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259 posts

Sort by Most Viewed

瞄準高科技人才!2024 加拿大擬推數位遊牧簽證

想到四季分明的加拿大去體驗數位遊牧的生活嗎?根據加拿大政府的最新消息,這樣的夢想,或許有機會在 2024 就實現! 根據加拿大政府的最新說法,該國預計在 2024 年,正式推出數位遊牧簽證計畫,邀請全球的數位遊牧者,尤其是從事科技業的人才,到加拿大落腳生活。 此前,數位遊牧者想要到加拿大生活,大多只能靠旅遊簽證入境,每次最多也只能待 6 個月。但在數位遊牧簽證上路後,持有者最長將能在加拿大待上 3 年之久。 就現有消息來看,有心申請這張簽證的人,除了基本資料,可能還需要準備保險證明、財務證明,以及共同入境的家庭成員名單,以便向加拿大政府提出申請。 瞄準高科技人才!先體驗,再定居 加拿大移民部的部長弗雷澤(Sean Fraser)指出,加拿大政府希望這項計畫,可以吸引到科技業人才的青睞,解決當地科技業面臨的人力短缺問題。 為了吸引這些人才最後定居於加拿大,有消息指出,政府在規劃數位遊牧簽證計畫之外,也一併規劃了申請永久居留權的配套措施,希望這些科技業人才,最終可以選擇定居下來。 弗雷澤(Sean Fraser)在受訪時也說:「對有心想試試看在加拿大生活的人來說,我們的數位遊牧簽證計畫將是絕佳的機會。要是在簽證到期後他們想留下來,我們也敞開雙臂歡迎他們。」 政府態度開放,但人才願意來嗎? 不過,縱使加拿大政府態度開放,但加拿大所擁有的軟、硬體條件,是否又足以吸引數位遊牧者來此定居呢? 事實上,在許多數位遊牧者的心目中,既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商機蓬勃都市的加拿大,一直是理想的目的地之一。 2022 年,英國的一份報告也在綜合評比了 85 個國家的網速、居住成本、遠距工作職缺等因素後,將加拿大評選為全球最適合數位遊牧者定居的國家。 收拾行李先等等 然而,如果你已經開始計畫起你的加拿大之旅,或許得先緩一緩腳步。因為目前加拿大政府披露的計畫細節有限,部分已披露的資訊,也在社群中引起了些許疑慮。 其中一個疑慮是,加拿大政府優先鎖定高科技人才的做法,最終可能會大幅侷限通過申請的人數。畢竟數位遊牧者並非全由科技人組成,以行銷、自媒體和線上家教為業的人,也不在少數。 此外,就算高科技人才願意將加拿大列入目的地清單中,薪資上的差距,可能也會讓這些人最後選擇前往美國,而非加拿大。求職網站 Randstad Canada 的數據顯示,加拿大科技人才的平均年收入,大約落在 7 萬 4 千美元(折合台幣約 230 萬元)左右;但若是在紐約、舊金山等美國一線都市,這些人的平均年收可以高達 13 萬美元(折合台幣約 404 萬元),顯示薪資上的差距確實存在。 另外,適用於數位遊牧者的課稅、社會福利機制,也都是需要等待加拿大政府公布更多細節的部份。 數位遊牧簽證上路 ≠ 馬上就能出發 在人資系統供應商 Deel 服務的總監薩瑟琳(Masha Sutherlin)也提醒,未來即使加拿大數位遊牧簽證計畫正式上路,數位遊牧者也不該期待馬上就能出發。 「一個國家公布了給數位遊牧者的簽證計畫,並不代表政府有辦法即時處理所有申請。」薩瑟琳指出:「這是非常新穎的簽證類型,很多國家都低估了處理大量申請需要耗費的資源。」 薩瑟琳也補充,有的國家像是阿聯酋,有能力在幾周內就回覆申請結果;但也有些國家如葡萄牙,審核時間較長,「可能屆於 3 個月至 1 年不等」。 保持耐心,把握時間思考自身需求 加拿大政府表示,它們將在接下來幾個月裡揭露更多細節。而現在除了等待,薩瑟琳也建議有意前往加拿大的數位遊牧者保持耐心,並且把握時間好好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形態到底是什麼。 「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像加拿大,不只提出數位遊牧簽證計畫,還附帶有完整的規劃,幫助有心留下來的人取得永久居留權。」 參考資料 A Guide to Canada’s Digital Nomad Visa Canada just launched a new digital nomad program—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Canada’s digital nomad program could attract tech talent – but would they settle down? -- 責任編輯/Samuel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29, 2024

【新手必讀】想開始在「網路寫作」!7 本我強力推薦的寫作好書

在網路上寫作分享觀點,可以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最近你興致高昂,準備在社群平台或部落格上寫文章了,不過在寫作的過程中,你逐漸發現了一些問題。 像是: 文章標題要怎麼下呀? 文章段落要怎麼寫,才可以更吸引人呀? 文章內容有沒有現成架構可以用,讓內容變的更有邏輯呀? 問題好多,但又不知道去哪裡找答案。 老實說,我很懂你的感受。 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寫作 5 年了,這些問題我或多或少都遇過。幸好,這一路上有不少寫作好書幫助了我。 而現在,我想要將這些好書也分享給你。 你不必花個 3 小時辛苦 Google,因為我已經幫你整理好了。 下面是我讀過,個人最推薦的 7 本寫作書。我會簡單介紹這本書,以及分享我自己閱讀時在寫作上的收穫。 事不宜遲,下面讓我跟你分享這 7 本寫作好書吧! 推薦寫作書籍 1.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寫出好讀的文章段落。 我最大的收穫:萬能寫作法。 這個方法把 1 個寫作段落 (paragraph) 拆成 3 個部分: 觀點 案例 總結 一篇文章,就是由 1+ 個寫作段落組合的結果。 舉個例子吧: 觀點: 每天寫作,能夠拓展自己的人脈。 案例: 我每天會在 Facebook 上發表一篇 200 字的短文,反思與分享自己新學到的事情,結果有許多產業內的網友主動聯繫我。 總結: 如果你很害羞,也應該試看看用寫作來拓展人脈。 講清楚這 3 個元素,寫文章段落就變的很簡單。 推薦寫作書籍 2.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靠「網路寫作」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 我最大的收穫:重複利用你寫過的文章,不斷擴充內容。 例如你可以按照下列的順序寫作: 社群平台: 在 Facebook 上寫 100-200 字的短文,驗證文章主題是否有人感興趣。 電子報: 將「按讚、留言與分享」最高的短文,補充內容變成更長的文章寄送給訂閱戶。 部落格: 將開信率/回信率最高的電子報,再次加長變成部落格文章。 電子書: 將閱讀率、瀏覽數高的部落格文章,集合起來變成電子書。 要在網路上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就從寫一篇 Facebook 的短文開始。 很抽象嗎?我直接拿這封電子報的內容來舉例。 這篇文章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由一篇 Facebook 上的短文加長而成的。 把短文寫成長文,比從 0 開始簡單許多。 推薦寫作書籍 3. 高產出的本事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在不同的溝通場合,選用不同的寫作框架。 我最大的收穫:如何畫出一張「全息圖 (Holygraph)」。 「全息圖」是將一篇文章、一本書、甚至一堂課的精華資訊濃縮在一張圖上。我現在舉辦讀書會/講座時,都會在最後一張投影片用一張「全息圖」做結尾。 想學習不同的寫作框架與適用時機,強推《高產出的本事》。 讓我用自己的《卡片盒筆記》 讀書會當作範例。 這場讀書會主要在講解「卡片盒筆記法」的 3 個步驟,分別是: 寫卡片 存卡片 用卡片 做成「全息圖」後,會長的像是下面這個樣子。 (圖/朱騏提供) 重點一目瞭然,非常適合作為講座的收尾投影片! 推薦寫作書籍 4. 自由書寫術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克服「寫作卡卡」的毛病,學習「自由書寫 (Freewriting)。 我最大的收穫:「寫作」跟「編輯」必須分開做。 將腦中的想法一次到在紙上,這裡的關鍵是不要帶有任何批判的想法,就是單純地吐出文字。如果是用電腦,就是讓手不要停下來一直打,想到什麼就打什麼。 放下對自己的批判,單純的將腦中想到的東西寫在紙上。 這裡分享一個「寫作」訣竅。 如果你擔心自己寫到一半就是會卡住,可以使用「語音轉文字」的功能。在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上點擊 🎙️後,開始把腦中的想法一股作氣全部講出來。 把想法都「倒在」紙上後,再進行「編輯」就好。 推薦寫作書籍 5. Smart Brevity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如何簡單又直接地,寫出你想表達的重點。 我最大的收穫:學會使用「Axiom (點題)」。 這裡的「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一種點題。使用點題最大的好處是,幫助你快速抓到這一段的重點 (我到底想講什麼)。 網路上 1 秒鐘都珍貴,我們要練習只傳遞最重要的資訊給讀者。 根據我的實戰經驗,「Axiom」的技巧也適合用在 Email 寫作。 例如創作者 Vicky Zhao 在《5 Minut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線上課程中,就分享了使用「Axiom」的 Email 模板。 看看以下的 Email 範本,你發現她把「Axiom」用在哪裡了嗎? (圖/朱騏提供) 我們把實際內容,套用到這個範本中。 (圖/朱騏提供) 推薦寫作書籍 6. Write Useful Books. (圖/朱騏提供) 簡介: 教你寫出一本,能解決目標讀者痛點的書。 我最大的收穫:把你的目標讀者也拉入寫書的過程。 這裡的訣竅是:從寫書的早期就邀請讀者加入,讓他們陪著你一起把書寫完。在邀請之前,先使用以下的「寫書目標清單」: 讀者付錢的原因 你的目標讀者是誰 這本書不適合誰看 這本書不會說什麼 想清楚後,就能加快寫書速度。 這份「寫作目標清單」也適合放在書籍前言,用來讓讀者判斷這本書是不是他們需要的。 用我自己在 2023 年 7 月出版的《知識複利筆記術》 當作範例吧。 我在書籍的前言,就清楚寫下「寫作目標清單」的 3 跟 4 內容。 (圖/朱騏提供) 你能從這本書中,學到許多的「寫書」細節。 推薦寫作書籍 7. Snow Leopard (圖/朱騏提供) 簡介:教你找出個人商業模式的利基市場 (Niche Market)。 我最大的收穫: 了解 Category Design 的觀念,讓自己將時間投入到值得解決的問題上。 每一個產品/服務的背後,不外乎都是在回答: 問題(Problem): 為了要解決客戶的什麼問題 解法(Solution): 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有意思的問題來了: 為什麼有些產品成功受人關注、有些卻被視為了無新意的可替代品 ? 這個問題放在創作者身上也適用: 為什麼有些創作者主題成功受人關注、有些卻被視為了無新意的可替代品 ? 書中教我們用「問題」與「解法」4 象限來找到值得投入的領域。 因為這本書講到了「創作者如何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我認為是一本進階書籍。 你可以先讀完前面 6 本之後,再回頭看這本。 不藏私地跟你分享這 7 本寫作好書書中,能大幅提升你的「寫作」和「商業模式」的知識 快速幫你複習這 7 本書: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高產出的本事 自由書寫術 Smart Brevity Write Useful Books Snow Leopard 要學習這些書的內容,加起來還不用 NT. 3,000。 現在就上博客來或 Amazon,把這些書籍買回家吧! -- 本文轉貼自:I'm Chi(原文標題:想開始在網路上寫作的新手必讀!7 本我強力推薦的寫作好書 (每一本都提升了我的寫作技巧))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19, 2024

一邊看海灘一邊工作!峇里島適合數位遊牧的 4 家共享空間

峇里島一直以來都是數位遊牧勝地,當地也有多個適合遠端工作的共享空間、咖啡廳,本文編輯將精選 4 家共享空間,給你參考! 一、B work B work 的充滿現代感,整牆書架和樓梯,但是這些擺飾一定程度上讓整體的空間變小。但 B work 的分區與設施仍極具專業性,設有泳池、電腦區和公共區域等,共四層建築,頂層設有瑜伽教室,與 B work 分開經營。 公共空間不論開放式辦公桌還是私人辦公室,均能滿足各式工作者的需求。其高速網絡連接亦確保了使用者能隨時與客戶或團隊保持良好的聯繫。此外,B work 不定期舉辦的社交活動不僅促進了會員間的交流,也為人們提供了放鬆與娛樂的機會,實現了工作與生活的完美平衡。 總結來說,B work 是一個結合了專業性與舒心體驗的共享辦公空間,非常適合尋求靈活工作模式與社群連結的數位遊牧者。 地址:Jl. Nelayan No.9C, Canggu, Kec. Kuta Utara, Kabupaten Badung, Bali 80361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Work Bali Coworking Space(@bwork.bali)分享的貼文 二、Outpost Outpost 在 Canggu 和 Ubud 這兩個峇里島上最迷人的地區都設有據點,而且提供了寬敞且現代化的工作環境。Ubud 有兩層樓,外面則有個咖啡廳,因為內部有泳池,且位於市中心所以價格稍貴,主要都是本地人居多。 Canggu 則比較多外國人,比較能用英文溝通互動。公共空間寬敞明亮,有人體工學椅和站立式辦公桌,讓長時間工作成為一種享受。會議室和私人辦公室的設計既美觀又實用,非常適合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時刻。 總結來說,Outpost 為尋求創意靈感的藝術家和需要高效工作環境的專業人士提供了完美的選擇。不過,對於特定地點的選擇,可能需要根據個人的預算、工作需求和生活偏好來進行考量。 地址:Ubud:Jl. Raya Nyuh Kuning, MAS, Kecamatan Ubud, Kabupaten Gianyar, Bali 80571 Canggu:Jl. Raya Semat, Tibubeneng, Kec. Kuta Utara, Kabupaten Badung, Bali 80361 三、Tropical Nomad Tropical Nomad 給人的感覺有點熱帶雨林風,戶外空間擁有舒適的懶人沙發和吊床,但缺點就是偏熱,室內咖啡廳則有完善的空調設施,適合怕熱的人。 購買咖啡會提供一小時的網路,或者也可以購買全日方案。公共空間因為人多偏吵,但也有提供個人辦公室,方便需要安靜與會議的人。 總結來說,Tropical Nomad 為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數位遊牧者提供了理想的選擇,無論是在熱帶天堂中尋找靈感,還是需要一個高效的工作環境,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的角落。 地址:Jl. Subak Canggu No.2, Canggu, Kec. Kuta Utara, Kabupaten Badung, Bali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lterstay(@alterstay.co)分享的貼文 四、Tribal Tribal 共享空間是數位遊牧者在熱帶天堂中尋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理想之選。位於充滿活力的庫塔海灘附近,Tribal不僅提供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工作氛圍,而且還擁有設計感十足的住宿體驗,融合現代與峇里島傳統元素,創造出既舒適又具有藝術氛圍的工作和居住環境。 Tribal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青旅和樓下餐廳業務,使得共享辦公空間不需要購買時間即可使用。餐廳區域和泳池共同構成了工作區,提供了一個既專業又安靜的工作氛圍。此外,這裡的工作環境非常吸引人,面對泳池工作,結束後可以享受陽光和游泳的樂趣。 Tribal 的位置雖然不像其他共享辦公空間那樣靠近各種餐廳和酒吧,但它提供了一種適合長期居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可以在工作之餘享受冲浪、游泳和健身等活動。 總結來說,Tribal 不僅能夠提供豐富工作和生活體驗的目的地,對於那些渴望在美麗的庫塔海灘找到靈感和社交機會的數位遊牧者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選擇。 地址:Gg. Tribal Jl. Pantai Pererenan, Pererenan, Kec. Mengwi, Kabupaten Badung, Bali 80351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RIBAL BALI(@tribal_bali)分享的貼文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April 4, 2024

遠端職缺、接案詐騙多!常見詐騙手法+防詐騙方法一次看

近幾年,有滿多人分享自己在臉書、求職網站應徵遠端工作或接案,被詐騙的經驗。像是要預先支付一些費用,或是被引導到假的網站填寫個資、匯款等等。 本篇文章就整理幾種常見的詐騙類型,以及辨別詐騙的方法,大家在求職和接案時,一定要小心! 遠端工作、接案常見的詐騙手法 1. 高薪、低技術的職缺 有一些職缺屬於低技術、低知識需求的工作內容,卻提供不合理的高薪做為誘因,常見出現在填寫網路問卷、打字員、資料登記、廣告點擊等工作。 2. 要求預先付款或索取個資 這類詐騙會要求你預先支付一些費用,例如軟硬體費用、工具費、培訓費等,或者跟你索取金融卡、帳戶、身分證或護照等資料,竊取財產或冒用身分從事非法行為。 3. 偽造網站 有一些職缺會架設虛假或偽造知名網站,甚至是冒充人力銀行致電或發布簡訊通知徵才,竊取個資或金融資訊。 4. 不合理的工作要求 有些也會要求受雇者以私人帳戶進行金錢轉移,實際上是從事洗錢等犯罪行為,讓你成為代罪羔羊;也可能會要求你在需提供個資的網站上註冊、或要求下載不明軟體,以竊取資料或財物。 如何避免自己被詐騙,有哪些分辨方法 在資訊爆炸且真假難辨的網路世代中,詐騙手法變得更加五花八門,我們到底該如何保護自己免於受害呢? 1. 確認公司背景 使用合法、具公信力的求職平台(最近臉書職缺詐騙很多,一定要小心!) 到該公司的官網、 LinkedIn 頁面,或政府網站,確認是否提供營業登記相關資料 2. 注意職缺內容 只要職缺內容有這些特質,就很有可能是詐騙: 高薪但輕鬆、不須經驗,甚至包吃住等職缺 工作內容描述模糊的職缺,你應徵後又很快就被錄取 要求預先支付相關費用 3. 聯繫管道與面試流程 確認郵件的公司域名是否正確。正規公司大多會有 email 帳號會有公司域名,若是沒有,只是透過一般的 Gmail、Yahoo 帳號,或是通訊軟體(What's App、Line、Instagram…等)聯繫,就要先謹慎對待。 使用專業的面試工具(如 Zoom、Teams),而不是社群或通訊軟體 合法雇用前,不應提供金融卡、帳戶、護照等個人資料 合法機構不會要求在需提供個資的網站註冊,或要求下載不明軟體 詐騙集團經常使用開頭為「+86」、「+44」、「+22」的電話號碼 若接到自稱人力銀行的徵才通知,可以先致電到該公司確認詳情 4. 海外求職注意事項 登機前,確認簽證與相關文件的合法性 在外交部「旅外安全 - 出國登錄」專區進行登錄 有疑問時可聯繫勞動部,獲得求職相關的協助 抵達後,確認居住地的安全性 與親友保持聯繫 結論 無論是哪種詐騙手法,都跟竊取金錢、個資或勞力脫離不了關係,甚至還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求職者搜尋職缺時一定要提高警覺,再三求證,並保護好個人資料,才能早日尋得理想職業! -- 撰文整理/林昕嬡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September 4, 2024

羨慕數位遊牧的生活嗎?10 點測你適不適合遠距工作!

經過了長時間 work from home 的後疫情時代,越來越多人關注 remote working/digital nomad 這樣靈活的工作模式,可以自由地選擇辦公地點,甚至是 workation(工作 work + 假期 vacation),邊旅行邊工作,不再限於家裡與公司兩點一線的通勤生活。 我很幸運能找到這樣遠端的工作,才能夠從上海搬到海南島、再到台東和峇里島旅居,住在海邊,每天日出衝浪後接著工作,下班後坐在沙灘上邊吃著晚餐邊看著夕陽柔光灑在海面上,想換個地方生活的時候也可以自由地移動。有許多朋友羨慕我這樣的生活,但實際了解後才發現遠距工作雖然很吸引人,但卻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我整理了十點遠距工作適合的特質與需要的能力,如果你對數位遊牧的生活感到好奇的話,就繼續往下看吧! 1. 你需要能跟自己獨處 Remote working 代表大部分的時間你都是一個人在電腦前辦公,不像在辦公室的時候會有很多同事一起工作,可以打屁聊天一起吃午餐喝下午茶。很有可能你一整天都不會出門,也不會跟同事聊天(開會前可能會 small talk,但跟在辦公室面對面聊天的感覺很不一樣),也不會跟任何人聊天(朋友們跟你的 schedule 會滿不一樣的)。因此,你需要懂得怎麼跟自己獨處,一個人也能自得其樂,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則會容易感到孤單。 2. 你有主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遠距工作時,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小到入職時各種系統如何安裝、大到跟客戶談合作、規劃協作各種專案,這時眼前只有一台電腦,身旁沒有任何同事可以發問,怎麼辦?不知道要問誰所以就先放著不管嗎?還是主動先嘗試解決問題(例如上網找答案),找不到再 slack 同事呢? 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是不是遠距工作都很重要,但我認為遠距工作會更需要你有「主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你一個人在家辦公時,沒有同事可以即時求助、沒有人會發現你遇到問題卡住了、你無法直接轉頭拍拍同事的肩膀問問題。這時,你需要主動去解決問題,例如上網找答案、 slack 同事、問問主管、甚至跟 stakeholder 約個 quick meeting 都可以。 3. 你喜歡自己安排時間 我很喜歡按照自己的專注力和能量安排時間,反而很討厭時間都按照公司統一的安排,例如 12:00–13:00 就是吃飯時間,我如果不餓,到底該吃還是不吃? 甚至有時候,我在下午做 dashboard 的時候卡住,我當下就是想不出來解法,我不會一直讓自己卡在那,反而會先安排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沒其他工作的事,私事也可,例如出去散散步、看看書、買個菜),忙一忙其他的事,讓腦袋休息一下。晚上突然想到解決方法時,就算已經過了表定上班時間,我還是換趁靈感來的時候一鼓作氣地做完。有時候工作進入到心流狀態,專注力超高時,我也會先不吃飯,因為不想工作被打斷,做完再吃,但如果在辦公室的話,就很難依據自己的能量與專注力安排工作。 4. 你能夠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進入工作模式 跟朋友聊天時,他提到他需要化妝、挑選上班服裝、通勤和辦公室,才有工作的感覺,但這些遠距辦公都沒有(要在家化妝上班也是可,但相信很多人應該懶得在家還化妝吧)。所以為了進入工作模式,我會建立一些上班前的儀式,例如手沖黑咖啡、聽新聞 Podcast,然後再開始工作,否則會很容易無法進入工作狀況,導致效率低落。 5. 你喜歡文字溝通更甚於面對面溝通 相較於在辦公室工作,遠距工作更需要透過文字來傳達訊息,例如 slack message、email 等等,當然有時候直接約個 meeting 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認為遠距辦公很適合我這種比較喜歡用文字溝通的 introvert person。 用文字溝通還有一個好處是不需要即時回覆,我可以先專注在一件需要集中思考的事情上,例如撈數據或是 create dashboard ,等到事情告一段落,再統一回覆訊息。這樣的好處是你會擁有一大塊深度工作的 time slot,不需要一直切換注意力。但若你偏好面對面溝通,覺得這樣更有溫度或方便喬事情,那遠距工作可能會對你來說有些不習慣。 6. 你喜歡有一段不被打擾的工作時段 在辦公室裡,某個同事走到你的座位旁邊想問你事情,你很難不先放下手邊的事情回覆他幾句話,或是同事們在旁邊慶生、聊天時,你很難不被打擾,就這樣你的注意力一直被切斷。一天下來感覺在座位上工作了很久,但其實效率並不高。 一般來說,遠距工作者都是腦力密集的產業,使用大腦思考需要耗費很多能量和時間。遠距工作的好處就是你不太會被打擾,除非是老闆的緊急事情(向上管理這時候就很重要!),否則你都可以先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根據自己的能量與專注力,把時間分成深度工作 time slot 和淺度工作 time slot,把重要的工作集中在深度工作 time slot 完成,回覆 email 和 message 就統一放在淺度工作 time slot。 7. 你有足夠的外語能力 大部分的遠距工作都需要跨國溝通和合作,這時外語能力就很重要,至少要能夠有效地溝通工作內容,像我現在的公司就是新加坡公司,同事來自世界各地,英文就是主要的溝通語言。另外一方面,有好的外語能力更能幫助你找到遠距工作。 8. 你知道如何使用各種線上溝通與協作軟體 遠距工作仰賴各種線上溝通與協作軟體,例如 Zoom、Google Meet、Slack、Tencent、Skype、Discord、Notion 和 Github 等等,熟悉操作這些工具可以幫助你在視訊開會時或是與同事共同合作時,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也可以看起來更專業,否則開會時,你連 share screen 都不會的話就很尷尬…… 9. 你懂得切換上下班模式 Digital nomad 因為上下班的邊界模糊,不像之前去到辦公室就是上班、離開辦公室就是下班,很容易好像一整天都在工作或是沒在工作的感覺,所以需要學會切換上下班模式,建議可以利用建立儀式感的方式來幫助你切換成上班模式,不要因為玩耍和旅行,而忽略工作,但也不要因為一直埋頭工作而忘記停下腳步,享受周圍的美好。 彈性地安排上班時間,為了週末更安心地玩耍,平日會想要更有效率努力上班;週末放下工作好好玩樂、好好充電、享受大自然,才能減少 Monday blue 和報復性地玩樂或熬夜,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完全取決於自己。 10. 你足夠自律 在家辦公或是邊工作邊旅行的自由可能讓很多人羨慕,但看似自由的背後,其實需要更多的自律。例如當你在工作的時候,看到身旁的人都在玩,可能會有種相對剝奪感,但這時你仍需控制自己想玩的慾望,負責任地將工作完成。 沒有了既定的約束與管理,你可以在海邊寫程式、做報表,也可以在山林裡和團隊成員視訊開會,你需要自己安排好工作與生活,若沒有辦法抑制惰性,你就不會是一個好的遠距工作者。 Freedom equals discipline,越自由需要越多的自律,才能更好地享受這個自由帶來的美好和福利。期許自己更加地自律,才能更加地自由。 Work smart and fully have fun. 以上十點就是我對遠距工作適合的特質和需要的能力的觀察,你符合以上幾點呢?如果超過五個符合的話,那遠距工作可能滿適合你的呦,快一起加入 digital nomad 的行列吧!若少於五點的話也不用難過,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最重要! -- 本文轉貼自:Angel Chen。安啾的 Medium 與 Instagram (原文標題:羨慕數位遊牧的生活嗎|測你適不適合遠距工作!)

December 10, 2023

泰國曼谷篇|去曼谷數位遊牧!住宿、交通、工作空間、花費全攻略

一提到數位遊牧(或稱數位游牧,英文為 digital nomad)聖地「泰國」,你一定會想到「曼谷」,比起清邁的樸實,曼谷的繁華是許多人看上這裡的原因,豐富精采的夜生活、蓬勃且活躍的數位遊牧/遠距工作社群、莊重肅穆的皇室和佛教文化,通通匯聚在曼谷這座都市裡。 想到曼谷數位遊牧該注意什麼?本文一次告訴你! 曼谷遊牧|簽證機票 曼谷遊牧|生活成本 曼谷遊牧|住宿選擇 曼谷遊牧|工作地點 曼谷遊牧|交通工具 曼谷遊牧|旅遊推薦 曼谷遊牧|簽證機票:泰國數位遊牧簽證上路了! 泰國的數位遊牧簽證,名為「目的地簽證」(Destination Thailand Visa,簡稱 DTV ),在7/15 正式上路。 「目的地簽證」主要針對數位遊牧工作者、遠端工作者、自僱工作者,或想到泰國學習泰拳、泰式料理等人。 本簽證有效期為 5 年,持有該簽證的人,5 年內可多次入境泰國,每次停留最多 180 天。可申請展延一次、180 天,費用為 1 萬泰銖。 簽證細節: 年齡限制:須年滿 20 歲 簽證費用:1 萬泰銖(約 9000 台幣) 財力證明:有 50 萬泰銖(約 45 萬台幣)儲蓄 配偶及 20 歲以下子女可同行 在其國家的雇傭合約,或可證明為數位遊牧者、遠端工作者等的專業履歷或作品集 更多詳細資訊,請至泰國官方網站查詢。 目前台灣到泰國,至 2024/11/11 也都可免簽入境觀光! 從去年 2023/11/10 至 2024/05/10,泰國宣布提供我國為期半年的免簽優惠,這個友台政策確定延長至 2024/11/11。台灣民眾可以憑護照,就能入境泰國旅遊,每次最長可以停留 30 天。 從台灣飛往曼谷,有直飛的班機,從桃園機場起飛,到當地大約花 4 小時左右的時間。根據不同季節、淡旺季,機票也有不同的價格。 根據 Skyscanner,台北飛曼谷,若搭廉價航空,機票價格來回約為 5000 至 8000 元,一般航空約為 1 萬多至 2 萬元,機票價格可能會有所變動,詳情請看 Skyscanner。 曼谷遊牧|生活成本:一個人X一個月曼谷數位遊牧,大概要花多少錢? 想出發去曼谷數位遊牧,「錢」依舊是一大問題:一個人去曼谷數位遊牧,生活成本大概是多少呢? 同樣根據物價衡量網站 Numbeo 提供的數據,一個成年人在曼谷的生活成本,平均大概會落在新台幣 2 萬 454 元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這筆費用同樣不含房租。 曼谷遊牧|住宿選擇:曼谷住哪兒?把握一大原則,輕鬆上網找好房! 曼谷的住宿成本,取決於你住在哪一區,價格上下限可以說是天差地遠。 大致上來說,越靠近市中心的居住區域,好比暹羅區(Siam Square)、素坤逸(Sukhumvit)、西隆區(Silom)等,住宿成本也越高;較外圍的拍崑崙(Phra Khanong)、拍耶泰(Phayathai),或勝利紀念碑(Victory Monument)附近,住宿成本比起市中心,則相對親民許多,更適合小資數位遊牧者。 以下是幾間在數位遊牧者當中,相當受歡迎的曼谷住宿選項,或許也能成為你到曼谷數位遊牧的落腳點! LITA Bangkok LITA 是曼谷當地的一間青旅,位於曼谷捷運(MRT)的碧差汶里站(Phetchaburi)附近,大約走路 10 分鐘左右即可到達。 這間青旅小而精緻,房型多元,公共空間有完整的廚房、咖啡機和冰箱等設施,對小資數位遊牧者來說,絕對是能兼顧荷包和舒適的好選擇之一!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ITA Bangkok(@litabangkok)分享的貼文 Metro Ratchada36 這家飯店位於曼谷空鐵 Ratchayothin 站附近,走路大約十到十五分鐘。小套房內附有微波爐、洗手槽等簡易的廚房設施,足以滿足你在曼谷數位遊牧的基本需求。小缺點是,這間飯店並沒有太豐富的遠端工作設施。但只要搭上空鐵,曼谷豐富的咖啡廳、遠端工作空間,想必能滿足你的需求! 曼谷遊牧|工作地點:曼谷 2 大熱門工作空間/工作咖啡廳任你選! 身為數位遊牧重鎮,曼谷擁有為數眾多的共享工作空間。下面這幾間是我們的精選,或許也能當作你挑選共享工作空間時的參考: The Hive The Hive 是一間全球連鎖的共享工作空間,在台北、香港、越南等地方,都有它們所經營的空間。在曼谷,The Hive 共有兩處共享工作空間。對於來自外地的數位遊牧者來說,位於拍崑崙縣的 The hive Prakanong 是一個相當優質的選擇。 這間 The Hive 佔據了地理優勢,步行三到五分鐘,就能抵達空鐵(BTS)的 Prakanong 站。館內座位類型多元,有自由座、個人專屬座、私人辦公室等空間可以選擇。最便宜的自由座,每月僅需約 4,500 泰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e Hive Bangkok(@thehivebangkok)分享的貼文 Glowfish Asoke Glowfish 是曼谷老牌的共享工作空間,在曼谷共有兩間分店。若你計畫在曼谷的市中心走跳,那麼位於地鐵碧差汶里站附近的 Glowfish Asoke 肯定是你的首選。 與大部分的共享工作空間相似,Glowfish 也提供了自由座、個人座、會議室、大型會議廳等設施。但比較特別的是,Glowfish 團隊十分用心替工作者經營下班生活,不時就會舉辦電影欣賞、小型演唱會、按摩、文化體驗等活動。喜愛熱鬧的你,千萬不能錯過! 如果你是喜愛在咖啡廳工作的「咖啡派」,做為數位遊牧者老牌聖地的曼谷,也有許多風格迥異的工作咖啡廳,可以填滿你的口袋清單。 Bottomless 33 這間位於空鐵 Phrom Phong 站附近的咖啡廳,是許多網美必訪的咖啡廳之一。不過,可千萬別以為 Bottomless 33 就只是一家網美店,這間店的咖啡、甜點都在水準之上,用餐也不限時,店內部份座位也都有提供插座,給想在這裡工作的人使用。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upriya | Travel | Thailand ✈️(@wander_nestt)分享的貼文 Oasis Coffee 離開地鐵勝利紀念碑站之後,步行大約兩到三分鐘,就能抵達 Oasis Coffee。工作咖啡廳該有的「插座、Wifi、不限時」,Oasis Coffee 不僅通通有,甚至還加碼了 24 小時營業的優勢,不管你是晨型人還是夜貓子,這間咖啡廳絕對都能配合你的作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𝙾𝚊𝚜𝚒𝚜 𝙲𝚘𝚏𝚏𝚎𝚎(@oasiscoffeeth)分享的貼文 曼谷遊牧|交通工具:地鐵、空鐵不能「一卡通,穿梭曼谷還有渡輪可搭! 地鐵(MRT)、空鐵(BTS) 撇除之前「泰國全攻略」這一篇文章介紹過的 Grab、Bolt、一般計程車,或者是公車這類移動方式,「捷運」就是數位遊牧者在曼谷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不過,曼谷的捷運稍微複雜了一點,總共分為「空鐵」(BTS)和「地鐵」(MRT)這兩大系統,況且兩者之間並不相通,還沒有悠遊卡、一卡通之類的服務,可以讓旅客輕鬆進出站。 因此,對數位遊牧者來說,最方便的做法還是提早安排行程,每天盡量選擇一個系統當作主要交通工具就好,以免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奔波轉車上。 以 BTS 來說,許多來曼谷數位遊牧的旅客,都會直接購買可以重複儲值的兔子卡(Rabbit Card)。這張卡片可以幫助你快速進出各個 BTS 車站,省下排隊時間。 MRT 則相對方便的一點,可以直接使用信用卡進入車站。但網路上有不少閘門很挑卡的災情,所以你可能也得多帶幾張信用卡,並做好信用卡感應行不通,得乖乖人工買票的心裡準備! 昭披耶河渡輪 在曼谷空鐵沙潘塔克辛站(Saphan Taksin)外,就是昭披耶河沿線渡輪最重要的據點:中央碼頭(Sathorn Pier)。 從這裡,你可以搭渡輪前往曼谷最熱門的景點,比如:大皇宮、玉佛寺、臥佛寺、鄭王廟、考山路等等。一些比較知名的飯店、夜市,甚至會在這裡準備免費駁船來接送客人。單程不限距離,一律只要 16 泰銖的票價,也讓渡輪變成了地鐵、空鐵之外,另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gustin Garcia(@agustin4366)分享的貼文 曼谷遊牧|旅遊推薦:歷史建築參訪、美食、購物全都不能錯過! 曼谷作為泰國的首都,有豐富的歷史、宗教色彩,也有最繁華的城市樣貌,你可以享受美食、按摩、購物,還有豐富的夜生活等等,千萬不要錯過! 大皇宮&玉佛寺:這是曼谷最具代表性的泰國宮廷建築。大皇宮擁有壯觀的泰式皇家建築和精緻的壁畫,而玉佛寺則是泰國皇室舉辦重要儀式的地方。 臥佛寺:這是曼谷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內有長 46 公尺、高 15 公尺的釋迦牟尼臥佛像,金光閃閃,非常壯觀。 鄭王廟:又稱黎明寺,這座白色高聳的寺廟有「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稱,是曼谷最大規模的大乘舍利式塔。 恰圖恰市集:這是全泰國最大的假日市集,有超過 1 萬 5 千個攤位,提供各式各樣的商品和美食。 Asiatique 河濱碼頭夜市:位於昭皮耶河畔,這裡有泰國最大的摩天輪和許多商店,是一個結合購物和娛樂的好去處。 Mahanakhon SkyWalk 觀景台:位於泰國最高摩天大樓的 78 樓,提供 360 度的曼谷市景觀 還有更多其他選擇,不容錯過! 如果你對泰國數位遊牧感興趣,也可以閱讀以下文章! 2024 泰國數位遊牧全攻略|簽證、適合旅行時間、交通、物價一次看 泰國清邁篇|去清邁數位遊牧一個月要花多少錢?住宿、工作空間選擇一次看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une 21, 2024

全球最適合「遠端工作」城市:台北第 8、馬德里第 1 !還有成本低、品質高、低通膨城市選擇一次看

Remote.com 依據網路建設、吸引力、開放程度、生活品質、針對遠端工作的措施、生活成本、安全、通膨等指標,選出全球最適合遠端工作的 100 個城市,其中台北獲得第 8 名,冠軍是西班牙的馬德里。 我們一起看看 TOP 5 有誰吧! 全球最適合遠端工作的城市 No. 1 西班牙 馬德里 西班牙在過去不同排行榜中,就一直是數位遊牧者(或稱數位游牧者,英文為 digital nomad)、遠端工作者最喜愛的國家。 (延伸閱讀:2024 年「最適合數位遊牧」國家排名,葡萄牙第六、阿根廷第二,第一名是?) 不僅有數位遊牧簽證,生活成本也較其他西歐國家低廉。其中馬德里還有許多適合遠端工作的咖啡廳、共享空間,舒適的天氣與漂亮的文化自然風情,都讓馬德里成為遠端工作者的首選。 (Photo from Freepik) No. 2 葡萄牙 馬德拉 同樣也有數位遊牧簽證的葡萄牙,也是數位遊牧者、遠端工作者最喜愛的國家之一。 馬德拉是位在葡萄牙的西南方大海上的一個群島,美麗的自然景觀讓馬德拉一直是歐美國家的度假勝地,馬德拉在排行榜前 20 名的城市中,是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擁有許多共享空間、咖啡廳等適合遠端工作的場地。 (Photo from Freepik) No. 3 加拿大 多倫多 加拿大多倫多是大家公認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生活品質與機能良好、犯罪率低,更包容著多元文化,唯一的缺點或許是生活成本高。 (Photo from Freepik) No. 4 紐西蘭 奧克蘭 奧克蘭是紐西蘭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在不少宜居城市的排行榜中也名列前茅。生活品質好,也有許多漂亮的自然風景,不少華人移民於此,當地開放程度也非常高。 (Photo from Freepik) No. 5 日本 東京 日本東京不僅生活品質與機能佳、交通便利,更是日本流行文化的重鎮,白天晚上都很熱鬧,是台灣人最愛的外國城市之一。近年來,不少數位遊牧、遠端工作者湧入東京,今年日本也開放了數位遊牧簽證,預期將吸引更多人造訪當地。 (Photo from Freepik) 最低生活成本、最佳生活品質、最開放的城市等排名 (截圖自The Best Destinations for Remote Work》報告) 最低生活成本的城市(最適合遠距工作城市的前20名中) No. 1 泰國曼谷 No. 2 台灣 台北 No. 3 葡萄牙 馬德拉 最佳生活品質的城市 No. 1 塞席爾共和國 維多利亞 No. 2 巴貝多 橋鎮 No. 3 芬蘭 赫爾辛基 最開放的城市 No. 1 瑞士 伯爾尼 No. 2 紐西蘭 奧克蘭 No. 3 丹麥 哥本哈根 最低通膨的城市 No. 1 日本 東京 No. 2 巴拿馬 巴拿馬 No. 3 厄瓜多 基多 最吸引人的城市 No. 1 美國佛羅里達州 No. 2 夏威夷 檀香山 No. 3 西班牙 馬德里 提供遠距工作簽證和措施的城市 No. 1 西班牙 馬德里 No. 2 葡萄牙 馬德拉 No. 3 泰國 曼谷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y 16, 2024

旅日工作者 Jenny 專訪|想到日本工作,日文要很好嗎?日文好就有優勢嗎? 日本職場實況分享!

有求職網站調查,有高達九成五的上班族會想在農曆年後換工作,而在這群人當中,有八成五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到海外工作。其中,又有四成的人首選是日本。 然而,想要到日本工作,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呢?日文一定要很好嗎?有需要 N1(註)嗎?因此,我們特別邀請了在日本有將近五年工作經驗的 Jenny 來分享她的看法。 日文重要,但重要的不只日文 「如果是一般日本企業的話,我覺得日文好並不一定代表你就有絕對的優勢。」 Jenny 認為要在日本工作,語言能力確實重要沒有錯。然而,如果你只擅長日語,卻缺乏其他專業技能,如設計、會計、電腦相關技能或跑業務等,那麼在日本找工作可能會相對困難。即使有工作機會,大多數可能會是旅館、餐飲、櫃檯接待或商品販售等服務業的職位。 因此,如果你只有語言能力好,而又想當白領上班族,那你將面臨的,可能會是選項較少,職缺競爭較激烈的狀況,年齡、國籍與文化差異也恐將成為你求職的劣勢。 所以, Jenny 表示想要來日本工作,有一項語言之外的專長還是會比較吃香。「像是我就知道有一些在日本工作的外籍工程師或外商企業員工,他們完全不會日文,甚至是來日本才開始學50音,但平時因為公司內都用英文溝通,所以工作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只是,如果你想要在日本的本國企業工作,那會說日文只是『基本』。因為公司內人人都說日文,甚至社內其他外籍員工也幾乎都會說日文。 日文就是公司內日常溝通的基本通用語言,所以你光是『只有日文說得好』而已的話,在日本的公司裡並不是什麼特別厲害的事。 反過來說,如果你有個能做得特別好的一技之長在身,或是工作能力強、績效高、人緣好,那麼即使日文說得稍微破一點,大家也通常都會很包容你。」 Jenny 分享了她找到日本工作的經驗。當初,一家日本公司找到她,那時她還未取得 N1 資格。然而,由於她過去在台灣的工作以及日本打工度假中累積了許多與日本相關的經歷,這使得一家剛在台灣設立分公司不久的日本公司透過台灣的徵才網站發現了她,並詢問她是否有興趣來日本工作。 雖然 Jenny 在被錄取後順利取得了 N1 資格,但她也表示,如果沒有過去工作經歷上的累積,她可能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跟自己「日語說得流不流利」並沒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Jenny 還認為,來到日本工作後,她發現要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並不一定需要 N1,其實日常生活上 N2 就已經足夠了。 只是,如果你擁有 N1 ,那麼在日本的外籍人才求職市場上還是會加分,因為有些日本企業對於外籍人才就會開出需要有 N1 的條件門檻,若是你沒有 N1 的話,有可能進不到面試,書面審查就被刷下來。 因此,雖然擁有 N1 不一定是必要條件,但它會成為你履歷上的加分項,讓你在日本的求職選擇上更加寬廣。 換句話說,日語溝通是基本能力,而 N1 資格則是加分條件。然而,真正能讓你脫穎而出的,是除了日語之外,你是否擁有其他的職場技能。 日文與專業技能,也會影響你的簽證的長短 「技術、人文知識、國際業務」這個種類的就勞簽證,是多數台灣人在日本工作最常見的簽證。這種簽證有 1 年、 3 年和 5 年三種有效期,但具體能獲得哪種長度的簽證取決於日本「入國管理局」的發放,無法自行選擇。 簽證雖然可以更新,但如果只獲得1年效期的簽證,則需要每年都花時間辦理相關手續,這會比較麻煩。 還有一種是「高度專門職」簽證,這是為了吸引優秀外籍高級人才留在日本工作而設立的簽證。申請這種簽證需要根據「高度人才簽證計分表」來評估學歷、工作經驗、年收入、年齡、研究成果、日語能力等因素,只有當總積分達到70分以上時,才能申請。 這種簽證的特點是統一有效期為5年,如果總積分達到 80 分以上,那麼工作 1 年後(且申請時間點的積分仍維持在 80 分以上)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而如果積分 70 分以上,則工作 3 年後(且申請時間點的積分仍維持在 70 分以上)即可申請。 由於 Jenny 擁有日文檢定的資格,並且在去日本工作前已經在自己的工作相關領域累積了一定的年資經驗,加上碩士學歷的加持,種種因素幫助她在積分上達到了申請高度專門職簽證的條件,除了簽證的審查時間大幅縮短,同時避免了每年為了更新簽證而需要密集辦理手續的麻煩,更重要的是,有機會比別人花更短的時間就能申請到永久居留權。 延伸閱讀:日本工作簽證 Q&A!簽證種類、申請方式、打工度假轉工簽等 10 大問題一次解 要去日本求職不難,但絕對不是等天上掉下來的機會 「只有你平常多累積,機會下來時你才接得住。」 Jenny 認為,找到日本的工作其實並不困難,難的是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她提到,台灣有許多專門媒合日本求職的公司,並且會定期舉辦日本就業博覽會、赴日求職座談、前輩經驗分享交流等相關活動,甚至台灣有些大學也會和日本企業合作,舉辦徵才講座。 因此,如果你具備語言能力,並且有意願到日本工作,這些資源可以提供你很大的幫助,前提是你自己要先想清楚自己「去日本工作」追求的是什麼、想做什麼樣的工作。 有很多人只是把「去日本工作」當成目標,並沒有仔細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因此到了日本之後,發現自己僅有「日文好」這一項優勢,然而在一個人人都說日文的國家,這項優勢並不能給你多少職場競爭力。 Jenny 分享了,她能有機會在日本工作,其實是源於過去的各種累積。「我覺得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機會,也都是來自於過去一點一點小小的累積,最後在某個時刻回過頭來,變成人生路口上巨大改變的契機。」 她說,當初並沒有一定要來日本工作的想法,但因為在工作中持續累積自己的經歷和能力資本,並定期更新履歷,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才讓她在人力網站上被急需人才的日本公司發現,進而有機會來日本工作。 然而, Jenny 也強調,這樣的機會並不是隨便都能撿到的。如果沒有前面的那些累積,這樣的機遇也不會主動找上門,或是即使機會就擺在那裡,自己也未必就能抓得住。 因此,她建議,如果真的有心想要來日本工作的人,除了日文能力之外,找到一個自己擅長或有興趣的領域,並持續深化專業技能或相關的工作能力、資歷,這樣當機會來敲門時,你才能把握住。 備註 N1 為日文檢定等級,分為 N1、N2、N3、N4、N5 五個級數,N5 最簡單,N1 最難。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March 19, 2024

Amazon 廣告策略經理 Jessica 專訪|在家工作如何克服拖延症?設定「停止線」讓自己好好下班!

2020 年 Covid-19 的疫情爆發,不少公司開始採取遠端辦公的工作模式,在嘗試過遠端辦公的彈性與便利性後,不少人會希望,能夠以遠端作為主要的工作模式。 確實,節省通勤時間、時間地點彈性、不用受到同事主管的眼神壓力,這些都是遠端辦公的優點,簡單來說,「自由」、「彈性」是很多人對遠端辦公趨之若鶩的原因。 然而,雖然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但不少人時常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時間分配的問題。 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曾有相同困擾的 Jessica 來分享他的看法。 Jessica 在知名電商亞馬遜擔任廣告高級銷售策略和營運經理,主要負責廣告業務的數據分析以及策略規劃。曾在疫情期間,遠端工作長達兩年,讓我們一同看看她是如何在遠端辦公的狀態下,妥善管理自己的時間。 Jessica 說,自己剛開始遠端辦公時,其實花了很多時間調適,那個時候很常加班到深夜。 而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心中缺乏「停止線」。 重新替自己建立遠端工作的停止線 過去在辦公室的時候,因為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因此當周遭的人都下班了,心裡自然會產生「停止線」,也就是告訴自己「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 但是當自己獨自遠端辦公時,心裡的界線就會開始模糊,因為當時在家工作的她,起床就開始工作,因此會有一種「反正廚房就在旁邊,我等這份報告做完再吃飯」或者「我又不用通勤,那我把這份分析跑完再睡覺」的想法,這讓她將專案的完成與否,當成一日的工作目標,進而導致自己的工時過長。 Jessica 說自己當初為了克服工時過長的狀況,在工作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變,來重新調整自己的停止線。 第一步,將自己的工作切分為「事務型工作」與「分析型工作」 「事務型工作」指的是每天都必須完成的庶務或是行政工作,例如回信、整理檔案、更新待辦清單等等,這類工作大多有固定程序、不需要花很多心力處理。 而「分析型工作」則是有明確里程碑、時限與交付物的專案,比方客戶輪廓分析、季度行銷策略分析、廣告成效數據分析等等,通常需要較為複雜的分析與判斷,且成果是需要向主管與老闆回報,所以處理起來比較費時費工。 第二步,盤點手邊的「分析型工作」,列出各自的工時與 deadline 當你透過切分之後,就可大概掌握手邊的分析型工作有哪些,如果有過去曾經做過的專案,可以粗估一下預計要花多少時間完成,再將每份分析型工作的開始時間與 deadline 列出來,讓時限一目了然,deadline 近、工時長的專案需要優先處理,deadline 遠、工時短的專案則可以稍微往後放。 (圖/李致淮製) 第三步,設定自己每日的「分析型工作」總工時 以 Jessica 為例,她會設定一天的總工時為六個小時進行分析型工作,然後根據各類專案的輕重緩急進行時間分配。 假設今天有個 deadline 近且工時長的專案,那麼在一日的時間分配上就會給予較長的工時。反之,如果專案較不急迫,則會給予較短的工時,甚至可能會被排到明天。 至於如何設定自己的總工時,並沒有硬性規定,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進行調整。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分析型工作為自己訂定每日的「停止線」,讓自己有更踏實的感覺。即使當天會議很多,本來預計的工作時間遭到瓜分,也比較不會產生焦慮,因為已經預先分配好一天分析型工作的總量。 雖然這種分配方式,偶爾還是會因為會議太多,導致需要忙到很晚,才能完成分析型工作的總工時,但至少不會像一開始遠端工作時那樣,每天忙到沒日沒夜。 (圖/李致淮製) 對於事務型工作,Jessica 表示她會利用零碎的時間來處理。例如,如果兩個會議的間隔時間很短,她就會利用這段空檔回信。她也會利用從休息狀態回到工作狀態的前半小時來處理事務型工作,透過這種不需要花費太多心力的工作,慢慢找回工作的「手感」。 然而,Jessica 也提到,對於事務型工作,她不會特別設定停止線。換句話說,即使在下班時間,如果有人發訊息問工作相關的事情,只要評估可以在十分鐘內回覆處理,她還是會選擇回信。 因為對於遠端工作的她來說,並無法完全將生活與工作切割開來。因此,她會選擇一種自己覺得舒服的節奏來平衡生活與工作。 設立停止線,對苦於拖延症的遠端工作者也同樣適用。 由於沒有人監督,以及沒有周遭同事的約束,很多人在遠端工作時,常會產生惰性、選擇拖延,這些人的習慣是會將事務型的工作當成停止線,也就是把每日例行公事做完之後就下班,讓分析型的工作延宕。 透過第二步,列出分析型工作的 deadline,有助於起到的督促作用。 雖然設定停止線並不是遠端辦公才能使用的技巧,在辦公室上班也同樣可以使用,但在極度需要自律的遠端辦公,「停止線」的調整更為重要。 最後,Jessica 還建議遠端辦公者,將工作與生活的場域分開,可以是在家中開闢一個工作的空間,像是書房或是一張小書桌,盡量讓它與床、廚房、電視等家具隔開,或是外出到共享空間辦公,更容易讓自己的心態上進入到工作的狀態。 總結來說,遠端辦公需要高度的自律和時間管理能力。儘管它帶來了許多自由和彈性,但我們也需要學會如何在享受這些好處的同時,有效地管理我們的時間和工作,而停止線就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技巧。 --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26, 2024

如何在峇里島取得簽證,邊度假邊工作?峇里島數位遊牧指南

峇里島這個擁有美麗海灘、濃厚文化和寧靜氛圍的熱門旅遊勝地,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隨著遠端工作的興起,也有越來越多人希望能在這片天堂般的地方同時度假和工作。幸運的是,峇里島提供了一些選項,讓你可以在此度過美好時光,同時保持工作效率。 確認簽證和法律要求 如果你計劃在峇里島工作,需要確保你的簽證和法律要求是合法的。印尼有不同種類的簽證,如果你計劃在峇里島工作,最好獲得合適的簽證。你還應該了解印尼有關遠端工作的法律條款,以確保你的工作是合法的。 沒人想成為違法簽證持有者,所以讓我們來解釋一下你在印尼遠端工作的幾種簽證選擇: 請參考:2024 最新入境印尼峇里島簽證改版 FAQ 峇里島是否有遠端工作者簽證? 印尼政府長時間以來一直在研究遠端工作者簽證的可行性,最終他們在 2022 年推出了「第二個家園」簽證。 雖然「第二個家園」簽證有效期為 5 年或 10 年,但嚴格的申辦要求,使它對大多數遠端工作者來說有點太遙遠了。比方說,其中最誇張的條件是,你名下要擁有至少 20 億印尼盾(約台幣 400 萬)的印尼銀行帳戶作為資金證明,而且還不能動用。另外,這種簽證也不允許你合法替印尼公司工作,或在當地提供商業服務。 適合投資者的「黃金簽證」 在 2023/9/3 印尼政府推出的「黃金簽證」計劃,旨在吸引外資並刺激當地經濟。這個計劃要求最低投資額為 250 萬美元,最短期限為 5 年。申請人可以獲得 5 年至 10 年的居留權。個人申請者投資 250 萬美元並開設公司將獲得 5 年的居留權,而如果投資金額增至 500 萬美元,居留期限將延長至 10 年。 以企業名義申請的要求最低投資金額為 2,500 萬美元,董事及特派人員可以獲得 5 年的居留權。如果企業將投資額加倍,則居留期限也將增至 10 年。 選擇合適的住宿 解決了簽證問題後,我們來找一個落腳的地方吧! 許多飯店、度假村和民宿提供了完善的設施,包括穩定的 Wi-Fi 連接、舒適的工作區域和安靜的環境。你可以盡量確保你的住宿地點能夠滿足工作需求,同時提供放鬆和休閒的環境。 那麼適合遠端工作者的峇里島最受歡迎的地區有哪些呢?以下是峇里島最受歡迎的數位遊牧地區: Ubud Canggu Seminyak Sanur 尋找共享辦公空間 峇里島有許多共享辦公空間,這些共享空間為遠端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專業的工作環境。你可以租借辦公桌或辦公室、和其他工作者交流並分享靈感。此外,這也是一個良好的機會,讓你認識其他在峇里島工作的人。 以下是一些評價很高的選擇: 1. Canggu 區 Dojo Bali: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舒適的工作區、咖啡廳和室外游泳池。這邊有穩定的網路和充滿活力的遊牧族群,你也可以附近找到各種合租選項。 Outpost Bali Coworking:它在 Canggu 和 Ubud 有三家分店。這家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寬敞現代的環境,配有人體工學椅子、站立式辦公桌、會議室和私人辦公室。除此之外,還有咖啡廳、游泳池和屋頂露台。你可以參加各種活動、研討會和與其他成員的社交機會。 Tropical Nomad:這個共享辦公空間偏向熱帶風情,設有木製家具、植物和吊床。室內有著高速的網路、空調、免費咖啡和茶、小廚房;不僅如此,還有撞球桌、棋盤遊戲和書籍供娛樂用途喔! Biliq Coworking Space: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採用舒適時尚的設計,充滿自然光和綠色植物。室內有快速的網路、Skype 會議間、儲物櫃和列印設備。更棒的是,這邊還有個屋頂休息室,你可以在那裡放鬆和社交。 2. Sanur區 Kumpul Coworking Space: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友好的合作氛圍,配有快速的網路、舒適桌椅、會議室和活動空間。您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學習新技能又結交新朋友。 Livit Hub:這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舒適和創意的環境,除了擁有快速網路、人體工學家具、Skype 會議間、會議室和私人辦公室,它還有個小廚房讓遊牧者做飯。另外,你還可以享有各種福利,如健身會員折扣、簽證協助和保險方案等等。 確認網路連接 如果你喜歡自己在家裡工作,可靠的網路品質至關重要。峇里島的一些地區可能網路收訊不太好,因此,在選擇住宿時要確保有穩定的 Wi-Fi 連接。關於這點,你可以事先跟飯店或民宿確認。 探索當地文化和娛樂 在工作之餘,別忘了探索峇里島的當地文化和娛樂活動!峇里島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美食和自然景觀,你可以利用休息時間欣賞和體驗。 峇里島是一個絕佳的地方,可以同時享受度假和遠程工作的樂趣。只要你遵守當地的法律和法規,確保有穩定的網路品質,並在工作和休閒之間找到平衡,就能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創造出難以忘懷的獨特體驗。 實用生活技巧 安排好工作、住宿和簽證之後,讓我們談談實際的事情:如何打理日常生活? 1. 交通 租機車:在峇里島租機車相對便宜且簡單(不過切記「必須要有國際駕照」)。你肯定會在路上看到許多人不戴安全帽,但請千萬別這麼做,畢竟警察執法嚴格,而且峇里島的道路可能很危險,戴上安全帽騎車會相對安全。 使用 Grab 和 Gojek 等叫車 App:這些 App 方便易用,可以叫車和摩托車出租,也可以叫外送。然而,因為有計程車公司的壓力,所以某些島上景點或偏遠地區沒有提供這些服務。 搭計程車:一些峇里島的計程車司機會拒絕使用里程跳錶,或跟你說里程表「壞掉了」,藉此口頭喊價並提高價格。如果可能的話,儘量使用 Blue Bird 的計程車是最可靠的。 2. 對外聯絡 建議你買一張當地的 SIM 卡,生活會更方便。Telkomsel 和 XL 是峇里島最好的兩家手機網路服務提供商。此外,花點錢使用 VPN 服務也是值得的,畢竟在印尼有些網站無法連接,透過 VPN 才可以越過印尼的網路審查。 3. 健康和安全 雖然峇里島醫療設施還算 OK,但你仍該確保你在國外時有足夠的旅行健康保險,讓你在需要海外治療的緊急情況下有所保障!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記下緊急事故的聯繫電話號碼,和峇里島信譽良好的醫院電話。 4. 學習語言 儘管許多居住在峇里島的印尼人很會說英語,但我們仍建議稍微學習一些印尼文,讓你更容易和當地人交流。而且當地餐廳通常價格便宜又好吃。像我們自己在峇里島,幾乎都是說印尼文喔! 5. 尊重當地文化和法律 在峇里島的外國人因不尊重當地文化、不守當地法律而陷入麻煩的故事,我們聽過太多了。身處別人的土地上,還是請尊重當地的文化法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峇里島生活資訊,也歡迎參考以下連結: YouTube 頻道「J Indonesia」 峇里島自由行究極旅行攻略 Facebook 社團「峇里島/印尼吃喝玩樂」 -- 本文轉貼自:峇里島/印尼吃喝玩樂小編元元(原文標題:如何在峇里島取得簽證邊度假邊工作?峇里島數位遊牧指南)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與 instagram(@digital.nomad.press)掌握更多最新文章!

January 15, 2024

希臘政策急轉彎!2024 年起,「數位遊牧簽」需先在母國申請再入境

風光明媚的希臘,是許多數位遊牧者心目中的旅居聖地。但你若是最近打算申請希臘的「數位遊牧簽證」(Digital Nomad Visa, DNV),前往該國工作,你可能得提早做準備了。 根據希臘政府最新規定,從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打算持數位遊牧簽證入境希臘的人,在入境希臘前,都必須先向母國的希臘使領館、辦事處提出申請,取得簽證後,才能循此管道入境希臘。 這也意味著,以往許多數位遊牧者進入希臘所採用的「先入境,再申請」管道,也就是允許人們先以旅遊簽等方式入境希臘,之後再向希臘政府申請數位遊牧簽證,這種方式將自 2024 年起不再適用。 在經歷了 COVID-19 疫情風暴後,希臘政府自 2021 年起跟上全球潮流,推出「數位遊牧簽證」,招攬全世界的數位遊牧、遠端工作者到希臘落腳。當時,希臘政府甚至推出了「先入境,再申請」這樣的利多機制,想要提高各國工作者到希臘工作的誘因。 或許是正對蔚藍愛琴海工作的畫面,精準打中許多遠端工作者的夢想,這項友善的政策一推出,馬上就收到巨大成效。2022 年,申請數位遊牧簽證的人數就較前年成長了 50 倍;許多媒體、部落客,也紛紛將希臘列為 2023 年數位遊牧者的首選旅居地。 如今,希臘將於 2024 年實施新制,若你計畫要在新的一年,前往希臘數位遊牧,可以參考以下簡易的希臘數位遊牧簽證申請攻略: 1. 誰有資格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非歐盟地區的公民 2. 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申請人必須證明自己並非在註冊於希臘的公司工作(取得簽證後,也禁止受雇於在希臘註冊的公司) 證明自己有能力遠端工作 證明自己每月收入高於 3,500 歐元(折台幣約 12 萬元) 在提出申請之前,你可以先聯繫希臘駐各地的使領館、辦事處承辦人員,詢問最新的規則,以及遠端工作 / 收入 / 財力的證明方式,可以增加你簽證申請通過的機會! 3. 希臘數位遊牧簽證效期有多長? 1 年,期滿後可以申請延長。 4. 我需要支付哪些費用? 申請費用 75 歐元(折台幣約 2,573 元) 5. 申請後需要等多久,才能拿到簽證? 一般在提出申請後 2-4 周,能得到申請結果。 參考資料: Greece Digital Nomad Visa - Visa Requirements For Remote Work In Greece In New Rules For Digital Nomads, Greece Ends In-Country Visa Applications From 2024 Greece Digital Nomad Visa Greece Will Require Digital Nomads to Apply from Home Countries -- 責任編輯/Samuel

December 27, 2023

怎麼用 Notion 快速製作個人履歷或品牌 Sales Kit?自媒體經營者怎麼行銷自己

我常說,在這時代,每一個人都要把自己當產品來經營。 如果你是一個自媒體(無論 Podcaster、IGer、YouTuber,還是文字創作者),遇到潛在合作對象,你有準備東西能讓別人能快速認識你嗎? 如果正在找工作的學生或者轉職的工作者,遇到好的用人主管,你有辦法留下印象,讓對方事後想進一步和你認識嗎? 你需要一個好的 Sales Kit,而裡頭的產品就是你自己。 在網路時代,專業的工作者會建立個人網站做為 Sales Kit,無論主動發給潛在合作對象,還是被動以關鍵字被搜尋。我在經營自媒體品牌的初期,也是透過經營在 Medium 平台寫作,累積關鍵字,讓潛在的合作對象找上門,從講課、合作到諮詢服務。 然而,製作一個專業的個人網站,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請人做至少要數十萬,即便你像我一樣全部自己自幹,連設計都自己來,要刻出一個還像樣的網站,至少也要一至兩個月。(我的網站已經一年了,但我現在還有許多不滿意,每一個月都會排時間出來優化) 雖然現在我有了個人網站,但我還是建議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品牌經營者」,還是「職場工作者」都要製作一份「簡易版」的 Sales kit,讓新認識的人可以快速認識你、留下好印象,他才會進一步去你的個人網站或作品深入瞭解。 簡單來說,就是要有一個「試吃品」啦。 所以這篇會和你分享,我是怎麼用 Notion,僅僅用了四顆番茄鐘(180 分鐘)的時間,完成一份專業的個人品牌的 Sales Kit,以及一份好的 Sales Kit 的基本元素是? 你可以先點開查看,接著讓我和你說明,我是怎麼製作的: 點此查看完整Sales kit(Notion) (2023 年的雷蒙週報 SalesKit 也是用 Notion 製作:點此前往參考) 為什麼我選擇用 Notion 快速製作? 1. 更新頻率高 → 成本高 無論是個人履歷還是完整的品牌 Sales Kit,最少半年就要更新一次,而我是每兩個月就會去做更新優化。處理這種變化頻率很高的內容,如果直接用網站,成本相對高上很多。由於 Notion 是完全免費的,製作起來又快速,能降低變動成本。 2. 版面簡潔,無須太多設計能力 透過 Notion 的自由版面,能讓閱讀者有效抓住重點,沉浸式地專注在上面的內容,不會被其他東西給干擾,我們在製作時也不需要考慮其他東西,只要專注在內容上。因此,只要掌握 Notion 的功能,並不需要太多的設計背景,就能排出好看簡潔的版面。 3. 可以直接跳轉到特定區塊 透過目錄大綱(TOC)功能,能夠直接跳轉到特定區塊;或者能把特定區塊的專屬網址給別人,讓別人進來不是從頭看,而是在你想要他看的地方開始。(例如點擊這裡,可以直接從公開課程瀏覽,對於邀課單位我就會丟給他們這連結) 一個好的 Sales Kit 需要包含什麼? 如果說個人履歷的目的是讓公司對你有興趣,一份好的個人 Sales Kit 的目的,就是讓對方不只對你有興趣,還能「成功把你銷售出去」。 那麼就要做到 Why → Who → What → How。無論哪一段都要讓人感受到你的「差異化」為出發點,一開始簡潔有力地介紹自己(背景經歷),再舉出作品和數據,加上提出「我可以幫助你什麼」,最後以「你可以怎麼聯繫我」收尾。 1. 以 Why 貫穿全場 無論是在寫履歷還是 Sales Kit,最重要的就是「差異化」—— 每一段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這麼多人,我為什麼要挑你(的產品)?」 具體作法是,你要在每一段都加一點料(個人特色)進去,讓對方被你的願景和使命打動,覺得我們倆是同一類人,追求一樣的事。 2. Who:背景和使命 因此,一開頭我把 Notion 用成雙欄,左邊放照片,右邊放條列式經歷,讓對方快速瞭解我的背景、關鍵經歷,再用一句話說說我的使命。 (圖/雷蒙三十提供) 3. What:用數據和作品說話 願景之後,一定是拿出作品,用數據說話。(不然你就只是一個說大話的騙子 👻) 畫面裡,我用了 Database(資料庫)功能,把我過往 Podcast 合作廣告的案例列出,可以讓對方一眼看到我是怎麼與對方合作的,並可以直接去試聽感受。 (圖/雷蒙三十提供) 4. What can we help? 當對方瞭解了 Who(你是誰)& What(你做過什麼)之後,你要主動提出一個答案,回應這個問題: 「你的產品能為我解決什麼問題,能幫我賺多少錢,能為我(的企業)創造多少價值。」 (圖/雷蒙三十提供) 而我是在「每一項作品」提出的同時,旁邊就寫上「我能幫你做什麼」,向閱讀者傳遞「你也想要像他們一樣嗎?我可以怎麼幫助你……」的訊息。 另外,和大家分享個實際案例。為什麼製作一份完整的 Sales Kit 這麼重要? 有一次,我把這整份 Notion 丟給本來要找我去講課的企業。結果他之後告訴我,另外也希望我能幫他們寫篇文章,或者讓主管上我的 Podcast 節目訪談,請開個價錢給他們 XDD → 多準備一環,你會遇上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5. How:我怎麼聯繫你 由於 Notion 的自由特性,我幾乎會在「能幫你做什麼」的地方就加上聯絡資訊。 我也在最開頭運用 Comment 功能寫上的 Call to Action;在最尾端我也加上「回到頂端」的連結,讓閱讀者看完後可以不用滑到最上方,可以直接點擊跳到目錄大綱。 整個頁面只花了我約三個小時,絕對比起去架一個網站容易、快速數十倍。基於 Notion 的乾淨版面,能讓別人在一開始認識你時,用最簡單的方式,對你產生興趣,之後再去比較複雜、多功能的個人網站或服務。 點此查看完整Sales kit(Notion) 後記:別抱怨「懷才不遇」 我看過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但如果是十多年前,你確實可以大抱怨社會不公,因為絕大部分的資源和曝光渠道都被特定權威人士給掌握。然而,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網路,有各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被人看到、把你的好給展現。舞台,我們可以自己創造。如果能看到這篇的你: 你不是懷才不遇,往往是自己努力不夠,或者用錯方法努力。 在數位時代,善用工具,用聰明的方法快速學習、工作、展示成果,是我們的基礎能力。因此,我希望能幫助每一個人渴望升級自己的人,掌握如何用聰明的方法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即將推出一門最完整的 Notion 課程,但這不僅僅是線上課程,還會有後續的「線上訓練營」,期待你的參與,我們路上見。 -- 本文轉貼自:雷蒙三十(原文連結)

December 6, 2023