的工具真的就是时间管理的最佳解药吗?或者它更常是一个让我们陷入无止境焦虑的效率陷阱?

在时间管理课程中,我最常被问的一种问题是:「如何把待办清单做完?」或是「如何列出做得完的待办清单?」比起带来安定与动力,待办清单似乎更常带来做不完的恐惧。

不断累积而总是过长的待办事项往往使人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它提醒我们还有多少事情待做,而时间却总是不够用 。

我自己的体悟是,直觉上很容易把待办清单当作时间管理中心,

同时把下面三种事情交给待办清单来做:「记住交办」、「提醒去做」、与「要求做完」,这反而会让待办清单变成效率陷阱,甚至成为工作上的干扰!

「记住交办」

当我们把所有通知都放入待办清单,例如被提醒要买个东西、接到一个电话指示,最后就会获得一个非常琐碎,又缺乏目标的流水账,表面上帮我记住,事实上永远不可能做完,也难以再管理。甚至可能开始避而不看待办清单。

「提醒去做」

有时候我们会在待办清单上设定无数提醒,希望自己不要忘记那些要做的各种事项,但过度的提醒,尤其是对各种琐事的提醒,可能转移了我们对真正重要事项的注意力,反而降低了我们的整体生产力。提醒变成干扰的情况,可能更常发生。

「要求做完」

打勾完成事项,好像是使用待办列表必然的功能。「完成」虽然是时间管理中很重要的指标,但是如果把「做完」当作待办清单的指针,似乎太过高估自己做计划的能力,以及低估环境变动的弹性,当我们觉得自己可以设计出明天、后天完美完成的待办清单,事实上那往往会是一个做不到的清单。

所以现在的我随然还是规画每周、每日的待办清单,但我不是把他们当作记住交办、提醒一定要做完的清单。我让待办列表回归他最基本的功能:

就是指引今日空档时可以选择的行动而已。

不打勾没关系,只要能够告诉我今日方向,反而给我更自由去调配自己的时间、喜好、动力、重要与紧急任务的弹性。

2024/5/27 新增:连续写了 101 则每月待办清单,为何我仍坚持手动撰写子弹笔记?

延伸阅读:

区分任务笔记、待办列表,从被动交办,到主动选择

把被交办的事情全部都列上待办清单,不是很直觉的做法吗?但是这样一来,待办清单上就会充满着:

  • 还不确定为什么要做、做了有什么效益的事情。
  • 还很模糊不确定要怎么展开行动的事情。
  • 不需要现在就开始做的事情。
  • 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

然后这些交办如果全部都挤在待办清单上,更会把待办清单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淹没。最后待办列表反而失去了判断轻重缓急的功能。

那要怎么办比较好呢?

我自己的流程是这样:

  • 任何交办,第一时间先写进两种笔记:(参考:防弹笔记法

暂存箱:收集那些跟其他项目、任务无关,也还不知道如何执行的临时交办。

项目、任务笔记:如果交办跟特定任务有关,直接写进任务笔记中。

  • 项目、任务笔记逐渐累积,会整合出任务陆续被交办的细节,这时候可以从项目、任务目标的角度,调整这些交办的执行顺序

也可以在项目、任务笔记中,针对交办拆解我需要执行的下一步行动。

延伸阅读:为什么我会「避免」在邮件、实时通,甚至待办清单中直接完成工作?

不记录交办,那「待办清单」还要用来干嘛呢?待办清单对我来说,应该是过滤出不同项目、任务笔记中,那些需要今天、这周执行的行动。

这样一来:

  • 项目、任务笔记是各种交办、数据有序整理后的记录,真正帮助我们不要忘记,可以快速找到。
  • 而「待办清单」则是「主动选择」出我决定要做的行动

透过第一步先做出任务笔记、待办列表的区分,我们可以把待办清单变成一个主动的清单,而不是被动接收的清单。

有些时候,待办清单反而不能有严格提醒

回顾我们真正的工作流程,有些时刻当下沟通就会成为下一步行动的依据(例如每天临时但重要的意外需要处理),有些时刻则是自己心中很明确的知道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这时候,还需要回到待办清单确认?不在待办清单上的就不做?还是赶快执行当下这个重要行动再说?

这时候直接执行当下要做、想做的那件事,不一定就比跟着待办清单执行不好,因为无论我们怎么使用待办清单,无非就是希望自己在单位时间内有优质的产出,这也是生产力真正的定义。

而至于这个产出有没有需要被待办清单严格限制?好像是不需要的。

就以我自己的写作习惯为例,写作这样的创意思考流程,用列出待办清单或设计一大堆行动提醒,反而往往是做不到的。我哪有办法事先规划自己什么时候有灵感要完成什么写作步骤?什么时候有想法要思考哪个写作题目呢?或者应该说,就算我这样规划,事后往往大多数都不可能照着规划去执行。

所以在规划写作这类创意思考任务时,我会这样做:

  • 先设定出有机会完成的「写作成果」即可:例如两到三个题目觉得应该有机会写成完整的心得文章,就先把这三个成果的任务笔记开设出来。
  • 很多时候各种想法就是在执行别的任务时被刺激出来的,反而不是在刻意执行写作任务时产生,有想法就记录到写作成果笔记,累积久了,其实也就推进不少
  • 不是用提醒的方式去写作,通常创意思考的工作愈被提醒愈不想做、做不了。而是设定「写作时空」,预设进入特定的时间或空间,就可以开始写作
  • 当开始写作时,不被待办清单所局限,而是写自己当下想写的,甚至有可能在两三个题目之间跳跃,能够产出内容往前推进,都是有效的累积。

延伸阅读:跟分心和平共处,不一定要移除干扰也能专心致志的专注力策略

这时候,我还是会把要推进的写作题目设定在待办清单上,但跟传统「一定要做」的待办清单有了不一样的提醒意义。

因为平常我累积了很多正在研究、想要撰写的题目,有些可能还在很初期的测试与累积想法的阶段,这些我不会放入待办清单,而是收集在自己的写作笔记中即可,有想法就随时补充进去。

但是我通常会在今天的待办清单中列出两到三个写作题目(近期最想写的),每当进入写作时空,这帮助我先聚焦在这两到三个写作题目优先推进,不一定要写哪一个,也不一定要写完,甚至有可能最后真正产出内容的题目都不在这三个之中。

但是这样的待办清单,可以帮助我减少犹豫迷惑的时间,更快进入可以推进的任务切入点,我不要求要照章行事完成,甚至更多时候都保持弹性,目的只是有一个指引,可以更快进入产出状态即可

有些时候,待办清单不一定要全部做完

其实工作上的很多任务也可以这样安排待办清单,例如我今天可能要想个企划案、回复某个客户提案、撰写某活动文案。当我把这三件事情列在今天待办清单时,不会刻意去设定几点几分做的提醒,也不会刻意去安排前后执行顺序,就是让他们经过「主动选择」后,出现在今日待办清单上即可。

而在实际工作流程中,遇到空档又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脑中这时没有出现任何强力提示,甚至开始觉得迷惑),那就打开待办清单

「挑一个现在最想做」的任务来做,能不能做到打勾完成也不是那么重要,有持续累积成果、往前推进就是好事。

这样一来,在保留弹性与自由的同时,也聚焦在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上,反而更能有效利用时间。

要不然,强制性的待办清单让自己一打开就做不下去第一步行动,一旦提醒时间过了又开始重新安排,甚至陷入焦虑后悔的循环,反而无法成为有用的待办清单。

延伸阅读:不想做就别做!感性自动聚焦时间管理法

如何设计符合人性的待办清单?我的待办清单使用步骤

我也会使用待办清单作为时间管理的辅助,不是把待办清单当作牢不可破的时间管理中心,而是帮助自己减少迷惑、看到目标、增加弹性的选择列表、指引列表。

以下是我自己实现待办清单的步骤:

1. 主动选择

我会在周日晚上快速浏览一遍重要的项目、任务笔记,搭配进攻行事历,「过滤」「选择」出下周我需要推进的任务,列上下周的待办清单。

2. 简化焦点

我自己有个选择的小法则:「每天起码一个长期目标,三个近期项目,保留一些空间给临时出现的琐事」,每天不是要列出很多待办清单,反而发现太多时可以先移动到其他日期。

待办清单在这个阶段是帮我确认每天最重要任务的列表,而不是所有要做的事情的清单。

延伸阅读:比较持续 5 年的列每周行动清单习惯,复盘我的待办列表笔记技巧

3. 保持弹性

我几乎不会在待办清单上设定任何时间提醒,也不太做精密的排序,这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规划待办清单时间。(千万不要时间都花在规划,反而没有时间执行。)

每一天的清单不需要告诉我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我更喜欢:「当我有一个空档,打开今天的待办清单,可以挑得出一件当下想做的事情来做,而且这件事情还足够重要。」

4. 记录成果

我不会把随时跑出来的「临时交办」记录在待办列表,但相对的,我会把自己不在预期中「完成的成果」记录到待办列表。

例如,客户传来一个课程调整需求,这样的临时交办,先记录回课程任务笔记中,而非直接写上待办清单。

例如,我忽然有了灵感,意外地完成了一个课程演练设计,这样的临时完成成果,我反而会记录到今天的待办列表上。

为什么呢?因为今日的待办清单上愈多完成的成果,会让我更有动力去推进剩下的成果。并且一天回顾时,也会更清楚看到自己把时间花费在哪些成果上,更有成就感,也更有办法做修正。

延伸阅读:用写「间歇式日记」取代规划待办清单,不会再写了一堆却做不到

5. 每日调整

待办清单上会不会有今天做不完的事情?会。待办清单上会不会有些事情一直没有在空档被挑出来做?会。待办列表上会不会临时有重要任务需要插入进来?当然也会。

当我们待办列表足够简化、弹性,调整其实也不用花掉太多时间,我自己习惯每天早上调整一下,把昨天没做完的适度改写行动,看看今天是否能找到方法推进?把可能变得比较不重要或重要的,在接下来几天的待办列表调换一下位置?

让待办清单可以成为我今日空档时有效的指引即可。

延伸阅读:5 分钟的晨间待办清单整理,从混乱到掌控的生产力习惯

比起完成列表,把待办列表当作是减轻压力的检查清单

如果你常常觉得待办清单变成自己的压力来源,而自己总是管理不好待办清单,但又需要待办清单的指引,否则每天的工作就像是无头苍蝇?

那么,或许可以试试看上面分享的方法,让待办列表跳脱完成列表的思维,变成:

以主动选择、记录成果的角度,让待办清单成为我的辅助指引,而不是我的强制管理。

那么,或许在待办清单的帮忙下,我们可以有更多完成,更有满足感,也减轻原本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毕竟,项目、任务已经够有压力,何必让待办清单反而带给我们更多压力呢?

--

本文转贴自:计算机玩物原文连结

追踪数位游牧脸书粉丝团,与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本站所有文章未经事先书面授权,请勿任意利用、引用、转载。

異塵行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 Esor Huang

异尘行者(Esor Huang)是「電腦玩物」部落格站长,致力于透过文章,完整记录与传播行动工具的使用心得、科技工具如何真正活用到工作与生活,以及提升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的技巧等内容。主题会涵盖数字应用、时间管理到生活旅游中的科技人文观察,目前部落格每日点阅数超过六万,累积浏览人次更已突破九千万人。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